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学实验教学论文

2024-06-09

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学实验教学论文(共11篇)(共11篇)

1.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学实验教学论文 篇一

应用型国际贸易本科外贸人才的培养模式探讨经济学论文

摘要:从社会对外贸人才的需求出发,围绕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素,从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培养评价四个方面构建了国际贸易本科专业应用型外贸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体框架。

关键词: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飞速发展,对外贸人才的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而近几年来,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就业状况并不理想。许多企业表示,他们需要的是能直接进入业务状态的应用型外贸人才,而目前高校培养仍主要停留在理论阶段,毕业生缺乏对国际经济与国际贸易具体程序和方法的了解。因此,培养面向国际市场、符合现代国际竞争需要、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具备较强实践操作能力的高级应用型外贸人才,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

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模式以教育目的为导向、以教育内容为依托、以教育方法为具体实现形式。

人才培养模式包括四个构成要素: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培养评价。本文将基于“四要素”构建应用型外贸人才培养模式(见图1)。

一、培养目标

应用型外贸人才的培养目标应以社会实际需要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重点,在培养过程中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将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结合起来,培养能在涉外部门、企业等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具体而言:知识方面:掌握文化基础知识,相关法律知识,经济、管理、营销等领域的基本理论,国际经济与国际贸易的专业理论。了解当代国际贸易的发展状况,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精通WTO的规则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

能力方面:具有从事国际贸易活动必需的专业操作能力,如国内外市场调查分析能力、国际商务谈判能力、进出口业务交易磋商能力、信用证审核能力、外贸制单与结汇能力、合同签订能力、撰写各种外贸函电能力、跟单履行合同能力等。

素质方面:具有一定的思想、文化、专业和身心素质。思想素质中应突出职业道德;文化素质中应突出博学多才、视野开拓;专业素质中应突出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身心素质应突出灵活的反应力、良好的控制力、较强的适应力。

二、培养过程

培养过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是指为实现培养目标,根据人才培养制度的规定,运用教材、实验实践设施等中介手段,相互配合,以一定方式从事教学活动的过程。培养过程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培养途径和培养方案等。

(一)课程体系

应用型外贸人才,一方面要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另一方面要具有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因此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以“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重实用”为原则,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整个课程体系由“平台”+“模块”两个部分组成(见表1)。

基础平台(1)公共基础模块;(2)学科基础模块;(3)跨学科基础模块;(4)专业基础模块专业平台(1)专业骨干模块;(2)专业选修模块;(3)专业实践模块;(4)职业资格模块;(5)职业辅助模块;(6)职业拓展模块普通教育平台(1)公共选修模块;(2)人文科学选修模块;(3)自然科学选修模块表1课程体系组成基础平台包括四个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公共基础模块主要是通识知识的传授,如英语、体育、思想道德等课程。学科基础模块主要开设经济学门类的基础课程,如宏观经济学、财政与金融等。跨学科基础模块则开设经济学门类以外的学科基础课程,如会计学、管理学等。专业基础模块则开设国际贸易专业的基础课程,如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世界经济概论等。基础平台的课程都属于必修课,通过该平台的学习,为其他课程的学习打下雄厚的理论基础。

专业平台包括六个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并强调学生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拓展。专业骨干模块侧重于专业知识的深化,向学生进行系统性的专业知识教育,如国际经济合作、国际服务与技术贸易、国际经贸谈判等课程。专业选修模块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来设置课程,可进一步分为国际货代方向、国际商务方向、国际贸易合作方向等子模块,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个性至少选择其中一个子模块,主要培养学生在国际贸易专业领域内拥有一项核心技能。专业实践模块是独立的实践教学课程,如外贸模拟综合实验、单证员模拟操作等,主要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职业资格模块侧重于各种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培训,包括报关员、报检员、货代员、外销员等,这一模块体现了用人单位对外贸人才的基本要求,是求职就业的敲门砖,学生可根据市场的需求和自身的情况选修一至两个证书的培训课程。职业辅助模块是针对学生缺乏对产品、目标市场的了解而设置的,侧重于传授职业中必须的相关知识,如可以开设机电产品、纺织产品、欧盟市场、北美市场、区域经济组织等课程,这一模块同样属于选修课程。职业拓展模块是为学生的职业规划,满足个性化需求设置的,是更深层次的专业教学,该模块可以根据市场对高层次外贸人才的需求分成国际商务谈判师、涉外律师、国际贸易研究咨询员等子模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职业规划考虑选修一个子模块,也可以放弃选修。

普通教育平台包括三个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公共选修模块包括音乐、美术、书法等课程,人文科学选修模块包括社会学、文化学、历史学等课程,自然科学选修模块包括环境科学、信息学、材料科学等课程。这三个模块的课程和专业没有直接关系,主要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应用型人才必不可少的人文科学素养。

和传统的课程体系相比,该课程体系增加了职业资格模块、职业辅助模块和职业拓展模块,丰富了人文科学选修模块和自然科学选修模块,更有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宽、综合素质的提升、实践能力的加强以及职业目标的实现。

(二)培养途径

培养途径是指人才培养活动所借助的一定的载体,也就是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和手段,一般包括教学途径和非教学途径。

1.教学途径。高校的人才培养任务主要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的。应用型外贸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学模式的改革与优化。在此构建“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即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理论教学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它能够使学生通过系统学习,掌握国际贸易理论知识,建立分析实际问题的基础和框架,培养全局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案例教学有利于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实践教学是典型的参与式教学,通过全面模拟企业进出口业务的实际情景和各个贸易环节,能够使学生开拓思维,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欲望,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掌握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要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综合运用问题式、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2.非教学途径。非教学途径是相对于正常教学活动而言的,主要包括一切被称之为“隐性课程”的教育环境及教育活动,比如校园文化、社会实践、课余活动等。针对一个具体的专业而言,非教学途径主要从两个方面开展。一是组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短期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锻炼学生的意志力,提高学生的专业认知度,增进学生的职业体验和职业适应性,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二是大力开展与专业紧密相关的课外活动,如成立学生专业协会组织、建立专业论坛、开展创业大赛、专业技能竞赛等各种比赛,请业内人士作专题报告等,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沟通协调能力、组织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

(三)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是指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化形式,主要包括培养目标的定位、教学计划和非教学途径的安排等。其中教学计划是培养方案的实体内容,一般由课程的设置、学时学分结构和教学过程的组织三部分组成。在教学计划的制订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1.课程设置。第一,课程设置要体现“厚”———基础理论宽厚;“精”———精选少开;“实”———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学生就业需要;“新”———紧紧追赶学科的发展四大特点。第二,各院校可以根据办学特色和所属地域背景,开设一二门专业特色课程,以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如农业院校的国际贸易专业可以开设“农产品贸易”、攀枝花学院的国际贸易专业可以开设“钢铁贸易”。第三,为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应选择部分课程开设双语教学,如《国际商务谈判》,并使用英文原版教材。

2.学时学分结构。第一,适当加大选修课学分比重,提高学生课程学习的自主性和选择性,增强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改变知识结构单一的局面,提升综合能力。第二,在专业课的学时安排上,除独立实践教学环节外,每一门课程的学时都应分成理论学时和实践学时两个部分,努力缩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差距,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建议实践教学学时不低于总学时的40%。

3.教学过程的组织。合理安排课程的时间顺序,各门课程要衔接恰当,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注意知识与能力培养的延续性、渐进性,避免安排的混乱和无规律。

三、培养制度

培养制度是有关人才培养的重要规定、程序及其实施体系,是人才培养得以按规定实施的重要保障与基本前提。培养制度包括基本制度、组合制度和日常教学管理制度三大类。

基本制度有学年制和学分制两种模式。目前高校教育提倡学分制,这样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能力安排学习进度,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有利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早日毕业,缩短成才时间。

组合制度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额外的学习课程,如双学位、主辅修等制度。一个优秀的外贸人才,除了具备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外,还应该了解和掌握法律、营销、外语、管理、金融、信息等相关知识。组合制度正好满足了外贸人才的培养要求,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爱好特长,选择相关专业修读双学位或者辅修。目前中国重点高校普遍实施了双学位、主辅修制度,但很多地方院校还只有单一的主修制度。因此,作为地方院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先实施主辅修制度,再争取双学位制度。为了充分利用教育资源,高校之间可以联合进行选课、辅修、双学位的学习,发挥高校的群体优势。

日常教学管理制度是为维护正常教学秩序,使教学过程正常运转而制定的各种规章、规则等制度体系,如教考分离制度、补考制度及各种奖惩制度。

四、培养评价

培养评价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培养过程及所培养人才的质量与效益做出客观衡量和科学判断的一种方式。它是培养模式的调控性因素,对培养目标、制度和过程进行监控,并及时对前几种因素进行反馈、调节与优化。应用型外贸人才的培养评价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1)改进课程考核制度。加强对学生的日常考核,注重对过程的控制与评价,增加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小组作业、调研报告、课程论文等考核方式。

(2)改进考核内容。课程考核时减少对知识记忆性的考察,加强对应用性的考核,加大案例分析题、综合题、论述题等应用性题型的比例。

(3)加强实践课程考核。将课程实训与学生相应课程的学习相结合,确定评估依据和标准,重点考核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2.对学生就业情况的评价。建立毕业生追踪调查与信息反馈制度,地方和区域行业人才需求走访与问卷调查制度。

3.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建立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以专家、同行、学生、企业为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效果、教学制度等多个方面,评价方式包括随堂听课、问卷调查、交流讨论等多种方式。

参考文献:

[1]成中梅.学习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

[2]郑欣.市场营销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09.

[3]余茂辉,万青.地方高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皖西学院学报,2009,(6).

