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局水保工作工作总结和2006年工作打算(共10篇)(共10篇)
1.水利局水保工作工作总结和2006年工作打算 篇一
2005年,在市委、市政府、市郊区工委、郊区工作办公室的正确领导下,我镇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省委一号文件精神,以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揽全局,狠抓“两品一游”生态观光旅游高效农业,狠抓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着力发展两品高效开发区、镇区商贸聚集区、生态休闲旅游区和交通沿线“三区一线”经济,努力增强三级经济实力,实施“12345”工程,力求实现“五个突破”,确保农业和农村工作顺利有效进行,农民增收目标得以实现。
一、主要经济指标稳步增长
2005年全镇农业增加值达4211.2万元,同比增长12.6%,乡镇企业运行质量良好,总产值达18700万元,增长9.3%;完成增加值3400万元,增长10.03%;实现收入13880万元,税金治理发愣功万元。招商引资775万元,启动民间资金100万元。农民收入实现大幅增长,预计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4793元,较上年净增791元,同比增长19.8%,为近五年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
二、主要措施和办法
1、以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契机,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
我镇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正式启动以来,以各种主题活动为载体,将学习教育活动同农村工作紧密结合,做到了“以学习促工作、抓好工作强学习”。在学习阶段提出了党员干部“政治思想好、工作作风好、服务群众好、依法办事好、开拓创新好、工作业绩好、组织纪律好、遵纪守法好、无私奉献好、社会公德好”的“十好”标准和“刻苦钻研,树立永恒的进取观,当好学习的表率;与时俱进,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当好创新的表率;执政为民,树立牢固的群众观,当好勤政的点击查看本资料原创网站更多文章表率;立党为公,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当好廉政的表率;调查研究,树立超前的决策观,当好实践的表率”的“树立五种观念、争当五个表率”要求,在实际工作中要求党员干部做到“领导在一线指挥,干部在一线创业,措施在一线落实,办法在一线研究,问题在一线解决,作风在一线转变,经验在一线总结,典型在一线推广,矛盾在一线化解,水平在一线检验”的“十个一线”,并组织抽调30余名“双下乡”干部以包村、驻村的方式深入到村组、农户,抓村级组织建设、抓项目、抓科技、抓服务,参与到“服务‘三农’争先进,带领群众奔小康”的主题实践活动中。在整改提高阶段,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把群众意见最大、最不满意的事情,群众最希望办、当前能够办好的事情作为整改工作的重点,做到即知即改,按照“努力探索使广大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的要求,制定了文殊镇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聘请9位党风廉政监督员,进一步完善党委会会议制度、党委会议事规程。结合“双培双带”工程,做好“三级联创”工作,从党员培养、班子及队伍、阵地建设等方面全面加强基层党的组织建设。一是强化了党员培养,从“双培”入手,充分利用党员冬训、“四进五化”教育等活动,加大了对致富带头人中的先进分子的培养教育力度,建立党员“一帮一”对子283对,35名致富带头人被确定为发展对象。我镇现有1个村级党总支、5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支部、5个村级党支部,党员522名,其中农民党员402名,2005年上半年新发展党员18名,按期转正党员24名。二是按照“城乡一体,项目带动”的工作思路,将“双培双带”工程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快我镇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奋斗目标结合起来,以“双培双带”项目带动村组基础设施建设。在市上双培双带帮扶单位的帮助支持下,启动帮扶项目18项,落实资金59万元,完成了文殊、塔湾、团结村村委会办公楼及标准化党建活动室建设,全镇41个村民小组有80%已能满足日常开会学习的需要,基本实现了党员、群众学习、活动、议事有场所的目标,展示农村的新面貌
2、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提高种植效益。按照发展“两品一游”农业的总体思路和农村工作重点“五个一”工程,努力打造“五大品牌”,建设“五个专业村”,实施“双千元田”、“万元院田园室”的农业结构调整措施。一是充分发挥制种基础优势,大力引进以花卉、番茄等高效益制种品种和以洋葱、脱毒土豆、四季豆、优质西甜瓜、温室蔬菜、大田精细蔬菜等高经济附加值产品。特别是在洋葱的种植上下功夫,扩大洋葱种植面积,加强技术支持和科学管理。今年全镇玉米制种面积较去年减少1153.5亩,洋葱、土豆等蔬菜种植面积增加1551.5亩,仅此一项实现农民人均收入增加210元。二是加大日光温室建设,提高温室种植效益。全镇现有日光温室1600多座,占地面积1980亩,户均0.78座,年产新鲜蔬菜3500吨,农民从日光温室蔬菜中获得的收入达千元以上,全镇蔬菜食用菌种植“万元室”面积达91.8亩。三是在制种业上,选择有信誉好的种子公司,加强协作,共谋发展,上档次,增效益。今年全镇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825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3300亩,其中以洋葱、土豆、蔬菜、花卉等高经济附加值作物播种面积占经济作物总面积70%以上,“双千元田”面积达到9656亩,共落实订单作物面积13000亩,粮、经、饲比调整为12:73:15,农民增收空间较大。
3、加速推进“绿色村镇”建设,林果业发展迅速。积极发展生态林建设和林业经济,实现生态林和经济林同步发展,加大高接换优力度,引进推广市场效益好的优质林果品种11个,推广面积500亩。扩大冯家沟村育苗基地,发展高新日光温室林果种植,在12座温棚进行优质高产李、桃、杏等栽培示范,引进新品种20余种,完成2000余株苗木的定植,今年新增休闲娱乐“万元园”40亩,观赏树种育苗“万元田”25.3亩,退耕还林和植树造林工作在巩固去年造林成果的基础上,补栽、新栽林木400亩,进一步加强造林工程管护,保证当年造林成活率达到85%以上。预计今年林业产值稳重有增,产值可达182万元,同比增长4%,农民从林果业可实现增收46元。
4、坚持“畜牧强镇”的总体思路,加强动物防疫工作。养殖业进一步做好春秋两季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全镇畜禽免疫率达到100%。实施“草畜结合富裕示范工程”,扩大暖棚圈舍建设,鼓励和指导农户用科学的方法扩大现有养殖规模,形成小规模、大群体的经济格局。以肉羊胚胎繁育基地为核心,大力推广良种体系建设,实施扩繁示范和与本地羊的杂交改良。现全镇规模养殖户达到500户,畜禽存栏45390头只(其中:大家畜1641头,羊13476只,猪5265头,鸡25008只),出栏24964头只,“万元院”累计达264户。牧业收入占到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0%以上,人均从牧业所得收入达千元以上。
5、做好农业科技服务,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紧紧结合“三下乡”活动,充分发挥农业技术人员的特长,把科技人员、技术服务同农民增收联系起来,把试验示范和科技人员的利益联系起来,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大力引进推广名、优、稀、特的农作物和畜禽新品种,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以日光温室、食用菌种植、大田蔬菜新品种植、果树高接换优为重点,引进、推广市场效益好,适合本地环境的高、新品种,提高蔬菜产量和质量,合理调整日光温室与点击查看本资料原创网站更多文章大田蔬菜种植结构,发展特色产品。推广和普及农林高产优质新品种、集约化设施农业、优质小麦、秸杆综合利用、病虫害有效防治等先进适用技术,把握生产、销售环节,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为农民增收提供科技保障。
6、拓展二、三产业发展领域,加大劳务输出和农民劳动技能培训工作。充分利用文殊山、双泉水库、河口度假村及冯家沟村的育苗基地等丰富的田园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和休闲产业,兴办各种服务行业。今年河口度假村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规模,建成阿拉善蒙古族风情园一处,现全镇有田园度假村5个,蒙古包45座,每个蒙古包年纯收入在35000元以上,可实现人均收入212元。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劳务输出量,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在巩固水泥厂、金汇果蔬公司、酒厂、砖厂等龙头企业长期务工人员416人的同时,多方协调成立了文殊镇建筑公司,依托双泉开发区,酒钢厂区、嘉北工业园区,扩大劳动力季节性输出规模,成立镇劳务输出办公室,积极主动与各企业及市内外各用工单位协调配合,让我镇农民占有更多的劳动力市场。截止10月底,我镇外出务工人员达1760人,年收入可达980万元,较去年增加81.4万元。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工作,举办汽车、电气焊、摩托车等方面的技能培训班,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农民综合技能,引导、教育、鼓励他们脱离土地,全面提高二、三产业发展水平,完成劳动技能培训124人(其中持证63人)。截至10月底,全镇劳务收入达到1289.8万元,人均从二、三产业的获得的收入达1742.9元,占全镇当年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6.36%。
