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蒹葭》的诗

2024-10-13

诗经《蒹葭》的诗(共9篇)

1.诗经《蒹葭》的诗 篇一

《诗经·蒹葭》教案 课题:《诗经·蒹葭》的艺术特点赏析 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 教时: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复习《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价值、“六义”的概念;复习《诗经》结构特点:重章叠句、叠词;熟悉中国古代诗歌一些常用意象。技能目标: 初步掌握诗歌欣赏、创作的重要手段之一的“意象”;能够分析出诗人运用意象所带来的表达效果。情感目标: 充分为我国古代悠久的诗歌传统感到骄傲、自豪;并体会古人表达感情时特有的含蓄之美、朦胧之美。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 在我们深入探讨《诗经·蒹葭》的艺术特色之前,让我们再次复习一下作为一个中国人不可不知的关于《诗经》的文学常识。出示幻灯片,限点击出问题,请同学们一起回答,正确后再点击出答案,并加以总结。(本部分约用时5分钟)问题1:《诗经》又名?反映了何时的诗歌作品? 回答1:《诗》、《诗三百》,反映了西周到春秋大约500年(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作品。问题2:《诗经》的“六义”按音乐类型和艺术特色各是什么 回答2:《诗经》“六艺”是指“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是从音乐类型上分的,后三者是从艺术特色上分的。“赋”是铺陈直叙,“比”是打比方,“兴”是感物抒情。问题3:《诗经》共有多少篇?“风”、“雅”、“颂”各有多少? 回答3:《诗经》共305篇,其中“风”共15国风160篇,“雅”分“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颂”分为“商颂”5篇、“周颂”31篇、“鲁颂”4篇,共40篇。问题4 人们常常“风骚”并提,它们各指什么? 回答4 所谓的“风骚”是指《诗经》中的“风(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乃至文学的代称。问题5《诗经》是中国诗歌、文学史上什么流派的源头? 回答5《诗经是指中国诗歌、文学史上“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而楚辞则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问题6《诗经·蒹葭》选自《诗经》中的哪一部分? 回答6《诗经·蒹葭》选自《诗经》中的《秦风》。导入正课:

1、让我们再次齐声背诵一下《诗经·蒹葭》,并感受一下这首诗在各个方面的特色与美。提示一下,这首诗的特色与美是全方位的,大家既可以从《诗经》固有的艺术特色,如“赋”、“比”、“兴”,如结构形式特点上寻找,也可以从其他的艺术特点,如分析诗歌常用的系列术语,如“意象”的营造上寻找。

2、给同学5分钟按照小组进行讨论,如果讨论热烈可以适当延长3分钟,在同学讨论同时走进各个小组进行聆听、指导,要求学生不要“面面俱到”,抓住一点有所深入即可。

3、小组讨论结束,进行汇报发言。由每一小组推选一名发言人介绍本小组结论。大致来说,以下几点由于前面已经提到,应该多能回答出: a、通过“溯洄”“溯游”的连用,侧面刻画了诗人追求的一往情深与执著、内心的焦急与忧愁。再结合最后的“宛在”,由这种一往情深与执著得到的始终却只是“可望而不可即”,就更突出了这种一往情深与执著多带来的无尽的惆怅。b、虚实相间,富于朦胧美。“伊人”的理解可以千千万万、彼此不同,是为虚也;诗人的追求是实的,感情的惆怅凄切是实的。虚实相间给了本诗巨大的想象空间。以下特点需要同学结合已经学过的《诗经》结构上“重章叠句”、“叠词”的特点和本诗所表达的感情,体会出这种形式上的特点在为内容、抒情服务时的作用。这种作用有“类属化阅读”价值,有举一反三之效,因篇而异,特别重要。c、通过“重章叠句”的运用、押韵、叠词,一方面增加了句式的齐整、音律的优美,使之琅琅上口,收到一咏三叹之效;另一方面,通过三次重复“溯洄”、“溯游”、“宛在”、“所谓伊人,在水„„”,以及“为霜”、“未晞”、“未已”的变换,都侧面刻画出了诗人等待时间之长、追求之坚持不懈,并通过这种复现增加了全诗惆怅凄迷的兴味。最后,与本诗营造的“意象”有关,需要先介绍本诗意象,然后再介绍意象的概念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学中的广泛运用: d、本诗以“蒹葭”起兴,由看见河岸边芦苇的绵长细韧想到了对“伊人”的感情,使诗人如痴如醉之情与秋雾迷离之景浑然合一;结合下文的反复追寻而不得,非常成功地营造出一种萧疏清冷、彷徨凄切的意境,在中国文学史上首创了蒹葭悲凄肃杀的意象,为后人所师法。e、描写了河水的苍茫浩淼、飘忽不定,更写出了它把诗人与“伊人”隔绝造成的痛苦与无奈,结合《诗经》其他篇目(如《周南》的《汉广》),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成功地创造了无情水阻隔有情人、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设天堑的意象,东汉之《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即云:“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里?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同时更是牛郎织女传说的滥觞。f、善于营造意象。所谓意象,指客观物象经创作主体独特审美活动而创造出来的固化的一种艺术形象,是主体与客体、心与物、意与象的有机融合,是主观情思与客观物象相融合的产物,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借助客观物象表示的主观情意。西方近现代艺术极其注重意象的营造:绘画、音乐都有“印象派”、诗歌有“意象派”,中国古代文学评论也有“兴象万千”之说。请同学们讨论所知道的中国文学中的意象并解释。最后出示幻灯片:中国古典文学中亦不乏意象,岁寒三友、四君子、杜鹃、莲花、菊花、灞桥柳、月亮、香草美人、秋天、乌啼等等。(本部分大约20分钟)g、出示幻灯片进行总结、概括。(本部分大约5分钟)布置作业:

