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师说读后感

2024-10-07

韩愈师说读后感(精选11篇)

1.韩愈师说读后感 篇一

读完了《师说》,我对老师的了解更深了,老师费尽心血教我们知识、帮我们解决疑惑,我们应当尊重老师。老子说过“不耻下问,可以为师焉”, 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的问题,就始终不能解开。我们自己没有学到知识并不是老师的损失,而是我们自己的损失,《师说》里说到过,拜一个比自己早知道一些道理的人为老师是为了知道那些道理,每次看见老师生气大部分都是因为某些同学不但没弄懂知识而且还不敢提问,这是老师看见同学们没学到知识而为他们着急,从没有为自己的利益着想过,而那些同学不但不理解老师的苦心,还以为这是恶意。

于是,对老师产生了意见,不喜欢老师,而她却还耐心地教导着他们。圣人都要向老师学习,他们的学问还远远不如圣人,可他们也不肯向老师学习。这样的话,他们又会有什么进步呢?

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就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好老师,老师经常自谦是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我想,老师是春蚕,是蜡烛,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的工作辛辛苦苦,不求名利,他们俯首甘为孺子牛。所以我尊敬老师、赞美老师。

比如:殷雪梅老师在一辆狂奔而至的车辆面前,奋不顾身地用身躯护住路过的学生,从“虎口”下夺回了六七位小朋友的生命,而她却被车辆撞飞25米远,最后光荣牺牲。她是江苏省金坛市城南小学有近30年教龄的先进教育工作者。追悼会那天,相识的,不相识的,都为她感天动地的爱心而热泪滚滚。谁能说这不是一位好老师!老师是伟大的!

2.韩愈师说读后感 篇二

关键词:韩愈,《师说》,教学思想

教育的发展是国家富强与民族兴盛之本, 是经济起飞与振兴、社会进步与安定的必要条件。如何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正确的人才观、正确的育人观、正确的学习观, 是教育首先亟待解决的问题。韩愈的《师说》中倡导的教学目的观、教学方法观、教师观与师生观等对当今教育仍有相当重要的指导与借鉴作用。

一教学目的观

教育行为的意义离不开对其目的的追问。教育目的主要指培养目标, 即人才的规格。人才的培养实质上就是教育的过程。韩愈所认为的教育的目的也就是他个人的人才观。《师说》指出:“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认为, 教师的任务有三:一是传道, 即向学生传授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二是授业, 即讲授《诗》《书》《礼》《易》《春秋》等儒家经典;三是解惑, 即解答学生在学习“道”与“业”的过程中所提出的疑难问题。三者的位置摆得很清楚, 首先是传道, 其次是授业, 最后是解惑。在韩愈看来, 教师向学生讲授儒家的典籍也好, 解答疑难也好, 都是为了传道, 即为培养人才这个教育目的服务的。

二教学方法观

韩愈肯定了教学是一种双向、互动的活动, 在当时是非常了不起的思想解放。“解惑”, 与其说是对教师“教”的要求, 不如说更多的是对学生“学”的要求, 即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积极思考, 善于提出自己的观点, 要敢于且勤于置疑, 不要对教师所授“听而不疑, 信而不问”, 把自己变成知识的接收器。韩愈曾劝导弟子说:“子诵其文, 则思其义。”“师其意不师其词。”他告诫弟子们, 读书重要的是“师其意”, “思其义”而不应该人云亦云。强调学生只有真正做到了“思其义”, 才会有所惑, 进而向教师提问“师其意”, 求得“道业”的长进。韩愈认为, 只有这种从“思义”到“有惑”, 再到教师“解惑”, 最后通过“解惑”的学习过程, 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学习。紧接着, 《师说》又指出:“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 或师焉, 或不焉, 小学而大遗。”意思是不懂得断句, 倒要找教师求教, 而有了疑难却不找教师求教, 这种学习方法真是捡了芝麻而丢了西瓜。可见, 韩愈反对那种被动的、盲目的、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 主张在学习中要“有所思”。作为一代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 韩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 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既吸收了前人的观点, 又有自己的创新。

1. 治学贵在勤学深思

韩愈在《进学解》中说:“业精于勤荒于嬉, 行成于思毁于随。”这段话的含义是, 要想取得学业的精进, 必须刻苦勤奋;反之, 游手好闲, 无所事事, 就会使学业荒废;为人行事的成功在于深思熟虑, 而败毁在因循苟且。他所说的“勤”, 表现为口勤、手勤、脑勤, 三者要结合起来。韩愈曾说“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 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 “焚膏油以继暑, 恒兀兀以穷年”, “读书勤乃有, 不勤腹空虚”。他认为人非生而知之者, 一切学问都来自个人的勤奋学习。韩愈在文学上的较深造诣使之终成博学鸿儒, 就是他勤奋好学、学而不厌的真实写照。

2. 学习重在博学求精

韩愈一方面强调博学, “贪多务德, 细大不捐”, “俱收并蓄, 待用无遗”。另一方面, 他又要求在博学的基础上精益求精, “余少之时, 将求多能, 蚤夜以孜孜, 遂得穷究于经传史记百家之说”。韩愈强调“提其要”, “钩其玄”, 抓住重点, 掌握关键, 引导学生探求其精髓之处, 以达到融会贯通、领会其精神实质的境界。他认为, 博与精是对立的统一, 没有博, 就不可能有精;没有精, 博也只不过是一种大杂烩。韩愈反对“学虽勤而不由其统, 言虽多而不要其中”的学习方法, 要求学习知识要有系统性, 能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沉浸浓郁, 含英咀华”, 对书中的精华仔细玩味, 反复体会, 才能提高读书质量, 获得良好效果。

3. 学习要有独创性

韩愈提出“师其意而不师其辞”, 就是说要学习古人, 以古人为师, 但不能尽信书本, 只拘泥于章句文辞, 而是要学习古文中的思想以及为文的方法, 学会独立思考, 以求得新意。要“手披目视, 口吟其言, 心惟其义”, 在深处思考的基础上, 还要有独创性。“能者非他, 能自树立, 不因循者是也”, 要“阖其中而肆其外”, 要有创见, 不流于俗套, 能独辟蹊径, 与众不同, “抒意立言, 自成一家新语”。

三教师观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的重任, 因此, 教师必须具备崇高的人格、渊博的知识、敬业的职业道德。韩愈《师说》中指出, “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是教师的首位任务。这样做, 既是对儒家重视道德教育的一贯传统的继承, 也是针对当时儒道衰落、佛老兴盛而必须奋起振兴儒道的客观现实提出的要求。“授业”, 就是要向学生讲解传授儒家“五经”和“六艺”等方面的知识技能。这是推行儒家政治理想、贯彻入世原则, 献身社会和国家所必需的。“解惑”, 韩愈主张开拓创新,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标新立异的意识和能力。因此, 韩愈认为, 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主要在于指导学生学习, 解答学生在学习“道”和“业”的过程中所提出来的各种疑难问题, 启发学生的思维。17世纪捷克著名教育理论家夸美纽斯强调, 教师应是道德卓异的优秀人物。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

