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护理职业的认识

2024-06-12

谈谈对护理职业的认识(共13篇)

1.谈谈对护理职业的认识 篇一

结合实际谈谈对教师职业道德特点的认识

教师常常就被比喻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顾名思义,教师就是通过自己的劳动,让受教育者获得更多的知识,提高思想觉悟,因此来改变他们的精神面貌,塑造他们的美好心灵。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具备深厚的知识功底,更要具备非常好的职业道德。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如何,直接关系到能否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所以我们必须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

应该说从我国教师队伍的整体道德水准还是较高的,但不可否认的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在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今天,社会的发展也给他们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这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主要表现在不接受新事物,不会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设备,只是一味地用老一套的观念和方法来教育学生,有的甚至用一本教案教一辈子,这样的直接后果是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减弱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佳,培养出的学生也无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可以说这个问题也是教师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核心问题。

第二,事业心不强,敬业奉献精神不够。主要表现在懒于看书学习,工作得过且过,不认真遵守劳动纪律等,这是教师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最大问题。作为教师本来是应该通过自己的辛勤培育,为祖国造就出一大批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专门人才。但是,由于这样的教师的存在,无法更好地贯彻我们的教育方针。

第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有一定程度的泛起。主要表现在教师的角色意识淡化,道德理想迷失,教育过程的功利行为强化,下海、跳槽、第二职业影响部分教师的思想。这也是在社会转型期师德建设面临的新问题。并且,个别教师存在损害教师队伍整体形象的不良行为。这些不良行为主要有利用节日向学生索要礼品,利用学生搞创收,把学生当成赚钱工具,不注意生活小节、说话随意不检点,经常拖课、误课等。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教师在一些人心目中的形象。另外,政治信念不坚定、集体主义意识差、歧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体罚学生等现象也时有发生,但与前面几个问题相比分量要轻得多。

那么,作为新时期合格的人民教师到底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职业道德呢?

首先,教师必须树立忠于职守、献身教育的信念。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决不能为金钱所动,为名利所惑,为地位所诱。忠于职守是一切职业首先的共同要求,甘于献身又是教师的崇高职业道德境界。教师只有忠心耿耿地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和精力投入到教育工作中,才能有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如果一个教师不能安心工作,懈怠或玩忽职守,就不会把教育下一代这项神圣工作做好,从而损害教育事业的利益和整个社会的利益。

第二,教师必须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师生关系是否协调,直接关系到教育的目的和效果。热爱学生,是教师在一种道德责任感的驱使下对学生发自内心的诚挚的亲密感情,它也是一种社会的感情,教师只有把这种感情带到工作之中,才能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但是热爱学生并不是对学生溺爱、迁就和放纵,而是要从各方面严格要求学生,热爱与严格要求是并行不悖的,“严师出高徒”正是这个道理。

第三,教师必须钻研业务,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学高为师。教师是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从事本岗位工作的知识、技能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如今社会科学技术不断向前发展,知识更新也非常迅速,教师必须不断钻研、勤奋学习,才能接受新思想,获得新知识,才能将最新、最准确的信息传授给学生。身正为范。在学生眼中,教师就是榜样,教师的思想行为,作风和品质无时无刻不在感染、熏陶和影响着学生,所以教师一定要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只有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才会成为学生的楷模。

第四,教师还必须互相学习、团结协作。虽然说教师的工作更多地表现为个人劳动,但是又是一种集体活动,这就要求教师之间要互相团结,彼此尊重,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教师的集体力量。同时,每个教师在教学上都有自己的经验和优势,教师之间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即使是一个伟大的正在进行,离开集体也是微不足道、无所作为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试谈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

第一,加强宣传教育,强化当人民教师的荣誉感。利用一切舆论宣传教育的重要意义和发展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所处的战略地位,使之家喻户晓。同时树立优秀教师典型,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提高教师在百姓心中的地位。通过宣传,使整个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使教师体会到自己从事的事业无尚光荣,同时又充分认识教育工作岗位所处的地位,从而自觉地履行一个教师应尽的义务。

第二,强化领导干部道德建设,发挥表率作用。学校各级领导干部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能否顺利进行,关系到能否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校风,关系到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议。领导干部道德素质高,才能有威信,有凝聚力和感召力,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才能提高。领导干部发挥表率作用一是严格要求自己,带头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二是严格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各项方针政策,转变教育观念,不因为眼前利益或小团体利益而放纵教师中任何违反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

第三,制定职业道德规范,约束师德行为。制定适合教师职业特点的道德规范,可以保证教师履行教师职业道德有

章可循。在制定规范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注意既要符合教师职业活动发展的规律,还要针对存在的问题。规范中还应包括明确的奖惩措施,对教师好的行为要给予各种形式的奖励,对不好的行为也要给予一定的惩罚,这样不仅会激励素质高的教师做得更好,同时又会对不具有自律精神的教师形成一种有力的外在约束。在道德教育进行思想引导的前提下,要使广大教师都遵守道德准则、道德规范,促进教师形成良好的文明的修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怀,进而有效地提高教育领域总体的道德水平。

总之,新的历史时期我国要实现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全面推进教育改革必须拥有一支业务知识精良、职业道德高尚的教师队伍。随着社会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职业道德支持和维系变得越来越重要。只要我们对广大教师进行正确的职业道德教育,就一定会建成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2.谈谈对护理职业的认识 篇二

建设工程各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 相应的测绘技术水平也要不断提高, 。当今的工程测量技术正在向着数据获取和处理自动化、实时化、数字化, 测量过程控制及系统科学化、标准化、规格化, 测量数据传播与管理的网络化、多样化、智能化, 测量信息共享数据库方向发展。就是要提高测量数据的精确度, 提高测量工作的进度, 为工程施工做好参考工作, 保证工程建设的有效进行。

2 几种测量新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2.1 影像提取技术在公路工程测量的应用

在公路建设施工过程中, 很大的困难在于地形复杂, 距离远、测量放线等, 一线的测量人员在进行测量点的设置时经常是要步行长距离, 测量人员在行走过程中产生的误差使得这些测量点的数据采集工作进度缓慢。在公路工程测量中, 影像提取技术的应用能够大大地减少公路工程测量的工作量, 降低工作难度。该技术是通过对所测区域进行几个或多个像控点的影像拍摄, 借助计算机系, 从被测区域的二维影像中提取到三维信息。通过数字近景摄影测量将工程测量中的逐点测量简化成了面测量, 公路工程测量只需利用全站仪勘测很少的控制点后, 利用专业测量数码相机对工程现场进行影像, 通过计算机软件对拍摄工程现场影像进行匹配、定向、空三处理, 解算出相片参数, 就可以生成所需的正射影像、等高线、DEM等数据。自动化的引用, 极大的减轻了公路工程测量的强度, 提高了工作效率。从公路测量的实际工作来看来看, 通过计算机影像提取技术将测量工作中所需的信息测量, 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2.2 GPS测量技术运用认识

GPS全球定位系统由空间卫星群和地面监控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GPS用户设备由GPS接收机、数据处理软件及其终端设备等组成。GPS技术主要应用可以分为测量准备工作、测量实施。GPS测量准备工作主要是对工程概况进行了解, 收集有关资料, 拟定作业计划, 组织人员准备仪器设备, 编写技术设计书以及后勤保障等然后进行踏勘、选点, 埋石以及标记工作;具体实施时要在观测之前制定周密的观测计划, 确定观测的时段数、卫星高度截止角、几何精度因子等, 以便合理安排作业过程和仪器的调度。在确认仪器设备完好的情况下安置仪器, 按照设备使用说明进行设备的操作, 设备自动程序运行后系统会自动生成一个观测文件, 观测文件必须进行妥善保管, 以便日后的查询以及日后数据测算使用。GPS测量技术不适用于短边测量, 在必须使用时要谨慎观测并通过多次测量确保测量的精准度。

2.3 地理信息 (GIS) 技术认识

GIS技术是集地理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分析、三维可视化显示与成果输出于一体的数据流程, 具备空间提示、预测预报和辅助决策等功能。采用GIS数据库, 内外一体化测图, 扫描矢量化及全数字摄影测量等技术, 为专业信息系统提供及时、准确、标准化空间信息, 以建立各类专业信息系统, 从而实现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信息化。其技术优势不仅在于它的集地理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分析、三维可视化显示与成果输出于一体的数据流程, 还在于它的空间提示预测预报和辅助决策功能。

