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病案室区域的规划与布局

2024-06-14

医院病案室区域的规划与布局(共6篇)

1.医院病案室区域的规划与布局 篇一

1. 区域物流规划的概念

区域物流规划就是在正确认识区域物流规模、结构与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目标,对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中长期)区域物流发展目标、区域物流资源建设、区域物流发展战略与对策等进行的系统设计。

2. 区域物流空间布局规划的主要内容

全面、系统、科学的物流发展规划应该涵盖以下五个方面:区域物流空间布局规划、区域物流基础设施平台规划、区域物流信息平台规划、区域物流政策平台规划和物流产业主体发展规划。

区域物流空间布局网络体系由“物流枢纽城市—物流园区—专业物流中心”构成。其中,物流枢纽城市是指在区域经济中有突出的经济地位、交通优势、信息网络与技术条件、物流量大、物流企业较为集中、有枢纽地位的中心城市。物流园区是指由多家物流企业或与物流相关的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具有多功能、高层次、集散功能强、辐射范围广、在区域内有突出地位的社会化物流节点。物流园区可分为四类:转运型物流园区,是指可实现两种以上运输方式转换的物流园区;存储配送型物流园区,是指以大规模的仓库群为基础、以存储配送为主要功能的物流园区;流通加工型物流园区,是指具备部分加工功能、实现了厂商产品到客户转换衔接的物流园区;综合型物流园区,是指同时具有以上功能的物流园区;专业物流中心,是指在某专业领域内具有一定综合功能的物流结点。物流园区和专业物流中心可主要依托港口、交通枢纽、开发区和商贸市场等进行建设。

二、区域物流空间规划原理——“增长极”规划原理

增长极的概念最早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Francois Perroux)提出的。增长极的提出虽然要早于赫希曼的不平衡发展理论,但它们都是以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为基础的,都是不平衡发展理论体系中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模式。佩鲁以为“增长并不会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而是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和增长极上,然后沿着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造成不同的最终影响”。此后一些学者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他的理论。增长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支配、乘数、极化与扩散三个重要的效应上。这一理论主要被用于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缓解大城市地区过度集中的压力和加快城市腹地的经济发展。

三、广西区域物流空间布局规划的构建

1. 广西区域物流空间增长极的确定

经济联系量,或称为空间交互作用量,用来衡量区域间经济联系强度大小的指标,既能反映经济中心城市对周围地区的辐射能力,也能反映周围地区对经济中心辐射能力的接受程度。区域经济联系量有绝对经济联系量和相对经济联系量之分,绝对经济联系量是指某经济中心对某低级经济中心将集辐射能力或潜在的联系强度大小;相对联系量是在绝对经济联系量的基础上,结合低级经济中心本身接收能力,比较其在区域内所有同级经济中心中条件的相对优劣来确定的。绝对联系量可用来分析经济中心辐射潜能及其强弱的空间变化,相对联系量能较全面的反映除距离之外的其他因素对经济联系造成的影响。

其中:

Rija——相对联系量;

Pi,Pj——城市i,j的人口数;

Vi,Vj——城市i,j的国内生产总值;

Dij——i,j两城市之间的交通距离。

用上述公式计算可得出某个区域中心城市相对于周围其他城市的经济联系强度。

2. 枢纽城市的确定

南宁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绝对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向北形成了经柳州至桂林的北翼发展轴,向南形成防城、钦州、北海港口经济发展区,向东形成贵港、玉林和梧州经济发展带,向西形成百色、凭祥经济发展或贸易区。以下应用人口、G D P、距离数据等来计算柳州与南宁经济联系强度,2005年据广西统计局资料:南宁的国内生产总值(G D P)为861.94亿元,人口648.85万人;柳州G D P为626.91亿元,人口为352.15万人;两城市交通距离为262千米。则柳州与南宁的经济联系强度为:

同样的方法可以计算,自治区内其他主要城市与南宁市的经济联系强度。如下表:

随着南宁东盟博览会的举行,作为交通枢纽地带的南宁市经济会得到进一步的快速发展,周边其他城市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与南宁接轨。从上述分析结果来看,柳州、沿海三港城市以及玉林、梧州和凭祥与南宁经济联系较为密切。发展区域物流必须以区域内城市间的经济联系为基础。

除了定量分析外,可以预见,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和发展,以及北部湾经济圈的形成,沿海三港口城市(防城、钦州、北海)以及凭祥市将成为广西对外贸易龙头和物流的重要节点。

综上定量和定性分析,本文认为,广西区域物流发展应该以南宁为一级物流城市,柳州市、沿海三港城市以及凭祥为二级物流中心城市进行规划建设。

参考文献

[1]崭伟.最新物流讲座[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3:25-27.

