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装发动机的实训总结(精选4篇)
1.拆装发动机的实训总结 篇一
新的学期迎来了一个新的开始,在本学期的第三,四周我们迎来了我们本学期的第一次实训。我们这次实训需要完成两项任务,第三周主要是对汽车的发动机进行拆装的实训,第四周主要是进行汽车后桥的拆装实训。在这两周的实训中,我们对汽车的发动机和汽车后桥进行拆装和研究之后,并对汽车的整体结构进行了一个了解分析,从而对汽车的整体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在拆装发动机的过程中我们进行了分组的研究,每个组所研究的结构都是不同的。我们组研究的是发动机的曲柄连杆机构。
一般汽车发动机都是由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点火系、启动系、燃油供给系、冷却系、润滑系和附件组成。首先我们必须根据发动机的拆装过程将发动机从上而下的拆装一遍,接着重点观察研究曲柄连杆机构。
课题一
发动机的拆装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及要求
实训目的:
1.巩固和加强汽车构造和原理课程的理论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
2.使学生掌握汽车总成、各零部件及其相互间的连接关系、拆装方法和步骤及注意事项。
3.学习正确使用拆装设备、工具、量具的方法。4.了解安全操作常识,熟悉零部件拆装后的正确放置、分类及清洗方法,培养良好的工作和生产习惯。5.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训要求:
1.学会汽车常用拆装工具和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
2.学会汽车的总体拆装、调整和各系统主要零部件的正确拆装。3.学会汽车的主要零部件的检查测量。4.掌握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基本工作原理。5.理解汽车各组成系统的构造与工作原理。实训常用工具:
普通扳手、螺钉旋具、锤子、手钳。
二、发动机的各个组成部分、1.曲柄连杆机构
曲柄连杆机构是发动机实现能量转换、完成工作循环的主要运动机构,由气缸体、气缸盖、活塞、连杆、曲轴和飞轮等机件组成。2.配气机构
配气机构的功用是实现发动机的换气过程,根据发动机的工作循环,定时开启和关闭进、排气门,使可燃混合气进入气缸,并使废气从气缸内排出。配气机构通常由气门组、气门传动组和气门驱动机件组成。3.燃料供给系统
汽油发动机燃料供给系统的功用是按发动机的要求,配制一定浓度和数量的新鲜可燃混合气送入气缸。柴油发动机燃料供给系统的功用是按一定的比例把柴油和空气分别供入气缸,在燃烧室内形成混合气并燃烧,以使发动机连续工作。4.润滑系统
润滑系统的功用是向发动机运动机件摩擦表面供给一定量的清洁润滑油。主要 机油泵、机油滤清器、限压阀等机件组成。5.冷却系统
冷却系统的功能是吸收和散发发动机受热零件的多余热量,保证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状态下工作。主要由水泵、冷却水套、散热器、风扇、节温器等机件组成。6.点火系统
点火系统的功用是按规定的时刻产生电火花,点燃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主要由点火线圈、分电器、蓄电池、发电机和火花塞等机件组成。7.起动系统
起动系统的功用是起动发动机。曲轴在外力作用下开始转动发动机开始自行运转的过程,称为发动机的起动。起动系统主要由起动机及其附属装置组成。汽油发动机由以上两大机构和五大系统组成。汽油发动机是点火式打火,柴油发动机是压燃式点火。
三、发动机的拆装 1.拆油底壳
将油底壳旋转,将其放在上方,便于拆卸,接着用螺钉旋具将固定油底壳的边缘螺钉拆掉,取下油底壳,如下图所示。
下图是拆下油底壳后发动机的内部结构
