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物流论文

2024-06-15

农业物流论文(共11篇)

1.农业物流论文 篇一

一、现代农业物流体系的重要作用

物流中心是垦区新型城镇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中心是农业生产、百姓生活物资的“城镇接口”,对内起到仓储、配送和服务到门、到地头的作用,对外承担货物集成、包装、运输、结算、中转、过程服务等基本功能。物流中心对改变场区街容街貌也具有规范作用,如改变运输车辆的乱停乱放、小仓库的乱储乱存等,使城镇的交通安全也有保证。物流基地的有无,最终体现了城镇功能的健全与否,在垦区“抓城”建设的规划中,应给予重视。现代农业物流是“强工”发展的重要支撑。对垦区生产加工型企业而言,从原料的进入、中间加工到产成品包装、运输和商品配送,都需要物流业的全过程服务。垦区生产加工型企业众多,小企业从社会寻找零散运力,虽说便宜,但运输质量与安全不能保证,货物时常丢失、损坏或污染。大、中型企业自备运输车辆和仓储,虽说方便,但管理成本难以降低,竞争力难以提升,空驶和人力、财力的浪费不可避免。国内较好的企业都是通过招标把这一环节交给专业物流公司,而物流公司则入驻物流园区(或中心),并接受其服务和监管。垦区发展物流产业,建设物流园区(或中心)对壮大工业企业发展,扩大垦区农产品外销能力都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是“强工”发展的得力措施。物流体系是“带农”发展的重要基础。现代化大农业离不开现代农业物流。农业生产的各种需求,如:生资、化肥、种子、农机等等,在市场细分、服务细化的今天,都是通过物流体系配送到田间地头的。黑龙江垦区打造一个从总局到分局、到农场、到作业区的物流网络,再通过物流信息网络平台将各个物流中心、物流节点互联,构成垦区的现代农业物流服务体系,将是现代化大农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带农”发展的重要环节。

二、黑龙江垦区物流业现状

“十一五”规划以来,垦区物流业初步形成,成为垦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目前经营的货运站和配货站共计20家,货运车辆1.4万台,其中8吨以上大型车辆达到2360台,占货车总数的16.8%。有运输企业37家,其中三级资质货运企业3家、二级资质货运企业1家,从事危险货物运输企业7家。20xx年完成货运量1500万吨,货运周转量9.4亿吨公里。主要有两种经营体制,一种是交通部门的货运站,因有政策支持和引导,其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较好,服务功能较为齐全;另一种是计划经济时期沿续下来的货运站,转制后由个人经营为信息配载服务部、空车配货部和零担货运接收站,但基础设施条件差,服务功能单一、配套设施不全。目前,物流的主要货物种类是:粮食、生资、水泥、矿产、山产品、地产酒、畜产品、果品、蔬菜、日用商品、建筑材料、机械配件、电子产品、农机产品、煤炭、石油产品、冶金制品、化工产品等等。

三、垦区物流业存在的问题

物流基础条件和设施落后。目前垦区尚无一处真正的现代物流中心。而从事传统货运的货运站、场从总体上看规模小,分散而且功能单一,科学化、信息化管理水平低,多数处于零散经营状态,而且存在占道经营,污染环境的情况。同时专用货运车辆少、车型落后、装卸设备缺乏,物流设施设备的标准化、现代化程度低,都是原始的人力装卸作业。货运市场集中度低、管理分散、整体效益较差。生产组织化程度低,大部分车辆基本处于单车单放的经营状态,加之没有完整的信息网络,货运信息不畅通,公路货运集约化能力不强,货运空驶率高,运输效率和经济效益低下。垦区大部分货运站只能提供停车、临时仓储等基本服务,距离现代物流还有很大差距。现代物流理念薄弱。受传统运输经营理念及模式的影响,货运企业和个体运输对货源单位的服务能力与水平不高,传统观念束缚了专业化、现代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形成和发展。行业没有按照现代物流的要求对企业各自的运输进行整合和重组,或者实行业务外包,导致物流企业“小、散、乱、差”。物流信息化、标准化、专业化程度不高。导致物流资源浪费严重,物流作业效率低,整体的规模经营和网络一体化经营没有实现,很难提供综合性的物流服务。专业物流人才缺乏。目前,垦区从事传统货运的从业人员大都是个体运输户,而且缺乏现代物流专业知识,不能适应现代物流事业的发展需要。

四、发展现代农业物流的重点环节

把各局、场的“物流中心”(或服务节点)建设列入“抓城”规划,完善城镇功能。根据各局、场区位和规模,结合垦区“抓城”建设,分局局直和2万以上人口的农场,应规划建设物流中心,其他农场建设物流服务节点(站场)。农场内实行运输车辆的集中停放、物资的集约化仓储,物流中心组织规模化、网络化、信息化的物流全过程服务。按市场需求和城镇管理的需要,准确定位“物流中心”功能,合理规划布局。物流中心为入驻的物流企业、配(送)货企业、运输企业、工商、税务、金融、保险、运输管理等机构提供办公场所;为运输车辆提供停车场地,为驾驶员提供住宿;为商贸公司、生产企业、批发市场、商场提供仓库或棚储区;可配套建设零担区、汽修汽配区、农机、建材、粮储加工、商贸流通等功能区;开通通信和宽带网络设施,为商贸、农资、生产加工、社会各方提供物流服务。构筑垦区现代物流(中心、货运站、场)服务网络体系。垦区大部分处于省内公路的末端,点多面广,单独的几个物流中心或站、场难以形成规模,货物总量将制约发展的速度。只有构建比较多的站场网点之后,形成连点成线,连线成网的体系,规模化的优势方可显现。建设现代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只有所有的物流中心、货运站场、物流企业、运输企业、运输车辆等参与物流服务的各个单元,都加入到物流信息服务网络之后,才具备现代物流服务的基本条件。在黑龙江垦区应该构建一个适合农垦实际,与全国、全省物流公共网络互联的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垦区物流业才能得以长足较快发展。制定并配套出台发展垦区现代农业物流的扶持政策。国家“十一五”规划正式确立了现代物流的产业地位,国务院于20xx年初又发布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对涉农物流给予特别支持,物流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有利环境。垦区在实施现代化大农业和“抓城、强工、带农”战略的进程中,应制定并配套出台发展垦区现代物流的扶持政策。先行一步,重点解决影响当前物流业发展的土地、收费、融资和交通管理等方面的问题。目前垦区最需要八个方面的政策扶持:财政支持政策、税收减免政策、有利融资政策、土地使用政策、便捷交通政策、结构调整政策、需求引导政策、产业安全政策。政府职能部门应按照现代物流业“网络化经营、一体化运作”的需要,调整工作思路,给予大力扶持。

2.农业物流论文 篇二

1.1 物流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

物流绩效评价指标的早期研究工作主要是建立适用于不同系统的单一绩效测度, 如Cohen和Lee发展的成本最小化评价模式, Arntzen等人的作业活动时间最小化评价模式, Lee与Billington的客户反应评价模式以及Voudouris的弹性评价模式, 这些单一绩效测度由于其简单化而受到广泛欢迎。由于单个绩效测度本身的缺陷以及缺乏可包含性, 致使物流的重要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被忽视, 单纯依赖某一个或者某几个指标来判断企业发展状况的方式, 已经过时也欠准确。

我国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关注物流活动的评价, 21世纪才付诸实践, 对整个物流系统绩效评价方面的研究也逐渐增多, 所建立的指标体系也日趋完善。王成认为物流绩效评估应考虑下列指标:订货周期、配送可靠性 (及时配送率) 、送货完好性、订货状况信息、货物残损率、信息准确率、库存周转率、订单完整性等。王成所设计的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主要涉及了物流的效率和质量问题, 但未考虑顾客满意度等指标, 也未涉及物流效益方面的指标。王勇等人从成本、效率、风险和客户管理四个方面建立了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他们认为, 目前对风险的评价只能根据经验对风险发生的概率进行估计或者进行定性的描述, 而未能给出具体的风险量化措施和控制手段, 这是他们的不足之处。2004年以后, 单纯研究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文章已不多见, 基本上都转向了定量的物流绩效评价, 在此阶段, 武存磊的第四方物流的产业绩效分析, 从资源配置、利润、规模经济济及创新角度分析第四方物流能为企业带来的绩效。这是物流绩效评价方面的一个新的尝试。

1.2 物流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

指标确定后, 评价方法的选择就尤为重要了, 相对于物流绩效指标的研究, 国内外学者专家对物流绩效评价方法的研究较少。目前在物流企业评价方法方面的研究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类:

在功效和效用方法方面, 孙宏岭、戚世均等人提出一种以功效系数法为主、综合分析法为辅的评价方法;马红艳等人利用效用理论方法对物流绩效进行评价, 其立足点是本企业物流的各种指标与同行业物流企业 (即标杆企业) 物流指标间的优劣比较。

在模糊综合评价法方面, 张铎等人指出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对物流绩效进行评价并建立评价模型, 但这仅仅是理论方面的研究;周涛等人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物流企业绩效进行综合评判。目前这些方法大都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 实际应用少。

