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启示

2024-07-19

城市规划启示(共8篇)

1.城市规划启示 篇一

城市规划原理作业:

百年规划与梦想——卡尔加里城市规划的启示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百年规划与梦想——卡尔加里城市规划的启示

摘要:

近100年前,城市规划师托马斯.墨森(Thomas H.Mawson)为卡尔加里市做的城市总体规划,在100年后的今天,当卡尔加里早已从一个小镇一跃成为加拿大第五大城市时,整个城市却仍然保持有可持续发展的势头,这不得不归功于100年前所做的城市规划。我们在感叹城市规划师的远见卓识外,是否还有更多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与学习呢?分析卡尔加里城市规划成功的原因,我们可以看到规划师、政府、公众的参与和互动是整个城市规划工作的核心内容,而法律的保障则是坚强的后盾。

关键词: 卡尔加里 百年规划 托马斯.墨森

引言:

城市规划不是城市以巨大的费用推倒重建的过程,而是对现在和将来可能出现的机会的合理预测和规划。当时机成熟时,我们才有可能一点一滴地打造出一个理想的城市。

——摘自《托马斯.墨森在卡尔加里的演讲》(1912年)

背景:

加拿大新兴的工业城市卡尔加里位于大艾伯塔省南部落基山脉东麓,是艾伯塔省经济、金融和文化的中心。卡尔加里一词的意思是“清澈流动的水”。这里早先是一个牧场,二十世纪发现了石油和天然气,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人口从最初的4.4万发展成为96万,从占地面积约10余平方公里的小镇发展到724平方公里的现代化城市。凭借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辉煌蓬勃的石油工业,排名居世界前十位的人居生活环境,卡尔加里如今已成为享誉世界的加拿大第五大城市。而近年来仍以平均每年吸引25000人口移居的速度不断扩张着。难能可贵的是所有急速生长的过程基本上保持了平稳、有序、按部就班的可持续发展势头。

时间回到1912年的春天,英国城市规划师托马斯.默森受到加拿大卡尔加里市政府的邀请来到卡尔加里,为市议会及部分市民阐述他的规划思想。同年年底,他被雇用并随后完成了卡尔加里第一个城市总体规划:“卡尔加里市的过去、现在及未来——控制性初步规划”。后来称之为墨森规划(Mawson Plan)。当一个世纪后的今天查看卡尔加里城区用地规划图时,近百年前的默森规划的影子仍清晰可辨。今天卡尔加里的城市道路网、快速交通干线、公交系统、城市景观、河流保护、开敞绿地、公共基础设施、中心区控制性规划、城市天际线设计和城区 发展方向等一系列规划建设原则及理念,基本上体现了默森近百年前的梦想。

卡尔加里城市总体规划的产生:

1883年,加拿大泛太平洋铁路兴建之后,为中西部地区带来了生机。位于落基山脉东麓的卡尔加里凭借着优良的自然环境,成为泛太平洋铁路的经过之地。因此,成千的生意人和旅行者来到这里。1894年加拿大联邦政府在此建立了卡尔加里镇。那时,人口由1884年的约1000人发展为3900人。为了继续开发中西部地区,在一系列优惠政策的鼓励下,1900年至1911年,该地区的农业和畜牧业迅速发展,人口由约4000人膨胀到44000人。

在城市繁荣发展的同时,问题也随之出现。开发商肆意抢占河边地段,拥挤的街道交通阻塞,建筑商无序开发造成火灾隐患,城市基础设施匮乏,缺乏城市景观设计,垃圾处理不当,环境污染开始出现。

这种无序的状态引起了当时市长的关注。1911年11月13日,一个重要的会议决定了卡尔加里未来的命运。“卡尔加里需要一个具有深度和广度的城市规划以满足其未来发展的需求。”于是,市政府决定在世界范围内征寻卓有建树的城市规划师为卡尔加里做第一个城市总体规划。

来自英国利物浦大学的托马斯.墨森在1912年春天所做的名为“草原之城及其美化”的激情演讲向卡尔加里市民阐述了对卡尔加里未来的展望。它包括城市绿地空间的预留,避免短期经济效益,城市居民生活空间规划以及如何营造一个美丽和亲切的人居环境等。

两年后,墨森向卡尔加里市递交了他的城市总体规划:“卡尔加里市的过去、现在及未来——控制性初步规划”。

1914年墨森规划图

2005年卡尔加里城区规划图

默森规划的基本内容:

墨森规划几乎包括了对卡尔加里长远期及近期发展建设的各方面的关注。“它包括了交通控制、行政管理、城市防火、市民中心、公园、儿童游戏场、军械库、会展中心,经济和法律对城市社区发展的影响,以及现代城市生活的哲学 理念等各方面内容。”

具体内容包括:

1)为当时44000人口的小城镇规划了城市人口100万,加上周边农业人口共300万的城市建设容量。包括相应的道路交通体系,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体系,商业及居住区体系等。

2)重视远期效应,避免急功近利。他告诫卡尔加里人,城市建设是个长期的持续过程,切勿急躁。他以巴黎作为例子:“巴黎在豪斯曼规划指导下建设了80年,今天仍在继续着。”

3)规划具有超前想象力的良好人居环境,自然环境保护是城市总体规划的首要问题。并且强调,对这两个主题的关注是规划师及城市工作者必须承担的巨大责任。墨森认为:“规划一个现代化城市需要有超凡的想象力,不仅仅是考虑物质增长所造成的影响以及时间的影响力,而应该首先考虑所有的规划行为对城市居民和城市环境的影响。所有的行为都会关系到城市居民的幸福和快乐。这对规划师而言需要有两个重要的特质,即超前的充满激情的想象力和强烈的职业道德感。”

作为具体规划措施,他提出:第一,保护城市河流,建议由市政府在城市建设早期以相对低廉的价格购买河岸土地,使其成为沿河公共绿带。第二,保护城市中现有自然绿带的完整性。第三,为子孙后代建设一个花园城市。所有开发商必须完成树木种植指标,并保护公共步行空间。第四,完善公园体系,尤其强调“公园和游憩场地”在市民生活中的重要性。今天的卡尔加里因此成为人居环境排名前十位的城市,大小绿地遍布市内,随处可见野生动物与人类和谐相处的自然景象。

4)对交通系统的长远规划是墨森规划的重点之一。

依据卡尔加里当时已存在的城市建设格局,他提出了富有针对性的交通路网方案,被称为 “围绕老城区的双圆旋转式发展路网”,以及与“城市及交通生长廊道”相结合的交通设计理念,以期给城市以有机再生长的潜力和机会。

其次,墨森规划中城市主要交通干道设计的相当宽。他在20世纪初以四轮马车和有轨电车为主要交通工具的年代,大胆地设想了近半个世纪以后的家庭汽车为主导交通工具的现代都市生活。与此同时,墨森认识到他的新城市路网体系无法解决已存在于建成区的交通状况,所以他提出:“城市中心必须用拱廊的形式在一层退后红线以解

决人行交通与车行线不够宽敞 所造成的交通问题。” 双圆旋转式路网

城市及交通生长廊道

5)城市商业及经济发展规划

墨森的规划设计中充分的考虑了卡尔加里未来各种形式的商业构成及商业建筑形式,包括大型购物中心、开敞的街道市场等。同时,墨森为卡尔加里远期的经济发展战略作了描述。他认为尽管当时卡尔加里以农牧业及食品肉类加工业而闻名,但今后必须拓展城市经济构成。他以充满激情的预见力,为卡尔加里预见了今天的旅游业、高科技产业、信息业、甚至文学和艺术的发展。尽管他没有预见到石油工业为卡尔加里带来的超乎寻常的城市财富,但他所做的城市规划为这一机会的来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6)有关规划实施及立法的问题成为墨森规划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部份。

他建议市政府进行立法,以确保在法律上规范城市的恶性膨胀。同时他要求市政府必须尊重和遵守其基本规划原则。城市及交通生长图示

实施中的波折:

“城市的产业和发展取决于许多历史的偶然”

——托马斯.墨森

墨森在1914年递交了他的规划方案之后就返回了英国。

其后百年之间沧海桑田,卡尔加里经历了世界大战的城市建设停滞期,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发现石油后的迅猛发展期,也经历了19世纪8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以及90年代后期的复苏。墨森规划在百年风雨中几经沉浮,而其规划思 想却一直在卡尔加里发展史中起着规范和引导作用。

借鉴与探讨:

1)通过对墨森规划的了解我们可以看到,在整个规划过程中规划师将市民真正的需要放在了首位,深刻地认识到“公园和游憩场地”在市民生活中的重要性。正如墨森本人所说:“一个孩子失去游戏运动场就如同一个成人失去工作机会。年轻人需要场所交际,中年人和老年人需要布置有艺术品的具有自然环境的休息空间。”于是将林荫大道和大片的开敞空间引入城市之中,并建议由市政府在城市建设早期购买河岸的土地,使其成为公共绿带。另一方面,在有可能的情况下这些绿地与大片的开敞空间在规划时就需确定下来,而不是随意的安放。

现在很多城市都在大规模的修建城市绿地以及广场,以提高城市形象和市民的生活质量。但有些所谓的城市广场和公园却没达到预期的效果,那里人气冷清,甚至成了城市的死角,垃圾堆放的地方。面对这样的情形我们是否应该回过头反思,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它是否放错了地方,什么才是人们真正需要的?

