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精选10篇)
1.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篇一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意义和途径方式调查研究
班级:12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三班
组长:付志辉201201010004
电话:***
组员: 王庆 201201010041石效丽 201201010022
张继尧 201201010023史振振201201010030
左阿龙 201201010031丁策策201201010032
景安伟 201201010047张勇201201010061
高少华 201201010056毛轩201201010059
刘 琦 201201010039杜振东201201010033
李建涛 201201010037熊永昌2012010100
51指导老师:宋晓辉
实践时间:2014年5月10日—6月1日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已成为了新时期大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社会主义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数以千万计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来锻炼、在历练中弥补不足就成为了大学生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帮助大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扩展视野。
社会实践利于锻炼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社会实践是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构建与个性塑造与检验的良好方式。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认识人生意义大有裨益。使自己的大学生活丰富多彩。
关键字:大学生 社会实践 实践意义 实践途径方式
查目调的: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好处及其实践过程遇到的困难和解决途径调查对象:安阳工学院全体在校学生
调查途径:调查问卷
一、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意义
由雅克•德洛尔任主席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教育的四大支柱》指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是教育的四大支柱。教育应围绕这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大学生通过体验自己学习和工作上的成功与不足,进行自我反思,不断地完善自我,进一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对大学生来说,社会实践是他们受教育、长才干的重要渠道,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学会认知。在招聘会上,用人单位大多喜欢参加过社会实践,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毕业生。大学生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对自身进行客观评价,同时也对不同职业的发展前景和任职资格有一定的了解,这对将来顺利择业、成功就业十分重要。“学以致用,贵在实践”,大学生必须把自己的所学应用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增长自己的见识和才干,体现自身价值。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提高大学生应付各种情况的能力,促进集体协作。社会实践可以培养广大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学会管理自己,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今天的事情今天做完。在与社会的互动中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健全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学会做人做事,最终实现增长知识、锻炼能力、内化素质、全面发展的目的。在全球化的今天,由于各种思潮的冲击,大学生中出现了盲目崇拜西方价值观的倾向,他们追求物质享受,忽略对人生崇高意义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作为在改革开放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注重个人价值,呈现出对社会责任的淡漠。社会实践有助于大学生学会共同生活、工作,构建社会责任感。学会生存不仅是学会紧急避险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发掘自身潜能,以适应世界和时代的变化,增强生存能力。当前许多大学生对于职业生涯发展一无所知,导致一些大学生“毕业就失业”。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可以认知自身的能力、兴趣、个性等,科学规划人生,对未来个人追求与社会发展进行合理定位。
社会实践是当代大学生自我完善、尽快成长的必由之路。社会实践使大学生对自己的实践活动拥有主动权,可以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社会服务,用自己的努
力得到他人的认同,同时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二、分析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实践的逐渐深入发展,参加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得到了很多帮助。虽然很多高校在不断扩大社会实践的规模,但从总体上看,目前社会实践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社会实践体系还不够完善,形式单一。
有些高校不重视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和教育相脱节。在教学计划中,没有把社会实践作为必修课,也没有课程大纲。对参与社会实践的学生和他们取得的成果进行分析考评,也没有与学生评定奖学金等挂钩,影响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古人讲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胡锦涛总书记在同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就指出,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无不经过社会实践的历练和艰苦环境的考验。现在高校的课程设置,实践只是作为教学计划的补充,而社会实践活动又缺乏深度。社会实践大多以调查、参观、演出等形式为主,高校每年开展的社会实践项目是重复的,缺乏创新,而且实践时间短,针对性与大学生的专业特点不相符合,不能很好体现大学生的特点以及让他们学以致用。
(二)没有实践基地,经费不足。
无法保障社会实践顺利开展和实施。现在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大都是自己联系单位,需要花费很多的精力和时间,而且实践盲目性很大,专业性不强,不利于老师对参与社会实践的学生进行指导。所以参与社会实践的学生根本学不到什么东西。当前社会实践最常见的就是暑期“三下乡”,这个活动由团委发起,学生能够参与这个实践活动的人数较少。社会实践也缺乏经费保障。很多学校对于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专项资金很少,更有高校没有专项经费支持,而是在组织实践活动之前向有关部门申请经费,而且经费十分有限。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院系和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除了学校投入经费少以外,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不够了解,没有把自己的发展同大学生这一广阔的资源联系起来,因此对高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资金支持很少。
(三)高校对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不够重视,组织领导不力。
很多高校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够,觉得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形式,只是根据学校的特点有选择性的开展,因此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目前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由学校团委负责具体实施,但是社会实践活动仅仅靠团委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参加并大力支持这项工作。同时学校对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缺乏一种激励机制,另外,大学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不高。社会实践缺乏整体规划。
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建议
(一)完善社会实践体系,创新实践内容。
高校作为实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要力量,应该建立相应的组织管理机构,制定相应工作制度,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正常开展。高校要明确社会实践的重要性、社会实践的内容、保障措施和奖惩办法,使社会实践活动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学校应该把大学生社会实践与教学相挂钩,完善考核评价机制,规定学时和学分,制定与大学生各学习阶段和专业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教学计划,编写教材,规定实践的内容和要求,并配备专门指导教师。这样,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
动的主动性就能得到充分发挥。学校党政部门要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从组织上确保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落实到位。调动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成绩与学生德智体综合测评成绩挂钩,并把社会实践与开展各类先进集体相结合,建立激励机制,让广大教师和学生都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同时,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创新,根据大学生培养专业的特点,除了社会调查、政策宣传等传统的内容和形式外,要与时俱进,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的,开展技术推广,以支教、社区援助等形式大力开展文化普及,设立特色项目。
(二)加大经费投入,建立实践基地。
高校要积极争取社会的支持,努力拓宽社会实践的经费来源渠道。要有效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必须要有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这就要求高校整合各种资源,主动与当地社区、周边乡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建,建立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基地。进一步把高校的科技、教育、人才资源动员起来,探索实现社会实践基地与生产实习基地、创新创业基地、就业实践基地一体化的道路。实践基地还要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和学生的专业优势,并与促进地方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既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有所学,又推动实践基地的发展。
(三)切实加强高校对社会实践重视,建立合理的社会实践成果的审核方法。
学校各级党团组织引导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营造氛围,在校园内广泛开展宣传发动工作。要求高校在社会实践开始前集中对学生进行实践技能与方法、实践论文与报告的书写方法的培训,使学生在社会实践工作开展前就对所研究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高校还要提高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把经验丰富的教师安排到实践中,以保证实践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社会实践活动结果的评定从学生的自身发展与提高,从学生社会实践所取得的成果和社会效益和提高、学校知名度的方面来评定,广泛动员整个社会资源来促进高校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
四、结束语
经过小组成员的不断努力,我们对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意义和途径方式调查进行了有了良好的进展,培养了我们社会实践本领,也对我们日后社会实践中积累经验。作为大学生这样的社会实践是非常有意义的,培养我们社会实践本领。谢辞:衷心感谢小组各成员的辛勤付出和团结,以及各网站及书籍资料的支持,以及被调查人员的大力配合。同时也感谢老师能给我们这次机会和帮助。
参考文献:
【1】 刘德宇,关于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建设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 姚丽娟,江波.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形式【j】,基 层高校.【3】 董文波,深化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对策思考【j】
