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课题研究,学习心得

2024-09-08

如何进行课题研究,学习心得(20篇)

1.如何进行课题研究,学习心得 篇一

读《听王崧舟老师评课》有感

新密市实验小学 冯雪霞

假期中看书不多,但继续看了《听王崧舟老师评课》一书。重温王老师的那段自序,颇有感受。“心中有佛,看人如佛;心中有魔,看人如魔”。想起了学校行政阳光轮训里李飏校长讲过的一个关于苏轼与佛印的故事。评课也如此,如果心中无智慧就不要指望对课堂中闪现的灵光能做出会心的响应。如果心无诗意,就很难发现课堂上流溢的美。所以评课时观照自己灵魂的一面镜子。在评课中,你在发现一个新的自己。你在评课时反观出来的是自己所拥有的教育智慧,你在评价课的生成效果时,最终检验的其实就是自己的质量内涵。一句话,评课就是评价自己。在教研岗位上每学期听过的课不下八十节。每每听完课后就想着要如何跟老师进行交流。从前的我只是在低段语文教学中滚了数次。要对各学科各个年级的课进行点评,还真得虚心学习请教。正如王老师在自序中提到的不仅要让执教者有收获,也要让自己有进步,要让所有的参与者都得到专业的成长与发展。将自己置身于真实的课堂情境中进行换位思考、移情体验。推己及人,由人返己,这便是评课这的大智慧、大境界。这也正是我们平常在评课中经常会思考的一个问题:如果是我来设计这个细节,我将如何处理。

回到语文的课堂,一堂好的语文课王老师认为有“三味”。第一味是“语文味”。语文课最大的问题不是怎么教的问题,二是教什么的问题。语文教学应该守住语文本题的一亩三分地,应解决“怎么写的”。语文味表现为“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拼句、咬文嚼字”的的品味。在王老师点评的《凡卡》和《猴王出世》两堂课中都体现了这样的语文味。他提到,语文学习必须睁大两只眼睛,一只眼睛主食思想内容,一只眼睛聚焦语言形式,得意又得言。但是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眼龙”,睁大了注视内容的烟,死闭着本该聚焦语言形式的目。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应该结合具体文本、具体语言、具体情境、在语言表达出、在文本秘妙处、在遣词造句出、在谋篇布局处实施唤醒、常常提示,方使学生双目炯炯、切实受用。还记得叶晶老师执教的《生命生命》一课,在刘建琼教授提出的这个意见之后又在班级中加入了语文味,在后来与我的交流中叶老师非常欣喜地告诉我学生的收获和表现是多么令人惊讶。

第二味是“人情味”。一堂好的语文课,必须有“人情味”。语文课要有情趣,枯燥乏味、机械科班的语文课注定不受学生的欢迎。二是指语文课要注重感情熏陶、价值引领,否则,语文课就会犯上“丧魂落魄症”,沦为“空心课”。三是指语文课要以人为本,充满人文关怀,对学生要尊重其人格、理解其需求、赏识其个性、激励其潜能,真正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在王老师点评的叶小平老师的《假如》一课中便是极好的体现。在复活文字感性生命的同时也点燃了每个学生的诗意生命。在邱劲老师的《地震中的父与子》里,父爱亲情如此演绎着,苏凌云老师的《四季》和《影子》也是这样引领着。

第三味是“书卷味”。一堂好的语文课,最好还能有点“书卷味”。有“书卷味”的语文课出庭时可能不觉得怎么样,但往往越嚼越有味道。充满浓浓的文化气息,内涵丰富的文化底蕴。这样的课堂常常灵气勃发、灵光闪现,活在教学设计上别出心裁,或在文本感悟上独具慧眼,或在课堂操作上另辟蹊径。在王自文老师执教的《古诗两首》和邹清老师执教的《秋天的怀念》两课中我嚼出语文的书卷味。一个难以驾驭的古诗,一个是一线穿珠的教学设计。都让语言和精神在课堂中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协同发展。

从书上别具匠心的文字里,我能感应到王崧舟老师魂灵里所内蕴的文化气质,正是这种气质,才让他的生命世界充满诗意与宁静,灵气与灵光凝聚成指向语文人生的无言大美。毫无疑问,做这样的教师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幸福,因为他能够在潜心修炼中端正自我,将魂灵放逐于“我心即佛”之境。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他为这本书所作的自序题目:不为点缀而为自省的评课。书中所评之课多为年轻名师执教,他们的课堂当然有着或多或少的瑕疵,但王老师总以从容的目光,或赞赏,或称奇,或意会,或质疑,坦坦荡荡,以朋友的心态对待,他说:“人只能看见自己想看见的。心中有佛,看人如佛;心中有魔,看人如魔。

“评课不是为他人作嫁衣,而为自省”道出了他高人一筹的评课境界。原来,评课不仅仅是评课堂的得失,还要多反思,多总结,这样才能通过评课这面镜子来关照自己的教学策略。王崧舟老师让我知道了,评课原来也是一门大学问。

书还未看完,但其中已有不少圈圈点点之处,如果能真将此书吃透,也能悟出语文教学与听评课的一己之得。知不足而勤勉吧!

2.如何进行课题研究,学习心得 篇二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认识,实践,指导

现在在初中数学新教材里面, 可以发现添了好多新的内容, 这样使数学教学课堂伸到了社会、生产、生活等方面。新学习内容引人入胜, 为了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与高效课堂的实施, 新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内容和探究性课题内容为我们学生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有启发作用, 这样我们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数学研究性学习?

一、教师要知道研究性学习的内涵

研究性学习的内涵理解是: (1) 从学习目的了解, 它是指向于培养学生自己去发现, 自己去研究, 自己去创新等等。 (2) 从它们的学习内容去了解, 主要是针对生活、社会以及全世界等几个方面。所以我们对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和生活都要研究, 不但研究学习方法, 还有研究他们的个性发展。

二、教师要理解数学研究性学习主要特征

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特征主要是体现在它的研究性以及实践性, 它为学习者、指导者个性特长和才能的发展留有足够空间, 并给学生提供了课堂自主参与、自主探索合作的学习机会。

三、教师要知道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要求

数学教材内容提出了教学目标: (1) 学会提出问题和明确探究方向。 (2) 体验教学活动的过程。 (3) 培养创新合作精神和应用能力。 (4) 以书面材料、口头材料、墙报等形式反映研究成果, 学会交流。这就是要求数学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教学不同传统知识的教学。

四、研究性学习实施中的教师应指导的思路和方法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法, 有很多学生没有科研和专业这种知识, 在研究过程中无法打开思路, 特别是初中学生, 他们有的受到挫折, 有的思维已经定势。在实施中的指导要加强针对性而展开指导工作。

1. 根本性的指导。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对课题研究, 没有什么知识作准备, 是谈不上研究的, 因此, 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指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 发现问题, 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1) 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 学生由于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 对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熟视无睹, 不善于有意识地去发现、去探究, 因此这是一块非常有潜力的开发地。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不断地引导学生、启发学生, 使他们做个生活的有心人。例如, 我在教函数时, 大部分学生真的搞不懂, 我针对这个事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如果你们到菜市去买青菜, 买20斤以内, 每斤0.8元, 如果买20斤以上每斤0.5元, 请同学们建立买菜 (斤) , 给钱 (元) 的解析式, 经过学生的分析和解答, 从而主动去理解掌握了分段函数, 而且根深蒂固。 (2) 从课本中, 课本中许多问题还需要去进一步探索研究。总之, 老师在数学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 我们教师要教给学生的不是知识本身, 而是获得知识的本领, 使学生自己去学习、自己会学习, 使我们的学生终身受益。

2. 课题选题指导。

(1)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课题, 并在实施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对课题研究的兴趣与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让学生真正对研究课题感兴趣, 他才会真正去研究, 才会善始善终, 真正研究出成果。培养学生兴趣与热情, 可以先从课题价值取向入手, 让学生知道他们所从事的“研究”活动的价值, 无形中使学生对从事的研究活动产生自豪感和使命感。 (2) 事先摆出活动中可能遇到的种种挑战, 激发学生的征服欲。比如, 在我们生活当中, 贷款购房这个问题, 一般我们是站在顾客的这个方面去考虑每次应付的款项等等, 这个问题学生很感兴趣, 而贷款中的银行方面能够得到什么效益。这样的课题能给学生走出课堂, 走出社会, 能够给学生自己广泛收集数据和各种材料, 学生自己能够进行调查研究, 这样学生就感兴趣, 学生的积极性也非常高。这是一个受全体学生欢迎的课题。总之, 研究性学习不但用于学习课程, 而且运用于数学学习中, 更有利于研究性学习和数学学习的应用功能得到发挥。

