心理体验活动:信任体验

2024-11-04

心理体验活动:信任体验(15篇)

1.心理体验活动:信任体验 篇一

乌鲁木齐市第五十七小学

乌鲁木齐市五十七小学2016年

沙盘体验活动方案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一盘细沙盛在蓝底的小木箱里,这便是沙盘。“沙盘游戏”作为一种有效挖掘人类潜意识的活动性治疗方法和技术,以荣格分析心理学原理为基础,符合学生喜欢操作与游戏的特点。在国外从形成到蓬勃发展已经有数十年,在提高教师和学生自信心,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它能够帮助学生克服语言表达不完善的困难,使得他们轻松自主地在愉快的环境中促进个人成长。我校在今年的7月份为心理室配备了一套沙盘设备,在暑假期间心理老师参加了培训,为了将沙盘充分利用起来,让所有老师学生有所了解和受益,我校开展了沙盘游戏的体验活动,现将活动计划如下:

参加人员:教师和学生 活动地点:心理室

活动时间:教师 每周五中午2:00——2:50 学生 每周三中午2:00——2:50 活动要求: 1.教师和学生按时到心理室,不迟到。2.活动时不要大声喧哗。

2016.05

2.心理体验活动:信任体验 篇二

但在音乐领域对节律有着不同的理解, 音乐学中的节律特是节奏和律动的简称。 当节奏响起, 跟随其身体律动, 通过节奏稳定的进行, 引导身体律动。 与音之间联接或重叠, 产生了关联等等, 它与人的脉搏律动和感情起伏等等有一定的关联。这种以音乐为手段对人体生理或心理进行干预是新兴学科音乐治疗的主要方法。

音乐治疗可干预人群较多。 医院康复科、心理科、疼痛科等、心理诊所的咨询师等、老人、孕妇、特殊儿童等, 都是音乐治疗的目标人群。

1 节律

1.1 人体节律

人体节律是人体的周期性变化。 包含智力、情绪、体力、脉搏等多方面。 根据科学研究表明智力、情绪、体力都有较准确的周期。 每个周期的波峰, 人们会精力充足、情绪高涨, 而波谷则力不从心, 情绪较差。

人处于周期波峰时, 思维敏捷, 记忆力好, 体内免疫功能增强, 故工作效率提高, 发病机会也可减少。人在周期波谷时容易疲劳、做事拖拉, 注意力不集中, 判断力降低等。临界日对人们的威胁较大, 这时, 人体处于频繁的变化之中, 做事粗枝大叶, 容易出差错事故, 感染疾病的机会增多。

1.2 音乐节律

音乐是表达人类生活情感的一种艺术。旋律、节奏、调式都是音乐的基本要素。 1) 节奏:是音乐中音的长短、强弱, 有规律的进行。 根绝节拍的强弱关系有规律周期性的进行是节奏的最大特点。 2) 曲调 (旋律) 。基于节奏的基础上, 将乐音组合形成曲调, 是音乐的首要要素, 也是完整的音乐形式中最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 3) 调式, 若干高低不同的乐音, 围绕某一有稳定感的中心音, 按一定的音程关系组织在一起, 成为一个有机的体系, 称为调式。 可以看出音乐节律和人体节律最大的相同点就是有规律、周期性的进行。

2 音乐治疗的方法

音乐治疗是通过音乐手段对来访者进行身体或心理的干预治疗, 是临床医学的辅助治疗手段。 音乐治疗用途广泛, 不仅可以在医院相关科室里做辅助治疗, 也是心理咨询师们日益重视的一种心理干预手段。 现代音乐治疗方法主要有接受式、即兴式和再创造式。

2.1 接受式音乐治疗

来访者不用参与音乐活动, 以聆听音乐为主要手段, 通过音乐肌肉渐进放松、引导想象等手段对其心理进行干预。

2.2 即兴演奏式音乐治疗

器乐即兴和口头即兴。 治疗师通过来访者随心所欲的乐器演奏中, 针对性通过乐器进行干预。

2.3 再创造式音乐治疗

分个体治疗和集体治疗两种, 通过让来访者听、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等方式进行干预。

3 再创造式音乐治疗对人体节律干预的实际应用

再创造音乐治疗法是音乐治疗中比较常用的方法之一, 是指在欣赏音乐的同时, 还要参与到音乐活动当中, 引起各种生理、心理体验, 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在再创造式音乐治疗中, 有很多节奏性强的音乐活动可以用于心理体验。

3.1 鼓圈

活动形式:少至3 人, 多至上百上千人围坐成圆形, 敲击有调或无调打击乐器 (以鼓为主) , 通过集体演奏节奏或旋律进行干预。 这种形式以集体节奏干预为主, 通过引导师的引导, 做节奏“表演”。通过以词汇、程序化、人际的具体选择, 做针对性的设计、体验。 通过SCL90、抑郁自评量表、 焦虑自评量表以及访谈法做活动的前测后测数据统计, 了解节奏体验前后的心理变化。

活动设计:1) 破冰。 颤音的传递, 使各位体验者互动, 知道眼神交流确定传递以后才能接下去。 通过活动能看出圈里的人际关系、性格特点、以及促进体验者之间的交流。 成员在社会和人际关系中的行为特征和人格特点生动地表露无遗。根据破冰做出评估, 设计第二环节。2) 主题鼓圈。 选择 “我的一天”、“我想去看看”等中性主题, 相对适用于圈内的大多数人群。 通过引导师的引导, 从舒适的慢节奏到快节奏再回到慢节奏, 使参与者有较明显的节奏体验, 从音乐节奏律动中体验情绪变化, 在不太想动的慢节奏中, 引导师引导整体节奏一点点变化直至到情绪的最高点, 把所有的不愉快情绪发泄出去, 忘记了烦恼、忘记了自我, 只有鼓圈的节奏陪伴, 再慢慢回到舒适的慢节奏上。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节奏体验方式。

3.2 奥尔夫活动 (声势、节奏游戏)

活动形式:以20 人一下小团体体验为主。 治疗师带领成员发现身体声音, 如:拍手、拍腿、跺脚、声音等。 通过敲击身体不同部位或各类人声模仿而发出的声响组成节奏组合。 通过SCL90、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以及访谈法做活动的前测后测数据统计, 了解节奏体验前后的心理变化。

活动设计:1) 破冰, 声势问候活动。 治疗师教会来访者声势, 两两一组面对面做声势问候 (你好) , 节奏做完, 顺时针走至下一伙伴重复声势活动向下一位活动做声势你好问候。 通过活动, 推动体验者在节奏中主动向前, 推动人际关系的发展。 治疗师也能从活动中做基础评估。2) 身体打击乐。治疗师设计身体节奏组合, 动作从个人自己学做身体节奏组合, 到两人互动式合作完成节奏组合, 到最后集体互动式节奏组合。 过程中每个人的心理、动作、表情等等都从不熟或内向开始, 到两人合作, 不能不进行人际交流, 到最后和所有人一起交流, 个体从不熟到熟的环境里将会有较大的心理变化。

每次合奏之后都由治疗师引导进行讨论, 每个人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对他人演奏的感觉, 这样每个人在小组中的行为表现就能得到及时直接的反馈, 同时, 这也是一个学习适应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的很好的机会和环境。在团体治疗中, 通过建立起良好的治疗关系, 以及帮助被治疗者利用自发随意的演奏来抒发和宣泄自己的情感。

音乐的节律变化在变化过程中不断影响人体生物节律, 通过共振逐步使得人体生物节律和音乐节律达到一致, 这和物理学共振原理是相同的。 在节律引起身体节律共振同步后, 音乐节律则能通过人体生物节律对心理产生影响。 如快速振动会加快心脏跳动速度, 加快细胞运动从而使人兴奋。 通过音乐节律变化对人体进行积极资源强化, 强化体验。如特定声音的频率和节奏能够通过“谐频代谢”作用有效的加速儿童脑神经细胞的发育;情绪改变会影响干细胞功能, 进而影响身体组织的免疫功能。因此良好的情绪体验对人体的身心健康有极大的好处, 医学界也可通过此方法寻找治疗情绪病、抑郁症或焦虑症等精神病症的方法。

4 音乐治疗对人体节律干预带来的心理体验作用

4.1 通过音乐治疗, 改善人体节律的不规律性

影响人体节律的因素有很多, 如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等, 随之带来的是情绪的变化、体力的变化。 亚健康人群、抑郁、焦虑人群也随之呈现增长趋势。 通过音乐治疗活动, 运用和人体节律想似的音乐节律进行心理和身体的干预, 能使参与者在音乐活动中, 治疗性的节奏乐器练习有助于舒缓和减轻压力、改善免疫系统, 并使情绪得到表达等益处。

在音乐治疗中, 鼓是一种受欢迎的乐器, 它不仅仅是节奏乐器的代表, 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它能让任何没有乐器经验的人快速上手。

再创造式音乐治疗中, 节奏活动的益处来自其有规律可循, 特别是对于那些缺乏一般信息处理能力的大脑。“节奏可以预测, 并提供了一个时机把握机制, 这是许多来访者薄弱的地方”Beth Abraham音乐神经功能研究所的所长康尼·塔美诺 (Connie Tomaino) 表示。 该研究所综合神经学、康复学以及音乐-大脑的理论, 重点研究音乐促进健康的力量, 并加以应用。 有助促进天然抵抗力和提升专门对付癌细胞的白血球的活力, 比任何以药物抑制病情更加奏效。

4.2 通过音乐治疗, 改善人体情绪节律

能否拥有一个良好的人际环境是考量一个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对人的情绪的影响是节奏、旋律对人心理作用的主要体现, 它能够消除人的抑郁情绪和紧张、烦躁的心情, 调节人的情绪。 节奏的变化, 激发人体细胞, 产生共振, 给人们带来快感, 可以释放压力, 驱逐忧郁的情绪和思想, 振奋人的精神。这种直接的心理作用, 要比其他方式效果更明显, 更能触动人的心灵。现代神经生理学研究证实, 音乐是可以直接作用于人的大脑皮层, 影响人的神经结构。 能否拥有一个良好的人际环境是考量一个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音乐活动一般是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进行的, 强调的是集体的参与性, 这种共同参与的过程有利于建立一个良好的、亲密的合作关系, 在这种环境中参与个体会有安全感。在音乐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地与其他人交流、分享, 相互学习与人合作的技巧, 这种在音乐中寻求合作的理念会延伸至工作和生活中, 有助于人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另外, 音乐中所蕴含魅力和愉悦感能够感染每一个参与者, 使其抑制对和谐音乐造成破坏的可能性和冲动, 并能吸引那些不愿意参加群体活动的人。

5 结论

在音乐治疗过程中, 旋律、打击乐节奏、律动都是重要的辅助治疗工具, 只有更好的把音乐的各种元素和人真正结合到一起, 感受音乐节律对人体节律的影响, 才能更好的强化来访者的积极心理体验, 促进来访身体的健康发展。

心理体验也是音乐治疗的精髓之一, 通过心理体验的变化激发体验者自身的免疫系统及自愈能力, 对于医学界如癌症疼痛管理及增强免疫力等难攻破领域也势必能起到借鉴作用。

同时对于用音乐活动来构建和谐社会、提升人们健康水平, 特别是提高音乐治疗适应人群的生活质量而言价值和意义尤其重大。

当今社会心理障碍人群较多, 大学生心理不健康导致的身体受损案例屡见不鲜, 在社区、学校进行音乐治疗干预, 缓减亚健康人群的心理压力、对其心理援助也将起到重大作用。

摘要:每个人从诞生的那天起, 直到生命终止, 都存在着体力、情绪和智力方面的周期性变化, 这种周期性变化被称为人体节律。随着年龄的增长, 人体节律会发生变化, 如睡眠周期越来越短, 脉搏速度的减少等。节奏是音乐的四大要素之一, 通过音乐节奏对人体节律的心理干预是本文探索的目标。本文阐述音乐治疗如何在来访者心理体验中应用, 以再创造式音乐治疗方法为例, 分析音乐治疗对来访者心理的影响和作用。

关键词:节律,心理体验,音乐治疗

参考文献

[1]罗素·福斯特, 里昴·克赖茨曼.生命的季节:生生不息背后的生物节律[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12.