2.拆下油底壳后,接着将进行内部的拆卸,如上图所示,内部有很多同样的结构,我们小组对其中的一个机构进行了拆卸研究。
这个结构起着固定的作用,当活塞进行运动的时候,有了这个装置就不会出现松动的问题。
3.在油底壳内部有一个连接、固定链条的装置,当拆卸完其他机构后用工具将这个装置拆下来,松动链条,将装置取下。
拆下这些之后,转动飞轮,即可看到发动机的工作状态。
课题二
后桥的拆装实训报告汽车
一、实训目的及要求。
实训目的
1.掌握主减速器与差速器的功用、构造和工作原理。
2.熟悉主减速器和差速器的拆装顺序,以及一些相关的检测与维修知识。实训要求
根据驱动桥的种类、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和组成部分,以及主减速器和差速器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和组成部分,进行驱动桥总成的分拆装实训。实训常用工具
普通扳手、螺钉旋具、锤子、手钳。
二、实训类容
1.用专用工具从驱动桥壳中拉下左、右两边半轴。2.松下主减速器紧固螺栓,卸下主减速器总成。
3.松开差速器支撑轴承的轴承盖紧固螺栓,卸下轴承盖,并做好标记。
4.卸下支撑轴承,并做好标记,以及分解出差速器总成。5.从主减速器壳中,拉出主减速器双曲面主动齿轮。
6.分解差速器总成,直接卸下一边半轴锥齿轮,接着卸下行星齿轮,以及另一边半轴锥齿轮。
7.观察各零部件之间的结构关系,以及工作原理。装配顺序与上述顺序相反。
三、拆卸汽车后桥
1.首先将后桥的两个轮子拆下。
2.拆下主减速器壳,观察内部――主要是左右各一个齿轮(使转向改变,通过半轴传向车轮),上下各一个行星轮(实现差速),和一个主减速齿轮(与前面的传递轴的齿轮嵌合)
差速器原理
当转弯时,由于外侧轮有滑拖的现象,内侧轮有滑转的现象,两个驱动轮此时就会产生两个方向相反的附加力,由于“最小能耗原理”,必然导致两边车轮的转速不同,从而破坏了三者的平衡关系,并通过半轴反映到半轴齿轮上,迫使行星齿轮产生自转,使外侧半轴转速加快,内侧半轴转速减慢,从而实现两边车轮转速的差异。
四、注意事项
1.严格拆装顺序,注意操作安全。
2.对各调整部位的调整垫片要点清放好做记号,不能乱换搞错。3.对有预紧力规定的螺栓、螺母要按正确操作方法进行稳固。4.主减速器的调整中要进行轴承预紧度的调整,进行锥齿轮齿合印记的调整。
总结
通过这次发动机拆装实训,让我深刻的体会到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认真对待,都必须付出汗水和努力。当然这次实训也达到了我预先的目的,让我对发动机及汽车后桥等汽车大型组件有了一个很深的认识,以前只有在课本上的感观性的认识,这次则是实践中的深入性的认识。通过这次实训使我们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多多少少的使我们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的了解。这次拆装实训不仅把理论和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而且还加深了对汽车组成、结构、部件的工作原理的了解,也初步掌握了拆装的基本要求和一般的工艺线路,同时也加深了对工具的使用和了解。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而且也增进了我们团队中的合作意识,因为发动机不是一个人就能随便能够拆卸得下来的,这就需要我们的配合与相互间的学习,通过这次实习我们收获颇丰,不仅是知识方面,而且在我们未来的工作之路上,它让我们学会了如何正确面对未来工作中的困难与挫折,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经历。
2.电动机拆装实训报告 篇二
1.加深理解三相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2.熟悉电动机的嵌线工艺、装配流程 5:实习步骤:
1.三相异步电动机原理分析 2.绕制电机绕组线圈 3.装配电动机定子绕组 4.电动机整机安装及调试 6:实习过程:
<一>三相异步电动机原理分析。1.结构
三相异步电动机主要由静止的和转动的两部分构成,其静止部分称为定子。定子是用硅钢片叠成的圆筒形铁心,其内圆周有槽用来安放三相对称绕组;三相对称绕组每相在空间互差120°,可连接成Y形或△形。三相异步电动机转动的部分称为转子,是用硅钢片叠成的圆柱形铁心,与定子铁心共同形成磁路。转子外圆周有槽用以安放转子绕组。转子绕组有鼠笼式和绕线式两种。鼠笼式:将铜条插入槽内,两端用铜环短接,或直接用熔铝浇铸而成短路绕组。绕线式:安放三相对称绕组,其一端接在一起形成Y形,另一端引出连接三个已被接触Y形的电阻,或直接通过短路端环短接。(在该次实习中我们使用的是鼠笼式。)2.旋转磁场
旋转磁场是极性和大小不变且以一定转速旋转的磁场。对称三相绕组流过对称三相电流,产生圆形旋转磁通势和旋转磁场。三相对称绕组是三套数据相同,空间(沿定子内圆)互差120°电角度的绕组组成三相对称绕组,通以三相对称电流就可产生旋转磁场 3.作用原理 转子绕组切割旋转磁场产生感应电动势,并在短路的转子绕组中形成转子电流,转子电流与旋转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电磁力,形成转动力矩。使转子随旋转磁场以转速n转动并带动机械负载。转子和旋转磁场之间转速差的存在是异步电动机的必要条件,转速差以转差率来衡量。4.定子铁心和定子绕组
定子铁心:导磁和嵌放定子三相绕组;0.5mm硅钢片冲制涂漆叠压而成;内圆均匀开槽;槽形有半闭口;半开口和开口槽三种,适用于不同的电机。
三相定子绕组:绝缘导线绕制线圈由若干绝缘导线绕制的线圈按照一定规律连接成三相对称绕组;交流电机的定子绕组称为电枢绕组是电机能还的关键部分。常见的绕组有单层同心式、单层链式、单层交叉式和双层跌绕式等。5.绕组
单层绕组:每个槽内只放一个线圈边.在该电机实习中,线圈数目等于槽数的一半。
6.绘制绕组展开图
先绘出定子槽并编号;接下来按每极每相槽数,将每对极下的槽数平均分为六个相带;依线圈节距将对应的线圈串接起来,组成一项绕组;再将极相组按反串的规则串联起来,就得到一个完整的三相绕组。<二>.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拆绕 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绕组的拆卸
通常电动机的绕组在下好以后,为了固定,都会给绕组线圈浸漆,所以,在常温下绕组是很硬的,不易拆除。若强行拆除则有可能将定子冲片损坏。所以必须加热使绕组绝缘软化以后趁热迅速拆除。常用以下方法:
· 电流加热法:拆开绕组端部各连线,在一相绕组中通入单项低压打电流加热。当绝缘层软化后,绕组端部冒烟时,切断电源,打出槽偰、拆除绕组。· 用烤箱等加热拆除:拆除绕组后应清除槽内的绝缘杂物,修正槽行。2.三项异步电动机的定子绕组的绕制
绕制电动机绕组时,绕组尺寸的大小对嵌线质量、绕组的耗铜量以及电动机的运行特性都有密切的关系。
对于一个拥有相关参数的电机可以通过查手册来获取绕组的尺寸。对于无相关参数的电机可以在拆卸绕组时,拆下一个完整的废旧绕组,取其中最小的一匝,参考它的形状及周长来制作线模尺寸。在绕制线圈时可用绕线模具来绕制。用确定好的尺寸来选择合适的模具,然后在绕线机上进行绕制。3.定子绕组的嵌线
嵌线工艺的关键是保证绕组的位置次序的正确、绝缘良好。
首先,在铁心上的槽内垫放槽绝缘。槽绝缘应按照电动机槽的尺寸选用对应规格的青壳纸或符合绝缘纸来制作。然后,依定子硅钢片的内径用绝缘纸折出一个纸筒来,纸筒的高度及绝缘槽的长度要大于槽的长度,使绝缘纸能高出槽10mm左右。把做好的纸筒塞入铁心内径里,然后开始往槽中下线。在下线的过程中使用纸筒可以防止在下线过程中线圈碰到铁心,以防绕组的绝缘受到破坏。在下线过程中可以使用划线板和压线板。在下好每一个槽的线圈后,要用折叠好的纸条做盖槽绝缘从槽口插入,使绝缘纸能把槽中的所有线圈都包起来,从而使线圈和铁心完全隔离开。在下好所有线圈后,要打入槽楔。最后用捆线把所有的绕组捆好。
要注意在嵌线的整个过程中要始终保证绕组的良好绝缘,不要损伤线圈绕组的漆膜和绝缘材料,以免导致绝缘性能的下降以致发生短路现象。4.定子绕组的接线