2.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学实验教学论文 篇二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国际高教界对实践教学和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越来越重视。为了与国际接轨,中国的多数高校也纷纷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中对实践教学越发重视,高校的管理者和教师也清醒地认识到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应用型本科教育成为各高校普遍的办学定位,应用型本科重在“应用”。因此,要改革以往的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注重地方特色,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微观经济学作为研究微观经济主体的决策行为以及其对经济资源配置影响的一门科学,日益发挥着对社会经济现象和活动的解释和预测的功能,所以说微观经济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但仍有很强的应用性,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实际,突出“应用”二字,提出了教学方法的改革思路。

二、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分析

1、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性质分析

微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研究微观经济领域内的问题,研究对象为单个经济,其核心问题是价格问题,研究的重点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微观经济主体的决策行为及其对经济资源配置的影响。从理论上讲,微观经济学既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经济学其他研究领域的基础。所以,它是一门理论性学科;从实践上讲,微观经济学理论既可以用于指导企业或消费者的决策行为,又可以用于指导政府的决策行为。因此,它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2、微观经济学课程的特点分析

(1)章节多,内容抽象难懂。从目前使用较好的几本微观经济学本科教材来看,章节都比较多,如曼昆编著的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有22章,黄亚钧主编的微观经济学教材有16章,岳贤平主编的微观经济学教材有15章等。从内容上看,以曼昆编著的教材为例,主要内容有: 经济学十大原理、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供求均衡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赋税的代价、 国际贸易、公共部门经济学、成本理论、市场结构理论、生产要素市场理论和微观经济学前沿等内容。大部分内容是对西方国家微观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理论成果的总结,而且是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采用公式、图形和数学模型来阐述经济发展规律的,比较抽象,这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所以,大多数学生反映学起来费劲难懂。

(2)研究方法多,数学知识是基础。随着微观经济学课程的不断成熟,其研究方法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如规范分析法、实证分析法、静态分析法、动态分析法、均衡分析法、非均衡分析法、数理公式分析、几何模型分析等。但总体来看,还是以实证分析法为主,主要是大量运用数学模型及推理来论证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自数学进入经济学以来,它提高了经济分析的水平,对于微观经济学课程而言,一是借用了微积分,尤其是偏导数和全微分等武器,提出了一般经济均衡问题,创立了当今的消费者理论、生产者理论、垄断竞争理论等;二是借用了集合论与线性模型分析了相关的经济学问题。可见,数学对于微观经济学课程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学生在学习微观经济学的过程中,必须得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

(3)图形多、曲线易错乱。为了便于理解,微观经济学课程把经济变量之间的复杂关系,通过理论假设,用图形来直观阐述。但该课程涉及图形分析的章节比较多,而且曲线太多且有相似之处,学生在记忆时往往会产生错乱的现象,要么记错了曲线移动的方向,要么记错了曲线的种类,导致在分析实际经济问题时出现差错。

三、微观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强化实践教学只停留在口头上,没有形成一种理念

十八届三种全会以来,很多高校为了响应“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这一精神,纷纷喊出了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加强实践教学,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响亮口号, 高校微观经济学课程也随之改革。但从实际情况看,真正落实到位的高校很少,绝大多数高校只停留在口头上,老师上课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没有调动起来。可见,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设,对于多数高校来说还没有形成一种理念。

2、老师缺乏实践经验,没有形成良好的实践型教学团队

从目前的情况看,一方面,高校担任教微观经济学课程的老师,基本上都是从高校毕业之后直接走进高校,缺乏对经济学知识的实践锻炼,基本上没有尝试过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难以胜任相关的实践指导工作,更谈不上科学合理地培养应用型人才了。另一方面,高校教师缺乏实践教学环节的专门训练,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或到相关高校进行实践培训的也屈指可数,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对于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至于说组建实践型教学团队更是纸上谈兵。

3、教学手段和方法仍显短缺和落后,没有形成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

一是高校多媒体教学设施短缺,不能满足教师案例教学、实务展示等教学环境的需要,并限制了教师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二是目前的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其方式主要局限在课堂上,自始至终都是老师讲,学生听,而且学生早就厌烦了这种被动式学习的方式,根本不想主动参与到教学中,因而无法活跃学生的思维。再者,因章节多, 课时偏少,老师需要赶进度,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案例教学或课堂讨论。另外,据学生反映,有些老师准备的案例太长或太老,学生没有足够的耐心和兴趣,即使参与其中进行课堂讨论也是被逼无奈,应付了事。可见,教师从本质上没有真正把理论和实践有效的结合起来。

4、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薄弱,难以满足教学实践的需要

一方面,为了应付各级评估检查,院系签订了一批经济学实践教学基地,但签订的这些实践基地大多数如同虚设,浮于形式,学生到这些基地实践锻炼的却很少,有些实践基地甚至每次只能容纳一两个学生进行实践,不能满足大批学生的实践需要。另一方面,我国企业改制后管理者有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的倾向,对于没有任何经验的在校学生,拒之门外,再加上和专业相关的实践基地少之又少, 总体上不能满足教学实践的需要。

5、考核方式单一,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微观经济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考试方式一般采用闭卷考试,题型主要有单项、多项选择题、概念解释题、简答题、计算题、论述题等,案例分析类的题目比较少见,这些题目主要考察学生的记忆能力,而对于学生如何根据所学理论结合实践进行判断、分析的考察甚少。因此,对于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缺乏锻炼,没有达到应用型本科教学的预期效果。

四、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路径

1、加大宣传,让师生认识到微观经济学实践的重要性

微观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政府的许多决策如果能够科学地运用微观经济学知识,就会减少决策的盲目性;对于企业而言,微观经济学中的均衡价格理论、弹性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成本与收益分析、市场结构理论等等对于企业进行生产经营决策更具有指导意义;对于消费者来说,微观经济学中的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可以指导他们的选择行为。因此,要通过大力宣传,让师生都认识到该课程实践教学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形成一致的思想、理念和行动。

2、注重教师实践经验的培养,创建实践型教学团队

一是要让微观经济学的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积累实践经验;二是要实行以老带新的“传帮带”活动,让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帮助实践经验缺乏的年轻教师;三是组织微观经济学的相关教师进行专门培训,通过培训,掌握实践教学的方法和能力;四是要创建实践型教学团队,团队成员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形成科学合理的实践型教学队伍。

3、丰富和完善教学手段和方法,确保经济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

为了改变单纯的课堂教学方法,一方面,高校应配齐多媒体教学设施,满足教师在案例教学、实务展示等教学环境的需要,以增强教师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教师应灵活选择案例教学法、素质拓展法、幕课教学法等教学方法,以便微观经济学理论能够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达到预期的效果。

(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搜集一些和经济学原理相关的真实情境或事件,通过课堂讨论,剖析现实经济问题,揭示经济现象隐含的本质内容, 吸引学生认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思考、分析和剖析问题的能力。例如针对禁毒还是教育能够减少与毒品相关的犯罪这一问题,教师可以收集一些禁毒和教育对毒品犯罪产生影响的案例,让学生主动思考和分析,做出判断,教师通过讲解和点评让学生真正理解问题的本质,通过案例教学,理论联系了实际, 进而达到预期的效果。

(2)素质拓展法。素质拓展起源于国外风行了几十年的户外体验式训练,通过设计独特的富有思想性、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户外活动,培训人们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是一种现代人和现代组织全新的学习方法和训练方式。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经济学的内容设计一些富有思想性、挑战性和趣味型的活动,通过团队合作和理论指导,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精神。如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对当地经济的促进与影响这一主题进行素质拓展,让学生通过团队合作,自我实践,展开调研,收集资料,分析大众创业与创新对地方经济所作的贡献,通过素质拓展,理论联系了实际,达到预期的效果。

(3)慕课教学法。慕课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它发展于过去的那种发布资源、学习管理系统以及将学习管理系统与更多的开放网络资源综合起来的新的课程开发模式。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把所有的教学资源全部共享到网络上,让学生自学,而教师要在每周组织开展经济学相关的研讨话题,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研讨问题,充分解决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疑问。 如教师可以布置烟草垄断行业的讨论话题,让学生课下学习、思考,在每周一次的研讨会上,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或有疑问的问题让大家一起讨论,老师在现场可以帮助解决问题,通过研讨,理论联系实际,达到预期的效果。

4、加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确保满足教学实践的需要

大学生要进行实践教学,必须想方设法拓展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一是要签订和微观经济学这门课程相关的实践基地,不能光强调数量,更要注重质量;二是要维护好现有的实践教学基地,要经常性地和基地的负责人沟通交流,尽量请基地负责人(企业的领导)来学校讲学,或带学生到企业进行短期的实践;三是鼓励教师与企业共同研发科研课题,学生参与其中,在实践中不断锻炼和提高。

5、创新考核方式,确保成绩评价体系科学全面

闭卷考核方式有其致命的弊端,以考核记忆为目的,缺少实践锻炼的考核。因此,要创新微观经济学的考核方式, 要突出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的考核,要建立科学全面的成绩评价体系,如总成绩除了考试成绩外, 还要将回答问题、作业、课堂讨论、实训报告、素质拓展、相关小论文,章节测试等计算在列,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通过理论的指导进行科学的实践。

摘要:目前,应用型本科教育应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基于此,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分析了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归纳了微观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该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路径。

3.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学实验教学论文 篇三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经济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320-02

一、应用型本科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经济学教学改革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经济学课程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它为经济和管理的各专业学习经济管理行为提供理论依据。全面系统地学习经济学,可以了解消费、生产以及市场的基本运行,了解作为个体的消费者、生产者在市场中的行为,把相关的理论体系串联起来,包括经济理论以及与其相关的经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整个经济体系中重点掌握经济学的概念和各个概念之间的逻辑联系,同时要让学生把理论和实际更好地联系起来,能够对国家和国际上存在的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进行客观、准确地分析,能够独立地处理相关的经济事务,在学生就业方面,能力的培养是关键。目前社会越来越需要“重基础、宽专业、多方向”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而经济学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经济学教学必须突破以前重视理论而轻视实践的弱点,在经济学的教学中增加应用性,体现培养应用型人才,改革经济学教学。

2.经济学的教学必须突出应用性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要求有二方面: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要培养重视生产、管理、服务、建设等高科技应用型人才,这样的初衷是从办学特色和办学定位的角度来分析的。经济学教学的基本原则是以能力为主,兼顾需求和用途,注意需求的“准”和用途的“度”。第一,目前国内的经济学课本过多地强调理论教学和数理模型,很多经济学的课程内容繁杂,知识点多,内容抽象难度大,这对授课来讲无形中加大了难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定问题,如理论较多,经济学方法略显不足,全盘接受西方的经济思想,没有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作出批判评价。第二,经管类专业的学生数学基础较薄弱,学生擅长定性分析,对逻辑分析和定量分析比较差。第三,西方经济学教材对应用型的本科高校不太适合,我国西方经济学教材建设远远落后经济理论研究,理论和实践脱节。大部分高校以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西方经济学等为主,这些教材理论体系是新古典经济理论,没有反映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前沿,理论的阐述较多,而轻视实践教学,最大的弊端是没有将西方经济理论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目前的经济学教学已经不适应社会的长远发展,在教学中迫切需要注重应用性的培养。

二、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经济学教材选用偏重规划教材

应用型本科高校一般是三本院校,三本院校学生的生源客观上讲,比一本、二本高校的学生差,但是在教材的选用上,为了满足评估的需要都选用国家规划教材和优秀教材,而这些教材基本上都是二本以上的高校编写的。这些院校编写的教材层次过高,偏重于理论,内容过于深奥,这就有悖于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目标的要求及其生源特点。学生学习过于复杂的理论知识,尤其是要运用高等数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给学生造成心理负担,使学生丧失学习经济学的积极性。与此同时任课教师也在教材、内容、方法上陷入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矛盾中。所以,规划教材固然好,但是不适合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学。