7、以项目带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充分认识项目在加快发展中的作用,按照“项目带动、畜牧强镇、以工富民”的发展思路,切实增强抓项目的自觉性和紧迫感。今年完成重点建设项目9个,其中:招商引资项目5个,总投资775万元。一是中昌肉食品加工项目,投入资金55万元,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安装,6月下旬投入生产运营。二是嘉峪关市牧源滩有限责任公司养牛项目,完成了基础设施改造工程。三是嘉峪关市维尔特食品加工厂,投资550万元,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及设备引进安装工作。四是河口度假村阿拉善蒙古族风情园项目,投资50万元,建成蒙古包9座。五是完善各村村务活动中心、组活动室,建设完成团结村文化活动中心办公楼工程。六是河口村城市园林绿化育苗基地项目,与市园林局合作经营,作为城市园林绿化育苗基地,为我镇的花卉苗木种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七是投资220万元的河口村管灌工程已加入河口村984座日光温室中。八是镇政法楼建设工程,目前主体工程已经完成。九是镇区文化活动广场建设,投资18万元,完成硬化面积4000平方米,并安装体育器材,丰富了农民群众文化体育生活。
8、实施“工业兴镇”战略,加快乡镇企业发展。充分挖掘乡镇企业的潜力,鼓励乡镇企业积极寻求发展路子及多种经营的模式。一是抓好文殊水泥厂企业改制工作,经常深入企业内部及上级有关单位商议改制方案,探讨发展大计,经过大小10次会议,同意水泥厂以负资产转让,帮助协调解决该企业在改制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改制过程中,经多方努力,协商采用分红的形式,融资150万元,使企业实现正常生产经营。二是与嘉峪关市兴业建筑公司协调一致,组建了嘉峪关市兴业建筑公司文殊分公司,同时可安排就业人员30余人。三是努力培植支柱重点产业,壮大工业经济规模,加快新兴产业发展。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民营企业,形成以金汇公司、维尔特食品公司、中昌肉食品公司等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为主的工业小区。四是切实抓好流通组织建设,多方协调成立文殊镇蔬菜运销协会,统一负责对各种大宗蔬菜、制种的运销工作,今
社会发展新跨越的重要一年,我们必须审时度势,趋利避害,把各种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努力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2006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两个率先”和城乡一体化建设总揽全局,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各项事业全面进步这一总目标,狠抓“党、干、科、经、貌”五个重点和“两品一游”生态观光旅游高效农业,实施“12345”工程,着力拓展“三区一线”经济,增强三级经济实力,推进“三化”建设,努力把文殊镇建设成为文明镇。
经济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实现农业增加值4463万元,较上年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5300元,净增500元。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突出“三大产业发展区”建设、抓好两个重点,即“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措施,真抓实干,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
1、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建设农业产业发展区。从镇情出发,重点培育无公害蔬菜、优质制种、畜禽养殖三大支柱产业,积极发展水果、蔬菜、食用菌、花卉四个特色重点产业。禽畜养殖业要鼓励扶持农户扩大暖棚圈舍饲养规模,建设养殖小区6个、暖棚圈舍200座,要以发展草食动物为突破口,大力推广肉羊改良,扩大饲养规模,稳定生猪生产,提高瘦肉型猪比重。要充分利用金汇果蔬公司、河口村温室蔬菜种植、大田蔬菜种植,建设精细蔬菜生产示范区;利用羊胚胎繁育中心、中昌肉食品厂的带动,建设规模养殖业示范区;利用河口温室花卉基地、冯家沟村育苗基地、农户花卉种植,建设城市园林苗木花卉示范区;同时积极建设河口村、冯家沟村食用菌培育示范区、石桥村林果业示范区、团结村、文殊村制种业示范区,推动养殖、种植园区建设;要进一步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节水管灌项目,通过建设小型水库、完善农田渠道等项目建设,提升土地效益。依托退耕还林(草)工程,发展生态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优化区域环境。
2、建设工业经济开发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挖掘乡镇企业的潜力,鼓励乡镇企业积极寻求发展路子及多种经营的模式。发挥文殊水泥厂优势,提高建筑建材业的规模和档次。一是加速文殊水泥厂企业改制,继续把它做大做强,达到年产值在“十一五”期间增长20%、产量达到15万吨的目标;二是支持双泉酒业、中昌肉食品的不断推进,增加产量,提高质量,形成品牌;三是发展壮大民营企业;四是加速双泉工业园区建设,使维尔特食用油加工厂、金汇果蔬脱水蔬菜及苯板加工、保鲜食用菌加工、双泉酒业、万头牛场、中昌肉食品加工都融于一体,真正使“嘉峪关市双泉工业园区”名副其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力推进工业园区及双泉旅游园区建设。利用双泉开发区建设一个有规模、上档次的工业旅游园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积极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向园区汇集,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引导各类新办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优惠提供场地,使园区真正成为工业经济、食品保鲜、旅游休闲及观光的中心,成为我市的“亮点”。
3、建设第三产业开发区,转移剩余劳动力。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和休闲产业,举办农民技能培训班,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积极开展餐饮、娱乐、小商品零售等旅游服务业。全面启动河口村、冯家沟村、石桥村以“吃农家饭、住农家房、干农家活”等体验农家生活的生态旅游业,全力打造农村旅游品牌,拉动全镇旅游产业逐步升级,加快发展。建设农贸市场,组建商贸流通组织,发展农副产品运销业,壮大镇村经济实力。培养和发展劳务经济,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逐步减少以“农”为主的农民。一是对现有劳动力中文化水平较低,没有专业技能和稳定收入的农民,实行以实用技术为主的培训,使他们掌握1-2项致富本领。二是对农村现有劳动力中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且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中青年劳动者,实行岗位培训,使其掌握一定深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成为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骨干和致富能手。三是对农村初中阶段和回乡初中毕业生实行职业教育,从源头抓起,提高文殊镇农民整体素质。四是优化培训内容,紧紧围绕当地优势资源和产业结构优化,开设岗位和专业,优化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法,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力争使我镇年培训各类技能人才200人左右。
4、抓好项目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加快城镇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争取资金拓宽改造文殊中学至冯家沟村五组公路4.8公里,完善各村组居民点、移民点道路,逐步形成以镇区为枢纽的镇域交通运输网络;实施镇区集中供水、供热、垃圾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结合“六小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我镇节水灌溉、人畜饮水工程,争取资金500万元对文殊镇灌区一、二、三支渠20公里渠道进行改造,实施“一池三改”200户,切实改善生产、生活和居住条件;搞好市场开发,建设具有文殊镇特色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畜禽交易市场。加快河口村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建设,修建河口村务活动中心。积极推进信息化,大力发展以植树、种花、种草为中心的绿色产业,对冯家沟村育苗基地进行改造。按照高标准、高起点建设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乡镇居住条件,按照市上的总体部署,完成样板楼设计,形成基础设施完善、镇区功能齐全、服务配套、环境整洁优美的小城镇格局。
