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员工的心声(精选15篇)
1.倾听员工的心声 篇一
【摘 要】教育活动是教育者、学习者、教学媒介组合与重新组合的有机体。学生、教师作为教育活动有机体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具有着重要意义。本文认为教师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要设身处地感受学生的体验,用真挚感情引起学生的共鸣。【关键词】倾听;孩子;心声
教师一定要用平常心、细心、耐心、信心、会心真诚与学生沟通,与孩子心与心的交流。教师必须学会倾听,不仅要做一个仁者,拥有宽广的胸襟,撒播爱的种子;做一个哲人,指引理性的思考,将孩子引向至真、至善、至美;更要做一个诗人,倾听花开的声音,走进孩子的心田。
一、倾听——触动孩子的心。
倾听是一项技巧,是一种修养,甚至是一门艺术,是一种心灵碰撞、灵魂交融的过程。倾听作为沟通过程中最有效的武器,在教师日常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教师怎样辅助学生、引导学生,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的真正需求呢?我们必须要学会倾听,去耐心地倾听每一位孩子的心声,用倾听开启他们心灵的窗户,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1.“走进”必先“走近”(1)走下讲台
教师站在讲台前上课,往往给学生高高在上的感觉,长此以往,势必造成学生的胆怯心理。相反,如果老师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朝他们微微一笑,摸摸孩子的头,抚抚孩子的肩,学生会觉得你非常亲切。这样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平时活动中更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走下讲台,消除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淡化师生之间的绝对距离,教师要置身于学生学习和活动的空间当中,穿梭在学生的课桌之间,浸润学生的心怀脑际。(2)平等相待
学生不愿意和老师说心里话,就是因为师生不是处在平等的位置上。我们时常见到的师生谈话是,老师坐着,学生站着;老师问一句,学生答一句,像审讯似的。尊重学生,平等相待,才有可能打开学生的心扉。因此,我们做教师的,首先要放下架子,摆正位置,把学生看作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尊重他的人格,乐意做他的朋友,并努力营造一个平等、轻松、和谐的谈话氛围。这样,他才会对你敞开心扉,让你真正去倾听他们的心声。(3)有你有我
多出些时间与学生在一起、一起玩、一起聊,与学生无拘束、近距离的接触,在随意的攀谈中、在留心的观察中、在轻松的交流中,师生之间语言的障碍扫除了,心灵的篱笆拆掉了,感觉亲切了,隔膜消解了。尽最大的努力感其所感才会在最大程度上悟其所悟。我们要以尊重学生、平等的态度去倾听学生的心声,这样学生才会把他们心思告诉教师。2.“走近”还须“留心”(1)和而不同
我们老师在看待学生时,既要承认同一性,也要正确面对差异性,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这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学生各自生活在不同的家庭,为人处事不一样很正常。老师要努力引导学生从差异中追求统一与和谐,使班集体成为一个和谐的大家庭.但教师毕竟不同于学生,因为教师的责在教导,因此教师走近学生一定要表现出长者的风度、智者的才华和能者的水平。人们常说:看其行,知其意。我们教师要仔细观察学生日常行为表现,从学生日常的一言一行来中去分析学生的心理、了解学生心理。(2)多和学生交流
老师要定期不定期和学生一起交流,和学生讨论班级中的大小事。比如:优生对差生歧视、孩子分派玩耍等等。通过和学生的交流可以发现孩子的思想动态,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等,这样便于教师抓住孩子的内心实际想法。
二、倾听——碰撞孩子的心。1.做个“知心朋友”,倾吐心声。
我现在任教的是三年级的学生,既是他们的语文老师,也是他们的班主任。班级上有小部分性格开朗活泼的学生和我的沟通并不存在问题,经常会把自己的事情和我分享,但是班级中大部分孩子还是存在不愿意与人分享他的内心世界,因此我就采取每隔一段时间让学生把自己对老师、班级、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建议用“写写心里话”的方式写出来,根据了解到的情况,我能更有针对性地改正和引导。2.做个忠实的“听众”,给学生表达的机会。
随着课堂主体性,自主性的增强,学生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大大增多,这一切都需要教师学会倾听,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不管在课堂上还是平时的交流中不管是好学生还是差学生;无论是说对了还是说错了;无论是说得清楚明白还是语无伦次,教师要专注地倾听,不能有半点不耐烦,更不能打断他们的话,让他感到自己语言的魅力,并在倾听的过程中发现他们的困惑的焦点、理解力的偏差、观点的创意、批评的价值。
三、倾听——叩开孩子的心扉。1.耐心倾听
有的老师,当学生和他说话的时候,不是看报纸,就是批改作业,甚至还和别的老师窃窃私语,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有的老师一听学生说话,就心烦,往往是学生还没有说上几句,他就不耐烦地打断,然后批评教训一通。如此,学生有了心里话,宁可憋在心里,也不会找他去说。因此,教师要想叩开学生的心扉,走进学生的心里,就必须要把学生说的“事”当一回事。专注而耐心地倾听。
2.为其支招
当学生向我们倾诉烦恼的时候,我们不能一听了之。作为老师和过来人,他们成长过程中的许多烦恼,我们都曾有过。因此,我们要将心比心,真诚地为他们支招,帮助他们排解心中的烦恼与苦闷。
倾听,就是为了了解学生的真实心声,从而给疑惑者以解释,给困难者以援助,给失落者以鼓励,给徘徊者以心灵的点拨。因此,教师在耐心倾听时,还要特别注意抓住孩子反映出的问题,予以灵活巧妙的引导或化解,要设身处地感受学生的体验,用真挚感情引起学生的共鸣。
2.倾听自己的心声 篇二
直到今天我才懂得,我是在4岁时就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的,那时我向我的父母亲和全世界宣布:“妈妈、爸爸,我想当一名消防队员!”可你们必须知道,我之所以那样说并不是出于保民一方的伟大愿望,我那时的想法远没有那么复杂。事实上,我那么说只是因为我喜欢红色,而且我觉得黑色和白色的、身上带着斑点的搜救犬真的很酷。但现在,当我回忆过去,我看到的是一个无所畏惧地决定终生走上一条陌生道路的孩子,我看到的是无论孩子有何目标,都会给其鼓励的一对父母。
当然,我现在还看清了,当初我在决定放弃法学院的那一天,就开始走上了成为一名CEO的道路。在我明白了当一名消防队员实际上比红色和搜救犬要复杂得多的时候,在我知道我自己永远无法像我那位艺术家妈妈一样画画的时候,我很自然地想到,我可以跟随父亲的脚步走。你们知道,我父亲是一名法学教授,并且是法官,他给我的指点和作出的榜样对于我来说从来都是至高无上的。所以,当我在斯坦福大学学完中世纪课程后,我去了法学院。那时我走的是逻辑性的道路,我自己,还有其他人,向来都觉得我一定会做出这样的选择。而我则是想让父亲因为我而感到骄傲,所以我想追随他的脚步。
当我在法学院艰苦地学习时,我很快就发现,我并不喜欢学习法律。并且对我而言,在一件案例上争论不休是一件让人感到拘束的事情。我父亲喜欢法律,到现在仍然喜欢。所以当我遇到了理性上的挑战时,另一半的我静了下来,他让我痛苦地面临着两难的选择:我应该选择冒险而让父亲失望,还是应该在法学院继续撑下去?或者说,我应该另谋出路,让自己从逻辑的路上解脱出来?