2.医院病案室区域的规划与布局 篇二

为进一步加快优良品种推广速度,优化品种结构,提高粮食产量,改善粮食品质,满足农业“调结构、转方式”需求,今年,黑龙江省农委制定了《黑龙江省2016年主要粮食作物优质高产品种区域布局规划》,确定了玉米、水稻、大豆、小麦等四大粮食作物,107个主导品种,29个苗头品种。

2015年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增,粮食增产,良种发挥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黑龙江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8%以上,优质专用品种覆盖率达到95%,良种对粮食增产的科技贡献率达到45%。规划要求,各地要根据当地生态条件和生产实际,及时制定适宜当地《品种布局规划》,分作物、分区域确定主导品种和苗头品种,充分发挥优良品种适区种植潛力。通过强化优良新品种示范展示园区建设,将优良品种示范展示园区延伸到乡村、农户,要通过多层次的示范展示活动,宣传优良品种的特征特性,辐射带动农民选用优良品种,加快优良品种推广速度。

各级种子管理部门和种子企业应积极引导农民选择有效积温比当地有效积温低100℃以上的玉米审定品种,即“北种南移”,确保商品粮有效安全成熟,降低含水量,提高品质,实现稳产增收。认真向农民讲解品种的特征特性、栽培要点和注意事项,通过举办讲座、观摩、培训、大集、竞赛、宣传栏和科技下乡等活动,宣传推广和普及优良品种,让农民用上好品种、放心种,真正做到良种良法配套。要以质量监控为核心,强化市场监管,把好种子生产关、流通关、种植关,坚决杜绝经营未经审定、套牌侵权和假冒伪劣品种,确保农业生产用种安全。

3.医院病案室区域的规划与布局 篇三

一、地块特征

南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项目的新址是属于洞庭湖区域内的平原上的一个非常平整的地块,东西方向长约370m,南北方向长约240m,北临城市主干道桂花园路的区域内有规划的20m城市绿带,西侧双堰路的附近有一棵古桂花树需要保护,除此之外这是一块非常普通、地形特征无个性的地块(图1)。

二、功能需求的特殊性

新建医院定位为普通床位数为1500床的综合性医院,在此基础上考虑以后的康复发展,需增加一栋12层的康复楼,共享医院的医疗资源。医院希望住院部每层设置两个护理单元,同一科室的两个护理单元在同一楼层,便于科室主任管理以及提供技术支持。

设计人员在特定的条件下,从限制中寻求突破,将便捷的“王”字型模式与地块特征、医院的使用需求相结合,使建筑形成了自身的特性(图2)。

三、花园中的医院

将医院置于花园之中,是我们对这所新建医院整体环境的期待。设计中将医院的主体建筑放置在地块中相对中间的位置,绿化、广场围绕着主体建筑,使患者到达医院门口、走进门诊大厅或者住院大厅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优美、安静的环境。病房楼远离地块的边界,病房中有开敞的视线、安静的环境,而且不会受到以后南边地块建设的干扰(图3)。

四、“Y”字形住院大楼

根据医院的使用要求,住院部分由一栋15层、每层两个护理单元的普通住院大楼和一栋12层的康复楼组成。设计人员希望这两栋大楼直接与医疗主街相连,便捷地共享医技。经过多方案比较,发现“Y”字形布局可以将这两栋楼合成一个整体,而且非常契合“花园中的医院”的想法。

首先,由于地块南北方向比较短,如果按两栋楼考虑,住院楼会紧临南侧用地边界,环境相对较差,并且南侧用地建设开发时会对住院楼造成干扰。其次,两个护理单元和一个康复单元的交通中心在“Y”字形的中心,直接落在门急诊的主街上,这样保证了康复患者和住院患者与中心医技的直接的、便捷的联系。另外,呈“Y”字形的各个护理单元处于地块的相对中心位置,病房视野开阔,放眼望去,绿意盎然。最后,由于住院大楼南北向布置,山墙面朝城市干道,住院门厅与雨棚窝在地块里面,“Y”字型大楼拓展的沿街展示面将城市景观与医院内部的使用功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图4、5)。

五、曲直结合的医疗主街

住院楼处于用地的相对中心位置,核心交通与门急诊、医技的主街存在错位的关系。设计中创造性地设置曲直结合的主街,一端是门诊大厅,一端是住院楼的交通核心,非常自然地生成了两个共享空间:一个是内部的3层高的门诊大厅,满足门诊挂号、收费、取药的集中人流的要求;一个是室外庭院空间,位于医疗主街的端头,为医疗主街增添了优美的自然景观,形成了室内外的交融,同时自然形成了主街空间的收放变化(图6)。

在一层平面,弧线街道继续从门诊大厅往外延伸,与半个椭圆形的学术报告厅连成一个整体,同时也非常自然地形成具有很强的引导性的主入口。此外,弧线形的医疗主街也自然反映到外部形体上,这是一个功能与形体的有机的、自然的结合(图7)。

六、内部空间的“通”与“透”