2.4 RS技术认识

介于大面积的同步观测、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及经济性等方面的问题, 遥感 (RS) 技术受到广泛的运用, 多光谱航空摄影和高分辨率的遥感卫星将成为对地观测获取基础地理信息的重要手段。各种中小比例尺地形图都可以利用遥感影像来获取, 为应用于工程测量领域的城市基本地形图、地籍图以及各种比例地形图的快速更新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方法和手段

2.5 3S技术认识

虽然现代测量技术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 但还是存在各自的优点和缺点。3S技术就是集合GPS技术、GIS技术、和RS技术中的长处, 这是一个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GPS与RS为GIS提供区域信息及空间定位信息, 而GIS进行相应的空间分析以便从GPS和RS提供的海量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并进行综合集成, 使之成为科学的决策依据。3S技术的运用为诸如施工范围大、物流量大、施工周期长等大型工程提供了最有效的数据及信息采集、分析处理、表达决策的工具。

3 工程测量人员教育

测量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及专业技能, 企业要根据测量设备, 技术现状以及发展规划制定科学的培训与考核计划, 严格考核测量人员专业技能, 保证工程测量工作的有效开展, 保证测量数据的真实性和精准度, 为工程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企业生存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作为施工企业本身, 要不断加强测量人才培养与培训, 使他们能够了解新的测量技术, 另外还要加大在工程测量方面的投资, 重视新测量技术及设备的应用, 促进测量工作的快速, 准确开展。作为工程测量人员自己, 也要不断地充实自身知识, 紧跟测量技术发展的脚步, 能够在企业引进新的测量设备时, 要正确操作设备, 准确进行测量, 保障工程测量的顺利进行。

4 结语

现代工程测量技术是工程建设提供了基础保障, 这对工程测量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测量技术, 野外工作量大, 作业艰苦, 作业程序复杂, 同时还有繁琐的内业数据处理和绘图工作, 成图周期长, 产品单一, 难以适应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现代的测量新技术具有精度高、劳动强度小、更新方便、便于保存管理和易于发布等特点。大大地缩短工程进度, 提高工程质量, 促进建设事业得有效和健康的发展。

摘要:在建设工程施工的各个阶段, 工程测量是一项工程基础控制工作。为了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工程测量要进行建筑物定位、场地平整、构建安装、基础施工等工作, 尤其是基础放线工作更是对工程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工程测量作为工程施工的基础工作之一, 要提升施工质量的管理能力, 其中一点就是要依靠测绘新技术来提高工程测量的精准度。现就测绘新技术在工程测量的应用谈谈我的认识。

3.谈谈对自认的认识 篇三

一、自认的内涵

(一)自认的定义与属性

自认在我国民事诉讼理论中称为当事人承认,是举证程序中的制度,从广义上讲就是指一方当事人对他方当事人所不利于自己的陈述或主张,通过各种方式予以确认或不表示争执、异议的行为。而狭义上的自认仅指诉讼上的自认,即在诉讼中当事人对不利的事实通过各种方式予以承认的行为。

(二)自认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自认与认诺。认诺也称承诺,是指在诉讼中,被告对原告的所主张的诉讼请求的承认。而自认则是对对方当事人所主张的对自身不利的事实的承认。因此虽然两者都是在诉讼中向法院表示承认,但是承认的对象却不同,自认是对事实的承认,而认诺则表现为对诉讼请求的承认。

(三)自认的构成要件

自认必须是在诉讼中向审理本案的法官承认。首先,当事人的承认必须是在诉讼的过程中,而非诉讼外,也即从起诉至最后一次法庭辩论结束前都可以做出,包括起诉受理阶段、开庭审理阶段。具体表现可能是原告在起诉状中做的承认,被告在答辩状中表示的承认,各方在证据交换或者回答法官询问中做出的承认以及在辩论环节所做的承认。

(四)自认的效力

一般而言,自认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效力。

1、 对当事人的效力。免除事实主张者的举证责任,就是一方当事人对另外一方当事人所主张的事实做出自认后,另一方当事人对该事实就不再负有举证责任。其理论基础表现在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所主张的事实承认后,双方当事人对该事实的主张即趋于一致,在这种情况下,法院就可以把该事实作为裁判的依据,因而就无需再举证,这就免除了另一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

2、 自认效力的限制。虽然依据当事人的处分原则,自认对当事人和法院均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力,但是这种效力并不是绝对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对涉及身份关系的案件不适用自认,《证据规定》第8条第1款亦表明涉及身份关系时,排除自认规则的适用。如离婚案件和亲子关系案件。

二、目前我国自认制度存在的缺陷

我国理论界对于自认概念阐述较为模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75 条中规定:“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所陈述的事实或诉讼请求明确表示承认的,无需证明。”2001 年最高人民法院《证据规定》第8 条规定:“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当事人陈述的案件事实明确表示承认的,另一方当事人无需举证.”而这两种表述实际上都不够完善。前一条规定中包括了当事人对诉讼请求的承认,而在大陆法系国家将此种情况称为认诺。认诺与自认还是存在一定区别的,大陆法系国家学者看来,只有对事实的自认才能称为自认。

三、完善我国自认制度的若干建议

(一)完善现有的自认规则,界定自认的概念内涵

自认的概念界定,一直是我国理论界探讨的重点。我国现有的司法解释中存在概念模糊的缺陷。因此,应当在条文中明确自认的对象只有案件事实,且必须是于己不利的事实,要排除证据、权利及诉讼请求。如果对象明确,自认与承认、认诺等相关概念的区别也就非常清楚了。

(二)诉讼上之自认的法律效力须在立法中加以明确规范

证据规定第8条关于自认规则的司法解释虽然规定诉讼上的自认可免除对方当事人的举证责任,但是对于自认是否对人民法院和当事人发生拘束力的问题却未有任何正面法律规定。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自认属于当事人陈述的一个部分,对人民法院来说它仅是一种证据材料,与当事人的其他陈述没有什么区别。

自认制度在民事诉讼中占有重要地位,对自认制度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反思有利于更加深刻的理解自认制度,从而为民事审判实践提供有益的帮助,有效的提高民事诉讼的效率,节约司法资源,同时,也可以有效的维护当事人的实体权益,尊重当事的自主选择。

4.谈谈对礼仪的认识 篇四

礼仪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认为礼仪就像是一种行为规范,就像是一些不成文的规矩,但是这些不成文的规矩是被大家认可的。礼仪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我们都知道,中国被誉为“礼仪之邦”,可见讲究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礼仪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注重礼仪对提高社会文明有重要的意义。一个人的礼仪修养可以展现一个人的风度、教养和魅力,因此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应当注重自己的礼仪修养。

通过对礼仪与修养这节课的学习,让我对礼仪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以前礼仪对我来讲就是一个抽象的名词,一个与我无关的事。而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认识到我的看法是错误的。礼仪是很重要的,尤其是个人礼仪,这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课上,我对个人的仪表与风度学到了很多。一个人的仪表大概就是人的外表,我们在不同场合下的仪表也应是不同的。就像是在我们在将来必须要面对的面试上,我们在穿着打扮上不应当太华丽,整体庄重整洁大方是最基本的要求。发式要和自己的脸型相搭配,我觉得去面试首先要有个比较干练的发型。最重要的是面带微笑,人们从来不会为难向他微笑的人,不是吗?这些都是礼仪的一部分,也是我们日常不太注意的部分,还要我们女生平时都爱化妆,我觉得,女孩子化妆是可以的,但是不要画太浓太艳的妆,那会给别人一种很不好的印象,毕竟别人对你的第一印象是你的外表,不可能看到你的内心,所以化妆的部分还是很重要的。平时化点淡妆会显得很精神,万事适当即可。仪表当然还包括你的服饰。女人身上不要带太多的首饰,衣服要简洁大方,尤其是在比较正式的场合,就最好是穿正装,而且我还学到了,女士正装的裙子的长度是在小腿肚部分,至少是在膝盖以下的。像男士的正装也是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像扣子和领带等。我们在选择鞋子的时候,要和自己的衣服相搭配,是属于一个色系的,不要太突兀。仪表不仅包括这些表面上的,还包括一个人的谈吐和行为举止。从一个人的谈吐就能看出一个人的修养。就像是通电话的时候,我们要介绍好自己,注意对方所说的话,自己说话要简洁明了。像是“谢谢”“您好”“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我们是要时常挂在嘴边的,一个人的谈吐可以体现一个人的文学修养,所以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多读书,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还有我们的行为举止,古人都说了:“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温文尔雅、举止大方,彬彬有礼是我们的行为规范。我们要注意自己的形象。像是在公共场合我们说话或者打电话应当轻声细语,不要大声喧哗,我觉得很多地方都有“禁止大声喧哗”的标语,而且我们不要对别人评头论足,这是对别人的尊重。不要随地吐痰,不要随地乱扔杂物等。

