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共7篇)
1.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 篇一
第一章 新闻传播本体论
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从新闻学向传播学研究的历史性理论转变,掌握传播学研究的范围与逻辑起点,构建新闻传播学的学科框架,把握新闻传播学的研究方法 二 课程内容
第一节 新闻学与传播学
(一)新闻学向传播学的历史性转变与学科超越 1 基本动因
新闻传播媒介不断更新并迅速发展,使社会信息传播结构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 2 重要原因
世界范围的新技术革命和信息化社会的飞速发展,使人类对信息的需求量急剧增加,由此推动了人类对信息功能和作用的重新认识 3 理论借鉴
借鉴现代系统科学,行为科学和数理统计科学等全新的研究方法的结果 4 时代原因
现代科学发展出现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大趋势,促使研究对象相对狭窄的新闻学亟待摆脱困境,以适应现代科学发展的新趋势
(二)转变与超越的外部环境分析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传媒生存环境的变化
在遵守宪法和有关政策法规的前提下,新闻传播要按自身规律和市场经济法则办事 2 新闻传媒结构布局的变化 以80年代末90年代初为标志,我国新闻传媒在质和量两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报刊数量增多,广播电视普及率及覆盖率也有了大幅度提高,客观上为新闻传播研究提出了新的内容 3 新闻传播社会功能与作用的变化 新的历史时期,新闻传播不仅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一个部门,也是经济建设中一支具有强大潜力的产业部门,在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发挥着多种功能和作用 4 我国受众群体需求的变化
在21世纪,受众与新闻传播者将出现不断的角色互换,全方位介入传播领域
(三)结论
无论从新闻传播实践考察,还是从理论研究角度分析,新闻学向传播学的超越和转变都体现了当今新闻学研究价值取向的历史必然
第二节 新闻传播学研究的范围与逻辑起点
(一)新闻传播学研究的范围
1根据社会科学研究三分法理论,新闻传播学可以从宏观角度分为三方面内容(1)新闻传播基础理论研究
主要是对新闻传播工作一般特点和新闻传播业运作规律等基本原理进行研究(2)新闻传播应用理论研究
主要是对新闻传播操作技能进行研究(3)新闻传播发展理论研究
其内容主要包括对新闻传播技术,媒介和学术发展史及其未来走势的研究 2从微观角度分析,新闻传播学分为如下研究内容(1)信息及其传播过程,要素研究(2)新闻传播事业研究(3)新闻传播媒介研究(4)新闻传播者研究(5)新闻受传者研究
(6)新闻传播环境与社会控制研究(7)新闻传播社会效果研究(8)新闻传播主体心理研究
(二)新闻传播学研究的逻辑起点 新闻信息是新闻传播学研究的逻辑起点
第二节 新闻传播学的学科框架
(一)从纵向隶属关系看,新闻传播学是大众传播学的一个分支,同传播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紧密交叉
(二)从横向交叉关系看,新闻传播学与相关学科交叉渗透,借鉴这些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丰富新闻传播学的内涵和研究手段,推动新闻传播学的发展
(三)从知识结构关系看,新闻传播学可以划分出基本原理,发展历史,业务技能和经营与管理等内容
(四)从传播要素关系看,新闻传播学可以划分为 1 新闻传播本体理论研究 2 新闻传播主体理论研究 3 新闻传播受体理论研究 4 新闻传播客体理论研究 5 新闻传播载体理论研究 6 新闻传播媒体理论研究 7 新闻传播外部环境研究 8 新闻传播效果理论研究
第三节 新闻传播学的研究方法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法论 基本原则 实事求是,从客观实际出发考察新闻传播现象 2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从纵向角度出发,把新闻传播行为放到历史发展进程中加以考察 4 从横向角度出发,把新闻传播现象放到广泛的社会联系中加以考察 把新闻传播作为人类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对其构成要素进行动态分析
(二)系统科学方法论 1 理性思辨的方法 2 实证分析法
(三)数理统计科学方法论 1 数学方法
运用数学模型 抽样调查法 统计分析法 2 社会学方法
社会调查法 比较分析法 内容分析法 实验分析法 观察法 文献归纳法 三 考核知识点
(一)新闻学与传播学
(二)新闻传播学研究的范围与逻辑起点
(三)新闻传播学的学科框架
(四)新闻传播学的研究方法 四 考核要求
(一)新闻学与传播学 1 识记
新闻学向传播学的历史性转变与学科超越 2 领会
转变与超越的外部环境分析 3应用
新闻学向传播学的超越和转变体现了当今新闻学研究价值取向的历史必然
(二)新闻传播学研究的范围与逻辑起点 1 识记
新闻传播学研究的范围 2领会
新闻信息是新闻传播学研究的逻辑起点
(三)新闻传播学的学科框架 1 识记
(1)从纵向隶属关系看,新闻传播学是大众传播学的一个分支,同传播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紧密交叉
(2)从横向交叉关系看,新闻传播学与相关学科交叉渗透,借鉴这些相关学科的原理和方法,丰富新闻传播学的内涵和研究手段,推动新闻传播学的发展
(3)从知识结构关系看,新闻传播学可以划分出基本原理,发展历史,业务技能和经营与管理等内容 2 领会
从传播要素关系看,新闻传播学可以划分为:
新闻传播本体理论研究;新闻传播主体理论研究;新闻传播受体理论研究; 新闻传播客体理论研究;新闻传播载体理论研究;新闻传播媒体理论研究;新闻传播外部环境研究;新闻传播效果理论研究
(五)新闻传播学的研究方法 1 识记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方法论基本原则 2 领会
系统科学方法论 3 应用
数理统计科学方法论
第二章 新闻传播客体论
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信息的定义与特性,追溯信息的发现和认识,区分信息的种类和功能,体会新闻的信息属性,理解信息与新闻之异同,把握新闻信息概念分析。二 课程内容
第一节 信息的定义与特性
(一)信息的定义
信息是事物的存在方式和相互反应的运动过程,以及关于事物存在方式和相互反应的运动过程的陈述。对于接收者来说,它具有消除认识上的不确定性的功能。
(二)信息的特性 1 信息的依附性 2 信息的再生性 3 信息的可传递性 4 信息的可储存性 5 信息的可浓缩性 信息的可共享性(或称为可转让性)7 信息的可替代性 8 信息的预测性 信息的有效性和无效性
第二节 信息的发现和认识 第三节 信息的种类和功能
(一)信息的种类 1 信息两大种类
黎鸣 从控制论和现代物理学的对比中,认识信息本质,提出: 信息可分为自然信息、文化信息两大类 2 信息三个层次
语法信息、语义信息、语用信息
(二)信息的功能 1 消息或情报的功能 2 知识的功能 3 价值的功能 4 社会服务的功能 5 决策参谋作用
第四节 新闻的信息属性
(一)人类认识新闻活动现象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二)新闻定义
新闻是信息中的一种,它是传播(报道)新近变动事实的信息。1 新闻是一种付诸社会的公开传播的信息 2 新闻是新近变动的信息 3 新闻是事实的信息
第五节 信息与新闻之异同
(一)信息与新闻异同 从新闻的起源来看,信息是新闻之“母” 从认识功能来看,信息与新闻的相同之处在于,新闻和某些信息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具有认识外界事物,改变原有知识结构的作用 3 从时间上看,时间性决定新闻的生命 从社会功能上看,新闻通过对事实信息的报道,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人们;而信息则长于社会服务,准确及时的信息往往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从传播方式上看,新闻是一种大众的群体传播活动,信息的传播方式比新闻宽泛得多多
(二)立足信息与新闻异同,加深对新闻特征的认识 第六节 新闻信息概念分析
(一)信息、新闻、新闻信息是相互关联而又含义不同的概念 1 信息 信息是事物的存在方式和相互反应的运动过程,以及关于事物存在方式和相互反应的运动过程的陈述。2 新闻
新闻是传递具有新闻价值的那一部分事实的信息。3 新闻信息
新闻信息是指构成新闻的最小的单一事实。
(二)立足新闻与新闻信息的概念区别,把握新闻中的信息含量 三 考核知识点
(一)信息的定义与特性
(二)信息的发现和认识
(三)信息的种类和功能
(四)新闻的信息属性
(五)信息与新闻之异同
(六)新闻信息概念分析 四 考核要求
(一)信息的定义与特性 1 识记
信息是事物的存在方式和相互反应的运动过程,以及关于事物存在方式和相互反应的运 动过程的陈述。2 领会
信息的特性(1)信息的依附性(2)信息的再生性(3)信息的可传递性(4)信息的可储存性(5)信息的可浓缩性
(6)信息的可共享性(或称为可转让性)(7)信息的可替代性(8)信息的预测性
(二)信息的发现和认识
识记信息的发现和认识历史及过程
(三)信息的种类和功能 1 识记
信息的两大种类及三个层次 2 领会
信息的功能:消息或情报的功能;知识的功能;价值的功能;社会服务的功能;决策参谋作用
(四)新闻的信息属性 1 识记
人类认识新闻活动现象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2 领会
新闻是信息中的一种,它是传播(报道)新近变动事实的信息
(五)信息与新闻之异同 1 识记
信息与新闻之异同 2 领会
立足信息与新闻异同,加深对新闻特征的认识
(六)新闻信息概念分析 1 识记
(1)新闻是传递具有新闻价值的那一部分事实的信息。(2)新闻信息是指构成新闻的最小的单一事实。2 领会
立足新闻与新闻信息的概念区别,把握新闻中的信息含量
第三章 新闻传播主体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新闻人才的本质、基本要素及其分类,把握新闻人才成长的内在因素及外部条件,规范新闻人才的职业道德与修养。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新闻人才研究
(一)新闻人才研究内容 新闻人才的本质、基本要素、分类及其在社会历史的作用 2 新闻人才成功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 3 新闻人才成长与社会诸方面因素的关系 对新闻人才的识别、选拔、培养、使用、管理和预测等的研究
(二)新闻人才研究方法 1 系统研究法 2 典型研究法 3 同类研究法 4 追踪研究法 5 统计分析法
(三)新闻人才研究特性 1 研究的综合性 2 实践性 3 历史性
第二节 新闻人才的本质、基本要素及其分类
(一)新闻人才界定
新闻人才是在新闻传播事业中,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较高的调查研究和采访技能与表达能力,以自己创造性劳动对新闻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进步起到积极影响的人。
(二)新闻人才的本质特征
1新闻人才最本质的属性是独创性,也叫创造性、创新性 2新闻人才具有时代性、社会性和进步性
(三)新闻人才构成的基本要素
1德:人生观、爱国心、道德观、事业心、正义感等 2志:志向高远、锲而不舍
3才与学:才能、技能、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 4胆:大无畏气概
5体:身体的素质与耐力和强度
(三)新闻人才的类型
1根据新闻人才的才能特点可分为:(1)社会交际型人才(2)综合条理型人才(3)经营管理型人才 从新闻人才的才能表现可分为:(1)早熟型(2)多才型(3)多产型(4)晚器型
第三节 新闻人才成长的内在因素
(一)新闻人才成功与失败的心理品格 1 强烈的事业心,坚定的理想和信念 热爱新闻事业,具有强烈的敬业精神,对新闻工作有着浓厚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3 勤于思考、善于知疑 4 刻苦勤奋、意志顽强 5 追求真理、勇于探索
(二)新闻人才的生理气质 1 开放性 2 果断性 3 独立性 4 自制性
(三)新闻人才的创造性思维与创造力 创造性思维是人才创新活动中的核心因素
(四)新闻人才的创新意识 1 嗜新意识 2 竞争意识 3 善思意识 4 求异心理 5 分散思维 6 “进攻”意识 7 坚韧性
(五)新闻人才的智能结构
1智能结构一般包括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1)知识结构 ①材料知识 ②结构知识 ③总体知识(2)技能结构 ①效能原则 ②适应原则 ③个性原则 新闻人才的“智能结构”
(1)马克思主意基本理论和知识(2)较强的新闻敏感和创新能力(3)T型知识结构(4)熟练的专业技能
(5)知识、技能和能力的高层次协调
第四节 新闻人才成长的外部条件
(一)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新闻人才产生的必要条件(这是新闻人才与其它人才产生的主要区别)
(二)社会变革为新闻人才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和实践机会
(三)复杂尖锐的阶级斗争是促使新闻人才迅速成长的重要因素
(四)思想解放运动及言论出版自由为新闻人才的成长提供了土壤和条件 第五节 新闻人才的职业道德与修养
(一)新闻职业道德概念的内涵
1新闻职业道德是新闻工作者在履行本质工作中,依靠个人信念、传统习惯和社会舆论的力量来调节其思想和行为的一种社会规约。2它一般通过“记者信条”、“记者守则”、“新闻道德准则”、“新闻伦理规约”等方式加以表述。它具有非强制性的特点
(二)新闻道德自律的核心和意义 社会主义新闻道德自律的基本原则是共产主义精神指导下的集体主义,其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它是党的新闻工作的根本宗旨。2 加强新闻道德自律建设的重要意义
(1)从政治角度看,新闻传媒是党的宣传系统的一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建设的重要载体,新闻工作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2)从道德和伦理学的角度看,新闻传媒机构是社会良知系统
(3)从职业素质看,新闻道德自律是新闻工作者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要求
(三)新闻道德自律评介
新闻道德自律是基于新闻工作的特点而形成的规范和伦理准则。社会主义新闻道德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是新闻从业人员在新闻传播活动与新闻工作中应当自觉遵守的新闻伦理准则与行为规范。
(四)新闻工作者的修养 坚持社会主义宣传方向;热爱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敬业乐群,坚持真理,为维护党和人民利益忘我斗争 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全面、正确地宣传党的路线、政策、方针、任务 加强党性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在金钱的诱惑面前要警钟长鸣,遵纪守法,廉洁自奉,不搞“有偿新闻”,抵制不正之风;严守国家机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有高尚的新闻职业道德 加强知识修养,提倡“一专多能”,在广播的知识基础上,应该在分工联系与报道范围内,力争掌握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及信息化社会的相关知识 加强业务能力的修养,锻炼新闻敏感、社会活动、信息反馈、快速采写、新闻竞争等能力 三、考核知识点