2.教学定位不明确

应用型本科高校突出应用型,要压缩理论课的课时,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投入到实践中去,结果造成有些经管类专业不开设经济学课程。如会计学专业不学习政治经济学,而只开设西方经济学,让学生很茫然的是学生连工资的构成都不知道,加之西方经济学为资本主义服务,这样会对学生的价值观造成影响。还有些学校的物流专业不开设西方经济学,而是直接开设市场营销、物流成本会计等课程。这样的做法也无可厚非,但是学生在学习中发现很多名词不理解,不理解市场的供求关系、不理解生产成本理论,不理解市场失灵,这样的学习使得学生的厌学心理更重。

3.教学方式比较陈旧

目前国内高校普遍采用的是课堂教授的方式,这种方式最大的好处就是让学生更快、更多地学习专业术语和相关理论,但同时最大的缺陷就是学生永远被动的学习知识被动的接受知识,即使在课堂上讲案例,学生也是被动的“填鸭”,笔者在讲课中讲到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学生没有反应,后来才发现学生在1998年才几岁根本不了解当时发生什么大事件,完全不能理解经济案例,不能将经济学原理用来分析实际案例,学生也不主动学思考那些经济学原理不能解释的现象。教师也认为应该在有限的课堂上尽可能多地给学生讲解抽象的理论和解释,讲解经济模型,结果造成学生不能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而是被动接受,进而使得课堂气氛沉闷,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与交流。学生普遍感到经济学内容晦涩难懂,丧失学习信心。

4.教学考核方式单一

经济学课程的考核方式一般都是期末闭卷的考核方式,用总评成绩来反映学生学习的好坏。总评成绩由平时考核成绩(包括课后作业和考勤)和期末闭卷考试成绩构成,一般占成绩的30%,而期末考试占70%。期末考试的成绩所占份额较高,所以就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只要到了期末“背多分”就能及格了,导致他们上课不认真或者是根本就不上课。以至于全班作业也就发现几个版本,其余的都一样,那就是别人做了抄一抄敷衍了事,也能得到平时成绩。考试前几天临时抱佛脚也能勉强及格,达到学生“60分万岁”的目的。虽说经济学的理论性很强,但是经济学的应用很广泛,这种注重考核结果而轻视过程的单一考试方式,不利于学生理论应用于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应用型本科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建议

1.注重对经济学课程的准确定位

经济学是具有阶级性的,因为西方经济体现资本主义的合理性和优越性,是资产阶级的上层建筑,是资产阶级使用的经济学,而我们引进和学习西方经济的目的是如何发展我国经济,中国市场经济和改革如何更好地运营,因此在学习中,要合理的辩证的思维,借鉴其中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利的部分,这对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在讲课过程中呈现西方经济学的本来面目,又要认真地剖析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内容,始终凸显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地位,并指出二者的区别,让学生在实践中正确的认知并且运用经济学,把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相结合,在掌握西方经济概念和原理的基础上,联系实际进行分析和思考,最终的目的是要会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准确的认识到西方经济只是经济的一个分支,不是涵盖全部的经济学,了解西方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性,认清西方经济和其他经济之间的关系等。

2.更新经济学课程教材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材应注重学生的实际水平、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选择适合应用型高校的特点的、新版的教材,同时也要求较经典的教材。而一些应用型本科高校要求用十二五规划教材,优秀教材,甚至是外文原版教材,笔者认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即使使用国内的规划教材都有些偏深,内版教材很注重理论结构,有很好的整体性,在基本理论与内容体系上都很全,突出了经济学的理论性,应用性就较少。可以选择适合应用型高校学生的教材,不注重是不是规划教材,突出实际应用能力的经济学教材就可,浅显易懂。或者在吸收消化国内外不同版本的教材基础上,组织本校教师和兄弟院校的教师共同编写教材,补充案例吸收经济学发展的前沿理论,增加拓展经济思维方式和能力的思考题;同时建议为那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推荐外版教材,增强经济实感和对经济学的应用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考文献和自学参考书目,使教师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将经济学课程的精髓教给学生。

3.改善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教学方式上现在大多数学校都采用多媒体教学,把枯燥的理论用声、文、图、像等形式形象的演示出来,节约了教师在黑板板书的时间、同时加大了课堂信息量,激发了学生的学生兴趣。但是这也有缺陷,因为图文并茂的时候就怕学生只记住有趣的例子,而把理论忽视了。笔者在讲授微观经济学时,把需求表和供给表冠上名称,并用讲课季节学生最喜欢最熟悉的商品名称加在表头前。结果最后把这两个表格放在一起时,学生能脱口而出的是商品名称,而不是需求表和供给表。所以要在枯燥与兴趣之间找到平衡,需再加上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如在讲授机会成本时,最早的时候是让同学们计算上大学的机会成本,让学生明白是上大学好,还是不上大学好,让学生自己明白从而好好学习。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学生对学习越来越不重视,不及格的人数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课程上都在增多,现在上课就让同学们自己计算考试不及格的机会成本,还有针对作弊现象让同学贴身体会考试作弊后的机会成本,这样让同学们感同身受,达到激发认真学习各门课程的目的。除此之外还应让学生开展经济调研,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建立网络课程,在课后进行网上答疑,将课件和视频传到校园网以便在课余时间增加学生与老师交流的机会。

4.完善考核制度

考核中应进一步细化考核指标,建立以基本知识和理论、基本技能为基础,以综合运用能力为重点,以学习态度为参照物的综合考评体系,可以采取笔试、口试、讨论、作业、考勤等方式进行考核。在考核指标的设计上,划分出不同的分值权重: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占总评成绩的50%左右,主要以闭卷形式进行,其余的50%由任课教师根据各专业特点和自主性教学内容自由命题,作为期末总评的一部分。笔试和口试主要考核学生对教学基本内容的掌握情况,讨论和作业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考勤主要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为保证考核的科学性,教学团队应该加强西方经济学课程试题库建设,根据不同专业确定不同的主客观题比重,对口试、讨论、作业和考勤的评分标准要通过分解小项进行量化处理,以提高考评结果的真实性、公平性和合理性。另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写读书笔记和课后小论文,在期末总评中给予适当的加分,改变过去那种30%的平时成绩,70%的期末考试成绩的单一的考核方式。

参考文献:

[1]张俊娥.应用型高校《西方经济学》的教改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1).

[2]李英.考试作弊的机会成本分析[J].出国与就业,2012,(6).

4.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学实验教学论文 篇四

摘要:“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体现了一种“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通过对传统国际贸易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后,探索了一条以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为核心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自从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各外贸型企业都需要大量的国贸高级应用型人才。这一需求远高于对单一的高职高专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和学术型人才的需求。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大众化,越来越多的高校,包括研究型大学,在国际经济与贸易这个专业上都把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根据麦可思研究院《中国大学就业蓝皮书》的报告,在2010届学生毕业半年后失业最多的本科专业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名列第三,达到了0.93万人。同时,根据麦可思研究院的的数据统计,2010届毕业生在本科离校时掌握的基本工作能力水平为53%,而本科工作要求达到的水平为62%。说明培养广大外贸型企业所急需的本科层次的高级应用型国贸人才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必然选择。

一、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国际贸易教育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致使毕业生不能适应外贸行业发展的需要。目前高校的国贸人才的培养和市场实际需求联系不够紧密,不能满足加入wto后外贸行业快速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来,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仍然还是套用研究型高校的培养模式。普遍是重知识传授而轻品德培养,重理论而轻实践,忽视了贸易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导致培养出来的国贸人才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2.课程设置不完善,教材选取不当,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国际贸易课程的设置通常包括通知教育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和集中实践课,其理论和实践课程的学时比例一般为3∶1。只占25%的实践课程不能很好地满足国际贸易实践教学的需要。而对于教材的选择,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仍选取的是研究型的规划教材,或是有部分实训的应用系列教材,没有根据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求来选取或编写配套教材,最终影响了应用型本科的人才培养质量。

3.国际贸易专业“双师型”教师缺乏,现有教师实践能力相对较弱。国贸专业的教师大多数来源于普通高等院校,没有从事过专业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不强,不能很好地组织和指导实践教学活动。同时,有些专业课老师虽然长期从事专业课的教学,但由于课程和科研任务较重,使得他们很少有时间深入到企业进行锻炼学习,因此他们专业课程的知识老化,教学观念陈旧,不能满足当代高级应用型国贸人才培养的需要。

4.实践教学环境基本建设还不够完善。实践教学环境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校内实训基本条件不足,实训体系的真实性不强,难以达到边做边学,学做合一的效果;二是校外实训基地数量不足,教学效果不好。虽然有部分企业与学校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但因为学校的教学安排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相一致,而使得部分的校企合作模式流于形式。

二、“工学结合”是应用型本科国贸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应用型的特征是:能从事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工作,在生产与经营管理一线中能解决实际问题;有实际应用导向的知识转化能力,能在实践中应用,在应用中创新。因此,国贸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就是要培养能准确掌握理论知识,受到国际贸易实务的基本训练,具备较强的外贸业务实践能力,具有洞察形势随机应变、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开拓创新驾驭市场,适应新形势下外贸行业系列岗位群工作及相关贸易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国贸人才。而“工学结合”则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最有效的途径。

“工学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19英国开始的“三明治”教育模式。三年后,也就是在19,美国也出现了称之为“合作教育”的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在其后的一百多年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日本的“产学合作”,德国的“双元制培训”,法国的“学徒培训”等多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而在中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起步较晚,在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以及教育部颁布的16号文等主要文件中,“工学结合”才首次成为职业能力教育发展的关键词。

那什么是“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呢?世界合作教育学会给出的解释是:将课堂上的学习与工作中的学习结合起来,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与之相关的、为真实的雇主效力且通常能获取报酬的工作实际中,然后将工作中遇到的挑战与增长的知识带回课堂,帮助他们在学习中进一步分析和思考。这一解释体现了一种新的价值取向,即由封闭的学校教育走向开放的社会教育,从单一的学校课堂走向实际的职业岗位,从学科学历本位转向职业能力本位,从理论学习为主转向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能力解决现场实际问题为主。

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构建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1.针对应用型国贸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根据市场对国贸人才的需求,笔者拟把应用型国贸人才的培养目标细化如下:

(1)毕业生毕业后能直接上岗操作,迅速成为各企业单位的业务骨干。这就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通过社会考试,取得跟单员、单证员、报关员、货运代理员等资格证书。

