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应用工作计划(精选19篇)
1.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应用工作计划 篇一
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应用工作经验交流
如何有效地使用好、管理好、应用好,发挥远程教育资源的作用,使其成为小学教师现代教育教学的平台,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让广大教师和学生充分享受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真正提高小学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是远教工作的一个重点,为此,教师要深刻地钻研了教育资源系统的使用方法。
一是教师根据各自教学的需要,从远程教育接收的资源中提取需要的资源,重新组合,丰富自己的教学。如在本期举行的‚远程教育资源应用课暨‘三课’活动‛,有许多教师首先查阅远教资源里的教案、课件等项目,再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写出了优秀的教案,为自己的教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上好了一堂堂优质的课。
二是在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与教学整合应用上,面对新的课程改革,教师需要了解许多有关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做法,学习外地先进教学经验,而远程教育资源中心的《教育动态》、《课程改革》、《示范课》、《直播课堂》等栏目中就有许多有关课程改革的理论文章和视频资料,形象生动,实效性强,是学习的很好范例。我们充分利用这些栏目里丰富的课堂教学实例,听专家讲座、看示范课,通过专家名师的讲课,从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诸多方面为自己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促进了自己业务能力的提高。
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中心的‚教学案例‛设立的‚课堂实录‛和‚同步课堂‛‚同步辅导‛栏目为学生学习开辟了一个崭新领域。把‚同
步辅导‛资源连通到学校的网络教室里,让学生通过计算机模拟网上浏览、学习。如:声情并茂的课堂实录和形式多样的练习题,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完成了学习,既开发了思路,又开阔了视野。再如有‚听说在线‛、‚典型例题‛等栏目。既丰富了知识又更新了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的研究性自主学习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平台。在知识方面,教学方法上弥补了过去传统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三是活用、巧用远程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文明礼貌教育、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
教师:李平
二00五年七月十日
远程教育教学工作教师经验交流
(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
中
卫
市
常
乐
小
学
教师:李平
二00五年七月十日
2.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应用工作计划 篇二
数学课程要重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 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把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作为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 使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在教学实践中, 应将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运用到数学教学和探究活动之中, 努力提高现代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的水平, 以增加课堂中的技术含量与活力,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为小学数学教师, 如何有效地在教学当中运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 优化小学数学教学呢?
一、利用远程教育资源, 创设探究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明确指出:“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数学学习环境, 使学生在获得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得到发展。”没有情感的教学是不快乐的, 也是没有生命的。每一个学生都是具有情感的“生命体”, 每一位教师都要深刻地理解新标准的内涵, 努力创设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学习情境, 让学生置身在探索数学的乐园里。
远程教育资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制作新颖别致的图像, 为学生提供形象生动、色彩鲜艳、声音清晰的感知材料, 产生愉悦的视听效应, 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受到刺激, 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 由于受多方面限制, 使学生对教学过程中重难点的理解与掌握有一定困难, 更不要说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了。而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远程教育进入课堂, 为数学情境的创设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如在讲授“圆柱、圆锥及其侧面积”时, 可用“几何画板”演示分别以矩形的一边、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 其余各边旋转一周的动态过程, 让学生观察这样旋转一周所围成的几何体, 从中抽象出圆柱、圆锥的本质属性, 形成概念, 通过动画模拟, 解除了传统教学中学生凭空想象, 难以理解之苦。
二、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 突破重点难点, 促进学生知识内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不仅教给学生数学知识, 而且还要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多媒体计算机能有效地展示新知形成的过程, 不仅能辅助教师的教, 更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探索。
学生遇到知识重难点往往不容易解决, 这时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辅助教学, 创设学生感知的过程, 把视觉、听觉协同利用起来, 加深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 从而达到其他教学手段达不到的效果。
例如, 在教学计算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时, 必须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空间观念, 这是教学的难点。为此, 借助于实物模型、多媒体课件, 让学生观察、触摸、拼拆、抽拉、展示, 全方位感知, 培养空间观念, 寻找知识的结合点, 让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上发挥更好的媒介作用, 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在这样的学习中, 使学生能够充分地感知知识的产生过程, 很直观地看到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从而使学生在的练习中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
三、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所谓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是指从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自主学习方式转变。其中, 自主选择、合作交流和亲身实践都是重要的学习方式。原来我们教师采取简单的以讲解为主的灌输教学方式, 而不是以学生为主的自主选择和亲身实践。在课堂中, 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的过程, 让学生享有足够的亲身实践时间和自主探索的空间, 从而使我们的课堂呈现出无限生机, 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例如, 教学三角形全等判定定理时, 同学们分组亲自在计算机上动手去做一个三角形, 使它与已知三角形的三边相等, 或两边及夹角相等。然后把制作的三角形放在已知的三角形上, 看他们是否重合, 从而得到结论, 两个三角形重合, 即两个三角形全等。通过亲身实践分析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从而得到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
3.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生物教学 篇三
现代教育技术为生物教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和手段,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转变教育观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学习自主性,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教师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贯彻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一、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形象地演示生物教学内容
客观地演示错综复杂的生物构造。“形态与结构”是生物新课程中份量很重的内容。常规教学主要用挂图、模型进行演示,这些常规教具虽有很多优点,但也有缺点,挂图只能从一个平面反映结构状况,模型难以看清楚细微结构等。教育技术软件能为生物教学提供三维图像,能用立体图来表示生物体的外形及内部构造。如:细胞结构软件既能演示静态结构图,观察动植物细胞的构造,又可以使细胞在三维空间上作任意方向和角度的翻转,观察不同部位细胞器的空间关系,还可以配上文字解释和有关的声音。
形象地演示变化多端的生命现象。“生命活动的基础与变化规律”是生物新课程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一般用语言文字描述、讲解,教学效果不很理想。若以传统技术手段幻灯投影,特别是抽动片、干扰片等方法来解决这一难题,都会因科学性欠佳、操作麻烦等原因而难以推广。教育技术中的多媒体演示能够清晰地展现过程动画,能够准确地反映生命活动的过程和规律,因而可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尿液的形成过程,即使通过静态的图示学生也无法完全理解,而利用循环过程动画软件,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深了他们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生动地演示丰富多彩的生物类群。“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中学生物新课程中的又一重要内容。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往往因为对多种生物缺乏了解而觉得枯燥乏味,难以接受。光盘有着巨大的存储量,一张“动物百科全书”的光盘中就有几千种动物的资料,使用时只要移动鼠标,几秒钟内即可找到所需的资料,动物外部形态图、生活环境图、食性、叫声、行为及地理分布等,都将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因而效果很好。
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有效地创设生物教学情境
课堂教学中良好的教学情境是教学活动富有成效、必不可少的条件,它对学生的情感、意志、动机、兴趣等都有直接的影响。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用多种教育技术,能较好地创设多种教学情境,积极引导学生形成问题意识。
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强化学生的感知。例如利用光盘介绍“濒危动物”,它能够使你看到逼真的画面,听到不同动物的叫声及自然声响,从而使你置身于自然环境之中。再如“血液循环”的教学软件,它能使人“进入”血管之中,像血细胞一样在血管和心脏内运行。以上这种新奇、真实的教学情境的渲染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实现的。课件或幻灯片等教育技术手段可以轻松的实现教与学的交互性,教师在讲授知识或反馈信息的过程中可以向学生提出疑问或展示习题,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较好地创设了问题的情境,展示了学生积极思考的情景以及成功后的喜悦情境。
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生物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主要有理论知识发现、实验探究等形式。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是值得教师研究的问题。除了上面提到的多媒体技术可以与学生探究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外,利用计算机网络也可以有效的开展探究性学习。互联网的出现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它整合了传统的各种大众传媒,构建出跨地域最广、信息量最大的全球信息传播系统,它以先进的电子技术手段迅速而及时地向学生传播着各类科学文化知识、当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等,其强大的“搜索引擎”可以帮助学生搜索所需要的信息。新课程在能力目标上也要求学生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搜集生物学信息,学会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网络本身具有的信息显示的多媒体化、信息组织的超文本化、信息传递的即时性、信息资源的开放性、人机交互性等特点非常适合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开展探究活动。