1、继续熟背《诗经·蒹葭》,尤其注意几个生僻字,准备默写。、比较《诗经·汉广》和本诗的艺术特点有何异同。

2.诗经《蒹葭》的诗 篇二

《蒹葭》全诗三章, 每章四节, 每节两句, 共廿四句。诗人采用四言体的节奏韵律和重章叠句的章法, 来倾诉对“伊人”求之不得的满腔怅惘的情怀。

四言体的节奏韵律使诗的语言构成服从于音乐美的要求。《蒹葭》中多运用重言形容词和双声叠韵,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蒹葭萋萋, 白露未晞。所谓伊人, 在水之湄。”“蒹葭采采, 白露未已。所谓伊人, 在水之涘。”“苍苍”、“萋萋”、“采采”这些重言形容词的连用, 不仅描摹了深秋芦苇茂盛的景象, 同时大大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韵律整齐、规范, 体现了诗歌语言的音乐美,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为霜”、“未晞”、“未已”, 不仅仅是声韵上的变化, 诗中描写了深秋季节从东方欲晓, 露珠凝结成白白的霜花, 到太阳跃出地面霜花未融、露水未干, 再到太阳高照, 但露水还没有全干的情景。由此可见, 这“为霜”、“未晞”、“未已”三词的变化, 也写出了时间上的推移。随着时间的推移, 主人公失望和怅惘的心情也愈益浓重。

诗中“溯洄从之, 道阻且长。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溯洄从之, 道阻且跻。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坻”、“ 溯洄从之, 道阻且右。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坻”。从空间转换的角度, 表现了诗人复杂的逐层加深的情感力量。“溯洄 (逆水而行) ”、“溯游 (顺水而行) ”的再三复叠, 描写了诗人在宽广的空间、上下寻觅伊人的求索之情;“长 (漫长) ”、“跻 (地势高而难以攀登) ”、“右 (迂回曲折) ”这三个动词从一般泛指寻觅路途的悠长和困难, 进而表现了寻觅路途的盘曲和不断升高。又进而描写寻觅路途的狭窄、迂回、陡险;至于“宛在水中央 (水的中间) ”、“宛在水中坻 (水中的小块陆地) ”、“宛在水中沚 (水中的小沙滩) ”所处空间的变化, 写得那么模糊、朦胧和不可捉摸。

二、诗歌意象

《 蒹葭》各章中与物景有关的景象, 又同时构成了意蕴深长的文化意象, 耐人寻味。诗人把男女相恋这一现实生活里要受到多方限制约束的艰难过程, 融入秋水的文化意象的描写之中。关于水的文化意义, 傅道彬曾从文化原型角度做过较好的探讨, 并总结说:“首先水限制了异性之间的随意接触, 在这一点上它服从了礼义的需要和目的, 于是它获得了与礼义相同的象征意味, 其次也正因为水的禁忌作用, 使水成为人们寄托相思爱慕之情的地方。”此外假如我们从人类生存环境和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来看, 还会知道:水始终在人类文化心理中扮演着可爱而又可恨的角色。人的生活离不开水, 远古人选择住处, 更愿择水而居;水边也是男女相会的处所。但是, 水又会给人们带来灾难, 同时也是古人难以克服的交通障碍。同时, 诗人把物象的择取选在“白露为霜”的秋季, 这与周代社会人们的文化心理, 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习俗有关。秋冬是周代男女婚嫁的法定时节, 在这特殊的季节里, 诗人更有一种特殊的心绪, 对“伊人”的思念之情也更显得缠绵悠长。《蒹葭》一诗中, 把男女相恋的艰难追求融入河水阻隔的意象中进行描写, 再衬托以秋天的凄凉, 就创造出一个扑朔迷离、凄清感伤的艺术境界, 在那秋水伊人可望不可及的画面里, 蕴含着委婉缠绵、难以言传的中国文化情韵。