5.谈谈对“国学教学“的认识 篇五

1、国学的含义以及其包含的内容

2、古代国学的教学模式

3、当今国学教学的发展态势

4、国学进小学教学中产生的影响

5、在小学教学中合理进行国学教学的方式,以及其利弊

6、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在大学期间为国学教学做准备的建议

一、国学

国学,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国学和文学数学的意思不同,并非是国家之学或者治国之学。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以国学大师章太炎《国学讲演录》所分,则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

国学就是中华传统治学方法,最初分为象数派自然科学和义理派人文学术,就是今天的自然国学和人文国学的雏形,道家和儒家分别是两大学派的代表和核心。从明代起,国学详细分为质测、通几、宰理三学,质是区分,测是测量,质测就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通是通达,几是根本,通几就是哲学和人文科学;宰是主持,理是管理,宰理就是社会科学。明代国学划分,视野开阔,质测、通几、宰理三学相当于现代学术的自然技术科学、人文和哲学、社会科学,包含了人类学术的全部,体现了中华学术自古就有的“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中通人事”的基本精神,展示出国学的真正气魄。现在所谓国学包括中国古代的思想、哲学、科学、技术、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旁及书画、音乐、术数等诸多方面。“国学”之名,始之清末。其时欧美学术进入中国,号为“新学”、“西学”等,与之相对,人们便把中国固有的学问统称为“旧学”、“中学”或“国学”等。

二、古代“国学”的教学模式

在奴隶社会中,“学在官府”是主要的教育特点。主要是教授“六艺”(六艺:礼、乐、书、术、御、射)。随着历史的发展到春秋战国之际,官学逐渐衰败,私学兴起。在官学与私学的发展中出现了书院和私塾两种教学场所的不同。书院是将学生集中起来一起教授相同的内容,主要是四书五经,其特点是:

(一)教育教学与学术研究并重,二者相得益彰;

(二)书院盛行讲会制度,提倡百家争鸣,形成一种宽松的学术氛围;

(三)书院的教学注重发展学生个性,提倡教学相长,采用师生论辩式教学模式;

(四)人格教育与知识教育并重。

(五)教育教学与学术研究有机结合,明确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把教学与科研置于适当的位置,使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六)重视学术创新,鼓励学术交流;

(七)、注重学术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批判分析能力的培养。

私塾一般分为家塾、族塾、村塾(亦称社学)、义塾、散馆。前四者都是由组织者(如族长、约长)延请教师。唯散馆是教师自行开馆,接纳学生。就今天的私塾复兴来看,两者并非泾渭分明。许多私塾都是一位家长教子读经,周围邻里积极响应筹办,然后又对外招生,可谓由家塾而村塾而散馆。但总体而言,私塾的存在,不论是因为家长的责任感,还是民间团体的职责,还是教师自身的生存需要„„其产生皆来自民间。其教学模式为:

1、先令识字;

2、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3、讲解大概。

三、当今国学的发展态势

当今国学教育等的学习对于提升国人道德水准,维持良好的社会秩序意义重大。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中国正处于一种新文化新道德养成的关键时期。在构建社会主流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过程中,国学教育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道德准则和伦理规范,如“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是具有普世价值的,完全可以在与时俱进的基础上加以利用。

1、文化自觉

传统文化复兴、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学热是近年来国人耳熟能详的热点话题。这种“热”契合的是时代生活的精神需要,从现实社会和文化发展的角度可以说是应运而生。

2、与时俱进

在当代文化语境中传承和发展国学还要发扬传统文化自身演进中体现的海纳百川、融会新机的固有机制。传统文化并非一种先验的文化模式,并非是亘古如斯的凝固存在,或者某种一成不变的陈迹。相反,它也有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变动的过程。中国传统文化不等于儒学,也不等于汉文化,从远说它是先秦诸子百家、汉夷文化碰撞交融的结果,从近说是儒释道融会贯通、中学西学碰撞化合的文化新生态。

四、国学进入小学课堂的影响

现今,国学在全国的部分省份学校已经正在实施。对于国学的影响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向学生传播我国优良的传统;

我国经典的国学教材,如《弟子规》、《三字经》等,它们的内容中有许多是约束人的行为,以儒家的人生观影响着学生。儒家的仁爱思想对于我国国民的约束力强大,例如孝道等。在学习《弟子规》的内容时,可以向学生传播孝道,让学生知道孝顺的重要性。

2、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学习我国文字的精髓;

在国学中,许多启蒙教材都是很好的识字教材,不仅仅可以让学生学习到字词的写法,更可以学习到这些文字的文化内涵,就像《千字文》等,虽然是识字的教材,但是深入探究可以发现,在这些文字的背后蕴含着文化的精髓。

3、使学生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

在国学的教材中,我们不妨可以发现其中蕴涵着许多我国文化的缩影。例如《诗经》、《论语》、《孟子》等等,这些著作中有包含文学的,还有民俗的。

4、学习国学可以为将来的学习奠定文化功底;

现今的语文教育,绝大部分是继承和改革我国古代的文学,都是以我国古代文学作为基础。学习国学经典可以更好的学习古代的文学作品,能更加容易的理解其中的内涵。

五、在小学课堂中进行国学教学的方式及其利弊

在小学课堂进行国学教学,我们要注意针对不同对象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针对整个小学课堂进行国学教育,可以运用以下几个方法:

1、认清楚学生的“本质”;

这里所说的学生的本质主要是指学生的一些特征,如年龄特征,包括需要了解学生所处年龄阶段的一些特殊性,在心理上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了解这些后有助于我们更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因材施教”。

2、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一中教学方法。这是针对小学生的只是积累不够所采取的一种教学方式,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接受所教授的内容。

3、读书指导法

读书指导法是教师 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通过独立阅读教材和参考资料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自主的去阅读课外知识,扩长自己的积累量。

4、共同解决问题法

这种方法是学生之间合作进行解决特定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的一种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增强团队意识,更可以使学生接受和吸取所学的知识。

5、发现法

通过学习者的独立学习,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原则。发现,并不局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可以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可以更好的发现国学经典的内涵。

国学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必然会有它的一些长处和一些先天的不足,作为国学教育它有一下的长处与不足:

1、优点 ①奠定道德根基

和谐常常是国学经典的精髓,这些作品对于一个和谐生命的塑造,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其中道德根基包括两方面,一是孝道,二是尊师,让孩子通过学习国学,明白孝敬父母、亲人,尊重师长的道理。②增强语言能力

诵读国学,可以让孩子多认识字词,奠定语文基础。而语文基础好,是一切知识学习的基石。通过学诵读经典,孩子的识字量明显要超过一般的小孩。在学习和朗诵古典文学经典的同时,孩子也学习了优美经典的文字、文言、文章。孩子既学到了“语”又学到了“文”,两者融合为一个整体,为孩子今后语文课程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培养了孩子良好的阅读意识、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③开发孩子智力潜能

幼儿时期是孩子智力和记忆能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孩子如果在这一阶段通过学习经典古籍和诗歌,如《弟子规》、《三字经》等,可以有效地帮助他们进行智力和记忆力方面的开发。④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宝贵的教人怎样做人做事的道理:“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益”“凡出言,信为先”„„孩子在诵读这些朗朗上后的语句时,不仅能够识字认字,更是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及其中包含的的美德,培养起良好的人文素养、心理品质、道德品质和人生修养。⑤让孩子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当前,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的宠爱,家长的疏忽,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使现在许多孩子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心里不成熟,缺乏坚韧不拔的意志;任性,我行我素,不顾他人感觉;自私狭隘》„„而在《弟子规》、《论语》、《孟子》、《道德经》等先贤的著述中的大多经典恰恰是给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方法。