3.心理体验活动:信任体验 篇三

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学校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需求出发,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生主体性的充分活动,使学生心理品质受到实际锻炼,从而预防心理问题发生、维护和发展学生心理健康、使学生潜能得到开发的综合体验课程。心理教师在课堂活动中不仅要组织策划活动的内容和细节,还要扮演好“教练”和“主持人”两种角色,让学生们平等参与到活动中,并能够调动学生团体动力与学生积极性,启发引导学生大胆尝试,最终收获对人生的感悟,在这其中教师语言的作用是巨大的。

一、课堂口头语言策略及作用

(一)课堂口头语言力求准确、简练、流畅

这是对课堂教师口头语言最基本的要求,在体验式心理活动课中显得尤为重要。活動课中教师角色在于组织策划学生活动,学生本位性贯穿课程始终。所以心理教师在布置活动任务、讲述活动规则时要力求准确、简练、流畅。尤其是一些规则较多的课案更要做到简练,切记不重复啰嗦,也不要作过多提示。这样能够快速地传达给学生明确的任务要求,学生也能在充裕的时间内做好整个活动。

在“传球比赛”课案中,活动规则主要有:每组一个小球,要求迅速传遍本组每一位成员;小球要经过每一个人的手掌心;传球中出现掉球、漏传现象记零分;活动中队形自定;活动分小组依次进行,教师喊“计时开始”小组开始传球,传到最后要有人喊“到”,以时间长短给以不同分值。教师分条进行讲述,重点规则给以强调,言语准确、简练、流畅。

(二)语气、语调、语速随环节变化而变化,运用恰当

在心理活动课中,教师的语气、语调、语速应随着环节的变化而多次改变。课堂中要求的不同气氛,各个环节任务的不同目标,教师的不同角色都要求教师语言作出不同的改变。灵活运用语气、语调、语速的变化,可以有效地辅助课堂目标的实现。

在“精彩旅程”课案中,主题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创新,学会展示个人风采。在课堂中随着动感音乐的带动,教师语气坚定、语调高昂、语速稍快,大声地把鼓励的话喊出来。整个课堂气氛被烘托得十分热烈,学生在这样一种情境下开始活动,开始自己的精彩旅程。又比如在“同心杆”课案中,当学生经过屡次尝试失败后变得急躁、沮丧、互相指责时,教师收回同心杆开始作闭目引导。此时,教师的语气柔和,语调低沉,语速放慢,慢慢地把学生引入一个平静、安宁的自我世界,在这样一个自我世界里面剖析自己、剖析活动、剖析失败的原因。教师语气、语调、语速的合理运用,烘托了课堂氛围,有效地实现了课堂目标。

(三)适时运用心理学专业知识

心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集体分享环节,根据学生的思想碰撞点适时地点出心理学专业知识,这样学生的知识更成体系,并且记忆更牢固。这需要心理教师熟悉心理学基础知识以及教育中常用到的心理学效应,并能够用语言简洁、明了、准确地复述出来。

在“老师您好”课案中,心理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为各科教师找优点,全班选代表汇报教师优点,学生发言分享感悟。在发言分享环节,有学生提到“您让我们找任课老师的优点,这就无形当中提升了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使我们更多地去关注老师的优点”。此时心理教师及时提到了心理学中“利导思维”和“期待效应”:往好的方面看,那么事情就会往好的方向发展。抓住时机点出心理学专业术语,使得那些平时看起来很枯燥的专业知识也变得有趣、易接受了。

(四)善于运用辅导技术

熟练运用辅导技术是心理教师必备的专业技能。常用的辅导技术分三类:1.尊重类:包括倾听、阻止技术;2.支持类:包括共情、反映、自我开放技术;3.影响类:包括具体化、引导、面质技术。心理教师熟练应用辅导技术的过程也是锻炼语言的过程,通过各种辅导技术的使用提升自己的语言素养,使语言更具亲和力、感染力和唤醒力。

在“风中劲草”课案中,当每个学生进行完初步体验后,教师使用引导技术进行提问引导:当你做“风”的时候,队友信任地将自己的安危交到你的手上时,你想到了什么?回想生活中还有谁如此信任你,把他的辛酸、痛苦、烦恼倾诉给你,当时你是如何对待这份信任的呢?你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吗?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呢?通过一系列引导语,将学生引入一个自我内省的世界,引导学生与自己对话,感悟内心。

(五)语言中饱含着情感

这是对心理教师语言的最高要求,一句没有感情融在里面的话给人的感觉只会是隔山绕雾般不得人心。饱含感情的语言能够让人哭、让人笑、让人热血沸腾、让人陷入沉思。

二、肢体语言策略及作用

心理教师肢体语言总体可以分为表情语言和动作语言,其中表情语言主要是教师面部表情表达出来的含义,而动作语言在课堂中又可分为教师在活动过程中所做的示范动作以及师生互动过程中用以表达情感、支持、理解、赞赏、鼓励等寓意的动作。

(一)表情语言的运用及其作用

在面部表情中最为醒目的就是眼神,眼神可以向学生传递很多信息:比如学生发言时教师赞赏的眼神;学生做活动时教师支持的眼神;学生扰乱活动秩序时教师责备的眼神;等等。笑容是面部表情中最重要的成分,教师面带微笑,可以起到感染学生情绪、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师生关系融洽发展的作用。

教师的微笑、眼神是有效的“教具”。在体验式心理活动课中,心理教师运用表情语言,将微笑和眼神联系起来能够很好地辅助实现课堂效果。

(二)动作语言的运用及其作用

1.活动过程中教师动作的示范

心理教师对活动形式的标准示范既是课堂的需要,也是对学生展开活动的有力帮助。

在“鸡蛋变凤凰”课案中,角色共有四个,从低到高依次为:鸡蛋、小鸡、大鸡、凤凰。四种角色的标志性动作分别为:鸡蛋——身体蹲下;小鸡——身体半蹲,至少一手扶膝盖;大鸡——身体直立,一手上举;凤凰——展开双臂呈飞翔状,飞回座位。教师一边讲述规则,一边亲自做动作示范,示范一遍后带领大家一起来做,这样亲身示范使学生能够很快地掌握动作要领和活动规则。

2.师生互动时教师的动作语言

心理教师在学生发言分享时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动作语言来表达自己对学生的赞赏、支持、肯定、鼓励和理解。这样用无声的语言表达出来的意义更容易被学生接纳,效果也更显著。

常见的动作语言包括点头、鼓掌、轻拍学生肩膀或后背、轻轻揽住学生肩膀、轻轻拥抱学生等。这些动作从程度上依次加深,表达的感情也由浅层次的赞同、鼓励到较深层次的支持、理解,再到更深层次的情感共鸣。比如在“感恩父母”课案中,当学生讲到自己的父母为了家庭生计不得不常年在外打工,一年才见一面而泣不成声时,教师走上前去轻轻拥抱他。这个动作表达出的感情共鸣使学生感受到了被理解和信任,也使学生敢于宣泄情绪、开放自我。心理教师在活动课中使用动作语言时要注意动作的力度、使用的场合、对象的年龄以及性别,只有运用得恰当得体,才能保证所要传递的关怀能够转变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总体来讲,教师肢体语言并不是越多越好,要注意适量、适度。如果活动课中过于频繁夸张地使用肢体语言,就可能使学生误解活动课的内涵,使课堂流于肤浅,从而与我们的最初的意愿背道而驰了。

对于教师来讲,教学语言是一个不断锤炼的过程。活动课中,心理教师只有把口头语言、表情语言、动作语言三项完美地结合起来,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语言的魅力,使学生收获更多的感悟,也能够最大程度地提升学生心理素质。

(作者单位: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德州,253034)

4.静坐带来的心理体验 篇四

第一个阶段:身心渐渐平静

心理学上认为,焦虑不仅是所有心理问题的共同特征,一般人也会有程度不同的焦虑,焦虑的情绪,轻则表现为心神不宁,心事重重,重则坐卧不安,无法集中注意力,影响工作和生活。

人平时在动态生活中,注意力放在外面,要应对各种事务,为生活奔忙,难以去照看自己内心,空闲时候,又习惯于地通过娱乐,交往,吃喝等方式来放松和转移压力,这样的生活模式,难以发现隐藏在心里的深层焦虑和紧张。

刚开始静坐,多数人的`体验都并不太好,会发现意念纷飞,烦躁,坐不住,身体也有酸,麻,痛等不适。这其实是一种正常反应,正是反映了我们平时身心的状态,也是我们习惯的反映。

开始的阶段,也是静坐中最难的突破和坚持的阶段。

我们都爱热闹,很难适应孤独,会被各种诱惑干扰。

我开始静坐也是这样,我在开始静坐,我人生经受很大挫折,事业低谷,各种不顺,各种担忧,各种失意,突然没有人在身边陪伴,也没地方可去,却有大把的时间和烦恼。晚上经常失眠,担忧,恐惧,焦躁不安。

人生忽然与巨大的空虚感狭路相逢,却不知能做什么,只好老实本分与自己在一起,开始学静坐。

5.心理体验活动:信任体验 篇五

班级体验活动总结:快乐体验快乐成长

“快乐是一天,不快乐也是一天,为什么不天天快乐呢?”这是我一直追求的生活态度,在工作中我也想把这种生活态度传递给孩子们,像潘校长提出的那样“让孩子们在体验中快乐成长”!这学期,我们班的快乐体验活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假日出游、寻找快乐

鲁迅先生说:“没有亲吻过土地的孩子们没有童年!”很是赞同,想起自己小时候和伙伴们在田野上快乐的玩耍,那美好情景至今久久不忘!想到现在的孩子们由于各种束缚,与大自然亲近的机会很少,很是可惜!

为此,我早在一年级第一次家长会上就专门说了这样的问题,要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我还多次利用校讯通告诉家长朋友,节假日多带孩子出去玩玩儿,在优美的自然景观中丰富孩子的见识,陶冶孩子的情操,在大自然中寻找快乐!XX-04-0812:38朋友您好!“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在这美丽的人间四月天,在这牡丹盛开的美丽季节,在这气候适宜的双休日,我们不妨带着孩子,走出家门,走进我们的这座千年帝都、牡丹花城,行走在洛阳,感受那“花开时节动京城”的热闹场面,感悟着千年帝都的厚重文化!游山玩水,赏花品诗,领略文化,我想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惬意的事情啊!

家长朋友很是赞同,并表示尽量多抽出时间陪孩子出去游玩。我们班的吴柏润同学在假期期间去桂林游玩了一番,在游玩的过程中,他的爸爸妈妈不仅引导他认真观察景物的千姿百态,而且要求他一路上都带着笔和纸,见到好的诗句、词语、话语都认真记录下来,以便为以后用,很是用心。孩子回来后就写了一篇《桂林游记》,其中我摘录了几段,和大家分享:半路上,我还见了象鼻山。从后面看,象鼻山像一只逃跑的老鼠;从中间看,象鼻山像一头在漓江里伸着鼻子喝水的大象;从前面看,象鼻山像一只在地上觅食的刺猬。真是奇态万千!(我在班里读到这个比喻句后,一些孩子也在日记中仿用了这样的句式,如有个孩子这样写被子叠好的形状:从前面看,像一块面包;从侧面看,像一条蜷曲的蛇;从后面看,像一个山坡。)

导游告诉我们,桂林桂林,桂树成林,这就是桂林名字的由来。还告诉我们,到桂林玩要带“两相”:一是充分发挥想象力,那里的山是三分相像,七分想象,越想越像,不想就什么也不像;二是要带相机,看见了优美的景色,你要赶快按快门记录下来。

桂林的风景真是让人咏赞不已,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墨客咏桂林:韩愈的“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南宋官员王正功的“桂林山水甲天下”;陈毅元帅的“愿作桂林人,不愿作神仙”等等。

这篇杰作的诞生归功于孩子的认真,更应该归功于家长朋友的用心!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家长朋友带孩子出去游玩,同样引导孩子仔细观察,积累知识,回家指导写游记,像郭鸣镝妈妈带孩子去西安,回来孩子写了《西安游记》的一系列;王嘉澍家人带孩子出去游玩,孩子写了《游木札岭》等等;这样要求引导是非常好的,天长日久,相信这种好的习惯会给孩子带来更多的益处的!

二、参与种植、体验快乐

“种植园”是我们新区分校的一个特色活动,也是做得很扎实的一项活动。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初步具有探究科学的精神,学校在教学楼后面开辟出了一大片种植园地,让二到五年级各班承包种植。

在一年级的时候,我就多次带着孩子们到菜地去参观,让孩子们认一认每块地里种的植物,告诉他们植物各自的特性,孩子们每到一块地边,都要驻足好长时间,蹲下来看一看,和植物近距离接触一下,十分喜欢。很多孩子问我什么时候我们班也能有一块菜地,我笑着说到二年级就有了,于是他们就盼望着早点上二年级。

到了今年春天,我们班终于领到了一块地。当我把这一喜讯在班级公布后,孩子们甭提有多高兴了!他们都争着要加入种植园兴趣小组。

3月8日,我邀请了几位家长朋友带着小锄头、塑料袋和孩子们一起去种植园整地,他们捡石子、翻地,个个弄得满手、满脸都是泥,可就是没有一个人说脏,没有一个人说累。翻完地,撒上肥料,孩子们把生菜的籽撒到地里去了,他们为菜籽浇完水后都不愿离开,等待着这圆圆的小菜籽能长成白菜?