三、审美情趣

3.诗经秦风蒹葭 篇三

诗中“白露为霜”给读者传达出节序已是深秋了,而天才破晓,因为芦苇叶片上还存留着夜间露水凝成的霜花。就在这样一个深秋的凌晨,诗人来到河边,为的是追寻那思慕的人儿,而出现在眼前的是弥望的茫茫芦苇丛,呈出冷寂与落寞,诗人所苦苦期盼的人儿在哪里呢?只知道在河水的另外一边。但这是一个确定性的存在吗?从下文看,并非如此。是诗人根本就不明伊人的居处,还是伊人像“东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的“南国佳人”(曹植《杂诗七首》之四)一样迁徙无定,也无从知晓。这种也许是毫无希望但却充满诱惑的追寻在诗人脚下和笔下展开。把“溯洄”、“溯游”理解成逆流而上和顺流而下或者沿着弯曲的水道和沿着直流的水道,都不会影响到对诗意的理解。在白居易《长恨歌)中,杨贵妃消殒马嵬坡后,玄宗孤灯独守,寒衾难眠,通过道士鸿都客“上穷碧落下黄泉”的寻找,仍是“两处茫茫皆不见”,但终究在“虚无缥缈”的海外仙山上找到了已成仙的杨贵妃,相约重逢于七夕。而《蒹葭》中,诗人一番艰劳的上下追寻后,伊人仿佛在河水中央,周围流淌着波光,依旧无法接近。《周南·汉广》中诗人也因为汉水太宽无法横渡而不能求得“游女”,陈启源说:“夫说(悦)之必求之,然惟可见而不可求,则慕说益至。”(《毛诗稽古编·附录》)“可见而不可求”,可望而不可即,加深着渴慕的程度。诗中“宛”字表明伊人的身影是隐约缥缈的,或许根本上就是诗人痴迷心境下生出的幻觉。以下两章只是对首章文字略加改动而成,这种仅对文字略加改动的重章叠唱是《诗经》中常用的手法。具体到此诗,这种改动都是在韵脚上——首章“苍、霜、方、长、央”属阳部韵,次章“凄、唏、湄、跻、坻”属脂微合韵,三章“采、已、涣、右、浊”属之部韵——如此而形成各章内部韵律协和而各章之间韵律参差的效果,给人的感觉是:变化之中又包涵了稳定。同时,这种改动也造成了语义的往复推进。如“白露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夜间的露水凝成霜花,霜花因气温升高而融为露水,露水在阳光照射下蒸发——表明了时间的延续。

此诗曾被认为是用来讥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礼来巩固他的国家(《毛诗序》、郑笺),或惋惜招引隐居的贤士而不可得(姚际恒《诗经通论》、方玉润《诗经原始》)。但跟《诗经》中多数诗内容往往比较具体实在不同,此诗并没有具体的事件与场景,甚至连“伊人”的性别都难以确指。上述两种理解也许当初是有根据的,但这些根据或者没有留存下来,或者不足以服人,因而他们的结论也就让人怀疑了。《诗经》的历代注家往往是求之愈深,却得到失之愈远的相反结果。况且“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见英国哲学家、历史学家科林伍德《历史观念》),对文本的阐释也具有当代性。现代大多数学者都把它看作是一首爱情诗,先以苍苍的蒹葭起兴,再写男子追求意中人,所追的人在何方?在茂密的蒹葭丛里,似见非见,时隐时现。这首诗用反复重章来表现悬念迭起。“苍苍”、“萋萋”、“采采”近义;白露“未霜”“未晞”、“未已”,内容也差不多。总之,这首诗的重章整齐、浅显,读起来节奏明快、动听。