(一)新闻人才研究
(二)新闻人才的本质、基本要素及其分类
(三)新闻人才成长的内在因素
(四)新闻人才成长的外部条件
(五)新闻人才的职业道德与修养 四 考核要求
(一)新闻人才研究 1识记:(1)新闻人才研究内容(2)新闻人才研究方法 2领会:新闻人才研究特性
(二)新闻人才的本质、基本要素及其分类 1 识记
(1)新闻人才是在新闻传播事业中,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较高的调查研究和采访技能与表达能力,以自己创造性劳动对新闻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进步起到积极影响的人。(2)新闻人才最本质的属性是独创性,也叫创造性、创新性(3)新闻人才构成的基本要素:德、志、才与学、胆、体 2 领会
(1)新闻人才的类型
(2)新闻人才成长的内在因素、外部条件 3 应用
新闻人才的职业道德与修养
第四章 新闻传播载体论
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载体的定义及其相对性,理解符号与信号的关系,明确传播的物理形态,掌握传播的文化形态,认识非语言符号与新闻传播 二 课程内容
第一节 载体的定义及其相对性
(一)载体
载体是指运载某种物质或传递能量、信息的介质和工具。在新闻传播中,特 指传递新闻信息的语言、文字和图像等符号。
(二)载体形态
在人类信息传播系统,最常见的载体形态可以分为两大类: 1 物理形态的载体——信号 2 文化形态的载体——符号
第二节 符号与信号的关系
(一)符号定义
符号是能使人领悟指说对象概念意义的中介性信息载体
(二)在各自特点的对比中认识符号与信号的关系
第三节 传播的物理形态――信号载体
从信息传输的数字编码原理看,凡是能表达信息现象的事物都叫做信号。
第四节 传播的文化形态——符号载体
(一)语言符号 语言符号即口头语言,是最基本的传播载体。2 广播新闻语言符号的特点(1)语言符号的指称性(2)适当重复的意动性(3)实况音响的情境性
(二)文字符号 文字符号即书面语言,是一种间接符号系统 2 文字符号的优势
(1)叙述与解释的功能(2)说理的功能(3)思维转换的功能
(三)图像符号
1图像符号包括静止和动态两种。前者是指报纸杂志上刊载的照片和绘画。后者则指电视(影)图像 新闻照片图像符号的个性特点(1)纪实的瞬间性(2)形象的直观性(3)情节瞬间的包容性(4)拍摄的现场性 电视新闻传播的符号特点(1)代码复原的直接性(2)现场实况形象的直观性
(3)画面符号的蒙太奇组接带来意义的多重性
第五节 非语言符号与新闻传播
(一)广播新闻中的非语言符号传播 1 构成要素
类语言、现场音响、音乐等 如何在广播新闻中使用好非语言符号
(1)重视发挥非语言符号在广播新闻中的听觉感受功能,提高听众对非语言符号信息的可辨性
(2)重视发挥非语言符号的感觉整合功能,使广播新闻声画符号互补,提高新闻信息的完整性
(3)遵循非语言符号和有声语言符号合理搭配的原则,使广播新闻节目各要素之间达到耦合状态
(二)电视新闻中的非语言符号传播 1表情和目光语 2动作与手势语 3身份与服饰语 三 考核知识点
(一)载体的定义及其相对性
(二)符号与信号的关系
(三)传播的物理形态――信号载体
(四)传播的文化形态——符号载体
(五)非语言符号与新闻传播 四 考核要求
(一)载体的定义及其相对性 1识记(1)载体是指运载某种物质或传递能量、信息的介质和工具。在新闻传播中,特指传递新闻信息的语言、文字和图像等符号。(2)载体形态
(二)符号与信号的关系 1识记
符号是能使人领悟指说对象概念意义的中介性信息载体 2 领会
在各自特点的对比中认识符号与信号的关系
(三)传播的物理形态――信号载体
识记:从信息传输的数字编码原理看,凡是能表达信息现象的事物都叫做信号
(四)传播的文化形态——符号载体 1识记
(1)语言符号即口头语言,是最基本的传播载体。(2)文字符号即书面语言,是一种间接符号系统
(3)图像符号包括静止和动态两种。前者是指报纸杂志上刊载的照片和绘画。后者则指电视(影)图像 2 领会
(1)广播新闻语言符号的特点(2)文字符号的优势
(3)新闻照片图像符号的个性特点(4)电视新闻传播的符号特点
(五)非语言符号与新闻传播 1 识记
广播新闻中的非语言符号传播构成要素:类语言、现场音响、音乐等 2领会
电视新闻中的非语言符号传播 3 应用
如何在广播新闻中使用好非语言符号
第五章 新闻传播媒体论
一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新闻传媒发展简史,把握新闻媒体分析,明确21世纪新媒体分析 二 课程内容
第一节 新闻传媒发展简史
(一)原始信息交流时期 特点:1范围小、距离短 2 在少数人中间传播 3 处于无组织的自然状态
(二)手抄新闻时期
特点:传播范围广、便于携带储存等特点
(三)印刷媒介时期
特点:1表明人类新闻传播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2 为信息交流与传播提供了新的物质条件 3 使新闻传播得以远距离大范围传递,提高了传播的时效性近代印刷报刊的定期出版,标志着近代新闻事业产生并初具完整的形态
(四)电子媒介时期 特点:1 传播速度快 2 传播范围广 传播内容雅俗共赏,有极广泛的群众性 4 传播形式多样
(五)光电子与网络传媒时期 特点:1传播媒体多样化 2传播时效同步化 3 传播网络一体化 传播信息容量大、质量高 5 传受角色互换,双向沟通
第二节 新闻媒体分析
(一)印刷媒体——报纸 1 报纸的文化特征 2 报纸未来发展趋势
(二)声响媒体——广播 1 广播的文化特质 现代广播及其发展趋势
(三)图像媒体——电视 1 电视的文化特质 2 电视未来发展趋势
第三节 21世纪新媒体分析
(一)“第四媒体”——网络传媒 特点:1 传播内容的丰富性 2 获取信息的便捷性 传播的双向和多向互动性,使受传者双方角色不断互换 4 传播的同时性和个人化 5 多种传播符号一体化
(二)数字化音频广播和网络广播
(三)数字化高清晰度电视
(四)卫星直播电视
(五)有线电视及其网络建设
(六)光脑与光盘
(七)综合媒体——光电脑控媒 三 考核知识点
(一)新闻传媒发展简史
(二)新闻媒体分析
(三)21世纪新媒体分析 四 考核要求
(一)新闻传媒发展简史
识记 1 原始信息交流时期特点 2 手抄新闻时期特点 3 印刷媒介时期特点 4 电子媒介时期特点 光电子与网络传媒时期特点
(二)新闻媒体分析
识记 1 印刷媒体——报纸 2 声响媒体——广播 3 图像媒体——电视
(三)21世纪新媒体分析
领会:1“第四媒体”——网络传媒 2 数字化音频广播和网络广播 3 数字化高清晰度电视 4 卫星直播电视 有线电视及其网络建设 6 光脑与光盘 综合媒体——光电脑控媒
第七章 新闻传播过程论
一 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传播模式与要素,学会捕捉信息与新闻敏感,掌握再现事实与信息含量,弄清报道事实与媒体策划。二 课程内容
第一节 传播模式与要素
(一)模式的定义与特点 1 定义:模式是科学研究常用的一种思维方式,它是将复杂系统的要素及其内外联系清晰地展示出来的结构形式,是简单样式对复杂对象的类比、映现和抽象 2 特点:整体性;解释性;对应性;概括性;实用性
(二)新闻传播过程的常见模式 1 单向传播模式 2 双向传播模式
第二节 捕捉信息与新闻敏感
(一)记者对情况的掌握和资料积累的多寡直接影响着新闻敏感的强弱
(二)长期的统计累积是发现非事件性新闻的有效手段之一
(三)运用统计学的大数定律和抽样调查法,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权衡新闻价值的大小,从而挖掘出带普遍意义的重大新闻。这也是提高新闻敏感的手段之一
(四)长期的统计积累有助于掌握新闻背景材料,从而使新闻本身增值
第三节 再现事实与信息含量
(一)提高新闻信息量的意义 足够的有效信息是人类生存的必要前提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党和人民手中的信息传播和舆论工具 3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国内外大量的新动态的信息
(二)新闻信息计算公式 H=—K∑P﹙i﹚LogP﹙i
(二)提高新闻信息量的途径 1 扩大信道容量 2 拓宽报道范围 3 增加未知因素 4 学写视觉新闻 5 浓缩新闻信息
第四节 报道事实与媒体策划
(一)媒体策划的内涵与特点 1 内涵
在新闻传播领域,媒体策划是专指为求得最佳传播效果而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媒介生存环境、市场定位、服务对象等进行比较明确的谋划,从而制定传播规划方略的过程。2 特点
(1)计划性(2)功利性(3)创新性(4)引导性(5)增效性
(二)媒体策划动因与传播意义 1 动因:新闻传播质量的竞争 2 传播意义:
(1)有助于新闻传播的前馈预测,增强新闻传播的针对性(2)有助于信息的双向沟通,使传播者有效地控制信息流向
(3)有助于了解受传者心理,调动受传者的参与意识,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4)应注意防止媒体策划带来的消极意义
(三)媒体策划应遵循的原则 主观意识与客观事实相一致的原则 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与群众的切身利益相一致的原则 3 传播内容和策划手段相一致的原则 良好的传播动机和积极的传播效果相一致的原则 三 考核知识点
(一)传播模式与要素
(二)捕捉信息与新闻敏感
(三)再现事实与信息含量
(四)报道事实与媒体策划 四 考核要求
(一)传播模式与要素 识记
(1)模式的定义与特点
(2)新闻传播过程的常见模式
(二)捕捉信息与新闻敏感 领会: 记者对情况的掌握和资料积累的多寡直接影响着新闻敏感的强弱 2 长期的统计累积是发现非事件性新闻的有效手段之一 3 运用统计学的大数定律和抽样调查法,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权衡新闻价值的大小,从而挖掘出带普遍意义的重大新闻。这也是提高新闻敏感的手段之一 长期的统计积累有助于掌握
(三)再现事实与信息含量 1 识记
提高新闻信息量的意义 2 领会
(1)新闻信息计算公式(2)提高新闻信息量的途径
(四)报道事实与媒体策划 1 识记
媒体策划的内涵与特点 2 领会
媒体策划动因与传播意义 3 应用
媒体策划应遵循的原则
第八章 新闻传播受体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概念的相对性与受传者的地位,新闻受传者分类与特点,受传者接触新闻传媒的动机,受传者需求心理分析,受传者接受心理分析。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概念的相对性与受传者的地位
(一)概念的相对性
在人类社会信息传播系统中,传播过程并不是单向的流程,而是具有双向流动的特点。传播者和受传者总是处在信息互动之中,二者之间,角色是可以互换的。
(二)在传播者和受传者这一对矛盾中,受传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和决定因素。
1、受传者是新闻传播行为和新闻事业产生、发展的原生动力。
2、受传者是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决定性主体。
3、受传者是新闻传播的服务的对象。第二节 新闻受传者分类与特点
(一)稳定受传者和非稳定受传者
1、稳定受传者接受行为的特点
2、非稳定受传者接受行为的特点
(二)特定受传者与非特定受传者
特定受传者与非特定受传者是从公众兴趣和需要角度划分的受传者。
(三)由政治、经济、职业、文化、年龄、地域造成的不同受传者类型
1、政治背景和价值观念的差异,会造成特有的新闻受传者群体。
2、不同经济地位的社会大众,对不同新闻传媒的接触会有较大的差别。
3、职业特征在受传者分类中的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
4、文化程度差异是形成不同新闻受传者群体的重要因素。
5、年龄是另一个重要因素。
6、地域的差异也会影响新闻受传者群体的类型。第三节 受传者接触新闻传媒的动机
(一)为消除对周围环境的不确定性 新闻信息交流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消除受传者对客观外界认识上的不确定性。受传者对外界的不确定性是由客观世界变化的随机性质和受传者本身两个因素所决定的。
(二)受传者的兴趣分析 1、80年代中期,我国新闻受传者的目的和兴趣主要集中在报纸、广播、电视等方面。在报纸方面,主要是为了“了解当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在广播方面,受传者把能够提供国内外大事信息的新闻节目作为第一喜爱的;在电视方面,收看新闻节目的观众占有率最高。
2、进入90年代,我国受传者对新闻传播内容的兴趣和接触传媒的目的有了新的变化。在报纸方面,读者更倾向于“报道紧扣社会关注的热点”,希望报纸提供给他们的是重要的、符合时代标准的、高质量的新闻信息;在广播方面,听众从广播中“增长监视、扩大知识面”的欲望增强;在电视方面,人们的首要目的由原来的“了解全国形势,开阔眼界”,转变为“消遣娱乐,丰富生活”。第四节 受传者需求心理分析
(一)受传者心理的共同特点
受传者的共同心理主要表现在获知外界信息心理、好奇心理、求异心理、求快心理、参与心理、审美心理等方面。
(二)受传者的个性心理差异
受传者的个性心理差异主要表现在生活阅历、知识构成、兴趣爱好、价值观念等方面。第五节 受传者接受心理分析
(一)选择性接受心理
1、选择性注意是信息接收者对外界事物刺激有选择的指向和集中,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从生理角度分析,人的感官向大脑输送信息通道的单一性;二是从心理角度分析,人的经历、经验、知识、价值观念等相对稳定的认知结构左右着注意的指向。
2、选择性理解是信息接收者对信息内涵和意义作出合乎本人意愿的解释和结论。
3、选择性记忆
(二)遵从性心理
1、遵从心理的定义。
2、遵从心理形成的原因。
(三)逆反心理
1、逆反心理的外在表现。
2、逆反心理产生的内在机制。
3、逆反心理产生的根源。
4、消除受传者逆反心理的途径。
(四)受传者审美心理
1、受传者审美心理现象。
2、新闻报道作品审美价值的产生过程。
3、新闻作品调动受传者的审美想象的途径。
三、考核知识点
(一)概念的相对性与受传者的地位
(二)新闻受传者分类与特点
(三)受传者接触新闻传媒的动机
(四)受传者需求心理分析
(五)受传者接受心理分析
四、考核要求
(一)概念的相对性与受传者的地位
1、识记:(1)新闻传播受体。
2、领会:(1)概念的相对性:在人类社会信息传播系统中,传播过程并不是单向的流程,而是具有双向流动的特点。传播者和受传者总是处在信息互动之中,二者之间,角色是可以互换的;(2)在传播者和受传者这一对矛盾中,受传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和决定因素。
(二)新闻受传者分类与特点
1、识记:(1)稳定受传者接受行为的特点;(2)非稳定受传者接受行为的特点。
2、领会:(1)特定受传者与非特定受传者;(2)由政治、经济、职业、文化、年龄、地域造成的不同受传者类型。
(三)受传者接触新闻传媒的动机
1、领会:(1)为消除对周围环境的不确定性;(2)受传者的兴趣分析。
(四)受传者需求心理分析
1、识记:(1)受传者心理的共同特点。
2、领会:(1)受传者的个性心理差异。
(五)受传者接受心理分析
1、识记:(1)选择性接受心理含义;(2)选择性注意含义;(3)选择性理解含义;(4)遵从心理的定义;(5)逆反心理含义;