接下来的日子里,孩子的小腿可算是受累了,只要一下课,就跑到种植园看一看,看看小菜籽是否有什么变化,发芽了没有;要不就追着我问:“老师,我们要给菜籽浇水吗?他肯定渴了!”个个满脸的认真样。每次去种植园浇水都是拒我于菜地之外。说到浇水,我们班还发生了一件感人的事。

3月14日下午第二节是我的语文课,向往常一样,和孩子们按照教学计划进行学习。

孩子们在读书时,在讲台上的我朝窗外瞟了一眼,好像看到有人在我们班的种植园边(因为种植园就在我们班教室后面),不知道在做什么。因为前几天刚种上菜籽,所以种植园正在特别保护中,谁如果在菜苗发芽前踩地,那后果就很严重了。

我随即走到窗口看看是谁在干什么。当我走到窗前,眼前的一幕让我无比感动:是我们班的周铭哲爷爷!他拿着一个饮料瓶子,里面装有水,正一点一滴地、细心仔细地给菜园浇水呢!因为瓶子很小,他浇完一个地方,赶紧就跑到挺远的洗手间接水回来继续浇,直到把我们班种的两块地都浇好,我们班的浇完之后又把全校的菜地浇了一遍„„

一位花甲老人,住的地方又很远,可为了我们班的种植园,这么用心,这么下劲,看到这一切,不禁泪涌眼眶。等孩子们读书声停,我把刚才的发现告诉给他们,孩子们立刻向窗外张望,都急切想看到这位“幕后英雄”。我对孩子们说“咱们都到窗边,向周铭哲的爷爷表示我们由衷地感激!”孩子们随即转移到窗边,异口同声地说:“谢谢爷爷,爷爷辛苦了!”“谢谢爷爷,爷爷辛苦了!”

此时的我们,被真情包围着,被感动包围着,更被幸福包围着„„

通过孩子们和家长朋友的细心照料,我们种的生菜的菜苗破土而出了。孩子们围着菜地,小脸乐成了花。他们有的大叫“生菜发芽了!”;有的抚摸着菜苗,自我陶醉;还有的着急地问“生菜什么时候可以吃呢?”等等。后来的日子里,他们一边照看菜宝宝,一边写观察日记,收获可多了!

四月份蔬菜成熟了,我带着孩子们一起去菜地收获了果实,孩子们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我要求孩子们回家在大人的帮助下做一道美味可口的菜,在美食节上供大家品尝。第二天,孩子们就带来了各种各样的菜:水果沙拉、奶香珍珠、碧玉珍珠、日本寿司......看到孩子们相互间介绍着美食,谈论着美食,品尝着美食,回味着美食,我能感受到他们通过辛苦的劳动得到的丰收喜悦。下学期,我们还要带领孩子们在这片暂时属于我们的土地上,播种出属于我们的劳动喜悦,把这项活动做得更好!

三、图书贸易、分享快乐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拓宽学生读书,让孩子们在体验中得到锻炼,提高孩子参与社会实践的水平和综合素质,我们学校在4月20日举办了第二届校园图书贸易节。

为了做好这次交易,我提前在班里做了动员:每人至少带3本以上适合阅读的书籍,鼓励多带,每本参加交易的图书必须要征得家长的同意。图书要求是自己已经看过用过且是比较完好的,不得购买新书参加交易活动,积极鼓励学生用自己节省下来的零花钱购买图书,另外还发校讯通请家长根据市场规律,帮助学生给交易图书合理定价,请家长朋友鼓励支持孩子参加这次活动。

那天,孩子们早早地就准备好所要交易的图书,按要求认真地在每本书上填好了所需的内容,等待着下午的贸易节开始。我告诉孩子们这次贸易节除了有必须的“营业员”和“促销员”外,还要配备摊位“经理”、“导购”、“保安”、“保洁员”和“会计师”等工作人员,平时爱看书的孩子都能参加,别提孩子们有多高兴了!

有些被任命的“促销员”提前就预订好顾客所要买的图书,有些为了能多卖几本书,还打出了“买一赠一”的优惠方式,也就是买一本书赠送一个小礼物(气球、贴画等),这些都是他们自己想出来的好办法!在贸易节上,这些“促销员”更是用心,他们用自己的独特的宣传语来推销图书,如:“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二一班的书全部是经典,赶快来买呀!”通过大家的努力,这次交易活动,我们班共卖出去了80多本书,共计550元,这都要感谢孩子们的良苦用心!

有些孩子在贸易节上买回来自己喜欢的书后就迫不及待地看起了,或是自己享受,或是和好朋友一起分享,真是快乐无比!孩子们回家也是爱不释手!孙成昱妈妈在作业中这样签字:今天下午的图书贸易活动很好,孩子终于当上了这两天盼望已久的图书导购员,成功地卖出去了四本书,同时又买了六本自己喜欢的书。其中的《三毛流浪记》,孩子是回家一口气把它看完了,并感动地流泪了。他很同情三毛的遭遇,很憎恨那些欺负三毛的人,并说长大要帮助像三毛一样的人。妈妈说:那就要从现在学好本领,长大才有能力帮助自己想帮助的人。孩子点了点头,我也为孩子的正义感而高兴!

这次贸易节培养了学生热爱读书的良好习惯,使闲置在家中的内容健康有益的图书得到再利用,充分发挥有益图书的价值,为学生搭建了好书大家读的平台,赢得了大家的好评!

四、参观活动、延续快乐

为了让孩子们了解其他同学在家的读书环境,与书交下深厚的友谊,这学期,我抽出空余时间开始进行一项活动——参观天使的书房。

我通过与学生沟通,和家长交流,加上在班里的观察,每周先选出一位在读书方面做的好的孩子,作为家访对象。然后再邀请几名爱读书的孩子一起去参观。

我们先后参观了吴柏润家、王嘉澍家和苗党豪家等。在吴柏润家,我们了解到吴柏润在家是很爱看书,他回家写完做作业后,剩下的时间就一直看书,而且他看的书非常丰富,各个领域都很感兴趣,的确是个“小书虫”!他的爸爸妈妈藏书也很丰富,看来他这样的爱看书与浓厚的家庭环境密不可分!

王嘉澍家书柜的书摆放错落有致,第一层放他经常喜欢看的各类书,第二层放工具书,第三层放的是看过的书。他看书也很广泛,特别爱看有关科普和地理方面的书籍。另外,他还很爱弹钢琴,还专门为我们弹奏了几首曲子,显示了在艺术方面的天分。

到苗党豪家参观,除了孩子热爱读书外,就是他的懂事,对长辈特别尊敬。我们到他家,他就像个小主人似的热情招待着我们。苗党豪的妈妈还把我每周通过校讯通发的古诗专门抄在一个本上,和孩子一起温习,很是用心,真让我感动!(这是因为在校园开放日中,家长朋友到校听了我们班的一节古诗展示课后,发现孩子们背的诗好多他们都没听说过,所以就提出来,能不能把每周孩子们背的诗通过校讯通发给他们,他们也想背一背,也想回家和孩子一起感受古诗的魅力!)

我把参观每一个孩子的书房都拍了照片,洗出来在教室展览,很多孩子课间竞相欣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孩子们来说也是一次激励与引导,我也会坚持把这项活动进行下去。

6.活动三军营体验活动教案 篇六

一、活动主题:军营体验活动

一、活动的意义:

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娇气,怕苦,上学都要父母接送;生活节奏慢,自我约束能力差,比较自私,做事效率不高。通过本次走进军营活动,学生不仅能磨炼意志,还能让学生了解部队严格的管理,亲身感受到战士们生活的简朴、训练的热情、思想的坚定、作风的顽强。在参观之后能够充分体验到军人纪律的严明,以及内务整理的熟练与规范,增强学生自立自信自强的生活意识。

二、活动内容:

1、看一看:战士整队、出操、训练表演。

2、训一训:战士对学生进行队列训练。

3、摸一摸:各种枪械武器装备、器材。

4、练一练:叠被子。

5、比一比:队列汇报表演。

6、写一写:一天军营生活的感受。

三、活动目标:

1、了解军人紧张而有序的生活,体会人民卫士工作的艰辛,感受生活的安定来之不易,激发学生热爱军队之情。

2、体验军队严格的纪律,严谨的工作作风、优良的生活作风,以提高学生纪律意识、团队意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3、了解有关军事、国防的知识。

4、使学生们学有榜样,奋发向上,形成心有祖国、心有集体、心有他人的思想感情。

5、对学生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初步的社会责任感。

四、活动准备:

1、联系好部队。

2、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礼貌教育。

3、活动主题条幅、水、慰问品等物品。

五、活动过程:

(一)看一看:解放军的表演。

在开幕仪式上,队员们看解放军精彩的表演,体验到了军人过硬的军事本领和雷厉风行的军人作风。

(二)训一训:接受队列训练

把班级分成4个小组,每一组有1位教官对队员进行严格的训练。体验军人一招一式都是平时刻苦训练而来的。

(三)摸一摸:各种枪械武器

听教官介绍枪械,认识手枪、步枪、冲锋枪等武器。让学生初步了解到了一些有关军事、国防的知识。

(四)练一练:叠被子

1、参观解放军营房。

2、战士讲解并示范叠被子。

3、队员们练习叠被子。激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多锻炼自己的自理能力。

(五)比一比:各小组列汇演

领导、教官、老师们对各个小组的队列训练进行检阅,对优胜的小组进行嘉奖。

(六)写一写:军旅生活的感受

经过军营的生活体验,让学生把这一天的生活和感受以日记形式写下来,既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又对他们的成长有利,激发对军人的热爱之情,激励他们奋发向上,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明白战士们保卫祖国,为的是给我们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掌握本领,长大后报效祖国!

通过这次“走进军营”实践活动,丰富学生课外生活,强化了军民共建、团结协作的精神,要求学生要把部队的好传统好作风带回去,以更积极的精神状态勤奋努力学习。

六、活动注意事项

1、活动前一天,班主任必须上一堂外出活动的安全和文明礼仪教育课。

2、参加活动的学生统一穿校服。

3、原则上要求学生全员参加活动,因身体等特殊原因不能参加者,及时报告班主任由老师负责管理。

4、参加活动的学生必须遵守纪律,听从指挥,不得擅自行动。乘车时,要注意安全,不将头和手伸出窗外,不大声喧哗,不可追逐打闹。进入军营要注意言行文明,不得高声喧哗。在徒步行进过程中保持队形,严禁追逐打闹。

5、参观过程中不得随意触摸、损害展品,做到文明参观;

6、对驻地官兵要尊重,严禁做出有碍军民团结的事情;

7、由于军营的特殊性,对驻地部队禁止拍照的地点,不得使用任何工具拍 照记录;

8、行进参观过程中禁止擅自离队;

9、整个过程中,注意环境卫生,处理好活动中产生的垃圾;

7.心理体验活动:信任体验 篇七

首先,是教师阅读心态的建立和把握。

教师与一般的阅读鉴赏者心态不同。一方面,在文本约定俗成的固有意义基础上,需要建立文本意义的客观接受者和客观传达者的角色。在由“文本——教师——学生”三者共同构成的阅读教学课堂中,教师作为第一阅读者,其主要任务首先是将文本意义(这里主要指教学大纲透露的、普遍接受程度的文本意义)客观地传达给学生,并让学生掌握必须的基础知识和一定的阅读技巧。从这个意义上讲,虽然这种传达在方式上进行着不断地改革,如由灌输型向启发型的变革,但最后目的依然是相同的。比如近几年倡导的“情境教学”、“主体教学”以及“非指示性教学”等教学方式的创立和革新。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教师在教学传达的过程中,对教纲所规定内容有一定的选择权,或者说学生的接受角度有一定的自由性;但课堂阅读教学目标的整体定向性和教师角色的相对固定性不可能完全颠覆。教师作为课文和教纲意义的接受者和传达者,所要考虑的重点是如何将此种意义有效地传达给学生。而作为单纯的阅读鉴赏者来说,教师阅读课本所生发的其他意义暂时只能退居其次。另一方面,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着施教者和阅读主体的双重角色,其对文本的理解、领悟无不渗透着教师个人的思维方式和情感体验,使教师在备课、授课的过程中带有鲜明的个性符号。所以,作为与学生一样的课文的阅读者,除了上述的基本意义的制约以外,教师又需要在此基础上具有对文本其他意义的独特认识,也就是教师的“个性阅读”。并在此基础上与学生的个体领悟进行交流和碰撞,从而激发学生真正的独立阅读和思考。在个性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个性和教师的“个性阅读”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我们说语文课堂是“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就在于教师作为“人”而非传声筒的特点。一如罗杰斯所云:“他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个缺乏个性的课程标准的化身,也不是一根用以把知识从一代传递到下一代而自身却不生产的输送管道。”[1]只有有着优美健康个性的教师,才会培养出优美健康个性的学生。乌申斯基认为:“教师的个性对年幼心灵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2]因此,个性阅读的实现,既是阅读“教”与“学”的过程,也是个体阅读的体验过程。当然,我们同时必须要留意的是,教师作为课文的个性阅读者之一,由于其自身知识结构、性格喜好等因素而产生的对文本理解的偏向性,在某种程度上亦存在着与“传道”目的相抵牾的一面。因而,如何将自身气质及阅读经历与总体教学目标达成一致,也是个性阅读教学过程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其次,是学生心态的把握。

