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校文化的认识

2024-10-03

对学校文化的认识(11篇)

1.对学校文化的认识 篇一

转自论文部落论文范文发表论文发表

学校文化建设:再认识、方向、途径

作者:曹俊怀

【摘 要】随着教育发展方式由粗放式向内涵式转变,学校文化建设在学校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各学校纷纷将文化建设作为学校进一步深化改革与发展的战略重心,学校文化建设在实践中进展如火如荼、方兴未艾。然而如何正确理解学校文化?学校文化建设方向在何方?怎样建设学校文化?仍然是教育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无法绕开的新课题。文章尝试从以上方面解读学校文化建设,为实践工作者提供一种思路和启示,期望学校在文化大发展中少走弯路。

【关键词】学校文化建设 建设方向 建设途径

一、学校文化的再认识

(一)学校文化的界定

什么是学校文化?这对于学校文化研究者和建设者是一个无法逃避的命题。许多学者从其上位概念文化的角度和组织文化的角度进行了解读,比较有代表性的几种观点有:学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学校群体成员为主体,是他们在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中逐渐共同创造生成的体现时代特征和社会进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及其活动的结果;学校文化指校内有关教学和其他一切活动的价值观念以及行为形态。[1] 郑金洲教授收集关于文化的概念至今已有310多种,如果我们仅止步于概念的界定与争执,极容易陷入“概念的沼泽地”。另外,学校在实践中将文化建设作为重心的目的之一是试图通过文化建设引领学校发展,将学校办出特色,避免发生千篇一律和千校一面的情况。因此笔者认为要正确认识学校文化,除了在理论上对概念外延和内涵进行判断、推理外,还必须从每所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学校的文化现象中挖掘学校文化。

(二)学校文化的结构

学校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将学校文化分解为不同的层次和结构,可以使研究者和实践者通过“化整为零”的方式切实感受到它的存在,通过结构化的划分找到研究学校文化的契机,同时也为实践者找到工作的切入点。与文化概念的莫衷一是相比,学校文化结构比较简单和一致,围绕着学校文化的两条主线:文化实体和文化活动,将学校文化结构划分为三种: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

1.物质层面

学校物质文化是学校主体在一定时期内基于一定的教育目的创造的物质的总和,包括建筑、设施、标识等。学校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和物质载体,也是形成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基础和条件。与学校文化的另外两个层面相比,学校物质文化具有文化性、损耗性、资本性等特点,与其他层面之间存在着依附性和互动性。[2] 物质层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校的管理理念、办学风格以及审美意识。

2.制度层面

学校制度文化作为一种程序化的体制和操作,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通过引领、约束、规范着学校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起着激励与约束的效用。学校制度文化建设得好坏直接影响着全体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是学校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着力建设点。学校制度文化包括学校组织结构、学校规章制度、权责的划分等。

3.精神层面

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三个层面中最深的层次,指学校主体在相当长的实践中形成的并且被全体成员普遍接受和广泛认可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和思维模式的总和,按照著名的文化专家的说法,即“我们据以做事的方式”。它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其他两个层面的最终目的。

(三)学校文化的作用

1.促使学校共同体的形成通过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形成共同愿景,生成一套具有特色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改善了学校成员的心智模式,因此通过学校文化的浸润、引导作用,整个组织会形成一个生机勃勃的有机体,而不是先前的一种机械的人工制品。

在现代工作中,为了追求分工专业化带来的经济理性,社会成员人为地被分割在不同的组织中,进行着流水线式的高度合作,社会成员之间紧密依赖,但是与之带来的是人们之间的情感日益疏离,认同感越来越弱。学校文化建设就是要促使社会成员之间的弱化认同感转向共同体认同感在教育领域中的一次尝试与努力。形成有机共同体后,学校成员之间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创造性必然会得到进一步的释放,有利于促进组织效率的提高。

2.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一方面,由于学校文化的建设要集中全体教师的意志,反映教师群体的诉求,是由全体教师创造的一种集体意识,因此学校文化具有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像信仰一样使学校教师对学校和工作产生归属感,使每位教师将自我专业发展与学校发展联系起来。学校文化的这种凝聚作用使教师群体形成合力,从而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共同的愿景、健全的心智模式是学校文化建设中形成的集群意识和价值观念,是全体成员发自内心的愿望,因此教师群体必然会在学校制定的共同愿景下,把这一愿望当成自己努力的方向,去实现自我价值。

二、学校文化建设的方向:路在何方

(一)历史积淀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学校文化是在学校发展的过程中逐步积淀形成的,因此学校文化具有历史性。这就要求学校文化建设者在实践中重视梳理学校历史,回溯源头。毕竟每一所学校的发展历程不同,如若真正办出特色,就必须深入挖掘学校历史,对历史足迹进行回顾进而提炼、整理,去粗取精。具体方法可以通过历任校长、退休教师、毕业生收集一些在学校发展历程中具有重大影响意义的事件,倾听他们记忆中的学校印象、他们期望中的形象。历史是一面镜子,通过对照过去,我们才能知道在以后的文化建设中需要改进的方向和程度,才能有根基。总之,构建学校文化必须依赖学校独特的历史,从历史的角度追踪学校文化发展的历程,挖掘学校文化资源。

学校是镶嵌在社会结构中的制度机构,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无时无刻不与社会发生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因此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必然影响着学校的文化建设。这就要求学校文化研究者与实践者要具有时代意识和前瞻意识。树立时代意识指在学校文化建设的时候要基于历史传统,但又不能囿于历史传统,学校文化建设的内容要随着时代的变迁做出新的调整。当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动,文明异质性、文明冲突、价值冲突、文化多元化都对当前学校文化建设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冲击和挑战,在实践中师生容易受到全球化过程中带来的各种文化思潮的左右,传统的教育理念已经无法适应新的需求,历史的经验已经无法解释现行的存在。这时学校文化建设者应该以开放、平和的姿态去迎接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在学校文化发展的角度而言,将外部的挑战视为内部变革的机遇,一方面进行批判式的审视,另一方面对其进行借鉴式的运用,批判与继承相结合,促进学校文化多样性和包容性。坚守历史积淀与结合时代特色并不矛盾,他们是学校文化建设的辩证法。不坚守历史只一味迎合时代发展容易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失去根基,迷失方向。同理只坚守历史根基不结合时代特色容易缺乏特色与活力。因此学校文化建设必须注重将历史积淀与时代特色相结合。

(二)本土情怀与国际视野相结合在新课程标准下倡导本土情怀,将校本课程与文化建设相结合,是探索学校文化建设的一条新的途径和思路。美国著名学者阿什比曾经说过,任何学校都是历史与环境的产物。学校处于周围的社区环境中,不断地与周围的事物发生着各种信息、物质的交换,因此倡导本土情怀可以使学校从周围的环境中汲取营养,我国区域辽阔、地区之间社会风俗和文化相差很大,这种差异和特色的乡土特征就为学校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如名人故里、历史文化遗产所在地等。在学校办学过程中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风格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地方文化的烙印,因此学校文化建设无法脱离具体的文化传统,否则会影响到学校与社区的互动与沟通。在学校文化建设时注重本土情怀,从周围社区环境中汲取文化建设的营养,促进校本课程的研发。一方面可以是学校更好地融入社区得到认同,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区域性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传播和继承。

学校文化建设不是闭门造车,漫无目的的凭空想象。尤其是在如今全球化的背景下,更应该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和格局。统揽世界上一流名校(包括基础教育学校)的成功经验中,无一例外的都有学校文化的引领作用,正如萨乔万尼所说:“最成功的学校领导会告诉你,形成正确的文化以及关注教师、学生以及家长所共同认同的意义,是人们普遍认为创造成功学校的两条基本规律。”[3] 在实践中应对国外先进的文化建设理念进行批判式的借鉴和思考,将我国现行的基础教育体制存在背景与发达国家学校文化建设的思路和做法有效契合,形成既有根基(本土情怀和历史积淀)又有创新(时代精神和国际视野)的新型文化建设思路。