(2)毕业生毕业后能适应多种岗位需求。主要体现为能适应在企业外贸业务经营和管理部门工作;能适应在企业涉外采购、销售部门工作;能适应在涉外企业的生产、加工、运输、储存、物流配送等部门工作;能适应在“三资”企业采购销售部门等从事外贸工作等。

(3)毕业生毕业后具有自我生存、自我适应、自我发展的能力。在学校通识教育和学科教育的基础上,通过自我学习、实践与提高,逐步取得国际贸易相关技术职称,逐步成为各类涉外企业的销售部门经理、品牌经理、高级主管等。

因此国贸专业培养目标的特色是分三项要求,以体现分层次人才培养与发展的不同目标。第一项要求是最基本、也是最直接的,体现了人才培养的初级目标:即着重于毕业生自我生存能力的培养,以保证充分就业的需要;第二项要求是客观和现实的,体现了人才培养的中级目标:即着重于毕业生自我适应能力的培养,以保证理性选择职业的需要;第三项目标是通过努力所追求的,体现了人才培养的高级目标:即着重于毕业生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以充分体现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和满足市场人才不断完善和发展的需要。

2.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目前,绝大多数经济类高等院校都已经开办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竞争相当激烈。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在专业培养模式方面有所创新,培养出更适合市场需要的人才。经过广泛的市场调查和人才需求调查,笔者发现在中国的外贸业务的企业中,对基本业务操作人才的需求很大,外贸跟单员、报关员、单证员和业务员除了相关知识外,更主要的是能拥有从事涉外商务活动的能力。因此,笔者提出了以下课程体系结构:

(1)构建立体化教学资源。为满足人才培养方式多样化的需要,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该积极构建立体化教学资源,即要有来自校内有着丰富教学经验和一线从业经验的校内专职教师,又有来自校外外贸企业有着丰富从业经验的兼职教师。核心课程应根据国家规划教材编写一批适合学校实际教学的立体化课程教材,同时利用精品课程的建设契机,整合各网络资源,建立共享型专业资源库,打造功能强大的资源信息共享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教学地点也不应仅仅局限于教室和网络课堂,还应包括实训室、商品模拟交易会、校园文化超市、外贸业务现场开展教学活动。而教学素材则应包括电子课件、案例库、习题库、实训手册、真实业务档案等。对于已和学院签订了合作协议的校外外贸实习基地,则要利用学校专业化的优势资源,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以使得校企双方优势互补,合作双赢。

(2)设计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为符合人才培养的规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采用循序渐进的形式设置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即采用“能力分块项目实训、虚拟任务综合技能模拟操作、考证实训、顶岗实习”的实践教学模式。根据教学设计要求,通过真实岗位群能力分析,先由专业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实训项目,专业再整合课程内容,设计虚拟任务综合模拟操作项目,继而开展顶岗实习等真实情景式实践操作。从而由低到高逐级递进,将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序从简单到复杂,从单项到小综合再到大综合,分阶段进行,从而体现了教、学、做相结合的专业能力培养模式特点。

通过上述两方面课程体系的构建,以达到缩短理论教育与实践之间的差距和缩短毕业生进入外贸岗位的时间的效果,从而实现国贸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按照“工学交替”的思想修订教学计划

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行的学年学分制的特点和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进程主要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进行学科基础课程的学习,主要安排在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期间包括政治文化课、通识选修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第二阶段采用专业课和集中实训相结合的方法。在第三学年将国贸专业课按其所包含的国际市场开拓能力和国际贸易基本业务操作能力进行分块,相对应地进行项目专项实训,并将课堂搬进合作的校外企业当中,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第四学年,则通过综合技能模拟操作、考证实训和顶岗实习来组织教学。在顶岗实习阶段,学生要到企业中去进行为期6个月的工作学习,在这期间,学生要与学校签订实习协议,学校安排专业课老师进行严格的实习过程跟踪,同时聘请实习企业的优秀员工兼任学生在企业的指导老师。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企业按一般员工的要求对其进行管理,并发给学生相应的薪资报酬。

(三)“工学结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工学结合”的教学必须以做为载体,在做中教,在教中做,在做的基础上实现教、学、做三者的有机统一。传统的案例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可以让学生对各知识点进行思考,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有专业针对性的角色扮演式的情境教学,则可以让学生身处一个真实的业务情境中,设计出贸易流程中的真实角色,由学生扮演,亲身感受,增加对业务情景的感受力。还可运用视频教学,将报关、报检、货运、做单等现场中的情境穿插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使学生可以看到真实的外贸业务流程,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和形象思维能力。在实训环节可通过各种类型的模拟教学软件,在老师带领下让学生进行计算机联网的实践操作,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而各种类型的比赛,比如国贸案例大赛、商品归类大赛、经营模拟沙盘大赛都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与校内外同专业的学生相互进行交流,提升学习的激情,增强学习效果。

(四)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学团队

要顺利的把工学结合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模式运行好,就必须全面提高老师的“双师”素质。所以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师必需要从原来的学科型教学思维中摆脱出来,从单纯的课堂教学中摆脱出来,把自己转变为一个真正的既有丰富教学经验,又有丰富实际业务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具体的提升教师“双师”素质的措施如下:

(1)通过培训与考证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

(2)根据实践教学的需要,可以从外贸企事业单位引进既有实践经验,又有较为扎实理论基础的高级商务人员和管理人员充实到“双师型”教师队伍中。

(3)根据实践教学的需要,可以从外贸企事业单位聘请一些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行业专家以兼职教师的身份来校承担某一门专业课或实践教学的任务,从而改善教师结构,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

(4)选派在职的青年教师下到企业进行挂职顶岗。这样可以让青年教师有效地学习实际操作技能,了解国际贸易的前沿动态和企业相关职业岗位群人才需求的素质、知识和能力要求,把国际贸易领域中的最新动态引入课堂,提升教学水平。

(5)鼓励教师积极指导学生参加校内外的专业技能竞赛、挑战杯创业大赛等,通过比赛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教的目的,推进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

(6)制定出相应的职称评定标准并且完善“双师型”教师的评价体系。设立“双师型”教师津贴等激励机制,为他们参加职称考试提供便利,为“双师型”教师实行两种职称评定时可交替进行创造条件,以促使更多教师成长为“双师型”教师。

参考文献:

[1]杨光明.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4):15-17.

[2]温晓琼.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实践与探索,2010,(1):149-150.

[3]罗振华.浅谈高职经贸类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j].职教论坛,2010,(2):66-68.

5.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学实验教学论文 篇五

1 管理经济学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

管理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一门新兴学科,是MBA 和EMBA(高级工商管理硕士)的骨干课程。西方经济学至少已有200 多a 的历史,相比之下,管理经济学还十分“年轻”。世界上第一本《管理经济学》著作由美国经济学家JOEL DEAN (乔尔·迪安或吉尔·帝恩)写成于1951 年,在20 世纪80 年代由国外引进我国。本门课程从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出发,系统介绍了管理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应用,主要内容包括:管理经济学的性质、市场供求及其运行机制、生产决策分析、成本利润分析、市场结构和企业行为、寡头博弈与企业的策略选择、定价实践、长期投资决策,以及市场失灵与政府规制。结合教学实践, 本门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理清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两门课程的关系十分密切,管理经济学的经济原理与方法主要来自于微观经济学。作为经济学和管理学专业基础课的微观经济学是一门理论科学; 而管理经济学类似于农业经济学、贸易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是把经济学理论应用于某一社会经济领域的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综合交叉性的学科。作为沟通经济学理论与企业管理决策的桥梁,管理经济学可以视为微观经济学某些部分的应用,这些部分包括风险、需求、生产、成本、定价和市场结构等,了解这些原理有助于企业的管理者建立理性的决策思路,为经理人员的管理决策提供分析框架。管理经济学因为研究管理者如何在资源约束的情况下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如何在外部环境变化的情况下及时准确地做出反应等重大问题,而成为工商管理者和企业提高其自身价值的必修课。从这个意义上说,管理经济学实际是管理者的经济学,也可称作“企业经济学”。

1.2 深化管理经济学课程内容的改革

新修改的教学计划要求在管理经济学课程教学中体现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改革。2013 年教学计划进行修改,将课程的理论学时由36 学时调整为32 学时, 修订了部分章节的内容设计和相应的课时安排。此次大纲修订,侧重于管理经济学原理的理论性和实用性并重的结合。选用了中国人民大学与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国内外较权威的教材,其内容体系也是国际上普遍认同的管理经济学的基本体系,突出了时代要求和实际应用。具体讲授管理经济学课程的基本理论部分,选取了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的案例,以使学生提高理论与实际、学习与运用等方面的能力。

1.3 重视管理经济学课程的实践教学

6.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学实验教学论文 篇六

由于实验课没有专门的笔试,评定实验成绩的主要依据就是实验报告。对于实验报告进行评价的基本标准就是自己动手对实验的准备工作、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进行记录并分析三个环节,要求实话实说,不能造假。综合实验结果,实验过程需要反映在最后提交的建模综合实验报告中,要求实验报告体现出每位同学独立完成计量经济学建模的详细思维过程,以计量经济学建模的各个步骤为报告的主要框架,详细说明模型的选择过程、数据处理过程。对于指定模型的数据要求更新到最新。本次实验课成绩依据提交的最终实验报告并结合答辩环节综合评分。

实验的准备工作主要是指对相应变量(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的统计数据进行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以及确定变量之间的关系形式进而建立计量经济模型,通过实验准备工作可以反映出学生对统计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能力。这里对模型的引入必须注明出处,一般作如下要求:如果是采用教材中的某个理论模型,详细注明模型、数据所在章节、页码;如果采用的是期刊论文(应提供完整的期刊信息、整篇论文)、硕博论文、或者一些研究论文,需要同时提供所引用模型、数据部分的完整的电子版和纸质版(和实验报告一起上交)。实验过程主要是在统计数据收集整理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计量经济学方法对计量经济模型进行估计,求得参数的估计值,并进行相关的统计学检验和计量经济学检验和修正,通过实验过程可以反映出学生对计量经济学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对于实验结果的经济学解释在实验报告中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因为计量经济学实验的目的就是要解释和预测经济现象,如果实验结果与经济理论或者经济现象不符,就要分析原因或者重新进行实验。对于一些有创新性的实验报告,要适当给予加分。采用多种计量检验方法进行检验同一个计量检验项目的(比如异方差等)检验和修正,完成情况较好者,可以适当予以加分。先提交最终实验报告电子版Word文档(文档的格式要求见实验报告要求,不提供实验报告模版)才能参加答辩,答辩完成后在老师规定时间(一般在答辩结束后一周之内)提交纸质版实验报告。(务必注意:电子版实验报告请按规定时间发送到电子邮箱,超过规定时间按没有提交处理)本次实验总成绩30分依据所完成的实验准备工作和实验报告所体现的实验过程以及实验报告格式等方面的工作质量先进行定性分类,分为一、二、三档,赋予不同的起评分,分档时从数据质量主要看真实性、可回溯性、数据量及对数据的各种处理信息等为主的评价指标。一档起评分为28分;二档起评分为24分;三档起评分为20分;各档成绩可分别上下浮动2分。

