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数

2024-10-09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数(12篇)

1.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数 篇一

提高农村小学生英语写作能力论文: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英

语写作能力

笔者从事小学英语教学已有若干年,对于近年来农村小学英语作文的现状有了初步的了解。一方面,农村学生生源程度参差不齐,学生知识面狭窄,学习动力不足。再由于农村小学英语并没有强调对英语作文的要求,于是大部分小学生进入六年级以前,英语作文几乎是零起点,当六年级真正开始写英语作文的时候,学生对英语写作总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另一方面,许多教师重视不够:进入六年级以前,一些英语教师对于写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教学方法也不灵活。长期以往,势必会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针对此,可以从三个方面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基础上,提高学生英语写作的水平,提高学生用英语思维进行写作的能力,防止英语成绩的两极分化,从而激发学生英语写作的热情。

1 夯实基础,从头抓起

为了让学生在小学四年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功底,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素养,从三年级开始就要进行拼写训练,大小写要一再强调,到了中高年级着重强调主谓一致、人称一致问题,甚至标点符号问题都要严格要求,从而让学生规范用语、正确写作。展示给学生的作文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要有趣、生动,从而让学生从开始学习英语就爱上写作,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

2 培养兴趣,增强信心

为了让学生写作简单化、生活化、趣味化,学生升入四、五年级后要跟踪调查学生的写作情况,课上课下两手抓,时时对学生进行表达能力的培养,为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例如上课的一分钟演讲、三分钟笔头作文以及十分钟的作文竞赛等,都能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使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提高写作能力。

3 形式多样,提高能力

3.1 背诵范文比赛:这项活动可以长期进行。学生可以从一开始背每天所学的对话到背诵所教过的课文,及一些优秀的范文。学生会背后默写交卷,教师负责问卷调查并记录。每周五公布一周默写情况,公布班级周冠军、亚军及季军。这样做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背诵的积极性。

3.2 英语作文抄写书法比赛:在班级内每周进行一次,每次从全班学生的参赛作品中由学生评委组评出十篇予以展评,并给优秀的学生加记背诵范文一篇,从而使学生在平时就能养成规范书写的习惯。

3.3 开辟英语角墙报园地:张贴学生的练笔作文,让学生互相批改,互相提高,以达到能用英语自由写作的目的。

3.4 英语课文背诵比赛:每学期一次,学校可以分年级组进行比赛,可以采取自我介绍和自主背诵的形式进行,进行随机抽取课文背诵和才艺展示的内容,最后评出优秀学生,拍“明星照”,将照片张贴在校内的橱窗内展示,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3.5 英语日记日日赛:到了中高年级后,要求学生坚持每天用英语记日记,日记写作是搜集生活素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日记写作训练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四年级开始训练,要先易后难,先短后长。从正确写句子逐步过渡到围绕一个人、一件事、一个观点去写文章。六年级的学生可以记得详细一点,可以在班级内传阅、欣赏、纠错,然后评审出优秀日记数篇,由英语课代表朗读给全班同学,共同学习提高。

3.6 改写对话,补写短文:让学生在熟练对话的基础上再进行写作练习就会十分轻松,既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句型和基本词汇,还可以避免语法错误,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数 篇二

一、农村孩子习作难的原因

1. 家长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对孩子的早期教育跟不上, 不能和孩子有效的沟通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可是根据我对农村的了解, 农村的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全部依赖于老师, 在上小班之前, 很少有家长给孩子讲故事、读儿歌, 更谈不上教孩子识字了。说的是土话, 讲的是家长里短, 幼儿口语表达缺乏儿童化、缺乏想象力, 更谈不上什么早期教育了。在家里的读书氛围更是零, 对孩子习作的修改指导更别指望了。

2. 口语和书面语的转化不准确

在习作教学中我们总是强调“我笔写我心”。可是, 有一部分同学是“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来”。学生心里的想法很多就是写不到本子上, 究其原因不会把口语转化为书面语。我有一名学生是从赵滩小学转到中卫市第三小学的, 在一次习作中写母羊生小羊羔的过程时:“屁股”写为“钩子”, “哭”写为“嚎”。大部分农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用口语交流。当口语转变为书面语时, 遇到了表达上的“瓶颈”, 导致学生在习作中常用口语表达, 不会用书面语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想。作为批阅学生习作的老师常常感到学生的习作不知所云。另外, 将口语用在习作中语病较多。

3. 课外阅读量少, 平时语言材料积累匮乏

现在的农村生活条件是改善了, 但只是停留在物质层面上。在农村生活的学生, 他们受地域、交通、家长观念的影响, 手中的课外读物极少。农村学校的图书室的藏书也是数量有限, 一些农村学校的图书室早已名存实亡, 根本没对学生开放, 部分学生家长也舍不得给孩子买课外书, 在这些家长眼里把学校的书念好就行了, 用不着看那么多的“闲书”。流传在孩子们手中的课外书不是漫画书就是“掌中书”, 对学生的语言积累没有多大的帮助。生活的单一, 见识面的狭窄, 阅读量的苍白, 学生胸无点墨, 何来妙笔生花?因而, 学生写出的习作语言贫乏、平淡, 内容空洞无味。

4. 过多的限制导致学生在习作时有畏难情绪, 更谈不上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了

在农村没有可供人们娱乐的公共场所, 生活相对单一, 学生相对见识较少。学生在学校里每天都是在上课、下课的循环中度过。课余时间及节假日家长更是疏于管理、放任自流, 大好的时光就在孩子们的嬉闹中悄悄流逝。而教材中的一些习作要求城市化倾向严重, 面对种种习作要求, 学生们早已是无所适从, “怕作文”的心态油然而生, “作文”像一头拦路虎, 拦住了农村学生表达的欲望, 拦住了他们习作的快乐。

二、农村孩子丰富的习作资源

观察与选材, 这是写作的第一步, 农村有秀丽的自然风光、丰厚的文化底蕴, 纯朴的风土人情;农村有精湛的民族艺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 我们在大呼环境育人, 竭力要求丰富课程资源的同时, 让我们反思我们的教育行为, 我们似乎已忽视了农村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 忽视了农村至真至纯的人文优势。结合本人农村习作教学研究的实际, 开发农村习作题材资源, 让学生在“实实在在”的环境下, 真情体验, 捕捉习作题材。具体概括为这样几个选材点:

1. 写农村的四季美

农村是个广阔天地, 一年四季的景色各不相同。在我们中卫, 春天总是姗姗来迟, 沙尘暴经常和我们“打招呼”, 夏季鲜花盛开、绿树成荫, 秋季果实累累, 冬季寒风呼啸……分明的四季景色是学生写作的好题材。罗丹说:“对于我们的眼睛, 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美的发现。”作为老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四季景色的变化, 到景色优美的地方美, 在习作中表达真情。

2. 写干农活的过程美

在中卫农村, 随着季节的变化, 各个时期的农活也不一样。让学生向父母或家人拜师学艺, 身体力行, 领悟劳动的艰辛, 丰富学生生活。现在孩子都是“小皇帝”“小公主”, 年轻的父母常常制止孩子到田里地头东跑西摸。因此, 许多学生写劳动, 只言片语, 写不实在, 写不生动。通过让学生与农民一起干农活, 种菜、翻地、浇水、施肥、种田、割稻, 出力流汗, 得到的劳动果实, 才会感到香甜、感到宝贵。像种黄瓜、蕃茄、山芋、油菜等等, 学生会天天盼, 天天看, 期望亲手种下的作物早日开花、结果。真真干一干, 让他们亲身体察劳动的辛苦, 真正感悟“粒粒皆辛苦”。从而, 获取丰富的习作素材, 学习农民勤劳纯朴的好品质。如:春天到了, 大人们忙着春耕, 这时老师们引导孩子写写春耕的热闹忙碌的场景;五月初, 家家忙着插秧, 一望无际的水田到处是人们弯腰插秧的身影;夏天的割麦, 秋天的丰收图……引导学生就地取材, 从平平常常的农活中、从熟视无睹的劳动中, 引导学生去发掘习作素材, 锻炼学生捕捉素材的能力, 激发小作者对家乡热爱之情。