在灰色分析评价方法方面, 王生凤、唐晋等提出了用灰色分析法进行物流绩效评价, 评价结果表明灰关联分析方法应用于物流绩效评价是有效的、可行的, 且方法简便、易于计算机实现;陈雯, 张强在模糊综合评价的基础上, 建立了基于三角模算子的第三方物流客户服务绩效的灰色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具有更广泛的适用范围。

在DEA评价方法方面, 王瑛等人用两阶段的物流系统综合评价法 (DEA/AHP) , 克服了单纯利用DEA与AHP的弱点, 判断结果更具客观性;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王若钢、冯英浚等建立基于DEA的动态模型, 实现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绩效跟踪动态评价, 从而解决了现实中具有时序特征的动态绩效评价问题。

2 农业物流绩效评价研究现状

2.1 农业物流综述

我国农业物流的发展起步较晚, 早期的研究多从宏观方面着手, 强调国外经验对国内农业物流的影响作用, 比如1992年商业部的刘海飞在《深化改革, 加快农业物流业发展》一文中, 提出商品农业的发展是与流通事业的相应发展密切相关的, 扩大和搞活农业流通, 需要同时注意商流和物流的平衡发展。从此揭开了中国农业物流发展研究的篇章;随后的李斌和沈绍基于1993年发表了《韩国农业物流考察》, 对韩国农业流通体系及组织形式, 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指出了其对国内农业物流发展的意义, 这是国内学者对农业物流研究的首创。

目前对农业物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业物流内涵、特点、农业物流的现状、发展农业物流面临的问题、农业物流绿色化、政府在农业物流中的作用、农业物流模式探讨、农业第三方物流发展、农业物流园区的建设、农业物流服务体系。

刘东英认为农业物流被传统上农业流通研究所涵盖, 专门针对农村物流或农业物流的文献较少。她指出, 现代物流的概念已经被引入农业流通领域, 但独立的农业物流研究尚无合适的框架。她提出整体框架应该包括如下内容:依据生物特性和物流特性对农业分类;分析农业物流体系的构成;研究农业现代物流战略的实施步骤等等。

王新利对我国现行的农村物流组织模式分为这样四种:加工性公司+农户物流组织模式、流通性企业+农业生产者物流组织模式、批发商+批发市场+零售物流组织模式和第三方物流组织模式。在此基础上, 他预言我国农村物流运作模式将经历功能混合、功能整合、物流一体化和供应链管理等四个阶段。

通过对上述文献的回顾, 笔者认为, 国内对农业物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 定性探讨其内涵、作用、对策等, 缺乏实证定量研究。特别是紧密依据地方自然、社会与经济特点探讨农业物流发展的研究成果很少见。

2.2 农业物流绩效评价综述

由于国内目前对农业物流的研究开始较晚, 绩效评价方面又是难点, 因此目前国内专门针对农业物流绩效评价方面的系统性研究尚不多见。

根据作者所掌握的资料, 由于农业物流活动的特殊性, 目前对农业物流绩效评价的内涵和外延还没有一个系统的、完善的界定。结合物流的定义, 本论文试图从物流功能的角度定义农业物流绩效评价, 即农业物流绩效评价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 Agricultural Products Logistics) 主要指在农产品生产、收购、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流通加工、信息活动等一系列环节中, 对物流企业所行使功能的业绩和效率进行的一种事后的评估与度量以及事前的控制与指导, 从而判断企业是否完成了预定的任务、完成的水平、取得的效益和所付出的代价, 以及监测整个行业的发展水平。

在农业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面, 赵英霞从农业物流发展的外部环境、内部流程以及农业物流总体效益三个角度构建了中国农业物流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是目前较为合理、完善的。

在农业物流绩效评价方面, 华中科技大学的杜小芳等人建立了农业物流JIT配送的效益评价模型, 并以生鲜农业物流配送为例, 结果显示生鲜农业物流JIT配送获得的整体效益比传统配送的效益大, 这是农业物流绩效单方面评价的大胆尝试。山东师范大学的赵庆祯、王文宾、赵培忻主要针对种植业农业物流, 建立了指标非线性的多指标综合评价决策模型, 基于网络分析法 (ANP) 的评价模型, 评价了农业物流绩效的优劣。这是农业物流绩效整体评价的先例。王文宾的硕士学位论文在农业物流系统评价与优化研究方面也做了很多有意义的尝试, 提出不少可行的方法。他用网络层次分析法, 评价农业物流系统的有效性。提出了考虑指标权重的隶属度“非平均”偏差法进行路网规划方案评价的研究, 给出了单目标最优决策模型并给出了解法。龚迪生从四个方面研究影响生鲜物流配送的主要因素, 并建立了3个层次25个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 指出采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评价, 但未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评价。

在农业物流优化方面, 另一位学者秦立公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他对广西农业的物流技术现状进行了评述, 建立了广西农业物流技术选择与优化评价的二阶段模型, 并就该模型的软件实现进行了探讨。

这些研究为丰富农业物流理论做了有益的探索, 对依据地方特点研究农业物流绩效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 小结

通过以上对农业物流绩效评价相关问题的阐述, 不难发现, 不论在评价指标选取还是在评价方法选择上, 都有其合理和有效的一面, 但是研究仍然不够深入, 还有待发展和完善。

第一, 目前对农业物流绩效评价的内涵和外延还没有一个系统的、完善的界定, 这是导致专家学者在选取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 侧重点不同的主要原因。

第二, 对农业物流绩效评价方法的研究起步较晚, 已有的研究与实际结合得较少, 这就更加大了理解和掌握的难度。所以最好能结合具体的企业和行业进行实证研究, 将其评价思路、评价建模过程及评价分析过程进行具体阐述。

第三, 对物流绩效评价主要集中于理论研究。而与实际紧密结合和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如借助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也可以做成物流评价软件。

在农业快速发展的今天, 构建一套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 然后采用定量方法对其评价, 并在此基础上, 依据实际地方的地理、经济、人文条件, 形成一套成熟的农业物流分区域发展模式, 将评价结果付诸实施, 是势在必行的。

参考文献

[1]马麟等.四川省现代物流业2006-2007发展报告[M].四川: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7.

[2]赵庆祯, 王文宾, 赵培忻.农业物流绩效评价的ANP方法[J].农业系统科学和综合研究, 2005, (3) :237-240.

[3]杜小芳, 张金隆, 张思华.农产品物流JIT配送效益评价模型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5) .

[4]龚迪生.生鲜物资物流配送绩效的模糊综合评价[J].中国储运, 2007, (5) .

3.江西现代农业物流SWOT分析 篇三

[关键词] 江西;农业物流;SWOT分析;物流信息体系

[作者简介]吴 峰(1977—),男,江西省社会科学院规划办助理研究员。(江西南昌 330077)

物流管理在工业上的成功应用为农业物流革新提供了新的视角。现代农业物流是指以农业生产为核心,以满足顾客需求为目标,运用现代化的物流手段,整合区域农业物流资源,对农资、农产品等实体及相关服务与信息,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产品全过程的供应链管理,使农产品实现其价值、使用价值和在物流过程中增值,降低农产品生产与流通成本,提高市场反应速度,提高客户满意水平,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SWOT分析,也称为态势分析、知己知彼战略,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安德鲁斯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战略分析框架,又被称为道斯矩阵,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因素(Strengths)、弱点因素 (Weaknesses)、机会因素(Opportunities)和威胁因素(Threats),通过调查罗列出来,并依照一定的次序按矩阵形式排列起来,然后运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或对策。

江西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物流业的支持,随着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物流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推动农村生产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制约因素,加快发展我省农业物流势在必行。我们只有认清我省农业物流的优势和问题,抓住机遇,才能取得又好又快发展。

一、优势(strengths)

1、区位优势

江西位于华东地区,是中部省份之一,在国家中部地区崛起方略的带动下,取得了一些成果。目前,我省已基本建成和完善以南昌为中心,辐射全省,联结全国,以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构成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1)铁路。浙赣线穿越东西,京九线纵贯南北,处于“黄金十字”和“国家八纵八横”的路网点架上,直达上海、杭州、厦门、深圳等发达城市。江西境内有京九、浙赣、鹰厦、皖赣,横南,武九6条干线和11条支线。2006年底铁路营业里程2307公里,有鹰潭特等站,向塘西站、南昌站等5个一等站和九江站、向塘站、赣州东站等13个二等站和31个三等站。

(2)公路。2006年底,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为128234公里,包括6条国道、95条省道和诸多县乡公路,公路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36.14公里。等级公路4352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751公里、一级公路812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在全国排名第9。100%的乡镇和95.71%的行政村通了公路。

(3)航空。现有南昌、九江、赣州、景德镇、井冈山等5个机场。南昌的昌北机场是国家级的干线机场,可以起降MD—82型、波音—737、757等大中型客机,现在已经开辟40多条内地和港澳台地区的航线。

(4)水路。在内河航道方面,江西境内有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通航河流及鄱阳湖区航道;全省以赣江及鄱阳湖航线为水运主通道,联通抚、信、饶、修等62条通航河流,通航总里程为5716公里,其中等级航道所占比重为40.84%。水路通江达海,九江港轮船可直通香港、日本和东南亚等十几国。

