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的主要特征

2024-09-18

自然灾害的主要特征(精选7篇)

1.自然灾害的主要特征 篇一

日本河流的特征

流程短

日本最长的河流是信浓川,全长约367公里。其次是利根川,全长为322公里。全国共有干流流程100公里以上的河流40余条,其中干流流程200公里以上的.河流仅有10条。

流域面积小

据官方统计,日本共有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64条,其中流域面积在15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一级河流有44条。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是利根川(16840平方公里)。

落差大

由于日本地势多山且山势陡峭,山地与海岸之间的距离很短,河流从山地流出后很快流入海洋,加上日本雨量充沛,因而使河流的落差很大,水流湍急,激流和瀑布众多。

水文特征

日本境内河流流程短水能资源丰富,最长的信浓川长约367公里;最大的湖泊是琵琶湖,面积672.8平方千米。

日本海岸线全长33889公里。由于日本是一个岛国,因此其海岸线十分复杂。西部日本海一侧多悬崖峭壁,港口稀少,东部太平洋一侧多入海口,形成许多天然良港。

在东部太平洋一侧自南向北均被日本暖流(黑潮)环绕、东北部形成千岛寒流(亲潮),西部日本海一侧是对马暖流和里曼寒流。在寒流和暖流交汇处,鱼类资源丰富,成为天然渔场。

2.自然灾害的主要特征 篇二

1 资料来源与分析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选取1965—2015年普兰店市国家气象观测站资料作为研究资料, 灾情信息来自普兰店市相关涉灾部门。

1.2 分析方法

采用线性方程y (t) =a0+a1t对气象要素序列y进行拟合, 回归系数a1作为气候变量的倾向率或倾向度, 反映气候变量的变化趋势, a1×10表示气候变量每10年的变化[14]。暴雨日数定义为日降水量≥50 mm为暴雨日;大风日数定义为风速达到10.8 m/s为1个大风日。

2 主要灾害性天气统计特征

2.1 暴雨灾害

1965—2015年普兰店市共出现暴雨日113 d, 年平均为2.2 d, 主要集中在7月、8月, 其中7月最多, 共41 d, 占36.3%。3月和10月、11月只出现过1次暴雨天气, 1月、2月和12月无暴雨记录 (图1) 。由图2可知, 年暴雨日数呈缓慢增多趋势, 气候倾向率为0.014 6 d/年。1994年出现暴雨日6 d, 为最多, 其中15年每年只有1次暴雨过程, 1989年、1993年、2002年和2014年未出现暴雨。

1965—2015年普兰店市大暴雨日数 (日降水量为100~199 mm) 共19 d。20世纪60年代为2 d;70年代为2 d;80年代为7 d, 仅1985年就有2 d;90年代为5 d, 1994年有2 d;2000—2015年共有3 d。特大暴雨 (日降水量超过200 mm) 普兰店市历史上出现过4次, 均发生在各乡镇不同地区, 其中, 1981年7月28日同益乡西韭日降水量为583.7 mm, 为历史所罕见的, 这场特大暴雨造成死亡163人, 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亿元。

2.2 大雾灾害

大雾导致见度降低, 容易引发交通事故。1965—2015年普兰店市出现大雾日数1 722 d, 年平均为33.8 d, 主要集中在6月、7月、8月, 其中7月最多, 为262 d, 占15.2%;1月最少, 为74 d, 占4.3% (图3) 。由图4可知, 大雾年平均日数整体呈现缓慢上升趋势, 其气候倾向率为0.255 1 d/年。大雾在本地区四季均可见, 其中夏季出现较频繁, 大雾最多为66 d, 出现在1990年;最少12 d, 出现在2012年。大雾带来的灾害相当严重。例如2013年12月23日, 大连丹大高速公路明阳段因大雾发生40余辆车连环相撞, 造成3人死亡。

2.3 城市风灾

城市风灾一般指瞬时风力达到8级以上, 即风速超过17 m/s。普兰店市冬季大风产生的原因是强冷空气南下, 特征为持续时间长, 温度急剧下降;夏季大风产生的原因是局地强对流, 特征为雷雨相伴, 发生时间短, 危害大, 较难预防。1965—2015年普兰店市共出现大风日642 d, 年均为12.6 d。出现频率较高的月份为3—4月、2月和11月。出现频率较低的月份为7月, 仅占2%。大风出现日数呈减少趋势, 气候倾向率为-0.723 1 d/年, 即每10年减少7.2 d。例如1994年8月15—16日, 受强风影响造成普兰店市17人死亡, 136人受伤, 损失船只29艘。

2.4 高温干旱灾害

高温一般指日最高气温超过33℃的天气。1965—2015年普兰店市共出现高温日115 d, 年均出现2.3 d, 主要出现在6月、7月、8月。高温发生日数逐年增多, 气候倾向率为0.062 7 d/年。20世纪90年代后高温日数增加趋势明显, 这与普兰店市年平均温度的变化趋势一致。高温日数一般持续3~5 d, 受一定的大气环流的影响下, 1997年7月24—31日连续8 d高温为历史持续日数最长。2015年7月13日最高气温38.5℃为历史极值。普兰店市高温天气主要是受副热带高压和大陆高压影响, 一般风速较小, 湿度较大, 高温高湿“桑拿”天气, 危机城市用水安全。

2.5 冰雹灾害

普兰店市境内雹线主要有3条:第1条是从老帽山和老光顶山之间经安波镇奔双塔镇, 影响北部地区;第2条是在瓦房店境内, 从四平镇入境影响中部地区;第3条是从瓦房店市岚崮山经瓦窝镇、元台镇、夹河镇到杨树房镇影响南部地区。其中以北线的冰雹危害最重[15]。

1965—2015年普兰店市共出现冰雹日30 d, 年平均为0.6 d, 主要出现在6月和10月, 其中10月占全年的43%, 6月占20%。冰雹发生的日数呈波动起伏减少趋势, 气候倾向率为-0.019 9 d/年。1983年7月21日, 因降冰雹造成普兰店市1人死亡, 133 hm2绝收。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普兰店市5种主要灾害性天气特征进行详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普兰店市暴雨发生日数逐渐增多, 而且降水集中强度大。大雾发生呈现缓慢上升趋势, 20世纪90年代后增加明显。高温发生日数呈现逐年增多趋势, 主要出现在7月、8月。大风日数呈现明显减少趋势, 即每10年减少7.2 d。冰雹发生的日数呈现波动起伏减少趋势, 主要出现在10月。

3.影响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简介 篇三

1.气象灾害

气象灾害有20余种,主要有以下种类:

(1)暴雨:山洪暴发、河水泛滥、城市积水;

(2)雨涝:内涝、渍水;

