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德育课中的应用(精选15篇)
1.案例教学法在德育课中的应用 篇一
体验式教学在中职德育课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体验式教学是以“教学活动过程就是学生生命体验的过程”为课程实施的价值取向的教学方式,是实现学生素质实质性发展的一种比较理想的教学方式。具体而言在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大量创设生活情境,启发、引导学生,让学生在源于学生自己亲身经历的真实生活中深层体验,再在典型的生活情境中感悟生活的本质和道理强化认知,最后将道德认知、信念和情感外化为道德行为,指导自己应该怎么做,而且准备怎么做,在生活中内化践行,并且让学生关注身边人,关心身边事,在生活中学习,向生活学习,让生活成为我们的德育课堂,切实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和持续性。我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讲述体验式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一、课堂教学中采用多元互动的体验教学 1.角色体验活动
角色本指戏剧舞台上所扮演的剧中人物。1935年,美国社会学家米德最先将角色一词引入社会学领域中,后来逐渐发展形成角色理论。角色理论认为:社会中的人是它所扮演的各种角色的总和。一个人就是通过扮演各种角色来了解社会上各种行为习惯和行为规范。在我们的教学中,可以将与社会现实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比较密切,结合教学内容可以组织学生编排写教学小品,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来体验现实生活,从角色扮演中获得真实的感受和内心的体验。如《礼仪修养显个人魅力》中设计就可多次的角色扮演来创境激趣,让同学当一回纪检干部,模拟检查全程。在体验导行环节,让学生扮演校园导游,向来宾介绍学校。
在心理健康课的内容感恩——体验母亲的辛苦,可以设计一个角色体验——十月怀胎。
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两个分别重达3公斤的沙袋拿出来,让学生体验母亲十月怀胎的辛苦。
在同学们的大笑声中,有两个男同学勇敢地走了上来表示愿意试试。教师把两个沙袋分别绑在两个同学的肚子上,然后请他们绕着课桌在教室里走三圈,两位同学明显地感到吃力。在同学的哄堂大笑中他们又站在了讲台旁,然后教师请这两位同学说说感受。一位同学说:“肚子感觉老往下坠,很不好受,我出生时超重,有9斤多,我母亲太不容易了!”另一位同学说:“让我走三圈没问题,如果这个样子让我绑上十个月,那我可吃不消。我母亲太伟大了,我以后要好好孝敬她。”
这两位学生的天真无邪的发言赢得了同学们的一阵掌声。教师又请了两位女同学尝试了这种亲身体验,由于两位女同学相对瘦弱,因此她们的感受更加强烈!上诉案例就把学生置身于某一种情景中,让其去体验去感受,从而获得情感上的认同,认识上的提高,进而去指导学生们的行为实践。
2.游戏活动体验
游戏活动作为一种体验式教学的一种方式,在我们的心理健康课程中的引用特别多。在上合作精神培养的主题时,就设计了3个的游戏活动。分别是人椅游戏(全班同学分成4组,每组10人,各组同学站成一列,双手搭在前面同学的肩上,身体靠后坐在后面同学的腿上,保持上半身挺直,看哪组同学坚持的时间更长(其中只要有一位同学失败就判定整组出局);解手链(让每组圈着站成一个向心圈;教师说:先举起你的右手,握住对面那个人的手;再举起你的左手,握住另外一个人的手;现在你们面对一个错综复杂的问题,在不松开的情况下,想办法把这张乱网解开;);背靠背(每组同学背靠背成一圆坐下,双手分别穿过左右相邻同学的手臂并回到胸口相握,然后整组一起起立(在过程中双手不得放开)。
此外,在我们的其他德育课程中也有运用,在讲关于“自由”概念的教学,教师让两个学生双手交叉分别握住对方的手腕,比赛看谁先挣脱对方。起先,他们互相拼力气,而后,其中一个松开了双手,做出胜利者姿势。同学们恍然大悟给予他掌声。问:“什么是自由?学生说“对游戏规则有真正认识就是自由;又问:谁导致你不自由?学生说:自己;再问:怎样才能对规则有真正认识?学生说:智慧、能力。游戏间的师生对话,就是关于“自由”概念的最好解释了。游戏的形式具体、简单,但能够使学生在活动中对知识体验、理解更好直观,同时,游戏是双方在交流中开展的,它也为学生的群体参与创造了可能。
3.课堂互动式体验活动
现代教育学认为,学习是一个交流与合作的互动过程。学生获得知识并不是简单地接受知识,而应在体验、顿悟和创造中学习,通过有目的的观察、操作、实验以及合作交流等行为,由外到内主动构建自己的认知、经历,在原有认知经验的基础上,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认知经验的相互作用下,从而在合作体验中获得知识,使自己得到发展。
在我一次外出听课中,曾看到这样一个教学片断:学校的老师通过校园实拍的图片,展现一个学生乱扔包装袋的情景。提问:“如果你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这位教师没有叫学生直接站起来回答(因为我们都知道,如果只是单纯地叫学生直接回答,那他们肯定都回说“我会把这个包装袋捡起来扔进垃圾桶。而事实上我们很清楚有多少学生会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这么做呢?)为了引出学生真实的想法,这个教师设计了一种“实践卡片”。所谓的“实践卡片”是一张纸,让学生把真实的想法和做法写下来。而这张纸是学生个人所有,上面可以不署名,没有他本人的同意,其他的同学或老师都不能看,不对这些想法发表意见,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生讲真话。就上面这个问题,这个老师在征求了一些同学的同意后公布了几个学生的想法,应该说是非常真实的想法。
有这样一些:“我很想捡起来扔进垃圾桶,但是我又怕被别人说我假清洁,所以我没捡。”“我不会捡,我在这里做好事,老师又没有看到,又不会表扬我。”“这又不关我的事,有同学打扫的,干嘛去捡啊。”还有一部分的同学写到:“如果旁边的同学去捡,那么他也捡。”只有极少数的同学写:“校园清洁卫生是靠大家保持的,人人有责,所以我会去捡。”听到这儿,不由感到学校德育工作却是很艰巨,小小一件事,在他们心里,居然会有那么多的想法。(学生知道校园环境需要每个人来维护,应该随手捡起垃圾,而事实上真这样做的人少之又少。)由于认知和行为之间缺少情感的驱动,最终导致知行脱节。
这位教师很睿智的在引导学生进行情景体验,而且把这种体验也拓展到课后的实践。因为他是班主任,所以他还设计了这样一个小片段:让几个平时不爱护清洁卫生的学生打扫一周学校的垃圾堆,使之充分感受垃圾带给自身的痛苦,也感受平时同学们打扫垃圾带来的麻烦。然后每人写一篇心得体会,班会课的时候朗读。他们通过亲身体验,都深深感到了垃圾带来的危害,而听的同学听到身边的同学的现身说法,心里也都有触动,这样就把知识的落实与情感的体验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这就让我想到两年前我们针对随手乱丢垃圾的同学惩罚一样,一旦发现他们随手乱扔垃圾,就请他们做“文明督导员”,让他体验到做这个工作的艰辛(主要时间的约束,占了他们大部分的业余时间),以此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4.体验性阅读活动