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学习自主性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时表现出的一种主观能动性。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首先,利用教育技术进行的教学具有很强的形象性和生动性,能够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因此它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愉快学习。其次,多媒体技术传授的知识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启发性,结构严谨,环环相连,层层反馈,理论和实践互相联系,新旧知识互相同化,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向“最近发展区”发展,从而有效地推动学生的认知内驱力。第三,利用教育技术进行的教学过程设计具有很强的新颖性和教育性,学生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能积极的参与学习活动,经动手、动口、动脑等过程自主获取知识。第四,“人机交互”对话能有效地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独立地、有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
4.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应用总结11 篇四
卧龙中学 王勇
远程教育投入使用以来,我校微机管理员履行职责,爱护设备,自装机以来始终都能正常使用。除假日外,每日正常开机接收“远教”信息资源,接收的资源有:学科资源、同步课堂、示范课、综合信息、农村实用技术、星空放送等等。由于经常组织教师和学生对远教资源的浏览,从而使师生开阔了眼野,增长了不少的知识。有利于教师运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搞好课件开发,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培养教师和学生获取知识和构建知识,实现向素质教育迈进一步。
学校领导重视“远教”工作,指示一名主抓教学的领导抓此项工作,统一规划,统一全局观点,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做到资源共享,并列入学校工作计划和教导处工作计划中。制订有作息表和课程表,各种规章制度上墙,形成了制度化,使此项工作有序开展。学校组织多次大规模的培训,对全校40岁以下教师按教研组编排,每周二、四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在计算机教室进行学习计算机的操作知识,能者为师,互教共学。在教师们的努力下以熟练对局域网上的知识进行操作,教师们可以随时登录到服务器上查看远程教育接收下来的内容,读取信息。学校还把每周三下午定为教师理论学习时间,学习KU波段上的教学资源,进行分组观看、讨论,开展教研活动并写出习得体会。使教师能找到最优秀的教学课,满足对高质量教学的要求。从而激发了教师的学习积极性。由于措施得力及指导操作教师的耐心指导,有不少教师开始连开关机都不会,经过一学期的努力,现在大部分的老师基本能使用微机了。有的还熟练地掌握了打字的技巧,能自己打印一些教学有关的资料和制作简单课件。给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和教学质量。
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是有一些不如意的方面,有待今后改进。电脑是现代技术发展的产物,要十分熟练掌握它。目前,从我校整体教师看,为数不多。因此,今后将从两个方面去提高:第一、学校积极选派人员参加上级举办的微机培训班学习再次提高。第二、教师之间要互相学习,能者为师,共同提高。其次,要全面提高全体教师对远程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充分利用好现代化教育界资源,为全面提高全体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质量而继续努力。
5.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应用工作计划 篇五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基础教育信息化“十二五”规划编制相关指导意见,为高质量完成“十二五”规划的要求,促进本校教育信息化在“十二五”开局之年有良好的发展,进一步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水平,本着农远设备与现代教育资源更充分地“走进课堂、面向学生、用于教学”的原则,参照《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安徽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实施意见》以及肥西县教育局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现代教育技术管理与应用工作经验,特制订本我校现代教育技术管理与应用工作计划,2011~2012学现代教育技术管理与应用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农村教育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达到农村教育资源共享;贯彻执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和落实中央、省、市、县局对农村教育化工作要求,配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及“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开展,提高我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和水平,促进我校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推动我校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进一步拉近与城市学校在现代教育技术方面的距离,特制定2011~2012学现代教育技术管理与应用工作计划(网络管理中心工作计划)。
二、工作安排
1、远教资源接收与应用
本学年每周四至周六按播出计划接收安徽省教育网台Ip数据资源,并做好资源的保存、整理与发布工作。按时开机收视,及时浏览及处理收视信息,期中、期末定期整理和向教师提供最新资源信息(通过公示、小提示等形式),将接收的资源及时整理发布,充分利用Ip资源以不断满足我校教师对教育教学需求,满足师生利用网络教学的资源搜索、加工、应用等需要,为提高教与学的效率作保障。此项工作由学校农远管理员王友兵老师全权负责,教务人员及相关应用人员极力配合。
教师使用远教资源进行备课、上课等教学活动,原则上要及时整理和保存好资源结果,可以不定期地上传到学校校本资源库中;网管中心在学期中和学期末根据教师上传资源的数量、质量等,参照量化标准进行赋分并提交教导处备案,作为绩效考核的依据之一。
2、多媒体教室管理与使用
本学年多媒体教学管理工作由苏玲老师负责。根据《严店中学多媒体教室使用管理制度》以及相关文件的要求,凡45周岁以下教师每人每学期至少上两节多媒体教学课,具体工作量按课时任务安排折算。
为了保证多媒体教学课的质量,要求学科教师提前一周认真进行电子备课,搜索多媒体教学资源、编写教学设计、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学科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室至少提前一周填写预约登记表交学校农远管理员,管理员提前一周张贴多媒体教室使用预约课表,并根据预约课表进行目标管理,授课教师下课后立即在多媒体教室填写使用记录否则不计入个人使用工作量,学期结束由学校进行统计、总结并作为绩效考核依据之一。
多媒体教室按县局有关规定每周上课课时不少于20节,课时安排计划按照教师具体的课时工作量核算(具体计划见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可以实行以下排课:
(1)由教导处牵头、各教研组单位配合,根据学校教学周课表以及各教师学期或学教学计划和课时进度安排,初步拟定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室授课表,学校网络管理中心据此制定《严店中学多媒体教室授课计划表》配合使用,工作计划《2011~2012学现代教育技术管理与应用工作计划》。
(2)启用临时预约课表(按原计划),授课教师在一周前或课前一天进行预约登记,如有冲突节次,授课教师要及时协商调整并在预约课表中作修改或备注。
解决冲突的原则:一是遵照预约的结果;二是临时照顾如上级领导、同行听课,各种形式的教学评比活动打断预约节次或周次等;三是上级文件、通知等急用;四是缺代课、调课补充节次。
3、信息技术课教学工作
信息技术课教育教学工作由王友兵老师、苏玲老师负责。期初需根据《课程标准》和学校课时安排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根据教学计划认真备课、组织教学,期末需进行教学效果评价。
根据我校实际,信息技术课教学应遵循原则:
一是教学地点为班级、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二是循环使用的教材按年级放一套在教学楼各年级组值班室,供班级课堂教学使用;放一套在计算机网络教室,原则上一机配同年级两本书;放一套在教师办公室,供多媒体教室教学使用。
4、校园网管理工作
本学年我校网站建立:。为保证校园局域网的畅通,数据图书馆能正常在线阅读,远教数据能保证广大师生浏览使用,学校网管中心承担大量的保障工作。
网管员由王友兵老师负责,承担日常的网站管理与维护以及新闻等审核工作;局域网由苏玲老师负责,承担教师集备过程中所需的资源发布与更新工作。
5、加强课题研究工作
根据学校课题研究计划,做好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2011专项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探究合作型自主创新提升农村教师信息素养和技能研究》的研究工作。
(1)课题开题:初步拟定九月份在接到央馆立项通知后立即开展课题开题工作,邀请有关专家进行专项讲座。
(2)第一阶段:根据课题研究计划,具体落实课题成员的职责及本研究的方向和内容,争取取得初步成效。
6、做好“农远特色学校”的申报工作
按照申报条件认真做好农远工程各种常规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切实做到完善、规范、整洁、有序。
7、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培训工作
本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工作从2011年暑期校本培训开始,具体工作参阅教导处工作计划。本期拟作以下安排:
(1)学校网站简介及资源发布注意事项;
(2)肥西县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培训6.0版本教程介绍;
(3)“时代e博”学生注册、阅读及提交作品培训;
(4)状元郎电子白板使用培训;
(5)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中信息素养和技能培训。
8、常规工作
学校安排专人认真做好卫星资源接收室、网络管理中心办公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的安全、财产、卫生等工作,各项月报、财务、评估资料、学籍管理、文件打印复印、新闻采集上传、政务公开、会议讲座安排等。
三、重要事务安排
2011年
九月份:农远工程设备检修,确保各项工作的开展;信息技术课教学安排;学期或计划;根据学校安排布置多媒体教室和电子备课室,安装阶梯教室桌椅、投影、音箱等设备;及时接收网络资源,确保教学使用;校舍信息管理系统(网络版)数据录入审核和档案管理工作;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绩效评估在线填写;调试和运行校园广播系统、指纹签到系统;“争先创优”主题教育;
十月份:国庆活动;农远应用评比活动;完善学校网站内容;“天翼杯”艺术节展演;学籍管理;课题专项培训或学习活动;“时代e博”读书征文活动总结;
十一月份:家长学校开课;数据图书研究课题中期评估;完善学校有效教学博客内容;完善农远特色学校的各项资料建设;教学开放周活动;
十二月份:农远绩效评估验收;教师电教作品准备及制作指导培训;学生电脑作品制作培训;
元月份:学生电教作品培训与作品收交;期末相关工作;期末总结;
2012年
三月份:开学常规工作;信息技术课教学安排;学期或计划;学生电脑制作活动作品上报;教师培训及各教研组以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四月份:组织教师参加电教学术作品评选;农远示范课评选或农远优质课展示;教学开放周;
五月份:教师培训及各教研组以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6.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应用工作计划 篇六
(2010.9-2011.6学年第一学期)
一、指导思想
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先进学校的建设,进一步改善我校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切实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管理,深入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研究,不断提高全体教师的素质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独特优势,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措施和步骤
(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成立了由杜辉校长任组长,马玲为副组长 技术员:伍承芳,成员任德权、伍承芳等负责人为成员的现代教育技术领导小组。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先进学校建设的领导工作。
组长:负责电教工作。
副组长:组织电教课教研安排。
教育技术员:负责硬件设施的维护,教师的计算机应用及培训等具体工作。
配备好专职电教人员
(二)加强设备与经费管理。
1)电教设备和电教教材设专人、专室、专柜管理、做到存放规范、制度健全、帐物清楚
2)电教经费设立专门帐簿,做到专款专用、定期审核、手续完备。
3.认真搞好教师的培训
1)本学期分二期对全体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培训成绩与学年考核挂钩。
2)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各级现代教育技术方面的专业培训。
(三)加强常规教学
1)从2007年上学期开始,各科教案要努力体现现代教学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体现教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
2)从2007年上学期开始,全校总课节的50%使用了现代教育媒体,全校总教师的60%使用现代教育媒体。学校对电教媒体使用频率高且质量好的教师将给予奖励。
3)学校经常组织多种形式的电教教研活动,各教研组的教研活动每期不少于12次,全校性的教研活动每学期不少于2次。
7.浅析赏识教育在现代教学中的应用 篇七
“赏识教育”作为教育领域中的一个新课题早已摆在了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这是一种积极的教育方式, 它与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不同, 以肯定学生成绩, 欣赏学生的每一个进步为基础, 在此基础上建立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尤其在职业高中教育中, 针对特殊的教育群体, “赏识教育”更值得提倡。
五年的教育教学工作, 使我深深体会到, “赏识教育”可以帮助失败者找回自信和发展, 重建精神世界的大厦, 找回自我教育的能力。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 身为职业高中教师的我们必须引进新的教育观念, 采用新的教育方法来教育学生, 以适应当代教育形势的需要。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 我谈一下自己的几点做法:
1 了解孩子, 善待孩子
要想搞好赏识教育, 就需要充分了解孩子的情况。如果孩子厌学, 原因是多样的:或感到自己基础差, 或感到某学科没意思, 或因教师不妥善的批评而赌气放弃……但有一点是相同的, 几乎都是主观原因所致, 不愿学、不想学, 是他们的普遍心理。面对这种情况, 若想实现教与学的双赢, 该怎么办?
