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共18篇)(共18篇)
1.《故乡》 篇一
故乡啊故乡散文
谨将此文,敬献给我记忆深处的家乡――题记
一、晒粉条
粉条做好了,需要晒干,然后收起来储藏或食用。
您可能会想,现吃的粉条,是不是不必晒干?直接吃新鲜的即可?不行,新做的粉条不好吃、口味不佳,我也奇怪、不知道为什么,需要晒干了以后再吃,才是正常的味道。
晒粉条,多在村西的观阳河畔。在沙滩上支木架,两根木棍搭起头捆绑一下,再叉开放在地上成个倒V形,许多个这样的木棍腿一字排开,上面再搭一条长长的绳子或铁丝,两端系一根木橛或铁棍,扎埋进沙里固定住即可。
粉条做熟了,捞出大锅,再用井水一遍遍冲洗、漂干净,像洗衣服时一遍遍里外冲洗灰尘那样。乡下没有自来水。但冲洗粉条只是冲掉表层的糖分等各种杂质,以免粘连到一起,同时也为冷却粉条。这个道理类似煮面条出锅后过一遍冷水。冲洗完毕,一筐筐搬到河东岸,分开挂到不足一米长的木杆上,木棍再挂至架好的一排五六十米长的大绳或铁丝上。
有时,晒粉条也在乡场上,或在村西去往西边观阳河的土路上,架起一溜木架子长绳晾晒。但是通常不敢在路上晒粉条,仅偶尔为之。乡下土路很窄,总有两条深深的马车车辙躺在路上。晒粉条这天,如果有本村或外村路过的马车,便无法通行。汽车更不要说了。乡下马路,本来就是按照一辆马车的宽度设计的,稍加余量。平时,如果有两个马车对头要在路上“会车”,那是不可能的,只得一个避到近处的岔路口,或者躲至不深的路边沟里,等待另车过去后再行通过。
这些架子是七拼八凑的,胡乱找来一些粗细不一长短不匀的棍棍棒棒,灰不溜秋脏兮兮的都能用上去,较长的就剩余在架子上方,朝天上刺着!这样晒粉条的长架绳,多的时候有六七条,高高低低、歪歪咧咧、横七竖八的,在沙滩上南北一排排摆开一大片,都挂满了白花花的粉条,远远看去像无数乳白色小型瀑布,密密麻麻一挂挂地向下垂着,很是漂亮、壮观。
粉条挂上去时是乳白或乳黄色,正点点滴滴不断淌着水。新鲜粉条的香醇美味,散发到整个空间里,与沙滩、河水、林峦、植物花草的味道掺和一块儿,在河畔和树林风中一阵阵迎来送往、飘浮荡漾。各排绳索的东头在河东岸地堰下面的杨树林边,西端距水面不远处截至。
其实,人工制作的粉条并不卫生。记得,那时候的粉条上,常带着泥沙、草屑、甚至小虫等杂质、赃物。
队里的粉房,木头棂窗户是不贴窗户纸的,脏旧的木头门也不关闭,都是随意敞开着,风来了若要关门没人不让,风想开门也随它便。因此,蚊子苍蝇等飞虫都可以自由进出、毫无遮拦。大院里猪马驴牛粪便的骚臭味,始终囊括着粉房。你想想脏不脏?
还有灰尘泥沙,房顶的灰黑色高粱秸屋笆灰尘会掉下;常年积累的灰尘在屋笆上一串串悬垂着;飞虫可能被滚烫的蒸汽击落进锅;再是风流带来的尘埃泥沙;还有操作者苦涩浑浊的劳动汗水,有不少流进锅里。在锅里沸水和满家蒸汽弥漫之中,他们常是满脸大汗淋漓。还有双手,在整个大约半天的操作过程,一般是不洗的,不管动过什么、去过几次茅房。
最后,这一切基本上毫无例外地被食用者送进了嘴巴。
我搜索网络图片,看到有些地方,现在还有民间土法做粉条,有在露天地里的,什么风吹草屑泥沙昆虫,都有可能掉进锅里。还不如我们那时候的粉房干净。
吃着可口的粉条,您可能想象不出粉条的加工、晾晒如此费事费力。
自然,漏粉条要事先选择好天气。没有太阳天,做出粉条不能晒就腐坏了。
做粉条的废泄水,用于喂猪喂牲畜,一点不会浪费。做粉条剩下的残渣,及之前,做制粉条的原材料粉团时,余下的下脚料废渣亦然。
晒粉条时,当然也比较脏,一切都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蚊蝇等大自然的各种虫类都会不请自来,和我们一起玩耍、卖疯。它们,总是欲将这一切据为己有,随意餐饮践踏,从来不和谁打招呼;在此地免费消费、快乐游玩――包括粉条与河水,沙滩与树林,水中鱼和虾。它们从来不管不问这一切是谁造的、主人是谁?树是谁栽的、河是谁家的?
沙滩上,有专门看守晒粉条的老者,一般是不能上山干活的老人或病残。青壮劳力是舍不得用于看粉条的。
观阳河东西两岸,沙滩以外都是森林,郁郁葱葱遮天蔽日,林里光线暗淡,各种高草或灌木丛密密麻麻。这时节,林中树叶落了满地,茅草大多已经枯黄。河畔周遭,树林、沙滩、河水、粉条架子,就是我们孩子们的站(玩)场和乐园。
二、捡粉条
捡粉条,这样的好事儿,怎么会少了孩子们?
星期天只要有工夫,听说哪个生产队晒粉条,我们叫上几个小伙伴,一颠一伙、嘻嘻哈哈地就去捡粉条。什么工具、布袋都不用拿。把自己带去就行了,哈哈。
我来了,孩子们来了,苍蝇蚊子蜜蜂蛾蝶蜻蜓燕雀陆陆续续也来了。
是的,我们都来了。此时的河畔,是我们大家伙共享的一片天。
我们来此,肩负着两大艰巨使命、中心任务:捡粉条和玩耍!
沙滩上,已经支起来几根绳索。挂好了一些横杆粉条。男女劳力们在一片片绳索架子间走动,往上挂粉条、摆弄着。
看来,飞虫们和我们差不多少,也都是贪吃、贪玩才来到晒粉条现场。它们来来往往,在粉条上面起起落落。几个苍蝇时而追逐嬉闹着,在半空飞翔盘旋出各种弧线,再落到粉条或支柱、横杆、绳索上。蜜蜂呢,有时候趴在粉条上半天不动,埋着头不声不响的,像个思想家!不知道它在采什么、想什么、读什么?有时候,某个蜜蜂嗡嗡着嗖一下从我们脸边掠过!像一支利箭。
西侧河面上,燕子在水面上方东西南北来回穿梭,时而飞到晒粉条的上空。蜻蜓间或来来去去,在晒粉条和河面间。还有,叽叽喳喳虚头巴脑的麻雀,不喜欢河水,一般只在树林和粉条架子间飞来飞去,显得闲散而无聊。
我们呢?也好不到哪儿去!脱下鞋子和背心或衣衫,一群一伙的,在粉条长排之间东跑西颠、大呼小叫尽情玩耍。我们时而来捡粉条,时而跑河里玩水、捉鱼虾,见到蜻蜓蜂蝶便到处追赶扑捉。热了,我们就跳进浅浅的河水里凉快,随便追逐抓小鱼虾,还洗脸洗头,有时甚至把满身都撩上水。冷了呢?便跑进树林里暖和,躲到大树背风处,或钻进高高的草丛取暖。
我们在木架和铁丝、绳索下面钻来钻去。有时候也打打闹闹,在一排排粉条架之间或底下捉迷藏。孩子们要玩耍,是不需要专业道具的,随时随地、什么都可以当作玩具或游乐场。
沙滩表面经常晒得暖融融的,我们赤着脚满沙滩嬉闹瞎炮,脚下的沙滩散散的软软的。但是,沙里有时暗藏杀机,锋利的石子会偷偷摸摸割破我的脚板,却浑然不觉,过后才发现。有时候玩够了走回家,才想起来鞋子落在河滩上。赶紧跑回去找鞋。
我们边捡粉条,边吃着半干的粉条。有的粉条干了,需要在嘴里浸泡老半天才能嚼得烂。我最爱吃一种大疙瘩粉条,像个小蝌蚪,两端或者仅一头带着细尾巴,是漏粉条时的操作瑕疵次品,半干的时候挺好吃,面咴咴的口感很好。吃剩的碎粉条,带回家可以留着做菜。
捡粉条,很是有趣。我们在架子绳索底下拱来拱去,不长眼的绳索、铁丝或架子,经常勒到我同样不长眼的头颅,撞上我们不长脑子的腿脚!在沙滩上、木架间绊倒摔跤是常有的事。
有时候,一挂粉条整体滑落到沙滩上,沾满了沙子,紧黏其上的.沙粒无法去掉。得等到晒干后、将来食用前,在水里浸泡后使劲搓掉。
粉条架下,往往滑落、折断一层长长短短的碎粉条。湿粉条上面沾了不少沙粒。这样大批的粉条,都有主儿!他们的名字叫集体。哪个孩子不知趣捡了,会被看护的老人斥责轰走。等待差不多干了,看护的大爷会用搂草的竹筢搂走。我们只能眼巴巴看着粉条垂涎三尺。等待晒干搂走后,竹筢漏掉的一星半点碎短粉条,才属于我们,大人不稀要!此时,我们一哄而上抢而捡之,用手一点点揭下来粉条上的沙子。小孩子,始终生活在“捡粉条小社会”的最底层!楚楚可怜啊!