体验性阅读活动是以情境资料为基础,以平等交流为方式,以情感体验为核心,以精神升华为目的的一种阅读教学形式。体验性阅读旨在促进和帮助学生内省体察,使学生在体验感知的过程中,丰富思想情感,认知未来世界。案例一:以教学“人生价值”为例,“人生价值本来就是青少年十分关注但又十分困惑的问题,而教材的处理十分简单,很难让人生价值的概念、原理真正融入到学生的脑海。要使学生对“人生价值”产生思考,引起内心的思考,产生心灵的共振,这才是教学的关键。
5.课堂实验活动体验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知、情、意、行等因素协调发展的结果,实践体验是促进学生知行统一的重要途径。只有实践才能把学生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明理、激情、导行等都离不开实践。课堂实验活动是学生实践体验学习的形式之一。由学生活动——分析——总结,再到教师归纳讲解,学生从被“灌输”的角色中解脱出来,有了平等参与教学的机会,即获得了感性的体验又进行了理性的思考,从被动的地位转变为主动的参与教学的地位,由此构筑起师生交往对话的平台,创设了情趣盎然的教学情境,加强了师生互动,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
案例:从放东西说起——主次矛盾原理教学 教具:一只广口瓶,一些大小石块和沙子
教师先将大石块放入瓶中,直至不能再放入为止。然后问学生:瓶子是否已满?学生答:满了。教师再将小石块放入瓶内大石块的间隙中,直至不能再放入为止。再次问学生瓶子是否已满?学生已悟出什么,回答说未满。教师问为什么?学生答还有沙子可以放入。教师称赞说对了,然后再放入沙子,到满为止。
教师:请同学们思考,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学生肯定会有各种各样的回答,如工作再紧张,总有空闲时间,要学会钻空子等。无论怎样活动,只要有道理,教师都应予以肯定。
教师:那么回答的都很对,但我想告诉你们一个更深刻的道理,请大家继续看实验。
教师先将小石块放满瓶子,然后问能否再放入大石块,学生答不能;教师问能否放入沙子,学生答可以。教师再将小石块倒出,然后用沙子放满瓶子,再问能否放入石块,学生肯定答不能。到此,实验完毕。
教师:现在,请将前后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看它能说明什么道理?学生讨论活动后教师归纳总结,引出教学主题。
教师:人总有许多事情要做,但事情总有大小之分。如果先做小事,就像先放沙子,结果必然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最终失去抓大事,去的大成就的机会。这个道理在哲学上就叫做主次矛盾关系原理。原理说明,教学任务完成。
二、丰富多彩的课外体验法
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教育过程最优化”,即指教师有目的地选择组织教学过程的最佳方案,使教学达到最佳的效果。德育课教学的最优化,一方面要立足于课内,以课内为基础;另一方面,还应努力课外发展,使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起来,使小课堂连着大世界,才能使教学更上一层楼,达到德育课教学的真正目的。
1.课外作业体验
比如在讲授“社会保障制度”这一内容时,为了让学生认识社会保障制度,以“了解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为题目,布置课外预习作业,让学生充分利用亲友、传媒的帮助,用“读书”、“访谈”、“调研”等方法,从多角度了解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组织交流时収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作业布置中设计了“收集本校(最好是本专业)在自己岗位上成才的优秀校友的先进事迹。
2.社会实践活动体验(注意安全)
如组织学生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与自然、社会的直接接触中亲身进行观察、实验、收集信息等体验互动,从而获取经验和知识,培养实践能力。
如第九课《预防一般违法行为》第一框题《认清违法危害》,教材主要介绍了违法行为的含义和类别,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类别以及处罚方式。
A.实践活动的时间、场所。活动场所:增城市拘留所。B.活动目的。
让学生在实情调查中获取直接经验,在实践中感知违法行为的危害性,学生亲眼所见比教师的理论说教更有说服力。违法人员被短期剥夺人身自由关押拘留所,这是最真实又最有威慑力的案例,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违法危害大,违法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C.活动环节说明。1)参观拘留所。
在教师的带领下,由拘留所工作人员指引,一边参观一边听拘留所教员的讲解,一边记录或拍照(得到允许的情况下)。参观内容包括被拘留人员的住宿场所、学习场所、宣传栏和图片展览厅等。
2)访问交流。
访问对象主要是违法人员,按照拘留所的安排与拘留所人员进行分组交流,每一组调查对象都包含了四类常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违法行为,队员间分工合作完成访谈任务,既有集体交流又有个别访谈。
3)完成调查任务。
完成调查表、整理搜集到的图片资料,每个人写一份心得体会或调查报告,制作一份行为自查和行为规划书,并以创意形式将以上资料制作成普法宣传材料,创意形式可以是报告会、法制讲座、主题演讲、图片展览和动画制作等。
活动效果
百闻不如一见,见了豁然开朗。
在参观中,学生亲眼看到了违法人员被拘留后失去短期自由的生活状况,《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宣传资料,卖淫、吸毒、无证驾驶、赌博、结伙斗殴等违法行为对社会、家庭带来各种危害的真实图片,那些过去对违法行为只停留在听说层面,甚至认为违法行为离自己生活很远的学生,不由心中豁然开朗,产生了这样的感悟:违法行为原来就在我们身边,而且带来很大危害,不仅损害社会和他人的利益,还会导致家庭不幸、失去自由、害人害己。
零距离接触,触动守法的神经。
学生通过访问违法人员,听他们讲述自己违法事件的经过及所受的处罚、违法后的感受及对学生的劝告,很多人在讲述中流下了后悔的泪水,学生产生了深深的触动:这些被拘者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坏,很多本来都是善良人,有些人因无知而犯了法,有些人因为法制观念不够强而犯法,而违法都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因此,我们要树立牢固的法制观念,好好学习法律,做个遵纪守法的人。
亲历现场调查,目标顺利达成。
调查任务包括搜集关于违法行为的图片、资料,记录访谈违法人员的内容,撰写调查报告或参观心得体会,制作行为自查和行为规划书,制作普法宣传创意等。调查的人员包括违法人员、拘留所教员及其它工作人员,要求通过调查了解违法行为的相关知识,获取真实案例,会运用违法行为知识分析调查到的案例,不仅自己有深刻的感悟,还要向他人宣传守法观念。学生通过完成调查任务,收集到了大量的图片资料,撰写了有真情实感的心得体会,提高了分析能力,提出了富有想象力和创新性的普法宣传创意。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再次进行思考,加强了对违法行为危害性的理性认识,不仅自己树立了知法守法的法制观念,还产生了向他人宣传守法观念的社会责任感。如此,活动目标顺利达成。