2、领会:(1)选择性注意两个显著特点;(2)遵从心理形成的原因;(3)逆反心理的外在表现;(4)逆反心理产生的内在机制;(5)逆反心理产生的根源;(6)消除受传者逆反心理的途径受传者审美心理现象;(7)新闻报道作品审美价值的产生过程;(8)新闻作品调动受传者的审美想象的途径。
第九章 新闻传播效果论
一、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新闻传播社会效果的类型特点,影响新闻传播社会效果的主客观因素,实现新闻传播积极效果应遵守的原则,以及保证最佳传播效果的措施和途径。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传播效果的界定与分类
(一)传播效果定义
(二)传播效果类型及特点
1、显态效果和隐态效果。
2、正面传播效果定义效果和负面效果。
3、即时性效果和延缓性效果。第二节 系统科学与传播效果
(一)主体反映信息时的偏离现象
1、来自记者方面的情况。
2、来自受众方面的情况。
(二)信息载体的偏离现象
(三)传播体制(模式)对信息畸变的影响 第三节 社会心理学与传播效果
(一)隐态效果对新闻传播的意义 隐性效果主要表现为受传者社会意识和价值观念等深层结构的影响。隐性效果的积累,可以为同向显性效果的实现创造条件,为反向显性效果的实现形成障碍。显性效果的追求不能离开隐性效果的积累。
(二)态度对传播效果的影响 第四节 传播心理对效果的影响
(一)“经验范围”与新闻传播效果
(二)信息结构与受众的“经验范围”
(三)几点结论
第五节 符号学和接受美学与传播效果
(一)符号学派对传播效果的解释
1、符号及其对传播的意义。
2、传者与受者在符号使用中的关系。
(二)接受美学对传播效果的观照
1、接受美学的文本概念。
2、接受美学对传播效果的影响。第六节 实现理想传播效果的途径
(一)实现理想传播效果的基本原则
1、有利于树立中国主导价值体系的原则。
2、有利于增强社会凝聚力的原则。
3、有助于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原则。
4、有助于民族文化发展和国民素质提高的原则。
(二)实现理想传播效果的方法
1、新闻信息质量。
2、实现理想效果的途径
三、考核知识点
(一)传播效果的界定与分类
(二)系统科学与传播效果
(三)社会心理学与传播效果
(四)传播心理对效果的影响
(五)符号学和接受美学与传播效果
(六)实现理想传播效果的途径
四、考核要求
(一)传播效果的界定与分类
1、识记:(1)传播效果定义;(2)显态效果含义;(3)隐态效果含义。
(二)系统科学与传播效果
1、领会:(1)主体反映信息时的偏离现象;(2)影响新闻可信性的因素;(3)信息载体的偏离现象;(4)传播体制(模式)对信息畸变的影响。
(三)社会心理学与传播效果
1、领会:(1)隐态效果对新闻传播的意义;(2)态度对传播效果的影响。
(四)传播心理对效果的影响
1、识记:(1)“公共信号库”含义;(2)“事前信息”。
2、领会:(1)“经验范围”与新闻传播效果;(2)信息结构与受众的“经验范围”。
(五)符号学和接受美学与传播效果
1、识记:(1)接受美学的文本概念;(2)“召唤结构”含义;(3)“否定结构”含义;(4)“期待视野”含义。
2、领会:(1)符号及其对传播的意义;(2)传者与受者在符号使用中的关系;(3)接受美学对传播效果的影响
(六)实现理想传播效果的途径
1、识记:(1)实现理想传播效果的基本原则。
2、领会:(1)实现理想传播效果的方法
3、应用:(1)实现理想效果的途径。
第十章 新闻真实论
一、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新闻传播为什么必须坚持真实性原则,怎样看待新闻真实的社会意义,如何利用系统科学和全息失控观分析失实新闻的原因,如何防止新闻失实。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新闻真实的综合评价
(一)新闻真实的社会评价
1、真实性是新闻的本质属性之一,是新闻的生命,也是新闻传播活动和新闻事业存在的前提。
2、新闻传播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分支,具有“神经传导系统”的功能,在其内部结构中,一旦出现失实、失误,传媒系统就会成百上千地复制放大错误信息。
3、新闻传播具有提高人民生存质量的独特功能,真实可靠、可信准确的信息不仅是建立正常社会联系的前提,也是人们衡量新闻质量高低,能否使用的决定因素。
(二)新闻真实的政治评价
1、真实性是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铁的纪律。
2、真实性是党的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
3、坚持真实性原则是无产阶级新闻工作党性的体现。
4、坚持真实性原则,也是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内涵要求。
(三)新闻真实的法律评价
对新闻真实性的法律评价将成为新闻传播活动重要的制约因素。
(四)新闻是记录历史的光盘,今日之新闻就是明天,对历史负责、对后人负责的历史责任感,是衡量每一个新闻工作者人格精神高尚与否的重要标准。第二节 新闻真实的内涵
(一)新闻真实的内涵及其含义
(二)新闻失实的五种表现形式
第三节 几何学和空间理论与新闻真实
(一)多维空间映射与一维空间传播
(二)时间的一维性与新闻传媒对时空的超越和重构
(三)视觉方位与报道者的立场
(四)空间距离与报道的客观性
(五)时间的离散、间断性与失实的关系 第四节 统计学与新闻真实
(一)统计学和统计工作为保证新闻真实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1、统计学和统计工作对新闻工作的意义。
2、大数定律的含义。
3、抽样调查及其在新闻采访中的运用。
(二)不懂统计学知识导致新闻失实 第五节 传播心理误区与新闻真实
(一)偏见在不知不觉地影响着观察的准确性
(二)紧张状态、暂时的期待和经验性假设也是影响传播者采访准确性的原因。
(三)主题中心论和寻求支持的心理倾向制约着人们对事件的客观反映。
(四)虚幻关连和预存假设心理导致记者的主观臆断。
三、考核知识点
(一)新闻真实的综合评价
(二)新闻真实的内涵及其含义
(三)新闻失实的五种表现形式
(四)几何学和空间理论与新闻真实
(五)统计学与新闻真实
(六)传播心理误区与新闻真实
四、考核要求
(一)新闻真实的综合评价
1、识记:(1)新闻真实的社会评价;(2)新闻真实的政治评价;(3)新闻真实的法律评价;(4)新闻真实性的历史评价。
(二)新闻真实的内涵及其含义
1、识记:(1)新闻真实的内涵;(2)新闻真实内涵的三层含义
(三)新闻失实的五种表现
1、识记:(1)无中生有,面壁虚构;(2)牵强附会,硬搞因果联系;(3)以偏盖全,为我所需;(4)道听途说,“合理”想象;(5)张冠李戴,导演摆布。
(四)几何学和空间理论与新闻真实
1、识记:(1)多维媒介空间;(2)要充分保证在多维基础上的客观真实还必须注意的情况。
2、领会:(1)多维空间映射与一维空间传播的区别;(2)时间的一维性与新闻传媒对时空的超越和重构;(3)视觉方位与报道者的立场;(4)空间距离与报道的客观性;(5)时间的离散、间断性与失实的关系。
(五)统计学与新闻真实
1、识记:(1)大数定律的含义;(2)抽样的概念。
2、领会:(1)统计学和统计工作对新闻工作的意义;(2)在何种情况下可以采用抽样调查方法;(3)不懂统计学知识导致新闻失实。
3、应用:(1)抽样调查在新闻采访中的应用;(2)为防止新闻数字出现差错应注意的方面。
(六)传播心理误区与新闻真实
1、识记:(1)虚幻关联的含义。
2、领会:(1)偏见影响着观察的准确性;(2)紧张状态、暂时的期待和经验性假设也是影响传播者采访准确性的原因;(3)主题中心论和寻求支持的心理倾向制约着人们对事件的客观反映;(4)虚幻关连和预存假设心理导致记者的主观臆断。
第十一章 新闻价值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新闻呢价值及其特征,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新闻法规,新闻价值的实现过程。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价值及其特征
(一)价值的定义
(二)价值的特性
价值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价值对主客体关系的依附性和主客体关系的统一性。
第二节 新闻价值及其特征
(一)新闻价值的内涵
1、对新闻价值的讨论有三种不同认识。
2、新闻价值是同受众的新闻需求有功能联系的事实客观属性的表现形态。它包括事实本身所具有的特殊素质及其满足受众信息需要的程度。
(二)新闻价值的特性
1、主客体关系的统一性。
2、主客体关系的交叉性。
3、主客体关系的时空性。
4、客体信息量对新闻事实价值量的制约。
5、主体认识上的差异性。
第三节 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
(一)新闻价值要素的含义
(二)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
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主要是:显要性、影响力、异常性、接近性、及时性和趣味性等。
(三)传统新闻价值标准的缺陷
1、偏爱事件的冲突、刺激
(三)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和煽情,导致过分的消极倾向。
2、过分注重异常怪诞、骇人听闻而导致新闻传媒向世人展示了一个不完整、不真实和扭曲的世界。
3、片面追求人物和事件的显赫与轰动效应,甚至丧失新闻呢职业道德。
4、过于强调接近性,使受传者逐渐形成狭隘的区域意识,而对国际新闻和本国之外的新闻毫无兴趣。
5、偏面追求新闻的时效性。
(四)新闻价值标准的发展及其新观点
1、新的观点主要包括:发展新闻学及其新闻价值观,调查新闻学及其新闻价值观,精确新闻学及其新闻价值观,以及全息透视新闻学及其新闻价值观。
2、构成新闻价值重要标准的事件或信息。
第四节 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新闻法规
(一)选择新闻事实的政治标准
新闻政策和新闻法规决定了其对新闻事实选择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对新闻价值的最终实现产生决定性影响。
(二)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新闻法规)的关系
1、新闻价值和新闻政策(新闻法规)不能彼此取代,而且应相互有所制约。
2、从国家对新闻事业宏观管理的角度看,新闻价值和新闻政策的关系应依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统治政策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第五节 新闻价值的实现过程
(一)新闻传播者
新闻传播者主要包括记者、编辑,他们与新闻价值之间体现了发现并将蕴含于事实中有价值的信息挖掘出来的主客体关系
(二)新闻管理者
新闻管理者是指代表政党、财团和社会组织的利益出面对新闻传媒进行管理、监控的机构和个人。其控制方式是,在政治上主要靠新闻法规和新闻政策,在经济上通过资金、经费和广告经营权等手段。
(三)新闻接受者
新闻接受者也称受众,受众的接受及其产生的社会效果,既是新闻传播事业的根本目的,也是新闻价值的关键所在。
三、考核知识点
(一)价值及其特征
(二)新闻价值及其特征
(三)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
(四)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新闻法规
(五)新闻价值的实现过程
四、考核要求
(一)价值及其特征
1、识记:(1)价值的定义;(2)价值的特性。
(二)新闻价值及其特征
1、识记:(1)对新闻价值的讨论有三种不同认识;(2)新闻价值内涵;(3)新闻价值的特性。
(三)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
1、识记:(1)新闻价值要素的含义;(2)新闻价值的构成要素;(3)第三种新闻管理模式
2、领会:(1)传统新闻价值标准的缺陷;(2)新闻价值标准的发展及其新观点;(3)构成新闻价值重要标准的事件或信息。
(四)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新闻法规
1、识记:(1)新闻政策的含义;(2)新闻法规的含义。
2、领会:(1)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新闻法规)的关系。
(五)新闻价值的实现过程
1、识记:(1)新闻传播者的含义;(2)新闻管理者的含义;(3)新闻接受者的含义:(4)新闻敏感的含义。
第十四章 知识经济与新闻传播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知识信息革命与信息化社会,知识信息跟名与人类传播变革,知识经济时代的新闻传播。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知识信息革命与信息化社会
(一)知识信息革命及其发展脉络
(二)信息社会的特征
第二节 知识信息革命与人类传播变革
以知识信息为核心内容的科学技术革命给新闻传播带来了崭新的面貌,也推动了人类传播领域的五次革命。
第三节 知识经济时代的新闻传播
信息传播技术推动着社会各个领域的巨大变革,主要表现在:
(一)社会生产力空前提高
(二)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三)人们对新闻信息需求的改变
1、通过多功能媒体,实现全方位的需求模式。
2、以个人需要为中心的信息选择方式。
3、个人对信息实施控制和重组。
(四)新闻传播模式和服务方式的改变
1、传播者角色的变化。
2、传播方式的变化。
3、新闻传媒管理模式的变化。
三、考核知识点
(一)知识信息革命与信息化社会
(二)知识信息革命与人类传播变革
(三)知识经济时代的新闻传播
四、考核要求
(一)知识信息革命与信息化社会
1、识记:(1)知识信息革命含义;(2)三“C”、三“I”、三“A”含义。
2、领会:(1)第五次知识信息革命与前四次不同的特点;(2)信息社会的特征
(二)知识信息革命与人类传播变革
(三)知识经济时代的新闻传播
1、领会:(1)信息传播技术推动着社会各个领域的巨大变革,主要表现;(3)人们对新闻信息需求的改变;(4)新闻传播模式和服务方式的改变;(5)要建立自己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和防范措施。
2.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 篇二
一、“传播学概论”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非新闻专业开设的“传播学概论”课程一般存在共性的问题, 没有针对性强的教材, 讲授课程的教师也往往是新闻传播专业毕业, 对这些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并不十分清楚, 课程学时也得不到保障。[1]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与方面急需加强。防灾科技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传播学概论”课程也存在上述问题, 不能很好地为专业人才培养服务。
1. 课程内容体系中传播学理论知识庞杂艰深, 与专业人才培养需求不相符
“传播学概论”是一门带有普适性质的课程, 在很多非新闻传播专业都有开设。防灾科技学院作为一所新升本的应用型本科院校, 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对普适性课程进行专业化调整, 是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目前防灾科技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传播学概论”课程为32学时, 其教学目标和内容体系基本与新闻传播类专业中该课程的情形一致, 只是在学时分配上进行了削减。因汉语言文学专业只开此一门传播学课程, 所以还要增加必要的学科历史等方面的学习, 同时传播学知识量大, 理论抽象且层出不穷。庞大的传播学诞生的前期理论基础, 众说纷纭的传播的界定, 不同视角的传播结构和模式, 深奥另类的各种媒介理论, 目不暇接而又精彩纷呈的传播效果理论等等, 不一而足。[2]32学时的学习一般都停留在泛泛的大而全的介绍层面上, 学生学习目的模糊, 学习兴趣不高, 收获也不大。
