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年龄调查研究

2024-11-02

心理年龄调查研究(精选8篇)

1.心理年龄调查研究 篇一

心态决定心理年龄

日本熊本县除了有萌萌的吉祥物熊本熊部长,最近又有了一位新晋网红, 她叫西本喜美子,今年88岁。但她老人家靠的不是美白磨皮看角度,而是一些奇奇怪怪的自拍照。

据悉,西本奶奶的一生非常爱折腾,她在巴西出生,8岁回到日本熊本县,年轻的时候开了自己的美容院,然后受其弟弟影响,成为了一名自行车选手,直到结婚退役,接下来多年的婚后生活很美满,但她依然保持着一颗勇于尝试新事物的心。72岁当她第一次接触相机,就停不下来了,最初老太太也老老实实的主攻静物摄影,后来两年后她又学会了用电脑,开始学数码艺术。

她有非常强烈的学习新科技的好奇心,所以慢慢的,她就上手了各种数码用品,除了会拍摄,还会用电脑后期制作,甚至用绘画软件。她甚至还搭建了自己的`网站。 奶奶还和丈夫一起 动手将自己的家改造成影棚 西本喜美子说: “在拍照的过程中,人生获得了较之前100倍的快乐”。后来儿子建议她平时除了摄影,也可以拍一些自拍。 西本奶奶脑洞大开,就是这一系列的自拍照,真正让她火了起来......

晚年得有自己的“主心骨”

老奶奶的心态特别值得借鉴,建议老人的晚年生活要有自己的主心骨,一辈子绕着子女转,人老了也该为自己活一把,即便退休前没有特殊爱好,退休后也应该有意识地培养一些。写字作画;种花养鸟;跳舞、气功、打球、下棋、垂钓等都能增进身心健康。

英国《每日电讯报》刊登了芬兰的一项研究。研究发现,各种娱乐休闲活动中,和音乐有关的活动对退休老人更有益。参加音乐类活动的人比其他人有更积极的人际关系、更乐观的人生观,能获得更多快乐。

2.心理年龄调查研究 篇二

关键词:体育教师,不同年龄段,职业心理,变化规律

体育教师职业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职业。由于户外工作的特殊性,逐渐使体育教师形成了鲜明的心理特征,诸如广泛的兴趣、良好的气质、丰富的情感、综合的能力、坚强的意志等,这些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其作用深刻而持久。若从微观的角度考察,不同年龄的体育教师在心理特征方面是有较大差异的,这种差异可以通过扬长避短、互通有无的加以改善,以便构成一个老、中、青相结合的体育师资队伍。

体育师资队伍是一个多层次、多结构、多要素的动态综合体。就年龄结构而言,老、中、青三结合是最佳的组合,具体到每个体育教研组或教研室都是如此。根据我们了解的情况:目前,我国体育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呈年轻化趋势,是一种好的兆头。在一个群体中由于年龄差异,自然带来个体需求的不同,以至影响到心理上的变化,在这里将对不同年龄段体育教师的职业心理差异做初步考察。

1 青年体育教师的职业心理特征

1.1 立志心理

青年体育教师思想活跃、工作热情、富有朝气,是体育师资队伍中的未来和希望。青年体育教师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其着眼点就是立志。从生理上讲,立志为衣食之寄托,立身之根本;从心理上讲,立志实为立业,是青年体育教师成长的基本心理特征。调查中发现:立志主要从两个方面表现出来:(1)立志做一名体育教师。近年来,大量调查资料表明:体育院校毕业的学生绝大多数不愿意到中小学去任教,只有少数毕业生有当体育教师的志向。这与办学方向、专业思想教育、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等多因素有关,这里不展开讨论。(2)成为一名体育教师,立志搞好本职工作,期望“三十而立”。青年时代的立志,对于今后的人生都具有重要意义,许多优秀体育教师的成长都具有这样一个鲜明特点。目前,在就业的压力下,体育师资队伍中的流动与流失现象明显得到遏制。