3.探究学习体验
强调学生要用自己的头脑亲子获得知识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如在关于讲述如何调节情绪就可采用探究学习,设置“小梅的一周”,让学生在体验小梅心情的同时学会更好的调节情绪。
以上就是体验式教学在中职德育教学中的应用,当然要提高中职德育课的实效,还需要在学生的体验中进行感悟、践行,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课堂尽情张扬生命色彩,使每个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使课堂充盈着生命的活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案例教学法在德育课中的应用 篇二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2009年选修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的110名学生,均为大一新生,年龄18~21岁,涵盖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预防医学等专业。将110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5名,对照组55名。两组学生均使用《大学生健康教育》课本,由同一教师执教,授课时数相同。两组在性别、年龄、专业分布、使用教材等方面相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均具可比性。
(二)教学方法
1)对照组采用PBL教学法教学。在课程开始前,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精心挑选案例并设计好相应要提问的问题,同时要求学生根据教学计划做好预习。上课时教师先将案例用幻灯片的形式展示给学生,5分钟后随机抽取2位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回答的情况做好解答并适时引导学生回到正常的上课模式中,然后讲述,对于不重要的内容可一带而过。
2)实验组采用PBL结合案例教学法教学。与PBL教学模式不同的是教师先讲述典型案例,后紧紧围绕该案例,提出一系列相关问题,诱导学生思索,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后回答。教师讲评并紧紧围绕该案例结合生活实践讲述相关健康问题。讲解将要结束时留下约5~10min时间再向学生展示一个相应案例,供学生下课收集资料,互相讨论。
(三)考评方法
两组学生均在课程结束后参加学校统一命题考试。在考试结束后由学生按照激发学习兴趣、评判性思维能力、提高自学能力、同学间协作能力、拓宽知识面、提高表达能力、深刻理解和记忆、基本操作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对以后学习帮助提高十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满分100分制,每项10分,不设底线。
(四)统计方法
所得结果利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实验组学生考试成绩为(88±7)分,对照组学生考试成绩为(75±6)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学习效果考核问卷实验组得分高于对照组得分,(p<0.05)。统计结果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三、讨论
PBL教学模式是美国教授Barrow s于1969年在加拿大的麦克玛斯特大学医学院首先试行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此后在高等学校得以成功推广。但是对于教学对象绝大多数为中学起点的大一新生,教学主体大部分为本科生的教师和教学时间仅为33学时而言,这种教学模式似乎显得有些急于求成。
PBL结合案例教学法在大学生健康教育中是一个新的尝试。PBL结合案例教学法由于课前典型案例的启发和课堂快结束时案例的概括,可以把重点内容讲深讲透。对于当进入大学的医学生来说,既使他们初步认识了医学,又激发了学生的能动性,使其对知识融会贯通,同时使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加强。
PBL结合案例教学法成功的关键应是典型案例的举例及相关问题的设计。在设计问题时,必须以教学大纲的要求为核心,并考虑教学目标、学生现有水平、知识结构和动机态度等因素。问题提出应当与学生学过的中学相关知识水平相适应。所提出的问题应深入浅出,难度应在学生理解的范围内。另外,应努力应用启发式教学回应PBL教学所提出的问题,循循善诱、步步深入。在解决案例问题的过程中注重帮助学生完成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的转变。所以,所提问题应该对学习者有一定的挑战性并具有足够的复杂性,以保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健康和医学问题的技能和正确的思维方法,以确保在将来的临床学习中,有足够的能力去面对挑战。
PBL结合案例教学法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相关学科、相关知识和技能,如教育学、心理学等。教师应经常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对教学法实施的意见并随时调整教学计划。另外,对情景的创设、案例的选择及相关问题的提出也应视教学效果反复修改。尽管PBL结合案例教学法取得了可靠的教学效果,然而,科学的评估体系尚未健全。因此,要不断加强PBL结合案例教学法的研究,逐步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并探索出具有特色的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方法。
总之,从对关键知识点的把握程度、综合理解能力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水平来看,PBL结合案例教学法为学生能力的全方位培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欧阳伶俐, 陈一强, 罗左杰.PBL传统医学教育模式之比较[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3.
[2]BARROWS H S.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medicine and beyond:A brief overview[J].New Directions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1996.
3.案例教学法在德育课中的应用 篇三
【关键词】案例教学 德育 实践 有效教学 正确思想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076-01