2)墨森规划的另一重要贡献就是为卡尔加里的交通进行了系统的长远的规划。墨森将新建设的城区主要道路设计的相当宽,以适应今后城市迅速发展所带来的交通发展,并围绕老城区建设双圆旋转式发展的道路网,改善道路交通状况,加强新老城区间的联系。

在市中心区,用拱廊的形式在一层退后红线以解决人行交通与车行线不够宽敞所造成的交通问题,这样既能加大街道的宽度,增加交通流量,又可以保护老城区的原有建筑。这一点是值得借鉴的,中国的许多城市都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近年来城市迅速发展,新区的建设发展很快,而旧城区道路的尺度较小却又要承载越来越多的车辆的通行,显得非常拥挤,那么,我们是否也可以借鉴卡尔加里这种城市道路网模式,来解决我们的问题呢?

3)我们可以看到卡尔加里城市的规划过程是规划师、政府部门和民众参与互动的过程。规划工作者必须通过公共论坛的形式将规划意图尽量地传递给每个利益相关人,并将其意见收集起来,再体现到规划之中。当每一个市民都认识到这种权利和责任时,才能把公众参与的能量发挥到最大。然而目前,我国城市规划工作的过程中公众参与的意识不强,没有与规划工作者和政府部门达成良好的互动,如何去引导公民的参与,激发其参与的意识,加强其责任感也是需要予以重视的方面。

4)最后,运用完善的法律运行机制,保障规划工作的顺利完成。法制化是现代城市规划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城市规划的科学合理性得以实施的必要条件。城市政府应充分发挥其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职能。

尾声:

今天的卡尔加里蓬勃而有生机,这里有全加拿大最高的家庭平均收入,最佳的空气质量,最低的失业率和犯罪率。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以自己的城市为骄傲,更多的人们从世界各地涌入这里,持续着100年前的梦想。

研究北美城市有效而快速的发展进程,我们可以从中发现,有很多城市都如 同卡尔加里一样,是由一群有见地的居住者和领导者诚心邀请了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城市规划师进行了正式的城市总体规划。所以其背后有着欧洲城市建设史上千年的历史沉淀,再加上公众的参与和法律的保障使得城市的建设向着高效而可持续的方向快步进行。反思我国当前的城市规划,我们应该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借鉴与参考国外城市规划的优秀范例,学习它们成功的经验,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城市规划应把以人为本和可持续的发展思路融入到城市规划的设计中。

2.城市规划启示 篇二

在城乡规划转变为一级学科的时代背景下,城市规划专业的作用与地位越来越为社会所重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对城市规划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愈加多元化。各高校城市规划专业本科教学阶段的意义对于规划专业人才来说都影响深远,而教学方法地探索与创新,是拓宽学术领域、促进本科教学质量的重中之重。结合英国城市规划本科教学方法和特点,对比我国城市规划本科教学现状,探索适合我国高校城市规划专业本科教育的教学方法,是拓宽该专业教学的有效途径。

2 我国城市规划本科教学方法的发展概况

我国的城市规划本科教育从最初的仅有两所学校,至现在的180余所(冯维波等,2011),城市规划专业教育为我国的城市管理建设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其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期间教学模式也在不断更新(表1):

第一阶段:1952年至1978年

起步初期受苏联模式的影响,我国城市规划本科教育起步于建筑院校,因师资、环境等多方面条件的约束,规划本科教育以单一的建筑教育为主要内容,适当加入了规划理论与设计的课程。此时的教学方法以“灌输式”、“单兵作战式”为主。因教学设备与科技水平限制,学生的成绩评定体系也主要根据考试和课程设计进行确定,较为单一。

第二阶段:1978年至2000年

由于此阶段地理、环境、测绘等学科对规划学科的渗入,城市规划专业本科教育平稳发展,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周江评和邱少俊,2008),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也出台了规划本科教育培养方案的相关意见与建议,各院校基于自身基础与特色,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教学方法的创新,如:师徒式教学、交流互动式教学等。在课堂日常教学中,也加入了投影幻灯演示、实际项目评述、图纸评估等环节,增加集体讨论氛围。

第三阶段:2000年至今

该阶段是城市规划本科教学快速发展的时期,由于科技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的成熟,教学方法愈加多样化;新的规划理论与技术的出现,也要求师生之间互相交流学习;国家对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视,各类大中小型科技竞赛的举办,促使学生不断的在课外培养团队合作意识、独立研究能力;各院校加强与国际院校的合作,教师在不断交流中学习到更多的新教学方法并尝试运用在规划专业本科教学当中。

此阶段新出现的教学方法有:研讨会、多媒体教学、竞赛辅导教学、案例参观、实际项目调研、专题讲座、网上交流等。

3 英国城市规划本科特色教学方法

面向国际化是我国城市规划教学方法改革的必经之路,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国内现实情况,科学合理的实行逐步改革,是城市规划本科教学发展的一般途径。本文通过对五所英国知名规划院校本科教学课程、相应模式与评价体系的观察汇总,分析了其具有特色的教学方法(图1)。

3.1 观察会议

卡迪夫大学是英国最优秀的大学之一,其城市规划专业偏重于人文地理与城市研究,并于2008年位列全英第一。卡迪夫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学院提供人文地理规划学士、城市与区域规划学士两种本科学位,在两者的第一年的学习中,《空间规划导论》课程明确地提出,学生将会得到一个机会在一个规划委员会议上观察规划决策的制订进程。

众所周知,规划委员会是当地政府在规划管理方面高层次的议事决策机构。参观会议进程,本科生可以了解一个规划从设计到制订到实施的整个流程,了解规划师、公众在会议中所扮演的角色,初步接触规划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工作,而是一种解决社会问题本质并探寻原因的过程。学生通过观察会议这一教学方法,亲身体会到如何做一名排解困难者(facilitators)、调解斡旋者(mediators)、解释者(interpreters)和综合协调者(synthesisers)(应四爱,陈前虎,2010)。

此种教学方法较适用于有关规划理论、实践思辨的课程,如导论类课程、管理法规类课程、以及价值取向类课程等。

3.2 短途旅行

曼彻斯特大学城市与区域发展专业的二年级课程《城市与社会》中教学方法明确表示,学生需要在课后完成试听材料、徒步旅行和相关阅读,并在课堂中能够得到体现与反馈。谢菲尔德大学城市研究专业二年级课程《欧洲城市领域分类》要求学生进行指定地点的野外短途旅行,从而可以对比区域之间的差异,了解更多的标志性建筑、博物馆、画廊、档案馆等。纽卡斯尔大学城镇规划专业、利物浦大学城镇与区域规划专业也要求在英国与海外进行一定时间的野外考察。

此类短途旅行不同于常规的设计调研,主要区别在于短途旅行更加直面经济、社会与环境问题,要求更加深入了解当代城市变化过程,在更大范围内理解经济、社会、政策与环境压力所塑造成的城市土地形态,更能够在变化与成长的城市区域中了解到规划的实施情况。通过该教学方法的训练,有效地完成最后的总结报告。学生能够培养推理和欣赏能力,并且能够在规划决策中懂得如何进行更好地协调。

3.3 文本细读

卡迪夫大学规划学士教学计划在最后一年的《规划理论与实践》课程中提出,这个学习模块的核心价值在于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了解他人论点,而这个方式正是专业训练与专业教育中非常重要且实用的技能。

文本细读是一种语义学解读,强调文本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存在,强调文本语言与作者思想意图的关系,要求读者能够准确把握语言的众多因素,解读作品的真正意义。此类阅读类似于语文教学下所衍生的一种细读方式,语文教师首先肯定作者文本意义的存在,其次从字、词、句等言语材料入手,层层剖析文字内在的语境语义,是对作者言语的接受过程与发现过程。

通过这一教学方式,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关键思想与实际操作和规划理论联系的意义、人们对规划预期目标的意义以及规划师应该拥有怎样的知识、技能与态度等,学生可以在今后对规划理论、实际参与的描述中,更加生动形象的将规划师自身的经验、情绪与感受融入到文章的文字与结构中,让更多的人与这些独特的感悟产生共鸣。

3.4 自主学习

纽卡斯尔大学城镇规划本科专业中,除个别明确要求团队合作的课程外,其余课程要求自主学习的时长占每次学生教学时长(Student Hours)的14%至82%,与此相对应的自主学习指导时长稳定在每次时长的50%。学生可以在独立的时间范围内通过多媒体、文本阅读、文本撰写、案例研究等方式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

与国内所提倡的自主学习不同,纽卡斯尔明确提出学生需要在教师指定的教学时间内完成自主学习内容。此类自主学习带有强制性,也纳入最终的考评。此外,教师利用大量时间指导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使学生掌握多样化的学习技能与方法,改变盲目的自主学习状况,更好的挖掘潜力与欲望,充分体现了课堂教育围绕学生主体的特征。

4 中英城市规划本科教学方法的对比

参考袁媛、邓宇等(2012)的研究,依照知识、技能、实践、价值取向四种课程模式分类方法,将英国五所开设城市规划相关本科专业的院校所有专业课程进行分类,将各模式下所应用的教学方法进行汇总(表2)。将浙江工业大学城市规划本科专业作为国内院校的典型与英国进行对比,差异主要表现在:

4.1 我国规划本科专业实践类、价值取向类课程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规划理论与技能实践、价值观的培养,需要庞大的教学体系、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教材、具有正确价值观的教师、师生协同合理的教学方法与评价模式来支撑。英国五所院校在实践类课程中更多的加入了研讨会、实地调查、小型项目、文本细读等教学方法,在价值取向类课程中加入了研讨会、徒步旅行、实地调查等教学方法。以浙江工业大学城市规划本科专业为例,缺少对这两类课程教学方法改进的重视,原因有三:

第一,本科阶段课程内容对于时代发展有一定的滞后性。国内各大院校的课程设置各自具有区域特色,但主线与主要模块仍然无法完全摆脱以往教学的影响,从而难以在原先较为完备的教学体系中加入过多的实践类、价值取向类课程。

第二,相关课程评价体系相对老化。根据表2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课程要求愈加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而在如今国内大多数教师采用的是“60%卷面成绩+30%作业成绩+10%到课率”作为成绩评判标准。此种方式在面对团队工作的成绩评价时,任课教师难以在学生小组工作进行过程中进行实时的监督、指导和及时督促工作进度。

第三,硬件条件制约。如研讨会、短途旅行等,要求学校能够提供类似工作室的独立空间进行师生之间的交流,或是提供一定的经费用于学生的野外观察。规划专业学生的培养,不是简单的几个专用教室所能够解决的。学校对于专业的投入,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态度、视野等等。

4.2 同一教学方法与英国有着本质性差异

我国传统的城市规划本科教育教学方法深受历史因素影响,人才培养方法以向传授、学生围绕教师为主。众多课程教学注重知识的权威性,相对忽视了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随着国外教育思想对国内不断渗入与结合,研讨会这一方法也融入到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课堂中。现阶段我国运用的研讨会教学方式具有如下特点:注重课题设置、分组合作过程、课堂汇报等。英国所使用的研讨会除此之外另具特色:市民与其他教工共同参与研讨、小组成员年龄差异大、正反双方的辩论机制、独立的工作室与辅导时间等。

国内的理论授课与讲座是相对脱离的,通常是教学时间之外,院系邀请具有一定知名度、实践经验的学者进行汇报,而内容以演讲者的实践经历、研究成果为主,与学生现阶段的教学内容衔接往往存在脱节的现象。英国除任课教师的讲授外,会不定期邀请行业专家,针对某一专题进行另一种视角的解读。此种基于官方或是民间形式的交流渠道,是促进学术交流的良好平台,提供了在多种方向发展的可能。

4.3 缺少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方法

虽然国内规划院校的课程体系都有一套相同的核心,但并不意味着开设的课程都一样,不同院校对于专业方向的偏重不一,丰富了现有的规划专业学生培养体系。

如今课程设置已初具地方特色,但与之相对应的教学方法与评价体系却落后于特色课程的发展。曼彻斯特大学注重规划理论与价值的研究,故要求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能够深入社区了解规划理论实践的进程与困难。谢菲尔德大学注重社会不平等阶级的平衡,故在相关课程的教学中加入了徒步旅行,实地调查的方式。

以浙江工业大学城市规划本科专业为例,学生可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构建独特交流平台,增加高科技人才访问讲座的频率;针对城市需求要点与热点问题,要求学生从理论、形态、政策等多方面研究城市发展;积极参与当地政府每年召开的规划座谈会,帮助学生直观理解规划的进程与发展。

5 结论与启示

5.1 以学生培养为宗旨,确立培养应用研究型人才教学目标

国内各院校已有各自成熟的人才培养方案,而部分专业课程在课堂教学中仍然处于被动的教学状态。针对不同阶段的本科生教育,在低年级以兴趣教学为主要方式,使用多样化、生动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团队意识与协作能力,增强动手能力与观察能力。在高年级教学中以互动教学为主要方式,以思辨为核心,师生在团队中、交流中共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竞争性氛围,激发学生参与社会调研的热情与关注度。在推进教学方法改革的过程中,应重视教学课程的整体优化,注重课程内容结构、讲演方式、课程作业等方面的优化,积极探索新型城市规划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式。

5.2 立足国情,加强对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方法探索

我国现有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与创新意识,因此借鉴英国知名规划院校的教学方法是必要的。但在现有国情下,特别是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发展这一阶段,社会对规划人才的需求与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紧密联系的。对于英国规划院校的新型教学方法,根据各地方特色与发展趋势,对新型教学方法进行循序渐进式的探索与合理的改造,使新方法既能够与现有教学内容无缝对接,又能够提升教学质量、学生专业水平,促进专业课程建设与发展。

5.3 探索新教学方法联动改革,促进大课程平台建设

我国规划专业本科教学往往呈现一种“阶梯式”教学模式,内容由浅入深,由宽到窄。在本科生现实学习中,往往出现知识脱节,理论与实践无法融合的情况,而加强“平台式”的课程体系,则是在不同阶段确立不同学习目标,对学生综合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如在社会调查一门课程中,需要学生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统计学等等多种领域的知识,而其繁杂程度是在同一门课程内无法全部掌握的(李浩,赵万民,2007)。因此大课程平台教学急需改革,而改革的着眼处,一是课程内容、时间的衔接,二便是教学方法的贯通。以课程平台为基础,成立教学团队,通过联合讲座、联合研讨、专题研究、联合调研等多种教学方法,深化教学内容,加强学生对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理解,从而推动平台整体课程的进步,取得教学改革的阶段性结果。

5.4 固化原有教学模式,向混合型、创新型教学方法转变

各院校城市规划专业教育基本具备城市规划专业人才的培养能力,相应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较为完善。在原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既要承认原有教学方法的合理之处,又要敢于改革。例如原有的课堂授课+团队工作+调研报告的教学方法仍然可以作为多数专业理论课的主要教学方法,以不同教学方向的侧重点为基础,变讲座式为混合讲座式,在团队工作中增加工作室、辩论模式,在调研报告中增加徒步旅行、文献查阅的方法。由此可见,变传统为动力,有利于为阶段性改革巩固成果,使改革逐步推进。

5.5 构建多模块多视点的评价体系,鼓励学生多方面参与专业学习

评价体系是教师依据各自教学方法所确立的,不同教学方法必然需要是不同的评价体系。依照评价体系的特点,直接表现为学生在不同方面培养发展的力度,也体现了人才培养的侧重点。而城市规划本科专业培养的是专业基础扎实,有创造力、正确价值观的学生。提出正确合理的评价体系,让学生自然而然参与到课程教学当中,根据多模块的评价体系,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变单一的学习为多方面的参与,变教师单方面的教学为师生双方互动式的进步。而评价体系不应成为教学方法的附属品,应作为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专业学习的手段。

摘要:相比国外较为成熟的教育体制与组织模式,国内城市规划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有的部分教学方法呈现出了不同程度的滞后状况。本文以5所英国规划院校为例,挖掘具有特色的教学方法,在知识、技能、实践、价值取向四种课程分类模式下,与国内院校规划专业进行对比。研究结论显示,国内城市规划本科教学方法数量少、方法内涵不一、相对应的评价体系尚显不足。为此本文提出在原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增加新方法、加快原有方法改革、完善相对应的评价体系等建议。

关键词:城市规划,教学方法,比较,中英

参考文献

[1]袁媛,邓宇,于立等.英国城市规划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及对中国的启示——以六所大学为例[J].城市规划学刊,2012(2):61-66.

[2]韦亚平,董翊明.美国城市规划教育的体系组织——我们可以借鉴什么[J].城市规划学刊,2011(2):106-110.

[3]刘崇,郝赤彪,薛滨夏.德国城市规划研讨课的构建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规划师,2011(12):111-113.

[4]应四爱,陈前虎.城市规划教育中的人文关怀[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1):146-150.

[5]董楠楠,陈菲.浅析联邦德国高校中的城市规划教育[J].国际城市规划,2007(1):94-98.

[6]李浩,赵万民.改革社会调查课程教学,推动城市规划学科发展[J].规划师,2007(11):65-67.

[7]万艳华.面向国际化的城市规划教学改革[J].规划师,2006(8):59-61.

[8]周江评,邱少俊.近年来我国城市规划教育的发展与不足[J].城市规划学刊,2008(4):112-118.

[9]张艳明,马永俊,章明卓.城市规划课程设计的教学改革[J].高等建筑教育,2006(2):102-106.

[10]冯维波,裴雯,巫昊燕等.城市规划专业课程设置构想——融合建筑学与地理学的城市规划教育模式[J].高等建筑教育,2011(3):52-56.