设计中注重构建医疗主街的通透性,避免冗长、封闭的通道,让患者更多地触摸自然。

首先,采用双街的做法。一条医技街、一条门诊街,两条街之间依次是三层高大厅、带采光顶的中庭、绿意黯然的室外庭院。

其次,尽可能地将门诊模块单元的天井与医疗主街直接相通,给等候的患者提供舒适的环境,同时天井也是医疗主街接近自然的窗口。特别是端头的绿化庭院,是主街的一个放大空间,也是最接近自然的地方(图8、9)。

七、模块化门诊单元

医院建设完成后,在运行的过程中,经常会依据业务的变化对内部功能进行调整,因此,建筑应该具有一定程度的可适应性。

在门诊部分,设计了三个模块单元,共六支尽端,每个单元的末端都设有医护人员休息、办公、卫生间等公共设施,每一支可以作为一个医疗科室,也可以两支合为一个科室。每个模块以8.7m×(4.8+7.8)m的柱网为主体,便于每个柱网可以分成2.9m×4.8m的诊室(图10)。

八、灵动的建筑造型

医院建筑强调功能性,有些功能的灵活性非常有限,往往给建筑造型设计带来很多难点,同时也使得很多医院建筑形体看起来很相似。

该设计方案通过将内在的功能逻辑、空间逻辑艺术化地反映在形体上,形成了建筑自身的特色。

整体建筑依据功能的需求,从主入口向地块纵深布置两层高的报告厅、四层的裙房、局部五层的手术部、12层的康复部分、15层的住院部分,从主路望去形成了有层次的逐步升高的体块关系(图11)。

平面的曲直结合形成了裙房的刚柔相济,一刚一柔的体块通过医疗主街、门诊大厅紧密、有机地连在一起(图12~13)。

塔楼依据体块的特征,强调水平线条,通过窗间墙的宽窄有韵律的变化,模拟湖面的微波荡漾,让这个院区最大的体块显得温柔起来(图14)。

九、结束语

不同医院的建筑功能比较相近,医疗流程相对固定,这是导致医院建筑规划设计同质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怎样结合特定的地形条件、使用功能上的差异性,在医院典型的布局模式中寻求突破,将理性与感性充分结合起来,让医院建筑在满足基本使用功能的基础上具有自我意识与特色,是设计人员应该思考的,也是医院管理者应该关注的。

摘要:文章对南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项目的地块特征进行了分析,介绍了该项目功能需求的特殊性;从整体环境、住院楼的形体、医疗主街的设计、内部空间的营造、模块化门诊单元的设置、建筑造型的形成等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了设计者对于该项目的各种思考和创意。

关键词:医院建设,规划设计,布局模式

参考文献

[1]胡霞,侯惠荣,孙红兵.论医疗工艺流程与建筑布局的统一[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10,11(11).

4.医院病案室区域的规划与布局 篇四

一个国家的产业布局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新中国成立以来,受我国政治、经济、历史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以及产业布局制定者关于产业布局理论的认识和接受程度的主观约束,我国产业布局在不同时期体现出不同的内涵、实践和特征,经历了均衡、非均衡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嬗变过程。这样一种嬗变,不仅反映了我国产业布局理论的不断深化,还深刻地改变着我国区域经济的现实格局以及强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变。

全面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产业布局的嬗变及其现实效应,将为我国产业布局理论及实践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历史素材和理论启示。为体现出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一脉相承的原则,将新中国成立以来产业区域布局划分为以下3个时期。

1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实行公平优先的均衡产业布局

中国近代工业萌芽发端于明代中叶,从鸦片战争后到甲午战争前的50余年间,东南沿海少数地区的工业开始形成,但由于明清政府限制对外贸易和闭关锁国政策,近代工业的发展极其缓慢。到新中国成立之前,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封建买办官僚资本主义的腐败、军阀的混战,旧中国工业化发展水平极低,且产业区域布局极不平衡。新中国成立之初,从分布上看,全国70%以上的工业和交通运输设施集中在占全国陆地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狭长地带,重工业主要集中在辽宁省中部地区,轻纺工业和机械修配集中在上海、无锡、天津、青岛等少数城市,西南和西北地区当时总共才有300多家工矿企业,且绝大部分是以手工业劳动为主、设备简陋的小型轻工厂和修配厂。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纠正严重失衡的区域发展格局,改变生产力过于倚重东部沿海地区的不均衡状况,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处理产业区域布局的指导思想上,以前苏联的均衡配置论为理想模式,提出了产业均衡布局的战略构想。1956年4月,毛泽东在听取34个中央部委经济工作汇报的基础上,发表了《论十大关系》一文,其中专门谈了沿海与内地工业的关系,标志着毛泽东区域经济思想的形成。他认为:我国全部轻工业和重工业,有约70%在沿海,只有30%在内地,这是历史上形成的一种不合理状况,沿海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但是,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我国改革开放前的产业区域布局,就是在毛泽东同志的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指导下进行的。