为什么捡粉条?穷啊!虽然含有孩子玩耍、好奇、馋嘴成分在内。捡了粉条,能解馋、可做菜,还格外赚了玩耍!一举多得。现在,再好的粉条,你扔在地上,有人捡吗?
捡的碎粉条,短的装在衣袋里。稍长的不适合装进衣袋,用手一直拿着。从树林里拔几棵高草,用草茎绑粉条,捆成一小扎带回家。
当时,我们完全不注意、没在意粉条的脏乱、卫生与健康,没有这个心思。我只觉得粉条好吃,只知道粉条甜咝咝、香喷喷的。在饿着肚子的那个时代,从来就没有想过粉条干不干净。
如今,生活条件好了,我们才有了这个“穷心思”。而且,现在已经不大爱吃粉条了,因为里面含有明矾、金属铝,会残留脑中使人变笨。吃饭菜还学会了挑肥拣瘦,这个不想吃、那个吃够了。比当年“文绉”高雅了许多,全然不是那时候狼吞虎咽,什么饭菜都能下肚;是饭不是饭,都能填进嘴巴!
现在,我们买的粉条干干净净一尘不染,大多是成套的机器设备制作的粉条。食品卫生有了保障。当然,在乡村集市上,今天还能买到农家按传统工艺流程手动土法加工的粉条。
乡村生活,永远不会像城市那样精致、讲究。从古到今、现在亦然。
如今,在回忆里,似乎还能听见我们儿时在河畔的笑声,看见自己在沙滩上疯癫瞎跑的身影。家乡的观阳河水,映照、陪伴了我们的天真、纯朴、蒙昧与幼稚的欢乐!见证、刻录下我们儿时永不磨灭的童年影像与美妙迷人的记忆!
2.《故乡》 篇二
容县地处广西东南部, 像一颗璞玉, 带着原生的岩石色彩和斑斓的翡翠痕迹, 镶嵌在十万大山的深处。山林密盛、丘陵起伏, 被历史和岁月纵横切割的地面上生长出仿佛野草般的村落。阡陌交通, 黄土飞扬的乡间小道, 伴着夕阳的余温绵延向远方。小镇离市区只有四十多公里, 意味着驱车一小时就能感受到都市的繁华, 而回来便是家的温暖、小城的安宁。
我出生在这个小镇上, 带着一家人的希冀和梦想, 在小镇上度过了二十多年的光阴。和所有的同龄人一样, 我在小镇出生、成长、上学、出走、归来。二十年前的小镇像一张刚过滤出来的宣纸, 泛白带灰, 我记得当时最璀璨的色彩是广场边上的霓虹灯, 类似于模拟烟火绽放的瞬间, 单调的二极管配合着霓虹的闪烁, 成为当时小镇上最新奇的光。那时候的沿江河堤还没有粉刷, 斑驳的青石透着历史的坚韧, 在烟花灯的映衬下略显拘谨, 经历着光影交错的新旧洪流。
一场真实的烟花替代了所有的烟花灯, 小镇伴随着跨年烟花表演进入了千禧年。惊蛰后的小镇带着绵绵春雨悄然改变, 圈地、开荒、拓土、垒砖……越来越多的建筑像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人们茶余饭后开始讨论最新出市的楼盘, 研究各种贷款协议, 估摸着发展前景和还贷压力。当时的我念初中三年级, 开始为高中生活而奋斗, 骑车穿过灯火通明的施工现场时, 我常常停下来和小伙伴驻足观望, 看巨大的机械怪手来回搬运水泥和砖块, 像一场仪式, 除了对未来满满的憧憬, 还有向过去的致敬告别。
3.故乡,我遥远的故乡 篇三
奔波了一天一夜,清早,火车停靠在一个清冷的小站。月台上孤零零只我一人,在这个静谧的秋的早晨,我终于带着父亲第一次回故乡了。就这样的,我静静站着,初秋的天空,清明而高远,晨风吹过,像祖母的手,拂起我的衣袂,又温婉地从脸庞抚过。这是故乡了,一踏上这片土地,就有种别样的亲切和凄凉。故乡,你可是在守候天涯羁客叶落归根?可是在安慰我的伤痛?我不知道你在等我了,等了很久。我回来了。
恍恍地,好像感觉时间的流动,好像清晰地看见,看见我年轻的父母背着行囊,踏上南行的列车,就在这个小站,也许,也是在这样清冷的早晨……
时间、存在真的很奇妙,那时虽然还没有我,却注定了有一天我会回来。
找个山头坐下,我静静地望着远山。远处,一座座山包连绵起伏,山梁上三三两两散落着马群。远远望,这马儿便像是静止的,或昂头,或回首,俨然一幅瑰丽的剪影,湛蓝的天空为它们涂抹了明亮的底色,轻灵地勾勒出长鬃飘拂的神韵。原来,马儿是如此清俊优雅的动物,那神韵有如划过长空的箫声,旷古空灵。山坡上有牧羊人正赶着羊群走过,那一袭白色随意舒卷、变幻着仿佛是缭绕山际的流云。
这牧羊人可是我的兄弟姐妹?在他身上分明落了我的影子。很久以前,如果我的父母没有踏上南行的车,也许我此刻正唱着牧歌,赶着羊群,徜徉在空旷的大山里。
左边的姜家屯已经到了,母亲说起过的早年的邻居都不在了。当我定定地望着这片土地,却好像见我的外婆朝地里走去了,身边还有那忠实的小青马。自家的地很好认,哪片玉米地长势最矮,结的玉米最小,就是外婆种的。外婆啊,我回来了,踏着你播种过的土地,我能感觉到你的气息,你还从来没见过我,为何转了几个山头,都不见你的坟茔?
前面有一片榛柴地,母亲的妹妹在那里放过牛的。榛子还没有成熟,每天早早地赶着牛群上山了,山里不见一个人,一整天只有老牛陪伴她,听她说话。天黑了,怎么还没有人去接她呢?那时候二姨只有9岁,外婆接晚了,她就躲进榛柴堆里,不肯出来了。
其实每次听母亲讲这样的故事,我都很伤感,以致后来姨到南方来,想她童年受过的委屈,对她就有种格外的亲近。
此时我坐在这里,怔怔地望着远山,母亲讲的那些故事便历历现在眼前了,我的血脉从这里延伸,这片土地太容易让人生起幻觉。
朱家屯还在,祖父是这里最早的开荒者。祖父有着传奇的一生,我能想起他闯关东时纵马奔驰的威武。祖父离世已70年了,时世变迁,他创下的偌大家业早已散了,还有,他的子孙也是天南地北,大约不能再见了。祖父完成了生命的轮回,在这里静静地、安详地长眠着,现在我的父亲,就在祖父脚下,也静静地、安详地长眠着。
他们都完成了生命的轮回。结束就是另一种的开始。
朱家屯人大多是我的亲戚,他们围着我时,我却是一个都不认识。堂姐家的牛圈里养着奶牛,堂姐屋里的地面就是山包上那样的黑土地,亲戚们说,早年,牛圈的前面有个马槽,我的父亲就降生在那个马槽里。父亲过来了,现在又去了。在堂姐家上厕所真风趣,刚进门,一头憨厚的猪便扇着耳朵跟进来了。在江南喝牛奶是超市买的,故乡的牛奶可以自家挤,喝一口,馥郁甘醇,温温的,还带着牛的体温。这牛奶好像家乡的味道。
如果江南是淡雅的水墨,那我的故乡啊,就有着油画般明艳的色彩。旷野里,红日正高悬,热情地照耀着广袤的土地,一片片向日葵望不到边,层层叠叠的葵盘,好像无数个金色的笑脸,随意按下快门,都是永恒的壮观。掬一杯家乡的泥土,让我且回哪来的地方,春天里,如果有南来的大雁重归故里,那大雁是寄托了我对故乡无尽的思念。思念乎伦贝尔草原,思念故乡大河湾,思念这里的牛群、马群、亲人、我的祖先,还有,还有我永归故土的亲爱的父亲。
4.写故乡的随笔:故乡中秋 篇四
出太阳不冷,吹凉风就冷了。得穿外套。因为地势高,庄稼都长得迟,还有没有掰的玉米,没收的稻谷。烤烟收购接近尾声,有些农家还没熄烤烟火,有些熄了,没卖完,正在分等级理烟。
在家的多是女人,老人,孩子。青壮年多在外打工。几乎每家都与城市有关系,或是这个在城里,或是那个在城里。
农村也在进步,路修通了,网接通了,若不缺钱,在农村反而易于养生。
我在家睡得着,睡得沉。得爹妈叫我我才能醒才能起床。在成都不是这样,老早就起了。在外有根弦绷着,在家这根弦不在了,人就松懈了。
老家的菜好吃。主要是味道是自己熟悉的味道。菜也好,肉也好,不好看,好吃。菜都是地里现摘的,鲜。人总是喜欢童年时喜欢吃的东西。
风景好。我们小寨四面环山,山有山崖,也有梯田似的土地。种庄稼的人少了,树多了。山脚下,是个平整的坝子,人户坐落在坝子边缘,坝子里种着庄稼。倒像是阳朔看到的山水人家。
夏天的山林就一个颜色,绿。秋天的山林五颜六色。有红,有黄,有青,有墨黑。刺杉就是墨黑的,一整片一整片。罗楸,各种乔木,叶子黄了,开始落。灌木,杂木,就色彩斑斓。
稻谷金黄,一片连出去,好看。居然还有流水。早年,我家门口有条沟,沟里每天淌着水。后来没水了。现在,水又有了,还不小。哗哗啦啦留着,动听。也还有虫唱,鸟鸣,风啸。山庄静谧,像世外桃源。
在路上,我给同行老乡说,我们老家真是偏远得不能再偏远的地方。在外面,别说我们乡镇的名字,就是县城名字人家也未必听过。问哪的?只能说是泸州的。其实和泸州唯一的关系,就是同属一个市。我们那里云贵川交界,算是远离江湖庙堂的地方了。
我们从这么远的地方走出去,真不容易。要经历层层阻碍。现在我们谋生只能在外面谋,但根始终在老家。人际关系割舍不了,情感上也割舍不了。
5.故乡话题作文:我爱故乡的西瓜 篇五
细雨如丝,一根根西瓜藤贪婪地吸吮着春天的甘露。一片片绿油油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
夏天到了,西瓜地里结满了果实。西瓜是深绿色的,带着黑色的条纹。西瓜圆圆的,刚开始是小瓜,它们躺在地里晒太阳,吸允着阳光,越长越大,等到西瓜成熟以后,就会长得比足球还大,贴在地面的照不到阳光的一面就会有一块黄。
6.关于故乡的回忆:故乡的秋 篇六
我回来了,故乡!