(3)干旱:农业、林业、草原的旱灾,工业、城市、农村缺水;

(4)干热风:干旱风、焚风;

(5)高温、热浪:酷暑高温、人体疾病、灼伤、作物逼熟;

(6)热带气旋:狂风、暴雨、洪水;

(7)冷害:由于强降温和气温低造成作物、牲畜、果树受害;

(8)冻害:霜冻,作物、牲畜冻害,水管、油管冻坏;

(9)冻雨:电线、树枝、路面结冰;

(10)结冰:河面、湖面、海面封冻,雨雪后路面结冰;

(11)雪害:暴风雪、积雪;

(12)雹害:毁坏庄稼、破坏房屋;

(13)风害:倒树、倒房、翻车、翻船;

(14)龙卷风:局部毁灭性灾害;

(15)雷电:雷击伤亡;

(16)连阴雨(淫雨):对作物生长发育不利、粮食霉变等;

(17)浓雾:人体疾病、交通受阻;

(18)低空风切变:(飞机)航空失事;

(19)酸雨:作物等受害。

2.海洋灾害

海洋灾害主要有如下种类:

(1)风暴潮:包括台风风暴潮、温带风暴潮;

(2)海啸:分遥海啸与本地海啸2种;

(3)海浪:包括风浪、涌浪和近岸浪3种,就其成因而言又分台风浪、气旋浪;

(4)海水;

(5)赤潮;

(6)海岸带灾害:如海岸侵蚀、滑坡、土地盐碱化、海水污染等;

(7)厄尔尼诺的危害。

3.洪水灾害

(1)暴雨灾害;

(2)山洪;

(3)融雪洪水;

(4)冰凌洪水;

(5)溃坝洪水;

(6)泥石流与水泥流洪水。

4.地震灾害

(1)构造地震;

(2)陷落地震;

(3)矿山地震;

(4)水库地震等。

5.农作物生物灾害

(1)农作物病害:主要有水稻病害240多种,小麦病害50种,玉米病害40多种,棉花病害40多种及大豆、花生、麻类等多种病害;

(2)农作物虫害;主要有水稻虫害252种,水麦虫害100多种,玉米虫害52种,棉花虫害300多种,及其它各种作物的多种虫害;

(3)农作物草害:约8000多种;

(4)鼠害。

6.森林生物灾害

(1)森林病害:2918种;

(2)森林虫害:5020种;

(3)森林鼠害:160余种。

7.森林火灾

除了以上七类,与我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灾害还主要包括:

1.地质灾害

自然变异和人为的作用都可能导致地质环境或地质体发生变化,当这种变化达到一定程度时,所产生的诸如滑坡、泥石流、地面下降、地面塌陷、岩石膨胀、沙土液化、土地冻融、土壤盐渍化、土地沙漠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后果,会给人类和社会造成危害。将这种现象称为地质危害。地质危害也包括派生的灾害。

(1) 泥石流。泥石流是在山区沟谷中,因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丰富的松散物质;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源。

泥石流按期物质成分可分为三类:由大量粘性土和粒径不等的砂粒、石块组成的叫泥石流;以粘性土为主,含少量粘粒、石块、粘度大,成稠泥状的叫泥石流;由水和大小不等的砂粒、石块组成的叫水石流。

泥石流的危害:对居民点的危害;对公路、铁路的危害;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危害;对矿山的危害;

(2) 滑坡。滑坡上的岩石山体由于种种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向下滑动的现象叫滑坡。俗称“走山”“跨山”“土溜”等。

滑坡的条件:斜坡岩、土只有被各种构造面切割分离成部连续状态时,才可能具备向下滑动的条件。

滑坡的活动强度:主要与滑坡的规模、滑坡速度、滑坡距离及其蓄积的位能和产生的动能有关。

滑坡的活动时间:主要与诱发滑坡的各种外界因素有关,如地震、降雨、冻融、海啸、风暴潮及人类活动等。

(3) 崩塌。崩塌也叫崩落、垮塌或塌方,是陡坡上的岩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岩)的地质现象。

按崩塌体物质的组成,崩塌可分为土甭和岩崩两大类。

崩塌的活动时间:崩塌一般发生在暴雨及较长时间连续降雨过程中或稍后一段时间;强烈地过程中;开挖坡脚过程中之中或稍后一段时间;水库蓄水初期及河流洪峰期;强烈的机械振动及大爆破之后。

崩塌的地域性:西南地区为我国崩塌分布的主要地区。

(4)地面下沉。地面下沉是由于长期干旱,使地下水位降低,加之过量开采地下水等导致的地壳变形现象。

(5)地震。地震是一种破坏力极大的自然灾害。除了地震直接引起的山崩、地裂、房倒屋塌之外,还会引起火灾、水灾、爆炸、滑坡、泥石流、毒气蔓延、瘟疫等次生灾害。

2.洪涝及其它灾害

(1) 雨涝。雨涝是指大范围的暴雨或特大暴雨所造成的山洪暴发,江河水位陡涨,洪水泛滥,致使农田、房舍、人畜及交通设施等遭到淹没的洪涝灾害,以及低地积水难排,造成作物减产失收的渍涝灾害。

(2) 洪水。洪水灾害是指水流脱离水道或人工的限制并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现象。

(3) 凌汛灾害。凌汛灾害是因冰凌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江河水位明显上涨并引起灾害的现象。

(4) 地震灾害。地震水灾是指因地震而诱发的滑坡堵塞河流或震垮堤坝造成的洪水灾害。

3.大风灾害

风力达到足以危害人们的生产活动、经济建设和日常生活的风,成为大风。大风的危害:危害性大风主要指台风、寒潮大风、雷暴大风、龙卷风。根据大风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可归纳为机械损伤、风蚀、生理危害、影响农牧业生产活动等几个方面。台风在大风危害中的破坏力最为突出。

4.热带气旋灾害

热带气旋是一种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海洋上的气旋性涡旋。强烈的热带气旋伴有狂风、暴雨、巨浪、风暴潮,活动范围很广,具有很强的破坏力,是一种重要的灾害性天气系统。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受热带气旋严重影响的国家之一。

5.冰雹灾害

冰雹是从发展强盛的积雨云中降落到地面的冰块或冰球。据冰雹大小及其破坏程度,可江宝还分为轻雹害、中雹害和重雹害三级。我国是世界上雹灾较多的国家之一。

6.海洋灾害

(1) 风暴潮。来自高纬地带的冷空气与来自海上的热带气旋通过交互影响,使沿海大风与巨浪接连发生,因此形成风暴潮。西太平洋是生产风暴潮最多的地区。

风暴潮的类型:台风型;冷高压配合黄、渤海气旋型;横向冷高压型;强孤立黄、渤海气旋型;强蒙古低压型;