2. 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开展的传播技能的学习与训练不足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的高校, 理论课程教学也要考虑人才培养的需求, 遵循实用的原则。防灾科技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只有“传播学概论”一门课程与传播相关, 所以应责无旁贷的承担培养学生传播技能的任务, 尤其是学生工作中涉及到的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网络传播等传播技能。但目前课程内容的设计还大多停留在理论讲授层面, 传播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在教学内容中少有体现。
二、根据人才培养目标重新设计和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防灾科技学院汉语言文学 (文秘方向) 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 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养、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 熟悉人文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 系统掌握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较高的语言运用和文学审美能力;具有较强的现代信息采集和处理能力;具有较强的秘书工作能力;能够从事语言文字、文化宣传、文秘等相关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这和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别较大, 学习“传播学概论”课程主要是为了提高秘书工作能力中的沟通能力, 同时也为学生从事文化宣传工作打好基础, 所以课程目标的设置应与此紧密联系。
课程组在我院新闻传播类专业“传播学概论”课程教学的基础上, 根据汉语言文学 (文秘方向) 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 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规划与设计, 在保持传播学理论体系脉络的的现时, 力图打造一门体现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特色的“传播学概论”课程。
1. 从为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服务的角度精选传播学理论知识
传播内容即本课程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安排梳理得当才能做有效的传播。[3]本门课程在规划和设计教学内容时, 首先摒弃概论类课程要将理论知识介绍全面的思路, 在保证传播学理论知识体系的基本完整的前提下, 从为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服务的角度精选传播学理论知识。其次任课教师要时刻提醒自己面对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 思考他们想从这门课程中获得什么知识来指导今后的工作。
课程组综合考虑了这两方面因素, 对传播学理论知识进行了精简, 对传播和传播学的历史发展、一些比较艰深的传播学理论知识、传播学研究等内容进行了大幅删减, 调整为以传播要素的学习和研究为理论学习的主要内容。
2. 增加了部分传播实务内容, 强调对学生传播技能的培养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语言文字、文化宣传、文秘等相关工作, 其中文化宣传、文秘等工作都对传播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有一定的要求, 这也是对“传播学概论”课程教学的要求之一。课程组打破了概论课程一般只介绍理论知识的惯例, 在课堂教学内容方面增加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网络传播实务等新闻传播实务方面的内容, 强调对学生传播技能的培养。在组织传播方面注重对组织形象建构与传播技能的训练、人际传播方面注重对传播技巧和方法的训练, 网络传播方面则加强学生对利用新媒体开展传播的训练。传播实务与传播理论的学习相辅相成,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训练加深了学生对传播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也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3. 增加了体现学院办学特点的灾害信息传播相关内容
防灾科技学院隶属于中国地震局, 是全国仅有的以防灾减灾高等教育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每个毕业于学院的学生都要打上明显的防灾减灾的烙印。在“传播学概论”课程内容设计中, 课程组加入了2学时的灾害信息传播的内容, 以介绍灾害信息传播的特性和研究现状为主, 让学生关注和思考在地震等特殊情况下开展信息传播应注意的问题。
三、探索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
根据“传播学概论”课程的教学目标, 结合教学内容的调整和变化, 选择了课堂纯理论教学、课堂理论教学与分散实训相结合两种教学形式, 如绪论、传播者等内容采用课堂纯理论教学的形式, 传播内容、传播效果等内容采用课堂理论教学与分散实训相结合的教学形式, 传播技能的训练主要通过实训方式完成, 从而做到了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有机结合。
“传播学概论”课程可以综合运用讲授、案例分析、情景模拟、任务驱动等多种教学方法。对于传播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可以在讲授的基础上, 结合经典案例和时下的传播实例展开分析, 有助于理论的具体化和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对于人际传播、网络传播等传播实务中基本传播技能的教学, 则适宜采用情景模拟和任务驱动相结合的方法, 让学生在各种模拟传播活动中, 训练传播技能, 完成传播任务, 达到传播目的。
摘要:“传播学概论”课程是新闻传播类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 目前在一些高校的非新闻传播类专业也有开设。课程组在分析目前我国非新闻传播专业该课程建设现状的基础上, 以防灾科技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研究该课程的教学改革, 结合人才培养目标重新设计和优化了课程的教学内容, 实现了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教学改革,传播学概论,课程建设,内容设计
参考文献
[1]徐占品.非新闻专业新闻课程的内容整合[J].东南传播, 2012 (10) :93
[2]曾庆香.案例教学法在《传播学概论》教学中的运用[J].青年记者, 2009 (5) :89
3.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 篇三
关键词 影视资料 中国文化概论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是高等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而在不少高校的新闻传播学专业中,都把这门课程列为专业必修课或指定选修课。事实证明,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对于丰富新闻传播类学生的文化知识、提高人文素养、扩大知识面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影视资料在中国文化概论教学中成为课堂内容不可或缺的部分,因为课程内容本身的丰富性,为采用可视可听的影视资料提供了可能;而影视资料的采用,又为增强课程的直观感、生动感,增添文化气息,起到了有效作用。在课程的各部分教学中,影视资料运用都能产生积极效果。
1 “规定动作”注重规范性
综观国内主要的中国文化概论教材,其主要构成部分都包含三方面内容:一是中国文化的发生条件,包括中国文化赖以生发的历史地理环境、经济基础、社会政治结构;二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主要脉络,主要包括从远古直到近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三是中国文化的主要成就,包括在文史哲、艺术、科技等各个领域的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在这三个方面的教学中,影视资料都可以直观、生动地帮助教材和教案,来展现教学内容。如在介绍中国文化赖以生发的历史地理环境时,纪录片《中国佛教名山》、《再说长江》、《新丝绸之路》、《美丽中国》都成为教学的辅助材料,这些纪录片生动展现了中国名山大川的真实风貌,将中国的山水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让学生对于这些景致产生非常深刻的印象,一些曾经到过这些地方游览的学生更是结合纪录片,和自己的游览经历,讲述这些景观给自己带来的“文化冲击”。而在讲授中国古代的戏剧时,青春版《牡丹亭》、电影《梅兰芳》片断,或者让学生原汁原味地体会到戏剧艺术的精粹,或者让学生感受到戏剧艺术表演大师的不凡魅力。真实的艺术感受配合条理化的课堂教学,常常使学生产生共鸣。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与教材相观照,可以找到很多的影视资源与之配合。正是中国文化概论内容的丰富性,决定了可以在教学中发掘大量的影视资源。这些资源能够较好地诠释教材的内容,同时又能给学生直观的感受,这种资源与教材的匹配度,在其他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是较难做到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选取这类资源作为教学补充时,应当紧扣教材内容,讲究所选取资源与教材的高度匹配。注重规范性,是选取这类资源的前提条件,只有与教材高度匹配,才能合理展现教学内容。应当始终注意影视资料所起的辅助作用,而不是冲淡系统的常规教学。
2 实践教学注重针对性
很多开设中国文化概论的学校,都赋予了这门课程一定的实践教学内容,而这样的教学内容大多能受到学生欢迎。一般来讲,中国文化概论的实践教学,通常是把学生带到学校附近,一般是同一个城市中的历史文化遗迹、博物馆等地点,在这些地方开展实地讲课,使课程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同时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以北京联合大学的精品课中国文化概论为例,实地讲课的课堂,就延伸到颐和园、美术馆、博物馆等地,并将这样的教学称为“多感官教学”。而笔者教学所在的岳阳地区,岳阳楼、君山、岳阳博物馆等历史文化景点,也成为实践教学的依托。
影视资料在实践教学中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开展教学的地点,本身就有大量介绍与该地历史文化知识有关的影像资料,通常,对于较大规模的访问群体,这些场所都愿意播出这些资料。另一方面,是在现有的影视作品中,本身就有大量与这些历史文化遗迹有关的内容。如纪录片《颐和园》、《故宫》、《千古名楼——岳阳楼》等,而在开展实践教学之前或过程中,向学生播放这些内容,可以增强对历史遗迹的文化诠释,使学生在“实景”之中更能感受到景观所代表的文化纵深。
实践教学材料的选取有很强的针对性。就这门课程开展实践教学的高校而言,通常的做法就是“就地取材”。即到一个方便到达、而且具有典型的地域文化特征和代表意义的地点。实质上,很多城市都具有这样的地点,而这样的地点也能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参与感,并真切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影响。影视资料在实践教学中的地位要弱于实际场景所起到的教学作用,但影视资料在展现历史文化纵深感方面却不可或缺,它是使“可触摸”的文化,变得“可追溯”、“可思考”的重要促成因素之一。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注重影视资料的运用,是在针对性基础之上的深度拓展。
3 “自选动作”注重开放性
除了教师讲授之外,少量的学生作业和学生参与成为课堂的有益补充。让学生选取中国文化当中一个感兴趣的小单元,来进行适时的讲授,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而在学生讲授过程中,最能吸引注意力的,往往也是其精心选取的影视资料。
在某班学生以“鼓”为题材,讲授中国传统文化中“鼓”所扮演的角色时,分别向其他学生展示了安塞腰鼓、凤阳花鼓、京韵大鼓的表演片断,这些片断都来自网络视频,或者是电视片。而在展示与“鼓”有关的舞蹈环节,采用了电影《十面埋伏》中,盲舞女闻声击鼓的片断。之后,主讲学生还展示了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的高潮——刘海哥下山打柴遇到胡秀英的片断。而“鼓”都在这些影视片断当中,或者扮演突出的视觉形象,或者成为伴奏的主要背景声音。
学生参与是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自选动作”。在完成这一“自选动作”时,影视资料的选取,具有较强的开放性。这样的开放性表现在三方面,一是话题的开放性决定选材的开放性。因为学生参与的主旨是希望其能自己动手,成为中国文化某领域中知识较为丰富的“小专家”,所以对于话题没有较多设定。二是文化的包容性决定选材的开放性,正是中国文化的浩如烟海,使得选定的主题多种多样,每届每班的学生都不相同。三是影视的表现力决定选材的开放性。影视作品较文字、图片更有生动的表现力,而在一个希望较好的表现自我的场域,对于影视作品的重视就自然会更加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学生的选题,其灵感都最早来自于影视作品。如有学生观看《叶问》后,决定讲述中华武术的发展,之后又在其他影视片断中找寻到叶问咏春拳的真实表演。有学生在观看BTV生活频道的MV《南锣鼓巷》后,把北京胡同文化作为讲授题材。而之后,这些作品又都成为讲授的组成部分。对影视作品的接触在帮助学生确立关注点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对于影视资料的运用是中国文化概论教学过程中可以积极开展的工作。对于这一工作的探索,能够使课堂更生动,学生记忆更深刻,教学更有效。
参考文献
[1] 李洪亮.对《中国文化概论》教学的几点思考[J].现代语文,2011(4).