依旧行走在那条山间绵延曲折的路,那是我从儿时到中年,从未忘却的路。这条路承载多少人生之秋,从尘土飞扬到现在的水泥路面,走过了四十多个春秋,不改的依然是归心似箭的初衷,思乡的情愁。落叶,渐去绿色的狗尾巴草,还有那落叶纷飞的梧桐树,残留着一丝生机,露出坚强的微笑,伤佛在诉说着秋的忧伤!
远望环绕山村的群山,点点斑斓。原先翠绿的山在秋风的吹拂下,褪去了绿衣,披上了彩衣。小草倔犟地留住一点绿色在风中摇曳。大树在努力地想要留住对叶最后的温存。然而,许多的叶子还是恋恋不舍离去,在风中飞舞。枫叶醉了,满身红艳地微笑着,在山中显出她火热的魅力,温暖着山的凄凉,点缀着秋色山峦的美丽。
一场秋雨一层凉,雨后的群山,山村显得格外明朗。瑟瑟的秋风,将万物刮出些许沧桑,形成一种独特的美丽。没有春天的生机,少了夏天的盎然,却有了秋之惑后茫然若失的淡定。或许人生亦如此,中年之后,看淡人生的辉煌沉沦,将自然法则魂归于心,伴随着秋风扫落叶,将一切慢慢飘落,回归尘土!
在五彩斑斓的群山脚下,一片金黄,那是春耕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稻田,印衬着故乡的小山村。阵阵飘来的稻香,洋溢着成熟的味道,诠释着秋是收获的季节。岸上的草枯萎了,没有夏天的狂热,用自己的忧伤以终老唱着丰收的歌。田间那挥舞镰刀收割的人群,就像挥毫泼墨,谱写秋的 篇章!袅袅升起的炊烟,伴着南飞的大雁,将乡愁拧成飘渺之旅,带去远方。
屋后的山丘已不翠绿,桂花树还留有一丝淡淡的馨香。门前的绿水依旧,只是多了一缕寒凉。塘前水冷鸭不知,溅起的水花在秋天多了一道风景,牛儿怯怯地不敢没入水,半掩脚掌渴饮着渐凉的溪水,它们知道秋水已微凉。
老屋旁的柿子树挂满了桔色的“小灯笼”,伴随着秋风摇曳多姿,将我带回到儿时那哭着馋着却够不着果的情景,儿时的我们三五成群,或结伴举篙,或趴在地上抢打落下来的柿子,然后猴急地狠狠咬一口,那滋味哟,想起来就忍不住咽口水。
串串红辣椒挂在老屋的门前,似乎将故乡的秋挂在门前。夜早早地来临,万籁俱寂,偶尔犬吠有声,依稀有忙碌秋收的人还在走动。月亮慢慢升起,月光如雪般洒在大地,透出一道寒意,出奇的明亮,如同梦中仙境,朦朦胧胧,似隐非现,秋月的光芒也照亮了我的思乡情结,乡愁永远是我的病,伴着我走遍天涯海角。唯有这里的夜才能让自己片刻宁静!心安然,梦不再!
多年前,我们不曾去发现故乡的秋是多么的美,当离家后生活在灯红酒绿的城市,再也感受不到故乡秋的宁静,城市里的喧嚣慢慢取代了故乡秋的痕迹,满是雾霾的空中,掩盖了故乡那秋高气爽的艳阳天。
7.故乡的雨 篇七
这样的喜欢由来已久。记得小时候, 遇上下雨的日子, 父母就不用外出做工。父亲戴上眼镜, 翻看一本《隋唐演义》, 母亲则坐在靠窗的桌子旁织针线。我喜欢缠着父亲讲书上的故事, 也喜欢倚在桌子上, 看针线在母亲手里穿梭。顺手翻翻簸箕, 还能找到一些花布头, 用针线缝一个蹩脚的沙包, 给布娃娃拼一个小肚兜。或者什么也不做, 只是看着窗外细密的雨, 等着帮父亲拿火柴点烟, 帮母亲找个什么物件。雨在窗外轻轻柔柔地飘, 家里有暖暖的温情在流淌, 宁静温馨。
住在江边的小城, 雨多而稠密, 绵绵的雨成了一道不可缺少的风景。有雨的早晨, 水汽在江面弥漫, 小城便笼罩在一层薄烟似的雨中。迷蒙的江面上, 有水鸟低低掠过, 消失在云烟深处, 乌篷船停泊在杨柳树下, 柳丝低垂。徜徉在霏霏细雨中, 头发上便挂了水晶般的颗粒, 顺着发稍串成满头的珠帘。
长大后, 我离开故乡, 去外地求学。那个陌生城市的雨, 总是那样的清凉。下雨的夜晚, 蜷缩在冰冷的被子里, 怀念着家的温暖, 故乡的梦总也做不到尽头。有时, 夜里独自凭栏听雨, 雨便成了寄托乡思的线, 一头连着故乡, 一头系在心上。
8.《故乡》 篇八
故乡,不过是一星期的逗留地,和一整年的留白处。
春节期间,本刊记者回到各自故乡,选取了一位从故乡走出、有一定代表性的人士,考察他们留在身后的家乡,和留在家乡的小伙伴。
这些小伙伴们,曾经为同一方水土所滋养,在人生的某一个或长或短的阶段留下过不可磨灭的共同印记。时隔多年,他们之中,有的社会地位已经有云泥之别,有的选择了大相径庭的生活方式,有的偶尔还在联络,有的已经成为各自的传说。
就像我们的故乡本身。
在城市里,千城一面的造城运动早就湮灭了从前的记忆和味道。很多城市发展得如此之快,三两年就令远方的家人不认识回家的路了。一些小城市多少还保有旧时模样,但老街坊也换成了新邻居。邻里关系都到了需要用“邻居节”来拯救的地步,人情世故间塞满了人民币的气味。
但乡村就更像故乡吗?
悬殊巨大的城乡二元体系背景下的消费主义,将村里的年轻人带走,让故乡只剩下老人和留守儿童;举棋不定的土地政策,让故乡的田园和老宅被挖得千疮百孔;粗放式经济模式,又让这里的山变得丑陋,这里的河变得污浊。
中国,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消灭传统意义上的故乡。故乡,已经成了心理学名词,到了需要申请非物质遗产来加以保存的时刻。
是的,故乡不是田园诗,不是为了供人讴歌而存在的,我们关注它,是因为故乡的生与死,其实关系到中国社会基础的安危。
我们关注它,更因为,日渐疏离的家乡,让我们就像一株盆栽植物,无根无据,无所依归。
你和你的小伙伴们,也许当年成绩不分伯仲,后来他成了高级领导人,你兢兢业业而籍籍无名;也许你们曾一起追逐音乐梦想,他成了歌坛巨星,你至今还在孤独地写着无人传唱的歌;也许你们都曾是文学青年,他成了版税极高的作家,你却没有出版过一个字……但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若你们之间都不再心意相通,我们与故乡之间,如何还能血脉相连?