3. 研究方法的指导。

发现问题和选择课题以后, 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问题, 这也是同学们不太了解的。因此, 在进行课题研究之前, 首先要根据课题研究的领域和目的、对象手段的差异, 相应地确定一定的、合适的研究方法。适用研究课题的方法很多, 在指导学生的课题研究中我认为采用实验法、类比法、观察法、社会调查法、数据统计法较好, 应注意的是我们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多样的研究方法的差异, 以选择最恰当的方法进行研究。

4. 心理素质的指导。

研究性学习是要求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出社会去关注去解决自己要研究的问题。有的学生害怕又没有耐力, 在困难面前低头。因此, 我们要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教育, 培养他们的意识力, 我们老师要经常引导、支持学生, 不要让他们半途而废。在研究学习的教学中, 老师应该创设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的情境, 实现自主学习。还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探索、交流。我们的教师要鼓励学生有质疑的问题, 鼓励学生有争辩、发表自己的见解, 确保学生全程参与。

5. 思维方式的指导。

我们老师要经常培养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在教学中经常遇到一些比如“一个正三角形怎么样分割后才能拼成一个正三棱锥”?像这样的题目就能培养学生想象和思维能力。

五、在研究性学习指导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我们教师要观察学生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老师还

有认真指导, 使学生得到自信而进一步得到学习的提高, 我们的老师是学生组织者和建设者。

2. 我们的教师要和学生共同参与、共同解决问题, 为我们的学生创造很好的条件。

3. 教师要经常指导学生去执行任务而及时记载研究情况, 为以后进行总结提供理论根据。

4. 教师要经常指导学生收集资料、设计要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

3.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篇三

一、学生研究性学习应注重以下几个环节

从小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角度来说,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就是研究性学习追求的结果。我们在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中注意把握好几个环节:即明晰研究指向,一定要让学生对自己研究的主题有充分、明晰的认识;有分组合作研究,有研究就一定要有学生的合作,这里要特别强调合作意识对小学生的研究性教学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集大家的智慧更能够更好的搞好研究,因此在开展研究性学习中要事先做好分组;大组汇报交流,把每个组的研究情况进行交流,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交汇学生的学习思路、拓宽学生的视野;研究成果答辩,组织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成果答辩,进行质询,然后得出正确的研究结果。通过这样的研究性学习,就比较容易实现既定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提升学生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师要扮演好引导的角色。

我们现在所提的“研究性学习”其实质就是一种发现式教学,让学生先发现问题,然后带着问题深入到课本、课外读物等去研究探索。但作为小学生来讲,他们年龄较小,经验储备、知识基础和思维、研究能力相对较弱,认知能力、感悟能力毕竟有限,思维空间狭小,这就必须要求教师在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的过程中要加强调控、加强引导,以防学生的思维偏离学习的轨道。尤其在研究的初步阶段,决定研究方向、收集处理信息、组织合作探究、交流汇报等诸多环节,均需要教师悉心指导。因此教师不仅要“精”研教材,而且要在“导”字上下功夫。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主动加人学生的研讨、实践活动、及时掌握信息和反馈意见,适时调整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和频率。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适时点拨、适时引导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刚开始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时候。但同时我们也应当把握好引导的“度”,因为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如果引导“过度”,便会偏离这个目的。因此,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必须尊重他们的意愿,科学地引导他们自觉地完成研究性学习的整个过程。其次,教师应该加强对他们的学习方法指导和研究方法指导,进行“宏观调控”。可以进行集体指导,也可进行个别指导,针对各个学生课题小组出现的问题进行逐个指导。再次,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还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独立性、创造性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引导中教师要力求使用二种方法:一是激励法,当学生在研究中有突出的进展时,教师要及时表扬,让学生有充足的自豪感。二是激将法,当学生在研究中受到挫折时,教师要想办法激起学生的勇气。培养他们知难而进的争胜意识。

三、要营造研究性学习的良好氛围

可以说营造研究性学习的氛围,让每个学生都能自主探索,并能从中体验研究学习的乐趣和成功,是我们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条件。那么,如何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研究氛围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要做学生的知心人,朋友。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要改善师生关系,变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伙伴关系,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变老师“教”为学生“问”,要求学生和教师在一个平等的平台上展开讨论、对话。第二,教师要尽量放手,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动”,教学中要尽量让学生“动”起来,这样才会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凡是学生能观察的要尽量放手让学生去观察,凡是学生能思考的要尽量放手让学生去思考,凡是学生能说的要尽量让学生说。语言是思维的表现,只有学生说出来,才知道他的思维方式是否正确、灵活、合理,是否具有创新性。第三,要始终用信任、赏识的心态对待学生。在学习中激励学生去发现,引导学生去研究,组织学生去探索,用欣赏的眼光去支持,用热情的语言去赞美,从而使教师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和激励者,进一步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

四、培养创新意识,开发学生潜能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对学生开展研究性教学来说也是十分必要的,教师要积极创设问题情境,积极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多层次的活动,畅通学生创新思维的渠道,通过培养,使学生具备较强的问题意识,遇到问题敢于质疑,批判意识,敢于标新立异,提出自己的不同观点,创新意识,敢于开拓创新,用新的思维方式、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同时还要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在实践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改变教师讲,学生听记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研究。

4.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篇四

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及原作者

警方警示:严防QQ诈骗

汇集中国最好的大学和专业 如何指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

黑龙江佳木斯市第十一中学

李 莉 韩炳辉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正确地组织和指导对于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性、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课程。但由于其研究的方式、方法对学生而言较为陌生,因此在操作过程中易出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指导教师及时帮助和指正,以保证课题顺利地实施。

一、选题阶段

研究性学习选题的来源是很广泛的。认知结构、经验等一些客观因素的作用,使学生在选题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1)选题过大,如:某研究小组所选取的题目是“心理问题”(经指导后确定为“青少年犯罪原因调查”和“代沟问题”)。

(2)题意模糊,缺乏目的性,如“人与文学”、“我和战争”。

(3)实施难度过大,如“城市污染治理”(经指导后确定为“城市污染情况调查”)等。

选题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专题研究工作进展的快慢,成果的好坏,甚至整个工作的成败。因此,在选题的过程中,指导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需要性原则

研究的课题应与社会生活和科学文化事业密切相关。反之,研究没有现实意义,没有科学价值的选题只能导致劳而无功的结果。2.创造性原则

强调学生要有创新的思想,力求有新的见解,学习创新的方法。3.科学性原则

要体现一种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能保证研究性学习中自主性探索方向的正确性。4.可行性原则

要求学生量力而行,力争从自身的兴趣爱好、知识水平、实际能力出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避免不切实际的行为。5.典型性原则

选题要少而精,适合于大题小做,适合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力求避免选题时凑热闹,贪多求全,大而无当。

指导教师应注意在尊重学生自我选择的基础上根据以上原则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研究性学习的题目。

二、实施阶段(一)收集信息

全面科学地收集信息,是得出科学结论的重要前提。实际情况的调查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实验法和调查法等。

调查法是学生运用得相当普遍且有效的一种收集第一手信息的方法。

采用问卷法时,学生基本能够根据课题需要自主地设计调查问卷,但易出现以下几个问题:

(1)问题设计过直、过露,不够清楚明白,使被调查者很难理解题意。(2)无法验证被调查者是否真实地反映情况。(3)出现被调查者不合作的情况。

(4)调查者的数量不够直接,影响问卷的代表性。

指导教师能够帮助学生充分地估计情况以使问卷的设计更为有策略,并注意问卷尽量采用无记名方式,否则被调查者容易产生顾虑。问题设计尽量简短并对每个问题巧妙地设计几个相关问题,穿插在问卷的不同地方以检验被调查者的回答是否反映了真实的情况。

学生在采用谈话法时一般都比较注重在自然、融洽的气氛中进行,并且能够明确目的,基本能做到不偏离主题,但有时会忽略对调查对象的引导,甚至暗示调查者的回答方向。指导教师应帮助学生在采用谈话法之前进行充分的准备,使谈话有序地进行,并帮助学生选择谈话的对象,使对象中有各层次的代表,从而全面反映情况。(二)具体操作

学生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缺乏阶段性目标的具体设汁而导致课题的实施不能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

教师在这方面的责任有点像研究助理、倡议人、民意调查员、竞选策略员、热忱的朋友等所有角色的组合。在创造产品的阶段,学生应该是破土而出的专家和领袖,教师只起到协助而不是权威的作用。教师问的典型问题应该是:我能帮你什么?你有没有困难?你是不是需要从学校图书馆借书?想不想听听我的一些想法?我们可以通过什么途径筹款购买你所需要的物品?教师在管理上起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学生不偏离正轨,实现中间目标,进而达到最终目标。