三、学校文化建设的途径

(一)做正确的事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 “在做任何事情之前,不要‘忙’,也不要‘茫’,更不要‘盲’,应该从正确的目标开始。”[4] 这种正确的方向和目标既做正确的事,也是管理学中极力倡导的。在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中仍然需要借鉴这种思路。学校文化的共同愿景和思想来源于学校主体(教师和学生),集中体现了学校主体的意志,必然也要反映学校主体的诉求,因此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应该坚持人本管理,以人为本。人始终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作用对象。从学校特色文化的提炼、建构到学校文化的具体落实,都离不开学校主体的参与与配合。然而学校文化建设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却忽视了这一“正确的事”:把学校文化建设当做一项应景之作,以任务形式授权给学校某个机构,该机构用在政绩思维的主导下用一些显性的物化手段来表达学校文化。在这一过程中没有经过集思广益的探讨和调研匆忙得出结论。一方面,在工具理性和功利主义占据了上风的前提下没有了学校主体的参与和探讨,必然不会得到学校主体(学生和老师)的认同,缺乏认同感的学校文化也就失去了作用的对象,学校文化无法进入学生和教师的内心世界,无法改善他们的处事方式和行为模式,这样的文化建设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另一方面,将学校文化建设理解片面化、窄化,以为只要是建设就必然出现一些实际的产出和效率,毋庸置疑,学校文化建设需要有物化建设作为支撑,但最重要的是文化化人的力量。康德说:“人始终是目的而不是手段。”[5] 文化建设中更要认清人始终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体,技术和物质只是辅助的手段,不能舍本逐末、本末倒置。

(二)进行五项修炼

1990年著名的管理学者彼得·圣吉在《 第五项修炼 》中所提出的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关键,即汇聚五项修炼或技能:第一项修炼是自我超越;第二项修炼是改善心智模式;第三项修炼是建立共同愿望;第四项修炼是团体学习;第五项修炼是系统思考。学校作为一个典型的学习型组织在新经济时代更要“修炼”好文化内功。

1.自我超越(Personal Mastery)

自我超越是指在自我极限的基础上自我实现。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自我实现是较

高层次的需求,学校作为社会最后的精神家园,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应该引导其成员以精神的成长为发展方向,实现冯友兰先生笔下由功利境界到道德境界的转化。自我超越的精要在于学习如何在生命中产生和延续创造力,这对于学校教师而言尤为重要,他们的直接作用对象是成长中的学生,优秀的学校文化的引领可以塑造新一代青少年的价值观念、思维意识,这对于转型时期的中国青少年的价值观的培养尤为重要。

2.改善心智模式(Improving Mental Models)

心智模式是指存在与个人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观点、方法和进行决策的依据和准则。它不仅决定着人们如何认知周围世界,而且影响人们如何采取行动。健全的心智模式则会帮助组织成长和发展。心智模式不易察觉,但是极其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它塑造着组织的内力。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学校主体心智模式的建设和改善。通过集体研讨和外出学习,借鉴一些先进的思维理念和管理模式改善学校员工原先“被动的僵化的思维”使其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需求,更加主动灵活和有效率,逐渐变成一种集体意识被学校成员所认可。最后心智模式改善的结果必然是使企业组织形成一个不断被检视、能反映客观现实的集体的心智模式。[6]

3.建立共同愿景(Building Shared Vision)

共同愿景是指组织成员与组织共同拥有的目标。共同愿景为组织未来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方向和焦点。在缺少愿景的情况下,组织只能被动地适应性学习,只有当人们致力于组织未来发展的共同愿景并且对组织愿景产生认同感时,成员之间才会产生创造性学习。学校文化建设就是要把学习成员之间适应性的学习转化为创造性的学习。建立学校的共同愿景其实是让学校组织产生一种凝聚和导向作用。

4.团队学习(Team Learning)

学校团队成员的学习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彼得·圣吉认为,当一个团队能够整体搭配时,就会汇聚出共同的方向,调和个别力量,使力量的抵消或浪费减至最小。整个团队就像凝聚成的激光束,形成强大的合力。当然,强调团队的整体搭配,并不是指个人要为团队愿景牺牲自己的利益,而是将共同愿景变成个人愿景的延伸。[7] 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由于其引领和导向作用,客观上要求全体成员具有一致性的诉求和愿景,这就需要通过团体学习的方式改善学校成员之间原有的、分散的、不一致的、相互冲突的心智模式,从而形成合力。

5.系统思考(Systems Thinking)

系统思考可以帮助组织以整体的、动态的、全面的而不是局部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学校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它包括若干个部分:教师文化和学校文化、课堂文化和校园文化、学术文化和大众文化。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如何协调和融合多种文化是文化建设者和研究者值得研究的一个新课题,笔者认为应该以整体的、动态的认识论去理解这个问题,坚持“合”“分”结合的辩证观。既要“分”,又要“合”,“分”使其成为不同的“自我”,坚持“自我”以特色融入整体。“合”强调在方式上倡导宽容与平等、理解与对话、在内容上用本校的文化特色和精髓作为各种亚文化的共识。[8]

四、学校文化建设小结

学校文化建设要循序渐进。学校文化建设是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精神文化的建设,其建设过程必然是循序渐进和逐步积累的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一蹴而就。学校文化建设在逻辑上与文明的生成过程有异曲同工之处。因此学校文化建设者在实践中一定要戒骄戒躁、遵循文化建设的规律,注重文化建设的过程性和积累性,在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文化的作用就会如涓涓细流去滋润万物,引领学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

(六)[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2]张天雪,邓旭.中小学建筑中的文化传承[J].当代教育论坛,2007(2).[3]Sergiovanni,Thomas J.Organization or Communities?Changing the Metaphor Changes the Theory [J].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1994(2).[4][美]彼得·德鲁克.管理的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54.[5][德]伊曼努尔·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韩水法,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6][7][美]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郭进隆,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8]唐汉卫.关于学校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兼论当前学校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12(Z2).

2.对学校文化的认识 篇二

对作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有部分学校对开展教研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及复杂农的教学质量性认识不足, 能上去认为只, 教研搞要学校村只会分散教不搞无所谓, 师精力开展教, 影响研活动学南提高◇学校。二是教研工作只在部班级教育教学质量的校华县兔大多数学校分学校和少数, 班级中进行大多数班级还, 教中校的教学方法街镇没有行动起来, 与手段还处不少农村学研学心于落后状况, 而这些学校是工李是大部分农村学校条件校最需要实行教改的地方;有三作华开智限, 展制。约了学校教研工作的

为了改变上述状况需

的对农村学校教研工作重新认一认识。、提高认识, 转变观

识念, 树立“科研兴教”意识要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常规管理是基础,

教育科研是关键, 因为教

育科研是探索和揭示教育本质和规律的重要途径。一是确立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依靠教育科研并服务于素质教育的观念, 改变科研与素质教育实践相隔离的状况;二是要确立抓教育科研就是抓住了教育教学改革核心的观念。改变抓学校硬件建设劲头大, 抓“软件”建设手软的观念;三是要确立推行素质教育以教育科研为先导是“一把手”工程的观念, 形成不重视教育科研的领导是不合格的领导的共识;四是教师要破除搞教研神秘化的观念, 走出“教研是少数人的事, 一般教师高不可攀”的认识误区。通过开展教研, 更新观念, 明确方向, 探索规律, 寻找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同时增强教育教学改革中的科研含量。五是要确立教育科研要有超前意识的观念, 改革科研滞后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状况, 这样才能认识掌握教育规律, 推广应用教研成果, 使教研成果真正转化为“生产力”, 为指导教育教学改革实践, 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二、结合实际, 精心组织, 全方位加强教研工作

1. 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

学校教研工作要落实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 教师承担了教研课题后, 就要多方面搜集信息资料, 不断查阅资料, 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完成课题研究任务后, 还要在科学的教育理论指导下, 将研究成果转化为论文或实验报告, 以便推广应用。随着对研究过程各个环节的反复思考, 一个最佳的研究方案就会形成, 新的理论研究就会开始, 形成教研的良性循环。

2. 加强领导, 建立科研机制。

为了营造教育科研气氛, 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教育科研活动, 推广、应用教研成果, 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益,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要加强对教研工作的领导。