答辩要求能说清楚模型的数据收集与处理过程,并讲清楚自己所做的工作与引入模型的差异,以及自己在建模过程中的难点和一些新思路、新想法。答辩问题也会涉及到报告中相关的计量经济学理论、概念和方法,或者与模型中一些具体细节问题。答辩环节表现优秀者,可以向上调高一档给分,表现较差者,也会向下调低一档给分。

(注:整个过程必须是独立完成,如发现抄袭,实行一票否决,该学习环节成绩给予零分。)1

实验报告要求

B5纸:

页面设置:上2;下1.5;内2;外1.8。对称页边距。页眉1,页脚1.2。页码居中。字号:计量模型名称黑体小三号字加粗;内容宋体五号字,二级标题加粗;

行间距:18;计量模型名称与内容空一行;文档网格:只指定行网格,行每页40,跨度15.6磅

表格:内容五号字,行间距18。

如果有插图:图示黑体小五号字加粗

另注:提交的电子版word文档名称按如下格式标注:

11数理统计张三11018020020(全国或某地区)×××××(模型)

7.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学实验教学论文 篇七

计量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类各专业的八大核心课程之一, 在经济学科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国内一些主流权威期刊如《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均对向其投稿的文章要求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注重计量建模等实证分析在经济问题研究中的作用。这一现象提升了计量经济学在教学和科研中的地位, 有利于促进计量经济学教学的发展, 使学生更加认识到了计量经济学的重要性。

计量经济学作为经济学、数学、统计学的交叉学科, 除了对经济学基本理论要有所了解外, 更重要的是要拥有扎实的数学功底, 尤其是对数理统计知识的掌握, 对学好计量经济学十分关键。正是由于计量经济学大量运用数学推算、数学模型, 使得很多学生尤其是数学功底较差的文科生, 在刚刚接触还没有深入学习计量经济学时, 就已经对其产生了畏惧心理。在计量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 笔者感受到很多学生由于害怕数学, 对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的学习兴趣不高, 在学习过程中存在死记硬背的现象, 不能够理解计量经济学的实质, 导致其在运用计量经济学进行论文写作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错误和不规范。围绕安徽科技学院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对课程教学的要求, 笔者在此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工作经验, 讨论目前的计量经济学课程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1 应用型本科高校计量经济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先修课程缺位, 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计量

经济学的基础是数学与统计学, 经济理论只是运用计量经济学进行具体经济问题研究的理论知识, 对计量经济学的思想及模型的推导及回归结果的检验都是数学、数理统计学的知识, 因此在学习计量经济学之前, 学生必须要掌握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统计学等知识。这些课程的难度系数较高, 要学完上述的有的课程至少需要三个学期, 但是当前应用型高校建设的一个方向是压缩理论课的学时, 提高应用型实践课程所占的比重。安徽科技学院在财经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对教学进行的改革中, 为了减少理论课在四年中的比重, 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与概率论的教学全部放在大一学年, 只用了一个半学期的学时, 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而且由于课程难度大, 学生无法牢固掌握这些知识。计量经济学放在了第二学年上半学期, 并且与统计学同时进行, 在计量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统计量的分布和假设检验的理论背景也无法理解, 这不仅增加了授课教师的教学压力, 而且从一开始就使学生对计量经济学抱有畏惧的心理, 也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

1.2 缺少适合应用性人才培养的教材计量经济学作

为现代经济学分支, 引入国内的时间较晚, 在全国财经类专业普遍推广的时间也不足十年, 所以早期的计量经济教材大多为国外翻译本和移植本。由于国外经济学理论很早就已经十分数理化, 国外经济学专业人才的选拔也注重学生的数理分析的功底, 这与国内的差别很大 (国内经济学专业在很长时期内只招收数学功底差的文科生) 。因此国外计量经济学教材主要是介绍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论, 以理论推算为主, 这对于国内本科生的学习压力很大。近年来国内学者出版了不少自己编写的计量经济学教材, 但是现存的教材还是包含了太多的数学与统计学知识, 过多的侧重数学推导, 给学生的感觉更像是一门数学课, 而不是一门经济学课。缺少案例的计量经济学教材, 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是一头扎进了大量的数学理论模型之中, 不能将所学的知识进行适当的运用, 解决不了实际问题, 对于安徽科技学院这样的以建设应用型本科为人才培养目标的高校, 现有的计量经济学教材显然不符合要求。安徽科技学院财经类专业自开设以后一直以招收文科生为主, 现有的计量经济学教材过多注重数学理论, 缺少案例分析的现状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感到难度较大。

1.3 注重课堂理论教学, 缺少实验教学环节目前国

内各高校的计量经济学教学活动, 大多以课堂的理论教学为主, 教师在进行计量经济学讲授时主要是介绍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推导。然而计量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数学和统计学的理论知识, 更需要学生有实际操作的能力。尤其是像安徽科技学院这样以应用型人材为培养目标的高校, 更应该在计量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实验环节的教学。但是由于受到学校硬件设施的限制, 安徽科技学院一直没有开展大范围计量经济学的实验教学, 学生在学习了计量经济学的估计方法之后, 没有实际进行相关的软件操作, 因而不能够将所学的理论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环节之中, 理论和实践的脱节使得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标无法实现, 应用型人材培养目标建设无从谈起。

1.4 师资力量缺乏计量经济学作为一门年轻的学

科, 在国内普及时间较晚, 由于早期的国内经济学教育主要以政治经济学为主, 研究方法以定性为主, 所以目前各高校中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 多数都没有接受过系统性的数理经济方面的培训, 承担计量经济学教学工作的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在高校招生扩张之后, 又出现了新增专业的扩张, 经济学相关专业是学生报考的热门, 各高校争相开设, 学生人数和专业数目的增加, 造成了承担计量经济学教学的师资力量缺乏。目前承担计量经济学授课的要么是纯粹数学背景而无经济学知识的教师, 要么是数学基础薄弱的接受过现代经济学教育的经济学专业教师。既有良好的数学功底, 又有丰富的经济学理论功底的计量经济学专业教师匮乏。像安徽科技学院这样的地方本科院校面临的人才缺乏问题更加严重。

2 应用型本科高校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2.1 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要做好相关课程的协调和

配合安徽科技学院应用型高校建设的课程改革将大量的课程安排在大二, 就计量经济学而言, 最适合开设的时间是大三, 在学生学完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统计学、宏微观经济学的基础上进行。同时, 增加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的教学课时, 分不同学期开设, 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牢固掌握好数学理论基础, 为以后学好经济学服务。

2.2 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合理定位计量经济学

教学内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目标是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 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根据这一目标定位, 应当合理安排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上有舍有取。在教学过程中由浅入深, 将各单元连结起来, 尽量将理论推导背后的思想传达给学生, 减少数学推导过程在课堂中占用的时间。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明白理论的由来, 以指导学生将理论用于实际问题的分析, 又可以减少学生因过多的数学推导而产生的畏惧心理。在每章学习结束后, 都用一个案例将整章的内容加以总结和运用, 既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又让学生掌握了如何运用所学知识。

2.3 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实验教学, 提高学

生的动手能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就是让学生具有动手能力, 因此, 在计量经济学的教学中, 必须进行实验教学, 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 相辅相成, 是计量经济学在应用型财经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在理论课与实验课的安排上, 应做好规划, 避免理论课与实验课的脱离, 如在理论课全部结束后开设实验或者进行了大部分后开设。应将理论课与实验课有机结合, 每结束一章的理论教学就安排一场实验教学, 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的了解, 又避免了学生因时间长而遗忘所学理论。

2.4 做好人才引进工作, 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针

对全国高校计量经济学专业教教师缺乏的现状, 地方高校在人才引进过程中面临的困难更大。要求地方高校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的软件和硬件建设, 努力创造更好的条件在人才引进中占得先机, 同时还要提供发展平台留住人才;另一方面, 要做好对现有的内部教师的培训, 计量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 更新发展迅速, 要求任课教师不断更新所学知识, 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跟踪学术前沿, 因此, 学校应该利用假期, 选派任课教师到相关机构进行计量经济学培训, 提高本校教师的计量经济学理论和学术水平。

参考文献

[1]王立平, 王健.计量经济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高等教育版, 2006 (12) .

[2]俞培果, 高翔.本科学生计量经济学教学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2004 (12) .

[3]胡荣才, 王亚雄.本科计量经济学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统计教育, 2009 (6) .

8.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学实验教学论文 篇八

【关键词】广告心理学 眼动研究 注视 眼跳

引言

“平面广告泛指以二维空间形式存在的,并通过印刷复制来实现其实用价值以及进行信息传达和发布的一类广告媒介。……它可以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如报纸、杂志、电话黄页、旅游指南等大量的发行和与公众的高接触率,以及对于市场的广阔覆盖率来更快更准地抓住目标消费者群体。”这一广告形式虽然给业主带来了较佳的商品传播机会,但具体到每一则广告,品牌的生死在于消费者眨眼之间。受众的注意资源是有限的,然而现有商业广告在成倍地增长,费用也在成倍地投入,因此广告人面临的困境是,如何让自己的广告在海量的商品信息中脱颖而出,抓住受众的眼球,并使之维持较持久的注意。现实的困境是研究课题的最佳来源之一。平面广告的受众注意心理特点也自然成了我们倍感兴趣的研究对象。眼动技术被认为是洞悉消费者信息采集行为的最佳工具,特别适用于研究广告呈现时受众快速而自动的加工过程。因此,本文使用这一方法所取得的有益成果。注意的基本功能是对信息的选择,它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但总的说来不外乎主客观两个方面。因此我们分平面广告自身特点和受众状态两大部

一、原理

(一)作业过程

本研究中将 15个全页广告夹在二本消费类杂志中(其中一本夹5个,另一本夹10个),所有广告均含有图片、文案、商标三大要素。两本杂志以随机的顺序分配给 25名被试(年龄 19~52 岁之间),要求她们以各自的阅读习惯翻阅。眼动仪适时进行记录。结果显示,被试注视图片的次数最多,文案居次,品牌获得的注视次数最少。但因图片所占的平均面积最大,然后是文案、品牌要素,因此,若结合面积因素加以考虑,此时,品牌要素的优势便凸显出来,它在单位面积上所得的注视次数最多,然后才是文案与图片。这说明,品牌要素是广告中最具意义的。