近10年来,社会学研究发现,中国各阶层出现了固化和板结的情况,下位阶层向上发展的难度系数越来越大。这样的社会学难题,自古就一直被演绎着,世态如斯,人之常情。只不过,当下的中国,演化得更急遽,更令人难以自持而已。但这一层“可悲的厚障壁”,最终会让一个社会失去自洽的活力。
9.以故乡为话题的作文:故乡夜景 篇九
大年三十除夕夜,工人叔叔早就给花草树木们穿上由五彩灯编织而成的过年衣服了。瞧那些植物,是多么欢喜,多么快活,它们在广场上、公园里、花园中,傲立着它们那亭亭玉立的修长美丽的身姿,任由身上的衣物发出五彩缤纷的绚彩光芒。瞧,赤橙黄绿青蓝紫,哇,是彩虹色耶!真像在梦幻中一般。
这时候,最漂亮的要属长江大桥那一带了。前几年县政府在桥上投资了巨款,如今终于可以展现它那焕然一新的身姿了:桥上新增光影视像投射技术,可以展现多姿多彩的画面了。时而是一片莹莹青草地,晶莹剔透的雨露在草叶上不住打转,仿佛在留恋碧草的优柔与和谐;时而是一片金灿灿的大沙漠,炎燥的暑气不住地从干枯的沙层上奔薄而出,远处仿佛有支骆驼队行驶于戈壁;时而是一望无际的海洋,那蔚蓝蔚蓝的海水,不知由何原因而不住地打转。一阵微风吹拂过,海面上出现几个旋涡,继而又泛起了层层波涛……
大江下那长长的、清清的母亲河啊——长江!它倒映着两岸上的万物,镶嵌进了那轮明月,仿佛映照出祖国日后繁荣昌盛、强大民主的雄伟蓝图!
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作者:刘诗豪
10.《故乡》 篇十
清晨婉转的莺啼将沉睡的池水唤醒。一行人来到这刚睡醒的小池旁,折下一小条柳枝,在水中浸了浸,在空地上画出一个又一个美丽的图案。不过很快,孩子们便觉得十分无聊,于是打闹起来。男孩子们纷纷折下一截柳枝,乒乒乓乓地比试着,我与你打,你和他斗,玩得不亦乐乎。女孩子们则轻手轻脚地取下几根芦苇和草叶,编织成一个个小巧玲珑的装饰品。不一会儿,一个个小玩意儿便从女孩们的手中跃出:正在玩球的小狗,正在午休的小猫,正在觅食的小鸡……虽算不上十分精致,却也十分可爱,就连那些男孩子们也眼馋抢来玩个不停。
等孩子们长大一些后,这里也成了绝佳的`场所,同伴们都抱着一两本书,挑一处阴凉的地方席地而坐,在清凉的微风中静静的看起书来。细细碎碎的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空隙,洒在书上,显得十分唯美。微风吹动女孩们的发梢,像一个调皮的小孩一般,轻轻翻动书页,沙沙的声响与婉转的鸟啼构成一部轻快的交响乐。
一声吆喝打断了我的思绪,蓦然回首,看见的只有街旁的小贩和绚丽的晚霞,望着那渐渐隐去的晚霞,同伴们的身影忽隐忽现,那个编小猫的女孩是否还在那柳树下创造她的杰作呢?那个每天捧着厚厚一本文集的男孩,是否如愿考进那所他梦寐以求的大学呢?
我不奢望儿时的同伴们时刻想念我,我只希望当他们在看到那棵柳树时,能记起曾有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孩儿陪伴过他们。
太阳落了下去,星星们在月亮的带领下悄然升起,皎洁的月光,轻轻地洒落在地上,像一条条银色的小鱼般,在夜幕笼罩之下游弋着。这轮明月应该也同样照耀着故乡的那棵柳树吧,愿它能捎去我对故乡深深的思念。
11.回故乡之路 篇十一
在北京中转期间,总也买不上火车票。一天下午,憋闷了几天的我,带着相机,同时还带着一种莫名的惆怅来到天安门广场。那天下午,广场上的人并不算很多。在广场的东北角,十多个小学生正在放飞五颜六色的风筝。在夕阳的余辉里,风筝被镀上了一层金灿灿的色彩,在蓝天上自由自在地飞翔。天真无邪的孩子们你帮我,我帮你。我悄悄地靠近他们,试图把他们的轻松、飘逸和快乐永远定格在胶片上。为了不破坏这种美好的氛围,我特意换了一个75—210mm的变焦镜头。当时,我很后悔没带三脚架,只好在距离他们二十多米远的地方屏住呼吸,按动了快门。第一张拍的是五个孩子在一起忙乎着放风筝的情景(见图)。用不着太多的解释,也全然能够看得出孩子们之间的配合该是多么地默契和融洽。就在我按动快门之后,一个男孩发现了我。他微笑着走上前来问道:“叔叔,您拍我们干啥?”我说:“想起了我的童年”。“你们那时也放风筝吗?”“我们放,但不是在天安门”。“在这儿放风筝,没遮没拦的,特过瘾!”一种惬意立刻写在孩子的脸上。我似乎也被他的快乐所感染了……忽然,男孩问我:“叔叔,您从哪儿来?”“宁夏银川。”“那儿一定很美吧?”“至少放起风筝来和在天安门广场上没啥两样。”小男孩惊讶地瞪大了眼睛。事实上,岂止是放风筝!宁夏六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有四百多万人口,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才一百五十多人,典型的地广人稀。这时,男孩的兴趣好象忽然间全转到“宁夏”这两个字上来了。他刨根问底地问:“宁夏也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地方吗?”“不知道你看没看过电影《牧马人》,许灵均躺在草地上背《敕勒川》的镜头就是在贺兰山下拍的呢!宁夏不仅是水草丰美的地方,银川还是闻名全国的塞上江南‘鱼米之乡’呢。”说起宁夏、说起银川、说起自己的家乡,我仿佛有说不完的话题。随着我的滔滔不绝,小男孩站在那里静静地听着,也仿佛走近了宁夏,走近了银川。天渐渐暗了下来,男孩的同学在远处不停地催促他,而他则心不在焉地随声应付着,可脚尖却不离地。末了,男孩认真地说:“叔叔,你们的宁夏,你们的银川真美,总有一天我要亲眼看看宁夏、看看银川。”平平淡淡的一句话就把我拉回到残酷的现实中来。那天晚上,我整整一夜未能合眼。宁夏是很穷,经济也欠发达。如果宁夏的年轻人都象我一样,宁夏何时才能富起来?思前想后,我真是愧对男孩那“你们的”这一称呼啊!
第二天一大早,我赶到了火车站买了张票。车票的目的地赫然写着:北京——银川。
12.山乡是故乡 篇十二
故乡的山多,多得就像天上的星星数都数不清。故乡的山美,春花秋实、冬景夏荫,故乡的祖祖辈辈都不愿离开山门。
大山的无穷魅力究竟在哪里?