诗意的空幻虚泛给阐释带来了麻烦,但也因而扩展了其内涵的包容空间。读者触及隐藏在描写对象后面的东西,就感到这首诗中的物象,不只是被诗人拿来单纯地歌咏,其中更蕴育着某些象征的意味。“在水一方”为企慕的象征,钱钟书《管锥编》已申说甚详。“溯洄”、“溯游”、“道阻且长”、“宛在水中央”也不过是反覆追寻与追寻的艰难和渺茫的象征。诗人上下求索,而伊人虽隐约可见却依然遥不可及。《西厢记》中莺莺在普救寺中因母亲的拘系而不能与张生结合,叹惜“隔花阴人远天涯近”,《蒹葭》中的诗人也是同样的感觉罢。

诗人的追寻似乎就要成功了,但终究还是水月镜花。古希腊神话中有一则说坦塔罗斯王因自我吹嘘犯下罪过而遭受惩罚——忍受永远的焦渴和饥饿之苦。他站在大湖中,湖水深及他的下颔,湖岸长着果树,累累果实就悬在他的头顶。可是,当他口渴低头喝水时,湖水便退去;当他腹饥伸手摘果时,树枝便荡开,清泉佳果他始终可望而不可即。目标的切近反而使失败显得更为让人痛苦、惋惜,最让人难以接受的失败是距离成功仅一步之遥的失败。

探索人生深刻体验的作品总在后代得到不断的回应。“蒹葭之思”(省称“葭思”)、“蒹葭伊人”成为旧时书信中怀人的套语。曹植《洛神赋》、李商隐的《无题》诗也是《蒹葭》所表现的主题的回应。而当代台湾通俗小说家琼瑶的一部言情小说就叫做《在水一方》,同名电视剧的主题歌就是以此诗为本改写的。

事实的虚化

一般说来,抒情诗的创作是导发于对具体事物的感触,因而在它的意境中,总可看到一些实实在在的人事场景。然而(蒙蒙)的作者却似乎故意把其中应有的主要人物事件都虚化了。追寻者是 什么人?他为什么而追寻?我们不知道;被追寻的“伊人”是什么 身份?为什么他那么难以得到?我们也不知道;以至于连他们是 男是女也无从确认。特别是“伊人”,音容体貌均无,一会儿在河的上游,一会儿在河的下游,一忽儿在水中央,一忽儿在水边草地,飘忽不定,来去渺茫,简直令人怀疑他是否真有实体存在。无疑,由于追寻者、特别是被追寻者的虚化,使整个追寻人物、追寻事件、追寻内容都变得虚幻愿陇起来;然而也正是由于这事实的虚化、膜犹,诗的意境才显得那么空灵而富有象征意味。作品所表达的情感:追“伊人”的男子在经过了三次的追寻没有追寻到他的“伊人”由此可见所谓的伊人不过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梦幻与虚境。但是追梦男子并没有放弃,而是为了梦想而上下追寻,不怕艰难险阻。