韩愈认为, 要想恢复儒道的传统就必须重视师道。那么, 为师的标准是什么?什么样的教师才是称职的呢?《师说》指出:“生乎吾前其闻道也, 固先乎吾, 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可见, 韩愈是把“道”作为为师的标准, 谁有“道”, 谁就可为师。因此, 不论年龄大小, 也不论社会地位的贵贱, 凡有“道”就可为师, 有“道”与无“道”是衡量能否合乎师的重要条件。在此, 不难看出其择师的价值取向远远超出了功利性的范围, 反对以社会地位和资历作为择师的标准, 而是以对学生负责为归依的。那么什么样的教师是合格的呢?韩愈进一步指出:“彼童子之师,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他认为, 那些只教学生读书、断句, 而不传授道理, 难以帮学生解决疑难问题的教师不是好教师, 这样的教师是不具备“传道”的资格的。由此看来, 韩愈认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应该精通儒道, 在教学过程中解答学生学业上的疑难, 并有授予学生学习方法的能力, 从而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和技巧。韩愈的教师观对当前教育仍然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首先, 他重视教师在教学当中的主导作用;其次, 他注重教学中的学生反馈, 通过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疑难问题, 以进一步促进学生“学”和教师“教”;再次, 他重视教师对学习方法的传授, 并否认“句读之师”为师;最后, 他肯定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认为教师能“传道”, 是传递社会文明的使者。

四师生观

韩愈认为师生之间没有绝对的不可逾越的鸿沟, 谁先懂得道、谁有学问, 谁就是教师, 即“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到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如是而已”。也就是说, 由于对“道”的造诣不同, 对“业”的专攻不同, 学生在某一方面不如教师, 教师也不一定处处比学生高明。从长远来说,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学生在某方面一定能超过老师。因此, 做学生的不能自卑, 学生要向教师学习, 但不能迷信盲从教师, 要立志发奋, 敢于超过老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做教师的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并非通晓一切知识, 自己也有知识的局限性, 因此不应满足于自己已有的知识, 更不可有“学阀”思想, 以权威自居, 压制学生, 害怕其超过自己, 要以知识、人格和精神的魅力赢得学生, 要不断学习, 包括向自己的学生学习。师生们要效法孔子“三人行, 必有我师”的精神, 从而形成人们交互为师、相学较长的新风气。既然“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作为学生向先闻“道”的教师学“道”, 向“术业有专攻”的教师学习他们的专长, 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这就是说, 师生之间的关系不是绝对的, 而是相对的, 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即师生之间可以相互为师。韩愈认为教师不可能全知全能什么都会, 只不过是闻道在先, 有某一方面的专长而已, 否定了教师决定一切的做法, 这一思想难能可贵, 符合现代教育理念。

第一, 师生关系必须立足于现实, 而不能超脱于现实之外。“只有走进现实的教学, 教学论所担负的指导实践与完善自身体系的任务才有可能完成。同时, 只有把教学看做是教师和学生的特殊交往生活, 以教学生活视角看待教学问题, 尊重学生的发展, 尊重教师的反思, 教学论才能超越现实,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化。并且, 以生活的视角看待教学, 将为未来教学论走向开放性、融合性提供契机。”教育本身属于社会的子系统, 受到社会影响是不可避免的, 而教学在与社会生活交接的地方却机械地存在着的, 没有能够整合学校及社会的生活, 使教育的合力真正能对学生起作用。这就要求教学要回归生活。

第二, 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要求突破二元对立的桎梏。如果教育不能从根本上摆脱这种主客体二元对立思维的束缚, 教学中所存在的师生关系的不平等、对立、冲突等问题, 就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把教师当做教的主体, 同时又把学生当做学的主体, 或者说仅把学生当做学的主体, 人为地将教师与学生对立起来, 教师与学生只是教学中两种并行的存在, 所发生的关系都是外在力量强迫出现的结果, 导致一切美好的理论只是理论而已。突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二元对立必然要求师生之间的“对话”。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 更要培养学生情感方面的品质。对话, 是教师和学生在精神层面实现相互沟通的必要条件。师生关系不应是单向的和单纯信息性的, 而应是双向的、交互作用的对话。实现对话要求师生关系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教学不再是知识的教师教授无知的学生, 而应该更多地体现为师生共同探索、相互影响。而且, 当前教育的发展要求建构师生之间的“我—你”关系, 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 是一种对话、交流、沟通的关系, 师生关系的发生与维持不仅是因为知识的授受, 还应该有情感的交流和对未知领域的共同渴望及探索。

第三, 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绝对不能预设也不是预成的, 师生关系是在扎根现实生活的教学发展过程中不断生成的。教师和学生都是不断发展着的主体性的人, 本真意义的教学的发生依赖于人的不断发展着的主体性。“教学过程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 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 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 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教学的活动过程。”教学并不是一成不变地存在着的, 而是各种各样的要素 (包括内在和外在的) 在相互作用、追求教学之所“是”的过程中“成为”的。生成性的教学消解了主体、客体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主客体实现了统一, 学生在非对象化的学习过程中, 通过感受、体验, 让自己思想的变化自行显现并能够为自己感知。

参考文献

[1]阮彩霞.浅析韩愈《师说》的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2)

[2]郭绍虞.中国历代文选论 (第三册)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

[3]孙培青.隋唐五代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

[4]胡守仁.韩愈叙论[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1989

[5]孙培青、李国钧.中国教育思想史 (第一卷)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

3.韩愈师说读后感 篇三

【关键词】《师说》;儒佛道三教思想;交融

在儒、佛、道教斗争与融合的阶段之中,韩愈有着明确的思想观念,但是在具体的行动过程中,他却一直都举棋不定,这在他的作品中都有着深刻的表现,下面就以《师说》来深刻的分析韩愈对于儒、佛、道教思想的观点与看法。

一、对儒教“道”的推崇

韩愈认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对于老师的看法,韩愈一直遵循先祖的规定,根据韩愈一直以来的思想主张,其中的“道”即儒家思想,也是孔孟之道。韩愈出身在一个官宦世家,从小就向往孔孟之道,在《进学解》中,他曾经提出:“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希望能够为儒家思想贡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成为孔孟思想的捍卫者。在《原道》中也提出,自己推崇的“道”就是儒家思想,并非道教与佛教思想,他认为:“斯吾所谓之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

在思想上,韩愈一直都十分推崇儒教,在实践过程中也付诸了自己的努力,在韩愈的一生之中,曾经四次担任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后升为国子祭酒。在《进学解》中,韩愈提出抵制异端邪说,发扬光大义理的思想,鼓励生徒刻苦努力,共同进步。从本质上而言,韩愈以荀子、孟子自况,感叹出自己的不遇之情,也表现出了自己对儒家思想的推崇之意。

总本质上而言,韩愈认为,所谓“师者”,首要的职责就是传授儒道,从道统上而言,韩愈推崇的是儒家之道,这已经在学界形成了一种共识。

二、对于佛教之“惑”的解读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教师的这几项职能中,传道与授业结合起来就是教书育人的功能,在这一基础上,韩愈有提出了“解惑”,并将其放置在与“传道”、“授业”同样高的地位上,在《师说》中,他反复强调“惑”的重要意义,但是却没有对“惑”的深层含义进行解读。可以肯定的是,“解惑”与“传道”和“授业”并无必然的关联,根据韩愈的生平与佛教典籍,可以得出“惑”就是佛教思想。

韩愈认为的“惑”与时代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之所以提出“解惑”这一问题,也是有着一定的时代原因。在唐朝,科学考试的发展还不够健全,考生成绩常常由考官印象来决定,这就导致当时“请托”与“行卷”之风盛行,考生通过各种关系与考官拉关系,严重的影响着学风。读书之人不再深入的钻研学问,反而大行投机之风,从佛教的角度而言,这就是所谓的“惑”,是一种由于个人欲望导致的心智迷失。但是,在当时,很少有老师可以为学生解答这一方面的“惑”,韩愈在《师说》中也提出:“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年轻人由于心智的迷失耻于拜师,可以真正为年轻人解答困惑的老师又少之甚少,因此,韩愈便站出来提出这一问题。