在绕组线圈嵌好后,要进行端部接线,也就是把每极的极相绕组串连成一路(或并联成多路),然后把三相的6个引出线头连接到电动机的出线板上。若接线不当,电动机就不能正常运转。
绕组的接线方式必须符合绕组内电流方向,使磁场都是相加而不是相减。在该电机中我们采用“反串”接法:端部采用“尾接尾”、“头接头”相接的原则连接。<三>.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绕组实验和绝缘测试
待绕组接线完成后,要检查三相绕组时候接反或接错,用万用表测量线圈的导通性,到通则说明线圈接的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接错了,检查并排除故障。若接线正确了还要对新绕制的电动机要进行绕组对机壳及绕组相互间的绝缘测试。测量时要用兆欧表,其绝缘电阻值一般不低于0.5M(380v的电动机)。<四>.上端盖
如果确定绝缘性已没问题就开始上端盖,之前要先将转子部分插进去,然后将两端盖的螺丝先分别用手拧一拧,再用工具将其中一个端盖拧紧,拧的时候要旋转着拧。接着用锤子将另一端盖敲打进去,敲的时候同样要旋转着敲,用力均匀,最后将螺丝拧紧。<五>.通电测试 在通电前还要测一遍绝缘性,如果确认绝缘性没问题才可通电。在通电加压时要注意观察电机,一旦电机开始冒烟就需要停止通电。
7.故障排除
电动机不能启动
1、开关在分断状态
2、电源断线
3、熔丝烧断
4、启动控制设备故障 检查出故障点,进行修理消除故障
启动时不转,有嗡嗡声
1、有一相断电
2、定子绕组断线
3、传动机械卡死 检查出故障点,进行修理消除机械故障使之转动灵活
三相电流不平衡,并且发热,冒烟并有嗡嗡声
1、电源一相断线造成缺相运行,在三角形接线中,一相绕组的电流增大;星型接线中,两相绕组电流增大。电动机发出嗡嗡声,如不及时停车,绕组会很快烧毁。
停车检查,修复断线
2、绕组断线,电动机有一相绕组断线时,现象同上。
3、匝间短路:线圈匝间短路时,电动机有明显的嗡嗡声。这几匝线圈短路后阻抗很小,能产生很大的环流,使得绕组很快发热、冒烟,并且发出焦臭味。短路的线圈较多时,会使熔丝烧断。此时由于电动机收到的电磁转矩不平衡而产生振动,并发出不正常的声音。
对于匝间短路,可用电压降压法查找。即可分别对各组绕组通以低压交流电,电流最大的那一相即为有匝间短路的绕组。然后再测试该相的每组线圈电压降,电压最小的那组,即为故障点。
4、相间短路:绕组相间短路时,就产生短路电流。如果短路处的电压差很大,两相间短路所产生的火花就会把铜线烧断。
5、绕组接地:由于绝缘受潮。热老化以及铁末、焊渣在交变磁场的作用下产生钻孔现象,使绝缘击穿接地,其接地电流会使线圈发热冒烟。
电动机启动后冒白烟
若除了白烟并无焦糊味,绕组各处温度均匀而正常,三相电流和声音也正常,则并非故障,而是由于新制的电机或者长久不用,在线圈表面及鼠龙转子槽内有油污和潮气,受热蒸发而形成的。
空转一段时间进行干燥,白烟便会自动消失。
我们组的电机在最后测试时出现了v相不通,最后检查出故障并排除了故障,电机正常运转。8.实习小结:
1.通过实验我认识到:做实验过程中要遵照流程按步骤进行。
2.通过电机实习进一步理解了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掌握了电机具体的拆卸与制造步骤,并且学会了分析一些简单的电机故障。从而将电机理论应用到了实践当中,将理论具体化,发现了理论与实际的差距和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3.绕电机主要是要细心,防止把线弄断,或者造成短路。
在实训过程中,我们也收获了快乐、与同学的快乐、与老师的快乐。因为每当自己或自己和同学完成了一个项目时,或多或少有些欣慰,会感到开心,休息时和老师的交流也是一种快乐。虽然四周实训不是很长时间,但对我今后的学习有很大帮助。这只是起点,终点离我们还有一定的距离,所以还是需要我们继续努力去走以后的路。而我们要把握好每一次的机会,错过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五、实训体会