意象的空灵

4.《诗经 秦风 蒹葭》教案 篇四

《诗经 秦风 蒹葭》教案

《诗经 秦风 蒹葭》教案 文/莫莫 一教学目标:1朗读全诗并熟读成诵,创造性地分析主人公形象。 2品析语言,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3理解诗歌中意象的象征意义 4体会《蒹葭》所表达的纯洁、真挚、健康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体会诗歌所营造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掌握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 四教学方法 : 分组自学、讨论,通过充分的吟咏,配合以音乐,理解诗歌的意境。 五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如果说《关雎》是一支完整的爱情进行曲,那么《蒹葭》就是一场爱情马拉松。谁能告诉我,马拉松运动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路途遥远、艰险,需要耐力和持久的决心、勇气,不畏艰险、坚持不懈、努力不放弃……)《蒹葭》便是描写了对爱人不懈的寻找,让我们来听听这场爱情告白吧。 (二)  初读诗歌 1多媒体投影诗歌原文 2低声播放背景音乐《水边的阿蒂丽亚》   3学生初读课文:借助预习提示以及注释,读准字音,了解大意。 (三)品味赏析 1整 体 感 知 (1)听配乐朗读,配《水边的阿蒂丽亚》,学生仿读。 说明:乐曲播放与诗歌朗诵同时进行,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联想,从而产生共鸣。 (2)说说选择《水边的阿蒂丽亚》作为 背景音乐的原因。 设计目的`:体会诗歌迷芒而略带忧郁的情感基调 (3)诗歌中主人公为何忧伤? (4)求而不得后主人公态度如何? 2品味语言 (1)上述体会你是从诗歌的哪部分感受到的?(引导学生学习本文重章叠句的结构特色,品味诗歌朴素清新、风格洒脱的语言) (2)创新设计:试把诗歌中前后三章对应部分稍加变化的词语改换一下,要求改后的诗歌整体风格不变。 (3)熟读成诵 方法:采用男女生交替读、齐读等各种形式 (四)激发激情  1深层理解 (1)诗中描写了哪写景物?这些景物描写有 什么作用? (2)自由讨论“蒹葭”、“芦苇”、“道路”等意  象的象征意义。 2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激情。 (1)多媒体播放 邓丽君的《在水一方》,感受 美的情感。 (2)思考:你认为这首改编自《蒹葭》的歌  词好吗?为什么? (3)想象一下《蒹葭》这首诗歌的意境,借助除文字和音乐以外的其他艺术形式来表现情景。 方法:各学习小组之间合作、探究、讨论。 (五)、能力拓展   1、任选《蒹葭》中的一节,用优美的语言重现诗歌的意境。 示例:又是一个霜凝雾罩的清晨,我又来到水边,那苍苍的蒹葭在微微晓风中,如一片白色的海。凝霜怠露迷失在白雾之中。我心中的恋人啊!你究竟在哪里啊?我愿付出一生的时光,跋山涉水,来到你的身旁。 (六)课堂总结 《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泉,开阔、丰盈、简单、洁净。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平原秀野风和日丽中。痴情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岸。让我们干干净净与素心相通,吟诵这优美的文字,传唱这古老的歌谣!     (七)布置作业 1比较《关雎》和《蒹葭》的异同。 2《蒹葭》这首诗对后世的影响是相当大的,上网收集相关信息,看哪些诗篇化用了《蒹葭》的诗句。                

5.诗经蒹葭课件 篇五

一、引入课题:(播放幻灯片2)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元好问有一问倒千古的名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也有许多与爱情有关的诗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

今天我们要一起欣赏的作品,是《诗经》中的另一篇佳作《蒹葭》。(播放幻灯片3)

二、初读诗文:感受音韵美,感知诗歌内容。

(一)感受音韵美(播放幻灯片3)

1. 全班齐读诗歌,要求学生结合上一课时介绍的关于《诗经》的艺术特点,体会《蒹葭》的音韵美。

2. 听学生朗读后,老师正音,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请学生自由发言,说说作品的音韵美是如何表现的?

3. 老师明确:《蒹葭》的音韵美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都是四言句,朗读时采用“二二”拍,听起来很整齐;

(2) 作品押韵:第一章押“ang”韵,韵脚有苍、霜、方、长、央

第二章押“i”韵,韵脚有萋、晞、跻、坻

第三章押“i”韵,韵脚有已、涘、沚

(3) 运用叠词,如:苍苍、萋萋、采采;运用叠章,统一内容的反复咏唱,这样有一唱三叹的美感

4. 请男女生交错进行朗读,把自己体会到的音韵美通过自己的朗读表现出来。

(二)(播放幻灯片4)感知内容

1. 联系旧知识:我们知道诗歌有写景诗、叙事诗、抒情诗、咏物诗等类型,那么《蒹葭》属于哪一类的作品呢?(——抒情诗。)抒什么情?(——爱情)是不是这样?我们来看看原文吧。

2. 请学生结合注解,尽量用优美的语言翻译作品第一章的内容后,引导学生对比第二、三章的内容是否是第一章的重复?学生讨论发言后,老师明确:三章所写的内容是相同的,表现了一位痴情男子对心上人的爱恋、追求和求之不得的伤感。

三、(播放幻灯片5)听读诗文:现象诗歌的画意美。

1. 引导:

唐代的王维,不仅是有名的诗人,也是一位出色的画家。人们曾用这样的话语赞誉他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诗情画意”这四个字从来就是密不可分的,《蒹葭》正是这样一幅精美的图画。下面,请先听老师配乐诵读,大家边听边想象,看看脑海中会有怎样的画面?