这包括了学生群体和学生个体两方面的心态问题。一是基于一般意义上的学生群体的“阅读预期”。由于在阅读课堂中,学生通常以群体的角色出现,因此,必然要在综合每位个体的基础上,预设一个一般的、通适的阅读预期心理,这就需要教师在收集学生班级学习经历、学习背景等等的前提下作出大致的判断,使下面开展的阅读成为“有意义的学习”。[3]中学生接受群体作为阅读教学活动的共同参与者,在心理结构上不同于成人,但已形成中学生特有的思维方式和阅读趋向,对同一阅读对象一般都能获得大体一致的审美感受,使他们在对文本的阅读审美中具有同向性的特征,以及由于“群体中个体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性”而形成的“主体特征”。[4]个性阅读教学模式的建构应以此为出发点,针对中学生阅读群体的接受层次,寻找能够为普遍群体所接受的教学过程。二是学生个体的阅读准备心理。学生群体审美标准的一致,并不排斥审美个体的差异性。“阅读个体在年龄、经历、性格、气质、文化修养、审美意趣等方面的差别,使得阅读想象在同向运行的总体趋势中又呈现出复杂的多元现象,使审美活动产生了丰富的歧义。这是阅读中的‘同中之异’,是阅读个性的生动性、丰富性在阅读想象中的体现。”[5]这不仅要求个性阅读教学模式的建构中对整体阅读主体性的体现,更应兼顾学生单独个性思维的维护。这种兼顾,要求我们以群体学生阅读预期为参照,通过分散讨论、撰写非引导性的读后感以及课堂发言等方式对学生的自我认识予以激励和指导。而在课文阅读的过程中,这些方式又可以进行交叉和互换。同时,师生“个性阅读”的交流碰撞,亦是激发和引导学生个体审美活动的有效途径。就此两方面来说,个性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群体对象和个体对象的动态转换中,对意义传达和兴趣引导的恰当把握。在整体性与个体性互补的基础之上,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和“以学生个性为中心”的结合,既要注意对个性思维的激发,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群体的“主体性”心理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有效防止学生思维的无限发散,从而导致文本价值功能的消解。

第三,是师生心态的契合过程。

由于对学生主体性的强调和关注,对传统师生关系的变革几乎已成定论,受其影响,在相关教学模式的讨论中,师生关系环节很多时候往往趋向于理想化,而忽略了实际教学中师生角色重心关系并非能够无限调整甚至颠倒的。基于此,我们认为,个性阅读所强调的,不仅是认识上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而更应是让学生能在适合于自己年龄段的基础上,作出应有的审美认知。反之,无视学生心理状态、阅读背景等因素而进行的无限制的所谓主题开掘、大胆想象等,是极不可取的。因此,在教学中基于师生平等基础上的对话,以及立足于基础意义之上的“生——生”讨论,是师生阅读心理碰撞、交流的重要环节。如何实现这一环节,真正做到“教学相长”,是整个个性阅读教学实施过程中至为关键的一步。就这点来讲,课文的基本意义或教纲所规定的“主题思想”应当成为师生阅读心态融合的中间桥梁。如前所述,对教师的意义客观传达者角色和学生的群体主体性特征的兼顾,使立足于课文基本意义的阅读教学模式建构,可能更具有现实操作性。

第四,是源于课堂且超越课堂的阅读心理的正确培养。

个性阅读的实施,所要达到的目的是开启学生心智,激发学生探索世界、渴求知识的能力,提高审美鉴赏的水平,而并非仅仅止于课堂上的阅读发言或是对某篇课文的无边奇想。因此,如何根据上述第二点所谈的通适的、一般的阅读心态,来针对具体每位学生个体进行修正,从而进行阅读心理的正确导向,是个性阅读实施过程中从课内走向课外的出发点。教师应该立足在传统的“传道者”角色基础上,对学生在横向与纵向上进行阅读引导,利用自己的知识结构、阅读经验为他们提供不同方式、不同层面的类比阅读。同时,贴近学生的阅读心态去聆听和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不断探索、孜孜以求的阅读心理。个性阅读教学模式的建构基于学生阅读体验的真实抒发和个体情感与文本的完美契合,教师在课堂上促成学生生成对文本的审美理解及阅读体验的同时,应适时将学生引向文本之外的更深层更广袤的阅读心理空间,让学生除了能在课堂上体会到语言文字所带来的审美体验和精神愉悦外,更能跳出文字,在此之上能进一步探索其背后的文化魅力和丰富思想领域,推动他们对文学阅读自我学习“内驱力”的形成,并进而促成其自我健全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建立。

众所周知,个性阅读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参与阅读的过程中,除了掌握必备的阅读知识和阅读技巧之外,其阅读个性和阅读潜能能够得以最大程度的挖掘。将“个性”这一内涵丰富的概念融入中学阅读教学,无疑是对其在智能教学层面之上提出的更高要求,也充分体现了文本阅读过程中,对参与者心理体验变化带来的阅读成就的高度重视和追求。而个性阅读教学模式的建构,意在从相对普遍和系统的基础上建立起相对稳定的教学体系,这并不代表着每一位教师、每一类学生、每一篇课文都必须使用同一种阅读教学模式。正所谓:“教学有模,但无定模,贵在得模;无模之模,乃为至模。”[6]

参考文献

[1][美]卡尔·R·罗杰斯著,杨广学、尤娜、潘福勤译《个人形成论我的心理治疗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4页。

[2]孙棣华《现代教育锦囊》,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65页。

[3]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441页。

[4]郑发祥《主体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77页。

[5]董味甘《阅读学》,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183页。

8.体验科学探究 克服心理疲劳 篇八

一、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制造快乐

学生学习物理的主要心理障碍是畏难思想,或者说是缺乏学好物理的自信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尽量消除学生心理上的紧张情绪和压抑感,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

二、创设自主空间,引导学生乐于探究

长久以来,初中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在于做实验,实验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和创新精神,是学生获得物理知识的重要途径。克服学生心理疲劳,就要使学生乐于探究,如:在“测量固体密度”教学时,可让学生先提出实验目标后,让学生分成几组,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确定实验目的、器材、步骤,然后走进实验室,动手操作,经过实验、记录和数据处理得出被测固体的密度;最后让学生交流;然后师生共同作出评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去充当演员,教师充当导演。这种创新型教育观,引导学生乐于探究,学生的愿学、乐学、会学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三、把生活引进课堂,让课堂再现生活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学生在生活中面对着多种多样的物理现象,从幼年起,就怀有好奇心和神秘感,总想把它们解开,学习物理正是解开这些迷的途径。在教学中,素材应尽量地贴近生活,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的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如在讲物理公式时让学生不是光靠肉眼来辨析,更要靠心智去体验公式能给人带来的方便和简洁美,从而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就不再是一堆死气沉沉的公式,而是一串串令人赞美的珍珠了。这种把生活引进课堂,让课堂再现生活的授课方式,既是对探究活动的反思与延伸,也充分体现学生获取知识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更有利于克服学生心理疲劳。

9.亲子体验活动方案 篇九

一、活动时间:2012年5月5日上午8:30——10:30

二、参加对象:0-3岁婴幼儿家庭(最好来两位以上家长)

三、活动准备:

1、联系活动场所:大厅一个、活动室2个

2、相关体验产品落实到人。

3、宣传器具:展架3个、宣传折页若干、电视机、dvd、笔记本、录音机

4、早教产品1个月——36个月各2-3套及赠品,并布置成展台。

5、人员安排:总负责:俞可元 a、公司客服职责。

张玲燕:迎接客户,协助自由区亲子体验、推荐产品等。开票

严海华、陈志强:签到登记、咨询服务、发放小礼品(抱抱熊徽章),协助自由区亲子体验指导、推荐产品等。b、外请早教指导老师3人,负责自由体验区指导、咨询服务。c、主课老师2人.:负责集体体验活动及讲座。

6、场地布置: a、大厅内布置成自由体验区,并制作好各区域标识,即:大运动体验区、精细动作体验区、认知发展体验区。

b、一个活动室内摆放椅子,一个活动室内铺好垫子。

7、其他:参与活动人员名单及签到表格、指导老师胸卡,贴花纸等小奖品。附:自由体验区内容设计 篇二:新小班亲子体验活动方案

新小班亲子体验活动方案

时间: 2012-6-19 单位:徐汇区乌南幼儿园

指导思想:

为了使新小班的孩子能够尽快融入乌南的集体生活,使家长较全面地了解乌南的办园思想、教育理念,我们设计了新入园幼儿、家长的“亲子体验活动”,借助亲子活动促进家园协同,在日后能互相合作、支持,共同伴随幼儿一起快乐、自主地成长。

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互动的方式,来了解和认同乌南的办园思想,使大家在相同的价值观的引领下,参与幼儿园的教育与活动,使家园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

2、让幼儿在家长的带领下,提早来适应环境,熟悉老师,熟悉同伴,从而帮助孩子积累一些集体生活的经验,体验幼儿园活动的快乐,激发幼儿喜欢幼儿园的情感。

3、让家长通过亲身体验来了解教师的工作,了解孩子在园生活的一些基本环节,帮助家长有目的地在入园前为孩子做好各种入园准备。

活动准备:

一个小动物手偶

小动物粘纸(同样的6套)2 姓名贴(老师自制,并贴在相应处,如书包架、鞋架、小抽屉、衣物抽屉)2 亲子挂牌和附页卡纸(25份)、小星星粘纸、固体胶、彩笔等 2 录音机、小班早操律动的音乐 8月27日第一次活动过程:

来园活动:9:00——9:30 2 找找宝宝照片,找到教室认识老师,并与老师打招呼 2 请宝宝在门口上找到自己照片贴上名字粘纸在老师的提示下,将选择的小动物粘纸贴在相应处(茶杯桶、书包架、鞋架、小抽屉)2 请家长为宝宝换软底鞋,按照标记放好,被子交给保育员 2 家长和宝宝一起选择玩具游戏(提示宝宝看标记)9:30——10:00 2 放音乐,提示宝宝将玩具送回家后坐小椅子(家长站后排)2 老师介绍看标记学收玩具

生活活动: 2 老师介绍洗手的方法:运用儿歌,介绍折毛巾方法(大毛巾变长毛巾,长毛巾变小毛巾)

点心:分辨自己的杯子和盘子吃完后(家长鼓励孩子尽量全部吃完,如果孩子不吃,请家长吃完,以身作则帮助养成好习惯),用毛巾擦嘴;在保育员帮助下,学着整理餐具,杯子放桶里、盘子叠起来、毛巾放筐里

快乐游戏:10:00——10:30 点名游戏:认认自己的老师,并在老师、家长的鼓励帮助下,让宝宝对自己的姓名有反应,愿意站起来开口报到,奖励粘纸。

亲子制作“我的小名片”——提供卡纸、粘纸、姓名贴、记号笔、固体胶(观察小肌肉精细动作,家长在卡片反面写上英文名)做好的名片插在吊牌里挂在胸口,30日亲子体验和开学后每天带来。饮水,会找找自己的杯子喝水。和小水杯做朋友——熟悉儿歌,学用小水杯喝水。与老师再见——离园:在门口,每位宝宝与老师抱抱再见,老师为开口的宝宝贴粘纸。结束提示家长给宝宝换鞋

8月30日第一次活动过程:

来园活动:9:00——9:30 2 鼓励孩子主动上楼进教室,并与老师打招呼 2 请宝宝将书包挂在自己名字标记的相应处; 2 家长鼓励宝宝学着自己换鞋,按照标记放好,家访等资料交给老师 2 家长和宝宝一起选择玩具游戏(提示宝宝看标记)9:30——10:00 2 放音乐,提示宝宝将玩具送回家后坐小椅子(家长站后排,适当与宝宝保持距离)2 老师巩固看标记学收玩具的好习惯——把玩具宝宝送回家

生活活动:

老师继续用儿歌巩固洗手的方法和折毛巾方法 2 分批进入盥洗室,请家长鼓励幼儿尝试独立盥洗点心,分辨自己的杯子和盘子,吃完后用毛巾擦嘴; 2 三位一体的站位:保育员在餐车边提醒幼儿有序摆放整理杯子盘子和毛巾;一位老师在盥洗室照顾幼儿入厕洗手拿毛巾的情况,一位老师巡视观察每组幼儿进餐点的情况。快乐游戏:10:00——10:30 巩固点名游戏:认认自己的老师,并在老师、家长的鼓励帮助下,请宝宝开口,说说自己的名字,奖励粘纸。

“我是小小兵”“玩具模仿操”——跟着老师一起学跳简单的小班律动和早操1——2遍(观察动作协调能力和音乐节奏感)