德育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树立一定思想观念的主渠道,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培养的实际价值。随着改革的深入,中职德育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逐渐成为了教育教学关注的焦点,新课改也特别强调案例教学作为教学方式的改变,有利于提高德育教学的有效性。如何在中职德育课中采用案例教学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中职德育课教师不断探讨的新课题。
一、案例教学法在德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1.案例教学法的涵义
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需要选择一定的教学案例,通过对案例情景的描述,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它以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为特征,强调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这种教学方法是德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也是被广泛应用和认可的方法。
2.案例教学方法在中职德育课中的重要性
中职教育取消了入学门槛,中职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习自觉性差,理论学习热情不高,但他们的信息来源非常广泛,外界诱惑非常大,热衷于社会实践。案例教学方法适应中职德育教育教学的要求。
案例教学法,重视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可以充分发挥中职学生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讨论分析,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重视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实现了德育课程的实践作用。案例教学法可以通过真实案例,设置场景,让学生置身其中,凭借案例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和自身对事情的判断能力,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以当事人的身份对事情进行判断,并通过讨论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案。
二、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1.案例的选用
选取案例是案例教学法的基础和前提。中职德育课国家规划教材中,精心设置了具有中等职业教育特色的节首案例、文中案例,便于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在选取时我们要注意如下几点:第一,案例必须从实际中来,如果是教材案例,也要贴近学生实际;如是教师编写,要符合客观实际,最好是学生看得见,闻得着的。第二,案例必须精炼、生动,选取择的案例数量不能多,只要高质量的典型案例。第三,案例必须有针对性,适合中职学生的特点。第四,案例必须具有系统性,层层深入,含盖教学的知识与观点。案例的选取,是发挥案例教学方法的前提和基础,案例选取的成功与否,更是案例教学法能否实现有效性教学的关健所在。
例如,在《职业生涯规划》这门德育课,讲《确定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一课时,选取了教材案例故事《他的选择没有错》,案例内容中,关于就业的职业选择问题,是中职学生即将面临的实际问题,选择与专业有关的技术岗位还是与专业无关的管理岗位也是困惑他们的实际问题。案例内容精炼,但讲出了中职学生小强的职业理想,就业选择,小强的专业、兴趣、性格、能力、价值取向、学习工作状况和行为习惯,社会科技发展与行业技术发展趋势等等内容,仅此一个案例,能全面地复习《职业生涯发展的条件与机遇》课程内容,又足够用来学习本节课的确定发展目标的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发展目标的思想观点等内容。此案例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系统性,是精炼、典型的好案例。
2.案例的引入与讨论
真正让学生了解案例、抓住案例、体会案例,才能实现吸引学生、以学生为主体、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进而达到有效课堂的目的。案例使用有几点建议:第一,拿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阅读案例,让学生概括讲解案例,不要吝惜时间。第二,教师要引导学生剥去案例非本质的细节,抓住与教学内容相联系的部分。第三,案例讨论以小组为单位,教师只给出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自行讨论解决,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大胆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第四,教师要对学生学习讨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加以肯定,即使学生思考的结果和回答偏离正确答案,也要加以鼓励,不要急于下结论,要让他们自我反省,自我更正,通过引导,达到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进而培养学生正确思想观念是德育课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德育课有效教学的重要衡量指标。
以上述案例故事《他的选择没的错》为例,先让学生自己阅读,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概括讲述案例故事,学生反复讲述,来完成对案例中晓强的职业目标、就业方案、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职业能力、价值取向、学习工作状况等内容的理解和归纳,完成故事中关于家庭、社会、行业、职业等相关信息资料的提炼,进而独立完成老师设置的问题。
3.总结与评价
学生讨论后,教师要做出总结,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教师的总结很重要,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总结教学中应掌握的知识点、重点和难点,特别要明确指出应树立的思想观点,需要学生深入思考之处,要加以引导,培养思维能力,培养树立正确思想观点。第二,要对学生的讨论做出全面客观的总结,要看到学生的成功之处,并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肯定;对于学生中有代表性的看法,教师要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对于偏激的观点和不足之处要指出来,通过点拔和引导的方式使学生接受正确的思想和观点。有效的总结以保证案例教学的实施效果,而不至于使案例教学流于形式。
