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中国的法治化进程和中国共产党

2024-11-16

再谈中国的法治化进程和中国共产党(共10篇)(共10篇)

1.再谈中国的法治化进程和中国共产党 篇一

中国法治进程中的民间法运用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评说学界对民间法的争议和观点,阐述了研究民间法的意义和价值。立足于法律社会学的基本学理与方法,探讨了民间法在中国法治进程中运用和实践的可能与机制。

关 键 词:国家法,民间法,法治,乡土社会

目前学界关注民间法到了十分热火和强劲的地步。然而,系统、全面地对民间法进行阐述和分析,真正写出有历史的厚度、有理论的高度和有法律实证分析通俗度的专著还并不多见。本文借鉴和采用法律社会学和法律人类学的一些观点和方法,在全面掌握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强调对历史的尊重,强调理论与现实的结合,强调传统与现代的打通,强调突出问题意识和学术创新,强调回到中国特定的历史语境中,着力对民间法在乡土社会中的价值与地位,运作与实践提出一些核心的、重点的问题来进行思考。

一、研究民间法的意义和方法

在西方法社会学和法人类学看来,法既是一种抽象逻辑,但更是一种社会经验。法的根本价值不在于它的概念体系,而在于它的实际社会运作。在他们看来,“法有许多的面”,国家并不是法律存在的必要条件,除了国家法之外,还有各种形式的非国家法,任何社会的法律制度都是多元的、而不是一元的。显然。“民间法的法的内涵是与社会学法学和人类学法学的法观念相一致的,或者说,正是这些法学理论对分析实证主义法学视法为国家的专利这种比较僵硬的法观念的批判和突破才使民间法概念的诞生成为可能。”1

从历史的视角看,在中国的历史语境里,特别是在传统的乡土社里,中国人的行为更多的是被地限定在人情、礼俗、宗法、习惯等规范秩序内,甚至内化为乡民内心深处,成为比国家法还管用的无形的指令模式2民众对国家法之外的所谓习惯、民俗、伦理、道德等民间法更感兴趣。从现实情况看,国家在推行法治的进程中,虽然我们进行了大规模的立法活动,进行了声势浩大的执法行动以及大张旗鼓的普法宣传,但这些努力似乎并没有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改变人们的价值偏好。在现实社会中,许多人依然偏好“民间法”来解决问题,特别是由于国家法自身的缺陷和供给不足、路径不畅、成本太大、预期不明等客观因素,人们总是感叹国家法律很不起作用,“很多制定出的法律只是看上去漂亮的‘间架性结构”。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学者敏锐地指出“长期以来的法学研究,以国家权力为核心,以官方法典为依据,但却忽视了中国社会存在的多层次的习惯法规和多元的权力体系,一句话,人们专注于‘官方的’,轻视了‘民间的’。这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3苏力先生也提出“在中国的法治追求中,也许最重要的.并不是复制西方的法律制度,而是重视中国社会中的那些起作用的,也许并不起眼的习惯、惯例,注重经过人们反复博奕而证明有效有用的法律制度,否则的话,正式的法律就会被规避、无效,而且可能给社会秩序和文化带来灾难性的破坏”。4显然,对国家法理性建构神化的失望与破灭,对法制在实践中运作的担忧、无奈与反思,对潜藏于主张理性设计的法律思想中的某种乐观主义、精英主义的畏惧或反弹。推动着一些学者跳出“法律出自于国家”的思路,从社会的立场来观察和思考真正意义上的法和对社会真正管用的法。这也验证了法律的生命力不在逻辑而在经验,法治的重点不在国家而在社会。

遗憾的是,在我国的法治建设过程中,习惯、惯例以及民间法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和排除。民间法是非常有条件地进入到国家法律的视野,习惯或惯例要经受十分的挑剔,其地位也是十分的边缘化,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我国,法治建设属于比较典型的政府推进型模式,强调运用国家强力对社会秩序进行规制,强调重要的问题是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人民,采用全民普法式的集体规训,在很多人的潜意识深处,有一种对所谓落后、保守的民间法进行自上而下的征服和改造的企盼,在所谓“将一切社会关系统统纳入法治轨道” 的强大舆论支持下,试图将一切社会问题都以“依法治国”、“依法治省”、“依法治县”、“依法治村”的模式进行简单的格式化。支持这种想法的背后,实质是具有明显的制定法中心主义和城市中心主义的烂漫色彩,这种以立法为中心的单纯理

[1] [2]

2.再谈中国的法治化进程和中国共产党 篇二

中国能够走到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进程中, 主要是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首先, 1949年10月1日到1956年党的八大召开, 在这个过程中制定了一些法律和法令, 为了加强国家的政权, 社会的秩序。在1954年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包括后来的法律条款, 都规定了国家的政治制度, 公民的权利与自由和经济制度。制定了国家法制的基本原则, 奠定了中国的法治建设。其次, 在八大召开后到“文化大革命”的开始, 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实现, 中国开始迈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八大的提出, 让社会主义中国展现了一片好景象。当然在此期间, 由于反右运动的扩张, 让新中国的法制建设走下坡路, 法治观念不被肯定。后来,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 民主和法制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十年之间, 人民代表大会不能召开, 需要停止, 整个国家陷入了动乱状态。然而,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下发生了转变, 吸取了“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后, 多数人都认识到了, 一个国家需要稳定, 安居乐业, 必须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抓起。达到“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根据这一时期相关法律的颁布, 使我国法治建设进入了新时期。

从1993年以后, 中国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为法治建设打下了坚定的经济基础, 1994年国家领导听了一系列关于依法治国于实践问题的专家讲座。1996年2月8日下午, 第三次法治讲座在南海召开, 这次讲座的意义极其远大。在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中, 讲“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方略写入了法修正案。在党的十六大召开后, 更加完善了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法治更加的完整, 也全面落实了依法治国的战略。从这些历史进程发现, 走过的是一条人治到法治的路。

2 中国法治现代化的启程

法治作为一种文明制度的范畴, 需要和一个国家的国情结合在一起的, 自从和改革开放几十年一来, 在做好法治的过程中, 始终不能忘记要追求符合国家的法治文明。后来,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指出:“民主、靠法制, 并向人民保证, 为了保障人民民主, 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是使这种制度和法律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 做到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要保证人民在自己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于法律之上的特权。”经过鸦片战争不断侵略, 西方国家的文化也在间接的抨击着中国传统、落后的文化, 同时, 也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以各种手段强迫清政府签订一些不平等的条约, 让中国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带来了沉痛的打击和耻辱。只因为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性, 是因为, 两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有、体系有差异, 对此才会产生这样的纠葛, 巨大地影响着中西方的同上合作, 只是单单一种形式维持着。这是观念差异带来的后果, 导致中西方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中西方的生活观念、法律道德观念也不同, 引发着各种事件的发生。当然, 从不同的方向来看, 有利有弊, 两次的鸦片战争让中国发生的扭转。因此, 我们对西方的法制文化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和了解, 为中国的法制建设打下了基础条件, 不仅仅要靠文化, 还需要经济、政治的配合。当然。也需要清醒的认识到在长期的法制之下, 我国开始了法制的调整。在1979年3月到6月底, 全国人大法制委员会像全国人大提出了刑法、刑事诉讼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等第七部法律草案, 标志着我国立法工作中断了二十多年后重新恢复并取得重大突破。再加上十一届三中全会, 整个国家的法制建设步入了正式的轨道。

3 对三十年的实践认知

(1) 强化党的领导。回顾历史, 改革开放一来我国的法治文明的建设之路, 获得了一些对实践的认知, 这不仅是对走过道路的认知, 同时, 也是未来发展需要走的路。首先, 需要加强党的领导建设, 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使命, 是想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明的基本保障。因此, 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只要将这三者结合在一起就充分体现了我国的法治文明建设。

(2) 坚持依法治国。回首历史, 经历了人治到法治, 走过了太多的路, 从封建社会到新中国成立, 到十一届三中全会, 到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 从“制”到“治”, 走到了今天, 这是艰难的一步。然而, 法治建设不仅要有法可依, 而且还需要符合当下的时代精神, 建立在民主之上, 要清楚知道法治需要保障人人平等。通过一系列的法治改变了中国以前的旧面貌, 同时, 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同时, 它也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3) 实施依法治国的方略。众所周知, 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已经是国家的方略和社会的共识。自从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水平就不断的呈现上升趋势, 也取得了显耀的成就。但是如何保持这种趋势, 需要我们考虑。根据经验, 我们需要坚持党的领导,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改革开放, 所以法治是不能遗漏的。根据1997年9月12日, 党的十五大报告正式提出:“依法治国, 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是社会主义文明进步的标志, 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不管什么, 这都是来自人民的心声, 一切都是为了人民, 法治不仅是党的选择, 也是人民的选择, 更是人民的需要。

4 结论

法治是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 也会促使人的发展, 党在十五大提出, 需要将依法治国作为基本的治国方略。然而, 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是以人为本, 在法治的基础之上保障人的自由和谐发展。因此, 需要坚持“以人为本”, 利用健全的法律制度为人民提供自由发展的保障。更加全面的了解中国的法治, 不仅需要知道中国法治给我们带来的优势, 还需要了解中国法治给我们带来的弊端和局限性。中国也应该建立在实践的过程中, 更深的方面将法治建设目标成为自己国家的状态体现的文明, 不断的完善, 而实践才是能够不断推动法治中国建设的根本。最后, 还需要把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变成建设制度文明的目标, 这样才能推动中国法制化建设的进程。

参考文献

[1]李虎.西方法治的政治基础及其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启示[J].赤峰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4) .