小时候,我常常张着一双幼稚的眼睛,好奇地打量大山,怎么也读不懂。真正认识山,却是在离开山乡时。
身居他乡,仰望明月,捧读记忆中山的容貌,慢慢地,使我认识到了山的朴实,山的憨厚,山的善良,山的勤奋;认识到了山的深邃,山的内涵,山的性格,山的精神。
山的博大,那是母亲的慈祥;山的沧桑,那时父亲的刚强;山的秀丽,那是姐妹的风姿;山的伟岸,那是兄弟的风光。
站起来顶天立地,举蓝天于高远;躺下去横贯经纬,让大地更博深。这就是山。
立也汉子,卧也汉子,坐也汉子,行也汉子。上有天,下有地,山在天地间。
呵,大山,我为你骄傲,我为你自豪,因为我是您的儿子。
蛰伏在您的胸前,我感到了温暖,感到了力量,感到了您喷涌勃发的血浆,膨胀了我的血管,撞击着我的心房,拨击着我的骨骼,发育着我的思想。我看到了您的旗帜正在我的阵地上烈烈飘扬。
攀上山的肩头,那是一片平坦的高地。万重山峦尽览眼底,阅尽四面八方人间风光。在这里,我的眼睛更明更亮;在这里,我的胸怀更阔更广;在这里,我的思想更加成熟、奔放,目标更加坚定、明朗。
13.「写故乡的作文」请到我的故乡来 篇十三
我的故乡是最美的,那理由不少柳树,杨柳依依,,春风拂面柳絮飞扬,几条特别长的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当杜鹃鸟在他要上唱歌的时候,湖水也歌唱着,好似再给柳树伴舞。
我小时候最爱我的就是坐在塑料桶里,背靠着桶使劲用脚踢桶,每踢一次,就会移动几步,真像游乐场里的碰碰车一样,在里面玩,是不会疲劳的,只会越玩越有劲,有时还用屁股撞,这样可以加速哦!如果真的疲劳了就躺在桶里,睡一会儿,继续玩,不管玩多久都玩不厌。这种快乐比电脑强几十倍,电脑又费眼力,又会中毒,说难听点简直是一个废物。
我的故乡真美啊!在我心中故乡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当我想起了它,就仿佛回到了童年时代,我时时刻刻怀着它。但我又不禁想起了故乡那些玩意,小时候我把桃花的花瓣收集起来和小伙伴们比谁做的“颜料”最好,最鲜,最艳。那么哪个人就胜出,于是我用勺兜乘花瓣,再在里面加点水,然后使劲的挤啊挤,每当挤出一丁点,就更加使劲了,不过五分钟,大家把用花瓣挤出来的`“颜料”来展示,伙伴们都想成为最后的胜者。
14.《月之故乡》教学 篇十四
月之故乡
作者:彭邦桢
天上一个月亮
水里一个月亮
天上的月亮在水里
水里的月亮在天上
低头看水里
抬头看天上
看月亮
思故乡
一个在水里
一个在天上
选文缘由
是机缘巧合也好, 是命里注定也罢, 我跟《月之故乡》就这样相遇了:应一朋友相邀, 让我上一节阅读课。遇到《月之故乡》, 纯属偶然, 翻开了《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精品课外阅读》一书, 无意中读到《月之故乡》一文, 只觉得小诗挺有意思, 平白如话, 毫无雕饰。开始并未太在意, 可作者的名字还真着实吸引了我:不该是余光中的作品吗, 怎么出了个彭邦桢?何许人也?如此简单的小诗, 怎么还安排给六年级的学生读?一连串的问号出现, 一种从未有过的冲动, 迫使我走进了这位颇为传奇的诗人———彭邦桢, 祖籍湖北黄陂, 旅美诗人。1919年出生湖北黄陂, 15岁时开始写诗, 少年时代便在家乡黄陂县颇有诗名。1944年随青年军赴印度远征。1975年在美国纽约结婚, 居住纽约。2003年在美国去世……
当我读到“他2003年在美国去世”时, 我的心被揪起来了, 一位有阅历、有才情、有故事的中国诗人, 就这样步履匆匆, 戎马天下;就这样浮游一生, 葬身异国。当他交代后事, 要把自己的骨灰一定带回湖北老家, 葬在凤凰山下的时候, 我不禁潸然。是呀, 叶落归根, 魂归故里, 谁能没有故乡, 谁能忘记生我养我的家……
当我找到他的诗集《花叫》《清商三辑》来读时, 不禁被他细腻的笔触, 飞扬的灵感, 精致的文字, 艺术的构思所震撼;字里行间流露着这位极富传奇色彩的浪漫诗人对生命的敬畏, 对生活的热爱, 对美好的向往。再读他的散文集《情感散记》《虚空与自我》时, 你就会被他磁石般的强大魅力所折服。你会不禁要问, 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他这小小的躯壳里究竟注满了多少故事, 多少阅历, 多少情愫, 才会酿出这般醇厚, 这般幽香, 这般甘洌的琼浆, 谁又不会醉倒在他的诗情画意的文字里呢。
这首作于1977年平安夜的小诗《月之故乡》, 是诗人经过纽约长岛的一个湖边, 仰望晴空, 看到皓月当头, 静影沉璧, 他不禁回忆起自己几十年来远离故土, 浮萍游离的羁旅生活, 个中滋味, 唯有自知。诗人有感而发, 挥毫写成此诗。
我不由得再次捧起诗句来:“天上一个月亮, 水里一个月亮。”是呀, 这究竟该是哪里的水?是何方的月亮呀?这月亮里究竟包含了诗人多少回忆, 多少愁丝, 多少思念。此时, 也只有那一轮水中之月可以相对, 无形亦无声, 默默里, 泪眼里, 唯有那无边的失落和无奈堆积心头……
“天上的月亮在水里, 水里的月亮在天上”……此时, 无论是天上还是水里, 一定有诗人天涯沦落的悲伤, 有咫尺万里的忧愁, 有浮云游子的思念, 有拳拳赤子的情怀。就在这天水之间, 是诗人诉不完的回忆, 道不尽的幽思, 此时的一切只能化作:一个在天上, 一个在水里的无奈和伤感。
这首诗, 如泣如诉, 这首歌, 经久不衰。这首诗, 我一定要交给孩子们好好读读;这个诗人, 我一定要让孩子们好好记住。于是, 我选择了 她———《月之故乡》, 我们有了最初的美丽相遇。
紧接着, 问题来了:这首诗, 读起来没有障碍, 看起来, 好像也一读就懂。我又能给孩子们什么呢?我又该给孩子们什么呢?又是纠结, 又是不安。我再次翻开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读了起来, “语言文字运用”在不足500字的“前言”里, 一连出现了6次。语文教学指向“语用”的思想不言而喻。我一直追问自己:这么美的诗句也要追随时代的脚步?也要体现“语用”?我不知所措, 如鲠在喉。这个时代的孩子, 他们知道什么是“故乡”“异国”“游子”“思念”?他们会懂吗?他们也无需懂得那么深, 那么明白吧。不由得, 我被诗人的成长历程所感动, 多么豪迈的经历, 一路走来, 戎马倥偬;多么传奇的一生, 一身故事, 剑胆琴心。当病入膏肓之时, 他想到的只是故乡, 想到的只是凤凰山下。我眼前仿佛看到了他:曾几何时, 多少次伫立窗前, 仰望夜空, 月夜下, 梦归故里;曾几何时, 多少回荷塘岸边, 俯观旧景, 月色里, 泪眼婆娑……
于是, 我走进了课堂, 与孩子们和听课老师有了这样的相遇。
课例呈现
执教年级:五年级
一、师生交流谈话, 引出圆月, 铺设学诗前的情感基调
师:刚才主持人介绍的是谁?
生:陈老师。
师:听出我是哪里人?
生:安徽淮北。
师:真会听。是的, 淮北是我的家乡。那么你们这里, 对于我来说, 就是……
生:他乡、异乡。
师: (在黑板上画一个圆) 这是什么?
生1:也许是月饼。
师:多好的“也许”, 圆圆的月饼是团圆时餐桌上的甜点。
生2:可能是汤圆。
师:圆圆的汤圆, 是全家过节时, 团圆饭上甜甜的祝福。
生3:应该是月亮,
师:圆圆的月亮, 又该有什么样的情感在里面呢?今天, 我们就来读一首有关月亮的小诗。
(大屏幕出示美丽的月夜图)
师: (指着黑板上的圆) 此时它就是? (课件出示月亮图)
生 (齐) :月亮。
师:什么样的月亮?
生:圆圆的月亮、明亮的月亮、皎洁的月亮……
师:你知道有关月亮的诗吗?
(师生复习学过的有关月亮的诗句:海上生明月、明月几时有、月是故乡明、举头望明月等。)
二、师生同抄共写, 引出诗句, 引导读诗时的轻重缓急
师:真好。月亮总是和诗联系在一起。今天, 老师送给大家一首诗, 聪明的孩子跟着老师一起用笔把它记下来。
师:第一行我们先空下来, 从第二行开始, 我说第一句:天上一个月亮。写的时候把字写正确, 写规范, 尽量写美观。
(生默写诗句)
师:第二行在黑板上。 (师在月亮图下画三条波浪线)
师:水里一个月亮。 (生默写)
师:这两行写完后就写完了第一节。我们再空一行, 接下来, 我们写第二节, 也是两行。
师:第二节的第一句是“天上的月亮在水里”, 那么下一句就应该是……
生 (齐) :水里的月亮在天上。
师:真聪明, 我们就把这两行一口气写完, 注意写字的质量。
(学生默写诗句)
师:第三节共有五行, 很有意思, 我们慢慢来写。
师:低头看水里。
生 (齐) :抬头看天上。
师:看月亮, 思故乡。
师:一个在水里。
生 (齐) :一个在天上。
师:真好!我们把诗句写完。
(生继续默写诗句)
师:同学们, 这首诗应该有个题目, 谁来试试。
生:《故乡的月亮》《看月亮, 思故乡》……
师:其实, 我更喜欢这个题目———《月之故乡》。
(师将黑板上的图和字改成诗题)
师:好的, 经过我们大家的努力, 这首很有意思的小诗写好了。下面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这首小诗。
师:读“天上一个月亮时”, 抬头看天上, 想象天上挂着一轮月亮。读“水里一个月亮”时, 低头看“水里的月亮”。
(生读)
师: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 读得真好。再找一个有准备的同学读一读。
师:诗句上都是二年级就认识的字, 你能读出六年级的水平吗?
(生读得有快有慢)
师:读得好!听他读, 我们能感觉到这首诗是有标点的。
师:其实, 读这首诗不仅要注意停顿, 如果能读出轻重和快慢, 加上自己的动作来读, 会更有意思。大家可以试一试。
(生摇头晃 脑练习读诗)
三、师生改写诗句, 引出诗人, 感受彭邦桢的心路历程
(指导改写诗句, 点拨学生体会作者情感。)
师:同学们, 写了诗, 读了诗, 你觉得这首小诗怎么样?
生1:这首诗不怎么样, 太直接了。
生2:这首诗还可以, 就是太过于简单了。
生3:这首诗挺好的, 简洁、有趣。
……
师:看来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 如果我们这样改一改:“他乡一个月亮, 故乡一个月亮。”剩下的大家就自己动手改一改吧。
(生动笔改诗, 师指名读改后的诗, 师生简单点评。)
师:你觉得改后的诗跟原来的诗句比一比, 怎么样?