2、弊端

① 传统的教育思想,重思辨内省,轻实证外求; ② 重求同顺从,轻求异创新;重整体综合,轻部分分析; ③ 重直觉领悟,轻逻辑推理;重目标结果,轻过程方法。

六、作为一名师范生,为国学教学作准备

作为一名师范生,对于国学教育我们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其方法如下:

①多看好书,丰富自我 ②多提高自我内涵 ③提高自我口才 ④标准普通话

6.谈谈对党的认识 篇六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诞生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我们通过艰苦的斗争实现了自己的独立和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的政治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经济生活却十分空洞。正是在这个基础上,中国共产党肩负着领导中国人民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任务。1956年,工农业大转型完成,社会主义工业体系初步建立;中国经济衰退的情况发生逆转;“两弹一星”发展的成功表明新中国的国防实力不断增强;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并赢得了应有的国际地位。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总结了历史,做出了把党的工作中心转变为经济建设的前瞻性决策,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进入社会主义建设阶段。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将极大地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一国两制”方针成功解决了港澳问题,洗去了百年的耻辱,带领中国人民在经济,农业,工业,教育等各个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科学技术,国防和外交。在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很大成就。

党的最终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但是,我们党很清楚,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只有在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因此,我们党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相协调的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共产党以振兴国家,富民为目标,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适应中国国情。我们按照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吸收各种优秀的素质和能力;我们党按照代表先进文化方向的要求,吸收人类文化的一切杰出成就;我们党按照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始终坚持工作中的“群众路线”,坚定不移地依靠人民,真诚地打算这样做。人民谋求利益,使党得到最广大人民的支持,支持和信任。

在领导中国人民发展的道路上,中国共产党也在不断解放,发展和完善自己。实现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使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我们党是一个成熟,先进,充满活力的政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基于这种理解和感受,我更加坚定和热情地加入中国共产党。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也是我生活和工作的标准。作为普通职位的工作人员,加入中国共产党有着光荣的使命感,在党的组织的概念,风格和行动上直接受到教育和培训。在政治上,我坚信我们的党和爱我们的党,更加自觉和紧密地将我们的成长,事业和生活与党的要求,使命和目标联系起来。坚定地相信共产主义的实现,普通工作也有非凡的意图。用热情参与建设事业,让自己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7.谈谈对高等数学教学的几点认识 篇七

一、做好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的衔接工作

刚刚踏入大学的多数学生一下子很难适应大学的学习节奏.而高等数学又是大学生踏入大学后最先接触的课程之一, 与初等数学相比, 它具有更加严密的逻辑性和更高的抽象性, 因此学生学起来比较难.所以, 做好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的衔接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具体可从以下两方面做起:

1.要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相比, 高等数学在知识上是中学数学的继续和提高, 在思想方法上是中学数学的延续和扩张, 在观念上是中学数学的深化和发展.高中阶段, 每节课的内容少, 课堂上有足够的时间去消化, 常常是教师在讲授完主要内容之后, 总会带着学生做练习, 然后再布置大量相关的作业, 整个学习过程都是老师牵着学生走.而在大学, 每节课容量大, 老师在讲解一个问题时, 往往会把问题的来龙去脉、涉及的相关知识以及相关的例题和解决问题的整体思路都呈现给学生.因而在课堂上, 没时间做太多的练习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而在课外, 学生由于考试压力不大, 加上高等数学本身的不易理解, 多数学生也不会投入更多时间去学习.所以, 要学生意识到, 在大学里, 老师只是一个“领路人”的角色, 对高等数学知识的掌握最终需要学生自己.而做到这点, 大学生只能变原来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注意知识点的衔接, 消除陌生感

改革后的高中数学, 在教学内容上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 目前的高等数学教材并没有考虑到高中数学的这些变化, 这就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后果.有些内容学生没有学过, 老师却默认为它们已被掌握, 从而不作为教学内容.这样, 在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上就出现了断层.比如, 在计算定积分、二重积分时, 要用到极坐标知识, 但是在高中里, 由于没有高考的要求, 大部分老师对这部分知识基本上是一带而过的.因此大学老师在用到极坐标时, 必须要在课前让学生去自学极坐标的相关内容, 然后在课堂上加以必要的解释, 学生才能把握极坐标的知识, 并将其应用于定积分、二重积分的计算.总的来说, 对于高等数学要用到, 而中学数学涉及而没有掌握的知识, 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学或者是在课堂上加以必要的解释, 以期为高等数学的学习做好准备.对于高中学过, 而只是换了一种观点解释的知识点, 教师要明确告诉学生, 让他们觉得就是中学数学, 只是比过去更规范、更系统罢了, 其实并不陌生, 例如导数、微积分等.

二、上好绪论课,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论指出:“激发学生学习的重要办法是对他们展示学习的前景与近景.”上好高等数学教学中的绪论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首先要明确告诉学生, 高等数学课程在整个大学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要让学生知道它是一门很重要的基础课, 对它掌握得好坏将直接影响后继专业课的学习.其次介绍高等数学在现代生产、生活和科研中的重要作用, 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绪论课上还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由于高数教学进度快, 理论抽象, 仅靠课堂上听一听就想把知识全部掌握是不现实的, 因此, 教师应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通过预习, 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 既提高听课的积极性又能增强听课的针对性, 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掌握教师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上, 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听课的质量, 同时也能克服了一些学生对教师的过分依赖.通过课后复习, 能及时发现学习中的问题所在, 及时弥补, 不影响后继学习.

三、发挥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在教学中, 首先, 要重视学习动机在学习过程中的激励作用.教学论认为, 学习高等数学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 需要有激励, 推动他们去学习的内部动力, 这种激励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 就是学习动机.学生学习是动机激起和推动的, 它直接关系到数学学习活动的水平、进程和效果.如果学生缺少自己努力、缺乏主动性——学习动机, 真正的学习便不会出现, 出现的仅仅是形式的学习.因此在教学中, 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 注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让学生主动探索, 在探索过程中获取知识, 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例如, 在讲极限时, 让学习体会古人在求圆周率时用的“割圆术”、求平面图形面积时用的“分割”思想的伟大.高等数学教学主要内容是微积分, 而微积分学的发展与创立是曲折不平的.14~16世纪, 欧洲进入文艺复兴时期, 数学也开始出现转机.从16世纪到19世纪, 微积分学经历了酝酿、创立和发展的漫长历程.教师虽然知道, 但基于各种原因, 放弃了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介绍, 笔者认为这是不可取的.高等数学的教学过程应该是高等数学发展历程的再现.通过这种再现, 让学生站在更高的角度去感受高等数学的发展历程, 在自己的脑海中再现这种过程, 从而在感叹前人的不懈努力与追求的同时, 对知识有更加深刻的领悟、理解, 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同时, 重视实践活动在教学过程中的启智功能.《数学教学论》认为“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数学能够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够达到思维的训练, 能够培养学生细致、周密的观察力, 能够增强学习的记忆力, 能够提高思考的注意力, 能够提高自由想象力, 以及把握事物内在本质的洞察力.在教学中, 引入恰当的问题情境, 尽可能地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 注意引导学生数学实践, 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形式诱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发展的全过程, 就是学生数学实践的过程.对于学生而言, 听课只是从老师那里获取了知识, 若不经过自己的消化吸收, 就永远不是自己的东西, 而练习的过程就是消化吸收的过程, 也就是实践的过程, 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 才会发现问题, 才能真正认识、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