3. 农家新居美

党的富民政策, 给农村带来了无限生机。新农村建设让农村变了, 农家一栋栋漂亮的新居、干净整洁的乡村水泥路面……正是新农村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原来我路过冯庄村时, 冯庄道路是夏天一身土, 雨天一身泥, 村庄道路泥泞不堪, 现在的冯庄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条条干净整洁的水泥路连接着各家各户, 靠科技致富靠劳动致富、靠聪明才智致富的冯庄人比比皆是。

4. 写写农村往事

在农村, 几乎千家万户都曾经历过贫穷:一幕幕苦难历史, 一个个凄惨故事, 催人泪下。富裕了的农民总是在茶余饭后讲他们那个年代的故事, 作为农村人的后代听起来可能不可思议, 就是这样的讲述, 也会丰富学生的世界, 也可以作为写作素材。记住过去, 珍惜今天, 笔端自然会流露出深厚的情思来。在我批改的习作中, 《听奶奶讲过去的事情》、《我和爸爸比童年》等习作选材都比较成功, 写得很感人。

5. 写写淳朴民风民俗

广大农村, 农民们的勤劳善良孕育了淳朴的民风, 农家自有农家乐。农村人纯朴, 他们勤劳、善良, 与邻里和睦相处的故事比比皆是, 孝敬老人的故事总在耳边。我在西台乡双达完小的时候, 有一名学生写的《我们村的新鲜事》, 文章的内容是一位七十岁的李爷爷结婚的热闹场景, 至今都让我记忆犹新。可见, 你让学生在观察、采访中收集这些题材, 并通过班内交流, 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又提高了学生的习作水平。

农家的节日, 不仅有国家的法定节日:“五一”节、国庆节、元旦和春节, 还有更具农村特色的二月二, 家家户户炒豆子, “龙抬头”要理发, 冬至时要给去世的人烧寒衣等传统风俗。在不同的节日, 农民用的是不同的庆贺方法。帮助学生弄清其来历, 使学生了解民俗、感受民俗, 写一写民俗,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 热爱生活、热爱习作。

6. 写写农村新时尚

随着时代的变迁, 农村旧风俗在悄悄改变, 许多风俗赋予了新的涵义。例如:在春节, 老一辈人讲究过年三天不出门, 可富裕了的农村人利用农闲出去旅游的家庭比比皆是。农村人富裕了, 彩电、冰箱家家有, 买车、买电脑早已成了新风尚, 上网炒基金的农民也不在少数。老年人拿手机的大有人在……我们应该抓住这些变化, 引导学生写反映当代农民新思想、新观念、新习俗的习作。我的小侄女上学期就写了一篇《我教爷爷发短信》的习作, 读完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让学生摄取这些时尚画面, 写下来, 留下美好的记忆, 得到情感陶冶。

3.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数 篇三

关键词:学案;学习目标;自主学习;能力提高

今年学校要求我们使用学案,我很认真地参入了编写学案的工作,学案教学模式是一种教师在钻研教材、考纲和翻阅各种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把重点和难点知识进行分解,提出一个个不同类型的问题,再配备一定数量的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形成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预习,这种模式体现了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的具体步骤如下:

一、精心设计好学案

学案的设计要适合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数学课提倡最好能数形结合,联系生活实际,字数相对而言不要太多,要富有趣味性。

1.紧扣教材,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数学课本上的知识是很有关联性的,这样的课时安排,就要利用学案,使前后知识节点环环相扣,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和整体化,使学生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通过制定的学案,把本堂课的所学知识点概括起来,让学生便于理解和掌握,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例如,我在教学《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章时,课本上设置了5个知识点,从认识不等式;到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到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一次不等式应用;最后一节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节一节难度在增加,我利用导学案把第1、2节合并在一起,第3节单独做一个知识点,第4、5节关联在一起,重新组成了几个并列的任务,让学生一个一个的来完成,这样知识条理化了,学生对这几个知识点都能清晰于心了,并且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会增强,不是老师牵着鼻子走的,学生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2.学案中的问题设计要富有趣味性,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要让学生急于看书寻找答案,学会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在自学、探究的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例如,本人在教学《相似三角形》一课,我在学案中设计了三关,第一关区别线段的比和成比例的线段;第二关是相似图形和全等图形的区别;第三关是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这三关的难度依次递增,学案提示引导学生学会看书,学会自学,闯关则应用学到的方法解决有趣味性的任务,每一关都设置闯关通过的密码,找寻密码的过程就是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學生特别喜欢,找到密码就能打开一个惊喜,获得word制作的漂亮的奖状,学生享受到了探究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3.学案的设计要有梯度、有层次,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要使优秀生从导学案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二、合理运用好学案,注重学案与教材的合理搭配

一般情况下,“学案”分导案和学案两部分,教学时不要让学生打无准备之战,要留给学生较充足的时间来做课前准备,这样就要将 “学案”提前下发,要求学生预习新课,并完成预习作业。因此,上课时的第二步就是检查预习作业。检查预习的过程不能纯粹对答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讲题,谈谈其个人对新知识的理解。

自学能力是学生进行终身学习的重要保证。“数学导案”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要求学生运用探究、质疑去发现问题,解决疑难。将新授知识导入后,我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学新课,组长负责收集同学们的疑难点,记录下来。如果是较简单的疑难,小组内也可自行解决。大家都无法解决的疑难,由老师点拨、精讲。

这两步是学生获得新知的最重要的保证,教师要创造性地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发现疑难点,再想办法解决疑难点,并进行总结归纳,从中理解掌握新知。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质疑的过程是积极思维的过程,是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过程。质疑可使学生改变学习中的被动地位,使他们变得积极主动,激起探求新知欲望,迸发出创造的思维火花,能以较高的效率全面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根据教材特点运用各种激疑方法,努力创设问题情境,消除学生质疑的心理障碍,提供质疑的契机,教给质疑的方法,让学生有法可循。

三、对学案使用上的几点思考

学案教学的出发点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学生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但是,要想充分发挥这种模式的作用,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1.练习题必须要精选,要富有启发性,能基本上独立完成。对教材中有一定难度的内容作适当的提示,并配以一定数量思考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和探究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

2.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从整体上体现课标、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 间内在的联系,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和整体化,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3.满足不同能力层次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使优秀学生在使用导学案时感到有挑战性,中等学生受到激励和启发,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在教师点的拨中尝到成功的喜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4.学案以课标和教材为依据,但不是机械的照搬,要对教材做科学合理的处理,即进行适当的删除、调整、整合和补充,要适合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

4.如何有效提高农村小学教学质量 篇四

三店街宋寨小学

胡尚学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农村学生基础较差,突出表现在学习习惯差,行为习惯差,灵活运用差。教学中要从学习风气和学习习惯抓起: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无疑对教学有极大的益处,教师要从课前预习、学习态度、思维模式、学习方法、解题后反思等多角度、全方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长期以来,教学一向强调“师道尊严”。在课堂上,教师往往居高临下,采取“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学生看”,“教师写,学生抄”的做法,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首要的任务是要摆正师生以往不平等的关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首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多沟通,跟他们交朋友,在生活上、学习上多关心他们,从而激起对老师的爱,对学习的爱;其次,教学要平等,要面向全体施教,不能偏爱极少数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对一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却漠不关心。在课堂里,教师包办的事情要尽量少一些,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要尽量多一些,师生共同融入情境教学中去,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气氛。课堂成为师生心灵交融、情感呼应的园地。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学生敢于参与的先决条件。学生只有在不感到压力的情况下,在喜爱老师的前提下,才会乐于学习。