在这个问题折磨我的时间里,说真的,我有三个月没睡着觉,当我想好之后,我不再犹豫,离开了法学院。那时我做出的这个决定让人感觉任性和草率,我父亲更是这样认为,但那确实是我人生中的重要一课,也是我踏上属于自己旅程的一个标志。
生活会以种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教给你经验教训,对此我深信不疑。那一次生活中的重大转折教给了我这样一课:要钟爱你所做的事情,否则就不要去做。无论是在事业上还是在生活中,不要仅仅为了取悦他人,或者是为了在别人眼里看上去是项伟大的事业,甚至因为它看起来好像在你当时的人生道路上是理所当然的事而做出选择,也许你们现在就是这样。但我必须要告诉你们,你们选择去做一件事情,一定要看它是不是吸引了你的心和才智,是不是吸引了你的全部热情。记住,作为一所世界级大学的毕业生,作为一名在这里拿到了电子工程,或是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建筑学学位证书的毕业生,选择的自由现在属于你们。
为了充分发挥这个自由的作用,你们就要动用起你们的才智、你们的心和你们的勇气。自由地选择有时会让人感觉是个可怕的负担,但是只要我们懂得如何奉献出自己的全部身心、只要我们认识到,我们拥有在人生旅途上拼搏的一切所需之物时,这个“负担”就会焕发出灿烂的光华。
现在,在麻省理工学院的这个上午,我们在庆祝着你们才智的毕业。要知道你们的才智在这段受教育的时期里表现得出色之极,你们不容置疑地证实了自己能够吸取知识、能够发明、能够创造。毫无疑问,你们储存在大脑里的知识将成为你们的无价之宝。然而,人生不能单纯地依靠才智。尤其是当你们离开这里的时候,当你们开始了人生第二阶段的重要旅程的时候,你们就要懂得如何倾听自己的心声。当然,现在对于你们当中的一些人来讲,按照自己的心发挥出你们的全部能量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你们会觉得这很简单,也许你们在出生时就有了这个本事。但对于我们另一部分人来说,达到那种境界还需要一个过程,也许需要几年、几十年。而且我不得不说,我们当中的一些人也许永远也不能完全地了解自己,但我们必须要始终为之努力。
如果你做到了这些,那么当你回首往事,或者以后也在这个讲台前俯视台下时,你就会知道,你给自己选择的道路是你送给自己的一件最珍贵的礼物,而且你已经尽自己所能,充分利用好了你的这份珍贵的礼物。
3.教学体会:倾听孩子的心声 篇三
自认为越来越理性了,但每每被触动心底最柔软的地方,还是忍不住溢出泪花……
跟学生一起探讨家庭教育的缺失,成文,给父母提希望。孩子们都写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情真意切。
在现代社会,能够陪伴孩子一起成长的家长真的是越来越少了,看着孩子们“多希望您能陪陪我,跟我聊聊天,不要只给我冷漠的背影……”“这么大还喜欢抱着娃娃睡,是因为我把娃娃当成了您,烦闷时跟她说话,喜悦时跟她分享,自嘲地寻找安慰,黑夜降临的时候,仍是眼泪伴我入睡……”……还有很多、很多感人的话语。
还有一个孩子,并不出众,翻开她的作文本,每页都有被水弄模糊的地方,翻翻,整整写了六面多!虽然文笔不优美,但实实在在表达了对爸爸关爱的渴望,那模糊的地方正是她一次次难以自制的落泪所致。看完她的文章,我也用掉了三张面巾纸……
4.老师应倾听孩子的心声作文 篇四
走进孩子心灵,倾听他们心声 ***中学 我的班级一直都提倡互助、合作,以优带差,形成一种相互促进的良好氛围。特别是优生,他们的积极性很高,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他们自己的水平也得到了提高。但也容易让他们的优越感更强,从而瞧不起比他们差的同学。这期间有件事触动了我。 一天午饭时间刚过,有两个学生来向我“告状”,说,“老师,我们不同意某某当班长,他侮辱人。”我赶忙找到所有的当事人询问这件事。原来,班长在长期帮助一位同学,(这位同学在班内成绩很差,而且经常不完成作业,各个认课教师都非常着急)但他长时间的不按时完成作业,班长一急,不好听的话也就出口了,“你怎么这么懒,象个大懒猪。”而本身这个同学又高又胖,所以招来很多同学的笑声。那两个同学却觉得你身为一班之长怎么能这样侮辱人呢,于是便有了前面的“告状”一幕。
班长跟我解释说,“老师,我知道我的话不对,可他怎么也不完成作业,我已经没有办法了。”事后,我又找到“告状”的两个学生,给他们分析了情况,同时安排这两个学生帮助这个经常不完成作业,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感动别人。 其实事情并不复杂,也不很严重,班长只是由于太心急,而使得自己的话语过分了一些。在我看来这是有情可原的,但学生却不一定能理解。这不禁让我心中有了一些不安,我是否说过这种话伤害学生呢?反思自己的言行,类似的话语可能我们都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的说过,可想而知这对学生的伤害有多大。但可能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而学生心灵的深处会留下怎样的伤痕和记忆,我们无可想象,亦无法弥补。
5.学会倾听学生心声 篇五
前不久,我们看到一个高中生写的一段话。大意是:我觉得天底下最苦最累的人是学生,每天面对做不完的题、考不完的试、训不完的话,谁能体谅我们的难处?谁能安慰我们焦躁的心?谁能宽容我们无心的过错?这个学生的“反叛”思想提醒我们教育工作者要认真倾听学生心声,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关心学生的成长。
学会倾听是十分重要的。有专家指出,在工作中取得成功的人士,他们的成功有八成依赖于倾听别人说话或让别人倾听。一名成功的教师也是如此,倾听几乎是教师的日常工作之
一。不可想象,如果没有倾听,教师怎么可能理解他的学生?怎么教好书?学生作为生命的个体,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教师要做一个静静的倾听者,在倾听中我们可以获得大量的信息,然后公正客观地分析这些信息,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给予学生准确的指导和帮助。在课堂教学中倾听学生的心声。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交流的过程,在这一双边活动中信息的传递是双向的。教师不是绝对意义上的言说者,学生也有叙说的权利和欲望。学会倾听,是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一要专心。教师在倾听学生的回答时要集中精力、神情专注,多与学生的目光接触,并适时地点头表示肯定或赞许,不要随意打断学生的话,也不要随意插话,要让学生感觉到你正用心听,并欣赏他的发言。二要虚心。学生的思想很可能是零碎的、简单的、幼稚的,教师在倾听时面对学生幼稚的想法,要善于接纳,要尊重学生的观点,不要轻易表态、乱下结论,也不要挑剔批评。三要有耐心。教师对学生的质疑、反驳和争论,要耐心地听学生表达完。
在课堂外倾听学生成长的声音。学生成长的过程充满着困惑和疑虑,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应如何有效地倾听学生成长的声音呢?
建立师生间相互信任的关系。信任是师生坦诚交流的前提和基础,尊重热爱学生、真诚对待学生是教师获得学生信任的必要条件。真诚的谈话可以唤起学生交谈的兴趣,打消学生的顾虑、畏缩情绪,鼓励学生向我们倾诉,使师生交流达到最佳效果。教育是一个艰辛、漫长、复杂的过程,老师千万不要忽视学生,要相信他们,真心实意地爱他们,绝不能有恨铁不成钢的思想,只有真心对待学生,才能引起学生内心的强烈共鸣,达到师生间的相互信任,学生才会把老师当成知心朋友,敞开心扉,倾诉他们的心里话。谈话前我们应针对不同学生设计不同的话题,明确谈话目的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带着问题去倾听,可以帮助我们在谈话过程中注意获得学生的信息,可以边听边记,既让学生知道我们在认真倾听他们的谈话,鼓励他们继续深入地谈下去,又避免我们遗漏谈话要点。准确掌握学生信息,有利于我们有的放矢地做好学生工作。教师还要在交谈结束前进行确认,核实我们的理解是否正确,尤其是就下一步的安排和决定应给予学生必要的信息反馈。这样学生会因受尊重而对教师产生信任。我们应该重视每一次倾听,尊重每一个学生。只有我们尊重学生,学生才会尊重我们。我们只有认真对待师生交流中的每一个环节,才能真正了解学生,有目的地开展育人工作。当学生向我们倾诉时,教师要放下手头的一切工作,专心地听,心无旁骛地听。在倾听过程中,教师要保持沉默,非必要时不打断学生的话。教师可通过眼神、手势、姿势、语气向学生传递信息,集中精力与学生沟通,使学生体验到老师的安详、容忍、关怀,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尊重。以亲切的态度倾听学生的意见,有助于教师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并可形成一种祥和的氛围,使学生逐渐放松紧张的心情,从疑虑转为信任,从对立转为合作。
倾听是一门学问。作为教师,必定是这样的:他以谦虚的态度,以一颗充满柔情的爱心,满怀信心和期待地倾听那些成长中的心声。放下教师的架子,平等地对待学生,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做一个真诚的倾听者。
学会倾听学生心声
转渠口中学关工委
6.请倾听学生的心声 篇六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8A-
0046-02
记得一位名人说过:“没有学会倾听的教师,就没有学会倾听的学生;哪个教室里有不会倾听的学生,一定有不会倾听的教师。要想让学生学会倾听,教师首先要懂得倾听学生。除此之外,再也无法找到其它更好的办法了。”美国通用公司前总裁卡耐基也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一双善于倾听的耳朵胜过十张能说会道的嘴巴。”倾听,是人与人沟通的一个重要桥梁。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尽可能倾听学生的心声,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成为课堂学习的真正主人。
一、倾听学生的真诚解释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处于成长阶段的学生更容易犯错。教师只有给予学生充分的解释的权利,才能在师生间搭建起一座信任的桥梁。何况,学生的“错误”往往有许多的隐情,“有时眼睛看到的未必是真实的”,如果教师不分青红皂白,给学生强制性的批评、处罚,师生间融洽的关系就很难形成。
一次上课时,全班大部分学生都坐得端端正正的,津津有味地听讲,而有一名学生却坐在凳子上摇来摇去,注意力很不集中,我用眼神提示了他几次,虽有些好转,但不经意间他又摇来晃去,我有些生气地走近他,正想训斥他时,看到他想要辩解什么:“我……”于是我压住火气问他:“为什么上课时摇来晃去?”他小声说凳子坏了。我又问:“坏了为什么不去换?”这时他低着头怯生生地说:“是老师不让换的。”“为什么不让换?”“换坏了的桌椅,学校要登记,老师怕扣文明班级的分。”经过这一番对话,我才彻底了解了事情的原委。我暗自庆幸当时自己没有因为一时冲动,立即责骂、处罚学生。试想如果当时我没有听这名学生的解释,而是严厉地批评呵斥,甚至处罚这名学生,这名学生一定会感到很委屈,甚至会对我心生恨意,又怎能学好我执教的这一门课呢?