【4】 周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j】,2004年11月.【5】 孙羽枫,《教育与职业》【j】,2009年第02期.【6】 马德峰,唐文跃,马琴芳,《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及问题——对494篇 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j】,2004年第04期
2.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篇二
近年来一些用电管理新技术的融入逐渐为供电企业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供电部门不仅要满足人们对于电量的需求,更为重要的是要保障用电质量,所以供电部门要定期进行用电检查,及时提供供电信息,在供电的同时满足人们对于电的需求,同时又能保证用电安全。为此,文章中针对用电管理技术,对其提高策略进行了分析。
1 提高用电管理水平的意义
现阶段电作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必需因素,在为人们提供方便的同时,无形中也为人们带来了一定的隐患,为保证用电的安全性,提高用电管理水平,及时进行用电检查是保证人们生活安全的主要手段,与此同时提高用电管理水平也影响了供电企业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全面解决人们在用电时存在的安全隐患[1]。供电企业供电及人们日常生活中用电的过程中,用电的安全问题都成为影响生命、财产安全的主要内容,而供电系统的一系列工作对于用电安全来说都具有十分紧密的关系,实现人们用电安全的主要手段便是加强用电管理技术。加强用电管理技术主要是对用电对象的供电质量、其中存在的安全问题等进行全面的分析与检查,提高对用电管理检查的重视程度,及时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用电安全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解决。由此来说,提高用电管理水平对于保证人们用电安全,杜绝用电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 现阶段用电过程中存在问题
2.1 供电企业缺乏对于技术提高的重视
人们的供电与用电检查是由供电企业负责管理,用电管理技术水平的高低与供电企业的思想观念具有很大程度的联系。但现阶段一些供电企业并没有对提高用电管理水平报以重视,在企业中缺乏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其中还有一些供电企业在用电检查方面也不够重视,这样一来不仅制约中国供电行业的发展,对人们的用电安全也造成了很大程度的影响。
2.2 违规用电现象普遍
受时代发展影响,各种各样的新型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在用电方面人工抄表计量也逐步由电能计量取代,然而在此基础上,供电企业尽管完成了远程近抄的阶段发展目标,将企业中的人力、物力资源大大节省,但在此现象的推动下也催生了违规用电的现象。一些用户抱着投机取巧的心理,在用电检查的漏洞下实施违规操作,使违规用电的现象逐渐普遍化,这种行为不仅对供电企业的供电系统造成影响,同时还会影响人们的用电安全。
2.3 缺乏对用户侧问题的解决
供电企业缺乏对于用电的及时维修、用电检测人员缺乏相对专业的技术水平、用电检测工具缺乏完善在以上种种原因的基础上,容易对居民的用电安全造成影响,虽然一时间不能对供电企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但长此以往,居民的用电安全问题日积月累,其危险程度也会随之不断增加,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便会受到威胁,这不但会对供电企业造成经济上的损失,更为重要的是会影响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用电检测人员在进行检查的同时,尽管发现用电设备等方面存在安全问题,且已以通知形式告知相关人员进行维修并整改,然而就其结果来说依然于事无补。
3 提高用电管理水平的实践策略
3.1 重视用电管理技术的提高全面加强用电安全
提高供电企业中人员对用电管理技术提高的重视程度,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a)加强对相关人员用电管理技术的考核,设置考核制度,将此事作为长期计划,并在企业中加强宣传力度,通过文字、宣传板报等形式将提高用电管理水平深入工作与生活中,由此提高相关人员对于用电管理技术的重视程度;b)及时了解社会相关领域对于用电管理技术的重视程度,将提高用电管理水平宣传范围扩大,不只是供电企业中相关人员对其重视,社会也要提高对于用电管理的认识,以此督促供电企业中相关人员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认识到提高用电管理水平的重要性,保障用电管理工作的有序实施。
3.2 建立违规用电举报制度全面杜绝违规用电现象
a)加强对违规用电的宣传,使人们能意识到违规用电是违法的行为,对情节严重者还会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b)供电企业要不断加强对违规用电的处罚力度,杜绝违规用电现象,建立违规用电举报制度,并设置相应奖励与处罚,激发人们对于举报违规用电举报的积极性,扩展违规用电信息来源途径,以此实现居民用电的有效性;c)供电企业要大力宣传正确用电行为,并设置监督体制,扩大正确用电宣传范围,让人们能认识到正确用电的重要性,对用电行为进行规范,不仅保障了供电企业的经济利益,同时也保障了居民自身的财产安全。
3.3 立足于电力需求制定电力需求侧管理体系
所谓电力需求侧管理体系,即通过一定的奖励策略,使用电用户避开传统的用电方法,使用新型用电技术,在此基础上提升居民用电效率,逐渐达成用电小成本运行的发展目标[2]。不仅对供电企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社会的长远稳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相关人员要在实施之前对用户用电需求进行了解,做好基础工作,相关人员就人们的用电问题进行市场调研,根据调查结果全面分析并了解人们对于用电需求的想法,制定满足人们需求的用电侧管理制度,进行具体的用电管理,同时提高用电管理水平。
3.4 提高负荷预测力度
利用加强负荷预测的形式,能使人们更加了解电网的性能,方便在此基础上制定用电管理计划,加强负荷预测力度同时也是电力侧管理的有效前提[3]。在加强负荷预测的基础上,要紧密跟踪电力供需状态,在对气温、电价等进行研究分析的过程中,关注一些高耗能产业的状态,保证负荷预测的精准性,按照条件的不同制定针对性的电力侧管理方案。并通过预测结果,完善电网的运行、提高电力资源的平衡性、制定供电企业年度电力调控方案,保证电力的有效运行。
3.5 优化用电检查方式
传统形式的用电检查一般是检查人员以手动形式进行记录并实施用电检查,然而随着时代发展、技术进步,手动记录的形式逐渐被淘汰,而受电力用户逐渐增多的影响,传统用电检查方式也不能满足用电记录的需求。此外,因为手动记录的纸张不方便保存,对于用电管理具有一定的制约性,同时也拉低了用电管理的工作效率。为此,要全部杜绝这种现状,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更新传统用电检查方式,在保证用电检查效率与质量的基础上,利用新型科技解决此现象。所以可利用先进的科技,将用电检查工作逐渐信息化且进行信息化、数字化管理,不仅能在原基础上提高电力检查效率,同时也能提高用电管理水平,实现供电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6 提高供电质量优化服务态度
现阶段供电企业在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为实现电力体制改革力度的深入,务必要在企业中设立竞争体系,优化供电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以此保证用电管理技术的提高,保障供电企业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a)由于服务质量是支撑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有效前提,同时也是促进供电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为此,供电企业要在原有服务态度的基础上全面提升供电服务质量,无论是上门电力检查或维修,要保障良好的服务态度;b)为提高供电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提升服务质量是其重要途径;c)供电企业提升服务质量,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积极影响,为满足用户对于电力的需求,相关人员要以优质的服务态度为用户进行电力检查及维修。
3.7 设立用户用电关系管理体系
设立用户用电关系管理,是在用户需求的基础上,利用相关标准、过程的建立及售后服务的管理,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为此,供电企业要在企业中全面引入新的用户管理关系体系,同时和企业的现有客户及潜在用户积极沟通,在企业各个部门积极协调的基础上,帮助供电企业寻求发展新的目标客户,保障用户的满意程度,在安全用电的前提下提高用电管理水平。
4 结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中用电的几率逐渐增大,电在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为人们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如何实现供电企业用电管理技术的提高,一直是企业相关人员思考的主要问题。为此,针对用电管理技术的提高进行了阐述,希望以此提高中国的用电安全,推动供电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鞠鹏来.提高用电管理水平完善用电检查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2):20.
[2]李文俊.提高用电管理水平,完善用电检查管理[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2):67-68.
3.话语实践研究回顾及意义 篇三
【关键词】体裁理论 话语实践 机构话语
一、话语实践研究概述
自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家Harris将“话语分析”这一术语正式引入语言学领域,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们开始从不同视角研究语篇,有力地推动了话语研究的发展。如今话语分析已成为一个极具包容性的跨学科、多层次的研究领域。
最初的话语分析研究只涉及语篇的表层语言特征,认为话语是大于句子的单位。随着语言学研究的深入,话语分析关注动态的、使用中的语言。话语是包括语言和其他符号系统的社会实践。从交际功能和社会语言学视角研究话语具有重要意义。此时,话语是构成社会生活的重要社会实践。话语实践与社会行为相互依存,首先,话语实践受其赖以生存的社会制度、规约的影响和制约。其次,话语实践同时反作用于社会生活,是构建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于话语实践的语篇研究超越静态的语言表层特征分析,关注语境下的语篇建构、解读和语篇蕴含的社会、文化和机构规约等因素。话语实践研究从动态的角度研究语言的行为表现形式,话语研究和社会行为有机的结合,为语篇分析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和手段。
二、不同语境下的话语实践研究
1.学术语境下的话语实践研究。基于话语实践的学术语篇研究是最近发展起来的。基于话语实践研究视角的学科知识和专业实践在填补具体语境下的专业体裁分析和学术体裁分析方面越来越重要。通过语言完成了具体的专业任务,专业实践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科语境下语言使用的特点。先前的学科话语研究只强调文本的重要性,忽略语境因素,包括互文性和话语间性。
学科语境中的话语分析方法主要有基于体裁的话语研究、多视角的文本内研究和基于实践的话语研究。最初的学科领域中的语篇分析大多基于语篇分析或体裁分析理论,关注机构或学科语境下的标准书面语篇。后来的文本间的多视角研究关注某一特定机构中的语篇和学科语境下的语篇间的关系。无论在何种语境下,语言都是完成社会任务的工具。语篇不但体现了语言行为的表现形式也蕴含了制度、机构中的规约。语篇也是个人意义和社会意义建构的场所。基于话语实践的语篇研究采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将语篇视为社会现实建构和理解的中介。
2.机构语境下的话语实践研究。机构话语研究是指通过描写和分析特定工作场所中的话语来了解话语在机构中的呈现方式及话语与机构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关系。
机构话语研究可分为组织话语研究和机构话语研究两大研究阵营。前者的研究者们倾向使用批评话语分析的方法揭示话语在生产和再生产社会秩序,尤其是在不平等的社会秩序方面所起的作用。机构话语研究领域的研究者则常采用互动社会语言学和会话分析的方法揭示机构成员在机构语境制约下进行互动时所遵循的话语机制。话语与机构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话语既反映机构,同时又建构机构。因此,话语实践不只描述客观现象,还帮助我们建构个体身份;在社会层面上,帮助我们进行社会建构。机构的结构和运作方式也影响和制约话语的实现方式。因此,机构话语实践研究无论对了解话语和机构的运作机制还是促进话语研究和机构研究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话语实践研究的意义
话语实践的研究超越了静态的语言表层特征的描述,从动态的角度描述语言行为的整体语境以及参与者之间的交际资源。只有了解了实践的语境,交际的资源的可以得到完整的描述。语篇体裁的特性是每一种已经确定的体裁的关键性特征,是动态的、灵活的。它取决于语篇的交际目的、参与的本质以及体裁事件的预料结果。
分析特定语篇的体裁特性时要综合语篇内的因素和语篇外的因素。语篇内的因素主要包括语境因素、语篇因素和互文因素。语篇外的因素主要有话语程序,学科文化及话语实践。关注语篇中话语实践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语篇中隐藏的信息、作者的交际目的和写作立场,深入了解语篇背后的缄默现象尤其体裁背后的文化理据。
话语实践的研究超越了静态的语言表层特征的描述,它从动态的角度描述语言行为的整体语境以及参与者之间的交际资源。只有了解了实践的语境,交际的资源的可以得到完整的描述。关注语篇中话语实践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语篇中隐藏的信息、作者的交际目的和写作立场,深入了解语篇背后的缄默现象尤其体裁背后的文化理据。
参考文献:
[1]Bhatia,V.K.Discursive Practice in Disciplinary and Professional Contexts.Linguistics and the Human Sciences,2006.