[2] 俞娟.刍议《中国文化概论》的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J].黑河学刊,2011(5).
[3] 黄明智.浅析影视艺术特点及其教育价值[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
[4] 北京联合大学《中国文化概论》精品课程网站[EB/OL].http://course.jingpinke.com.
4.大学传播学概论期末试卷 篇四
2016级《传播学概论》期末考试试卷
命题人:王阳
一、单项选择题。(10x2=20)
1.大众传播中最主要最受重视的信息是()A.新闻信息 B.教育信息 C.娱乐信息 D.商业信息
2.下述成语中与选择性理解的意思最接近的是()A.爱屋及乌 B.明察秋毫 C.见仁见智 D.见微知著
3.传播可以分为若干层次,其中最基本的层次是()A.人际传播 B.群体传播 C.组织传播 D.大众传播
4.“二级传播理论”的创立者是()A.拉斯韦尔 B.卢因 C.拉扎斯菲尔德 D.霍夫兰
5.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认为,真理只有在各种意见“自由而公正”的竞争中才能产生和发展。这个观点也被称为()A.“天赋人权” B.“观点的自由市场” C.“第一自由” D.“真理的自我修正”
6.大众传播的信息传向受众有若干“关卡”,其中“第一关”是()A.选择性记忆 B.选择性注意 C.选择性理解 D.选择性暴露
7.有关“雾霾”和“萨德”的相关报道,体现了大众传播社会功能中的()A.社会动员
B.社会规范 C.环境监测
D.社会协调
8.“朴槿惠的绯闻事件”不胫而走,造成信息的误传和混乱,这说明了信息富于()A.传递性
B.扩散性 C.扩充性
D.共享性
9.介乎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之间的信息交流层次是()A.网络传播 B.跨文化传播
C.群体传播 D.大众传播
10.“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大众传播的强大影响发生在()A.认知阶段和判断阶段B.判断·意见阶段和行动阶段
1/ 7
C.判断阶段和意见形成阶段 D.“认知→判断·意见→行动”的全过程
二、简答题。(6x5=30)
1.简述:与其它人类传播类型相比,大众传播有哪些特点?
2.简述: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区别。
3.举例分析四种大众传播媒介(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各有什么特性。
4.简述:什么是舆论领袖?
5.简述:拉斯韦尔提出的传播学“五W”。
2/ 7
6.简述:信息的特征与功能并举例说明。
三、分析题。(5x2+10x2=30)
(一)辨析题
1.新闻媒体对新闻事实进行选择性处理的特定原则来自于新闻工作者的主观意识。
2.受众即是商品。
(二)材料分析题
当地时间5月16日,马克菲特在自己店铺的仓库中。马克菲特的潮鞋店名为StadiumGoods,位于纽约曼哈顿SOHO商业区,该店运动鞋和街头服饰齐全同时面向收藏者服务。马克菲特去年8月将店铺入驻淘宝网天猫国际后,目前通过互联网面向中国消费者的销售额已达数百万美元,他们每天通过天猫国际向中国发货数百双。
3/ 7
(中新网·中新社记者廖攀)
从经济角度简要分析传播媒介的主要作用。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微信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免费(需消耗少量网络流量)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同时,也可以使用通过共享流媒体内容的资料和基于位置的社交插件“摇一摇”、“漂流瓶”、“朋友圈”、”公众平台“、”语音记事本“等服务插件。
微信提供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等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摇一摇”、“搜索号码”、“附近的人”、扫二维码方式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同时微信将内容分享给好友以及将用户看到的精彩内容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截至2013年11月注册用户量已经突破6亿,是亚洲地区最大用户群体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截止2016年12月微信的月活跃用户数已达8.89亿。
(节选自:百度百科)
以传播学视角分析微信传播的特点。
四、论述题。(20)
国家的伟大,莫过于以改革和奋斗成就逐梦传奇;记者的荣光,莫过于用笔墨和镜头记录时代变迁。4月底,“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先期开展,100多名中央媒体记者深入100多个贫困村蹲点采
4/ 7
访调研、聚焦精准扶贫,与当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一批“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新闻作品在田间地头孕育成形,瓜熟蒂落。
近日,开展“砥砺奋进的五年”重大主题宣传,正是要全景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只有在生活的激流中,才能写出时代的篇章”。作为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广大新闻工作者尤需牢记职责使命,深入基层一线,聆听大地心跳,为人民抒写,为时代放歌,努力推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在党心民意、国计民生的交融辉映中展示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用生动的笔触、鲜活的镜头全方位呈现我们党治国理政新气象。
“茫茫九脉流中国,纵横当有凌云笔。”落实“三贴近”、深化“走转改”、做好“融新闻”,我们定能写好五年砥砺奋进的新华章,振奋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精气神。
节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05月18日 01 版)
运用传播学所学知识,谈一谈面对舆论导向,新闻工作者如何写好五年砥砺奋进的新华章,振奋同心筑力中国梦的精气神?
5/ 7
2016级《传播学概论》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ACACBBCBCD
二、简答题。(6x5=30)
1.(1)传播者职业化、组织化
(2)讯息复制化,其传送是广泛、快速、连续、公开的(3)媒介机械化、电子化、网络化
(4)受众大众化,即人数众多、成分复杂、分布广泛、相对隐匿(5)反馈间接、零散、迟缓,具有积聚性。
2.研究对象不同:新闻学研究新闻及社团活动,传播学研究人类传播过程及过程; 研究方法不同:新闻学是经验研究,传播学是定量、定性的研究; 研究的取向不同;新闻学是实务导向,传播学是本质、核心理论研究。3.(1)报纸:一,是视觉媒介(阅读媒介);二,保存性强;三,(受众的)选择权强;四,报纸适合传达深度信息;五,时效性差。
(2)广播:一,是听觉媒介;二,时效性强;三,影响面广;四,保存性弱,选择性弱。(3)电视:一,是视听合一的媒介;二,适合再现形象、现场、过程;三,时效性强;四,保存性弱,选择性弱。
(4)网络:一,是多媒体的媒介;二,时效性、保存性、选择性都非常强;三,可控性较差。
4.两级传播中的核心角色,他们是人群中那些首先或者较多接触大众传媒信息,并将经过自己再加工后的信息传播给其他人的人。
5.谁(Who)→说什么(Says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what effects)其称谓来自模式中五个要素同样的首字母“W”。这五个要素又构成了后来传播学研究五个基本内容,即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这五个要素各有其自身的特点: “谁”就是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担负着信息的收集、加工和传递的任务。传播者既可以是单个的人,也可以是集体或专门的机构。
“说什么”是指传播的讯息内容,它是由一组有意义的符号组成的信息组合。符号包括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
“渠道”,是信息传递所必须经过的中介或借助的物质载体。它可以是诸如信件、电话等人际之间的媒介,也可以是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
“对谁”,就是受传者或受众。受众是所有受传者如读者、听众、观众等的总称,它是传播的最终对象和目的地。
“效果”,是信息到达受众后在其认知、情感、行为各层面所引起的反应。它是检验传播活动是否成功的重要尺度。
6.(1)客观性和普遍性。信息产生于事物的运动变化之中,因为事物的运动变化是客观的,所以信息同样是客观的。只有当它进入了人的主观世界之后,才具有了主观性。同样,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普遍的,所以信息也是普遍的。
(2)表达性。信息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反映,因此具有了表达性。因此人类才可以通过信息的接收和处理来认识世界。
(3)流动性。正因为信息具有流动性,它才能够为人类获知和处理,扮演主客观之间桥梁
6/ 7 的角色。
三、分析题。(5x2+10x2=30)
(一)辨析题
1.答案:新闻框架是新闻媒体对新闻事实进行选择性处理的特定原则(或准则),这些原则来自于新闻媒体的立场、编辑方针以及与新闻事件的利益关系,同时又受到新闻活动的特殊规律(如新闻价值规律)的制约,它们规定着一家媒体对新闻事件的基本态度和本质判断。在新闻报道中,框架的存在是一种必然。一般而言,新闻事件大都具有复杂的多种属性,由于时效性和新闻文本特性的要求,新闻记者不可能在一篇报道中事无巨细地罗列这些属性,而只能抓住事件的若干主要属性,并把它纳入到一定的框架之中(即所谓“打包,’)。
2.答案:作为商品媒介,大众传媒的广告收入是其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大众传媒的广告时段或版面价值是传播产生的间接效果,他们不是广播电视或者报纸媒介产生的真正商品。有针对性的投放广告,为的是吸引目标受众。(两次售卖)
(二)材料分析题
1.答:从经济的角度分析,传播媒介的主要作用有两个方面:(1)传播媒介以其传播的大量经济信息特别是广告,构成社会化大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环节。(2)各种企业服务的传播媒介本身也成为一种企业,从而创造出丰厚的利润。
2.(1)微信使得人们的社交网络,从原有的“弱关系链接网 ”向基于手机通讯录的“强关系链接网”转变,从而实现了基于通讯录的全新互动。(2).微信改变了传统的通信方式。(3)微信是记录和表达的平台。(4)微信是一个交友的平台。
(5).微信可以成为公共信息的发布源.四、论述题。
答案: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做好正面宣传,要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要适应变化,不断壮大,关键四不忘初心、坚定信念,新闻舆论阵地既要坚守也要与时俱进;网络舆论宣传要弘扬主旋律;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
5.《传播学概论》简答论述名词解释 篇五
4.问卷调查中提问设计的原则是什么? 答:合理性,科学性,艺术性 5.报纸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长处:1信息容量较大2保存信息的能力强3受众选择的主动性强;报纸信息容量虽然受到篇幅的限 制,但可以通过扩版增张扩大信息容量。报纸是印刷品,易于保存和查阅。读报的时间,读报的方式都 任由读者决定。短处:1传播信息的速度不如电子传媒,因而新闻的时效性逊于广播电视2传播形式缺乏图声并茂的电视 节目的动感,也不如以声传情的广播节目来的新切3读报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程度,限制了读者的范围
6.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区别是什么?
答:传播学虽然和新闻事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与新闻学并不存在“血缘”关系,不同之处在于 :1传播学重视理论研究,而新闻学重视业务研究(新闻学的研究路线是:实务-历史-理论;传播学的 研究路线是:多学科理论探索-对传播实践的调查,分析与指导-理论上的提高与发展)2研究方法上各 有不同(新闻学思辨型定性分析方法,传播学采用实验型的定量分析方法)3研究对象虽有重合之处,但亦不尽相同(新闻学主要研究新闻传播的内容制作和传播者;传播学研究遍及传播媒介,受众和传播 的全过程)传播学和新闻学各自独立,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彼此取代,新闻学的继承与发展和传播学的引入与探坟 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7.新闻与信息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信息”的科学概念是由美国数学家,信息论创始人申农提出的。消除或减少事物的不确定性,从 而获得确知讯息或关于该事物的确定状态。而讯息(或消息)则是信息的物质载体,用以负载信息的传 递和交流。新闻和信息是密切相关的,新闻是信息的一种形态,是信息“大家庭”中的一个主要成员。新闻源于 信息,而又终于信息;新闻的特点:1新闻要求具有强烈的时效性2新闻要求具有完整,连续的总体性3 新闻信息要求公开传播,为众多的接受者所共享,是一种“大传播”的信息4新闻带有很强的主观性,表现出鲜明的倾向性
8.确定样本大小的四个因素是什么?
答:1研究总体中样本单位之间的差异程度2课题要求的精确程度和把握程度3课题研究的时间,人力,财力及研究本身的要求4调查研究的目的和任务,以及统计分析方面的要求
9.简要评价一下拉斯韦尔的“5W”理论。
答:1948年美国传播学家拉斯韦尔提出了这个模式。由于这一模式各个五一节的第一个英语字母都是W,故称5W模式。谁,说什么,对谁,通过什么渠道,取得什么效果这一模式的贡献:它第一次比较详细,科学地分解了传播的过程,为什么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 出了具体的环节(或要素),从而使传播研究的细化,深化成为可能。同时把5W规定为传播学的五大研 究领域,为后人分门别类地深入研究开辟了广阔的道路;第一次为传播学构建了一个比较完整,全面的 理论构架,从而使传播学的最终确立成为可能。、不足之处:直线性,即从传播者开始,到效果结束,即没有反馈,也看不出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孤立性,没有涉及传播过程和社会过程之间的联系,不符合实际情况。
10.语言的三个特征是什么?
答:根据波兰学者柯日布斯基等人的研究,从语义学角度来看,语言的特性主要有以下三种:1语言是静态的,而客观实际是动态的2语言是有限的,而客观实际是无限的3语言是抽绎的,“抽绎” 是指经过选择和舍弃而从中引出头绪来
11.大众传播的受众有什么特点
答:1广泛性,大众传播是面向全社会公众的传播活动,因而决定了它拥有人数众多的受众,而且受众 成员广泛分布在各个地区,而不限于某个狭小的范围
2混杂性,大众传播的受众是复杂的,异质的,由特点各异的受众成员组成。他们表现出年龄,文化程 度,民族,职业,价值观,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不同
3分散性,大众传播要通过媒介工具进行信息传递活动,在传播过程中受众与大众传播没有直接的接触,不能展开面对面的对话交流,受众与传播者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是分隔开的。而且,受众分散各处,成员之间互不相识,互不联系,处于分隔状态。
4隐匿性,大众传播机构对受众成员既不认识,也不了解他们的情况。即使可能了解受众总体的一些主 要特征和愿望要求,也难以确知受从成员的个人情况。从这个角度看,广大受众处于隐匿的状态。
12.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是什么?