5、加强
2.水利局水保工作工作总结和2006年工作打算 篇二
县水利局2012年9月
一、过去五年工作总结
过去五年,我局先后荣获“湖南省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 省二级”、全市“二○一○防汛抗灾工作二等奖”、“二○一○防汛抗灾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全县主要实施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村饮水安全、中小河流流域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城市防洪等重点工程建设,共修复、新建各类水利工程设施2万余项,完成水利建设投资2.7亿元。主要完成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4座,完成投资730万元;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59处,完成投资1751.3万元,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3.6万人;完成小流域治理1条,完成投资800万元,水土保持综合治理89处,共投入资金1320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5平方公里;完成山塘清淤213口,完成投资176万元,新增灌溉面积0.2万亩,改善灌溉面积
1.3万亩;完成河西防洪工程建设,河东防洪工程;多渠道投入防汛抗灾资金1100万元,投入劳力3万人次,投入抗灾设备200台次,成功应对2010年“6.20”特大洪灾。
今年以来,我县河道采砂专项整治工作开展“四禁一清”行动。对双牌水库大坝至五里牌镇全家洲段61只船,61个码头重点整治。对符合要求的10只临时采砂船实行一证一费,一船一证,一证一范围的采砂许可制度,禁止无证采砂,临时上码头需符合采砂规划,证照手续齐全才能上砂。潇水 1
干流河道采砂规划编制工作已完成。对非法采砂行为的查处力度落实有力,重点对潇水五里牌全家洲村河段禁采区采砂及非法建设上砂码头、异蛇山庄河段全家洲村的非法上沙码头、潇水五里牌镇线口村段非法买卖砂洲、盗采禁采区砂石及非法建设码头等三起案件进行立案查办,目前,已全部办理终结。累计完成河道采砂尾堆清障69万m³,投入清障资金70万元。与零陵区共管河道的招拍挂已结束,受让者进场工作正在进行中。我县自管河道整治工作已步入正轨,河道招拍挂的前期工作有序推进。
三、今后五年工作安排
目标任务:全县农田灌溉面积达到8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基本解决,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40立方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80%;初步扭转我县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潇水河得到全面整治,两岸村庄,稻田得到有效保护。
具体工作:一是到2017年解决规划内11.5万人的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二是全面完成全县境内24座上型号水库的除险加固任务。
三是争取国家投资3.5亿,开工实施潇水河流重要河段治理建设,完成县城城市防洪工程,形成有效保护圈;完成永江、贤水2条中小河流流域治理工程;以及麻将河、向阳河等五条村庄河道整治任务。
四是争取国家投资2.5亿,新增和完善三大新兴水源工程。新增灌溉面积4.5万亩,解决1.5万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其中新建三江口水库、新干桥水库二座,续建配套单江水库一座;
五是积极争取并加快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完成骨干山塘清淤扩容1000口、新修和维护沟渠4000米。争取实现在骨干山塘中注册上型号水库116座的目标,其中小
(一)型7座,小
(二)型水库109座。
六是持续开展河道整治工作。坚决打击非法设障、河道非法采砂、非法侵占河道水域、破坏水工程、危害水工程安全等各类水事违法行为。建立规范有序的河道采砂秩序,实现河势稳定和行洪安全目标,改善河流生态环境;
七是积极争取第四批全国新农村水电电气化县建设项目,农村水电增效减排和小水电代燃料等惠农工程项目。
3.水利局水保工作工作总结和2006年工作打算 篇三
理川镇人民政府
关于上报《理川镇2011年水利水保工作总结》的报 告
县水务局、水保局:
现将《理川镇2011年水利水保工作总结》随文上报,请审阅。
2011年12月20日
理川镇2011年水保水利工作总结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理川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通过广大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我镇2011年以来水利水保工作进展顺利,圆满完成各项指标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周密部署
在年初,镇党委、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水利水保工作,分别成立了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领导小组、梯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水利管理站、设专职水政监察员和村级水利管理员、防汛抗旱工作领导小组和指挥部,组建了500人的防汛抗旱应急分队,建立健全了防汛值班制度,研究制订了理川镇2011年水利水保工作安排意见。对辖区内的水利设施管护及其他各项建设任务指标细化量化分解到位,确定了责任人,形成了分工负责,通力合作,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格局,为各项工作的任务圆满完成指出了正确的工作思路,提供了强劲的组织保证。
二、广泛宣传,积极动员
加大了对水利水保各项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书写永久性宣传标语21条,固定广告牌4面,使广大人民群众提高了节水意识,增强了自觉维护水利水保设施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动员群众投工投劳参与人畜饮水、河堤、水窖等水利水保工程建设。在理川镇万亩灌溉的恢复工程中,杨家、拉沙、上街、下街、尚营五村共发动群众投工投劳1500人次,全长5公里的灌溉主渠道在一星期内清理完毕,在县水利局的帮助支持下灌溉恢复畅通,有效解决了以上五村的旱情,为冬灌和2012年我镇农业特色产业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三、全面完成任务
一年来与21村分别签订了水利水保工作责任书和防汛抗旱工作责任书。我镇高度重视水利工程实施中的占地、拆迁、赔产等工作,为水利工程实施扫清障碍;动用挖掘机、装载机、汽车等,清理辖区内河道3公里,包括土石方和垃圾在内,共计3500多方,保证了河道的畅通,临时恢复了立场万亩灌渠,无水利实施损坏事件发生;完成了理川街道自来水主管道改造工程。完成苏都村650亩的梯田建设任务。
4.水利局水保工作工作总结和2006年工作打算 篇四
今年以来,我县认真按照省委办、省府办《关于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要求推行政务公开工作,在上级和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2006年工作情况
(一)加强领导,完善政务公开机制
为使政务公开工作不流于形式,不走
过场,我县着眼于建立政务公开长效机制,使政务公开成为一种自觉的意识和行为。一是加强和完善领导机制。今年来,县委、县政府及时充实和调整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由县长担任组长、常务副县长担任副组长的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各乡镇、开发区、县直各部门也分别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做到了领导、机构、人员“三到位”,形成了县、乡、部门三级联动的政务公开网络。同时,我县把政务公开工作分解到单位内部的有关科室和人员,强化“一把手挂帅、副职领导具体抓、责任到科室、落实到人头”的工作机制,形成纵到底、横到边、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体系。今年来,我县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先后召开两次专题会议,认真学习省、市政务公开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其他有关政务公开的文件、规定,并研究政务公开有关工作。二是建立健全六项制度。我县通过建立健全政务公开责任、审议、评议、反馈、备案和监督等六项制度,促进政务公开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三是积极开展工作调研。今年8月份,由县政府办公室牵头,会同县效能办制定政务公开调研方案,组织部分县直公开单位和乡镇开展理论研讨,撰写政务公开理论研讨文章,其中,推荐3篇参加市级评选,1篇作为典型材料在全市交流。四是抓好示范建设。积极开展创建推行政务公开制度示范单位活动,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先行,起到了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
(二)规范建设,提高政务公开质量
