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太任性怎么办

2024-10-29

孩子太任性怎么办(精选15篇)

1.孩子太任性怎么办 篇一

孩子太任性,父母一定要会接招!

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都被父母当做宝贝,小错不好说,大错不能打。就算是父母也拿孩子没办反,反正是在面对孩子的任性时一点办法都没有。那么,面对任性的孩子,父母到底该怎么办呢?下面笔者为大家总结了几点建议,一起看看吧!

不用急着去管

对孩子的嘀嘀咕咕、纠缠不休等行为,家长可以故意不加注意,装作没有听见或者暂时离去。这是一种避免孩子可能出现闹事行为的有效方法。

比如当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时,一时难以说服他,这时可采用不予理睬法,也就是平时说的“冷处理”。采用这种方法要收到好的效果,家庭中所有成人必须一致,同时采用不予理睬法。

当孩子平静以后,对他也不能迁就让步,应当像没有发生事情那样,不予理睬。

把孩子当朋友

在孩子面前,要把我是你父母,你必须要听我的想法收一收,要学着和孩子讲道理。

也可以把孩子当成好朋友,相应的,孩子也会同样待你如朋友,有什么事情自然就会告诉你。

用鼓励代替批评

在生活中要学会常常鼓励孩子,就算孩子有哪些地方做的不够好,也不要去责怪或者批评孩子,要常常去鼓励孩子,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责怪孩子只会让孩子更加自卑,一旦自卑根植于内心,就很难再建立自信了。

不要过分打骂孩子

有很多家长因为打骂孩子而导致和孩子关系破裂,给孩子造成了心理扭曲。

可能当时能起到一定的震慑效果,但是后期的影响实在严重。所以不管孩子犯什么错,都不能过分打骂孩子。

需要足够的耐心

教育孩子是很考验耐性的,因为孩子总会问一些稀奇古怪而且很幼稚的问题,这时候就不能表现出不耐烦,一定要耐心的.给孩子解答,并可趁此教育一番。

要知道,孩子任性是有原因的,小孩子好奇心很重,父母要多多引导,与孩子多沟通。

试着了解孩子的想法

许多时候家长都会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想问题,觉得孩子这样做的不对,不合理。其实这时候应该学会换位思考,想想孩子当时的想法和看法,只有了解了孩子的想法才能正确有效地引导孩子。

有些事情要征求孩子的意见

有一些无关痛痒的小事而且跟孩子有关系时,可以尝试去征求一下孩子的意见。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积极性,同时也能促进和孩子的感情。

通过事例说服孩子

对孩子讲道理要深入浅出,可以举一些孩子身边的事情做例子,使道理容易为他们理解和接受。每当孩子和家长出现“顶牛”的现象时,家长可用讲故事、讲笑话的方法来缓和矛盾,并借故事去触及孩子的心灵。

童话是对儿童进行说理教育的有效方法,要有选择、有针对性地给孩子讲童话故事,并叫他们听完后谈谈体会,“对号入座”,改正不良习惯。

结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教育孩子这方面,父母还需要多点耐心,多点沟通!

2.孩子太自私怎么办? 篇二

自私是缺陷

徐蕾(6岁男孩的母亲):我儿子淘淘是父母两个家族里这一代唯一的男孩,大家的宝贝疙瘩,被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宠得不像话,无论什么事都要尽着他。以前我没在意,觉得有大人疼,孩子幸福,有什么不好呢?可是最近我越来越觉得不对头。前几天,我远房表叔带着他8岁的孙子来我家小住。刚开始,淘淘见有小哥哥陪他玩,挺开心,但麻烦很快就来了。见小哥哥拿他的小汽车,淘淘赶紧跑过去,一把夺过来,大声嚷嚷:“这是我的!”小哥哥见状,没说什么,松开了手,去拿小飞机,淘淘又一把夺过来。小哥哥索性不玩玩具了,他打开小书柜,取出一本图画书来看,可是淘淘还是不让,弄得小哥哥挺没趣的,才半天就吵着要回家。您说,被宠大的孩子是不是都这么自私啊?

彭伟强(5岁女孩的父亲):淘淘在家里自私一点倒也情有可原,独生子女嘛,都有这毛病,可是到了幼儿园,大家都是独生子女,都是爸妈的心肝宝贝,麻烦就大了。我女儿圆圆就是这样的自私鬼,特别小气,在幼儿园人缘特不好,连老师都不待见她。我不止一次教育她,要大方些,不能只顾自己,与小朋友分享东西也是一种乐趣。可是孩子她妈不同意我的观点,说圆圆维护自己的利益没有错,不能让别人占便宜,这是人的本能,一个没有自我的人哪里谈得上分享?我被搞糊涂了,维护自己利益与自私好像不能画等号吧?可现实生活中还真的挺难区分。我究竟该怎样教育女儿呢?

主持人:自私,是因为怕吃亏,但自私的人早晚要吃大亏。这个道理想必家长朋友都明白,但是在教育孩子时却往往舍不得让孩子吃小亏——说穿了,还是对自私的危害性没有清楚的认识。请宋老师给我们指点迷津吧。

宋越清(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自私和自我是两个概念。通俗地讲,过分强调自我就是自私。刚出生的婴儿就知道自我满足和自我保护,没人怪他自私。但是很快,婴儿就开始认识周围的事物和亲人了,也就是说,他开始探索人际关系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慢慢懂得与人相处的方式和规矩,有时为了关系的和谐需要克制自我的欲望。分享和协商的概念就是这样建立的。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孩子都会在自私和自我这两个概念上犯糊涂,但最终都会懂得分寸。分辨这两个概念的过程,就是学习人际交往的过程。自私的孩子在人际关系方面会遇到更多挫折,产生更多困惑,继而影响人格的形成。现在的中国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没有分享利益的成长环境,普遍比较自私,而自私的孩子组成的集体,肯定会发生更多矛盾和纠纷,有时矛盾和纠纷还相当激烈。有些家长把这样的矛盾和纠纷叫做竞争,是社会的正常现象。其实,这不是竞争,而是内耗,是下一代集体性格缺陷,所以家长朋友不可掉以轻心。

自私有原因

胡明霞(14岁女孩的母亲):我女儿都上初二了,还那么自私自利,在学校连个知心朋友都没有,天天不开心。有一次,班里测验,她的同桌忘了带文具盒,向她求助,她断然拒绝,引起全班的一片嘘声,老师甚至当众说她性格有缺陷。我纳闷,我和老公都不是小气的人,怎么养出这样的女儿呢?