为了获得更佳的外部效度,可以再次进行一项较大规模的实验。这一次的研究运用眼动仪记录了50多名消费者对1000张全页杂志广告的阅读情况。在控制受众的产品卷入度(product involvement)、动机水平(motivation)、品牌熟悉性(brand familiarity)等干扰变量的条件下,重点探讨平面广告中图片、品牌、文案三种构成要素以及各自大小在吸引受众注意方面的作用。

(二)相关因数

本实验自变量为广告信息内容,包括图片、文案、商标三部分。 因变量为兴趣区的眼动指标,包括平均瞳孔直径(像素)、注视次数(次)、总注视时间(秒)、平均注视时间(秒)、回视次数(次)。

(三)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重复方差分析)整体广告图片的眼动指标分析:阅读时间/毫秒、注视次数/次、眼跳幅度/度(结果跟前面是相反的,越小说明加工越细)。被试阅读广告图片时各个兴趣区的眼动指标:停留时间/毫秒、注视次数/次、回视次数/次。 分为三个兴趣区:品牌、促销、价格。广告图片认知效果的评定指标分析。

二、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

(一)相对文案与品牌,广告中的图片在吸引注意力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并受其大小影响较小。

(二)文案的吸引力往往与其大小成正比,随着广告中文案部分所占表面积的增加,整个广告的吸引力在提升。研究者认为,个体的图片知觉作为一种情境知

觉在遗传上发生较早,并更多地依赖于自动、平行、快速、只需较少努力的前注意加工,这样只要匆匆几瞥便能领略其中要旨。另外一个可能原因是图片比文案更具变化性。而文案知觉依赖于主动、系列、慢速、需要意识努力的集中性注意加工。同时,文案的信息往往被高度浓缩,单位面积上比图片知觉需要更多注意资源的投入,因此广告文案要素面积的增加,便有可能提高其吸引力。

(三)品牌要素表面积的增大并不给整个广告的吸引力带来负面影响。研究者认为,这一实验结果可能会减少许多广告人的担心,这些人往往认为突出品牌要素会导致受众更快地跳过该广告页。另外,品牌熟悉虽降低了受众对该品牌要素的注意,同时却提高了他们阅读文案的兴趣。总效应上并没有降低整个广告的吸

引力。受众阅读广告时,尽管方式各异,但也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扫描规律。

具体而言:

(1)被试对图片的平均注视时间显著长于对文案的注视;平均眼跳距离的差异也十分显著:图案部分为4.5°,文案为3.1°。

(2)尽管被试阅读广告时的扫描路径难以量化,但也的确表现出了许多突出的特点。被试往往从广告中的大字体(标题)开始注视(不管大字体文案所处的

空间位置如何),然后或者很快地扫视一下图片部分,而更多的是直接阅读小字号文案,最后才注视图片。

(3)被试虽花了相当的时间用于阅读文案,但只有当文案较短时(1~3 行)才会将其看完,一旦遇到较多的文字(15 行以上),便没人扫描完所有内容。有趣的是,被试在长短差异悬殊的文案要素上所花的时间大致相等。(4)被试或者在注视之初或者阅读文案以后,但无一例外地扫视了产品的品牌标识(brand logo)。

三、前景与展望

本研究的结论和成果可以用于广告创新性的效果研究广告创新性(originality)是指广告某种程度地偏离产品、品牌、媒体或创意的常态,给人以独特、与众不同、新颖、出人意料的体验。有人认为创新性是广告赢得竞争的金钥匙,能提高整个广告的吸引力及可记忆性。然而也有人认为,创新性可能给广告带来双重危险:其一是会导致对品牌信息的分心,随之便会降低对产品的记忆。其次,创新性的广告一旦被受众所熟悉则又可能降低整个广告的吸引力。实验证明眼动研究为我们认识广告创新性的效果提供了实验依据。

9.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学实验教学论文 篇九

针对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面临的困境,如学生厌学,成绩下降等问题,结合学生及课程特点分析学生厌学的原因,提出减少理论教学、重视实践教学等相应对策,着重对学生计量分析思维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一、引言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一门以经济理论为指导,以实际观测资料为背景,以数学方法和计算技术为工具的研究经济现象,分析经济变量间的数量关系,揭示经济规律的交叉学科,对于我院的全日制本科经济类的学生主要讲授内容有经典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包括一元模型和多元模型;放宽基本假设的计量经济模型,包括异方差、序列相关、多重共线性和随机解释变量问题;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等[1]。

7月,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在第一次会议上,讨论并确定了高等学校经济学门类各专业的8门共同核心课程,其中就包括《计量经济学》。将《计量经济学》首次列入经济类专业核心课程,是我国经济学学科教学走向现代化和科学化的重要标志,对我国经济学人才培养质量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许多学生对计量经济学的学习兴趣不高,成绩下滑。很多学生不能按时上课,或者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抄袭作业。期末考试的平均成绩只有70分左右,不及格的学生占到8%以上,远差于《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课程的成绩。对于《计量经济学》这样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如果成绩太差,将造成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弱,缺乏定量分析的意识,进而影响到毕业生的整体素质,因此这个问题必须引起教学工作者的重视。

二、原因分析

学生对计量经济学课程兴趣不高,成绩较差,如果简单归结于学生学习不努力、基础差等原因是不合理的。我们需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课程特点以及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等方面来探讨原因。

(一)学习动机不强

由于我校计量经济学是在大学三年级的下学期开设,随着年龄的增长,考试成绩以及老师的表扬对他们的激励作用日益减弱。准备毕业工作的学生只对找工作有益处,将来工作用得着的课程感兴趣,而对其他的课程仅仅追求及格。同样准备考研的同学也只是对考研有帮助的课程才肯花时间和精力认真学习。他们把《计量经济学》同《财务管理》、《金融学》、《英语》等其它课程相比,普遍认为后者能够学到一些实际的工作技能,而前者只是一些抽象的理论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很少用到,或者即使用到,也可以借助于现成的工具解决。因此,很多学生对前者的学习动机远弱于后者。

(二)课程难度较高

《计量经济学》是统计学、经济理论和数学这三者的交叉学科,其中大量使用到数学、统计学的知识进行推导,不同于《金融学》等通过简单的语言描述即可说明一个原理。比如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矩阵表示和参数的矩阵方式求解,需要大量运用线性代数的工具进行推导,因而非常抽象。由于经济类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对较差,因此教师若要在较短的时间内讲

授完这些抽象的数学原理的推导,学生很难听懂,不得不放弃听讲,转为以自学为主,进而放弃这门课程的学习。

(三)教学方法单一,重理论,轻实践

在计量经济学教学中,由于各种条件限制,课堂教学方法不灵活, 几乎都以讲授为主,比较强调理论体系的完整,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和实验教学没有很好展开。由于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大量用到数学与统计学知识,较多地偏于理论方法的证明,使部分学生感到有一定困难,且与经济学课程似乎有一定距离。

由于教学条件较差或者缺少实验师资力量,在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只进行理论教学,而没有实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不是很好。学生面对复杂的数学推导与数学运算,难免会对计量经济学产生厌烦和畏惧心理,课后作业也完成不好,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在这种“填鸭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不能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更谈不上运用所学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方法深入研究现实经济问题。

计量经济学教学中,比较注重理论方法的介绍,而这些方法离开了计算机又很难实际运用,而软件运用的实际操作训练仍然是薄弱的环节。学生学了不少估计和检验的方法,还是不知道应该怎么用,或者对计算的结果还是不能做出合理的解释,运用计量模型分析和解决经济问题实际能力的培养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计量经济学研究应包括建立模型、估计参数、模型检验及模型的应用,目前的教学中主要注重参数估计和各种检验的理论和方法,对如何从经济问题出发建立模型、如何应用模型分析实际的经济问题,却讨论得较少,学生在这些方面的练习也很不够[2]。

三、对策与建议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产生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我们也要有针对性地从多个方面改进教学,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善于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果

当学生对于一门课程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时,就会投入更多的时间更大的努力来学习这门课程,否则就会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习。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毕业生固然有从事所学“专业”的,但越来越多的人,从事的职业,跟专业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他们从大学得到的只是学养和素质。包括逻辑思维能力、科学化做事的素质,与人合作的基本能力能,应该是综合发展,人格健全的人。其次要让学生认识到这门课程对其未来工作的.有用性。教师可以结合经济类科学的前沿,介绍一些最新的发展动态,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经济学、金融学问题和现象都可以用计量经济学来揭示和解释。

(二)适当减少理论教学,减轻难度,着重计量分析思维的培养

本科的计量经济学教学要重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基本应用,要强调实际的经济背景。本科毕业生除了少部分继续接受研究生教育以外,大多数将直接走向实际的经济管理工作岗位。因此,在本科阶段的计量经济学课程,应当定位在使学生掌握计量经济研究的最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的经济问题。

为此在教学中应当以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的由浅入深为线索,将各个单元串接起来。每一单元以实例分析和计算为中心,在分析中引入新的计量经济学教学内容,尽量回避数学推导,同步进行某一特定软件的教学,并注意已学过的经济学理论在分析中的应用。在每一单元,通过一个实际问题的分析计算,完成该单元计量经济学理论方法的教学内容和相应的软件计算方法的教学,并配合实际习题练习,层层深入,逐步巩固和提高。这样,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计量经济学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兴趣,打破计量经济学教材纯数学推导的局面,使软件教学与理论方法教学一一对应,及时练习和巩固。按照这一方法组织教学,即使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对该课程产生兴趣,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思想与方法,并用于解决实际问题[2,3]。

(三)充分重视实践教学,注重计量分析能力的培养

教学实践中,应当建立适应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的案例库。在建立案例库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是案例来源广泛,尽量利用针对性强的经济实证分析材料,素材可以取自国内外,尤其是那些对中国经济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的论文或著作,也可以来源于教师承担的相关科学研究项目,以增加对不同兴趣和需求的学生的吸引力。二是案例数据来源的方便性,能够保持案例的动态更新,在案例分析中体现出对经济热点主题的反映和解释,改变教材中实例一成不变的现象,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索精神,达到与时俱进的效果。三是案例要能够尽量浓缩计量经济学的概念和原理,案例所提供的信息和资料,必须尽可能多地蕴涵教材中的重要概念和原理,从而使得学生在探究案例的过程中加深和巩固理论知识的学习。四是案例应包含有复杂、模糊或亟待解决的问题,让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因为案例教学法主要不是传递信息,而是让学生在问题的发现和解决过程中建构知识,做到经济学理论分析、计量经济学方法及其软件应用的结合[2,4]。