二、倾听学生的独特见解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曾说:“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问、学生答已经成为‘天经地义的常规,然而学生对提出的各种问题作出的不同回答,也并非与教师预先估计的完全一致。在平时的教学中,尤其是在公开课上,教师往往为了赶进度,完成教学任务,课堂提问时往往只重视课前预设的答案,只要学生的回答达到了课前预设的要求,就急忙进入下一个环节的教学中而漠视了学生独特的见解,这会极大地抹杀学生上课思考、发言的积极性。”教师要学会倾听孩子们的每一个问题、每一句话,善于捕捉每一个孩子身上的思维火花。
一次听一位教师执教人教版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课文《鱼游到了纸上》,课上教者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那位青年画的鱼能游到纸上?”学生思考后纷纷举手发言,发言基本围绕“青年观察鱼很认真、细致”“青年经常观察鱼,对鱼的样子了然于胸”“青年画鱼的时候,注意力很集中”三方面来说。我以前也教过这篇课文,按照我以往的经验,这三方面也应该是这位教师课前预设的答案。这位教师看学生的回答已经基本达到了自己预设的要求,就不再请学生发言(哪怕还有好几名学生举手等待发言)就进行小结,这时坐在我旁边的一名学生好像不满老师不给他发言的机会,自言自语地说:“还因为很‘静!”然而老师并不理会,在小结完后自顾自地引导学生进入下一个环节的学习。我看到这名学生因为老师未听他的意见而显得很沮丧,在接下来的上课时间里心不在焉。对于这名学生的答案我感到很好奇,下课后,我把他拉到身旁,问他:“为什么老师问‘那位青年画的鱼能游到纸上时,你会回答是因为那位青年很‘静?”他看到有老师愿意听他的说法,高兴得很,滔滔不绝地说:“课文中两次写到青年‘静静地,一次写‘静静地看,一次写‘静静地画,因为青年很‘静,心里没有杂念,一门心思地观鱼、画鱼,所以能把鱼画得逼真,像游到了纸上!”这名学生能联系课文内容,说得有理有据,大大出乎我的预料,我想就连执教的老师也未曾想得到。
三、倾听学生的负面评价
古语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教师不可能十全十美,尤其面对高年级全班几十名学生时,也不是任何方面都比学生强,有时教师应放下“师道尊严”,倾听学生的负面评价,向学生学习,借以表扬学生的优点,给学生树立榜样,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一次,在进行人教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阅读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生字教学时,我一边给学生讲生字“逝”的书写要领,一边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示范书写,然后请学生琳琳到黑板上的田字格中试写,其他学生在生字本田字格上写,写完后我让学生评议黑板上的字,很多学生都赞赏我与琳琳的字写得很漂亮、工整,我刚想转入下一个教学环节,有一名学生把手举得老高,我心想:“该说的都说过了,没什么可说的!”可是当我再次看这名学生时,只见他的眼神里透着请求的目光,好像急着要发言,不吐不快似的,看到此种情景,我示意他发言。“老师,您写的字不如琳琳写得好,您写的字有点歪,不够有力,走之儿的‘捺写得不够舒展……”听了他的评议,我仔细观察自己写的“逝”字,确实有这些缺点,于是我转而对全班同学说:“这名同学敢于指出老师的不足,精神可贵,值得表扬,而且他观察得很细致,说得也很有道理,老师写的‘逝字是不如琳琳同学写得好,请同学们照着琳琳同学那样把‘逝字再写一遍。”学生们写字的热情高涨,大都写出了不错的“逝”字。由于老师大度,允许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长此以往,我班学生上课思维活跃,发言积极性强,学生也从中学会了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思考,养成了“不唯上,不唯书,不唯师,只唯实”的学习理念。我课后也进行了反思,更重视课前研读教材等备课准备,课中注意自己的教学细节,同时利用课余时间给自己充电,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我想,这就是所谓的“教学相长”吧!
四、倾听学生的断续表达
课堂上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总是有限的,对于一些学习能力处于中等程度以下的学生而言,他们往往对问题有了自己的看法,但语言组织得还不够完善,发言就不够流利,显得结结巴巴,断断续续。这时,教师不该武断地打断学生的发言让其坐下(这会极大地打击学生的自尊心和发言的积极性),而应该尊重学生的想法,耐心地听完学生的陈述,正如一句话所说:“耐心等一会,花儿就要开放了。”耐心等一会儿,也许会给老师一个惊喜。
现在,每当课堂上学生的回答还不够准确、完善时,我会经常对自己说:“请耐心等待一会儿,花儿就要开了。”教师一个期待的眼神,一个亲切的微笑,一个温柔的手势,一个“别急,慢慢说”等都会给学生莫大的鼓舞和安慰。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就是保护我们充满热情与激情的课堂;保护孩子的激情,就会不断碰擦出创造思维的火花。
倾听是一种个人素养的表现,能够让别人感受到你对他的关心。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强化倾听意识,养成倾听的习惯,提高倾听的技能,在倾听中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在倾听中增进师生的情感,在倾听中调控课堂,在倾听中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7.倾听心声小学作文 篇七
冰霜惨凄的夜晚,是谁为我加一床被子;手指不可屈伸的冷天,是谁为我洗衣服,做饭;在火辣辣的烈日下,是谁在面朝黄土.背朝天;……这一切,都是伟大而又无私的母爱。洗衣服的声音,做饭的声音,锄地的声音,这声音似乎都已经成了家常便饭。
当初的母亲,为了儿女而不惜岁月的折磨,是母亲不惜儿女而牺牲美丽有富有生命力的青春,是母亲不惜倾家荡产也要供儿女读书;……所谓“天大地大,父母恩大”。母爱的自私,无法用语言来诉说,但可以用自己的心声告诉我们:母亲是爱你们的!
有人说,母爱为水、往往温柔细腻。可我觉得母亲的爱比水还要温柔;还有人说:母爱如光,往往照亮儿女前进的路,可我觉得母爱比光还要亮……
高尔基曾经说过;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但丁也说过世界上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母爱的心声很美妙,只要用心去探讨,用心去倾听,相信总有一天,母爱的心声或许回在你身上发出,不是吗?
8.倾听员工的心声 篇八
邹春燕
“老师这件事的原因是这样的,您听我说„„”别解释,不是这样是什么样„„“老师,您让我说一下迟到的原因吗?”“说什么说,你迟到了还有理由„„”反思一下,这样的现象是不是就在我们身上发生过?我们给孩子多少诉说的机会,我们又认真地倾听过多少孩子的理由呢?在教育工作中,我们往往喜欢让孩子听老师的言语指令,却忽视了自己去倾听他们的表达,从而在师生间就有了代沟。其实我们应该去倾听学生,让他们诉说。倾听我们可以从学生那里获得更多的信息,增进对学生的了解,并由此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亲近感、信任感。
在上星期四,我去参加教研活动了,一回教室,同学们都向我反映:“老师,今天陈逸桐在课堂上乱喊,还故意拍桌子,孙老师都给她机会了都没有改,害的老师都生气了,最后连累我们也要抄写来练字„„”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她坐在座位上一声不吭,好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准备我去找她呢!可是同学们却你一言我一语地指责她,逸桐见大家群起而攻之,也来气了,一拍桌子离开了教室。我跟了出去叫住了她,我是了解逸桐如果做错了事,辩解是有的,但是没有今天这种不同寻常的表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猜测不如问个明白。即使她错了,我相信真诚地帮助远比教训来得强。
听了逸桐的解释后,我有些难以置信,但是孩子单纯的思维在激动中的语无伦次,使我更愿意相信她的话是真的。走回教室,看着同学们期待的目光,我忽然感觉“宽容”对今天的孩子来讲好像越离越远了,我似乎应该抓住这次机会帮孩子们去体验宽容他人,重新把它找回来。慢慢地讲给大家听:人无完人,我们每一个人总有犯错的时候,你们犯过错吗?假如那么多的同学指责你又会如何?„„学生们静静地听着,激动的情绪也缓缓地平静下来,逸桐的同桌还主动请她回到了教室,气氛渐渐地和谐了,同学们的目光友善了。此时我为善良的学生们而心存感激。
9.倾听员工的心声 篇九
关键词:幼儿园;指南;幼儿;心声;教育观; 师幼互动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8-293-01
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同我们发生共鸣,我们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平凡与伟大相差只有一点点,让我们虔诚的点燃每一位孩子创新的火把吧,孩子将在平凡中出类拔萃!
