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2021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工作总结

2024-09-08

县2021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工作总结(精选5篇)

1.县2021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工作总结 篇一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信息报告制度

根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云南省疾控系统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实施方案》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

二、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在预防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发生的可能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且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

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是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责任报告人。

四、责任报告人发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或者接到相关报告后,应当按照规定及时处理,填写《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卡》,报送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同时报当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五、出现死亡、严重残疾或者组织器官损伤、群体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或引起公众高度关注的事件时,报告人应在发现后2小时以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六、发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或者接到相关报告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也应当按上述要求逐级上报上级业务部门。

七、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按照应急条例的规定进行报告。

八、报告内容主要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儿童监护人姓名、住址、接种疫苗名称、剂次、接种时间、发生反应时间和人数、主要临床特征、初步诊断和诊断单位、报告单位、报告人、报告时间等。

九、接种门诊人员在发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疑是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或者接到相关门报告应当及时向上级领导会同相关人员作出报告决定,并按规定程序及时报告。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管理制度 根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实施规范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规范接种后造成受种者机体器官、功能损害,相关各方均无过错的药品不良反应。

二、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是指在预防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发生的可能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且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

三、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防保科、预防接种门诊工作人员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是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责任报告人。

四、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领导小组: 组 长: 姚俊祥(院长)

副组长: 刘永勤(副院长)、侍晓红(免疫规划科长)

成 员: 余仕芬、李左娣、何瑞、姚七萍、姚春红、王鸿雁(防保科、预防接种门诊相关人员)

四、责任报告人发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或者接到相关报告后,应当按照规定及时处理,填写《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卡》,报送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同时报当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五、出现死亡、严重残疾或者组织器官损伤、群体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或引起公众高度关注的事件时,报告人应在发现后2小时以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六、属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按照应急条例的规定进行报告。

七、报告内容主要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儿童监护人姓名、住址、接种疫苗名称、剂次、接种时间、发生反应时间和人数、主要临床特征、初步诊断和诊断单位、报告单位、报告人、报告时间等。

八、本单位人员在发现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或者接到相关报告应当及时向单位领导报告,并按规定程序及时向上级报告。

彩云卫生院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村级卫生室监测登记

报告制度

疑似预防接种反应监测,简称AEFI,分为主动监测,被动监测。

主动监测接种疫苗是指乙肝疫苗,含有麻疹成分的减毒活疫苗;

被动监测的接种疫苗是指除过主动监测疫苗的计划免疫疫苗和一些二类疫苗。

主动监测要求接种报告2日内主动上报,被动监测疫苗在当天接种后汇总上报。

彩云卫生院根据县疾控具体要求,对乡、村两级接种点制定了详细的登记报告制度: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领导小组: 组长:卫生所所长 成员:预防接种员

第一、在每次接种后,各接种点准确上报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第二、报告方式采用书面方式,或手机直报(有记录),短信方式上报,并做好记录;

第三、报告内容包括该接种儿童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家庭住址,家长联系电话,家长姓名。该儿童接种的疫苗名称,具体反应类型,是否就医等。

第四、村级接种点如果发生较多儿童疑似接种反应,必须在第一时间上报卫生院,详细记录发生反应时的具体时间、情况。

各接种点要加强业务学习,上报的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记录有登记,进一步做好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工作。

2.县2021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工作总结 篇二

关键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敏感性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是指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或事件[1]。自2005年以来,随着中国AEFI监测工作的开展,公众对接种免疫规划疫苗以及非免疫规划疫苗后发生的AEFI关注度也在不断提高。2011 年中国正式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WHO)对中国疫苗国家监管机构(NRA)的评估,对中国的疫苗生产质量及AEFI监测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及时发现并报告AEFI,积极采取正确的调查处置工作,从而避免AEFI对免疫规划工作带来负面影响,黑龙江省在《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的指导下,2012 年全省各级AEFI监测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现对2012 年全省AEFI监测数据进行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AEFI监测范围

全省AEFI监测的疫苗包括接种国家免疫规划(NIP)疫苗和非NIP疫苗的所有人群。全省截至2013年3月31日报告的2012年AEFI个案数据。

1.2分析方法

通过全国AEFI监测网络报告系统平台,将黑龙江省2012年监测个案数据导出Excel文件,然后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全省2012年AEFI各相关监测指标、分布特征和发生率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报告情况