黎昭允(16岁男孩的母亲):我儿子上高一,也是个自私鬼,同学遇到难题请教他,他不肯讲,还质问同学:“我教会了你,下回考试你超过了我怎么办?你这叫与虎谋皮!”您听听,这叫什么话?我反省,是不是我和老公的言行无意中影响了孩子的价值观?可我想不清楚。

宋越清:一般来说,孩子自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正常的心理发展过程。心理学研究证明,幼儿在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最初阶段,心理活动都单纯从自我出发,接触、了解与自己紧密相连的人和事,获取自己想要的一切东西。他们所提出的任何要求,都是从满足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等需要出发的,不知道考虑别人的想法,更难以理解别人可能有完全不同于自己的看法。大约到了两三岁以后,随着社会活动范围的扩大和交往经验的积累,幼儿才逐渐在主观上产生“你”“我”的区别,并能逐步从客观的角度看待自己。因此,在幼儿心理发展的早期阶段,自私是正常的,但家长不可因此放松教育和引导,否则孩子长大以后很容易养成自私的恶习。

第二,独生子女的特殊性。现在的孩子大多是家中唯一的孩子,集父母、祖辈的宠爱于一身,好吃的东西供他一人享用,有什么要求家长也尽量满足,久而久之,自然而然地使他养成了自私的毛病。加上没有兄弟姐妹,缺乏争夺、制衡、合作、分享、谦让、奉献等集体生活的经验,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观念。

第三,家庭不良环境影响。孩子自私心理的形成,与家庭不良环境的影响有很大关系。例如,有的父母自私自利,贪图小便宜,或与人共事斤斤计较,过于小气;有的父母常叮嘱孩子自己的东西不给别人吃,玩具不许别人玩等。这些,都会助长孩子的自私心理。

第四,欲望满足得过于轻易。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家长过于轻易地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无形中助长了孩子的霸道和自私。例如,当幼儿看到别人有好玩的、好吃的,而自己不能分享,便会本能地哭闹,家长不愿让孩子受委屈,在攀比心理作用下满足孩子。殊不知,孩子的欲望一次次轻易得到满足,欲望的合理性势必越来越弱,欲望无止境,自私便随之而生。

第五,不懂得交际策略。很多孩子在玩同一玩具及交换时发生争吵,往往是因为不懂得恰当的商议、沟通及分享的方法,大家都想玩,却找不到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家长虽然意识到了分享的重要意义,但由于对其含义理解得不够深刻,欠缺了对孩子的科学指导。

矫正讲技巧

师昱廷(7岁女孩的父亲):那么,家长应该怎样指导孩子不自私呢?

主持人:发现孩子自私本身就是家庭教育的契机,不论孩子的年龄是大是小。

宋越清:对。只要家长方法得当,就能收到良好效果。家长应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教孩子学会分享。可以从分享食物开始。如果孩子有吃独食的倾向,家长应有意识地把食物按份分开,一人一份。如果孩子拒绝,大哭大闹,家长绝不能让步,一定要坚持到底。一段时间以后,分享就会成为孩子的習惯。

第二,取消孩子在家中的特殊地位。在日常生活中,尽量不给孩子特殊待遇,合理满足孩子的需求,让孩子知道自己在家里与其他成员是平等的,消除其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

第三,满足孩子的要求要适当。对孩子的合理要求可以适当满足,对于不能及时满足的要让孩子学会等待,不过分迁就,即使孩子很强硬,家长也要把正确的坚持到底,不给孩子留余地。如果家长有一次妥协,孩子下次就知道有机可乘,所以,家长要有耐心及坚持到底的决心。

第四,引导孩子尊重和关心长辈。要让孩子学习享受时首先考虑长辈。就餐时,好菜要先夹给长辈吃,舒服的位置让给长辈坐,别人为自己服务要表示感谢,别人不便时,应尽可能提供帮助,使其逐步体会到帮助、关心别人是愉快的事。

第五,让孩子学会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家长应指导孩子从小学会穿衣、洗袜子、整理玩具、给爸爸妈妈倒茶水等,让他体验父母劳动的艰辛,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不断增强独立生活的能力。

第六,为孩子创造与小伙伴交往的机会。家长要鼓励孩子将自己的玩具、图书借给小朋友,帮助孩子认识到自私是不受人欢迎的,友善和互助能赢得大家的喜欢。鼓励孩子多参加合作性的游戏活动,指导孩子在玩耍中感受尊重、帮助、谦让的乐趣,并学会控制自己不合理的情绪。

第七,家长要以身作则。在日常生活中,家长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互相关心、爱护,尤其要孝敬长辈,给孩子树立好榜样。长此以往,同样的品质和行为就会出现在孩子身上。

总之,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娇宠溺爱是家庭教育的误区,由溺爱培养起来的怠惰、自私、骄横、无能的品格,必然影响到孩子的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希望家长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多留心、多观察,要有耐心、爱心。处理孩子的问题时,要把握基本法则,对孩子要有信心,在示范中言传身教,在生活上潜移默化,在互动间耳濡目染,帮助孩子逐渐走出自私的迷雾。

3.孩子性格太自我怎么办 篇三

家长有时候可能会碰上孩子性格太自我的问题,那么孩子这样的性格是怎么造成的呢?其实归根到底还是家长的错。

首先,是因为家长被孩子的任性所征服了。当孩子做了不允许的事情时,如果加以禁止,孩子就会大哭大闹,其结果,父母就只好让步而由着他了。这样的事情反复发生几次以后,孩子就会以为,只要一哭闹,自己的要求就会得到满足,愿望就能实现。孩子一旦养成这样的毛病之后,想改也是十分困难的。因为在孩子看来,听话还不如哭闹更能尝到胜利的乐趣。

您家里除了孩子以外,是否还有非常任性的人。比如,如果您的丈夫是位什么事都要人听从他的暴君,完全不顾家里的情况以及其他人的意见而随心所欲,那么孩子就会不自觉地接受其影响。平时受到年长的哥哥或姐姐欺侮的孩子也常常会有这种情况。

为此,我认为做父母的及年长者为了使孩子养成不任性,关怀他人的性格,首先要自我反省一下是否是随心所欲了。任性而独断专行的父亲要带头纠正自己的态度。

如果孩子把食物独占了,要拿过来公平地分开,不能放任不管。开始这样做时孩子一定会哭闹一番,这时也不能让步,要坚持到底。这时孩子会提出种种理由,也用不着一一去回答。母亲就装做没听见,尽管去做自己的事。抓住这一点不放,没完没了地去数落孩子也是不好的。

4.孩子学习成绩太差怎么办 篇四

每个家长都认为孩子的学习成绩差是因为孩子没有好好的学习,或者是没有把心思放在学习上。那么家长们有么有从孩子的学习方法或者是其他的方面来考虑孩子为什么学习成绩差呢?

造成学生学习成绩差的原因有多种,有的是迷恋网络、也有看武侠小说入迷而无心学习、有的因早恋而无法集中精力学习、还有的是家庭中缺少温暖和爱等等,教师和家长都要像知心朋友那样对待他们,一方面给予他们充分尊重、理解和信任,圆弧齿轮泵另一方面要根据他们不同的心理特点,用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对症下药”,进行个别心理指导,让他们把主要精力用在学习上使他们走出心理误区。

要让孩子自己成为学习全过程的主人。学习全过程从预习开始,上课听讲,认真完成作业并检查,有错误要及时改正,之后是复习,迎接考试,考试后要总结,改正错题。如果孩子学习中遇到不会的题,高温齿轮泵家长不要立即上前告诉孩子答案,要启发孩子独立思考。要让多动症孩子养成主动找错、改错,不懂不会的问题要及时问的习惯。

5.党员干部说话做事不可太任性 篇五

《礼记·缁衣》里写道:“君子道人以言而禁人以行,故言必虑其所终,而行必稽其所敝,则民谨于言而慎于行。”自古以来,谨言慎行不仅是对官员的告诫,更是做人的一种道德修养。

党员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人民的公仆,其言行举止到有礼有节有度,即“说合适的话、做合适的事”。老子曾说:“轻诺必寡信”。现在有的党员干部遇事瞎承诺、瞎指挥,最终成为了拍脑袋、拍胸脯、拍屁股的“三拍”型党员干部。因此,待人处事谨言慎行,是对自己、对他人负责,也是言必行、行必果的前提。因此党员干部应注重个人素质的提升,养成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自觉,有效规范个人言行,在群众面前树立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