孩子心声:我喜欢这样的幼儿园。首先,我喜欢的幼儿园要好看。妈妈在我入园之前,带着我走了许多幼儿园,很多幼儿园的墙上都贴了小朋友画的画,或是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剪的手工图案,什么动物都有,总之乱七八糟的有点好看。
其次,我喜欢的幼儿园要有趣。有一次,妈妈带我走到一所幼儿园的教室前,我看到和我差不多大的小朋友们在跟一位老师念古诗,一人一本“唐诗三百首”,然后一块儿学唱歌,我吓得立刻就要逃跑!上课原来是这么没意思啊!我喜欢的幼儿园,最好是大家伙儿一边说一边跳舞一边玩游戏的,还有最好大家不要那么整齐啦,都做一样的事情多没意思。如果我敲小鼓,小哥哥敲小嚓,不就变成秧歌了,那多好啊。
最后,我喜欢漂亮的老师!漂亮的那位老师并不是漂亮,就因为她穿得好看,又经常微笑能蹲下和孩子交流的老师,还喜欢脾气好温柔的老师。
通过以上对孩子的心声解读之后,作为幼儿教师深深的意识到关注孩子们的需求与社会发展趋势。尊重孩子真真切切的不要只是口号,让孩子每天能得到一种美的感受;老师能蹲下和孩子交流,照顾孩子的生理和心理上的空间要求;处处时时用微笑及其他方式鼓励孩子,重视培养孩子树立自信心,帮助孩子懂得手足、朋友的真诚含义。那才是真正的走进了孩子的心灵,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孩子一旦懂得尊重与羞辱的意义之后,尊重与羞辱对于他的心理便是最有力量的一种刺激。
幼儿是学习的主人已成为学前教育界的一个共识。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却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1.计划实施填充式;2.教师缺乏自主权;3.观念行为脱节化。于是,这一共识便也成了一句时髦的空话,其实深究其原因是因为幼儿园传统的那套教学式、教育活动设计模式及组织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教师的心灵,阻碍了幼儿的主体发展,幼儿的兴趣、需要不能很好地得以关注和满足,致使教和学呈现一种消极被动的不相适应的状态。我们认为只有当幼儿带着自身的兴趣、融进自己的情感、需要等这些因素投入活动,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把师幼置于同样重要的地位,更强调两者之间的互动、并在寻找幼儿兴趣、需要和教育目标结合点的基础上,及时吸纳师幼双方共同的智慧,理智而充分地追随、满足和激发幼儿,使教学既能顺应幼儿的发展,又能将发展纳入教师有计划的轨道。随着幼儿园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对幼儿的尊重热爱在教育实践中有了一定落实。
一、教育观的转变
1、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健全的人格,反对单纯的知识传授。教育就是要为幼儿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去创新和发现,而不仅仅是单向灌输,把语言文字作为获取知识的捷径。要为幼儿创设学习的环境,帮助幼儿在与情景中的人、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知识。也不再仅仅追求外在目标,而是要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帮助幼儿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2、教育要因势利导,尊重幼儿的需要。在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发起互动应掌握正确的时机,找到正确的方法,适当的介入,协助幼儿发现问题,帮助幼儿提出问题。正如马拉古奇所说的:“站在旁边等一会儿,留出学习的空间,仔细观察幼儿在做什么,假如你能透彻了解,你的教法也许与从前大不相同。”幼儿在教育过程和课程决策上应有参与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要尊重他们的兴趣、需要,因为幼儿的学习是教学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它往往为教师补充教育资源、提供多元的选择及做出建设性的想法提供支持与来源。
3、环境是互动的重要因素。教师要认识到环境的创设在与幼儿发起互动中的重要作用,环境作为教育的“内容”,包含着丰富的教育信息和资源,对幼儿的学习起着促进、激发作用。例如在“地球家园”主题活动中,我们通过创设生活环境让幼儿充分的感受到水与自然界的密切关系,利用听故事、实际生活中的环保工作的了解,幼儿通过在讨论,得出了环境的美化有益于保护地球。并且还在生活中认真地按规则去做,自始至终,幼儿兴趣盎然,不但丰富了知识经验,还感受到更多探索发现的快乐。因此环境保护的参与是许多互动得以实现的决定性关键。为使师幼互动更加积极有效,教师不仅要充分的利用环境,更要有意识的创设环境。
二、幼儿观与教师观的转变
对幼儿的理解是一切教育得以成功的最关键因素。幼儿是社会的一份子,是社会与文化的参与者,是他们自己文化的创造者。与成人一样,是拥有独特权利的个体。幼儿是主动的学习者,他们在入学之前就已拥有了一定的知识、经验,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幼儿具有巨大的潜能,富有好奇心、创造性,有着强烈的学习、探索和了解周围世界的愿望,他们是在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与经验,主动地寻求对这个复杂世界的理解的。
1、幼儿是一个拥有充分的生存和发展权力的个体。幼儿是学习与发展中的人,有权利从成人那里得到帮助。这种帮助不仅是要将他们领入成人世界,使之成熟起来,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让他们体验到人们之间的友爱、关心、合作、沟通、理解和互相帮助。教师要以“平视”的眼光看待幼儿,把幼儿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来看。这种“平视”的眼光也就是要真正地走进孩子的心灵,从孩子的视角去看待他们眼中的世界。教师和幼儿的心智在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上汇合,同等地参与到所探索的事物,所使用的材料和方法,所设想的可能性以及活动本身的进程当中。
10.对善于倾听学生心声的一点体会 篇十
倾听的最主要目的在建立亲密密关系,可以帮助孩子发展健全性格,整个亲子关系都是一个问题的解决过程和历程。
亲子关系品质的加强要仰赖倾听,除了建立亲密关系外,还能提供良好的素材,孩子在人生旅途中会发展成什么样貌与父母亲有很大的关系,父母可以深刻影响孩子的身影,但父母亲很难去决定孩子这一生会走的方向,影响层面何在?在于我们提供了什么素材与对待他的方式。所以倾听有两种目的:让孩子发展健康性格。帮助孩子发展人生脚本。
通常我们将孩子当作是什么样的角色看待.将他当作「孩子」,还是当作「你自己的孩子」,还是当作「大人」,还是当作「独立的个体」。理论上是把孩子当作独立个体,但是当你看到我们的孩子站在我们面前那么矮那么小,你能将他看成是独立的个体吗?这是有点困难的。
事实上人活在世上常被我们五官与现实生活蒙蔽。我们以为这个孩子是我们的孩子,或许在无数次的生命中,他曾经与我们是处在一种不一样的关系形态,只是在这一生中,他是以一种我们的孩子这种形态方式呈现而已。若以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就较易以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因为有缘才能碰面,所以我们希望能结善缘,结善缘的一个好方法 是,好好去听孩子的内心世界。
我自己教了十几年的沟通技巧,越来越感受到倾听是很困难的一种技巧,而我得到的 答案是从小到大,我们人都是很自我中心,即 他所关心的都是自己,且所谓的自我中心,表面上我们都是为了孩子着想,其实是我们执着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上,你一直认为自己的想法是对的,没有错的。倾听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忘掉我「自己」,当我们将自己放在心上就很难去听孩子内心真正的话是什么?例如我曾在台中市跟爱心妈妈上沟通技巧训练,在下课时,有位爱心妈妈跑来跟我讲话,她大概跟我讲了快十分钟,一点要停下来的意思都没有,而我自己一直看表,担心影响下节上课时间,我试图用方法暗示她,但她似乎没有 感受到,当时我就在纳闷,到底问题出在那里,后来我想到在那个片刻我所关心的是我自己,我担心耽误学员的时间,没有真正去考虑这个学员她想要讲话,我才体会到课慢一点上没关系,先听听这个学员要讲的是什么?后来我就说:「在家里是不是很少有人跟你讲话? 很少有人听妳说话?」这个妈妈听完这句话,眼眶就红起来,这时她才停下来不说话,所以倾听对的话,绝对会有效果,这是技巧问题。
真正的倾听,若能听到孩子的内心世界,那真的能得到很好的效果。在座的孩子,是否有这样的经验,常常讲话要讲的很大声,讲到声带结茧,他还要再讲,孩子的妈用尽方法叫他不要讲,甚至还带去看医生,医生表示继续下去,声带会完蛋,但孩子仍然大声说话,直到孩子的妈妈上了倾听的课,跟孩子讲了一句话,结果孩子以后讲话就变小声了,这句话就是:「你是不是很担心不讲大声一点,别人就听不到了?」所以倾听可以有效解决亲子问题。
至于我自己有个亲身经验,在我的双胞胎女儿还小时,曾带他们 与同事到垦丁玩,男性住在一起,女性住另一个房间,两个双胞胎分开睡,结果要睡觉时候我那个女儿一直在哭,哄也没有用,抱到我太太房间又怕吵到她,抱到厕所门口时,心里感到泄气,这时心静下来,反而听的到她内心的声音,因为她们二个是双胞胎,大概是因为看不到姊姊,所以就慌张的哭起来。所以当我说了这句:「你是不是因为看不到姊姊所以感到很担心? 」不知是否我的语气变缓和了,还是因为我感受到孩子的内心,这句话果然发挥了作用。
所以在很多经验里,我体会到做父母的可以好好去倾听,但在倾听之前,我们要先忘掉我们自己,如果忘不掉自己,那就很困难。以我个人体验,在听孩子的内心世界之前,要先听自己内在的声音,这是倾听的二个方向。有位大师曾这样说,人跟人在讲话时,表面上是你一句、我一句,好像是有在听,但真相是,你在讲时我都没有在听,只是在想下一句我要怎么说,至于你讲什么没关系,等一下我要讲什么比较重要,若只是一心一意的关心我要怎么讲,那么心就在我们身上,没有在孩子身上。
我记得我的双胞胎女儿在念国小一年级时,为她们订国语日报,结果她们看完报纸并没有将报纸收好,我就将报纸停订了,二个月后,她们又跟我讲要再订国语日报,我问她们「:你们订国语日报做什么?」她们说:「我们要看小画家。」那时候浮现了一个念头,这个孩子很浪费,一份报纸十二版,你们就只看那四格,不觉得浪费吗 ? 后来我念头一转,为什么非要看其它部份,为什么不能只看那四格小画家而订国语日报,所以就问她们 :「 那你们想订多久?」她们决议要订二 个月,一人负责一个月的报费;若她们将报纸收好,我就将报费退还给她们,如果我们能将自己内心的杂音弄清楚,让心平静下来,自然而然我们就能去感应别人的内心世界,去体会别人在想什么!