通过一周的课程实践,使我加深了对电机的结构、工作原理的认识,掌握小型交流电机的拆卸、重装设计、重绕安装等维修初步知识,特别是对线圈接线方法的掌握,虽然开始时对接线一头雾水,但经过老师的多番指导和组员的共同努力,最终还是把电机接线接好,并在电机测试运行中取得不错的结果。
在实践中,给我最深刻的体会就是不要放过任何一个步骤和细节,在接线过程中,由于我们组为了赶上进度,在连接线头前没有刮净导线线头的绝缘漆,连接并套上绝缘套管后才发现线圈之间接触不良导致电路断路,最后还要逐个线圈接头检测并重新连接线头,直到接触良好为止,在这里我们浪费了许多时间,就是这个细节的失误导致我们在最后的检查中遇到了许多的麻烦,令我再次引起对实验细节的重视,对实验中每一步都不能有所马虎,并要在实践中重复检查。实践中,自己做的与书本有一定的差别,只有自己亲手做过才能有 所体会,让我清楚的明白到了知识一定要结合实际才能发挥作用,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特别是理工科的,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明白书本的知识。就如线圈接线方面,只有亲手接过,再和书本对照才能明白个中的含义,才能对电机知识有全面的了解。
在这次实训的过程中,由充满疑问的开始,到满怀兴趣的结束,期间给与了我许多平时在书本上得不到的真实体验和感受,让我的专业知识更上一个台阶,但有一点我是由实训开始到结束都没有忘记的,那就是最重要的电气安全问题,虽然在实训过程中,全程有老师的悉心指导,但也绝不能丢以轻心,因为在高压的工作环境下,一不小心往往就会引起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无论是给自己还是学校都会造成不可返回的严重影响,所以我严格要求自己和提醒组员注意实验安全,特别是试机运行时,绝不能因为兴奋而过分心急,一定要上绝缘措施做足并经过导师的检查允许后才能充电试机,并且一定要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守则来进行实验,保证绝不能马虎处理。
通过这次实训,巩固和加深了我的理论基础知识,培养了我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了我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我对电气电机学科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对电气这个专业学科的社会含义有了初步的了解,而且对我以后的学习有积极的推进作用,为我的专业课学习及今后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实验设备:
1.三相异步电机(本组为同心式2极24槽)2.兆欧表、万能表、手锤、胶钳、剪刀、绕线机、钢直尺 3.青壳纸、绑扎带、绝缘管、竹片、漆包线
三、实验数据: 1.记录数据
PN=0.8kw、nN=3810r/s、UN=380v、p=1 2.测量数据
定子槽数(Z1)=24
定子内圆直径(D1)=6.7cm 定子槽深(hs)=1.5cm
定子铁芯长(L)=7cm 定子槽边长(K)=3.2cm
线圈节距(y):
11、9 3.计算数据
极距:t=Z1/(2*p)=12
每极每相数:q=Z1/(6*p)=4 每相绕组线圈个数:N粗 =Z1/6=4
三相绕组线圈总数:N=Z1/2=12 每个线圈匝数:W单 =24*p*U粗 *10-3/(Bm*Di*L*Z1)=38 ξ2.实训总结——
经过了3天半的实训,在此次实训中学到了很多关于电机的知识,通过动手去实践,深刻地认识电动机的结构构造,组装技巧,运转情况,更加深了书本知识,做到活学活用等。
1.首先真实的了解三相异步电机的基本结构:
三相异步电动机是由固定不动的定子和饶轴旋转的转子两部分组成。
2.在拆卸的过程中也学到了一些技巧:
把电动机的端盖敲开时要铁锤均匀的敲,不得一直单向敲击,这样端盖才会慢慢的敲开。3.把线圈拿出来后,小组要进行分工,几人对线圈进行检查,看看线圈的绝缘层有没有破损,如有,要用胶布对绝缘破损地方进行缠绕,此过程一定要细心与有耐心,因为,线圈的绝缘方面决定了实验的成败。剩下的人进行数据的测量计算,以及进行绕线模的制造和绝缘纸的剪裁。