三、结题表述阶段

研究性学习的成果既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所谓有形的成果主要指学生制作的图表、模型,撰写的小论文、实验报告、表演剧,养育的动植物等。学生对于某个专题的研究水平,包括对知识理解的广度与深度、掌握的程度、研究的方法的科学性,运用知识说明、解释问题,阐述观点的恰当性,制作、操作技能的水平的精巧程度等。

对于有形的学习成果,由于经验的不足,缺乏总结性的技巧等诸多原因,学生的总结、调查报告、小论文等存在着行文不规范等问题,如不是正规的总结性报告,有时仅仅是罗列了一些调查的结果;尽管在研究过程已经深入地讨论过但无法得出好的有建议性的结论,与研究目的不相符合,脱离了主题等问题。

教师在指导学生总结时要提出如下的要求:(1)要从实践中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

(2)要实事求是。总结中所涉及的时间、地点、数字、事例等必须完全真实,切忌凭空杜撰、夸张或报喜不报忧。

(3)安排好总结的结构。例如以下格式:标题、正文(a.基本情况介绍;b.成绩和经验;c.存在问题)、总结的日期等。在具体指导时教师还应注意态度诚恳、委婉地传授知识给学生,而不要采用尖锐的批评或说泄气话的方式,应该使学生感觉到教师最关心的是帮助渴望成功的学者尽可能地达到优异的目标。而指导教师又应积极地为学生的成果寻找展示和表达的机会,以激发学生继续进行研究的兴趣和动力。

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体现的创新的意识、探索的勇气、与人交往的协调合作的态度,学习中的自我管理、制订计划的水平,在学习中发展的自信心,对于某方面的兴趣关注等情感方面的收获,学习中获得快乐体验等,虽然这些成果有的可以在有形成果中得到部分显示,但更多是难以显示的,而且也无法给予确定的评价。尽管如此,比较起有形的成果来,它们也许具有更重要的价值,应得到更多的关注。

四、学习成果的扩大和深化

学习成果的扩大和深化主要是指利用研究性学习中取得的各种学习经验、成果,促进新的研究性学习的展开。有形的成果、无形的成果,对于学生从事新的学习,都是不可多得的财富。

(1)扩大学习成果的影响面,有利于强化成功的感受和学习的收获。(2)获得的体验、经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阶段性成果有利于拓展新的学习课题。

(4)分析和反思学习中的不足和问题,有利于学生改进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等。

5.《如何进行课后反思》心得体会 篇五

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校本培训教研活动《如何进行课后反思》,活动开展完后,使我受益匪浅。在以前的教学中,我们对教学反思并不陌生,每次课后都会写教后反思,但是就是认为是对教学中发生的一些事情的回顾而已,在思想上并没有十分重视,经过学习之后,使我对课后反思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这次学习让我明白,教学反思是教师理解、评价教学实践的一种手段,是对经验的重新组织和重建,它需要教师有意识地持之以恒地积累点滴的经验并加以审视,并需要提炼和升华经验。就拿最近我教授的《将心比心》来说吧。将心比心的话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说到,在过去的教学中,我只是就课文的资料进行讲述,想当然地以为学生是懂得,但事实却相反,这次,我通过几个事例“就要开始考试了,我却发现自己没带笔,正在我焦急万分的时刻,同学递来一支笔!这个递笔的同学就做到了将心比心!”此时,我问同学们,什么是将心比心呢?孩子们响亮地回答“将心比心就是急人所急!”接着我说,我有笔答题了,结果考了全班第一名,这位同学由衷地祝贺我,大家想想,这算不算将心比心呢?孩子们愣在那里了,我提示:这更是一般人做不到的将心比心啊!这位同学让我实现了愿望啊!孩子们马上答道“成人之美!”到这里,教学环节与文本内容相契合,但还有一定的挖掘性,我为了使同学之间的关系和谐,又就近期出现的嘲笑他人的现象举了个现实版的例子:贺子龙同学不按要求胡乱写的几句话就当习作交上来,大家笑的前俯后仰,贺羞得快哭了,可大家一点也不理会;接着我又将习作不达标的作者读出来,大部分同学又笑了,而被点名者一个个虎着脸;我读了优秀习作,我问:“谁的习作敢和人家比一比呢?”全班人都静悄悄地!我说:“那现在就该我笑话你们了吧!”全班人还是静悄悄地!此时,我告诉学生们,你不喜欢的事,别人估计也不喜欢!这就像我们即将学习的一句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通过这样的探究,学生对“将心比心”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比就课本说教有更好的收获。

课后反思也不是一般地回想教学情况,而是深究处于教学的决策和技术以及伦理等层面的教师自身、教学行为、教学过程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时,有关溶洞的资料我就不怎么清楚,给学生讲解时,感觉吃力啊!看来古人的“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得有一桶水”的古话还是不能丢啊!

课后反思就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自身的教学行为不断进行反思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和课堂情境作为认识的对象,对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知的过程。从去年开始,我们学校积极开展“先学后教,当堂完成”的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具体的教学情境,进行预先设想好,使学生真正体会自主探究知识的乐趣,教师要以开放的心态接纳不同的观点,从多角度积极思考问题,探究教学活动,并对自己的选择与行为负责,使人更清晰的理解自己的行为和行为的后果,从而更理性、更有目的地开展行动。在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时,我给学生一个自学自导“快速阅读课文,概括出漓江水的特点,桂林山的特点并读出相关语句。”这样的设计,比老师讲解要有意义的多。

6.如何进行远程培训学习 篇六

更新时间:2012-5-18 22:30:13

很多老师对网上培训的意义认识不够,总是觉得学校安排了这样的任务,就不得不去完成。大多数老师存在着应付的心理,认为按照培训的要求做好各项工作就可以了。其实培训的内容很多是贴近我们教学实际的案例故事,从别人的处理方法和专家的建议中,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少走许多弯路。在培训学习阶段我们可以对照自己的教学,一边学习一边实践一边总结,这样我们才能不断进步。

我也没做出什么突出的成绩,只想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引导大家如何对待网络培训的学习。我参加了2010年的知行中国班主任培训学习,一路走来,一路花开。我作为一名普通的培训学员,抓紧一切时间进行研修学习,听课,跟贴,写作业。我觉得只有实实在在地学,实实在在地思,实实在在地写,才能得到真正地提高。

我的培训成绩一直在我们舒兰培训班名列前矛。因为我总是反复听课,反复琢磨专家的教育方法,及时记录自己的学习心得,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加以改进。就这样,我一边参与学习,一边坚持写作。在一次“知行人物”征稿活动中,我的一篇日志《在知行路上躬身前行的人》8月7日在研修网首页发表了,这一次给了我很大的鼓舞,使我看到自己的潜心学习终于有了回报。紧接着8月25日,我的第二篇日志《忙而有序的开学第一天》在研修网的滚动位置发表了。8月27日《践行弟子规成了我生命中的必修课》在班级管理堂栏目组展示了。9月10日北京研修网的主编陈敬宏老师给我打来电话,让我参加学以致用、在岗实践第七次学情通报会。9月13日在学情会上,研修网周卫老师对我的日志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说我的经验从学习中来,从实践中来,真正做到在培训中受益。9月22日,我又接到研修网翟峰蕾老师的电话,希望我的稿子《我是如何用所学指导改进实践工作的》经过研修网修改成题目为《学习-反思-实践-总结-提升》 作为导师组的范文,我的又一篇日志《赏识孩子的同时别忘了赏识家长》作为典型案例类征文在导师组推荐征文范文及作业活动中交流。项目组一共展示七篇文章,我被选中两篇。10月15日晚在知行中国公益讲堂我针对家校沟通的形式、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做了题目《以心换心,沟通无限》的汇报。我的另一篇日志:给“特别”的家长一份特别的“爱”也作为推荐阅读篇目。

我曾经在一次报告会上写下了这样的体会:为了抢时间学习我们都成了夜猫子。我和所有上网偷菜的人一样,对网上师培也特别执着。因为我们没有太多的机会出去向名师名家面对面地学习,而现在我们有了这么优越的条件,坐在家里就可以听讲座,看视频,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这是多么难得的机会啊,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这样的机会。成绩只能代表着过去,我们只有更用心地学习才能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才能把培训的路走得更踏实!更久远!