三、对于道教之择师观的认同

在《师说》中,韩愈提出了自己的择师观,即:“生乎吾前,其问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问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少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是一种新型平等的择师观念,这种思想观念是儒家思想中所没有的,在儒家思想之中,长者为师,师道尊严,教师与学生之间有着森严的等级。可见,韩愈倡导的这种师生平等的思想观念与儒家思想中的思想观念是存在本质区别的。韩愈认为,真正的老师应该抛开世俗的诱惑为学生排解心性迷惑与心理烦恼,只有做到这一点,学生才能够潜心学业。韩愈也认为,自己之所以可以在学问生“几于成”,就是因为自己真正达到了“处若忘,行若遗”的思想境界,因此,一个好的老师应该是道德之师以及解决学生人生问题与心理问题的“解惑”之师,韩愈对于这一思想的提出也有着一定的时代内涵。

此外,韩愈提出的这种思想与道教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就是在唐朝时,道教十分的强大,对于诗人的创作思想也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第二,韩愈所涉猎知识甚广,受到了各方思想的影响。在这种道教的传播氛围之中,道教活动十分的频繁,面对儒家思想学生日下的现状,受到道教文化观念的影响,韩愈提出了平等的师生观念。

总而言之,韩愈的创作受到了儒、佛、道思想的深刻影响,《师说》中传道、授业、解惑的思想观念正是继承了儒、佛、道思想的精髓,形成了一种互补交融的思想观念。

参考文献:

[1]王显春.略谈韩愈《师说》的“师道”思想[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2(03)

[2]李金霞.从《师说》中看韩愈的阶级局限性[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10(02)

[3]李壮鹰.儒学的转型和文学的解构——论韩愈的思想与创作[J].学术月刊,2005(06)

4.韩愈《师说》导学案 篇四

《师说》是韩愈的一篇著名论文。整理了韩愈《师说》的导学案,希望对同学们有帮助!

【学习目标】:

一、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二、掌握、积累“师、传、道、受、惑、贱、圣、愚、群、足、攻、经”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之、其”两个文言虚词;熟记受(授)、不(否)两个通假字。

三、学习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四、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五、掌握有关“说”的文体知识

【使用说明】熟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在了解相关要点后,自主翻译文章第一自然段及第二自然段前六句,积累文言知识点,然后进行小组合作交流。

【自主学习把握要点】

1、了解作者及背景

作者(结合注释)

韩愈(768一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他幼年贫穷,刻苦自学,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才任宣武节度使属官,后来任国于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四段他赞扬李蟠“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询、苏拭、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写作背景

这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文章论述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

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韩愈写这篇文章时三十五岁,正在国子监任教。那么,韩愈为什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原来他听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既不是指各级官府的学校老师,也不是指“授之书而习其句读”的启蒙教师,而是指社会上学有所成,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人。韩愈既以这样的人自我标榜,也以好为人师而著称。《新唐书》本传说他“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

在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科举尚属于初级阶段,取士规模很小,只占官员任用的5%左右。贵族子弟都人弘文馆、祟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本文是韩愈借给学生李蟠赠文的机会,抨击那些自恃门第高贵的士大夫们“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阐述了老师的作用和标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和从师应持的态度,提倡能者为师、不耻下问、教学相长。这些精辟的见解还突破了孔子学说的框框,因而有进步的一面,在当时是具有移风易俗的影响的。

2、解题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比“论”随便些。初中学过的《捕蛇者说》、《马说》等等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就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所以《师说》,即“说师”,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下面一篇课文《问说》就是解说关于学习中“问”的道理。刚才说过,当时社会风气不重视从师之道,认为从师学习是可耻之事。韩愈写这篇文章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宣扬从师的道理。

3、文章赏析

韩愈作《师说》的时候,有人以为是在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这大致是可信的。这年韩愈35岁,刚由洛阳闲居进入国子监,为四门学博士,这是一个“从七品”的学官。但他早已有名。他所提倡和不断实践的古文运动,在那一两年内,正走出少数爱好者的范围,形成一个广泛性的运动,他俨然成为这个运动的年轻的领袖。他用古文来宣传他的主张。维护先秦儒家的思想,反对当代特别盛行的佛老思想;提倡先秦两汉的古文,反对“俗下文字”即魏晋以来“饰其辞而遗其意”的骈文:这就是古文运动的内容。这个运动所以逐渐形成于唐德宗统治的后期,是有现实的社会条件的。它是为维护唐王朝的统一、反对藩镇割据的政治目的服务的。而这除军阀、大地主外,正是当时广大社会阶层的现实利益的要求。韩愈的积极努力,对这个运动的开展与形成,起了不断促进的作用。就古文来说,他不仅自己刻苦努力,从理论到实践,表现了优秀的成绩;更重要的是他不顾流俗的非笑,努力提倡,特别表现在给青年们热情的鼓励和指示。《师说》正是这种努力所引起的一篇具有进步意义和解放精神的文章。

5.韩愈师说体会 篇五

《师说》是韩愈的一篇著名议论文,有着卓越的见解和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在本篇议论文中,作者运用流利畅达的笔触,通过反复论辩,申明了为师的性质与作用,论述了从师的重要意义与正确原则,批评了当时普遍存在的不重师道的不良习俗。此文是为李蟠而作,实际上是借此抨击那些自恃门第高贵、不肯从师学习甚至讥笑别人从师的士大夫阶层,有着鲜明的针砭时弊的作用。作者表明任何人都可以做自己的老师,不应因地位贵贱或年龄差别,就不肯虚心学习。文末并以孔子言行作证,申明求师重道是自古已然的做法,时人实不应背弃古道。文章体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推动了乐于从师善于学习的社会风气。

这篇文章是针对门第观念影响下“耻学于师”的坏风气写的。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在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可以为官。因此,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中,普遍存在着尊“家法”而鄙师的心理。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并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

实际上,可以把《师说》看作是韩愈提倡“古文”的一个庄严宣言。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无论在文学理论还是在创作实践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文运动”的兴起与发展,主张“文以载道”,并且培养了大批有志于古文创作的年轻人。

6.师说唐韩愈的赏析 篇六

全文分4段。

第1段,提出中心论题,并以教师的职能作用总论从师的重要性和择师的标准。开篇第一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句首冠以“古之”二字,既说明古人重视师道,又针对现实,借古非今。“必有”二字,语气极为肯定。然后指出师的职能作用是“传道受业解惑”,从正面申述中心论点。接着紧扣“解惑”二字,从不从师的危害说明从师的重要,从反面申述中心论点。最后紧扣“传道”二字,阐明道之有无是择师的唯一标准,一反时俗,将贵贱长少排出标准之外,为下文针砭时弊张本。

第2段,批判不重师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这一段用对比的方法分三层论述。第一层,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和“今之众人”耻学于师相对比,指出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分野的关键所在;第二层,以为子择师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指出“小学而大遗”的谬误;第三层,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作对比,批判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风气。

第3段,以孔子为例,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事迹,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性和以能者为师的道理。这一段开头先提出“圣人无常师”的论断,与第1段“古之学者必有师”呼应,并且往前推进一步,由“学者”推进到“圣人”,由“必有师”推进到“无常师”。举孔子为例加以论述,因为孔子在人们心目中是至圣先师,举孔子为例就有代表性,能加强说服力。由此得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结论,这个结论显然是正确的。这种以能者为师的观点就是“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

7.韩愈师说原文及赏析 篇七

韩愈师说原文及赏析1

原文:

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最终不能理解了。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而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吧?(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就成群聚在一起讥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讥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唉!(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

注释:

1.学者:求学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交给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所以,用来……的。道,指儒家之道。受,通“授”,传授。业,泛指古代经、史、诸子之学及古文写作。惑,疑难问题

3.人非生而知之者: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之,指知识和道理。《论语·季氏》:“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之;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知,懂得。

4.其为惑也:他所存在的疑惑。

5.生乎吾前:即生乎吾前者。乎:相当于“于”,与下文“先乎吾”的“乎”相同。

6.闻:听见,引申为知道,懂得。

7.从而师之: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师,意动用法,以……为师。从师,跟从老师学习。

8.吾师道也: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师,用做动词。

9.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里去考虑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庸,发语词,难道。知,了解、知道。之,取独。

10.是故:因此,所以。

11.无:无论、不分。

1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意思说哪里有道存在,哪里就有我的老师存在。

13.师道:从师的传统。即上文所说的“古之学者必有师”。

14.出人:超出于众人之上。

15.犹且:尚且。

16.众人:普通人,一般人。

17.下:不如,名作动。

18.耻学于师:以向老师学习为耻。耻,以……为耻

19.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益,更加、越发。

20.于其身:对于他自己。身,自身、自己。

21.惑矣:(真是)糊涂啊!