四、深入钻研教材,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创新教学方法。

1、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适当开展学习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要使每个学生在各个层面上获得成功,想办法让每个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快感,这样对小学生的激励作用将会更大,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就会更高。

2.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手段、掌握新的教学技术,才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和素材,这样学生参与的热情高了,教学质量自然就提高了。

五、要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1、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后进生特别需要温暖和热爱,因为他们经常在人格上得不到尊重。教师的爱心、尊重是学生进步的动力。

2、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教师要一分为二的看待后进生,善于利用“闪光点”作为推进后进生前进的动力和转化的良好开端。任何学生都有积极的一面,教师若能利用这些积极因素去克服消极因素,那必然会起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效果。

六、学校要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学校的常规工作要常抓不懈,学校领导应定期或不定期的深入学校,检查教师们的教学计划、教案、学生作业、教研活动记录等,引导教师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指导性建议,为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检查后要及时进行反馈,并将检查结果与教师工作量化及奖惩挂钩。一是抓教学过程。抓好备课、上课、辅导、布置与批改作业、课外活动等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规范教学行为;二是提高教师的教学意识。让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及教学效果,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引导者。三是提高教师的教案预设。写好教案、备好课是课堂优化的前提。现在一些老师备课,写教案都是为了应付检查,照搬照抄,没有落到实处。为此,教师备课必须严格具备“五备”、“四点”、“两法”、“两题”。“五备”:备教材、备教参、备课标、备教辅、备学生。“四点”:重点、难点、知识点、能力点。“两法”: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两题”:课堂练习题和课后作业题。

六、学校要研究和改进教师教育教学评价方法

对教师的评价不能片面追求分数,应该把班级所处的环境、生源、师资力量等因素加入其中,使教学评价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客观、公正。从而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

总之,全面提高小学教育质量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学校内在发展的需要。作为农村教师,我们应该树立农村教师新形象,为人师表,严格要求自己,用严谨持重的行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去感召学生,启迪学生,悦服家长和社会。面对现代社会、现代教育的急剧变革向教师提的出挑战,我们不能墨守陈规,固步自封,应树立起“终身学习”、“永远探索”的思想,在教育实践中,潜心学习理论,运用理论,钻研业务,发扬探索和创新精神,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

5.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篇五

作者:郝尽想 单位:孙疃中学

近几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农村小学的生源质量越来越差,而数学学科的表现尤为明显,而大面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新世纪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因此要提高农村小学的数学教育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针对农村小学的数学现状,我们既要重视基础,也不能放弃对能力的要求,要切实提高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我个人认为,从教师本身上说,要注重自身的素质的发展;从教学方法上说,一要打好“歼灭战”,使学生真正掌握好每一个数学概念。二要打好“攻坚战”,要让学生掌握好各个章节的重要思想方法和手段,就必须对这些章节中的题目典型例题进行深人的研究,使学生通过一题或几题的学习,就基本上掌握这些章节中的题目的基本解题方法和技巧。最后通过有效的练习与反馈,促使学生能够不断地进步。

一、摆正师生关系

长期以来,教学一向强调师道尊严。在课堂上,教师往往居高而下,采取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学生看教师写,学生抄的做法,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要想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首要的任务是要摆正师生以往不平等的关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特别在小学,由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还极不成熟,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会产生很大的导向作用,所以在课堂上,教师不能摆着师尊的架子,语言应该友善亲切,态度应该和蔼可亲,一改自上而下的传授方式,无论是讲授知识还是在与学生交谈、或是辅导学生时,都应充分尊重和热爱学生的一切需要,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曾经有这样一个片段:一位白人教师到黑人社区任教小学一年级,在第一节数学课中老师伸出五个手指问其中一名黑人孩子,“这是几个手指?”,小孩憋了半天才答道:三个。老师没有指责他说错了,而是高兴地大声赞道:你真利害,还差两个你就数对了。教师一句赞赏的话,就缓和了学生的心理压力,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可见,教师要善于用放大镜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表扬和鼓励为主,对每个问题、每个学生的评价不可轻易否定,不随便说错,否则就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正所谓,学生只有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好朋友,老师与学生是平等和民主的关系。教师首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多沟通,跟他们交朋友,在生活上、学习上都关心他们,从而激起对老师的爱,对数学的爱;其次,教学要平等,要面向全体施教,不能偏爱极少数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对一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却漠不关心。要成为学生的好朋友,教师就与学生一起玩,一起学,互动互学,知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帮学生所忙。在课堂里,教师包办的事情要尽量少一些,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要尽量多一些,师生共同融入情境教学中去,营造一个和谐、民主、宽松的学习气氛。让课堂成为师生心灵交融、情感呼应的园地。这样,教师才能真真正正地成为学生的良朋知己。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学生敢于、乐于参与的先决条件。学生只有在没压力的情况下,在喜爱所教老师的前提下,才会乐于学习。

二、激发兴趣并强调责任

兴趣与责任是每一个人学习的最大内驱力。所以我们要设法让学生对数学有兴趣,这并不是简单的讲几个数学故事,或举几个和生活有关的东西就能让学生对数学有兴趣,而是要学生真正的弄懂数学。首先应帮助学生克服畏惧数学的心理,向他们灌输数学并不是想象的那么难,然后在练习和作业上,以学生的能力所能达到的要求让他们去做,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三、抓好典型例题

典型例题往往是这一章节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可能包含这一章节的知识点,思想方法,解题方法,并且具有较好的训练思维和各种能力的作用。

(一)帮助学生读懂题目。教会学生找“题眼”,分清主次位置。

(二)帮助学生分析题目。引导学生如何去观察,去分析题目中有怎么样的特征,引导学生怎样去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这些条件在解题中有什么样的作用,从这些联系中如何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桥梁”,引导学生采用什么思想或方法去解决问题。

(三)教会学生如何解题。基本的思路出来后,首先要学生明确解题步骤,知道先写什么后写什么。

(四)帮助学生对例题进行反思。对例题的反思对于数学的思想,方法,能力的培养形成和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反思本题的解题思想,并总结推广到一般的情形。让学生反思例题的基本特征,这一特征的解题思想是什么?

(2)反思本题的关键点。一道题有一个或多个关键点,当然司能因人而异。通过反思,发现各人在解题中有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是知识性的,还是能力性的,如何在这些地方进行加强。

(3)反思本题的易错点。要让学生反思解题中容易出现的哪些错误,为什么会出错?在以后的解题中将如何避免。

(4)反思解题中的方法与步骤。很多典型的例题的方法不止一种。虽然现在有人提出一题多解,有时候并没有让学生掌握某一种方法对解决同一类更有作用。反思不同的解法,可以促进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促使他们的思维南单向性向发散性转变,并使他们在以后的解题中,能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对于解题步骤,仍然是我们要注意反思的对象,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解题习惯,促进他们把解题过程有条理又严密的表达出来,这也是数学素质的体现。

(5)对于典型例题进行变化和研究。通过对例题的分析解题和反思,学生已经对例题的条件结论及相关的联系十分清楚,因此,对例题的变化省去了学生审题时问,这便于学生的思维和能力达到进一步的深化。变化包括浅层次和深层次:浅层次的变化可以使简单的数量变化,背景的变化,很少涉及关系式的变化。深层次的变化可以是条件的变化,是条件变得更加隐蔽,变化结论,使问题在原来的基础上扩宽,而结构关系就更加复杂,变化的深浅要依据学生的能力和训练的要求,目的是让学生不仅仅掌握这一个问题,而且掌握这一类的问题,并升华其思想和思维。

四、注重基础的教学

基础知识与基础能力仍然是农村小学教学的重点之一。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循序渐进,也要注意能力的渗透与培养,注意兴趣的培养,使学生在进行“两基,训练的同时,也得到其他方面的提高。