3. 加强管理, 统筹规划, 认真开展教研活动。

学校在开展教研活动前要做到“六落实”, 即课题落实、课题实施方案落实、课题研究计划落实、课题经费落实、课题负责人落实、课题研究人员落实。要紧紧围绕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难点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选择出有社会价值的、实用的、超前的、有助于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发展的科研课题项目。发挥教师潜能的重要途径是支持、鼓励和组织广大教师参与教学研究, 在教育教学中勇于实践、开拓、不断创新、超越自我。

三、加大教育科研经费投入, 建立激励机制

3.对学校文化的认识 篇三

职业教育随着社会分工而出现,随着社会大生产而发展,它对潜在劳动力进行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操作能力的培训,使其经过训练后具有一定的职业道德、职业纪律和熟练的专业技能,以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需求。相比其他教育,职业教育是专业化程度较高的教育,其技术性以及职业规定性使得人们在现实操作中强化了职业教育中面对职业的一面,而忽略了对其本质的探求。从此意义上说,职业教育是人的一种“异化”。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技术本来就服务于人类,而非人类服务于技术,现代技术渴望把最初的状况颠倒过来,以便随意使人成为劳动的单位,服从于经济和技术的目的。”过于迎合社会对技术工人的需求,容易将学生变成生产机器,使人丧失之所以为人的本真。而“教育的首要作用之一就是人类有能力掌握自身的发展”,职业教育也是培养人的教育,应该关注人的发展与完善,不仅要培养技术精湛的劳动者,更要培养具有当代社会文化底蕴的完整的人。

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定位来看,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高频词是“高素质的劳动者”,其核心内涵应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职业思想素质.如职业道德、职业情感及职业综合心理素质;二是职业认知水平,如职业的综合文化素养、职业的通识知识水平、特定职业的核心理论;三是职业实践能力,如一般的职业应用能力、与具体职业相关的专门技能、实践中的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等。要“养成”和“发展”上述内涵,文化课程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它作为一个独立的课程门类存在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因为职业教育不同于职业培训,其重点更多地应当在“养成”和“发展”。在国际化背景下,劳动者首先应当是国际的人,然后是所处的特定社会背景的人、某个特定工作组织中的人,最后才是某个特定工作岗位上的劳动者。因此,职业教育课程必须把文化知识作为重要的内容,这对于发展社会共同的信念和情感十分重要。

从职业学校文化课程的特征来看,一是工具性:语文、英语、数学、计算机都是工具学科,是人类社会交际的工具、思维的工具、运算的工具,也是传承文化的工具,是学习其他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工具。二是应用性:应用性与工具性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因为是工具就有一个如何掌握工具、加强实践的任务。普高的文化课程和职业学校文化课程不同,前者着眼于学术性,后者着眼于应用性,职业学校文化课程要努力加强应用性,尽可能贴近职业的需要,突出内容的实用性。三是文化性:第一,它负载着文化;第二,它传承着文化;第三,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文化有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之分,文化教育就是人文文化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交融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职业学校开设文化基础课程,就是对学生进行最基础的人文文化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或者说是对学生进行一定的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熏陶,使他们养成最基本的文化素养。中科院院士杨叔子说过:“没有先进科学技术的国家,一打就垮;没有先进人文精神的国家,不打自垮。”四是基础性:作为文化课程,它的基础性在于侧重培养学生规范的、基础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是学生向高层次发展的基础,也是他们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更是将来走向社会生活的基础。从学习型社会的特点看,它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五是发展性:文化课程应立足于学生的发展,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关注的是人职业生涯的发展,而文化课程关注人各方面的发展。文化课程正是为弥补专业教育不能完全实现的教育目的而设置的,这也是职业教育的教育属性的体现。文化课程的设置取向,从开始就是致力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首先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这应该是职业教育的关键特征。

4.对学校教育特色的-几点认识 篇四

学校教育特色是学校在办学过程中表现出的独特之处,是学校办学个性的具体体现。学校教育特色不是一种外在的形象包装,而是学校内在教育力量的综合体现。学校任何教育特色,既包含有校长的办学思想,又凝聚着教师的智慧和力量;既体现了学校教育的某种优势,又表现出学校特有的文化气息。

学校教育特色是学校多样化办学的必然体现,它是对标准化教育的一种超越。在当前深化教育改革的宏观背景中,努力塑造学校的.教育特色,对于提高学校的教育品位,提升办学质量,促进

建设学校教育特色,首先要对学校教育特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本文就有关学校教育特色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学校教育特色的核心在于一定的教育思想

学校教育特色实际上就是学校教育活动特色的体现,它具有不同的表现内容和表现形式,它或是表现在教育教学方式上,或表现在某些学科教学上,或表现在某类课外活动上。然而,不管是何种内容和形式的教育特色,其内部必然蕴涵着一定的教育思想,这种思想就是特色建设者的教育思想,是学校主要领导办学经验的集中体现,也是广大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这种教育思想是教育特色的核心,是教育特色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特色就是办学者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学校办学思想的生动反映。

这种教育思想是学校办学者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对教育活动的一种独到认识。这种认识,不仅仅来自于理论学习,更来自于教育实践,是办学者在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的相互融合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这种思想不是仅仅用漂亮的文字剪贴在学校的宣传栏中,或刻在学校大门口的石碑上,而是深深地根植于学校办学者的头脑之中,并渗透于各种教育行为之中的。

学校教育特色的建设都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学校要建设什么样的特色,用什么方法建设,采取那些步骤,这都受制于一定教育思想的支配。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教育(-

5.对公司企业文化的认识 篇五

企业文化的概念。企业文化是一个团体在适应外部环境与内部整合的过程中,习得的一套价值观,行为模式和基本假设,团体的新成员以此作为了解,感知,思考相关问题的基础。通俗的理解就是每一位员工都明白怎样做是对企业有利的,而且都自觉自愿地这样做,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习惯;再经过一定时间的积淀,习惯成了自然,成了人们头脑里一种牢固的“观念”,而这种“观念”一旦形成,又会反作用于(约束)大家的行为,逐渐以规章制度、道德公允的形式成为众人的“行为规范”。

企业文化如何提炼与设计。让我们参照某些大企业的做法。一是先找几位从创业到发展全过程都参加的人,让他们每一个人讲三段有关企业的典型事迹。二是把重复率最高的事迹整理出来,进行初步加工。三是找几个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把整理好的事迹讲给他们听。四是把专家和有关企业领导集中封闭起来,对记录的内容进行研究、加工,从中提炼出使用率最高的代表事迹精神的词。这些词经过加工,就是企业文化的精神和理念。

6.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篇六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实现企业制度与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思想保障,是企业制度创新与经营战略创新的理念基础,是企业活力的内在源泉和企业行为规范的内在约束。因此,国内企业界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热情一浪高过一浪,用先进的文化管理理念来促进企业发展已成为众多企业的共识。

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就是要用先进的观念管理企业,使员工的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再先进的技术,如果没有掌握再训练有素而对工作充满热情的员工手上,也难以发挥作用。真正先进科学的企业文化,使能高让每一位员工认同企业目标并为之奋斗的文化。企业文化的树立,不仅仅是一种公司的宣传手段,最重要的是如何将其落实下去,让公司里面的每一名员工都能深刻的体会到企业文化对公司发展的重要性。只有当员工深刻的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符合企业文化要求的,处处以企业文化来严格要求自己,那么企业文化才能真正的发挥其最终的效果。

企业形成了优秀的企业文化,也就为企业打造了高素质的员工队伍,而这支优秀企业文化武装起来的员工才是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的功能是鼓舞士气,陶冶情操,塑造知识型职工,培育奉献精神,为提高基层的凝聚力,战斗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要实现这一功能,就必须不断增强企业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这是因为,文化的功能是能否发挥的程序最好,最终取决于文化是否能够吸引人和感召人,能否为广大职工所接受并转化为强大的精

神动力。增强企业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必须解决好文化建设以人为本、为职工服务的问题。我们发展企业文化的目的,就是要为广大职工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产品,不断满足干部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企业文化建设,只有紧紧围绕广大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才能真正把他们凝聚到先进文化建设上来。