让学生“想学”、“乐学”就必须善待他们, 如何做到这一点?美国一位作家这样评价教育——“对孩子们来说, 一句赞扬抵得上十句责骂。”我国清代教育家颜元也说过:“数子十过, 不如奖子一长。”虽然谈得是家庭教育, 但对于学生又何尝不是要“奖”呢?因此, 了解学生, 善待学生, 是实现教与学双赢的重要途径。
2 以“表扬和鼓励”为锲机, 赏识学生, 给予充分的自信
自信, 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职业高中的学生由于过去的经历, 形成了一种心理定势:我是差生, 所以我来读职业高中。为何会形成这种心理?究其原因,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总遭遇失败, “失败”的痛苦时时吞噬着自信心。长此以往, 必然导致学生自信心丧失, 以消极的态度来对待学习。由此可见, “赏识教育”在职业高中教育中刻不容缓, 因为它是帮助学生重树自信心的良剂。作为教师, 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每一个优点, 为他们创造一个鼓励性的环境, 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定一个切合实际目标的要求。承认学生的差异, 甚至欣赏差异, 允许失败和犯错。同时, 要千方百计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给予真诚的赞赏和鼓励, 使学生在教师及同学们的肯定中, 看到自己的优点, 挖掘自己的潜能, 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和错误, 不断地朝着明确的目标前进, 满怀信心获取成功。
我们应该牢牢记住, 赏识教育的奥秘就是让学生觉醒, 推掉压在自卑上的巨石。
3 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实施赏识教育
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要求教师做到正确的认识学生、评价学生, 并逐渐的形成“赏识教育”理论为指导的教学模式。
我在教学实践中, 发现许多学生在课堂上由于各种原因, 不敢主动发言、大胆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 使课堂死气沉沉, 学习效率低, 更谈不上在快乐中求知。因此, 我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 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带领学生主动学习, 积极思考, 自主探究, 亲身实践, 并鼓励每一名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不管对错都给予充分的肯定。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 学生逐渐适应了这样的学习模式, 慢慢培养了自信, 形成了活跃、和谐的课堂氛围, 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我表现的舞台。
4 赏识要有一定的艺术性
4.1 在语言上要有艺术性
当我们的学生取得成绩时, 往往会把激动、喜悦的心情毫无保留地流露出来。这时常听到这样的教育方式:“这次考得好不等于以后考得好。”“虽然这次取得了进步, 但离目标还差得远呢。”这种教育方法往往造成学生心理的压力。若改成:“祝贺你这次取得了好成绩, 按这样的发展趋势, 你的目标马上就能实现。”效果就不一样。这不仅能建立学生的自信心, 还能保持其学习的积极性, 起到更好的激励作用。所以, 在教育过程中, 我们教师要多用肯定性和激励性的语言, 像“你真棒!”“你能行!”“再试一次, 一定会比刚才更好。”
4.2 行动上要有艺术性
对学生的赏识有时光在口头上是不够的, 还可以通过行动来让学生感受, 更具有激励作用。例如:在我所任的美术教学中, 有一名学生专业课很出色, 为了充分发挥他在这方面的才能, 我就经常与他探讨画风画术, 使他能感受到自己在这方面能力的存在和被老师欣赏的自豪感。同时, 在外出写生课中, 我还亲自加入到学生中去, 实行能者为师, 虚心听从学生的安排, 使他们能以更高、更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 使学生的水平和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4.3 在体态语言上要有艺术性
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下, 师生之间无法用语言来完成交流, 或者用语言达不到的效果, 这时教师的一个动作或一个表情也许就能达到所需的效果。例如:在教学中,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类学生, 每当他们完成一件事, 他们总会用一种渴望眼神希望得到老师的评判。这时老师你一个赞许的眼光, 或一个满意的微笑, 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另外当学生遇到不开心的事或很痛苦时, 老师用一些安抚的动作更胜过语言上的安慰, 使学生尽快走出困境。
5 赏识不等于骄纵
有的教师对赏识教育有一个认识上的误区, 认为赏识就是不能批评, 尤其是对那些好学生, 往往经常表扬, 但很少批评, 生怕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挫败他们的积极性, 致使这些学生骄傲自大, 自觉高人一头, 导致人际关系很差, 甚至导致更多的问题出现。实际上, 赏识不等于骄纵, 赏识也不是不能批评, 只是应讲求批评的艺术, 否则对某些学生对讲, 我们的赏识教育只会满足他们的虚荣心, 膨胀他们的私欲, 结果适得其反。赏识教育的主旨是发现人的闪光点, 发现人的潜在力, 从而树立他们的信心, 促使他们进取, 而对人的弱点, 他们当然不能赏识, 否则赏识便失去了它的原则性。无原则的赏识就是骄纵, 是教育中的大忌。
8.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应用工作计划 篇八
关键词: 初中化学;现代教育;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与网络的发展引起了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教育部适时的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中指出,再开好信息技术课的同时,努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其他学科教学的应用,而且“二期课改”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促进我们在教学方式、手段上要有一个较大的变革,以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在这一变革中,推动初中教学应用现代教学技术的研究,建构新型的现代学科模式将成为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观点。
一、教学流程
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探索、研究和交流,掌握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加以指导和调控,学生在“同化”和“顺应”中进行意义建构的基础上,同时领悟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充分发展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化学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为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作了研究。其教学流程如下:
二、教学结果
1、化学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助于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的转变。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使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深深体会到了其在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能力,提高学生思维品质,短时高效等方面的优越性,有利提高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素养和具体操作能力,进一步促进观念的转变。
2、化学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知识的热情。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索研究和交流,获得了大量知识,从而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全面地了解化学,学习化学,为科学发展做出贡献,创造出高质量的生活而奋斗。
3、化学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了学生品质的提高,体验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化学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性,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选择课题,查找资料,处理汇总材料,最终形成结论,在学生实践了研究的全过程,对研究有了一定感性和理性认识后,学生就会感到研究并不神秘,人人都可以开展研究。今后遇到问题时,能按一定的方式方法研究、剖析,去解决问题。
三、分析与讨论
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过程中也应避免误区。如模拟实验不应代替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否则无意与抹杀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科学实验和创新能力,学生的潜能得不到开发;不能过分夸大多媒体效果,摒弃所有的传统教学手段,以往的传统教学手段也有其优越性的一面,再运用现代教育教育技术时不应忽视传统的教学手段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把本应板书的内容都输入微机,上课时直接显示出来,这样做看似节省了时间,但忽略了学生的接受和记录,其效果事与愿违。
四、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化学知识
课堂只有短短的45分钟,这点时间只够学生认知化学概念和基本现象,大量的知识拓展要在课下完成。传统的知识拓展就是到阅览室看书,在汗牛充栋的阅览室想找到我们需要的材料很难。所以,就可以通过互联网来进行知识拓展。例如,在学习物质的用途、工业生产、环境问题时,可让学生先查找资料,制作软件交给教师,然后教师将自己和学生搜集的有关资料发布于局域网中,上课时让学生自己去查阅收集,找出有用的资料进行处理,最后得出正确结论。网上的资源小但更新快,而且容易搜集,只要输入关键词就能学习有关知识,所以我们一定要利用好网络这个拓展知识的园地。
五、信息技术在化学实践中的应用
通过信息技术,有利于指导学生实践信息技术中包含很多实验素材与操作方法,初中生通过观看这些内容,能够将实验操作过程了解透彻在传統教学中,由于受到很多方面的局限性,老师能够向学生展示的实验非常少,且只能够演示整个实验过程中的某一个环节,导致学生缺乏实践操作能力,在思维上也受到很大局限性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可以将很多理论知识的实践操作过程展现出来,例如某初级中学老师在为学生讲解分离与提纯方法时,便应用到先进的信息技术首先讲述的是化学沉淀法,利用沉淀剂实现提纯,沉淀剂发挥作用后,便能够使离子呈现为难融化合物状态,并以这种状态析出这些画面全部都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来展示,老师还可以适度提出问题,引起学生们的思考学生了解到相关方法后,可以在老师的带领下,动手尝试操作,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学生的实践提供了很大便利,学生只需从中习得理论知识,并了解到相应的操作方法,加深印象后,有利于确保在化学实验操作过程中避免发生失误通过采用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了解和学习到的知识更多,并且掌握速度快,学习效率高
总之,信息技术与化学的整合,不仅仅是一种方法的更新,更重要的是把信息资源引入化学活动中,合理、机动地运用信息技术,把学习空间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视觉和听觉感受,丰富学生的,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化学教师必须努力更新教育观念,在不断提高本学科专业水平的同时,努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探索符合学生认识发展规律的方法,卓有成效地开展现代化的化学,迎接新一轮改革的挑战。
参考文献
9.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篇九
随着时代的发展,几乎所有事物都在一刻不停的进步,作为人类进步的启蒙师、指路灯,教育也在不断进步与革新之中,一些高科技的介入使得教育不再只停留在黑板、幻灯片与纸张之中,电脑教学成为当前的教学主流,现代教育技术应运而生。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指计算机技术、数字音像技术、电子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卫星广播技术、远程通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仿真技术及多媒体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这些技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实现了教学信息显示多媒体化、教学信息组织超文本化、教学过程交互化、教学信息存储数字化和教学信息传输网络化及全天分侯教育等。
传统的教育形式主要是教师与学生面对面口耳相传,将书本上的知识书写在黑板或幻灯片上,由学生听取记录,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教学技术。多媒体教学则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一种重要教学手段,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完成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简单举一个例子,上物理课,研究关于加速度的问题时,传统教学,教师直接讲公式,在黑板上画图,举例讲解加速度,让同学自己联想体会;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利用教学软件现场模拟,运用flash动画模拟两车追赶状况来讲解加速度的知识,简单直接明了,学生易懂。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拥有诸多特点。多媒体教学中利用CAI课件实现了问与答、分步骤演示、灵活的查询和仿真教学,模拟试验等功能,具有很好的交互性,可以模拟考试.可用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复习、练习、测试和模拟试验等。多媒体教学具有集成性、形象性、直观性、可控性及信息量太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实用、高效。同时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地实现程序化教学和人格化的教学理论,为因材施教提供现代化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环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意识.利于实现创造性的学习目标,运用多媒体技术的灵活多样、生动逼真、便于控制。使全方位的立体信息空间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运用,从而引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满足个性化的学习要求。