[2]廖美珍.目的原则与交际模式研究[J].外语学科.2009(4).
[3]温植胜.新修辞学派体裁研究的社会认知视角[J].天津外国语学报,2005(6).
4.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篇四
「政治里的公共场域是从文学世界的公共场域演进而成;透过大众舆论的媒介,此一公共场域使国家得以了解社会的需要。」vHabermas 30-31w
「改革是如何将冲突凸显,使之更为易见的问题,而不仅是针对利益或机构的僵滞。从这些冲突与面对之中,新的权力关系必然崛起,其初始、暂时的表达将会是一种改革。」vFoucault 156w
本文拟探讨近十年来台湾报纸副刊内容及版面的转变,尤其针对大量涌现的社会评论及文化研究论述,观察它们何以能压抑、取代了文学、传记、武侠、旅游等传统表达形式。透过文化研究的方法,我想对副刊的生产、消长、社会参与等角色,提供初步的分析与反省,并将这些新兴的评论文章界定为--为现时v与现实w而写vwriting to the momentw的实践批评vpracticing criticismw,进而就其可能投射出的新权力关系作简略的评估。我不打算在此提及某些特殊篇章,也无法涵盖各种报纸副刊,大致上只是以不偏不全的方式,试论几个大的转变及其意义。我比较关心的是:这些评论在「产业化的公共场域」vindustrialized public spheresw中如何制造出阅读社会文本及身体的欲望,如何以其文字达成实践批评,发挥社会及政治功能;同时,我也想藉此一主题,管窥边陲文化的知识分子如何在跨国信息所构成的新殖民与后殖民之交织网络中进行其拨用vappropriationw与跨国本地化vtranslocalizationw的文化生产活动。v注一w拿这两大线索作为根据,本文想谈底下几个面向:副刊的转变与教育、政治、媒体、次文化发展的关连;本地双语知识分子引介当代文化研究成果的微妙位置及其矛盾修辞;专业及大众知识的.互通声气与其潜在冲突,也就是学院菁英与激进人士在打破高、低或上层与通俗文化之分野时,如何被他人定位的问题;乃至于公共议题vpublic issuesw与知名度vpublicityw所造成的作者与阅读社群之间的互动与张力,及随之而起的文化性别、族群、阶层、价值认同与社会作用等。
有关文化研究的历史发展及其方法,已有不少论述v如Hill;Johnson;Leitch等w。最近出版的文化研究读本更是纷纷以大量篇幅,将英、美、澳、印及其它地区的成果加以汇集v如During;Grossberg;Turner 等w,显示出文化研究不仅影响深远,而且已成为显学,不但是一些出版社的主要兴趣之一v最可观的是Routledge, Westview,连以往较保守的大学出版社也开始成立文化研究丛书系列w,俨然是学院里的百灵丹。不过,也因此,文化研究的具体对象及方法变得过份浮泛。但是若以较正面及实用的观点来看,文化研究是二十世纪下半叶相当重要的学术潮流。比较文学者学者巴丝内特vSusan Bassnettw认为文化研究的兴趣及其历史意义,可说是与比较文学在十九世纪的盛况十分类似,均是面临时代的大变动,针对文化、语言、国家、历史与认同等概念的转型,提出跨科际的方法,修正既有的研究领域及其题材v45-47w。
霍尔vStuart Hallw及杜灵vSimon Duringw等学者均以50年代为文化研究v或说正确一点,英国文化研究w的起始期,并以何伽特vR. Hoggartw的著作如 The Uses of Literacyv1957w,威廉士的 Culture and Society: 1780-1950 v1958w,甚至较晚出由汤普森vE. P. Thompsonw所写的 The Making of the English Working Class (1968),为早期的代表作
5.社会实践的意义 篇五
青少年是一个国家的期望,一个民族的未来,我们青少年身上背负着发展中国的伟大而光荣的任务,中国的发展需要创新,需要青少年,我们是青少年,我们要创新,所以我们需要社会实践活动,因为社会实践活动是创新的基础,是创新的源泉,创新来自于社会实践中的体验,
社会实践活动对于我们青少年,对于我们国家都有着重大的`意义,毫无疑问,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十分有必要,而我们要探究的是社会实践活动是否具有其本质的作用,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被说成旅游,到底是与否,下头就以我们班的实践活动为例来说明吧.
透过此次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对社会实践这一名词又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与看法,那么到底中学生是否有必要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对中学生有什么帮忙,我们做了如下探讨:
从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来说,社会实践是一条沟通校内校外的桥梁,它不仅仅能够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并且能够加强教学同生活的联系,并且能够满足青少年学生道德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的成长需求。能够说,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应当相结合,互相促进,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又调动社会的发展,使得学校人才对社会起到重要作用,又使得社会对培养全面型人才的学校教育起到了更好的促进作用。所以需要社会实践来促进同学们了解社会,体验社会,参与社会,服务社会,从而丰富同学们的知识,提高同学们对社会的适应潜力,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全面性要求。
再者,在学校教育的基础上融入了社会教育,拓宽了同学们的发展空间。设置社会实践的目的在于改变高等教育等同于学校,听课等同于学习的观念和做法。把学生的发展置于比课堂,比学校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中,把学生的学习场所,从学校扩展到社区乃至社会,使同学们的学习方式生活化,为学生搭建展现自我的,发现自我的舞台。这是学校沉闷的课堂教学的缺陷,是教育不断更新并具有活力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潜力,帮忙学生构成用心的情感和健康充实的生活态度。
例如在我们的旅途中,有许多个让我们难以忘怀的地方,一个是仙沟彩弹林,另一个是榆林基地。有什么书本,什么课堂,什么样的学校教育能与亲身体验野战而感受到的团结合作,团队精神更形象的呢你进攻,我掩护,你隐藏,我配合,默契地合作,使我们取得了战斗的胜利,这展现了团队合作的宝贵精神,比学校教育的意义更重大。
榆林基地里有英姿飒爽的海军军队,先进技术设备,庞大的舰艇,光在书本里欣赏图片,而不亲身接触,是体会不到的。走出学校真的是走出了一个繁琐的课堂,让我们开阔视野,百分百地抚摸生活,了解生活。
从中我们能够总结出,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不可相隔离,就应充分发挥社会教育对学校教育的促进作用,实施社会实践活动,更好的提高教育质量。
在从当代对中学生发展的需要角度来看,当代是综合的全面的时代,又是创新,适应力强的时代,社会需要我们具备优秀的综合素质,全面的知识体系和高尚的道德修养,独特的创新精神和超强的实践潜力,而社会实践活动恰恰是满足时代赋予我们重任的特快列车,能安全,稳定,高速地将我们驶向更远的目的地,因为它注重学生与社会时代之间的接触与联系,让我们从实践中看生活,从缩影中看未来,例如,前面提到过的榆林基地,有那么多先进的技术设备,那么大的舰艇规模,这是贴合当代需求的,这让我们开拓了眼界,从中我们既能够了解知识,也能够看出舰队之间的差距和不足,这一切都是从社会实践活动中了解到的知识。
从生活的角度出发,社会实践活动拓宽了学生发展的空间,设置社会实践的目地在于改变教育等同于学校,听课等同于学习的做法,把学生的发展置于比课堂,比学校生活更广大的社会背景中,把学生的学习场所从学校拓展到社区乃至整个社会背景中,使学生学习方式生活化,为学生搭建展现自我,发现自我,实现自我的舞台,这是学校克服沉闷的课堂教学缺陷,使教学得到不断更新并具有活力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潜力,帮忙学生构成用心的情感和健康充实的生活态度,好比我们去到的七仙岭度假中心,夜晚散步时,看到当地孩子小小年纪已出来做生意,看店铺,操刀下厨煮夜宵,生活的艰辛和家庭的困苦让他们从小就懂事,不得不出来讨生活,当地人的生活住房如此的破旧简陋,让我们感叹自我的生活是多么的优越和幸福啊.这也是从社会实践中体验到生活实情.