记得二年前在台中参加禅七,在团体结束后,回程车上,车上有位师姊说,有些夫妻问题经过禅座好像可以解决,起初我还不大清楚为什么,后来,我接触了这个领域之后,才了解:当一个人内心很平静,比较能感受自已的起心动念,也就比较能够去体恤别人的感受,当然,也就对夫妻关系有所帮助。再谈到亲子关系的部份也是一样,因为和孩子关系太密切,涉入太多情感,所以处理亲子问题时,要做到内心平静真的很不容易,但让内心先平静下来,真的很重要。
当父母的,有一个观念很重要,就是生命没有固定的形态,在一般父母眼里,认为孩子从国小、国中、高中、大学,甚至研究所一路读上去,才是最理想的形态,我举个例子让各位参考看看:有个国小三年级的学生,还不会写自己的名字,他的老师非常担心这个学生的前途,没想到,经过十几年后,学生回来找他的老师,老师关心的问他,在做什么工作?收入多少?那个学生回答,现在做建筑工,目前景气较不好,每月只有三十几万收入。老师惊讶的问,建筑工怎么会那么好赚?那个学生说,他做的是高楼大厦接钢骨钉。老师这才想起,这个学生,小时候不会读书,只有一个专长,就是爬椰子树,只要几秒钟就可以爬到树顶上。结果他就是靠这个专长,每月可以赚三十几万。所以我们做父母的,要认清这个观念:每个孩子来到人世间都有他自己要走的人生路,没什么人生形态才是最好的。哈佛大学校长,曾在毕业典礼上,讲过一段发人深省的话,他向台上领奖的学生说:「你们不用太骄傲,因为你们都要回学校当教授,向学校领钱。」他安慰坐在台下没有领奖的学生说:「以后哈佛的发展,都要靠你们的捐献。」其实,人生很难讲,只要我们把心放宽松一点,也就比较能接纳孩子各式各样的发展了。
接下来,还有一个观念必须建立,就是「天下有不是的父母」。中国人常讲「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父母亲也就常用这句话来否认自己做错事,因为事实上凡人都会犯错,当然父母亲也是凡人也是会犯错。如果父母能建立以上两个观念,再来谈倾听孩子的内心世界,也就容易多了。
倾听孩子的方法是:
一、平常培养一些聊天的经验:
平常我的工作很忙,跟孩子相处的时间不多,我用了个不错的方法就是陪他们睡觉,在孩子快要睡觉时,他的警戒心很低,不会像平常,你跟他讲话他会回答:「不知道」、「没有啊」、「不是我」防卫性比较高。你就随意跟他聊,不要存有任何目的.不要想要解决什么事情,只是「纯聊天」,到最后,孩子也就喜欢跟你聊。根据科学研究,一个孩子如果在很小的时候,你经常跟他说话、讲故事、陪他玩、有身体的接触,常能帮助这个孩子更聪明。所以,我经常跟我孩子讲话时,顺便帮他按摩,尤其他喜欢我帮他抓耳朵,很快他就会睡着了。久而久之,孩子就喜欢和你聊天,因为那是一个愉快的经验。我举一
个相反的例子,在台中有个学员来找我,因为他的孩子不让她进入房 间,这个孩子大概嫌妈妈太捞叨了,就把房门锁起来,妈妈就把锁拆了,孩子就又在房内加装门闩,妈妈就把门踢坏,终于进去了,拿了一本书,陪孩子念书,过了两二天,孩子就受不了,妈妈说,我在陪你念书,孩子却说,你不是在陪我念书,是在监督我。所以,我们做父母的大概很不安心,那份不安心,让我们想弄清楚孩子在想什么、做什么,也影响我们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
二、倾听时,反应慢一点:
我们做父母亲的,最常的就是反应太快了,例如:你的孩子跟你讲:「妈,我这次考试,考得很好。」他的内在声音是希望你赞美他,很多父母常反应过快:「你这次考得好,那你以前怎么都没考好呢?」这样就不对了。再举个例子,各位想想看,当孩子对我们撒谎时,他内在声音在说些什么?是害怕!有一次,我气呼呼的问我的孩子 : 是谁把餐桌弄得这么脏的,我的孩子小声的回答:「我不知道啊」那时,我听出来她的声音里有害怕,于是,我改问:「爸爸不会怎么样,爸爸只是想了解」我的孩子反问我:「我如果讲出来,你会不会打我?」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到,孩子很需要安心,这个需要超过我们的想象。还有一次,一个学员跟我讲,她来上课之前,他的孩子拦着她不让她来: 「妈妈,你这次又要去学什么沟通技巧来对付我。」事实上,孩子真的感觉到你在对付他,所以孩子的不安可想而知。
三、倾听时,注意自己脸上的表情及声调:
这一点,有一个好方法就是,你把你和孩子讲的话录下来。有一次,我有两个做保险的朋友来找我,他们两个就在认真的研究,刚才 对客户讲的话应该怎么讲比较好。当时,我就想,我们在教小孩都没有像赚钱那么认真,不会去想这句话孩子的感受是什么,如果教小孩都像赚钱那么认真的话,我想,我们都可以把小孩教得很好。尤其是孩子还很小的时候,你随便讲,他都可以配合,可是到青少年时,可就没那么好了,所以,我们平时就该注意自己对孩子所讲的话用词遣字是什么?表情是什么?孩子的感受是什么? 就连我自己在教沟通技巧,有时,也会说出自己不可置信的话来。有一次,我的女儿,当选全班模范生,当天,我因为工作很累,便叫我女儿去接电话,我女儿说她不敢,我便脱口而出 「:当模范生有什么用,连接个电话都不敢。」结果我的女儿就很伤心,我才意识到自己说错话,当时便向她道歉,但看她似乎末接受,我才又提议让她骑马从一楼骑到三楼再下来,她才肯接受。这还好,孩子还肯谅解,有些孩子,就是没有释怀,于是一点一滴累积下来到青少年就整个反叛起来了。所以,如果我们在对孩子讲话时能更警觉,我想,亲子对话的质量一定可以提高不少。
四、倾听时,多利用想象画面:
各位不晓得有没有看过「鲁冰花」这部电影,剧中主角有个小孩子叫吴阿明,他很喜欢画画,有一天傍晚他画「3条狗,在晚餐时放在餐桌上给爸爸看,他爸爸一看便问他 : 「狗是黑的,怎么画成红的,你色盲不成?」吴阿明答:「黄昏日头一照,就变成红的了啊!」他爸爸一听也有点道理就又问:「那尾巴旁一团黑黑的是什么?」吴阿明又回答:「是大便啊!」爸爸─听便生气的骂他:「你书不读,画这个就会饱喔?」当时,导演就把镜头转向那只垂头丧气的狗,各位不 难想象那就是吴阿明的心情。再举个例子,如果你的小孩放学回来告诉你:「我们老师实在很不公平,为什么只有一个人讲话就要全班罚站」。各位不晓得能不能用心去想象在一个教室中,所有小朋友都被罚站的画面,如果你能,你就较能对孩子说:「你一定感到委曲,因为你没犯错,却被连带处罚。」当你这样说,孩子一定可以感受到他的心我们是懂的。所以我很鼓励各位多练习,把孩子所说的话,变成─个画面,也把自己所说的话变成一个画面,这样我想更容易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
五、多使用感觉的字眼:
感觉跟想法是不一样的,感觉是内心的感受,想法是头脑的念头,如「我感觉这件事不大好」是想法。「这件事变成这样,我感到懊恼」这是感觉。想法易有批判性,而感觉没有伤害只是纯粹表达内心的感受,感觉是维系亲密关系最有效的方法。但是对我们中国社会,尤其男性朋友来讲,讲感觉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是需要多练习及鼓励的。如果我们用了以上的方法,和孩相相处、对话.还要从孩子的反应来注意到,我们到底有没有倾听到孩子的内心世界。以下是一些指标:
第一个现象是你和孩子的话题会一直持续下来,不会又开。
第二个现象是孩子的答话会是「是啊…‥」、「就是这样﹒…‥」。
第三个现象是话题能更深入核心问题。
第四个现象是孩子是安心的。
第五个现象是我们和孩子的关系会比较亲密,孩子会主动找我们讲事情。
第六个现象是孩子解决事情的能力提高了。
11.倾听员工的心声 篇十一
走进农村学生心灵倾听农村学生心声
针对农村小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着“言之无物”的通病,究其原因乃是缺乏丰富的作文素材所致.一方面学习“负担”过重,二是生活狭窄,三是语言积累不够丰富,应当走近农村学生心灵,倾听他们的心声,积极调动学生兴趣,养成善于观察,注意积累的.习惯,让学生放手去写,由此达到愿写乐写的效果.