积极推进一般事项公开向重点事项公开、结果公开向全过程公开、自定公开内容向群众点题公开“三个转变”,进一步提高政务公开的质量。我们主要做到“三个更加”:一是公开的内容更加充实。下发《政务公开工作实施意见》,对政务公开的范围、政务公开的内容、政务公开的形式、政务公开的制度等作了进一步的明确。县直有关部门和各乡镇、区根据文件精神,按照组织健全、制度严密、标准统一、运作规范的要求,做好政务公开以及已公开内容存档备查、备案等工作。各乡镇、区还从辖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制定各自贯彻意见,做到不仅公开集体经济发展、财务开支等情况,而且公开扶贫救济、宅基地审批、土地征用、工程招投标等情况,为村务公开带好头、做样板。二是公开的时间更加及时。针对公开项目的不同情况,确定公开时间,做到常规性工作定期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固定性工作长期公开。经过一段时间的督促检查,现大部分单位都能够自觉地、及时地进行公开。三是公开重点更加突出。坚持把群众最关心、最需要了解的“权、钱、人、事”等事项公开作为政务公开的重点,从信息公开、电子政务和便民服务三个方面入手,加大推行政务公开的力度。我县部分公开单位还按照省、市及县委、县政府的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提出具体公开项目目录,不但使政务公开的内容、形式、时间及责任人更加明确,而且使公开工作更易接受评议、检查和监督。
(三)用好载体,完善政务公开形式
在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政务公开栏这一公开形式的基础上,按照便利、实用、有效的原则,认真创新政务公开的新载体、新形式,使政务公开的形式呈现灵活多样。一是拓展公开形式。
1、依托政府门户网站,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和网上政务公开。把“**信息港”政府门户网站列为公开政府信息的重要途径,开设了政务信息、政务公开等专栏,内容涵盖法规规章、政府文件、招商引资、办事指南等政务信息资源。
2、建立和推广乡镇政务服务、村财监审、招投标服务“三个中心”。通过印发办事手册和一次性告知单,以及设立政务公开专栏、办事大厅等形式和渠道向社会公开,为群众提供常年的便利服务,让各职能部门的运作情况置于“阳光”下,防止了“暗箱”操作等问题。
3、注重有效发挥县有线电视台和《今日**》等媒体的作用,让不同层次的群众通过不同渠道获取信息。凡属公开范围的部门都在群众便于观看的地方设立政务公开墙或公开栏。所有“窗口”单位都将行政许可、执法和收费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供的全部材料,印成“告知单”,在办公场所摆放或上墙。二是推行两项听证制度。我县把推行决策和执法两项民主听证制度作为丰富政务公开内涵,提高政务工作透明度,实现政府与公众双向互动的重要举措。今年来,我县继续在各决策、审批、执法部门中推行决策和执法听证会制度,至目前举行听证会1场,有力地促进政务公开不断向群众关注的敏感问题、敏感事项推进和延伸。
(四)强化监督,确保政务公开落实
5.水利局水保工作工作总结和2006年工作打算 篇五
2007-1-15 14:17:00
湖南省商务厅合作处
2006年外经工作情况
2006年,全市外派劳务人数686人、年末在外劳务人数875人、完成营业额824万美元,同比分别为持平、增长27%和38%,分别完成省厅计划数的124%、119%和181%,外派劳务人数完成市计划数的137%;对外直接投资核准企业5家,合同投资总额325万美元,其中中方合同投资268.5万美元。外经工作综合排名全省第二位。主要特点:
一、外派劳务工作有起色。2006年省商务厅将外派劳务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各县市也加大了领导力度和工作力度。炎陵县、茶陵县、攸县、株洲县商务局积极与省外派劳务公司联系,推荐本地的建筑工、缝纫工、服务生出国务工;攸县已申报省外派劳务基地县;醴陵市拟抽调人员成立外派劳务服务中心,归口管理外派劳务业务;株洲县、茶陵县、醴陵市、攸县为提高劳务人员素质,储备外派劳动力资源,组织株洲县职业中专、茶陵职业中专、株洲生物中专、醴陵湘宏职校申报省外派劳务技能培训基地并获得批准,目前我市成为外派劳务技能培训基地最多的市州之一。
二、境外投资成亮点。2006年全省14个市州累计核准境外企业24家,其中我市就占5家,长、株、潭三市境外投资继续领跑全省。目前我市境外企业共15家,合同投资总额8439万美元,其中中方合同投资3456万美元。境外贸易公司是我市境外企业的一种主要存在形式,株硬、株冶、钻石切削、时代电气、湘火炬等大中型企业纷纷在香港、美国、德国共设立家贸易公司,这些贸易公司多设在发达国家或地区,直接面对国外客户,带动国内产品出口。株硬从2001年开始构建国际营销网络,先后在香港、美国和德国设立香港公司、美国公司和欧洲公司,年带动出口2200多万美元。境外资源开采成为缓解国内资源紧张、增加原料供应的一种有效形式,株冶参股34%的巴基斯坦杜达铅锌矿项目,总投资7263万美元,2007年年底完工投产,所产出的铅锌精矿,按伦敦金属交易所的同等价格优先全部销售给株冶集团,这将稳定株冶的供给线,缓解株冶资源的压力,为株冶做大做强提供原料保障。境外加工贸易成为规避贸易磨擦、带动国内产品、技术、劳务出口的新的投资形式,株洲南方航空机械进出口公司获准投资200万美元在尼日利亚的港口城市拉各斯设立境外加工贸易型企业,从国内进口摩托车散件,在尼日利亚组装、销售,全年带动国内摩托车出口8万辆,创汇3500万美元。主要问题:
一、认识不足。外经工作还没有引起政府和企业足够的重视,市级没有配套的支持措施。
二、总量不足。虽然我市外经指标在全省排名靠前,但总量不足,在我市社会经济指标中占比很低,对我市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不大。
三、主体不强。目前我市外经企业(指获得商务部对外经济合作资格证书的企业)仅株洲南方航空机械进出有限公司和湖南中天建设有限公司两家。株洲南方航空机械进出有限公司虽然开展了工程项目下的外派劳务输出,但派出人数和营业额很少,而且一直徘徊不前。湖南中天建设有限公司多年来一直没有开展对外承包工程业务。
主要工作:
一、做好外派劳务基础工作。2006年省商务厅借鉴外省工作经验,将外派劳务培训基地和基地县建设列为外派劳务的基础工作来抓。我们主动到县商务局、职业学校进行宣传发动,协调职业学校与省厅的衔接,指导职业学校做好申报材料。我市申报的4所职业学校全部获准成为外派劳务培训基地,其中茶陵县职业中专和株洲县职业中专还举行了由县政府领导主持、省市县有关部门和新闻媒体参加的隆重的挂牌仪式。至此我市5县市中除炎陵外各县市都有1个培训基地,另外攸县已向省财政厅、商务厅报送资料,申请列为外派劳务基地县。
二、推动培训基地与外经企业对接。我省外派劳务人数不多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培训基地、县商务局与外经企业衔接不够,没有实现互动。因此在帮助职业学校获得外派劳务培训基地资格后,我们把工作着力点放在推动它们与本市、本省甚至全国的外经企业进行对接,最终实现外派劳务实绩的突破上。6月份我们组织县商务局、外派劳务培训基地的负责人参加全省的外派劳务对接大会,一方面是学习其它市州外派劳务经验,另一方面是与省内几大外经企业对接。10月份我们又组织4个培训基地负责人参加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举办的外派劳务资源对接大会,与中央和外省外经企业对接,并与大连、南通的一些外经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通过对接,外派劳务的渠道已基本畅通。茶陵县、株洲县通过对接,已向国外输送了劳务人员。
三、推动企业境外投资。一是为企业境外投资搞好服务。针对部份企业对境外投资政策和程序不了解的实际情况,我科组织相关企业参加省厅6月份举办的“走出去”业务知识培训班,同时还主动上门服务,提供政策咨询和业务指导,并到省商务厅和有关部门协调,使企业以最快的速度走完审批程序。二是组织企业参加经贸活动,为企业寻找合作伙伴搭建平台。组织我市企业与俄罗斯西伯利亚联邦区企业进行投资合作项目对接。组织企业参加中博会期间举办的尼泊尔经贸项目推介会。三是积极申报国家和省外经专项资金。2006年有株洲南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钻石硬质合金工具有限公司等5个企业申报并获得省级对外经济合作资金。2006年7月株洲南方航空机械进出口有限公司申报国家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专项资金28万元。
四、争取国际无偿援助。一是基本掌握了我市国际无偿援助项目情况。目前我市接受国际无偿援助项目有2个,分别是日本利民工程无偿援助的市妇幼保健院流动医院和日本驻华大使馆援建的茶陵县职业中专科教楼,两个项目援助金额合计约80万元美元。二是建立了国际无偿援助项目库。为提高申请项目的针对性、准确性和及时性,我科按照省商务厅要求,结合我市“十一五”发展战略,筛选了环保、卫生、教育、农业方面的50多个项目建立项目库,并上报省商务厅。三是部份申请项目进入了洽谈阶段。在省商务厅的支持下,我市茶陵县的改水和卫生方面的项目引起了挪威大使馆的兴趣,并进行了前期洽谈。
五、完成了局党组交办的其它工作。一是2006年上半年参加农村先进性教育指导、督查工作。按局党组安排,我科朱赛军同志2006年上半年被市委先教办抽调攸县从事第三批先进性教育的巡回检查工作,对攸县25个乡镇近100个村的先进性教育进行检查、指导,在兼顾科室业务工作的情况下,圆满完成了市委交办的工作任务。二是参与首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贸易组展工作。在局党组的领导下,我科会同其它科室落实了我市参加贸易组展的11个企业16个展位,做好了参展前期准备工作。中博会期间,我科专人坚守展厅,督促企业搞好布展,组织好贸易展销,并及时上报贸易成交数据,确保我市贸易组展工作有序进行,达到预期效果。三是参加企业改制指导、协调工作。2006年10月份,局党组为集中力量解决改制企业的突出矛盾,成立了企业改革指导联络组。我科朱赛军同志被派驻商业汽车队,配合刘利云组长和商业科的同志,做了安抚职工、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工作。
2007年外经工作打算
一、外经指标:
新签合同额1280万美元,完成营业额1030万美元,外派劳务人数820人,年末在外人数1040人,同比分别增长30%、25%、20%、20%。境外投资核准企业3家。
二、工作措施:
一是继续加大外派劳务工作力度。把外派劳务作为外经工作重点,尤其是县级商务部门外经工作“重中之重”,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以外派劳务技能培训基地挂牌仪式为切入点,加大外派劳务宣传,营造外派劳务良好的氛围。支持株洲县申报省外派劳务基地县,确保我市至少有一个外派劳务基地县。加强与本省、外省外派劳务公司联络衔接,计划组织县市商务局、外派劳务培训基地的负责人参加省厅5月份举办的外派劳务对接大会,组织省内外经企业到株洲县进行外派劳务对接2007年外派劳务工作总的目标是实现培训基地、基地县外派劳务实绩上有较大突破。
二是积极推动企业境外投资。一是为企业境外投资搞好服务。及时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和信息服务,指导、帮助有实力的“走出去”境外投资。二是组织企业参加东盟博览会、欧洽周、中博会等经贸活动,为企业境外投资合作寻找机会。三是积极争取国家、省对外经济合作扶持资金,为企业境外投资寻求财政支持。2007年重点支持民营企业境外矿产资源开采和国有大中型企业境外设立贸易类公司
随着“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我市将会有更多的企业到境外开办贸易公司或绿地投资。我们将选择有意向“走出去”的企业作为重点服务对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切实做好指导、协调和服务工作。积极帮助企业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争取各类扶持资金。
6.物价局2006年下半年工作打算 篇六
致力于运用价格杠杆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一是积极促进节约用水。以开征南水北调基金和自来水价格调整为契机,将重点放在水资源费到位和基本水价有利于节约用水方面,加快研究阶梯式水价制度的实施方式对促进节约用水的作用,继续抓好水价、成本等资料的调研分析,为争取明后年完成好原“十五”期间水价改革规划做好基础性工作。二是积极促进节约用电。密切关注垃圾焚烧发电上网的进度,落实省局批准的上网电价,处理好煤炭市场价格变化对地方热电厂的影响,继续实行差别电价,加大峰谷分时电价实施力度。三是积极促进节约能源。及时落实上级下达的天然气价格政策和调价方案的实施,确保天然气每两年调价一次方案的顺利出台,处理好民用液化气价格矛盾,建立起依据市场行情及时调整价格的机制,处理好汽油价格上涨对公交出租车以及其他生活生产行业的影响,降低油价进一步上涨对公交和出租行业带来的绝对压力。研究制定垃圾无限化处理收费,择机出台生活垃圾处置费。
致力于运用价格杠杆促进和谐型社会建设。一是稳定住房价格,疏导“买房贵”矛盾。认真落实国务院稳定住房价格的一系列文件,重点贯彻“国六条”,以商品房成本认证为手段,“一价清”制度为规范,切实管好普通住宅商品房价格,努力使全市的普通住宅商品房价格稳定下来,建立良好的商品房价格秩序。结合本市实际,制定《物业管理服务收费实施细则》,在确定等级标准的基础上公布相应的收费标准,由业主与物业企业协商选定服务等级并收取相应费用,改变现行由物价部门核定标准的做法,还权于企业。二是整顿药价秩序,疏导“看病贵”矛盾。结合国家公布的药价目录,配合卫生部门推行的药品集中配送制度和药品医疗器材集中招标制度,及时公布招标药品和医疗器材最高零售价,督促医院执行好国家新出台的招标药品价格计算规定,坚决使虚高的药价降下来,让利于患者。积极疏导药价矛盾,每月梳理一次现行药价,密切关注、及时疏导矛盾突出、临时急需的药品价格。加强医院自制药剂的价格管理,适度下调以化学原料为主的自制剂价格,制定上调以中药材为原料的自制剂价格,确保医院临床使用。以苏州市行业协会议定的最高零售价格作为本市的参考价格,继续公布市场调节价药品的市场参考价,防止市场调节价药品涨跌异常情况的产生。三是落实公平政策,促进“服务业”发展。跟踪调查已经公布确定的优惠扶持政策的落实事项,逐项筛选现行各种差别价格政策,凡不利于服务业发展的价格措施在报请上级批准后坚决予以取消,凡服务业中涉及政府定价、指导价管理的行业,本着有利于发展的原则,从宽并灵活管理。用足用好旅游参观景点门票价格的上浮政策。本着城乡一体的发展要求执行同一等级统一标准的方法,加强停车场收费的管理,促进停车服务业的发展。适应招商城配载市场有序放开的需要,调节现行偏高的运价水平,把已下降的运价再次下调,促进商品市场的发展。配合行业协会开展行业价格管理活动,提倡行业价格自律,继续完善和发展已实施价格等级管理的行业。
7.水利局水保工作工作总结和2006年工作打算 篇七
二0一一年水土保持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县的水土保持工作在省、市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圆满完成了市局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截止目前,全县共完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面积2.5万亩,占年初计划(市局下达任务2.5万亩)的100%,累计达到113.51万亩,治理度达到54℅。
在一年来的水土保持工作中,我们重点抓了“四荒”拍卖、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水利项目建设、水保小流域建设、大户治理、城市水保、监督执法及“两费”征收等。
一、“四荒”拍卖
今年全县共拍卖“四荒”6750万亩,累计达到68.1万亩,购买农户累计28518户。截止目前已完成治理面积12万亩,治理度达到21%,年治理度达到5%。
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水利项目建设
2009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包括3项,其中下庄村河滩地土层加厚整修工程于2010年10月开工建设,12月份竣工,共加厚整修河滩地350亩,平均加厚0.3m,共完成土方6.3万m,完成投资23.91万元,其中中央专项资金23.91万元。大有乡旱坪垣地改善工程由水利局委托大有乡政府负责实施。工程于2010年3月开工,目前共完成旱坪垣地改善1300亩,完成— 1
— 3土方3.5万m,完成投资24万元,其中中央专项资金24万元。贾豁乡旱坪地小型灌溉工程于2010年9月开工,目前共完成水源工程溢流坝1处,机房36m,200m钢筋砼蓄水池1座,共完成土方0.8万m,石方865m,砼70m,完成投资41万元。
2009年项目由于所建三项工程都属新建工程,工程投资大,地方配套又不到位,工程材料钢材、柴油、水泥、管材价格爆涨,中央资金有限,项目实施难度增大。仅贾豁乡旱坪地小型灌溉一项设计概算投资106.1万元,而2009整个项目国补资金仅116万元,完成该的三项工程确实困难。下一步我们将向县政府请示,落实配套资金,整个工程将于2012年3月竣工。
三、水保小流域建设
今年我县岩庄小流域已开工建设,工程共完成综合治理面积500亩,完成投资10万元。
四、大户治理
为了加快全县水保治理步伐,我们继续抓了大户治理,今年新发展水保大户6户,累计达到40户承包或购买面积71942.2亩,已完成初步治理面积28278亩,综合治理度达到40%,完成投资310.6万元,发展势头良好。今年主要是下乡上山帮他们搞规划,定措施,提供技术服务,使他们治起来得心应手。如大有乡石活村的王照成他同本村5户村民合伙买下本村600亩
— 2
—
333
233荒山进行治理,并以“兴盛种养有限公司”进行了注册,在县水利局技术人员的帮助下,目前已全部完成了治理任务,种植杏500亩;油松、刺槐100亩,并新盖鹿厂一座,准备明年养鹿。王照成公司的种养加一体化的做法,在全县尚属首例,据估算该项目投产后,年收入50万元,年股年可分红10万元,有力地推动了我县的户包治理,大户治理已成为我县小流域建设的生力军。
五、城市水保建设
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城市水保建设也被列入了重要日程,今年县委、政府响亮地把县城涅河治理列入城市水保建设范畴。清理河道淤泥,绿化河床两岸,橡胶坝蓄水,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改善县城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品位。目前,该工程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橡胶坝蓄水12万立方,沿河两岸绿化工程正在进行,上冻前有望完工。有力地推动了我县的城市水保建设。
六、监督执法及“两费”征收
监督执法和“两费”征收历来为我县的一大难题,今年我局继续加大执法力度。制定了一系列可行的办法,首先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提高人们对《水保法》的认识。其次狠抓了执法队伍建设,强化执法学习。使今年的监督执法和“两费”征收工作大有好转,许多大型厂矿企业也都交了水保费。截止目前已全部完成水保费征收任务,水保执法工作呈现出良好的— 3
— 发展势头。
七、水土保持前期工作进展顺利
今年我们充分利用国家对革命老区的优惠政策,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完成了武乡县北河沟小流域实施方案,王家峪红色小流域、砖壁红色小流域初步设计正在进行,2011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水利项目实施方案正在成形,各项前期工作进展顺利。
八、主要做法
㈠、领导重视,抓项目
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我们成立了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为组长,水利、林业、财政、审计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实施工作领导组,定期召开会议,解决项目实施中的困难和问题,项目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水利局,具体负责项目实施工作。
㈡、实行“三制”搞项目
1、实行了项目法人制
水保项目的项目法人为武乡县水利局。项目法人由县水利局长担任,具体负责工程建设的各项管理工作。工作人员为技术骨干,有一名高工、二名工程师,既负责设计又负责施工管理。按照项目管理要求,制定了有关管理制度,实行分工负责。