社会是人与人之间共有的家,这个家的井然有序,需要大家的职责感,然而从小在学校里受教育的我们,很少有机会接触社会,自然没有强烈的主人公意识,然而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它不仅仅帮忙我们发展强烈的社会职责感,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对他人,对群众,对社会乃至对整个社会的服务意识和使命感,职责感,以及奉献精神。实现学生在认知,潜力,情感,态度等领域的全面协调和发展。
像南山南海之行中,我们所看到的美丽迷人的景色,干净整洁的街道,我还发现,并没有哪位同学去采摘花草,乱丢垃圾,这都是在活动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来后对社会有职责感的过程。
此次活动中我们学到的并不只是这些,能够说一路走过来,我们和行程都很有意义,并且还发现了些许问题。
独立自主地安排三天两夜的行程该是我们获得的最宝贵经验,没有亲人的照顾,和同学们一齐生活,自我安排时间准备行礼,购买物品,提包拎带,这一切都得独立自主地完成,提高了我们自立的潜力。
安全隐患问题也是就应注意的关键,社会实践是群众出行的活动,以班级为单位的团体难免会遇到一些安全问题,而关键在于如果发生了这些,我们就应怎样应对。是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这次仙沟彩弹活动中教师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受伤的同学得到了及时妥善的处理。
劳教所之行最有意义。28日那天午时我们来到三亚市第三戒毒劳教所,在一番紧张的等待之后,两位劳教人员的演讲开始了。并不是曾辉煌过的人都不会犯错,这正是他们二人的经历,并且从他们的口中我们还明白一朝吸毒,终身受害并终身戒毒的严重后果,像这种社会常识再也没有比亲耳听到一个戒毒人员阐述来得深刻了。
活动过后,我久久难以忘怀,我感受到社会实践是另一个可通,我们都在读生活这部有意义的书,从中我们能学到许多平时不能体验到的东西,使我们更加完善,更加全面地提高。
由此看,社会实践活动作用还是犹在的。的确,社会实践是一场所谓的人生旅行。谁又能说社会实践没给我们带来知识呢?谁又能说社会实践活动没有让我们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呢?
社会实践活动,并不是一次无所谓的旅行,我们是有目的的!旅行活动会去劳教所吗?旅行活动会去榆林基地吗?很显然是不会的。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的确学到了很多。懂得很多,虽然不是像那种真正的在社会中生活,而我们团体又怎样能真正的做到在社会现实中生活呢?可是社会实践给我们的知识真的很丰富。
我们不能否定当今的社会实践仍存在弊端,例如有的同学是不带目的去实践,实践时只想着游玩,回到学校之后因为没有资料,所以索性从网上摘抄,再稍加修改,就成了自我的论文,网上文章,教师也不明白你是否摘抄。这样,社会实践就“完美”告终。高中阶段仅一次社会实践就结束了。可是绝大多数的同学还是很认真地去进行实践,完成论文,从实践中受益匪浅。
6.农民培训的实践与意义 篇六
关键词:凉山彝族自治州;农民培训;实践;意义
中图分类号:g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09-0142-02
农民培训是农民职业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国内,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有一批忧国忧民而又具有敏锐眼光的有识之士开始了中国的农民职业教育,其中杰出的代表包括:黄炎培为了让他“改造乡村,再造民族”工程得以实现,而于1926年在江苏徐公桥区设立农村改革实验区;1929年晏阳初“并不以教育人民识字为满足,而要使农业科学普及于农村”,“计划发展一个县为全国模范”而在河北定县开展平民教育;陶行知为了矫正“走错了路”的中国乡村教育,“为三万万四千万农民烧心香”,实现“改造一百万个乡村”的宏愿而在南京晓庄开办试验乡村师范,以及梁漱溟的乡村建设实验等等。
全国解放以后到改革开放之前,则主要是进行了大规模的扫盲运动,在农民教育的其他方面作为不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农民教育真正迎来了春天:星火计划、燎原计划、丰收计划、绿色证书工程、为帮助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而开展的阳光培训计划等等,仅仅中央农广校成立30年来,就培训农民2.4亿人次,同时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与职业技能培训3 921万人次。这些努力为中国三农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国外,各国政府也都十分重视农民教育与培训,而且做法各异,各具特色。日本政府采取的是一种由国家统筹规划,政府农业部门与相关部门分工指导和协作,以教育系统为农民培训的主体,农业改良普及事业系统予以配合的做法;韩国农民培训也是由国家统筹规划,政府农业部门和相关部门分工指导协作,但具体操作上不同于日本,培训主体以农业技术推广指导机构和民间团体为主;在英国,农民职业教育与技术培训以农业培训网为主体力量,高等学校及科研与咨询机构为补充,已形成高、中、初三个教育层次相互衔接,学位证、毕业证及技术证书等各种教育目标相互配合,正规教育与业余培训相互补充的培训格局,其做法的特性引人注目;法国农民教育培训的主管部门是农业部,教育部则负责农业教育文凭与国家基本文凭的对等协调和宏观管理工作,与英国的做法大异其趣;德国农民培训由农牧渔业部统一管理,各个农业协会和农业团体配合开展工作。根据德国的联邦教育法和就业法,农业就业者在正式进入工作岗位之前必须经过不少于3年的正规职业教育,上岗之后,在农场还有3年学徒期,学徒期必须按规定参加职业培训,出徒前要参加行业统一的资格考试。只有拿到绿色证书才能允许独立经营农场。德国这种“学徒式”的培训形式更是个性鲜明;作为世界最大经济实体与农产品最大的出口国,美国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是通过一系列法案的实施建立和完善起来的,其核心体现在科研、教育和推广三位一体的农业科教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上,美国的农民培训由全国性的农业教育培训组织宏观协调和指导,其培训模式大体可以分为在公立学校之外开展的培训和在公立学校内开展的培训两种。
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农民培训跟全国的农民培训在开展时间与基本做法上是大体一致的。大规模的政府主导的农民培训工作主要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通过星火计划、燎原计划、丰收计划、绿色证书工程、为帮助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而开展的阳光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科技入户培训、扶贫劳务技能培训、劳务品牌培训、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农村青年技能培训、服务业培训、实用技术培训、农民工技能培训等,都让大量农民学到了实实在在的农业科学实用技术。近年又将三农的发展跟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建设和彝区“三房”改造结合起来,广泛开展农机操作、电工、焊工、计算机操作、数控车工、数控铣工、钳工、中式面点、中式烹调惠民工程培训、劳务品牌培训、下岗再就业培训、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培训、在职职工技能培训、村干部“兴农培训”、考前培训等多项培训,涉及林业、农业、建筑、电子电工、焊工、厨师、餐饮旅游服务、计算机应用、种植、养殖等多个专业(工种),为凉山这个中国最大彝族聚居区的经济发展,特别是三农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从凉山州来看,农民培训有什么意义呢?