7.浅谈如何进行有效合作学习 篇七

一、引导学生设立适当的小组学习目标

合作学习中, 目标的实现与完成是以小组来衡量的, 也就是说小组成员是一个利益共同体, 有着共同的目标, 因此, 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 成绩好的学生应该在完成自己的任务之后主动地去帮助其他的学生, 帮助那些基础不够好的后进生。而作为成绩较差的学生, 受集体的荣誉感或者是自尊心的影响, 他们也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积极完成学习任务, 以此保证不给小组拖后腿, 不会因为自己的原因而影响小组的成绩, 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比如, 我们在语文学习中, 经常会遇到一些记忆性的知识, 要求学生背诵段落或者诗词, 或者是听写词语, 这时候就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 各小组之间展开竞争, 学生的积极性容易被调动起来, 在学习中, 每个小组的成员之间, 积极配合, 优等生带动差等生, 帮助他们进行快速记忆, 学生都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 学习效果不言而喻, 这样做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还有利于班级学生之间的感情增进, 小组以及班级的凝聚力,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也得到了很好的增强。

二、要充分发挥小组组长的作用

对于班级内的各个小组, 教师无法每个学生都照顾到, 这就需要小组内的核心人物也就是小组的组长来组织本小组的学习活动。关于小组组长在一开始可以由教师指定, 一般都是选一些成绩比较好的, 同时又有一定的组织能力的学生来担任, 也可以由学生民主选举, 或者是学生推荐。作为组长就要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组织组内的成员有序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要让每一个成员都有表达的机会, 尤其是一些后进生要积极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 要引导小组成员善于倾听别人的发言, 找出别人的优点, 积极学习与借鉴, 取长补短, 同时还要注意避免交流中的雷同之处, 要注意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要引导各成员在发表完自己的见解之后, 善于分析总结。还要注重给每个成员展示自己的机会, 在班级交流时要争取让每一个成员都有机会, 不要只是让成绩好的学生去进行小组展示, 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成员。同时还要注意小组的团结, 要引导各成员之间和睦相处, 互帮互助, 增强小组的凝聚力, 让每一个成员都全身心地投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

三、要明确小组内每个人的职责

小组合作学习时, 为了能够更好更快地实现学习目标, 完成学习任务, 保证每个成员都有所成绩, 都能参与到学习中去, 小组活动时应该进行明确的分工:有组长, 有记录员, 汇报员, 还要有操作员。小组长主要负责学习时的组织, 检查每个成员的学习情况。记录员主要对每个成员的发言进行记录以及整理, 这个一般都是选用下笔较快的学生担任。汇报员主要是负责汇报小组的讨论结果, 一般都挑选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担任。操作员主要是负责小组内的操作工作。各成员的分工明确后, 还要注意定期更换或者是做适当的调整, 争取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锻炼, 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四、对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要进行及时的评价

评价是必不可少的, 在学生回答了问题后, 教师一定要进行相应的评价, 尤其是对于学生独到的见解, 教师一定要进行及时的肯定与表扬。但是一味的表扬也是不可取的, 教师进行评价主要是为了指导学生, 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以便更好地促进我们的教学, 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 学生回答问题错误时, 教师不要轻易地批评, 批评要慎重, 在指出错误的同时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给予适当的鼓励, 给学生学习的信心与动力, 另外还要注意评价要客观, 要让学生在挫折中吸取教训, 总结经验, 明白今后努力的方向, 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得到发展与提高。

五、合作学习要融入课堂教学之中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所学习的内容, 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 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很好地交流探讨, 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提高。比如, 在教学《最后一课》时, 教师可引导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谁是小说的主人公。小组交流时, 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发表自己的看法, 积极引导学生互动, 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还可以组织一些朗诵比赛, 或者是讲故事比赛等活动, 增强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并且教师要对于每个小组的表现, 及时地进行鼓励, 评价以及总结,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8.如何进行课题研究,学习心得 篇八

一、弄清化学实验与研究性学习的关系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化学“以实验为基础”的基本特征,挖掘和开发化学实验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功能,对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一)化学实验是研究性学习的一种重要途径。化学实验是学生化学学习中的能动的实践活动形式。它既能为学生创设亲身参与实践的情境,又具有获知、激趣、求真、循理、育德之教育功能。其实验的功能和研究性学习的特征决定了化学实验必然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

(二)化学实验作为研究性学习途径的教学策略。在化学教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要充分挖掘化学实验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功能,发挥化学实验在研究性学习中创设问题情境、验证假设或猜想等环节中的作用;研究开发研究性实验,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去发现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实现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式学习向主动研究性学习的根本转变。

二、化学实验与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

通过化学实验开展研究性学习,必须着力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必须依据学生的知识能力来确定研究课题,特别要依据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来选择适当的研究课题。

(一)结合化学教学选择研究课题

当今课改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适当增加一些探索性实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CO2的物理性质的溶解性时,我将其改进为探索性实验:根据现有实验条件,如何进行CO2溶于水的探究?首先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讨论交流设计思路,然后筛选确定最佳方案,继而实施实验并得出实验结论。这种探索过程比空洞的讲授更能调动学生利用多种感官主动参与信息加工、构建知识,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更好的开发。

(二)结合化学课外活动选择研究课题

利用化学课外小实验、趣味化学实验、化学小魔术等积极探讨化学实验的设计方案,研究化学实验现象、实验装置、实验操作、实验观察、实验记录、实验分析和实验报告。例如,NaOH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原因探究,[猜想](1)H2O使酚酞变红(2)Na+使酚酞变红,(3)OH-使酚酞变红?[设计方案]分别向H2O、NaOH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观察颜色变化。[进行实验]取三支试管依次加入1-2ml水、NaCl溶液、NaOH溶液,再分别滴几滴酚酞试液,水和NaCl溶液都不能使酚酞变红。[分析结论]H2O和NaCl溶液不使酚酞变红,说明H2O分子和Na+均不能使酚酞变红,NaOH溶液使酚酞变红说明不是其中的H2O分子、Na+的作用,而是其中OH 使酚酞变红。[反思评价]方案和实验中可以取消H2O滴加酚酞的实验,只做NaCl溶液和NaOH溶液分别滴加酚酞的对比实验,则更简化,更懂得原因。

三、在化学实验中进行研究性学习

(一)设计实验方案

在学习CO2与H2O反应这一化学性质时,让学生设计:怎样证明CO2与H2O反应生成了H2CO3?学生提出了如下方案(1)将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石蕊变红。(2)湿润的紫色石蕊小纸花放入充满CO2集气瓶中纸花由紫变红。(3)①先将干燥的紫色石蕊小纸花喷盐酸或醋酸,小纸花变红;②将干燥的紫色石蕊小纸花喷蒸馏水,小纸花不变红;③将干燥的紫色石蕊小纸花放入CO2集气瓶中,小纸花不变红,④最后将喷了水的紫色石蕊小纸花放入CO2集气瓶中,小纸花变红了。师生讨论后,确定方案(3)。并明确该方案中①的目的是知道酸性物质使紫色石蕊变红,②、③作用分别是排除H2O和CO2使紫色石蕊变红,④紫色石蕊变红了,说明CO2与H2O反应必有一种酸性物质生成的缘故,从而探寻到CO2与H2O反应的正确结论。

(二)改进实验装置

教材上有些实验装置复杂、实验费时费药 ,有些实验现象不够明显 ,有些实验污染环境严重等等,教师可带领学生对这些实验进行改进。例如,用Mg、Zn、Fe、Cu与稀硫酸、稀盐酸反应探究金属活动顺序时,改成在点滴板上做学生分组实验,不但便于观察反应速率,而且药品用量比原来少了许多。

(三)开展家庭小实验活动

家庭小实验没有给出药品、仪器、步骤、现象等,靠学生在家中独立完成,学生能动的发现可用水杯代替烧杯、筷子代替玻璃棒、眼药水瓶代替滴管、吸管代替导管等,进行一些有趣的家庭小实验。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9.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篇九

学生自主性学习是获得新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新课程标准提倡“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有组织、有目地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下面,浅谈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教师要引导学生确定明确的自主学习目标。学生的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爱学什么就学什么,爱怎样学就怎样学。明确为什么学习、学习什么内容,怎样开展学习,是每个学生必须明白和学会的问题。语文教师要有目的地、有组织地、有步骤地去引导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应该怎么做,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明确学习的内容;怎么学,怎样解决问题——明确学习的方法;要学到什么样的程度——明确自主学习的目标。这样,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

二、教师要明确学生在自学中应该要解决的问题。

我的方法是:

1、课题思考:课题写了什么,它和文章内容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取这样的题目,你能不能设计出更好的题目来?

2、课文内容方面思考:文章写了什么内容,为什么要这样写(写作意图),作者又是用什么方法写的?