22.彼童子之师:那些教小孩子的(启蒙)老师。

23.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òu):教给他书,(帮助他)学习其中的文句。之,指童子。习,使……学习。其,指书。句读,也叫句逗,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文辞意尽处为句,语意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逗)。古代书籍上没有标点,老师教学童读书时要进行句读(逗)的教学。

24.句读之不知:不知断句风逗。与下文“惑之不解”结构相同。之,提宾标志。

25.或师焉,或不焉:有的(指“句读之不知”这样的小事)从师,有的(指“惑之不解”这样的大事)不从师。不,通“否”。

26.小学而大遗:学了小的`(指“句读之不知”)却丢了大的(指“惑之不解”)。遗,丢弃,放弃。

27.巫医:古时巫、医不分,指以看病和降神祈祷为职业的人。

28.百工:各种手艺。

29.相师:拜别人为师。

30.族:类。

31.曰师曰弟子云者:说起老师、弟子的时候。

32.年相若:年岁相近。

3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羞耻,以高官为师就近乎谄媚。足,可,够得上。盛,高大。谀,谄媚。

34.复:恢复。

35.君子:即上文的“士大夫之族”。

36.不齿:不屑与之同列,即看不起。或作“鄙之”。

37.乃:竟,竟然。

38.其可怪也欤:难道值得奇怪吗。其,难道,表反问。欤,语气词,表感叹。

39.圣人无常师: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常,固定的。

40.郯(tán)子:春秋时郯国(今山东省郯城县境)的国君,相传孔子曾向他请教官职。

41.苌(cháng)弘:东周敬王时候的大夫,相传孔子曾向他请教古乐。

42.师襄:春秋时鲁国的乐官,名襄,相传孔子曾向他学琴。

43.老聃(dān):即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时楚国人,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相传孔子曾向他学习周礼。聃是老子的字。

44.之徒:这类。

45.三人行,则必有我师:三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论语·述而》原话:“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6.不必:不一定。

47.术业有专攻:在业务上各有自己的专门研究。攻,学习、研究。

48.李氏子蟠(pán):李家的孩子名蟠。李蟠,韩愈的弟子,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进士。

49.六艺经传(zhuàn)皆通习之:六艺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的学习了。六艺,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乐》已失传,此为古说。经,两汉及其以前的散文。传,古称解释经文的著作为传。通,普遍。

50.不拘于时:指不受当时以求师为耻的不良风气的束缚。时,时俗,指当时士大夫中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于,被。

51.余嘉其能行古道:赞许他能遵行古人从师学习的风尚。嘉:赞许,嘉奖。

52.贻:赠送,赠予。

赏析:

韩愈作《师说》的时候,有人以为是在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这大致是可信的。这年韩愈35岁,刚由洛阳闲居进入国子监,为四门学博士,这是一个“从七品”的学官。但他早已有名。他所提倡和不断实践的古文运动,在那一两年内,正走出少数爱好者的范围,形成一个广泛性的运动,他俨然成为这个运动的年轻的领袖。他用古文来宣传他的主张。维护先秦儒家的思想,反对当代特别盛行的佛老思想;提倡先秦两汉的古文,反对“俗下文字”即魏晋以来“饰其辞而遗其意”的骈文:这就是古文运动的内容。这个运动所以逐渐形成于唐德宗统治的后期,是有现实的社会条件的。它是为维护唐王朝的统一、反对藩镇割据的政治目的服务的。而这除军阀、大地主外,正是当时广大社会阶层的现实利益的要求。韩愈的积极努力,对这个运动的开展与形成,起了不断促进的作用。就古文来说,他不仅自己刻苦努力,从理论到实践,表现了优秀的成绩;更重要的是他不顾流俗的非笑,努力提倡,特别表现在给青年们热情的鼓励和指示。《师说》正是这种努力所引起的一篇具有进步意义和解放精神的文章。

韩愈由于幼年的家庭教养和天宝以来复古主义思潮的影响,从青年时代起,就以一个传道的古文家自命。这也是他在科举和仕宦的阶梯上十年不能得意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他并不悔,还愈来愈有自信。最初他到汴州参加宣武节度使董晋幕府的时候(796—798),先教李翱学古文;由于孟郊的介绍,不久又教张籍学古文。后来逃难到徐州(799),徐泗濠节度使张建封安置他在符离,又教一个青年人张彻读古书,学古文。张建封死后,仕途不通,到洛阳闲居(800—801)。向他请教的青年愈来愈多,他对青年们非常热情,奖励有加。他在《重答李翊书》中说:“言辞之不酬,礼貌之不答,虽孔子不得行于互乡,宜乎余之不为也。苟来者,吾斯进之而已矣,乌待其礼逾而情过乎?”为了“广圣人之道”,他以热情的、有礼貌的态度对待一切向他请教的青年,他认为这并不是什么“礼逾”和“情过”的问题。他回答许多青年的信,指示怎样做人,怎样作文。在韩愈看来,文章是作者的人格修养的表现,做人与作文应该是一致的。他进了国子监后,对待青年依然非常热情。

韩愈这样不断地同青年后学交往,给他们奖励和指示,这是魏晋以后所没有的现象,当然要引起人们的奇怪,以至纷纷议论和责难。一切向韩愈投书请益的青年便自然地被目为韩门弟子,因而韩愈“好为人师”的古怪面貌也就非常突出了。但韩愈是早有自信的,他不管人们怎样诽谤,依然大胆地回答青年们的来信。他在《答胡生书》中说:“夫别是非,分贤与不肖,公卿贵位者之任也,愈不敢有意于是。如生之徒,于我厚者,知其贤,时或道之,于生未有益也。不知者乃用是为谤!不敢自爱,惧生之无益而有伤也,如之何?”他对那些恶意中伤的诽谤,表示愤慨,也为向他请教的青年担忧。《师说》的最后一段,声明写作的由来,说这是为了一个“好古文”“能行古道”,跟他学习的青年李蟠而作的。实际上他是借此对那些诽谤者来一个公开的答复和严正的驳斥。他是有的放矢的。