在“一五”计划(1953~1957年)中,我国重点是优先发展能源、原材料、机械工业等为主的重工业,工业化建设主要围绕前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和694个投资限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进行,这些项目包括钢铁、电力、煤炭、石油、有色金属和机械设备制造等产业。这些项目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摆在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的内地。这样,不仅东北、上海、武汉等工业基础建设得到加强,同时还以西部地区的川(成都地区)、渝、陕(关中地区)、甘(兰银地区)为重点,以重化工业优先增长为中心开始了西部地区大规模的工业开发。“一五”执行的其结果是,在西部地区形成了以兰州、西安、成都等城市为依托的新工业城市,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出现了崭新的形势,极大地改变了西部地区的落后面貌。

“二五”(1958~1962年)至“四五”时期(1970~1975年),国家在产业区域布局上更加强调均衡布局的指导思想,产业区域布局政策的重心开始大规模西移,产业区域布局跳跃式地向西部地区推进。“二五”时期,中央拟定的发展目标是,对西部地区继续加强重点项目建设,在西南、西北和陕、豫交界的三门峡地区分别进行以钢铁、有色金属和大型水电站为中心的新工业基地建设,在新疆开展石油和有色金属为重点的项目建设,加强了西藏的地质勘探工作,在大力开发攀枝花钢铁工业的同时,新建和扩建了一系列钢铁工业,“二五”实施的结果是,在西部地区的兰州、西宁、乌鲁木齐、银川、贵阳、昆明等地形成了一批机械工业基地,在缺煤的西北和西南地区新建了一些煤炭开采基地。“三五”(1966~1970年)和“四五”期间(1971~1975年),产业区域布局政策的目标是围绕国防和备战而确定的,其重点是开展“大三线”建设,在西南、西北、豫西、鄂西和湘西等地区新开辟了一系列工业基地。在新建的同时,国家又有计划地从东部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搬迁了一批企业和科研单位,充实了内地的经济实力。“三线”建设对我国产业区域布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时期形成了工业建设在地域上的一次大转移,其时间之长,投资之大,影响之深为中外罕见。[1]”

公平优先的均衡产业区域布局拓展了我国生产力发展空间,其所强调的均衡发展、产业区域布局向西部地区倾斜政策的着力实施,尤其是“三线”建设,刺激了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工业的增长。据有关资料介绍,从1956年到“三线”建设时期,西部地区相继建成近大约2000多个大中型骨干企业(包括国防工业企业)、科研院所,形成45个大型生产科研基地和30多个各具特色的新兴工业城市,修筑了10条总长8000公里的铁路干线[2]。整个西部地区形成了以钢铁、机械、化工、电子、航空航天、建材、能源工业为主要组成部分的一大批装备精良、人才荟萃的工业基地和科研基地。如在西南地区建设了以重庆为中心的常规兵器工业基地,以成都为中心的航空工业基地,以攀枝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攀西工业基地,以长江上游重庆至万县为中心的造船工业基地,在西北地区建设了航空工业、航天工业、常规兵器、电子和光学仪器等工业基地。这些战略后方基地的形成,客观上改变了我国工业东、西部地区布局长期不合理状况,带动了西部地区工业生产的发展,对于保障国家安全,加强国防建设,促进内地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使生产力的空间安排趋于均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但是,均衡产业区域布局影响对产业布局的因素缺乏全面的认识,用主观意志代替了客观规律,因此,产生了一些不良的后果:(1)它脱离了发展和效率的主题,片面强调公平目标下地区之间的平衡,使得它最终不可能推动区域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相反还导致了区域内的共同贫困[3]。(2)“三线”建设按照“进山、分散、隐蔽”方针进行的工业布局,违反了经济发展规律,造成企业效益低下;(3)均衡产业区域布局还使中国各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缺乏地区间分工协作,没能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如对发达地区积累起来的生产力的利用重视不够,对落后地区的潜力和优势认识不足。

2 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末,实行效率优先的非均衡产业布局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所面临的国际和国内政治社会环境已经发生重大改变,迫切要求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区域布局得到相应的调整,否则将无法适应新形势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为此,理论界展开了对产业区域布局的大讨论,专家学者们发表了大量论文和专著,大量西方区位理论被引入我国,前苏联的产业布局理论逐渐被摒弃,最后,增长极理论和梯度推移理论得到我国社会各界的认同,成为指导我国产业区域布局的基础性理论。

1978年,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充分吸收了西方产业区域布局理论的精髓,对我国产业布局做了重大调整,实行了效率优先的非均衡产业区域布局。非均衡产业区域布局的核心就是以经济发展规律和价值规律为基本原则,重新考虑我国地区产业布局的结构和先后发展秩序,实施产业布局向东部地区倾斜,然后逐步向中、西部地区梯度推进。

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次年,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试办特区。这是我国实行非均衡产业区域布局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标志。经济特区因此成为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和产业布局的重点区域,在这一方面,尤以深圳特区为代表。