2、产业优势

江西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省份,是粮食主产省。主要农产品产量进入全国前10位。2006年全省粮食种植面积3547.1公顷,农业总产值为12283225万元。粮食总产量达1896.5万吨,总产量连续三年创历史新高。农业从业人员9377502人。油料种植面积585.8千公顷,总产量78万吨;棉花种植面积65.7千公顷,总产量9.5万吨;蔬菜总产量1176.8万吨,水果160.9万吨,肉类250.1万吨,水产品179.9万吨,禽蛋产量58.2万吨,鲜奶14.9万吨。这些农产品少量农民自用,大部分进入流通领域,形成庞大的农产品物流。

3、资源丰富

江西省农业资源丰富,农产品物流潜力巨大。按照各自的不同区域优势,农业南北产业布局已初步形成。全省有四个产业区列入国家《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即长江中下游出口河蟹优势产区、赣南湘南桂北柑桔州、“双低”油菜长江中下游产区、长江流域优势棉区。并在此基础上建设和发展十大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以赣南脐橙(包括南丰蜜桔、赣北早熟梨)为主的果业、以草食动物为主的畜禽、以环鄱阳湖地区蟹虾为主的水产品、以绿色大米为主的优质稻、以双低油莱为主的优质油料、以无公害特色蔬菜为主的蔬菜、以有机茶为主的茶叶、以香樟为主的苗木花卉、以杜仲为主的中药材和以毛竹为主的速生丰产林等十大类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

4、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基本建成

2005年,国家七部委下发《全国高效率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建设实施方案》,2005年底,“五纵二横”的流通网络基本建成。我省包含全国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两条中两段。一是“哈尔滨—海口”路线(该线路已被交通部等七部门辟为全国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示范通道)一段,途经景德镇、鹰潭、东乡、进贤、南昌县、丰城、樟树、新干、峡江、吉水、吉安、泰和、万安、遂川、赣州、南康、信丰、龙南,涉及G206、320、105三条国道和梨温、温厚、昌樟、昌泰、泰赣、赣定六条高速公路。二是“鹰潭—常山”连接线,途经鹰潭、贵溪、弋阳、横峰、上饶、玉山,涉及G320国道和梨温高速公路。江西对运行在本省公路的运输鲜活农产品的车辆实行减免收费,并设专门通道,保证畅通。

5、综合交通运输能力较强

2006年江西省民用机动车辆中有载货汽车693721辆,其中载货汽车为219637吨。货船5410艘,净载重量为1266766吨。另外,还有驳船120艘,净载重量为29638吨。

6、完善的配送和销售体系

已形成了以省级批发市场为龙头,以中小型集贸市场为基础,多种经济形式和运作方式并存的商品市场网络。目前,全省共建成各类城乡个体批发和零售、餐饮户数达457374家,消费品市场达1602个,年交易额5529917.8万元;已建成具有较为完善服务设施的货运站场200多个。江西深圳农产品批发市场,小兰禽类批发市场已具规模。为逐步完善我省农村现代商品流通网络,今年我省“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范围将扩大到70个县市,建成8000个超市型“农家店”,通过在农村逐步推行连锁经营,构建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满足农民消费需求,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7、通信、广电、计算机等信息网络已形成规模

基本构建了以国家公用网为主体、专用网为辅助的信息化网络结构,建成了安全可靠、覆盖全省城乡的宽带互连网;每个市都为农产品流通建立发货信息平台,已经建成了电子商务CA认证系统。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为现代物流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支撑和保障。

二、劣势(weaknesses)

1、认识不够,观念落后,缺乏整体规划

农产品重要性未被大家所认识,还停留在运输或仓储上。同时观念的理解也有一些“误区”,把国家大力发展物流理解成了谁都来搞物流,盲目上马,造成资源闲置。对物流产业的发展还没有明确的战略目标、发展思路,整个物流产业也缺乏一个宏观协调机制。没有认识到现代农业物流是蕴涵农业生产布局、结构调整、品种流向、农资和农产品实体运动所必须的装卸、储运、加工增值及相关服务、信息的供应链系统;也没有认识到现代农业物流在降低流通成本和交易费用,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强企业竞争力的独特作用。从而造成各部门分割,各行其事,脱钩,缺乏整体协调,没有形成一个完全统一的物流市场。

2、基础设施和流通技术滞后

我省现在基本以自然物流形式流通,物流技术和储运设施建设比较滞后,现代化设施较少,技术装备水平较低。在运输环节,农业物流各种运输方式衔接不配套,标准化程度低,盛装器具不匹配、物流包装标准与物流设施标准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自动化装卸水平低,智能化运输设备和专用工具严重不足;在仓储环节,现代化恒温仓储技术、库存控制技术普及率较低,检测技术较落后;在保鲜环节,传统技术使用多,冰温气调保鲜、减压保鲜等新技术应用少;在加工环节,技术含量低,深、精加工产品少,转化能力差,高压、微波、超临界提取、冷冻关联、微胶囊、膜分离等技术应用少。有数据表明,我省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在 27%左右。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则控制在5%,美国蔬菜水果物流则更为典型,产品可以一直处于采后生理需要的低温状态并形成一条冷链:田间采后预冷—冷库—冷藏车运输—批发站冷库—超市冷柜—消费者冰箱,水果蔬菜在物流环节的损耗率仅有1% ~2%。目前我省农产品的冷链物流尚未形成,其仍是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为主,在整个物流链条上,未经加工的鲜销农产品占了绝大部分,而这些农产品大多数因运价、运力、交通基础状况和产品保鲜技术等原因造成腐烂、变质,损失巨大。

3、农业物流组织水平低、资源配置不合理

农业生产仍以农户为主,生产规模小,分工不细,对物流需求不足而且分散,这制约了物流的供给水平。农业物流的货场、仓库、运输车队、装卸搬运队伍、包装厂、铁路专用线和码头等自成体系,独立运作,相互之间横向联系不多,物流设施设备难以得到充分有效利用,结果造成一方面物流企业数量上供过于求,另一方面,在质量上又满足不了市场需求。

4、缺乏好的龙头物流企业

江西全省现有各类物流企业2000多家,但是大型规模化企业很少,涉农的企业就更少。“一小、一差、五低”现象严重,即企业规模小、集成功能差、专业化程度低、标准化程度低、经济效益低、技术装备水平低、信息化水平低。

5、农业信息网络不健全

农产品物流信息体系既包括农业市场信息,也包括农产品物流的资源信息,而现在农产品信息系统所能提供信息品种和质量都不能满足需要,缺乏有效的信息导向,缺乏一个把政府、市场、客户和生产者有效连接起来的网络,使农资和农产品物流的流向带有盲目性,流程不合理,而且,农户居住分散,沟通渠道不畅,许多农产品信息难以收集、传递,信息化体系建设明显滞后。在信息处理环节,过程控制自动化和综合业务管理信息化程度较低,视频、卫星定位、射频、条码识别、传感等技术还没有普遍应用,农业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相对滞后。

6、物流教育和科研滞后,专业人才缺乏

我省物流的中专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职业教育、上岗资源培训以及物流师资的继续教育才刚刚开始,具备综合管理知识和战略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奇缺。同时对此类人才的引进力度不够,投入不足,专门从事物流研究的人也偏少。

三、机会(opportunity)

1、政府日益重视现代物流的发展

2005年10月江西七部门印发了《江西省全国高效率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建设实施方案》,确保了农产品流通快捷、顺畅、低成本。2006年9月江西省印发《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流通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建立农村现代流通体系,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6年我省下发《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鼓励和支持商贸企业、邮政系统及其他各类投资主体通过新建、兼并、联合、加盟等方式,在农村发展现代流通业。广泛开展联合、合作经营,加快现代经营网络建设,为农产品流通和农民生产生活资料供应提供服务。

2、入世对物流发展带来的巨大机遇

加入WTO,从短期来看,克服贸易壁垒的费用下降,推动进出口贸易的迅速增长,将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新的空间;从长期来看,一系列开放政策更有利于吸引外资,引进国外大型物流企业落户江西,同时降低贸易的运输费用,对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和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缩小带来积极的影响,并加速我省参与国际分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从而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持续扩张的市场空间。

3 高新技术和知识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

高新技术和知识经济是现代农业物流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动力,科技的发展能够缩短农产品的生命周期,提高农产品品质,增加物流对象竞争力;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物流装备、管理和交易方式上的应用,能够提高现代农业物流效率;科技含量高的基础设施能够提高农业物流运作水平;先进、适用的物流技术能够实现农产品有效保值、增值的目标。

四、威胁(threat)

1、外国企业的竞争

加入WTO,国际物流巨头如UPS、联邦、马士基等纷纷斥巨资涌入中国市场,并加快在中国扩张业务网络,他们在资金、人才、技术、经验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江西本土物流企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将直接被推向国际竞争的前沿,直接面对国外大公司的竞争,这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2、贸易壁垒的威胁

丰富的资源、低廉的劳动力使我国农产品出口及加工贸易在世界上有着广阔的市场。这必然会遭到这些国家贸易技术壁垒的限制,比如,技术性贸易壁垒、绿色壁垒、数字壁垒和装备壁垒等。贸易、技术壁垒大幅提高了农产品的进口检测指标,降低了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

3、农产品物流风险大

农产品易腐烂,地域性和季节性较强。易腐性对产品流通效率提出了高要求。农产品生产具有地域性和季节性,而消费却是全年的和普通的,供给和需求之间会产生矛盾,难以准确掌握信息,导致物流环节风险大。

[参考文献]

[1]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南开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中国现代物流发展报告(2006年)[Z].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汪鸣,冯浩.我国物流业发展政策研究[J].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3]王新利.中国农村物流[J].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4]佘飞飞,张露.安徽省农产品物流的SWOT分析[J]物流经济,2007.