其次, 重视学习环境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创设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潜能的释放.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前提.现代教育家认为, 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 需要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的师生关系基础上, 创设愉悦和谐的学习气氛.因此, 教师只有以自身的积极进取、学识渊博、讲课生动、治学严谨、和蔼可亲等一系列行为在学生中树立起比较高的威信, 才会有较大的感召力, 才会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对学生尊重、理解和信任, 才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 他们就会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 即使有时学生说得不准确、不完整, 也要让他们把话说完, 要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要善于协调师生的双边活动, 让大多数学生都有发表见解的机会, 从而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最后, 重视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推动作用.《数学教育学》认为学习过程是个极其复杂而又有规律的认识过程, 学生要想真正掌握知识、技能、技巧, 并能使能力得到发展, 必须对教师讲授的知识进行一番独立思考, 自己获得重新制作过程, 使大脑成为智力的加工厂, 而不仅仅是装知识的容器.在教学中, 教师通过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不断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 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双边的活动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教与学的矛盾决定了教需有法, 教必得法, 学才有路, 学才有效, 否则学生只会效仿例题, 只会一招一式, 不能举一反三.在教学中, 教师不但要教知识, 还要教学生怎样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点拨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要指导学生重学善思, 记思结合, 要学生学用结合, 重视实践, 提倡模仿与创新并重.总之, 在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时时刻刻注意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只要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很好地结合起来, 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高等数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

8.谈谈对中职教学节奏的认识 篇八

教学节奏是教学组织和实施中的节奏,是教师的教节奏和学生的学节奏的有机结合。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节奏是教节奏的基础,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教学活动的引导者,扮演着指挥的角色,因此,教学节奏更多地落在了教的节奏上,教的节奏要随学的节奏而变,受其制约。

教学中,我们会更多地侧重于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内容的编排、教学手段的运用,对教学节奏关注得不是太多。我认为教学作为一门艺术,要提高效率,增强感染力,就需要把握好教学节奏。就像烹饪时使用相同的食材,火候把握不同,口感也是有区别的。

如何调控好教学节奏呢?就以下几点,我谈谈看法。

一、立足于学生特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每个班级都各有特点,即使是同一专业的平行班级之间也会有独特的“性格”。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各班的“性格”把握好节奏。相对外向的班级,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善于模仿,乐于讲出自己的观点,但是学生比较调皮,喜欢问些无厘头的问题,可以适当增加质疑法、情景法、泛问法等教学方法,活跃学生思维,师生互动。相对内向的班级,课堂纪律好,学生善于思考,动手能力强,但是不善于表达的学生相对较多,课堂组织,可以适当增加实训法、练习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探索,学会表达观点。教师要从教学内容出发,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节奏紧密的如讲读法、质疑法、讨论法、泛问法等;节奏舒缓的如讲练法、情景法、实训法等。切忌将课堂变成教师的“一言堂”,教学方法的单一必然导致教学节奏的单调,将课堂变成催眠室。

二、立足于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时间节奏

教学时间节奏即教学时间的合理分割。首先,根据教学内容和大纲要求,合理安排理论教学和专业实践时间。与课程单一知识点匹配的实验,可以根据授课进安排,如电工学中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实验。有些专业实践项目完成需时较长、连续性较强,就可以安排在相对集中的一段时间,如电动机的控制。

其次,合理安排课堂中的讲练时间。中职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但往往并非有意为之,而是长久以来养成的习惯。要确保足够的练习时间,教师不能采用“满堂灌”的方法。如果是纯粹的教师讲、学生听,连续两节课,能坚持听下来的学生很少。通过讲练结合,理实一体,学生既可以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又有利于调整学的节奏,保持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再次,区分课堂中三个时间段。前苏联曾做过调查,50分钟的一节课当中,学生的认识积极性呈现一个波形,最初的3~5分钟注意力不稳定,学生还处于上一节课的影响之中,其后的30分钟是一般学生进入注意力最积极的时期,下课之前的7~10分钟,注意力开始逐渐趋于衰退。因此,教师要区分好这三个时间段,精心安排教学的复习提问、导入新课、讲授新课、总结归纳,使教学过程有起有伏,形成节奏。

三、立足于教学效果,机智使用教学语言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慨:“教学素养还有一个方面,谈到它不能不使人焦急,这就是教师语言修养问题。”教学语言讲究节奏感,要简洁准确,赋予启发性、通俗性、时效性。

持续的快语速、高语调,会令学生长时间处于兴奋紧张的状态,没有时间思考;持续的慢语速、低语调,容易令学生思维放缓,犹如听老和尚念经,一不小心就神游四方了。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掌握好语速快慢、语调高低的巧妙安排、相互配合。重难点,可提高音调,放慢语速;一般性陈述和过渡性陈述,可用中低声调交替讲解,加快语速。另外,还要根据教学反馈进行及时调控,改变语言节奏。

教师平时要多关注学生的语言和当下的流行语,在恰当的时候讲出来。如反复强调某一重点时,学生可能觉得听烦了,教师讲道:“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这样会得到学生的会心一笑,活跃课堂气氛,拉近和学生间的距离。

对教学节奏的调控还有许多方法,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探讨。每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节奏,重视和思考教学节奏,将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和教师独特教学风格的形成。

参考文献:

[1]课堂教学节奏的调控.

[2]纪大海.论教学节奏.中国教育学刊,2000,8(4).

9.谈谈我对村官的认识 篇九

谈谈我对村官的认识

金秋九月,收获的季节。在农民朋友收获果实的时刻,我也收获了许多。现结合组织部多次开展的培训活动和自身经历,谈谈自己对村官的认识,以激励自己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

当前,我们面临的农村工作内容繁多、面广、量大,利益更是错综复杂。这就要求我们村官坚定信心,勤奋学习,在努力工作的过程中讲究方法策略,树立良好的村官形象,实现自身价值,努力成为一支群众认可、组织满意的新生队伍。

1、坚定信念,扎根基层。

有名家曾说过: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能适应。可见,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奋斗的动力,前进的目标。既然我们积极相应党中央的号召来到农村基层,就要保持良好心态,不与留城工作的同学比月薪的高低,比环境的优劣,克服心理落差,怀着深厚的感情扎根农村,珍惜“村官”这一岗位。把战胜困难作为历练人生的机遇,把吃苦耐劳作为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以所学的知识改变落后,以坚定的信念支撑自己,密切联系群众,带领农民致富,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建设新农村。

2、勤奋学习,发挥“四员”作用。

学习是安身立业之本,是增长知识才干的“法宝”。虽然我们在十几年的学生生涯中学到一定的知识,但依然存在自身实践经验少,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弱,群众威信低等薄弱点。大学生村官的职责是当好“农业技术员”、“民事调解员”、“文化宣传员”和“站点管理员”。这就要求我们要虚心向同事、老干部学习他们的优秀品德和工作经验,向专家教授请教学习农业技术,向书本和网络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科技等知识,丰富自己的头脑,提高自身素质,以召开培训会、发宣传单、出黑板报和播放远程教育等途径,向农民行进宣讲,帮助他们提高致富能力,切实履行“四员”作用。

3、讲究策略,努力工作。

李渊潮部长曾说过:人的才干不仅要靠读书求学增长,而且要靠实践磨练积累。温室里长不出能经风雨的花朵,坐在机关大楼培养不出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可见,我们只有在艰苦的基层锻炼,经历实践中的风雨才能担当起社会的重任。在这过程中,我们要去处娇气、傲气、惰气和孩子气,转换好角色,保持谨慎为人,谦虚处世的风格,深入调研,吃透村情民意。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方法得当则可事半功倍。因此开展具体工作时讲究方法策略,要学会“五个农家”(做“农家人”,喝“农家水”,吃“农家饭”,说“农家话”,办“农家事”)亲民近民,“三个真心”(对惠及群众的事真心办,对困难群众真心帮,对群众的意见真心听)密切联系群众,还应同村干部搞好团结协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脚踏实地干工作。总之,我觉得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要坚定信念、端正心态、做到“三个不急”(不急于求成、不急躁冒进、不急功近利),保持“一颗平常心”,脚踏实地,以实际行动赢得村民的信任,组织的认可。

对于村官的认识

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家对人才特别是基层、农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于是国家号召青年大学生到农村去到基层去,随之而来的是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的鼓励青年大学生到基层去服务的计划:三支一扶、西部志愿者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等等,所有这些政策给我们以启示:国家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到农村去。

来当村官之前自己就有过一年多的基层工作经历,当时虽然不是村官,但是却整天与村官在一起工作,知道村官从事什么工作,所以现在来当村官,自己已做好了心理准备。

第一,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来当村官,不是来当大爷的,要铺下身子踏踏实实的工作,服务基层、服务群众。