2012年,全省各级共报告个案4 077例。13个市(地)报告例数前5位的市(地)为哈尔滨市(853例)、佳木斯市(754例)、齐齐哈尔市(588例)、牡丹江市(553例)和绥化市(358例),占全省报告AEFI个案总数的76.18%。132个县(区)均通过监测系统报告AEFI个案,报告县覆盖率为100%。其中报告例数>9例的县(区)共97个,占县(区)总数的73.48%。全省48h内及时报告率和调查率均为100%。

2.2 AEFI按发生原因分类

2012年全省报告的4 077例AEFI个案中,一般反应3 967例,占97.30%;异常反应92例,占2.26%;偶合症16例,占0.39%;心因性反应2例,占0.05%;全年无疫苗质量事故及接种事故发生。

2.3疫苗和接种剂次分布

在4 077例AEFI个案中,个案数前5位的疫苗为DTa P(2 301例,占56.44%)、MR(297例,占7.28%)、Men A(231例,占5.67%)、JE-I(193例,占4.73%)和Hep B-yst(182例,占4.46%)。在报告的4 077例AEFI中,44.59%的个案发生在第1剂次,17.68%在第2剂次,17.93%在第3剂次,19.57%在第4剂次,0.22%在第5、第6、第7剂次。

2.4性别、年龄和月份分布

全省报告的4 077例AEFI个案中,男性共2 231例,女性共1 846例,性别比为1.21∶1。年龄分布中,个案数前三位的年龄组为0岁组(2 301例,占56.44%),1岁组(1 023例,占25.09%)和2岁组(252例,占6.18%)。2 301例0岁组AEFI个案中,发生较多的是3月龄、4月龄、5月龄和8月龄儿童。全省2012年1月、2月报告AEFI例数较少,3月以后要求在2011年全省以县(区)为单位,AEFI报告发生率≥5/10万剂次的基础上,提高到全省以县(区)为单位AEFI报告发生率应≥10/10万剂次,同时每县(区)应至少报告2例AEFI。省级提出新的报告要求后,每月报告的AEFI数逐渐增多,5月以后报告病例数维持在较高水平。其中10月和11月报告的病例最多,分别报告了514例和529例。

2.5不良反应临床诊断和发生间隔分布

全省2012年报告的4 077例AEFI个案中,临床诊断最多的是“发热/红肿/硬结”,共3 750例,占91.98%。另外,过敏性皮疹58例,荨麻疹13例,BCG淋巴结炎12例,血管性水肿、无菌性脓肿等较少。报告的AEFI个案中,发生反应大多在接种后1天以内(3 116例,占76.45%),其次是接种后2~3天(708例,占17.37%),两者共有3 825例,占AEFI个案总数的93.82%。

2.6不良反应的报告发生率分析

收集全省2012年常规免疫接种情况、二类疫苗接种情况、重点人群麻疹疫苗接种、麻疹疫苗查漏补种和脊髓灰质炎减毒疫苗强化免疫及查漏补种等报告进行估算,全省AEFI总报告发生率为49.20/10万剂次。其中一般反应报告发生率为47.9/10万剂次,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为1.09/10万剂次,偶合症报告发生率为0.19/10万剂次,心因性反应报告发生率为0.02/10万剂次。全省2012年报告AEFI发生率(估算)最高的是DTa P,报告发生率为218.96/10万剂次;其次为MR,报告发生率为102.83/10万剂次;DT为69.48/10万剂次;Men A为45.34/10万剂次;Hep A-I为37.44/10万剂次;JE-I为36.82/10万剂次;Men AC为25.45/10万剂次;MMR为19.06/10万剂次;Hep B-yst为11.52/10万剂次;BCG为10.05/10万剂次;Mum为9.29/10万剂次;OPV为3.00/10万剂次。2010-2012年,省级对AEFI每年的报告敏感性指标提出了统一要求,并且每年根据前一年全省及全国的报告情况逐步进行调整和提高,全省AEFI报告发生率从2010年的3.06/10万(440例)和2011年的17.82/10万(1 256例),提高至2012年的49.2/10万(4 077例)。

2.7病人转归

4 077例AEFI个案中,治愈2 590例,占63.53%;好转1 475例,占36.18%;不详12例,占0.29%。4 077例个案中,曾住院60例,占1.47%。病人转归不详的12例中,1例为过敏性皮疹,11例为一般反应。

2.8主动监测与被动监测数据比较分析

黑龙江省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传染病疫苗临床试验评价体系”项目省之一,Hib疫苗和水痘疫苗的安全性主动监测任务由佳木斯市的富锦市和牡丹江市的宁安市承担。2011年富锦市和宁安市通过被动监测共报告接种HIB疫苗后发生的AEFI为5例,报告发生率为437.83/10万剂次;接种水痘疫苗后发生的AEFI为1例,报告发生率为121.65/10万剂次。2012年通过主动监测共报告接种HIB疫苗后发生的AEFI为20例,报告发生率为589.28/10万剂次;接种水痘疫苗后发生的AEFI为6例,报告发生率为343.25/10万剂次。