要以礼待人,加强道德修养。在日常社会交往中,人们总是以一定的仪表、装束、言谈、举止给他人留下第一印象。整洁大方的衣着、得体的举止、健康的精神面貌和真诚的谈吐,方可塑造出良好的个人形象。党员干部从政为官,应注重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遵从约定俗成的礼仪规范,以文明的言行展现共产党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要重视学习,加强理论修养。政治上的坚定,来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党员干部只有持之以恒地学习,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才能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才能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理论修养,党员干部在公共场合才不会出现脱离工作实际、以个人观点代替官方立场等引起公众误解的不当言行。

要牢记身份,加强党性修养。党性是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集中体现。鲜明的党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显著特色,也是其对于党员干部的绝对要求。共产党人的党性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它体现为党员在观察问题、处理问题中所持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表现为具体的言谈举止。有了坚强的党性修养,党员干部才能始终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时刻不忘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才能在言行举止上处处维护党的利益和形象。

6.才女不要太任性 篇六

准确定位自己:现实再不堪,也是自己立足的地方

薛涛年少丧父,最后生活无依,因为诗才而被当时蜀中最高行政与军事长官韦皋招入幕府,成为一名乐伎。薛涛并不唱歌跳舞,而是专门以诗歌服务于韦皋长官,说白了就是韦皋举行各种庆典、宴会、游玩的时候,薛涛陪在左右,随时献诗。

这种角色虽然有可能看上去很风光,在人前显示才华,出风头。但和男性在这些场合献诗不一样,男性文人献诗并不会被人看作“乐伎”,而是纯粹的风雅行为,甚至是仕途晋升的一种必要活动,李白、杜甫、王勃、苏轼等大诗人的一些名篇都是献诗。但同样是献诗,乐伎献诗就被认为是跟献歌献舞一样的,即便是好诗,但写诗的人却不被看得起。就像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当他儿子要学画时,他痛切地反对,因为在君臣宴饮之时,别人吟诗作赋、觥筹交错,阎立本拿着画具,跟在后面,汗流浃背地打稿,内心里觉得这是一种耻辱。薛涛虽然也吟诗,但地位比阎立本还要低很多。

但年少的薛涛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身份,产生了幻觉,以为自己诗写得好,就可以和幕府里的男文人平起平坐,就可以让韦皋以礼相待。但她很快就为自己的天真付出了代价。因为收受礼品的事情,薛涛被韦皋打发到边城松州,受尽了苦寒和折磨。这让她明白了自己的身份。

薛涛从这里开始,虽然被打落到谷底,但也因此踩到了真正的地面。她知道,韦皋不是她的领导,而是她的主人,就和韦皋养的那只孔雀一样。她一明白这个,立刻放低身段,写了《十离诗》一组,献给主人,以小犬、镜子、燕子等自喻,承认失去了主人的喜爱和庇护,自己如何的后悔和痛苦。虽然卑屈,但一个乐伎能以此重新获得韦皋的原谅和赏识,这已经是不可能做到更好了。

事实也是,她明白,只要她把韦皋当作主人看,她就会安全。

不断提升,谋求转型:从乐伎到文人

经过松州挫折之后,薛涛明白了自己的真是社会地位。知道韦皋对于自己的重要性,但她的聪明在于,眼光放得更长远。韦皋喜欢她,是因为她年轻,但青春易逝,等她老的时候,韦皋怎么看她?或者当韦皋死了,继任者怎么看她。

她的规划就是,从才女向一个文人转型。

首先从诗歌风格上就摆脱才女的那种妩媚、天真,而是增加了深沉、阅历和政治内容进去,后来的评论家说她的诗“无雌气”,换句话说,就是像个爷们那样写诗。虽然女性主义者说这是种剥夺或丧失,但现实地讲,这也是一种风格的发展,而且让其他文人更能平等地看待她。

其次她努力调整自己的社会关系,从原来韦皋的宠物,只围绕韦皋生活,而扩展了自己的生活圈子,和更多的文人、官员保持一种正当的友谊关系,通过诗歌、书信和整个唐帝国的很多文学青年、文学名人保持友谊。

最后,薛涛通过武元衡的努力,终于使自己摆脱了乐籍,而成为一名正式的官员,即校书郎,虽然低位,但毕竟成了“体制内”的,这个跨越其实是极为巨大的,即便是今天,平民和官员之间的分野也是不可小视的。薛涛还通过造纸获得了经济利益,在浣花溪和碧鸡坊都拥有了自己的房产。彻底获得生活的独立,而无需靠男性养活,无需靠领导拨款垂怜。

薛涛最后平静地走到了人生的终点。她的早年几乎失去了一切,但最后她赢得了一切,诗名、尊重、友谊、平静。和元稹的爱情虽然遗憾,但毕竟曾经是真爱。所以和同时代的那些贵族女性相比,她的生命是精彩的。最重要的是,她也赢了时间,过了一千两百年,我们如今还在吟咏她的“水国蒹葭夜有霜”,她的诗名注定会流传下去。

7.对任性孩子不可妥协 篇七

最初孩子学会对妈妈提出要求的时候,总是以试探的方式坚持自己的要求,只要妈妈的拒绝还没有坚决到让孩子害怕或绝望,孩子会继续坚持,甚至用哭闹来要挟妈妈。这一招最能试探出妈妈拒绝的极限。

如果妈妈非常坚决,孩子就逐渐放弃制服妈妈,让妈妈顺从自己的念头。相反,如果妈妈屈服了,孩子的任性行为就得到了强化。只要尝到了一次甜头,孩子就会抓住妈妈的弱点,继续用任性执拗的方式让妈妈满足自己所有的要求。

如果你的孩子任性,那么孩子已经抓住了你的弱点。办法很简单,学会坚决地对孩子说:“不”。

一、如何和孩子订立私下协议:

1.让孩子没有空子可钻。妈妈可事先跟孩子订立私下协议,让他没有反悔的余地。

2.告诉孩子做人必须守信用。妈妈可以清楚地告诉孩子:“我们两个人都要说到做到。谁反悔了,谁就是一个不守信用的人。”

3.孩子必须清楚地答应他同意这个协议。

二、拒绝孩子违反协议的三条对策:

孩子坚持要违反协议时,你必须告诉他一个不守信用的人谁都不喜欢。

1.眼睛看着孩子,表情严肃、平静,不要笑,让孩子觉得有可趁之机。

2.拒绝孩子时,说话要简洁:“不行,我们已经说好的事情不能反悔。你必须„„”如果孩子继续坚持他的无理要求,你要更简洁地拒绝他:“不行。”如果孩子更加执拗,哭闹、喊叫,弄得你很难堪,你可以不说任何话,直接抱起孩子回家。如果遇到入园的时候,你正赶着上班,这时可以二话不说,直接送孩子到班里,跟老师说明情况,然后离开幼儿园。如果孩子坚持不吃饭,或吃零食,你必须坚持不给他零食,同时让他不吃饭。

3.拒绝孩子的当时,不要跟孩子争辩太多,事后等孩子和你都平静下来的时候,再讲道理。但值得注意的是,你必须以尊重、平等的态度跟孩子说话,这样孩子才会接受你的意见。妈妈屈服于孩子的无理要求,总有不可辩驳的理由:为了上班不迟到;为了摆脱自己在公众场合的难堪;为了孩子更高兴;为了孩子不饿着;„„这些饱含“母爱”的理由,会让孩子更任性,让妈妈付出母亲的自尊和权利,而且付出换来的只是孩子暂时的快乐和妈妈暂时的轻松。