[5]赵勤.黑龙江省现代农业物流SWOT分析与发展策略选择[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

4.农业物流科技支撑系统创建论文 篇四

31多渠道加大物流科技资金投入

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物流,我国应向美国、荷兰等国学习、加强科技投入,建立一个持续、稳定的科技经费投入机制。在继续增加各级政府科技财政拨款的同时,要不断增加流通领域科技投入的比重,扶持相关研究院所、高等院校以及物流企业开展农业物流技术方面的研究,利用国家及地方各项自然科学基金,对农业物流技术研究课题的申报予以一定政策倾斜和资金保障。

32增强物流企业技术创新的主动性

要努力发挥技术投资主体的作用,奠定现代农业物流良性发展的基础。不断增强农业物流企业技术创新主动性、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和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首先,企业要正确认识技术创新的内涵,积极提高自身创新意识。技术创新是科技成果商业化、产业化的过程,它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概念,它突出强调了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强调了以市场为导向,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其次,完善技术创新组织体系。要在企业内建立以管理层为核心的技术创新决策体体系,建立以科技人员为核心的保证体系,建立以业务操作层为核心的实施体系。同时,建立技术开发管理中心,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第三,增加用于技术创新的经费。农业物流企业每年应从销售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技术开发经费额度,以适应不断上升的技术创新支出需求,特别要加大对实用技术研究开发的投入。第四,加速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引用。要立足于使用好现有人才,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加速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引用。第五,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农业物流企业要采取各种方法,利用各种渠道,来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尽快形成企业内部创新资源统一调配和利用的格局,提升企业新技术应用、开发和市场响应力。此外,企业还要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制定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办法和措施,使各项科研活动和成果都能做到有章可循。需要强调的是,对于中小物流企业,由于资金有限、科技人员少,在技术创新上,应根据客户需求,可以与客户合作,共同进行技术开发创新,以避免盲目性与不必要的投资。

33突出关键技术攻关

针对我国农业物流技术水平较低的情况,要把技术创新放在突出位置,加大对农业物流技术、物流系统的研究力度,注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结合中国实际消化吸收,在此基础上大力推广,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农产品加工、包装、保鲜技术,农资、农产品搬运装卸、运输、仓储、库存管理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等。特别要加大对绿色农业物流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1)在生产上应大力推进农业的标准化生产。把标准化生产贯穿于农产品产前、产中及产后的加工、包装和产品质量的检验上,把农业生产的全过程纳入规范化、标准化的轨道,实现农产品的优质化。同时,实施“品牌战略”,大力发展名、特、优、新、稀产品,形成一批农产品的强势品牌,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2)要加强冷藏货运车辆的生产和开发,淘汰不符合运输及食品卫生标准的车辆,加强对一些特种运输需要的设备研制开发,满足农产品物流多样化需要。积极推广和应用冷链物流技术,开发适应不同农产品生理物点的宽温度带冷藏运输技术,开发和应用适应多品种、小批量、高频率的物流配送技术,提高鲜活产品配送和分销能力,降低鲜活产品的配送成本。研究开发系列品种齐全的冷藏车,不断完善冷藏物流设备,开辟绿色通道,逐步建立高效率、无污染、低成本的物流体系。

(3)要提高加工、包装、保鲜技术。包装对农产品既具有保护功能,在储存、运输、销售过程中保护农产品保用价值,提高零售工作效率,也有美化功能,吸引顾客关注,而未经加工的农产品,无论是时间和流通效率上都不适应多环节、长距离的流通链条。因此要积极采用新型的保鲜技术,延长农产品的储藏时间,扩在农产品销售半径。

(4)着力开发和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发应用农村内部的网络信息系统,实现农业内部、城乡之间信息资源的传输、交互与共享。广泛运用先进物流信息技术,全面提升农村信息化水平,以满足农业和消费者不断增长的物流需求[2]。在农村经济信息系统基础上,建立农业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用,对农业物流进行实时跟踪、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做好农资、农产品信息搜集、处理与发布工作以及市场信息咨询服务。加快信息技术在农业物流中的应用与推广,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推进网上交易。此外,还要加大连锁管理系统、订单管理系统、仓库管理系统、货运信息平台、与农业物流相关的电子政务等软件开发力度。

34改善人文环境

为使农业物流人才的培养能够更好地适应需求,一方面要拨付专项经费用于农业物流方面的学历教育,建立多层次的物流专业学历教育体系,鼓励高等院校设置农业物流或方向,引导其增设和改造相关课程;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农业物流从业人员的职业教育,切实提高其从业素质与潜力。要积极引导高等院校、工商企业、行业组织及民办教育机构参与并开展多层次的物流技术专业人才培训和教育工作,特别是对农业和农产品物流技术的教育培训。在实际工作中,利用“三下乡”等形式,将现代物流知识、物流技术等送到农村,向广大农村群众普及现代物流知识。通过现代物流知识的普及,逐步在广大农民中,特别是农村干部的头脑中树立现代物流观念,让他们认识到现代物流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从而激发和调动他们发展农村现代物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结束语

5.自营物流,海尔物流模式 篇五

海尔物流就是海尔集团顺应市场需求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成为家电行业自营物流的典型模式,也是近年来物流业界异军突起的一颗耀眼之星,其一举一动无不引起物流业的关注,其首席执行官张瑞敏也因此被誉为“中国物流觉醒第一人”。

海尔物流在当初的物流重组阶段,整合了集团内分散在28个产品事业部的采购、原材料仓储配送、成品仓储配送的职能,并率先提出了三个JI丁(Justintime)的管理,即JIT采购、Jj丁原材料配送、JIT成品分拨物流。通过他们,海尔物流形成了直接面对市场的、完整的以信息流支撑的物流、商流、资金流的同步流程体系,获得了基于时间的竞争优势,以时间消灭空间,达到以最低的物流总成本向客户提供最大的附加价值服务。

在供应链管理阶段,海尔物流创新性地提出了“一流三网”的管理模式。海尔集团自1999年开始,进行以‘,市场链”为纽带的业务流程再造,以定单信息流为中心,带动物流、商流、资金流的运转。海尔物流的“一流三网”充分体现了现代物流的特征:“一流”是以定单信息流为中心;“三网”分别是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络、全球配送资源网络和计算机信息网络;“三网”同步流动,为定单信息流的增值提供支持。

海尔物流的信息化技术一直处于不断革新、改进的过程之中。建立ER尸系统是海尔实现高度信息化的第一步。在成功实施ER户系统的基础上,海尔建立了SRM(招标、供应商关系管理)、B2B(订单互动、库存协调)、扫描系统(收发货、投入产出、仓库管理、电子标签)、订价支持(订价方案的审批)、模具生命周期管理、新品网上流转(新品开发各个环节的控制)等信息系统,并使之与ER户系统连接起来。这样,用户的信息可同步转化为企业内部的信息,实现以信息替代库存,零资金占用。

在基础设施方面,以强大的网络技术为依托,自2002年开始逐渐推广条码扫描和日F技术在物流中的使用,以解决成品物流过程中面临的准确率、实时性、高效性和问题可追溯性的要求。2003年海尔推广全程扫描后,物流业务的准确率有了明显提高。发货的准确率达到100%,提高了客户的满意率。同年底,海尔物流开始进行先进先出索统闸口的试点,并于2004年初在全国42个配送中心进行推广,全面实行严格的先进先出管理,加快了库存的周转效率。

好的企业满足需求,伟大的企业创造市场。海尔物流在拥有了三个JIT的速度、一流三网的资源和信息化平台的支持,在不断完善内部业务运作的同时,积极发展品牌集群和社会化物流业务:其一是品牌集群,打造搭建一条完整的家电产业链。其二是构建社会化的采购平台。海尔目前在全球有10个工业园,30个海外工厂及制造基地,这些工厂的采购全部通过统一的采购平台进行,全球资源统一管理、统一配置,一方面实现了采购资源最大的共享,另一方面全球工厂的规模优势增强了海尔采购的成本优势。

海尔通过整合全球化的采购资源,建立起双赢的供应链,多产业的积聚促成一条完整的家电产业链,极大地提高了核心竞争力。建立起强大的全球供应链网络,使海尔的供应商由原来的2200多家优化至不到800家,而国际化供应商的比例却上升至82.5,目前世界五百强企业中有五分之一已成为海尔的合作伙伴。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的整合使海尔获得了快速满足用户需求的能力。

2003年,海尔物流在发展企业物流的同时,成功地向物流企业进行了转变,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目海尔第三方物流服务领域正迅速拓展至l丁业、食品业、制业等多个行业,并取得一定成效。另一方面,在不断拓展第方物流业务的同时,海尔开始提供第四方物流服务,同第方物流相比,第四方物流服务的内容更多,覆盖的地区更,更能开