在“六五”(1981~1985年)计划中,产业区域布局充分考虑到了利用区域比较优势,进行产业上的区域分工来加速整体经济增长的速度,明确提出了优先发展沿海地区、并通过沿海地区的发展带动内地发展的区域发展战略。“六五”计划专门列出的“地区经济发展计划”,对沿海、内陆和少数民族三类地区产业布局做了具体部署,强调要在发挥东部地区经济技术优势的基础上,推进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之间的横向经济联合,以促进这些地区之间的比较优势互补以及经济发达地区的辐射和扩散效应。“七五”计划(1986~1990年)继承了“六五”计划中通过优先发展沿海地区带动内地发展的战略思想,并依据梯度推移理论,将全国的产业区域布局和开发顺序遵循先东部地区、后中部地区、再西部地区的顺序,即由高梯度向低梯度推移。在“六五”和“七五”两个计划时期,国家投资大规模向东部地区倾斜,西部地区在国家投资中的份额逐步下降到历史最低点[4],西部地区在“六五”和“七五”期间工业增长速度逐渐下滑,分别低于全国0.5、0.6个百分点[5],而同期东部沿海省份依旧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另外,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村劳动力逐步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部分农民开始离开土地兴办企业,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彻底打破了我国工业布局上城乡隔绝的传统格局[6]。

“八五”计划(1991~1995年)恢复了沿海与内陆的划分模式,提出了促进地区经济朝着合理分工、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方向前进。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报告正式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重新明确了东部、中部、西部三地带的划分,并且重申了沿海地区应以更快速度和更好效益发展的要求。从实践上看,“八五”期间成为我国改革开放推进最快的时期,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形成了由沿海到内地、由一般加工工业到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的总体开放格局。

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把“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作为今后15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贯彻的一条重要方针,并重点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措施,为缩小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指明了发展方向。

1996年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纲要》中,专设了题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章,较为系统地阐述了此后15年国家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纲要》进一步提出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经济内在联系及地理自然特点,突破行政界限,在已有经济布局的基础上,以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为依托,逐步形成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环渤海地区、东南沿海地区、西南和华南部分省区、东北地区、中部五省区和西北地区7个跨省区市的经济区域;各经济区重点发展适合本地条件的重点和优势产业,避免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促进区域经济在更高起点上向前发展。

1997年党的“十五”大进一步强调要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其中,东部地区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在推进改革开放中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有条件的地方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中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和开发,发挥资源优势,发展优势产业。

非均衡产业区域布局的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全面形成。从全国范围来看,对外开放已形成从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包括不同开放层次,具有不同功能的梯度推进格局。这些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以及经济特区形成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成为我国产业布局的重点地区。而从一个地区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技术进步,新兴产业兴起,产业布局的指向已逐步由传统的资源指向转为技术指向。各地出现了一大批不同级别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科技园区、保税区、金融贸易区、出口加工区等,成为各地区产业集聚的重点区域。其次,出现产业集聚现象。在市场经济带动下,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南方和东部沿海城市,一些产业已经开始依照产业发展的规律逐渐集聚,例如在广东、浙江、江苏等省份,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经济现象,并由一个产品发展为一个产业集群,如温州的皮鞋产业集群、打火机产业集群、人造革产业集群及锁具产业集群等都是闻名遐迩的产业集群,其产品几乎覆盖同类市场,甚至占领了国际市场。再次,跨地域经济带逐渐形成。由于地区间的合作不断得到加强,一些地理上相近的城市开始出现较为有序的分工。共享的区域市场得到一定程度的培育,一些大型的跨地区的城市经济带开始出现。东部沿海地区逐渐形成以上海、广州和北京为核心的“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三大经济带并产生了很大的地区产业集聚效益,这些经济带在推动产业经济“高度加工化”和“知识技术密集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7]。

但是,随着非均衡产业区域布局的全面实施和市场自发作用的逐步增强,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显现,主要有:(1)区域发展差距问题开始凸现并日趋严峻,特别是东、西部地区差距相当悬殊。产业布局呈现出显著的自东向西逐级衰减的梯度分布态势,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绝对值和相对值差距都在迅速扩大。(2)区域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之间普遍存在着结构趋同现象。据测算,在“九五”计划期间,我国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相似率已达94%,中部与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相似率达93.5%,西部与中部地区产业结构相似率达97.9%[8]。(3)区域产业结构偏置与产业结构失衡两种情况同时并存。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无序,加上地区性经济封锁、市场分割,直接阻碍了生产要素在全国范围内的合理流动。因此,必须构造新的区域产业区域布局框架。

3 21世纪以来,实行区域协调发展的产业布局

为了平抑、弥合东部和西部地区之间过大的差距,保持国民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社会各界对非均衡产业区域布局进行了反思,并催生出以处理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发展关系问题为核心内容的区域协调发展。其基本出发点在于处理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关系;其核心要义是在保持东部地区区域经济和总体国民经济较快发展的基础上,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以及加强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