饮水,会找找自己的杯子喝水。和小水杯做朋友——巩固儿歌,学用小水杯喝水。全班幼儿、家长与老师合影、留下美好回忆。

离园:在门口,每位宝宝与老师抱抱再见,老师为开口的宝宝贴粘纸。

结束提示家长给宝宝换鞋

生活活动: 2 老师介绍洗手的方法:运用儿歌,介绍折毛巾方法(大毛巾变长毛巾,长毛巾变小毛巾)

点心:分辨自己的杯子和盘子吃完后(家长鼓励孩子尽量全部吃完,如果孩子不吃,请家长吃完,以身作则帮助养成好习惯),用毛巾擦嘴;在保育员帮助下,学着整理餐具,杯子放桶里、盘子叠起来、毛巾放筐里

快乐游戏:10:00——10:30 点名游戏:认认自己的老师,并在老师、家长的鼓励帮助下,让宝宝对自己的姓名有反应,愿意站起来开口报到,奖励粘纸。

亲子制作“我的小名片”——提供卡纸、粘纸、姓名贴、记号笔、固体胶(观察小肌肉精细动作,家长在卡片反面写上英文名)做好的名片插在吊牌里挂在胸口,30日亲子体验和开学后每天带来。

饮水,会找找自己的杯子喝水。和小水杯做朋友——熟悉儿歌,学用小水杯喝水。与老师再见——离园:在门口,每位宝宝与老师抱抱再见,老师为开口的宝宝贴粘纸。结束提示家长给宝宝换鞋

8月30日第一次活动过程:

来园活动:9:00——9:30 2 鼓励孩子主动上楼进教室,并与老师打招呼 2 请宝宝将书包挂在自己名字标记的相应处; 2 家长鼓励宝宝学着自己换鞋,按照标记放好,家访等资料交给老师 2 家长和宝宝一起选择玩具游戏(提示宝宝看标记)9:30——10:00 2 放音乐,提示宝宝将玩具送回家后坐小椅子(家长站后排,适当与宝宝保持距离)2 老师巩固看标记学收玩具的好习惯——把玩具宝宝送回家

生活活动:

老师继续用儿歌巩固洗手的方法和折毛巾方法 2 分批进入盥洗室,请家长鼓励幼儿尝试独立盥洗点心,分辨自己的杯子和盘子,吃完后用毛巾擦嘴; 2 三位一体的站位:保育员在餐车边提醒幼儿有序摆放整理杯子盘子和毛巾;一位老师在盥洗室照顾幼儿入厕洗手拿毛巾的情况,一位老师巡视观察每组幼儿进餐点的情况。快乐游戏:10:00——10:30 巩固点名游戏:认认自己的老师,并在老师、家长的鼓励帮助下,请宝宝开口,说说自己的名字,奖励粘纸。

“我是小小兵”“玩具模仿操”——跟着老师一起学跳简单的小班律动和早操1——2遍(观察动作协调能力和音乐节奏感)

饮水,会找找自己的杯子喝水。和小水杯做朋友——巩固儿歌,学用小水杯喝水。全班幼儿、家长与老师合影、留下美好回忆。

离园:在门口,每位宝宝与老师抱抱再见,老师为开口的宝宝贴粘纸。

结束提示家长给宝宝换鞋

家园互动:提醒孩子将玩好的玩具送回家后,再去更换玩具玩,养成物归原处的好习惯。欢迎家长的参与,在活动中你有什么建议、需要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热诚地为你和孩子服务。

附儿歌:

小水杯

小水杯,手中拿,我和水杯亲亲嘴。咕噜咕噜喝下去,宝宝天天爱喝水。洗手 洗手液,压一压,手心手背搓一搓,咦,泡泡出来了,冲一冲,甩一甩,再拿毛巾擦一擦,我的小手喷喷香。小香蕉

小小香蕉有礼貌,点点头,弯弯腰,见了老师问声早,见了朋友问声好。篇三:宝宝班亲子体验活动方案

宝宝班亲子体验活动方案

活动时间:2013.9.2—9.4 三天

活动地点:宝宝班教室

具体活动安排如下: 2013年9月2日

7:30—8:00入园时间 亲子桌面玩具建构活动(小熊、南瓜插塑玩具)

8:00—8:30 早点(洗手)8:30—8:40 小便、洗手 8:40—8:55 早读(分享阅读儿歌《小鸭》)——刘老师 9:00—9:50 观看早操及户外活动时间(游戏:小火车)10:00—10:10 吃水果、喝水 10:10—10:30 教育活动 《找朋友》——孙老师 10:30—11:00 亲子彩色玩具搭建活动 11:00—11:30 午餐 2013年9月3日

7:30—8:00入园时间亲子桌面玩具建构活动(套圈、小花 插塑玩具)

8:00—8:30 早点(洗手)8:30—8:40 小便、洗手 8:40—8:55 早读(分享阅读儿歌《小鸡》)—孙老师 9:00—9:50 观看早操及户外活动时间(游戏:老母鸡和

小鸡)

10:00—10:10 吃水果、喝水 10:10—10:30 教育活动 手指游戏:手指变变变、爬呀爬—刘老师 10:30—11:00 亲子滚球游戏(舞蹈室)11:00—11:30 午餐 2013年9月4日

7:30—8:00入园时间 亲子彩色玩具搭建活动 8:00—8:30 早点(洗手)8:30—8:40 小便、洗手 8:40—8:55 早读(分享阅读儿歌《小狗》)——刘老师 9:00—9:50 观看早操及户外活动时间(游戏:小鱼游游)10:00—10:10 吃水果、喝水 10:10—10:30 教育活动:手工活动《做面条》——孙老师 10:30—11:00 彩虹伞(4楼阳台)

11:00—11:30 午餐 刘潇钰

2013年8月30日篇四:惠华幼儿园亲子体验课堂活动方案

惠华幼儿园亲子体验课堂活动方案 活动目的:

1、吸引更多的新生家长来幼儿园参观并了解咨询幼儿上学的情况。

2、向家长展示幼儿园教师的风采和教学风格,展示幼儿的教学成果,得到家长的认可。

3、增加幼儿与家长、老师之间的互动,让孩子上幼儿园有个提前的适应过程。

活动时间:2015年8月22日、23日下午150:0——16:30 活动地点:幼儿园一楼教室和操场

活动总负责人:瞿翠芳

活动流程:

14:30家长自由参观幼儿课室等环境; 15:00园长讲话,家长带孩子进教室上课; 15:30户外亲子游戏; 16:00——16:30老师与家长沟通,定位,赠送幼儿礼物。上课老师:古美凤、李军益、魏惜弟、宋登梅

幼儿老师:余安艳组织、潘玉勤、朱艺、陈雅丽、黄妙次 接待老师:王伟娟、余安艳、李悦美

教师准备:

提前一周发邀请函;家长饮用水,班级饮用水。奖励的红花和奖品。各项要求:

1、活动当天全体教师14:30准时打卡集合,穿统一服装,佩戴工作

证;

2、活动前上课老师和游戏的老师要做好上课的音乐、道具、材料的准备,课室、操场的布置;

3、每位老师至少邀请到两位新生家长参加;活动当天要再次电话确认家长是否参加并向园长汇报,以便于园长统计上课的人数。

4、活动现场每个老师要积极踊跃的投入到家长的接待和跟踪中。

5、活动结束由王主任统计当日定位人数。篇五:亲子沟通体验课方案

主题:沟通和爱

【活动目标】

整体目标:1.增进亲子沟通交流;2.激发父母孩子彼此心底的爱;3.学习新的沟通方法 阶段目标:

【团体对象及规模】初中学生以及家长6对(父或母来一位),共12人;

【团体领导者】三位,一位主带,两位辅助。

【活动性质】发展性、结构式、封闭式、不同质;

【团体活动时间及其频率】一次性团体辅导,总长3小时;

【活动场地】

【活动准备】 1.道具:领导者胸牌×3,墙上的贴画,团队契约,句式范例(白纸),中性笔×24,题板×20,彩笔×5盒,实心球×6,绳子5米×2。2.提前写好白板主题(设计)、领导者姓名。把团体契约和墙画贴好。2.所有成员着宽松的衣服,适合运动。

【活动内容和过程】 1.开场介绍:介绍三位领导者的身份,简要介绍活动的氛围,和成员连接。(3分钟)2.介绍设置:团体契约。(5分钟)3.零用钱(热身活动)

时间:10分钟。

目的:热身,破冰。

规则:所有成员围成大圈,规定家长代表五毛钱,学生代表一块钱。领导者站在中间,大家手拉手围绕领导者转圈一问一答。“今天上街去买菜”“买什么”“买xx”“多少钱”“x块钱/x块五”,这时所有人要迅速找到相应的钱数,找错的人接受惩罚。

惩罚:请出错的人想一个最能代表自己个性特点的植物或者动物,并用动作表演给大家看。惩罚的意义:1.让大家更投入的进入热身,最大限度的打开内心; 2.为出错的人提供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也是一种另外意义上的彼此认识。

道具:无

4.微笑握手(破冰、彼此认识)

时间:10分钟

目的:感受非语言信息的魅力。

引导:平时我们和一个陌生人认识时会怎样呢?(示范),“你好,很高兴认识你”。这是用语言在传递我们的友好。心理学上的研究显示,我们人际交往过程中有3成是通过语言传递的,那剩下的7成呢?让我们来看看非语言(表情、动作、神态)的魅力。

规则:所有家长向前一步走,向后转,围成里圈,和外圈的孩子面对面。每一个人都同自己眼前的人微笑握手,握手时不能说话,完全用你的非语言表达出“你好,我很高兴认识你”。直到握到最后一个人,手不要松开。道具:无

5.“认识我是你三生有幸”

时间:15分钟

目的:破冰、彼此认识,同时让成员内心有一定的触动;

规则:手没松开的一对便是这一轮的搭档,搭档要用规定好的句式相互介绍。“你好,我是xxx,认识我是你三生有幸,我有成千上万个优点,但是今天我只告诉你三个:xxxxxx”。道具:准备好的句式(白纸),上个环节末尾,由鲁贴在墙上。6.家庭图

时间:30分钟

目的:观察、了解并感受每个家庭氛围,促进家庭成员间的互动。

规则:每人画一幅自己的家庭图,图中的家庭成员要用人以外的任何形象代替,之后向大家展示图画并说明寓意。咱们今天的画画有个要求,就是画里面不可以出现人的模样,要用人以外的其他事物来代表你的家庭成员,大家不必担心画得像不像,也可以用简单的图形表示。问孩子:你喜欢什么样的家庭氛围呢?问家长:你感觉什么样的家庭氛围更适合孩子健康成长?

准备:题板,a4白纸,水彩笔 7.地雷阵

时间:60分钟

目的:让学员和家长通过体验能够换位思考,互相体量。

规则:家长蒙眼扮演走雷区的小兵,学员在雷区外扮演探雷针。到底什么样的家庭氛围更适合孩子成长呢?做完下面这个任务,相信每个人就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听说过“地雷”吗?知道探测地雷需要什么仪器吗?接下来我们要做的这个任务就叫做“地雷阵”,来,孩子们过来帮我摆一下!

现在地雷阵已经摆好了,我们这个任务的规则是这样的:家长们扮演蒙眼走雷阵的小兵,而我们的孩子扮演探雷针。走雷阵的小兵需要把眼睛蒙上,开始走之前再转三圈;我们的探雷针呢,要在雷区外给小兵作指导,让他安全地走出雷阵。有起点和终点,不可以从两侧出去。在通过雷阵的时候,碰倒一个雷,算轻伤,碰倒两个雷,算重伤,碰倒三个雷,很遗憾,就光荣牺牲了。都明白规则了吗?给点时间每个家庭商量一下。(发眼罩)

好了,哪个家庭愿意最先挑战一下?(到前面来,孩子带家长转三圈)

(当碰倒三个雷时,导训师及时作出鼓励“没关系,继续”;坐在一旁关注每个家庭的细节)

现在咱们每个家庭都已经通过了雷阵,特别是有的家庭一直“活着”坚持到最后。提问: 家长小兵:当你被蒙上眼睛,什么也看不到的时候,你是什么感觉? 探雷针:你在指挥时,能感觉到小兵的感觉吗?你在指挥小兵走雷阵时什么心情? 家长小兵:你能感觉到探雷针的这种心情吗?

家长小兵:如果下次再走雷阵,怎样做才能更安全地完成任务?

探雷针:要怎么做才能指挥小兵更顺利地通过雷阵?

平时的生活中,你是扮演小兵的角色多,还是探雷针的角色多?作为指挥者和被指挥者,你们之间是怎么沟通的?

问问家长们:现在你能体会到孩子看不清前方的那种无助的感觉吗? 问问孩子们:现在你能体会到家长指导时那种紧张的感觉吗?