刚参加工作的青年体育教师愿意参与本专业有关的比赛、裁判、研讨会以及各类训练班,目的有两个:(1)为了展示自己在体育方面的才华;(2)为了熟悉业务和提高能力。据调查:青年体育教师的第一需要就是业务提高,要求脱产学习和在职进修的人越来越多,高校的体育教师追求硕士、博士学位;高中学校以下教师逐渐要求专科、本科学历,以适应21世纪学校体育发展的要求。但从基层青年体育教师业务水平看,重技术、轻理论的现象还比较严重。

1.2 顺从心理

由于青年体育教师刚刚走向社会,走向体育工作岗位,缺乏工作经验和实际锻炼,需要过教学、训练和科研三大关口,这往往使他们感到压力大、困难多,书本的知识用不上,角色转变慢。但从另一个角度讲,青年体育教师思维敏锐、虚心好学,能较快地顺从体育教研组或教研室的一般要求。绝大多数青年体育教师服从命令、听指挥,独立性较弱、依赖性较强。多数青年体育教师希望在各方面能得到中、老年体育教师的传、帮、带,做事情时愿意让他们“压阵”,用青年体育教师自己的话说就是:“他们坐阵、我们有底”。这种顺从心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教研组或教研室群体实行“老、中、青”三结合的必要性。

1.3 自由心理

青年体育教师在人生观、世界观及体育观等方面正处于日趋成熟阶段,他们希望“自由”的发展,突出个性,不受或少受条条框框的限制,这是青年体育教师进行创造性劳动的良好开端。这里所说的“自由”不是无政府的自由,而是在“教师规范”的前提下,广开思路、开动脑筋、勇于创新、不断进取。我们所接触的一些青年体育教师多数谈吐自如、落落大方、教学特点鲜明,不落俗套,并发表了一批有学术价值的科研论文,对指导实践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与此相反,也确有一少部分青年教师把当运动员时的某些不良作风带在身上,自由散漫、工作松懈、说话不讲方式方法,难为师表。

1.4 向上心理

刚刚走向工作岗位的青年体育教师都希望自己在事业上大展宏图,从内心深处产生了一种积极向上,不畏困难的良好品质。从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靠进党组织,热爱本职工作,为人师表,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业务上肯钻研,从教学、训练的一点一滴做起,踏踏实实,勇于探索,敢于标新立异。从近年来所观摩的不同层次的“优秀体育课”中发现,绝大多数为青年教师。从中得出两个最基本的结论:(1)以老带新见成效,青年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中、老年教师的关心和帮助;(2)青年体育教师自身的努力,平时注重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提高和完善。

2 中年体育教师的职业心理特征

2.1 多思心理

进入中年的体育教师从言行中表现出稳重、自信的特点,在思想上表现为成熟、多思的特点,具体地说:第一,中年体育教师年富力强,勤学苦练,勇于探索,讲求实效,这样使得他们比较容易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里仅2011年6种全国中文体育核心期刊第一季度的发文情况看,共发文232篇,按年龄统计有159篇论文出自中年体育教师之手,占68.5%,说明这个年龄段的体育教师在教学、训练和科研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第二,中年体育教师思想比较活跃,思维方式多样化,情感情绪变化复杂化,再加上有一技之长,因此,多数中年体育教师在统一意识和组织观念方面不强,难于集中他们的意志。第三,中年体育教师由于体力和技术上或多或少的在减弱,以及承上启下的社会作用,促使他们多思善虑,常常瞻前顾后。

2.2 自尊心理

中年体育教师是自尊心理最强烈的时期,他们有较强的上进心和求胜欲,希望自己所主持的各项体育工作能走在学校或同行的前边,常常是不动声色地付诸于实际行动之中,具有较高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近年来,对沈阳体育学院攻读“国内访问学者”和“骨干教师进修班”的部分中年体育教师职业态度调查了解到,绝大部分教师对在职学习和提高持积极的态度,认为不断掌握新知识是自尊、自爱和自强的具体体现。从总体看,中年体育教师自治、自控意识很强,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平时特别注意自己的仪表和言行,不愿意听到“某体育老师不修幅度、粗鲁武断”等片面评价。在自我意识不断增强的同时,也反应出一些弱点,其中“主观自我”的砝码偏重,因此,往往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际水平和能力,甚至会出现“同行是冤家”的不良现象。