区域协调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得到中央的确认。经过连续几年的战略部署及战略实施,到1999年,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从此,我国产业区域布局实现了历史性的转变。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同时,在胡锦涛同志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为统筹区域发展,中央先后实施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等重大战略举措,并形成了一整套有机结合的、统一的区域整体发展战略。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了“五个统筹”的发展战略方针,在区域关系上,强调因地制宜,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在区域协调发展中,既要对战略产业和重点区域有选择地倾斜,又要对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比例关系进行协调,促进区域间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各地区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确保各地区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2006年3月“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单独列为一篇,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了“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标志着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基本形成。

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指导下,21世纪初我国产业区域布局举措主要包括:(1)积极培育新的增长极。分别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培育新的增长极,即2007年6月,国务院批准成渝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2007年底,国务院又批准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配套改革实验区。批准实验区的目的是使其成为引领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增长极,促进我国区域空间结构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化。(2)提出新的产业区域布局模式。打破传统的按行政区划进行产业布局的模式,按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共4种类型的主体功能区进行产业布局。这种产业区域布局模式充分考虑到各区域的开发密度、发展潜力等因素,其目的就是使各地区的经济和人类活动与其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3)引导地方发挥积极性。中央以政府批文的形式,积极引导地方因地制宜进行产业区域布局。21世纪以来,国务院批复的规划和文件涉及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天津滨海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辽宁和江苏沿海地区、黄河三角洲、广西北部湾、安徽等。这些区域将成为当地产业布局的重点,成为引领当地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从目前来看,区域协调发展的产业布局已初显成效。(1)初步扭转了区域差距尤其是东、西部地区不断扩大的局面。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作用下,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流动规模不断扩大,促进了资源在更大区域范围的优化配置,各区域的比较优势得到有效发挥。(2)形成东部、中部、东北和西部四大经济格局。即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的区域经济四轮驱动发展格局,并将成为我国今后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的区域产业布局和主要区域格局形态。(3)基本形成“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和成渝经济区四大经济增长极。随着成渝经济区规划的实施及试验区地位和作用的显现,将与“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一起成为我国四大经济增长极,在我国东、南、西、北疆土形成的这4个增长极将会发挥其集聚和扩散功能,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力量。

4 展望

综上所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产业布局的几经演变,反映了我国不断总结区域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的经验教训,以及对产业发展内在规律认识的逐渐深入,也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反映了我国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过程。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进一步推进,我国产业区域布局将会朝以下方向发展。

4.1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从长期看,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缩小地区间人均和社会发展差距将是我国长期的政策目标和现实目标,产业布局作为实现此目标的有效手段,将不再单纯强调空间经济效应,而会在公平和效率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促进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

4.2 重视区域比较优势的发挥

产业布局将会把全国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进行统筹规划,强调地域分工的客观性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鼓励各区域发展自己特色优势产业,形成一个明确的区域分工,各地区的优势能够在地域分工的基础上得到较好发挥。在分工过程当中,区域之间有竞争、有合作,地区经济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协调发展,形成区域间的良性互动。

4.3 促进产业集聚的实现

从世界产业布局的发展规律来看,产业布局有集聚和扩散两种趋势,且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调整和表现。由于我国目前还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过渡阶段,因而产业集聚仍将是一个长期趋势。促进产业集聚意在强调发挥区域各种资源要素的整合能力和协同效应,避免割裂区域内各种资源之间的联系。为此,国家将通过鼓励各种“经济区”建设和发展来为产业集聚提供载体。

4.3 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我国正处于转型期,政府干预经济发展的作用将会继续存在,有时作用还不能低估。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宏观调控机制框架的建立,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作用将会占据主导地位,产业布局将逐渐弱化政府的角色,政府的作用仅限于完善市场机制、培育要素市场、弥补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和提高效率中的缺陷。产业布局将演变为在政府引导下、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选择行为,产业区域布局将更趋理性和合理。

参考文献

[1].黄辉.从我国产业布局政策的演变看西部开发[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2)

[2].陈栋生.西部经济崛起之路[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10

[3].高新才.“中国改革步入30年:回顾与展望”国际论坛会议论文集[EB/OL].http:∥www.chinareform.org.cn/cirdbbs/dispbbs.asp?boardid=25&ID=149509

[4].魏后凯.21世纪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战略[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368

[5].胡鞍钢.地区与发展——西部开发新战略[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143

[6].夏大慰,史东辉.产业政策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256

[7].匡明.非均衡发展时期我国产业布局政策及其成效[J].当代经济,2007,(18)