第二,要敢于面对自己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难,来当村官之前的基层工作经历,已深刻体会到基层工作的不容易,真的是上面万条线,下面一根针。

第三,要虚心向领导、同事学习。在工作中要尊重领导和同事,他们的工作经验和阅历,来要比自己丰富的多,要虚心向他们学习,这样自己才能够更加迅速的融入到工作当中去。

最后,在工作、生活的同时,不要忘记自己的肩膀上的另一个使命,不要放下书本,要更加努力的学习,提升自己为以后更好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0.谈谈对网络营销的认识 篇十

记得在上学的时候,老师就曾经和我们说过“网络营销”,那个时候觉得很新奇,其实,网络营销(On-line Marketing或E-Marketing)就是以国际互联网络为基础,利用数字化的信息和网络媒体的交互性来辅助营销目标实现的一种新型的市场营销方式,网络营销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征,从实践中发现网络营销的一般方法和规律,比空洞的理论讨论更有实际意义。因此,如何定义网络营销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要理解网络营销的真正意义和目的,也就是充分认识互联网这种新的营销环境,利用各种互联网工具为企业营销活动提供有效的支持。这也是为什么在网络营销研究必须重视网络营销实用方法的原因,网络营销不是网上销售:销售是营销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销售是结果,营销是过程;网上销售的推广手段不仅靠互联网,传统电视、户外广告、宣传单亦可。禹含网络认为网络营销不仅限于网上:一个完整的网络营销方案,除了在网上做推广外,还有必要利用传统方法进行线下推广。这可以理解为关于网络营销自身的营销,就像关于广告的广告一样。

其实对于网络营销来说,因为现在的互联网发展的很快,自然而然地,网络营销在互联网下也是有一定的特点的,1、跨时空。营销的最终目的是占有市场份额,由于互联网能够超越时间约束和空间限制进行信息交换,使得营销脱离时空限制进行交易变成可能,企业有了更多时间和更大的空间进行营销,可每周7天,每天24小时随时随地的提供全球性营销服务。

2、多媒体。互联网被设计成可以传输多种媒体的信息,如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使得为达成交易进行的信息交换能以多种形式存在和交换,可以充分发挥营销人员的创造性和能动性。

3、交互式。互联网通过展示商品图像,商品信息资料库提供有关的查询,来实现供需互动与双向沟通。还可以进行产品测试与消费者满意调查等活动。互联网为产品联合设计、商品信息发布、以及各项技术服务提供最佳工具。

4、个性化。互联网上的促销是一对一的、理性的、消费者主导的、非强迫性的、循序渐进式的,而且是一种低成本与人性化的促销,避免推销员强势推销的干扰,并通过信息提供与交互式交谈,与消费者建立长期良好的关系。

5、成长性。互联网使用者数量快速成长并遍及全球,使用者多属年轻、中产阶级、高教育水准,由于这部分群体购买力强而且具有很强市场影响力,因此是一项极具开发潜力的市场渠道。

6、整合性。互联网上的营销可由商品信息至收款、售后服务一气呵成,因此也是一种全程的营销渠道。另一方面,禹含指出企业可以借助互联网将不同的传播营销活动进行统一设计规划和协调实施,以统一的传播咨讯向消费者传达信息,避免不同传播中不一致性产生的消极影响。

7、超前性。互联网是一种功能最强大的营销工具,它同时兼具渠道、促销、电子交易、互动顾客服务、以及市场信息分析与提供的多种功能。它所具备的一对一营销能力,正是符合定制营销与直复营销的未来趋势。

8、高效性。计算机可储存大量的信息,代消费者查询,可传送的信息数量与精确度,远超过其他媒体,并能因应市场需求,及时更新产品或调整价格,因此能及时有效了解并满足顾客的需求。

9、经济性。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换,代替以前的实物交换,一方面可以减少印刷与邮递成本,可以无店面销售,免交租金,节约水电与人工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减少由于迂回多次交换带来的损耗。

10、技术性。网络营销是建立在高技术作为支撑的互联网的基础上的,企业实施网络营销必须有一定的技术投入和技术支持,改变传统的组织形态,提升信息管理部门的功能,引进懂营销与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未来才能具备市场的竞争优势。

11.谈谈我对教学过程观的认识 篇十一

一、杜威观:“五步曲”——由做而学

杜威的教学观在我国流行了一段时间,有一段时间的教学改革也是围绕着这进行的。杜威的教学观其实就是实用主义教学论,他认为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学生个人生活实践或直接经验作为学习的中心,要求围绕特定的生活事务来学习知识,即“由做而学”的教学过程观。杜威把教学过程分为五个要素构成不同的阶段,这些要素是:①学生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的情境,要有一个对活动本身感到兴趣的连续的活动;②在这个情境内部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作为思维的刺激物;③学生要占有知识的资料,从事必要的观察,对付这个问题;④学生必须负责一步一步地展开他所想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⑤学生要有机会通过应用来检验他的想法,使这些想法意义明确,并且让他自己去发现它们是否有效。

我曾经听过美术课和理科的实验课,在这样的课堂运用杜威的教学论是可行的。但是,在我看来,如果要运用到各个学科,那么杜威将走上极端,他轻视系统的书本知识的系统化教学,使实际脱离理论的概括与指导。这样的教育,只能在一些技术人才培养的学校运用。我对这样的教学过程观的观点是:这只能培养一些“武士”,而不能够培养出智勇双全的“元帅”。

二、传统观:“三段论”——目中无人

我听了不少的常态课和公开课。不少课堂都是以教师的讲为主,以教师为中心来开展教学。我国传统的教学观把教学的本质看作是传授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是一种“目中无人”的教学过程观。它认为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教学的中心任务是传递人类社会所积累的系统的文化知识,把教学过程简化为教师讲授、学生以记忆和练习为主的被动接受过程。其教学活动的基本形式是“讲——听——记”公式化知识传输过程。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说,学生记。这是一些教师喜欢的课堂教学模式。但是,它割断了书本知识与人的生活世界的复杂联系,割断了抽象的知识与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知识过程的复杂联系,压抑了学生的主动精神和探索欲望。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教学工作中绝不应该胸中有书、目中无人。

在传统的“目中无人”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园丁养护”和“工厂生产”活动。它表现为:一是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对于求知的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知识的宝库,是活的教科书,是有学问的人;没有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就无法学到知识。所以,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所谓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二是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学,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先教后学,教了再学;教多少,学多少;怎么教,怎么学;不教不学。总之,这样的传统教学,是“目中无人”的传输,只是教与学两方面的机械叠加。

三、辩证观:“四过程”——四步舞曲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下的教学过程,在我看来,这种教学过程观就是“四步舞曲”:①引导学生获得感性知识。包括通过观察、实际操作以及实验等等活动丰富学生的表象,并要求这些表象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典型性,以便迅速有效地达于理性认识,同时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②引导学生理解知识。即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化达于理解阶段。所谓理解,就是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新概念在头脑中纳入已知概念的系统,由已知概念向新概念转化,即形成新概念。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概念或规律性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愈来愈具有重要作用和主导地位。引导学生学会独立地利用已知概念探索新知识,是发展创造性思维和独立学习能力的中心环节,是不断形成和发展认识结构的基本条件。③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实践作业。教学过程的实践形式和一般社会实践形式相比较,既有共同性又有特殊性。口头作业、书面作业、实验、实习、实际操作以及美术、音乐和体育活动等等,是教学过程中的特殊实践形式,其目的在于印证知识或运用知识形成各种基本技能和技巧,培养独立学习能力,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还包括组织学生参加一定的社会生产劳动或必要的社会政治文化活动,以便扩展知识、技能和技巧的运用领域;但这些社会实践形式必须服从教育和教学目的,并且不能作为教学过程的中心。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求充分利用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的直接经验,同时要求防止某些错误的直接经验对学习新知识和技能的干扰作用。学生的技能、技巧的形成,一般是由掌握知识开始,逐步转向半独立作业,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较完全的独立作业。④检查和巩固知识。无论在形成感性认识或形成新概念,以及从事实际作业阶段,都包括有合理的检查和巩固工作,而检查和巩固又可构成教学过程相对独立的特殊环节。系统的检查和巩固工作是教学过程继续前进的基本条件之一。检查和巩固是教和学的双方的活动,其最终目的是要教学生学会自我检查和纠正学习中的错误,并善于充分利用意义识记和逻辑记忆来巩固知识、技能和技巧。