10.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应用工作计划 篇十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在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现代远程教育,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创造了积极的条件,真正涉及了教学结构彻底改革的根本性问题。为了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有效地学习,应在掌握教育教学各种原理和原则的基础上,构建与认知结构相适应的教学结构。关键词:远程教育课学教学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工作的全面展开,是贯彻落实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重大举措,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具体体现。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为构建我国农村远程教育体系奠定了基础,使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步入新的里程碑。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缩小了城乡教育发展的差距,如何发挥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效益、如何更好的应用于教学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十分重要的新课题。面对丰富的教育教学信息,广大农村中小学校应迅速调整和更新学生的学习过程,使之与新的教育教学环境相适应。学习过程是资源建设的目的和延续。学生学习过程,是教育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学习过程,是学生受环境的刺激而了解、预测和控制环境的认知过程。除学生、教师、教材外,增加了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理念的大型的、先进的、多功能的现代教育技术复合媒体和手段,学习环境得到了深层次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或认知过程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教学过程结构也应随着进行实质性的变化。学习资源所驱动的学习活动,在设计、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将是一个复杂的整合过程。所涉及的相关人员、思想、程序、设备、组织,以及人类学习的所有相关方方面面,都将导致全面的改革。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将围绕学习的核心主体,共同参与基于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系统的学习过程,构成学习共同体。教学一体,教学相长,形成教学过程。基于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条件下的教学过程,将是一个完全不同于过去的、特殊的认识和实践过程,是在全面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多元主导作用下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的过程,也是真正培养、发展和巩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过程。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认识运用真理掌握科学规律的过程,是教师的教育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的统一体。从本质上把握教学过程,关键是正确对待和处理系统内外各种因素的必然联系,如教育与学习、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知识掌握与能力发展、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教学活动与思想品德之间的必然联系,现代远程教育,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创造了积极的条件,真正涉及了教学结构彻底改革的根本性问题。为了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有效地学习,应在掌握教育教学各种原理和原则的基础上,构建与认知结构相适应的教学结构。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在某种教育环境中展开的教育活动进程的稳定的结构形式。而结构是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搭配和排列,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系统的性质,反映了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构是多种多样的,所形成的各种风格和多样化格局,教学结构要体现各自的教学特长。教学结构具有依附性、动态性、整体性、层次性和稳定性等特点,要引起注意。基于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的教学结构,学生的主体地位要素是个不变量,教师和其它都是可变量。因此,简单地将其纳入三要素、五要素仍至多要素结构,可能尚欠深刻。最好是构建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的认知能力,设计动态的、分级多层的、多维的、立体的、乃至交叉的形态新颖的认知型教学结构。构建教学结构要体现在分析教学前景、规划教学活动、实施教学过程到评价教学效果等整个操作程序;体现创新精神、先进理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和教学进程的本质属性;体现既遵循信息传播、反馈与调控原理,也尊重教学过程的整体性、有序性和整合原则。教学结构构建要体现现代教学理论、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保证系统要素的有序性排列和组合。体现空间有序、时间有序和时空有序,体现各要素的动态性和交互性,通过合理组合,充分发挥各要素的功能。教学结构构建最重要的是尊重学生特点,体现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程序构建必须完整地包容各基本要素,并保证系统的整体性和关联性。构建和优化教学结构是进行系统教学的关键。要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实现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实践验证和理论完善。基于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的教和学,千万不要低估新的教学过程建构的深刻性,要充分认识新的环境下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大量教育教学信息的涌现,先进的教育技术一步到位,可能使人一时应接不暇。难于立即适从。因此,要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调整好教学活动,构建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单纯凭借学生的外显行为为表征,不考虑现代教育网络对其所起的强作用,制定过于划一的教学目标,将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要尊重学生内部条件,如性别、年龄、基础、地域、能力倾向等客观差异,又积极考虑外部条件的作用因材施教。在学习过程中,人的认知结构的发展和积累,构成了人类的智慧。人的智慧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从较低水平向较高水平发展的过程。人的智慧的产生与学习一样,是主体与环境之间,通过某种活动
为中介的形式得以完成的。我们知道,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两者互为前提,也互为条件。同理,学习环境改善了学习主体,学习主体也改善学习环境,两者在不断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各自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大大改善了学习主体的学习环境,主体素质的提高也改善了学习环境。由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不同,初涉者的知识只具备表面的或基本的表征,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程序,也只是从表层层面或个别事例来着手。如若任凭鼠标任击、屏幕乱显,无限制地扩大学习范围,或随意迁移和变化情境,学生将可能会产生较大混乱或困惑。经过适应、熟悉和成功探索的熟谙者则另当别论,他们具有用较深的思考方式和恰当表征问题实质的知识结构,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或程序也已趋概括化。即使学习范围扩大或环境变迁,所受到的影响也不大。使用远程教育网络进行教和学,对教师和学生都存在一个从初涉者到深谙者转化的过程。教学经验仅仅揭示了掌握知识、技能的策略和艺术,而学习理论的研究才支配着整个学习过程的科学规律。依据现代教学原理、原则所构筑教学结构,是理论和实践二者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既具技术性、艺术性,又具科学性。基于远程教育网络条件的教学原理、原则的研究和教学结构的构筑,要吸收各方面的长处,提取最能体现教学规律,又具推广价值的有效成分,在原有的基础上,构建有序的新系统,并逐步提炼、升华,使之更趋合理。基于远程教育的教学结构,应逐步形成新的教学模式,即教学活动进程的结构,一种用来设置课程、设计教学材料、指导课堂或其他场合教学的计划或典型。资源建设和教学过程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将互相渗透到对方的每一个细目。把系统方法精细化,分解成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等方面子项目,可使系统方法和资源利用贯彻到整个学习过程中,同时又及时反馈到资源建设上。因此,重要的是构建相适应的教育模式。学习是人的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对不同方式刺激的加工。为了保持学习的活力,在新的教学模式构建中,应注意自定步调和及时反馈两个特点,并强调教材、教法中的批判性、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注重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现代教育技术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坚持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从而为终身学习打好良好的基础。从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到学会生存、学会共处,学习首先要解决的怎样学习和怎样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即元认知问题。所谓元认知能力,是指主体对自身认识活动的认识,包括对正在发生的认识过程的认识,对自我的认知能力的认识,以及对两者相互作用的认知能力的认识。总之,基于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整个教学结构、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教师的教育思想理念、功能角色和主导作用,都必须进行彻底的转换、调整和更新,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从此,教师将不再是普通的、经验型的园丁,而应该是能够尊重、指导、帮助和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开放型、创新型和研究型的教师。
11.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应用工作计划 篇十一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涵义
什么是教育技术?根据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于1994年提出的最新定义,教育技术指的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南此可知,教育技术是一门应用科学,是应用的方法论,其研究的对象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研究的目的是“实现教学最优化”,它包括“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还包括全部“实践活动”。
总体而言,教育技术的涵义主要反映了社会与经济的需要与进步,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而现代教育技术是在数字化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习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必然会带来教育理念、方式、观念方面的变革。一方面,信息技术将引起教育技术乃至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变革;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本身会成为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传统数学教学模式的不足
1.制约了教师水平的提高。数学教学本身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限制了教师的发挥。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常用的教学工具就只有模具,偶尔有一些挂图、幻灯片或是几何体模型。教材“更新换代”的间隔时期长,一些教师在教学生涯中甚至只用过一份备课材料。此外,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常年累月的使用同一种教学方式,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缺少创新质疑精神。学生的压力是教师提高自身水平和素质的最大动力,一旦教师没有压力,就难以实现自我完善,最终导致教师知识结构老化,跟不上时代。
2.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在传统教学中,传授知识的方法就是“先生讲,学生听,先生教,学生背。”这种唯书是从,为师是从,固守一套。不思改进的教学方法,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习惯将老师输出的大量知识又源源不断地灌人自己的脑海,一般不做太多的思考,对于课堂大量内容也一般在课后通过题海战术来消化。这就使得学生不善于提出新问题,不善于相处新方法,不会求得新变化,而只是同步自封。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充其量只能是一些操作型人才,而不是创造型人才。因此,这种教育模式影响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3.影响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在传统教育中,教育手段单一,对学生的培养也大多求大求全,无沦是成绩优秀的学生还是差生,老师都是采取统一教学的方式,学校批量生产,成为按一个模子改造人的教育机器,因此,在传统教育中,学生的个性发展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多元化思维得不到发展,它为学生提供的是一个封闭的、禁钢的、狭窄的高压的学校牢笼。