2、施工合同管理制
— 4
— 按照有关规定和施工队签订了施工合同。合同明确规定了工程质量要求、工期、奖罚等事项,明确了双方责任、权利,并在实施中严格合同的管理。
3、工程建设监理制
所有项目都聘请山西省水利水电建设工程监理公司负责监理。监理工程师驻在工地,跟班旁站。按照规范要求,制定监理规划,合理划分分部单位单元工程,定期发布监理月报和不定期发布通知,搞好质量、工期、投资“三大控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我县今年的水土保持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
1、水土保持投资不足
水土保持是一项很巨大的、长期的、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的公益事业,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和广大群众参与十分重要。但由于我县财力有限,群众自筹能力低,水保治理投资不足,导致治理建设缓慢,治理标准低,效益不明显。
2、水土保持意识淡薄
群众的水保意识较为淡薄,许多山区的群众只知道“靠山吃山”,而不懂“治山管山”,造成部分地区形成“治理破坏再治理”的恶性循环,另外,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制度的推行,群众义务工进行水保治理意识更加淡薄。
3、水土保持机制创新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难题。
— 5
— 虽然“四荒”拍卖、租赁、承包、股份合作等“四荒”治理新机制在我县出现已多年,但实际上是卖的多,治理的少,管护的少,我们业务部门对他们的监督管理就更少,出现嫁出去的姑娘娘家没人管,婆家也没人管的现象,导致“四荒”资源的浪费、流失和水土流失的加剧。
二0一二年工作打算
1、搞好水土保持宣传
群众是水土保持的受益主体,也是水土保持工作的实施主体,要采用发放资料、电视播放、知识竞赛、经验交流等方式进行水保宣传,使广大群众真正树立起水土保持观念,强化水土保持意识。
2、政策扶持,促进“四荒”治理
继续加大“四荒”开发力度,通过一定的激励机制调动农民群众和社会各界治理开发的积极性,在省、市出台扶持民营水保大户的政策下,我县尽快出台县里的扶持政策,积极营造政府搭强,全民治理的良好氛围。
3、建设精品红色小流域
以全省第一批红色小流域建设为契机,集中力量抓好王家峪红色小流域、砖壁红色小流域建设,努力建设精品小流域。
4、继续抓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水利项目的实施
明年我们将下大力气,继续抓好巩固退耕还林水利项目的— 6
— 实施。完成2010年、2011项目的实施,完善2008、2009年项目的扫尾工作。
二0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 7
8.水利局水保工作工作总结和2006年工作打算 篇八
一、健全了组织机构
一是成立了以局党组书记、局长XXX任组长、副局长XXX、XXX,纪检组长XXX、局长助理XX任副组长,各中层干部为成员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实行党政“一把手”对安全生产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了局党组书记、局长XXX同志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纪检组长XXX同志为第二责任人;副局长何XX、XXX,局长助理XX为第三责任人,各直属单位、股队对所辖区域和服务对象的安全生产进行监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同时建立了内保、治安保卫、守楼护院等组织,充实了工作人员,加大了工作力度。二是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与局属各股队、下属各单位、文化体育市场各经营业主,旅游景区、宾馆饭店、门面租赁户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落实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三是建立了安全工作“五簿一册”,做到了年初有计划、工作有记录、有检查,切实将安全工作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纳入了目标考核。
二、强化了制度建设和安全宣传
一是制定了安全工作计划,每月向局机关干部职工、每季度向文化、体育、旅游经营业主和服务对象,开展一次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常识、安全技能的宣传教育;对文化市场消防安全每月检查三次,对旅游景区、宾馆饭店的消防安全每月检查一次,对联系乡镇的安全检查指导六次。二是于3月16日上街设点,采取张贴宣传标语、挂图等形式向群众宣传安全知识,并散发安全宣传资料2000余份。同时根据第四次“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安排,于6月19日上午组织了六人在电信公司对面设点,采取挂图、播放安全警示片等形式向群众宣传安全知识,并散发安全宣传资料3000份。三是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责任、隐患排查整治、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安全生产目标管理等制度,努力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四是制定了全系统《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切实提高处理重特大安全事故的能力。
三、狠抓了工作落实
一是坚持了节假日值班制度,每月安全生产例会和每月安全检查制度。二是加强了对文化、体育、旅游市场的安全日常检查和重点检查,出动检查200人次,排查并落实整改隐患5处(蓬安宾馆未通过消防验收、南极星网吧内设楼梯、恺乐舞厅消防器材过期、龙角寺后面山崖无堡坎、无警示标志、大深南海景区入口处坡陡且长无坚固的安全警示标志)。三是对2005年春节、元宵节、桃花节等大型文艺活动建立并落实了安全责任制,加强了安全保卫及监管工作,确保了这些活动的顺利开展。四是协调配合、加强检查,对春节、“五一”旅游黄金周接待准备工作,安全消防工作进行了检查,并积极配合安全、公安、消防、交通、卫生、防疫、林业、水利、海事等职能部门加强了对旅游景区、宾馆饭店的设施设备,消防通道、餐饮卫生、压力容器、天然气管道、电梯等的安全状况进行了检查,确保了我县旅游安全无事故。并在节假日期间实行了24小时值班制度,开通旅游投诉电话3个(即8626361、8267555、8688177),及时了解和处理旅游方面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启动了《蓬安县旅游安全应急预案》。确保了我县旅游安全无事故的良好形象。四是督促相关单位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进行整改,由邓县长组织在蓬安宾馆两次召开了相关部门参加的现场会,重点解决消防合格意见书,南极星网吧、凯乐舞厅已排除了隐患,大深南海风景区也设置了警示牌,龙角寺周围已设置了警示牌,排除了隐患。
下半年安全工作打算
1、做好“十一”黄金周前对各涉旅单位的安全检查和日常检查,协助做好大深南海汛期及游船的安全工作及白云山森林防火等工作。
2、继续坚持对文化市场的安全生产每周检查一次,每月召开一次局机关干部、下属单位及服务对象参加的安全生产工作会,主要领导每月一次听取各分管领导的安全工作汇报。
3、举办一期文化、体育、旅游经营业主及服务对象参加的安全知识培训班,培训100人次。
4、对联系乡镇济渡乡进行安全检查、指导两次,采取张贴宣传标语、挂图等形式向群众宣传安全知识。
5、做好县委、县政府及县安委办交办的安全生产工作。
9.水利局水保工作工作总结和2006年工作打算 篇九
2006年初以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政法委的具体业务指导下,按照年初签订的目标责任书和县委、县政府关于建设“平安汝阳”的意见等有关要求,紧密结合水利工作实际,着力构建长效机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领导重视,责任明确,全面贯彻省、市、县平安建设工作会议情况,营造综治工作良好氛围
年初县平安建设会议后,局领导高度重视,立即召开局班子会、局属各股室和二级机构负责人会议,学习贯彻省、市、县会议精神,并根据上级有关要求,结合水利工作实际,研究制订了《2006水利局综治稳定工作方案》,成立了局综治信访稳定领导小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把综治信访稳定、安全生产纳入目标考核,与二级机构负责人签订目标责任书,责任明确到人,公开作出承诺,形成上下合力。年终对局属各单位的平安建设工作进行考评,并将考评结果排出先后顺序,在系统内进行通报。
二、加强学习,强化培训,着力提高干部职工综合素质
水利工作涉及面广,不但业务性强,而且法律要求高。为在全系统营造“以法制促稳定、以法制促工作”的浓厚氛围,局确定每月最后一个星期五下午为全系统普法教育日,局综治办备有学习人员签到册和培训记录,每次法律讲座安排一名股长或二级机构负责人,就本部门常用的法律法规为局班子成员、机关干部职工登台授课。结合“八荣八耻”有关内容,对系统职工进行思想和法制教育;在职工中开展“讲纪律、讲团结、讲稳定和比作用、比和谐、比成效”的“三讲三比”教育,提高职工的法律意识,先后两次组织局行政执法人员和局机关全体人员以及局属二级机构班子成员进行法律知识测试,巩固学习效果;强力推行“一个重点,六个到位”,一个重点,就是始终把维护社会治安和信访稳定、安全生产作为促进水利建设事业顺利发展的重点;六个到位,就是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目标分解到位、专干安排到位、经费保证到位。
三、严防死守,人技结合,切实搞好平安单位建设