2.3 求实心理

中年体育教师从兴趣、爱好、情绪和需要等心理指标看,已进入较稳定的阶段,因而表现在体育工作中讲求实效。在一次谈话中了解到:中年体育教师在工作中一般已形成几套程序化的模式,对自己所分管的工作了如指掌,尽心尽力,承担着较为繁重的教学、训练和科研任务,并占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地位和作用。调查了解到,中年体育教师普遍存在着:趁自己在有利的年龄阶段,尽快把业务搞上去的心理需要。他们希望对自己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公正的评价,因此,评定职称对他们有较大的意义,13.5%的人希望破格评职,不愿意留在同行的后面。

一般说来,中年体育教师能力强、水平高,他们不满足于现状,不管场地、器材、设备怎样,不管严寒酷暑,刮风下雨,即使处在最不利的环境中,也总是积极主动地创造条件,克服困难,提高工作效率。这一点在农村学校中年体育教师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在努力奋进中,往往也受到家庭负担的重压,有时有力不从心的感觉。但强烈的事业心和成就感驱使他们努力地去完成超过自身体力的任务。所以,一些中年体育教师的健康状况欠佳。对连云港市90名体育教师患腰病和痔疮的调查资料显示,患有痔疮的占65.08%,而肥大性脊柱炎占71.4%。有关体育教师健康状况的调查工作,在北京体育大学、河南省和重庆市等地也开展过,发现中年体育教师的各种发病率是比较高的,希望管理部门在使用体育教师的同时,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问题。

2.4 独立心理

中年体育教师正处在教学能力、训练能力和科研能力的较高水平时期,他们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无论是独立工作,还是协调工作,都表现出许多鲜明的个性,但他们更希望独立地进行工作,以展示自己的才华,树立威信。一次以“你是一个中年体育教师”为题,我们与几位大学的中年体育教师交谈,他们共同认为:说起工作吗,还算得心应手,在人际关系比较复杂的情况下,我们喜欢独立工作,因为现在的青年教师不好带,老同志又古板,要想协调工作,就得多动脑筋,考虑方方面面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不如单干。虽说这只是几位中年体育教师的心理反映,我们认为它从一个侧面透视了许多中年体育教师的“独立”原因。

3 老年体育教师的职业心理特征

3.1 青春心理

有人认为:体育教师的职业是“青春的职业”,意思是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将会越来越力不从心,无所作为。这种认识是片面的。诚然,老年体育教师由于生理的原因,不可能象青年时代那样体力充沛,具有很高水平的运动能力,但是,老年体育教师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仍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其中有些人还有某些发展,甚至还有重要论著和科研成果得以发表。在我们所接触的老年体育教师中,发现了这样一个共性问题:多数人仍保持乐观、开朗、直爽、活泼的性格。如果与其他学科教师相比,无论是健康状况,还是心理特征等表现,老年体育教师都占有较大的优势。大约有60%以上的人愿意发挥余热,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这一点在体育院校中表现得较为突出,反聘后继续任教技术课,有的任教理论课,还有的参与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和培训工作,较好地发挥了老教师的“余热”。

3.2 安慰心理

老年体育教师大多都有30年以上的教龄,那么,直接和间接执教的学生数以万计,一批批学生能健康的走向社会,这本身就是对老年体育教师的极大安慰。我们曾与一些老年体育教师交谈过,他们深有感触的说:在基层工作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确实不高,但我们通过长时间的实干感动了领导,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学校开展的一些活动,往往把我们放在较重要的位置上,这对我们是极大的鼓舞。平日里,老年体育教师希望自己的工作和人格能得到同行们的尊重和认可,同时,也愿意听到和看到更多的毕业生在各条战线上所取得的成绩,特别是自己培养的运动员创造了佳绩。这种心理倾向将给老年体育教师以愉快感和舒畅感。