风暴潮灾害的空间分布。我国的风暴潮遍及沿海各地,但主要集中的地段从北到南是:莱州湾;江苏小洋河口至浙江的德海门;温州、台州、沙埕至闽江口;广东汕头至珠江口;雷州半岛东岸及海南岛东北部沿海。

(2) 灾害性海浪。在海上引起灾害的海浪叫灾害性海浪。

灾害性海浪的形成:由台风、温带气旋、寒潮等天气系统引起并在强风作用下形成的。

灾害性海浪按天气系统类型:冷高压型(也称寒潮型);台风型;气旋型;冷高压与气旋配合型。

(3) 海冰。海冰是有害水冻结而成的,也包括流入海洋的河冰和冰山等。海冰是极地海域和某些高纬度区域是突出的海洋灾害之一。

海冰造成的灾害。推倒海上石油平台,破坏海洋工程设施、航道设施,或撞坏船舶造成重大海难;阻碍船舶航行,损坏螺旋桨或船体,并实施其失去航行能力。海冰封锁港湾,使港口不能正常运作或大量增加使用破冰船破冰引航的费用;使渔业休渔期过长和破坏还是养殖设施、场地等,造成经济损失。

海冰灾害主要出现特点:我国冬季易于结冰的渤海、黄海北部和辽东半岛沿海海域,以及山东半岛部分海湾。

(4) 海啸。海啸主要是太平洋沿岸国家遭受的由于猛烈的地震所引起的海洋灾害。

海啸形成的条件:引起海啸的海底地震震源较浅,一般要小于20公里至50公里;震级一般在里氏震级的6.5以上;必须有海底的大面积垂直运动;发生海底地震的海区要有一定的水深,尤其是横跨大洋的大海啸,一般水深都在1000米以上。

海啸的危害:海啸在滨海区域的表现形式是海水陡涨,骤然形成向岸行进的“水墙”,并伴随着隆隆巨响,瞬时侵入滨海陆地,吞没良田和城镇、村庄,然后还海水又骤然退去,或先退后涨,有时反复多次,对人类造成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

(5) 赤潮。赤潮的概念:赤潮是因海水中一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地环境条件下突发性的增值,引起一定范围内在一段时间中的海水变色现象。

赤潮的危害:引起海洋异变,局部中断海洋食物链,威胁海洋生物的生存;有些赤潮生物的体外排泄或死亡后分解的粘液,翻盖海洋动物滤食和呼吸,从而使其窒息死亡。或赤潮生物所含毒素被海洋动物摄食后造成鱼、虾、贝类等中毒死亡。有的还会使脊椎动物和人类在食用后中毒死亡;在以下几节中,我们将对几种常见的,危害面积大的自然灾害进行介绍,同时介绍一些防灾救灾的措施。

7.其它灾害

除了地震、洪水、台风、瘟疫等灾害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生活乃至威胁我们的生命以外,我们对雷电、大雾、冰雹等其他灾害也要不断提高防范意识,加强防范能力。

雷电

雷电的形成:

伴有雷声和闪电现象的天气,气象上成为雷暴。雷暴天气时,当云层与地面之间的电位差达到一定强度时,就会发生放电想象,闪电击到地面或击中某些物体就造成雷击。据研究,雷击的电流强度通常可达几万安培,温度可达摄氏两万度,如此强大的电流和高温,其危害程度可想而知。

预防雷击的措施 :

(1)在雷雨天,人应尽量留在室内,不要外出,关闭门窗,防止球行闪电穿堂入室。

(2)尽量不要靠近门窗、炉子、暖气炉等金属的部位,也不要赤脚站在泥地或水泥地上,脚下最好垫有不导电的物品坐在目椅子上等。

(3)不要在河里游泳或划船,以方雷电通过水介击中人体。

(4)在野外遇雷雨时,尽快找一低洼或沟渠蹲下,不要在孤立的大树、高塔、电线杆下避雨。

(5)一旦有人遭到雷击,应及时进行抢救,救护方法同触电急救相同,及时作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按摩等,同时急送医院。

防浓雾

在近低层空气中悬浮大量小水滴或冰晶微粒,使人的视线模糊不清,当事人的水平能间距离下降到1000米以下时,就称雾。雾有等级之分,能间距离小于1000米大于500米时称为轻雾;能见距离不足500米时称为大雾;能见距离不足200米时称为浓雾。

雾灾的防护措施:

(1)尽量不要外出,必须外出时,要戴上口罩,防止吸入有毒气体。

(2)尽量少在雾中活动,不要在雾中锻炼身体。

(3)行人穿越马路要当心,应看清来往车辆。

(4)驾驶车辆和汽车要减速慢行,听从交警指挥,乘车(船)不要争先恐后,遇渡轮停航时,不要拥挤在渡口处。

冰雹

冰雹的概念:冰雹是从发展强盛的积雨云中降落到地面的冰块或冰球。

冰雹的危害:根据冰雹大小及其破坏程度,可将雹害分为轻雹害、中雹害和重雹害三级。冰雹对农作物的危害相当大,我国是世界上雹灾较多地的国家之一。

我国冰雹的地理分布特点 :

(1)多雹区:青藏高原多雹区、北方多雹区、南方多雹区。

(2)少雹区:我国的少雹区主要分布在大平原、大沙漠、大盆地。

(3)冰雹的时间分布特征:我国降雹集中的季节主要是春夏季早秋时期。根据各地降雹季节的变化特征,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春季多雹型、夏季多雹型、春末夏初多雹型、双峰型。降雹日变化主要有几种类型:午后多雹型;夜雹型;中午多雹型;多峰型

等。

冰雹的强度特征 :降雹范围大小,冰雹的大小及重量,降雹持续时间及堆积厚度。

冰雹的预测和防御 :

1.冰雹是比较难以预报的灾害性天气,气象台以天气雷达、气象卫星监测和天气图等大量实时气象信息对冰雹天气进行追踪和外推预报。民间也有许多预报经验,如“旱年多冰雹”“春季多陡风,夏季多冰雹”“乌云宝塔形,下边泛红云,冰雹到眼前”等,总结起来预测的方法有六点:

(1)感冷热;(2)辨风向“不刮东风不天潮,不刮南风不下雹”;(3)看云色;(4)听雷声;(5)识闪电;(6)观物象。

2.冰雹的防御:

(1) 避雹;(2)防雹;(3)抗雹;(4)消雹 。

避雹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而后三项则需要专门的部门和人员来进行,如今随着技术的进步,人工消雹已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3.冰雹来时的应对:

(1) 得知有关冰雹的天气预报,应将人畜及室外的物品都转移到安全地带。

(2) 冰雹来时尽量不要外出,不得已要出门时,应注意保护头、面部。

(3) 若冰雹来时你正在室外,应马上寻找可以躲避的地方,最好是坚固的建筑物。

(4) 若你正在驾驶汽车,或在车内,应立即将车停在可以躲避的地方,切不可贸然前行以免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4.自然灾害的主要特征 篇四

(1)提高一个认识,就是通过坚持不懈地开展培训和教育,全面提高干部职工对瓦斯煤尘及其危害性的认识。使职工熟知瓦斯的特性与爆炸的条件,清楚瓦斯事故的特点规律,增强对瓦斯的防范意识。全矿瓦斯管理完成了由盲目的不怕到无知的,再到理智的不怕这一根本转变,确立了“安全为天,瓦斯第一”指导思想和“通风瓦斯无小事,小题也要大作”的观念,在思想上为加强瓦斯通风管理彻底杜绝瓦斯煤尘事故创造了条件。

(2)加强三项管理,就是坚持强化通风、防灭火、瓦斯监测监控的管理,有效预防瓦斯事故。加强通风管理主要是加强通风队伍、设施、技术的管理,用高素质的通风队伍、先进适用的通风技术、完善高效的通风设施、合理科学的通风系统把瓦斯含量有效控制在限度之内;加强防灭火管理就是防治和杜绝井下各类火种,避免瓦斯事故,坚持强化现场管理、完善灭火设施与职工培训三管齐下,着重狠抓了机电火灾预防与采掘引爆火工管理,有效防止了各种火灾事故;加强瓦斯监测监控管理,就是建立与完善监测监控瓦斯的三道防线,对瓦斯的状态形成可视可控无缝网,把瓦斯变化置于掌握之中,出现异常立即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与防范措施。

(3)建牢三道防线,就是建牢由矿井瓦斯监测监控系统、专职瓦检员、便携式瓦检仪与机载瓦检仪等组成的三道防线。坚持狠抓各类瓦检仪表、探头的定期检查和维修、校验静态管理,保证了其灵敏度、可靠性,避免了误导误动;狠抓了光学瓦检仪、便携式瓦斯仪的动态管理,要求各类人员严格按规定佩带和使用。

5.审美活动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篇五

第一,审美活动以一种审美(艺术)的眼光看待人类的生活与生产劳动。这里面又包括了两层意思:一是在生活与生产劳动过程中,人能够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在这一创造过程中,人克服了完全受制于外部自然的被动性,真正实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由于审美活动已经从物质的生产劳动中独立出来,它所体现的审美价值不是隐藏在实用价值背后,而是已经在人类生活和劳动生产及其成果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因此,这时的审美价值将以特殊的形式成为衡量一切生活与生产劳动合理与否的重要尺度。

第三,在审美活动中,对生活与生产劳动过程及其结果的把握,更多是从感性形式方面进行的。换句话说,审美活动从直观感性形式出发,始终不脱离生活与生产劳动过程及其结果的直观表象和情感体验形式。但由于美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所以审美活动又总是同时伴有一定的理性内容,会在理性层面上引发人们的深入思索。只是与那种一般认识活动不同,审美活动中的理性内容并不以概念为中介,即不是以概念形式出现,而是以情感、想象为中介,以形象为载体。正由于这样,审美活动才得以保持着自由的独立品格。

由于审美活动已经从物质的生产劳动中独立出来,它所体现的审美价值不是隐藏在实用价值背后,而是已经在人类生活和劳动生产及其成果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因此,这时的审美价值将以特殊的形式成为衡量一切生活与生产劳动合理与否的重要尺度。

第三,在审美活动中,对生活与生产劳动过程及其结果的把握,更多是从感性形式方面进行的。换句话说,审美活动从直观感性形式出发,始终不脱离生活与生产劳动过程及其结果的直观表象和情感体验形式。但由于美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所以审美活动又总是同时伴有一定的理性内容,会在理性层面上引发人们的深入思索。只是与那种一般认识活动不同,审美活动中的理性内容并不以概念为中介,即不是以概念形式出现,而是以情感、想象为中介,以形象为载体。正由于这样,审美活动才得以保持着自由的独立品格。

由于审美活动已经从物质的生产劳动中独立出来,它所体现的审美价值不是隐藏在实用价值背后,而是已经在人类生活和劳动生产及其成果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因此,这时的审美价值将以特殊的形式成为衡量一切生活与生产劳动合理与否的重要尺度。