总之,企业的建设,最终经营的是人的思想,最终的落脚点是武装人,塑造人,鼓舞人,实现企业和谐,促进企业发展。

7.对学校武术教育理念的再认识 篇七

20世纪初,武术以身体教育的形式进入学校教育的领域,进而以西方体育的教育模式进行着传承。然而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我国的学校武术教育显得举步维艰。在近30年来,学校武术教育的发展逐步竞技化,以追求“高、难、美、新”为目标,在“全球视野”中失去了自身具有的“华彩乐章”。原有的武术文化内涵被过滤,传统的拳理技术发生异变,使“博大精深”的武术在学校教育中出现“文化空巢”现象,导致了学校武术教育的边缘化。目前,学校武术教育正面临着尴尬的境遇,面对一座浩瀚的文化宝库,我们束手无策并奢侈的挥霍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财富。

21世纪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人们获取知识的手段呈现多元化。同样,对于学校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也在不断完善与丰富。从身体教育的角度出发,“奥林匹克”无疑更受青睐。相对于英超、意甲、NBA等世界顶级联赛,媒体似乎对武术的发展近似“漠不关心”,即便是作为主流媒体的中央电视台对武术的关注也少的可怜。据调查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常设栏目27个,其中关于民族传统体育只有4个,占14.8%,分别是棋牌乐、体育人间、武林大会、早安中国(内容零星)。登陆新浪、网易、搜狐等著名门户网站的体育频道,除棋牌外无一例外的没有任何关于民族传统体育的板块或栏目甚至是相关新闻和报道。在高度信息化的社会里,青少年完全被西方体育的信息所笼罩。在体育全球化的今天,青少年的课余时间基本被西方体育和跆拳道所占据,武术无可避免的被边缘化。然而有些栏目的播出,不仅对武术的传播没有起到积极作用,反而断章取义的将武术的文化外衣扒光,刻意的突出武术的搏杀功能去赤裸裸取悦观众。这些不负责任的宣传无疑对受众产生了误导,对武术的发展起到了不利影响,致使学校武术教育的发展内焦外困。

1 突破单一的技术教学模式

武术作为在华夏土地上历经数千年形成的一种技术文化、人体文化、民族传统文化的文化复合体,有别于其它文本文化、理念文化,“体育运动的‘武术’只是其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表现形式”。武术教学的影响虽不如儒学般春意蛊然,但其在历代王朝中所带来的刀光剑影的震慑和铁马金戈的效优也不得不让人叹为观止。武术内容的独特性、风格的迥异性使武术教学与其它技术文化的教学判然若极,而“当今的‘体育武术’根本无法包涵和体现武术本身所具有的文化特征和内涵”。

武术教学作为教学史上的艺苑奇葩,其内容、形式、方法风格等特点及其所展示的价值不仅在中国乃至在全世界的人类社会都具有不可否认的独树一帜性。“武术在中华文化中先于儒学、武学也曾重于儒学”,对于儒学教学的认识无论是东方文人还是西方墨客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在目前的学校教育体系中,作为学校体育工作一部分的武术教学,却游走于学校教育的边缘地带。“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在各级、各类学校中普遍存在。在普通学校中,武术教学不受重视的程度大家有目共睹,学生喜欢武术而不喜欢上武术课的现象值得我们深思。审视武术教育本身,无疑可以发现很多问题。

首先,从武术的教学内容看,大部分学校开设的是初级拳、剑、刀以及简化太极拳。这些内容近二十年来一直在沿用,严重地滞后于其它学科的发展。面对目前精彩纷呈的众多体育项目,这些武术套路很难说有多少趣味性,无法吸引青少年学生也是正常的。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没有任何武术基础的学生来说,每周一次的武术课只能专注于记忆动作,直到学期末考完忘光。完全属于“狗熊掰棒子”的教学模式,学习后一个套路忘记前一个套路。而一些球类项目,即使是初学者,在两三次课以后也可基本入门,掌握容易且趣味性强,易于参与。

通常我们在武术教学中只注重技术的传授,以套路为纲,不讲方法,忽视武术的育人功能。在西方体育教育思维的引导下,把武术等同于体操,教学方法千篇一律,通过固定的模式把武术教成了“武术操”,学生通过简单的模仿学到的武术是操化的武术。导致武术的神韵、意境均无法体现,脱离了武术的健身、防身、修身的功能,丧失了武术独特的“攻”与“防”的民族特色,忽视了武术教育存在的个性,违背了武术存在的社会价值。

学校武术教学内容枯燥,与丰富的传统武术形成鲜明比照。规定套路充斥着教材,单调和乏味,没有紧扣“武术的特点”这一特色作为教学的核心内容。这些规定的套路既缺乏武术的技击性、忽略了与武术理论的结合,又体现不出武术的文化内涵。从而学生失去了学习武术的动机和兴趣,武术教育弱化成为简单的“武术操”。

2 武术教育中应注重文化的传播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有人讲,自然科学搞不好,一打就倒;社会科学搞不好,不打就到。”文化实力已成为继军事实力、科技实力、经济实力之后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文化安全成为国家安全的一个方面。美国人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已为我们敲响了文化对抗的警钟。西方国家正在通过文化霸权主义推行其普世的价值观,因为在美国看来,“只有其他国家都确立了完全安全的民主制度和市场经济”,自己“才会更安全”,否则,美国的全球利益就会受到挑战和威胁,危害美国的国家安全。在此背景下,我们必须提高自己的“文化免疫力”,提升国家的软实力。

“温总理,您会武术吗?”这是一个美国孩子对中国总理的提问,在他们眼里,作为武术发源地的中国,人人都应会武术,人人都练武术。显然,武术已经成为我们这个古老国度的文化标志。然而,在强劲的“西风”下,拥有这种文化标志的人越来越少。虽然我们期待季羡林先生所说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但是我们还无法预见这一时刻何时到来,耳闻目染却是在全球化的浪潮下,西方的强势文化席卷全球。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国人应该认识到学校教育对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重要性。“回眸一个世纪以来的我国学校身体文化教育,我们可以告诉世界:我们始终在走一条西方身体教育之路。今天的学校身体文化教育几乎全面地被西方身体文化所垄断。不论是教育教学理念的形成,还是教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传统的民族文化在其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少,越来越弱化。”

麦当劳、好莱坞、NBA的盛行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文化殖民现象。我国虽然文化资源丰富,但不是文化强国,要实现和平崛起,文化的力量不可忽视。在社会现代化面前如何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犹是我们这样一个武术文化传统十分深厚的国家承此重任的武术教学更应倍加重视。面对武术教学将技击与民族文化分割开来,分别承载的局面,武术教学如何吸收和弘扬武术的优秀文化传统,如何摒弃不适应时代需求的文化传统,解决好武术教学自身现代化问题,“使武术这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统性进行创造转化,从而适应和促进国家现代化就成为具体而迫切的问题。”

3 技术与文化的二元统一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族文化认同方面不仅具有符号作用,更具备民族文化形象的意义,它是有别于其它民族对战争进行技术性总结并经过长期的中华民族文化的熏陶,演化出一种既有技击意识、健身观赏性质又有东方哲理内涵的体育项目,充分地表现出中华民族文化的独有特质。它存在于一定的客观现实世界,一度构成了人类生存的有意义的社会历史环境中的特定因素和有增无减的风景。武术教学正是从这种有意义的现象世界、客观现实的社会历史环境中以不同的手笔、从各自的角度抒发其特色展示其价值的。

武术教学的技术与文化具有诚然的对立性,但是这样的对立性是相对的,不能否认其间存在的相适应、相协调和相促进的统一关系。从武术教学的文化传承出发,武术教学的传统文化是现代技术的基础和出发点,没有哪个民族和国家把自己的社会变成一张与传统文化毫无关系的白纸,再在上面进行现代的规划与设计,武术教学的技术必须立足于文化现实的基础上,而这个现实必然包括了传统的文化。

这些传统文化虽存在于武术教学的内容中且经历着一种时代的变迁,但武术教学中所反映的民族性和人类性的内容却与时代风雨岿然,在现代化潮流的冲刷下焕发出新的精彩。武术的教学内容蕴含着丰富的民间基本功法练习、套路(拳术和器械)练习和专项素质同样练习等方法。这些长期流传的方法是勤劳的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提炼、升华的民族传统体育的精髓,其技术含量很高。文化思想存量同样很高,对武术教学承担的技术传承性及其透射的不同历史时期的民族智慧和知识积淀功载难没,使得武术得以生生不息并发展至博大精深。