3.3 留念心理

体育教师的劳动与其他学科教师的劳动相比,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造成了老年体育教师固有的一些认为:自己汗洒球场一生,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理应得到某种报尝。但也确有不少老年体育教师老当益壮,勤勤恳恳,始终坚持在教学第一线,他们希望在有生之年做好“传、帮、带”工作,将长期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认真的加以总结,奉献给同行们,以其使人们给予相应的评价。长期以来,社会并没有忘记那些为体育事业做出过贡献的老年体育教师,如体育院校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学生毕业前夕学校总要请几位有丰富经验的老年体育教师,介绍他们从事体育教师的宝贵经验。这种举动目的就是教育毕业生端正对学校体育工作的认识,延续体育教育经验,像老年体育教师那样工作、学习和生活。

3.4 求乐心理

一些老年体育教师随着年龄的增长,引起了某些心理特征的变化,像求安静,忌动乱,教学工作已稳取胜。平时盼望环境优美点,居住宽敞些,福利多一点,自己有健康的身体,不用子女来服侍是最大的幸福。据调查,有63%的老年体育教师仍有锻炼的习惯,如早晨去环境比较好的地方散步、慢跑、指导大众体育爱好者;白天到活动中心打打牌、玩玩台球,也有的打网球和乒乓球,有的去钓鱼或远足等等,他们的实际行动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终身体育的思想。根据性格的不同,有的养花、养鱼、绘画、读报,有的善于品头论足,点评社会现象和问题,以解厌气,增进心理活动。

从总体看,不同年龄的体育教师在心理上都有各自的鲜明特点,老年体育教师经验丰富,在传、帮、带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但体力和技术已明显减退;中年体育教师年富力强,是教学、训练和科研工作的骨干力量,但工作量和家务负担过重;青年体育教师思想活跃,不受固有传统的限制,敢于标新立异,但缺乏工作经验,有时还很浮躁。从上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作为一个最优化的体育集体应由老、中、青三结合的结构,以增强其互补性。

参考文献

[1]蔡宝忠著.体育教师新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探秘心理年龄 篇三

在人的一生中,生理年龄、智力年龄、心理年龄并不是完全同步增长的。生理年龄有时间刻度;智力年龄有较完整的测量指标;心理年龄由于生命历程的不同则会出现较大的差异。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会听到“我老了”的感叹。乍一听,似乎指的是生理年龄,但仔细琢磨,却发现大多数人在说这话时,潜意识中指的却是一种心态——即心理年龄。

所谓心理年龄,是指一个人在某一年龄阶段所显示出来的心理状况或水平。它与一个人的生理年龄(即实际年龄)的关系往往有如下几种情况:

(1)心理年龄与实际年龄一致:心理状况与实际年龄基本符合,即表现出该年龄应当显示出的心理水平。两者一致者,其心理健康水平一般。

(2)心理年龄低于实际年龄:处于此种情况的人,其心理健康水平较高,但这种“低”在一定范围内才是好的。如果过“低”,并非是心理健康的表现。

(3)心理年龄高于实际年龄:处于这种情况的人,其心理健康水平较差,且心理年龄愈“高”,则心理健康状况愈差。所谓心老,说的就是心理年龄超过了生理年龄。

心理年龄的高低,和一个人的遗传、性格、经历、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甚至受到近期心情等多变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人的心理年龄和生理年龄应成大致对应的关系,但在不同环境和教育程度的影响下,也可以表现出个体差异和不平衡性。

心理年龄远大于实际年龄的人,会显得城府过深。他们很难与同龄的人有相互的理解和共同的语言;而心理年龄远低于实际年龄的人,则会显得比较天真,这不利于个人的社会化生存与成长。

心理年龄并不是一个固定值,它只是心理发展的“时间参数”,随着人的不断努力,它可以得到调整和优化。如果在家庭关系以及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擅长利用这种变化,将十分有利于家庭关系及人际关系的处理。有关专家指出,此时的心理年龄可以成为改善各种沟通阻力的“滑动变阻器”。比如,对待小孩,我们可能都会自然而然地和他们用“孩子的口吻”来交流,只有这样才能比较顺利地与他们对话。这个时候,就是我们在把自身的心理年龄不自觉地下调到了与对方接近的尺度,所以不会觉得有沟通障碍。如果大家普遍应用这种方法,将会成为人际交往良好的润滑剂。

正确认识心理年龄,可以帮助我们在多变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中,获得较佳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4.个性测评_心理年龄测评 篇四