殊不知一味的妥协,一次次的忍让,只会把问题搁置下来,“腐蚀”了孩子成长的根基,为孩子将来的生活埋下了无数隐患。

除了协议的方法外,对于一些临时状况,我们给家长的建议是:

★不予理睬。孩子发脾气的目的就是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从而实现自己的心愿。因此,父母可以视而不见,让孩子闹腾。当孩子闹够了,见父母还是不理睬自己,就会感到这样哭闹并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慢慢地就能改掉自己任性的坏习惯。(我家2个小人经常无理取闹,我家最常用的这招就是不理睬她们。)

★耐心劝导。当孩子提出一些非分的要求时,如果家长置之不理仍然不能让孩子善罢甘休,适当的时候家长可以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简洁地对孩子讲道理,让孩子明白为什么爸爸妈妈不能答应孩子提出的要求。但是,千万不能向孩子妥协。因为有了第一次的妥协,就必定会有第二次的妥协。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越发任性。(她们都不听我们劝,还太小。)

★适当地“惩罚”。当孩子乱发脾气之后,即使孩子已经平静下来,并主动“讨好”家长,家长也要刻意对他保持“冷漠”。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言行很让家长“不高兴”,然后向孩子说明道理,让孩子保证以后不再这样任性或乱发脾气。

需要注意的:

教育并不一定只是讲道理,有时适当可以采取一些强硬的措施。

注意培养孩子的善心。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教会孩子微笑,微笑面对生活的一切,微笑面对人生。

对孩子不要乱许愿,承诺的事情想尽一切办法也要兑现。

不要给孩子贴上“笨”的标签。

夫妻实在要吵架,请一定要记住:避开孩子

不给他留有太多的物质遗产,给他一个健康的身体,给他一个健康的心理,一个快乐的人生。

不要太关心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免孩子养成以我为中心的坏习惯。

不要太亲近孩子。让他与年龄相仿的孩子多交往,以免孩子养成性格孤僻的恶习。

不要孩子要啥买啥。让他知道“劳动与所得、权得与义务” 的关系。以免孩子羞成好逸恶劳的许多性格。

和孩子下棋,让孩子知道落子无悔,教育他对自己所做事要负责任,同时下输了要承认,家长有时也要放手让孩子赢一两盘,这对孩子来说很重要。

最初孩子学会对妈妈提出要求的时候,总是以试探的方式坚持自己的要求,只要妈妈的拒绝还没有坚决到让孩子害怕或绝望,孩子会继续坚持,甚至用哭闹来要挟妈妈。这一招最能试探出妈妈拒绝的极限。

如果妈妈非常坚决,孩子就逐渐放弃制服妈妈,让妈妈顺从自己的念头。相反,如果妈妈屈服了,孩子的任性行为就得到了强化。只要尝到了一次甜头,孩子就会抓住妈妈的弱点,继续用任性执拗的方式让妈妈满足自己所有的要求。

如果你的孩子任性,那么孩子已经抓住了你的弱点。办法很简单,学会坚决地对孩子说:“不”。

妈妈屈服于孩子的无理要求,总有不可辩驳的理由:为了上班不迟到;为了摆脱自己在公众场合的难堪;为了孩子更高兴;为了孩子不饿着;为了孩子的身体等等„„这些饱含“母爱”的理由,会让孩子更任性,让妈妈付出母亲的自尊和权利,而且付出换来的只是孩子暂时的快乐和妈妈暂时的轻松。

殊不知一味的妥协,一次次的忍让,只会把问题搁置下来,“腐蚀”了孩子成长的根基,为孩子将来的生活埋下了无数隐患。

给家长的建议是不予理睬。孩子发脾气的目的就是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从而实现自己的心愿。因此,父母可以视而不见,让孩子闹腾。当孩子闹够了,见父母还是不理睬自己,就会感到这样哭闹并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慢慢地就能改掉自己任性的坏习惯。

★当孩子提出一些非分的要求时,如果家长置之不理仍然不能让孩子善罢甘休,适当的时候家长可以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简洁地对孩子讲道理,让孩子明白为什么爸爸妈妈不能答应孩子提出的要求。但是,千万不能向孩子妥协。因为有了第一次的妥协,就必定会有第二次的妥协。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越发任性。

8.如何纠正孩子的任性行为 篇八

一是与孩子事先定好规则。现在许多孩子在路上看见什么就非要让家长买,一旦不买就哭着不走,大部分家长碍于面子就妥协了。因此,家长事先要与孩子约定好,让孩子有规则可依,这样孩子就不会和家长讨价还价。例如,从家到幼儿园的路上卖小吃和玩具的特别多,许多商家很会抓住孩子的心理,就选在离园时堵在幼儿园门口卖各种饮料小吃,再加上一路上要经过好几个玩具店,孩子一般没有那么大的忍耐力来阻挡这些诱惑。一些家长在家中就和自己的孩子事先约好:“以后我们每周去一次超市,你可以选几样你一周需要的东西,但在回家的路上不再买路边的东西。”其实,这样的规则定好后,孩子知道家中有自己需要的东西,就不会在路上缠着大人要买了。

二是对不合理的要求不予回应。在家庭教育中,遇到孩子任性时,有的家长会大声训斥、恐吓甚至打骂,这不仅无益于问题的解决,还有可能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使孩子进一步用任性的行为来与家长抗争。家长可以用“负强化”的方法,即以不予理睬的方法来对待孩子的任性。例如,孩子吵着要买玩具,甚至在地上打滚,父母可采取不劝说、不解释、不打骂的方法,让孩子感到父母并不在意他的这些行为。当孩子闹够了,从地上爬起来时,父母可以说:“我们知道你不开心,但你现在不闹了,真是一个好孩子。”然后再跟孩子讲道理,分析他刚才的行为是否合适。

三是要想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一般来说,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父母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想办法转移他的注意力,改变孩子的任性行为。如一个跟着母亲购物的儿童,在商场里玩得正上瘾,母亲急着赶回家,可他就是不愿意走。如果母亲说“我们回家吧”,他可能坚持要在商场玩;如果母亲说“走,妈妈带你去坐汽车”,他可能就会答应。

9.董明珠造手机太任性? 篇九

3月18日,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在校园演讲中首次展露格力手机,便引发轰动,做了一个价值连城的免费广告。从照片来看,这款格力手机为白色,消息人士透露,格力手机定价1000元,争取2015年销售1亿部。

董明珠不久前曾说,如果我造手机,一定承诺我的手机消费者三年不用换!之前,她说,灭掉小米是分分秒秒的事。格力有望从“好空调,格力造”到“好手机,格力造!”实现大步跨越。

那么,董明珠为什么要造手机?

首先,格力空调面临天花板。或许有人会说,格力电器去年不是如期完成了业绩预期吗?没错,格力电器2014年实现营收1400.05亿元,同比增长16.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1.14亿元,同比增长29.84%。

但是,仔细对照格力电器全年业绩,就会从中发现这份“有惊无险”的财报颇为“蹊跷”。格力电器去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仅为984亿元,最后一个季度贡献了416亿元收入。在业界看来,这是不可想象的,因为第四季度是空调行业的销售淡季。

因此,尽管格力电器呈现出了一份亮丽的财务报表,业界对其的疑虑却无法消除——格力是不是采用了财务手段?或者说,相当一部分格力空调是不是并没有卖到消费者手里,而是积压在经销商手中?