6.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主要特征 篇六

中国近代社会思潮的主要特征

在中国几千年的思想史中,有两个时期特别引人注目:一个是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期,一个是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的近代历史时期。这两个时期,都恰逢中国社会大转折大变动的时刻。社会的剧烈变动,许多全新问题的提出,必然带来人们思想的空前活跃,各种不同社会思潮的形成和冲突,以致某种社会思潮逐渐取得主导的地位。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受到欧美、日本思想文化的冲击、影响,也打上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烙印,更是近代中国社会特定的历史产物。近代中国社会处于转型状态,它的鲜明特点之一就是“千古未有之奇变”。这种变化,并非仅仅是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冲击的后果,而且也是中国社会内部因素自然演化的必然。它带来的社会变化复杂而深刻,表现为多层面的运动过程,各种内外、新旧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又使各个层面的发展不是同一趋势,而是呈现出多层面的立体交错运动的态势。在这块社会土壤中滋生蔓长起来的社会思潮也就呈现出社会转型期的突出特征。第一,主题突出,政治性和现实性较强。就中国近代109年的历史来说,大多数人共同关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如何求得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一是如何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而实现富国强兵。这两个问题,从它的提出到人们设计种种不同的方案(当然也有反对的方案),彼此间展开激烈的争论,直到问题得到解决,是个完整的过程。要解决前一个问题,就必须高扬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旗帜,反对帝国主义列强侵略;要实现后一个目标,则需要以民主、科学为思想武器,进行一系列近代改革与革命。因此,爱国主义和民主、科学便是贯穿近代各个时期各种进步思潮的两大主题。无论是革新与守旧的交锋,还是中西思想文化的冲突,都与这两大主题息息相关。由于这一特点,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近代中国特定历史条件下涌现的社会思潮大都具有浓郁的政治色彩。以龚自珍、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经世派,提倡“经世致用”,“以经术为治术”,面向现实,解决实际问题,兴利去弊,强国御侮。他们的主张为当时中国思想界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即向西方学习的方向。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为代表人物的洋务思潮,将魏源的“师夷”主张付诸实践,“借法以自强”、“船炮工商”、“制械练兵”以求富,使中国向近代化发展。1860年前后,中国社会政治思潮出现转折,早期维新派兴起,其标志是洪仁的《资政新篇》与冯桂芬的《校?庐抗议》,皆要求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文化诸方面,实行全面的变革。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倡导变法运动,疾呼救亡图存,保种保国;严复“大受刺激,自是专致力于翻译著述”,他所介绍的达尔文进化论,适应了当时救亡图存、奋发图强的需要。甲午战后,进化论为人们所接受,成为一种主要的社会思潮,成为资产阶级变法维新的理论基础。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认为,要救国只有革命,推翻清朝政府,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无论是康有为,还是孙中山,他们的政治主张虽然带有超越现实的主观幻想,但从其整个活动看,却充满了求实精神。面对现实、改造中国,始终是他们的出发点和归宿。民族的长期屈辱使中国人不得不以追求国家的富强为最高目的。这一目的本身自然是高贵的,然而仅以富强为目的却使中国人走上了急功近利和专重物质成就的道路。最有代表性的是吴稚晖先生的一段有名的话:现今鼓吹成一个干燥无味的物质文明,人家用机关枪打来,我也用机关枪对打,把中国站住了,再整理国故,毫不嫌迟。从机关枪的意识出发,最多只能吸收西方的科技,而缺乏“为真理而真理”的精神和理念。由于强调政治制度变革,中国近代思想家宣传民主民权也主要是从救亡图存出发的。因而他们肯定民主价值的标尺不是人权,而是用来作为救国手段和治国方策。他们的宣传不是强调人格独立、人权平等、人性解放,而是强调国家独立解放和富强。近代中国人对科学的追求也主要还是出于功利的动机,而不是对科学知识本身有真正的兴趣,更没有注意到科学背后的文化凭藉。这是由中国特定的国情和时代背景所决定的,也是中国社会现实和为变革这个社会现实所需要的。第二,名目繁杂,丰富性与激变性并存。社会思潮是一种动态的意识现象,具有“浪潮”的特征。犹如涓涓细流汇成的潮涌,沿地表峰谷奔泻一样,作为一种意识潮流,自然也会有起有伏。在已有的中国近代中国思想史或思潮史研究中,或多或少存在这样的研究倾向,即重视知识精英思想,忽视下层民众思想;重视“先进”思想,忽视“落后”思想;重视进步思潮,忽视中间思潮和反动思潮;重视考察思想或思潮本身的演变,忽视对思想或思潮产生的社会土壤的深层剖析。于是,近代中国思想史或思潮史大多成为精英人物的先进思想史,这就难以反映近代社会思潮的丰富内涵和真实面貌。从社会与思潮的互动关系,知识精英与下层民众、上层人物的相互影响,进步思潮与带有“中间”色彩的思潮、反动思潮之间的比较、竞争等层面来看,由于近代中华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和中国社会变化得非常迅疾,迫使中国社会在短短的百余年间就匆匆向前迈过西方社会几百年内所经历的历史途程,因而,时代催促志士仁人尽早地登上历史舞台,急切地宣传自己的思想、主张,尽快地呈现各种改造社会的方案。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这百余年间,各种社会思潮纷呈泉涌,目不暇接,形成中外历史上罕见的奇观。改良主义、立宪主义、国粹主义、复古主义、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实验主义、国家主义、法西斯主义等各种各样的主义名目繁多,匆促上阵;曾几何时,又仓皇退潮。同时,西方各种各样的思想学说纷至沓来,诸如民主主义、民治主义、平民主义,康德主义、黑格尔主义、柏格森主义,人文主义、科学主义、理性主义、非理性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写实主义,等等。在同时并存和前后相继的各种思潮间,存在着激烈的交锋和斗争,如革命和立宪之争、共和与复辟之争、尊孔与反孔之争、问题和主义之争、科学和玄学之争、本位文化和西方文化之争等等。在各种思潮的反复较量和长期斗争中,产生较大影响的主要有:经世思潮、洋务思潮、维新思潮、(教育、实业、科技)救国思潮、民主革命思潮和新文化思潮等,尤其是孙中山先生倡导的三民主义思潮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出现的科学社会主义(即马克思主义)思潮,脱颖而出,赢得了广泛而热烈的认同,成为历史的主流、时代的强音。社会思潮在酝酿形成和涌动过程中,感性意识要素居主要地位。由于不同阶级、阶层和人群所处经济地位和社会关系不同,他们的利益也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社会思潮,有主流、有支流,有潜流、有逆流,有先进、有落后,综合构成一幅极为复杂丰富、多姿多彩的历史图画,带有非常明显的紧迫性和超前性、过渡性和多变性特征。比如,辛亥革命时期,曾同时出现超越和复古两种不同的思潮,而刘师培、何震等人却把超越和倒退奇异地结合在一起,逐渐走上复古倒退的老路。此后,既有新文化运动思潮,又有国粹思潮;既有联省自治思潮,又有国家主义思潮。特别是五四运动之前发生的新文化运动思潮,作为辛亥革命失败后出现的封建复古思想逆流的对立物,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专制与迷信,无疑具有进步意义。但是,与这种基本倾向相伴随的却有无政府主义主张、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的形式主义与历史虚无主义等偏颇。且两者以极端的形式具有内在联系。其实,这也是社会思潮发生、发展的规律之一。因为在历史上,一种社会思潮的流行,由于它在一段时间内涌动迅猛,“包打天下”,因而与之相对立的思想情绪、心理倾向等,便被暂时地压抑和掩盖下来;当着这种思潮被人们普遍放弃时,借助思维惯性的作用,人们往往易于走向其反面,因而与之相对立的理论、思想、心理等便像顿开闸门般地涌流出来。于是便有新的社会思潮发生,并把其与旧思潮对立的一些因素推向某种极端。当然,我们这样说,并不是认为人们的思想、意识的历史发展只能在两极对立中运动。因为某种社会思潮消退之后,人们的认识并不总是表现为另一种社会思潮的形式。其中,较为正确深刻全面的认识,则一般以一定科学理论学说体系的创立为其结晶。历史表明,同思想运动相比,社会思潮就其整体而言,缺乏统一明确的思想指导原则和它所要完成的历史任务及目标的自觉意识,这就不能不使它的思想内容包含较多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极端性。第三,文化转型,传承性与融合性交替。一般来说,文化的延续与发展有三个机制:一是文化的纵向传递,即文化传统的承继性;二是文化的横向传播即文化交流;三是文化的主体创造即在现实实践基础上的主体再创造。文化的横向传播即文化交流与民族文化的延续和发展关系极大。任何一种文化没有它种文化的冲击、碰撞、交汇和伴随而来的平等融合、交媾和再生,都不可能实现由一种质向另一种质的飞跃。近代中国文化转型是在西方文化强行侵入、中国文化自身进程被打断的情形下发生的,具有明显的屈辱、被动和非自觉性,正如人体器官移植必将引起排异反应一样,西方文化的楔入,给中国传统文化造成激荡之深切是空前的。这就使中国文化步入近代时,蒙上了浓厚的民族感情和正义理性的道德因素,同走向世界、适应时代潮流的发展产生矛盾,从而加深了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化转变的艰难性。如何评估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对待西方文化,这是中国近代知识分子长期思考和争论的问题。其间经历了非常曲折的道路,有着许多痛苦的经验,曾形成东西两种文化派别:一种是西方文化派,哲学思想上受了实用主义、实证主义、新康德主义的影响,带有崇洋色彩;另一种是东方文化派,哲学思想上受了尼采唯意志论、柏格森生命哲学的影响,又倾向于封建复古。至今,“崇洋”与“复古”仍然是东西方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长河中尚未根本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文化继承既具有客观性品格,又赋有主体自觉的特征。中国文化是一个色彩斑斓的复杂的统一体,也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其历史传统的文化。每个时期、各个学派都有各自的精彩的独立贡献,不能把某一时期或某一种思潮视为整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代表。通常说的中国传统文化,实际上是指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在中国封建社会居统治地位的文化。它既有优秀的一面,又有落后陈腐的一面。历史经验证明,任何一个时期的文化,都是建立在前一个时期文化的基础之上的。任何一种文化的发展,都离不开继承、吸收和创新。传统和现代不是水火不容、绝对对立的。黑格尔说得好:“这种传统并不是一尊不动的石象,而是生命洋溢的。犹如一道洪流,离开它的源头愈远,它就膨胀得愈大。”(《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第8页)以章太炎、刘思培为代表的国粹派,以达尔文的进化论为基础,从民族、历史、地域的有机联系形成文化传统观念,力图将保存和发扬传统文化与破坏现存秩序的社会革命结合起来。他们通过清理传统文化固有的糟粕,拨除封建统治者对传统文化的歪曲,以恢复和维护传统文化的价值。以梁漱