3.城市规划启示 篇三

关键词:城市规划;经验借鉴

一、 国际经验

1.合理解决人口集聚问题

这些国际主流城市采取了许多措施来强化聚集发展;通过建设轨道交通走廊或交通节点来连接就业人口集中地区,缓解交通压力。新加坡主张“在原有地方建设新房子”、伦敦寻求“城市中心区的复兴”、悉尼建议“减轻房产业对城市边缘区的压力”、纽约的“中心区运动”和东京加速建设“集聚的微型城镇”和“城市内核居住产业”,所有这些都为降低城市中心区人口居住压力指出了解决方法。在规划理念上,这些城市强调新建的房产接近便捷的公共交通、接近工作地和服务供应点,减少交通压力。

2.促进城市经济增长的措施

为了提升城市竞争力,这些城市通过CBD来提升城市竞争力。伦敦规划特别强调CBD 范围里的办公建筑的建设,以保证提供稳定的房源。在悉尼的规划中,通过高质量的开发以保持悉尼国际形象,吸引国际商业和服务业及跨国公司总部的入驻。新加坡规划要求在城市中心区建设更好的轨道交通网络。东京则把中心区作为日本经济和文化的动力,把东京滨水地区作为国际交流特别是和亚洲经济、文化和技术交流的基地。纽约认为CBD的健康发展是地区财富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器,是吸引经济因素聚集的巨大磁场。

这些城市的规划中,均有措施确保产业布局的合理性和交通的便捷性。新加坡的概念性规划中指出,为了优化重要的交通节点附近的土地使用结构,靠近轨道交通车站的建筑高度要增加,商业区聚集密度要提高;另外通过增加新加坡的中心轨道交通条数和站点数,增加交通站点附近的就业岗位,使中心区域得到进一步的开发。由于预计到就业人口的增长,纽约市则在轨道交通周围规划建立紧凑的、由微型城镇组成的城镇群,使得主要街道或微型城镇可以步行能到达。

3.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

纽约是第一个在大都市中建设“绿色公园”的城市,其建设目标不仅是提供一个开放式空间,而更重要的是通过开放式空间系统去保护和恢复周边的自然生态系统。新加坡的绿色计划则集中在开发公园的休闲娱乐价值上,目的是创造一个绿色空间网络,给人们城市即公园的感觉。东京则力图把自己建设一个拥有深刻自然和文化底蕴的城市,“改善城市环境和保护居民的健康”和“降低环境的负担和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二、 对成都的借鉴作用

虽然与国外大城市情况不同,但这些城市的规划建设经验有很多地方值得成都借鉴。

1、城市规划框架应具灵活性

首先,成都的目标是成为区域性商业和金融中心,成为世界各国跨国公司区域总部的选择之地。对这些跨国公司而言,进入大城市的区位选择无疑是CBD。因此有必要考虑在中心区开发建设面积大的办公建筑。其次,城市规划要考虑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生产方式的变更,比如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远程办公的工作方式必然会兴起,因此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必须考虑到这种工作方式对交通、住房建设和办公空间的要求,保证现有规划建设在未来几十年里的正常运行。最后,土地储备银行的作用对城市中心区的发展不容忽视。可以借鉴国外规划的经验,在城市中心区开辟一块预留地,首先将其生地开发成熟地,或建设成绿地或建设成公园充分发挥其生态价值以备今后功能发展的扩展地。

2.充分重视轨道交通周围的开发利用价值

轨道交通逐步发展为大城市的主要公共交通方式。有必要对轨道交通和产业布局现状、适应于高密度开发区域和城市论城镇化中的制度创新未来发展趋势进行评估和预测,规划未来轨道交通的布局。轨道交通能促使周围产业群的集聚,对此要予以重视。借鉴纽约的规划经验,建设以轨道交通站点为圆心,人们可以承受的步行距离为半径的高密度开发的微型城镇,在轨道交通沿线建立紧凑的、由这些微型城镇组成的微型城镇群,减少城市发展对中心区和交通运输的压力,这个设想是成都可以思考的。

3.重视城市环境保护

好的环境保护政策会缓和开发建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因此,在战略性规划中需要深度融入环境保护因素。例如,要在废物处理、回收等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特别是废物处理上借鉴国外的经验,遵循“临近性原则”,就近处理和回收生产、生活垃圾,减少对交通的压力和对环境的污染。(作者单位:成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

4.美国城市社区治理及其启示 篇四

邹丽琼

(中国矿业大学 江苏 徐州 221116)

摘 要:美国的社区治理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公民自治的典型形态,它主要不是依赖政府,而是依赖社区公民、公共服务企业以及公共服务组织的参与。美国社区治理表现出了社区治理民主化、社区治理组织化、社区权力多元化的特征。对美国社区治理的考察为中国社区治理的发展提供了经验。那就是,中国社区治理发展要求转变政府角色、培养现代公民和发展成熟的公民社会。

关键词:社区;治理;美国;社区治理

一、社区、治理和社区治理

最早提出社区概念的是德国著名社会学家腾尼斯,他在1887年出版的《社区与社会》(Community and Society)一书中指出,社区(community)是指那些由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密切,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的,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团体(腾尼斯,1887)。①英国社会学家麦基文(1917)认为社区是广大的区域。任何社区都在风俗、传统、生活方式等方面具有一定程度的区别性的标记和特征。与社区最初定义的情感因素不同,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帕克(1936)在社区概念中引入地域性特征,他认为社区是占据在一块被或多或少明确地限定了的地域上的人群汇集。②社区互动理论的创始人美国学者桑德斯(1982)认为社区是一种社会互动的场域。③国外的理论界逐步完善了社区的概念,概括来看,国外社会科学家认为社区的基本要素主要有:(1)有按一定的社会制度和社会关系组织起来共同生活的人口;(2)有一定的地域和环境条件,包括地理位置、地势、资源、气候、经济、交通和公共设施;(3)有自己特有的文化、制度和生活方式;(4)在情感和心理上有共同的地域观念、乡土观念和认同感。④由此可以看出,社区首先具有地域性特质,同时还包含着一定的历史文化的含义以及制度设施和物理设施。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西方学术界,特别是在经济学、政治学和管理学领域,“治理”一词十分流行。西方学者对治理作出了许多新的界定。英语中的治理一词源于拉丁文和古希腊语,原意是控制、引导和操纵。20世纪90年代,全球治理理论的代表人物詹姆斯·N·罗西瑙(James NRosenau)在《没有政府统治的治理》和《21世纪的治理》中指出:治理为一系列活动的领域里的管理机制,它们虽未得到正式授权,却能有效发挥作用。与统治不同的是,治理指的是一种由共同的目标支持的活动,这些活动的主体未必是政府,也无须依靠国家的强制力量来实现。⑤Rhodes认为:其中,全球治理委员会的定义具有很大的代表性和权威性,该委员会在《我们的全球合作伙伴》中指出,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⑥治理有四个特征: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包括私人部门;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

美国城市社区治理及其启示社区治理是与社区统治相对的概念,它表示在社会利益多元化时代社区公共管理的新理念。相对于社区统治而言,社区治理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非意识形态性。社区统治强调对社区的政治统治,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的价值判断。社区治理则关注对社区管理的有效性,强调节约治理的成本,提高治理的效能。(2)非暴力色彩。社区统治注重通过暴力手段来维持对社区的统治和占有,具有非常强的强制性。社区治理虽然也具有强制性,但是这种强制性是比较微弱的。社区治理是建立在政治和社会认同基础上的,更多的是依靠社区成员自觉的服从和参与。(3)权力运行的多向性。社区统治的权力运行方向总是自上而下的,“它运用政府的政治权威,通过制定政策和实施政策,对社会公共事务实行单一向度的管理。治理则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主要通过合作、协商、确立共同目标等方式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治理是建立在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认同之上的合作,其权力向度是多元的、相互的,而不是单一的和自上而下的。”⑦

无论是“社区”、“治理”还是“社区治理”都是中国从西方引入的概念。它们是西方在社会和政治发展过程中为了应付新的社会形势和解决新的社会问题而建立的理论。相比较而言,西方的社区和社区治理的发展领先于中国,积累了诸多的经验和教训,而我国的城市社区治理才刚刚起步,因而研究西方尤其美国社区治理的基本问题,对于中国社区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二、美国社区治理的模式

美国的社区治理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公民自治的典型形态,社区并不是作为政府的一个基层管理单元(行政区划)而存在。联邦各州乃至各个市、镇,都有其独特的社区治理方式,但是社区发展和管理上,基本都采取了“政府负责规划指导和资金扶持,社区组织负责具体实施”的运作方式。他们将具体事务交给社区组织和民间团体,政府只负责宏观调控。在社区的日常运作中,社区委员会、社区主任、专业社区工作者、非营利组织和社区居民、志愿者均是社区治理的主体,对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负有职责和义务。

(一)政府机构制定政策

美国政府一般通过制定政策影响社区的发展。例如,联邦、州地方政府一方面负责评估和修改社区的社会和经济政策,另一方面又采取措施消除在就业、信誉和住房等问题上的种族、民族以及其他形式的歧视。联邦、州地方政府鼓励和支持社区组织的发展,并和慈善部门、社区企业形成合作伙伴关系,通过这些活动,联邦、州地方政府可以建立一个合作机制,探索社区发展的途径。联邦、州地方政府还通过扩展社区组织来执行有关政府社区开发项目,为了推动社区发展,政府还通过各种政策(包括税收优惠)和法规,引导私营企业投入社区建设。

(二)第三部门提供服务

国际上一般将非政府非企业的机构称为非政府组织(NGO),又称第三部门,它是美国社区治理的支柱力量。上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美国政府的财政缩减,第三部门在社区服务和社区发展中逐渐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90年代以后,为了实现精简政府机构的目的,越来越多的、本应由各级政府机构负责提供的社区公共服务,都较多地由非政府组织(第三部门)来承担。同时第三部门所提供的社区服务内容也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方式的变化而丰富多彩,避免了光靠政府管理机构来行使专职社区服务所造成的成本增大、效率不高和服务机构难以适应社区需求等弊端。美国的第三部门或社区非营利组织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传统的社区服务机构,较有代表性的是慈善组织;二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成立,能直接得到政府用于职业培训、社区服务和其他服务资金支持的组织;三是为满足邻里和其他社区需要而建立的组织。这些组织一般由志愿者发起,并由志愿者或低薪工作人员来管理。美国的第三部门或非政府组织已形成一个庞大的系统,但各组织之间没有隶属关系,而是按照法律法规,代表不同的利益群体独立开展活动。