[2]郑言.正确看待新中国60年的法制建设[J].探索, 2010 (1) .

3.20世纪中国的现代化和法治 篇三

20世纪的中国历史可以说就是一个现代化的历史。然而,中国的现代化是作为近代世界性的现代化过程一个组成部分而发生的,37它也不是或至少不完全是这个社会自身的自然演化的结果,它不是而且也不可能是欧洲国家现代化过程在中国社会的一个重演。中国首先是被西方列强凭着它们的坚船利炮拉进了世界性的现代化进程;但是,现代化最终又成为中国面对西方列强殖民、扩张的一种自我选择。中国的现代化伴随了这个民族救亡图存的社会运动和社会实践,伴随着这个民族100多年来富国强兵的梦想。中国近代以来的秩序和法治问题在这一大背景下显现了其特点,并且也只有在这一大背景下才可能理解。

首先,这意味着,中国面临的第一位的任务是必须“变”。或者是主动的变,或者是被动的变,无论如何她都不可能依赖旧方式,维持现状,独立在世界的现代化之外。的确,当外敌侵来,连老祖宗的国土都守不住了,还谈什么老祖宗之法呢(康有为语)。因此,从上个世纪末开始,中国社会的统治阶层和有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一直集中关注的是“变法”的问题,要“改造中国”,使中国能够一个现代化的强国。一个多世纪以来,这个问题一直以各种方式自觉或不自觉地延续着,改良、维新、革命、战争、改革无不打上这一烙印。即使本世纪末最后20年中国的改革开放,放在这个背景下,也是这一历史的延续,是这一民族之梦想的延续。

但是,尽管称之为变“法”,而实际的问题又决不是一个法律问题,或者是仅仅靠法律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尽管其中有法律的因素。变法不仅意味着要发展工商业、发展经济、建立新式军队,而且要创造富国强兵得以实现的一整套社会条件:建立新的教育制度、学科体系和知识传播制度,变革官制,移风易俗,使小农经济下的每个人都被整合进入这个巨大现代化工程,成为现代化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一个全面的秩序破坏和秩序重建,这是一个结构性的整体的.变迁。用康有为的话来说,就是要“全变”和“尽变”。而在这一现代化过程中,法律的主要作用并不是要确认社会秩序,转借孙中山先生的话就是,法律是被当作一种“建国方略”,而不是“治国”方略。因此,“法律是主权者的命令”的理论在中国传统的“宪令著于官府,赏罚必于民心”的“法”文化传统之中很快得到接受,并进入社会实践。38法律所扮演的角色,就总体来看,就是要推进对现有社会秩序的全面改造和重新构建。即使在最讲求“法治”的情况下,也只是国家以“立法”的形式来推进这一现代化工程。

这也就意味着,变法是与现代国家的重建、国家权力的必要扩张结合在一起的。由于历史的不可重复性,我们今天已无从判断,中国社会内部是否可能自发地、演进式地实现现代化,形成新的适应现代化进程的社会秩序和制度。但至少可以从社会的基本秩序必须从社会内部中产生出来、其基础是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这一点推论说,在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的中国传统社会中,至少不可能在短期内自发地演化出现代的工商社会,形成相应的秩序。因此,我们很难想象,无须一个权力结构,无须权力的支撑,一个社会可以通过“无为而治”或“自由放任”就可以自动地在短期内实现“全变”。因此,变法意味着必须建立一个新的、强有力的国家政权,要建立强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财政体制,要将国家进行社会动员的网络或触角向下延伸(从清代的县延伸到乡村),要将一个文化共同体的中国改造成一个现代民族国家,要建立一种强有力的意识形态,在每个人的心中建立一种民族国家的认同。

还必须注意,这一宏大的现代化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同时20世纪的世界格局也不允许中国按照既定的方略从容不迫地细致展开和落实。在20世纪的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中国不仅必须根据国际格局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方略和计划,同时,作为一个后进国家,中国要想救亡图存,要想“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想赶上和超过世界

4.再谈中国的法治化进程和中国共产党 篇四

一、单项选择:

1、D

2、C

3、C

4、A

5、C

6、C

7、D

8、C

9、B

10、B

11、B

12、A

13、C

14、C

15、A

16、C 二

1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其科学内涵包括: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18.(1)精髓是实事求是。(2)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3)实事求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过程,体现和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

19.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0.首先,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其次,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条件。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规律;求真务实是实事求是的直接体现和必然要求。实事求是内在地包含了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内容。坚持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必须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邓小平强调解放思想,江泽民强调与时俱进,胡锦涛强调求真务实,都是根据不同的实践环节和具体任务,对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的强调,其目的都是实事求是。他们在不同时期对思想路线的阐述,既反映了一脉相承性,又反映了实践发展的时代特征。

2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他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一时俱进的关系。首先,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毛泽东思想的获得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观点、方法的集中体现,也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在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生孩子相呼应社会的特征、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祖国统一等许多方面,既继承了毛泽东思想的重要论述,有根据新的时代特点,提出了新的思想、新的观点、新的论断。

最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没看懂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一是他们有共同的根,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二是他们有共同的实践依据——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依据的都是中国的实践经验和历史文化。他们都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为解决中国的民族解放和国家振兴的历史课题,在不同时期所进行的理论思考和创造,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绝不意味着抛弃或者贬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而是体现和强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当代中国又有了新的发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22.毛泽东思想紧紧围绕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重要理论观点,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主要在以下六个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二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三是革命军队和军事战略理论;四是政策和策略的理论;五是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六是党的建设的理论。此外,还包括贯穿在上述内容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或活的灵魂。

5.再谈中国的法治化进程和中国共产党 篇五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将答案字母写在答题纸上。)

1.毛泽东在全党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是在党的(B)A.七大

B.六届六中全会

C.七届七中全会

D.八大

2.全党真正认识到马列主义应用到中国实践中去的重要性,是在()以后(C)A.党的六大

B.遵义会议

C.延安整风

D.党的七大

3.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的题目为《》报告中首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A)

A.论新阶段

B.新民主主义论

C.论联合政府

D.反对本本主义 4.提出以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一切工作指针,是在党的()(C)A.六大

B.六届六中全会

C.七大

D.八大 5.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是(A)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求是

(A)A.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B.把马克思主义同外国经验相结合 C.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D.坚持调查研究和走群众路线 7.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理论成果为(A)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8.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可以概括为(D)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9.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是(B)

A.和平与发展

B.战争与革命

C.战争与和平

D.革命与发展

10.毛泽东在理论上系统地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分析批判了教条主义,精辟地论证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策和策略,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D)

A.开始萌芽

B.开始形成C.发展壮大

D.走向成熟 1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包括(A)

A.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D.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

12.结束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中央领导是在(C)A.中共六大

B.中共七大

C.遵义会议

D.“八七”会议 13.邓小平理论是(B)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B.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

D.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14.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依据是(B)

A.我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

B.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 C.西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D.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15.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学命题是在(A)A.党的十二大上

B.党的十三大上

C.党的十四大上

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16.邓小平理论集中体现在(B)A.党的十四大和十五大报告中

B.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的主要著作及党和国家重要文献中 C.《邓小平文选》中

D.邓小平南方谈话中 17.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理论基础是(A)

A.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B.我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总结 C.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总结 D.时代主题转换和新技术革命的兴起

18.中国共产党首次提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命题是在(B)A.党的十三大

B.党的十四大

C.党的十五大

D.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 19.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命题的是党的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一届六中全会

C.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D.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C)20.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体系,是从党的(D)A.十一大到十二大

B.十二大到十三大C.十四大到十五大D.十三大到十四大 21.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在(B)A.十四大

B.十五大C.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D.全国人大九届三次会议

22.明确规定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国家和各民族人民的指导思想并且写入国家宪法的是

(C)A.十四大

B.十五大C.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D.全国人大九届三次会议 23.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特征是(A)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B.改革与开放成为时代的主题 C.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的主题

D.地区冲突成为时代的主题

24.对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作出科学的概括,使之构成较完整的科学体系是在党的(B)A.十三大

B.十四大

C.十五大

D.十六大 25.在邓小平理论中,贯穿于各个理论观点的基本线索是(B)A.什么是社会主义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精髓 C.发展才是硬道理

D.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26.“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B)A.毛泽东确立起来的 B.邓小平确立起来的 C.周恩来确立起来的 D.江泽民确立起来的 27.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D)

A.战争与革命

B.科技与创新

C.纷争与**

D.和平与发展 28.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系统的体系的标志是(D)A.真理标准的讨论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 C.党的十三大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邓小平视察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

29.下列选项不属于邓小平南方谈话内容的是

(B)A.三个有利于标准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C.社会主义本质论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30.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D)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是姓“资”还是姓“社”的判断标准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31.建国初期,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照搬了

(A)A.苏联模式

B.南斯拉夫模式

C.匈牙利模式

D.东亚模式 3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正式提出是在(C)A.1989年十三届四中全会

B.1997年中共十五大 C.2000年江泽民南方讲话

D.2002年中共十六大 3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是(C)

A.党成立以来经验的科学总结

B.当今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 C.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D.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34.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始终最具决定性的因素是(D)A.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

B.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者 C.科学技术的创造者

D.最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 35.党的建设的根本问题是(D)

A.坚持党的先进性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C.坚持执政为民

D.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36.揭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真谛和灵魂的是