溟、熊十力为代表的新儒家,怀着强烈而悲苦的民族危机意识和使命感,致力于传统文化之精神价值的弘扬、发掘和民族自我的重建。钱穆先生最具中国情怀,他从史学的观点出发,并不把中国文化看作是一成不变的东西;相反地,中国文化是在长期历史中不断演进和发展而形成的。他重点关注的是文化理想的保存与实现,从文化传统中发掘出现代有关联的成份,作为发展科学与民主的基础。孙中山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接受过来,发挥为民权思想,他肯定“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哲学”,但对之加以改造,将“修身”的解释提到抛弃陋劣习气、进于文明生活、培养文化素质的高度;他称赞“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的传统道德规范,但在其中注入了许多革命民主主义的内容。伴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列强的大炮、商品、传教士而来的,是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传播。汤因比曾云:“在西方文明的排山倒海的冲击之前,中国原是一个和谐而宁谧的人文世界,有高明的人生乐趣,有深刻的生命情操,也有弥漫的尘世乐趣。虽也有一治一乱的循环,与反复扰襄的战争,然而却摇撼不了中国人文世界内在的积极性。可是西潮汹涌袭来之后,中国人却在痛苦中趋于分裂,西化乎?俄化乎?本位乎?中国人在此挑战下,尚未表现出强有力的创造性回应。”(《历史研究》,陈晓林译,台湾桂冠图片公司出版,图78说明文字)对于西方文化的冲击,人们的心态是复杂的,既有因伴随侵略所带来的反感,又有以怀着对固有的信念和感情的抵拒,更也不能不睁开眼睛正视现实。西方文化的冲击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从原来对域外事物一无所知的封闭状态中走了出来,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有所比较而逐渐反省、认识。从林则徐、魏源到孙中山、陈独秀,再到毛泽东,都曾对中西文化进行思考、比较,究其得失,寻其长短。正是从比较中认识到要救国就必须改变现状,就必须学习西方,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到精神文化都加以吸收,于是在中国大地上相继出现了引进器物科技的洋务运动、为实现资产阶级君主立宪的维新运动、为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革命运动,以及批判封建传统的新文化运动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一百多年间的历程,都没有离开中国的传统,是在不断会通融合中外文化的过程中来创建中国的新文化。由于欧洲与中国间社会发展程序的拉大,文化交流也因之打破了平等均衡、长短互补的格局,而变成了倾斜的、中国单方面向西方学习的过程;由于列强侵略中国和中国反侵略这种尖锐的政治背景,这时中国向西方的学习,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落后向先进学习,而是为着寻求解决中国的政治危机,具有关系国家、民族命运的政治性质。但由于政治风云的急剧变化,经济发展的很不平衡,以及文化本身杂糅着中西文化陈腐的东西,新文化的建设很不完善、很不成熟。例如对文化的急功近利,忽视文化的相对独立性,不尊重文化发展自身的规律等,都影响了近代文化建设取得更大的成就。中西两种文化的冲突集中在:传统的农业、手工业同近代科学技术的冲突,封建君主专制与近代君主立宪政体和民主政体的冲突,纲常名教与自由平等博爱的冲突。冲突的性质决不是所谓的东方精神文明与西方物质文明的冲突,而是古老的东方与近代崛起的西方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个方面的全面的冲突。中西文化的冲突必然导致融合与会通。“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也许可以说是中西文化会通的最低层次,尽管本体不变,只是吸收西方文化中的自然科技,要以中学包容西学,但它是这个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甲午战争后,中西文化会通融合的趋势更为明显,要融中西文化成一国之学,这正如梁启超后来回顾的,欲构成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的新学。从洪秀全、洪仁、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孙中山等人的个人情况看,也都程度不同地体现出中西文化融合的趋势。中西文化既矛盾冲突又会通融合的过程,也就是中国文化变化和发展(既有衰落消亡的一面,又有改造新兴的一面)、走向世界、进入近代化的过程,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历史变迁,但其深度和广度都还不够。文化体现了人类掌握自己,人类同自然和社会关系的程度。人类理性的高度决定着政治变革的成败和归宿。近代中国历史上一次又一次的政治变革之所以遭到挫折和失败的原因应当从文化和文化哲学中寻找。我国传统文化中强调的“天人合一”的自然主义哲学,本身就带有一种惰性力量,不是“力今以胜古”,往往是“好古而忽今”,所以,只重继承而轻创新,只重视外来文化的模仿和吸取,而忽视民族文化主体意识的变革和更新。在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上,保守派和激进派的认识都失之偏颇,“保守派指责现代化破坏了传统的价值,而激进派则怨恨传统阻碍了现代化的进程”,其结果都是庸人自扰。余英时认为,中国传统中并不乏现代化的合理因子,如能及时地善加诱发,未始不能推动现代化的发展。主张毁弃传统,这更是浅薄的。只有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精华,善于借鉴和吸收西方先进的文明成果,新文化建设才会富有成效。