为确保机关安全,把隐患消失在萌芽状态,我局采取四项措施,努力做好平安单位建设工作。一是拿出7万元多资金,修建了车库,更换了办公楼门窗,并为局综治办添置高标准的办公桌、办公椅和电脑等办公设施,制作并更新了综治办牌子和版面,各项制度上墙,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二是在机关办公楼一楼出入口,二楼重点股室安装上了防盗门窗,楼前装上了夜明灯;在水井防护区安上了固定门,安排人员24小时负责抽取,确保办公楼及部分居民吃上放心水。三是严格执行交接班登记和值班记录制度。在局机关实行门岗24小时值班和来人登记制,防汛办公室在汛期每天至少安排2名同志24小时轮流值班巡逻,并为巡逻人员配发了手电筒等相应工具。四是积极参与开展县综治宣传月活动和执行部门纪律作风整顿工作,今年3月、4月份先后做宣传版面3块,印制部门法律法规彩页和宣传单2000余份,在人民路中心地段设置水利法律法规咨询点,为群众答疑解难,深受群众的好评。
四、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妥善处理陆浑水库移民上访问题
局信访稳定领导小组由局长李克君任组长,对全局信访稳定工作负总责。纪检组长马天才为副组长,具体负责这项工作的日常事务。各主抓副职任副组长,上对局长负责,下对主抓下属单位负责。各下属单位负责人是其所在单位信访稳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出现矛盾纠纷,一级排查一级,一级负责一级,形成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
移民稳定问题近年来是我局信访稳定工作的焦点。1976年我县共安置陆浑水库移民1100余人,分散在蔡店、陶营、内埠、大安四个乡的28个行政村,到目前发展到2220人,其中安置区1709人,回流511人。由于生活补贴、粮食补贴等综合因素,移民上访现象近年来不断发生。2006年以来,共发生8起82人次,其中回流区6起76人次,安置区2起6人次。赴京3起14人次,其中回流区1起8人次,安置区2起6人次。对此,我局引起高度重视,迅速召开会议研究处理措施。对安置区移民采取属地管理原则,由所在乡镇妥善予以处理;对回流区移民,我局组织移民办公室工作人员深入实地,走访摸底,落实政策,基本解决了他们反映的问题。目前移民区群众思想稳定,把主要心思放在抓生产、抓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来。
五、结合水利行业特点,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水利部门安全重点是防汛。防汛责任重于泰山。对此,县委、县政府都高度重视,调整充实了防汛抗旱指挥部领导小组。防汛办公室设在水利局,负责防汛日常工作。局领导十分重视,3月份就抽调专人对全县所有度汛工程进行徒步拉网式排查,发现隐患,限期整改;并组织人员编制出汝河防汛预案、水库防汛预案等防汛预案。克服困难,采取得力措施,做好防汛工作。一是挤出资金近3万元,购买防汛抢险设备;二是组织力量,投入资金抢修重点病坏堤防;三是落实以行政首长为核心的防汛责任制;四是层层签定防汛目标责任书,落实各级防汛责任;是加强24小时昼夜值班,确保通信畅通,六是督促
落实抢险队伍和防汛物资贮备。由于组织健全,分工明确,职责清楚,各负其责,各司其职,通力协作,确保了今年安全度汛。
10.水利局水保工作工作总结和2006年工作打算 篇十
溧阳质量技术监督局
今年以来,在溧阳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贯彻落实省、市质监工作会议精神,将守好一方土地,落实监管责任为主线,围绕突出加强品牌建设;重点关注食品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强化标准、计量、行政执法基础;实施质量兴市、基础管理、学习型机关建设、行风建设工程,立足服务,恪尽职守,努力当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推进器,为溧阳力争“两个率先”、实现“富民强市”的目标作出了新的贡献。
一、紧贴政府工作重点,加大品牌建设力度。
1、通过努力,溧阳今年成功地列入全省“质量兴市”试点县,完成了准备协调工作,市委、市政府将质量振兴工作的有关内容列入了政府工作体系中,促进了全市质量振兴工作的开展。
2、大力实施名牌战略。成功组织2只产品申报了中国名牌产品,现有中国名牌产品3只;组织3只产品申报国家免检产品,已有国家免检产品5只;组织申报江苏省名牌产品5只,现有省名牌产品13只;组织申报常州市名牌产品24只,常州市服务质量奖1家企业,现有常州市名牌产品22只。申报“C”标志产品3只。
2、《重点民营企业质量技术监督三年培育计划》下发后,制订了培育服务方案,为5家培育对象提供了系列质量技术监督信 1 息与技术咨询服务。帮助国强镀锌筹建实验室,为金峰水泥集团进行质量管理体系咨询;帮助正昌集团为下一步申报中国名牌产品作好准备;帮助华鹏集团申报国家免检产品;帮助华鹏集团成功申报2只中国名牌产品。
3、农业标准化工作以助农、扶农为目标,推动名牌农产品品牌建设。白芹、白茶生产操作规程省级地方标准已经立项,国家级茶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省级白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正在建设中,双低油菜、板栗已立项为省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为龙头企业、种植大户、农户进行培训,配合做好溧阳名特优农产品参加上海交易会工作。为天目湖亳上西瓜开展免费检测,为瓜农开出销售路条,为绿洲园艺“防虫网小青菜”提供检测,把好质量关。
4、开辟《质量广场》宣传阵地,全年刊出10期,宣传溧阳品牌产品、优质农产品,有力地促进了溧阳品牌建设的开展,同时也成为质量信息交流的平台。成功的品牌建设提升了溧阳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丰富了溧阳的城市名片,提升了溧阳的经济形象,促进了溧阳经济的发展。
二、关注社会政府热点,强化食品和特种设备安全监管
1、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
根据溧阳的实际情况,在溧阳第五届茶叶节、首届旅游节期间,开展了旅游食品、茶叶等食品的专项检查行动。实施食品放心工程,从源头上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控。关注百姓饮食安全,开展“QS”专项检查,完成了溧阳市食品生产企业基本情况普查,共检查18个 镇(区)465家企业,并建立了基础台帐。召开全市食品生产企业会议,宣传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宣贯国 家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相关要求。积极协助常州局做好食品生产许可证的申报及管理工作,督促需申领企业及时申报领证,到目前为止,全市共有41家企业获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另有13家企业通过了现场审查。组织对全市食品生产企业进行专项检查,建立并认真执行对食品生产企业的巡查制度,坚持每月对10家食品生产企业进行巡查。
2、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
一是努力争取地方政府与企业的支持,共同做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先后召开特种设备制造、使用、维修及镇(区)有关安全负责人座谈会。二是加强操作人员培训,确保企业正常生产,提高操作人员业务素质,增强安全意识。对一些重点企业、重点单位主动上门服务。全年培训考核特种设备操作人员700余人次。三是紧抓特种设备强制检验工作。通过特种设备数据库掌握情况,制定检验计划,提高检验率,共检验各类特种设备2276台(件),检验各类气瓶5600只,校验安全阀1300只,锅炉水质监测157台。四是全方位实施安全监察工作,提高特种设备的安全性。(1)加大安全检查力度。重大节假日,重大活动等共组织开展7次对有关公共场所、重点单位、重要部位的特种设备安全检查,督促使用单位安全管理做到位,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2)认真落实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专项行动。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巩固气瓶专项治理,对气站进行跟踪调查,完成了对9家气体充装站的审查。(3)特种设备现场安全监察从抓源头,抓新装设备上入手,把好关。共对120家企业或单位的特种设备进行了现场监察,建立案卷88份,发出安全监察指令书30余份。对新增的特种设备 要求及时办理告知使用登记手续,做到合法使用。(4)继续巩固普查整治成果,做好特种设备的动态管理,确保全市的特种设备台帐和电脑数据库及时更新。(5)强化对非法制造、安装、使用特种设备违法行为的查处,有力地维护了国家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全市全年没有发生特种设备重大事故。
三、围绕提高产品质量中心,充分履行三大职能。
1、加强质量监督管理。
一是强化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服务和监督管理工作,加强对获证企业的监督管理,并对获证企业进行不定期的日常巡查。组织28家企业生产许可证换发证申报,并为他们做好咨询服务工作。二是加强产品质量监督力度,切实做好监督计划抽查。通过抽查督促企业增强产品质量意识逐步完善自律机制,重点加强对危及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及质量问题突出的产品的跟踪监督检查,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全年开展监督抽查246个批次,食品23个批次,合格率35%;化工72个批次,合格率35%;水产饲料21个批次,合格率95%;茶叶83批次,合格率34.9%;钢材3个批次,合格率100%;建筑生石灰42个批次,合格率95%。开展食品生产企业质量状况分析,为政府有关部门提供科学数据依据。关注百姓居住安全,开展室内环境检测。四是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督,全力开展农残速测,实施肉、菜、粮放心工程。全年开展农残速测8.7万批次,合格率99.54%,做到不合格蔬菜不入市场。在今年我市大规模发生“稻飞虱”虫害情况下,积极投入到政府“放心粮工程”中,为政府提供权威数据,向百姓推荐放心大米。