(三)社区企业提供帮助

在美国的社区治理中,除了政府机构和第三部门两支力量外,还有另一社区治理主体,即社区企业。包括:(1)社区化的小企业发展中心,它们在社区内为个人创办的小企业提供融资、谘询等方面的服务。(2)社区化的小企业投资公司,它们一般向所在社区的小企业提供创业资本贷款。(3)社区开发公司,这些公司为所在社区成长中的小企业提供诸如土地、厂房等主要固定资产方面的长期债务融资(4)社区微型贷款中心,主要为所在社区的少数民族、妇女、退伍军人创办和经营小企业提供小额融资服务。

综上所述,目前美国的城市社区治理体制是一种以社区委员会为核心,议行分离,公民有广泛参与机会的公民自治模式。在这种体制下,强调了社区及社区居民的自我依赖、自我完善、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能力。“社区是民主的聚集地,因为这里可以让每一个人都能参与到公共讨论之中”。⑧

三、美国社区治理的基本特征

美国社区治理是公民社会的治理,公共权力机构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只是局限于辅助性的协助。政府基本上不直接干预社区内部公共事务。所以,美国社区治理主要不是依赖于政府行为,而是依赖于社区公民、公共服务企业以及公共服务组织的自由和平等的参与。社区居民的广泛和积极参与为社区治理注入了民主的活力,公共服务企业的运作促进了社区治理的市场化,许多公共服务组织的加入引起了社区治理的组织化。社区治理的民主化、社区治理的组织化引起社区权力的分散,社区权力形成多个中心,从而构成了社区权力的多元化特征。

第一,社区治理的民主化。美国学者博克斯把美国社区治理模式称之为“以公民为中心的智力结构”,⑨并且把社区治理与公民治理等同起来,其目的就在于显示美国社区治理强烈的民主化特征。社区参与成为美国民主政治参与的重要方式。在美国现代社区治理中,公民直接参与的意愿越来越清晰地凸现出来,形成了社区代议民主制⑩和社区直接民主制相混合的民主自治模式。社区居民既可以通过社区选举或政党选举来间接地影响社区的公共事务,也可以通过社区全民公决或者社区听证会来直接决定社区的公共政策。但是,无论是社区代议民主制还是社区直接民主制,美国社区治理均表现出了对社区居民参与巨大的容纳能力,其公共决策的民主化特征是显而易见的。

第二,社区治理的组织化。在美国社区治理中非政府组织扮演着重要角色。美国有遍布全美各地的137万个非政府非营利组织,他们实际上是一种民众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结成的自我组织。同时由于非政府组织既是居民生活区的代理者又是政府管理社区的合作者。因此它可以起到政府和居民之间的桥梁作用,又因为非政府组织严密、机构健全、动作规范、市场化动作程度高、有强烈的责任感,所以在美国城市社区治理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而美国的社区治理是极具组织化的。

第三,社区权力的多元化。美国社区治理是多个主体自由和平等参与的过程。公民、企业、非政府组织和政府分享着对社区的治理权力和责任。社区治理权力不是被政府或者社区代议机构垄断。美国学者博克斯也指出,公民、选任官员和公共服务职业者都参与了社区治理。它们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公民成为社区的治理者而不是消费者;选任官员的作用在于协调公民参与治理的种种努力,而不是替他们做出决策;实践者关注的焦点是帮助公民实现其社区治理目标,而不是着力控制公共权威机构。

当然,这些特征也会带来一些城市社区治理的难题,这给美国现今城市社区治理的走向——公民治理——的主导者们,即公共服务职业者带来了严峻的问题,包括政策制定中如何将期望的公民参与和可以接受的理性要求有机结合起来,怎样避免气愤的精英们的报复(这些人将公民和公开对话看作是对他们利益的严重威胁),如何防止职业主义力图消除的政党分赃制、政治恩赐和腐败等不正之风的反弹。

四、启示

研究美国社区治理的经验,可以为中国社区治理的发展提供以下主要启示:

(一)促进社区治理主体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积极培育公民社会和社区中介组织,充分发挥社区多元主体的作用,加强政府与社区组织、社区成员的合作。当前主要是取消政府对非营利组织进入社区设置的障碍,政府应支持非营利组织在社区内获得开展活动的持续资源。非营利组织加强自身能力的同时,不断与政府沟通,督促政府在社区政策方面进行有利于自身的改革,由此形成社区治理“不再是由国家”指导,而是“由国家和私营部门合作”。

(二)改革政府的权力运作方式。建立政府、社区组织、非营利组织、社区成员单位及社区居民之间的多元互动的网络型运作模式,使社区治理组织体系由垂直科层结构转变为横向网络结构,建立以社区共识和认同为基础的,充分发挥社区能动性和自主性的治理机制。

(三)增强社区成员的参与意识和民主意识,健全社区组织体制与管理制度,为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提供制度途径。政府、社区组织、居民、企业、非营利组织都是社区治理的参与者,通过培育居民自发性的小社团,构建社区参与网络,从而增强社区信任和合作,实现共同利益。

(四)促进社区制度创新,保持社区集体选择规则、社区操作规则与宪法选择原则的互补性,促进社区制度结构的自我繁殖。一是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和社区组织要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立认同和共同的目标等方式实施对社区公共事务的共同管理。二是保持社区参与者之间的适度分权,授权社区参与者与其角色相对应的社区决策权、管理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三是强化社区治理主体之间的自愿平等合作关系,凭借合作网络实现各个主体间的协调和沟通,实现治理机制与治理理念的转变。

总之,社区治理是通过政府与社区组织、社区居民、非营利组织的共同努力改善社区环境,促进社区经济发展,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最终走向“善治”的过程,中国社区治理的发展要求三者齐头并进,缺乏三个因素中的任何一个,中国现代的社区治理都无法建构并良好地运作起来。

注释:

①(德)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20

②(美)RE帕克 EN伯吉斯城市社会学[M]华夏出版社,1987,111  ③ 谢芳美国社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11 ④ 常铁威新社区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1

⑤ 参见罗西瑙《没有政府统治的治理》(Governance Without Government:order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M]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1995,5;《21世纪的治理》(Governance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全球治理杂志1995年创刊号 转引自俞可平全球治理引论[J]马克思主义现实,2002(1): 21

⑥ 全球治理委员会《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转引自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4

⑦ 俞可平治理和善治引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9(5):22

⑧ C Lasch, The Revolt of the Elites and the Betrayal of DemocracyW W Norton, 1996,171

⑨ [美]博克斯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7

⑩ 是指广大社区居民根据物权在兹的原则,按照一定的程序选举居民代表组成代议机构——“业主代表大会”来行使社区的最高权利的制度。社区居民参与社区管理最主要、最通行和最现实的途径是代议民主制,即“业主代表大会”制。引自http://housefocuscn/msgview/703/94576942html

[美]奥洛姆政治社会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206

冯玲,李志远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结构变迁的过程分析[J]人文杂志, 2003(1)136

[瑞士]弗朗索瓦—格扎维尔·梅里安治理问题与现代福利国家[A]俞可平治理与善治[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社, 2000,111

The Administration of Urban Communities in the USA and Its Enlightenment

Zou liqiong

Abstract:The administration of communities in the USA is always considered to be the typical form of citizen self—governmentIt is not dependent on government, but rely on community citizenship, public service enterprises, as well as public service organizations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communities in the USA has display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emocratization,organization of community administration and the diversification of community power The investigation into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communities in the USA has provided the experi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community administration,that i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community administration requires the change of government’s role and the cultivation of modern citizens and the developed citizen society

5.城市规划启示 篇五

安娜董林

日照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日照276800

职称论文代发表

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国家,原意为狮城。据马来史籍记载,公元1150年左右,苏门答腊的室利佛逝王国王子(般+木)那乘船到达此岛,看见一头黑兽,当地人告知为狮子,遂有“狮城”之称。新加坡风光绮丽,终年常绿,岛上花园遍布,绿树成荫,素以整洁和美丽著称。全国耕地无几,人口多居住在城市,因此被称为“城市国家”。去年五月我有幸游历了这个充满魅力的城市,感受颇多。我生活的也是一个滨海城市,在城市建设中有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

在新加坡规划局我看到了这个国家的总体规划,对新加坡城市规划有了大致的了解,也确信了这是新加坡政府科学而而正确处理规划、建设和管理三者的关系,才成就了这座美丽的花园城市。

一、充分发挥地理人文优势,科学制定规划,严格保障执行。

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国家,面积为707.1平方公里,人口约498.76万。国土面积小,人口密度大,资源匮乏,新加坡的城市规划治理者采取了两项措施:一是使土地的利用最优化,使有限的土地满足所有的需求;二是保持经济增长与城市发展的平衡,提供一个很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建国初期聘请联合国专家,历时四年高起点、高质量,编制整个新加坡范围概念性发展规划,以此为总纲,制定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分区规划和控制性详规,为未来30-50年城市空间布局,交通网络,产业发展等提供战略指导,然后每5年修订一次,进一步细化修建性详细规划。新加坡政府控制了至少70%的土地所有权,并且是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住宅和工业开发最大的开发商,能保证土地开发按照概念规划要求进行。在城市规划建设的咨询和实施中,新加坡主管部门鼓励公众参与,实行民主决策,明确权责关系,对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的有序落实,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虽然是高密度城市国家,新加坡政府确定了花园城市的发展方向,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充分尊重原有的自然资源,保留了城市地理位置中心的绿地,而将市中心移至南侧靠海的新加坡河水源保护区,以此作为市中心的起点,围绕这个中心展开新加坡的城市规划设计。新加坡是世界上高人口密度的城市之一,但却是把人居解决的最好的城市,在规划中吸取了很多西方的理论,在建国的四十几年中,政府建设了大量的新镇,规划师们开始采用一项分散的战略规划,将不必设在市中心的商业活动分散到四个区域中心,每个区域中心都有约150万平方米的面积,并且在各自辖区内都做到办公与住宅的平衡。