评价是检验案例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环节,要注意几个问题:第一,案例评析无所谓正确答案,主要看重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过程,观点是否正确新颖,以及解决问题和适应社会的能力。第二,可通过加强实践练习环节,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进行正确客观地评价。
案例教学法是通过案例分析的过程让学生自我探究从而获得知识和能力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各环节环环相扣,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工作没有做到位都会影响整个案例教学实施的效果。
4.案例教学法在德育课中的应用 篇四
案例教学法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与科技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会计及相关领域的新知识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培养出适应性强、实际动手能力也强的学生以适应社会需求,是广大教师应关注的.问题,这必然也对传统的会计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 者:楼瑶青 作者单位:浙江义乌市城镇职业技术学校刊 名:职业英文刊名:OCCUPATION年,卷(期):”"(12)分类号:G71关键词:
5.案例教学在文秘专业中的应用论文 篇五
文秘专业主要是培养技能型人才,但实际普遍存在着学科式的教学模式,片面强调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应试能力,与秘书实际工作相去甚远,导致就业质量普遍偏低。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我们应加强案例教学的应用。
一、案例教学是培养专业能力的最佳途径
秘书学是一门实践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虽然理论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认识,但是工作能力不是靠听老师讲和看书就能得以提高的,必须通过不断的实践操作总结,从而不断地积累提升。案例教学法就是探索一种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态度与习惯恰当结合的有效教学方式,是文秘教材与秘书实际经验相互联系的纽带。通过运用案例研究方法,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并能提高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的灵活应变能力。
二、案例分析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案例分析的最大优势在于它的现实性,加强分析案例能力和丰富处理案例经验是教学的关键环节。这一过程包括以下步骤:一是要了解和懂得案例的内容和所提供的情况,明确案例展示出的问题,找出主要矛盾冲突所在,从冲突的双方角度较为清晰地总结出各自的表现或事实。二是分析案例,把观点和事实分开,仔细考查因果关系的合理性,一方面要从当事人角度出发,“纯客观”学究式地去分析和评价,另一方面要从主管者的角度出发,更好地把握全局,更全面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三是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了解现代秘书理念,以减少或避免今后在实际工作中出现失误。
三、课堂讨论是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
有效地进行案例分析是课堂教学中一件棘手之事,适合文秘专业教育特点的案例教学模式,应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在做中学、合作互动等现代教育理念,最好以班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可按以下步骤完成:一是先介绍基本理论,然后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示,让学生仔细阅读,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二是分组讨论,进行整体评价,概括总结,引出结论。三是各组汇报,利用表演、多媒体课件等呈现相关内容,接受质询,师生分享各组的.学习实践成果,相互间进行评价打分,老师最后作点评,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对学习研究方法的掌握,也加强了师生间和同学间的互动沟通,在实践中提高了交流合作能力。
四、组织编写案例分析教材是当务之急
文秘专业采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然而,当前最困难的是缺乏好案例分析教材。但由于经验、观念和条件的限制,相关的教材建设还处于比较薄弱的初级阶段,虽然己有案例分析的教材出版,但效果不尽如人意,亟须从事专业教学的相关教师编写一部具有真实性、典型性、目的性、故事性和适合讨论的秘书教学案例,以满足教学需要。
6.案例教学法在德育课中的应用 篇六
[摘要]案例教学法是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针对VFP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VFP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并对实施案例教学的几个主要环节进行分析和研究。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能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案例教学 VFP 应用
VFP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数据库应用开发工具之一,它简单易学,功能强大,因此许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这门课程。这门课程主要是学习面向对象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是直接面向数据库开发,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数据库理论知识,能熟练的创建和使用数据库、数据表、视图、查询、菜单、表单和报表,能够开发一个小型的面向实际应用的数据库系统。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感觉学习枯燥无味,被动记忆教师讲授的基本概念、语法知识和程序结构,大多数学生学完该课程只能孤立的做个菜单或表单,至于如何将程序设计联系起来开发一个系统,却是一片茫然。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借鉴案例教学法,将一个教学案例的开发过程分解成多个教学实验,每次授课时尽可能根据授课内容选择一个相关的实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实验连成一个整体,以此来改善教学,获得了理想的效果。