(B)A.关键是坚持与时俱进

B.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 C.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3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A)

A.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的B.党的历史地位的基础上提出的

C.当今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后提出的D.当代中国发展变化和党的自身变化后提出的 3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之间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A)A.发展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和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 B.先进文化是发展生产力和实现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

C.只有人民的根本利益才是基础

D.它们三者是平行关系

39.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C)A.坚持党的先进性

B.坚持党的阶级性 C.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40.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是(D)

A.与时俱进 B.视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C.实事求是 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4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C)

A.发展先进生产力

B.发展先进文化

C.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D.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4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D)

A.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C.什么是小康社会,怎样建设小康社会的问题 D.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43.我们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是(D)A.着重从思想上建党B.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C.真正做到“三个代表” D.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44.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D)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党的领导

D.坚持执政为民

45.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内最早提出反对教条主义任务的领导人是(A)A.毛泽东

B.刘少奇

C.周恩来

D.张闻天 46.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主要历史根据是(B)。A.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

B.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 C.西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D.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47.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A)A.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B.以人为本

C.发展 D.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 48.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其原因主要是

(A)A.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

B.党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变化

C.全国大陆即将解放

D.中国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49.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其原因主要是

(A)A.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

B.党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变化

C.全国大陆即将解放

D.中国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50.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B)A.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B.以人为本

C.发展 D.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将答案字母写在答题纸上。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它们都(ACD)A.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 B.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 C.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 D.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2.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的基本方面是(ABC)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独立自主

D.艰苦奋斗 3.20世纪60年代末特别是80年代以来,国际形式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包括(ABCD)A.新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B.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力量的增长 C.世界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

D.发展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和各国人民共同关注的中心课题 4.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这是因为:(ABC)A.它遵循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它坚持了社会主义制度和根本任务 C.它遵循了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规律 D.它遵循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三个有利于标准”

5.邓小平理论之所以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因为(ABCD)A.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B.邓小平理论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C.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为邓小平理论形成提供深厚的实践基础 D.邓小平理论是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6.从1982年十二大到1987年十三大,是邓小平理论基本形成轮廓的时期,这个阶段形成的观点有

(ABD)A.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D.完整概括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7.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一命题,指出了邓小平理论的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即

(AD)A.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

B.邓小平理论是列宁主义的继承 C.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

D.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

8.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振兴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因为

(ABC)A.它是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统一 B.它是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的统一

C.它是马克思主义的,又是“中国化”的 D.它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9.我们说,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意味着

(ABD)A.它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当代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B.它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当代形态

C.它与马克思主义有本质区别

D.它是对马克思主义创造性的发展 10.党的十五大强调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是因为(ABD)A.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B.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C.邓小平理论高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D.邓小平理论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正确理论

11.邓小平理论之所以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是因为它们(ABCD)

A.在思想基础上是一致的 B.在基本立场上是一致的 C.在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 D.对根本任务的认识是一致的 12.1992年春邓小平南方重要谈话(BCD)A.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进一步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C.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D.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

13.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们都

(ACD)A.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

B.反映了近代中国的时代要求 C.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D.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 1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这是因为(ABCD)A.它们都视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B.它们都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它们具有相同的社会理想

D.它们都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15.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视察时,指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ACD)A.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C.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6.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ACD)

A.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B.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D.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17.胡锦涛在“七·一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先进性,不断推进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是(BC)

A.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B.以反映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的科学理论指导实践 C.根据实践的新鲜经验不间断推进理论创新

D.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1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这种历史方位是指(BC)

A.我们党已经取得了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B.我们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

C.从计划经济和受到外界封锁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市场经济和实行对外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

D.从公有制为主体到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19.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执政为民,胡锦涛在当选为国家主席后特别向全国人民表示,新一届国家机构工作人员要忠于祖国,一心为民,坚持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做到(ABC)

A.权为民所用B.情为民所系C.利为民所谋D.心为民所想

2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这是因为(BCD A.都坚持和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具有完全一样的思想和信仰

B.都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相同的理论基础 C.都坚持在实践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具有完全相同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D.都站在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具有完全相同的价值取向)21.胡锦涛强调要牢记毛泽东告诫全党同志的“两个务必”是

(AB)A.戒骄戒躁,务必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 B.艰苦朴素,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C.实事求是,务必继续保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D.依靠群众,务必保持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

22.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党积累的执政的成功经验,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原则是必须(ABCD)

A.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B.坚持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增强社会主义生机和活力

C.抓好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D.坚持科学、民主、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2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具体是指(ABC)A.当代世界的新变化是时代依据

B.国情和党情的新变化是现实依据 C.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和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是历史依据 D.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理论基础

24.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因为它(ABCD)

A.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B.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C.对当今时代特点和总体国际形势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D.形成了新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25.2003年7月1日,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方面为我们提供了重要启示,主要是

(AC)A.理论创新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B.理论创新必须汲取世界先进文化的成果

C.最广大人民改造世界创造幸福生活的伟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D.必须在吸收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

26.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在学风问题上曾经反对过的主要错误倾向是(BC)

A.投降主义

B.经验主义

C.教条主义

D.冒险主义

27.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从而达到成熟的主要著作是(ACD)A.《〈共产党人〉发刊词》

B.《论十大关系》 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D.《新民主主义论》 28.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三大优良作风

(ABD)A.理论联系实际

B.密切联系群众

C.为人民服务

D.批评与自我批评 29.邓小平指出,建设社会主义

(BCD)A.必须学习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经验

B.要一切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

C.没有固定的模式 D.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30.科学发展观深化了我们党对一些规律性问题的认识,这些规律性问题包括(ABC)A.共产党执政规律

B.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C.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D.资本主义发展规律

三、判断题(要求判断正误,将答案字母写在答题纸上。)1.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的全部思想的总和。(毛泽东思想就是毛泽东同志个人的思想,所以,毛泽东的科学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概括。)A.正确

B.错误(B)

2.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因此,毛泽东思想不完全是马克思主义的。A.正确

B.错误(B)

3.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只有当民族资产阶级拥护革命时,才要保护民族资本主义。A.正确

B.错误(B)

4.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相结合的产物。A.正确

B.错误(B)

5.邓小平理论有许多观点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对立的,因此邓小平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否定。A.正确

B.错误(B)

6.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挫折的历史经验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依据。A.正确

B.错误(B)

7.邓小平理论始于毛泽东,成于邓小平。A.正确

B.错误(A)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三个代表”的三句话,并不构成一个体系。A.正确

B.错误(B)

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A.正确

B.错误(A)

1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是我们面临的时代主题、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A.正确

B.错误(B)

11.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A.正确

B.错误(A)

12.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A.正确

B.错误(A)

四、论述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问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1.如何理解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是毛泽东1938年在题为《论新阶段》一文中最先提出的。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称之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第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4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是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又是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发展理论的过程。(3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3.怎样正确把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自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在许多方面以其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成为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它有着坚实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其核心就是实事求是。它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密切关联的重要的理论观点,成为一个科学体系。这个体系中的理论观点经过了中国革命和建设长期实践的检验,证明它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

在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中,有着丰富的内容: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关于政策和策略的理论、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关于国际战略和外交工作的理论、关于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理论,等等。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上述各个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2)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重大理论成果。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有一个贯穿始终的哲学思想,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互相联系的基本观点,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些基本观点的真理性已经被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所证明。

在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中,有着丰富的内容: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关于改革开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关于军队和国防建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的理论、关于“一国两制”理论、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等等。总之,邓小平理论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文化、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个重大理论成果。它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紧密结合新的实践,把治党和治国、执政和为民结合起来,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不仅仅是“三个代表”三句话,党的十六大已将其概括为十六个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关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关于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思想;关于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关于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思想;关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思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关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关于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的思想;关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思想;等等。这些思想、观点和论断构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三个代表”三句话,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则是对“三个代表”的系统展开。

6.再谈中国的法治化进程和中国共产党 篇六

一、“三个自信”的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三者有机融合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对中国特色的道路、理论和制度充满信心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必然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 体现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路径选择的正确性。中国历史上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改良派都曾经尝试革命。太平天国运动持续了14年之久, 终究归于失败;康有为、梁启超准备了10年的维新变法仅仅持续了103天就告失败;辛亥革命也因为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而破产。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重任必然落到了工人阶级和中国共产党的肩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人民群众生活不断得到改善。究其原因, 就是我们坚持了正确的道路, 实践证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唯一正确途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满信心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必然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 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依据的行动指南的科学性。理论是实践的先导, 科学的理论是取得成功的基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邓小平理论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历史经验的总结, 也是适应社会发展新形势的要求;科学发展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重要的方法论。实践证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科学的理论体系, 同时也是开放的理论体系, 有待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 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根本保障的科学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和健全的过程。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一个崭新的中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通过社会主义改造, 1956年, 完成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之后经历了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和“文化大革命”的重大曲折, 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曲折中前进。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终于找到了适合自身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正确发展道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充满信心是社会主义建设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

二、“中国梦”的内涵

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是对“中国梦”时代命题的深刻解读。2“中国梦”是历史自觉的现实反映, 也是现实照进的渴望。中国近代史就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苦难史。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之下, 中华民族失去了昔日辉煌, 中国人民饱受磨难。中国人民在苦难中艰难求索民族复兴之梦。中国各阶层人民一直未间断过民族复兴的探索与尝试, 直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终于找到了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不是空洞的口号, 而是具有着深刻的内涵。