2. 老师配乐朗诵,学生闭目自由想象。

3. 小组自由讨论、沟通、交流

4. 个学习小组选派一位同学描绘自己脑海中的画面,老师明确描绘时应达到的要求:有什么景物?有什么人物?他们的衣着打扮?各自的活动?而且发言时应该用一段话来描绘给大家欣赏。

5. 审美提升:

刚才大家精彩的描绘,再一次证明了“一千个读者心目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咱们所想象的“伊人”,都有每个人的审美情趣,并不统一。之所以能让大家产生这么丰富的联想,应该归功于谁?——应归功于作品本身!因为它给我们读者留下了适当的艺术空白:“所谓伊人”,从头到尾都没有清晰过她的面容,从来都没有正对过读者;她似乎就在眼前,忽而又远在天边;她似乎无影无踪,又忽然出现在水中的小洲。这简直像镜中花、水中月,她如梦似幻,若隐若现。

这就是整首诗所表现的.朦胧美、神秘美、含蓄美, 而诗又贵在含蓄,将最浓烈的爱恋用最不抢眼的色调、最不华丽的辞章表现出来,得确是诗中的精品呵!

四、(播放幻灯片6)赏读:体味诗歌的情感美。

1. 请男女生各一人完成朗读,同学们一起体味作品流露的各种情感,说说这些情感是通过怎样的方式表达出来的?

深深爱恋——白露为霜、未晞、未已——痴痴守望

执著追寻——道阻、长、跻、右,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不畏险阻

失意伤感——宛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求而不得,可望而不可及

4. 审美提升:

男子用情很深,深秋时节,静物是萧瑟的,色彩是暗淡的;深秋时节,秋水是寒冷的,清晨是彻骨的。那滴滴打在芦苇从中的寒露,也是痴情男子对心爱的“伊人”求之不得而之后落下的伤心的眼泪吧?

那么,除了追求美好的爱情时会出现这样的情感体验,对哪一些事物的追求也有相同的感受呢?学生讨论后,老师明确:可贵的亲情、纯真的友情、美好的理想、心爱的事业等。

5. 全班再读诗歌,表现情感美,配乐。

五、(播放幻灯片7,点击超级链接)品读:欣赏flash歌曲《在水一方》,邓丽君演唱。要求学生将画面中的情境与刚才自己所想象的情境对照,全身心的体味诗歌各个角度的美。

六、(播放幻灯片8)创读:播放背景音乐,鼓励学生自由放声朗读,要读出自己的个性美!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创读比赛。

附板书设计:

蒹 葭

四字句 二二拍 诗 情 画 意

ang韵 整齐 恋 寻 伤

押韵 i韵 景物? 人物?

i韵 白露为霜未晞未已 道阻长跻右 水中央坻沚 想象

音韵美

叠词:苍苍 痴痴守望 不畏险阻 可望而不可及

萋萋

采采 一唱三叹 朦胧美

爱情

神秘美

理想

事业

友情

亲情

6.诗经秦风蒹葭诗歌 篇六

蒹 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注解】

①蒹葭:jiānjiā,水边的芦苇等植物;②伊人:那个人(恋人);

③溯洄:沿着曲折的水边逆流而上;④晞:xī,干;⑤湄:méi,水边;

⑥跻:jī,升高,向高处登;⑦坻:chí ,水中的小洲或高地;

⑧涘:sì,水边;⑨右:引申为曲折;⑩沚:zhǐ,水中的小洲。

【译文】

芦苇密密又苍苍,晶莹露水结成霜。我心中那好人儿,伫立在那河水旁。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流而下寻她,仿佛就在水中央。

芦苇茂盛密又繁,晶莹露水还未干。我心中那好人儿,伫立在那河水边。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崎岖难登攀。顺流而下去寻她,仿佛就在水中滩。

芦苇片片根连根,晶莹露珠如泪痕。我心中那好人儿,伫立在那河水边。逆流而上去找她,路途艰险如弯绳。顺流而下去寻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赏析】

《蒹葭》属于秦风;周孝王时,秦之先祖非子受封于秦谷(今甘肃天水);平王东迁时,秦襄公因出兵护送有功,又得到了岐山以西的大片封地;后来秦逐渐东徙,都于雍(今陕西兴平),秦地包括现在陕西关中到甘肃东南部一带,秦风共十篇,大都是东周时代这个区域的民歌。

《蒹葭》是《诗经》中历来备受赞赏的一首抒情诗,全诗洋溢着抒情主人公对“伊人”的真诚向往和执着追求的爱恋之情,主人公面对苍苍芦荡、茫茫秋水,上下求索,苦苦寻觅,虽历经千辛万苦。但“伊人”始终让人隔河企望,飘忽不定,可望而不可即。全诗字里行间流露出主人公望穿秋水而伤感。