在这篇文章里,他首先(第1段)肯定从古以来师对于任何人总是不可少的,因为人不能“生而知之”,谁也不能没有“惑”──茫然不解的东西。因此,他认为师并不是什么特殊人物,而是一种“传道受业解惑”的人。他还认为人人都可以为师,没有社会地位(贵贱)或年龄(长少)的限制,只问他有没有“道”,有就可以为师,所谓“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接着(第2段),他慨叹古来的“师道”久已失传。现在一般人,既不能“无惑”,又“耻学于师”,所以越来越愚蠢。然后列举事例,论证这种“耻学于师”的风气实在是愚蠢而奇怪的。他说有一种人,即士大夫,对于儿子,则“择师而教之”;但对于自己,“则耻师焉”:这就是他们的不明。又有一种现象,广大的各行各业的人,即“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以彼此相师为耻;而“士大夫之族”,如果有人谈到谁是师,谁是弟子,则大家共同非笑,问其理由,无非是年龄、地位云云,这又证明了他们的智慧反而在他们所瞧不起的巫医等等之下,这不是很奇怪吗?再看(第3段),“士大夫之族”所崇拜的“圣人”没有一定的师,孔子的师有郯子、苌弘等,这些人都“不及孔子”。而且孔子还说过,三个人里面,一定有一个人是他的师。因此,作者得到另一个重要的论点,师和弟子的关系是相对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就是说,弟子可以为师,师也可以为弟子。所以师和弟子的关系的存在,最后结论很简单,不过是因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缘故。这也还是前文所提出的论点,即能者为师。

由此可见,《师说》不仅严正地驳斥了那些愚蠢的诽谤者,更可贵的是提出了三点崭新的、进步的“师道”思想:师是“传道受业解惑”的人;人人都可以为师,只要具有那样的能力;师和弟子的关系是相对的,某一方面比我好,在这一方面他就是我的师。这些思想把师的神秘性、权威性、封建性大大地减轻了;把师和弟子的关系合理化了,平等化了,把师法或家法的保守的壁垒打破了。这些思想是和他后来发展的“道统”思想矛盾的。这些思想是具有解放精神、具有深刻的人民性的思想。这是唐德宗时代在相对的稳定局面之下,城市繁荣、商业经济发展的反映。

因此,可以想象,这篇《师说》的流布,鼓舞和吸引了更多的青年后学,也因而招致了更多的顽固的“士大夫之族”的反对。实际上,韩愈也确乎因此官更难作,不断地遭到当权者的排挤。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贞元十九年(803),韩愈在监察御史的职位,第一次被当权的官僚集团赶出了长安,贬到阳山(今广东阳山),就是在作《师说》一年后。他这次被贬,原因可能很复杂,但照柳宗元所说,这篇《师说》至少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因为他由此“狂名”更大,为更多的顽固派所疾恶,更容易遭到莫名的排挤。然而韩愈在奖励后学这一点上,态度始终不变,只是到了元和以后,声势没有在贞元末年那么大就是了。到了宋代,有人为韩愈辩解,说他“非好为人师者也”(《五百家注音辩昌黎先生文集》卷十二引“洪曰”),这是说,由于学者归附,韩愈是不得已而“作之师”的。又有人以为韩愈“作《师说》,盖以师道自任”,但充其量不过“以传道受业解惑为事,则世俗训导之师,口耳之学耳”(俞文豹《吹剑三录》),这是指韩愈把师的封建作用大大地降低了。可见这篇《师说》的解放精神是不容易为一般封建士大夫所接受的。因此,它在当时的重大意义也就不难理解了。

韩愈师说原文及赏析2

原文:

师说

唐代: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赏析:

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理解韩愈以儒家道统的继承者自居,他“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目的就是要恢复自孟子后已“失其传”的儒家道统。正因为如此,他把“传道”视为教师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任务。“受业”“解惑”,都与此有关:“业”即“道之文”,指以“六艺经传”为代表的儒家经典;而“解惑”也是为了“明道”。由此可见,“师道”是贯穿全文的主线,“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个判断就是上述内容的高度概括。

对“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的理解。

有人认为这句话反映了韩愈轻视劳动人民的阶级偏见。但有人认为不能这样看,因为这句话所在的第2段,都是贬斥上层“士大夫之族”,褒扬“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古之圣人”的,“君子不齿”句的主语“君子”,是指韩愈贬斥的上层“士大夫之族”,而不是韩愈自己。韩愈在文章里一再用“君子”“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古之圣人”对比,贬前者,褒后者,当然不会把自己列入所谓的君子中,所以“君子不齿”只是对耻于从师的君子的讽刺,而没有对“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轻视。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评析:劈头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的论断,紧接着概括指出师的作用“传道受业解惑”做为全文立论的出发点和依据。然后句句顶接,推论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同时,一开头郑重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就隐然含有对“今之学者”不从师的批判意味,很自然地为第二段埋下了伏笔。本句翻译时要注意“者……也……”和“所以”在句式中的含义和作用。

运用:(翻译)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交授学业、解答疑难的。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评析:这一句是在前文已用老师的职能作出了理论论证和用孔子言行作了事实论证之后,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地得出了进一步的结论。这个结论,是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深化,也是对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进一步批判。说明了师生关系是相对的,教与学是可以相长的。这一句由“是故”引出,用“如是而已”结尾,化繁为简,既显见解的深辟透彻,又有一种高瞻远瞩的气势。

8.韩愈的师说原文及翻译 篇八

【原文】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jiē)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òu)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fǒu)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tán)、苌弘、师襄、老聃(dān)。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翻译】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疑难问题的人。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疑惑却不跟从老师学习,他所存在的疑惑,就始终不能解决。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拜他为师;在我之后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如果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学习,把他当作老师,我学习的是道理,哪里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因此,不论地位显贵还是地位低下,不论年长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唉!从师学习的风尚没有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们没有疑惑很难呐!古代的圣人,他们超过一般人很远了,尚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跟圣人相比相差很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为羞耻。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这个原因引起的吧!

众人喜爱他们的孩子,选择老师教育孩子;他们自己呢,却以从师学习为耻,这真是糊涂啊!那孩子的老师,教他们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并不是我所说的给人传授道理,给人解释疑惑的老师。不理解文句,疑惑得不到解决,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求教(意思是不知句读的倒要从师,不能解惑的却不从师),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的呢。医生,乐师及各种工匠,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中,如有人称人家为老师,称自己为学生,这些人就聚集在一起嘲笑他。问那些嘲笑者(嘲笑他的原因),他们就说:”那个人与某人年龄相近,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怎么能称他为老师呢?)以地位低的人为师,足以感到羞愧,称官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于谄媚。“啊!从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由此就可以知道了。医生、乐师及各种工匠,士大夫之类的人是不屑与他们为伍的,现在士大夫们的智慧反而不如他们。难道值得奇怪吗?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经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一类人,他们的道德才能(当然)不如孔子。孔子说:”几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就一定有我的老师。“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弟子强,听闻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主攻方向,像这样罢了。

李蟠,十七岁,爱好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学习了,不被世俗的限制,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遵行古人从师学习的风尚,特别写了这篇《师说》来赠给他。

【注释】

[1]学者:求学的人。

[2]道:指儒家孔子、孟轲的哲学、政治等原理、原则。可以参看本书上面所选韩愈《原道》。

[3]受:通“授”。传授。

[4]业:泛指古代经、史、诸子之学及古文写作,可 以参看本书下面所选韩愈《进学解》中所述作者治学内容。

[5]人非生而知之者: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之,指知识和道理。语本《论语·述而》:“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论语·季氏》:“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孔子承认有生而知之的人,但认为自己并非这样。韩愈则进一步明确没有生而知之的人。

[6]其为惑也:他所存在的疑惑。

[7]闻道:语本《论语·里仁》:“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闻,听见,引伸为懂得。道:这里作动词用,学习、从师的意思。

[8]从而师之: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师之,即以之为师。

[9]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管他的生年是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庸,岂,哪。知,了解,知道。

[10]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知识、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意思是谁懂得道理,谁就是自己的老师。

[11]师道:以师为道。即学道。道,这里有风尚的意思。

[12]出人:超出(一般)人。

[13]众人:普通人。

[14]耻学于师: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15]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益,更加,越发。

[16]惑矣:(真)糊涂啊!