故此,我们说武术教学的技术不排斥文化,不剔除传统文化并将其吸收,只是摒弃一些不适应时代的传统思想和内容。当然,在特定情境中存在的合理性并不意味着它在所有的情境中存在的合理性,但却恰恰意味着随着情景的转换其合理性丧失的必然性。就武术教学来说,创新改造是情景变换的主动回应,从这个意义上讲武术教学的创新改造是武术本身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武术文化体系得以前进发展的有效途径。尤其在今天全球化的巨大浪潮下,一切文化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作为数千年来传承我们优势民族传统文化之一的武术教学,必须面对时代的发展做出正然合理的选择。

在学校广泛开展武术教育,不仅可以充实学校体育的教育体系,能有效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还能弘扬民族文化,从小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弘扬民族意识和精神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最为重要的方面,学校的武术教育“不仅应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更要灌输一种思想、一种意识、一种精神文化。”

首先,明确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教师和学生的动态统一。技术教学中教师必须言传身授,所谓“宁传十手,不传一口”。身教重于言教亦或反之,均不能使学生领悟武术的精奥所在。武术项目不同于其它项目,被称为“功夫”的武术,在练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伴随着单调和枯燥,激发学生的自觉积极性和培养其兴趣就显得特别重要。《管子》讲“因便而教、准和而行,教无常、行无常”,这就是说依照怎么样合适就怎么样去教,根据怎样有利就怎么样去练,而非固定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师因人而异、因势而定的技术教学手段,把学生引导到技术背后的文化内容上,将攻防技击技术融于套路联系中,提高学生习武的兴趣,树立自觉学习的意识。“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鼓励他们举一反三创编简单的套路练习,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攻守技巧,尽量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第二,培养学生尚武崇德的品德,将静态教学贯穿于武术教育之中,形成动静结合的教学形态。“道者,教之本也,有道,然后教也。”这种对道德品质的培养及德教为先的要求在古今教学中一直备受重视,在武术教学中更是备受推崇。“未曾习武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被视为武术教学的一项重要传统,而“教之以礼仪,悔之以忠信”的思想品德教育同时包含了武术技艺技能的教授。在现代社会的今天,武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从习武要旨到技术规范的传授对学生“德”的严明,使学生在武术学习过程中受“德”的延承和熏陶,培养“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的内涵,实践不为“不义而富且贵”所诱惑、不为“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所动摇、“不显于人,不损于己,于一切外魔挫辱,淡然怡然”的人生观,追求“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价值升华。武术教学中将学生的心性、禀性、灵性相结合的礼之规范、德之感召等从武术本质角度看都是武术本身良性循环的微妙且关键的连接环节,同时也是育才的根本。

第三,加强教师自身的技术能力,努力提高其文化修养。古语说“兵之强在练,艺之精在教”。武术教学是教师综合素质的体现,武术教师不但要具备深厚精湛的技术水平,还应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诚然,原始的武术教学创造不是出于某种价值的反思,众多学者、专家众口一辞的肯定武术是人类生存经验和技能积累的一种实用需求。而这种需求的满足正是一种(下转第71页)(上接第69页)价值效果的体现,这些经验和技能的积累也正是依附于武术教学传授这一载体来表现的,同时成就了武术这种特殊的技术文化形态。换言之,武术的历史继承性表现于武术教师将每一代发展时期所积累的技能传授给新的一代,并且对他们进行思想意识的培养,掌握这种技能与人类的关系,把前人的成果变为后人的起点,以保证武术传承的不断继承和发展。因此,武术教师不但要苦练基本技术,还要加强自身的文化学习,成为文、武兼备的新一代武术教师,为中华武术的发扬光大做出自己的贡献。

4 结语

武术就像一面历史的镜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优秀的历史继承,它既映射了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也照亮了中华民族未来的美好前程,它需要一种民族的关怀其价值才会有所价值,才会有更好的发展和未来。充分发挥武术的文化作用,使其能够为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做贡献,这是武术教学技术体系与文化体系的二元统一,也是武术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邱丕相.全球文化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思考[J].体育科学,2006(8).

[2]郭讲用,邓备.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电视传播[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2).

[3]王岗,邱丕相.重构中国武术教育体系的理论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

8.对学校文化的认识 篇八

一、准确把握“以人为本”的实质

以人为本,顾名思义就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根本。学校管理的动力和核心是人,学校管理的成功与失败也取决于人,所以学校管理归根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其核心是尊重人,激发人的热情,着眼点在于满足人的合理需要,进一步调动人的积极性。

“以人为本”要求创建民主、平等、和谐的管理氛围,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主动性,激发人的创造性。教育的改革与创新要求学校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目标,把尊重人、关心人、发展人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以人为本在学校管理中有两个层面:一是以教师和教师的发展为本,二是以学生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以教师和教师的发展为本”就是要求在教育教学中要充分尊重教师的劳动,突出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发掘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充分调动教师的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潜能,使教师成为主动参与学校建设的主体。“以学生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就是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教育管理和教学活动都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新形势下的学校管理呼唤以人为本

(一)确立教师主人翁地位需要以人为本

在学校管理中,只有确立教师的主人翁地位,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要让教师认识到自己从事的职业在建设现代和谐社会中所起的巨大作用,体会到自己人生价值的可贵,以崇高的理想激发起持久的创造力。学校领导要时时处处为教师着想,为教师办实事,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要尊重每位教师的劳动,肯定他们取得的成绩,保护他们的劳动积极性。同时还要让教师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决策,让他们感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学校的一切事情与自己息息相关,从而真正关心学校的发展,进而激发起他们强烈的责任感和工作主动性。

(二)创设和谐工作环境需要以人为本

传统的管理模式,较多地表现为管制、监控、指示、命令,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的个性和创造才能。现代管理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尊重知识、尊重教师,营造民主和谐、人和政通的管理氛围,在领导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校与家庭之间搭建起民主、和谐的桥梁。要营造一个互相平等、团结和谐的工作环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人与人之间感情融洽,心情舒畅,相互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学校领导要主动与教师交往,做教师的知心朋友。这样,教师就可以怀着一种快乐的心情工作,实现学校管理的主动化、高效化。

(三)完善教师评价需要以人为本

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从根本上讲取决于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和教师的生存状态,特别是人格发展状况。这就要求对教师的评价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给教师自我评价和自我发展的空间。传统的教师评价机制中的一些不合理做法,有可能对教师产生消极负面的影响。比如单凭学生考试成绩来衡量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就会导致教师自我评价权的缺失,进而导致焦虑、紧张、嫉妒等负面影响。因此,在现代教育管理中,必须构建有利于教师形成健康心理的评价机制,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调节和社会适应能力,倡导和谐、合作、民主的学校组织文化。目前很多学校在管理中强调“竞争”,但要促进教师自身的良性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学校也应该关注“合作与交流”。否则一味在教师之间营造所谓的“激励机制”,很可能滋生狭隘心理,从而导致人情冷漠、人心涣散。

(四)助推教师专业成长需要以人为本

发展人是全新的学校管理理念,是人本管理的终极目标。以往的教师队伍建设往往侧重于管理、监督和考核,带有浓重的功利色彩,教师培训也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忽视了教师个体的成长和专业水平的提高,导致学校的办学理念无法真正内化为每位教师的自觉行动。为此,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要坚持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根本,通过建立健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体系,形成学历教育和专业继续教育相结合,培训与教研相结合的教师学习系统。学校应充分发挥已有的学习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以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学习需求,充分体现尊重教师作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使教师在学校生活中本体性知识不断拓宽,条件性知识不断提升,实践性知识不断丰富,全面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五)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需要以人为本

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与提高。学校的教学管理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更新观念,不断创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发展环境。一是规范办学,遵循教育规律,不搞应试教育,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二是树立课程理念,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不断丰富和开发学校的课程资源和校本课程,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和活动平台,让其充分发挥个性潜能,得到全面发展。三是改变教学方式和评价机制,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取消以考分为唯一条件评价学生的方式,建立全面全程全方位的考核评价机制,使评价成为诊断、校正、鼓励、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四是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想象,大胆创新,努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使学生成为有个性的人。