2、切实有效地做好标准化管理工作 一是办理《产品标准执行证书》240本,企业标准备案294个产品,工业产品标准覆盖率达95%以上。培训标准化从业人员200余人次。二是继续为申报无公害农产品标准、技术规程进行标准审查、标准备案。三是办理代码证书2023个、IC卡1580张。条形码新户完成21个,续展完成了20个单位,完成5个产品采标工作。
3、关注民生计量,加强计量监督。
一是加强计量法律法规宣传。配合开展“3.15”及“光明工程进校园”活动,积极开展“5.20”世界计量日宣传活动,发放《驾驶员加油计量知识手册》、《收费站超载称重驾驶员须知》等宣传资料300份。三是开展合格确认。完成31个企业的计量合格确认,5个加油站的计量确认。四是关注民生计量。加强民用“三表”的首检和监督检测工作,全年强制检定水表6172只、煤气表1309只。保护农民利益,做好粮食、农产品收购、加工、销售等环节农用计量器具的检查工作,全市农产品购销在用计量器具受检率达100%。集贸市场在用计量器具受检率92%以上,公平秤配置受检率100%。围绕市场热点开展定量包装产(商)品净含量的计量监督检查。组织对种子、食品、农药、石油液化气、电线电缆等产(商)品监督检测671个批次。开展餐饮业计量监督检查。五是对计量器具的检定工作实行动态管理,建立数据库,主动以各种形式联系计量器具的检定工作。检修各类计量器具26432件,其中强检10562件,受到企业和用户的一致好评。
4、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违法行为,维护溧阳经济健康发展。在工作中以乡镇稽查中队为抓手,落实打假责任制,做到重 点突出,分类监管,坚持扶持帮教相结合的工作原则,全面落实源头质量监管,守住了一方土地,保护了一方平安。
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2600人次,检查生产销售场所2700家,查处涉及农资、建材、建筑用钢材、低压电器、食品、饮料、服装、石油制品、化工产品等几十类与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密切相关的假冒违法案件135件,办理大案要案15起,其中移送司法案件2起。发出《稽查建议书》90份,责令整改企业155家。查获假冒伪劣产品标值520万元,接受办理投诉举报36起,开展各类专项检查21个,有力地维护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和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四、创优发展环境,抓好行风建设,为社会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严格执行常州市委、市政府作出的五项规定,认真落实省局 服务企业二十条举措,制定一系列创优环境的制度,落实一整套具体措施,贴近企业需求,突出服务、加大扶持力度,通过主动、专业、高效的服务,赢得服务对象的信赖。
利用《质量技术监督简报》、《质量广场》、质监网站及各种媒体宣传质监工作、提供质量信息,接受社会监督,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
坚决贯彻执行国家质检总局“八严禁”和省质监系统“六条禁令”,在工作中落实党风廉政和行风建设责任制,建立行风建设长效机制,经常开展纪律教育,狠抓督导检查,树立“科学、公正、廉洁、高效”的质监队伍形象。
今年以来,我局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与当前迅猛发展的经济形势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1、假冒伪劣现象仍时有发生,职能履行有待进一步到边到位;2、履行职能、服务发展的能力有待加强,技术机构的增值服务能力与经济发展、社会要求不相适应,必须提高能力支撑。
2006年工作打算
一、强化服务宗旨、创优发展环境
1、理清工作思路,确保职能履行
进一步端正质监工作指导思想,理清工作思路,把认识统一到执政为民,执法为民,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上来,把工作的考核要求真正转移到职能履行的绩效上来;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到狠抓措施,落实责任,确保监管到位上来;把工作的方式转移到沉下身子,重心下移,提高工作有效性上来;把工作的方法转移到明确重点,严格执法,提高依法行政的水平上来。
严格执行常州市委、市政府作出的五项规定,认真落实《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打造服务型质监机关的二十条举措》,继续执行我局一系列服务发展的制度,落实措施。以服务全局为宗旨,坚定远景发展目标,以溧阳质监局“与社会共进步、与企业共成长”的发展理念、“优化经济秩序,提升发展动力,为社会创造价值,使员工获得成功”的价值为指导,确保职能履行,提升工作绩效。
二、高举“两面大旗”,提高质监工作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1、高举“质量振兴”大旗。
深入推动“质量兴市”工作,使我市质量振兴工作实现整体推进。抓好质量兴市的各个环节,大力推进科学、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增强企业技术基础和质量保证能力,引导企业走以质取胜,科技兴企之路。积极推进质量指数评价工作的开展,充分利用质量指数,提高宏观质量的监控能力和决策水平,推进质量诚信体系建设。
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宣传扶助名牌产品,完善名牌培育规划,加大对列入三年培育计划的企业的扶持力度,培育名牌后备军,建设名牌梯队,实行滚动计划,鼓励企业争创名牌,提升溧阳产品形象、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根据溧阳农产品区域特征,加大品牌农产品建设力度,提升产品档次,帮助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高举“打假治劣”大旗。
注重与其他部门的联合、联动、集中开展农资、食品等关系到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产品和农民利益的产品专项整治。根据溧阳行业特点,开展建材、水泥等产品的打假,通过打假,规范行业,提升产品档次,注重大案要案的查处力度,震摄造假制假分子,净化市场环境。
三、突出“两个安全”,筑好生产生活防线。
保障食品质量安全。严格执行28类食品的市场准入制度。在今年全面完成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普查的基础上,做好深入分析、评估,实行分级管理,坚持执行巡查制度,对溧阳食品生产企业进行动态全面的卫生安全监管,建立食品安全应急预案。
保障特种设备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注重“四个落实”,落 实培训、落实检查、落实监检、落实定检。将全市的特种设备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一方面加大培训力度,有效地提高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业务知识水平,另一方面,结合重大节日、活动,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安全大检查,及时消除隐患。对重大危险源、特种设备使用大户等监管重点反复抓,促使有关单位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规范运作机制。建立监察网络、消除监察肓区,制定和落实管理责任制和应急预案,确保没有特种设备重大事故发生。
四、夯实“两个基础”,维护公平环境,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1、以法制计量为重点,认真履行计量监管职责。关注民生计量、加强三表监管、定量包装监督检查、集贸市场计量器具检定、农产品购销计量器具检定等,开展医疗卫生机构计量执法检查,餐饮业计量规范。通过规范计量行为,维护公平环境。帮助企业开展各级计量确认,为企业节能增效。
2、加大标准化工作力度,工业标准通过调研、分析等新方法、新形式,强化标准对我市经济的支撑作用,启动服务标准的制定备,为我市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标准支撑。在农业标准化方面,通过农产品标准与技术规程的制订、示范区的建设,名优农产品的评定,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五、提高“三大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1、增强科学行政能力。努力将科学评估行政绩效的方法、科学管理思想应用到行政管理中去,通过质量管理体系、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建设,提高行政能力。通过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员工服务能力、思想素质,适应经济社会对质监工作的要求。
2、增强技术服务能力。搭建为企业提供更高质量的质量管理 技术服务平台,实行内部、外部的联合联动,组建一支专业化、权威化的专家队伍,提高服务质量。以社会、企业需求为中心,加大设备投入,促进项目建设,争取成功设立省级钢材、水泥、食品等检验站。
3、增强稽查执法能力。严格区域监管责任制,力争监管不留死角。提高对稽查执法人员的要求,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大对稽查人员产品知识的培训,提高稽查技能和执法能力。
【水利局水保工作工作总结和2006年工作打算】推荐阅读:
水利局2009年工作总结09-10
水利局2010年年度工作总结06-19
水利局办公室2009年工作总结07-06
××年水利移民工作总结08-04
县农业和水利工作汇报会政协主席讲话07-23
水利建设三年大会战工作总结06-16
水利部直属机关2007年党建工作要点09-28
水利局工作汇报材料11-01
水利局信访工作总结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