二、尊重历史,延续文脉,成功的旧房改造和再开发项目。

新加坡是一座只拥有约200年历史而其中包含150年殖民史的“年轻”城市,在地理位置以及文化层面上,新加坡也是一个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国度。在新加坡华人、马来人和印度人是占人数最多的三个种族,不同的文化和习俗也形成了不同风格和各具特色的建筑。尽管历史短暂,新加坡政府在对历史保护和延续的态度上是值得所有国家学习的。在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中充分尊重现代建设与原有建筑的融合,如保留下来有时代意义的乌节路,实笼岗路等街道以及牛车水、小印度和古老房屋,殖民统治时期留下的总督府和高等法院,拉福尔大饭店老楼、火车站以及许多老教堂等历史建筑,对这些老旧建筑尽可能的原样保留、保护、改造和再利用。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1934年修建的旧禧街警察局,这座6层高的新古典风格建筑有911个木百叶窗,立面中规中矩,2000年新闻通讯及艺术部到了这里,并且很富创意地把这幢的911个窗户的木百叶漆成不同的颜色,建筑又有了新的活力。

新加坡政府主张少拆房,多修缮。在新加坡,很难从一片建筑的外面看出建筑建成的时间,尽管很多建国后建的现代建筑已经历经四十年的岁月,但整个城市仍然面貌一新,丝毫不显得破旧。原因在于政府不间断地对年久的建筑加以维修,基本上是5年一小修,10年一大修。小修是指外立面和室外铺地的更新,大修则是指增加面积或改善功能,使居民住宅不断适应社会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带来的变化。修缮时政府会对建筑外观,公共空间进行重新粉刷和装饰,保持建筑的最好状态,也更好的节约能源,使每栋建筑发挥最大的利用价值。

三、重建中注重建筑品质和特色的增长,建筑和景观密不可分。

新加坡政府是一个有清晰目标的政府,花园城市目标制定后,所有城市建设都为这个中心服务。

(一)、城市公共建筑的建设由国际大师施展的舞台到有本土特征的建筑景观结合的生态建筑的转变。

城市公共建筑的建设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上世纪70-90年代,新加坡政府开始组织城市重建。新加坡的建筑受寸金寸土的土地资源局限,除了历史保留建筑外,多以高层建筑为主格调。丹下建三设计的大华银行大厦,萨夫迪设计的雅茂园公寓,迈耶设计的甘登医疗中心,黑川纪章在乌节路上的设计的伟乐坊等等,这些世界级的建筑大师在新加坡这个新兴的国度里发挥着自己的建筑才华,也创造出了新加坡城市发展的新时代,但均没有和新加坡本土文化结合。

第二阶段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至今,新加坡的城市建设开始体现自己的独有标记,这个时期,新加坡建筑开始注重生态建筑的设计,强调本土文化的展现,看重景观和建筑的结合。在建筑形式继承了柯布西耶在1922年提出的“明日城市”的构想:高层发展,底层架空,也继承了南洋传统热带建筑底层架空的建筑语汇。新加坡是个多雨的、炎热的城市,他们在规划建设时充分考虑到这个特点,规定所有的建筑必须建公共的人行廊道,首层退界,这种类似中国骑楼的走廊是为行人遮阳挡雨的,同时形成的灰空间增加了地面层空间上的丰富性和视觉上的通透性。在我们参观中心商业区时,发现几乎所有建筑底层都有局部架空,有的结合入口设置,有的结合景观设计,让人可以穿行于任一建筑到达另一栋高层建筑,人在其中视线一直可以保持连贯性,而且建筑设计不是孤立存在的,与周围的景观和道路有良好的结合,绿化设计精致到每一个点,很多建筑都有空中绿化和屋顶花园,新建的金沙酒店就是三个弧形的塔楼举着一艘“空中花船”。2002年10月落成的滨海艺术中心,由于其奇特的外形,它被新加坡人昵称为“大榴槤”,它以现代的抽象形式体现东南亚文化,两个穹顶上由若干个遮阳板所形成的质感源自于东南亚传统民居中的草屋顶的编织质感,“榴槤壳”上的这些尖尖的刺是铝制遮阳板。这些遮阳板的大小和开启程度都各不相同,是根据不同的朝向通过计算机模拟而确定的。力求达到最佳遮阳和节能效果的同时,不妨碍从室内向外观看玛利亚海湾和周围城市景观的视野,也成了代表新加坡的标志性建筑。

(二)、充分利用本国地理优势,处处体现花园城市的主题。

现代城市景观是城市规划的延伸与发展,新加坡的城市景观则充分体现了这一设计理念。新加坡国土面积小,建筑密度大,将建筑和道路以外的用地均用作城市绿地,所有农作物都从其它国家进口,最大限度地进行绿化。将国家的地理中心做为一片永久绿地,绿地结合城市交通设计,绿色网络遍及整个国家,目标明确,规划设计得十分具体,并在发展中严格执行。这些绿植净化着空气调节着温度,建筑掩映在雨树中,更显出其美感。从区域性公园、绿化带、街心邻里公园,到停车场、高速路、人行道、高架桥、楼房立面等,对绿化的位置、面积、标准、责任人都有明确规定,建房规定绿化面积纳入规划蓝图,作为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法令固定下来,保证实施到位。走在新加坡的大街小巷,园林绿化往往给人一种不加修饰的自然美感。处处层次丰富,草地、灌木、乔木自然搭配,各种不同树种混种而形成的自然生态比比皆是,包括路中的绿化带也绝少整齐划一,行道树及灌木皆无刻意修剪的痕迹,极少剪成几何形状的,而是任其自然舒展蓬勃地生长,但又不妨碍人行和车行的交通安全。无论是漫步花园绿地、城市街道,还是坐车在高速公路上,满眼看到的都是绿地的恬静和形态各异热带植被的色彩缤纷。

(三)、发展高新产业,同时注重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平衡。

新加坡政府将污染区设置在一起,尽量在远离人群的地方或是远离海岸的小岛上选址。加强引进新的高附加值、高科技产业,政府专门划出用地,建设环境优雅的高品质的建筑群。“纬一”工业园是新加坡政府设立的高科技生物工业园,这里远离市区,主要以科技研发为主,园区外面与城市干道连接,工业园内采用单行车道,以“模块式”的建筑单体进行园区内规划,建筑不退路,建筑之间的道路不宽,曲线为主,结合两边多变的景观环境,更像“街”的概念。建筑的平面形式更自由,形成很多有趣的空间,建筑全部采用现代风格,每栋建筑不讲求颜色、材质和样式的统一,建筑之间用钢结构作出空中连廊,增加了园区内的光影变化,也产生了很好的遮阳效果。底层架空的理念在这里也有很好的诠释。工业园绿地率高达40%,园区内的景观错落有致,工业园的建筑具有中心商业圈CBD的特征,又象建在花园中的建筑。

(四)、居者有其屋,注重品质的人性化新镇。

新加坡人民居住的发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上世纪50 年代末到60 年代初令人窒息的拥挤时期; 上世纪60 年代到70 年代,公共住房计划; 80 至今侧重年代城市形象和生活质量的塑造,其中重点包括环境品质。新加坡规划部门配合国家更高的政治目标“居者有其屋”计划,借鉴西方特别是英国的新镇、小区理论与模式进行调整、改善与深化,拟定了新镇发展模式。

从1960 年代以来新加坡已开发了23 个高密度新镇。新镇之间以绿带相隔,新镇大多离市中心10到15公里,居民可以通过穿越中央水源保护区和非建成区的交通网络迅速到达市中心区和其他新镇。新加坡约九成的人口都居住在新镇中,新镇采取三级规划构架,新镇-小区-邻里。公共住宅政府组屋是新镇的主体,许多私人公寓、别墅也有机地组织在新镇体系的框架中。新镇包括居住、商业、教育、机关、公园绿地、体育与康乐、工业、道路与交通转换站、基础设施与其他预留地,这些基础设施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同时每个大型商业和住宅组屋组团都和地铁或轻轨相连,避免了上下班高峰期间人们都从市中心涌进涌出,分解了市中心的压力。新镇住宅区空间组合形态大多是不仅从外观的有序错落、景观的开阔优美上考量,而且注重塑造舒适宜人的社区居民交流、活动的环境空间质量。强调住宅楼与多层车库的整合,人车分流,多层车库屋顶作为儿童游戏、人们休憩场所,增加垂直绿化,提倡生态节能,化社区精神、更私密的立体公共空间。是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增加归宿感不可忽视的策略与手段。有盖走廊的步行系统作为线型公共空间,将小区中心、邻里中心、公交车站、住宅楼架空层、多层车库等有公共活动场所连成一体,极大的方便了居民生活,也在规划设计方面配合了终年暴雨、烈日的新加坡热带气候特点。而且增加了社区环境在地面层的空间上的多样性、感官的延续性。