一、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运用案例进行教学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运用相关的理论和知识,通过师生共同对实际案例的分析和探讨,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大大缩短了教学情景与实际生活情景的差距。在教学过程上,总是从案例开始,然后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或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例如:学习制作一个表单。上课一开始我复习了已学过的与表单制作有关联的工具按钮及命令的使用方法,接着我提供给学生一幅漂亮的事先制作好的《学生选课管理系统》的界面图,图中功能按钮形状、大小、色彩各不相同,窗体内容分布合理,这时我提出问题“如何制作这种效果的表单?”学生首先想到利用“表单设计器”去做。思路是对的,但当请学生实际操作时,他们会发现数据库导航器组合控件的制作非常困难,是一个难点,尤其是“查询”功能按钮的设置。同学们带着问题相互讨论,亲自动手制作,最后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通过这样的案例,学生增强了对计算机软件功能的感性理解,感受到了创新带来的喜悦,逐步形成新颖、正确的思维方法,创新意识不断得到强化。
二、案例教学的实施方法
教师运用典型实例,将学生带入实际的开发环境中,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以一个最典型的《学生选课管理系统》的开发过程来说明具体的实施情况。
1、在开始讲解课程内容之前,教师首先将编写好的《学生选课管理系统》程序进行演示。
2、结合实例的演示结果,让学生清楚学习VFP的目的以及VFP在实际领域中的应用。教师明确指出,刚刚演示的系统,就是VFP学习结束将要完成的任务。它要完成的并不是单纯的程序设计,而是一个完整的管理系统。
3、通过对实例的实际操作演示后,学生们会对使用VFP数据库程序设计开发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产生感性认识,同时也会对VFP课程产生学习的兴趣。此时,教师便可以进行正确的引导,阐明VFP课程学习与其他课程学习所有不同,它是一门连惯性的课程,需要从始至终完成一个小型管理系统的制作。
4、将演示的系统逐一进行分解,让学生看清楚整个系统是由哪几部分组成。最后对分析的结果进行归纳总结,便可得出结论:一方面是基础数据的存储,一方面是对基础数据的操作。
5、让学生打开书上的目录,将下述的分解内容与书中的`章节“对号入座”,使学生对全部的学习内容有一个最简单的了解。目的是使学生对VFP课程的全部内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以便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积极地与教师进行配合。
6、在VFP课堂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案例式”教学为主,适当结合其他教学方法来完成每一节课的教学。即把实例中整个“学生选课管理系统”的分解结果,应用到每一节课的教学之中。在讲解新课之前,首先给学生演示本节课将要制作的实例,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一个直观的感性认识,然后引入新课内容。
例如在讲VFP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时,在《学生选课管理系统》的界面设计中,将对象和类通过表单创建、控件的使用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形成面向对象的设计理念。界面设计好以后,需要实现系统预定的功能,如鼠标点击“退出”按钮实现退出系统等,这就需要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为“退出”按钮这个对象编写鼠标点击事件代码。通过编写和分析程序代码,让学生了解程序执行过程和程序语句的功能,熟练掌握常用函数、表达式的用法。
7、最后将所有的基本内容讲解完之后,留出足够时间给学生进行课程实践环节,即由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按照系统开发的标准步骤,来完成一个“学生选课管理系统”的开发,让学生清晰地学会系统开发的完整过程。
目的是巩固学习的知识,完成把零散知识组织在一起,形成完整的系统框架。通过课程实践设计,也让学生亲自实践系统开发的每一个基本环节,更加深了学生对VFP课程知识完整性的整体认识,初步具备了开发完整的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能力。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获得设计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经验。面对这一实际任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会受到全方位的考验,这样就能够在课程设计环节中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
三、应用案例教学的效果
从学生角度来看,案例教学能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形象、活泼,能把过去传统的“重教轻学”的教学模式转变成启发学生思考。从教师角度来看,教师精心搜集案例,案例教学补充了教材内容,丰富了课本知识。
通过教学实践表明,案例教学在VFP课程教学中的实施,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探索、合作、创新能力,因此在VFP课程教学中合理、有效地使用案例教学将会很好地解决传统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当然这种方法应当和其它教学方式方法有机结合起来,课堂教学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翠娟.VFP程序设计教学探索与实践[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7.案例教学法在德育课中的应用 篇七