其实在每个家庭当中,一般家长更多地扮演探雷针,因为是过来人,很清楚地看到哪里有雷,哪里要小心,而孩子更像蒙眼走雷阵的小兵,需要有家长清晰得指导。只有两种角色互相信任,互相依赖,才能更顺利地走出这个雷阵。那我们的家长能像今天孩子一样始终这么耐心地指导孩子吗?而我们的孩子能像今天家长这样听从指挥,相信给你指导的家长吗? 准备:眼罩、保龄球 8.心有千千结

时间:10分钟

目的:体验到心结解开的快感,体会到齐心协力解决问题的感觉。

规则:所有人围圈拉好,记住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分别拉的是谁。打乱走动,喊停时候原地不动,找自己的左手和右手,不松手将结打开。

准备&道具:无。

6.回顾和冥想(5分钟)

所有人围圈,引导大家轻轻闭上眼睛回忆今天的所有活动。7.记录下今天的感受

时间:15分钟

10.关于体验活动作文 篇十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体验活动作文7篇,欢迎大家分享。

体验活动作文 篇1

周三下午放学,张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有趣的家庭作业《我有孩子了》。要求用鸡蛋做宝宝,并且把它当自己的孩子精心呵护一天。听到这项特殊的家庭作业,同学们既兴奋又好奇。我想:我将有孩子了,可以体验一下为人父母的感觉了。

放学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从冰箱里精挑细选了两个长相漂亮的鸡蛋,然后小心翼翼地给它们洗了一个热水澡,用干净的毛巾擦干它们的身体,便开始精心装扮起来。因为它俩大小不一,所以我把大的当作哥哥,小的当作妹妹。我拿出画笔给哥哥画了一个顽皮可爱的样子,取名为皮皮;给妹妹画了一个漂亮文静的样子,取名为静静。看着这可爱的兄妹俩,我的心里萌发出想要照顾他们的冲动。

随着夜幕的降临,我的宝宝们该休息了。他们该住哪儿呢?我苦思冥想,找到一个精致的盒子和一张卡纸。把盒子当床,把卡纸一分为二,一张当床单,一张当被子,把我的孩子们轻轻地放到床上,盖好被子。在我的陪伴下,我们一同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第二天起床,我打算让宝宝们一起去上学。为了保护宝宝,我把他们放在书包的最里层,上学路上我提心吊胆,生怕宝宝们受到一丝伤害。

没多会儿,我就兴高采烈来到教室,迅速打开书包,看见兄妹两人安然无恙时,我才松了一口气。不一会儿,同学们都陆陆续续地来到了教室,纷纷拿出自己的宝宝,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都说自己的宝宝最可爱。突然,意外发生了在我向同学们炫耀的时候,调皮的哥哥挣脱了我的五指山,掉到书桌上,摔得鼻青脸肿,皮皮就这样失去了生命,让我很是伤心。吸取了皮皮的教训,我寸步不离地呵护着另一个可爱宝宝静静,让她一整天都安然无恙。

短短一天的养孩子活动结束了,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当父母的辛苦劳累!我们要感恩父母,做一个懂事的好孩子,好好学习,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体验活动作文 篇2

今天,在语文课上老师让我们做一个有趣的体验活动:当一次盲人。

我们的任务是蒙上眼睛,倒一杯水,再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在活动过程中,不能摘掉红领巾,也不能睁眼偷看。不能交头接耳,要让体验者独自完成。

体验开始了,只见王萌萌“失明”后,大胆地“破浪前行”,走到讲台前的桌子旁,双手一挥,只听“哗啦”一声,一整瓶水洒在了桌子上,我又听见了“滴答”“滴答”的声音,就知道是桌子上的水滴在了地上。

刘阳阳“失明”后,她不仅没有像王萌萌一样“破浪前行”,而且还和她相反,站在座位上一动不动,就像一个模特儿!要不是袁老师把她拉到放水壶的桌子前,她就要站到下课了!

眼看着第一组就要体验完了,我的心也“扑通”“扑通”地跳了起来。

我想“既然第一组的同学们能做到,那我们第二组的同学也能做到。”我的记忆力也不错,只要向右走,再向前一直走不就到了嘛!可是快到我时,我就有点急了,因为我怕把水洒在地上后滑到或撞到别人的桌子上……

总算到我了,我想“好像是先往右拐吧?然后一直往前走……不对!这不是接满水的杯子!”这……是孙宇航的杯子!在这时,我听见了孙宇航那小子的窃笑。我又向前走了几步。

啊!摸到桌子了!可是,桌子上有很多水,看来有很多人把水洒在桌子上了!我对好瓶口,只听“唏哩哗啦”几声,我便轻松起来。因为我已经把水倒在杯子里了。胜利万岁!可是我突然高兴不起来了,因为我突然迷失了“回家”的方向!

我摸呀、摸呀,摸到一个长长的东西。这是什么?是……孙宇航的杯子!我不就坐在他的后面的第2个座位吗?天助我也!之后我比较顺利地回到了我的座位。

下课了,我摘下了眼罩一切还是那么平常,同学们仍然在说说笑笑,青翌辰仍在写语文作业。只不过,在大家的.心中,多了一句话:“尽你最大的努力去帮助那些残疾人。”

体验活动作文 篇3

随着老师宣布的消息,伴着一阵阵欢呼雀跃声,我们班即将迎来一次精彩的基地体验活动。这一次,我们将抛离课本,来到封闭式的商家记第开始我们的课程。

这天,汽车开动了,这也意味着我们远离了家人,开始了五天的独立生活。第一天,上午当我们把宿舍等都安顿好了以后,下午便入队了。同学们心里也都知道,马上要上一节课了。很快,老师把我们领进了一幢楼房里,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教室。这节课,老师给我们上的是科学研究。研究的主题其实我们四年级的时候已经学过了,只不过就是把导线,连接到插头和电池上,开动电闸是要让灯泡亮起来。刚开始我是这么想的,可是后来我们小组不管怎么连,那不争气的灯泡就是亮不起来,但是,“团结力量大。”终于,我们采取了一人负责一条导线的方式,终于连接成功了!这天,我懂得了一个传统故事的道理。长辈们经常小时候给我们讲“拔萝卜”的故事。虽然老鼠力气小,但是也是在起作用。所以,在这个团体中,缺谁都不可以,用个词语来说,叫“缺一不可。”这节课也上我懂得,团队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

更可以测试互相信任的课程肯定就是相依为命了。说白了就是走钢丝。这个时候,有些人会想起杂技演员在耍杂技的情景。一开始,我们都担心,大家都不是耍杂技的,能行吗?后来我们才明白,原来是两根钢丝,两个人一组。然后双手搭到一块,组成一个三角形。以为老师说这样可以保持稳定性,因为三角形在数学原理上是比较牢固的,所以人们的房顶才是三角形,因为这样不会塌。于是,我和王晨组成了一个组。经过在木头上练习之后,我们抱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真正的钢丝上。

可是我真的低估了这两根钢丝,第一次在钢丝上走了一次,像过了一个世纪一样,好漫长啊!我们第一次失败了,但第二次成功了。虽然胳膊很酸,但是心中有种自豪感。这节课也可以作为让我感触最深的课程。因为我认为,只有彼此的信任,才能完成两根钢丝的路程。也可以设想一下,假如有一个人走连根钢丝,怎么走?即使走了,也会很快掉下来。除非你是练杂技的演员。所以,只有把你的力量交给对方保管,才能走的更稳当,每一步都脚踏实地。在生活中也是这样,只有真正的去信任别人,相信对自己没有人么坏处,如果一个人没有了信任,人们会觉得他像包了一层包装纸,很虚假,像骗子一样,招来讨厌的目光。

关于课程,我只讲这么多。因为我认为,这些天,真正的主题就是“信任、团结。”不管是集体团结信任,还是彼此之间的信任,少一个人都是不行的。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每一片骨牌就好比一个人,那么一大片骨牌就是一个团体。其中,最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也会跟着受拖累。有些人参加活动时,不想参加,就会说:“少我一个反正也没事。”可是所有人都这么想呢?相反,有些人为集体争了光,却很谦虚,说自己做的还不够。如果所有人都这么想呢?那又会怎样。有时,团结也要分好分坏的。当然,对于我们来说,我们一定要团结起来做好事,永远属于勤奋的这一边、做好事的队伍里。

体验活动作文 篇4

星期六的早上,阳光灿烂。小红做完作业后看见家里的地板很脏。她想:妈妈每天要上班,还要做家务活,真是太辛苦了!我已经长大了,我应该要帮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于是,小红拿来扫把仔细地从房间的一边扫到另一边,把地板打扫得干干净净。妈妈下班回来看见了,她摸着小红的头微笑地说:“我的宝贝女儿真是个爱劳动的好孩子。”小红听了妈妈的话,心里比吃了蜜还要甜。(心里乐开了花。)

体验活动作文 篇5

上个周末,妈妈去江宁拍摄国际家庭走进美丽乡村活动宣传片,我也跟着妈妈一起去工作。

我们来到江宁区谷里街道世凹桃源,这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小村庄,绿树掩映,鲜花盛开,家家户户的房子统一装修成仿古建筑,白墙黑瓦。来到这里,犹如来到了传说中的世外桃源。

妈妈邀请的三个国际家庭先后到来,分别来自美国、法国、芬兰,都是一家三口一起来参加活动的。他们每家都有一个孩子,美国家庭的孩子叫迈克,今年五岁,法国家庭的孩子叫付天一,今年十岁,芬兰家庭的孩子是个小女孩,今年八岁,叫菲尔,他们的中文都说得特别棒,所以交流起来非常顺畅。因为都是小女孩,所以我跟菲尔很快熟悉起来,成为好朋友,我们一起手拉手参加活动。

我们先来到村里的广场,广场上有很多老爷爷老奶奶在打腰鼓,还有一些阿姨在跳广场舞。我跟菲尔跟着爷爷奶奶学打腰鼓,爷爷奶奶教得特别耐心,我们很快就学会了,跟着一起打起来,欢快的腰鼓声引来许多游客,他们纷纷为我们鼓掌。电视台的叔叔跟着我们拍摄,我们打得更起劲儿了!

学完腰鼓,我们分三组分别到三户村民家里体验生活。我跟菲尔一起到了一户人家,他们开了农家乐,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荷塘人家”,因为他们家门口有一个荷塘,每到夏天,荷塘里荷叶莲莲,非常漂亮。我跟菲尔,还有菲尔的爸爸妈妈一起参观了这户人家,并且跟着这户人家的主人学做农家菜,菲尔学做了红烧黄鳝,我学了一道西红柿炒鸡蛋,菲尔的爸爸妈妈也学做了自己喜欢的菜。中午的时候,我们就在这户农家乐一起用午餐,品尝自己做的菜,我跟菲尔边聊边吃,非常愉快!

用完午餐,三个国际家庭聚在一起,交流体会,他们对着镜头,纷纷举起大拇指,说着:“幸福!幸福!”是啊,如今的农村山清水秀,家家户户勤劳致富,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都是幸福家庭!

参加这次活动,我感到非常有收获,既体验了美丽乡村的幸福生活,又结交了外国朋友,以后我还要多参加这样有意义的活动,也欢迎你来参加哦!

体验活动作文 篇6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它是美好的,明亮的。可是如果有一天再也不能靠它来感受这个美丽的世界,又会怎么样呢?这个星期天,我就体验了一下盲人的生活。

当妈妈用一块黑布蒙住我眼睛时,顿时我觉得眼前一片漆黑,没有一丝光明,仿佛走一步就会坠下悬崖。等我稍稍习惯后,便试图从家门口走到房间。但不知怎的,平时走走很容易的一段路,现在竟比登天还难,我刚走到一半,就失去了方向感,一会撞到这,一会撞到那,竟然还被墙角绊了一下,差点摔了一跤。最后,还是在妈妈的帮助下,历经千辛万苦,才到了房间,我连忙往床上一趴,“好舒服呀!”第一次我觉得床是那么的舒服。

经过这么折腾,我渐渐变得口干舌燥,想让妈妈帮我倒杯水。但又想到盲人所有的事情都只能自己做,没人会帮助他们,所以我又摸着墙“挣扎”着自己去倒水喝。倒了一会儿,觉得应该满了吧,就拿起杯子喝了起来,“咦,怎么一滴水都没有,我的袜子怎么湿湿的?啊,原来水全倒在地上了!”我顾不上喝水,忙着去拿抹布。此时的我已经没有方向感了,拿抹布又成了一件艰难的事。就在这时,只听见妈妈的声音:“啊!地板上怎么全是水呀,你在做什么呀”妈妈看着我的囧样给了我一顿“笑骂”。

就在这时,爸爸说吃饭了。可我还不能把布拿下来,因为盲人也要吃饭的呀!我刚把勺子拿起,想往嘴里送口饭时,竟然把勺子送到鼻子里去了,弄得我满脸都是饭,好不容易“找”到嘴了,却只能吃白饭,夹菜也不知道夹的是什么菜,好几次吃到生姜。最后,我竟弄得像只“小花猫”把爸爸妈妈逗得哈哈大笑,我连忙把布扯下来,发誓再也不体验盲人生活了。