其一,观念的变化导致生活的改变。人的行为总是决定于其既有的观念。作为以少数民族为主,彝族人口数量就近半数的凉山彝族自治州,在许多观念上仍然显得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就以彝族群众来说,因为是跨越千年,在1952年从奴隶社会一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由于在凉山特殊的奴隶社会里,多数人都是处于奴隶地位,在凉山被称为“娃子”,不仅一无所有,而且只是奴隶主可以随意处置的私人财产,其命运安全掌握在奴隶主“老爷”的手中,他们根本没有发言权。这就导致了他们难以避免宿命观念,不敢想象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即便他们随着历史的巨变而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可是那千百年形成的观念,却不是可以轻易改变的。于是虽然家庭十分贫困,过着十分清苦的日子,也往往觉得那是命中注定,不可更改的,宁愿苦熬苦等,也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去改变与掌握自己的命运。出去闯天地的人很少,自己当老板,那更是天方夜谭;而当地汉族群众,虽然历史负担相对较轻,但观念上仍然没有本质的区别,而且往往小富即安的思想很普遍,自己如果有技术,往往也不愿跟他人交流与分享,这一切对农民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都是十分不利的因素。凉山州的农民培训,不仅进行相关技术的培训,而且首先是灌输一种自己的命运可以自己掌握的观念,可以通过合法科学的方式去改变。有了观念的改变,其他的改变才有可能。
7.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篇七
中国动漫产业作为我国大力发展的一个核心创意朝阳产业, 正在迎来新的发展空间与市场机遇。但现有的动漫人才远远满足不了产业发展的需求, 高素质动漫人才严重紧缺正影响着整个产业的发展, 也推动了我国各大高职院校的动漫教育的发展。动漫教育教学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各大高职院校担负起了培养大量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型动漫专业人才的使命与责任。可是, 我国各大高职院校的动漫教育教学同样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一方面是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模式及课程设置存在不少的弊端, 教学质量有待提高, 教学方法、模式及课程设置有待改进。另一方面, 产学研结合没有形成真正意义的结合。各大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中一直在提倡“校企合作, 产学研结合”、“以学生就业为导向, 以企业需求为目标”[1]等理念, 并同多家动漫公司进行校企合作, 建立合作项目和大量的校外实习基地, 但我们往往忽视了在教学环节中的真正做到产学研的结合。
当原有的教育教学方法、模式已不再能满足高职教育的发展需求, 教学改革便成为了当今各大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课题。而举办动漫职业技能竞赛正好为各大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契机, 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动漫职业技能竞赛
在各大高职院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 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背景下, 动漫职业技能竞赛作为一项重要的创新举措为各大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指出了新的发展方向, 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实践项目检验衡量学习的效果, 动漫职业技能竞赛就是通过实践项目考查动漫专业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根据认识论, “人们总是通过具象的事物形成抽象的认识, 又用抽象的认识来指导新的具象的实践。”[2]动漫职业技能竞赛要求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适应岗位技能, 这就必须将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将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能力。也就是, 通过做具体的事情学习和形成知识和能力。通过动漫职业技能竞赛不仅可以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程度、实际动手能力及岗位适应能力, 还推进了高职院校动漫专业以学生的知识、技能、素质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 最终提高学生从业能力, 实现就业。
2010年由无锡市教育局举办的江苏省第二届数字艺术大赛得到了各大高职院校的重视与关注, 受到了广大学生、教师的积极参与。最终由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动漫093班的学生顾宴慈、高克制作的三维动画短片《Flower》获得了江苏省第二届数字艺术大赛二等奖的荣誉奖项。在2011年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普通高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中, 由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动漫082班的学生孙涛、辛叶添、何琳、陈诚、高飞制作的三维动画短片《Catch》获得了团队优秀设计的荣誉奖项。
动漫职业技能竞赛就是通过实践项目的比赛考查学生的能力和素质。通过实践检验来评价学习效果, 只有这样通过运用能力和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 才能真正判断学生理解、掌握理论的程度和水平, 而传统的授课模式根本无法全面反映这种学习效果。通过动漫职业技能竞赛, 我们也发现了普遍学生存在的不足之处, 作品不严谨不规范不完整, 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教学过程当中弥补。
三、动漫专业教学改革
在动漫职业技能竞赛的推动下, 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通过技能竞赛, 我们明确了教育教学的培养目标是适应岗位需要与满足社会需要的动漫专业人才, 而不是纸上谈兵, 只会夸夸其谈的人。这就需要我们改革传统的专业授课模式、课程设置, 并配以现代化的教学平台, 推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动漫专业的教学方法。
1. 授课模式改革
传统的授课模式存在着许多的弊端, 例如:理论与实践不能充分结合, 学生不能及时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实践内容空洞枯燥, 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实践内容未能与企业的项目充分结合, 学生作品普遍存在不规范的问题, 这样无法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当原有的教学模式已不再能满足高职教育的发展需求, 改革授课模式便成了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课题。2011年我院数字艺术系三维动画专业与江苏巅峰软件有限公司合作, 参与多项企业服务外包的项目。学生通过企业的外包动画项目锻炼, 既提高了实际动手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加强专业实践, 又得到了相应的报酬, 这样一来便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2. 课程设置改革
我们通过动漫职业技能竞赛发现, 高职院校的动漫专业课程设置仍与动漫行业的岗位需求脱节。那么, 如何改革原有的课程设置成为了培养动漫人才的重要因素。合理的课程设置有助于动漫专业人才的成长;相反, 课程设置不科学不合理, 将会严重影响动漫人才的培养。
根据我国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培养目标, 我院数字艺术系动漫专业进行了课程改革, 新的课程主要分三大类:公共课程、岗位群课及集中实践环节。课程设置必须以市场需求岗位需求为导向, 坚持动漫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 消除课程设置过细过多, 各种课程之间互不联系等问题, 避免学生学习课程单一、枯燥、适应面窄等弊端。动漫专业的学生从大一开始就接触专业知识, 加大了岗位课程的课时量, 在课程的顺序上严格按照动画制作流程安排。改革后额课程设置更科学、更合理、更能适应新的教学模式的需要。
3. 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方法对于如何化解知识点的难度, 学生理解和掌握的程度,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为关键。我院教学方法改革可以借鉴适合于动漫专业教学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法, 相较于原有以讲授、演示、指导为主的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 力求在完成实训项目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提高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
(1) 项目式教学
“项目式教学法是通过进行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实践教学活动的培训方法。这种方法起源于美国, 盛行于德国, 尤其适合于职业技术教育”。[3]我院数字艺术系三维动画专业与江苏巅峰软件有限公司合作了多项企业服务外包项目, 将项目进入到教学中, 激发学生兴趣, 引导学生, 通过项目锻炼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加强专业实践。
(2) 校企合作教学
我院数字艺术系与企业合作开展校企合作教学, 于2010年引进江阴市水木东方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开展联合教学, 聘请了韩国资深动画导演崔仁吉吉、朴昶进为外聘教师在校指导学生参与教学, 并合作制作动画片《蔬菜精灵》。校企合作教学避免了学校教育与岗位需求不一致的矛盾, 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方法,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 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岗位适应力。
四、动漫职业技能竞赛对教学改革的意义
动漫职业技能竞赛为各大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契机, 两者之间起到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作用。动漫职业技能竞赛的开展需要教学改革的支持, 教学改革的成果也需要职业技能大赛检验。希望今后各大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为动漫产业培养适应岗位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
五、结语
动漫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我国各大高职院校就肩负起了提高动漫专业整体水平的使命与责任。但由于我国职业院校动漫专业的教育起步较晚, 动漫人才教育培养仍处在摸索阶段, 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动漫专业教育现状与缺陷, 进而在动漫的教学过程中探索出一套更高效的教学方法, 培养出市场急需的高技能动漫人才, 真正使学校与市场达到“无缝对接”, 为我国的动漫职业教育作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在进一步深化动漫专业教学改革, 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培养动漫高素质技能人才, 促进校企间产教结合的大背景下, 各项动漫职业技能竞赛正开展得如火如荼。无疑, 动漫职业技能竞赛为各大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本文以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分析动漫职业技能竞赛与职业院校动漫专业教学改革两者, 以及动漫职业技能竞赛对教学改革的意义, 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动漫职业技能竞赛,教学改革,动漫专业,动漫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文件, 2004.