6.物流类:物流、助理电子简历 篇六

物流类:物流、助理电子简历模板

个人基本简历  
简历编号:   更新日期: -12-11 无照片
姓 名:   国籍: 中国
目前所在地: 广州 民族: 汉族
户口所在地: 广东省 身材: 168 cm?56 kg
婚姻状况: 未婚 年龄: 22 岁
培训认证:   诚信徽章: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 应届毕业生?
应聘职位: 物流类:物流、助理、
工作年限: 0 职称: 无职称
求职类型: 全职 可到职日期: 随时
月薪要求: 1500-- 希望工作地区: 广州
个人工作经历:
公司名称: 鑫荣懋起止年月:2009-07 ~ 2009-11
公司性质: 所属行业:
担任职务: 仓管
工作描述:  
离职原因:  
 
公司名称: 绿色世纪起止年月:2009-02 ~ 2009-06
公司性质: 所属行业:
担任职务: 储备干部
工作描述:  
离职原因:  
 
公司名称: 鑫荣懋起止年月:2009-07 ~ 2009-11
公司性质: 所属行业:
担任职务: 仓管
工作描述:  
离职原因:  
 
公司名称: 绿色世纪起止年月:2009-02 ~ 2009-06
公司性质: 所属行业:
担任职务: 储备干部
工作描述:  
离职原因: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最高学历: 大专 毕业日期: 2009-07-01
所学专业一: 物流管理 所学专业二:  
受教育培训经历:
起始年月 终止年月 学校(机构) 专 业 获得证书 证书编号
-09 2009-07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物流管理 大学专科  
-09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营销 营销员  
 
起始年月 终止年月 学校(机构) 专 业 获得证书 证书编号
-09 2009-07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物流管理 大学专科  
-09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 营销 营销员  
语言能力
外语: 英语 一般    
国语水平: 良好 粤语水平: 良好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有着良好的职业操守,和一颗负责的心,善于沟通,敢于承担。
 
详细个人自传
  月薪要求:1500元以上

 

希望工作地区:海珠、天河

 

7.区域农业产业链物流体系总体构想 篇七

一、产业链物流模式引入

1.产业的定义

产业随社会分工的产生而产生, 并随社会分工的发展而发展, 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 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 产业内涵不断充实, 外延不断扩展。产业不仅包括生产领域的活动, 也包括流通领域的活动;不仅包括物质资料部门的生产、流通和服务, 也包括非物质资料部门 (服务、信息、知识等) 的生产、流通和服务活动;不仅包括生产部门, 也包括流通部门、服务部门甚至文化教育等部门。

2.农产品物流产业定义

农产品物流是指与农产品物流特性相关的企业经济活动集合。[1]

根据农产品物流的定义可以得出农产品物流产业则是指:与农产品物流特性相关的企业经济活动集合。

二、地区农业产业链物流体系总体构想

对现有农产品物流状况存在弊端的深入分析后, 得到新农产品流通体系模型设计, 如图1所示。

农户之间根据地域在政府的协调下依托当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结成地区性农产品集合体, 这种集合体代表农户全权与农产品批发商进行直接交易。这样有两个方面的优势:对农户而言, 由集合体来统一进行农产品销售可以减少他们在农产品销售时由于信息极度不对称所带来的交易风险, 使得农户可以专心生产, 发挥所长;对农产品批发商而言, 与集合体进行交易可以提高交易批量, 减少经过中间商的环节次数, 形成长期、稳定的供求关系, 降低交易费用, 降低物流成本。

地区性农产品集合体作为对外统一的销售主体, 销售渠道有两个:一是将农产品销售给农产品批发中间商。二是将农产品销售给批量客户, 即专门的农产品卖场 (超市) 。

新的模型中农产品中间商与现有农产品销售模式中的中间商相比更多的是做好渠道的工作, 具体的农产品物流通过专业第三方物流公司来完成。

地区性农产品集合体可以作为地区性农产品销售公司, 拥有稳定的农产品货源, 它的销售途径可以向零售领域延伸。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完成:一是地区性农产品集合体作为经营主体通过发展连锁农产品超市、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向零售领域延伸。如深圳农产品公司已经发展了上百家“民润”超市, 并正筹资8亿元建立全国最大的生鲜加工配送中心。[1]例如, 四川省成都地区, 曾经进行过在社区设立专门的农产品销售门市的试点, 但由于物流信息不畅、体制不顺等问题导致物流成本过高, 经过一段时间发展后也就无果而终。二是地区性农产品集合体在超市通过承包方式设立果、菜等生鲜食品销售专柜, 或向超市门店开展配送业务。在成都地区的各大超市, 如家乐福、红旗连锁、好又多等尚未发现有各个地区农产品销售专柜, 超市中销售的农产品基本上都是由各大超市自行采购。在超市调查发现仍然有生鲜专柜如通威鱼和圣迪乐乡村土鸡蛋, 销售情况良好, 并且随着社会发展, 超市作为农产品销售主体将会进一步成型, 传统的市场销售将会逐渐退出市场竞争。

例如, 家乐福超市销售的白菜是由家乐福超市集中到销售地采购, 然后统一进行包装处理, 最后到各卖场销售。

三、区域农产品物流产业模型设计

总的来说, 农产品物流产业模型设计突出的一点就是体现商流和物流分离, 进而实现所有的农产品交易和帐目结算都通过网络进行, 具体的物流由农户、政府和第三方物流公司组成的物流企业来具体负责。例如, 四川现有专门的农业经济网站http://www.scnjw.gov.cn/, 是由政府创办, 可以实现成都地区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交易信息查询, 并且有专业的数据库资源提供查询。该网站功能上做一些完善就可以作为农产品交易的网上平台, 电子商务的运用技术也比较成熟, 风险较小。具体可以通过在成都周边农产品主产区建立若干个农产品集合体, 由政府组织, 在当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基础上通过政府、农户和物流企业共同出资在主农产品产区结合实际建立农产品加工中心, 对农产品进行保鲜等加工之后再运送到销售地, 这样可以明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同时可以为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出路, 提高农民收入, 农产品物流费用以及物流环节的损耗也可以大大减少。

1.农户的集合

目前西南地区农业产业化模式主要有“龙头企业 (公司) +农户”、“批发市场+农户”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户”三种。[2]因此由农业产业化中的各类经营主体自营农业物流也可有三种模式:一是由农业产业化中的龙头企业兼营农业物流。二是由农产品流通领域的经营单位, 如销售商、专业批发市场等经营农业物流。三是由各类农户自己组织的合作经济组织自营农业物流。不同物流模式的选择是根据各个地区的不同情况来决定的。不论采取什么样的农业物流模式, 都需要通过农业产业化将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到统一的产业链中来, 只有这样才能发展农业物流。在新模型中采用的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模式, 将成都地区农产品产区中的农户组织起来, 本着自愿原则, 以政府为主导, 结合地区实际, 建立地区性农产品集合体。

物流业被很多人视为“第三利润源泉”, 说明其中蕴藏着巨大的利润, 同时也意味着这一领域将有众多的企业期盼分一杯羹。实现农业产业化, 发展现代农产品物流, 最大困难是如何合理分配农产品物流带来的利润。现代物流主要是通过建立高效率的供应链管理系统或商品配送体系来降低物品的流通成本和交易成本。[2]因此, 要使农产品物流健康发展, 必须降低农产品从菜地到餐桌的流通成本, 特别是要使农户从农产品物流的发展中获取利益。在新的模型当中, 需要政府、商家和农户的共同努力才可以实现, 而在这三者中利益最容易受到损害的群体就是农户。实现这个全新的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 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保障农户的利益, 从而确保他们的积极性。首先, 需要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大力发展农民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地区性农产品集合体, 让农民有组织地参与到农产品物流的经营过程中来。其次, 可以适当引入股份制, 采取多种形式让农户以现金、土地等方式来入股, 使得农户加入到农产品物流中来, 通过合理的利益分配, 保障农户从农产品流通加工和附加值的提升中获得利润。

例如, 四川省邛崃市羊安镇汤营村在村里创立农业公司, 农民用土地等入股加入公司, 建立专业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农产品的销售由农业公司来完成。农民在公司工作, 通过创新经营方式并最终取得成功。汤营模式[2]流程如图3所示。

2.第三方物流技术引入

分析西南地区农产品物流状况发现, 导致现有物流体系效率低下的原因是农产品物流体系中物流技术处理手段没有得到有效运用。引入先进物流技术手段和第三方物流公司加入到新的农产品物流体系中来是新模型得以实现的关键。

第三方物流[2]是指既非商品提供方 (生产企业) 又非商品需求方 (商业企业或生产企业) 的第三方企业, 通过契约为客户提供的整个商品流通过程的服务, 具体内容包括:商品运输、储存配送以及附加值服务等。

西南地区实际情况表明, 在农产品领域发展物流不应拘于单一模式, 可鼓励多种形式的物流模式发展。从物流业的经营组织形式来看, 物流可分为生产、销售企业自营物流和第三方物流两大类。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正处于由生产、销售企业自营物流向第三方物流发展的阶段。农业领域发展物流, 必须根据各地农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水平和基本特征, 采取循序渐进、分类发展的原则。当前西南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表明, 在大部分地区农业基本上还处于低水平的小规模生产状态, 并不具备全面推行现代物流的基础和条件。同时, 新建立的地区性农产品集合体也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来开展自营物流。例如, 近几年四川省成都本地市场第三方物流产业发展迅速, 第三方物流公司如雨后春笋大量涌现出来, 可以提供大量物流外包服务, 并且成都周边地区经济发展迅速, 基础设施比较完善, 可以考虑一种以地区性农产品集合体、政府和第三方物流公司来共同发展农产品物流的全新模式。