答:传播效果依据其发生的逻辑顺序或表现阶段可以分为三个层面:1认知层面上的效果,即指外部信 息作用于人们的知觉和记忆系统,引起人们知识量的增加和知识构成的变化2心理和态度层面上的效果,指作用于人们的观念或价值体系而引起情绪或感情上的变化3行为层面上的效果,即认知和心理,态度所发生的变化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也有三个层面:1环境认知效果2价值形成与维护效果3社会行为示范效果13.传播学诞生的条件是什么?
答:从主观条件看,人类认识能力有了空前提高——伴随着封建专制时代的终结,自然科学,社会科学 都为之面目一新,并日趋“整体化”,人类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了解越来越正确,各种新理论,新 学说大量涌现。在此背景下,对传播现象,传播活动的全面把握和系统,科学的认识,终于成为可能。从客观条件看,传播的作用和影响高度凸现——工业化使整个世界连成一片,其必然结果之一是:传 播活动日益频繁和复杂化。特别是传播的相对独立化和职业化,给人类带来一种全新的重大的冲击。这 种冲击,终于引起全社会对传播现象,传播活动的高度重视。总之,可能与需要相结合,催生了作为20世纪众多新学科之一的传播学。
14.简述赖利夫妇模式的特点?
答:由美国学者赖利夫妇提出,属于社会系统模式,该模式中有三个相互关联的概念:一是“基本群体 ”,又称初级群体,首属群体,如家庭,邻里,亲密伙伴等,二是“更大的社会结构”,指关系比较松 散的次属群体,如工作单位,学校,社团等;三是“社会总系统”,指民族,国家乃至世界等隶属群体。
15.简述马莱茨克模式的特点?
答:该模式由德国学者马莱茨克提出,属于社会系统模式。它详尽地色画了传播结构的各个要素之间的 复杂互动关系,并展开了社会与传播之间的关系。在该模式中,传播者一方,要从大量的材料中进行“内容选择”的工作,但又要承受“讯息的压力” 和“媒介的压力”。受传者一方,同样要对大量信息进行“内容选择”,会受到“媒介的压力”,而“ 感受和效果”也是双向互动的过程.在该模式中,传播者和受传者都要受到三个层面的制约和影响:一是个人层面,即“自我形象”和“ 个性结构”,二是组织层面,即传播者的“工作环境”,包括媒介组织和工作伙伴,受传者所在的“受 众群体”,三是社会层面,即“社会环境”此外,该模式还展示了“传播者”“媒介”“受传者的反馈”,媒介与受传者彼此“心目中的形象” 等,这些也是十分重要的。
16.简述媒介控制形态及其相互关系。
答:每个社会文化系统都不可能对传播放任自流,基本的控制形态有:
一、政治控制。集中表现在政府部门对传播的限制与管理上。常见的手段有:立法、行政、操纵新 闻。
二、经济控制。关键媒介在所有权上,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广告。
三、受众控制。受众对传播的控制主要表现在反馈上。有直接表示意见建议的(通过信件、电话等),有间接显示态度和看法(是否订阅报纸、收看节目等),传播者也主动收集公众反应。
四、自我控制。一是媒介组织对本机构人员的纪律要求与行业规范,二是各类传播从业者按照一般 的行为准则和自身的职业道德对自己行为的约束。除此之处,还有一种更为广泛、更为深远的控制——文化控制,所有的控制形态都包容在文化控制中,一切控制控制现象说到底都无不处在特定文化的背景下,每个社会文化系统都不可能对传播放任自流。这些控制如一张潜网,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传播。如在我们的生活中,刚进入新闻界的年轻记者充满 理想,无所顾忌,但最终会变得同老记者一样循规蹈矩。这便是布里德所说的编辑部中的社会控制。他的研究表明,任何处于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传播媒介都担负着社会控制的职能。而这类控制往往是一种潜 移默化、不易察觉的过程,用一个形象化的词来概括就叫潜网。
17.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的内容是什么?答: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是对麦克内利把关模式的进一步完善。巴斯认为,信息流通中的把关环节 虽然很多,每个参与传播的人都可以看做把关人,但最关键的把关人是传播媒介。因此,他专门研究了 传媒的把关活动,指出这是前后相连的两个步骤或两个阶段,也就是“双重行动”。其中的第一阶段是 新闻采集,把关人主要是记者。记者根据一定的标准对现实事件进行取舍和提供新闻稿件。第二阶段是 新闻加工,把关人主要是编辑。传媒输出的所有的信息,都得经过这道重要关口,因而这一阶段的把关 活动更具有决定性作用。
18.新闻工作中,如何提高可读性?
答:1.新闻要提倡写短句2.尽量少用或不随意简化专用名词3.注意用语具体,有特定的含义,适当多 用常见的词4.注意少用形容词,多用动词;就广播的可听性来说,要求重视广播中语言和音响的综合使用,多用口语,少用书面语,做到通俗,简明,易懂。电视新闻的可视性,则应以视觉感觉为主,加强图像直观作用和现场感,并配合使用口语直接形式,形成视听兼备,声色并茂的综合效果。19.四大传媒在竞争中采取什么对策?答: 1.报刊。报刊在竞争中求生存与发展的对策是充分发挥自身信息容量大、报道范围广、易于保存 等方面的优势,借此弥补时效性方面无法与电子传播媒介匹敌的不足。2.无线电广播。广播的竞争对策是一方面在节目安排上扬听觉形象之长,以简明新闻、音乐节目 等吸引受众,并发挥自身节目制作比电视简单、成本低的特点,向专栏化节目发展;另一方面收听工具 已走向小型化、轻便化,更利于受众随时携带、收听。
3.电视。电视与原有媒介的竞争中主要以集声像之美取胜。会以丰富多彩、图声并茂的娱乐节目 受到观众青睐。20.简述选择性因素的三个方面?
答:1.选择性接触:面对着众多的媒介信息内容,受众成员无法毫无选择地被动地注意所这些内容并对它们作出反应。他们只能根据自己的不同特点、不同需求,有选择地使用媒介。2.选 择性理解(解释):这是指受众对已被接触和感知的大众传媒的信息所给予的意义,同传播者给予的意 义是否一致,而理解的程度对于劝服来说是具有决定性的。3.选择性记忆:受成员对自己所接触、理 解的媒介信息,并非能全部长久地印入脑海之中,而只是有筛选地记住一部分内容。解释选择性因素的观点:1.认识的连贯论(认知不和谐理论)的解释2.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解释3.可获 得性(易得性)论的解释 21.简述“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发展。
答:这一理论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它从受传者角度出发考察大众传播的效果。它通过分析受传者接触 媒介的动机或这种接触满足了他们的什么需求,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它 的最大特点是把能否满足受众的需求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重要标准。对广播节目的使用动机最早开展调查的是哥伦比亚大学广播研究室的H•;赫尔卓格,最早对印刷媒 介的效用进行考察的是B•;贝雷尔森。20世纪40年代此类研究很多,50年代这类研究进入了停滞期,60年代这类研究的价值重新受到肯定,再次复兴起来。有学者认为,“使用与满足”研究的效果观强调的是受众需求对传播效果的制约,因而应属于“有限效 果论”,但也有学者认为,“使用与满足”研究指出了大众传播对受众的一些基本效果,应属于某种“ 适度效果理论”。不管怎样,“使用与满足”研究以受众为中心的视角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22.“沉默的螺旋”假说和大众传播的舆论导向有什么联系?答:大众传播与舆论的关系问题,是政治学,社会学和播学研究的一个历史悠久的课题。传统的政治 学和舆论学认为,舆论是一种“社会合意”,它的产生是一个“问题出现,社会讨论,合意达成”的理 发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播媒介或作为“载体”,或作为“喉舌”,或作为“公众的精神纽带”,发挥着合理的作用。由于传统的政治学和舆论学主要从政治民主的角度考虑问题,在这里,作为“民意” 的舆论自然是具有高度的正当性和合理性的。但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来看,舆论被认为是一种社会控制 的机制。德国女社会学家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提出的“沉默的螺旋”假说,正是从这个 角度研究舆论与大众传播的关系,把舆论看做是一种对个人和群体具有强大约束力的“力量”,探讨它 的形成过程,社会作用和客观规律。
23.传播效果研究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有哪些新的课题? 答:在21世纪的今天,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社会信息化和全球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必然会引起传播效果研究领域的扩大和研究课题的转换。美国著名传播学家罗杰斯认为,未来的传播效 果研究将会是对整个信息社会的研究,除了大众传播的一些传统课题将会继续受到重视对,对“新传播 技术的普及和利用所产生的社会的,行为的,心理的影响”将成为效果研究的重要内容。另一位传播学者萨尔瓦焦认为,新媒介研究与传统媒介研究对“效果”和“影响”的把握上是不同的。具体地说,传统的研究主要是从个人态度或行动变化的角度考虑问题;而由于新媒介的使用本身就意味 着个人生活和行为方式的变化,其普及过程所需时间又极为短暂,因此,传播学者所直接面临的,是新 技术,新媒介所引起的社会变化和宏观效果问题。新课题研究应包括:1新媒介与传统媒介的相互关系2社会生活和行为方式的变化3“住处沟”“知识沟 ”与社会平等4信息泛滥的社会结果5信息社会中的社会病理
24.电脑联网对传统的大众传播意味着什么?
答:电脑联网业即构成对传统的大众传媒的挑战和冲击,又为大众传媒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总体来看,电脑联网业的兴起和发展,给大众传媒带来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作为信息高新科技产物的 国际互联网,具有先进性,互动性
论述题:
1.大众传播的一般性功能有哪些?
答:传播的一般性功能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传播的个人(个体)功能,二是从社会 学,经济学及政治学的角度分析传播的社会功能。前者涉及的范围多半属于人际传播,后者则专指大众 传播的社会功能。大众传播的四大社会功能是拉斯韦尔提出的:1环境监测的功能,即大众传播具有的传播各种新闻和信 息,为人们提供决策和行动的依据的社会功能2社会协调功能,即大众传播通过对新闻信息的选择,解 释和评论所实现的社会整合功能3文化传递功能,即大众传播承担的传递知识,经验,价值观的教育功 能4由赖特提出的大众传播的娱乐功能。2.控制论模式有什么优势和不足?
答:控制论模式:以控制论为指导思想的传播过程模式。变“单向直线性”为“双向循环性”,引入了 “反馈”机制。控制论模式变“单向直线性”为“双向循环性”,引入了“反馈”的机制,从而更客观、更准确地反 映了现实的传播过程。1.容易使人产生错觉,似乎各“传播单位”之间传、受的地位、机会完全平等。2.循环性的表述,也会引起误解。钱性模式的缺陷只改正了一半。
3.“知识沟理论”的内容是什么?如何评价?答:“知识沟”理论是1970年美国传播学家蒂奇诺等人在一系列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理论假说.这一理论认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经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因此,大众媒介 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无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社会经济地位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 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结果是两者之间 的“知识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4.概述“议程功能设臵”假说?
答:麦库姆和肖发现,在选民对当前重要问题的判断与大众传媒反复报道和强调的问题之间,存在首一 种高度的对应关系。大众传媒作为大事加以报道的问题,同样也作为“大事”反映在公众的意识当中; 传媒给予的强调越多,公众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也越高。麦库姆和肖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设定社会公 共事务“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 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特点:⑴传播效果分为认知、态度和行动三个层面。“议程设臵功能”假说的着眼点是这个过程的 最初阶段,即认知层面上的效果。⑵“议程设臵功能”假说所考察的,是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所产生 的中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⑶“议程设臵功能”理论暗示了一种媒介观,即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即传 播媒介对外部世界的报道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活动。议程设臵功能是在李普曼“拟太环境”以及拉斯韦尔关于传播的“环境监视功能”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提出的一个理论假说。它的概念不断趋于细致化和明确化:⑴“议程设臵功能”的作用机制趋于明确化。学者们从三角度考察大众传播“议程设臵功能”作用 机制:认知模式、显著性模式、优先顺序模式。⑵对“议题”不同类型进行较深入的研究。⑶分析不同媒体“议程设臵”的不同特点。(填空)如报纸的“议程设臵”对较长期的“议题重要 性顺序排列”影响较大,而电视的“热点化效果”比较突出。不足:它只强调了传播媒介“设臵”或形成社会议题的一面,而没有涉及反映社会议题的一面。尽管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媒介的“议程设臵功能”是强大的,但也不能把它的效果绝对化。
5.概述传播的五个层次?