[17]彼童子之师:那些教小孩子的(启蒙)老师。

[18]句读(dòu逗):也叫句逗。古代称文辞意尽处为句,语意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逗),句号为圈,逗号为点。古代书籍上没有标点,老师教 学童读书时要进行句逗的教学。读,通“逗”。

[19]或师焉,或不(fǒu)焉:有的(指“句读之不知”这样的小事)请教老师,有的(指“惑之不解”这样的大事)却不问老师。“不”同“否”。此句翻译时应注意交错翻译,详见下文翻译。

[20]小学而大遗:小的方面(句读之不知)倒要学习,大的方面(惑之不解)却放弃了。

[21]巫医:古代用祝祷、占卜等迷信方法或兼用药物医治疾病为业的人,连称为巫医。《逸周书·大聚》有关于“巫医”的记载。《论语·季氏》:“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视为一种低下的职业。

[22]百工:泛指手工业者。

[23]相若:相象,差不多的意思。

[24]位卑则足羞:(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耻辱。

[25]谀(yú):阿谀、奉承。

[26]复:恢复。

[27]君子:古代“君子”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地位高的人,一是指品德高的人。这里用前一种意思,相当于士大夫。

[28]不齿:不屑与之同列,即看不起。或作“鄙之”。

[29]其可怪也欤:难道值得奇怪吗?其,语气词,起加强反问语气作用。

[30]圣人无常师:《论语·子张》:“子贡曰‘……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夫子,老师,指孔子。子贡说他何处不学,又为什么要有一定的老师呢!

[31] 郯(tán)子:春秋时郯国(今山东郯城一带)的国君,孔子曾向他请教过少皞(hào浩)氏(传说中古代帝王)时代的官职名称。

[32]苌(cháng)弘:东周 敬王时候的大夫,孔子曾向他请教古乐。师襄:春秋时鲁国的乐官,名襄,孔子曾向他学习弹琴。师,乐师。

[33]老聃(dān丹):即老子,春秋时楚国人,思想家, 道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曾向他请教礼仪。

[34]三人行句:语本《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5]不必:不一定。

[36]术业有专攻:学问和技艺上(各)自有(各的)专门研究。攻:学习、研究。

[37]李氏子蟠:李蟠(pán盘),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进士。

[38]六艺经传(zhuàn):六艺的经文和传文。六艺:指六经,即、《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经:两汉及其以前的散文。传:注解经典的著作。

[39]不拘于时:不被时俗所限制。时,时俗,指当时士大夫中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于,被

[40]余嘉其能行古道。嘉:赞许

[41]贻:赠送

[42] 不齿:不屑与之同列,表示鄙视。 齿,原指年龄,也引伸为排列。幼马每年生一齿,故以齿计马岁数,也以指人的年龄。古人常依年龄长少相互排列次序。本句反映封建阶级的传统偏见。

【赏析】

《师说》是唐代大散文家韩愈所作的一篇有名的说理文。文章写在公元八百零三年,这时韩愈虽然才三十五岁,官职也不很高,但是他在文坛上已经有了名望,他所倡导的古文运动也已经开展起来。韩愈为了能使古文运动得到更好的开展,他不仅自己从理论到实践刻苦努力,而且广泛地同青年后学交往,给他们具体的指导和帮助。韩愈的这种作为,是六朝以来长期所没有的,因而人们往往引为怪事,以至纷纷议论和责难,指责他好为人师。但是韩愈处在这样的环境中,仍然无所畏惧,继续为开展古文运动而努力。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盖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讥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可见韩愈写这篇文章,是为了纠正当时社会上不重视求师学习的不良风气,也是对那些诽谤者的一个公开的答复和严正的驳斥。

文章一开始,作者就强调了从师的重要性,论述了为什么要从师和从什么人为师的道理。这里所说的古之学者,不仅指古代作学生的青少年,也包括古时有志于学问的成年人。文章论述老师的基本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传道,就是传授儒家的道统;授业,就是讲授古文六艺之业,解惑,就是解释对前两者的`疑惑。韩愈认为人不是生下来就什么都懂得的,谁都不可能没有疑惑,因此谁都不能没有老师;如果有了疑惑而不向老师请教,那末疑惑也就不可能得到解决。什么人可以为师呢?他说:比我年长的人,比我先懂得道,我可以拜他为师;比我年轻的人,也比我先懂得道,我也可以拜他为师。我所要学的是道,哪用得着去管他们的年纪是比我大还是小呢?所以,不管是社会地位高的贵人或者是社会地位低的普通人,不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只要他懂得道,就可以拜他为老师,向他学习。韩愈拿道的有无作为选择老师的唯一标准,认为只要合乎这点,地位高低、年龄大小都可以不必考虑。这一段主要是从理论上提出论题,是全篇所要论证和宣扬的中心思想所在。下文都是根据这一论题所作的具体阐发。

第二段,作者就拿上面讲的理论来批判当时人们不重视师道的不良风尚。作者先以感叹语气,惋惜古人优良的从师风气没有能够流传下来,底下就连分三层用对比的方法来写。第一层,作者以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作对比。古代圣人具有过人之才,尚且拜师求教,虚心学习;而现在有许多人的才智跟圣人相差很远,却反而以向别人学习为可耻。他指出:圣人的所以具有聪明才智,愚人的所以愚昧无知,这种分野的根本关键,就在于他们能不能尊师重道,虚心学习。文章在肯定了尊师重道的必要性以后,第二层就深入一步揭露有些人对待师道的错误态度。这一层,把为子弟选择老师跟自己不愿拜老师作对比。批评有些人为子弟选择老师,自己却耻于从师。同时指出那些子弟的老师,也只是教人句读,并不能够尽到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学习句读要拜人为师,而大道茫惑不解,却不愿拜人为师,他认为这种人小的学了,大的丢了,实在看不出有什么高明的地方。这一段的第三层,作者又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作对比,来批判当时士大夫们的不能尊师重道。巫医乐师百工这些下层社会的人都不以拜师学习为可耻,而士大夫们一听到人家说老师弟子的事情就聚拢来嗤笑人家。问他们为什么?他们说,那个做老师的和学生的年纪差不多,道术也差不多啊!这些人认为:向社会地位低的人学习是很羞耻的,而向官位显盛的学习又显得有点阿谀奉迎。这样,师道的不能恢复,其原因也就可想而知了。巫医乐师百工等人,社会地位低下,是士大夫们认为不足挂齿的,然而现在这些士大夫们的聪明才智却反而不如他们了,这实在是一种奇怪的现象!这一层,作者把师道之不振,完全归咎于当时的士大夫们,说他们的聪明才智,实在连巫医乐师百工等普通人都不如!这里一连三层,都列举事实进行对比,有力地批判了当时士大夫们不能尊师重道的愚蠢,表露了作者对这种不良风尚的愤懑情绪。和文章第一段的总的论题相对照,可以明显地看出文章步步深入展开。

第三段,文章又转入正面阐述,以当时人们奉为至高无上的大圣人孔子的言行作证,来说明人必有师,人们应该多方面地向别人学习,而老师和学生也只是相对而言的。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都是春秋时代的学者,传说孔子曾经向郯子请教官职的名称,向苌弘访问古乐,向师襄学习弹琴,向老聃学习周礼。这些人的贤能,在总的方面都远不及孔子,而孔子尚且愿意向他们学习,这说明孔子是很善于学习的。他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一句意义深长的名言。韩愈在这里拿孔子的言行作为例子,主要在于说明不一定自己不如别人才向别人学习,鼓励人们应该虚心好学。他认为学生不一定都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什么都比学生高明,只是他们闻道先后的不同,术业有专攻不专攻的区别罢了。