3.电子商务技术运用

推进农业电子商务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有利于推动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提高农村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 形成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完善, 使得农业电子商务成为现实。分析西南地区农产品物流状况发现, 农产品物流信息不畅主要是在整个农产品的生产、供应和销售物流上缺乏一个统一的平台支撑信息共享。缺乏信息平台, 农户无法了解农产品的需求情况和价格走势, 对于农产品销售的时间和价格主要靠主观把握, 缺乏足够的客观依据。农产品批发商如何寻找大量货源, 通常依靠自己的社会关系直接到生产地与农户联系, 这中间有很大的交易风险, 同时增加了大量的交易费用。

从以上的新模型中看出, 可以考虑对农产品交易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 运用电子商务的方式来完成, 实际的物流则通过第三方物流公司来完成。

摘要:本文从产业链与物流链的角度提出了农业产业链物流体系的一般性构成, 分析了在物流体系中的一些构成因素:农户、地区性农产品集合体、中间商、批量客户、零售商等。在区域农产品物流产业模型设计中重点分析了农户的集合、第三方物流的重要作用、电子商务技术的运用。

关键词:农业产业链,区域农产品物流,产业模型,第三方物流

参考文献

〔1〕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8.射频识别技术在农业物流中的应用 篇八

【摘 要】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新兴的自动识别技术,其优越的性能特点使其将取代条形码,并将在物流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目前中国和有些先进工业国家一样,都在努力尝试射频识别技术在物流业中,特别是在农业物流领域的应用。通过现代化的物流信息管理,形成一套完整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有效的提高物流的效率。本文介绍了射频识别技术及其在物流管理中的优势,分析了射频识别技术技术在农业物流中的应用,并提出射频识别技术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射频识别;RFID卡;读写设备;物流

1.射频识别卡

RFID即射频识别(即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以下简称RFID),又称电子标签。是从90年代走向成熟的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将射频识别技术和IC卡技术成功结合起来,将无源以及免接触的难题解决了,是电子自动化技术领域的一项很大的突破。RFID是将来标签市场中的一种终极产品,在市场上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2.射频识别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优势

2.1使读码劳动力成本降低

使用产品级射频识别技术能帮助零售商的劳动力成本减少,货物管理和货架存品的服务费也减少,对于射频识别技术的产品来说,通过提高自我的服务项目,减少检查的时间和检查的错误,将能改进目前这种“自动扫描”的检查方式。

2.2使库存和销售人员方面的成本减少

一般情况下,对商家来说库存及销售成本比较高。利用读写器来读取容器、货盘、纸箱和物品,从而取代消耗人力的条形码识别过程。射频识别技术能够使销售人员的数量减少30%以上,从而降低了成本。

2.3使偷盗情况的减少

对于商家来说,就货品被偷盗一项,每年造成的损失就高达几百多亿美元,保守估计造成的损失将占到全部销售额的1%-2%。采用了射频识别技术后,可以在供应过程中实时追踪货品,指明某个时刻某件货品所处的具体位置,并且也能减少存货中的出货遗露。射频识别技术已在部分货品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尤其适用于那些具有比较高的利润或价格很贵的货品。

2.4使存货有所节余

射频识别技术能有效地降低存货中的错误,很大程度的提高存货报告的有效性。通过使用射频识别技术来准确地追踪货品,公司能够清楚地掌握货品销售的历史记录,并且对实际所需存货预测的准确性有所提高。

3.射频识别技术在农业物流中的应用

物流是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领域之一,物流所特有的高度准确率和快捷性很大程度的降低了农业中的物流成本,提高了货品分拣中的自动化程度,从而降低了差错率,使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服务效率提高了,也使整个供应链管理显得透明而高效。射频识别技术在农业物流领域主要用于对货品的跟踪,运载工具和货架等的识别方面。以下是射频识别技术的一些典型运用。

3.1可以实现智能化的托盘系统管理

把每个托盘上都安装了射频标签,在托盘进出仓库的必经通道口的上方位置上安装射频识别器。当装载着托盘货物的叉车通过时,射频识别器就会获取射频标签内的信息,并将信息传递给计算机,将托盘的通过情况记录下来;当托盘装满了货物时,自动称重系统便会自动比较单个托盘的重量和装载货物的总重量,从而获取它们之间的差异,了解货物的实际信息。通过使用射频技术,可以准确地获得仓库中的托盘、货物状况,进而使仓库的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3.2可以实现通道控制系统管理

把射频标签安装在仓库中的各个包装箱上作为唯一标识,把射频识读器安装在包装箱进出仓库的通道进出口处,识别器天线固定在上方。当包装箱通过天线所在处时,计算机会把从标签里获得的信息与主数据库里的信息进行比较,信息正确时绿色的信号灯亮,说明包装 箱可以通过,信息不正确时,会将红色信号激活,同时也将日期和时间记录在主数据库中。该系统建立了高速、有效的信息输入途径。也就可以在高速移动的过程中获取信息,很大程度的节省时间。同时还可快速获得信息的回馈,从而降低货主的风险。

3.3可以实现集装箱自动识别系统管理

集装箱上安装标签。当运送集装箱的汽车、货船、火车到达或离开货场时,通过射频识别设备,对集装箱进行自动识别,并将识别信息传递给信息系统,实现集装箱的跟踪管理,提高集装箱的运输效率。

3.4可以实现配送过程中贵重货品的保护

在有的仓库中可能会存储着价值比较贵重的货品,为了防止货品丢失,或者防止装着这些货品的托盘放错位置而导致交货延迟,可以采用射频识别技术,以保证叉车移动托盘时按照正确设置的线路走,降低了在没有监控道路上货物被盗的可能。

4.射频识别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

射频识别技术与其他新兴起的技术一样,也会存在一些问题,但射频识别技术的发展趋势在未来物流管理中是不容忽视的。为保证射频识别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广泛的应用,其未来研究方向应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4.1制定统一的射频识别技术标准

射频识别技术标准的不统一是制约射频识别技术发展的第一因素。因為每个射频识别标签中都有一个惟一的识别码,如果射频识别的数据格式都不同而且又互不兼容,那么这些的射频识别产品就不能通用,这对全球化经济商品流通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制定统一的射频识别技术标准,让一个射频识别产品能顺利地在全球范围中流通下去,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大问题。

4.2实现射频识别技术软硬件技术的突破

尽管射频识别技术具有远距离读取数据、非常高的储存量及有强大的抗污性等特性,但是射频识别技术读取的准确性的问题仍然需要进一步增加,主要是开发研究射频识别标签与读取机的工作。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管理过程中,与读取设备和相关的管理应用软件是离不开的。所以,射频识别技术的软件开发和研究工作也有待进一步发展。如何用射频识别技术带来的数据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4.3解决射频识别技术安全问题

应用射频识别技术的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对企业的供应链进行透明管理,但同时也会使个人隐私不安全。因此,就迫切需要尽快研究出增强安全性能的射频识别技术产品。

4.4降低射频识别技术的成本

目前最困扰企业大量应用射频识别技术的关键问题是射频识别技术成本的降低问题,其成本的消耗最主要的是标签的使用、读写设备及管理软件的成本。其中,由于标签是贴于每个单件产品上,使用数量非常大,因此标签成本的降低,将是射频识别技术成本降低的最重要的部分。

由此,射频识别技术已经成为本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技术之一。因其耐用性、方便性且可高速通信等特点,在电子信息领域中越来越广泛应用。尤其在农业物流的应用上,促进了我国农业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的发展。现代农业物流将射频识别技术与现代的物流管理相结合,将会极大地提升物流管理各个环节的智能化水平和服务水平,其势必成为本世纪现代物流发展的不可逆转的趋势。 [科]

【参考文献】

[1]游战清,李苏剑.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原理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146-173.

[2]陈大才,王卓人译.Klaus Finkenzeller.射频识别(RFID)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6:115-143.

[3]潘利华.我国IC卡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04(7):35-39.