不过,格力电器的压力才刚刚开始。从全球经济形势来看,空调行业不可能出现大的增幅。尤其是在房地产不景气的今天,格力还想保持高速增长,几乎没有可能。董明珠如果“好大喜功”,开足马力生产空调,只会制造天量库存。

格力电器2012年营收突破千亿元大关后,董明珠提出五年内再造一个格力的宏伟构想,但仅凭空调和刚起步的小家电业务,接下来会相当吃紧。这是格力进军手机市场的一个原因。手机市场虽然竞争激烈,但空间巨大,格力有着强大的品牌形象,若能通过精准定位,从中分得一杯羹,无疑会缓解格力的业绩压力。

其次,是董明珠强势的性格使然。在董明珠的字典里,从来就没有“输”这个字眼。这就是董明珠。她是空调业界的风云人物,中国空调界的一帮老爷都是她的手下败将,这让她形成了超级自信的性格。

1990年,董明珠加入格力(当时叫“海利”,一家年产能约2万台的国营空调厂,没有核心技术),从销售做起。1994年,公司业务骨干集体请辞,董明珠迎来转折——她接过经营部长一职,从销售猛将向管理层过渡。董明珠的才华再次得到展露,将死气沉沉的格力妙手回春,一年后销售额增长7倍。

董明珠十分强势,以致业界说她“走过的路不长草”。她曾说过,自己永远不会犯错。董明珠就这么自信,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也从来没有输过。格力一直掌握行业的定价权。但,那是传统经济时代的董明珠和格力。在新经济时代,格力与董明珠发出的呼声,影响力颇为有限。

今天,格力电器面临强大的业绩压力,可以说,是董明珠强势与倔强的性格,将格力推到了一个进退维谷的境地。一是美的在后面穷追不舍,就市场份额而言,与格力的差距不断拉近;二是董明珠与小米的对赌,有可能输得很惨。一个手机市场的初出茅庐者,就敢挑战格力的王者地位,就敢无视董明珠,她无论如何也咽不下这口气。

小米手机份额在国内已经跃居第一,2014年共售出6112万部手机,同比增长227%;含税收入 743亿元,增长135%(2013年营收300亿元)。与雷军对赌,董明珠若输了,那就不叫董明珠。因此,董明珠需要造手机,避免出现败局。虽然现在无法判定格力手机能贡献多少利润,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不出意外,手机对格力营收的增长很有帮助。

@陈永东(新媒体创意与营销副教授):正所谓: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或许董大姐想证明给雷军看——造手机,小菜一碟;你入我领地,我抄你后院!假想一下:如果有一天,格力在手机上超过小米,这世界会怎样?

格力进军手机市场,业界认为,这是董明珠太任性,可能是在跟雷军赌气。但网友星国123说:格力造空调拥有自己的1000多项专利,小米基本就是组装产品,希望格力造手机也能投入大量精力做产品研发和创新,学习苹果。

10.一个任性的彝族孩子自述诗歌 篇十

母亲啊

我的母亲

你任性的孩子

成了黑夜的信徒

迷离的双眼

发出惨白的光

夜夜嘶吼 咆哮

誓要搅乱一场场美丽的梦

母亲啊

我的母亲

我呕掉了你的乳汁

寻着腐浊的.酒气

贪婪的吮吸、索取

我的眼里

再也寻不见美丽的晚霞

母亲啊

告诉我伟岸的父亲

告诉他忘了那个骑在他肩膀上

手绘五彩祥云的儿子吧

我给先祖的神袛

泼上了乌云

父亲啊 母亲

你的儿子不该是这样

不该与黑夜为伍

我的嘶吼 野蛮 让祖先遭到了唾弃

毕魔啊 神的信使

诅咒我吧

在黑夜里用酒精这万恶之源消耗掉我的生命

惩罚我吧

让孜孜普五山上的雄鹰

啄食我的双眼

那双酒精与黑夜媾和的产物哟

索玛花啊 可是要尽情的绽放

是雄鹰就该展翅翱翔

任性、丑恶的孩子

给自己搭个九层的焚地

11.孩子任性家长教育理念要跟上 篇十一

第一章:与任性的孩子“过招”

第二章:让孩子远离心理疾病的几种能力

第三章:培养孩子健康心理“十不要”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一个孩子,越来越多的家长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了,只知道一味的宠爱,造成了孩子人性的心理。如何才能让孩子远离任性呢?今天小编就教你几招。

与任性的孩子“过招”

现在的孩子多数为独生子女,过度宠爱致使一些孩子变得很任性,让很多父母头疼。要想改变孩子任性的习惯,不妨这样做:

家长教育理念要一致

在一些原则性问题上,家长要“统一战线”,不能各执己见,否则会造成孩子无所适从,不知道该听谁的,严重影响孩子价值观的形成。在教育方面意见出现分歧时,家长要事先讨论,意见达成一致后再面对孩子。

自己动手,积累自信

任性的孩子在自己做不好一些事情时(比如组装玩具)会气馁,甚至大发脾气。这时,家长要耐心地教孩子去做,而不是代替他。让孩子体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做成一件事情后的快乐与成就感,以积累其自信。

合理满足孩子的需要

对孩子的非理性需要,家长要慎重考虑,不能一味地无条件满足。比如10岁的孩子哭闹着要买苹果手机,如家长不满足就不去上学。面对这样的要求,一定要先了解孩子要买这款手机的目的和原因是什么,耐心地倾听孩子要手机背后的欲望、动机和情绪,然后给予情感上的理解,同时和孩子一起想办法,讨论除了手机等外在的物件,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孩子遇到的问题。总之,让孩子感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让孩子适度体验受挫感

适度地经历挫折,会使孩子渐渐地坚强起来,学会独立解决问题。当然,问题的难度一定要循序渐进,不要一开始就设立难度太大的问题,以免让孩子感觉到无助。

教孩子学会适度忍受愿望的延迟满足

有的家长,孩子夜间突然提出要求吃大餐时,也会马上穿衣下床,立即“执行”,以弥补自己因工作忙平时不能陪孩子的内心歉疚。殊不知,这样一味地即刻满足孩子,会使孩子不自觉地形成一种优越感,更加以自我为中心,生活中甚至不能忍受在游乐园玩滑梯时需要排队,错误地以为所有的人都得听自己的,这样会影响孩子健康人格形成和日后人际关系的处理。

让孩子远离心理疾病的几种能力

1.了解自身特点,培养自我认识能力

孩子往往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了解,对自己的个性和特点不认识,对自己能做什么、适合做什么不清楚,对将来的目标心中无数。多数情况下是家长和老师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更有的孩子只是看到自己的缺点,对自己的所谓“短处”产生自卑心理。

如果对自己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在遇到挫折和竞争的时候,容易产生心理失衡。因此,要让他们明白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和不足,只有看到自己的长处才能培养乐观健全的个性。即使对成年人来说,正确地认识自我也非易事,所以,首先要懂得客观评价自己,有客观明确的生活目标,不苛求自己去做做不到的事情,这样才能在快乐的情绪中循序渐进,健康成长。

2.学会倾听和表达,培养良好人际交往能力

认真倾听他人谈话和意见,使用恰当的语言同他人交流和沟通思想,这种“听”和“说”的技能是人际交往的重要环节。

一些儿童往往在与人交流时,不注意他人的讲话或表现出不耐烦和不理睬,使人感到不尊重他人,排斥他人;有些儿童不愿意讲自己的心里话,表达自己的时候缺乏自然坦诚的态度,妨碍了与人的沟通,有快乐的事不能同他人分享,有烦恼的事不能同他人分担。这样,由于长期听不进来,说不出去,容易把自己封闭在一个小天地里,造成独来独往,孤僻苦闷或固执偏激成为不受欢迎的人。