4.在制造好绕线模和绝缘纸后,就进行绕线,绕制线圈时应相互平行紧密,线圈的两个出线端留出足够长度,每个线圈绕制后应检查是否通路,确定无误后立即绑扎好,以免松散零乱。如发现短路设法立即排除。当绕制完线圈时,小组人员进行嵌放线圈,嵌线规律采用“底-中-面”三平面法。
5嵌放线圈前一定要记得放绝缘纸,以免漆包线被刮伤导致短路。当把线圈都嵌入定子槽时,要塞上竹片。考虑到当所有的线圈都嵌放完毕后再进行接线可能会比较麻烦,所以本组在线圈一切无误下采用嵌一相接一想,以此减少失误。接线前一定要把导线的绝缘层去掉,接线口一定要牢固。
3.装备拆装实训报告(实训总结) 篇三
装备拆装训练报告
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 学 号: 成绩:
完成日期:年月日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拆装,了解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各种工具,量具的使用,熟悉各种公差; 3.掌握设备测绘的一般方法,完成拆装设草图的绘制; 4.巩固和加深所学的理论知识。
二、仪器与设备
铜棒、0.25公斤铁锤(榔头)、1公斤铁锤、钢尺、呆扳手、活动扳手、橡胶锤、一字钎、游标卡尺
制冷压缩机、1—1B型螺杆泵、水环真空泵、气动双隔膜泵、自吸泵、2XZ型旋片真空泵、单级离心泵、多级离心泵
三、设备的结构与原理
制冷压缩机的原理由电机带动曲轴旋转,曲轴带动连杆做往复直线运动,与连杆相连的活塞也在缸体内做往复运动,所以刚提的容积不断发生变化,在进排气阀的控制下,不断地吸入或者排出工作介质,由外负荷作用而产生相应的应力。其结构包括曲轴,连杆,活塞,吸排气阀,活塞环,填料,轴封,垫片等
1—1B型螺杆泵的原理利用偏心单螺旋的螺杆在双螺旋衬套内旋转,让浓浆液由吸入口沿螺旋槽移动到排出口,从而实现泵的输送功能,因为偏心螺杆和固定成套的特殊形状,形成单独的密封容积空间,介质由轴向均匀推进流动。其结构包括泵壳、空心轴、万向铰接头、绕轴、螺杆、衬套、轴封装置和出料口等。
水环真空泵的原理叶轮偏心装置在缸体内,工作轮旋转到一定到转速时,因离心力作用液体甩向四周,形成一个内表面液环,液环的内表面与工作腔相切,工作轮与液环之间形成月牙空间,此空间被叶轮分为若干容积不等的小室,工作轮旋转,基元容积就扩大,缩小一次,实现吸气,压缩排气极有可能的膨胀过程。其结构包括由叶轮、泵体、吸排气盘、水在泵体内壁形成的水环、吸气口、排气口、辅助排气阀等组成的。
气动双隔膜泵的原理其左右两边各有一个隔膜室,分为液体压送室和空气驱动室,当气体进入隔膜室的空气室,隔膜受压向外推出,形成压送行程,压送式内的流体受压后,由泵口流出,而两隔膜中间用连杆连接,当一隔膜向外推出压送流体时,另一隔膜向内收缩并反向吸入流体,泵内空气分配阀将自动切换位置,使之做往复运动。其结构包括隔膜片,隔膜缸头,曲柄连杆机构、柱塞、液缸、隔膜、泵体、吸入阀和排出阀。
自吸泵的原理在工作前先灌泵,电机带动叶轮高速旋转使水流向蜗壳,入口处形成真空,逆止阀打开,吸入管内的空气进入泵内,另一方面被叶轮排到气水分离室中的水经左右回水孔流会叶轮外缘,左右回水孔流回的水在压差和重力的作用下射向叶轮槽道内,与吸入管路来的空气混合甩向蜗壳,向旋转方向流动,由于流体在蜗壳内不断冲击叶珊,不断被叶轮击破,同空气混合搅拌,生成汽水混合物,沿短管进入分离室,在分离室内被分离出来,有出口管排出,而水任由左右回水孔流向叶轮外缘,并与吸入管空气混合。如此循环,逐渐将吸入管路中的空气排进,使水进入泵内,完成自吸过程。其结构包括泵体、泵盖、叶轮、轴、轴承,带轮,填料压盖,密封环等。
2XZ型旋片真空泵的原理为吸入口与真空设备连接,运转时将容器内的气体吸入并排出,当设备获得真空时高压级排气阀将封闭,高压级吸入的气体将送给第二级,并将第二级吸入排出,使真空设备获得一定的真空。其结构包括滤网,挡油板,密封圈,旋片弹簧,旋片,转子,泵身等。