人的心理年龄与其实际年龄并不总是一致。有的人年纪轻轻,心态却十分保守,一副老气横秋的样子;有的人虽已近知天命之年,却总是充满朝气,积极乐天,心情开朗。不妨测试一下您的心理年龄。

下决心做某事后就立刻去做

是 不确定 否

往往凭经验办事

是 不确定 否

对任何事情都有探索精神

是 不确定 否

说话慢而且罗嗦

是 不确定 否

健忘

是 不确定 否

怕烦心、怕做事、不想活动

是 不确定 否

喜欢计较小事

是 不确定 否

喜欢参加各种活动

是 不确定 否

日益固执起来

是 不确定 否

对什么事情都有好奇心

是 不确定 否

有强烈的生活追求?

是 不确定 否

难以控制感情

是 不确定 否

容易妒忌别人,易悲伤?

是 不确定 否

见到不合理的事不那么气愤了?

是 不确定 否

不喜欢看推理小说?

是 不确定 否

对电影和爱情小说日益失去兴趣

是 不确定 否

做事情缺乏持久性?

是 不确定 否

不愿意改变旧习惯?

是 不确定 否

喜欢回忆过去?

是 不确定 否

学习新鲜事物感到困难?

是 不确定 否

十分注意自己身体的变化?

是 不确定 否

生活兴趣的范围变小了?

是 不确定 否

看书的速度加快?

是 不确定 否

动作不够灵活

是 不确定 否

消除疲劳感很慢?

是 不确定 否

晚上不如早晨和上午清醒?

是 不确定 否

对生活中的挫折感到烦恼?

是 不确定 否

缺乏自信心?

是 不确定 否

集中精力思考有困难?

是 不确定 否

工作效率低

是 不确定 否

5.是什么决定了你的职业心理年龄 篇五

有一篇热帖叫做《如何在三个月内得到三年的经验》,不得不说,这个帖子的火爆背后是许多有三年工作经验的人,其实不能名副其实地获得哪怕三个月的工作经验和心理的成熟,同样,只有三个月工作经历也未必不能有三年的经验,只要你“职业心理年龄”足够成熟。

我们常常发现,即便两个生活背景、受教育水平非常接近的两个人,也经常有着迥异的职场际遇,当然其中的原因很多,比如职业规划、意志力、家人朋友的.支持等等,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职业心理年龄的巨大差距。因为职业心理年龄决定他们对一件事持积极还是消极态度,对陌生环境的适应程度,对冲突矛盾的化解能力,甚至积累经验和总结教训,都受到职业心理年龄的巨大影响。

之前我们经常提到在工作中不抱怨,这其实就是心理年龄成熟的标志,因为他们以积极的心态来应对困难,而不是用抱怨和借口将“教训”排斥在外,虽然可能心中一样不满,但是他们却选择了对自己最有利的态度--不抱怨。自信从容也是心理成熟的标志,接受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孤身一人去陌生环境工作,从容应对突发事件而不是遇事手忙脚乱,这种人才是领导心中堪当大任之人。

排除生而具有的遗传因素的影响,工作我们的工作环境,包括物理环境、人文环境以及工作性质、工作经历等都影响我们的心理成熟程度,

比如,一个在高级商务区工作的白领会比一般商住区工作的白领更职业,因为环境给了他们一种把持的压力;还有,同事的职业心理成熟程度也在相互作用,就像你和一些年龄较大的人在一起,思想会自然而然地变得深刻一样,与心理年龄比自己大的人打交道,同样会受益无穷,因此要和那些成熟、稳健的成功人士多多接触和学习;技术、市场、销售、管理、人事、财务等不同工作性质的人,一般心理成熟程度也不同,相比之下,管理和人事的成熟度会比较高,而技术、财务相对则比较封闭,相比之下,职业心理年龄较小。

工作经历对职业心理年龄的影响应该说的最为巨大的,自己观察周遭,即便实际年龄都是30岁,待人接物的态度和做法也有所不同,有的人还在读书,有的人已经毕业工作6、7年了,有的人在不同公司甚至不同行业工作过,有的人却只服务过一家公司,有的在国企、有的在外企,有的在私企,所有种种汇聚起来造就了今天我们千差万别的职业心理年龄,也极大地影响着我们未来十年、二十年的职场发展。