1.国家更强盛

没有国家的强盛, 民族复兴也就无从谈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简单重拾昔日辉煌, 而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方位协调发展, 将一个发展中国家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人民更幸福

国强才能民富, 国强也是为了民富。民富不是简单的经济生活上的富足, 而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国家发展成果,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3.对世界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梦”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梦, 更不是个人的梦, “中国梦”也是属于整个世界的。中国在发展过程中, 不仅仅追求本民族发展和本国人民的利益, 同时兼顾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利益。努力实现中华民族和世界各国人民利益的统一, 在中华民族复兴进程中积极参与国际重大事务, 应对各种挑战, 与世界各国共同致力于解决人类发展中的重大难题。

三、“三个自信”在实现“中国梦”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民族自信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前提, 自信来源于实践探索与成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中国人民建立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证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正确的、科学的, 符合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因此, 全国各族人民应该满怀信心,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行动指南,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途径,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保障, 攻坚克难, 不断发展, 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道路自信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石

习近平指出:“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 道路就是党的生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 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3因此, 我们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 坚定信念, 避免走上改旗易帜的邪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努力探索,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理论自信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

成熟的理论体系是实践取得成功的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不是盲目自信。首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来源于理论本身的科学性。改革开放30多年来,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巨大成就足以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强大武器;其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来源于理论本身的实践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不断理论创新的成果。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正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不断推进, 同时, 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又不断推动理论创新。

自信不是固步自封。实践永无止境, 理论也有待完善和创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充满信心, 同时也要与时俱进, 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以更好地指导全国各族人民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制度自信是实现“中国梦”的保障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充满信心是实现“中国梦”的保障。中国共产党自创立之初, 就提出了共产主义最高理想。中国共产党建立90多年来, 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成功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实践证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制度体系。制度自信是中国人民过去取得成功的经验, 也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保障。中华民族要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就应当坚定制度自信, 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

综上所述, “三个自信”是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也是实现“中国梦”的保障。中华民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要坚定“三个自信”,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摘要:“三个自信”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也是实现“中国梦”的保障。道路自信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石, 理论自信是实现“中国梦”的前提, 制度自信是实现“中国梦”的保障。

关键词:三个自信,中国梦,地位,作用

注释

1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22 王为衡.中国梦的历史自觉与现实照进[J].新湘评论, 2013 (01) :19.

7.中国的民主进程 篇七

中国的近代史,是一段沧桑的历史;一段迷茫的历史;一段摸索的历史;一段执着的历史。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中国的前途抛头颅洒热血,矢志不渝地探索中国未来的方向。他们已被历史的长河淹没,但是青山不改,绿水长青,能穿透岁月的帷幕擦亮后人眼睛的,永远是那些与民族同在尊严,因为他们为黑暗的中国点亮了一盏民主之灯,积极地宣传民主,给中华民族带来光明与希望,今天,我们实事求是地解读中国近代史,就必须意识到:从专制社会向民主社会转型,是中国近代史的主线。

其实,真正关心个人前途命运的有产之士,不由自主地想到一个大问题:个人该走向何方?关心物价就业看病的无产之士,不由自主地想到一个大问题:共产党该走向何方?关心中国前途命运的有识之士,不由自主地想到一个大问题:中国该走向何方?有产之士在移居海外,以备中国内乱,无产之士在多存钱物,以备忍饥挨饿,防备经济危机,有识之士该怎么办?能不能讨论出一个社会改造方案?此方案能让所有诚实正直的中国人,所有勤劳富裕的中国人,所有普普通通的中国人,能够恢复对社会的期待和信心,反思弱肉强食的竞争信条,形成共度危机的强烈愿望,从而化危为机,甚至成为一个世界各国人民向往的真正的和谐社会。

为了这一愿望的实现,我们必须解读历史,近代以来无数的仁人志士不断努力不断探索,回首中国近代的发展历程,步履蹒跚却异常坚定地向我们昭示着两个字:民主。民主乃立国之根本,只有民主的道路才是最适合中国的发展道路。

民主的原意是“民众的统治”或“大多数人的统治”主要是指政治民主,现在指由公民选出国家和地区的立法和行政机构的制度。民主分为两类:直接民主和代议制民主。直接民主又称纯粹民主,是指公民直接投票决定政府政策,而不通过中介和代表。古希腊民主是典型的直接民主,他只有在人数及地域比较小的情况下可行。代议制民主,又称为间接民主,是指公民不直接通过票决定政府政策,而是通过自己所选出来的代表参加政府实体或会议。现代国家普遍实行的是代议制民主。民主的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㈠民主竞选,指国家或地区领导人通过由选民定期自由公正地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有选民罢免的职责。民主竞选是民主的主要方式和内容,也是民主国家的根本标志。孟德斯鸠曾经说过:“权利之对权力的来源负责,”因此选举的制度决定了官员是对他的领导负责还是对百姓负责。㈡分权制衡,为了保证主权在民,必须对权力进行限制,民主的实质就是制衡政府,保证公民的各种权益,孟德斯鸠曾这样说:一切有权利的人都会滥用权力,这是亘古不变的经验,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历史也有力地证明了: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权分立是目前政治科学所知道的,唯一能制约政府,防止独裁和腐败的办法。㈢舆论监督,即公民有权接触多种独立的信息来源,并对范围广泛的各种政治事物享有自由表达意见的权利,言论自由也是人权的根本,所以有了舆论自由公民才能享有言论自由。㈣结社自由,即公民为了一定的宗旨,自由地组织社会团体进行活动的权力,它是维护人权和制约政府的重要机制。㈤地方自治,即地方官员不由中央任命而是在制定地方宪法的基础之上由当地公民普选产生,并划分地方和中央事权的制度。

这就是民主,它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㈠民主是民权的保障机制,其目的是保护人权,因为没有民主就没有人权,而没有人权即使有最好的衣食住行,一个人的人格也是不完整的;㈡民主能产生巨大生产力,一个国家的创造力根源于每个公民之中,而民主保障了每个人的自由,使个人的思想、智慧、创造力等能得

到很好的发挥,所以民主是最大的竞争力,最大的创造力,最大的生产力,没有民主的国家是没有创造力的国家:㈢民主是腐败的克星,没有民主最最大的害处就是腐败丛生,因为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腐败,这是铁的法则,是政治学第一原理,诚然任何制度下都有腐败,但民主国家出现的是个体腐败而非集体腐败,即使出现个体腐败,人们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媒体及时揭露并通过选举把他更换下去,这样腐败可以得到及时有力的遏制,正如金大中总统所说:民主是维护尊严的绝对保证,也是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公义的唯一道路;㈣民主能提升人的道德素质,由于不存在实质性约束,专制下当权者人性的丑恶就会肆意释放,极大地破坏社会道德,而民主政治能充分体现人权、人性、博爱、宽容,实现人人平等相处,公平竞争,容易培养人的诚实、正直、坦荡、勇敢、务实、负责、宽容的品质并且可以提高人的道德素质和公民的道德文化水平;㈤民主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唯一途径,在民主国家权力相互制衡,利用军队国家化维护国家统一,利用强大的独立司法体系充分地体现民主的强大意志。民主他并不是神秘的高不可攀而是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每一个微小的细节,它所带来的巨大价值,给我们敲响时代的警钟。正是民主自身的这种特殊价值和政治功效,所以成为世界各国强烈追求的目标,并为之不懈地奋斗。

站在历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历史的沟渠,我们可以发现先贤们已经达成共识:民主乃立国之本。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兴办近代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然而只是从经济上进行改革,无法也不能避免旧瓶装新酒的悲剧。洋务运动的失败给我们带来的教训是:必须进行政治改革,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现状;1898年的戊戌变法,围绕“要不要变法”,“要不要兴民权”,“要不要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要不要废除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几个问题展开。进行了中国民主化的首次尝试,第一次把民主之风带到中国;清朝的预备立宪使中国形成了民主社会的雏形,立宪就是以宪法为根本,以民主为核心,以保护人权为目的的社会制度。清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措施如:派人考察西洋宪政,设立专职机构,颁布宪法大纲,推行地方自治,改革官制等。预备立宪失败了,却瓦解了大清专制的统治,推动了中国民主化的进程,为中国民准备了资源积累了条件;1912年到1928年是中华民国北京政府时期,这一时期是中国民主社会的开端,被称为“大陆迄今为止最民主的时期”,议员和总统由选举产生,并在1912年底和1913年初中国举行了全国首次国会议员选举,这次中华民国参、众两院议员的选举和国会的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民主的真正开始。实行三权分立制度,颁布的宪法都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不同程度上限制了总统的权力,使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得到了一定的尊重和保障;正是由于言论自由得到一定的保障,才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新文化运动,这场运动是中国民主的启蒙,涌现出大量进步的思想,人民的思想进一步解放,民主深入人心;1920年到1925年联省自治运动是中国联邦主义的实践,联邦制是若干单位组成的多中心、非集体的统一的国家的制度,可以限制政府权力,因为它把权力合理地分布于中央和地方政府,使社会形成多个政治中心,从而防止了专制独裁的发生,中国的联省自治运动失败了,但是它却是20世纪中国最具有价值的政治尝试,揭示了中国两千多年的病源;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也提出了一系列的民主主张并进行实践与创新,提出主权在民,要学习美国的民主理念和民主精神,探求中国共产党胜利的原因,我们可以发现:正是共产党民主政治的思想和实践,才赢得了人民的拥护,与其说是共产党的胜利,不如说是民主的胜利。