作 者:庄素娥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上河镇中心小学,223239刊 名:小学时代(教育研究)英文刊名:PRIMARY SCHOOL TIMES年,卷(期):“”(11)分类号:G62关键词:农村学生作文特点 培养写作习惯 优化作文教学
12.倾听心声,有效鼓励 篇十二
在本该团结一致面对高考的两代人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忠言逆耳”还是“干扰添乱”
有一位考生的妈妈,老师向她反映孩子的成绩越来越差,越来越不自信,希望家长多鼓励孩子。这位妈妈觉得老师的话很有道理,但是又苦于找不到时间跟孩子谈话。孩子晚自习回家已经很晚,还要继续完成学习任务,看着孩子睡得那么晚,早上也不忍心太早叫醒他,于是妈妈决定开车接送孩子,以便在路上跟孩子聊聊。但是,没过多久孩子开始变得暴躁,动不动就大发脾气,根本没有办法交流。这位妈妈讲,自家几兄弟的孩子,高考都考得不错,每个都很有出息,有一个还到美国读研究生,夫妻两个平时都鼓励孩子向她的哥哥姐姐学习。孩子却说:“我妈高兴的时候说,‘你要争气哦,我们就吃了成绩不好的亏!以前你成绩那么好的,你现在不要东想西想,一定要专心学习。’我一听就来气,这明显是不相信我嘛!要是不高兴,就乱骂‘不知道你的脑袋里面装的什么,一张卷子错那么多,我看你就不是读书的料。’再后来,看我成绩没什么起色。又说‘你表姐现在在XX大学,叫你好好向她学习,你怎么就不开窍呢!’哎,听到这些就特别不舒服。”
不少家长觉得讲讲哥哥姐姐的故事,给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是正确的。从这位妈妈的话里,我们能感受到她在家族里承受的压力,她潜意识里关心自己的面子多于关心孩子本身。现在,同事、朋友、兄弟姐妹之间,坐到一起难免会谈到孩子上哪所学校,成绩怎么样。做家长不易,但一定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有一个家庭,孩子从高一开始,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可以说从来没在凌晨1点之前睡过觉。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后,老师在家长会上分析了这个孩子的情况,认为孩子学知识不灵活,家长要多鼓励,否则能不能上二本都是问题。家长回去以后,也不知道该对孩子说什么好,只是习惯性地让孩子再努力一点,把时间再抓紧一些。可能很多家长都这样鼓励过孩子。其实孩子无比委屈,每天只睡五六个小时,还要再努力一点,该怎么办!
这种空洞的鼓励,只是简单地让孩子再努力一点,肯定是无效的,有些孩子会变得很自卑。他们会想:别人部学得那么轻松,我是不是太笨了,我是不是读书的料?当孩子们这样想的时候,他们还会有学习的动力吗?
有一些家长怕给孩子提要求,担心孩子压力太大,于是给孩子讲:“你不要有什么压力,尽力就好,随便你考什么学校都没关系,反正现在都有书读!”当孩子们听到这种话时,会想:天啦,是爸爸妈妈对我失望了?他们都对我不抱希望了,我还有什么好学的。也有一些家长,很关心孩子,抱着“有错必究”的信念,只要见到孩子都不忘提醒几句。有一个孩子跑来咨询室投诉:“我一回到家,他就来问‘今天还好吧?不要松劲哦!我跟你们老师联系了,说你数学还要抓紧点!’只要开了头,就会长篇大论,弄得我在家里根本就静不下来学习。”家长提到孩子也很生气:“不知道孩子为什么那么大脾气,越大越不听话!”如果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真的有点恐怖,如果家长说不到点子上,纯粹是在浪费孩子高三宝贵的时间。家长不恰当的鼓励,不是教导而是添堵。
孩子的希望,家长的方向
那么,进入高三,当需要鼓励的时候,考生希望家长说点儿什么呢?最近,笔者针对此问题做了一项调查,希望能对考生和家长有所帮助,下面列举一些考生们的回复:
“我相信你,下次一定可以成功!”这是孩子希望家长把眼光放长远一些,不要总是盯着过去的问题不放,希望家长对他有信心。孩子们对自己的评价,有不少是来自于家长的哦!
“你真的很棒,真的很不容易!”这是孩子渴望被家长理解,不仅仅是得到家长的肯定,还希望家长理解他们所面临的困难。有了家长的理解,孩子们会更加勇敢地去克服困难。
“考不起就不读了,回来妈妈爸爸给你投资开个小店!”听起来是气话,想想还是蛮有道理的,有一个连最坏状况都可以接受的爸爸妈妈,孩子还怕什么呢?还有什么后顾之忧呢?