大人要帮他们在与人交往时恰当地运用言语和非言语进行自我表达,表达自己的观点、愿望和需求,避免误解和猜疑,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结交到更多的朋友,也使他们懂得要对人采取和睦相处、友好对待、克己让人的态度,对人际交流出现的问题和矛盾,采取宽容、公平、有理有节的处理方式。尊重他人、相信他人,在人与人的彼此支持和鼓励中健康成长。

3.认识情绪,培养缓解压力的能力

儿童青少年由于生活经验不足、承受能力有限等原因,对自己的情绪有时难以把握,在遇到困难和矛盾的时候可能不会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绪,造成许多的烦恼和冲突,而长期的情绪压抑更是精神疾病的基础。因此,要培养他们学会缓解精神压力,尤其是对一些情绪压抑的事,要教育他们懂得和学会宣泄和放松,这样才能保持心理平衡和良好的心态,不仅从心情上得到愉快,而且在遇到困难时有能力做出冷静的处理。

4.理解支持他人,培养换位思考能力

在独生子女的家庭,孩子容易受到家长过多的呵护,导致一些儿童青少年往往只关心自己眼前的学习和生活,对他人漠不关心。在这种时候,应培养他们懂得什么叫理解,什么叫爱心,在这当中,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立场和角度上,换位思考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这既是一个交友的必须,更是培养健康心理素质的要求。帮助和支持他人是一种付出,但却在这种付出中获得了“乐”,这是我们培养儿童青少年快乐心情、健康行为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

5.有效解决问题,培养应对能力

每个儿童青少年都生活在社会中,生活在父母、亲戚、老师、同学和朋友等许多人中,即使在非常和睦的家庭,也会遇到一些矛盾和冲突。怎样有效地解决这种冲突,需要学会应对的技巧和方法。

对儿童青少年来说,他们往往缺乏应对的态度和办法,不知道从什么地方着手解决问题,这样容易产生苦闷、难过、恐慌等心理问题,长此以往,将使他们处于抑郁、焦虑之中。因此,应该教育和训练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应对的技巧,帮助他们认识问题出现和存在的客观性,帮助他们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和方法步骤,要讨论,要协商,要探讨,要尝试。使他们学会主动地适应环境,尽快地从遇到的问题中解脱出来。在解决问题中成长,在解决问题中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6.避免攻击性言行,培养自律能力

儿童青少年之间容易因一点小事产生摩擦和矛盾,轻者闹意见,闹不团结,重者就会一时冲动,自觉或不自觉地出现攻击性行为。如果这种行为得不到有效的矫正和制止,发展下去不仅对他人是一种严重的伤害,对自己更是遗患终生。

因此,要培养他们严格的自律能力,不为自己的利益火冒三丈,学会用和平的方法替代攻击性行为。这既是为人之道,也是健康心理素质养成的基本要求。

如有异常表现应该尽快找精神医生

一个人如果能够很好地培养出以上几种能力,他应该可以有比较快乐的心情和健康的行为。如果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孩子出现比较严重的异常表现,要及时去看精神科医生。这些异常表现诸如:注意力分散,多动,易冲动;对立师长,处处违抗,难于管教;对网络或某种癖好成瘾,类似吸毒;多门主课不及格,阅读、计算困难;精神紧张,焦虑不安,无事自烦;孤独自卑,忧郁苦闷,懒于交往,情绪低落;兴趣变淡,欲望骤减;不易入眠,多梦易醒等。

专家提醒家长,如果孩子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找专科医生咨询。

培养孩子健康心理“十不要”

1、不要过分关心孩子,过分关心孩子,容易使孩子过度以自我为中心,结果成为自高自大的人。

2、不要贿赂孩子,要让孩子从小知道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不尽义务不能享受权利。

3、不要太亲近孩子,应该鼓励孩子与同年龄人一起生活、学习、玩耍,这样才能学会与人相处的方法。

4、不要勉强孩子做一些不能胜任的事情,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成功慢慢培养起来的,强迫他们做力所不及的事情,只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5、不要对孩子太严厉、苛求甚至打骂这些做法易使孩子形成自卑、胆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或导致反抗、残暴、说谎、离家出走等异常行为。

6、不要欺骗和无谓地恐吓孩子,吓唬孩子会丧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以后的一切告诫,孩子就不会服从了。

7、不要在小伙伴面前当众批评或嘲笑孩子,这会造成孩子怀恨和害羞的心理,大大损害孩子的自尊心。

8、不要过分夸奖孩子,孩子做事取得了成绩,略表赞许即可,过分夸奖会使孩子沾染沽名钓誉的不良心理。另外,赞许必须针对具体的事,让孩子知道自己优点的同时感到你的赞许是真诚的,而不是虚的、哄他的。

9、不要对孩子喜怒无常,家长对待孩子时,如果自己的情绪总是不稳定,喜怒无常,孩子会感到无所适从,变得敏感多疑,情绪不稳,胆小畏缩。

10、不要在孩子面临困境时不闻不问,要帮助孩子对目前的困境进行分析,教会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帮助孩子解决困难,但不是代替他们解决困难。

专家认为,孩子的心灵是脆弱的,他们希望得到支持和理解,每一句鼓励的话语,都会使孩子信心百倍,但是一句粗暴的呵斥,足可以使他们的尊严受到极大的伤害。轻易地否定自己的孩子,对他们的能力表示怀疑,是非常可怕的。“傻、呆、笨、坏”,在孩子的心中是最严厉的判决,无情地将他们变成了一个家庭或学校的“另类”,在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同时,他们的心灵世界也会变得一片灰暗。

爱迪生小时候被老师列入“笨孩子”之列,但他母亲一直在鼓励他,说他会成功,终于,爱迪生成了一位伟大的发明家。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只是我们许多家长缺少发现,缺少培养的方法,而使“天才”与自己的孩子擦肩而过。

12.“选错老师扣41分”太任性 篇十二

第一镜头:2016年1月7日,网友@警小天的微博贴出一道“神题”:选择本学期《刑法分则》的任课老师。题干部分特别提醒:“本题答对不得分,答错扣41分。”可供选择的4个老师分别为向群、白伟、郝薇、钟华。该试卷显示“本试题满分100分”,也就是说,如果因答错这道“门槛题”而被扣掉41分,即便剩余的考题完全答对,考生也最多只能拿到59分。任课教师白伟回应称出题的原意只为提醒师生之间应相互认识,并无刁难之意。

你知道这门课的任课老师叫啥名字吗?知道,好,过关;不知道,直接让你“挂掉”。怎么看这都不像考试,反倒有点像恶搞。平心而论,任课老师有其自主命题权,这么做或许也是“无奈之举”——某种程度上,这能遏制高校中常见的学生翘课现象。事实上,这类考题之前也出现过,比如拿老师自己的头像做试题考学生是否认识。

学生翘课,当然不对。但不说有些课出现大面积逃课的根由,就说选择任课老师分数权重竟达到41分的试卷设置而言,未免有些任性过头:这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有多少考核价值?这种做法,或许能让任课教师在学生心中印象深刻,但那跟“知識驱动”也是两回事。(《新京报》2016年1月11日)

小编微评:针对“神考题”,作者先从质疑和赞成两方意见进行对比,然后得出自己的结论,开门见山,论点鲜明。随后,先破后立,利用驳论确立自己的理论观点,再进一步结合实例进行对比阐述,首尾呼应,论证合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性。

13.孩子太任性怎么办 篇十三

我便又借机“嘲笑”他:“嗯,想吃汤饭没问题的,小意思了。只是求你下回换道大餐点一点,也好成全我做美厨娘的愿望!我答应你了,晚上下班回来一定让你吃到你最最想念的正宗的汤饭!”