漫长而短暂的历史已经成为过去,然而对民主的探索和追求永远没有过时,今天我们走进民主国家,了解民主,解读民主并不仅仅是满足一种合理地 好奇心,我们的愿望是找到一些我们自己可以从中受益地启示,不是单纯地看到一个民主空壳,而是寻找民主的形象本身,它的倾向、特点、偏见、真实和激情,从而了解它的发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希望。因为民主的崛起已成为势不可挡的历史必然趋势,其实三权分立、司法审查、联邦制、媒体监督、非政府组织监督、投票这些机制,我们早已通过课本耳熟能详,但是我们从小受到的道德教育却是把这些词汇揉成一团,扔到虚伪的资产阶级民主的箩筐里,不予正视。西方的民主全部都是骗人的东西,这是我们时不时能听到的论断—对于那些自己不了解的事物极尽嘲讽,确实是中国社会的奇异景观之一。不了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拒绝了解并为这种拒绝寻找任何理由还因此而洋洋得意。今天中国已经改革开放很多年了,许多中国人到世界各地去留学、旅行和出差,但是不幸的是,很多人并没有克服精神上的闭关自守,仍然认为民主是可怕的。精神和思想的开放,并不是说要去无条件地去接受,去顶礼膜拜西方社会的政治制度和文化,而是指放下以前所积累的成见,保持一点虚心和一点好奇心,暂时搁置政治、地域和阶级上的判断,真正出于对知识的兴趣,去从细节上,从实际事务上去了解,去观察,去比较不同社会的运转方式,发现它的闪光点,为我所用而不是充耳不闻,置之不理。

当今中国存在很多所谓的左派和右派之争,生存权和人权之辩,可是这些往往是假问题,如果左派真想治理腐败,推进平等,维护民主,就无论如何也绕不开右派所倡导的言论、集会、结社﹑出版的由权问题。自由之不存,平等将焉附?其实民主化的过程中,政治的每一个进步,都不是自动出现的,都经历了无数来自民间的抗争,而不是来自开国之父和开国元帅们的恩赐,这种抗争之所以能够取得节节胜利,也依赖于制度提供的空间,可以说这空间就是自由的空间,自由是平等之母,正是斗争的自由才使得平等的成果变为实实在在真实存在的东西。由此可见:中国如果想走上民主的道路就必须提供一种自由的制度。政治自由和市场自由并鼓励竞争,鼓励多元,鼓励参差不齐,鼓励精英主义让自由之花开遍华夏大地的每一个角落。而今天的中国,由于发达的市场经济,分化的利益集团,多元的价值观念,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理由也更有条件生长民主。

对中国民主我们要坚定信念,矢志不渝,展望中国的民主,相信有一天:㈠中国会有权力的制衡机制,有类似于国会、政府、法院的三权分立,形成各个权力的相互掣肘的局势,政府可以提案,但是国会必须比准,国会可以立法,但是国会可以宣布法律违宪独立判案,但是法官却不由自己任命,这种未来的格局形成了“你拽住了我的头发,但是我踩住了你的脚,他扭住了你的胳膊,但是你拧住了她的脖子”的复杂格局,使得任何一个权利都不敢恣意妄为,轻举妄动,而通过权力制衡做出来的决策,一般不至于赢者全赢,输者全输,各方利益都能沾点光,从而使政治矛盾缓和;㈡中国会正视政治的集团利益,而不是再单纯的使用“人民群众”这一模糊概念,因为农民是人民群众,企业员工同样也是人民群众,北京市民是人民群众,保定市民同样也是人民群众,永远不可以,也不能够用一个整体概念代替所有的人。所以民主的中国必将不再用一个政治势力全方位地代表全体人民群众,而是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团体都可以自由的表达心声;㈢类似于联邦制,会有联省自治来制约中央政权,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有各的权力分工,将公共政策的制定权交给地方政府,不再去干涉地方自治,在同一个领域里,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之间,不必再保持统一步调,可以具体情况具

体分析;㈣民主的中国会有活跃的公民组织,因为只有一个充满着活跃公民组织、团体的社会,政治民主才能正常运行,公民组织越发达,民主越健康;㈤民主的中国,媒体和文化产业会迅速发展,让记者不再敢怒不敢言,可以有真正的言论自由,敢于发现问题,并且敢于说出来,在自由的土壤上,让不同的意见都能得到呈现,这样能够督促政府悬崖勒马,避免酿成灾难性的结局;㈤民主的中国,投票机制能够从真正意义上起到作用,而不是内定,暗箱操作之后,采取形式主义的投票,选举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选举是万万不能的,选举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给民众一次机会,见他们不满的政治家赶下台,同样重要的是选举动员的过程所激发的公共生活,它可以带动民众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对国家政策的讨论,促进草根民间的公共意识,并加入其中,总之,真正的民主不仅仅是选举,真正的选举也不仅仅是投票,而是一个无数公民向公共生活凝聚的过程,这过程对中国的发展提供合适的土壤。

我们今天可以对中国的民主进行合理而美好的展望,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追求民主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遇到的挫折,民主也会有失灵的时候,但是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民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不断的完善,其实很多今天在中国引起民怨沸腾的现象都曾惊人相似地在民主的美国上演过,美国的军队不是没有开枪射杀过示威游行的群众(1877年铁路工人大罢工),美国也有过野蛮的强制拆迁(18世纪30年代开始实施的印第安人拆迁法)美国煤矿工人也遭遇过层出不穷的矿难,美国19世纪末也出现过买官卖官的现象,这一系列的事件,不过因为年代久远人们往往忘记了白天鹅也有丑小鸭的历史。所以我们要正确看待这些挫折,坚持不懈地为民主为自由抗争。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不仅要对中国走上民主的道路充满信心,而且要认识到途中的艰辛,坚持民主,关心国家的命运,心系社会的发展,树立健全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为这是知识分子良知的体现,是产生怀疑精神,批判精神的动力,知识分子的真正使命是关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努力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站在人民的立场,拒做“愤青”要对历史和现实有清醒的认识,不再为专制独裁辩解,不能“逢西必反”应该认识到民主的普世价值,拒饮“狼奶”。

我们感谢中国近代,各位先贤对中国民主进程所做的各种探索和不懈的努力。历史为中国树立起民主的灯塔,给了后人鉴往知来,以史为鉴的机会,为后世的民主指引了光明的方向。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理应成为民族的脊梁,沿着为民主而奋斗的先辈们的脚步,不懈的追求民主,担负起实现百年民主之梦的历史使命,每天都要反省自问,我为民主的实现做了点什么?贡献了什么力量?承担了什么责任?相信通过你、我以及更多有识之士的努力,终有一天中国会走上民主的道路。

8.法治文化与法治中国建设 篇八

张晓云

杨建军

商洛市委党校

摘要:“法治中国建设”的提出是中国法治发展历程的又一个重要阶段,是实现“法治国家”的具体政策目标。法治文化作为法律文化的优秀类型,对法治中国的建设起引导作用、补充作用,如何有效发挥二者相辅相成的关系作用,来推进法治中国的建设是值得的探讨的一个命题。

关键词:法治文化;法治中国建设的三个层面;法治三权

中图文号:D920.0 文献标识码:A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九项重要议题是“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如何有效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钱穆曾说:“一切问题,由文化问题产生。一切问题,由文化问题解决”,因而从法治文化角度认识、着手探究法治中国建设当是事关长远又标本兼治解决当前社会矛盾问题的一个前瞻性的选择。

一、理解法治文化、法治中国

(一)法治文化。法律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法治文化就是在商品经济发展到相对成熟的阶段,近现代的民主政治已经孕育而生,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市民社会中逐渐孕育产生了的现代的平等、正义、自由、人权和诚信的观念,并且逐步演化为社会成员普遍具备的较为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的一种法律文化。”从法治文化的产生发展讲,法治文化应当是随着依法治国理念的提出,当民主政治发展到一定阶段,全体市民对权利法律的认知、崇尚并受之支配其行为和思维方式而表现出的优秀的法律文化的一部分。从内容上讲法治文化应该包括法律制度结构和法律观念结构,以及自觉执法、守法、用法等行为方式,还有包含民主、人权、平等、自由、正义、公平、秩序等价值理念的主体法治思维方式等。目前在法治理论研究中,一切对法治内涵的揭示,对法治社会特点的表征和遵循原则的描述与总结,法治运行机制的建构和实践活动,诸如法治的价值目标追求、法治的理念和精神、法治的制度设计和运行模式、法治的实现状态等,都属于法治文化的内容。就法治文化具有的特点而言,它有时代性特点、地域性特点、先进性特点、开放性特点、前瞻性特点等,可以从牢固树立依法治国理念,普遍实施权利本位法律制度、追求正义的法治思想、崇尚法治的公众心理等方面来提升中国的法治文化层次。

(二)法治中国。“法治中国”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要求和法治基本精神的“具体目标”。按汪习根对法治中国建设的解读,应从三个层面来理解法治中国建设。从主体层面看,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法治自觉、法治自信、法治自立、法治自强的有机统一;从客体层面看,法治中国是依法治权与依法维权的和谐有序;从空间层面看,法治中国是提高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可见法治中国的建设务必从这三个层面着手才得以完成。而主体的法治自觉、自信、自立、自强意识都离不开法治文化的熏陶和锤炼,对客体、空间层面来说,没有法治文化作支撑,主体也无法认识到自己在法治方面的需求和准确地判断、把握国际局势当中的法治主动权(包括话语权、治理权、发展权)。因而,法治文化与国家的法治化程度是密切联系的,有什么样的法治文化,就有什么程度的法治状态,法治状态是法治文化在一个国家各个方面的显性表现,要确定二者的先后关系,无非是蛋生鸡还是鸡生蛋的关系,因此,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二、法治文化与法治中国建设的关系