四、完善的基础设施,整体有效的公路、轨道系统

新加坡城市密度大,人口多,因此城市交通的合理设计至关重要。

(一)公共交通:在城市规划的实施和管理中,新加坡注重城市基础设施的兴建,将土地面积的15%用于道路建设,使公路密如蛛网,地铁四通八达,铁路贯穿四方,尤其是泛岛快速公路,在全长不到36公里的路面上,建有13座立交桥和5座汽车天桥,加强了运输效力;地铁站和商业中心、住宅中心整合在一起,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出行的需要。由于公共交通的快速,便捷,市民减少了对私家车的需求量。从而减缓了城市交通的塞车赌车现像,提升了现代化大城市的运载能力。

(二)、新镇的区域交通

新镇的交通组织也受到了大量的西方思想的影响。道路分级组织沿自A屈普(Alker Tripp)1942年提出的道路分级原则;网格状快速道路、主要道路沿新镇周边布局演绎了L 大卫(LlewellynDavies)1960 年代提出的华盛顿新镇的“快速路网结构”;新镇中心、小区中心商业设施与地铁站、公交站等大众运输交

通相结合突出了P 卡尔索普(Peter Calthorpe)1993年提出的TO(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模式的概念。快速道路或次快速道路间距约2.5~3km 在新镇的两个边缘提供大流量快速交通,不穿过新镇以保持新镇的完整性;主干道在新镇中成“风车”状,两端分别与新镇中心和镇边缘的快速路、主干道相连;主干道与次干道相连;次干道与地方道路相连;层层分级分工服务于土地使用;而快速路、干道、地方道路的节点形式由“立交”、“十字形”、“丁字形”依次递进。尤其是作为枢纽的地铁站、主干道、公交转换站与镇商业中心,不仅位于新镇的地理中心,而且整合为一体,由方便的交通带动了土地的增值和发展。

6.中外城市管理体制的比较及启示 篇六

1、我国与西方国家城市管理体制的比较。由于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背景不同,我国的城市管理体制与西方城市管理的体制是不同结构的。(1)我国城市管理政企不分,管理和作业不分。我国的城市政府既是城市建设的组织者,又是城市管理的施行者,政府身兼建设和管理两个角色,而西方国家的城市管理实行的是政企分开,组织管理机构健全,权限职责清晰。市长的主要精力用于城市管理,市长首先是抓城市规划,组织智囊班子帮助编制规划,并组织实施。市长通过抓规划,把国家的经济结构模式在城市结构中具体体现出来。(2)我国的城市管理重视思想教育,带有较明显的人治色彩。西方国家的城市管理重视法规制度,法制意识较强,政府各部门也围绕城市管理,依法行政。各部门虽然分工不同,但是依法办事的立场和价值观一样,由此就降低了内耗,也有利于提高效率。全民法制意识下的城市管理对于西方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3)在城市管理中,我国的政府常常扮演着“全能政府”的角色,相形之下,社会发育不够完善。西方国家一般是“市民社会”,大量的社会中介组织分担了城市管理的传统职能,典型的“小政府,大社会”模式,政府仅充当教练和裁判的角色;非政府非营利组织在社区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社区志愿者组织更是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2、西方城市管理模式和改革趋势对我国社区体制改革的启示。体制背景、社会基础等的变化,使得我国原有的城市社区组织管理体制已不适应新时期社区发展、社区建设的根本要求,社会需求的多元化与社区管理的单一行政模式构成了转型期社区组织体系的结构和功能分化,产生了新的结构要素,社区组织管理体系面临新的重组、整合与再造。尽管西方城市管理的理论和模式对我国的城市管理实践与研究有很大的启发意义,但必须结合中国的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特点加以借鉴。我国城市社区管理必须从结构上对管理体制进行调整,遵循“社会化、协调性、专业化、法制化”的原则,从两个层面上着手构建全新的“小政府,大社会”的多元互动的城市社区组织管理体系:一是从社区组织结构着眼,根据社区内部各要素的有机联系,重构合理的社区体系;二是根据社区发展的需求,重建新型的社区组织,并赋予其独立法人地位。据此,要完成我国城市社区管理“街道体制”向“社区体制”的转化,我国的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创新至少有四个方面的工作要做:—是法规建设。法规建设是实施社会化社区管理的前提,为适应新型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必须制定和完善有关社区管理的法规,以法律形式确定各社区组织的职能关系,使社区管理步入规范化管理轨道。二是制定科学的社区发展规划。按照“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根据其内容制定社区发展的长期、中期、短期规划。规划的制定应有社区居民的参与,并且体现满足大多数居民的利益。三是增强居民参与意识。提高居民参与意识,促使居民积极参与本社区的公共事务,提倡社区成员间的互助合作精神,提高社区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而提高全社会的民主程度。四是社区整合。建立良好的社区内部关系,充分动用各种社区资源和社区管理手段,协调各组织间相互关系,使其相互促进,实现社区的全面发展。

7.韩国城市化经验与启示 篇七

一、韩国城市化与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协同发展历程

1. 起步时期 (20世纪30年代-60年代初) 。

韩国从1910年到1945年, 遭到了日本36年的殖民统治。殖民时期, 是韩国农业近代化的起始阶段, 日本带来了近代农业的某些因素, 推广西方农业科技。

李承晚政府时期, 城市人口有了大幅度的增长, 主要是归国人员移居城市、战争引起了大规模的人口移动。在美国经济援助和外国信贷的支持下, 民族工业得到迅猛的发展, 优先发展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和重化学工业, 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提供了客观条件。到1960年, 韩国的城市化率达到28.3%。

2. 快速发展时期 (20世纪60年代初-80年代末) 。

朴正熙政府时期 (1961-1979年) , 经济政策由发展轻工业转向重工业, 重工业的发展为城市化进程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全斗焕政府时期 (1980-1987年) , 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控制, 企业素质大大改善, 出口产品竞争力增强, 韩国经济第二次“起飞”。经济的发展, 促进了韩国城市化程度的提高, 城市化水平从1960年的28.3%发展到1985年的74%。

1961年, 朴正熙发动军事政变夺取政权, 开始实行工业化的“五年计划”, 开始了快速工业化运动, 并成功实现了经济追赶。第一个五年计划 (1962-1966年) 的目标是进一步加速发展, 进一步扎实工业基础, 给积蓄势能走最后一步;第二个五年计划 (1967-1971年) 起, 开始实施出口导向型工业发展战略。

韩国工业化初期工农业发展严重失衡, 工农业发展速度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拉大。在这一背景下, 于1970年开始推行新村运动, 实行粮食的双轨价格、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力度;采取优惠的信贷政策和土地政策, 使韩国的农村面貌得到改善。

3. 城市化平稳发展时期 (1988年至今) 。

在经历了威权统治后, 1987年韩国实现了向民主国家的转轨, 工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1991年韩国农业在GNP中的比重只占8%, 非农业部门产值占GNP的90%以上, 韩国进入到工业化国家时代。这个时期是人口高度城市化时期, 到1990年, 城市化水平达到82.7%, 逐步形成都市圈、城市群和城市带, 韩国成为新兴的资本主义工业化国家, 2013年韩国城市化率为91%。

二、韩国城市化发展的路径

1. 工业为主、大企业为主、大城市为主。

韩国城市化是依靠工业化实现的, 速度快是重要特点。韩国城市化率从1965年的32.4%迅速提高到1990年73.8%, 仅用20多年时间就完成了美国近90年才走完的城市化历程。为了追赶发达国家, 韩国长期奉行“工业为主、大企业为主、大城市为主”的政策, 依托工业化优先发展大城市, 依托既有城市集中布局工业, 使得人口和产业向少数大城市高度集聚。

2. 依靠“新农村运动”推动城镇化。

1970年开始的“新农村运动”开创了农村向现代化推进的“韩国模式”。新村运动的目的是在工业获得较大发展后支援农村, 促进农业转型, 使农村获得与城市同等的发展机会, 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政府将农村发展列入国家战略, 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同步推进农村现代化。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 已基本消除城乡发展差距。

3. 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城市网络群带建设。

上世纪60年代开始, 韩国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城市网络群带建设, 实行以城市为中心、以集聚效益为目的的经济区域综合发展战略, 在首尔—釜山铁路沿线的中心城市, 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出口创汇产业, 带动农村劳动力源源不断地进入城市就业;70年代又形成了以釜山为中心的东南沿海经济发展区, 为进一步吸纳农村劳动力创造了巨大空间;80-90年代, 韩国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型, 形成了以西海岸和东南沿海城市为核心的经济增长。后来, 大城市人口又向周边小城镇分散, 形成了多个城乡一体化的城市网络群带。

4. 社会保障制度无差别, 统筹城乡发展。

自由的人口流动制度使得城市化和城市发展过程中, 人口和劳动力资源能够通过人口迁移有效地达到最优的配置。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与人口的自由流动政策相配套的。社会保障制度经历了先城市后农村的发展过程, 目前已经覆盖了城乡所有居民, 社会养老保险于1988年1月开始实行, 1998年开始在全国农村普及, 覆盖90%的农民, 10%的贫困农民由政府提供医疗救济费用。

5. 保障土地所有权, 注重农村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

韩国土地都是私人所有, 政府的政策以保障土地所有权、促进农地流转和城市用地市场化开发为目标。1950年的《农地改革法》为韩国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土地所有制基础。新村教育, 以“勤勉、自助、协同”为精神实质, 通过成立农协、建设农民会馆, 把农闲的村民组织起来接受教育。对农民进行的农业职业技术教育促进了新机械、新技术在农村的普及, 对于土地规模经营和土地生产率的提高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韩国城市化经验对我国推进城镇化的启示