三、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图文并茂。激发数学学习兴趣。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数学教学,能创造一个图文并茂,声像并举,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这不仅能方便教师的讲授,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在多媒体技术应用下,课堂中自由呈现多种动态图像,改变了已往教学信息的一维、单项的呈现形式,把原来的抽象、难于理解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活泼和丰富多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兴趣和求知欲。例如,利用计算机可以很快地作出教学所需的一切立体几何图形,而且可以使动态的,当施动某点时,可以改变它的位置使图形置于最佳的视角。
2.直观动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数学课堂教学,可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以直观的形式出现,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思考知识间的联系,促进新的认知结构的形成。因为计算机的动态变化可以将形与数有机结合起来,把运动和变化展现给学生,使学生由形象的认识提高为抽象的概括。这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会起到很好的效果,尤其在几何的学习中,例如,就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教学而言,传统教学因较难展现其发现过程,学生不好理解。而利用计算机,可以在屏幕上作出任意的等腰三角形ABC及其内角A的平分线、BC边的垂直平分线和中线,之后用鼠标在屏幕上随意拖动点A,利用软件功能,此时三角彤ABC和“三线”在保持依存关系的前提下随之发生变化在移动的过程中,学生会直观地发现存在这样的点D,使得角平分线、垂直平分线和中线三线重合。
因此,运用多媒体二维、三维动画技术和视频技术使抽象、深奥的数学知识变得简单、直观,从而启迪思维,使学生会主动地去发现规律、掌握规律,成功得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资源丰富,实现个性化学习。在数学教学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图文交互界面和窗口交互操作,人机能力大大提高,凭借其丰富的资源,可以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学习的内容和进度。学生充分利用课件资源、网站资源、多媒体电子教材等,在虚拟课堂上自我学习、自我辅导、解决疑难问题,并进行拓展探索,学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同时,教师也可通过监控软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因材施教,实现教学的双向互动,并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学习节奏。教师还可把课件发布在校园网上,让学生在课外白行上网进行个别化学习。
因此,这要求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利用网络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源,学生就可从多种途径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书本知识,选择适合自己发展水平的具有综合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的内容进行学习。在网上的学习园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开展个性化学习,实现自己的个性化发展。数学学习因此能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能打破时间、地域、主体的限制,以适应分层性和个别化学习的需要,自由地发挥着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作用。
4.网络平台。增强自主合作学习。现代教育技术不仅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信息加工、探索和发现知识的环境,还为学生的情感交流和集体协作疑难问题创造了环境。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负责解答学生的疑问,但网络突破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地域限制,因此完全依赖于教师的答疑将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网络教师开展在线教学讨论交流,学习咨询活动等,或者课下利用校园网、互联网、留言簿、学科BBs、QQ等网络手段进行多维互动讨论。教师可以三五同学为单位,组成课内外学习小组,指导学生利用计算机提供的环境,积极思考、讨论,演算、解答这个问题。教师则要不时参与小组中的讨论,观察其进程,了解其遇到的问题并及时解答,对有共性的问题组织全班讨论或讲解。这样可有助于在学生中创设一种研究探索的学术气氛,这种网络环境下的交流合作,既促进了学生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深化,同时激发了他们的创造思维。
12.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应用工作计划 篇十二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是艰苦的脑力劳动, 学生一旦对学习内容产生了兴趣, 就会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 也就变“苦学”为“乐学”了。而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可以给学生插上了兴趣的翅膀。
例如, 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时, 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展示一个长方体的展开和合并不断出现的画面, 再出示一只小兔骑着摩托车在长方体的棱上绕圈的情境, 并加上美妙的音乐, 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学生对于教师要上的数学内容充满了兴趣, 学习热情高涨, 学习效果不言而喻。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展课程内容,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 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 能充分激活课堂教学中的各个要素, 全方位地调动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建立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 促使学生全面、和谐、愉悦、高效地发展。
如, 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 在完成教学目标后, 设计了一个“了解人民币历史”的环节, 让学生跨越时空的界限, 知道中国货币历史久远。夏商时代以海贝为币, 金属币始于商代晚期的青铜贝, 距今已有3000 余年。春秋战国时代, 货币文化有很大发展, 金属铸币后先后有布币、刀币、有文铜币、金版及有孔圆钱等等, 形成文字、形制各具特色多元格局的货币文化, 以及发展到现在的第五套人民币。通过图片与文字的再现, 真实地演绎了人民币的发展历史, 让低年级学生对人民币的历史有了初步的了解。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
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展现文字、图形和动画, 还能播放录音、视频等, 扩大了学生理解知识的接触面, 促使学生有效进行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积极交流、合作和探索的能力。因此, 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 实施有效的教学, 让学生拥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 去思考和探索数学世界, 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如, 教学“多边形面积的计算”,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多边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第一课时的学习内容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教师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向学生展示学过的图形, 并在展示的过程中讲解如何将两个图形进行转化, 引起学生对“转化”两个字的注意, 进而展示平行四边形的图形, 并请学生思考如何将其转化成学过的图形。教师仔细听学生提出的想法, 接着让学生看大屏幕进行演示。教师利用虚线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 并调成闪烁形式, 慢慢将虚线一端的三角形平移到另一端组合成一个长方形, 保持线条形式不变, 让学生通过教师的演示形成抽象思维的转化。最后教师引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请学生思考并说出该公式与长方形面积公式的相同点。教师利用这样的演示方法, 有效帮助学生从具体实物转变成抽象思维进行思考, 进而突破了教学中的重、难点。
总之, 把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去, 创设生动形象的生活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 让学生从繁琐的学习中解脱出来, 形成合作交流、主动探索的学习氛围, 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优化课堂教学, 增强教学效果, 促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
13.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应用工作计划 篇十三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点滴体会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了各种先进技术、设备作为教学手段,能进行个别化教学、分层教学,探究式、创造式、最优化等教学方法体系,并使之不断现代化,教学媒体用幻灯、电影、录音、录象、投影、电视、激光视盘、计算机、多媒体、卫星教育、远程信息网络等。它的研究对象是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基本内容是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运用了科学技术中最活跃、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领域,是世界范围内的时代潮流。它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运用。它必将导致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并导致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与学的理论乃至整个教育体制的根本改变。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再现、集成、交互、扩充、虚拟等功能。课堂中合理运用教育技术,能能够使带来更直观的效果;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现代教育技术好处不言而喻,能很快解决教学中的困惑,能直观地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学生能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发展能力、陶冶情操。我在科学的教学过程中,碰到过很多难题,比如,动植物的生长过程、地壳运动、星空知识,等等,以前很难在当堂课完成,通过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后,很多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14.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应用工作计划 篇十四
内容提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应用,促进了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均衡发展,推动了农村教学手段的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在应用远程教育时,首先让教师认识远程教育资源,通过自主学习远程教育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上好每一堂课,并借助学校的管理制度完善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
关键词:远程教育资源学习课程应用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对促进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加快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和管理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培养现代化的创新人才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因此,搞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 是推动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是逐步实现农村中小学基础教育的稳步发展,实现教育平等的有效途径。
由于经济、历史、社会等多种原因,我们学校基础薄弱,在师资水平、办学条件、教育质量、教育手段等方面,与城市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现代远程教育在我校的应用,促进了我乡教育与城市教育的均衡发展。通过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我们不但可以直接聆听名师的授课,而且使我们改变了旧的教学模式,推进了我乡教育教学手段的发展。另外,远程教育在农村中小学的应用,促进了教育环境和教学的多样化,使教师转变了教学观念,丰富了教学内容,拓展了教学方法,使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逐渐转变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和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法,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缩小了城乡之间教育发展水平的差距,促进城乡的教育协调发展。
为此,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为乡村教育带来了优质的教育资源,但如何让每一位孩子都能享受到这一优质教育资源却是一个新的课题。
一、教师和学生所面临的问题。