(六)建立学校科学管理制度需要以人为本

人本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追求和谐,但并不意味着排斥制度管理。要构建和谐校园,营造良好校风,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必须有一套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形成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这与人本管理不是“两张皮”,而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制度与人的素质是相辅相成的,高素质的人在完备的制度环境下会养成一种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如同交通规则一样,没有红灯的约束,就不会有道路的畅通。真正健全、完善合乎情理并得到有效贯彻落实的学校制度,有利于学校的持续发展。

三、走出学校人本管理的误区

随着学校管理改革、创新的不断深入,“以人为本”逐渐成为学校管理文化的主流,为推进课程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然而,在学校管理的实践中却出现了对“以人为本”内涵理解上的偏差,造成一些负面效应。

(一) 把“以人为本”异化为“以人情为本”

“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强调对人的尊重及人际的和谐,然而有的学校领导和教师对“尊重”与“和谐”的理解却有失偏颇,不知不觉中落入了庸俗的人情圈子,“以人为本” 异化为“以人情为本”。 “以人情为本”是对“以人为本”内涵异化的理解, 把“以人为本”当成拉关系走后门的幌子,人人只当没有原则的“老好人”,最终使学校纲不举、目不张,风气不正,学校工作变成一盘散沙。可见,在学校管理中提倡“以人为本”的理念,是本着肯定人、激励人、发展人的思想去管理学校的,学校管理者的“人情味”应该是对教师人格的尊重、关心,以及精神上的鼓励和事业上的支持;学校的“人际”应该是温馨向上、互相支持、团结协作、有强烈归属感和认同感的命运共同体,而不是庸俗化的人情主义。

(二)把“以人为本”曲解为“以个人为本”

在少数教师的眼里,“以人为本”就是要求学校的管理让个人感受到绝对的尊重、自由和满足,学校的一切管理,必须满足“我”的需要而进行,以“我”是否认可、是否满意作为评判标准。在学校管理中提倡“以人为本”,应当坚持个人的需求必须符合或有利于学校整体利益。因此,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需要营造一个宽松、尊重的工作氛围,更需要树立扬善抑恶的舆论导向,建立积极向上的认同观念,不断提高群体的道德情操,形成主流价值观。有了群体的高尚,才能使那些狭隘的偏见、刻意的曲解没有生长的空间,才能使“以人为本”的管理有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

(三)把“以人为本”误解为弱化甚至放弃制度的管理

有人认为,教师职业是一种良心职业,主要靠教师的自觉自律,现在倡导“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就应当尊重、信任、理解教师,教学管理与考核更应该充分地人性化,而规章制度必然会制约、压抑人文气息,引起逆反心理,这与以人为本追求的境界是背道而驰的,因此人本管理应该淡化甚至取消制度的制约。其实,“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并不意味着对人的自由放任,更不意味着对科学制度的否定,而是需要增强制度的人文色彩,使制度管理充满人本的温情,只有将制度管理与“以人为本”管理有机结合,使其相辅相成,才能达成理想的管理目标和教育目标。

(四)把“以人为本”的教育曲解为无条件满足学生的愿望

有学校或教师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简单地理解为顺从学生的天性,无条件满足学生的愿望,对学生不能说“不”,不能批评,就怕挫伤自尊,泯灭了兴趣,导致没有原则的“尊重”“赏识”泛滥成灾。有的学校在“尊重”的名义下,对学生不合情、理、法的要求一味迁就,实际上变成了“唯生独尊”。有的学校甚至淡化了纪律与管理,如提出课堂上学生可以睡觉、随意选择同桌、有权拒绝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这些做法表面上是对学生自由和权益的尊重,实际上违反了教育规律,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最终影响的是学生的健康成长。

9.我对公司企业文化的认识 篇九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经营管理过程中所形成、倡导,并经过筛选提炼而形成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它包括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企业形象、行为规范及物质载体等。价值观是企业发展的最高指导原则;经营理念是支撑企业价值观的各种信条、观念,是企业发展与竞争策略的指导思想;行为方式是企业文化中最真实、最直接和最重要的部分,它特别要求理念与行为的一致性。企业文化全面而细致地渗透在企业活动的方方面面,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发展。企业文化既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也是企业的灵魂。

二、企业文化的作用

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建设不可缺少的内容,它客观存在于每个企业之中。积极的企业文化能够促进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使得企业长盛不衰;消极落后的企业文化却极大地阻碍着企业的发展。企业总是在不断发展中培育着积极的企业文化,这是因为积极的企业文化不但能够为员工营造一种积极的工作氛围、激励员工努力工作,也能够增强企业内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促进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可以说是企业应对市场竞争、创建一流企业和建立百年企业的内化动力。具体分析如下:

1、积极的企业文化能够凝聚团队力量和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积极的企业文化所形成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是一种精神激励,能够调动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人们的潜在智慧诱发出来,使员工的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并提高下属机构和员工的自主管理能力和活力,增强企业的整体执行力。共同的企业价值观念可以形成共同的目标和理想,促使职工把企业看成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把本职工作看成是实现共同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使整个企业步调一致,在企业中营造一种团结友爱、相互信任的和睦气氛,从而在企业职工之间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此外,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对企业职工有着极大的鼓舞作用,特别是企业文化建设取得成功,在社会上产生影响时,企业职工会产生强烈的荣誉感和自豪感,那时他们会加倍努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维护企业的荣誉和形象。

2、积极的企业文化能够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积极的企业文化强调把企业理念渗透到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之中,渗透到企业管理体制、激励机制和经营策略之中,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和整个过程之中。在企业实际运作中,企业文化起到文化纽带、精神纽带、道德纽带、物质纽带、利益纽带等一系列作用,对形成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积极的企业文化能够延长企业的生命力。任何一个企业都有生命周期: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但为什么还有一些百年老店经久不衰?这主要源自于企业文化的作用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是企业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没有创新的企业意味着要面临危机和被淘汰。因而,企业文化中的创新精神、特别是企业家的创新能力能够有效地延长企业的生命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经久不败。总之,积极的企业文化作用、服务于企业经营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创建科学的企业文化体系,对于延长企业生命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中建通远企业文化的内容

经过中建通远近二十年的发展,形成了公司特有的企业文化:立德、进取、求是、创新。

1、立德

建立立德文化,赢得企业声誉。在企业文化建设及企业价值观的塑造中,“立”是树立,“德”是企业立足之本,立德理念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之一。当前社会,多数企业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便是信用缺失。企业之间相互拖欠货款、假冒伪劣商品和虚假广告不断出现、信息披露不实、逃避债务等失信行为,已严重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影响了企业的生存发展。因此,中建通远始终把“立德”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立德是公司立业之本,是公司最大的本钱。在立德的基础上,踏实做事,说到做到。通过诚信经营,正当竞争,以客户需求为依据设立目标,不断满足客户的需求,最终赢得了客户的尊重,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在客户事业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我们公司自身的发展。

那么如何才能立德呢?

首先,我们要学会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有道德的人,即使在众人看不见的地方,也会严于律己。我们要成为高尚道德觉悟和较好

思想品质的人,就要把高尚品德当成一种习惯。不断地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让自己成为全面的人才。

其次,要知行合一,注意行动。

“知”就是指人的道德意识,“行”就是行动。知行合一,就是做事要讲究踏踏实实、不虚夸;要敢说敢为,不言而无信;要始终如一,不朝三暮四,有志气,有抱负,为实现自己的美好理想敢于付出。要不怕困难和挫折。

第三。崇尚科学,摒弃迷信。

第四,立德修身,崇孝敬祖。我们要带头倡导尊老爱老、知恩明礼的传统美德,在追忆先人的同时学习他们的良好品德,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传承革命精神,继承先烈遗志,做到知荣明耻,奋发图强,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化为建设家乡、共促和谐的赤热情怀。

2、进取

建立进取企业文化,为我们每位员工营造一个的积极向上的氛围是中建通远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质和精髓。“进”是一种前进的动力,人们只有不断地进步,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让自己在工作中无往不利;“取”是指获取,只是在获取之前,需要你先有所付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有付出才会有收获。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进取呢?