其它细节方面,比如要引导学生懂得预习什么——(1)读通课文,读准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2)课文主要写哪些内容(3)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等;还要引导学生懂得怎样预习——(1)自读课文、朗读背诵(2)利用工具书:查找字典、词典、阅读课外辅导书(3)同伴交流等方法。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始终围绕着明确的学习目标展开自主学习,有效地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

三、教师要引导学生合理利用课程资源,优化整合资源。语文学习无处不在,“生活处处皆学问”,学生是学习资源的直接开发者。学生自主学习始终是围绕语文学习目标展开的,教师要引导学生懂得开发和利用身边的各种课程资源,从身边的一切文化环境中获取有效的学习资料。(1)教师要引导学生怎样获得学习资料——网络查询、阅读课外读物、查找学习工具书、同学之间互相交流等方法,还要学会选择最直接而有效的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如:学习生字新词——查找字典、词典,懂得字词的读音和词语的含义;学习古诗——联系课文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诗歌的意境等方法。(2)教师要引导学生有选择性地获取有用的学习资料。学生收集的学习信息往往是繁杂多样的,甚至是五花八门的,可能会造成学生取舍不当或者不知道如何选择是好的现象,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获取关键有用的学习资料,切不可让学生盲目而为之。只有教师正确引导学生综合利用这些课程资源,才能有效地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

10.如何进行课题研究,学习心得 篇十

班》心得体会

良好的师德师风,不仅有利于教师能够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而且有利于树立学校良好的声誉和我们整个教育系统的形象。师德师风建设是确保教育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所在,更是学校的立校之本,教师的立世之本。我们不能为了个人经济利益而违反严禁公办教师有偿补课、办班的有关规定。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要继续做到“三讲”、“三爱”、“三学”。所谓三讲,即讲政治、讲师德、讲贡献;三爱,即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三学,即学吴玲、学长霞、学奥运。把这些落实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努力践行,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接受群众监督,做一个学生满意、家长满意、学校满意、社会满意的教师。

为此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贯彻方针,以德育人。

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转变学习方式,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大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教育献身,无怨无悔。要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格要求,严谨治学,刻苦钻研业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的荣誉,尊重家长,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注重身教,注重情感的交流与投入。

2.胸中有爱,严慈相济。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要深深地懂得,教师对学生的爱,不能局限于个别的对象,而是面向全体学生。教师所肩负的是对一代人的教育使命,并非对个别人的教育任务。这种责任和爱能超越一切,汇聚成一股无可阻挡的力量,我用我的爱心感化着学习困难的学生。当然,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无原则的,而是始终与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要爱中有严,严中有爱,爱而不宠,严而有格,严慈相济,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

3.博学之,审问之,与时俱进,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要开阔眼界,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因此就要多学习、多倾听、多观察、多思考。坚持读书学习,与时俱进,紧紧围绕“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以及相关党的理论知识进行学习,尝试新教法,不断更新教学观念,转变工作作风,努力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牢牢树立“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树立了学生主体观,以情激情,努力构建多彩课堂,使学生爱学、乐学、会学,做一个又红又专的党员教师,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为人民服务。

11.如何进行文科综合科目学习 篇十一

文科的知识固有的庞大的系统使得无论是讲课还是自学过程中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表面上看只是学很小的独立的某一部分知识,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你就会发现,甚至一个细小的词语都会牵扯到其他部分乃至其他科目的知识。正是由于文综科目的这个特点,如果不经预习就直接在课堂上一古脑儿被动地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理解掌握自然很难到位。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嘛。

预习是文综学习的起点,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这开端上就要切合以上说过的文综科目的特点,万万不可畏惧麻烦而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仅作浏览,而对浏览过程中明明已经发现的疑虑和发散点置之不理,首先就要动用自己已有的资料对其进行查考自学。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得预习本身这一遍学习事半功倍,而且更能使得你对课堂内容实现最大化吸收:在老师短短40或45分钟内讲解的貌似只是皮毛的东西中,你可以把握皮下的脉络神经;他不经意吐出的精华内容,不经过这样科学的预习可能根本意识不到,而你可以。这就好比在起跑线上你顶到了起跑线而别人尚存半步距离。这半步也许恰恰就是决定谁更先擦到终点红线的半步,马虎不得。

另一个问题就是在预习过程中的取舍问题。如果仅仅读了我上面的话,以我的经验,我想大多数人都会头疼了,因为高三的时间毕竟有限,文综固然重要,但语数外更是敲锣打鼓地喊着要时间要精力。所以在简单的预习过程中如果过分投入精力就很可能顾此失彼,影响大局。鱼与熊掌得而兼之的最好办法恐怕就是各取一半了:就个人经验而言,预习毕竟不是系统学习的全部,我觉得最重要的事情是搞清楚关键的联结点,掌握结构就等于掌握了骨骼,在听讲过程中慢慢讲具体生动的知识填充进去,将已经建立起来的框架部分丰满起来,也就达到了我们的目的。那么在预习的时候就有必要分清轻重,例如过于琐碎的纯知识部分就可以一带而过。

二、听课与复习

如果将整个文综部分的学习比作是一个细胞的话,听课这一部分无疑是细胞核了。在文综学习上,许多同学有一个误区,认为文综知识细小琐碎,只要认识了,记住了也够了,进而认为只要自己看看书也就够了,听不听课无所谓。而事实上,非但不是如此,而且正好相反,文综的系统性和全局性非常强。我们应对文综仅仅一年,而各科老师无不和它交战数年,仅就经验而言,也理应比我们拥有更强的整体把握的能力。所以不光是出于对老师的尊重,即使完全为自己考虑也应该珍惜利用每一个可贵的45分钟。然而人的生理需求使得一般人再努力严格的要求自己,也总有走神的时候。记得初中一位老师那时就教过我们:要学会走神。这句话乍一听很诡异,但其实很人性。在我看来,就是在例如调节气氛时说小故事的时候就要把握机会好好放松绷紧的神经,养精蓄锐,好好走神,将集中充沛的精力储备投入到接下来关键的讲课的部分。这只是其中一例,目的是为了告诉大家,多观察自己每个老师惯用的课堂进程安排,学会正确的走神,好钢要用到刀刃上。

而集中精力听讲的时候还要注意做好笔记。这里要明确一个概念:什么是好笔记。并非越详细或越简洁的笔记就是好笔记。脉络清晰,详略得当的才是好笔记。而且做笔记和听课本身千万不要冲突。如果遇到讲课节奏比较紧凑的课,如果力求笔记的完美势必影响听课,那么如果是我,就宁肯笔记无比潦草,哪怕课下再次整理加深记忆,也不会一心一意写笔记以至于耽误接下来更重要的内容。

其实说到听课,对于文综来说和复习是一气呵成的。因为整个高三其实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进行复习。并不是只有课下自己进行的复习才叫复习。这一点就和上课时听课的重要性互为命题了。除过课堂上随着老师按部就班的复习之外,还要自己有理由条地调整自己的节奏复习。这一点就很类似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每一个班级总用那么几十个人,你也总会有适合自己的独特的节奏和方法,也总会有和大家脚步一致的时候。课堂上,老师带领大家走完了一起要走的步子,接下来就要靠自己了。独自复习的时候,仍然要以课堂上接受到的权威信息为主干,继续添砖加瓦,有自己的风格和路数。既然是具体问题,自然就要具体分析。集体性的复习提点到的必然是大家的漏洞,却未必是自己一定的缺憾;反之,没有提到的,自己也未必就扎实了。自己复习的核心就是找出这些被忽略了的伤疤,好好的修补。不要让木桶最短的一块木板限制了自己的容量。

三、知识的巩固

走过的路自己未必记得,同样的,学过的知识自己也未必就一定掌握,更不要说各科知识的系统化和网络化。然而我们达到最终目的的唯一手段必须是掌握而非学过知识,于是方法问题就再次提上桌面。

首先一味的重复绝对不是有效率的办法——这并不是否认它不是有效的方法,而且必要的重复也还真是不可或缺的。但是试想如果把有限的精力投入无限的重复当中,并且用重复对付一切,以不变应万变,毕竟也算得上是蠢办法了。

真正的掌握不应当只是停留在熟记或者说掌握了课本知识的层次上。如果只是这个水平的话,应付期末考试没有问题,因为它有明确的范围和阶段的提示。但是到了荷枪实弹的高考考场就会显得捉襟见肘。这样,文综高考对所有考生做出的潜在要求就是将各科知识系统化、网络化。非如此不能掌握真正清晰的骨架,也就不能将点状的知识变成串,进而变成面,为我所用。

为了做到这一点,平时的预习、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就应当学会总结,善于总结,在知识的学习上做到瞻前顾后。瞻前,就是要有预见性,把自己的见地和思考融入知识本身;顾后,就是要学会联想,在学习某一具体知识时,联想到从前学过的重要点,融会贯通。