“其实不用一定要说什么,只要能感到他们是信任和肯定我就对了……”很多时候,拍拍他们的头,给他们一个拥抱,甚至一个鼓励、信任的眼神,孩子们又会充满活力。
“一般我需要鼓励的时候都是考差了,就希望只说一两句安慰的话,然后帮我慢慢分析。”孩子渴望得到具体的指导,要解决问题,克服困难才行哦!这就需要家长能够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帮助孩子,是有一定要求的。
站在考生的角度,我们发现,他们的要求其实并不多。但是问题在于他们要求的,往往也是家长很容易忽视的。家长要做到对孩子理解与接纳,才能使他们从容、平静、自信地学习、生活,对孩子的肯定和鼓励,会使他们具有前行的动力。十七、八岁正是朝气蓬勃的年龄,如果没有干扰,他们会进发出巨大的能量。
话不在多,而在有效
鼓励孩子的话,家长朋友不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特别是高三的孩子,他们学习辛苦,闲聊的时间不多,孩子们内心敏感,容易过度解读。还因为面临高考压力,孩子们容易激动。下面分享一些家长有效的做法。
有些家庭每天有一个相对固定的交流时间,比如吃饭的时候、孩子洗澡的时候或者孩子累了短暂休息的时候。他们把听孩子说话的时间称为“家庭时间”。我有一个朋友,他家有一个习惯,孩子上完晚自习,回到家找东西吃的时候,他会坐在孩子旁边。孩子边吃东西,边讲学校里的事情。我的朋友基本上不说话,等孩子说完以后,家庭时间也就结束了。家长的陪伴可以给孩子强大的支持,孩子诉说的过程其实就是回顾、剖析自己问题的过程,这个时候,他们需要一个好的听众。另一个朋友也很用心,他们的“家庭时间”其实只有父子两人。刚进入高三时,他发现孩子比较紧张,考试之前容易激动,成绩波动比较大。他想到的办法是每周六和孩子一起在家附近的河边散步。他还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让儿子顺便去帮忙拎在超市买的东西。父子俩在路上,儿子总会主动谈到学习问题、专业选择等。
这种单纯的陪伴,可以很好地帮助孩子面对高考的压力。如果想帮助孩子,引导比教导好,提问比代替解决好。比如说孩子提到最近物理考得不太好,家长可以问问“考的是哪部分的内容?”“这些题有什么特点?”“老师给了什么建议?”孩子自己找到答案,他会越来越自信。
如果亲子关系不错,孩子是不会介意家长帮忙的。有一个高三考生就让爸爸妈妈帮忙做错题集,这样家长有机会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虽然大多数人都有看分数、问名次的习惯,但是我们最好多关注孩子学习的过程,肯定他们的努力。如果不是中学教师,不能在学习问题上给予意见,可以肯定他们的书写、学习投入的时间、学习的情绪状态等。只要心思在学习上的孩子总会有值得肯定的地方。
说到鼓励,离不开比较。与其跟别人孩子的长处比,不如跟自己孩子的过去比,比出自信,比出动力。
总的来说,鼓励高三的孩子不是易事。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关注孩子的点滴进步,并告诉孩子他的努力你都看到了。多了解孩子的生活,家长就更容易理解孩子面对的压力,家长的话也会更柔和、更温暖。有时候,我又觉得鼓励高三的孩子很简单。记得孩子蹒跚学步的时候,我们是那么坚信他摔倒后会站起来,相信他会越走越稳。其实在人生的道路上,只要我们相信并尊重孩子内在的成长愿望,孩子们肯定会开创属于他们自己的天地。
责任编辑:李萍
13.倾听员工的心声 篇十三
教学目标:
1、分享体验,发现和总结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
2、在心理描写方法指导下进行“思维共生式”作文片段评改训练
教学重难点:
1、分享体验,发现和总结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重点)
2、在心理描写方法指导下分享体验,“思维共生式”作文片段评改训练(重点和难点)
教学背景:
学生习作存在的普遍现象:
1、花大量的笔墨交代忘记写作业的原因,在从教师到办公室路上的心理活动反应则简单的一两笔带过。
2、就算有心理描写,也往往是通篇或整段整段的心理独白,不懂得综合运用多种心理描写方法来使心理活动丰富细腻生动。
3、有小部分知道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来描写心里活动,可也有很大的修改空间。如只是简单地写害怕被老师骂啊打啊或害怕被投诉到家长那等等,描写时欠真实、具体,欠个性化等特点。
课前准备: 作文片段描写
昨天玩得太尽兴了,忘了写周末作业,老师找同学把你请到办公室去。那么,正走在从教室去办公室的路上的你,此时此刻,会有哪些心理反应或表现呢?请认真揣摩此刻“你”的所思所想所做等情况,并且把它写下来。
要求:①300字左右;②用第一人称 ③可适当加上周围景物的描写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分享体验,了解心理活动的形式特点
情境设置:创设情境导入。分享学生自己当时的心理感受。启发:面对普遍拥有的某种心理感受,我们怎样才能写得具体形象而富有个性呢?
活动二:分享心理描写精彩片段,总结归纳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
①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穷人》)
——
②“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我可替你担心呢!”(《穷人》)
——
③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来,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④老师宣读考试成绩时,天阴沉沉的.,不时刮来阵阵冷风。风刮到我身上,我就不由自主地打颤。教室里静悄悄的,只听见“沙沙”的发试卷的声音。(学生习作)
——
小结:描写心理的方法主要有:
① ;
② ;
③
①内心独白;②语言、神态、动作描写;③环境烘托
活动三:分享与评改,思维共生
1.小试牛刀:
请同学们根据习作中的“我”紧张、忐忑不安、害怕甚至恐惧等心理特点,仿照示例,根据要求修改以下文字,让人物的心理活动更加具体、真实、细腻。
文段一:
原文段(叶同学)
阅读要求
点评解说
上完早自习,要交周末作业的时候,我才想起周末作业没写。当我还没来及补写的时候,老师就叫同学叫我去办公室了。
在从教室到办公室的路上,我非常担心、害怕、恐惧。害怕老师会批评我、打我。我走到楼梯转角时,一阵冷风从我的脸上飘过,这使我更加不安。但是我还是鼓起勇气走进了办公室。
我走到老师面前时,老师生气的说:“为什么不写作业?”老师话还没说完,我就热泪盈眶了。老师便抚摸着我的头轻声说道:“用下课时间把作业补好。”
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心里所想的念头都飘散如烟了。我还笑出了声,老师也对我笑了。
“我”的担心、害怕、恐惧等心理特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吗?若没有,或不具体,请用刚刚学过的心理描写的方法来展开描写,使得“担心、害怕、恐惧”等心理活动更加具体、细腻。
请找出环境描写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有区别于这位同学的不同的其他的环境类的描写吗?
文段二:
原文段(谭同学)
阅读要求
点评解说
刚才一位同学叫我去办公室,说是因为周末作业没写。我忐忑不安的下楼,心想:我怎么这么倒霉啊!就这么一次忘了写作业,就赶上老师检查作业。太不巧了。老师肯定很生气。说不定还会把爸妈也叫过来。如果真是这样,我就完蛋了!前几天妈妈还叫我好好学习,不然就要重重的罚我呢!而且,可能会因为这样不给我零花钱了!我该怎么办啊!我真不该不写作业的。我回过神来,看见几朵花儿垂头丧气的,仿佛快要死了,但还有几朵花正抬头对着太阳笑呢!我想:是呀,只有对世界充满希望,只要知错能改,重新努力不就没事了吗?话说回来,这也怨不得别人,都怪我自己。为什么我不能每次都完成作业呢?这样,不管那一次老师要检查作业,我都不怕了。而且,写作业本来就是我应该做的事情,学习成绩提高了,爸妈还会很开心,说不定一高兴还会答应我周末出去玩呢。-----
优点:
用了 方法,
写出了 心理特点;从中可见“我”是个怎样的孩子?
通篇或整段整段地用内心独白来写好不好呢?为什么?
文段三:
原文(陈同学)
阅读要求
点评解说
我走在去办公室的路上,天空仿佛抹了一层灰似的,阴沉沉的,太阳仿佛也失去了往日的神采,树枝弯弯曲曲的,小草也低下了高傲的头。我心里像十五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心想:“老师会怎样批评我呢?会罚我吗?老师会给我改错的机会吗?算了,我还是撒个谎吧。”我下定了决心。离办公室越来越近了,我的决心也开始动摇了:“我怎么能撒谎来弥补过错呢?做人应该诚实,不能撒谎。如果这次用撒谎来弥补过错,下一次我还会这么做的。我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并改正它,而不是靠撒谎来弥补他。“报告!”我推开了办公室的门。”
修改要求:找出刻画心理活动的句子,看看用了哪几种方法来写?你觉得写得好不好?
好的地方:
不好的地方:
原文段(林同学)
阅读要求
点评解说
在去办公室的路上,周围的环境都变成了黑色,走到一棵黑黑的大树下,那棵大树仿佛在对我说:“你完了,你会被罚死的。”我更加害怕了,又快步走到了一些盆栽的旁边,当然那些盆栽颜色也是黑黑的,只不过不是太黑,仿佛在帮我分担一些老师的责罚一样,我的心情就好了很多,最后,我看到了一扇“黑暗之门,那扇“黑暗之门”的黑色程度比周围的所有东西都还要黑,仿佛在告诉我“里面很黑暗,不要走过去。”
优点:
缺点:
你能分享你阅读该文段的感受吗?
若用内心独白或神态(动作、语言)描写,你会怎样写?