全诗共三章,每章八句。每章开头二句皆以秋景起兴,描绘出一幅水乡清秋图;

三、四句展示诗的中心意象,点明主题:“伊人”在水一方,主人公隔河企望,追寻“伊人”;后四句描述追寻境况:一是道阻且长,二是幻象迷离,两者皆以“伊人”不可得为旨归。

这首诗最主要的艺术特色是意境朦胧、含蕴不尽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伊人”究竟是什么人,没有具体所指,甚至是男是女都无从确认,飘忽不定,似近而远;再加上“宛”字的妙用,使诗的意境显得空灵朦胧,引人遐想。每章开头都是写景,通过苍凉凄迷的环境对主人公寻觅无所得的忧伤凄婉的心境起到了很好的衬托作用,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另外,诗歌采取重章又追求不得的失望、惆怅之情。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叹,层层推进,步步深化,达到了反复抒情的目的。

7.诗经蒹葭阅读答案 篇七

(2)①他不顾霜露浓重,路途险阻、漫长而曲折,逆流而上,去寻找意中人。②不怕艰难险阻,勇于追求爱情,感情执着专一。

(3)营造了飘渺朦胧的意境,这种意境与苍苍的蒹葭,茫茫的霜露十分谐调,把主人公迷茫而伤感的情思衬托得生动感人。

1.英雄阅读答案

2.往事阅读答案

3.看戏阅读答案

4.提亲的阅读答案

5.秋的阅读答案

6.春望阅读答案

7.目送 阅读答案

8.伤仲永阅读答案

9.亲情阅读答案

8.诗经国风秦风蒹葭吟诵 篇八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注释】

01、石按:这是一首传诵很广、影响很深远的爱情诗。全诗通过夜里白露的变化,暗示了伫立在河边思念对岸情人的时间很长,感情真挚热烈。全诗情景交融,委婉动人。

02、蒹(Jian):草本植物,长在水边芦苇一类的草,又名荻

03、葭(Jia):初生的芦苇

04、苍苍:〖石按〗苍本指要青色(包括蓝和绿)或灰白色。那么从南方的角度来说,降霜的季节当在十月底以后,时值深秋,芦苇不太可能还是绿色,不过诗经本北方文学,而北方霜期个别地方甚至可能一年有七八个月,因此不大好确定芦苇究竟是什么颜色。但是,我们应该可以想象,既然白露凝霜了,那么多半也就应该是呈现出寒霜之白色了。说到此,似乎“苍”的含义已经明朗了,其实不然,纵观全诗,蒹葭之“凄凄”为满眼辽阔凄迷之境,而诗经为诗多同义或近义反复吟唱,与之相呼应,“苍”则当为苍茫意,形容茂盛延绵、空阔无际才是正解。

05、凄凄:萋萋,犹苍苍也

06、采采:同凄凄

07、露:夜里气温降得很低(仍高于零度),以致于空气中的水汽因为饱和而冷却凝结在地面或靠近地面植物表面的水珠。

08、为:凝结成

09、霜:气温降到零度或以下时,靠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在地面或靠近地面的草木上凝结成的白色冰晶。

10、所谓:所说的,所思念的

11、伊人:那个人,多指女性

12、一方:另一边

13、湄(Mei):水边水草相接处,即岸边

14、涘(Si):水边

15、溯(Su):逆着水流方向前行。溯洄,指逆水而行;溯游,指顺水向下漂流。

16、洄(Hui):水流回旋,此指弯曲的河道

17、游:水流

18、从:寻找

19、道:道路,路途

20、阻:阻挡、阻碍,指艰难

21、跻(Ji):上升,往高处登,指道路陡起

22、右:迂回弯曲

23、宛:宛然,仿佛

24、晞(Xi):干

25、已:停止,未已犹未干也

26、坻(Chi):露出水面的小沙洲

27、沚(Zhi):水中小块沙滩

【译文】

9.诗经《蒹葭》校级公开课教案 篇九

——寻美之旅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把握全诗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2)品味与赏析诗歌的音律美,意境美,精神美。

(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创造美的动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在德国曾经进行过一次世界最美之书的评选,参评之书不计其数,最后一举夺魁的是中国古老的诗经。为何我们2500多年前的作品,还受到如此的推崇呢?今天,我们就有机会一起走进诗经,走进诗经中境界很美的一篇——《蒹葭》。一起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经历一次寻美之旅。

二、从多次朗读中初步感知诗意。

都说好诗是读出来的,我们同学先拿出课本,将这首诗自由地朗读两遍,读第一遍的时候注意诗中的生字,争取把它读准确,读第二遍的时候,注意诗歌的节奏,争取把它读通顺。开始。

请一位同学读一下。

用一个词语来概括你的感受。板书:美

那就让我们走进这首诗,进一步来探寻它的美。这首诗一共有三个小节,大家观察一下,它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叠词的运用,让诗情更加浓郁。还有什么特点?