单机离心泵与多级离心泵的原理类似都是在启动前先灌泵,驱动机通过泵轴带动叶轮旋转,叶轮里的叶片迫使液体一起旋转,从而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作用下,液体沿着叶片甩向叶轮出口由蜗壳进入排出管。液体被甩出的同时,叶轮入口处形成低压,在吸液管和叶轮中心处形成压差,在压差的作用下,液体不断吸入、排出,从而使泵连续工作。其结构包括叶轮,转轴,蜗壳,密封环,轴承,填料等。
四、设备的拆装与测绘方法
1.拆卸中应按设备的各部分结构不同预先考虑操作程序以免发生先后倒置造成混乱或贪图省事猛拆猛敲造成零件损坏变形。
2.拆卸的顺序一般是与装配的顺序相反即先拆外部零件后拆内部零件从上部一次拆组合件再拆零件。
3.拆卸时要使用专用工具卡具必须保证对合格零件不发生损伤如卸气阀组合件时也应用专用工具。
4.大型空气压缩机的零件部件都很重,拆卸时要准备好起吊工具绳套并在绑吊时注意保护好部件不要碰伤和损坏。
5.对拆卸下来的零件部件要放在合适的位置,不要乱放,对大件、重要机件不要放在地面上,应放在垫木上,例如大型空气压缩机的活塞气缸盖曲轴连杆等要特别防止因放置不当而发生变形,小零件放在箱子里要盖好。
6.拆卸下的零件要尽可能的按原来结构状态放在一起,对成套不能互换的零件在拆卸前要做好记号,拆卸后要放在一起或用绳子串在一起,以免搞乱使装配时发生错误而影响装配质量。
7.注意几个人的合作关系应有一人指挥并做好详细分工。
五、拆装心得
为期两个星期的拆装实验结束了,通过这系列拆装实验我感觉自己学到了不少东西。以前课本上的知识都是理论的,伟大的哲学家马克思说“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可见实践是多么的重要!没有实践的认识是空洞的,等于纸上谈兵,而一旦有了实践,认识就有目的性、方向性了。没有认识的实践是盲目的,有了理论知识才有章可循。这次试验使我认识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之处。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老师在介绍工具的具体使用方法,有些看似很简单的东西实际上也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凡是要多想,不可想当然,最忌粗心大意,马马虎虎。就拿老师说的不能用铁锤直接敲击泵体,拆卸的时候要用一根铁棒作为中间物体使泵体间接受力。而如果是橡胶锤的话拆卸的时候就可以直接敲击了。另外,老师还特别强调了一个问题,就是扳手受力侧要在固定端,不能在活动端。因为固定端比活动端所能允许承受的力要大,而且按标准来说活动端是不宜受力的,因为这样很容易使扳手损坏。
实验之前老师首先给我们介绍了各个拆装工具和测量量具,榔头分为铁锤和橡胶锤,扳手分为固定扳手和活络扳手,其中固定扳手又可分为呆扳手(也称死
扳手)和梅花扳手。另外还介绍了扳手上面的铭牌标记,尺寸规格。测量工具无非就是钢直尺和游标卡尺。虽然我们早就认识了这些工具,但是杜老师这样详细讲下来,让我们对这些工具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由于每次做实验都在早上,我们得每天八点钟起床,虽然早上很冷,被窝里很舒服,让人很不想起床,但是我还是坚持每天都按照老师规定的时间之前到实验室。拆装有时候是比较困难的,但是我们仍然坚持了下来,没有因为难拆而不拆或是敷衍了事。
总之,我感觉这次的拆装实验是对我们的一次洗礼,对我们的一次实践检验,之前在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在实验中得到了验证,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更好地把握、理解理论,我们能够从中获得不少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这便是实践的魅力。俗话说的好啊,实践出真知,只有真正地亲身动手去做,亲身体验,才能找到那种感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想必已经家喻户晓了,由此可见这次拆装实验对我们的意义是非比寻常的!