记得在我学习文综的时候常常用到的一个简单易行的小方法就是自己描画知识体系图,大多数是树状图。这不是什么固定的方法,也可以用出自西方的思维导图,形式是多样不限的,目的却只有一个,就是弄清楚所有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让它们在脑海中不仅有血有肉,还有好的身架去支持知识完整地站立并且好用。在这一点上,实用主义是至上的。并且在听课过程中尤其要注意领会那些专门讲结构的课程。

四、考场技巧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朝把示君,可有不平事。

要想实战的时候游刃有余,平时就不要只把模拟考试当成苦差事,要善于从中汲取成功的乐趣以及失败的教训。

具体说来,其一就是通过模拟知道了各科题目在一张试卷上的分布状况,这是一个机械的东西。凡是机械的东西都是最好对付的东西:多次演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哪里应该用到哪科知识,也就从而知道了如何根据分值的分布状况,给不同的题目分配不等的精力和时间,在解答分科知识试题的时候不要拖泥带水,要运筹帷幄,善于宏观把握,切忌断章取义,片面理解。总而言之,就是要建立一个俯瞰整张试卷的高度,不要把自己陷入试卷布出的困局当中,要争取主动。积极调动平时所学,平时所思,平时所得,在平时复习已经形成的良好框架基础之上,稍加琢磨,熟练合理地运用各科知识。

至于实战中更具体的一些关于各种题型的应对技巧方面,我也有几句话要嘱咐。我们首先要面对的是300分的试卷中的重头戏,也就是总分值140分的35道选择题。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选择题是一张文综试卷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在每一次ABCD的判断上要慎之又慎,原则是胆大心细。不要过分犹豫,要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虽然这不排除可能判断失误。但是经验告诉我们:每一次都不相信自己的结果远远糟糕于相信自己的结果。而且要善于从题干,甚至是别的题目中找到答题的线索。举一个小例子,我在答文综中地理题的时候,有时很需要地图来提供线索但题目为了增加难度是不给出地图的,我有好几次都曾经从其他题目中给出的地图中根据自己已有知识做出定位和判断,最终拿到了这个题的分数。

后面的材料题问答题形式上略有不同,但有着很强的共性。在考虑答案的时候要有整体思想,组织答案要有严密的逻辑性,以碾扫式的答题方式为骨干,不要漏过应有的答案。因为这类题目的答案经常都是发散的,通俗的说就是让你以有限的材料为头首,进而发现课本中与之密切相关的所有知识点。严密两个字是核心中的核心。

其次也就是一些心理战术了,这些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统一战术,胆大心细,其他科目可以胜任,文综一样也没有问题!

12.如何进行课题研究,学习心得 篇十二

一、培养旺盛的求知欲

1、引导学生注重发掘、发挥和发展自身语文学习的优势,

使其在心理上有一种良好的自我暗示, 从而提高语文学习的信心。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 我组织他们写周记, 鼓励他们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 所思所想;在批改时投入大量的精力来寻找每篇文章的闪光点, 并予以及时表扬, 当堂范读, 唤醒学生沉睡在记忆深处的成功体验, 优化学习心理。

2、教学中充分发挥语言文字的表现力和魅力, 让学生领悟文章蕴涵的情和意, 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要用饱满的热情讲授每一节课, 让自己的情绪感染学生, 使学生兴味盎然。

3、教师在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教学过程中, 可采取“低、小、多、巧”的教学模式。

“低”即低起点, 把起点放在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和最近发展区的临界点上, 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小”, 即小步子, 确定适宜的教学进度。后进生基础差, 不宜常规教学。教学中要因人定情, 浅中深教, 引导学生懂得从某一点深入, 培养他们在阅读中深入探究的习惯;深文也可浅教。有些经典性文章内容博大精深, 可探讨的内涵十分丰富, 学生的实际出发, 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加以取舍剪裁。“多”即多活动, 改变教师一言堂的局面, 活跃课堂气氛, 形成师生互动、多元共存的教学机制。“巧”即巧反馈, 巧妙地把学生的进步转变为有形的事实, 使之受到鼓励;又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 矫正教学设计和学习心理。对于学生来说, 要淡化考试影响, 形成灵活多样的成绩评定机制, 以学生平时在听、说、读、写、思这五个方面的考核记录来评定等级成绩, 引导学生从一个实际的角度来比较自己是否进不了。

二、教会恰当的学习方法

古人云:“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要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 还要借助于恰当的学习方法。新学期之初, 就要求学生拟订一个完整的学习计划, 包括听课、作业、复习、课外阅读和作文及本学期语文水平拟达到的高度等几个方面额计划和要求。有了这些具体的计划和要求, 学生的学习目的就会更加明确, 久而久之就能养成一种学习的自觉性。比如, 在阅读教学中可教学生采用“三步阅读法”。第一步浅读。要求识别文章体裁, 利用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了解文章大意, 整体感知所写内容。第二步研读。要求研究三个问题:一是文章写了什么, 二是文章怎样写的, 三是为什么这样写。要领会写作特点对表现文章中心的作用。第三步辨读。要求在阅读品味文章特点的同时, 将其与过去所读文章做比, 辨别它们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的异同。这种创造性的学习会使学生觉得其乐无穷。

学习困难的学生在思维方面往往有很大的缺陷, 比如提问题, 他们不是想提, 而是提不出问题, 发现不了问题。不会思考大大障碍了学习语文的步伐。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及学习意志的同时, 还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学习兴趣及学习意志的同时, 还要想方设法让学生爱思、会思、多思、善思、深思。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采用示范提问的方式, 告诉学生如何发现问题;还可让学生自己制卷, 老师大胆采用, 对于题目设计好的学生提出表扬或奖励。总之,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善于选用恰当的钥匙开启学生思维之门, 引导他们创造性地学习。

此外, 教师还要教会学生整理和复习。根据“记忆递减律”, 采取“舍远求近”的复习方法, 既当天学的知识当天消化, 一周的学习内容在周末进行整理, 做到学习有序, 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语文学习品质的培养, 不仅能收到良好的语文教学效果, 还能通过它带动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 达到各学科成绩整体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黄厚江.语文教学必须突出语言训练[J].中学语文教学, 2009, (12) .

[2]魏本亚.“确定语文教学内容”何以成为问题[J].中学语文教学, 2010, (09) .

[3]王荣生.关于“语文教学内容”问题的思考[J].中学语文教学, 2010, (09) .

[4]确定教学内容:不应是问题的问题[J].中学语文教学, 2010, (09) .

[5]陈绵, 陈文英, 林静.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大众, 2007, (06)

[6]文玉淑.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08, (05)

[7]陈忠川.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语文, 2008, (36)

13.如何进行课题研究,学习心得 篇十三

想成绩得到提高,就要求学生上课不能走神。有一部分同学一上课就犯困,等到晚上回家的时候再去复习,而导致了休息时间得不到保证,进入了死循环。这样的学习方法根本没效率,只会浪费宝贵的时间。

考生要做到合理安排自己的睡眠时间,一定要保证两个重要的睡眠时间段:一个是晚上11点之后一定要开始睡觉,一个是中午要有10到30分钟的午休时间。充足的精力是学习的前提,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2、大胆提问

现阶段的主要教育模式是集体授课,其最大的弊端是不能很好因材施教,这种模式对于成绩不理想的同学是很不利的。作为老师,一个人面对一个四五十人的班级,是很难保证每个人都能对上课内容有正确的理解。

那么,成绩不理想的同学应该怎么做呢?小编的答案是不要害怕出丑,没听懂的同学要积极表现自己,把自己的理解大声说出来,让老师听到,尽可能使老师下一步的讲解是针对你的理解而进行的。

3、边学边复习

还有一部分同学仅仅满足于听懂,没有把听懂的知识再重温一遍,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就匆匆忙忙地去做下一道题或者其它事情了。等到考试的时候遇到同一种题型的内容,因为之前的知识没有消化完整,结果一错再错。

我们在课堂上所遇到还不能完全理解的题目,要马上完整地记下来,在写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再及时补救,避免重蹈覆辙。

14.如何进行课题研究,学习心得 篇十四

“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在我区实施了近两年时间,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学生个体地位得到了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积极思考,合作交流,大胆质疑,充分展示,深入探究,学生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合作意识得到显著增强,确实是一种很有效的学习方式。那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如何发挥作用呢?