(生说自己的想法)
师:同学们, 看来大家还不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 他是诗人彭邦桢的经典之作。大家可能还不了解诗人彭邦桢, 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他吧。
(以作者的生命经历为线索, 逐层体会诗人的羁旅人生。)
(大屏幕分层出示)
出示一:彭邦帧, 1919年在武汉出生, 15岁开始写诗, 1938年离开家乡, 流亡恩施。
师:此时, 你就是作者, 在这月圆之夜, 在异乡恩施, 你会怎么读“看月亮, 思故乡”? (补充王维的思乡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
出示二:1944年离开家乡, 随军奔赴印度。
师:此时, 你就是作者, 在这月圆之夜, 在他国印度, 你该怎么读“看月亮, 思故乡”? (补充纳兰性德的思乡词《长相思》:山一程, 水一程……)
出示三:1946年离开家乡, 又随军奔赴台湾。
师:此时, 你就是作者, 在这月圆之夜, 在宝岛台湾, 遥望故土, 你又该怎么读这“看月亮, 思故乡”? (补充课外余光中思乡诗句《乡愁》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出示四:1975年在美国纽约结婚, 居住纽约。
……
2003年在美国去世。
师:当看到诗人在美国去世的文字时, 你想说点什么?
(学生回答自己此时的感受)
师:那此时就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读读这首小诗吧。
(生再次读诗)
四、前后对比诗句, 引出音乐, 感悟思乡诗的优美精妙
师:同学们, 此时, 我们再看看自己改写的诗句, 跟诗人的诗句, 你更喜欢哪一首?
(学生体会原诗写法的精妙)
师:好的文字是可以留给人无穷回味的。当故乡的山山水水渐行渐远, 月亮依然高挂夜空, 常驻心里的时候, 它还仅仅是月亮吗? (教师在黑板上依次擦去文字, 只留下一轮月亮, 在圆月下加了一个“心”, 成为一个“思”字。)
师:是啊, 这就是作者眼里的月亮, 这就是诗人心中的故乡, 这就是我们面前的《月之故乡》。同学们, 好的诗句不仅可以读, 还可以唱, 听…… (音乐起, 师生同唱《月之故乡》。
(在音乐声中下课)
教后反思
当掌声四起, 曲终人散之后, 我不知道为什么, 整个人像被什么掏空了一样, 好像胸中很多的块垒一下子都倾倒了出来, 很舒畅。可又不知为什么, 此时的自己又伤感、纠结起来, 这就是我的课堂, 这就是我给孩子们的《月之故乡》, 这就是我对语文的感悟……
当每一个孩子背起书包从我眼前离开时, 我问自己:他们知道什么是“故乡”, 什么是“思念”, 什么是“月之故乡”了吗?当老师们挥手告别, 离开会场, 又将躬身一线, 伏案开始新的一天的教学时, 我问自己:他们感受到了诗句的力量, 课堂的相遇, 语文的美丽了吗?我与大家会在哪里交汇, 会在哪里共鸣, 会在哪里相遇呢?我不知道, 我却渴望知道, 我等待着……
多少个皎皎的明月之夜, 我在灯下祈祷:如果在读诗时能与诗人相遇, 在课堂上能与孩子相遇, 在交流时能与同行相遇, 在静默里能与语文相遇, 我的人生该是多么充实, 多么生动, 多么美丽。
多少份拳拳的赤子之情, 我在笔下倾诉:如果在课堂上能有知音倾听, 在表白时能有知己相伴, 我该多么幸运, 多么知足, 多么幸福。
是的, 所有的收获都应该是甜的、幸福的滋味;然而遗憾的酸涩就留给自己慢慢玩味, 慢慢感悟吧。
教学评析
网友:
“天上一个月亮, 水里一个月亮。天上的月亮在水里, 水里的月亮在天上。低头看水里, 抬头看天上, 看月亮, 思故乡, 一个在水里, 一个在天上。”好一个“看月亮, 思故乡”, 这是彭邦桢的《月之故乡》, 抒发了一位海外赤子对祖国家乡的无比热爱与思念之情。日前有幸参加了优秀青年教师陈金龙老师的《月之故乡》教学观摩课, 这对我帮助很大, 让我对诗歌教学又有了新的认识。我们来看陈老师是如何教学《月之故乡》的。
一、抓住关键词句, 注重诵读训练
诗歌教学的最有效办法就是让学生反复诵读。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进一步领悟诗歌的意境, 感悟作者的情感, 体会诗歌的主题。根据不同的诗歌, 采用不同的语调、不同的情感去读诗歌, 最主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掌握诗歌的语调、节奏和重音, 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真正读出诗歌的内涵。比如, 陈金龙老师在教学《月之故乡》时, 引导学生如何通过停顿来表达诗歌的感情, 并让学生配合肢体动作帮助理解诗歌的意境。读“天上一个月亮”时, 让孩子们抬头看天上, 想象天上挂着一轮月亮;读“水里一个月亮”时, 又让孩子们低头看“水里的月亮”。这样, 就让孩子们自然而然地融入了诗的情境中。学生思想达到了, 诵读也就达到了。此外, 陈老师还让学生找出诗中感触最深的句子, 学生很快就找出了是“看月亮, 思故乡”。抓住了这一关键词句, 学生很容易就明白了诗歌要表达的情感。在领悟了情感的基础上再进行诵读训练, 效果非常明显。在诵读训练中, 陈老师还适当地对学生进行激励。如, 陈老师说:“读读以上诗句, 诗句上都是二年级就认识的字, 你能读出六年级的水平吗?”这句话又把孩子们读诗的激情提上了另一个高度, 读出了浓浓的思乡之情。陈老师没有枯燥的讲解, 也没有惯例的问答, 只是引导学生诵读, 让学生在读中就把握住了这首诗歌要表达的情感。
二、利用背景资料, 丰富诗歌教学
叶圣陶先 生曾说过 :“要让学生想作者所想, 要让学生感同身受。”诗歌教学的难点也就是让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情感。每一首诗的创作都有特定的背景, 如果不了解创作的背景, 单一地让学生从诗歌的语言文字中去阅读体会情感是很难的。因此, 了解诗歌的背景能为学生理解诗歌做一个很好的铺垫。那么, 该如何利用背景材料, 需要了解哪些背景资料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了解作者的经历。每一首诗词都饱含了作者对人生、对社会的态度和情感, 因而从诗人出生的年代、家庭状况、身份地位、生平事迹、后世影响等诸方面来感知、体验诗人独特的内心、情感和思想认识, 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有重要的意义。陈金龙老师在《月之故乡》这一课的教学中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陈老师用多媒体出示作者彭邦桢这一生的奔波地图, 湖北———印度———台湾———美国, 辗转一生都回不了祖国家乡。通过对他经历的了解, 让学生更形象、直观地体会作者身在异乡思念家乡的情感, 理解作者当时的心情。在这个基础上再让学生诵读诗歌, 效果又有不同。
2.了解诗歌的历史背景。许多诗词都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不了解这些历史背景, 就不能深刻地理解诗词。陈老师在介绍了作者彭邦桢后, 适时地点拨了当时的历史背景, 继续了解作者的漂泊之路, 让学生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当时不得不辗转数国的无奈, 以及对家乡的深切思念。这个时候学生的情感被彻底调动, 孩子们深深地体会到一个老人的遗憾, 以及对家乡的思念。在理解了作者的思乡之心后, 再读起诗歌来味道又不同。
3.作者的其他相关诗词。在诗词教学中不妨将该作者的其他相关诗词提供给学生, 或者由学生自己查找, 然后进行比较赏析, 这样, 学生掌握的知识就不是孤立的了, 而是成为一个比较全面的知识体系。
三、适当的拓展活动, 扩展学生思维