3 讨论

3.1监测质量分析

2012年,黑龙江省AEFI监测在数量和质量上不断提高,报告县覆盖率为100%。48h内及时报告率和调查率均为100%。NIP疫苗AEFI报告发生率达到了省级要求,但由于全省非NIP疫苗的接种剂次数目前尚不能完全掌握,所以无法估算非NIP疫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3.2 AEFI发生特征分析

全省2012年报告的AEFI个案中,AEFI报告发生年龄集中在≤1岁,男女性别比为1.21∶1,与全国2005-2010年[2,3,4,5]分析数据一致。在发生季节分布上,全省6-7月和10-11月分别出现2次波峰,报告个案数较其他月份增多,这与全省2013年继续开展免疫规划战线“手牵手互助共进行动”督导并且强调了报告发生率有关。AEFI发生间隔集中在疫苗接种第一剂次后,不良反应发生集中在接种后≤1d。

3.3疫苗安全性初步分析

3.县2021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工作总结 篇三

【关键词】 预防接种;AEFI;监测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651-01

随着免疫规划工作的深入和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实施,疫苗种类、接种针次、受种人群都在不断增加,社会上更多的人们对AEFI有了更加广泛的关注,为了提高接种的质量保证接种的安全,需要对我市的AEFI运行的基本情况有个基本的了解,通过对随时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对AEFI做出及时的处理,将具体的报告分析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对象 全市1-6岁常规免疫儿童、疫苗强化免疫接种和第二类疫苗预防接种人群。

1.2 报告类型 不良反应(包括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疫苗质量事故、接种事故、偶合症、心因性反应五类。

1.3 资料来源 临江市各预防接种门诊(点)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2010-20102AEFI数据。

1.4 统计方法 采用Excel 200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 果

2.1 病例报告

2.1.1 AEFI报告和分类 三年报告AEFI44例,2010年、2011年、2012年分别报告11例、11例和22例。其中一般反应37例,异常反应7例,分别占报告总数的84.09%、15.9%。无疫苗质量事故、接种事故、心因性反应等病例报告。

2.1.2 AEFI报告发生率 2010——2012年全市使用疫苗14种,有8种疫苗接到AEFI报告,8种疫苗累计接种43239针次,报告发生率为10.18/万。报告发生率居前二位的疫苗依次为无细胞百白破疫苗、麻疹减毒疫苗。

2.1.3 报告与调查的及时性 2010年——2012临江市AEFI监测系统报告的44例病例中,48小时内及时报告率97.73%,48小时内及时调查率100%,AEFI个案完整率100%。

2.2 病例特征及时间分布

2.2.1 地区及时间分布 临江市辖7个镇、6个街道,均有AEFI病例报告。全年各月都报告有病例,9-10月报告病例数(18例)较多,占病例总数的40.91%

2.2.2 年龄分布 0-岁、1-岁病例最多,占病例总数的81.82%,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报告病例数下降。

2.2.3 发病时间间隔分布 接种疫苗至发病时间间隔按0-1d、2-3d、4-7d、8-14d、﹥15d划分,分别占报告总数的56.82%、22.73%、11.36%、6.82%、2.27%。

2.2.4 疫苗分布 AEFI发生数居前二位的疫苗为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和麻疹减毒疫苗,分别为27例、5例,各占AEFI报告总数的61.36%、11.36%。

2.2.5 临床诊断分布 37例儿童出现发热的情况,占总数的64.86%,其次是红肿硬结,有7例儿童出现异常反应,过敏性皮疹6例(85.71%)、无菌性脓肿1例(14.29%)。

3 结 论

国家通过对AEFI的监管和管理各种工作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通过对AEFI的工作检测,通过对AEFI接种时出现的各种异常的反应,通过对病例的及时的调查和报告,并且对报告单位的覆盖率的全覆盖有利于接种质量的提高,同时促进接种更加规范化。

通过调查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市存在着几种有关AEFI的数据,有一半的数据是在24小时接种后出现情况。在接种中出现问题最多的是无细胞疫苗,其次是麻疹的病毒疫苗。从具体的反映类型来看出现过敏的情况是最多的,其次是和接种儿童自身的体质、年龄有关,儿童的年龄越大,出现问题的次数就越多。