6.调查员工年龄对企业的收益 篇六

更多的专业知识

更多的智慧

更复杂的资源

更高的生产力

更勤奋的工作态度

更高的工作热情

更高的完整性

更多的决心

更高的职业道德

更强的工作能力

更强的教育和培养新员工的能力

如果单把这些作为支持企业雇佣年长员工的依据,显然还没有什么说服力。因为年轻人也可以拥有更高的工作效率、工作热情和做事的决心,而且他们通常更具有创新精神。当然,美国某公司的初衷并不是鼓励印刷企业用年长的员工来替代年轻员工,而是提醒人们在雇佣员工的时候,千万不要因为应聘者的年龄而将他们拒之门外。因为无论是老年人、中年人还是年轻人,只要他们能力出众,都能给企业做出突出的贡献。

7.心理年龄调查研究 篇七

一、调查概述

本调查随机向徐州市居民发放调查问卷,总共发放235 份问卷,收回问卷218 份,其中有效问卷196 份,在调查过程中,还向部分居民进行深入访谈,依此来了解徐州市居民对延迟退休政策的态度与成因,找到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一)调查对象的性别和年龄构成

本调查有效问卷中,男112 人,女84 人,分别占57.14%和42.86%。相对来说,男女性别比例大体上是均衡的。年龄上,被调查者主要集中在20~65 岁区间,其中占较大比例的是35~50 岁这一区间。样本选择是能够反映徐州市居民的年龄分布实际的,占较大比例的年龄段的人较为有社会经验,能够对延迟退休这一社会问题做出较为成熟、客观的反应。另外,根据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全市常住人口中,15~64 岁人口为6 143 859 人,占71.6%,人口也主要是集中于中间年龄段的。

(二)调查对象的收入状况

被调查者的收入水平在3 000 元以下占54%,3 000~5 000元的占32%,被调查者的收入水平86%集中在5 000 元以下,这代表着大多数人的收入水平。作为代表社会多数的普通工薪阶层,他们对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态度,决定了这一政策的实施的态势。

(三)对现有的养老保障制度的了解情况

81%的居民对现有的养老保障制度完全不了解(59%)或不太了解(21%),人们对现有的养老保障制度不了解的情况下,对该制度变动的反映也会有所不同。人们没有深入了解该政策的现有状况以及对自己的影响情况,即使该政策发生了变化,人们也同样不会有较为理性的应对态度,往往是随自己的主观看法或社会多数观点的趋势。

二、徐州市居民参加养老保险状况及对退休的看法

(一)徐州市居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状况

有效调查对象中,有44.68%的居民参加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25.53%的居民参加了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居住在城市但是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有4.26%(由于我们研究的是延迟退休年龄问题,对以保障农村居民养老为目的新型养老保险制度暂不做分析)。另外,还有25.53%的居民没有参加或参加了其他的养老保险类型。可以看出,徐州市大部分居民(44.68%)参与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因而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实施将会对人们产生较大影响。

(二)徐州市居民购买商业保险意愿的状况

调查显示,有效调查对象中有87.5%的人是没有或不愿意自己另外购买商业保险中的养老类的保险,反映出徐州市居民对社会养老保障是非常依赖和认可的,这无疑再次加重了国家养老金的压力,增加了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实施的阻力。

(三)对现有工作的热爱程度

对现有工作的热爱程度往往决定了人们是否愿意延迟退休年龄而选择继续去工作。调查显示,对自己工作喜欢和很喜欢的居民占65.3%,不喜欢或很不喜欢的占34.69%。对自己的工作较为满意的还是大多数人,这就降低了人们对现有工作不满意的而不愿延迟退休的阻力。

(四)对人才利用效率偏低的看法

人们对人才利用效率偏低的看法也是政府延迟退休需考虑的因素之一,根据人们对不同岗位上人的作用与价值的看法来推行相应的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更容易被人们接受。调查显示,人们对待业大学生(37%)与技术人员(38%)的关注度还是比较高的,一是如今大学生就业已成为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二是技术人员的短缺也是影响社会发展的因素。