在实验课程教学中,应编写上机实习指导,并要求学生掌握一个计量分析软件。掌握了一个计量软件等于掌握了一个有用的工具。目前在经济计量分析中,使用较为广泛的应用软件有Eviews、SPSS、SAS、STATA。这些软件解决问题的方法原理是一致的,但处理计量经济问题的功能强弱有差别。对本科生教学来说,使用Eviews 软件是比较适宜的[1]。

上机实际操作也是案例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要求学生动手完成的, 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重要阶段,都要给学生安排一次。这里的所谓案例,是经教师精心设定的一个经济计量问题。学生在建模分析中要达到的目的是,掌握经济计量软件建模的计算机实现过程、读懂输出结果、撰写分析报告。为此,必须编写上机实习指导,具体地列出实习中涉及的理论知识点和计量软件的操作方法以及对学生的具体要求。

另外,为了提高学生运用计量经济方法的实际能力,应在教学中要求每一个学生针对某些具体经济问题,至少要自己动手做一个模型,写出分析研究的报告,积极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课程论文,这方面应当成为对学生考核的重要内容。

四、结束语

10.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学实验教学论文 篇十

本文在分析《宏观经济学》课程本科教学中要注意“开章明义”、“高屋建瓴”、“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双中心、两手抓”、“脚踏实地”、“宏观经济学的科学性”等七个方面问题基础上,提出要保证充足教学时间、开设中级宏观经济学课程、由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顶天立地”讲授、优化课程考核方式以更好地讲授《宏观经济学》课程。

一、引言

宏观经济学是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是研究资源有效利用的经济学,也是跟一个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密切相关的学科。《宏观经济学》是经管类本科生基础课程,是其他课程的基础和入门,因此如何让经管类本科生学好、学会《宏观经济学》是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在讲授《宏观经济学》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经典和现代的统一、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课堂和课外的衔接是非常关键的问题。

二、《宏观经济学》课程本科教学的思考

(一)开章明义

《宏观经济学》是在大学一年级下学期讲授,在学习完《微观经济学》之后,学生对经济学有了初步的了解与认识,在此背景下讲授《宏观经济学》一定要让学生明确宏观经济学中的“宏观”与微观经济学中的“微观”的区别与联系,明确宏观经济学在经济学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背景与发展流派。最重要的一点是明确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假设条件,除了“经济人”假设还有市场失灵、政府有能力调控市场,同时要让学生明确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虽从不同层面研究经济运行,但是“殊途同归”。

在经济学的学习过程中,要给学生灌输一种理念,经济学的研究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假定”条件之下的,所有的研究都必须在一定的“假设”、“假定”条件下开展。“假设”、“假定”条件可以与现实经济社会相一致,也可以不符合现实经济状况,但不管“假设”、“假定”是如何的合理或不合理,只要得出的经济结论能够解释现实经济现象或解决现实经济问题,就认为这些“假设”、“假定”是科学的。“假设”、“假定”没有对错之分,同时不能用“假设”、“假定”直接解释经济现象。如经济学研究中“经济人”的建设贯穿始终,在经济人的假设下可以得出通过市场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也可以得出市场并不能实现帕累托最优,存在市场失灵,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但不能直接用“经济人”假设来解释现实经济现象,某人A爱钱,因为A是经济人,这种解释是错误的,应该这样解释,在经济人的假设下,A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而钱越多,A的效用就越大,所以A爱钱。

(二)高屋建瓴

在讲授《宏观经济学》时要让学生明确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框架结构、实现的目标这三个问题,能够让学生脑海中有一个大致的网络架构,便于在以后的学习中分块分类学习。

明确宏观经济学主要是解决经济萧条、失业、通货膨胀的问题,在初级宏观经济学课程中主要是研究经济增长的问题,研究经济增长问题从短期和长期两个层面展开,短期内研究经济增长主要是学习收入-支出模型、IS-LM模型、AD-AS模型、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四个模型,长期内研究经济增长主要是生产函数的问题,要实现的目标是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四个方面。

(三)按部就班

在让学生掌握了宏观经济学的架构之后,“按部就班”进行各章节的讲授,在讲授各章节时一定要让学生明确各章节的假设条件、要解决的问题、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在讲授时一定要让学生注意到数学分析或边际分析在经济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同时也要学生意识到逻辑推理或因果分析在经济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在经济学讲授过程中,一定要把理论讲好、讲透、讲明白,理论就是理论,是马虎不得的。

“按部就班”并不是讲死书、死讲书,让注重各章节之间的联系。在宏观经济学的.学习中要让学生意识到各章节是由简到繁,由易到难设置的,比如收入-支出模型是IS-LM模型的简化形式,而IS-LM模型是AS-AD模型的基础,AS-AD模型认为国民收入不仅取决于需求,而且也取决于供给,而宏观经济政策的分析师基于IS-LM模型。

(四)循序渐进

在本科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是什么”,也需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这就需要先把概念、理论给学生讲透彻、讲明白,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是这样。在两个课时的授课中,在第一个课时当中要让明白“是什么”,在第二课时中逐步引导学生思考或者质疑,然后再进一步进入讲授。

(五)双中心、两手抓

在讲授课程中,不能仅仅以“教师”或者“学生”为中心,要建立“双中心”,在课堂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中心,都是课堂的主体,课堂的教学是在两个主体或者两个中心的碰撞、交流、耦合的过程中传播知识。在课堂教学中,不要一味采取互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只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形式,课堂首先是“教师”的课堂,在把知识传播给学生之前,教师是中心,在把基本的知识传播学生之后,通过互动、提问、质疑、练习强化,进一步强化、深化、广化知识,这时学生是中心。本科教学中要“课堂”、“课外”两手抓,宏观经济学课堂讲授以教科书知识为主,课外必须加以习题强化,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加以强化。要让学生意识到,课外与课堂同等重要。

(六)脚踏实地

宏观经济学讲授课程中普遍存在以讲授理论为主,枯燥乏味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顶天立地”,把理论讲授好的同时,要把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用理论解释现实经济问题或经济政策,让学生学以致用,让学生领略到宏观经济学的魅力。如在新时期,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而后又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怎么让学生明白政府出台的这两项重要的发展战略或政策,这就要让学生意识到区域经济的发展或经济增长是有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共同决定,“一带一路”战略主要是需求侧的改革,目的是增加总需求,使需求曲线向右平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是供给侧管理,目的是向消费者尤其是国外的消费者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使供给曲线向右平移,这两个方面的结果就是更好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使中国经济尽快的走出低迷期。

(七)宏观经济学的科学性

在我国经济学课程中,宏观经济学属于西方经济学的范畴,与之相对应的是政治经济学,关于宏观经济学的科学性问题一直是经济学界讨论的热点话题,从“滞胀”的魔咒到“货币的非中性”,质疑与矛盾无时无刻不体现在宏观经济学的演变和发展中,因此也诞生了各种经济学流派。由于在宏观经济学讲授时学生未开展政治经济学课程的学习,因此无法引导学生用政治经济学的观点来反驳西方经济学的观点。在宏观经济学或者西方经济学的讲授中要让学生明白宏观经济学有一定的科学性,也有一定的缺陷,但是随着经济学的发展宏观经济学逐步完善。宏观经济学理论来源于实践,也要通过实践不断的验证、完善。

三、《宏观经济学》本科课程教学的建议

(一)保证充足教学时间

高校《宏观经济学》本科生课程一般选取高鸿业版本,共十章内容,设置学时为48学时,总体来说学时偏少,在讲授过程中部分章节会选择不讲,或只是做简单的讲解,这对学生理解和认识宏观经济学造成了一定的限制,建议要扩大宏观经济学的学时设置,延长至64学时,使教师有更充足的时间给学生全面、深入、详细地的讲解,因为这是经管类学生最基础的基础课程,也是以后继续深造的基础。

(二)讲授中级宏观经济学

在经管类本科生课程设置中仅开设初级宏观经济学是不够的,也是不合理的,尤其是在211高校,建议在经管类本科生二年级上学期或者下学期,开设中级宏观经济学,使学生在初级宏观经济学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掌握宏观经济学,尤其是模型、公式的推导,理论的推理过程,一方面为其他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也为毕业后的保研或考研打好基础。建议中级宏观经济学课时设置为36学时,必修课。

(三)由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

高校中在推行各种教学方式,教学方式“一哄而上”,也就意味教学方式的“一哄而散”,建议新的教学方式先试点,再推广。同时,不同的教师适合不同的教学方式,或者不同的教学方式可以在不同的教师手中发挥到最大功效,应允许教师自主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有些教师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把理论教的很透彻很形象,而无需案例,就不需要非要案例教学法,给教师一定的自主权,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只要把知识、思想传播给学生的效果实现就可以。

(四)“顶天立地”讲授

宏观经济学要把理论讲好,更要把理论运用于实践当中。高鸿业版本的宏观经济学在案例设置上偏重于西方的案例,对中国的案例涉及较少,也有中国数据不存在或不公布的部分原因,如失业率,但在宏观经济学讲授中应以中国的案例为主,西方案例为辅,虽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也要“洋为中用”,毕竟我们学习宏观经济学是要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出宏观经济政策,或者通过学习宏观经济学,可以让我们读懂我们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

(五)优化课程考核方式

11.应用型本科院校经济学实验教学论文 篇十一

【关键词】地方院校 英语专业 应用型人才培养 区域经济 对接

On the Linking-up of Regional Economy and Cultivation of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in English Department of Local Colleges

Zhao yang

Hunan University of Humanit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Loudi, Hunan

Abstract: English teaching in local colleges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local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t’s irreplaceable in the process of higher education popularization. Traditional language majors, who are facing unprecedented challenges, fail to meet the demand of the fast-developing economy and society. In order to accommodate to the ever-fierce competition from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market, the training objective of English speciality should be repositioned. Rational curriculum should be established. A multi-channeled, flexible and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training system shall be set up to better serve the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 words: local colleges; English speciality; the training of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local economy; linking-up

1 引言

隨着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大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与此同时,社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证券、外资企业、金融、贸易和对外文化交流等行业急需既有较高英语能力又掌握其他相关专业知识的人才,传统单一的英语人才已不那么受人青睐。地方院校的英语专业作为一支为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各个层面培养合格的英语专业人才的生力军,在专业外语教育市场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如何在新形势下根据院校实际合理构建服务区域经济和地方发展的特色性地方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是摆在诸多地方性高校英语专业面临的重大课题。

2 地方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在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人才培养模式至关重要。在人才培养要适应社会市场需求的形势下,培养模式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以及将来毕业生的就业导向。然而,许多高校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不明确,固守传统的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上与其他专业、学科交叉和兼容不够,与公共课和专业课兼容也不够;在人才培养上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2.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