[2]金岳霖.认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8.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篇八
关键词:闻一多;实践;创作;教学
谈及对闻一多的评价,朱自清曾说过:“闻一多在现代文学史上是唯一的爱国诗人”。爱国,是闻一多无论作为一名学生,作为一位诗人还是作为一位教师的核心精神。这种精神支撑着他的人生路径,构筑着他的诗歌创作,也导引着他的研究和教学。在这个精神支点上,闻一多走出了一条值得后世的人永远学习的路。这也是本论文核心论述的闻一多的教育教学和创作实践的互动关系对于今天的教师和学生的最大的启示意义。
一、从学生到诗人
闻一多后来之所以能成为一名诗人,除了早期的家庭熏陶外,与他在清华学校学习、留学美国的经历是分不开的。学生时代的闻一多,积极参与学校活动、感受现实生活,通过创作诗歌大胆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对祖国的情感,而这也正是他爱国精神的奠基时期。
(一)清华十年
1912年,闻一多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在学校期间,他主动参与了很多活动,对他影响最大的即是学生社团活动和编辑学生刊物。闻一多做过《清华学报》、《清华年报》、《清华周刊》的编辑,并在刊物上发表了多篇文章,如《建设的美术》、《旅客式的学生》、《清华底出版物与言论家》等,这些文章多是他针对现实情状提出的尖锐批评。特殊的环境,让闻一多深切地感受到国家的衰败,使他直面现实,以爱国之心审视并指出国人和国家的弊病。期间,闻一多还参与了美术社、“美司斯”、丄社等社团的创建。1921年,闻一多又参与成立了“清华文学社”,并创作了许多白话诗,如《十一年一月二日作》、《贡臣》。其实早在1919年闻一多便已开始了白话诗的创作,写有《雨夜》、《剑匣》、《雪》、《西岸》、《二月庐》、《时间底教训》等诗。清华文学社的成立,极大的推动了闻一多的白话诗创作。除创作诗歌外,闻一多还对新诗理论进行了研究。他曾做过“诗的音节问题”研究报告,“对一般无音韵之新诗及美国新兴之自由诗加以严重之抨击。”①之后,他还撰写了《律诗底研究》一文。参与社团活动、编辑学生刊物,拓宽了闻一多的视野和活动领域,使他拥有更大的空间去实践诗歌创作、培养爱国情感。
国家的软弱落后使闻一多倍受刺激,他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爱国情感都写进了诗歌。在《雨夜》一诗里,闻一多自比孤独无助的树枝,体会着来自似暴风骤雨般的社会的压迫,难以成眠。在《二月庐》一诗中,他又吟叹到:“今天去了,明年、后年、后年以后,一年回一度的还是你嗎?”,闻一多追问燕子亦是在追问自己,赴美归来后的自己的爱国之心是否会如现在一样强烈。之后,燕子的声音又“爆裂得这样音响”、“迸出些什么压不平的古愁”,面对赴美学习和黑暗的国内现实,闻一多如燕子一般,有着自己的忧愁,却只能埋在心里难以释放。在《西岸》一诗中,闻一多同样表达了自己的孤独。他与同伴们宛若世界的东西两岸,一为向往唯美主义,一为追求功利主义。身处复杂的时代,闻一多有着比别人更深刻的认识——心存理想,热爱国家。即使周围人的理想和灵魂已被现实的黑暗所吞噬,他也仍然保持着一份清醒,要为国家和民族努力。
在清华时期,闻一多不仅是一名学生,还是一位诗人。在参加社团活动、编辑报纸刊物时,闻一多结合所处的环境,将自己的情绪在诗歌中表达出来,初显爱国情怀。
(二)留美时期
1922年7月,闻一多离开清华赴美学习。这一时期,闻一多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被异乡民族环绕,饱受歧视,这些都刺激着闻一多,使他更坚定了反帝爱国的信念。
留美期间,闻一多创作了大量爱国主义诗篇,尽情的抒发了对祖国的思念与热爱,《红烛》诗集便是在此期间发表的。在前往美国的途中,闻一多曾写下《孤雁》一诗,把自己比作“不幸的失群的孤客”,孤独而不舍地离开故土。在《太阳吟》一诗中,闻一多又以游子的身份,向着太阳深切呼唤:“太阳啊,刺得我心痛的太阳!又逼走了游子底一出还乡梦,又加他十二个时辰的九曲回肠”、“太阳啊,火一样烧着的太阳!烘干了小草尖头底露水,可他烘得干游子底冷泪盈眶?”,离国仅一个月,闻一多便已难掩对祖国的思念。在《忆菊》一诗中,闻一多又极力赞美了菊花,写到“我的希望之花又开得同你一样”。在他看来,菊花是“祖国底花”,而祖国则是“如花的祖国”,祖国如菊花般绚烂美好,他对祖国的感情亦如盛开的菊花那样炽烈。
这一时期,闻一多饱尝了民族歧视,这种现实体验使他的爱国之情更为浓郁、救国之心更为急迫。《红烛》一诗中,闻一多把自己比作燃烧的红烛,满是真诚的赤子之心,即使烧成灰,也不改自己的志向。他在质问红烛“既已烧着,又何苦伤心流泪?”的同时,亦是在询问自己:既已决心反帝爱国,又何必伤心痛苦呢?闻一多并非在现实压力面前退缩,而是担心自己即使“蜡炬成灰泪始干”,也难以“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更难以“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闻一多一直渴望能挽救国家的危难,唤起人们的爱国之情,即使牺牲自我也不在意。他对于祖国的爱,是凌驾于个人的生命价值之上的。对于国家软弱落后的现实,闻一多既存有无奈之感,又有着大胆的批判。在《长城下之哀歌》、《红豆》、《李白之死》、《红荷之魂》等作品中,他同样表达了自己的爱国之情。
美国的学习生活体验,对闻一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使他更坚定了自己的爱国之心,愿意以诗人的身份、诗歌的方式向世人表露传达自己的爱国热情,并希望能激励国人。
二、从诗人到师长
1925年5月,闻一多回国。回国后,闻一多先后在北京艺术专门学校、国立政治大学、南京中央大学等学校任职,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此时,他也未改自己的爱国精神。兼具诗人和教师这两重身份,闻一多借助爱国诗篇和《楚辞》等的研究讲授向学生和后世的人传递爱国之情,引导他们成为爱国之人,挽救民族危机。
在去学校任教之前,闻一多经历了五卅惨案,目睹了上海血流满地的悲惨情景并受到极大的触动。他深感民族和人民的苦难,誓要救人民于水火。不但要在现实中救人民,更要在精神上救国。之后闻一多便发表了《醒呀》、《七子之歌》、《爱国的心》、《我是中国人》、《洗衣歌》等诗抒发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现实的控诉,其中《七子之歌》将被侵占的殖民地比作孩子,深情地向祖国母亲呼唤倾诉自己的想念之情,拟人比喻的手法及细腻真挚的情感令每个人动容;《我是中国人》一诗两次引用“我是中国人,我是支那人”并将之作为开头和结尾,这种反复和强调,加深了整首诗歌的爱国主题;《洗衣歌》一诗则借以洗衣为谋生手段的华侨之口表现出了他国的人对中华民族的轻视侮辱,从而集中表现了闻一多对民族压迫的愤懑。闻一多1928年出版的《死水》诗集亦是他对“死水”般的社会和黑暗的社会现实的指责批判。作为诗人,闻一多挑起了以诗歌文化教化世人的重担,通过创作爱国诗歌,向社会传播自己的爱国之情。
9月初,闻一多受聘于艺术专门学校(原北京美术专门学校)。在教书育人之外,闻一多亦不忘创作诗歌,借助诗歌表达对当时政府统治的不满,鼓励学生参与反抗活动。闻一多曾写下《唁词——纪念三月十八日的惨剧》一诗传达自己对参与“三·一八”惨案的艺专学生的关切,后又写下《天安门》一诗,借人力车夫的口吻抨击北洋政府。在受聘于国立政治大学期间,闻一多又在上海《时事新报》上发表了《我要回海上去》、《发现》、《一句话》、《口供》、《心跳》、《你指着太阳起誓》等一系列诗,这些诗表现了闻一多对旧军阀混战的谴责和憎恶,对下层人民苦难的生活深深的担忧。《发现》一诗,记述了闻一多在异国他乡对祖国的深切怀念、殷切希望和返回故国后的所见所感。闻一多回到了令他魂牵梦绕的祖国,相比想象中强大繁荣的祖国,他难以相信眼前破败衰颓的祖国就是“我的中华”和“如花一样的祖国”。闻一多久久不能接受眼前凄惨的祖国,内心充满痛苦郁闷之情,暗自为祖国心伤难过。但祖国终究是闻一多日夜思念的母亲,他最终还是重新燃起了对祖国的爱与希望,渴望能尽自己的力量为祖国重拾辉煌。尽管是作为一名教师,闻一多也始終未忘关注校园外的世界。通过教学与现实生活结合的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导学生认识世界和社会人生,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和国家民族的命运。闻一多这一时期的诗歌都饱含着他诚挚的爱国之情以及对祖国的殷切希望,他通过教育教学和爱国诗篇向学生传递爱国之情,指导教育学生关注国家命运,自强以救国。
之后,闻一多又任教于中山大学、青岛大学、西南联大、清华大学等名校。在这些学校任教期间,闻一多从事了有关唐代文学、《诗经》、《楚辞》、《周易》、古文字、神话等传统文化的研究,并将自己的研究收获讲解传授给了学生,尤其是将《楚辞》中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意识传递给了学生。《楚辞》中屈原的爱国精神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闻一多愿将这种爱国精神通过教学和研究注入到每个学生的内心,希望自己对《楚辞》文化及精神的研究能启发后世的人,让人们谨守这种民族精神。
无论是闻一多对《楚辞》等传统文学的研究讲解,还是闻一多创作的爱国主义诗篇,都贯彻着他的爱国思想,都是他爱国精神的外在表现和客观实践。通过自己的爱国诗篇、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闻一多不仅将自己的爱国情感传递给了学生,也将其作为隐形的文化知识传给了后世的人,供后世的人学习。
闻一多无论是身处学生时代,还是在成为一名诗人、一位教师之后,都始终保持着强烈的爱国热情,将这些融入自己的诗歌创作、教育教学、学术研究中,教育学生、后世的人都成为爱国的人。爱国精神伴随了闻一多一生,这一精神跨越时代影响了无数的人,而这也是对当今教师和学生最大的启示意义。
注释:
①转引自闻黎明:《闻一多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51页
参考文献:
[1]陈凝.闻一多传[M].民享出版社,1947,8.
[2]闻黎明.闻一多传[M].人民出版社,1992.
[3]刘兆吉.恩师辛劳永放光辉,《刘兆吉诗文选》[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刘著.闻一多[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5]钱理群,温儒敬,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6]闻一多.诗的格律,《闻一多全集》2卷[M].141页.