一、目标导引。学生毕竟是学生,即使他们拥有较强的自学探究能力,但对课标考纲的把握,对教材的解读,对每个章节每个学习内容应达到的标高和要求,也是模糊的,必须在教师的导引下才能完成。所以,教师在上课前要深入钻研大纲教材,明确重点难点,确立三维目标,科学设计学习目标和学习流程,然后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目标的导引下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二、组织调控。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充当组织者和协调者。在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的情况下,有的学生参与不够积极,有的学生发言不够大胆,有的小组展示机会较少等等,这时教师应当加以调控,让发言机会多的同学让给发言机会少的同学,鼓励不敢发言的同学大胆发言,积极与别人沟通。对于发言机会不均等的小组,也要适时加以调控,让学生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分享合作学习的成果与快乐。

三、点拨指导。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时常会有学生因学习难度偏大而思维受阻,使学习陷入困境而不能深入进行。这时教师要及时进行点拨指导,引导他们进行联想、对比、分析,使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深化,逐步排疑解难,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四、总结评价。每个时段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完毕,教师都要对小组合作情况进行点评。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每一课时结束,教师应当对学生当堂在小组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态度、能力的生成变化等给予总结评价。评价应当以激励为主,对存在的突出问题也应指出纠正,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反思不足的教训,进而使每个小组不断进步。

15.如何进行高中数学的教学和学习 篇十五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学习

高中数学对于高中生来说,几乎是一个普遍的难题,由于这一学科对于高中生本身的思维能力要求极高,很多学生都被这种较高的要求拒之门外,导致许多学生都不能真正的走进数学,了解数学。所以,没有发现数学本身的趣味,故学习成绩一直没有提升。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和课堂教学缺一不可,只有找对学习方法,才能让数学更加容易学习,而正确的教学方法,更是让学生养成正确思维的关键。本研究就是对高中数学的教学和学习进行简要分析。

一、高中数学教学

1、高中数学教学方法

高中数学由于难度提高,非常考验学生的听课和理解力,而听课效率就是一个重中之重,听课效率的提高就需要精神集中得听课,注意力提高了,自然就会吸收更多的课堂知识。但课堂注意力不仅需要靠学生的自制力,还得靠老师的在课堂上的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需要科学新颖,才能使教学更富趣味性。那么,在科技已经改变我们生活的今天,使用多媒体网络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趣味感。不至于像传统的说教那么刻板,是课堂显得沉闷。这种现代的教学方式,会让数学更加立体,对于数学的立体几何,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一定会让数学更加容易,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2、高中数学教学现状

高中数学作为一个文理分科都有的重点科目,它的教学也是非常考验老师的教学经验的,但现在的学生的创新意识很强,对于那些新颖的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更容易接受。因为,现在手机和电脑已经充斥了人们的生活,所以,传统的说教,学生们会觉得很枯燥,今儿失去了学习这一学科的乐趣。可是,虽然现代的多媒体益处颇多,但多数高中还是延续着传统的教学方式,所以,高中生的数学还是一个老大难问题。数学教学一线的老师会觉得多媒体的运用,会在一定程度上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没有更好融入课堂本身,而学生又觉得一味说教太死板。这就是数学教学的现况与症结,解决这一问题也迫在眉睫。

3、高中数学教学实例

高中数学的教学难度很大,由于很多公式都可以举一反三,所以,明白公式的推算过程是很重要的,然而,在老师教学的过程中,公式作为重要的推算过程,都会被细致的讲解,可是,学生们不以为意。往往只会公式的用法,而不懂的由来。所以,往往都是一个公式的出现,就背一个,两个公式出现就背两个,而不会去想公式与公式的关系。其实是很重要的。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公式是所有推算过程的基础,在理解公式的由来之中,可以锻炼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所以,老师才会那么重视公式的讲解。高中数学的魅力也在于此,它会通过一个公式或定理,推导出更多的方法,让数学更简单。

二、高中数学学习

1、高中数学学习出现的问题

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无论是文科数学还是理科数学所面临的问题都是一样的,都是练习、复习和预习。而大部分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都会在这三个环节遇到问题。由于数学对于思维的能力要求很高,所以,预习会让学生提前在头脑中形成这个思维模式,是学习更加简单。但是,在日常学习中,很多学生不重视预习,导致一上课就跟不上老师的思维了,往往是一堂课听完,老师讲的知识要点很多,可是,学生理解的却是少之又少。致使课堂效率不高,学生总觉得晦涩难懂。其实问题是出在自身,是由于预习不到位所导致的,这就说明了是学习方法存在错误。所以,一定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避免数学学习的困难。

2、高中数学学习方法

在当今这个时代,做事情都讲求效率。学习自然也不例外,恰恰学习的效率是最为重要的。因为在学生时代,学习是第一要务,而要想轻松的学习,就必须在有效的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从而提升效率。这边要有得当的学习方法。方式方法的指定是因人而异的,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所以,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自己的求知乐趣所在,从而科学有效的学习。预习、练习和复习无论是在任何人的学习方法中,都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最行之有效的。因为,预习、练习和复习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学习链。所以,这三个环节对学习数学的帮助都是非常大的,学习方法也是学习数学的关键。

3、高中数学学习分析

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困惑。这些困惑全部都源自于学生对于数学这个科目的了解不够透彻,且未真正意识到数学学习的作用。数学在学习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多做练习题。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提高成绩。在高中数学这个学科的学习是非常靠灵性和耐心的。老师已经教过了的知识,可是,不同的学生理解有很大的不同。这就是因为每个人学习的方法不一样。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突破自我,认真的预习、练习和复习。毕竟这三点在每个学科都受用。而且在做好这三点之后,会令数学这个学科的学习事半功倍。

三、高中数学的教学与学习

1、高中数学的作用

数学在理科之中是一个基础性的学科,因为在物理和化学的学习中,都需要有数学的思维作为支撑。所以,高中数学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而在文科数学中,这素来都是一个重点科目。数学在文科地理中也起到的基础性的作用。众所周知,地理是一个偏向理科的科目,所以,数学会帮助地理学习更加顺利。在高中的学习生活中,素有“得数学者得高考”的说法。所以,足以见得数学在高中生眼中的地位。数学的难度就在于思维力和逻辑性太强使学生的学习产生误区。但是数学却又是让高中生开拓思维的一个学科。所以,这就要求老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教学和学习缺一不可。

2、高中数学教学与学习的关系

高中数学的课程中由于几何和函数的介入,使得不少学生为之头疼,不仅是学生,连老师也很苦恼。以为这种思维力相对较强的东西,一定需要有较好的立体感和思维来学习的。而且,这还会涉及到数学的教学和学习的衔接问题。这个思维的培养,靠的是老师的有效引导,但之后的巩固,却是要靠学生自生的努力和课下的勤于思考及练习。因为,一个思维套路的培养是比较困难的,且课堂的时间相对有限和固定,那么,学生吸收的自然是大有不同,这就要靠学生自身的努力了。课后复习和练题就是掌握数学思维的捷径。如果没有这一环节,只是一味的听课,那么对于数学的学习就变成了形式主义。

3、高中数学教学的意义

高中数学教学是一个重要的活动,对于学生来说数学是一个较难的学科,而要让这个较难的学科真正的被学生所认可和喜爱,便是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攻克的一个难题。学生之所以觉得难,是因为他们的思维与数学的思维不同,这才导致根本的问题出现。所以,首先要优化教学活动,提高课堂参与度,让学生们真切的感受到数学的乐趣,这样,他们才能愿意学习数学。且教育教学是一个引导的过程,只有引导的过程得当,学生在学习这一科目的时候才能少走弯路,进而爱上数学,教育是学习之本,所谓教学,就是先教后学,所以,高中数学的教学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结束语

数学的教学与学习是相互的,学习在教学的过程中是一个接受方式,教学在学习的过程中是一个引导方式,二者都不可缺少。高中的学习面临的高考的抉择与考验。所以,数学的重要地位,也是不能被忽视的,学好数学是一个改变思维的过程,能让学生更加灵活地运用大脑,而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也是对于高中生学习数学的一个有利条件。高中数学的教学和学生自身的学习是数学学习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源柱.高中数学的教学策略[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09(06).