这是一些教师公开课的教学模式。我认为,这样的教学过程的“四步舞曲”,其四个阶段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环节,并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不是每一堂课的教学都必经这些步骤,不能作为呆板的公式看待,否则就会呆板化、机械化。教学过程既可以由具体到抽象,又可以由抽象到具体;既可以由认识到实践,又可以由实践到认识。

四、现代观:“开放式”——面面俱到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单是传授与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这是“面面俱到”的教学过程观。教学与发展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全面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培养独立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从事创造性活动的能力;在学习知识过程中,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教学既要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又要尽可能促进他们生理和心理的和谐充分的发展,在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的同时促进其个性才能的特殊发展。在教与学的关系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和发展的主体。这是中庸理论下的教学过程观,教师在实施时只能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地运用。

五、自我观:“人文性”——快乐体验

山东泰安省庄中学的课堂改革模式,是学生自主生成的教学过程观。这与我们学校的朱华忠老师开展了三年多的“我当老师来上课”的课堂改革有点相似。我通过对朱老师的课堂以及他的教学反思、教学案例以及教学过程进行了解读和研究,对这种课堂教学过程观有了一定的认识。

我们学校的朱华忠老师认为:教学过程,就是快乐体验、互动生成、价值内化的过程,关键在于学生是否学得快乐,是否有成功的喜悦,是否有展示的欲望。我觉得“我当老师来上课”的教学模式的目标就是养成学生能用自己的眼光和思维方式独立观察和客观认识事物,并从中体验快乐,分享快乐。

(1)快乐体验

在我看来,教学不是简单的给予,而是学生主动积极地重新组合、发现知识,将知识意义建构、价值内化,进而认识事物、寻找规律、体验快乐;而教学过程不仅是交往过程、体验过程和建构过程,也不仅是知识传递,而且更是意义建构、价值内化、快乐体验的过程。

交往,就是快乐;交往,就是体验;交往,就是内化。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性的意义建构。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发展到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我们的“教”,就是不断地鼓励学生去再现人类认知过程和推动再创造的过程,就是不断推动学生自我发展的过程,就是学生不断创造快乐的过程。在设计和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养成学生优秀的思考方式和学习习惯,是我们责无旁贷的责任。

(2)互动生成

我们的教学过程要以爱护学生的表现欲、合作意识、价值内化为出发点,要鼓励学生参与,让学生把学习当作一种享受;用鼓励和肯定去激荡学生心中潮涌般的求知欲,去种植学生心灵的自信和好胜心,去唤醒学生心中萌动的成功感。让学生对问题的征服感和自我展示的上进心为教学的开始,让接受和背记为对知识的亲身实践和体验,变“一言堂”为“多言堂”,让学生自己去唱主角,变被动为主动的学习,把课堂当着快乐的天堂。

(3)价值内化

知识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是通过学生自身包括个体和群体已有的经验、方式和信念,在作为认识主体的学生与认识客体的知识之间的互动中,以主动积极的建构方式获得的,是能力增长的催化剂。学生接受新信息的过程,不仅仅是建立在简单的复述、记忆基础上的实际过程,而且是一种主动的理解、吸纳与变化的过程。这种接受过程,可以认为是一种心理上的快乐探究、碰撞与融合的过程,是意义建构的过程。课堂要让学生身心愉悦,这样学生的思维才活跃,才能够畅所欲言,才能够愉快地参与知识的活动、能力的养成。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自我探究、合作互助、成功的主人,让学生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进行主动的意义建构、价值内化。

朱华忠老师的“我当老师来上课”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生从自身应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快乐内化进而共同发展。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和促进者、情感体验的激励者、个性发展的促动者。在建构主义的教学中,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所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合作学习和交往互动的工具。

12.谈谈对护理职业的认识 篇十二

作为一门古老的汉字书写艺术——中国书法。在殷商至汉末时期逐渐出现, 经过甲骨文时代、古文时期、大篆、小篆、隶书、再到后来草书、行书真书渐渐流行的汉魏时期, 初具雏形。书法艺术在晋南北朝至隋唐才真正进入到繁华时期, 简单易写草行和真书则大大受到人们的欢迎与喜爱。著有《兰亭序》的书法家王羲之则在其出现后将书法艺术推入一个鼎盛时期。在唐代人们对他的书法赞不绝口, 甚至有些人纷纷效仿他的字体, 以此为荣。但是在人才鼎盛的唐代绝对不止王羲之这一个有名的书法家, 比如说颜真卿的颜体书法, 还有欧阳询, 柳公权等人们耳熟能详的大书法家。

书法一直传递出艺术的气息, 被誉为:浪漫的情诗, 优雅的舞姿;素雅的风景, 悦耳的乐曲。一直以来中国的书法都被人们所誉为“特别的艺术”, 尤其是汉字, 是中国书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国古代书法法则简史。在悠悠历史长河中汉字绝对是优秀文化传承, 它与祖国文化相统一, 与中华民族精神融为一体, 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但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也是世界艺术文化宝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汉字在漫长的形成过程, 一方面承担着思想交流、文化传承等作用, 另一方面它自身又形成了一种别出心裁的文化艺术。

书法一直展现着其独特的魅力, 汉字书法又被称为汉族独创的变现艺术, 在其悠悠历史中记载了一代代王朝的兴盛与衰落, 一段段脍炙人口的故事, 留给子孙无限宝贵的财富, 丰富的史料供后人研究, 开辟中华几千年的历史, 将过去犹如一幅幅画卷一样展现在世人面前, 供我们瞻仰。

书写方法:

描摹:简单点讲就是按照别人已写好的字样, 在其上面拓写, 我们常说的描红也属于这一类。

临写:通俗意义上的临写是说模仿别人的字体, 尽最大的可能将原作书写出来。

背临:多次模仿之后, 依据记忆能够写出来即背临。

创作:可以根据以往经验自己依照自己喜好重新写属于自己的作品。

1. 先秦书法

书法作为中国汉族传统文化中独有的一种艺术, 尽管书法艺术在东汉末才发生, 但是书法在汉字的萌生同时就已普遍推广开来。汉字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一段很长的时期。截至目前为止发现的有关汉字的史料, 一般都是考古是在陶制的瓷器上存在的文字。但在许多文字学家看来, 它们还不是文字, 在他们看来, 夏代之前是不会出现汉字的, 更何况或许在夏商时期就已出现了比较完整的文字体系。

我们可以从书法的发展过程中得知, 我国的书法具有各种各样的美, 一笔一划尽显形式美, 一撇一捺刻画线条美, 字里行间的对称美风格美等。在此之后书法的艺术性随着书体的变化也越来越广泛起来。在这一时期主要作品有:鼎铭文, 散氏盘, 还有甲骨文, 石鼓文等等

2. 汉代书法

在中国书法的发展史上, 汉代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一个时期。在这段期间内书法由篆书转变成为隶书, 再由隶书转变为简易的楷书, 以至于到了汉代末期, 汉字的书体就已初具规模, 所以不得不说汉代汉字书法是发展的重要时期。

我们知道汉代普遍是以隶书作为书写方式, 在东汉时期隶书进入了运笔流畅, 流派纷争的阶段。在隶书成熟的同时, 又出现了章草等。书法从出现到现在, 经过不断地沉淀渐渐成型。除此之外, 金文, 小篆却因为实用率较低, 适用面越来越小而逐渐消失在人们视野中, 但是玺印上依旧在使用。这一时期比较出名的作品有马王堆帛书、西狭颂等。

3. 唐代书法

唐代文化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历史发展的辉煌时期, 在这一时期的书法辉煌灿烂, 而且不断的传到日本, 韩国等国, 在我国汉字的基础上形成他们国家的文字, 现在人们所看到的日文, 韩文大多都是我国汉字演变而来的。在唐代, 书法可以说是进入到了鼎盛时期, 辉煌至极。这一时期的书法既集成前辈的优点, 又施展自身才能不断创新。大书法家王羲之, 还有随后青出于蓝胜于蓝的颜真卿, 欧阳询等人都是这一时期的书法“明星”就连当时的皇帝李世明都可以说是了不起的书法家呢!