六、合理化建议
1.通过拆装实际练习能把理论和实践精密结合起来,加深了了解离心泵、多级泵、往复泵和压缩机的构成。
2.学校应及时更换损坏的实验设备,以便学生在实验时能获得较准确的实验数据。
3.希望学校能安排更多的更丰富的实验课程,让学生能学到更多专业之外的知识。
4.肯德基的实训总结与感想 篇四
转眼间,我已经在肯德基工作将近半个月了,在这半个月的时间里,通过对工作的深入了解及平时的仔细观察,我对肯德基为何能在中国如此盛行有了初步的认识。再者通过在肯德基的工作使我感到生活很充实,要学习的知识也很多。
进入肯德基的第一天我被安排的工作是炸薯条。一开始我觉得炸薯条这个工作应该很简单没什么技巧可言,只要把握好火候和时间就够了。但是真正接触之后我才发现它远远比我想的要难得多。肯德基的每一项产品及项目都有明确的标准规定,它不像其他的我国的传统餐饮业,如果一道菜做的不好了,但是还是可以吃的话那么它就会把它推荐给顾客。但是肯德基不同,面对同样的情况它会选择放弃产品,重新做。肯德基绝对不会把不好的产品拿到顾客的面前。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又干了收银和大厅打扫等工作,感觉基本上都是一样,那就是肯德基有着严格及成熟的规章管理制度,它的运行模式讲究高效、标准化。
在这么多的岗位中,为我带来最深刻的印象和影响的无疑就是柜台的工作了。有句话叫“没有上过战场,永远不知道战场的残酷”。我现在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了。一开始觉得在肯德基的柜台这一块工作的难度应该不会很大,但是现实告诉我事情往往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简单。从开始记理论到学配餐,再到正式收银,自己在短短两三天时间里,就像霸王硬上弓似的,尽最快的速度去适应着工作环境和身边的伙伴们。除此之外,在柜台这个岗位上,不但要把事情有质量有速度地做好,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表现是顾客最直接感受到的,所以说,对待不同的人,我们都需要以最好的服务和笑容去迎接他们。但是,有时候由于工作的劳累和压力,心情和态度会有低落和懈怠,也许这在其他时候是可以理解的人之常情,但在肯德基这样的服务性行业,我们就需要去克服,去避免,所以我每天都告诉自己要热情地为客人点餐,给他们提供用餐建议,当我在做这些时,尽管可能自己的脚已经很酸了,或是因为工作时间的关系,肚子很饿了,但心里是没有怨言的,只因为这是我的工作,一切都是必须的。
在实训的过程中,我在不断的犯错误,但是我也不断在成长。在每一次的犯错误的过程中我都需要为自己的错误承担相应的责任。而学会承担责任的开始正是成长的开始,我觉得通过在肯德基的实训我的肩膀能扛起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了。所以我感谢在肯德基的工作,珍惜在肯德基工作的日子。
xx月xx日
【拆装发动机的实训总结】推荐阅读:
汽车发动机拆装实训总结02-05
汽车协会发动机拆装总结01-07
机床拆装实训总结08-11
汽车发动机实训总结12-27
汽车拆装实训大纲06-09
机械拆装实训室简介06-27
压缩机拆装实训报告08-03
机电设备拆装实训目的及要求06-15
电控发动机实训教案01-05
电动机实训报告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