9.物流师基础物流信息管理题 篇九

1、根据仓储管理信息系统制定的目标,可设定(仓储管理信息系统)。包括(库位的设定)、(库位的安全库存和物品的最低存量)、(入库管理)、(、出库管理)、(库内移动)、(费用结算管理)、(统计分析管理)七项功能。

2、计算机可以根据仓库的实际情况,自动生成(三维立体仓库模型),提供后续的可视化操作。该模型可以自动实现仓库(三维立体图)与(二维平面图)之间自由切换,并在模拟位置 上就可以查询(相应的库存物品)及(物品的状态)等属性。

3、对仓库的(最大库存量)进行设置,确保仓库存储的最大化以满足客户的要求,同时对一些客户的仓储物品的(最低库存量)进行设置,以满足客户的生产需要以便随时根据实际情况对(安全库存量)进行设定。

4、根据(入库申请单)对入库信息的预录入,经过审核确认后进行(库位的分配),从而完成实际入库操作。可以通过(射频技术)完成入库的操作,并根据客户、物品进行自动库位的安排。应用射频技术快速完成入库信息录入,并根据客户、物品的型号、规格进行同类物品的(自动归类),增加(入库操作的审核),确保(数据的准确)。并随时可以统计(任意手段)、(任何客户)的入库情况。

5、根据(客户的实际要求)和(客户的实际库存情况),提前做出库准备,一旦确定出库后,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出库,并(对出库申请进行审核),以保证出库物品的正确。同时对客户的库存物品的(最低库存进行动态评估)。根据出库申请单位、物品等属性,快速定位,并对出库物品进行(登记)、(审核)、(待出库)、(实际出库)等过程控制,(动态管理)库存量。

6、对库存物品的存放合理性进行(人工调整),使(仓库的利用率最大化),(节约仓储成本),降低(客户的资金压力),有利于(满足客户的实际需要),同时(提高物流企业的竞争力)。快速实现库位的调整,同时对(物品移动进行跟踪)。

7、实时地登记(各种费用),一旦费用经过(客户)后,不可以再(修改)和(删除),确保整个资金流的安全。

8、实现对入库和出库的数据进行统计,并随时可以掌握目前的(库存状态);可以实现对(客户的评测)和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成绩的考评)。根据(入库和出库的数量和频繁程度),实现对重点客户跟踪,以及对业务增长型客户进行挖掘。

9、运输中的决策主要包括(选择较合理的运输方式和路线)、(具体物品的运输物流计划)。

10、运输信息系统,其目的是:对运输过程中的人、车、货、客户以及费用核算进行有效的协调和管理,实现各种资源的实时控制、协调管理、满足客户服务的的信息要求。

11、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的两个必须是:必须能够对物流公司的所有的车辆进行实时跟踪,并能够合理的安排司机、车辆、人物三者之间的关系,优化企业内部管理,提高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同时,必须与物流环节的其他相关系统的衔接,保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畅通。

12、一个成功的运输战略开始于(有效、严密的整体计划),这是一种基于(企业自身的情况)和(最终客户的需求)来量身定做的战略方案。在实施计划之前,先通过(多种假设进行测试),并根据(业务需求的变化)进行快捷的修改。将所有的(可变因素)和(客户的可变因素)纳入预计之中,通过(多种线路进行分析),充分利用(企业资源),最终确定最佳业务方案。

13、利用(卫星定位)和(无线通信手段)来传输和显示动态载体的移动信息,使办公室和驾驶员之间能通过无线通信相联系,实时掌握业务运行,从而实现管理人员、客户服务部门、调度员、客户代表以及其他人员通过(计算机)可实时了解(所有移动作业的进程)和(工作人员的位置)。

14、对(运输车辆信息)进行日常的管理维护,随时了解车辆的运行状况,以确保在运输任务下达时,有车辆(可供调配)。它主要包括了车辆的一些(基本属性),如载重大小、运行年限、随车人员的要求,以及是否是监管车辆等。

15、为确保车辆的最佳运行状态,需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对车辆进行维修和保养),并编制(维修和保养的计划),从而保证整个运输业务过程中的安全和准时,进一步提高客户服务水准。

16、对驾驶员的(即本信息)进行管理,以随时跟踪。在对驾驶员的管理中,还需要对驾驶员的(出勤情况)进行管理,以便在任务安排时可以自动判断任务当日是否能够正常地出勤,还是有其他情况不能担当此任务

17、登记客户需要进行运输的(货物信息),以便合理地安排运输计划。

18、根据(客户的要求)安排运输计划,客户的一笔业务可以安排一次运输计划,也可以安排几次运输计划,这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安排。(运输任务的大小)、(客户时间要求的限制)等,都是安排运输计划所要考虑的因素

18、根据运输计划,将运输计划分解成(一笔一笔的任务),将运输计划分解成一个一个的原始任务后,这样在安排车辆时就可以根据地点、时间、车班情况进行(优化组合),同时还将(选择最优的运行路线),达到较高的车辆(利用率和效率)。

19、根据已经生成确定的任务列表制作(派车单),并及时地将派车单交给(当班的驾驶员),实施运输计划。

20、驾驶员把货物送至目的地车辆回场后,将客户(收货确认)带回,输入本次执行任务后的一些信息,如行程、油耗、台班数、货物有无损坏和遗失,以及是否准点到达等,这些数据将作为(统计分析)的基础。

21、将派车单的内容写入IC卡,这样出车的车辆就具有(电子身份证)的功能,这是根据不同的地方对营运车辆管理需要而设计的,它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为的差错)。

22、白卡是(海关对监管车辆管理)的凭证,它(每辆车)都拥有的,而是(运输海关监管货物的车辆)才有的。

23、各种车辆(运营情况)、(派车情况)、(任务的完成情况)以及(月度统计报表)的处理,这是企业营运分析所必须的功能。

24、(智能化调度信息网)是为了适应将来大容量、大范围、数字化、网络化的交通运输车辆调度和综合信息服务而开发的平台系统,它以(GPS全球卫星定位网)、(GSM全球个人通信)和(SMS短消息网)、(FLEX高速寻呼网)、(Internet互联网)为基础,采用(数据分析)和(智能化决策)、(GIS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具有(车辆调度、监控、防盗、报警、移动综合信息服务)等功能。

25、智能化交通车辆调度和综合信息服务的基本功能原理是:利用GSM的短信息功能和数传功能将目标的位置和其他信息传送至主控中心,在主控中心进行地图匹配后显示在GIS监视器上,主控中心能够对移动车辆的准确位置、速度和状态等必要的参数进行监控和查询,从而科学的进行车辆的调度和管理,实现对车辆的实时动态跟踪和提高效率等。

26、智能化调度信息网络平台主要由(一级调度信息网络中心)、(二级调度信息网络中心)、(车载终端系统)和(通信网络系统)构成。其中,通信网络系统以(移动通信网络)为主。

27自动收货确认系统在硬件上由两部分组成:便携式电子扫描枪和无线通信模块的PDA

28对每一业务所发生的费用进行登记确认,及时判断(业务盈亏的状况)。

29、国际货运代理企业的信息化需求层次大体有以下三种:业务操作型,业务管理型,决策支持型

30、一套成功的国际货运代理系统的建成,应该达到:(全面优化整体作业流程);(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建立现代物流同步模式);(实现对客户的个性化服务)。

31、国际货运信息系统的实现,将确保(国际货运企业的形象得到全面的提升),同时实现“五流合一”((单证流)、(货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人才流))和“五网合一”((总部信息网)、(分部信息网)、(合作伙伴网)、(政府机构网)、(客户内部网)),使国际货运在物流信息化方面引导同行业潮流,以保持持久的竞争力。

32、国际货运代理信息系统的特色: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安全的权限管理功能使与费用的有关的工作人员各司其职;与其他软件无缝连接;实现了无纸化办公,进一步提高了对客户的服务质量。

33、海空运输出口系统模块概述:实现海空运输出口业务的操作与管理,从接单、制单、订舱、提单签发、费用登记的确认和整个业务流程的管理。

34、海空运输进口系统模块概述:实现海关运输进口业务的操作和管理,从接单、制单、报关、费用登记的确认的整个业务流程的管理。

35、费用管理系统模块概述:实现对费用整个流程的管理,从应收付费用的登记、审核、发票的制作,实现实付的登记、销账,以及自动生成各种统计分析报表

10.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眼中的物流 篇十

因有朋友要求,说我上一篇《浅谈物流成本管理》太过于专业,宽泛,他不是物流专业的,也想了解物流,希望我能写一篇详尽点的,通俗易懂的文章。以下我仅从个人理解角度对物流进行通俗解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什么是物流

其实物流如果说的通俗一点也很简单,从字面的意思我们就不难理解,“物流”其中“物”即为“物体”,“流”就是“流动”,所以最简单也是最广义的“物流”也就是所有物体的流动。所以其实物流涉及的范围是很宽泛的,大多人的误区就在于,一提到物流,大家就只能想到“快递”或者是“货运”。从宏观的角度看,宇宙万物都是在运动的,所以其实物流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例如,你去商店买一包盐,然后你会选择直接提回家,还是用一个手提袋装着提回家,其实这也是一个物流过程。可见物流说大也大,说小也小。物流虽然一直存在我们生活中,但是是最近几年才开始引起大家的注意的,就如同地球的万有引力一样,虽然一直存在,但是当苹果砸到牛顿的头上的时候才被发现。因为物流是近几年才被重视,所以实际上世界还没有一个确定统一的定义,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个较有权威的物流定义,在2001年4月17日批准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对物流的定义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现有机的结合”。这个就是我国对物流的标准概念。但是我还是对其做简单的解释:其实从这个定义我们就可以看出,物流绝对不仅仅是大家平时所想的那么简单,不仅仅是运货,它包括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等工作,并是按照实际需要把这些工作结合起来,从而更还的为客户服务。

二、什么是现代物流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常听到“现代物流”这个词,很多人也会有这个误区“现代物流是不是在现在这个年代的物流呢”?实际上不是这样理解现代物流的,其实现代物流中的“现代”指的是“计算机信息技术”,所以现代物流体现在它是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来辅助工作的。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网络化”。如果非要把“现代”翻译成“现在这个年代”那就这样想,现在是一个信息话的时代,是不是就方便理解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熟悉的现代物流设备主要有“GPS“就是全球定位系统,我们在淘宝网上买东西的时候,可以对物流信息跟踪,它采用的就是这个全球定位系统。还有一个更常见的就是“条形码”等等,其实也就是一些现代技术手段,通过高科技技术来协调物流工作。

三、物流的分类

在工作生活中,是不是也长听说“第三方物流”这个名词,那么什么是第三方物流呢?既然有第三方物流,那是不是也有第一方,第二方,甚至第四方物流呢,他们又分别指代什么呢?