三、徐州市居民对延迟退休年龄的看法

(一)对延迟退休年龄这一政策的认识

通过调查发现,24.49%的被调查者认为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是适应人口老龄化的趋势,40.81%的认为这有助于减轻政府的养老金压力;28.57%的认为这一政策不利于人力资源的更新,会挤占年轻人的就业岗位,不利于经济社会发展;还有6.12%的被调查者认为老年人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不高,边际工资效用低,不利于企业发展和生产力提高。由此看出,大多数居民还是理解延迟退休年龄这一政策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的。

(二)对现有退休年龄政策的观点

对于我国现行的男60 岁、女55 岁的退休年龄政策,46.94%的被调查居民认为比较合理,30.61%的居民认为不合理,其他22.45%的保留意见。在认为现行退休年龄政策不合理的居民中,45.01%的居民认为应该将退休年龄调整至男65 岁、女60 岁,39.46%的居民认为应该将退休年龄调整至男60 岁、女60 岁,余下15.53%的居民认为应该将退休年龄调整至男55 岁、女55 岁。

(三)做出延迟退休年龄的决定的影响原因

调查发现,人们对要做出延迟退休年龄决定的影响因素是各有不同的,服从政策(32%)、退休金水平(32%)、在职工作收入(48%)、家庭原因(36%)、健康状况(52%)、休闲娱乐(17%)、其他精神追求(28%)等各个因素的影响力没有多大悬殊,这意味着国家要减少延迟退休年龄这一政策的阻力既有多方面繁重的工作,要完善各方面的社会建设,同时也是一种优势,意味着可以从多方面下手,有多个切入点来解决这一难题。

(四)对是否愿意延迟退休年龄的看法

调查显示,人们对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理解的,但是要真正地落实政策又是抵触的,这跟我们前面所提到的涉及到人性弱点是一致的。人们不同意延迟退休年龄的原因中,工作疲软(35%)和渴望平静的生活(40%)占较大的比重,这意味着需要有更大的吸引力才能让人们留在工作岗位,这就需要政府加强政策调控。当然也有一部分人是同意的,他们之所同意主要是身体条件方面的原因(40%)而愿意继续工作的人还是占较大比重,因为精神寄托(16%)与因为工作收入(17%)的,以及寻求自我发展(20%)等愿意的基本上持平。

(五)对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建议

如果我们赞同了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实施,那么具体又该如何实施呢。我们在对人们对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建议的调查中,对先延迟短缺性人才的退休年龄政策和实行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分别占41.67%和30.56%;对先延迟女性退休年龄政策的占31.1%。

四、推行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对策建议

(一)普及养老制度相关知识

通过调查,我们知道很多居民对现有的养老保障制度完全不了解(59%)或不太了解(21%),因而在具体推行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过程中,要在全民中普及相关知识,促使公众认同。让社会养老保险参保者懂得什么是养老保险、延迟退休年龄对老百姓自身利益有什么影响,并及时了解养老金水平的变化,提高参保者对养老保险制度的认识度。

(二)加强社会就业调节,促进就业

在反对延迟退休年龄的呼声中,28.57%的人认为这一政策不利于人力资源的更新,认为延迟退休年龄会挤占年轻劳动力的就业,导致大学生就业更加困难,造成人才浪费。而实际研究表明,延迟退休年龄对社会就业的挤出效应不是绝对的线性关系,年轻人与老年人的就业岗位不一定能相互替代,反而有很多老年人的岗位年轻人替代不了。因此,我们的重点应该是改善年轻人的就业状况,缓解就业压力,进而促进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实施。

(三)分类推行延迟退休年龄

推行延迟退休年龄要分行业,分工作类型,分区域进行。根据不同的行业和工作性质分别采取不同的措施,实行不同的延迟退休年龄,如体力劳动者可以提高养老金水平,或依据身体状况制定不同的退休年龄。同时,根据我国东中西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和老龄化程度的不同来制定符合各地区实情的自东向西的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四)实行弹性退休政策

弹性退休制度是一种比较灵活的具有一定弹性的退休制度,世界各国采取的弹性退休制度主要是设立最低领取养老金年龄,符合延迟退休年龄的可弹性决定退休时间。公民在到达领最低取养老金领取年龄时可选择,如果选择延迟退休则给予适当的奖励。这种弹性退休制度便于人们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退休年龄,体现自主性,同时也满足了人们的一定需求,这种措施也适用于我国。

摘要:延迟退休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国际化问题。通过对徐州市居民进行抽样调查发现,人们对现有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了解比较少,目前想推行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阻力相对较大。为此,应首先普及合理退休年龄的相关知识,加强舆论宣传,增强人们的社会责任意识,促使公众认同。

关键词:延迟退休,养老金,人口老龄化

参考文献

[1]翡冷翠.延迟退休年龄面面观[J].青年与社会,2012,(7).