在我俩热火朝天地一起研究晚饭做什么的时候呢,可是完全的忽略了奇奇小朋友的哟,结果呀结果,正在卫生间解决问题的奇奇听到可就不愿意了,大声地参与进来:“妈妈,我不喜欢吃汤饭。我想吃汤圆或饺子!”因为我正在忙着收拾家务,便想也没想的回应了他一句:“今天晚上吃的就按爸爸喜欢的做了,做汤饭。”唉,没想到,小朋友在卫生间里就极力反对起来,一直到出来也没闲住嘴的在解释他如何如何地不想吃汤饭,如何如何地就是想吃饺子。

到最后,来到我面前的他竟然抹起了眼泪。我一看,情绪不对呀。便停止了忙活,蹲下半个身子,正视着他说:“宝贝儿,你伤心了哈。来,妈妈给你擦擦眼泪吧。”他就好象受了多大的委屈似的,我一安慰更哭出声来了。边安慰他我边赶紧快速地进行了一下反省:是不是因为我只征求了奇爸的意见而没有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有了被忽视的感觉。或者是,他觉得没有得到尊重吧,觉得没有享受到这个喜欢吃啥就做啥的权利?这下问题可变得严重了,那可需要好好开导他。

我便用温和地语气问他:“儿子,你想晚上吃汤圆或饺子,是吗?”他一听马上睁开刚才闭着哭的小眼睛,抬头看着我回答道:“是的,妈妈。”我说:“可以的儿子。不过,家里没有汤圆了,如果想吃还需要特意到超市去买才行,妈妈今天白天非常忙,没有时间去超市。等你周末休息时我们一起去超市,把汤圆买回来,再做来吃,可以吗?还有,晚上吃汤圆不好消化,所以等我们买回来,把它当成早餐吃,可以吗?”奇奇继续说:“那吃饺子呢?”我认真的回答他道:“妈妈知道奇奇想吃饺子了,也记住了这是奇奇最近最想吃到的东西。这周等爸爸休息时我们一起包饺子吃,好吗?因为妈妈一个人包饺子太慢了,人多做起来快。妈妈答应你了就一定会做到。”奇奇点了点头,哭声终于慢慢地平息下来了。没有再说什么话,不过看得出来,他已经接受了这个还算合理的安排,听进去了我的全部解释。不一会儿便又满脸阳光的做起了上幼儿园的准备。

14.孩子太任性怎么办 篇十四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现代家庭教育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最为常见的是家长对子女的溺爱和放纵,久而久之,孩子便形成一种理应被包容、被关爱、被保护的依赖型人格――任性。

一、案例背景

张阳:男,年龄5岁,性格外向,聪明可爱,学东西也很快,但最近我经常发现孩子很任性,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大发脾气。比如:在看电视的时候,他总爱把音量开得很大,我们觉得闹腾,让他把声音调小一些,他就像没有听见,谁要再多说他几句,他就开始顶嘴。我气不过,抢过他手中的遥控器,他便开始发脾气,大吵大闹。有时,我们晚饭后出去散散步,我带他去超市走走,他看见自己喜欢的东西,不管是吃的还是玩的,就缠着要我买,我觉得那些东西也不实用,没有买的必要,便轻言轻语哄他,可他都听不进去,把想要的东西死死地拽在手里“就要,我就要!”一边喊还一边抹眼泪……惹得身边的人不住的往我们这边张望。

二、教育方式及结果

我们总觉得孩子还小,生活中,对于孩子的要求都是尽量满足。很少考虑孩子的需要是否合理;有时面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我们又一次又一次的做出让步,以至于孩子如此任性。当孩子出现任性行为的时候,一开始我会按捺自己纠结的情绪,耐心的跟他讲道理:“电视声音太大,对我们的耳朵不好,还会影响到别人,我们把音量调小一些好吗?”“我们知道的,好孩子都会听爸爸妈妈的话,在超市里不随便要东西,对不对?” 如若孩子还是不依不饶的,我便控制不住自己的冲动,劈头盖脸地对他一顿教训,简单处理这令人尴尬的局面。但是过了几天,孩子的任性依然如故。对于孩子任性时的表现,我万分头痛。那么,怎样让任性的孩子摆脱“任性”呢?

三、家长反思

张阳是我们家的独生子,加之年龄又小,不知不觉间,便出现了放纵、娇惯的现象,再加上爷爷奶奶的溺爱,孩子养成了任性的坏毛病。我们仔细剖析孩子的种种表现,不难发现,孩子的任性多半是成人的教育不当造成的。 长辈的溺爱,为孩子提供了千依百顺的生活环境,家长的让步迁就,使孩子积累了“成功”经验,形成 “任性”的习惯。当他们的`目的没有达到或要求没有得到满足时,就又哭又闹、撒泼打滚。有时我真的束手无策,只好满足他的要求,有时实在生气,便简单粗暴的制止他的行为。其实,这样做,不仅不能改变孩子的任性行为,反而会导致他更任性,或使他们变得蛮横不讲理,攻击性行为增多。因此,当幼儿有任性行为,我们家长要及时洞察幼儿的心理活动,采取正确的态度,选择最恰当的教育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帮助幼儿控制自己的情绪,调节自己的行为,使任性行为逐渐消除,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四、新教育方式方法

幼儿形成任性、散漫,无拘无束,唯我独尊的习惯,凡事只考虑自己的喜好,不顾他人的感受,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受不得半点委屈,对个人得失斤斤计较。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对幼儿的成长很不利。我认为要改善孩子任性这一普遍问题,我们要讲究教育策略:

1、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要统一

对于幼儿的任性行为,家长应该注意自己的态度,对幼儿正确、合理的要求就予以满足,不合理的要求可以对他们讲清理由,拒绝要求。时间长了他们就知道哪些行为是可行的,哪些行为是不可行的。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家长之间有分歧和不同意见是正常的,但在孩子面前应保持一致,否则不仅对孩子的要求无法达到,降低教育效果,而且会产生不良的作用,让他觉得自己有“靠山”相助,变得更加任性。

2、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好朋友来家里做客,儿子把自己新买的遥控汽车拿出来显摆,可不小心弄坏了,儿子便不依不挠的撒泼“都怪你,我的玩具才坏的,你给我赔!”当孩子任性,乱发脾气时,我们的劝说他根本听不进去。可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我们可以利用其他的新鲜事物吸引他,转移他的注意力。“哎呀,你还有一个这样的玩具,是变形金刚吗?它该怎么玩呢?”这时候,儿子很认真的说:“我教教你吧!”于是他开始摆弄他的变形金刚。当孩子的情绪稳定下来以后,我们告诉他刚才的做法是很不好,我们要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3、必要时,家长对幼儿做出适当让步

在人多场合,幼儿有任性行为时,家长不要采取针锋相对的强硬态度,可顾及一下幼儿的“面子”,灵活处理,暂时满足他的其他要求,做出适当让步。比如,孩子看上了一件很漂亮的衣服,但这件衣服没有适合他的号码,价格又太贵,可孩子拗着非要买不可。这时候,我们可以跟孩子商量:“妈妈今天没带那么钱,我们买一盒新彩笔吧,明天带到幼儿园给老师和小朋友看一看,他们肯定喜欢。”事后告诉他,他的表现妈妈不喜欢,别人也会笑话的,如果再发生这样的事情,不仅得不到想要的东西,还会给以惩罚。