7.“愁”:唐诗宋词的主要情感特征 篇七

“此怀岂独骚人事,三百篇中半是‘愁’。”(陆游《读唐人(愁)诗戏作》)为什么唐诗宋词中写“愁”之作连篇累牍?战乱频仍,民不聊生,人生失意,流离颠沛,总是不断激起诗人的忧患意识。诗家或悲时事,或伤离别,或哀相思,或愁身世,有轻婉的叹息,也有悲愤的呼喊,有无奈的哀鸣,也有难言的喟叹,大至家国之悲恨,小到一己之私怨,都可以成为状“愁”之作表现的内容。诗人目睹的是人生的苦难,体味的是不尽的悲哀,发而为诗,当然是悲苦相续,“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唐宋作家倾力铸就的写愁诗篇,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具有不朽的审美价值。本文以《唐诗宋词选读》部分作品为例,观照唐诗宋词的悲情愁绪。

一、忧国之愁:“武皇开迎念未己”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赵翼《题遗山诗》),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对国势垂危的忧虑,一直是许多诗人悲愁情感的重要源头。那些反映现实生活、把握时代脉搏的作品,其沧桑感和时代感赋予诗歌以永恒的生命。

当社会政治将要出现大的动荡之时,政治嗅觉特别敏锐的诗人,常常将自己的预感诉诸笔端,发出忧国忧民的呼声。杜甫《兵车行》是一篇充满忧患意识的作品,“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对朝廷拓边的忧虑显示了诗人的忧国情怀。“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凸现出诗人的民胞意识。唐玄宗长期以来的穷兵黩武,连年征战,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灾难,杜甫把批判的矛头指向最高统治者,表达了怒不可遏的悲愤之情。

在民族斗争中,作家对政治的关切,往往不是表现为跃马横戈,折冲樽俎,他们只能以强烈的忧国之心,抒写报国无门的愤慨。“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流连于郁孤台下,山深江晚,听到鹧鸪“行不得也”的叫声,想到恢复之事难以实行,不禁愁思满怀。这是辛弃疾《菩萨蛮》词中的悲愁,也是天下百姓的剧痛。唐宋诗人比国忧民的愁怀是一种最高尚、最美好、最纯洁的情感,这类作品是最有力度的写愁之作。

二、贬谪之愁:“夕贬潮州路八千”

唐宋时代,晨趋丹陛、夕贬蛮荒的封建官员极为常见,大量迁谪诗词的出现展示了迁谪官员的不幸运命。“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杜审言《渡湘江》)唐宋时代,贬地多在五岭以南。迁谪有如一座分水岭,将文人的人生历程截为两段,被贬之前,悠游宫廷,逐出朝廷,生命形态顷刻逆转,人生价值跌入深谷。从迁谪诗词中不难观照人生的变幻。

宣泄内心痛苦,坚持人生信仰往往是迁谪诗词的主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唐宪宗元和十四年,韩愈上《谏迎佛骨表》,力谏宪宗“迎佛骨人大内”,因而触犯“入主之怒”,由刑部侍郎贬为潮州刺史。潮州距京师长安有八千里之遥,旅途之困顿可想而知。韩愈“欲为圣明除弊事”,结果却落得个“好收吾骨瘴江边”,韩愈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对韩湘的这一叮嘱,痛苦悲愁之中,显露出坚持己见不改初衷的固执,这,也是许多迁谪者的共同心态。

两宋是历史上对文人最为宽松的时代,尽管如此,迁谪者依然惶恐不安、度日如年。《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一词就记录了苏轼初贬黄州的这种惊恐心态。夜深人静,苏子来到长江之畔,“孤鸿”掠过云间,一声悲鸣,飞越长江,落在江心那一片沙洲之上。这种凄清冷落的环境正是词人当时面临的险恶处境的艺术写照,词作含蓄而又深沉地表达了苏轼当时心境的凄凉和苦闷。唐宋时代,投闲置散、老死贬地者难计其数,郁积于心、化解不开的苦闷情怀,构成迁谪诗词一抒悲愁的直接动因。

三、思乡之愁,“一夜乡心五比同”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思念故乡,郁郁累累。”(《汉乐府·悲歌》)眷恋故乡、怀乡思归之情是人类共有的文化心理,古代水陆交通的不便使得乡愁成为诗歌抒情的主要内容之一。安土重迁、叶落归根、荣归故里、狐死首丘这类观念,构成了唐诗宋词乡土情蕴的思想基础。

白居易外地为官,思乡难寐,举首遥望孤悬夜空的明月,情不自禁想到飘散在各地的兄妹。“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诗人遥想共望明月潸潸泪垂的场面,表现出无限伤感的情怀。《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邦弟妹》以绵邈真挚的诗思,营构出一幅五地望月共生乡愁的图景,成为古人异地思乡的一幅经典画面。

周邦彦淹留京师难归故乡,那个闷热无奈的早晨,袅袅青烟、声声鸟雀,引出词人的惆怅和忧郁:“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于是词人做起思乡的白日梦:五月渔郎,小楫轻舟,荷花池塘……这首《苏幕遮》描述的乡愁会引起所有为官北地的江南士子的共鸣。故乡是人生旅途的出发点,也是人生旅途的归宿地。“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游子、官宦、商贾执著的思乡之念,表达出真挚情感。思乡最容易触动唐宋诗人的悲愁之感。

四、离别之愁:“离愁渐远渐无穷”

“悲莫悲兮生别离”(屈原《九歌·少司命》),或为功名驱策,或为生活逼迫,唐宋文人常常背井离乡,奔波风尘,于是,或由居者作诗赠别行者,或由行者作诗留别居者,留下了大量离别之作。离别诗词中蕴含着幽深隽永的悲情,具有持久的艺术魅力。

《送友人》赠别行者。随风飘浮的白云,隐喻友人行踪不定,任意东西;徐徐而下的夕阳,隐喻李白惜别友人,两情依依。“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送别如孤蓬般漂泊的友人,令人十分留恋,难舍难分。“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诗作定格的这一个送别镜头,永远留在无数读者的记忆深处。

《踏莎行》留别居者。“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这是欧阳修踏上路途的感触。明媚的春光,令行者欣赏流连,也容易触动离愁。想到自己孤身跋涉,离愁便随着分别时间之久,相隔路程之长越

积越多,就像眼前伴着自己的一溪春水一样,来路无穷,去程不尽。“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江淹《别赋》),千百年来,送别诗中的苦雨凄风、惨雾愁云总是不断拨动着人们的心弦。