要知道,我们体验盲人生活的时间还只是有限的,而那些盲人却要体验一生呀!像海伦凯勒,她可不只是双目失明,还是双耳失聪,但她还凭着不屈不挠的精神,写出了14部著作,难道她那种坚强不屈的精神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体验活动作文 篇7

3月5日,我们迎来了开学第一天,所有的同学都在今天拿到了新学期的书本。而给新书本穿上漂亮的新衣服,是我每次在拿到新书本后最想做的。为了让一年级的小朋友体会包书皮的乐趣,今天学校特地邀请了“小巷三寻”的工作人员和部分家长参与,让大家体验一堂生动有趣又特别具意义的“包书皮”手工课。今天我们用到的书皮,可是有特别来历的哦,它不是纸质的,也不是塑料材质,而是用布做成的。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下,我才知道,原来它大有来头呢,用的是“土布织造技艺”做成的布书皮,而“土布制造技艺”是浙江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用布书皮包书不是简单的套进去就好了,还需要针,线,更需要耐心,在认真听完工作人员的讲解后,我看到现场很多小朋友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开始了,而我也非常期待体验这次特别的包书皮活动。

终于,包书皮开始了,这个过程真的非常考验我们的动手能力呢,光第一步穿针引线,除了少数几个小朋友以外,其他人都被难住了,更别说后面还需要缝制,好在现场有工作人员和爸爸妈妈们,在他们的帮助下,总算大家都顺利完成了,而我,也第一次体验了这特别的包书皮方式,虽然缝制的针脚有点难看,但当时心里充满了成就感。在活动中,听着边做边聊的家长们说起小时候用报纸,用挂历包书的趣事,我才知道,原来给新书包上书皮,并不是今天才有的事,发下新课本,包上新书皮,背上书包上学堂,是一种传承多年的仪式。

11.肝移植患者隔离期间的心理体验 篇十一

【关键词】肝癌;移植;心理;质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R395.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613-01

肝移植是目前终末期肝病的唯一有效手段。而术后肺部感染是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及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感染的易发性、严重性及难治性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程度密切相关,并严重影响预后,加重患者经济负担[1]。为了避免交叉感染,方便护理与治疗,患者术后要求进行严密的隔离。患者在此期间的心理体验有可能影响移植效果,负性体验可能会延缓移植后身心康复和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通过质性研究的方法,探寻肝移植患者隔离期间的心理体验, 为制订相应护理措施提供依。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立意取样法,选取2012年1-2014年1月在某三级甲等教学医院肝脏外科施行肝移植患者9例作为研究对象。原发性肝癌2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1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3例,酒精性肝硬化3例。受访患者精神、记忆能力正常,有完整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且自愿参加本研究。研究样本量的选择以资料饱和为标准,即受访者的资料重复出现并且通过资料分析不再有新的主题呈现。

1.2 方法

1.2.1访谈的方法 以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为理论指导,访谈以面对面、深度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研究前详细阅读参考文献,总结患者易出现的心理问题,研究中首先编写访谈提纲,避免访谈中遗漏项目而影响资料收集的完整性和正确性。访谈前与患者建立亲密、友好的关系,赢取信任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确保研究结果的信度与效度。不给予引导和暗示。每位受访者访谈40~60min,分别在手术前1d及术后第3天进行,每次访谈有一名研究者和一名受访者,访谈内容同步录音及谈话笔记,并将访谈内容录入电脑存档,并将患者思考、谈话过程中的表情、语气变化加以注释,以获得详实的病案资料。

1.2.2访谈内容 访谈内容完全是开放性问题,主要包括你是否了解自己的疾病,肝移植手术你最担心的是什么,治疗过程中给你的家带来哪些影响,现在你的心理感受如何,你是如何排除不良情绪的,你最大的心理需求是什么,出院后你能否重新适应原有的工作和家庭角色,你对家人和周围人对你的态度等20余个问题。

1.2.3资料分析方法 访谈结束当日,反复聆听访谈录音,将录音资料转录为文字资料,反复阅读访谈记录,并总结现场笔记,对访谈内容获得总体认识。逐句阅读访谈记录,抽取最有力回答研究问题的资料进行登陆,设立码号,采用类属分析法深入分析资料,提炼有关主题。并用Beck[2] 准则来评估此项研究的合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 以保证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 结果

关于肝移植患者在隔离期间的心理体验,提取出3个主题:恐惧感、孤独感、无助感。

2.1 恐惧感 患者对肝移植感到恐惧是隔离期间最常见的负性情绪。患者1:“移植前我自己心里还在想,到底能不能活着出来。”患者5:“在里面我就想起以前一个老病友,还挺年轻的,进去都没出来。我想我不会也出不去了吧,我挺害怕的。”患者3:“移植需要那么多钱, 自费药还那么贵, 本来家里就没什么钱,这一下子就得拿出这么多,还得和亲戚借,不知道移植后能不能好,要是好不了就没钱治啊。”

2.2 孤独感

为了保护患者免受感染,需要进行保护性隔离。在此期间,患者会产生孤独体验。孤独是当一个人的社会关系网络比预期的更小或更不满意时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3]。患者在很长的时间内只能在近10m2的无菌层流病房活动,家属只能在患者病房的玻璃墙外探视。患者9:“我最想我儿子,我不上班就伺候他,现在倒好,见都见不到他了。我一个人在里面挺想他的。”患者7:“每天一个人在里面挺难捱的,盼望家人亲戚来,来了其实也呆不了多久。”患者4:“在里面太悲惨了,从白天到晚上就我一个人, 家人朋友来了基本说几句话就要走了,我就对自己说,把这段时间当成炼狱,出去就好了,我每天都这样鼓励自己。”

2.3 无助感 访谈发现,患者不仅需要他人的陪伴,更重要的是深入的交流。患者2说:“我希望医生啊、护士啊能够多给我讲一点,毕竟你们专门研究,也懂这方面的。给你们说说我的情况呢,你们也能理解。”患者3说:“我是个个性很独立的人,生病以后我变脆弱了,好想找个真正懂的人说一说我的难过。它们埋得那样深,我真的难过得想把心掏出来。”患者9说:“我不怎么喜欢和家里人谈,因为他们不懂。但是和跟我一样的肝移植患者交流起来让我很开心。她们总是能够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也能深刻体会我的难处。”

3 讨论

3.1 提供信息支持,减轻患者恐惧 在本研究中,多数受访患者因缺乏移植相关专业知识而容易产生恐惧,护士应在隔离期间根据患者病程提供连续性的信息支持。告知患者这次住院费用,出院后注意事项。护士要主动提前做好健康教育,使患者对移植的过程、移植期间的注意事项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同时,可以给患者讲解以往成功的案例,增加患者的信心。我科对刚进入层流室的患者发放健康宣教材料, 详细告知患者肝移植的流程、患者需要进行的配合、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方式,并鼓励患者通过移植日记的方式记录移植隔离期间的生活和心理体验,以减轻恐惧感。同时,我们向家属和亲友详细讲解造肝移植的相关知识、移植的优点和我院成功的病例,打消患者家属的顾虑,争取患者家属和亲友的支持,让患者感受到关爱和归属感。同时,我科定期举办“彩虹沙龙”,邀请移植术后恢复良好的患者与即将接受移植治疗的患者座谈,讲述经历,介绍经验,采用同伴教育的方式给予患者支持。

3.2 重視情感支持 亲人的关怀、爱护能给患者提供良好的精神支柱,这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因此,护士要经常与家属沟通,将患者的情绪、疾病的转归、治疗的信息及预后真实客观的告诉家属,取得家属的配合。调动有效的社会支援,建立支持系统,尽可能地让患者获得家属、同事的帮助、支持和鼓励,克服悲观情绪,战胜疾病。鼓励个人和家庭进行生活回顾,重新评价以往生活经历,建立生活目标,帮助患者消除自卑感,重新树立生活的信心,帮助患者回归社会,融入社会交往,通过安排病员座谈会等形式,鼓励其互相交流、沟通。对于家庭困难的患者,我们应通过寻求社会援助,报批医院减免部分医疗费用等方法给予支持,以减轻患者因经济原因造成的压力。

4 小结

本研究通过对9例肝移植隔离患者的深入访谈,挖掘出此类患者内心的真实体验,得出恐惧、孤独、无助等3个主题,提示护理人员隔离期间加强信息传递和情感支持。本研究为制定肝移植患者隔离期间临床心理护理路径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郑树森.重视肝移植术后真菌感染的防治[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09,2(1):1-3.

[2]BECK C T. Qualitative research: the evaluation of its credibility, fittingness, and auditability [J] . West J Nurs Res, 1993, 15( 2) : 263- 266.

12.心理体验活动:信任体验 篇十二

一、体验式教学法的内涵和特点

1. 主体与主导的关系。

这是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问题, 以学生为主体, 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 这是正确的, 但又不能偏废教师的主导作用。虽然提倡以学生为中心, 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 但也不能没有教师的指导与引导。主体和主导应相得益彰, 不可颠倒, 也不能偏废, 应辩证地处理好这二者之间的关系。

2.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课堂教学内容决定课堂教学的形式, 讲授式、探究式、讨论式等不同方式的选择, 必须根据教学内容来决定。我们现在倡导要由过去的传授式、注入式教学转向以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教学方式为主, 但并不是不要讲授式。讲授式最适宜传授系统的学科知识, 而培养人的创造能力则是其力所不及, 探究式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培养主动精神, 而打基础则是它的不足。

3. 互动和调控的关系。

“互动”是新课改所倡导的理念和课堂方式, 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要求课堂教学做到活而不乱、形散而神不散。强调师生的互动、生生互动, 以及小组学习等, 但教师的主动调控作用不可替代。否则, 课堂就成了形式化的互动, 缺少主动性的互动, 达成度较低的乱动, 变成了形散而神散的课堂, 课堂的效率就会下降。

4. 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理想的课堂教学, 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教师的预设, 能够避免教学陷入无序、低效的状态, 保证了教学的引导性、方向性, 使得教学井然有序;教学过程中的生成, 避免教学趋向单一化、模式化, 使得教学内容体现出丰富性、多样性, 让教学过程不断峰回路转、风光无限。总之, 教师在教学时, 要坚持精心预设、动态生成。这里有一个颇有代表性的教学案。

二、体验式教学法的教学策略

1. 精心设计课内活动, 在启疑激趣中接受心理训练。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 温馨的课堂气氛是使学生愉快地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充分享受获取知识乐趣的条件, 也是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良好环境。根据这一点,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完全可以运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手段, 努力创设吸引人、感动人的活动, 在师生间、生生间平等互助的基础上, 让学生感受, 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如同身临其境一般, 亲自去体验, 积极地探索、寻求答案。

2. 有效组织专题活动, 在自主选择中实现自我教育。

二十一世纪是尊重个性、弘扬个性的世纪, 在心理品质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仅要把学生看成是学习者, 更重要的是要把学生当成一个具有丰富的内心世界、独立人格尊严和巨大生命潜能的生命体。因此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 就所教的知识点, 让学生自由选择一个研究专题, 在一定时间内搜集、整理材料, 形成自己的成果, 从中增长知识, 提高心理水平, 这样才能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3. 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在开放环境中提高心理品质。

教师引导学生走出校门, 深入社会进行参观访问或社会调查, 可获得最直接的第二手的资料, 给学生的感触也就最深刻。因此, 我在讲“良好的性格为人生增光添彩”时, 首先明确告诉学生, 性格与职业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一定意义上讲, 人的性格特征代表个人的能力, 预示着未来的贡献;接着对学生未来职业去向进行调查;然后有选择地组织学生走出学校, 根据自己向往的职业, 进行相关人物访谈。学生通过对相关职业人士的访谈, 了解到这一职业特别需要何种性格的人及其原因, 从而懂得培养良好性格的重要性。返校后, 让他们将自己所见所闻所感进行交流, 并将自己的性格特征进行科学分析与全面认识, 自拟出培养良好性格计划, 塑造和优化自己的性格。

三、关于体验式教学法的几点思考

1. 求真务实, 要注意组织活动不能流于形式。

在体验式教学中, 组织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印证、探索知识和解决问题, 因此, 活动不能只注重形式, 沦落为表演, 必须深入到学生的认识世界, 找到教学重点、难点与学生生活热点的结合点, 精心设计, 周密部署, 从而“促进学生情意状态、认知结构和功能的改组、重组和发展”。

2. 相互尊重, 要注意学生个性的充分张扬。

心理品质课对于教师来说讲倾听、是引导、是真诚协助学生成长;对学生来说是倾诉、是交流、是内心转变。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说心里话、宣泄情绪、情感的机会和场所。在教学过程中, “教”要为“学”服务。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个学生, 一定不可轻易地否定学生的观点、看法、想法, 伤害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在一定范围内, 充分给学生以一些自主选择、自由加工的机会, 让他们在选择中学会选择, 在加工中学会创造, 在不断探索中有所发现, 在进一步参与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3. 与时俱进, 要注意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

心理品质课采用体验法教学, 政治教师的作用不是降低了, 而是更为关键了, 在体验法教学的各个环节都需要教师科学的预见、精心的设计、透彻的分析和耐心地点拔, 因此, 体验法教学的实施, 对政治教师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者由于多媒体教学软件需要不断地推陈出新, 这就更需要教师能做到于时俱进。

4. 教无定法, 要注意不同教学方法的整合。

13.体验会活动方案 篇十三

一、横幅一条:瑞士原装进口玻尿酸现场减龄见证会正式开幕!