答:人类传播主要有五个传播层次或类型: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自我传播是指每个人本身的自我信息沟通,集中反映了人的神经生理和心理机制的反馈现象。人际传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指个人与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亦称亲身传播,包括利用电话,书信等媒介协助进行的传播;广义包括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在内,形成了亲身,群体,组织三个人际 传播的层次。组织传播的方式主要有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和横向传播三种大众传播是指通过现代化的传播媒介,对极其广泛的受众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特点:1它需要借助特 定的传播媒介传递信息,这些媒介的特性各不相同2大众传播所传递的信息是公开的,面向社会牟,受 众则是大量的,匿名的,各不相干的3大众传播基本上是信息的单向流动,来自受众的信息反馈是有限的,滞后的4现代科技特别是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大众传播的信息传递更为快捷与广泛5大众传播的内容多半是由组织(传播机构)和职业传播者所发布的,而不是由个人发出的。词解释
1.反馈:传播过程中受传者对收到的信息所作的反应,获得反馈讯息是传播者的意图和目的,发出反馈是受传者能动性的体现。
2.“两级传播”理论: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根据伊里调查的发现,对传播过程作了这样一种推测:大众传播的影响并不是直接“流”向(作用于)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一中间环节,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这就是“两级传播”概念产生的依据。1962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杰斯对农村中新事物的采纳和普及过程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这项研究的成果之一,是把“两级传播”理论发展成“多级”或“N级传播”理论。3.传播流程:由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
4.抽样调查法:指从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考察和分析,并用这部分单位的数量特征去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的一种调查方法。其中,被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称为“总体”;从总体中抽取出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的那部分对象所构成的群体称为“样本”。在抽样调查中,样本数的确定是一个关键问题。抽样的方式,有随机抽样和非随机抽样两大类。
5.模式:一种简洁地表现“理论”的手段。基本类型:文字模式,图像模式(最常用的模式),数学模式
6.受众:社会信息传播的接受者群体的总称,是传播过程的要素之一。大众传播的受众是对报刊读者,广播听众和电视观众的总称。在大众传播活动中,受众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受众不仅是大众传播信息到达的目的地,而且也是媒介信息的积极主动的“觅信者”。同时,受众还是大众传播过程的反馈信息源。
7.媒介:原义为中间物,传导体,手段,工具等。在传播学中,是指扩大人类信息交流能力的传播中介物。媒介包括个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中介物(如电话)和用于向社会公众进行公开传播的工具(如报刊)。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崛起,又出现了网络这新一媒介。8.“两面提示”:在提示自已一方观点或有利材料的同时,也以某种方式提示对立一方的观点或不利于自己的材料。9.“把关”:传播学奠基人卢因有关群体传播的研究中提出,指在信息的流通与循环网络中,对信息进行筛选与过滤,抑制与疏导的环节。通俗地讲,是传播者站在自己的立场和视角上,对信息进行筛选与过滤的传播行为。凡有这种把关行为的人就叫做把关人。
10.“魔弹论”:又称“皮下注射理论”,这是一种有关媒介具有强大效果的观点。它的核心内容是: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身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
11.符号:一般含义是指字母,电码,话语,文字,数学和化学符号等东西;符号的定义是:一切能够作为某一事物标志,表示该事物的意义的东西。符号活动为人类所独有。符号最基本的特点在于它的“指说性”,即符号不是事物本身,而是指说事物的标志。换言之,是以特定的符号形式反映事物的概念和意义。符号的抽象能力远胜于信号。
12.意见领袖: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向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意见领袖作为媒介信息及其影响的中继和过滤环节,对大众传播效果产生重要的作用。这一概念是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在《人民的选择》中提出的。特征:1与被影响者一般处于平等关系而不是上下级关系2并不集中于特定的群体或阶层3意见领袖的影响力一般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4意见领袖社交范围广,拥有较多的信息渠道,对大众传播的接触频度高,接触量大。3.大众传播功能失调:美国社会学家默顿提出了与“功能”相对的“功能失调”这一重要概念。它是指不利于一个特定体系的适应或调整的,可以观察到的结果。在大众传播中,在一定条件下,如被社会集团或个人滥用时,某些传播功能会受到损害而产生消极的负面后果,这就是传播的功能失调。(功能和功能失调,显功能和隐功能,是两组不同的概念,前者着重表明它们对社会体系有利还是不利,后者则强调它们能否被社会成员所认识和是否社会成员所期望的。)
14.传播:含义较广,如交流,沟通,通讯,交际,交往等,基本意思是“与他们建立共同的意识”。在传播学中被定义为:传播是带有社会性,共同性的人类信息交流的行为和活动。
15.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于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的描述的研究方法。其实质是对传播内容所含信息量及其变化的分析,即由表征的有意义的词句推断出准确意义的过程。内容分析的过程是层层推理的过程。内容分析的种类可归纳为:实用语义分析,语义分析和符号载体分析。内容分析的研究模式有推理模式和比较模式两类。16.社会责任论: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是对报刊自由主义理论的改良,发展和完善。它主张传播媒介在享有充分自由的前提下,在社会为它提供自由保障的环境中,还应主动地,积极地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即在没有“他律”的情况下,应自觉的进行“自律”
6.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 篇六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 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 无分。
1.关于传播的个人功能的观点,属于斯蒂芬森的是()A.社交性
B.工具性
C.目的性
D.游戏性 答案:D
2.1920年,李普曼在()中提出了现代人与“第一手信息隔绝”的问题。
A.《自由与新闻》
B.《舆论学》
C.《传播模式》
D.《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 答案:A
3.霍克海默和阿道尔诺用“文化工业”这个术语指称()A.流行文化
B.通俗文化
C.大众文化
D.商业文化 答案:C
4.传播学的四种理论建构类型中最有影响的是()A.归纳理论
B.演绎理论
C.机能理论
D.模型 答案:C 解析:(P65)机能理论综合了归纳与演绎两种成分,既强调数据,又重视解释,因而成为最
有影响的理论学说。
5.受众控制主要体现在()A.前馈
B.反馈
C.进行受众调查
D.舆论监督
答案:B
6.下列对维纳的研究成果表述不正确的是()A.创立控制论
B.认为信息就是我们与外界交换来的东西
C.提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
D.撰写《科学与信息论》 答案:D
7.下列传播学者中首先将媒介与人类文明发展史联系起来进行探讨的是()A.麦克卢汉
B.英尼斯
C.施拉姆
D.德夫勒 答案:B
解析:(P190)麦克卢汉的研究以将媒介同人类文明发展史联系起来探讨而著称,而真正首先
开拓传播学中这一研究领域的,则是他的老师英尼斯。
8.媒介分析的研究客体是()A.传播者
B.受众
C.内容
D.渠道 答案:D
9.用实验证明,趋同行为的动机是一个受条件制约的变量的是()A.曼德尔
B.罗杰斯
C.阿什
D.马丁 答案:C
10.麦克卢汉和英尼斯的媒介理论的共同缺陷是()
A.概念界定不够清晰
B.缺乏批判精神
C.过分强调媒介的作用
D.学术观点过时 答案:C
11.批判学派和传统学派的根本差异是()A.研究方法 B.研究对象 C.研究立场
D.研究内容 答案:C
解析:(P331)传统学派是肯定现状、服务现状,而批判学派是批判现状、否定现状。这种对
传播现状的不同的立场与态度取向,是两大学派所有分歧的根本之所在。
12.“传播单位”模式由()提出。
A.竹内郁郎
B.申农-韦弗
C.奥斯古德
D.施拉姆 答案:A
解析:(P49~50)申农—韦弗模式属于传统的线性模式;由奥斯古德和施拉姆合作提出的模式
属于控制论模式,并从中引申出“传播单位”的思想。日本学者竹内郁郎则在其基础上稍作改进,正式提出了“传播单位”模式。
13.怀特的把关研究提出,输入信息-输出信息=()A.把关信息
B.把关过滤信息
C.冗余信息
D.有效信息 答案:B
14.把信息看作是消除事物的不确定性的是()A.申农
B.维纳
C.德夫勒
D.香农 答案:A
15.内容分析的对象是()A.表面讯息
B.隐含的深层内容
C.语境
D.主体 答案:A
16.经济控制在资本主义国家具体表现为()A.广告
B.税收
C.登记
D.行政
答案:A
解析:(P142)经济控制的关键在媒介的所有权上,这个问题在资本主义国家具体化为垄断与
广告两个方面。故选A。政治控制主要是政府控制,B、C、D项均属政府控制的具体内容和手段。
17.人脑的()可以用来解释“休眠效果”
A.喜新机制
B.忘却机制
C.逆反心理
D.记忆机制 答案:B
18.批判学派都直接或间接地继承了()的“总体性”方法,用总体的目光审视传播。
A.卢卡奇
B.葛兰西
C.霍克海默
D.阿特休尔 答案:A
19.互联网是()A.单一型媒介
B.复合型媒介
C.第三媒介
D.传统媒介 答案:B
20.把关模式“试图描述在新闻事件与最终的接受者之间存在的各种各样的中间传播者”是()
A.麦奎尔
B.麦克内利
C.怀利
D.巴斯 答案:B
21.《世界大战时期的宣传技巧》的作者是()A.拉斯韦尔
B.卢因 C.拉扎斯菲尔德
D.施拉姆 答案:A
22.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主要运用了()A.归纳理论
B.演绎理论 C.机能理论
D.模型 答案:D
23.()在《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一书中指出,在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里,平等将成为社会的核
心价值。
A.麦奎尔
B.罗杰斯
C.贝尔
D.霍尔 答案:C
24.针对传播主体展开的研究是()A.内容分析
B.议题设置
C.媒介研究
D.控制研究 答案:D
25.美国第三届总统()曾宣称“宁要报纸,不要政府”。
A.林肯
B.华盛顿
C.杰弗逊
D.富兰克林 答案:C
26.()将政府操纵新闻制造的人为事件称为“伪事件”。
A.阿特休尔
B.施拉姆
C.弥尔顿
D.波尔斯丁 答案:D
27.()提出“知识沟”理论假说。
A.诺伊曼
B.松伯格
C.蒂奇诺
D.艾蒂玛 答案:C
28.韦伯对议题的分类不包括()
A.个人议题 B.谈话议题
C.敏感议题
D.公共议题 答案:C
29.下列属于定性研究法的是()
A.抽样调查法
B.内容分析法
C.因素分析法
D.控制实验法 答案:C
30.从说服传播的长期效果来说,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A.信源的可信性
B.媒介的权威性
C.传播对象的自身属性
D.内容的说服力 答案:D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 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 未选均无分。
1.下列关于“潜网”的说法正确的有()A.就是关系网
B.媒介将违规者除名是潜网的直接表现
C.是一种社会控制体系的折射
D.任何媒介都担负者社会控制的职能
E.潜网的控制是潜移默化、不易察觉的 答案:C^D^E^ 2.印刷媒介受众调查包括()A.读者概况调查
B.受众选择报刊信息的调查
C.对读报用途和读者所得到的满足的研究
D.读者—非读者研究
E.音乐节目受欢迎度调查 答案:A^B^C^D^
3.下列关于麦奎尔传播功能研究的说法正确的有()A.同大众传播高度发达的时代背景密切联系 B.“个人社会化”是其观点的出发点
C.把传播的个人功能纳入到“使用与满足”理论 D.把传播功能和受众动机等同起来 E.提出大众传播的“动员功能” 答案:A^B^C^D^E^ 4.报纸的特点是()A.信息容量大
B.保存信息的能力强 C.受众选择的主动性大 D.时效性较差 E.廉价
答案:A^B^C^D^E^ 5.内容分析的一般性结论是()A.大众传播的内容只是从它所得到的信息中进行高度的抽样
B.受传者所吸收或使用的信息,又是从大众传媒中过滤出来的抽样
C.大众传媒的,娱乐性的远远多于消息性的,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分散社会大众对重要问题 的注意力
D.大众传播为了引吸受众,大多追求内容平易,形式简单,层次较低 E.指出信息的实质是减少收信人的不确定性 答案:A^B^C^D^ 解析:(P149~150)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热媒介
答案:热媒介:是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重要观点之一。热媒介意味着“高清晰度”,所提供的信息明确度高,能高度清晰地延伸人体的某一感觉器官,其传播对象在信息的接受过程中参与程度低,想像力发挥程度低。2.传播效果
答案:传播效果:传播效果具有双重含义。一方面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即传播活动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传播者的意图或目的。另一方面
是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体。3.工具说 答案:工具说:是关于传播的个人功能的一种理论。美国心理学家托尔曼认为,有很多传播属于工具性行为,即使是最明显的自我意识的传播也往往具有作为工具使用的目的。传播行为既有目的性,又有认知性。4.自信心假说
答案:自信心假说:贾尼斯认为在自信心的强弱和可说服性的高低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即自信心越强,可说服性越低;自信心越弱,可说服性越高。这一结论,被称为“自信心假说”。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信息流量失控会造成什么危害? 答案:答案暂无
2.信息革命的影响是什么?
答案:答:首先,就大众传播领域来说,层出不穷的传播新技术,将使传播出现多样化、小型化、分散化以及个人化的局面。其次,传播新技术促进社会信息的加快流通和信息量急剧增长,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各个方面都将带来深刻的变革。
3.卡特赖特的研究提出的劝服有效包含哪些原则? 答案:答:(1)信息必须引人注目。(2)应使受传者从感受转变为一种认识。
(3)应使受传者认识到该事宜对他只有利而无害。(4)应使受传者采取行动的途径简便、具体、直接。4.怎样正确理解“可读性”?
答案:答:可读性是同信息交流直接相关的一个问题,是由西方新闻界首先提出来的。它指的是新闻、文学作品等易于阅读的程度,即作品使读者易于接受和了解,而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由于广播电视的发展,还可以把它延伸为广播新闻等节目的可听性和电视新闻等节目的可视性。要注意的是,不能把可读性与趣味性混淆起来。5.网络媒体有哪些重要特征?