9.共产党宣言的实践意义 篇九
要对《共产党宣言》的实践意义有一个清楚的了解,首先我们就要了解一下《共产党宣言》的作者马克斯和恩格斯。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介绍
马克思简介:
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犹太裔德国人,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曾被流放。马克思唯一的职业就算是办报人,曾在《莱茵报》入驻主编一职。马克思也是现代新闻事业的先驱,他对新闻理论微妙的论述至今被人有意无意地引用。例如:报纸的有机运动理论。这就是现在流行的系列报道模式的最原始理论。
恩格斯简介:
恩格斯(1820年11月28日-1895年8月5日)是德国社会科学家和哲学家,与共产主义理论者和他的著名合作者,卡尔·马克思,共同创作共产党宣言(1848年)。恩格斯还在马克思逝世之后编辑了第二和第三卷的《资本论》。
了解完了《共产党宣言》的作者之后,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共产党宣言》它的本身。
二、《共产党宣言》的提出,内容及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
1、基本内容
1848年,《共产党宣言》正式发表。她肯定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并阐明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指出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矛盾即私人占有和社会大生产矛盾日益尖锐,资本主义最终必将被共产主义取代。此外,《《共产党宣言》还指出了工业无产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先进的、革命的最有前途的阶级,将成为资本主义掘墓人;阐明了暴力革命是实现无产阶级专政的途径,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即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进而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
2、意义
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上,《共产党宣言》是一部里程碑式的重要著作。《共产党宣言》的正式发表对世界、对国际共产主义的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第一个纲领性文件,是具有划时代历史意义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战斗纲领。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宣告了马克思主义这个崭新的思想理论的正式诞生。从此,无产阶级进行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2)正是《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文献所昭示的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光辉的指引,才可能诞生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开辟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新纪元;才可能诞生社会主义中国,使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3)《共产党宣言》对资本建立世界市场并向全球扩张过程的描述,揭示了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当今的资本主义世界虽然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在发展程度上已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时代,但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变化正是朝着他们在《宣言》中所揭示的趋势而展开的,例如资本的全球化、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跨国公司的扩张、失业的增加、贫富分化的日益加剧等等,都是以活生生的现实一一验证《宣言》的预言。虽然《宣言》中没有出现“全球化”这个术语,但马克思恩格斯对“全球化”的本质和后果的深刻揭示,也正是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真实写照。
(4)《共产党宣言》所做出的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论断在当今世界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马克思恩格斯当时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在当今世界表现为更加发展的形态,在空间范围上显现为全球性的特点,在形式上也有新的变化,但资本剥削劳动的实质并没有改变,只是剥削手段更加精巧,剥削范围更加扩大,剥削程度更为深化而已。“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宣言》做出的这一论断,在当今世界以更为清晰的趋势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当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反全球化运动、“替代”运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内部出现的、以否定资本主义制度为前提,对新的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以及拉丁美洲的“新社会主义运动”,都预示着“另一个世界是可能的”!近年来西方学术界“回归马克思”、“研究马克思主义”、“一种新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兴起等等,也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在当今世界
“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宣言》问世至今已有一个半世纪了。尽管历史条件、时代主题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所阐发的基本原理仍然闪烁着理论的光辉,仍然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人不断推进共产主义事业、谋求人类解放的共同纲领和行动指南。当前,人类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世界局势风云变幻,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挫折,当代社会主义事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在这一新形势下,我们重新学习和研究《宣言》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特殊的现实意义。
三、《共产党宣言》在当下受到的质疑或《共产党宣言》的过时论
自《共产党宣言》提出以后,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浪潮,有人质疑它,有人赞同它。1991年12月25日,前苏联宣布正式解体。随后,东欧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发生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走向了一个低谷。面对此情此景,《共产党宣言》是不是已经过时?国际社会也根据《共产党宣言》在前苏联的具体“实践情况”,对“宣言精神”提出质疑。许多人开始怀疑马克思曾经提出的“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论段是否还能站得住脚?
在二战后的五、六十年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了一系列明显的变化。按照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说法,就是西方国家已进入“富裕社会”、“ 发达工业社会”或“ 晚期资本主义”阶段。统治阶级对大众的意识形态操纵,不再局限于家庭、宗教、教育等狭隘的范围了,而是扩展到一切生产领域和生活领域。非人道化的消费社会的建立,控制大众心理情绪的媒介以及渗透一切的官僚制度,不仅使资产阶级在西方维持其霸权,而且还逐渐同化了一些社会革命力量,尤其是工业无产阶级。对此,马尔库塞和哈贝马斯等提出马克思主义的一些理论 “已经过时”,马克思主义面临着深刻的理论“ 危机 ”。
虽然《共产党宣言》受过质疑,但是作为以马列主义为知道的我们中国就取得了不少辉煌的成就,而且它对中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共产党宣言》在经济,政治,文化及当代中国的现实意义
1、经济意义:
马克思时代对经济全球化的表述,使用的是“世界历史”这一概念;马克思主义认为,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劳动分工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客观要求,也是资产阶级在全世界范围内追逐利润,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向全球扩张的历史进程, 其实质是资本的全球化。《宣言》中说:“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 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 到处开发, 到处建立联系。”《共产党宣言》关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思想。以“世界市场”为基础的经济全球化发展下去,必然被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全球化所取代。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目标和最终结果是共产主义。
《共产党宣言》关于经济全球化根源及其影响的思想。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制度。有助于我们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宣言”明确地回答了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在历史上曾是一个历史的进步,它冲破了封建制的束缚,建立了世界性的经济联系,但是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不能容纳新的生产力的充分发展,必然为新的社会制度——共产主义所代替,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
2、政治意义:
“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共产党宣言》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根本原因,从而也就成为世界上资产阶级统治阶级生存的救命药。
《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再不能做社会的统治阶级了,再不能把自己阶级的生存条件当作支配一切的规律强加于社会了。资产阶级不能统治下去了,因为它甚至不能保证自己的奴隶维持奴隶的生活,因为它不得不让自己的奴隶落到不能养活它反而要它来养活的地步。社会再不能在它统治下生活下去了,就是说,它的存在不再同社会相容了。” 还指出,“为了有可能压迫一个阶级,就必须保证这个阶级至少有能够勉强维持它的奴隶般的生存的条件。”,“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
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些忠告,显然强烈地警示资产阶级统治者们,只有不断改良资产阶级的统治方式,只有不断改善资本主义社会的上层建筑,使之与其经济基础相调和相适应,才能维持资产阶级的统治寿命,才能延缓资本主义社会“外壳”的过早被炸毁。
《宣言》描述:“各自独立的、几乎只有同盟关系的、各有不同利益、不同法律、不同政府、不同关税的各个地区, 现在已经结合为一个拥有统一的政府、统一的法律、统一的民族阶级利益和统一的关税的统一的民族。结合现实中的例子:2009年11月19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欧盟总部,比利时首相赫尔曼·范龙佩在当选欧洲第一任欧盟总统,27个欧盟成员国有了一个共同的总统。也许这离《宣言》描述的“各个统一”还很远,但也许我们可以将它看成是一个预示。
4、文化意义:
《共产党宣言》描述“使被压迫民族和地区有了文化上的交往, 使落后的国家能够接触到人类的文明成果。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 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 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社会开放和交往的普遍性, 形成文化全球化。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交融在一起, 形成一种无地域无种族限制的文化全球共享。而现在由于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文化上的交往跟家迅速、方便。更加快速的朝《共产党宣言》指出的“一种世界的文学”方向发展。
5、《共产党宣言》对当代中国的现实意义:
(1)不容置疑,《共产党宣言》中的光辉思想,为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提供了根本的理论源泉。
(2)《宣言》中关于消灭剥削和压迫、实现全人类的解放,未来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自由人联合体的学说,代表了整个进步人类的理想和信念,也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3)《共产党宣言》关于经济全球化“走出去”思想。对于我们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具有指导意义。《宣言》谈到资产阶级“夺取新的市场,更加彻底利用旧的市场。”彻底地利用旧市场,一方面包括“保护”本国市场,使国内市场得到充分、完全利用,另一方面要更全面的“走出去”,利用已开拓的国际市场。
(4)《共产党宣言》提出的远大理想与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纲领和人民群众的思想实际最大程度地统一起来,以《共产党宣言》促进我国社会发展,引领社会发展。
五、结论:
总的来说,《共产党宣言》给了我们科学的指导,而人们为什么还说它过时呢。1996年,伦敦一些书店传出爆炸性新闻:《共产党宣言》销售量每年突破1万册,列入畅销书行列。而所谓的“过时”是由于:
1、时代局限性。
马克思、恩格斯没有预料到科技发展的迅速,也低估了资本主义自我调整的能力和发展的巨大潜能,乐观估计了社会主义胜利的速度和时间。