拓展能为学生构建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教学平台, 这就要求教师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 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其内容丰富多彩, 形式生动活泼, 是学生非常喜欢的教学方式。诗歌教学既要教学生诗歌品读的方法, 同样也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拓展教育。所以我们在进行诗歌教学的时候, 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 进行拓展教学, 要让学生由此及彼, 举一反三, 掌握更多的知识。陈老师在《月之故乡》一课中开展了两个拓展活动:一是引导学生围绕“故乡月”改写诗歌, 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较好的扩展和发散;二是陈老师在歌唱中结束了本课的教学, 音乐比较容易把人的思绪和情感带进某一情境, 学生听着音乐, 学着唱一唱这一首诗歌, 感情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总之, 诗歌教学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和他们的生活经验, 引导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步入意境, 进而达到理解诗词的思想感情和学习优美语言的目的。
15.故乡的野菜 篇十五
这个节季,地里麦苗返青,各种野菜也正是颉颃互竞、头角峥嵘的时候。儿时生涯固然清淡,却还不至于贫寒.是以吃野菜的时候,算来,也是有限。有限的记忆在岁月的荡涤中越发清晰突兀,反倒是当日生活的常态,于今回想,总觉得有些模糊暧昧,无从辨识了。生活的主次好坏原无一定,推衍来说,人世的起伏升沉也是一样。这么想着,无论是远处的青山隐隐,还是眼前的屏幕键盘,都是可欢喜的存在,足以让人展眉解颐了。
故乡的野菜名目繁多,大半无从稽考,我的博物知识又从来有限,只能就记忆所及,罗列一些出来:水萝卜棵、面条子棵、荠荠菜、金金菜、银银菜、七七牙、猫儿眼、驴尾巴蒿……
前面五种还算得上野菜,后面三种则确乎只是杂草了,而且是极不招人待见的恶草:七七牙有锯齿易伤手,猫儿眼据说吃了会变瞎,放羊赶牛的都躲着它走,驴尾巴蒿我似乎并没印象,只是在地方电视台的农药广告中,听所谓农业专家者用乡音扯着喉咙说可以除掉这样那样的杂草,驴尾巴蒿是他说得特别抑扬铿锵几近声嘶力竭的一个名目,当时还很有些少年意气,听着只觉鄙俗不堪,很皱了几下眉头,但由此,记得反倒更清楚些。现在想来,倒不失风味十足。
五种野菜,多是下在面条里吃的,只荠荠莱偶作它用。荠荠菜在很多地方只叫做荠菜,上海乃至江南一带的小吃中,荠菜馄饨是很出名的一种,几个月前,秋天的时候吧,北大南门的老上海城隍庙小吃连锁店就打出招牌,说上海地区连日大雨,荠莱供应不上,荠菜馄饨暂停出售,据说还很招致了一些怨言,足证这小吃的风靡了。然而,在我的故乡,荠菜确乎不曾用做馄饨馅,下面条之外,就只是蒸了吃了。做法很简单:择好洗净,切成小段,拌上些面粉,拿到笼上蒸熟,待热气散去,和入油盐调料及蒜泥即可。这最末一步很关键,若热气未散即放蒜泥,不出蒜香不说,还会捂出蒜臭来,乡里谓之“死蒜气”,最是让人吃不消的极冲的一种味道。
下在面条锅里,实在是野菜的正途,最让远方游子念念不忘的也正是这类吃食。儿时乡间还是古风,一日仅两餐,早饭上午十点左右,午饭下午三点左右,恰合“朝食”“晡食”之说。午饭,或者也不妨说是晚饭,通常是面条。面粉和成面团,反复揉摁使富韧性,操一杆长约60厘米大擀杖,将面团擀开来,成圆形,薄薄的,摊满大案板,再对折数次,成一多层不规则长方体,拿刀切成细条,宽窄随各人口味而定,抖散开来,便可入锅了。锅都是大铁锅,固定在灶上,灶膛里燃上些秸杆棍棒,风箱一拉,呼呼火起,不多时水便沸腾了,面条下锅,滚俩来回,洗净的野菜、葱花随即放进去,加些细盐,出锅前再滴上几滴麻油,香味那叫一个扑鼻啊!做这种面条,未经漂白加工的面粉、井水、手擀、铁锅、柴火灶,缺一不可。油盐之外,还不能多放调料,非如此不能得个中真味。下在面条里野菜的味道也很有些不同,面条棵口感滑爽,水萝卜棵和银银菜则有些涩涩的香味。我最爱的,就是银银菜了。
细玩这些野菜的名字,也很有些意思。大约来说,人到非吃野菜不可的时候,定然是没有足够的正经粮食吃的,看见野菜,便每每能生发一些联想:象萝卜缨的叫水萝卜棵,叶片细长的叫面条棵。实在不象什么的,也名之以“金”或“银”,富贵堂皇,讨个口彩。农人生活的艰难与其并不因艰难而沮丧的种种情形,便大致可以见出了。
想来,足有十多年不曾在这春暖花开的时节往田地里徜徉,拿小铲子于田埂垄头剜取野菜了。那些阳光、那些风影、那些乡音、那些食物的味道,却每在这个时候袭上心头,赚我一些感怀与笔墨。
16.故乡为话题的作文:描写故乡的 篇十六
深夜里,漫步于异国静寂的街上,风悄语,树悄语。
人们早已睡了。无论他们姓甚名谁,生于何时何地,经历过多少风浪惊涛,都已静静入睡。
他们的故乡在何方?此处?彼处?
月光是银色的。静静地、懒懒地铺散在身上、脸上。沐浴在那么超然的皎洁下,胸中便充满了一种空虚。有瞬刻,甚至忘了身在何处,只是如此强烈地感觉到一刹那间心上绽开了一朵平静之花,然而又有一缕茫然之情。
或许这支笔太笨拙了,勾勒不出那种感受。当你抬头望向那主宰黑夜的女神,那个闪亮的光体,与它正面相接的那一刻,你难道从来没有感到一丝“若有所感”?也许,是乡愁罢。
抬头见那一弯孤独悬挂于空中的银盘,会不会便想念起那遥远的故乡?“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千年前写下的诗句,如今仍是琅琅上口,早已耳熟能详。
月是故乡明?人,沉沉睡了。他们的故乡在何方?
他们是否也会觉得,海洋的那一边,月儿会更加明亮?
对大地一视同仁的月亮,千千万万年来一成不变地对红尘中的悲欢离合无动于衷。月儿,告诉我,为什么,你在故乡更明亮?
“影自娟娟魄自寒”这句话,好像在一本书上读过。月亮寒冷。月亮孤傲。因此,月儿无语。
我的一生,不过是十几年,平均地分配在两地之间。两种文化,两种教育,两种语言,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原有的记忆,失落点点滴滴,展望未来,却是一片迷茫。
原来的故乡,是一片片的残碎记忆拼凑起来的。这里一斑,那里一点,残缺不全的记忆,只能拼凑出一个残缺不全的故乡。何况,斗转星移,如今的故乡已似围着一帘薄雾,朦朦胧胧的,不再是我所认识的,孩提时代的故乡了。
这里,被称为“异国”,却有我适应的环境,有我熟悉的面孔,有我太多太多的记忆。
故乡的定义是什么?岂不就是使你怀念,使你缅怀的一片土地吗?
从小,爱国的情感就被一点一滴地灌输进我的潜意识中。一如我是中国人一样,不可辩驳。那里才是故乡!忠于她!一定要忠于她!尽管她的面目已经无可辨认,尽管那里仅仅剩下陌生的人,她仍然是故乡。
所以,今天,我才会困惑。何处是故乡?
我没有逃避,更不是崇洋。我只是想知道,那里并没有我所眷恋的往事与点点滴滴;而我却无法把同样的词语加诸于这片我熟悉的土地,因为潜意识不停地反抗,反抗……
17.梦回故乡 篇十七
还没黄叶 纷飞 , 已是中秋了。总觉得漫天纷飞的黄叶才于秋 天应景。秋天 更多的不是 收获,而是倦鸟归巢,是小学课本上的“秋天来了,一群大雁向南飞,一会儿排成一字,一会儿排成人字”。
离家这么久,从没看到过大雁南飞,连风筝的线都被耸立的高楼斩断。倒是五花八门的月饼和不合时宜的秋装在宣告着秋天来了。上个星期天,我与哥哥去给妈妈寄了月饼,那种很好看的盒子,味道如何不知道。但想到妈妈一人守着圆月品尝,味道也不怎么样。希望花团锦簇的盒子可以让她高兴点吧。
小时候,月饼多是纸包的,一揭开,外面一层层的酥皮就开始剥落。中间有个鲜红的小点,与淡黄色的饼相互映衬,煞是好看。里面多是裹着甜甜的豆沙。妈妈每次数好十二个月饼 (闰月的年份就数十三个),整整齐齐放在盘子里。对着月亮,双手合十,企求丈夫平安,孩子多福。月亮从云层里走出来,来到盛满月饼的瓷盘里,与人一起品尝这团圆的味道。皎洁的月光透过树荫,穿过后院,家人脸上也有了梦幻的喜气,朦朦胧胧的。
“月亮走,我也走,我给月亮提笆篓。”妈妈说这是她小时候的童谣。唱着这首歌,我与哥哥一起做实验,还真是月亮走,我也走,觉得很是神奇。盯着月亮看,随着月亮周围带亮边儿的云,想象吴刚伐桂,玉兔捣药。院子里有棵秀颀的李树,两层楼高,枝条修长,叶子疏密相间。月光穿过疏疏的空隙来到我和哥哥身后,倏忽间,添了一种袅袅的气息,仿佛我们就在月亮里,月桂分明就 是我们身 后这一棵了。后来知道为什么月亮和我一起走时,便很少看月亮了,眼睛也变得近视了。