(一)法治文化对法治中国建设起引导作用,法治中国建设是法治文化的具体实践。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推进法治中国建设”部分中指出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这是对西方宪政文化的积极借鉴和汲取;它指出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即要求解决行政执法主体权责不

一、多头执法的问题,解决行政执法缺乏程序性问题,这其实是对英美人的一种法律传统程序正义即“看得见的正义”的践行;它指出要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裁判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是对“三权分立”学说的有益借鉴。总体看来法治文化作为法律文化的先进部分,它引导中国法治建设的方向,以便享有国际法治主动权,同时法治中国建设,是法治国家在中国这个地理、政治、经济意义上的一个具体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一个具体实践。

(二)法治中国建设重在法治的显性功能,法治文化重在法治的隐性功能。从中国国家法制到法治的演变历程可以看出,法治不仅包括形式意义上的法律制度及其实施,更强调实质意义上的法律至上、权利保障的内涵。法治讲究良法之治,法律公正、稳定、普遍、公开、平等,其基础是民主政治,是民主和宪政的表现。法治中国建设重在法治的制度设计和运行模式,法官在具体判断一个行为或者一项事实是否合法时,是适用具体的法律制度,而当在前者不存在的情况下,才会考虑符合中国国情的法治文化,所以法治中国建设是法治功能的显性表现。法治文化,根据中国现阶段的国情,引导人们按照法治理念和精神,对社会、经济乃至政治生活作出文化价值判断。当出现立法空白、立法冲突时,法治文化所蕴涵的文化判断力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制度供给的不足,其所负载的核心价值、内在精神、基本理念,就可以为个体行为和社会生活提供指导,解决社会矛盾冲突,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平稳有序推进。比如说曾经各地出现的“撞了白撞了”案例。1999年,辽宁省沈阳市就率先出台了《行人与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规定:行人横穿马路不走人行横道线,与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如果机动车无违章,行人负全部责任,从而使“撞了白撞”首次以法规形式面世,在全国引起极大轰动和争议。但最后经过人大常委会提出议案讨论,使“撞了白撞”没有成为法律保护的一种行为。今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11修订)》交通事故处理部分,第七十六条第(二)条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很显然这是权衡了车辆通行权和公民人身权的轻重而作决定的,显然是法治文化至少应该是中国公民对法治文化的一个普遍接受程度。还有比如现在的城管制度,立法上是空白,但对于流动摊贩的治理,城管部门采取禁止、取缔的办法,绝大多数市民也是不愿意接受的。因为就摊贩的生存权与城市的环境比较来讲,不能为了保证优良的城市环境而剥夺了一部分人的谋生存权利。而这一点也是政府部门和社会管理政策方面应当着重考虑的,以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符合民心民意的法律制度。法治文化,是法治隐含的价值理念(平等、自由、公平、正义)的一个更完整的体现,这也就是为什么曾经没有很细致的法律规章制度,公道却自在人心的原因!

(三)法治文化为法治中国建设提供智库,法治中国建设为法治文化增加活力源泉。前面提到法治文化是一种优秀法律文化类型,它应当是萃取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精髓,吸收了国际先进法律文化与我国基本国情的具体相结合,如此它会对未来的法治中国建设起引导作用,亦如旗帜和道路的关系,它会成为法治中国建设的智库,为法治中国从老祖宗、从世界各国先进文化理念里获得理论上的支撑。反过来法治中国建设以其具体的法治实践践行法治文化,让每一个理念、每一种精神变得具体生动,变得中国化,也为法治文化增添鲜活的事例,比如一国两制中的一个国家下的两种不同的法律制度的并存,会给我国的法治文化增添活力,也给世界其他国家践行法治文化的本土化提供借鉴。

三、如何从法治文化角度出发来建设法治中国

(一)以提升主体的法治文化素质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汪习根讲法治中国的主体是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法治的主体力量。法治文化建设实质上就是以法治精神塑造人,以法治信仰引导人,以法治实践提高人,以法治文化熏陶人,最终实现人的法律素质不断提升、法治意识得以确立。一是对法律人主要是立法、执法与司法机关、法律科研院所、律师中介机构等专业从事法律工作的人员进行高标准的法治文化教育,使其在法治中国建设中起到领头羊的作用,率先践行法治精神。二是对普通民众做好民主权利意识、知法守法意识的教育,帮助其树立信法、护法的法律思维习惯。以提升主体的法治文化素质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是从事物发展的主观方面,即从内因上激活法治中国建设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以打造社会的法治文化氛围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1、政府方面,一是加大改革财政投入,建立健全法治文化建设制度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培植、激励、规范法治文化市场的发展,推进法治中国的建设。二是加强法治文艺宣传。依托公共文化艺术团体、街道文化站等资源,充分发挥民间文艺团体和民间艺人作用,大力创作优秀的法治文化作品,并以法治文艺下乡等活动为载体,开展法治文艺调演、巡回演出等活动,使之成为市民接受法律熏陶的主要渠道。三是开展法治网络宣传。积极建设法治网站,将网站作为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实现资源共享,整体联动,适时链接,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四是其他多媒体的全方位宣传。

2、以十大法治文化宣教群体为抓手,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一是建设国家公务员法治文化。对公务员采取定期进行法律法规的培训,具体法律实务的操作演练等措施,来提高公务员的执法、守法水平。二是建设法治文化机关。在各机关,以“公平、正义”为主题,与创建学习型机关、服务型机关相结合,广泛深入开展“法律进机关”活动,打造富有机关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法治文化。三是建设军营法治文化。四是建设法治文化社区。在社区(村),建立完善法治文化宣传栏、法制阅览室、法律援助(服务)室、法制学校等传播阵地,充分发挥法制宣传员、社区志愿者以及社团组织作用,以“法律进社区”为载体,开展法治文化系列活动。五是建设校园法治文化。在义务教育学校、大专院校,充分发挥学校主渠道作用,深入开展法治文化进校园活动,组织开展青少年法制夏令营、法制小故事讲演、法制漫画创作比赛、法制影视观摩、模拟法庭等活动,不断创新校园法治文化载体,增强互动效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法制教育环境。六是建设企业法治文化。对各种性质的企业,以市场经济发展为根本动力,与企业依法自治、诚信建设、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相融合,通过设立律师事务部、法律顾问以及配备法制宣传专职干事、法制宣传员等举措,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进企业”等法律服务活动,激发企业法治文化的生机与活力。七是建设法治文化广场。结合城市建设规划,着力打造法治文化广场,并以此为依托,以群众性文化活动为载体,定期举办法制展板巡展、法治文艺演出,定期组织执法人员开展法律法规咨询、发放法治文化宣传品、依法维权等集中服务活动,使广大市民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法治文化的熏陶、教育。八是建设法治文化街区。在城区人口集中街区或商业街,因势利导地利用电子显示屏、广告灯箱、公交候车亭、警务幕墙、宣传画廊、宣传横幅等开展法治文化的宣传,通过定期开展法制宣传、法律服务等活动,形成浓郁的法治文化氛围,建立各具特色的法治文化街区。九是建设乡镇法治文化。借助原有设施,大量注入法治元素和文化特色,以古今法治人物石刻,法治名言警句、诚信格言壁刻、地雕,法治对联,法治书画展等形式,开辟法治文化景观路,搭建“法治文化大舞台”。十是建设家庭法治文化。夫妻之间互相督促做守法公民,做廉洁干部,对孩子要从小赋予法律基本常识教育。以打造社会的法治文化氛围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是从事物发展的客观方面,即从法治中国建设的外因方面,包括法律制度的创设、执行机制、监督机制等做好硬件运行机制的完善、畅通,使得法治中国建设有抓手。

(三)以吸收、萃取法治文化理念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1、萃取我国传统的法律文化精髓。西方学者庞德曾说过,中国在寻求“现代的”法律制度时不必放弃自己的遗产。作为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有很多有用的成分已形成我们民族的一种文化心理,并且也有益于当今的法治文化建设,应当予以保留。同时就文化本身而言有继承性特点,即文化的发展不能割裂历史,不能完全摆脱传统,在改造的基础上加以利用应当是正确的法律文化历史观。

2、吸收国际先进的法治理念。比如方向教授表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标志就是科学配置权力、有效监督权力、正确行使权力。”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传统里没有这些,得借鉴学习,才能与国际社会接轨,在国际社会享有“法治话语权,法治治理权,法治发展权”。以吸收、萃取法治文化理念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是从事物发展主体的客观方面,即对我国老祖宗留下的法律文化精髓,古为今用,对国际先进的法治理念外为中用,总体是以文化优化文化,以理论提炼理论,形成更贴切、更实际的适合法治中国建设的法治文化理念,真正让我们做到“法治自信、自立、自强”,以实现法治中国建设的伟大目标。