最后一小段,简要地说明本文写作的原因是:十七岁的李蟠,儒家的主要经典著作都已学过,他没有被时下的不良风尚所束缚,现在又来我这里求学,我赞赏他的能行古道,所以作这篇《师说》送给他。

9.《师说》读后感 篇九

韩愈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那是由于人有思想,能够进行独立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许多的疑问。从小到大,我们都在不断地提出问题, 很小很小的时候,或许会问:我们是从哪里来的?长大一点点后,我们会问:地球为什么绕着太阳转?进入青春期后,我们会开始对周围的环境感到不可理喻,或许你会问:为什么农村和城市的孩子会有区别,为什么城里人都要戴着有色眼睛看人?而现在的我们更多的是对人生问题感到迷茫和困惑,我们不禁会反问自己:究竟是该追求自己的理想当个闪亮明星演自己的戏还是该随波逐流当个普通观众?有这么多的问题填满我们的生活,我们该怎样为这些问题找个合理的解释?

人并非一开始就充满智慧的,而是在不断地反思和求知中拥有智慧。当我们的脑海里产生一个问题时,而我们现有的智慧无法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一个能够给这个问题配个合理解释的人,至于这个人是美是丑是高是胖是老是少于问题本身是毫无冲突的,我们姑且把能解答我们提出的问题的这类人一个代号:师。师者之所以可为师,那么他所拥有的学识和智慧是可以为我们所学习采纳的。人在不断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过程,其实就是一种不断地自我认识自我突破的过程,只有我们自己本身才能为自己所提出的问题一个合理的解释,这跟上面的从师而问焉并没有丝毫的冲突。因为即使别人的知识多么伟大,那都不属于自己,别人只能提供一个思考的方式,真正的解答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发现。如果没有认识到这点,那么即使自己变得很博学,脑子里的都是别人的知识和智慧,而自己仍旧是愚钝的。

释迦摩尼佛拥有大智慧,k弘扬佛法,希望众生得以摆脱苦难得到自由。k的追随虽成千上百,但真正能大彻大悟立地成佛的人却寥寥无几,为何?因为世间没有救世主,能够解救自己的只有自己而已。即使把佛法所弘扬的要领牢记于心,却没有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真正认识自己,那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解脱。

人只有真正去思考才会发现问题的存在,当我翻开一本书籍去倾听一些伟大智者的轻声耳语,去体验形形色色小人物的人生百态,去感受一段历史所带给你的巨大震撼,当我真正打开心扉去接受一切事物所带给我的感动。我才发现自己原来是如此的渺小,犹如浩瀚宇宙中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有太多的问题值得去思考去解答。真正圆满的人生并不是平庸地度过一生而是用一生的时间去完成一份没有标准答案的问卷。

只有那些愚昧得不自知的人才会取笑渴望求知的人,只有无知的人才会以不耻下问为耻。但凡事存在就有其存在的`条件,我认真的思考过这个问题,得出的答案竟让我自己感到震惊,但我又不得不承认自己曾是这愚昧无知中的一员。就我本身而言,从小学到大学的求学历程中,从最初的班级佼佼者到后来的中等生再到后来的后进生,我发现当自己曾受惠与这成绩当道的教育体制。当你成绩好时,走到哪里大家都会为你冠上“好学生”的头衔,这时盈灌于耳的表扬夸奖竟让人飘飘然,感觉自己聪明绝顶,拥有着天底下最宝贵的智慧,对那些整天追着老师问东问西的人不免有些轻蔑之感,心里暗暗偷笑那人真笨。后来,上了一所重点高中,才发现原来外面的世界那么大,聪明的人那么多,而自己只是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

的人,当初的骄傲被一扫而空,我成了大家眼中的差生。我不敢追着老师问这问那,我害怕别人轻视的眼神,就如当初的我一样,为了掩饰自己的无知,我装作一副不关心不在乎成绩的模样,至少能为自己烂的透顶的成绩找个合适的借口,瞒过其他人,但始终瞒不了自己。我想那时的我该是多么地愚昧啊。在大学,自己也还没学聪明,我不屑与那些小学毕业初中毕业就辍学的同学交谈,我总为自己冠上一个大学生的头衔,总以为自己比别人高一等,其实不然,真正比我聪明的人多得去。我只是把自己关在自己的世界中自我欣赏,自我麻痹,而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我是多么庆幸自己能找到自己的弱点,我渴望摆脱过去的愚昧,以一种新的方式开始自己新的生活。

其实在中国这样一种分数是王道的教育制度下,产生这样一种结果是可以预见的。分数可以代表一切,分数决定一个人的聪明与否,分数同样也可以影响一个人的命运。我曾有过一次的家教经历,从那段经历中我体验到做为一个教师的无奈和做为一个学生的悲哀。那是一份暑假兼职,每天我要从家里出发坐一个多小时的车到城里给俩小孩做辅导,工资还是相当可观的。刚接受这份工作时,我想的是不就教教小学数学语文的,没什么困难,但当我真正开始这份工作时,我才发现自己错了。城里的小孩有自己的思想,不爱读书,他们的父母管不动也不知道怎么管,只能找个家庭教师来帮忙管管,毕竟孩子还是比较怕老师的。这对于第一次当家教,从学生角色转变成老师的我来说竟不知从何管起,我想把自己的知识教给他们,但他们却一点都不听还耍脾气,我冲他们发火威胁他们,他们却比我还强势。回家后,我想了很久,强行逼着他们学习到底是不是正确的,在学校老师说的那些要给孩子充分的权利和自由,不应该逼他们去做不想做的事,但如果这样做了,家长所提出的要求和任务我就没办法完成了。我进行了一次激烈的思想斗争,最后还是妥协于眼前的利益,我继续对孩子进行一场无止尽的唇击战,我妄想用自己的喋喋不休来掩饰我内心的不安,只要我有教,那么孩子听不听不那么重要,只要家长看见我有在完成任务就好了。在我辅导的孩子中有一个特爱画画,可是她的父母说她数学不行,别人的孩子都能背九九乘法表了,她加法还不会,为了让她赶上其他小孩,他们吩咐我在数学上多教教她。但她才学前儿童啊,想想咱学前儿童都在干啥,捏土玩泥巴办家家,这么个小小孩子就要学加法,我真想给她父母建议让她自由选择她想做的事,而不是坐在桌子前做如此乏味的数学题。可我没说出口,我不擅长与家长进行交流,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刽子手,正在扼杀一个充满艺术细胞的天才,我的内心有着说不出的难过。就这样在煎熬中度过了几日,我发觉我不能够再继续下去了,以谋杀孩子的童年来谋取利益,我于心不忍,于是我辞去了家教的工作,并且下定决心不再干这样违背自己内心的事。

现在我常常在想,究竟教师该以一种怎样的方式来教导孩子,韩愈说的: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但我觉得教师不是单纯地把自己的思想强加在孩子身上,而应该认真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让自己的思想和孩子的思想碰撞出绚丽的火花,这才是智慧的光芒。教师应该交给孩子的不单单是书本的知识,还应该交给孩子一种感受爱和美的能力,只有当孩子内心充满爱,他才会思考周围的一切,去倾听他人的内心,只有当孩子去感受大自然的一切美好事物,他才能富有创造力。