答案:答:(1)共享性,即电脑网络具有连接网上的任何用户,使之共享网上信息资源的基本性能。
(2)互动性,由于这一特征,网络传播活动中的反馈环节大大加强。
(3)传播方式的兼容性,既可用于人际传播,又可用于群体和组织传播,更可用于大众传播。(4)开放性,网络上大量的信息内容是对所有网络用户公开或对所有专门付费索取特定的信息服务的网络用户公开的。
(5)从理论上讲,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可成为信息提供者,并且传受双方的身份可不断互换。(6)信息接收时间由用户自己掌控,信息接收行为与传递行为不必同步。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小题9分,第2小题14分,共23分)1.从研究方法看,传播学研究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案:答:(1)科学性。传播学研究是一种有理论指导、有控制手段的程序化的科学认识活动。①先导:系统的理论框架。传播学研究一般都有比较系统化的理论框架,是由一定规则和结构组织起来的求证过程,通过有目的的调查与研究,检验理论假设的正确性,解决实践中遇到的种种问题。②过程:可靠的控制机制。传播学研究形成了一整套控制机制,确保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准确性。③研究:严格的分析手段。人们对传播研究中所得出的有关结论和数据都要进行一系列严格的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并采用统计手段检验其显著性和客观实在性。④结论:良好的复制功能。从成果上看,传播学研究的科学性就在于它所得出的结论与原理不是偶然的、不可复现的,而是只要具备相应的条件便必然会产生和再现的。(2)操作性。传播学研究与传统新闻学研究的一个显著区别就在于它摆脱了传统思辨哲学的影响,非常注重对实际问题的探讨,以操作性见长。传播学研究的这种操作性的特色具体表现在其研究目的的三个梯次分布上:①描述,即对研究对象的现实状况做出符合实际的描述。②解释,即对研究对象的活动过程及特点做出解释。③预测与控制。传播学研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并不仅仅是为了“解释世界”,而且也是为了“改造世界”。
(3)综合化与定量化。现代传播学研究由于其面向实际的操作性要求,越来越强调测量的可靠性和研究的有效性。这就要求研究方法和手段更加综合化、定量化。所谓“综合化”是指尽可能采用多重设计和研究手段。所谓“定量化”是指对传播活动和传播现象采用数量化的研究设计和分析手段。目前,定量分析已成为世界传播学研究的主流。2.传统学派与批判学派的基本特征、长处与不足各是什么?两者相对比,可得出什么结论? 答案:答:传统学派注重挖掘传播活动的自身规律,出发点与着眼点都紧扣具体的传播实践,都与人们的实际传播经验密切关联,其研究方法及成果都带有十分突出的、十分明显的经验色彩,所以又有经验学派之称。其长处在于:研究的成果往往能够直接用来指导传播实践,特别是对开展卓有成效的传播活动作用更大。其缺陷在于:对现存社会及其传播体制持一种非批判的肯定态度,因此,总把自己置于现存秩序“之内”,把现存秩序当做一种固定不变的既定事实接受下来,从而自觉不自觉地以维护现存秩序为己任。总之,传统学派奉行的是同现存社会相一致、相调和的“服从主义”。与之相反,批判学派的基本特征则是,对现存社会持一种无情批判的否定态度,因此批判学派总是力图站在现存社会秩序“之外”,拒绝承认现存秩序的合法性,并自觉地以批判现存秩序为己任。于是,批判学派主要致力于传播现象之深层背景的考察,更注重传播与传播体制的阶级性,更强调传播与社会的联系,故而其研究有高屋建瓴、振聋发聩、大刀阔斧之势,令人有酣畅淋漓、茅塞顿开之感,这是其长处。批判学派的不足在于:忽视或根本就无视对传播自身规律的探讨,置实际经验和具体问题于不顾,一味进行大而无当、天马行空的高谈阔论,远离传播实践,结果其研究大多无助于指导人们从事传播活动。
总之,两相对比,传统学派偏重于传播的小规律,批判学派偏重于传播的大问题;传统学派实际在维护传播现状,批判学派则旨在否定传播现状。也就是说,传统学派在传播理论上虽然颇多建树,但却很少对传播现象提出根本性的质疑;相反,批判学派虽然无情地撕破现实的虚假面纱,将它的丑恶暴露出来,但却很少提出有益于传播活动的科学学说。
种问题。②过程:可靠的控制机制。传播学研究形成了一整套控制机制,确保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准确性。③研究:严格的分析手段。人们对传播研究中所得出的有关结论和数据都要进行一系列严格的信度分析和效度分析,并采用统计手段检验其显著性和客观实在性。④结论:良好的复制功能。从成果上看,传播学研究的科学性就在于它所得出的结论与原理不是偶然的、不可复现的,而是只要具备相应的条件便必然会产生和再现的。
(2)操作性。传播学研究与传统新闻学研究的一个显著区别就在于它摆脱了传统思辨哲学的影响,非常注重对实际问题的探讨,以操作性见长。传播学研究的这种操作性的特色具体表现在其研究目的的三个梯次分布上:①描述,即对研究对象的现实状况做出符合实际的描述。②解释,即对研究对象的活动过程及特点做出解释。③预测与控制。传播学研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并不仅仅是为了“解释世界”,而且也是为了“改造世界”。
7.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 篇七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 社会经济对人才的要求发生了变化, 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与工作能力成为了即时之需。因此, 德国、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率先形成了一种新型高等教育类型--应用型高等教育。近些年来,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传统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人才已无法适应技术密集型产业结构的需要。而承载精英教育的老牌、名牌院校培养的人才大多研究性较强, 难以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就此, 这种人才需求的变化为创办时间较短、区域优势不明显的新设院校提供了错位竞争的契机。不少新设院校积极寻求改革, 突出自身特色, 多设置应用学科专业, 面向行业培养学以致用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随着学校办学定位的转型, 课堂教学也应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 积极实行教学改革, 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以实践能力培养的系统性代替知识培养的系统性, 这种课堂教学改革的转变对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提出了新的挑战, 如何在理论的学习中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成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理论性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本文将以笔者所教授的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学科基础课《传播学概论》为研究对象, 探索应用型大学理论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
二、《传播学概论》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多强调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应用知识能力, 这使得理论性课程教学遇到了难题, 大多数理论课程强调的是知识系统的建构和基础理论的讲解, 在课堂教学中难以体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传播学概论》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传播学概论》是一门理论性和综合性极强的课程, 它是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传播学概论》课程主要向学生讲授传播的历史发展、传播的结构、传播类型、受众理论以及效果理论等。传播学作为一个交叉学科, 起源于欧美, 内容既涉及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符号学等行为科学, 又涉及到信息论、控制论、统计学等信息科学。由于其主要理论和研究成果来源于欧美国家, 所以学生理解起来有相当的难度。如果《传播学概论》的课堂教学还停留在传统的讲述方式上, 理论教学居于绝对的主导地位,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往往只是对基础理论机械地记忆, 不能建立合理的实际联想, 很难把课堂教育内容和实际建立联系, 致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根本用不上, “学而无用”。这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不相符的。因此《传播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传播学概论》教学改革新思路
1. PBL教学模式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实际上是为了提高学生在现实社会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在《传播学概论》的课堂上把传播学的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呢?PBL (Problem Based Learning) 教学模式恰好满足了这一需求。
PBL教学模式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 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 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
PBL强调的是以现实问题为核心, 与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的教学法有很大不同, PBL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 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以教师讲授为主;PBL将学习与更大的任务或问题挂钩, 使学习者投入于问题中;它设计真实性任务, 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 通过学习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 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 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PBL教学模式的精髓在于发挥问题对学习过程的指导作用,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基于PBL教学模式的特点, 笔者在《传播学概论》的课堂上强调以学生自主地解决真实情景的问题为中心, 提高学习者有效解决问题的技能和思维能力, 从而有效地将这种能力迁移到未来的工作和学习中。如何将真实情景置于课堂之中,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笔者主要采取的是情境模拟教学法和案例讨论法。
2. 情景模拟教学法
在这种教学方法中, 教师将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提出一个接近于真实问题的情境, 选派若干学生在课堂中进行情景模拟, 其他同学进行观察, 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提出相关传播理论, 引发讨论, 总结其核心内容。例如在讲授“符号与意义”这一问题时, 教师选派四个学生, 两个学生一组, 以玫瑰花为道具, 分别演绎男生向女生送玫瑰花表达爱意和中共地下党以玫瑰花为暗号接头的两个情境, 从而引发学生思考在这两组情境中玫瑰花是符号, 而其所表达的意义却不同, 为什么?从而使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即“符号与意义并不是一对一的关系, 情境在符号与意义的对应关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而且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
情境并不一定均由老师制定, 学生也可以自主提供素材, 这种方式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主动参与教学的机会。例如在讲授“非语言符号的类型与功能”时, 教师将学生分为八个组, 学生自己设置情境分别演绎眼神、距离、服装、气味等不同类型非语言符号在传播中的作用, 这种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参与性, 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较为抽象的内容, 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情境模拟的教学方法使得教师、学生都被纳入到课堂这个具体的环境中, 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 有效地创造教学情境。从而实现PBL教学模式中以“问题”为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 以“合作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目标, 学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 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双方实现有效互动。
3. 案例讨论法
依据PBL教学模式的思想, 案例讨论法也是笔者在课堂上使用的主要方法。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 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为具体、生动的案例, 从而以案例的形式把学生置于鲜活的现实问题之中。针对案例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析, 使学生在讨论中总结出相关理论。案例讨论法在《传播学概论》课程中的运用, 有助于增加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以及理论的理解。案例讨论方法在课堂上的使用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案例的选择;二是讨论的组织方式。
由于《传播学概论》课程多开设在新闻专业、传播专业、播音与主持专业等, 这些专业的学生需具备一种专业素质, 即关注时事。因此在案例的选择上要注意时效性, 不能一个案例用十几年。同时, 教师选择的案例应当与课程的基本理论融为一体, 教师在案例中提出问题, 学生在案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使得案例与课程内容的讲解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例如在讲授群体传播中集合行为中, 笔者并没有以群体传播的概念、群体传播的特殊传播机制等一些理论知识为出发点, 而是以发生在2011年的抢盐风波为案例, 首先把学生置于真实的情境中去, 让学生主动了解抢盐风波发生的整个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去思考抢盐过程中个体的行为、情绪如何受到群体的影响, 以及“碘盐防辐射”和“碘盐库存不足会涨价”这些谣言是如何产生的, 从而引出群体传播中的两个重要问题即群体传播的特殊传播机制, 以及流言和谣言产生的社会环境。以时效性较强的案例引导学生掌握重要的传播学知识, 既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讨论形式的组织对于案例讨论法的有效实施至关重要。PBL教学模式强调以“合作学习”为课程运作模式,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 由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传播学概论》上如何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 笔者主要采用把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的方法。
学习小组的建立既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 也是《传播学概论》课程内容的需要。传播学作为一个舶来品, 它的核心理论都是由欧美的学者提出的, 可以说到目前为止, 中国学者还没有提出经典的传播学理论。因此《传播学概论》课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多是建立在西方的政治文化背景下, 在中国的社会环境中这些经典理论会出现一些变化, 这些变化是教材上没有的知识点, 需要通过讨论来学习。同时, 传播学的经典理论多提出在互联网时代来临之前, 而我们知道现在大众传播中主要的信息传播平台就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 学《传播学概论》不可能不考虑新媒体, 而传播学的多数经典理论缺乏对于新媒体的研究, 这就要求教师要补充关于新媒体的内容。针对这一部分内容的发展性, 讨论是理想的学习方式。因此建立学习小组, 学生展开讨论是《传播学概论》本身课程内容的需要。
同时, 建立学习小组, 学生展开充分地讨论, 实现“合作学习”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学习小组的讨论分为课外与课堂两组形式。讨论的有效实施需要学生在课堂外阅读相关书籍, 搜集相关资料, 学习小组可以把讨论放在寝室、餐厅等日常生活场所, 在讨论中充分的预习, 增进小组内的合作与交流。课堂上, 教师引入案例, 各学习小组展开讨论、辩论, 既符合应用性人才培养的目标, 促使学生把传播学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 又培养了学生批判思维的能力, 在讨论与辩论中表达自己的观点, 驳斥他人的观点, 这种思维方法的培养学生将会受益终身。同时, 在案例的讨论中, 学生的语言能力也得到提高。
案例讨论法在《传播学概论》课堂中的应用可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合作学习”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四、结语
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要求抓住学生未来职业领域的实践性特征进行教学, 作为理论性强、实践性弱的《传播学概论》课程, PBL教学模式的引入, 促进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提高, 在真实情境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 而教师成为了知识建构的促进者, 而不是形成者。在此基础上进行的课堂教学改革, 笔者认为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学不能致用”的问题。
摘要:PBL (Problem Based Learning) 以现实问题为核心,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传播学概论》以PBL (problem based learning) 教学模式为主导思想, 运用情景模拟法和案例讨论法开展课堂教学改革, 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以实践能力培养的系统性代替知识培养的系统性。
关键词:《传播学概论》,PBL教学模式,情境模拟教学法,案例讨论法
参考文献
[1]杨先起《.传播学概论》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模式初探[J].新闻世界, 2009, (9) :188-189.
[2]宫京成.新闻学专业理论课程“讨论课教学模式”初探[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 (29) :137-138.
【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推荐阅读:
新闻传播学概论08-26
传播学概论笔记自考07-10
自考传播学概论重点07-18
传播学复习总结08-22
新闻传播学考研资料12-11
大众传播复习资料整理完整版08-11
2011全国新闻传播学考研试题[部分答案,偏传播学]07-20
传播学介绍09-30
《2013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复习精编》.doc08-04
传播学本科论文范文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