(四)以营造互助合作的国际法治文化环境,推动中国的法治建设。如2014年8月14日,在北京举行亚太经合组织反腐败高层研讨会上,中方建议把追逃追赃作为反腐败国际合作的重点内容。目前,反腐国际合作正由众多组织协力推进:一是由国际组织牵头进行合作,比如国际反贪局联合会;二是区域性合作,比如亚太经合组织等;三是双边合作,即国与国之间的合作。2003年制定的《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是迄今为止治理腐败犯罪最为完整、全面并具有广泛代表性的一部国际法律文件,已有160多个成员国。还可以就法治问题突出的领域,比如青少年犯罪问题,恐怖暴力的问题,环境保护的问题等等,达成国际性的共同应对意向书,营造互助合作的国际法治文化环境,推动中国的法治建设。

参考文献:

【1】莫纪宏 “法治中国”建设的划时代意义 检察日2013.11.27 【2】 蒋传光

法治文化的内涵及其特点

新浪网 2013-12-16 【3】葛洪义:《法理学导论》法律出版社 1996年版 第347页

【4】汪习根 法治中国建设的三层解读

人民日报

2013.08.09 【5】弘扬法治精神 建设和谐江门

百度文库2009.11.11 【6】探讨法律文化在加强法治建设中的作用

百度文库 【7】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中国社会科学网钟义见2014.6.17

【8】云书海 秦 娟 法治文化的内涵解析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9.中国民企的工业化进程 篇九

[摘要]这是一场区别于建国初国家依照苏联模式完成的一次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过程,因其发生背景、发动主体、行为模式以及意义的不同,我们称之为中国的“二次工业化”。在其背后,我们看到的是民营企业家们的自觉思考和行动。我们初以为他们只是这场甩卖国资的盛宴里最有胃口的入席者而已,但事实却证明,他们比我们想象得要更为理性,并且充满洞察力。

一个中国家庭抚养着3个儿子:大儿子叫农业,很早就挑起生活的重担,吃苦耐劳地工作以贴补家用;二儿子工业曾被当成光宗耀祖的希望,但后来默不作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默默无闻;三儿子叫服务业,最调皮捣蛋最不成器却被寄予了最高的期望。但这一次,恰恰是二儿子让这个中国家庭瞠目。

自1978年至的22年间,中国的工业产值在GDP中所占比重一共才上升了两个百分点;但自20以来,却持续保持两位数的增幅,前三季度,全部工业增长达11.8%。工业比重由年的50.2%上升到的51.8%,20上半年又跃至57.5%,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农业比重不断下降,而服务业比重则处于波动徘徊状态。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姚景源1月20日在北京说,工业增加值对于年中国整个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9.1%,在9.1%的GDP增速中,工业就占了6.5个百分点。在整个2003年,高烧不退的房地产热和汽车热,也加热了产业链上游的几大重工业产业,钢铁、建材、机械、能源等领域出现投资热、生产热和消费热,这些因素使得中国的工业生产在2003年坚挺无比。

在这些面无表情的数字背后,我们看到的是民营企业家们的自觉思考和行动。他们几乎从1990年代中期开始,就一直潜行水下,屡次试探政府管制的容忍度和默认程度,在重工业领域悄然布局。我们初以为他们只是这场甩卖国资的盛宴里最有胃口的入席者而已,但事实却证明,他们比我们想象的要更为理性,并且充满洞察力。

这是一场区别于建国初国家依照苏联模式完成的一次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过程,因其发生背景、发动主体、行为模式以及意义的不同,我们称之为中国的“二次工业化”。或许后,我们将有能力指出这些民营企业家今天的愚蠢和自负,但在此刻,就像每一个故事的开头一样,我们有理由为他们的大胆和勇气喝彩,并耐心等待他们接下来的演出。

一、民企的工业化自觉

这份名单越来越长。在渐次浮出水面的投资重工业领域的民营企业家群体中,有一些是早已熟悉的面孔:刘永行、郭广昌、唐万里……但也有一些“神秘嘉宾”:李河军、张新、王林祥……让人意外的是,他们并非是看到近几年中国重工业价格上扬、利润回归后才作出的投资决策,有的甚至早在左右,就开始有意识地“谋篇布局”。

他们既显得雄心勃勃,但又不盲目和冲动。

李河军最早是在北京做贸易生意,19,他开始带领自己的私营企业华睿集团涉足电力能源领域。除了到全国各地收购和兴建一些中小水电站外,还广泛参与火电和风力发电项目。2003年7月20日,华睿集团出资12亿元人民币,完成了对黄河上游尼那水电站整体资产的收购。这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大一宗民营企业收购国有能源资产的交易,也正是因为这起收购案,李河军的能源梦想才得以进入媒体的视野。

李河军沉默了8年。在带有自然垄断特征的电力行业,一个民营企业所受到的压力是可以想象的。在这8年中,李河军拿下了广西长洲水利枢纽工程、金沙江中游河段梯级电站、青海尼那水电站、宁夏贺兰山风电场项目、康西草原风电场项目等十几个电力工程。预计到,华睿集团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000万千瓦,投资规模达到600亿元。

特变电工(600089)董事长张新,自从6月成功将公司运作上市后,就开始走出新疆,接连控股了新疆电缆厂、衡阳变压器厂、天津变压器厂、鲁能泰山电缆公司、沈阳变压器厂等,2003年12月29日,特变电工以2.3亿元完成对沈阳变压器集团的增资扩股,此举使得张新的特变电工成为全球最大的变压器设计生产公司。

远在内蒙古边陲小城鄂尔多斯市的王林祥,在近6年时间里,一直处于为鄂尔多斯羊绒集团寻找“次主业”的焦灼状态中。制药、建材甚至电子元器件,都曾先后进入他的视野,但最终让他心动的是硅电项目“我们分析了近来硅铁的价格波动和市场需求,最后的结论是,在我们当地做硅铁,即使全世界的硅铁厂都死掉我们仍然可以存活,这是我们下决心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原因”王林祥说。

表面上看似堂・吉诃德般的投资收购举动,事实上背后深藏着这些民营企业领袖们理性的思考。对即将进入的产业如此精细地观察和遴选,证明他们并不仅仅出于猎取丰厚利润的单纯动机,而是体现了他们对企业运作规律和产业演进法则更深层次的认识和领悟。

“我们想进入门槛高的、投资量比较大的产业,这样的产业可以使我们避免中小型企业的围剿,相对来说竞争环境宽松”东方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行对《商务周刊》说,“那时我感到非常非常困惑,隔行如隔山,我们会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行业,也完全没有这样的人才,我觉得我迈不出这一步,那个时候我还没有转型,我就感觉到我能力不够”

那是年,刘氏4兄弟刚刚分家一年,刘永行已经觉得必须在现有的饲料主业之外,寻找新的产业投资方向“我不知道从哪里迈出我的.第一步”刘永行坦陈。

1996年的刘永行已经48岁了,但他居然想到王永庆手下打工3年,学习这位台湾的化工业巨头是如何操纵如此庞大的资本和产业的。有人告诉他,如果你抱着学习的态度去打工,企业会对你有戒心的,根本无法学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没有现成的机会可以学习,刘永行只好自己摸索。从开始决定进入重工业时起的6年里,刘永行陷入长时间的思考之中,并且也极富耐心地等待自己真正“羽翼丰满”。在这6年中,刘永行并没有闲着,继续完成饲料工厂在全国的布局“2000年我们完成在饲料行业的投资,现在我们投资的所有饲料厂都成活了”刘永行给记者重述当年他算的一笔账,“我们有70到80个饲料厂,每个饲料厂拿出2000多万,我们就可以拿出20多个亿,不管怎么样,我们可以用各种金融手段再融资20多亿,那就有40多亿,这就足以进入大型产业了”

资金和人才等要素的储备一旦成熟,刘永行出手很快。201月,刘永行现身山东,与信发热电集团签订一份合资合同,成立信发希望铝业公司。但这只是为更大规模的投资作热身准备。年10月,刘永行挥兵包头,成立东方希望包头稀土铝业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东方稀铝),总投资150亿元,预计建成后,年产100万吨原铝。2003年7月,刘永行联合其他3家股东,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启动了105万吨氧化铝项目,冲进电解铝业的上游:氧化铝,项目预计总投资近45.9亿元。

2003年1

1月3日下午,东方稀铝第一吨铝水出炉。刘永行说,东方希望仅用一年时间、投入20亿元,便建成了25万吨原铝生产规模并投产,无论是投资决策周期还是建设周期均是国际通行标准的1/3,“这是世界工业史上的‘包头速度’”

“我们可以走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制造业之路,这就是,既有国际上的高标准,又有中国的低成本、快速度,这3个方面我们都可以做得非常非常好”刘永行说,“所以我们的民营企业一旦进入这样的大型产业,我们会制定出世界竞争标准”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改革与管理研究所研究员高士楫将之总结为一种有中国特色的生产方式:“中国会走出与美国大规模生产和日本精益生产相媲美的生产方式,我称之为人机生产。这是一种模块化的可组装式生产,每一个环节都是可以分解的,然后就用最低成本的生产要素进行替代”这种新型的具有高度竞争力的生产方式,必将建立起如刘永行所言的“竞争标准”。

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在欢呼一个由民企主导的重工业化时代的到来,政府有政府的担心。2月5日,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国务院专题电话会议上发表谈话,要求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制止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行业过度投资,并称国务院将于近期派出联合检查组,赴重点地区进行督促检查。此外,中央政府还计划建立和完善市场资讯发布和预警制度,引导地方和企业投资方向,以及加强投资管理,严格市场准入。

随后,银行马上做出反应。2月8日,银监会给各银行发放了一份通知,称将对向钢铁、铝业、水泥、房地产和汽车行业发放贷款的情况进行调查。除了严控信贷规模外,国家拟从环雹质检、土地等方面,限制这些行业的过度投资。