各地区各级院校都把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作为人才培养的指导性目标。然而,在这样一个总体目标的指引下,各级院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没有本质区别。不管学生的入学水平如何,学校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式千遍一律。其结果是,由于各方面的差异,大多数院校培养出来的英语专业人才的“研究能力”有限,且“应用能力”不足。并且随着社会和学生本人对英语学习的重视,加之就业市场的要求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实施,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水平近年来得到了很大提高,这对英语专业学生形成了直接的竞争。由于非英语专业学生在各自专业上的优势,其英语水平的提高直接导致了英语专业学生就业空间的萎缩。英语专业的优势正在逐渐丧失。

2.2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失衡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核心组成部分。”(王守仁,2005)“课程设置的科学与否将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成效,其中涉及到的不仅仅是课程名称、学时、学分等问题,而且还有人才培养观、市场定位、专业建设、教育理念等方面的问题。”(谈宏慧,2007)《大纲》将英语专业课程分为英语专业技能课程、英语专业知识课程和相关专业知识课程三种类型。虽然到目前为止,有部分地方院校已经意识到社会对于英语专业人才需求的转变,开始进行应用型、复合型的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开设专业加技能的课程,但我国大部分地方院校的英语专业仍然沿袭传统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模式,即:在一、二年级开设英语语音、听力、基础英语等基础技能课;在三、四年级开设英美文学、英美文化、英语语言学入门等高级专业类课程。语言技能课程比例远远多于“专业知识”课和“相关专业知识”课,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有所忽视,这使英语专业学生很难在语言技能之外真正拥有一门“专业”,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最多能掌握一定语言技能,并非既掌握专业知识又了解相关学科知识的人才。因此,构建科学、合理而又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是地方院校英语专业的迫切任务。

2. 3 师资力量薄弱

在众多地方高校中,教师队伍的素质结构、外语教学设备等都与发达地区的外语院校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既精通外语,又熟练掌握经济、金融、外贸、法律、信息、计算机等方面知识的复合型外语教师相对紧缺。近几年来,我国高校不断扩招,学生数量迅速增长,对于地方院校的英语专业来说,各学校在英语教师短缺的情况下,大量吸收刚毕业的本、硕层次的学生,以应教学之急需,而这些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尚未是吱吱所学的知识活化,知识基础不够牢靠,加之没有教学经验,直接影响教学质量。这样的师资条件很难培养出适应经济发展所需的应用、复合型外语人才。

3 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确立地方院校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地方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重要而又薄弱的一个环节。随着“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改革和未来几年适龄人口低峰对我国高等教育所带来的冲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与特色已成为事关这类高校生存危机的核心问题。利用好与地方经济的密切联系,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施、学生出口与毕业生信息反馈等多方面实现与社会的顺利对接,是地方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3.1地方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

目前,国内外高校对外语人才培养仍然存在不同层面的理解。陈建平提出培养“国际通用型人才”(梅志清等,2004),马登阁认为外院应培养“特色外语人才”(梅志清等,2004)。部分高校则提出培养“定单式英语人才”(马跃华、吴坚,2006)。《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作为新时期外语专业教学的指导性纲领实际上统一了国内外外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共识。《大纲》明确规定:“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地方院校的师资力量和科研水平决定了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地方院校,与地处省会中心城市的老牌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相比,科研水平、师资力量有较大的差距,不具备培养研究型人才的优势,避开与名牌大学的竞争,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院校是其明智的选择。因此,在贯彻落实《大纲》精神的基础上,绝大多数一般性地方高校的英语专业应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英语人才”。

3.1.1地方院校培养应用型英语人才是社会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地方院校基本上是高校扩招后的新建本科院校,新建本科院校的大量誕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结果,与“研究型”或“教学研究型”大学相比较,虽然在教学条件及环境,师资水平等方面存在着不足或缺陷,但也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其中表现较为显著的方面就是多有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经历,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有一定的经验和优势,同时又与各级地方政府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这样的特殊背景,决定着地方院校的高等教育是一种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本的教育。同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地形成了各具特点的龙头企业、特色企业或优势产业,形成了各具特点的历史文化积淀。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分析,不同地域对人才的需求既有共性又有个性,而满足人力需求尤其是这种个性人才需求正是地方院校义不容辞的职责所在,也是地方院校形成人才培养特色、提升核心竞争力、进而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能够占据一席之地的基础和前提。为此,地方院校应该进一步密切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使地方各行业或企业在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上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实现两者的有效对接,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牢牢把握区域经济对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强化市场意识,培养特色性人才,主动适应就业市场需要。

3.1.2 地方院校培养应用型英语人才是适应现代学科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当代学科发展的总的趋势是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学科分化虽然是人类对自然认识水平加深和利用程度提高的必然结果,但从本质上讲,不同学科门类的知识之间仍然存在着或隐或现,或直接或间接的内在联系。学科发展中的分化是暂时的,各门学科之间的联系是永恒的,任何学科都是整个学科知识体系的一部分。而现在的学科综合是建立在已有学科分化及分头发展的基础上的,而不是简单回到近代科学产生之前所有学科混为一体的状况。学科的发展规律对高校学科建设发展和人才培养有着积极的影响。当前各高校进行的学科综合化改革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不同学科群体之间的综合,如文理渗透、理工渗透等;二是同一学科群体中相关学科之间的综合。高等学科的综合化为应用型复合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学科支持,同时应用型复合人才的培养也是这一综合化趋势的价值体现。

3.2 构建以培养学生能力为重心的课程体系

地方院校应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围绕社会对人才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坚持“必须、够用、管用”的原则,不断深入课程体系改革,积极开展富有特色的课程建设,构建以能力为重心的、基本符合当今科学发展和社会需求的课程体系,打破学科界限,对课程进行重组,合理配置 ,突出应用型、适用型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

3.2.1 优化英语课程设置

根据英语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分为三类:英语语言基础课程、英语语言学、文化文学及翻译类课程和相关专业课程。在一、二年级采用通用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EGP)的教学模式,重点培养学生对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技能的系统学习,并侧重于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在三、四年级分别开设英语语言学、文化文学及翻译类课程和相关专业课程,这样设置既满足了一部分想要毕业后考取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研究生的学生的需要,同时对另一部分毕业后即就业的学生也有一定的帮助。相关专业课程完全超出了英语专业各科门类知识的范围,可以利用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ESP)的教学模式,采取英语语言学习同其他专业技能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如商务英语、法律英语、计算机英语、科技英语等实用性课程的学习,开设ESP课程可以满足学习者的需求,提高学习者的英语语言实际应用能力。ESP课程不是将学生培养成一个新领域的专家,而是要拓宽学生的视野,让他们有机会了解不同专业或职业背景下如何运用其掌握的语言技能最有效地传递信息,完成沟通和交流。以科技英语为例,它没有系统地进入不同专业分支的具体领域,它涵盖各种科技文献,将不同学科的基本信息通过有代表性的科技语言载体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在多重科技信息的输入中完成对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语言技能的提高。学生可以接触到具有不同专业特色的学习任务、获得语言实践的体验。EGP和ESP两种模式有效结合将会促进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进程。

3.2.2 加强公共必修和公共选修课程的教学

现代的大学生必须是外向型人才,具有一定的通識知识是必不可少的。目前一般高校一般开设的公共课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教育学、心理学、法律基础等。在此基础上,高校应该强化公共课选课机制和课程评估机制,多设立一些公共选修课程。引导学生多方向、多层次地跨学科、跨专业选课,以配合英语+专业或专业+英语的复合人才培养模式。多方位的选课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最大化使一般高校的学科资源利用率最大化、增强学生的复合知识能力和人才的竞争力。

3.3 构筑完整的实践教育体系

在当前强化实践环节、强调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教育大背景下,如何把平面式的教学转化成立体式的教学,是外语教学成效的关键。一般院校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差,不爱开口说英语,不善于英语思维。提供丰富而多样的实践机会对锻炼学生的参与能力和表达能力将大有裨益。小到英语模仿秀、英语角、VOA/BBC听力竞赛,英语演讲大赛、英语话剧表演、口语擂台等等,大到各种社会实践,外事接待,国际贸易模拟谈判等等。全民动员,使学生每个人都产生参与精神和竞争意识,在实际的应用中,学生会发现语言交流的乐趣,发现自身的缺点和不足,激发向上和进一步学习的动力,为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地方院校英语专业还应根据自身特点,把英语专业办得具有地方特色,并且为地方经济服务。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一是可聘请行业企业人员担任兼职教师,缓解实践教学师资紧张的状况;二是加强与各行业企业的联系,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乃至建立就业创业基地,满足社会需求,力促学生就业。

3.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要逐步建立起一支相对稳定的专业英语教师队伍,成立由学校领导和专业英语教师组成的专业英语教学指导小组,统筹、协调、检查专业英语教学方面的工作。目前各院校基本上都是由专业课教师承担英语的教学工作,虽然这些教师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不熟悉语言教学法,英语总体水平不高,英语口语差。师资问题是长期困扰我国大学专业英语教学的瓶颈,所以,采取相应措施加强专业英语师资队伍建设是必要的。对专业英语教师要加强培训,可以采取培训模式、合作模式和自我发展模式。教师在尽可能地参加培训课程和合作项目的同时,更应该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依靠自身能力,把自我发展作为专业英语教师发展的最重要的模式。近几年来,许多高校采取了“引进来,送出去”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引进教授,博士,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并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每年暑假送一批专业英语教师去英国、美国这些国家进行语言培训,并出台相应的优惠奖励政策,激励有一定基础的教师积极投身专业英语的教学中去。同时利用现有的高学历、高职称教师帮带着青年教师搞科研来改善教师队伍职称结构,许多院校在实践中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4 结论

英语人才的培养是21世纪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尽管各高校对英语人才的定位和理解不尽相同,人才培养的模式也存在差异,但以《大纲》为指导是英语专业办学的重要思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考虑服务区域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合理确定方向,因地制宜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引进、培养一批较强师资从而培养出有地方特色的专业人才是全国大多数地方性院校英语专业发展建设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刘毅.关于高校外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J].外语界,2000(3):21-24.

[2]于影.跨学科发展与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9(5).

[3]张林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信息,2008(33).

[4]张绍杰,杨忠.高校外语专业在新世纪面临的危机与对策[J].外语界,2000(3).

[5]戴炜栋,王雪梅.谈英语专业教学评估和学科建设[J].中国外语,2005(2).

[6]孟繁兵.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社会对接机制的思考[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6).

[7]汤道湘.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8(2).

[8]姚瑶.浅谈地方院校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建设[J].科技信息,2009(31).

[9]杨琪,王雪玲.论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10).

上一篇:农业银行笔试的一些精华资料下一篇:市卫生部门行风建设工作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