5.医院病案室区域的规划与布局 篇五

医院的档案是医院各项工作的真实和客观的记录, 是医疗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信息资源。为了提高档案的开发利用, 更好地为医院的建设服务, 医院档案室打破被动的、守摊型的局面, 加大了宣传力度, 强化了服务意识, 健全和完善了《档案借阅制度》、《重要文件目录》、《专题目录》、《案卷目录》、《卷内目录》、《档案利用登记》等, 通过借、阅、复印、网上浏览、电话咨询等多种形式, 为使用者提供便利优质的服务, 从而使医院档案开发利用效果有了显著的提高。

2 档案开发利用分析

2.1 利用文书档案进行医院的科学管理和开展编史修志工作。

为医院各级领导研究卫生工作历史、科学决策、制订规划、总结经验、落实政策、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职称评定、案件调查、处理医疗纠纷等提供大量的原始依据。为医院管理工作提供了大量详实有价值的档案资料, 使得这些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2.2 利用档案为各种创建活动和迎接上级检查工作提供保障。

如为创建国家“百佳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省级“三甲医院”、爱婴医院等各种活动以及院务公开、监督、计划生育等各项检查工作中, 提供了大量的原始资料, 保证各科处室顺利地完成各项检查工作。

2.3 利用基建档案进行医院的各项改造工程。

为医院的干部病房楼、门诊楼、CT中心、肿瘤病房、手术室、心脏诊疗中心、妇产科门诊、产房等改造装修、消防设施的安装等工程, 提供了大量的基建图纸, 方便了各项改造工程, 使其能够顺利的进行施工。

2.4 利用会计档案出具准确的凭证。

为医院的审计、银行信贷、核实账目等工作, 提供了大量的原始凭证, 减少和避免了医院的各项损失。

2.5 利用医疗设备档案确保医疗设备的正常使用。

在医院的医疗设备付款、维修、纠纷等方面, 提供大量的厂家情况以及查考资料, 使医疗设备的交易和维修得以顺利进行, 减少了不必要的纠纷。

2.6 利用档案为处理各种纠纷提供法律依据。

在医院的经济纠纷、土地纠纷、医疗纠纷等官司中, 出示了大量的原始证据和材料, 使解决纠纷找到了可靠有利的法律、法规依据, 减少了不必要的损失。

3 进一步开发利用档案的具体措施

3.1 宣传档案的使用价值, 提高人们对档案重要性的认识, 增加档案的利用率。

随着社会的发展, 档案使用要进一步开放, 同时要加强档案的社会宣传工作, 为了提高医院档案的开发利用率, 更好地为医院建设服务, 必须打破以往档案的神秘性, 树立开放服务的形象, 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档案在各项工作中的重要性, 使他们自觉走进档案室。

3.2 树立服务大局的指导思想, 为使用者提供优质便利服务, 提高档案的利用率。

档案管理人员要创造性学习和工作, 提高创新能力, 与时俱进。要紧紧围绕医院的中心工作, 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强化服务意识。我们采取接待查档、函电代办查档、查档咨询、档案复制、出具档案证明等等方式提供利用服务。我们从封闭、为少数人服务的保守、传统的守摊型旧理念中走出来, 为实现政务公开透明, 档案高效利用做贡献。真正做到“馆为民所开, 档为民所用”。

3.3 充分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和工具, 开发多种渠道, 提供档案利用服务。

要根据医院的工作实际和发展要求, 除利用多种检索工具, 如案卷目录、全引目录、专题目录、专题索引、文号目录, 供利用者自行检索外, 还利用微机档案管理系统检索便捷的优点, 为查询者提供快速查询服务, 又通过医院内部信息网开辟了档案一隅, 为寻求查证建立了一个规范、高效、开放的档案信息利用平台, 提供档案信息和档案常用内容, 既可以为档案工作做了宣传, 又可以为各科处室及时了解、掌握、咨询、利用档案提供了便利, 使他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快捷方便的查找档案资料。

4 总结

只要人类还在这个星球上繁衍生息, 档案学作为一个专门的社会学科就会永远存在, 档案工作为人类社会分工的一部分, 也会永远存在。因此, 作为一名档案工作者我感到自豪, 同时, 我也意识到使命的神圣, 做好档案工作, 可以说是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我们现在收集、整理的档案, 几十年、几百年后也同样是珍贵的历史资料, 可供后人借鉴。因此, 随着社会的发展, 随着医院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对档案的重要性以及档案资料的利用价值认识的逐步提高, 人们将学会查阅档案信息和利用回溯性信息[1, 2], 可以预测, 对档案利用的需求会不断增加, 档案的利用者会越来越多, 档案的利用量也会越来越大, 这种趋势将会全面和持续的发展下去。

摘要:档案是浓缩的、凝固的历史, 有道是:千秋功绩, 档案为凭, 黄金有价, 档案无价。档案是原始的历史记录。管理档案的目的就是为当代及后人提供利用。通过对档案利用情况的研究, 以促进医院发展建设, 提高档案利用效率, 努力为医院管理和各科 (处) 室的工作提供信息支持。

关键词:医院档案,利用,研究

参考文献

[1]宗文萍.构建我国档案科技创新体系.中国档案, 2004, 7:9-11.