楷书、行书、草书发展到唐朝可以说是步入到一个新时代, 时代气息浓厚, 对后代的作品具有一定的影响。

结束语

书法是华夏的象征;是祖先智慧的结;, 是炎黄子孙的灵魂。书法是国粹, 书法是瑰宝;书法是源远流长, 书法是博大精深。书法是古色古香的历史文化, 书法是千年不逝的精神。书法是中国的金字招牌, 书法是祖国的灵魂依托。书法是华夏精神的旗帜, 书法是民族意识的明灯。书法是中国人的骄傲自豪, 书法是文化人的意气风发。

参考文献

[1]邱振中.《书法的形态与阐释》[M].《神居何所》[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6第一版.

[2]《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书画出版社, 1979、10第一版.

13.谈谈我对雪豹的认识 篇十三

食品检验09-1班 张春跃

前言:雪豹是一种美丽而濒危的猫科动物,是促进山地生物多样性的旗旗舰。界上最高海拔著象征,是促进跨国界的国家公园或保护区环境大使,是健康的山地生态系统。因为它的活动路线定,易捕获,加之豹骨皮价格昂贵, 人类不断的捕杀雪豹,使雪豹的数量急剧下降。人类的活动给这种大型猫科动物带来了巨大的生存压力,没有人确切知道野外现存多少只雪豹,估计种群仅有几千只。孤寂的雪豹已被列入国际濒危野生动物红皮书。

外形特征:雪豹因终年生活在雪线附近而得名,又名草豹、艾叶豹。头小而圆,尾长,略短或等于体长,尾毛长而柔。体长110~130cm;尾长80~90cm,体重30~60kg。全身灰白色,布满黑斑。头部黑斑小而密,背部、体侧及四肢外缘形成不规则的黑环,越往体后黑环越大,背部及体侧黑环中有几个小黑点,四肢外缘黑环内灰白色,无黑点,在背部由肩部开始,黑斑形成三条线直至尾根,后部的黑环边宽而大,至尾端最为明显,尾尖黑色。耳背灰白色,边缘黑色。鼻尖肉色或黑褐色,胡须颜色黑白相间,颈下、胸部、腹部,内侧及尾下均为乳白色,与平原同的是,它前掌比较发达,因为其是一种崖生性动物,前肢主要用于攀爬。冬夏体毛密度毛色差别不大。雪豹周身长着细软厚密的白毛,上面分布着许多不规则的黑色圆环,外形似虎,尾巴甚至比身子还长。

体形特征:似豹而略小,全身呈灰白色,遍体布满黑色斑点和黑环。毛长密而柔软,底绒丰厚。尾粗大,毛蓬松。

外形:全身灰白色。头部毛短。鼻端裸露呈肉色或黑褐色,颊髭(胡须)较长硬,色黑白相间。幼体颊髭(胡须)白色。鼻端被毛短,没有黑色斑点。两颊有稀疏的小黑点。眼间和颊部中央密布细小的黑点,而颊部两侧黑点较稀,也逐渐增大。耳壳内白色,耳背大部为黑色。颈背部的黑斑点大而疏,似成5纵行排列。肩部和前肢的上部黑色斑成半环形。背部,体侧也隐约有少量黑斑。四肢的下端,足背皆有较清晰的黑色环纹。胸部、腹部和四肢内侧也隐约有少量黑斑。四肢的下端,足背皆有小黑点斑。臀部上方中央相连着5个黑点,纵列为一黑条纹。尾背面有十余个黑环。尾端黑色。

头骨:颅形稍宽而圆近于形。脑室较大。额骨宽突与眶后颧骨眶均较长且尖锐。鼻骨短宽,其前端尤为宽大。颧弓粗大。上颌骨额突呈三角形,且超过鼻骨的后端。眶间较宽。成兽的人字嵴高耸,尤老体更为显著。异状骨的突起向后伸出,尖而细直。鼓室扁而低,副枕突较长,在下方超出听泡。

生活习性:时独栖,仅在发情期前后才成对居住,一般有固定的巢穴,设在岩石洞中、乱石凹处、石缝里或岩石下面的灌木丛中,大多在阳坡上,往往好几年都不离开一个巢穴,窝内常常有很多雪豹脱落的体毛。巡猎时也以灌丛或石岩上作临时的休息场所。由于毛色和花纹同周围环境特别协调,形成良好的隐蔽色彩,很难被发现。昼伏夜出,每日清晨及黄昏为捕食、活动的高峰。独居,夜行性,晨昏活跃。雪豹猎食出去很远,常按一定的路线绕行于一个地区,需要许多天沿原路返回,夜行性,白天很少出来,或者躺在高山裸岩上晒太阳,在黄昏或黎明时候最为活跃,上下山有一定路线,多走山脊和溪谷。以猫科动物特有的伏击式猎杀为主,辅以短距离快速追杀。捕食山羊、岩羊、斑羚、鹿,兼食黄鼠、野兔等小型动物或以旱獭充饥。有时也袭击牦牛群、咬倒掉队的牛犊。有相对固定居住地点,育幼期多利用天然洞穴。黄昏

时,岩羊开始离开岩石到草地觅食,雪豹则随岩羊群活动,常以突然袭击的方式捕食岩羊,咬其喉部使之死亡。雪豹勇猛异常,善于在山岩上跳跃。它们把身体蜷缩起来隐藏在岩石之间,当猎物路过时,它们突然跃起来袭击。冬天寻不到食物时,它们就跑到低山区偷食人类的家畜和家禽。生态:雪豹是高原地区的岩栖性的动物。常栖于海拔2500~5000米高山上。夏季可在3000~6000米的高山上见到,冬季多随着食物的迁徙而下降至2000~3500米。但有的雪豹在冬季仍生活在5000米的高山上,在珠穆朗玛峰北坡考察时,曾在海拔5300米高山营地的附近见到过一只雪豹。雪豹并非全部都生活在海拔高的地方或是山上,内蒙古包头以西约10公里的乌拉山(最高仅2185米)一带的雪豹常年是在1000米左右的环境中生活。也有居住在600~1500米高的草原地带。

种群现状:根据1990年代的考察,许多雪豹小群出现在西伯利亚、蒙古、中国的北部和哈萨克斯坦的东北部,呈岛屿化分布,它们被上百公里的泰加林、厚厚的冬雪和荒漠隔离。这里的死亡带面积显著大于生命带,这些种群整体存活的可能取决于对各个被分隔的“核心”的保护以及它们之间在空间上进行接触的可能性。即使是最极端的条件下,雪豹不仅仍出现在100-200年前有记载的分布区,还有不少出现在以前并不知道的区域内。

雪豹至少仍分布于中国的阴山和太康山中一些被隔绝的山脉之中和西伯利亚南部的一系列区域内。阴山及太康山位于戈壁的南部或东南部,系从雪豹的主分布区分隔而来,至今无人能解释为什么雪豹会生活在这些区域里。

不利因素:

1、人为活动及经济开发致使其生境缩小,栖息地呈零星斑块状。过度放牧导致草场严重退化,作为雪豹食物资源的有蹄类数量显著下降。

2、非法偷猎直接影响并危及雪豹种群的发展。

3、动物园从野外的活捕,对种群下降也不可忽视。

4、非法贸易业曾经是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之一。

物种保护: 濒危物种公约(CITES)将雪豹列为附录I物种,禁止其进入国际贸易。1980年,中国政丶府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条例》(草案)将雪豹列为二类保护动物,至1988年正式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提为I级保护对象。近年相继在有雪豹分布的地区建立或筹建了一批自然保护区,如:东大山保护区(甘肃)、塔什库尔干保护区(新疆)。1992年,中国承办了第七届国际雪豹学术讨论会,对我国保护盒科学研究雪豹,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严厉打击偷猎及非法贸易活动。

2、严格限制动物园和其他饲养设施等从野外捕捉雪豹;动物园要进行协调,在有条件的动物园建立自我维持的繁殖种群,确保对动物园的供应。

3、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和羌塘自然保护区作为主要的雪豹保护区要加强有效管理和学报野生种群的监测。

上一篇:《整顿干部作风整治发展环境实施方案》的通知下一篇:《海的女儿》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