一方面;借助远程教育开展教学活动,不能仅仅是通过远程教育室播放光盘来进行,这点教育资源的应用并非仅以“教学”作为唯一的定义,它应当是教育更为广泛的定义,因此,远程教育的应用应当是全方位、多渠道的。就目前的实施情况,远程教育的应用仅仅停留在通过远程教育室以及单一的教学模式将资源展现给学生,严重制约了远程教育资源效益的发挥,使资源与设备反而成为教师应用远程教育资源的工具。另一方面;远程教育较大程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接触知识体系的途径也随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通过屏幕,他们可以真实地感受到那些难以言传的深层内涵,能够近距离感受到科学技术所蕴涵的巨大力量,有助于他们理解、消化知识。但由于学生已经习惯于从文本教材上学习知识,在教师 “言传身教”的指引下被动地获取知识,所以,如何掌握从影像音响资料中获取知识、学习技能,就成为了教师和学生所面临的问题。
二、教师必须对远程教育有充分的认识。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对远程教育资源有充分的认识。认识应该从两方面下手。其一,我们从理论下手。也就是让教师在感官上充分了解什么是远程教育资源,它有什么好处。在这里我们可以利用学前培训,通过光盘播放名师讲解,让老师们听课。这样老师们就知道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不光给教师们带来了更丰富的教学内容,而且也给学生们带来了更多的感官认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掌握学习的内容。同时也体现了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的教学环境。其二,从硬件下手。也就是让老师们学会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知道如何操作等。这个也需要进行综合培训,让专业老师讲解各种设备如何使用,比如,卫星接收设备、计算机设备、微机房设备。还有就是软件的使用,常用的软件有: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幻灯片的制作等,通过这些,教师就可以利用先进的教学资源自主学习了。
三、充分把远程教育资源引入课堂教学。
当然信息技术手段和信息化资源引入教学活动,首要的障碍来自教师本身的信息技术技能素质差。远程教育资源的教学应用,要从教师的教学基本素质培养入手,一方面是信息技能素质,另一方面是教学方法,二者相结合才能促进资源应用的落实。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开展一些活动,积极锻炼自己。
学校在举行活动的同时,也应该有一定的奖励制度。对在活动中表现优秀的教师要给予一定的奖励。对每位教师的远程资源应用的考核,应纳入个人年终考核,记入教师个人档案。从中脱颖而出一批在远程教育应用中的教学能手和骨干教师,形成了一个“人人想用,人人会用,大家争先恐后用”的良好局面。
四、巧用远程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远程教育资源集图、文、声、像、动画等手段于一体,能够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地飞翔。在教口语交际《以诚待人》时,先让学生说说电脑屏幕上出现的图画的内容,然后出示一幅空白的画面,同时放出一段轻松愉快的音乐,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想象。有了前面图画说话的内容作基础,又创设了情境,学生在充分发挥想象的同时,激活了自己的创造性思维,然后经过分析加工,这样就能写出好的文章。而观察能力是认识事物的基础,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观察训练,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其观察能力得到提高。如《桂林山水》
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在教学时,我用远程教育资源,让学生仔细观察桂林的山和水,并提出观察的重点,让学生边观察边思考:一是桂林的山有何特点;二是桂林的水又有何特点,桂林的山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观察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分别进行描述,描述后,再指导学生体会作者对事物观察的准确性、描述的恰当性能。最后指导学生分别谈谈自己对“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精彩想象的理解。通过教学活动,训练了学生观察能力,使学生的观察素质得以提高。
在教学中,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开展教学活动进行思维训练,达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如《大自然的启示》是一篇用逻辑推理来探讨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科学短文。本课的重点是指导学生理清乱砍伐森林会导致人类灭亡的因果关系。教学时,巧用远程教育资源,就能形象巧妙地揭示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总之,远程教育资源具有“全面性、创造性、超前性”的独特功能,老师要充分利用其资源,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才能培养出更多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浅谈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应用罗民
2、结合小学语文教学浅谈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的魅力
3、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应用浅谈
15.现代教育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篇十五
一、利用录像、VCD、DVD等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使实验内容真实再现
对于一些复杂、有危险、要求高、时间长的实验, 不适合课堂演示, 可拍成录像, 于课堂播放。这样, 既保证了实验的真实性和直观性, 又便于观察实验现象, 同时也提高了课堂密度。如讲“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时, 由于铁在空气中腐蚀的实验时间长, 课堂无法直接演示, 可通过录像的方式将铁在空气中的腐蚀实验进行拍摄、加工、剪辑制作成光盘, 在课堂进行播放, 既节省了时间, 又让学生了解到铁腐蚀的实质。又如讲“大气污染”时, 利用录像, 让学生了解课本以外的常识, 懂得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 增强环保意识, 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运用教学软件, 提示化学反应原理和实质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 化学概念及原理大多较为抽象。物质的微观结构既看不见, 又摸不着, 且化学变化又是在原子的基础上重新组合的结果, 因此靠语言和文字描述, 学生较难理解。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动画模拟, 能形象生动地表现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的运动特征, 变抽象为形象, 让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微观世界, 使其更容易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理解化学原理。如解释氧化还原反应时, 动画模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通过模拟得失电子来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又如, 在做“Cu-Zn原电池”的演示实验的同时, 通过动画模拟或使学生形象地看到电子运动方向及两极电子得失的特点。这样, 既能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物质的结构, 理解化学变化的原理, 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吸引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三、有效使用投影机, 提高教学效果
在众多的教学设备中, 投影机因其独特的优点, 而备受教师青睐, 这也是各校及教师使用频率较高的电教设备。在化学课堂教学中, 投影机的应用主要有两方面, 即投影片和投影实验。但在课堂中应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投影, 让学生更容易地掌握教材内容呢?这就要明确使用各种媒体的目的, 都是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因此, 投影片的制作要立足于科学、准确地解决教材中的重点、难点, 以助于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在具体设计每一张投影片时, 要明确投影片要解决的问题。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首先, 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基于知识丰富的、交互性强的网络学习环境, 加快了知识更新的速度和传播范围及速度。现代教育技术中的计算机辅助教育实现了学习的跨时空性, 使教学有了更大灵活性和选择性, 有利于个别化教学, 体现因材施教的可行性。
其次, 现代教育理念强调教学的主体由教师转变为学生。教师在教学中由“传道授业解惑者”转变为“设计者、引导者、帮助者、评价者”, 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整个教学过程最大程度地激发了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 要求学习者通过信息技术工具、亲身动手等方式参与到学习中来, 体现学习者的主体性。化学课程中存在概念性强、化学原理抽象、化学实验反应现象奇妙、物质的结构微观化等不易掌握的特点。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很难通过文字和语言将内容介绍得惟妙惟肖, 学生对于某些知识的认知也存在似懂非懂的现象。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指运用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等一切教学资源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 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过程。在该教学过程中, 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多媒体性将化学教学中存在的物质结构以动画、图片、视频等形式表现出来, 将化学教学中存在危险的实验以虚拟的形式表现出来, 这些非常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另外, 现代教育技术所具有的可重复性非常适合巩固化学课程知识点多、知识点苦涩等难以记忆的特点。
建构主要任务。学习总是建立在一定的情境中, 有效的教学情境, 可以激发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经验, 为新知识的学习创设先行组织者, 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以及学习的主动性。爱因斯坦说:“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 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被当做一种礼物来接受。”化学课堂教学中, 除了用传统实验、化学史、故事等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外, 还可以通过多媒体视频、图片、动画等创设问题情境, 导入课程, 吸引学生, 激发其积极性。
化学教学还可以通过一些小故事、化学史、化学家轶事创设教学情境, 促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思维的情境中, 增强学生的理解效果和记忆效果,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从而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中。如学习二氧化碳的相关知识可以结合有关“狗死洞”和“旧窑熏死人”的故事, 引出二氧化碳的生成、密度等相关知识点, 进一步引导:如果遇到煤气中毒的现象, 应该采取什么措施?还可以通过创设科学发现的教学情境, 如拉瓦锡发现空气的组成和稀有气体的发现等, 帮助学生养成细致的观察能力和捕捉信息的能力。通过介绍化学化工专家侯德榜的生平简介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化学教学中存在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原理, 如何加强化学教学的直观性, 是解决化学教学难题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多媒体技术将化学教学中的微观变宏观、虚变实、抽象变具体、静变动, 大大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点认知的深刻性, 直观经验所具有的深刻性是任何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如分子结构、原子晶体、离子晶体三类晶体微粒间作用大小与熔沸点关系是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计算机动画显示过程中利用时间的间隔可以充分显示克服离子键的束缚要比克服分子键的束缚困难一些。这样学生比较容易理解离子晶体比分子晶体熔沸点高的原因。如在“化学能与电能”一节课中, 学生很难理解化学变化中电流的形成, 为什么离子负极不得电子。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多媒体技术, 模拟金属失去电子和离子得到电子的过程, 分析负极不得电子的原因, 明确电流形成的过程。
现代教育技术提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主要是提倡学生利用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人力资源等身边资源来自主学习学科知识;提倡运用探究性学习方法、研究性学习方法等以学为主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如“酸雨的形成”可以先播放一些酸雨侵蚀前后的植物、房屋等的照片, 让学生观察酸雨对人类生活带来的危害。教师提出问题:酸雨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危害有哪些?酸雨是怎么形成的?我们如何防止酸雨的形成?让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 给化学教学带来了广阔的教与学的空间。现代教育理念的思想融生活于化学, 使化学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充分体现化学教育的生活化。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 为化学教学注入新的元素、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吴文镶.多媒体技术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 2007 (2) .
[2]段纪东, 赵贵贞.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有机化学反应过程[J].计算机与应用科学, 2007 (11) .