2、《共产党宣言》的教条化
我们要坚持它。但是,坚持并不等于凝固、封闭,更不是僵化。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在《共产党宣言》的再版序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坦率地承认: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宣言的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邓小平在说到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时,曾经用了两个很形象的词:一个叫“老祖宗”,一个叫“说新话”。意思是,马克思主义的“老祖宗”不能丢,但又要随时代发展而说出“老祖宗”没有说过的新话来。所以在运用《共产党宣言》时要与时俱进,结合具体的国情。将《共产党宣言》创新。
10.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篇十
赵江滨
(宁波大学教授 《宁波发展蓝皮书》特约撰稿人)
党的十七大以后,“文化惠民”的提法和做法迅速成为社会的共识,也成为新的历史时期各地发展和繁荣文化的一个新的举措。应该说,文化建设是为人的,人既是文化建设的主体,也是文化建设的对象,然而这个常识性的问题却在我们以往的文化建设中缺失已久,所以“文化惠民”这个生动而朴实的口号一经提出,人们就在蓦然之间感受到一股久违的如沐春风的感觉——文化建设终于不再仅仅是外在于百姓的社会宏大工程,社会大众自己的精神生活真真切切成为文化建设需要首先予以关注的重要内容。
“文化惠民”是中国当代文化建设进程中的一个进步。它的提出,一方面是以人为本的民生思想在文化建设上的具体体现,因为“以人为本”文化理念的根本着眼点在人,只有文化才能赋予人的活动以价值和意义,也只有人本身才是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的最终目的。因此,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就是要不断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引导人们追求更高尚的生活意义,使人得到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则表明我们党在半个多世纪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年的文化建设探索中文化理念发生了重要转变,文化建设从此前片面强调抽象而宏观的“引领提升”层面进入到具体而微观的“针对满足”层面,文化建设比以往更加人性化,更具亲和力,也更具针对性和建设性。“文化惠民”真正使发展与繁荣文化的主体,同时成为发展与繁荣文化的受惠对象。
深究“文化惠民”的理论蕴含和回顾我国当代的文化建设实践,我认为,“文化惠民”在三个方面体现了鲜明的理论价值和深刻的实践意义。
首先,“文化惠民”的提出深化了人们对文化建设实质内容的认识,即对人和文化建设(文化活动)之间关系的认识。从本质上讲,文化涉及人的最本质属性,因为只有在文化的范畴内,人的本质才能获得最充分的说明。德国著名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在《人论》中指出:“人的突出的特征,人的与众不同的标志,既不是他的形而上学本性,也不是他的物理本性,而是人的劳作(work)。正是这种劳作,正是这种人类活动的体系,规定和划定了‘人性’的圆周。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历史,都是这个圆的组成部分和各个扇面。因此。一种‘人的哲学’一定是这样一种哲学:它能使我们洞见这些人类活动各自的基本结构,同时又能使我们把这些活动理解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归根到底,人的一切活动都是“文化的活动”,并且人在这种活动中也把自己塑造成了“文化的人”。所以文化是属于人的,只有人拥有文化,文化反过来又哺育造就了人。在这个意
义上讲,文化就是“人化”,文化赋予人的存在以特殊的价值,就如莎士比亚所说的,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在中国文化背景中,“文化”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易传》中的“人文化成”一语,西汉刘向在《说苑》中说:“圣人之治天下,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因此,“文化”在古汉语中一般泛指人的所有精神文化现象,尤其指人的伦理教化现象。因此,不论在中国还在西方,“文化”都指向人的特有的精神活动领域。或者也可以说,无文化无以成为“人”。
文化对人具有本质的属性,正因为凭藉“文化”人才提升了他与自然界的界限。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享有者,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提高人的文化程度和文明程度,就必须要充分认识文化发展对人自身的意义和价值。在一定程度上,人对文化的依赖是其获得充分发展的可贵禀性使然,拥有文化是人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前提条件。正是基于这种认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文化政策促进发展行动计划》中指出:“发展可以最终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漠视人的文化建设无疑是片面的。文化惠民在中国当代文化建设进程中的被提上议事日程,是对文化建设“人”的主题的回归,它必将会促进中国文化建设走向自觉和深入。
其次,“文化惠民”的提出是我们党建国后数十年文化建设实践在文化理念上的深刻转变。文化建设在建国以后的社会实践中屡经曲折,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几经更迭和多方调整。文化建设尽管在国家宏观发展框架内一直予以强调,但由于对发展文化的客观规律未能准确把握,于是对发展文化的具体路径在很长的时间里并不明朗。更重要的是,文化建设的主体——民众,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长期处于被忽视状态。这是一个重要的缺失。回顾建国后我国文化建设的基本历程,即可认识“文化惠民”被提上文化发展的议事日程,实属来之不易。
新中国建立到1978年的三十年间,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基本呈现泛意识形态特征,文化建设基本被纳入意识形态建设的轨道,几乎所有的文化建设都围绕当时的中心政治任务而展开,文化其实处于政治的附庸地位。如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谈到文化教育政策时明确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这表现了建国后相当长一个时期里,我们的文化建设往往被意识形态建设所取代,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因人为的政治斗争的频繁开展而处于事实的悬置状态。建国以后为数众多的政治运动都往往假文化的名义而展开。到了“文化大革命”,“文化”真正
成了被“革命”的对象,国家的文化建设不但处于停顿状态,而且遭受了重创。文革结束以后,中国的文化建设才开始了重新起步,1979年邓小平代表党中央在第四次全国文代会的致词中说:“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我们党对新时期文化建设任务的阐述,此后文化建设出现了复苏和初步繁荣。
1997年10月我国签署了联合国《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2001年2月第9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了该公约。2003年6月,中国政府首次向联合国提交了此公约的履约报告。在联合国《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中,文化权利的概念得到了多方面的阐述,基本内容为“人人有权参加文化生活、享受科学进步及其应用所产生的利益,对其本人的任何科学、文学和艺术作品所产生的精神和物质上的权利,享受被保护之权力。”签署联合国《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意味着我国的文化建设理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将文化权同生存权、发展权一样视作是公民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之一,“文化惠民”的思想已不言而喻包含其中。此后我国文化发展的方针政策基本都渗透着这一基本理念。2006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在文化发展的方针原则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十七大报告在阐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提出“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的命题。自此,“文化惠民”成为我国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与此同时,保障人民文化权益,建设惠及人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也是科学发展观在文化建设中的具体体现。因为文化建设服务人民惠及百姓,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要求。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党的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群众是文化建设的主人,文化发展的成果也理应由人民群众共享。因此,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促进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动力和智力支持。
第三,“文化惠民”的提出是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后对文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它反映了我们国家的经济在持续三十年的高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获得了长足的提高后,人民的生活水平也由“量”的满足向“质”的方面提高,相应的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有了明显的、大幅的和多元化的诉求,这是一个社会文化建设中不得不予以重视的现象。虽然建国后发展和繁荣文化一直是党和国家的强烈愿望,但在不同历史时期由于受到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加之发展繁荣文化的方针政策的偏颇失当,我国的文化建设始终步履蹒跚,不尽
如人意,而且在文化体制上也左右掣肘。计划经济体制下作为公共部门整体建立起来的文化事业单位,实际上是在物质资源极度稀缺条件下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特定方式。改革开放以来长期实行的发展文化事业单位的“双轨制”——一轨为国家扶持的文化事业单位,另一轨为多种所有制的文化事业单位,这实际上是在经济体制转型、公共财政尚未建立起来的特定条件下,发展文化事业的迫不得已的过渡性政策选择,“双轨制”的直接后果就是强化了文化建设的市场意识,但淡化了文化建设的社会公益职责。而从上世纪90年代末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成型,物质生产超越短缺阶段,公共财政基本建立,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基本条件已经完全具备。
同时,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百姓的物质生活获得了显著提高,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不断高涨。经济学范畴的恩格尔系数在宏观的社会层面揭示了这样一条规律:当一个地区人均收入较低时,恩格尔系数较大,也就是人们基本的物质生活支出(食物支出)在全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较大;而一旦人均收入达到或超过3000美元时,恩格尔系数就会显著降低,这时人的文化精神生活等项支出将大大超过基本的物质生活支出。因此,人的需求不是一个静止的状态,而是一个随着自身条件的改善而逐步变化的过程,即如鲁迅所说:一生存,二温饱,三发展。1978年,中国农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67.7%,城市家庭为57.5%,而到了2003年,这一比例已降至45.6%和37.1%。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更快的宁波来说,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33.08亿元,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0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051元。也就是说,宁波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事实上已经超过3000美元,而恩格尔系数据分析也基本处于35%左右,相对富裕起来的民众已经摆脱了温饱的困扰,越来越注重生活的质量和品位,因此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政府加大文化精品生产和文化普及方面的工作,通过政策和市场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各种力量和各种资源,来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和公民文化权利的实现。可以说,“文化惠民”的举措实际上是对民众文化需求的适时的积极的回应。
当然,“文化惠民”在大力推动文化发展和繁荣的同时,也反映了现阶段我国社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一般来说,文化建设要进入大发展大繁荣阶段有赖三个条件的实现:一是经济的发展为民生的文化消费提供了基本的物质保障,二是人民的日常生活有了充分的闲暇,三是社会提供的文化产品极大的丰富。具备了前两个条件,群众的文化需求就日益高涨,发展文化的社会基础就非常坚实。应该说,前两个条件在中国目前的社会发展状态中初步具备,而第三个条件或者因为文化产品的相对匮乏、或者因为文化产品的消费成本过高、或者因为公共文
【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推荐阅读:
创新作文教学研究与实践课题方案09-07
课题一:加法的意义和加法交换律10-14
学校课题研究的步骤06-14
课题研究的步骤方法07-24
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08-03
课题研究的常用方法08-15
课题研究方案的撰写09-11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