首先,多给自己充电。作为一个有进取精神的员工,应该时刻为自己充电,因为社会发展很快,如果你不为自己充电,你就必定落后。因此,我们必须养成学习的习惯。不论从事何种职业,时间总是可以挤出来的,尤其是业余时间,可以好好利用。当然,光充电还是不够的,如果你想获得更大的进步,还必须有步骤地策划未来。

第二,规划好自己的事业,确定发展方向。作为一个有进取精神的员工,一定要规划好自己未来的工作前景,并为之努力奋斗。进取精神作为一种工作态度,它让我们永不满足,每当我们达到一个高度,它就召唤我们向更高的境界努力,使我们一步步接近我们的目标,让我们不敢懈怠。

第三,开拓人际关系,学习为人处世的能力。作为一名有进取精神的

员工,任何时候都不应该放弃表现自我的机会。比如:你可以与公司的同事及你的顶头上司多沟通、交流,开拓自己在公司内外的人际关系。因为一个人的知识面毕竟有限,但通过公司内外的人际网络,不仅可以得到最新的信息,也能在更换工作、升迁职位时获得较多的机会。

3、求是

建立求是企业文化,求是这一理念蕴含着三重意蕴:即求实的态度精神、实事求是的实践活动规律和实事求是的实践活动路线。求是在本质上是人类生活实践客观上所要求的一种必然的求实态度,这种求实态度构成了实事求是的基本精神,即求实精神,既体现为一种认识态度或理论态度,又体现为一种实践态度,是认识态度或理论态度与买践态发的统一;作为求实精神,由于它为人类生活实践所必需,故进一步构成为整个人类生活实践的一条根本规律即实事求是规律,既体现为一种认识规律,又体现为一种实践活动规律,是认识规律和实践活动规律的统一;作为根本规律,它规定着人类生活的根本活动方式,成为人类生活实践的一条根本的或总的活动路线,既体现为一种认识路线或思想路线,又体现为一种实践活动路线或行动路线。因此实事求是从根本上来说是立足于人类生活实践基础上的一种人类活动的根本态度、基本规律和总路线的有机统一。

那么,如何求是呢?

第一,要尊重和承认客观事实,努力排除个人的主观随意性。第二,要全面地看问题,决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以偏概全。第三,要发展地看问题,决不能静止地僵化地看问题。

第四,要把现象当作入门的向导,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科学分析,揭示出事物的本质。

4、创新

建立创新企业文化,创新是企业不断发展的动力。公司始终坚持理念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这些将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所以无论是思维方式、工作方法,还是经营策略、经营手段都要与时俱进,永不满足,并通过不断地创新来推动公司向前发展。

创新,就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创新是企业兴旺的灵魂。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推动理念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各方面工作创新,才能实

现新的发展,创造新的辉煌。运用先进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和经营业绩,去拼搏,去创造;视质量为企业的生命,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努力打造一流的建筑工程公司。任何企业文化建设都应该以“创新”企业价值观为核心,我们每一位员工都遵守企业礼仪,形成崇尚诚信,追求完美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因为,如果企业的员工能够共有这样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内部的沟通和协调就越容易实现,对于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提高整个企业的工作效率都会产生非常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那么,如何创新呢?

创新是需要不断学习的,要达到较好的学习借鉴效果,一味照搬照抄是万万不行的。这要求我们,一是要认真学。不是照搬照抄,不加选择的“拿来”,而是要学习精髓,在模仿的基础上理解科学发展的思路,有效地“消化”。二是要对比干。要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模式,就要深入分析自己的优缺点,找出最适合自己的创新道路。三要不怕错。在创新的征途中,要不怕挫折,容忍失败。找到一条摸着石头过河的创新道路。

终身学习不仅仅是一句口号。从自身知识结构来看,明显存在知识面不宽,业务知识不精,业外知识匮乏的短板。而对于一个新时期的员工,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光要求我们对业务工作要精通,还要求我们对于信息时代所需要的各种知识有一定了解,需要强化自我提升、终身学习的意识,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升知识厚度,通过不断的工作实践来验证理论成果。俗话说,机遇总是眷顾有准备的头脑。没有扎实的知识储备,没有适应工作、创新工作的能力,是不会得到机遇之神垂青的。

要换位思考改进工作,在注重规范行政行为的同时,要善于从一些小事入手改进我们的服务,进而创新完善工作机制。不光是要完成工作职责内的任务,要想进一步提升自身工作水平,还要具备良好的大局意识,站在更高的角度思考和谋划工作,要象下棋一样,走一步看三步,欲谋一隅而先观全局,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开阔视野,全面提升能力水平。

我相信,在公司优秀的企业文化的引导下,公司每位领导和员工身体力行地实践下,公司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

10.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 篇十

徐州铁矿集团镇北铁矿,现有职工800余人,年产值一亿余元。近几年来,在安全、生产、经济效益均取了丰硕成果的同时,企业文化建设也初具规模,并已逐步深入人心。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要强调人的作用,以人为中心,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责任感和创新精神,这才是企业保持长远兴旺发展的基础。根据镇北铁矿近几年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总结出以下工作方法和特点,概括起来主要是:一条红线,两个平台,四种文化体系。

一、一条红线

企业文化的中心,就是以人为本的理念。所以在镇北铁矿的各种宣传、学习、生产活动中,从始至终贯穿这样的一条红线。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实现人的价值,在平等、和谐、融洽的环境和文化氛围中,广大职工才能真正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和人生价值,真正感受到劳动的乐趣和生活的意义,这种高级的精神境界是金钱所无法给予的。以人为中心,更重要地是尊重和发扬人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充分承认、展示他们所创造的价值和成果,并为他们实现自己的理想,开展创造性的劳动,提供机会和必要的条件,把潜在的生产力变现实的生产力,职工在追求自身价值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就会迸发出巨大的潜力和创造精神,造就出一流的人才,拥有一流的技术,一流的管理和一流的产品,企业才会有先进的生产力。职工才能、心智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这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二、两个平台

镇北铁矿在建设企业文化方面,党政工齐抓共管,一是以工会这个群众组织为主。宣传、发动、组织、实施均由工会组织和监督评比,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这是构建企业文化的一个平台。通过修订员工手册、建设职工图书室、电教室、娱乐室等场地,使职工的文化生活和企业文化有具体的阵地和载体。

以工区工会委员会,红旗班组、文明班组为主体的两级组织,负责实施具体的项目、标准和要求,成为文化建设具体落实、执行的基本单位,是职工从事学习活动的立脚点,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二个平台。职工通过工区组织的劳动竞赛、红旗班组创建活动等逐步形成了越来越多的文明班风好、创新发展好、科学管理好,文化技术好、群众生活好的“五好”集体和个人,职工文化技术水平、文明素质大幅提高,为创建文明和谐的新矿山夯实了基础。

三、四种文化体系

(一)共同的价值观、管理理念的文化体系。以构建共同的价值理念、企业精神为主导。着力打造了“团结诚信,以人为本,创新发展”这样一种理念作为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安全是最大的幸福”是职工的安全观;“说到不如做到,要做就做更好”这是职工的工作态度和责任观;“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职工”这是企业职工的共同奋斗目标;“环保节约,文明向上”这是构建和谐矿山的文明环保理念。

在这些精神的鼓舞和鞭策下,以学习为动力,观念不断创新,工作追求卓越,不断超越自我的人和事,在企业内部层出不穷,推动着企业不断腾飞。镇北铁矿总支、行政、工会也连年多次受到集团公司、市国资委、市总工会的表彰。