16.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篇十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探究性学习”理念是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加快课堂教学改革的步伐,全面推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进程的需要。对此,笔者结合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这一教学案例,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供同行们商榷。

一、创设情境,开启自主探究的动机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准学生的起点,发挥教师自身的创造性,以数学特有的美感与教师自己的教学特色和魅力去感染学生,融抽象知识于生动形象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去,精心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进入“愤悱”状态,在思维上、情感上真正参与学习活动,开启学生自主探究的动机。

例如,教学“数学广角”时,我结合教学内容以儿童喜闻乐见的话题——游玩导入课题:今天我们的学习好伙伴聪聪要带着小猫、小狗、小兔去数学广角游玩。别看他们是去游玩,其实在他们的游玩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看着学生满脸的疑惑之色,于是我因势利导,接着说:不信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随着他们到数学广角去看看,到底他们会遇到了哪些数学问题,到时跟他们一同解决这些问题,好不好?学生兴趣盎然,主动探究的欲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激发。

二、拓展时空,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

在数学教学中,从“知识权威”的神坛上走下来,做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其次,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充分提供生生合作讨论交流的时间和空间,给予学生发展个性、展示才华的机会,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和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体现。

例如,教学“数学广角”时,为让学生体会思考问题时,怎样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养成有序列举这样一种思考习惯,从而探讨出排列方法,我先让学生猜测“从1、2、3三个数字中任选两个数字组成不同的两位数,你能摆出多少个不同的两位数?”学生猜测出不同的结论后,接着让学生讨论“为什么同学们的结论不相同呢?”在学生分析得出重复与遗漏现象的基础上再次引导学生讨论“有什么好办法能使摆出的两位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呢?”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质疑,自主得出结论,并从中也悟出了“猜测——讨论——动手操作——结论”是探究性学习的一种好方法。

三、体验过程,学会自主探究的方法

在数学课堂教学时,既要有意识地选择生活中的问题或素材,又要主动让学生运用数学的方法去观察、思考;既要让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亲近数学、了解数学、运用数学,又要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分析,尝试为这些问题构建数学模型,最终实现现实问题的数学解决。

例如,教学“数学广角”时,为让学生感受到排列与组合的区别,在学生掌握了“数的排列”这一知识点后又引出了“握手问题”。我先让学生猜一猜:“每两个握手一次,三个人一共要握几次手?”接着,让学生以表演的形式亲自试一试,得出正确结论;然后引导思考:“三个数字能摆出六个不同的两位数,可是三个人每两个人握一次手,却只有三次,这是为什么呢?”让学生对其规律进行本质的探究,让学生初步感受排列与组合的区别。这样,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亲自经历和体验了科学地研究问题的过程:猜想——验证——反思——结论,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之思要有“据”、思之要有“理”、思之要有“序”,这不仅是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会思考,更是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学会科学的探究方法,使整个学习过程“数学化”。

四、巩固新知,在自主探究中应用

《数学课程标准》认为:教师应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教师应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简要归纳、概括讨论要点,理清什么概念,明白什么道理,几句画龙点睛的话,就给学生以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交代。

17.如何进行课题研究,学习心得 篇十七

在课堂教学中,难免出现各种课堂问题行为干扰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所以说课堂纪律是顺利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保证。通过课堂纪律管理,可以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好习惯,创设一个最佳的教学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加强课堂纪律管理,对于维持良好的教学环境,保证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就课堂纪律的基本内涵一般来说,纪律有三种基本涵义:1.纪律是指惩罚;2.纪律是指通过施加外来约束达到纠正行为目的的手段;3.纪律是指对自身行为起作用的内在约束力。三种涵义中,我觉得后两种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学生没有很好的自制力,那么就需要教师及时进行对其进行纪律约束,当然,这种约束并不简单的指教师去管理。课堂纪律是与课堂教学氛围十分相关的。在课堂上要合理组织好内容,优化教学手段,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但同时要注意对学生做到收放自如。不能让学生过于活跃,否则不利于控制课堂纪律,进而影响学习的效果。要跟学生保持适当的距离,跟学生走的太近,不利于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严形象。

我班内就有一名课上经常睡觉的学生,观察多堂课发现:这位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较少,其他学生在积极回答老师问题和老师互动时,他却走神,没有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去。我分析原因是他没有体会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快乐,已致没有学习的激情。由此出发,我在课下时,会走到这位学生身边,询问在课上收获了什么,有没有疑问(目的是让他意识到老师是关注他的);在平时小练中,对于这位学生的解题小毛病,我会不失幽默的指出;在之后,我点出了他课上总是走神,睡觉的问题(这时他已回主动承认,愿意主动纠正)。总的收效还是不错的,之后的课上,小练上都是很积极。

18.如何进行课题研究,学习心得 篇十八

“吾日三省吾身”,“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以这么说,是不断的反思,成就了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

一个教师,只有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才能不断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那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呢,下面是我的几条见解。

一、专家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坚持写三年的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一个优秀的教师就是在教学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积累经验,如何进行有效的反思?要从分析教学任务的目标出发,多方面地获取有关信息,做教学的有心人。第一点要注意及时性,教学反思要紧紧的和教学联系起来,教学之后或者听课之后要马上整理自己的思路,把自己的收获和反思记下来。第二点要做到勤于思考,多多琢磨自己的教学。第三点虚心像其他有经验的老师学习。随时调整自己的授课,不断完善。最后一点,还要结合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问问他们的听课感受。

二、坚持教学反思有什么好处呢?教学反思是教师进步的阶梯,是教师进步的重要途径。通过教学反思能够不断地,逐渐地提高教师自我的教学监控能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综合水平等。教学反思让我们每天都在教学中成长,每天都在成长中进步,通过教学反思我们每天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启发,从而走上一段新的教育探索征程。

朱永新教授说:“教育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天的内涵与主题都不同.”

19.浅谈如何进行数学“探究式学习” 篇十九

营造有利于探究式学习的氛围就是指要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 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 使学生真正对课堂产生安全感和愉悦感, 从而真实地表现自我, 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首先, 在课堂上, 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支持学生在学习中的讨论和争论, 容许学生向老师质疑、问难。其次, 教师要正确对待教学中的失误, 虚心接纳学生的正确意见, 建立一种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 最后, 要适当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教学已成为当前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 其最大的优势是生生之间信息交流迅速快捷, 实现优势互补, 在课堂权益的保护下, 学生可以自主地发表见解, 可以跟老师和同学说“不”, 也可以让瞬间萌发的智慧火花得以展现。

二、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我们的课堂应借助开放、互助的教学形式与方法、手段, 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浓厚兴趣。激趣的方式是灵活多变的:我在教“轴对称图形”的时候, 让学生展开小组比赛, 看谁找的轴对称图形涉及种类多, 看谁能出题难倒其他小组;复习“一次函数的应用”时, 让各小组模拟公司的策划部、经营部制订收费方案, 并用一次函数图像来表示;我还时常将问题的条件或结论设计成开放式, 如教矩形的时候, 我先给出平行四边形 ABCD, 对角线AC、BD相交于O, 然后让学生添加条件, 使之成为矩形……

三、为探究式学习创设问题情境

我们应该善于诱发学生产生自我实现的需求, 多给他们一些思维创造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数学活动自身的特点, 精心创设和谐的学习情境与丰富多彩活动;要善于把课本中的知识、问题设计成学生感兴趣的一个个情境, 创设一些具有思考性、探索性、思想性、趣味性或能引起认知冲突的问题或作业;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 创设生动的教育教学情境, 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体验, 激起求知欲望;要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 促使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四、鼓励学生在探究式学习中张扬个性

20.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学习培养 篇二十

首先,巧妙设计,为学生提供创新学习的条件。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向活动,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在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时,才能激发出创造性。

在教學中,让学生真正参与创新学习,教师就应从实际出发,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需求。在教学设计中让学生的多种器官参与进来,激发他们的学生热情,充分调动学习兴趣,让他们高度参与,才有利于求异创新,引发个性潜能的发挥。给予他们充足的空间,进行教学民主,在课堂建立一个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以学习主人翁的角色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真正做到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其次,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创新学习方法。教师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从教到不教,让学生自觉从教学过程中学会学习方法,从而达到自己会学,并且在会学中有所创新。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有系统、有重点、有层次地对学生进行创新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效的主动学习创新。根据学生的自身实际,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励学生进行创新学习。教师还应将学习方法变成学生可实际操作的步骤,让学生消化,从而形成个性特色,真正达到创新学习。

最后,教师要实时进行调控,以提高学生创新学习的效率。掌握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反馈,有利于调整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保证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创新学习。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掌握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学习,指导学生在学习中组建具有自己个性的认知结构。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定向参与教学活动,对反馈的信息作课堂评价和总结。实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更适应当下的学习。学生也要根据教师的评价,调整自己的学习活动,使教有所学,学有所效,实现教与学的最优组合,让学生在参与创新学习中获得最好的发展。教师要不断地更新教学方法,做出创新示范,培养学生个个善问的好习惯,激发人人求新的欲望,到达合作学习,实现高效的创新学习,培养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学生。

课堂是教学的宝地,也是学生学习创新的温床,在新课程改革中,需要教师去开发、去挖掘,整理出具有创新的教学方法,用自己的智慧,将创新学习不断发展。

上一篇:民航空防地面安检心得体会下一篇:新版电力工程施工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