10.《学记师说劝学解》读后感 篇十

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记师说劝学解》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学记》这篇文章,在没读之前并没有感到陌生,因为上学时曾学过、也背过。毕业这几年来,还从没有再读过,慢慢地就不会背了,甚至淡忘到只记住了一些备考时经常用到经常用到的话语,但也总是不求甚解,“教学相长”、“因材施教”、“玉不琢,不成器”、“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等,但也总是不求甚解,只为考试拿分。寒假期间,有幸在校长的带领下又拿起了《学记师说劝学解》这本书,尤其是再读《学记》这一部分。让如今从学生到教师刚刚完成身份转换的我,有了和当初不同的心境和理解。其中论述了大量的教育原理、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教育的大问题,每一点都令我深思。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发扬学生的优点,克服学生的缺点,纠正他们的过失,这就是教育的目的。教学路上,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给予他们鼓励与关爱,同时,真诚地帮助他们改正缺点。另外,我们自己也需要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学无止境,当今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远比我们想象中要快,若是我们止步于当下,当我站在三尺讲台上,我又该如何讲授知识呢?在同学们突发奇想提出触及我们盲点的问题,我该怎么办?难道要用诸如:不要说与课堂无关的话题,之类的话语来打压吗?自然是不能,所以我唯有不停地学习,不断更新我所拥有的知识。书本教会我们的,远远不止课文上的那些文字,我们需要开阔我们的`视野,看到更广的知识,和学生一起学习进步。

11.韩愈师说赏析作文 篇十一

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出生在一个中下级官僚家庭和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较好的但又是比较正统的儒家教育。叔父云卿、伯兄韩会都是倾向于儒家复古运动的人物,这对他都有一定的影响。

韩愈3岁时父母双亡,靠伯兄韩会生活,韩会去世,由寡嫂郑氏抚养成人。家庭的不幸,促使他刻苦努力,认真读书,尽通《六经》的百家学。25岁成进士,但仕途不顺,历经坎坷。先后曾任汴州观察推官、四门博士、监察御史等官职,因上疏指斥朝政,被贬为阳山令。后从裴度平淮西吴元济有功。升为刑部侍郎。因谏迎佛骨,触怒宪宗,几乎被杀,被贬为潮州刺史。后改任袁州刺史。穆宗即位后,被召回任国子学祭酒,后历任兵部侍郎、京北尹兼御史大夫,吏部侍郎等职,57岁去世。

韩愈生于安吏之乱以后的中唐,一生历经代、德、顺、宪、穆五个皇帝执政的时代。这一时期虽然有过几十年苟安的太平,社会生活相对稳定,的人民都希望能够有一个“中兴”的局面出现,但当时唐朝已经腐朽,藩镇割据和政治腐朽的局面已无法挽救,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央集权的国家政权和割据的地方势力之间的斗争。佛道二教的盛行,大量的僧侣,道士已形成一种特殊势力,“他们不耕而食,不织而衣。” 一些人在寺院、道院庇护下逃避赋税,国家收入减少的,劳动人民的负担加重,使得社会矛盾更加尖锐,佛教虽有麻痹人民革命意志的的作的用,有利于封建统治阶级,但它不侍君主,不负担赋税,却直接触犯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因之与统治阶级的利益是有矛盾的。韩愈深通儒经,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他反对佛教,主张发扬儒家的道统,是有其社会历史根源的。

韩愈的主要政治思想是恢复儒家道统,他所说的道统就是历代相传的孔孟之道。他主张施“仁政”反对官吏横征暴敛,要求朝庭宽免赋税徭役,关心民间疾苦。强调“三纲五常”,用儒家经典《诗》、《书》、《易》、《礼》、《春秋》等教育人民。他反对佛教的目的是为了提倡儒家的正统思想,但在当时有维护统一的意义,客观上有其进步的一面。但他继承了董仲舒的“性三品,说,宣扬君权至上,强调封建的等级制度,认为这种制度是与生俱来,不可改变。他说“是故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民者,出粟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者也。君不出令,则失其所以为君:臣不行君之令而致之民,则失其所以为臣;民不出粟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则诛。” 这段话是他对儒家政治核心思想的概括。他主张“文以载道”,提倡古文运动,实际上是为复兴儒学服务的。他的许多政治思想,都反映在他所写的一系列文章中,如《原道》、《原性》、《原人》、《谈苟》、《谈墨子》、《远浮屠文畅师序》、《州孔子庙碑》等。

韩愈继承并发扬了儒家重视教育的传统,无论担任教职或地方官时,他都十分重视教育,做了许多发展教育的工作,直接间接地培养出一批人才。他一生提倡古文运动,强调“文以载道”。在他写的文章中有不少关于教育的观点,有的直接谈教育,如《师说》、《进学解》以及一些书信等文章,也有的用寓言形式写的杂文,如《说马》等用形似写物,实系写人的手法,以马喻人,论述了选材、用材之道,文笔通畅、言简易赅、鲜明生动、寓意深刻、耐人寻味,实系千古难得之好文章。

韩愈的教育思想是直接为他的政治目的服务的。因此,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传“先王之道”,宣“圣人之教”,教育的内容当然主要是儒家经典。韩愈曾长期从事教育实践。故在教学和学习方法方面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在他的文章中也有阐述。他还特别论述了师资问题,讲到教师的作用、地位等问题,至今仍有借鉴的意义。

《师说》是唐贞元十八年(公元8)韩愈任四门博士时,针对当时耻于为师,不重视师道的风气,而写的一篇文章。他不顾流俗的诽谤,不但自己敢于为师,而且写了此文,阐述自己对师道的看法。文章说理清晰,感情充沛,说服力强,是一篇难得的好文章。

(一)教师的任务

文章明确指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就是说教师的任务有三:

1.传道。韩愈所说之道就是儒家之道,即传“先王之道”,宣“圣人之教’。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进行思想品德和政治思想教育,这里当然指封建社会的封建道德和为封建统治阶级政治服务的政治思想教育,也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这是首位,也是根本。

2.受业。所谓“受业”就是指传授什么内容。既然传封建之道。当然要教以封建之业,就是传授儒家的经典,为了使学生能够掌握这些知识,必然教给学生读写算的能力,也就是使学生受到文化知识拄能方面的教育。这里所说的“受业”,也就是“授业”的意思。

3.解惑。所谓“解惑”是指在传道受业过程中,学生总会遇到许多不明白的事,教师的任务就是解答学生在传道和受业方面的疑惑。

以上三方面不是并行的,而是以传道为主。受业与解惑是为传道服务的。当然,只说传道,没有受业,道亦不存。如不解惑,则道不明。所以三者虽有主次,但又相互联系,缺一不可。韩愈所以明确指出传道、受业、解惑为师者的任务,恐怕就是这个道理了。既然是一切为了传道,那么教师首先是为了传道,如果只习其句读,而不知道传道,那就是“小学而大遗”。意思就是说,如果只教给学生一些书本知识,而不传道,就会因小失大,失去教师的作用,不能完成教师的任务,短短的几句话就把教师的本质说清楚了。如果我们把道理解为社会主义之道,用社会主义的教学内容去传社会主义之道,也就是说进行社会主义的思想品德教育。韩愈对教师任务的论述同样可以为我们所用。用它来说明智育和德育之间的辩证关系,也是合理的。

(二)教师的作用

《师说》中开宗明义第一句话就说“古之学者必有师”。为什么必有师呢?韩愈说:“人非生而知之者”既然不是“生而知之”,就需的要有人为他传道。既然不是“生而知之”总会有疑惑不解之事,就需要有人为之解惑。这样短短的几句话,就说明了师的重要,如果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进一步说明了从师的重要性。

(三)什么是师

上一篇:创业计划竞赛简介下一篇:人物动作描写说课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