4.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处置 篇四

①局部化脓:分有菌性化脓感染与无菌性脓肿,前者在疫苗分装时胺致病菌污染,或因注射器、接种局部消毒不严所致,后者多因接种含有吸附剂疫苗,或注射部位选择不正确,注射过浅,剂量过大等。处理方法,早期均可用热敷,每日3~5次,每次20分钟。化脓性脓肿可用抗生素治疗。无菌性脓肿切忌切开排脓,可用注射器抽脓。

②晕厥(晕针):接种者由于精神过度紧张和恐惧心理而造成暂时性脑贫血,引起短时间失去知觉和行动能力的现象。在空腹、过度疲劳、接种场所空气污浊等情况下易发生,多数在接种时或接种后数分钟发生,轻者有心慌、恶心、手足发冷、发麻等,经短时间即可恢复正常。严重者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心跳缓慢、脉搏无力、血压下降伴失去知觉,数十秒至数分钟清醒。处理方法,患者平卧、头部放低,注意保暖,口服糖水,亦可针刺人中等穴位。如仍未见好转者应送医院抢救治疗。

③过敏性休克:在接种时或接种后数秒钟至数分钟内发生,也有少数延至30分钟或1~2小时发作。突然感到全身发痒、胸闷、气急、烦躁、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发凉、血压下降、心律减慢、脉细或无。如不及时抢救,死亡常发生于抗原进入机体后15~20分钟。死亡原因多为窒息和末梢循环衰竭。处理方法,让病人平卧、头部放低,注意保暖,立即肌肉内注射1:1000肾上腺素0.5~1.0ml,同时肌肉内注射苯海拉明25~50mg.呼吸衰竭者可肌肉注射尼可刹米250mg,并吸入氧气。

④过敏性皮疹:各种疫苗接种后均可使一些过敏体质的人发生过敏性皮疹,常在接种后数小时或数天发生,多少不一,大小不等,色淡或深红,周围呈苍白色。处理方法,给抗过敏药物,如苯海拉明,每次25~50mg,每日2~3次。

5.县2021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工作总结 篇五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病例资料来自2009年福州市疑似预防接种AEFI监测收集的AEFI病例。

1.2 方法

参照全国疑似预防接种AEFI监测方案 (试行) 关于AEFI的定义和分类, 即指在预防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发生的可能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 且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1]。AEFI按发生原因分为一般反应、异常反应、疫苗质量事故、实施差错事故、偶合症、心因性反应、不明原因反应7种。具体报告内容和种类参照方案进行报告。每种特定疫苗AEFI的报告发生率由上报AEFI数与该疫苗接种人次数而得到。

1.3 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AEFI病例地区分布

2009年, 我市有10个县 (市) 区共报告43例疑似预防接种AEFI病例, 占全市总县数的76.92%, 其中有5个县 (38.46%) 报告数<5例。

2.2 AEFI病例年龄与性别分布

在报告的43例AEFI中, 男女性别比为1.15∶1 (23/20) 。<1岁的有8例 (其中4月龄1例, 5月龄5例, 6月龄1例, 7月龄1例) , 占18.60%;1岁2例, 占4.65%;2~6岁5例, 占11.63%;≥7岁28例, 占65.12%。

2.3 AEFI时间分布

在报告的43例AEFI中, 发生的时间以3月和11月最多, 分别占总数的33.88%和37.21%。2月份与4—6月份为零报告。

2.4 AEFI反应类型

在报告的43例AEFI中, 一般反应22例, 占51.16%;异常反应11例, 占25.58%;偶合症2例, 占4.65%;不明原因8例, 占18.60%。

2.5 AEFI诊断情况

在报告的43例SEFI中, 发热15例, 占34.88%;其次为局部红肿10例, 占23.26%;其他反应均不足10例。见表1。

2.6 AEFI病例的发病间隔分布

在报告的43例AEFI中, 接种后1天内发生的AEFI反应的最多为18例, 占41.86%。见表2。

2.7 各种疫苗AEFI报告发病率

报告发生反应的疫苗品种共6种, 累计报告接种总剂次2 751 193次, 计算各种疫苗的总疑似AEFI发生率为1.56/10万。其中各类疫苗总的一般反应、异常反应、偶合症的发生率分别为0.80/10万、0.40/10万、0.07/10万。接种卡介苗出现AEFI的发生率最高为4.28/10万, 其次甲流疫苗为2.66/10万。见表3。