五、恰当地安排好练习

练习的安排主要是对重点知识型练习,具有普遍运用的思维方法型练习,易多难少,让学生树立信心,并为综合练习打下基础。

六、用活教材

6.如何提高农村初中学生英语成绩 篇六

一、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英语课堂上老师严肃的面孔, 对学生所犯的知识上的错误动不动就大发脾气, 批评指责甚至辱骂, 这些都会让学生惧怕英语, 避之不及, 就更谈不上有兴趣学英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无论在做什么事时都可体现出它的具大魔力。教师亲切的笑容、诚恳的表扬、流利动听抑扬顿挫的语调、丰富多样的游戏和教学手段等, 都是让英语课堂更具吸引力所不可缺少的元素。游戏导入法很符合初一学生的心理特点, 其作用非常大, 可以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教师可在每单元的课文中慢慢加深知识的讲解, 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课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比如:开展班级英语书法竞赛、小故事表演、两组对抗赛等一些小节目, 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中要创设情境, 利用说、唱、画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投入角色, 变被动为主动, 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二、用微笑面对学生, 恰当地鼓励和表扬学生

学生是有情感的, 学生的情感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 只有积极肯定的情感才能使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发挥。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及学习态度作出积极的评价。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要加强情感教育, 用心、用情呵护学生的心灵, 培养学生的人格、陶冶学生的情操, 尤其是要关注有困难的学生, 平时给予肯定鼓励, 要努力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 也要及时给予表扬,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三、教师不要唱“独角戏”, 师生也能如影相随

宽松的教学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减轻学生的思想压力, 使学生心情愉快, 有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强化英语教学效果。教师要经常和学生交流、沟通, 一个不经意的抚摸就能够拉近师生距离, 学生愿意敞开心扉与你交流, 从而可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每个学生真正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期盼, 学生才会全身心地投入英语这门学科的学习中, 不断进步。教师是一种特殊职业, 学生的身上折射着老师的影子, 老师的一些特点往往在学生身上就能体现出来。古往今来, 为人师表已成为社会对老师内在素质的要求。老师要做学生榜样, 起积极的带头作用, 从学习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在无形中影响、感染学生, 让学生爱你, 进而喜欢你所教的课。

四、课后作业的布置及检查

首先, 作业量要适中, 一旦超量, 学生就会以完任务的态度对待, 失去作业的意义, 并抹杀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兴趣。

其次, 形式要多样化, 根据学生实际, 难易结合。时而让学生以联想的方式背记词汇;时而根据所学情景编写对话;时而读一些有趣的英语文章, 使学生有“跳起来摘桃子“的感觉。

最关键的一点是教师要持之以恒 、坚持批改 作业 , 并作恰当的评价, 让学生意识到老师是如此的严谨, 我们怎能不认真呢?

五、编口诀

口诀言简意赅, 便于记忆。有的内容有现存的口诀, 如关于be动词用法的口诀:“我是am, 你是are, is用于他、她、它, 复数都用are”。学生可以一下子就记住。运用口诀, 既便于记忆, 又能提高学习兴趣, 何乐而不为呢?

六、学会预习和复习

在老师教新课之前, 学生要先预习。只有先预习, 才能发现不理解的新知识, 才会认真思考动脑筋, 课上才能认真听老师讲, 才能学会所学内容。光学还不够, 课后还要及时复习、巩固、消化理解。孔子曰:“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只有常复习, 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提高学习效率。

七、多动笔

多动笔, 首先要学会记课堂笔记。要快速地把老师在课堂上讲的重、难点记下来, 便于课后复习巩固提高。其次要学会课后总结、书面造句、提问题并回答、看图写话、同学或朋友之间写信、记日记等。特别是要养成记日记的好习惯, 因为记日记有助于提高运用英语进行写作的能力。

总之, 作为农村英语老师, 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渴望学好英语的学生, 要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整体水平, 不是一日之功, 我们要努力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 每个环节都要照顾和帮助学生, 要耐心细致地进行有效的学习方法的指导 , 给学生创 设主动参 与的条件 , 让学生真 正乐学、善 学英语, 这样才有可能真正提高农村孩子的英语学习成绩, 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英语老师要做到与班主任、各学科老师、家长等各方面密切配合, 齐抓共管, 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新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6.

[2]杨占华.现代英语教学方法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3 (3) .

[3]杨占华.正确处理英语教学法与其他学科的关系[J].考试周刊, 2013 (2) .

[4]杨占华.如何运用检测和评价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J].考试周刊, 2013 (1) .

7.如何提高农村学生学习效率 篇七

【关键词】农村学生 学习效率 学习兴趣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和城市的中学相比,农村的中学生具有基础差、知识面不广等特点。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许多教师有这样的同感:讲了很多遍的问题,学生还是不懂,或是一知半解,效率非常低。有的中学老师甚至只是认为数学只是教给数学题目的答案就可以了。我认为造成这些的原因是农村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在同样的学习时间里没有很好的积极主动的学习习惯。要提高农村学生的学习效率,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培养农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学数学是较为枯燥的一门学科,多数农村中学的农村学生不喜欢学数学,觉得难,没有兴趣。对于这一情况,我们教师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激发农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让数农村学生活化数学多为抽象、枯燥的,农村学生学起来感觉无味,这也会影响农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尽量将书本上的知识加以研究使之变为生动有趣的问题,最好能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的数学才是言之有物,才是有价值的。

二、给学生以自信,给农村学生自我表达的机会

(一)要及时表扬农村学生,当学生回答问题较好、作业整齐步骤完整、考试有比较好的成绩应当给予鼓励,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美,感觉数学有意思,能够从学习数学中增强自信。

(二)在数学课堂中要给学自我表现,自我表达的机会,在课堂中尤其要给予学差生表现机会,让他们感觉自己在班级、在学习中是一个有用的人,能够有存在感,慢慢的他们会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三、教师应改进课堂教学,不但要帮助农村学生“学会”,更要指导他们“会学”

(一)指导学生读

目前初中新生学习数学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不善于读数学书,他们往往是死记硬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农村学生学会读书的方法,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新学一个章节内容,先粗粗读一遍,即浏览本章节所学内容的枝干,然后一边读一边勾,粗略懂得教材的内容及其重点、难点所在,对不理解的地方打上记号。然后细细地读,即根据每章节后的学习要求,仔细阅读教材内容,理解数学概念、公式、法则、思想方法的实质及其因果关系,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再次带着研究者的态度去读,即带着发展的观点研讨知识的来龙去脉、结构关系、编排意图,并归纳要点,把书读“懂”,并形成知识网络,完善认识结构,当农村学生掌握了这三种读法,形成习惯之后,就能从本质上改变其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了。

(二)指导学生听

初中新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容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率下降,因此,重视听法指导,使他们学会听,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 数学教学中,首先应培养农村学生学习思想专注、专心听讲,激活其原认识结构,并使农村学生的信息接收与教师的信息输出协调一致,从而获得最佳学习效果。其次,要培养农村学生会听,注意听教师每节课强调的学习重点,注意听对定理、公式、法则的引入与推导的方法和过程,注意听对例题关键部分的提示和处理方法,注意听对疑难问题的解释及一节课最后的小结,这样,让农村学生抓住重、难点,沿着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来听课,不仅能提高听课效率,而且能使其由“听会”转变为“会听”。

(三)指导学生思考

数学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数学认知结构基础上,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同化”或“顺应”,形成新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由于这种“同化”或“顺应”的工作最终必须由每个学习者相对独立地完成。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思考,使学生会思考,还有就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善于暴露思维过程,留下一定的思维时间与空间,使农村学生“思在知识的转折点、思在问题的疑难处、思在矛盾的解决上,思在真理的探索中”,使农村学生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

(四)指导学生写

在教学中老师要及时纠正农村学生易犯的错误。经过多形式、多层次去强化训练,让农村学生过好分析关、书写关,使学生在注意严谨性、逻辑性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书写习惯。