2.评改要求:先修改,然后小组内交流感受,分享体验,思维共生,然后派代表全班发言分享。
总结:每个人都有两个世界,一个外在的,一个内在的,写作时不仅要关注外在的动作,神态,更要关注内心的活动,经常看看自己的内心,用方法把内心世界写具体,让读者能够读懂你的想法,跟着你一起哭,一起笑,这样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获得读者的掌声。
布置作业:
14.倾听心声作文 篇十四
他在生前,是我要好的玩伴。因我未曾上学,祖母戏称他是老小孩。家境良好,祖父是村书记,家中后院是他劳累中每天坚持要去打理的花栽,后来退休,他便息于家中,极少出门。因为那年代早婚的原因,他还生气,并不佝偻,精神可好。
每到午夜,祖父午觉罢,他便托祖母要来我家寄个语信,要我去他家。相距不到五十米那样的路程,我常常二话不跟母亲讲就溜了去了。因为那时还小,母亲怕我乱跑什么之类的。但我竟是次次让他安了心,久之,便不以为奇了。
我常常在他后院看他栽培的那些花,他每天都写日记,那段时间,我就自己在他后院玩耍。空闲时,他总会像学士那样,憨态可掬的指着一盆盆的花说:这是君子兰,这是紫丁,这是夜来香…我便学着他说着君子兰,紫丁,夜来香。至于还有很多,我也忘得七七八八了。然后总是一同默契地呵呵大笑起来。
他的书房有条不紊,收拾得干干净净。他对三国之类的一些名著,还有中华历史史册都看得滚瓜烂熟,像是专家一般研究其中的内容。常把一本诗书史册之类的摊平放着,掳着让我不能乱跑,才语重心长地为我讲起来,可当时我是对史书诗集不大感兴趣的。倒是他在讲西游记那类的故事时,我时常听得忘我,还是年少不懂事,但那时还是会听听看看那些诗书,因为听他读起来就像念着绕口令那样,“古月风吹晓,我今且何哀?”“几度轮回几度愁。”……
15.解读“心语信箱” 倾听孩子心声 篇十五
一、案例呈现
2012年12月30日,打开“心语信箱”——
〖案例1〗杨顺顺:“明天要放假了,我想回家,可惜没有人来接我。新年到了,我很想念爸爸,想给爸爸寄张贺卡,可是怎么才能寄出呢?……我恨妈妈……”
〖案例2〗张蝶:“快要期末考试了,我又紧张,又高兴。紧张的是担心期末考试考不出好成绩,不好向老师家长交代;高兴的是快要放假了,马上就能见到爸爸妈妈了……”
〖案例3〗乔玉:“校长,您昨天和我谈了很多,我心里暖暖的,我不再那么郁闷、孤独、难受、想家人了,我感到儿童之家给我很多的关爱,不仅是您,还有万老师、江老师、顾老师、同学们,这里就像您说的那样我们都是一家人。我一定会和同学们老师们相处好,常把微笑挂在脸上,做个快乐的孩子。”
〖案例4〗叶旨龙:“我不想念书了,可是家里人对我期望很高,我该怎么办?” “胡勇、叶佳佳用打火机把体温表温度烤上来,骗取医生的证明去逃课。”
……
二、案例分析
〖案例1〗杨顺顺,孤儿,父亲早逝,母亲改嫁。从小跟随大爷大娘生活。性格暴躁,易暴易怒,经常向同学出手,学习成绩不稳定。一是由于亲情缺失,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亲情的缺失,本身就是对儿童正常情感需求的无情剥夺与伤害。二是由于不理解母亲,产生怨恨情绪。三是存在盲目反抗和逆反心理。因为缺乏保护而总觉得别人会欺负他,平时一点小事就会计较当真,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是敌意,对老师,临时监护人的管教有比较强的逆反心理。四是没有理想和抱负,丧失信心,学习上不求上进,学习习惯不良,自控能力差。据观察班级中的留守儿童,仅有一半的孩子能够自觉学习,大多数孩子需要在督促下学习。还有不少孩子上网成瘾,荒废学业,义务教育没有完成就流落社会。
〖案例2〗张蝶对自己缺乏信心,耐挫力低,学习焦虑,自卑,思念父母,在家感到空落寂寞,进而产生心理骚动和抑郁等问题。家长对她的期望值高,压力大。儿童大都具有攀比心理,具有强烈的自豪感,而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就好像失去了坚强的依靠和保护,因此和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空落寂寞的心理障碍。这种寂寞的心理必然导致精神上的空虚,进而导致行为上有可能偏离正轨。
〖案例3〗乔玉,性格柔弱内向。留守儿童年龄幼小就离开父母,父母关爱严重缺失,尽管有些是爷爷奶奶或亲朋监管,但毕竟是与父母亲监护不同,遇到一些麻烦就会感觉柔弱无助,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内向、郁闷、孤独。在平时的与留守儿童的交流中发现,有将近20%的外出务工父母一个星期左右和孩子联系一次,35%的一个月联系一次或很少联系。很多父母半年以上回家一次,有的甚至几年不回家,这种长期的父母分离导致孩子自卑封闭。
〖案例4〗叶旨龙、胡勇、叶佳佳厌学、恐学、逃学、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好动贪玩等中小学生类似这种形式的学困生比例高达15%~18%,而影响学生学习的心理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错综复杂的。
案例中的这些孩子大多由长辈代管,隔代监护的祖父母文化水平低,溺爱娇惯的教养方式对孩子人格和道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留守儿童问题已经不仅是个学术问题,而且已是社会聚焦的热点问题,它关涉到社会的公平、正义、稳定和发展,关涉到千百万儿童的身心健康的发展。
三、对策与建议
1. 情感的支持
首先是留守家庭的监护人,要时时地与孩子交流沟通,时时地了解他们心里的需求,时时地掌握他们心中所想,不能只是一味的溺爱孩子,无论孩子要什么都无条件地满足,在孩子需求中要和孩子一起分析哪些是该拥有的,哪些是不该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从心里感到什么是我可以做的,哪些是我不可以涉足的。其次是学校老师的爱。爱是心灵的动力,是我们生命活力的源泉!在学校教师要给这些留守孩子更多的关爱,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便是一个良好的渠道。留守学生由于父母长期与之分离他们在心理上的情感需要就特别强烈。如果老师热情关心他们就可以弥补他们在家庭中缺少的情感交流。特别是当学生对某一事物面临选择或出现行为偏差时老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言语交流是非常重要的。苏霍姗林斯基说:“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人性,对孩子深沉的爱,兼有父母的亲昵温存和睿智的严厉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那种爱。” 在教育中,如果我们能用心去营造一种充满真情与关爱的氛围,良好的教育就有了最切实的保障。而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真正的教育只能建立在尊重与信任的基础上,建立在宽容与乐观的期待上。真正的教育存在于人与人心灵距离最短的时刻,存在于无言的感动之中,杨顺顺和类似同学的变化无不在爱的感化下,让他们拥有一个在怀的人生。
2. 树立理想的人格
袁贵仁部长说:“具有理想人格的人应该是幸福的人,道德的人,有知识的人,三者是一致的。人生的目的就是在于达到至善和幸福,实现自我,成为自在自为的人。”古今中外的学者都把“至善”作为“理想人格”的最高标准。孔子始终把“仁”“义”“礼”看得高于“智”,他认为,每个人的知识和能力虽然有多寡高低之分,但只有“仁”的品德、“义”的价值和“礼”的行为,就是一个高尚人格的人。在心理学界,马斯洛把“自我实现”作为“理想人格”的最高境界,主张发扬人性中的积极力量以构建“真善美”的价值体系。因此研究留守儿童的发展,就要研究塑造“理想人格”的内在结构,发展路径和培养载体。
3. 信心的支持,意志力的支撑
莫泊桑说:“人是活在希望之中的”。让留守儿童永远对未来充满希望,拥抱梦想,并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引导他们从改变自己做起,提高自己的自控力,发扬毛泽东:“坚持到底就是胜利”的精神,积极乐观每一天。在学校教师除了要给这些留守孩子更多的关爱外,在学习上针对留守孩子不愿学习的毛病,时时的和孩子谈心,了解他们不愿学习的原因,同时在讲课的过程中尽量的把一些难度较小的问题让他们答,从而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让他们觉得我和别的孩子一样,一点不差,这样他们就会慢慢的对学习感兴趣,在他们身上发现闪光点,便能激励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4. 多给学生提供交流平台,让学生倾诉心声
倾诉是交流的一半。设置“心语信箱”“阳光信箱”“心路”等交流平台,倾听他们的心声。还应加强对留守学生的个别帮助与指导,在个别帮助时,要分清他们的不同家庭情况所带来的不同心理状况,分析其性格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发展积极的性格特征,调整消极的性格特征。如他们学习上有什么困惑;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交往上有什么障碍;心理上有什么想不开的等等。让他们去找他们信得过的老师谈话,内容可涉及校内外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5. 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交往
学会生活,乃是人生的第一本领。若要生活好,勤学、节俭、储蓄三件宝。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是学生的第一责任。教会学生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学会合作,学会交往。
6. 从细节做起,养成一种习惯
巴金说:“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美国约·凯恩斯说。“只言片语表达文明,举手投足彰显修养。”培养孩子的习惯从细节做起,养成好的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等等。优秀是一种习惯。
7. 经常开展团队游戏
如“千手观音”“同心杆”“贪食蛇”“风火轮”“蛟龙出海”“国王与天使”等。通过活动,学会感恩,学会关爱,学会合作,学会蛟龙,学会承担责任,增强抗挫折和心理承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