关键词:中职,德育课,案例教学法,运用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渠道, 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 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新一轮课程改革推动了德育课教材的改革, 新的德育课教材抛弃了传统德育课教材说教性、灌输性的方式, 代之以案例性、问题性、活动性的方式呈现, 因此, 每个中职德育课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 必须引起大家的关注和思考。在新课改背景下, 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应与时俱进, 充分体现新课改所倡导的新理念,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培养其创造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谓案例教学, 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 通过设置一个个具体的案例教学, 将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的问题作为个案形式, 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的活动, 让学生从特定的体验中分析、决策、锻炼, 从而培养他们独特的、综合的工作能力及团队精神, 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 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基础的价值取向。笔者认为, 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中引入案例教学法, 对于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改革和加强素质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 笔者通过在课堂中的实践, 谈谈对案例教学法的一些认识。
一 教学案例准备
1. 抓住教材, 运用案例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新教材, 遵循“贴近实际, 贴近生活, 贴近学生”的原则, 各门课教材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 做到教学内容图文并茂、体例活泼、语言浅显易懂, 选配了不少生动、典型的案例, 如《职业生涯规划》教材中就有大量的课首案例、文中案例, 这有利于学生对课本知识的了解, 也有利于学生从中感悟、理解本课的主要观点, 教师将其穿插教学中, 既调动学生参与, 又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联系实际, 编选案例
德育课新教材, 每门课程的每一课基本上都有案例, 且针对性较强, 教师在教学中尽量采用。但也可根据本地、本专业学生的实际等另编选案例。案例的编选是案例教学法的前提和基础, 这需要教师和学生多阅读《半月谈》《时事报告》等各类报纸杂志, 多收看《新闻联播》《今日说法》等电视节目, 并做好摘记, 广览博取, 整理相关材料, 编写成册, 不断充实教学资源, 随时供教学使用。在新课改背景下, 典型、适当的案例应具备以下几点:
第一, 目的性。教学中的任何活动都围绕着一定的教学目标, 在选编教学案例时也要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去进行。
第二, 生活化。即提供给学生的案例要贴近学生实际, 尤其要选择贴近学生心理和年龄实际的案例, 这样的案例, 较容易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共鸣, 激起探究的兴趣, 从而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
第三, 本土化。引用的案例最好是我们身边发生的事情, 通过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事例, 使学生感悟更深, 这样会收到更好的效果。例如, 笔者在进行《经济政治与社会》第三课的“依法纳税”的教学时, 选编案例:2011年春节, 我有几个在外地工作的大学同学回来过年, 经倡议组织了一次聚会, 大家一起到某宾馆吃饭共消费了800多元, 但在饭后结账索要发票时竟遭到饭店老板的拒绝。我们当即向税务部门投诉, 当税务局依法追查开发票事件时, 老板采取藏匿等手段逃避检查, 后经税务执法人员进行税法的宣传教育, 他最后认识到了消费者索要发票也是防止税费流失的一种规定。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例子, 让学生识别社会中违反税法的现象, 并能正确对待。
第四, 典型性。案例的选择必须在社会、生活和职业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影响力, 使学生认识到德育课是对时代的正确认识, 是一个人了解社会的一扇窗户, 是适应社会发展的一条途径, 从而感悟到德育课的价值。
第五, 方向性。选用案例应以正确教育为主, 反面教育为辅。运用事例时应把握正确方向, 唱响主旋律, 多弘扬正气, 讴歌正义, 用积极的例子去激励学生, 培养学生的浩然正气。
第六, 时效性。选择的案例要反映时代的最新成就, 反映当前的热点问题, 紧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步伐, 以增强时效性和新鲜感, 切中学生的兴奋点、关注点, 使学生在饱满的精神状态下完成学习任务。
二 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在德育课堂中教师如何实施案例教学?应做到以下几点:
1. 导读案例, 自主质疑
教师在讲授案例前布置学生阅读案例材料, 提供一些资料或提示查找必要的信息, 并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 初步形成关于案例中的问题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此外, 教师也可以给学生列出一些思考题, 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有意识地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辅导或点拨, 引导学生发现和整理出典型的、有代表性的问题, 进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环节必须抓牢, 否则会影响整个教学效果。例如, 笔者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第三单元“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与措施”的教学时, 首先指导学生阅读课首案例“新生活从选定方向开始”, 学生通过这个案例的自主学习, 很快掌握了本课教学内容, 并加深了理解。
2. 分组讨论, 进行探究
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 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小组成员可以多样化, 使他们在讨论时能够表达不同的意见, 对案例的理解更深刻。安排讨论时要确定主题, 主题应具有针对性、开放性和创造性, 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感而发, 做到畅所欲言, 相互启发, 相互补充。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应成为一个为学生搭建平台、提供便利的助手, 鼓励学生踊跃发言, 一起参与。这个过程是培养小组成员的合作精神、团队智慧的环节, 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要加以重视。