很工整,有一种建筑上的美感,诗经以四字为主。

1、音律美(重章叠唱)

边读边分析、体会字、词的韵味。如“苍苍”“萋萋”、“采采” 叫一个学生读:蒹葭苍苍。

教师出示幻灯,屏幕上两句蒹葭苍苍,第二句后面加了一个破折号:蒹葭苍——苍——把蒹葭苍苍的“苍苍”改成“苍盛”行不行?读读看。

不行,味道没有了,这就是《诗经》的叠词之美。再把这三句读一下,感受这芦苇的苍茫。

重章叠唱,有几章?三章,反复咏唱,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音律之美。板书:音律美(重章叠唱)同桌二重读,师生二重读。

2、意境美

从同学们脸上的表情,我已经看出同学们已经领略了蒹葭的意境。能用一两句话来描绘一下此时此刻你脑海中出现的画面吗?你看到了什么?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坚信就在水的一方,心情应该是幸福欣喜憧憬。重音应该在哪个字上?

请一个同学读一次,再齐读一次。

同学们,假如我要在这个句子当中加一个感叹词,你认为应该加什么?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加一个感叹词,你加什么?应该是一声轻轻地不太响亮的“ 啊”,为什么?

再读,读出这种幸福欣喜憧憬。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如果加一个感叹词,加什么呢,(屏显:“溯游从之,____!宛在水中央。”)

对 “唉”字,齐读 加了字的原文,淡淡的惆怅、失落。

此情此景,此时此刻,你就在主人公身边。你除了看到的,还听到了什么?把你刚才看到的、听到的感受诉诸笔端,借助优美的文字表达出来。

有人说,如果把一首诗。读成了一幅越来越丰富的画面,那就算读懂了这首诗。你们诗意的描述,让我,让我们大家都一起沉浸在了一种无以伦比的意境之中。(板书:意境美)

3、精神美

回到诗歌,再沉醉地读一读。自由读。

请一学生配乐朗读

真美,你的朗读仿佛把老师也带进了那个深秋的清晨,霜浓雾重,苍苍的蒹葭在茫茫的秋水之上,随风摇曳,晓雾朦胧,烟水迷离,这个时候,我们的主人公出现了,在你眼里,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你同意他的说法吗?从那几句看出来。

在6个“从之”中可以看出来。3、6、9、12,极言甚多。念一下这三行。“溯回从之”要读得急切,其他悠长。声音的悠长带出了情感的绵长。再多次朗读。

我们无需同情主人公的追寻未果,更应看重他追寻的过程,以及这个过程中所传递出来的主人公的那种执着追寻的精神。(板书:精神美)

这首诗流传了2500多年,难道仅仅是主人公追寻而不得的故事感动了你吗? 所谓伊人者,乃在水之一方,上下求之而皆不可得,然不知其何指也。朱熹——《诗集传》

对于本诗中的“伊人”还能不能有其他理解?

关于这首诗的主题一直都有各种不同的看法,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先哲时贤对该诗主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认为作者在思念恋人,诗的主旨写爱情;有人说是诗人借怀友讽刺秦襄公不能礼贤下士,致使贤士隐居;也有人说作者就是隐士,此诗乃明志之作,况且诗中并无明确显示男女恋情,当然诗无达诂,所以见仁见智

闻一多:我们很难确定它的找隐还是怀春,只觉得它百读不厌。让我们将这首百读不厌的诗句再一次深情吟诵: 全体学生配乐朗读。

同学们,今天,我们顺着蒹葭,这秋水畔的芦苇,一起经历了一次愉快的寻美之旅。它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音律之美。意境之美。以及诗歌主人公传递给我们的那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执着追求的精神之美。我相信,主人公的这种精神一定可以激励在座的为理想而奋斗的我们。千百年来,这首诗感动了太多的人,台湾作家琼瑶就把它改编成了一首歌。我们一起来品味一下《蒹葭》所带给我们的余音绕梁之美。

上一篇:小学生桂林导游词范文下一篇:初一几何证明题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