4、对幼儿的任性行为采取“冷处理”的方法。

当孩子出现任性的行为时,我们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不去理睬他,如:吃饭时,幼儿从汤碗里拿起一块排骨,吃过后,又扔回到了盘子里,结果把排骨汤溅的满桌子都是。我们都很生气,但鉴于是吃饭时间,我们决定对他不理不睬、不闻不问。过了一段时间,他觉得气氛不对,就主动跑到我们跟前献殷勤。这时,我们要简单而认真地对孩子说明这件事上,他做的不对的地方,让他切实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5、引导幼儿进行规则训练

家庭中,我们可以多跟幼儿玩一些规则性游戏,加强规则训练,引导幼儿学习遵守规则,约束自己的行为。

15.孩子太任性怎么办 篇十五

据悉,这是我国第一次对实施家暴行为的男方发出“禁酒令”,既提高了家暴违法成本,又有助于缓刑的执行效果,专家们表示,这种做法值得在全国推广。

那一夜,醉酒的丈夫要火烧妻子

2014年7月25日傍晚,家住江苏沐阳县钱集镇的李群芳外出回来,发现丈夫张军不在家。女儿告诉她:“爸爸找人喝酒去了。”听到“喝酒”两个字,李群芳一个头两个大,因为丈夫一旦喝了酒,就像变了一个人,让她厌恶和恐惧。

李群芳的丈夫张军今年45岁,做得一手好木工活。因为技术好,人又肯吃苦,找他做事的人越来越多,后来他自己出来单干当老板,成立了一支家装队。几年下来,生意越做越大,一家人衣食无忧,有房有车。按理说,李群芳的日子应该很幸福,可丈夫爱喝酒,每喝必醉,醉酒后还爱耍酒疯,不是砸东西就是打人,李群芳为此没少受罪。

晚上7点,丈夫还没回来,李群芳生了一肚子气,决定跟女儿睡,并把房间门反锁住了。当晚7点半左右,张军骑着摩托车回来了。李群芳只听见屋外一阵噼里啪啦的响声,像是杯子、盘子打碎了。她越听越生气,躺在床上始终没起身。

张军在屋外喊了几声:“老婆,老婆,我要喝水,快给我倒点水。”喊了几声没人应答,他里里外外找了几遍,都没见到妻子,而女儿的房门一直紧关着。张军来到房门口,使劲敲门:“老婆,我回来了!”

见妻子不理自己,张军借着酒劲儿一脚踹开女儿的房门,冲进去从床上揪起妻子:“我喊你为什么不答应?”说着,顺手操起床头柜的一个杯子朝李群芳砸去。幸好,李群芳闪开了。张军还不作罢,摸到什么就砸什么,房间里瞬间一片狼藉,女儿吓得缩在床脚直哭。

见女儿被丈夫吓成这样,李群芳实在受够了这样的日子,她一把把丈夫推开,冲着他喊道:“离婚吧,这日子我一天也不想过了!”听妻子说要离婚,张军彻底火了,他扭头看到了放在屋角的半桶柴油,酒劲上头的他一把拎起油桶,将柴油倾洒在地上,接着,从口袋里掏出打火机,高高举起,威胁道:“我再问你一次,你跟不跟我离婚?”

张军血红的双眼、浓厚的恨意宛如一把冰刀,扎得李群芳浑身疼,她拼命去抢张军手中的打火机,一次、两次、三次……张军手中的打火机被打脱手后,不禁沮丧地跌坐在地上,脑子里一片空白,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李群芳趁机一边大呼救命,一边拉着女儿跌跌撞撞地冲出院子,一直跑到离家门100多米远,见张军未追出来,这才无力地瘫坐在路边,掏出手机拨打了110。不一会儿,钱集镇派出所的民警赶到现场,将张军押上了警车。

被撕扯的家庭怎么走

来到派出所后的张军,此时酒已醒了大半,见妻子和女儿衣着单薄地缩在一边,张军后悔得要命,他求情道:“老婆,这些年我一直对你不错,你最后再给我一次机会,好吗?”想起曾经的过往,李群芳忍不住泪如雨下。

2001年,年仅20岁的李群芳从四川老家来江苏打工,经人介绍认识了比自己大12岁的张军。一年后,两人举办了婚礼,随后有了一儿一女。婚后,张军对李群芳可算是呵护备至,生意上的事情从不让她操心,每到月底都把挣来的钱全数交给妻子。

渐渐地,张军开始喜欢呼朋唤友地外出喝酒,每次都是不醉不歸。

很快,张军越来越馋酒,每次喝了酒之后,脾气变得特别暴躁,几句话不和就能跟妻子呛起来。一次,张军醉酒后,把车子骑到了水沟里,差点淹死。李群芳忍不住说了他几句,张军直接抓起地上的热水瓶砸向李群芳,李群芳用手一挡,手上被烫出了水泡。可张军骂骂咧咧地走进房间,四仰八叉地往床上一躺,不一会儿竟然打起了呼噜。

那天晚上,李群芳睡在了客厅的沙发上,一夜辗转反侧。

第二天一早,酒醒后的张军不停地忏悔,恳请李群芳的原谅。李群芳以为这次只是偶然事件,她相信张军不是那样的人。可没想到,噩梦才刚刚开始。

十年来,李群芳的日子在冰火两重天中穿梭,酒醉的丈夫像个魔鬼,可酒醒后的他温情脉脉,对自己关心备至。为了让丈夫长个记性,李群芳曾试过跟丈夫分居。但张军却怀疑她有了外遇,常常借酒消愁,酒喝得比以前更多了。婚姻似乎陷入了僵局,李群芳找不到出路,跟丈夫关系越来越差。憋了一肚子闷气的张军才会产生跟妻子同归于尽的念头。

2014年7月25日,张军因涉嫌故意杀人罪被沭阳县公安局刑事拘留。2014年9月28日,沭阳县人民检察院向沭阳县人民法院提起公诉。2014年10月23日,沭阳县人民法院依法组成了合议庭,公开审理了此案。

法庭上,公诉机关认为张军的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被告人张军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 因未能得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系犯罪未遂,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张军的代理律师却认为,张军的行为属于夫妻矛盾,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社会危害性不大,且公安机关也出具证据证明张军无前科劣迹,因此建议对张军实施缓刑。

在庭上,张军诚挚地跟妻子说着“对不起”。看着丈夫站在被告席上,李群芳心里五味杂陈,她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办?她跟丈夫的婚姻还要不要继续下去?如果继续下去,丈夫还和以前一样,怎么办?但一旦分开,两个孩子又怎么办?

负责此案的法官蒋敏非常清楚李群芳的担忧,她接触过许多像李群芳这样遭遇酒后家暴的案子,若以惯常的手段来劝诫张军别打妻子,就会因缺乏约束力而被张军当成“耳边风”,几杯酒下肚,妻子照打不误,起不到预防家暴的作用。如果对张军判处实刑,让他蹲监坐牢,可能会导致两口子的关系难以修复,婚姻破裂,家庭解体;其次,未成年子女的权益也会得不到很好的保障和维护,不利于其成长;再次,对张军本人而言,刑满释放出来后和社会生活脱节,再度融入也需要一个过程,要是“破罐子破摔”,再度成为犯罪分子,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那样,将是一个“多输”的悲剧局面。

上一篇:可恶的三害四年级作文400字下一篇:主题婚礼司仪主持词(梦 奇迹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