6.医院病案室区域的规划与布局 篇六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科研资料来源于江门地区某三甲医院科教科,包括省、市科研立项课题、科研成果和医学论文,病案资料来源于医院信息科2001至2008年医院工作报表和病案借阅登记本。资料完整、准确可靠。

1.2 统计分析

采用统计描述中构成比的方法,分别对医院不同医务人员借阅病案与科研情况进行统计对比。并对医院成为中山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前后科研及病案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对比。

2 结果

2.1 借阅病案情况

根据登记统计,2001至2008年医务人员共借阅病案29463份,其中用于科研和论文借用病案11950份,占病案借阅的40.56%。

2.2 科研产出情况

2001至2008年,医院共获市级以上科研立项349项,其中240项使用了病案资料,占69%;获市级以上科研成果奖38项,其中27项使用了病案资料,占71%;在国内各级正规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1389篇,其中1070篇使用了病案资料,占77%。

2.3 不同类别医务人员用于科研目的的病案借阅与科研产出情况表1。

由表1可见,医师借阅、使用病案及科研产出之比例在医务人员中所占比例最高。而作为医院医务人员重要组成部分的护理人员其借阅、使用病案及科研产出之比例均明显偏低。

从表2可看出,2005年本医院成为中山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后,科研产出及相关病案的利用呈上升趋势。

3 讨论

江门市某地区三甲医院是五邑地区一所集预防、医疗、科研全面发展的现代化综合性大型医院,年门诊量过百万,住院患者达4万余人,每年有大量的病案入库。如何利用好病案是医院一个重大的课题。本论文从医院病案在科研方面的利用情况作一些探讨。

3.1 医院科研产出与病案资料关系密切,但需进一步提高病案利用比例

医务人员借阅病案的用途一般有3点:一是用于临床的病情对照、分析,二是教学,三是科研。统计表明,医院病案利用与科研产出关系较密切,科研立项、科研成果奖、科研论文利用病案的比例分别为69%、71%和77%,即大部分的科研产出都利用了病案资料,说明了在本院科研产出与病案利用联系较紧密。目前,病案在科研中的作用已越来越受到重视[1,2]。本医院为地方性医院,远离医学院校,由于缺乏实验条件,开展科研活动只能大部分围绕临床工作,即以临床试验居多,而基础研究和动物实验相对较少,由于临床试验的研究需涉及大量病例分析,所以病案资料对于相关科研的开展有重要意义。但本医院医务人员借阅病案,8年来用于科研和论文的用途比例仅占40.56%,病案资料在科研方面的应用仍相对较少,有大量潜力可挖。

3.2 医、护利用病案及科研产出方面差距较大,需大力提高护理人员科研水平

不同类别医务人员借阅病案与科研产出情况表明,医师用于科研目的病案借阅数在医务人员中所占比例较高,达53%,其科研立项、获奖成果、论文产出在全院医务人员所占的比例也较高,分别为53%、58%、55%,这与国内其他报道相一致[3],而护理人员病历借阅与科研产出均较少,这与护理人员本身知识层次等多方面因素有关[4]。对于护理人员,应在提高其科研意识及基本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必要的培训使她们掌握查阅和利用病案的相关知识,从病案中查找有利于科研的材料,增加科研产出。

3.3 与高校的合作能促进地方及基层医院的科研进步,相应增加病案的利用

分析表明,自2005年本医院成为中山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以来,科研立项及论文产出数有了较大增长,相应的提高了病案在科研活动中的利用率,与高等院校的合作能促进医院科研方面的作用,这与国内相关报道一致[5]。究其原因,(1)与中山大学合作后,本院高年资医生评选中山大学研究生导师及教授资格的机会增多,促进了有一定年资及科研基础的资深医师投入精力去从事科研活动,争取更多科研立项及撰写临床论文;(2)与中山大学合作后,更多的本院本科学历的职工通过各种方式(脱产、委培、同等学历研修等)报考中山大学的研究生,而研究生报考或毕业的要求之一就是有相应的科研立项或论文发表,因此促进了大量年轻医师进行临床科研活动。由此可见,与高等院校的合作能较好的促进地方及基层医院的科研进步,从而相应增加病案在科研活动中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邹立新.病案管理如何应对医、教、研发展[J].中国病案,2006,7(6):12-13.

[2]马建宁,杨大锁,蒋红兵.论病案管理在科研工作中的地位[J].中国医院统计,1999,6(2):116.

[3]秦敏,王忠,苏建华.浅析病案利用与医学论文的产出[J].中国病案,2004,5(2):829.

[4]程金莲,韩世范,孙玉梅,等.护理人员开展护理科研状况调查分析与思考[J].护理研究,2002,16(4):241-243.

上一篇:高中数学教师优秀教案下一篇:公共支出绩效审计理论与实践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