二、海报5张:“三八”感恩回馈,隆重举行大型瑞士碧丽娜体验会

原价 480元现价 168元

逆转时光从碧丽娜开始起航!

仅限30名

瑞士碧丽娜倾情赞助

店家具体活动方案:

会员感恩专享:

1、活动期间进店可免费送价值480元玻尿酸细胞疗法一次,并享受厂家老师亲自指导和操作的服务。

2、活动期间2011年内购买x套就可享受进店抽x次奖。

抽到的现金券活动期间购买产品可当天抵现(一个套盒仅限使用一张现金券),同时可同时享受本次活动其他优惠方案。

活动方案:

1、每位到会的新老顾客在活动当天,将会获得一个属于她的“幸福气球”,气球里不仅装

着神密的幸福礼物。紧抓顾客好奇心理,让活动现场立刻开始欢腾起来。

2、套购优惠的方案,直接锁定顾客,全面稳定老顾客,开发新顾客。刺激大额消费,深挖顾

客的消费潜力

购玻尿酸组合一套

赠:

购玻尿酸组合二套

赠:

购玻尿酸活细胞一个疗程(30次)

赠:

购玻尿酸活细胞二个疗程(60次)

赠:

购玻尿酸细胞管理极品一年卡(60次)

赠:

3、加速资金回流,帮助现金回收,鼓励现场全款

1、当天每消费3000元即可活动幸福气球一个。

2、当天消费1万元以上即可享受心动20秒点钞(10元面值的人民币)

14.角色体验活动方案 篇十四

目前,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其重心过分倾斜在孩子的智力培养与发展上,轻视对孩子社会角色的培养与教育,致使我们有些孩子对各种社会角色缺乏了解,对其所承担的责任不够明确,无法辨别各种社会角色对社会所做事情利弊影响,有些孩子生活在以自我为中心的环境中,缺乏自立精神和关心他人,与人合作的能力。如何让孩子由一个生物体转化为一个社会的人呢?社会角色体验研究就是要帮助孩子在生长过程中促进其社会化进程,即学习知识技能,掌握行为规范,形成个性品质,具备履行一定社会角色的能力。因此,感知、体验社会角色是对孩子进行教育的目标,又是教育的手段。通过对孩子进行有意识的社会角色的训练,使孩子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孩子进入幼儿园,标志着他已经走出一家一户的家庭小圈子,由倍受家长呵护的“宠儿”成为必须遵守园内活动常规的幼儿,遵循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来与其他小伙伴交往、游戏等,它使孩子的社会角色地位发生变化,促进孩子的心理得以迅速发展。开展“幼儿社会角色体验研究”,让教师更加明确对孩子社会角色的培养与教育的目标,为幼儿提供角色游戏的环境,通过孩子们在游戏中模仿各种社会角色的言行举止,体验各种社会角色的感受,对孩子将来承担社会真正角色起奠基作用。让正确、规范的体验,给孩子以美好的启迪,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播洒下健康的幼芽,帮助他们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走出坚实的步伐,带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走向生活。

二、课题界定

“幼儿社会角色体验研究”主要是指让幼儿了解各种社会角色,知道各种社会角色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对幼儿进行自强自立、关心他人、与人合作的教育,让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通过模仿、表现、扮演等活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通过社会角色体验活动让幼儿大胆交往、增加信心,促进其社会性发展,同时让他们体验未来社会、人生的美好,培养其积极向上乐观的人生态度,从而培养幼儿热爱生活的良好情感。

三、研究目标

1、调查分析幼儿对各种社会角色了解的现状及成因,为研究对策提供依据。

2、探索解决幼儿社会角色教育存在的.问题的方法。

3、探讨幼儿社会角色体验在幼儿社会化发展中的作用,从而为教师提出有效的教育方法,帮助幼儿完成其社会化进程。

四、研究原则

1、遵循幼儿年龄特点,尊重身心发展规律的原则。

幼儿阶段身体的发育和机能的健全发展是其它一切发展的基础,幼儿社会角色体验研究要根据其认知、思维特点,让幼儿充分利用游戏情境获得正确体验。

2、发挥一日生活整体教育功能的原则。

一日生活都是教育,发挥一日生活整体教育功能,将体验活动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使幼儿在一日生活的各种环节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3、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

游戏最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活动能力,能最有效地满足幼儿的需要。

4、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的原则。

卓越的幼儿教育是要选择和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只有找准其最近发展区,提出切合幼儿各自发展水平的教育要求,才能引起幼儿积极主动的活动,才能获得最大发展。幼儿社会角色体验也不尽如此。而每个幼儿各方面发展的特征必然不尽相同,教师要根据个体差异,让每个幼儿获得所需的体验。

五、研究方法。

1、选取研究对象的方法:确立现小一班、小二班、中二班、中三班、大一班、大五班为研究对象。

2、运用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行动研究法、叙事研究法等方法收集资料。

3、收集起来的资料由专职人负责整理,课题组负责人进行归纳、分析,请专家进行指导、论证。

六、研究阶段。

1、准备阶段(XX.9至XX.10)

(1) 确定课题、人员

(2) 制定方案

(3) 课题申报

2、研究阶段(XX.12至XX.1)

(1) 幼儿对社会角色了解的现状调查。

(2) 探索解决幼儿社会角色体验存在的问题的方法。

(3) 探讨幼儿社会角色体验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作用。

3、总结阶段

(XX.2至XX.7)

撰写实验报告、结题、鉴定。

七、研究组织领导

1、顾问:荆门市教研室副主任唐士杰

2、领导小组

组 长:朱正兰

副组长:丁红霞

组 员:田运春 王苗苗 赵华军

3、实验小组

组长:王苗苗

15.心理体验活动:信任体验 篇十五

关键词:卡通物理游戏,愤怒的小鸟,情绪,面部表情

0 引言

卡通物理游戏,也被称为“益智物理游戏”“物理小游戏”“Flash物理游戏”,是“休闲小游戏”“益智小游戏”中的一种,指的是采用搞笑有趣、简化夸张的卡通风格,物体运动遵循牛顿物理规则,体现重力、引力、反作用力、加速度等物理特性,以移动平台为主的一类休闲益智类游戏。其中,最为大众熟知的当属《愤怒的小鸟》,游戏故事相当有趣,为了报复偷走鸟蛋的肥猪们,鸟儿以自己的身体为武器,仿佛炮弹一样去攻击肥猪们的堡垒。这款风靡全球的休闲游戏从2009年12月登陆苹果应用商店以来,多数时间都位居排行榜首位,被称为是“迄今最成功的移动平台游戏”[1],甚至形成了一个“愤怒鸟现象”[2],打破了人们认为的手机游戏生命周期很短的定律。

现在,越来越多的玩家成为小鸟的粉丝,那么,该游戏到底为玩家带来怎样的心理体验,是否能起到休闲、益智的作用,为了能够科学、客观地弄清楚该游戏的作用,本文进行了一次实验探索。

1 实验的理论基础

游戏可以带给玩家最直接的视听感官体验,进而影响玩家的情绪。情绪是个体对外界刺激的主观的有意识的体验和感受,如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不同情绪,情绪能够通过其外显的行为或生理变化来进行推断。为了能够更客观、全面地了解玩家的情绪变化,本实验选用了主客观两种研究方法:主观体验法和面部表情法。

主观体验法一般要求被试报告其直接感受到的经验,其测量方法是用标准化的量表来测量被试者的情绪体验。情绪的等级评定最常采用的是形容词检表,形容词检表是指先选用一系列描述情绪的形容词,如镇静的、神经质的、害怕的、忧郁的等等,然后把这些形容词列为检表[3]。被试者经过自我分析后,从检表中选出符合自身当时情绪状态的词汇或对相关词汇与情绪间的吻合度进行打分,以此确认自身的情绪体验。

面部表情是指通过眼部肌肉、颜面肌肉和口部肌肉的变化来表现各种情绪状态,它是最敏感的情绪发生器和显示器[4]。“情绪发现时身体各部分的变化被称为表情,人的情绪表现以面部表情最为明显。”[5]面部表情就是情绪的外部行为,它通常是人的无意识反应,非人为可以控制,因此,它经常成为人们判断和推测情绪的外部指标。正如心理学教授戴维迈尔斯所说,“轻轻地上挑眉毛的内部,这一潜意识的动作,就泄露了你的忧伤和烦恼,眉毛上扬并挤到一块意味着害怕,眼下部的肌肉活动和面颊的上升表达了一个自然的微笑。”[6]

2 实验过程

被实验者:本实验共有15名志愿者参与,7男8女,年龄均在20-25之间,实验前均体验过实验对象《愤怒的小鸟》。

实验材料:a.电子录像机,实时记录玩家在实验过程中的面部表情;b.电脑,实验前安装好游戏;c.形容词检表,本实验选择的是普卢特奇克的单词汇情感维量心境评定表,他将人的基本情绪分为八种,每种情绪只以一个单词来代表,以五点计分(0-4)的方式对情绪进行量化。

实验步骤:a.体验游戏前,玩家填写一份形容词检表;b.玩家开始体验游戏,时长10-15分钟;c.游戏体验结束,玩家再填写一份形容词检表。

实验数据处理:a.将被试的主观报告结果录入SPSS进行游戏前后的情绪差值分析、情绪变化均值分析、情绪变化差异分析;b.以面部表情心理学家Paul Ekman的METT(micro expression training tool,微表情训练工具)系统中的七种面部表情为依据,包括:愉快、惊讶、悲伤、厌恶、恐惧和愤怒,以此为对照,对玩家的面部表情进行分析,记录其出现的次数和时长。

3 实验结果

根据对玩家主观报告数据的分析发现,玩家在体验《愤怒的小鸟》时,情绪会受到变化(详见表1),八种情绪都有上升(正值)或下降(负值)的情况。变化较大的情绪是:兴趣(均值为1.07)>愉快=惊奇(均值为0.93);玩家情绪变化中,差异较大的是:愉快=接受(方差为1.35)>愤怒(方差为1.26)。

经过游戏体验,玩家的总体情绪中有的上升有的下降(详见表2),其中,惧怕和悲伤有所降低,其余的六种情绪均有所上升,上升幅度较大的是:愉快(1.07)>兴趣(0.93)>惊奇(0.80),值得注意的是,玩家的厌恶和愤怒情绪也出现了小幅度的增长。

根据对玩家的面部表情分析后发现(详见表3,表4,图1),玩家的面部表情包括METT系统七种情绪中的五种,即愉快、惊讶、厌恶、轻蔑和愤怒,没有出现悲伤和恐惧的情绪,但出现了思考和沮丧的情绪。其中,出现的次数较多的表情是:愉快(93次)>思考(77次)>沮丧(37次),次数最少的愤怒(4次);出现时长较长的表情是:思考(635秒)>愉快(294秒)>沮丧(82秒),时长最短的愤怒(6秒)。如果考虑到玩家的中性表情,发现中性表情的时长是最长的(9798秒),在总时长中占有绝对性优势。

4 实验结论

经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玩家在体验游戏《愤怒的小鸟》时,愉悦感和兴趣会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频繁出现的笑容也表现出玩家愉悦感的上升,玩家的心情会变舒畅。

(2)玩家在玩游戏时持续时间最长的中性表情和思考表情,则表明玩家开动脑筋思考通关方案,思维得到锻炼,游戏起到了益智的作用。

(3)玩家自我评价中惊奇情绪的上升,表明游戏中物理机制的运用使游戏富有变化性和不确定性,带给玩家足够的新鲜感,使游戏具有较高的玩家留存率。

(4)玩家厌恶和愤怒情绪的小幅上升,沮丧表情的频繁出现,表明游戏富有挑战性,使玩家在求胜心理的促使下继续体验游戏,不断优化方案,争取高分通关。另一方面,游戏带给玩家一定的挫败感,表明游戏的关卡和任务需要进一步完善,避免玩家因游戏的难度太高产生抵触和不满。

参考文献

[1]Van Camp and Jeffrey.Israeli Angry Birds satire goes viral[EB/OL].http://www.digitaltrends.com,November 23,2010.

[2]Jon Jordan.The PocketGamer.biz top 50 developers of 2012:10 to 1,From Disney to Rovio[EB/OL].http://www.pocketgamer.biz,February 28,2012.

[3]郭秀艳.实验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01.

[4]孟昭兰.为什么面部表情可以作为情绪研究的客观指标[J].心理学报,1987(2):124-134.

[5]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心理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351.

上一篇:一杯热牛奶作文550字下一篇:小学2014年度财务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