首先应该确定的是,物流可以分为“第一方物流”、“第二方物流”、“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要讲明白这几个定义,我们需要先模拟一个供应链关系,即一个生产企业A企业,一个销售企业B企业,在A给B提供物品的过程中,如果是A负责物流活动,这个就叫第一方物流,也就是生产企业自己提供物流,并将货物运送给销售企业;反之,如果在交易过程中,是B企业负责物流活动,这个就叫第二方物流,也就是销售企业自己提供物流;那第三方物流就是指即不由生产企业提供物流服务,也不由销售企业提供物流服务,而是由两者之外的第三者提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物流外包,现在很多的物流公司就是属于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就是提供方案这几,策划,和业务培训这样的工作,但是不实际进行物流活动的机构。

四、物流具体包括哪些工作

其实在定义中我已经提到了,物流不仅仅是运送货物,它还包括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等工作,其中对于物流来说,最主要的是“运输和储存”,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只做物流活动的部分工作,比如有的企业只做仓储,有的制作运输,有的只做包装,所以我们应该灵活的看物流。看小——每一个活动都是物流,看大——一个物品从生产出来,到销售直到消失的整个过程才是物流。

11.航空物流——物流领航新方向 篇十一

关键词:物流;航空物流 仓储

中图分类呈:F273.1 文献标识码:A

航空物流是以航空运输为主要运输方式发展起来,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将产成品从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等有机组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便利化、一体化服务。由于飞机航空运输成本核算简单、安全性好,因此航空物流也比较适合附加值高、时效性强的产品,以最便捷的手续、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货物运输的全过程。

一、近几年我国航空物流的发展现状

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和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依靠陆路物流和海路物流已不能满足需要,因此航空物流呈现出加速增长的势头。国内航空货运量平均每年以26.8%的速度增长,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航空运输市场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根据民航总局的预测,2006年,中国航空物流同比增长达到11.7%,中国航空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民用航空市场,在中国国际航空运输市场中,其中到东北亚地区的年运输增长率将为7%,成为中国国际航空运输市场中增长最快的地区,到北美地区的年运输增长率将为6.1%,到欧洲的年运输增氏率将为5.4%。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我国迫切需求与之相匹配的航空运输能力。

与此同时,国内一线城市均建设有较大吞吐能力的航空物流中心,航空运输量在过去几年增加了十几倍。中国加入WTO后这几年,不仅推动了我国航空货运市场需求的更快增长,而且航空运输的产品也越来越多样化。现如今,中国航空物流主要运输鲜活产品、精密仪器产品、电子产品、商务文件、通讯产品价值高、时效性强的产品。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航运市场呈现出以下特征:

1.航空物流总体水平低。我国航空物流虽然发展较快,但从总体上看,规模小、货运能力低。经营范围窄,多为从事中航空货运或航空代理,物流整合及技术水平低,服务水平有待提高。货源以普通货为主,高附加值和快件等高端产品比重较偏小,航空物流优势发挥不够,航空物流人才不足。

2.适合航空运输的货物增多。在物流方而,无论国内还是国际运输,航空运输量在整个运输量的比例,不足1%,但其增长却很快。这几年适合空运的货物增多了,即附加值高、体积小而且价格高、重视时间价值、讲究新鲜程度等物资。国航空物流主要服务十鲜活产品物冰果、鲜花、精密机械产品和医疗器械、电子产品、商务文件、通讯产品等行业。随着服务开放的不断深入,书籍、药品、软件、玩具等也逐渐会成为航空物流的服务行列。

二、当今我国航空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我国航空运输能力需要大大提高。面对日益增大的航空运输的需求,国内航空运输能力的增长还不能适应运输需求的增长。航空运输能力主要取决于飞行航空物流中心的货物吞吐能力、工作人员的技能熟练程度、货运飞机数量以及响应时间等因素,而我国的航空物流起步较晚,单从运力来看,国内航空公司货机的数量仅为美国联邦快递公司货机总量的2%,不仅适用货运的飞机数量少,运力有限,而且各项硬件设施和人员的工作技能还相对落后。

2.国外公司已占大部分市场。虽然国内航空公司都加大了货运业务的投入,试图将货运业务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纷纷成立了专业性的货运公司或货运管理部。但是由于国内的航空公司起步晚,目前有近2/3的货运量被国外的航空公司所控,这就使得本就刚刚的起步的国内航空运输市场面临严重的危机。据统计,目前已有近60家国外航空公司在国内开展国际货运业务,如美利坚航空公司、英国航空公司等国际航空公司由于货运业务相对成熟,货运的均价更是低于国内的航空公司,冲击非常大。

3.基础设施条件及技术水平低。国内航空公司中,有一定规模的货代企业建立自己仓库及处理中心,但存在建设水准不高、网点布局不合理、集约化与规模化水平低、设施总体利用率低等问题,国内及本土物流企业管理与物流技术上严重落后于与国际著名物流企业。

三、面对严峻形势,我国航空物流可采取的措施

1.应该尽快增加航空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航空物流业的发展,是以现代化大型立体仓库和专业化的现代机械设备等硬件设施作为基础的。建立和完善现代化、高科技、一体化、专业化、程序化的硬件设施,是实现当前航空物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一方面应加快物流设施的建设:主要是现代化的仓储设施,货物处理中心,保税物流设施,商务办公设施,基础服务设施,现代化专业化的机械设备等,实现场内物流设施的合理布局;另一方面应加快完善地勤交通体系,加快建设机场连接市中心以及主要工业开发区的快速干道,提高进出机场的道路系统建设,逐步形成以机场为中心,发散式的集、疏系统,提高空港物流聚散的效率和能力。

2.加快物流信息化管理建设。现代物流最具特色之处就是网络化、信息化,基本特征就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电子数据的交换得到物流信息和电子商务的服务,以缩短物流的响应时间。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港口码头、货运场站、货运公司、货主之间的信息共享,甚至实现跨地区、跨运输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将大大提高运输效率,有效降低物流成本。

航空物流信息管理可分为内部的信息处理系统和外部的商务营销系统两个方面。内部的信息处理系统主要负责在作业过程中将运输、装卸、分拣、保管、配送等流程通过计算机和网络辅助完成,对整个作业过程进行监控,通过外部公共网络实现流程和货物跟踪的公开,实现信息共用和无缝交换;外部的商务营销系统则是对物流公司、货运代理等业务链上相关的企业,了解航空物流的运营模式,通过系统进行订单以及过程查询。

3.加强国际合作,建立全球网络。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跨国公司的快速扩张,要求国际物流企业必须建立一个全球网络而通过物流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建立战略联系是开展全球物流服务。应对生产及销售企业的全球战略的必要于段。特别是针对于中国当今航空物流的现状,更应积极寻求与国际航空公司的合作。

4.利用优势,加强合作,进行多式联运,降低物流成本。现代国际物流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国际多式联运的发展和运作。公路是最具有门到门运输的便利条件,铁路则是多式联运的重要环节,而港口作为物流平台,可以成为物流所需的多种运输方式的交汇点。国际航运企业本身拥有在全球范围的代理网络,遍及各大洲的分支机构,对就地组织物流作业非常方便,海上运输又是物流链诸环节,流通时间最长、费用最高的一环,其投资也最大,因此国际航运企业应利用自身优势,密切与港口、铁路和公路企业及物流企业的物流配合,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提供全程物流服务,共同构成便捷的供应链系统,达到现代物流服务“高效、节能、迅速”的目的。

5.大力培养专业的航空物流人才。航空物流不同于一般物流,是一个人才和技术密集型的行业,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要拥有一批具备熟悉服务对象的生产、经营和销售,熟悉航空物流服务组织、运输组织相关业务,熟悉市场营销、物流网络、现代航空货运业、计算机技术、电子商务等方面知识,了解相关的海关、工商、税务等部门业务运作程序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物流企业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为此,要大力培养专业人才,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形势。

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航空运输具有运输速度快、航程远、跨越地理障碍、安全、舒适等特点,同时在货物破损率、包装、储存费用方面优势明显。随着经济的快速成长和物流业的发展,航空物流也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逐渐成为一艘新的物流航母,引领国际物流业的发展。

作者单位:河北工程大学

参考文献:

[1]何汉武,汪斌. 论我国航空物流的现状与对策[J].当代经济(下半月), 2007,1:34-36.

[2]马骊. 论物流企业的营销战略[J].商业研究,2006,19:71-74.

[3]胡云涛.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竞争环境及竞争对手分析[J].消费导刊. 2006,1:22-23.

[4]常刚,魏生民. 基于组合优化的停机位分配模型研究[J].中国民航学院学报,2006,3:35-36.

上一篇:从心理学角度看安全管理论文下一篇:考研英语面试常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