1. 政府财政资金大力支持, 加强农村金融扶持力度。

韩国新村运动证明了农业的发展需要政府予以大力支持。韩国政府建立了一整套从中央到地方的组织体系, 与此同时, 为了解决农村资金困难的问题, 设置了农村建设的专项资金。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鼎力支持, 农协银行通过开展信贷、销售、保险和咨询服务等业务来支持农业和农村建设, 农协银行还为农业发展提供基金支持。

2. 鼓励农村固定资产投资, 促进农业生产方式工业化。

韩国城市化进程中, 政府注重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投入, 城乡无差别。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 公共积累水平很低。因此, 需要进一步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投资力度, 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我国的农业生产, 要走工业化生产道路, 建立完善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为农民提供成套的科技服务和支撑。通过科技服务培训, 农民推广科技成果, 建立专业化的合作组织为农业生产提供帮助。

3. 推进多样化的城镇建设形式, 改善农村环境。

我国的城镇化建设要多样化, 重点应放在小城镇建设上, 依托大型企业发展小城镇, 通过大型企业改善城镇公共设施, 吸纳附近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我国推进城镇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需要坚持不懈地转移农民。只要合理引导农民进城, 就能将农民永久留在城市成为市民。在建设大中小城镇时要借鉴韩国经验, 注意美化村庄环境, 着眼未来, 建好各种配套设施。

4. 注重农民工技能培训, 农民生活方式市民化。

政府部门应完善农民工培训补贴政策和机制, 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 调动农民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提高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在农村应从学龄阶段, 加强对孩子城市生活方式的教育, 使进城的农民能融入到城市, 逐步实现农民工向市民的转化。

摘要:20世纪中期的韩国仍处于较贫困落后的状态, 为了发展经济, 韩国政府制订了推进工业化的两个五年发展计划,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城市化和工业化步伐迅速加快, 新村运动把传统落后的乡村变成现代进步的希望之乡。本文深入剖析韩国城市化发展路径, 借鉴韩国的经验, 为辽宁省城镇化发展路径提供有益的借鉴。

8.泰国“城市之祸”的启示 篇八

城市中产阶级向来被视为亚洲民主化浪潮的先锋和社会稳定的基石。但在泰国,曼谷的中产阶级连续三年发动大规模反政府运动。他们控制媒体,冲击政府机关,逼总理下台,促军方政变,令政治僵局难解、国家失序,反成为重大不稳定因素。

城市中产阶级是他信经济政策的牺牲品?

泰国的城市中产阶级是前总理他信经济政策的牺牲品。1997年金融危机期间,以公务员、国企职工、中小企业主为主体的城市中产阶级遭受重创,至今怨气未消,谈全球化色变。他信在2001~2006年执政期间,执行带有一定民粹主义思想的经济政策,更加重了城市中产阶级的被剥夺感。比如,他信用巨大的财政支出,实现了绿林好汉“劫富济贫”的理想,使他在农村的威望急升,甚至一度超过以扶贫见长的国王。城市中产阶级却因海啸、禽流感、全球性通胀等事件影响,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失业率明显上升。因此,农村成为他信的根据地,城市则成为反他信的大本营,城乡对立严重。2008年初,亲他信的沙马政府续推“无他信的他信政策”,城市人口一腔怒火烧向沙马政府,爆发了冲击政府机关和国家电视台的“8·26”事件。他信想“济贫扶弱”,出发点是好的,但在使一个阶层获益的同时,大规模损害了另一重要阶层的利益,造成人民分裂,兴了一利,亦生一弊,极易造成社会动乱。

城市中产阶级深恶他信治国弊端。曼谷的大学教授、知识分子、媒体从业人员,向来被视为与普世价值接轨的弄潮儿,是泰国先进理念和文化的代表。他们的特点是更具批判性,尤其是道义批判性。知识分子强调,他信之弊在于失“德”,林林总总概有五失:一是“以国为家”。他信家族通过电信专营权,财产从2001年的12.5亿美元窜升到2005年的近100亿美元。2006年初,他信将家族电信企业、卫星通信业经营权的49.6%出售给新加坡淡马锡控股公司,且无需缴税。这在中产阶级眼里落下以权谋私、出卖国家利益的罪名。二是“环境破坏”。他信政府追求经济增长率,加快工业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以中产阶级为主的“绿色阵营”一致声讨。三是“压制言论”。他信为保政令畅通,压制中产阶级表达意见、参政议政的诉求,禁播争论性节目,关闭电视台,起诉媒体。四是“金钱政治”。亲他信的经济集团获取垄断利益,进而买选票、买官、买法官、买民心,令泰国传统的分肥政治加剧,成为彻头彻尾的寡头政治。五是“狼子野心”。据传,他信有废君主、立共和的思想。

城市中產阶级成为保守派打击他信势力的马前卒。他信上台以来,泰国政坛保守派与革新派之争激化。保守派包括王室、军人集团、行政司法官僚、曼谷中产阶级及部分学者,他们在他信执政期间利益受损,其政治诉求是清除一党独大、一家独私的他信体制,回到f打官僚、军方和保皇人士等所谓精英掌权的时代。革新派以他信为代表,包括高新技术跨国公司等新资本集团、城市与农村贫民,主张维护他信体制。尽管他信已于2006年9月被军事政变赶下台,但由于亲他信势力握有农民大票仓,因而在今年初的选举中再度胜选。保守派无法通过合法大选夺取权力,因而鼓动城市中产阶级上街掀起反政府运动。人民民主联盟(简称民盟)声称,它们的目的就是把形势搞乱,刺激军方再度政变,推翻亲他信政权。

中产阶级也可能成为民主的破坏性力量

他信和沙马均无力化解反政府运动,被迫下台。此次反政府运动有如下特点——

城市中产阶级动员能力相当强。他们的领导核心意志坚定,影响力大,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比如,泰国媒体大亨林明达是反他信运动的鼓动家、急先锋、死硬派,“身不死,争不止”,还是支持示威群众的“金主”。前曼谷市长占龙是反他信独裁的道德正义象征,发誓要铲除他亲自培养的“政治怪兽”他信。领导核心中还有国企工会领袖宋萨、民权斗士皮朴以及非政府组织领导人等。这些人人脉资金关系广泛,影响力不容小觑。他们向主要示威者每天提供300~500铢(60~100元人民币)的现金补助和各种补给。这使主要集中在曼谷和中部的城市中产阶级,比在东北和北部的农民更容易发动。现代化的通信设备也利于示威者迅速集结。2008年8月25日,在民盟的鼓动下,示威者当晚就开始集结,凌晨即达3万人,随后两天增至5万人。

一边倒的舆论战。泰国媒体比较自由,但多为私人掌控。他信和沙马的最大失误就是未能与媒体搞好关系,失去舆论阵地。林明达等民盟巨头控制了泰文的《经理报》和ASTV电视台,以及英文的《亚洲时报》、《曼谷邮报》、《民族报》,反政府倾向明显,几乎淹没了来自政府的声音,使政府难以恢复秩序。更有甚者,民盟还抢占国家电视台,企图封杀政府声音,完全控制舆论导向。因此,多数泰国民众从媒体上看到的是以下情形:示威群众受伤、挨饿、患病;政府无能腐败、警方蛮横、军方伺机而动;诗琳通公主派医疗队诊治示威者被解读为“王室支持示威”;民盟领袖在国际主流媒体侃侃而谈,义愤填膺。

老鼠和大象的战争。“8·26”事件后,沙马曾要求军方实施紧急戒严令,但泰国陆军司令说,没必要为了对付一些老鼠而把屋顶棚掀掉。司令只说对了一半,如果示威群众是老鼠的话,政府就是大象。更形象地说,这是一群全副武装、浑身是刺、嘴尖牙利、机智灵活的老鼠,与一头笨重、迟缓、老迈的大象之间的搏斗。传说中,只要小老鼠钻进大象的鼻子就能获胜。民盟除动用弹劾、诉讼等法律手段外,还大量运用超越法律的非常规手段,令沙马等“铁嘴”失效,“铁腕”难施。林明达发狠,“对待恶劣政府就要用特殊手段”!这些手段包括:允许任何对政府不满的公民加入示威,造成滚雪球效应,使大批暴民卷入其中;鼓励占领总理府、财政部和国家电视台,制造流血冲突等“英勇行为”;针对政府宣布将实行“逮捕示威头子”、“强制驱散示威人群”以及“紧急状态”等强制性措施,民盟把妇孺僧侣安置于示威人群最外围,民盟核心成员则处于最里层,以此制约警方的驱散行动;民盟示威者身着黄衫打起保皇旗号,鼓动军队出手接管政权,为司法系统提供他信集团的罪证,以建立“统一战线”和“保护伞”;还有此起彼伏的罢工、罢课、罢飞以及断水、断电、断路等威胁。

城市之祸,屡屡造成泰国政府部门和城市管理瘫痪,陷入政争不断、经济下滑、社会分裂、民主失序的恶性循环,严重损及泰国国际形象。国际主流媒体更倾向于认为,打着民主旗号的民盟,实际上背离了民主原则。从2006年开始的泰国政治危机,再次让我们看到辩证法的伟大:曾承担起民主进程建设性力量的阶层,也孕育着民主的破坏性力量。不看到这一点,不能有效平衡好这一点,泰国民主政治就走不出死胡同。

上一篇:如何开通企业微信公众号、二维码下一篇:六年级电子信息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