一度传出被叫停包头项目的刘永行对此耿耿于怀:“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这是对的,但是我们民营企业开始做高水平的、具有世界竞争力的产业群,政府只需要因势利导,民营企业就会在新型的重工业化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跟世界列强进行竞争”

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也强调:“没有竞争力的投资就是重复投资,而有优势竞争力的投资就不是重复投资”去年以16亿元要约收购南钢股份,使郭广昌的“钢铁”雄心大白天下,现在复星集团的钢铁产业版块已经达到了150亿元的年销售额。

“我觉得未来全世界1/3的钢铁要在中国制造,1/3的汽车会在中国制造,1/3的纸会在中国制造”郭广昌认为,看一个产业是不是过剩,要看站在哪个平台上,“如果所有的产品都拿到中国来消费、来制造,如果我们通过制造业大量转移,迅速整合,使我们整个民营企业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平台,我们是为全世界造纸、造钢铁、造汽车,这个时候我们应该看到所有行业里面,都有巨大的产业机会,所需要的是我们要优势的产业去加以整合”他给复星的定位就是,做“全球化竞争当中的产业整合的领头羊”。

历史会重演吗?100多年前,摩根、卡内基、洛克菲勒在美国重工业化的浪潮中成功成为令人眼热的财富豪门,今天,我们是否也正在目睹一个中国版本的摩根家族的诞生?

二、盛开的包头

清晨,安静的包头。在蒙古语里,包头是“有鹿的地方”。这里少有北京上海的高楼大厦,2002年,联合国人居中心将“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授予包头这座草原新城。但平静只是表面,这个老工业基地内部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曾经是中国最重要的重工业基地之一的包头,10年前,同样陷入到大工业破产和国企倒闭的困局中。但在2003年,包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达到30%以上;2002年包头GDP为333亿元,2003年达430亿元以上,一年增加近100亿元;占全内蒙古自治区总量的21%。

在包头,记者听到了“包头现象”这个词来形容这种高速的增长“内蒙是全国第一,包头是内蒙第一,我们是包头第一”说起2003年经济增长速度,包头国家稀土高新技术开发区办公室主任姚魁元骄傲地说。

“现在的优势可以说是从劣势中创造出来的”高新区副主任闫化冰告诉《商务周刊》。内蒙古地区地靠内陆,相对保守落后,这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客观存在的劣势。而且,在包头这个地方搞高新区,谁也没有经验,高新区连定位都不清楚。从1992年成为国家级开发区以来,一直发展缓慢,在全国53家高新区里倒数第二位。但在2003年,高新区实现工业增加值44.1个亿,比2002年增长60.9%,实现工业的总产值160.5亿,比2002年增长59.3%。

如果不是刘永行的稀土电解铝项目出现,可能很少有外地人知道这个国家级的开发区。民营资本的进入,不仅挽救了一个开发区,更让包头重新焕发出重工业基地的生机与活力。

李兴是2000年来到开发区招商局的,他全程参与了东方稀铝项目的前期工作,招商引资的工作在他眼里充满着“冒险性”。在高新区管委会的办公楼里,他指着不远处的“希望饲料”几个红色大字说,那里就是刘永行1995年在包头高新区投资1000万建立的一个饲料厂,而且这个厂当年就收回了投资。

2002年8月27日,刘永行来到高新区的希望饲料厂,这个消息立即被招商局获悉,管委会主任、包头市政府副秘书长苏文清和招商局的人一起把刘永行请到了管委会。在得知刘永行有意投资电解铝项目后,苏文清当即开始游说。

“当时就在这儿,”李兴指了指脚下,“苏主任和他谈了电解铝项目放在包头的各种优势”

刘永行回上海后不到一个星期,9月2日,包头市委书记邢云和苏文清又专程飞到上海,他们这次带去的不仅是想法,还有一份包头发展铝电一体化的可行性报告。李兴对记者说,这个报告不是临时赶制的,包头对铝电一体化项目早已有规划,所以这个报告是相当成熟的。

9月12日,刘永行再赴包头,3天后,双方签订了开发协议。此后,刘永行从上海派了6名专家,做投资的具体调研。

“我记得很清楚,那个国庆节我们一直都非常忙碌”李兴说,“在专家们调研的同时,我们在做什么呢?我们做了一期工程5000多亩土地的拆迁工作,仅仅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就做完了”

2002年的国庆节,整个管委会,或者说整个包头市政府都在为稀铝项目奔跑。10月18日拆迁完成;10月20日做完最后的准备;10月28日,在双方洽谈仅两个月后,项目正式奠基开工。一位高新区的工作人员向记者回忆说,奠基当天刘永行非常激动:“你想想,一个政府让企业家那么激动……”

工业是包头的支柱,在2003年年初的中共包头市委九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上,包头市委书记邢云再次强调,实现工业化是包头市今后一个时期最为现实的选择,要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继续发展冶金、机械制造、化工、稀土、农畜产品加工等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行业,使包头成为内蒙古名副其实的“工业航母”。包头希望,到,工业增加值要占到全市GDP总量的70%以上,工业对财政的贡献率要超过70%。

“但要振兴工业,让国家来

投资不太可能”包头市经贸委主任王惠明对《商务周刊》说,只能吸引国内外资金,而且是以民营投资为主“包头毕竟是欠发达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没有优势,引进大型IT企业或世界500强企业难度非常大”

近两年,民营经济大举进入包头工业,其中一部分是外来项目的落地,另外一部分则是控股、参股包头转制后的国有企业的民营资本。

截至2002年年底,内蒙古全区的国企在5年里减少了78.22%,共有1770个国有小企业完成了产权改制。2003年上半年,内蒙古又展开了新一轮的国企改革,重点放在71户大型企业上,并且今年要选出其中1/3的企业作为试点。部分国企将进入产权交易市场,通过协议转让、拍卖、招投标等形式公开转让国有资产。

而这一次的招商引资正是发生在内蒙古大规模国企改制的背景下。王惠明对记者说,除了目前市内几家大企业、军工企业,其他企业的转制都已在2003年底前完成。去年,包头全市新增私营企业1921户。

生产要素向效率更高、回报更丰、风险更小的地方流动,是市踌从“直接非生产性寻利”活动中走出来,将在重新分配中累积的财富��不管使用的是什么手段:转化为实业投资,创造新的价值,像他们几百年前的欧洲同行那样,为洗清原罪,一方面厉行节俭,投身于生产;另一方面通过认购“赎罪券”方式,进行各种救济穷人的筹款。这一过程或许并非有意为之的,但基于实业投资冲动的二次工业化,却实实在在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不仅在产业经济上有财富创造的价值,也有助于实现社会各阶层的和谐与谅解。它或许是个副产品,对中国社会来说,却拥有更重大的意义。

10.中国特色法治之路的五大经验 篇十

在立法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使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成为全社会一体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保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我们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任务统筹谋划立法工作,科学制定立法规划和立法计划,积极推进重点立法项目,保证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对立法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及时向党中央报告。

总之,我们的一切法律法规都是在党的领导下制定的,我们制定的一切法律法规都必须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有利于巩固和完善党的执政地位,有利于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

二是,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做好立法工作的根本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指针。

在立法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并以此统一思想认识、确定立法思路。在立法的指导思想上,我们始终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保证我们制定的法律法规有利于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三是,坚持从中国国情和实际出发。坚持从我国国情和实际出发,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做好立法工作的客观要求。在立法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从我国国情和实际出发,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作为立法基础,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开展立法工作。正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妥善处理法律稳定性与实践变动性的关系,妥善处理法律前瞻性与可行性的关系,确保立法进程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相适应。对实践经验比较成熟的、各方面认识也比较一致的,规定得具体一些,增强法律的可操作性。对实践经验尚不成熟但现实中又需要法律进行规范的,先规定得原则一些,为引导实践提供规范和保障,并为深化改革留下空间,待条件成熟后再修改补充。

对改革开放中遇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用法律来规范还不具备条件的,先依照法定权限制定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先行先试,待取得经验、条件成熟时再制定法律。我们还注意研究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从中吸取那些对我们有益有用的东西,但绝不照抄照搬。各国的法律体系也不相同,我们不用西方某些国家的法律体系来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外国法律体系中有的法律,但不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的,我们不搞;外国法律体系中没有的法律,但我国现实生活需要的,我们及时制定。

四是,坚持以人为本、立法为民。坚持以人为本、立法为民,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做好立法工作的根本目的。在立法工作中,我们始终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无论在立法过程中还是在法律规范上都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从人民的实践创造中汲取智慧,从人民的发展要求中获得动力。

正确把握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共同利益、不同群体特殊利益的关系,正确反映和统筹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正确处理权力与权利、权力与责任的关系,既赋予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必要的权力,又注意对权力的行使加以规范、制约和监督,切实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坚持走群众路线,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立法中的作用,不断扩大公民对立法的有序参与,通过公布法律法规草案和举行立法座谈会、论证会、听证

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尤其是基层群众的意见,切实做到集思广益、凝聚共识,使我们制定的法律法规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共同意愿。

五是,坚持社会主义法制统一。坚持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做好立法工作的内在要求。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单一制国家。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是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建立统一的现代市场体系的基础。同时,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经济、文化、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国家又处于深刻变革之中。

上一篇:双十一省钱攻略_双十一购物注意事项下一篇:中小学生秋季每周国旗下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