推开门,一院子的孩子手里拿着月饼在疯跑,一边啃,一边说话。月亮给足了我们面子,在没有路灯的夜晚,将整个村庄照得明晃晃的。有了月亮带路,我们尽情地嬉戏。来到树下,尽是斑驳的树影,微风拂过,一地的碎玉颤动。跑到河边,河水灿灿地闪着光,鹅卵石也变 得柔软了。有人指着河中间大喊:月亮在这儿啊!小伙伴们就大笑。我们不由地想起了小学课本上猴子捞月的故事。我在哥哥眼中看到了小小的月亮,我想,我的眼睛里也有吧。洒满月光的大路,有舞台的感觉,我们就是今晚的主角。不知不觉,月亮躲进云层里了 ,夜已深了 。回家后 , 妈妈说,被月亮晒黑了 就再也白 不了。当时真的很紧张,赶快去照镜子 ,以后再也不敢 在月亮下“晒”太久了。
村里人大多敬畏自然。大人们都说不能用手指指月亮,不然月亮晚上 会悄悄割你 耳朵。我想,大概是因为对着月亮伸出手指是一种很不礼貌的行为,月亮生气了。我和哥哥还真被割过,一大早起来耳背后有个很自然的弧形刀印儿,红红的,很疼。至今不知怎么回事。
自此,看月亮就增了一份敬畏,添了一份虔诚。外出求学,抬头看月,也多了一分慰藉。记得在桂子山上,中秋的圆月朗照大地,站在梁思成设计的西区宿舍的阳台上,看半个世纪前的屋梁月光环绕,仿佛那月光是从历史的缝隙中泄下的。那时的中秋该是什么情景呢?是“江畔何年初照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天真与执着,还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温馨与感动?在清凉朦胧的月光中,我依稀看到了万家灯火中母亲双手合十企求团圆的渴望和千百年来文人墨客推杯换盏觥筹交错的欢愉,天地四方,古往今来,连接的交点便是头顶圆圆的月亮。
我本科毕业,哥哥更是读了研究生,我们好似懂得了很多科学知识,得以解释一些当时不懂的现象。也好似见过一些世面,霓虹闪烁,灯海纵横。却越发觉得自己渺小,如浩瀚宇宙中光亮微小的星星。便分外怀念“月亮走,我也走,我给月亮提笆篓”的中秋,和那用纸包论斤称的月饼。
恍惚中,我好像看见了南飞的大雁,一会儿排成一字,一会儿排成人字,镀着月光的雁羽闪闪发光。它会带着怀念回到那个摆满十二个月饼的盘子里,回到妈妈给我 讲月亮故 事的岁月 里吧。
故乡的金钱河
带着陕西的爽气,金钱河在注入湖北前,做了丰腴潇洒的准备,以长江水系汉江最大支流的身份进入鄂西北,淌过山阳,流经郧西,横贯家乡上津。我便在这贫瘠的土地上见识了她富丽堂皇的名字 ,和那柔婉多姿 的面容。
如果说秦岭是威严厚重的父亲,金钱河便是他美丽多变的女儿。秦岭的余脉拥抱着汉江的支流,像极了父女相拥的场景。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如此说来,家乡真是大仁大智之地。
文明都起源于河流,这是水的滋养和魅力。我的成长也与金钱河有不解之缘。
小时候,家乡人吃水都去河里挑。一担水摇摇晃晃就从河里进入了灶房,烹饪的饭菜自不必说,汤水里都有甘甜的滋味。吃饱了,就琢磨着下河洗澡。那时的金钱河涵养丰富,水势很大。大人们怕我们出事,严禁下河洗澡。愈是如此 ,愈增添了 “偷偷”的感觉和“刺激”的味道。
三五成群,以食指和中指交错摇动为暗号 (“狗刨”式的形象表达),趁着大人们午休的光景犯禁。太阳越大的天越好,越发显得河水清凉。小伙伴们扑通扑通地跃入水中,想借河水的掩护遮住赤条条的身躯和光亮亮的屁股。等都没入水中,才发现于事无补,河水清澈见底,能看见脚趾头。大家就 略带尴尬的 大笑。身在其中才 发现 ,河岸宽阔,鹅卵石铺就的河滩与白杨树点缀的河岸相映成趣,背后还有巍峨葱郁的大山,山山水水,层层叠叠。在这样的河水中嬉戏,“狗刨”才是最应景的游法。不知不觉,日已偏西,来不及欣赏“半江瑟瑟半江红”的美景,就仓促上岸,带着晚霞映照的红脸蛋和身上的水滴狂奔回家。
大人们也 会讲金钱 河的故事。说以前里面有水獭,大老鼠一般,毛色优良,水性极佳,毛皮值钱。有人为贪图水獭皮毛,被其引入深水漩涡,险些丧命。听着就对这种动物极好奇,佩服它的聪慧,憎恶人的贪心。后来才明白,大人们也想借此吓唬我们,让我们少到河边。的确,几乎每年,都有金钱河掳走孩子的消息,那是河水暴怒的一面,一点都不可爱。
每年夏天 , 河水进入 丰水期,加之暴雨,水位暴涨,河水浑浊如土,浩浩汤汤 ,蔚为壮观。村里人扶老携幼都来观看,一边指点河水浩大,一边叹息河上漂流的椽子、家 猪。大水过后 ,岸边的芦 苇没了平 日的俏丽,垂头丧气的,“落水狗”一般。岸边的鹅卵石随着激流没入水底,露出斑驳的土层。有时,河边的白杨都被水冲刷出根系,甚至连根拔起,好不吓人。
洪水过后,金钱河的怒气渐渐消散 ,河水也由橙黄 变为清绿。河滩上留下的坑坑洼洼成了鱼儿、螃蟹的聚集地。这可喜坏了我们,在河边折一根芦苇杆,抓一条就往上串一条,回家让母亲裹着面粉一炸,酥脆滑嫩。我一面后悔自己的残忍,一面感谢金钱河的馈赠。父亲说:他们那时的鱼还多些 ,还大些 ,还有鳖。到了中午,鳖都上岸晒壳,一抓一个准。现在少多了。在鱼的香味里,我和哥哥神往着那个鱼鳖满河的年代。
与母亲去河里洗衣服又是一大乐事。没有洗衣机,脏衣服都用竹篾的篮子挽着去河里洗。河水较平缓处用光滑的大青石支满了洗石。妇人们一边洗衣服,一边话着家长里短。金钱河又成了新闻的聚散地。母亲洗衣服时,我与哥哥就拿着 篮子在水里 搂鱼,是那种很小的鱼,搂到了就放在河边 的浅水滩 里。大了 一点,就帮母亲洗洗袜子、毛巾之类的东西。母亲洗衣服很认真,很干净,污渍随着母亲双手的揉搓 ,流入河里 ,随即被水 流带走。几乎是同时,新鲜清澈的水流又再次涌来,洁净了沾满泡沫的双手和衣物。晾干的衣服,穿在身上很舒服,带着河水的澄澈与柔软。我不禁想:金钱河给予我们清澈与甘甜的同时,也收纳了多少污秽啊!
初中时,金钱河畔建了皂素厂,污水直接注入河流,气味酸腐,很是难闻。我特地去河边看过,水底都被污水染出了痕迹,无奈,只能咒骂着工厂的无良。不久,皂素厂倒闭,金钱河算是躲过一劫。
我上高中的时候,拦着河腰建起了电 站 ,电站上游 水光潋滟 ,一碧万顷 ;电站下水 流浅小,鹅卵石裸露。不过,现在电站也成一处风景,上游还建了水上乐园 ,河岸边还兴起 了农家乐。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金钱河日夜流淌,流进汉江,汇入长江,并终将回 归大海。现在,我沿着金钱河的足迹,跨过汉江,走到长江,来到汉江与长江的交汇 处———武汉。每 年回家,我都要去河边坐一坐,看一看,想着那纯真的、终将逝去的日子。
18.聂耳故乡行 篇十八
玉溪市为大力推行“学习聂耳时代精神、唱响聂耳文化品牌”活动,2004年5月25日成立了云南聂耳音乐基金会。基金会下属的“聂耳音乐研究课题组”,希望能借鉴它山之石,从更高、更宽阔的视角上,去读懂聂耳这本还蕴藏着许多尚未开发出来的精神资源之书,曾率队来到广州星海音乐厅以及番禺区冼星海的故里参观学习。当我与他们谈起星海音乐厅时,他们无不为星海音乐厅的规模、先进的设备、功能的完善而赞叹。而最能吸引我听觉的是他们给我留下的这句话:“星海音乐厅不但有高雅的音乐殿堂又有举行群众性广场音乐会的音乐文化广场。星海音乐厅的设计者心中不仅有对‘阳春白雪’的尊崇,也有对‘下里巴人’的呵护。这正是要把一个城市建成‘音乐之都’的不可或缺的两方面。”
来到聂耳故乡,固然少不了参观聂耳故居。这座位于玉溪市州城北门街3号的老屋并不起眼,屋前立着的一块大理石石碑,石碑上有金色的4个字“聂耳故居”。这座老屋依然保存着百年前的老样子。透过它,你可以跨越时光的隧道,想象百年以前人们的生活方式,聆听静寂与喧嚣的交替。大约一百年前,聂耳的父亲携妻子走出这扇小木门,去昆明谋生,只留下聂耳的大哥大姐留守这幢老屋。多年后,少年聂耳再一次叩开这扇小木门,回到他阔别已久的家园。但自从1930年2月从这扇门走出之后,这幢百年老屋就再没能迎回它的小主人。1935年7月17日,聂耳赴苏联途经日本逗留时,在日本藤泽市鹄沼海滨游泳,不幸溺水逝世,年仅23岁。聂耳逝世的7月17日被日本友人定为“中国音乐日”。玉溪人民为纪念聂耳,从2005年起,把每年7月17日——19日定为聂耳纪念日。
走进老屋,透过天井我仰望远处的天空,想象着它是否和年幼的聂耳看过的一样。在聂耳短暂的人生中,有着许多苦难与荆棘,但他始终自信地在逆境中追求着音乐事业,积极勇敢地投身到革命的洪流当中。在聂耳震撼人心的音乐背后,他的信念是什么?又要克服多少打压?他那催人奋进的激情又是如何迸发的?我在老屋中轻轻移动双脚,希望某一个脚步能和另一个小脚印重叠,让自己的心灵有所感悟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