16.现代教育技术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篇十六
在会计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指在会计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把现代教育媒体、信息资源、现代教育方法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专业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现代教育技术可以用来辅助教学,我们把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教学媒体、手段和方法来帮助教师或学生解决教与学中的问题;还可以是基于“整合”的理念,使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建构自主探究学习环境的重要元素来支持学习。因此,我们提倡在会计教学中建立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会计教学模式,此模式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教学课件可以生动、形象地描述各种教学问题、营造教学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现在多媒体课件已经被教师广泛应用。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会计课件就可以把学生不熟悉的、未接触过的生活展现出来,使学生了解企业在供、产、销过程中会计数据是如何被收集、加工存储和传输的,从而强化感性认识。例如,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课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模拟演示,让学生对平时很难接触到的工业企业的运作过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会计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课件,能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把单纯的死记硬背上升为理解应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网络教学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网络教学,其主要方式是网络交流与对话、网络答疑和讨论、网络布置和批改作业、网络协作学习、网络自主学习等。学生可以直接从互联网上浏览或下载网络课程进行自学。课堂教学还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在线讨论,利用在线的测试即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课后,学生可以通过电子信箱与教师沟通。
网络协作学习是网络教学的重要教学模式之一。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组建学习小组,一起进行网络讨论和交流。学生通过交流和辩论,个体的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在网络环境中的讨论和交流不但包括学生与课程内容的交流,还包括学生与教师、专家以及和其他学生的讨论和交流。教师在网络交流中主要是辅导答疑,提供反馈;学生之间的交流主要是讨论和协作。在学习过程中,多种不同观点碰撞与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思维能力。
网络自主学习是网络教学的另一种重要教学模式。网络本身的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多媒体化等特点可以支持学习者自由选择、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并不是放任自流,如果教师对学生缺乏有效的组织引导,不讲究教学策略,将难以发挥网络学习的积极作用。教师通过教学任务的命题设计、组织、指导和实施,积极利用教学资源和网络资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达到教学目的。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探究学习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究学习是以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为硬件平台,以专业计算机软件和资讯系统为载体,以科学组织的会计数据、图表、案例和知识系统为实验材料,从仿真情境出发,由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探究解决问题之方法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学习,让学生通过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去主动建构知识。它通过教师创设问题,让探索问题成为学生学习的驱动力。
例如,以某企业内部资金周转不灵,而向银行贷款又较为困难为例,引出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要想解决这样的问题,同学们最先想到的就是单位持有的商业汇票所具备的贴现功能。于是大家针对商业汇票贴现问题展开讨论。此时大家急于了解汇票的“到期值”应如何确定,需要支付的贴现利息有多少?带着这样的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汇票的贴现知识就显得及时、生动、有趣了。学生再根据现有知识,经过网络搜索,利用网络资源搜索、整理资料进行计算,最后根据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进而做出决策,取得资金,顺利解决财务问题。探究式学习模式中,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问题,在强烈的问题意识动机驱动下,通过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这不但能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大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而且能培养其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能力。
以上几种模式,肯定不是会计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全部模式。会计教师还需要掌握更多的现代教育技术,在会计教学中加以应用,积极营造活跃和谐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辅导者、领航者”。
17.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篇十七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建构主义理论、现代教学论等理论为指导,不断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学习,有效地合作学习,优化课堂教学。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建构主义理论、现代教学论等理论为指导,实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反思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体验课堂教学的实践。不断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学习,有效地合作学习,优化课堂教学。
那么,怎样把现代教育技术有效的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呢?笔者在教学管理一线通过实践感受到,应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现代教育理论和思想的学习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基础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育者、影响者、变革者和促进学生发展的实践者,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同时,教师的教又要以学生为出发点,教师的作用及其发挥的程度,必然地要以学生的原有水平为基础,在教的活动和学的活动中,都有一系列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因此,教师队伍的现代教育理论和思想的认识水平,直接影响着新的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的应用,有计划组织教师学习一些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的知识,不仅可以提高教师实施教育工作的理论水平,更有助于教师从“教书匠”向“教育家”的转化。有了深厚的教育理论基础,就能够促使教师在组织教学的活动中,站在现代教育理论发展的前沿来看待、评价、设计自己的教的活动,还能够把自己“教”的工作从科学研究的认识高度开展理性思考,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和观念,从中体现出教育大众化、终身化、个性化、国际化、信息化的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的先进教育思想,比如一堂课上,从表面上只是反映了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的互动过程,在知识的传递过程中,教师的思想、方法和他的教育理论水平,会在知识的呈现过程中随时渗透的,只有具有一定现代教育理论水平的教师才能在他的讲、画、演、做的过程中灵活启迪学生的思维、保持知识记忆、促进迁移运用,从而使学生真正获得知识,已达成推进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现代教育技术在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使教学观念和思想不断更新,教育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现代教育技术带给教育领域的不仅是全新的手段、方法、技术,而且影响到教育观念、体制、模式、内容等全方位的彻底变革。顾明远教授指出:教育技术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虽没有改变教学过程的实质,但却改变了教学过程的模式,改变了教学过程的组织序列,改变了分析和处理教育教学问题的思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应用要求每一位教师再也不能停留在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上。在以往的教育教学中,教师扮演的是知识传播者的角色,而今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教师的教学设 1
计必须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对教材、学生、媒体进行全方位的整合。由于信息资源不断丰富,信息处理技术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方式有较大的转变,获取知识的途径不断拓宽,教师面临严峻的挑战。有专家指出: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也不是资源,是教师——是教师的素质。“教育者必先受教育”。“一流的学校要有一流的教师支撑”。教师作为教学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必须熟悉和掌握作为教育技术两大基石的先进的教学理论及学习理论,并以此来指导实践。
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
有效的学习方式能促进学生高效的学习。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建构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实现一种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型学习方式,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一)加强学科整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把教育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的结合,以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其内容如下:
1.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环境中实施
2.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
(1)教师开发和学生创作,把课程教学内容转化为信息化的学习资源。
(2)充分利用全球性的、可共享的信息化资源作为课程教学的素材资源。
(3)利用共享的信息化资源与课程内容融合在一起直接作为学习对象,供学生使用。
3.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进行知识重构。
(二)优化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和实践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优化教学的内容,学生的学习和师生的互动,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
知识来源于实践,学科教材知识同样来源于实践。要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生活和科技发展的联系。”的要求,就需要课堂教学中在引出新知识以前,创设有利于学习的问题情境,体现课程内容与生活的联系。
2.呈现教学内容
在传统教学中,在多媒体技术未出现以前,教学内容呈现在学生眼前主要就
是两种方式,一是纸质教材上,二是黑板上。这两种方式明显的不足就是缺乏生动性、缺乏立体感、缺乏声音、缺乏图像。使用了多媒体课件后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方式不仅仅是多了一种,而且具有了生动性、立体感,还可以使教学内容多次重复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从而使呈现方式得到了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变化。
3.丰富教学内容
教材上所提供的内容和背景材料只是可供选择的一种,能实现教学目的的内容和背景材料不止一种,所以,在教学中不仅利用好教材上所选内容和背景材料,而且注意再选用其它的教学内容和背景材料,以扩大教学的容量,创造性地实现教学目的。
4.营造课堂氛围
《基础教育课程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要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方面的发展。在教学中,我们注重利用多媒体课件营造出有声音、有图像的各种课堂氛围,从而使学生的各种情感在这种氛围中得到培养。
5.转变学习方式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倡导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他主学习转为自主学习,转变学习方式就是突出学习过程中发现、探究和研究等认知过程,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要建构以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率的现代学习方式。
三、新型学习模式的建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应对学生的知识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
(一)优化教师的“教”
转变角色,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教学过程中诸要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和操作程序。它具有实践性,从教学实践中产生,为教学实践服务,通过教学实践检验而不断创新发展;它具有灵活性,因为组成教学模式活动的人是最活跃的因素,教学内容是丰富多采的,教学形式是灵活多变的。皮亚杰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其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交流、会话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环境下,彻底转变角色,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努力去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的教学模式。
(二)优化学生的“学”
1.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不应是“被动吸取知识、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而应是一个“学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新知识并积极建构他们自己的意义”的主动建构过程,学生是意识的主动建构者。学生一旦有了主动积极的精神,掌握了方法,便能把外在的教学目标转化为他们内在的学习需要,也就是说,只有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自主地学习,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教学活动才有生机和活力,教学才会收到理想的效果。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在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学习活动中,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间的线索,建立起相应的学习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使学生由被动、不情愿的学习变为积极主动的学习。在这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教师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去发现知识的规律,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翱翔。
2.加强学法指导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不单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达尔文有一句名言: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因为不管学生将来从事什么工作,惟有深深铭刻于其头脑中的学习观念、思维方法、研究方法以及使用知识的意识等能随时随地地发生作用,使他们终身受用。事实证明,授人以鱼,只能管一阵子,授人以渔却管用一辈子。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生学习知识的思维过程中创设情境,训练学生掌握思维的方法,在知识的重难点处为学生营造发现式的环境,学生在这个环境中积极参与探求新的知识,教师则注重指导学生独立思考,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找到正在探讨的问题与已知之间的联系,使学生不仅获得知识,而且学会探求、发现知识的方法,达到优化“学”的目的。
3.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创新意识是指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江泽民同志提出: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激励民族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基础在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能给学生提供多种机会,在不同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即将知识外化。学生在知识的运用中,既进一步理解巩固知识,又有利于创造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获取不断发展自己的方法:将所学的知识与其他知识结构建体,直接或间接地为解决实际问题服务。只有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可能有效地应付未来的各种挑战。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儿童创新意识,我们的做法有:一是抓住教材的重难点,启发学生创新,即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使学生乐学不厌,加深了重点难点内容的理解,激发了创新意识。二是开展活动课教学。活动课作为学生的素质课程,现代教育技术更显示了他的优势,它以其有声有色、声画并茂、形象直观吸引学习者。它具有视听结合功能,画面生动,有强烈的感染力,大大改善了人脑获取知识信息的感官功能,提高了视觉听觉传递信息的效率,调动眼、耳、嘴、手、脑等各种感官同时参与学习,有利于创新意识的激发。
教与学的结合,形成了课堂,科学的课堂设计、组织和管理又依赖于现代教
育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为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和发展提供了物资、环境和技术保障。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已深切体会到,现代教育技术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的淋漓尽致,人类已迈入一个以智力资源为依托的新世纪,课堂培养出的人要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现代教育理论体系创造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以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铁军, 教育现代化论纲,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李铮,张履样.高等师范心理学教程.台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9.