(二)安全、劳动保护文化体系。“安全是最大的幸福”。镇北铁矿把安全工作作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构建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抓好安全工作是对职工最大的关爱。主要有:(1)注重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除正常培训外,最有效的形式就是搞好特殊培训,特别是对新上岗人员,特殊工种,班组长、兼职安全员等人重点进行培训。每年培训人数达2100多人次。(2)在大井侯罐处制作了安全长廊,内容为“你是父母的心,是妻子的天,是家庭的梁,是子女的山”等,使一线职工上下井都能得到教育、警醒。(3)健全制度,制定了《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针对井下生产制定了《现场管理补充规定》。(4)健全劳动保护监管网络。以矿工会主席为首,下设2名兼职劳保部长,工区、班组均设有兼职劳保监督检查员,定期、不定期地开展活动,并进行考评。(5)每年定期举办几场以安全为主题的活动,如“安全月”劳动竞赛、“安康杯”知识竞赛、安全家书等,既丰富了职工的文化生活,使广大职工深深体会到安全的可贵,由过去的“要我安全”到现在的“我要安全”。由于干部职工安全意识的普遍提高,措施到位,劳动保护网络的健全和有效运行,几年来,取得了安全生产双赢的丰硕成果。

(三)文明、环保工作体系。镇北铁矿在日常工作中有一个口号即“安全第一,成本第二,生产第三”。由此可见,把成本节约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成本的节约,不仅节省了开支,提高了集团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节约了资源,养成职工文明的习惯。为此成立了节能降耗领导小组,从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颗螺丝钉抓起。制定了节能制度,避峰用电,集中提升排水,大搞修旧利废,大胆改革。在工会的倡议下,全矿上下掀起了“我为节能降耗献一计”的合理化建议活动,收到良好效果。近几年来,成本每年下降7%-10%。

为改变职工的工作环境,镇北铁矿先后投资十多万元翻修了职工食堂、浴池、职工休息楼等生产、生活设施。光有硬件并不能保持文明、卫生的环境,必须把广大职工都动员起来,积极参与进去,才能取得实效。经过几年努力,镇北铁矿彻底改变了过去脏、乱、差的现象,变成一个树木繁茂、鸟语花香、道路整洁、公共场所窗明几净,人人争做文明职工的这样一种祥和、洁净、亮丽的企业环境。

(四)学习型、创新型文化体系。创建学习型企业,让企业所有的细胞都活跃起来,是镇北铁矿企业文化的内核。矿山的危机就是资源的有限性,一旦资源枯竭了,企业将何去何从?这是引人深思的大问题。而创建学习型企业,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创新,才能使企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镇北铁矿的“学习型企业”有“三重原则”(学习培训重于生产经营,思想教育重于业务学习,培训质量重于培训时间),书记、矿长亲自担任教员授课,并设立了集体学习常设机构,形成了以矿、工区、班组为主题的三级培训网络。通过建立职工学习档案,对每位职工的学习情况予以详细记载,作为升级和加发奖金的重要条件之一。为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硬件建设方面新建了200多平方米的电教室、图书阅览室,设置了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施,并经常走出去到先进企业去参观学习,回来后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地创新、调整。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创新,是为了促进企业的发展。铁矿人自觉地在工作中带着问题去学习,成立了管理、地质、采矿、工程、电器、检修等十多个研究小组。近几年来,成果颇丰。如管理研究小组,把以往的严细管理规章制度逐步改为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删除了不少有损职工身心健康的硬性规定;地质小组通过反复考证,找到了一块近40万吨的优质矿体,潜在价值1亿多元;工程小组在反复研究溜井操作规程中,找出了其中可以突破的几项,每年节约木料就达200多立方,价值20多万元;电器、检修小组每年仅小改小革的项目就节约成本数十万元。

11.对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和思考 篇十一

关键词:建设情况;引发思考;认识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1-0260-134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1.082

“互联网+教育”意味着教育内容要持续更新、教育样式会不断变化、教育评价会日益多元,一言以蔽之,中国教育正进入到一场基于信息技术的更伟大的变革中。下面笔者根据学校信息化建设实际和自身工作体会,针对落实“互联网+教育”、强化学校信息化建设谈些认识和思考。

一、我校信息化建设情况

(一)夯实基础,强化硬件建设

近年来,我校加大信息化建设投资,先后对学校的计算机机房设备进行了更新换代,对班班通工程,实现了硬件建设三级跳:即,从最初的“投影+幕布”模式,到后来的“投影+白板”模式,到现在的“多媒体教学一体机”模式。为各学科教研室、备课组配备了高性能办公电脑;在全校各楼层加装了楼宇监控系统。今年,学校又新建了高标准的多功能录播室,实现了优质课网络直播、点播,并计划尝试开展录播教研。

(二)配套资源,强化软件建设

我校每年投资资金,购置中华资源库、高考学习网、学科网、橡皮网等网络资源,同时加强校本资源库的建设,将校本资源库建设纳入学科教研室、备课组和教师学期考核,积极推动我校高校课堂建设,促进“一驱三模五环”新课程教学模式的推广应用。同时,还督促教师充分利用“甘肃教师学苑”“甘肃教育资源平台”进行网络教研、网络学习等。积极组织全体教师参加“一师一优课”教师晒课、微课制作大赛等活动,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三)落实培训,强化潜件建设

在潜件建设上,我校重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先后通过网络研修、校本培训和教研活动等形式,对全体教师进行了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同时,为加强班级多媒体设备维护,每学期开始,电教中心组织教师对各班电教管理员进行培训,并通过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的方式,对全体教师进行多媒体设备使用培训。今年,我校依托教师多媒体教学设备应用能力大赛和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等载体,大力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二、引发的思考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互联网+计划。具体到教育领域,可大致概括为一个简单等式:互联网+教育=智慧教育。我校通过加大在网络设施和资源建设方面的投入,加速促进基础教育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利用互联网实现了更加高效的教与学。

在现代信息社会,互联网具有高效、快捷、方便传播的特点,在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并成为学生们学习的好帮手。这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上网学习和交流的能力,帮助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启迪智慧,而且还能更有效地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更能有效地养成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行为习惯,全面教育和培养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借助“互联网+教育”计划,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从而实现教育公平。大力发展智慧教育,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影响,增强学生驾驭网络和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和交流的能力,教育他们逐步掌握从网络获取、传递、加工和处理各种有益信息的能力,从网络上获取新知识,不断增强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竞争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互相交流学习和方法,提高学习质量和效果,以达到学习和教育的目的。

三、对落实“互联网+教育”、强化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认识

(一)加强软件、潜件建设,实现与硬件建设配套跟进

一是促使教师意识转变。借助教研活动、校本培训及国家、省、市、县级培训,进一步强化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意识。二是着力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开展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通过继续加大信息技术应用在教师学期考核和年度考核当中的权重,依托“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教师多媒体教学设备应用能力大赛及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等活动大力提升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三是通过教师办公平台、空间、微信、QQ群等,继续鼓励和加强学科教师开展网络教研,使网络教研经常化。

(二)着力提高校本资源质量,提升校本资源库的更新率和应用率

继续完善学科教研室、备课组考核机制,把学科资源库建设与学科教研室、备课组考核挂钩,保障校本资源库质量,提高资源更新效率,形成具有本地特色和校本特色的教学资源,逐步实现基础性资源全覆盖、个性化资源日益丰富。同时继续加强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管理,提升校本资源库使用效率,尝试把校本资源库面向全体学生开放,提高校本资源库的更新与重组,全面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人人通”。组织开展教学信息化交流活动,总结、展示、交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成果,推动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合理有效应用。

(三)优化多媒体设施设备的管护工作

一是强化电教管理部门职能。通过量化工作,优化考核机制,加强电教管理员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培训等举措,强化电教管理员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提高设备维护效率。二是通过与各班签订电教设备管护目标责任书,加强班级多媒体设备管理,优化多媒体实施设备在教育教学中的功能。

(四)落实“互联网+教育”,着力打造高效课堂,助力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通过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学校微课题研究等活动,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课堂应用能力,打造信息化高效课堂,推动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探索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应用的有效机制,加大与企业交流合作力度,加快推进“人人通”取得新进展,使教师和学生拥有实名网络学习空间。深入研究和挖掘网络学习空间的应用模式,将空间与课堂教学有机衔接,鼓励教师和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网络教研、互动交流和自主学习,探索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效率与效果的新模式,助力减轻学生学业负担。

(五)继续加强平台应用,着力做好“智慧教育”云平台接入

上一篇:中医院绩效工资方案下一篇:首届气象行业公共服务技能竞赛理论知识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