[2]董晓茵.延迟退休不宜“一刀切”[J].中国社会导刊,2008,(33).

8.“我的心理年龄还年轻” 篇八

淡泊的心态是杨老长寿的主要原因之一。1908年,杨敬年出生在湖南省湘阴县一个贫穷的家庭。1932,他考入中央政治学校大学部行政系,毕业后又考入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1945年又去牛津大学深造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48年,杨敬年放弃美国国会图书馆的研究工作,经香港回南开大学,迎接天津的解放。在杨老的一生中,曾有两次做官的机会:他所毕业的中央政治学校行政系是专门为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培养县长、行政督察专员和民政厅长的,但杨老毅然放弃了,他淡然道:“我的好多同学后来都在台湾身居要职,但我对此没有兴趣。” 。“七七事变”后,他在重庆政府工作,曾给孔祥熙做过秘书,“我那时也差不多做到简任了,就相当于现在的司局长。但我还是想留学,去读读书。所以再一次放弃了从政。”杨老说:“我的性格不适合做官,我觉得还是做大学教授好。在大学里教书,只要把自己教的课研究到最前沿,教好了,就没有人来管你了。但做官就得看上司的脸色,我不喜欢。”也有人问起杨老在当年为何会选择南开,杨老说:这是因为南开很有吸引力,师生关系非常密切。回首百年,杨老说自己“深感欣慰”,他感慨道:“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运、最幸福的人,因为我亲眼目睹了新中国的繁荣昌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要和大家一起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争取看到祖国更美好的明天。”

坚持学习是杨老高寿的又一个原因。对于有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来说,似乎只有“颐养天年”、“含饴弄孙”才是生活的内容,但杨老却依然每天坚持学习。由于身体的原因,他无法再做一些实地调查研究的工作,但他却在百岁之时,学起了中国哲学并阅读冯友兰等人的著作,现在的杨老依然徜徉在哲学构筑的殿堂里,像青年一般汲取着新的知识。他每天都要给国内外的一些学生打电话,在电话中讲《孟子》、讲《老子》、讲哲学,他说:“我的学问生涯可以告一段落了,发展经济学我不能再有所作为了。我给那个在美国的学生讲哲学,我们相互讨论,共同研究学问,交流人生经历,这也算是我晚年的一个事业吧。”难怪在南开校园里,杨老被尊为“常青树”,“生命从百岁开始”是他的学生们对他的评价。

在饮食上,杨老除了多喝一些牛奶,没有任何特殊之处。他晚年的生活很有规律:坚持每天凌晨3点钟起床,自己洗漱,自己收拾床铺,然后坐下来读书、学习,上网查看邮件。7点钟左右吃完早饭小睡一会儿,起来后做一套从60岁起就坚持做的健身操,再用按摩椅做几十分钟的腿部按摩。白天他会在屋里散步,走上1000步左右。他认为人老先老腿,经常走路和按摩能保持腿脚有力和灵活,才能做到自理,身体才能健康。晚上的新闻联播和天气预报是他必看的电视节目,20时准时上床,一年四季几乎都是这样的作息时间。

杨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的年龄有三种:一是日历上的年龄,一是身体上的年龄,一是心理上的年龄,我的心理年龄还年轻着呢!”是的,杨老的心理年龄确实年轻。如今,他虽然已不能经常来到南开,但还是感慨地说:“我还是喜欢住在学校里……看到整个学校一片黄叶,漂亮极了。”言语之间,透露出对南开深深的爱与眷恋。

上一篇:外语节开幕式新闻下一篇:初三英语写信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