2.8 AEFI转归

在报告的43例AEFI中, 治愈19例, 占44.19%;好转19例, 占44.19%;不详5例, 占11.63%。

3 讨论

AEFI报告的范围为预防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发生的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一般反应、异常反应、疫苗质量事故、实施差错事故、偶合症、心因性反应和不明原因的反应等, 开展AEFI监测的意义在于提高AEFI监测的敏感度。2009年, 我市共报告AEFI 43例, 而2008年仅有1例, 悬殊较大。2009年以前, AEFI是通过中国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上报, 报告情况不容乐观, 经过多次逐级培训, 增强了基层单位的报告意识, 从2009年开始, 报告系统改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 后者在报告AEFI过程中更易操作可行。2009年, 甲型H 1N 1流感疫情波及到我国, 我市在部署接种甲型H 1N 1流感疫苗同时再次对AEFI的报告进行了培训和要求, 报告情况随之有所改善。2009年共报告甲型H 1N 1流感疫苗AEFI 16例, 为接种各疫苗报告数之首。

2009年, 我市各地报告的AEFI发生数差异较大, 连江县、晋安区、福清市、闽侯县共报告31例, 占报告总数的72.09%。AEFI发生年龄以≥7岁最多, 共报告28例, 占65.12%;其次为<1岁的有8例, 占18.60%。大年龄组病例的增加与我市进行的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及甲型H 1N 1流感疫苗的接种有关。

报告的43例AEFI中发热、局部红肿和局部硬结等一般反应占了76.74%, 其中发热最为常见。由于监测系统对轻微一般的反应不要求进行报告, 因此监测系统报告的一般反应例数不能代表一般的反应的实际发生水平。

从发病时间来看, AEFI发病多数发生于接种后1d内, 主要为发热等急性病例;超过15d发病的主要为接种卡介苗引起的淋巴结炎。根据发病时间对我们诊断是否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从各种疫苗的AEFI报告发生率来看, 我市还有很多疫苗的AEFI发病情况并没有报告, 这主要是由于AEFI鉴定、补偿还存在很多难以落实的实际困难, 有的接种单位怕惹麻烦, 开展AEFI监测积极性不高, 所以目前基本处于被动监测局面, 病例漏报严重。虽然有一些疫苗的AEFI病例报告数不多或未报告, 如脊髓灰质炎疫苗相关病例, 一旦发生, 对患者和家属在精神上和经济上都带来巨大的伤害和痛苦[2], 因此, 对这些病例如何进行处理和补偿, 降低AEFI对社会公众产生的负面影响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来因接种卡介苗引起的淋巴结炎报告数也逐渐增多[3], 因为该病治疗时间比较长, 治愈比较慢, 给预防接种异常的反应处理带来一定的影响。

2009年, 我市AEFI监测系统报告反应的疫苗品种均为国家免费提供的疫苗, 以卡介苗的异常反应发生率较高。随着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种类的不断扩大, 适龄儿童需要完成的疫苗针次数也越来越多, 因此, 确保预防接种实施的安全, 减少不良的反应的发生, 能增强群众对计划免疫工作的信心和支持, 从而提高儿童常规免疫接种率, 预防和控制疫苗针对传染病。医疗卫生人员在实施接种前, 应当告知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 询问受种者的健康状况以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情况, 并如实记录告知和询问情况[4]。我市目前预防接种门诊普遍存在专业人员配备不足、素质偏低、人员不够稳定等问题, 要提高预防接种质量, 杜绝安全接种隐患, 必须加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增加人员配备和强化规范预防接种操作。

摘要:目的 分析福州市各种疫苗接种异常反应的发生情况和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AEFI) 监测系统的运行状况, 为评价疫苗的安全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福州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系统所收集的AEFI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全市共报告AEFI 43例, 其中一般反应22例 (51.16%) , 异常反应11例 (25.58%) , 偶合症2例 (4.65%) , 不明原因8例 (18.60%) 。报告发生不良反应的疫苗有6种, 报告的总疑似异常反应发生率为1.56/10万, 以卡介苗的发生率最高。在报告的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中, 最常见的为发热、局部红肿和局部硬结。结论 要提高预防接种服务质量, 必须加强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增加人员配备和规范预防接种操作。

关键词: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评价

参考文献

[1]卫生部.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 (试行) .2008[S].

[2]杨太平.铜陵脊髓灰质炎疫苗相关病例诉讼案及其法律思考[J].中国计划免疫, 2001, 7 (5) :304-307.

[3]田培华, 吴兆龙, 刘瑛.南京市1996—2000年卡介苗接种异常反应及处理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02, 8 (3) :185—186.

上一篇:五位一体营销下一篇:编制工作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