(五)指导学生记

教农村学生如何克服遗忘,以科学的方法记忆数学知识,对农村学生来说是很有益处的。初中新生由于正处在初级的逻辑思维阶段,识记知识时机械记忆的成分较多,理解记忆的成分较少,这就不能适应初中农村学生的新要求。因此,重视对农村学生进行记忆方法指导,这是初中数学教学的必然要求。教学中,首先要重视改革教学方法,抛弃满堂灌,以避免农村学生“消化不良”,其次要善于结合数学实际,教给学生相应的方法。此外,我们还应该让农村学生明确各种记忆方法。另外,我们要让学生加强反复记忆、重复记忆,根据遗忘曲线,记忆的东西有两周多一般就忘记了,因此,反复记忆也是学生必做的工作。

8.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数 篇八

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红丝中心完小:何勇波

电话:*** 邮编:564307

【摘要】作文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农村教师应充分发挥地方特色资源,通过兴趣的培养,素材的积累、方法的引导;丰富课外活动等措施,加强农村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写作;兴趣;信息化; 作文是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生活、表达生活的统一体,是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运用,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志,但这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从教十多年来,本人主要担任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害怕作文,一到写作文时就唉声叹气,甚至有的学生就乱抄几句了事,经了解有几方面的原因:

1、基础薄弱,无法写;

2、觉得无内容可写,乱编的多。

2、语言积累少,干巴巴的,难写具体。

3、不善于留心周围事物。

4、缺乏想象力。针对以上问题,如何来提高农村孩子的写作能力呢?下面谈谈本人的几点看法。

一、培养写作兴趣,激发写作欲望。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生性好动,做事凭兴趣,培养浓厚的作文兴趣,是推动学生自觉主动作文的动力,也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向导。在作文教学中,当学生表现出畏难情绪时,老师不能强制性地要求他一定完成,而是要积极的引导,首先要化难为易,激发兴趣,作文来源于生活,学生会把作文当作任务而产生压力,他们不会很好地将作文与生活融入在一起,觉得作文很难,这时,老师就要结合实际,帮助学生审题,分析此次作文的重点在哪里,难点在哪里,从哪里着手,如何搜集素材等等,通过具体的例子为学生解除畏难情绪,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就会觉得作文就是写身边的事,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从而产生写作的欲望。其次要由易到难,激发兴趣,一开始写作文,采取教师先讲一个小故事,再由学生叙述故事,然后写成作文的形式;逐步发展到教师讲故事,由学生续写、缩写、扩写的形式;最后再采取看图作文、命题作文的形式。这种方法学生易于接受,并且听故事特别有兴趣,能很好地保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最后要鼓励成功,激发兴趣,要使学生坚持不懈地自觉作文,最关键的是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并逐步养成习惯,满怀乐趣地去学习,在实践中我具体做好以下工作:首先用肯定给学生自信心。学生的作文被拿到班上作范文宣读,小作者的眼睛会一亮,会很自豪。哪怕学生写得很不成功,也要给予鼓励性的评价,甚至把一些差生的作文修改好后在课堂上讲读,以此激发学生特别是差生的作文兴趣。其次在作文评语中给予鼓励,为作文中的优点“喝彩”,哪怕只有一个词用得生动、一个句子写得好或一个地方有新意,也要为其叫好。让他们觉得“我也会写”,从“怕写”向“要写”、“乐写”迈步,循序渐进,最后达到共同的目标。第三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作文竞赛活动,读书活动,尽可能多地将学生作文推荐给学校,让学生作文评选入校园刊物《锯齿山里的孩子》。还积极鼓励并指导学生向其他报刊投稿等。以各种方式让学生学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写作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还有很多方法,只要我们本着关爱学生为出发点,千方百计为搞好作文教学而思考,就一定能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从而使我们的作文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积累写作材料,丰富写作内容。

(一)、积累好词佳句。

写作文其实就是对已有材料的重组,如果我们头脑空空,如何写得出来呢?就好比修房子一样,如果连砖、水泥、钢、木头等材料都没有准备,那从何处修起呢?所以,我们必须要求学生进行词句积累,有了丰富的词句,那么学生就有了写作的材料,写起来就不会觉得困难,那么如何积累词句呢?

1、使用好摘抄笔记

结合教材和学校开展的课题研究、读书活动针对性地布臵学生进行笔记摘抄。如歇后语、描写人物、景物、动物、天气等各类词语和句子,分类摘抄,另外将课本上所学的各种修辞句也进行摘抄,并抽时间看看,记记,这样能提高学生说话的能力,有了积累的习惯后,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就会将课外一些有意义的、独特的词句记录下来,长此以往,学生的积累多了,知识自然丰富了。

2、做好每节课一分钟活动

每节语文课开始上课前,利用一分钟,轮流让一名学生和大家交流自己积累的名言警句,一学期下来,每个学生就能积累很多句子了,在作文时学生引用名人名言也就不再困难了。

3、开展好读书兴趣小组活动

以学生的兴趣为依据,将学生分成不同的读书小组,给学生指导读书的方法,如何在书中用统一的符号作批注,哪些语句可以摘抄作为自己作文的素材等等。通过读书小组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给学生积累作文素材,为提高作文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挖掘生活事例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生之所以觉得作文难写,是因为他们不善于留心生活,不关心身边所发生的事,一到写作文时,脑海里一片空白。所以,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老师就要做好引导,让学生去留心观察,发现生活中的事例,为写作文奠定基础。

1、校内生活。学校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除了常规的课间活动外,学校经常会组织很多活动,例如:每周一的升旗活动,主题班会活动、兴趣小组活动、演讲比赛活动,作文竞赛活动、文艺演出活动等,在参加这些活动后,学生会深切的感受,学生不会觉得无话可写,每次活动结束后,就要求学生马上写,效果就会很明显。然后通过互评,老师讲评,学生就会掌握一些写作的方法;学生的作文素材既充实了,又可以对学生进行了教育,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2、校外生活。每天放学后,在回家的路上,在家里都有可能发生很多有趣的事,如果我们的学生善于留心,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那么知识的积累也是会越来越丰富的。比如:同学间的一次争吵、帮助陌生人、第一次洗衣服、走亲戚、爸妈的批评、郊外的美景、有意义的电视栏目等等,我们农村生活也很丰富。如果我们走进学生的生活,帮助他们去发现题材,他们也能把作文写好的,记得我教过的一个四年级学生,在一次国庆长假中,因下河玩游泳,被河里的玻璃渣划破了脚掌,收假后,每天由妈妈背着上放学,来回四趟,在这个过程中,儿子深深感受到母亲的不容易,在老师的引导下,该生将自己的体会写成了一篇作文,在学校优秀作文评选中,他的作文获得了一等奖。由此可见,只要我们用自己的慧眼去观察生活,那么广袤的大自然和丰富的农村生活会有我们写之不尽的素材。

三、挖掘地方资源,歌颂美好家乡。

每一个地方,都会有自己的历史,自己的风俗,自己的文化,如果我们老师能引导学生去了解自己的家乡,通过作文去赞美自己的家乡,那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就拿我校来说,这里地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麻阳河畔,这里有世界珍稀动物黑叶猴,有原汁原味的野生蜂蜜,有各种珍稀林木……这些都是我们家乡人的骄傲,也是我们学生写作的题材,如果学生能更深入的去了解、研究,那更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拓展。

还有,我们家乡属于仡佬地区,有深厚的仡佬文化,如仡佬人的服饰,仡佬人的舞蹈,仡佬人的春节,仡佬人的饮食,仡佬人的建筑……写作素材可以说取之不尽,我校有一个学生将正月十五闹元宵——“打老鼠”这一段写成了一篇作文,作文中通过写一群小朋友在正月十四晚上呼着口号,围绕家家户户房屋转圈打老鼠一事,寄寓了对人们的美好祝愿和对来年的美好祈盼,这一篇作文,因充分体现我地传统文化,所以,在全县作文评选中获得了三等奖。除此之外,我们家乡灰豆腐的制作、篾鸡蛋的编制、红帽子(糯米巴)的蒸煮、放牛山歌等也是我们常见的地方文化,都来自于每个学生家庭,学生不陌生,写这些能得心应手。