五、羁旅之愁:“鸿雁不堪愁里听”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羁旅行役一向是唐宋文人骚客吟咏的题材。漫游、游学、避乱,入幕、落第、迁徙,使诗人们受尽颠沛流离之苦,描写羁旅行役的诗词被大量地生产出来,形成诗词题材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秋夜微霜,李颀与挚友魏万别离。“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大雁秋日南去,春天北归,飘零不定,有似旅人。那凄唳的鸣叫,天际飘来,传人耳鼓,何等凄切,令满腹惆怅的行人悲愁顿生。落寞失意之人坐对云山,更感到前路茫茫,黯然神伤。这是李颀《送魏万之京》描述的情景,也是无数奔波于风尘的士人的共同感受。

柳永常以羁旅行役之事人词。“霜风凄惨,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这是路途的肃杀景象。“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为什么漂泊异乡?词人没有直接回答这个向题。然而从词人“望故乡渺邈”“想佳人、妆楼颐望”的情状中,可以看出词人异乡漂泊,愁何以堪。唐宋时代,多少李颀、柳永这样的倦客用泪水写就了羁旅悲辛。

六、怀人之愁:“西搂望月儿回圆”

我国文学史上,真心朋友间那种肝胆相照、生死相依的友情曾感动过无数的读者。唐宋作家中,白居易和元稹、柳宗元和刘禹锡、辛弃疾和陈亮、文天祥和邓剡……他们的友情彪炳诗册,流芳百代。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韦应物与友人李儋、元锡分别已届一年。诗人登上西楼,临远凝望。默默伫候朋友的到来,韦应物需要友人深厚的情谊来浇洗胸中的块垒,《寄李儋元锡》是一首向友人倾吐政治怀抱与苦闷的诗。“西楼望月几回圓”,只有多情的月亮,才能寄去殷情的嘱托,因为“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御》)。

唐宪宗元和十年,柳宗元与刘禹锡等五人被贬到荒远州郡担任刺史。柳宗元初到柳州,担心战友的命运,忧思满怀。“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城上高楼与辽阔荒凉的大地相接,诗人望到极处,海天相连,茫茫“愁思”,充溢于辽阔无边的空间。重岭密林,遮断千里之目;江流曲折,有似九回之肠。一同被贬谪于蛮荒之地,已经十分痛心,还彼此隔离,竟连音书都无法送到!《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描述的这种情景,千载而下读之,仍令人唏嘘感叹。士穷乃见节义,诗人身处厄境,推己及人,谱写了战友深情最为感人的篇章。

七、相思之愁:“东风无力百花残”

封建礼教和世俗观念在诗人们追求爱情之路上设置了重重障碍,这些障碍给相爱之人带来渴求与压抑之间的强烈冲突。阻隔愈久愈深,人们对爱的追求也就愈加执著。这一切郁结在多愁善感的诗人心中,变成了难以言说又难以释怀的彻骨之愁。

唐代诗人中,李商隐无疑是描写爱情的顶级高手。《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见面曾经历尽艰难,离别更是难以割舍。“东风无力”,后会难期,不能不使人柔肠寸断。李商隐的诗作总是展现出一种缺憾美和悲情美。“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端居》),“巴蕉不展了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代赠》),“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无题》其一),这类低回缠绵的诗句引领读者进入一种深情绵邈的境界。

宋代词人中,晏幾道表现痴情男女缠绵悱侧恋情的作品极有份量。《临江仙》:“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当年,歌伎小蘋如一缕彩云那样逝去,而今,只剩曾照两人的一轮明月独挂夜空。酒醒梦觉,不见佳人,唯见楼台高锁,帘幕低垂。人去楼空,往事如烟,无可奈何之下,词人只能在落花微雨、燕子双飞的背景下独个消受黯然神伤的情怀。唐宋诗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往往以蓬山路隔、美梦难圆的结局,触动读者的心灵。悲愁成为爱情之作的主体情感,也许正是令无数读者怦然心动之处。

八、咏史之愁:“人世几回伤往事”

“万古壮夫犹抱恨,至今词客尽伤情”(韩偓(《吴郡怀古》),唐宋咏史怀古之作常常被涂上一层沉郁的色彩。折射出诗人凄凉的心境。诗人面对历史,随处可见理想破灭后的心灰意冷。对国家命运和个人前途的惶惑和伤感,隐含着一种对现状无能为力却又不愿放弃努力的痛苦。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登临当年西晋大将王濬以摧枯拉朽之势突破的东吴要塞之地西塞山防线,刘禹锡难以忘怀发生在这里的伤心往事。对于一个国家的兴亡盛衰来说,山川地形固然有险与不险、利与不利之别,但归根到底,人事的乱治才是决定因素。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及许多咏史之作中,愁云笼罩,总是给人以深沉的历史悲怆感。

辛弃疾词作中,许多历史人物向我们走来。“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三国许汜只顾买房置地,遭到刘备斥责。词作用刘备讥诮许汜胸无大志一典,表达词人为国忘私的胸怀,也批判了那些苟且偷安、钻营私利的宵小之徒。东晋大将军桓温北伐,于途见昔年所种柳树已有十围之粗,不禁慨叹“树犹如此,人何以堪”。词人化用这一典故,表达了怀才不遇、磋跎岁月的痛苦。《水龙吟》状写词人登建康赏心亭情境,叹惜流年如水,壮志成灰,表白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这些历史典实,为“英雄泪”之洒作了强力铺垫。“考摭妍媸用破心,剪裁千古献当今”(周昙《闲吟》),唐宋作家追寻历史兴衰之迹。探究古今治乱之理,在寻常史料中挖掘出不同寻常的意义,从而达到借古鉴今的目的。

“清愁自是诗中料,向使无愁可得诗?”(陆游《读唐人(愁)诗戏作》)诗家之愁其实并不局限于上列题材。仕途偃蹇、怀才不遇、叹老嗟卑、悼亡问疾、伤贫忧病……处处脱不掉悲愁的缠绕。诗家甚至还造出了一个新词“闲愁”——一种说不清道不明剪不断理还乱的“愁”。而撰写愁思的笔法更是多姿多彩。诚如沈祖棻《宋词赏析》所评,李煜将愁变成水,秦观将愁变成了随水漂流的东西,李清照则将愁搬上了船……从“国愁”到“闲愁”,从“抽象之愁”到“具象之愁”,可以说,一部唐宋诗史,写尽了人间的哀戚悲愁。引导学生对悲愁这种唐诗宋词的主要情感特征作审悲观照,可以使诗歌鉴赏进入一个较高的美学层次。

上一篇:公务员入党个人自传下一篇:幼儿园小班《飞机》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