[3]《中国电化教育》总185期《新型教学模式新在哪里》
18.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应用工作计划 篇十八
摘要:现代远程教育,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创造了积极的条件,真正涉及了教学结构彻底改革的根本性问题。为了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有效地学习,应在掌握教育教学各种原理和原则的基础上,构建与认知结构相适应的教学结构。
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性,提出了保证教学质量的一系列措施:进行教务管理、开发教学资源、开展交互授课等。结合教学实际,本文特别提出了将面授教育同现代远程教育结合起来,从而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有效的保证教学质量。
关键词:现代远程教育与现代教学
主要内容: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工作的全面展开,是贯彻落实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重大举措,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具体体现。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为构建我国农村远程教育体系奠定了基础,使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步入新的里程碑。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缩小了城乡教育发展的差距,如何发挥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效益、如何更好的应用于教学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十分重要的新课题。
在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教师脑中及手中信息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远程教育给学生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教师就不再是信息源。在组织教学活动中,教师成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参与者和导航者。学生知识的获得不再主要靠教师讲授,教师不再是教学中的主讲人,而是学生
学习活动中的指导者。远程教育强大的信息量使老师们感受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贫乏,尽管教师们都接受过汉语言文学、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的学习,但与远程教育所提供的综合信息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这种教学危机感趋使教师自觉学习各种知识,如自然科学知识、历史知识、社会知识、音乐美术欣赏等.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拿着自己编写的教案,在课堂上支配着学生进行学习,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向预定的教学目标。在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学生具有很大的学习自主空间,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选择学习内容,教师就不再占有“支配地位”,而是平等、民主地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了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
远程教育条件下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性。
因为远程教育可以提供虚拟的教学环境,具备丰富的信息资源,具有便捷的讨论空间,所以,在传统的教学方法基础上,远程教育条件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灵活而多样。除了传统的讲授法、发现法、研讨法、创造法、演练法、表演法、论辩法、智力竞赛法、实验法、小组合作学习法、个别观摩法等教学方法,远程教育条件下还可使用虚拟课堂讲授法、虚拟实验操练法、同(异)步辅导法、人机交互讨论法、远程视听——问答法、课后浏览法、网络演示法、课堂网集中讲授法等新的教学方法。
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在远程教育条件下,教师可以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个性特征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既可以在网上进行指导,也可以在网外进行指导。教师还可以创造性地使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学生素质快速提高。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的小学教
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面对丰富的教育教学信息,广大农村中小学校应迅速调整和更新学生的学习过程,使之与新的教育教学环境相适应。学习过程是资源建设的目的和延续。学生学习过程,是教育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
学习过程,是学生受环境的刺激而了解、预测和控制环境的认知过程。除学生、教师、教材外,增加了体现现代教育思想理念的大型的、先进的、多功能的现代教育技术复合媒体和手段,学习环境得到了深层次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或认知过程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教学过程结构也应随着进行实质性的变化。
基于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条件下的教学过程,将是一个完全不同于过去的、特殊的认识和实践过程,是在全面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多元主导作用下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的过程,也是真正培养、发展和巩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过程。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认识运用真理掌握科学规律的过程,是教师的教育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的统一体。
现代远程教育,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创造了积极的条件,真正涉及了教学结构彻底改革的根本性问题。为了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有效地学习,应在掌握教育教学各种原理和原则的基础上,构建与认知结构相适应的教学结构。
基于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的教学结构,学生的主体地位要素是个不变量,教师和其它都是可变量。因此,简单地将其纳入三要素、五要素仍至多要素结构,可能尚欠深刻。最好是构建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的认知能力,设计动态的、分级多层的、多维的、立体的、乃至交叉的形态新颖的认知型教学结构。构建教学结构要体现在分析教学前景、规划教学活动、实施教学过程到评价教学效果等整个操作程序;体现创新精神、先进理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和教学进程的本质属性;体现既遵循信息传播、反馈与调控原理,也尊重教学过程的整体性、有序性和整合原则。教学结构构建要体现现代教学理论、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保证系统要素的有序性排列和组合。体现空间有序、时间有序和时空有序,体现各要素的动态性和交互性,通过合理组合,充分发挥各要素的功能。教学结构构建最重要的是尊重学生特点,体现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程序构建必须完整地包容各基本要素,并保证系统的整体性和关联性。构建和优化教学结构是进行系统教学的关键。要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实现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实践验证和理论完善。
基于现代远程教育条件下的教和学,千万不要低估新的教学过程建构的深刻性,要充分认识新的环境下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大量教育教学信息的涌现,先进的教育技术一步到位,可能使人一时应接不暇。难于立即适从。因此,要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调整好教学活动,构建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单纯凭借学生的外显行为为表征,不考虑现代教育网络对其所起的强作用,制定过于划一的教学目标,将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要尊重学生内部条件,如性别、年龄、基础、地域、能力倾向等客观差异,又积极考虑外部条件的作用因材施教。
总之,基于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整个教学结构、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教师的教育思想理念、功能角色和主导作用,都必须进行彻底的转换、调整和更新,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从此,教师将不再是普通的、经验型的园丁,而应该是能够尊重、指导、帮助和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开放型、创新型
19.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应用工作计划 篇十九
一、情境教学概述
所谓情境教学, 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 从教学需要出发, 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 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材内容的一种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就是在教学中要借助形象来创设场景, 从而激发学生情感和情绪体验, 最终服务于教学, 促进学生发展。在教学中,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 灵活、有效地渲染和营造一个具体、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氛围, 让学生的活动有机地融入到学科知识的学习之中。
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情境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教师进行情境教学积极性不高
调查显示, 只有20%的教师对情境教学非常重视。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对情境教学的积极性有待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只有18个学时, 而教学内容很多。一些教师反映, 在繁重的教学任务下应用情境教学, 开展探索学习活动, 会占用较多的上课时间, 影响教学进度。因此, 一些教师在课堂上应用教学情境教学的频度、程度较低, 其应用情境教学积极性有待加强。
(二) 偏重情境创设, 忽视教学激情
情境教学具有“形真”“情切”的特点。很多教师注重教学情境创设, 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 运用图像、声音等展示教学情境, 情境创设技巧娴熟, 情境展示有条不紊, 逻辑严谨。但是, 教师上课声音不够洪亮, 语言平铺直叙, 节奏感不强, 不能将教学激情融入情境中, 同样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情境教学的核心与绝妙就在于“情”, 立足于有情感的“境”, 让师生在同一个情感互通的、富有知识性与情感性的“场”中畅通交流, 才是提高教学效果的良好途径。
(三) 实验教学情境创设不充分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但是, 学生多, 设备少, 因此对于一些实验教学内容, 教师无法充分应用实验情境教学策略, 使学生充分掌握实践技巧。比如, 教学第四章“视听媒体辅助教学”, 在此章中, 涉及投影仪、视频展示台等媒体使用技巧。由于视频展示台不是每个教室都有配备, 因此教师有时只能在课堂上进行口头讲授, 无法通过实物创设实验情境, 让学生进行操作练习, 教学效果不佳。
(四) 学生主体意识弱, 配合度低
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教学中, 不少教师反映, 学生习惯于传统的灌输式学习方式, 在教学中表现比较被动, 学习主体意识和积极性较差。对于教师精心创设的教学情境, 参与热情不足, 配合度较低。对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 学生不能积极进行探索、合作和研究, 不能与教师形成良好的课堂互动, 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三、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教学效果的情境教学策略
(一) 转变教师观念,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以及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不断渗透和发展, 要求教师必须与时俱进, 转变教学观念, 对教师角色进行重新定位, 教师要从教学传授者, 转变为教学引导者、促进者和组织者。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教学中, 教师要积极创设教学情境, 引导和组织学生积极进行探究,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 在讲授“教学电视片镜头组接原则”时, 教师可以先创设教学情境, 让学生了解“动接动”“静接静”“方位一致”等原则。然后, 教师再播放一个电视教学片, 让学生在观看后, 指出教学片中运用了哪些镜头组接原则。
(二) 创设良好人际情境, 营造和谐教学环境
研究表明, 真诚亲切的教学人际情境, 能有效缩短师生距离, 形成良好教学氛围, 有助于学生以最佳状态进行主动学习。因此, 教师在上课时, 除了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外, 也要注重人际情境的创设。比如, 教师要注意适时提问, 并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积极反馈和点评, 加强师生之间情感上的交流互动。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保持情绪高昂、饱满,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参与, 营造和谐教学环境,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从而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三) 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优势, 创设虚拟实验情境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也在日新月异, 多媒体技术能够提供文本、图形、静态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信息, 可以在计算机上建构虚拟现实环境, 给人一种“亲临其境”的感觉。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中, 针对实验设备短缺, 实验操作较少的问题, 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优势, 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来创设虚拟实验情境, 为学生创造一种崭新的实验学习情境。比如, 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发出的“电子白板使用系统”, 就非常逼真地在计算机上再现了电子白板这种教学设备的使用环境。学生在这个软件构建出的实验情境中进行操作练习, 完全可以达到掌握电子白板使用技巧的效果。
(四) 基于学生已有经验创设教学情境, 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
教学情境必须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进行创设, 才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实现有意义学习。教师在创设情境时, 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经验和认知程度。情境创设要使学生能够在“旧知识”基础上, 对“新知识”进行同化和建构。教师要遵循适切性原则创设教学情境, 要成为新的学习内容和原有生活经验的“桥梁”。只有这样的教学情境, 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积极进行联想和迁移, 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主体能动性。
参考文献
[1]许枫.浅谈初中英语课的情境教学[J].教育评论, 2000 (5) :63.
[2]唐青.小学英语教学情境的设置[J].山东教育, 2007 (10) .
【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应用工作计划】推荐阅读: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工作计划11-18
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经验08-14
2024年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总结08-02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经验材料10-02
现代远程教育网上助教的工作职责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