四、发挥信息技术,拓宽写作领域。

当今世界,是信息技术时代,农村学生作文差的原因就是因为学生知识视野狭窄,对新事物了解少,家长重视不够、阅读量少,积累素材的渠道单一所导致,所以,运用好信息技术对提高学生作文能力也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1、利用好远程教育资源

远程教育资源是中央电教馆为缩小城乡差距,实现资源共享而在西部地区实施的一项工程,远程教育网上教育资源十分丰富,有课件、教学设计,视频教学、作业设计等,我们通过观看资源网上的作文教学视频,一方面提高了我们老师的作文教学能力,另一方面又激发了学生参与习作的兴趣。

2、发挥电视的作用

农村家庭几乎都有电视,这是一个丰富学生知识,积累作文素材的有利途径,学生通过电视了解祖国的发展和外面的世界,首先,我们要培养学生关注新闻的热情。经常利用班会,自习课等时间,开展“绘声绘色说新闻”、“新闻小博士”等活动;其次要求学生观看一个有意义的栏目,并将所见所闻写下来,然后与学生进行交流,通过这些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

3、建立“手拉手”活动

与外校学生建立“手拉手”活动,通过书信、手机短信、贺卡等方式建立一对一交流,既让学生交到了新的朋友,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还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可谓一举三得。也可以组织学生给在外打工亲人写信,发短信,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加强学生与亲戚朋友之间的沟通。

五、认真写好评语,树立写作信心。

对于作文的批改,绝不能草率,学生用心写的作文,都渴望得到好的评价。如果教师不愿多花费时间去欣赏他们的劳动成果,肯定会影响学生的写作兴趣。在批改作文的过程中,教师要努力找出学生作文的优点,尽量用鼓励的语言进行评价,使每一位学生都有写好作文的信心,感到作文并不是高不可攀的,而是只要努力就能写好的。

(一)批阅要及时、细致

教师要重视学生作文的批改,通过对学生作文的批改,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可以了解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改进教学方法,为再次作文做好准备。教师批改作文最好采用面批的形式,这样学生在写作中出现的问题能及时得到反馈,对提高写作能力有很大帮助。教师除了面批还要做到细致,我认为细致不仅仅是修改错别字、纠正病句,还要从片段的安排方面帮助学生看结构是否合理、标点符号运用是否恰当正确等等,从细致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二)批阅要形式多样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高年级学生作文训练提出了明确要求,要做到“能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教师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己修改作文,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要让学生有“批改作文是老师的事”的想法,要让学生把批改作文看成是自己份内的事,通过对学生自批、互批作文的训练,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叶圣陶先生说:“文章写完之后,最好是念一两遍……要念起来上口,听起来顺耳。”每次作文初稿完成后,我都要求学生用普通话大声的读一读,在读的过程中发现有句子不通顺的、写错字的、多字少字的地方要及时改正过来。把表达不准确的地方换一种方式去表达,然后分组发现问题,互相修改。这样做,既能加强学生间的交流,可以使学生取长补短,又能使学生在读、听、说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学生通过反复朗读,经历了发现问题、多次修改、逐步完善的过程,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老师批改学生作文时一定要写好评语,一个学生可能因为你的一次鼓励性的评语而爱上了作文,也可能因为你抓住了他的一个闪光点而树立了写作的信心,我们对每个学生的作文都要认真评改,以赞赏的眼光去看学生,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总之,指导学生作文时一定要耐心,细心,要结合实际,以鼓励的方式,激发学生写好作文的兴趣和自信心,要教给学生写好作文的方法、窍门。让学生在写作文时心情愉悦、充满激情,有话可说、有事可写。这样坚持下去,学生的作文才会稳步提高,写出一篇篇精彩的文章来。

附参考文献:

1、《贵州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班班通综合解决方案》(中央电教馆.2010)

3、《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加快预计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杜占元.2011)

4、《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刘济远)

5、《浅析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发展》(舒显奎 高方银.2011)

9.如何提高农村中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篇九

摘 要:阅读是人类谋求发展的一大需要,是人们终生学习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技能,是素质教育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阅读能力的强弱对于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增长见识,以及培养自学能力等方面都有重大影响。因此学生的阅读能力应该成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特别是语文教师更应该将阅读能力作为中学生的一种重要能力来培养。再反观我们的语文教学,由于受知识本位教育观的导向和现实中考压力的影响,我们更多地把阅读当成了一种技能训练,想方设法地训练学生尽可能多地得到些分数,因此培养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就变成了一句空话。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帮助学生培养和提高阅读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语言与思维的发展,促进他们知识和能力的构成,促进他们思想和性格的培养。

关键词:阅读能力 师生提高

阅读理解题是语文考试中必不可少的一道重要题型,而且所占分值比较高,它是一种综合性的题型,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和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又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因此,阅读理解题是能有效地检测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素质的一种题型。要提高初中生的中考语文成绩,就必须加强阅读理解训练,加强对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只有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了,学生才能在中考中应答自如,立于不败之地。[1]

一、农村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现状

1.师生现状

教师方面,农村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持放任态度,缺少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整体规划和思路,也不为学生制定具体明确的阅读目标,更不会去检验阅读成果。

学生缺乏浓厚的阅读兴趣。学生的阅读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父母或者老师安排和规定的,阅读内容缺乏自主性。其次,初中生自律能力较差,对自己要求也不高,就算是勉强阅读,也是流于表面,更不会下笔成文。再次,阅读范围狭窄,很多时候读的都是跟课文内容相关的篇目,缺乏广泛阅读的习惯。

2.农村学校和家庭现状

农村学校图书不多,内容陈旧,自然不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这就足以让有读书愿望的学生望而却步了。另外,学校缺乏良好的阅读氛围,家庭没有良好的热爱读书的环境,在校期间读课外书会被老师认为是读闲书,在家读课外书家长也会认为是读闲书,观看有意义的影视节目被认为是浪费时间。长此以往,会大大降低学生的阅读兴趣。

3.阅读评价机制

农村学校普遍缺乏长期有效的阅读评价机制。受中考评价机制的影响,学生读书的唯一追求就是分数,功利目的性成?榱搜?习的唯一动机,从而使得教师也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全面培养。许多学校没有建立有效的阅读评价体系,学生的阅读活动一直就处于放任自流状态。没有评价机制的积极引导,学生得不到有效的激励,阅读的积极性也就很难被调动起来。这对每一个学生阅读能力的影响都是巨大的,不可忽视。

二、师生配合,全力推进

1.教师应改变教学观念和策略,充分发挥引导主体地位和作用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也应该成为课外阅读引导者。《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时间。”“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就像通常所说那样,“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他们对文学作品的体会和感受也是各不相同的。教师要充分发掘学生的个体差异,找准学生的兴趣点,发扬学生的感悟力,而不是只求得一个千篇一律的所谓“标准答案”。

教师应转变观念,不能再把阅读仅仅限定在课内或者课外,也不能仅仅定义为课堂外时间的课外阅读。我们教师能把握的有效时间其实是在课内的,所以,我们更应该把语文教学课堂变成阅读的天地。在语文阅读课的教学中,教师不能再像传统课堂那样“满堂灌”、照本宣科,而应和学生共同讨论,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探究问题根源的快乐,并开始尝试自己去阅读,收获更丰富的知识。这样,真正的阅读就开始了。

2.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激发兴趣,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学生的课业负担是很繁重的,如果只是一味机械地把阅读内容强行塞给他们,只会让他们觉得那是沉重的负担,反而会引起他们的反感。新课程理念下,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和课堂的主体,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开动脑筋,发散思维,将阅读从被迫消极转向主动积极,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将阅读真正落到实处。

教师应配合教学实践需要,选择读物。教与学都应有的放矢,学期或者学年的推荐书目,一定要根据阅读教学计划,配合教材的学习,认真谨慎地选取高品位、高质量的读物,开列一个比较适当的阅读清单。重点要推荐一些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中外名著,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作为语文教师,自己更应广泛涉猎,及时了解阅读有关适合中学生的课内外读物,以便向学生推荐,解决“读什么”的问题,这样更有利于与学生交流,对其进行引导。

教师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也要向学生传授方法,培养习惯。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达尔文也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这就形象地说明了传授知识与指点方法对于培养能力的重要性。为了提高阅读效率,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引导学生用科学的读书方法进行课外阅读,切实解决“怎么读”的问题,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在阅读实践活动过程中,适时地向学生推荐读书方法,如默读法、跳读法、精读法、速读法、略读法,同时教授一些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如圈点批注法、分门摘录法、提纲挈领法、写心得体会法等等。传授方法的时候一并指导学生在运用时要根据自己的阅读需要灵活运用,不要拘泥于形式。

3.重视读写结合,以写促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应该把读书笔记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语文教学无非就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语文教师尤其要重视读写的结合,要求学生务必把读书所得或反思用自己的文字呈现出来,或者积累阅读中遇到的优美文辞,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教师还要组织学生定期相互交流赏析,以写促读,真正实现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当然,教与学都无定法。阅读理解是一种综合性强的语言活动,不管怎样,让学生多读、多记、多写、多积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材料和形式,以贴近学生生活难易度为原则,让他们充分体会到阅读的愉悦,长期坚持,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也不是遥不可及。

参考文献

10.小议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作文水平 篇十

【关键词】课标;积累;评价;提高;说写结合

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写作教学中应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

教师有意或无意间拔高写作要求。在我们看来,一篇上乘之作应该是洋洋洒洒不下几百字,描写细腻、辞藻华丽,才能极尽赞美之意。通常我们看不上学生的作文,是因为我们总是拿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学生,不科学,不理性,也势必造成要求的拔高,心理的落差。

教师的作文教学方法有待改善。指导方法陈旧单一,目前的作文教学中仍有大部分教师未严格按照作文教学“从说到写”的原则进行训练,对学生的写作指导不力,使学生的思维受到束缚,写出来的文章趋于雷同,缺乏创新,严重影响了孩子的思维发展。调查教师作文指导发现,教师还采用“教师命题——指导——学生习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的教学流程,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不利于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重指导轻讲评,目前许多教师的作文教学,还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重视作文指导而忽视作文讲评。

学生缺乏信心。学生本身就对作文有畏难情绪,加之我们教师拔高习作要求,致使孩子们在作文中得不到肯定,就愈发怕作文,写不好作文。这样的恶性循环加重使得学生习作自信心严重缺乏。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没有自信心的孩子如何能写好作文?《课标》中提出要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可现实生活中,学生们,是“十个孩子,九个怕作文。”

学生缺乏积累。缺乏阅读积累,身处竞争的社会,许多家长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但仍有一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课外阅读不够重视,认为看课外书对提高成绩没什么用,学生没有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加之缺乏系统的阅读指导,学生语言积累少。

平时注重积累素材,力求厚积而薄发。勤观察、多练笔,做生活的有心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解决学生写作时无话可说的问题,就必须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在观察中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判断、选择,以获取更深刻、更全面、更独到的认识。在司空见惯中寻找“新异”,在习以为常中去发现“特别”。《课标》也指出:“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在平时的教学与生活中,我十分注重引导学生去观察,去积累,用一颗敏感的心去触摸这个缤纷多彩的世界。 多阅读、勤摘录,吸知识之精髓。胸藏万江凭吞吐,道出了厚积而薄发的真谛。我们要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并帮助学生养成摘录的好习惯。

变化指导形式,激发创作欲望。绘写一体,丰富学生作文资源。小学生对画画非常爱好,在接触新事物或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总会情不自禁地想画出来。教师要利用这一点因势利导,在作文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观察事物,在头脑中建立内容丰富的资料库。

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过,“准备一百顶高帽,送给学生。”这对我们作文评价的启发特别大。采用赏识评价,能为各类不同学生创设成功的快乐。在作文评价时,作文不仅与同学比,更注重与本人以往的习作比。只要学生在原有起点上有进步,就应在评语里充分肯定,哪怕是一个词或一个句子。在面向全体学生的激励评价上,采用作文评语的方式,将表扬肯定的话写在作文后面,对于不足的地方,口头指出,学生认可了,就自己记录下来。这样,在他们的本子上,留下的都是老师肯定的评价。每翻阅一次,学生就增添一份自信,多了一些成就感。

11.如何提高农村中学学生的写作兴趣 篇十一

一、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 捕捉生活的瞬间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大至世界社会, 小到学校生活, 发生的许多事情都会扣动学生的心弦, 引起他们的关注和兴奋。不同的人物, 其身世、文化背景、生活环境与人生经历是有差别的。只要稍一留心我们就会发现, 人们的外貌、眼神、行为、语言和心理情感, 都各不相同, 可谓千人千面, 千人千态。福楼拜就曾叫他的学生莫泊桑坐在面对马路的门口, 观察来往的车夫, 一天下来, 发现有所收获的车夫与空手而归的车夫表情明显不同, 侧面看到的与正面看到的也不一样。所以, 我们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使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教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随时随地地留意人们的一言一行, 一举一动。除了要细致观察人物之外, 观察自然, 领悟自然, 也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如为了让学生写好《秋景》, 可以带领学生去看山上层层的枫叶, 果树上累累的苹果, 田地里雪白的棉花, 读农民伯伯那因收获而写在脸上的笑容……让学生身临其境, 学生自然而然感悟到秋天意味着收获, 秋天意味着喜悦。教师要学生学会捕捉生活的瞬间, 当学生对生活的闪光点视而不见时, 教师可帮助他们。这样久而久之, 在写作时学生就不会觉得无东西可写了。

二、鼓励学生多读书籍, 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可能有的老师要说, 我们也是向学生强调要投入生活、观察生活, 积累生活了的呀。不错, 我们一些语文老师也确是这么口头要求了, 平且有的老师还规定学生每人必备一本摘抄本什么的。可结果是, 往往就是那些摘抄了满满本子的最勤奋的学生, 仍然写不出令人满意的文章来。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就在于你只是仅仅要求他机械地观察积累, 而没有要求他用心去感悟!什么叫感悟?字面意思的解释是有所感触而领悟。实际上它是一种敏感细腻的习惯, 一种满怀兴趣的态度, 一种含英咀华的学习方法。所谓感悟能力, 就是热情投入生活, 细心观察的能力, 就是遇事敏感, 主动独立的能力, 就是习惯于由此及彼, 由古及今, 由物及人, 推己及人的联想能力和善于凭借自己的经验和熟悉的形象来创造新形象及展开合情合理的奇思异想的想象能力。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贴近生活, 努力扩大他们的生活范围, 丰富他们的生活阅历, 使之进一步接触社会的方方面面, 还要引导他们留心身边的人和事, 对生活既观察, 又思考, 开一口深井, 努力挖掘生活的内涵, 通过发现感悟, 为自己积累更多的写作材料。

三、尊重学生的个性, 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适时地表扬

文如其人, 个性因人而异, 不一而足。你塑造的老师是带病上课, 我写的老师可能是忙于下海, 你眼中老师是伟大的, 他眼中的老师可能是平凡, 我眼中的老师也可能是不公平的, 作为教师你千万不能因为你的好恶而扼杀学生的个性。老师不必去束缚学生的思维, 不必苛求学生的思维规范, 只要是健康的, 能抒发出自己的真情善感的嬉笑怒骂文章都是好文章。有的学生写作文不喜欢老师规定内容范围, 那么就还给他一个自由的空间, 让学生在自由的舞台上敞开心扉, 抒写灵性!教师在作文指导和评价上也应摒弃传统作文教学中的陋习, 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 并播撒爱心, 情系差生, 引燃学生的写作激情。

四、师生共同习作, 增设写作的氛围

写作是一项艰苦的创造性劳动。常见的是教师坐在上面出题目、提要求, 判分数, “指手画脚”还自以为得意。殊不知这样做不但容易出现指导上的盲目性, 更重要的还容易让学生产生情绪上障碍, 从而降低教师的教学威信, 影响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反过来如果教师平常积极参与下水实践, 那么, 一方面可以现身说法, 给学生以具有深刻实践体会的指导, 另一方面, 学生会在教师直接的、切身的感染下, 大大提高写作的自觉性, 甚至产生巨大的写作欲望和冲动, 其意义是不可低估的。

为了增加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班级内可专门设置作品展览角, 学生写完作文后, 全班同学将所有 (包括老师) 的作品全部看一次, 并向该学生或老师提出自己的修改建议, 再把“成果”发回给学生或老师, 达到互相交流互相促进, 优秀的作品也可以推荐到杂志社发表。

12.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数 篇十二

普格县螺髻山镇铁道兵希望学校 罗如敏

【内容摘要】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向课堂要质量,利用目标教学落实三维目标【关键词】 课堂实效 校本培训 目标教学 三维目标

《提高农村小学生学习课堂有效性》研究以来,我们得到了很多启发。新课改,让课堂充满着生机和活力,成为学生个性张扬和生命涌动的舞台。但经过深入推进,我们发现我校孩子的成绩不是进步了,而是有所后退。我们开始对课改历程进行回顾,对教育行为进行反思,对教学质量关注,发现民族地区农村孩子由于环境所限,连基本的语言关都过不了,更缺少见识,我们由于过分强调以学生为主的理念,而忽视基本方法的训练,忽视学法的指导,导致学生缺乏必要的学习能力。张扬学生个性而忽视基本习惯培养,导致学生缺乏纪律性,缺乏勤奋刻苦等良好品质。由于过分强调探究创新,忽视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2010年是普格教学质量年,我们于2010年3月开题研究《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课堂学习有效性研究》“向课堂教学要质量”“向40分钟要质量”。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在“三维目标”方面获得协调发展,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促进知识、能力、思想方向取得进步,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课时目标,学懂知识、习的方法、培养能力,养成良好习惯。学会做人,即让学生每堂课能够学到一点东西,哪怕一课一得,日积月累使学生素养逐步提高。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要给孩子一瓢水,自己得有一桶水,围绕教师能力我校开展了许多校本培训。首先,进行理论学习,全教教师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水平测试。我们课题组组织全校教师学习《教师肢体语言的艺术》,经过学习,我茅塞顿开,原来自己一个不经意的动作竟会给孩子一个误导,比如:教学生学生字,一边叫学生注意力要集中一边自己的手插在裤兜里,自己都随意学生怎么会认真;又比如,用食指放在嘴前比大声叫安静有用。

教师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发挥主导作用,向40分钟要质量,把三维目标落实下去呢?我们的具体做法是,以我县的科研成果“目标教学”为基础,采取

第一步:自主探究,提出问题。教师先布置学生自学。我班学生预学有七件事,一是读通课文,二是勾出不认识的字词,三是勾出要认的字,并注音,四是标注自然段,五是写生字并给它组两个词,六是读课后词语,七是再读课文,在不会的地方进行批注。老师一说预习,孩子们形成了习惯,就知道要做七件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做上问题小泡泡,问题可以教师向学生提也可以学生向教师提,学生向学生提,允许发表不同见解。第二步:分组讨论,启发诱导。这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三维目标的关键。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教师应不失时机得在课堂上让学生分组讨论进行合作学习,开展辩论等活动。特别是口语交际、老师引导后学生先行思考,分小组讨论,相互提意见,再推荐代表上台汇报,效果自然好得多。教师最后充当节目主持人点破迷津,深化主题,如我在教学《太阳是大家的》,我引导太阳照到鲜花、小树、小朋友、别的国家的小朋友,鲜花、小树也在盼望着可以看出太阳对待每一个生命是平等的,大家都是太阳的孩子,应该友好相处。学生理解了主题,我又能接着提问,你跟随太阳到别的国家,见到小朋友,你会说什么?学生回答:我们要友好,我们要和平,不打仗,这样一来,使学生知识、技能、情感得到提升,达到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

第三步:及时检测,反馈评价。检测既是查漏补缺,巩固教学效果的需要,也是学生产生心理满足获得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每堂课最后5-10分钟,一般都有教学目标达成练习,由教师公布答案。学生相互批语,对练习中出现的典型错误,先让学生评议,教师再启发点拨,让学生明白自己究竟错在何处,为什么错了,然后自我纠正。这样学生印象深刻,可避免以后再犯同样的错误,增强学生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第四步:讲课、说课、评课一体化,“教而不研则浅”。加强教学反思,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上课时重视身边资源的应用,尽可能发挥自身的优势,多上示范课,每周必上远程教育课,重视说课,很多老师会上不会说。一次,一个老师说课只用了三十秒:“我这堂课有2个目标,一个是学生字,一个是关注事物的变化。没有了。”为此课题组带领大家进行了学习,通过学习我知道了说课是指教师以口头表达的方式,以教育科学理论和教材为依据,针对某节课的具体特点,以教师为对象,在备课和上课之间进行的教学研究活动。教案只说“怎样教”,而说课重点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说课绝不是上课,二者在对象、要求、评价标准以及场合上具有实质性的区别,不能等同对待。说课是“说”教师的教学思路轨迹,“说”教学方案是如何设计出来的,设计的依据是什么,预定要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这好比一项工程的可行性报告,而不是施工工程的本身。我们的老师到阳光小学应聘对方要求15分钟讲课许多老师不知道什么意思,其实这种讲课就是说课,内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说教材:提出本课时的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以及重点、难点、关键。

2、说教法主要说明“教什么”的问题和“为什么要教这些”的道理。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策略和措施等。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都要始终贯彻三维目标。

3、说学法主要说明学生要“怎样学”和“为什么这样学”的道理。要讲清教者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思维、强化学生主动意识的;不但让学生“学会”,还要让学生“会学”、“乐学”。

4、说教学程序:从教师的整个说课过程来说,应该是精华、高潮所在。教学过程要说清楚下面几个问题。(1)教学思路与教学环节安排。只要听讲人能听清楚“教的是什么”、“怎样教的”就行了(2)说明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安排。这里说明怎样运用现代教学思想指导教学,怎样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活动。(3)、说明重点与难点的处理。(4)、说清楚课题的板书设计和设计意图。经过多次学习实践老师们的业务得到提高,其实说课就是一种教学反思,既思考在课堂教学中目标达成方法措施还思考因课前准备不充分而引起的尴尬。找准成败之处,分析成败原因,善于发现偏差,纠正误区,找准对策。做到在反思中前进,在前进中全面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课题组教师还组织观看了电影《小孩不笨》并写出心得体会。马乌子老师写道“孩子不好管,老师不好当,父母得用心,是我看这部电影的感受。认真的华语老师,用自己的钱给学生买字典,抽出自己休息时间为学生补课,但是还是不能教好学生。反而成为学生的眼中钉。让我在心底呐喊:怎样才算一位好老师,怎么才能教好学生。”我在观后感中写道:“你最后一次称赞别人是什么时候?上课多表扬一个学生读书大声,班上小声也会变大声;多看他们的优点,少看他们的缺点,他们都是可爱的孩子。

《提高农村小学生学习课堂有效性》研究以来,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我们的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课题组成员对现代新的理论了解和实际操作还有一定距离,其次三维目标在各层次的学生身上体现不够,提高课堂实效性,是每个教育工作者永恒的追求,需要我们坚持不懈,探索和创新。

上一篇:医院安全生产三项制度下一篇:描写春天的美高三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