3. 集中讨论, 达成共识
各小组派出代表, 发表小组对案例的分析和处理意见。让学生自由讲述他们对案例的理解、分析、判断、论证过程, 说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此时, 教师担当的是主持人的角色, 引导学生对讨论结果进行及时的归纳和总结, 达成共识。这个过程也是知识升华、认识深化的过程。
4. 认真点评, 科学总结
案例教学的最后环节, 即评价总结环节。此环节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集中体现, 学生讨论后, 教师进行总结, 帮助学生整理思维过程, 还应指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反思, 抓住问题的本质, 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科学地释疑、解疑, 说明案例的关键点。
三 案例教学法的实效
案例教学法符合中职生的认知规律, 能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知行统一的教学原则, 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的效果。
1.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德育课理论性强, 枯燥乏味, 单凭教师讲解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运用案例教学法, 可以在课堂中创设一个宽松的教学情境, 提供生动、逼真的案例, 引发思维, 启迪思想、碰撞火花,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2. 适合新课改的要求
德育课在实施案例教学中改变了教师唱独角戏的局面, 把课程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 符合新课改教学大纲的要求。
3. 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 以自主学习为理念的教学方法, 要求学生直接参与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和评价, 探究未解的问题, 这为锻炼、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创造了条件。
四 实施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1. 遵循启发引导的原则
在采用案例教学时, 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 启发、引导学生去独立思考, 指导学生展开讨论, 切忌包办代替, 从而违背案例教学的指导思想, 阻碍学生自己去分析、解决问题。
2. 掌握教学时间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 往往给学生留一定的独立思考时间, 对问题展开讨论, 但有的学生在讨论过程中, 因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而争论不休, 辩得兴起而忘了时间。这时, 教师要有效地加以控制, 要根据讨论问题的情况合理分配时间。
3. 善于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技术集幻灯、录音、电影、计算机等多种现代化技术手段于一体, 可以对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色彩等多种信息进行优化组合, 具有大容量、超时空、交互式、多感官体验等特点。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教师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 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使多媒体教学在教学活动中活跃教学气氛, 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发挥最佳优势。
总之, 案例教学法适时、恰当地运用于中职德育课教学中, 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效果显而易见, 是符合新课改背景下德育课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 我们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大胆运用案例教学法, 经过不断探索, 努力实践, 一定能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 2008[1]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 2008
[2]吴效锋.新课程怎样教——教学艺术与实践[M].沈阳:沈阳出版社, 2004[2]吴效锋.新课程怎样教——教学艺术与实践[M].沈阳:沈阳出版社, 2004
[3]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3]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8.案例教学法在德育课中的应用 篇八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德育课程;中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2-029-01
案例教学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一系列案例由学生参与讨论,得出结论的一种教学方法。溯本求源,案例教学法源自于古希腊。在19世纪中期,哈弗大学法学院得以应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改进,案例教学法在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等学科得以广泛应有,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成果。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与壮大,案例教学法在大学教学中应用广泛,但是在中职德育课程的教学中并不常见。笔者通过以下论述阐明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德育教学课程中的应用。
一、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德育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德育课程作为中职教育课程体系的中坚力量,能够帮助中职学生提升对自身道德水平的认知程度,对中职受教者的正确世界观、价值观、思想观、政治观形成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激发中职学生对德育课程的学习兴趣是中职课程体系设计的重中之重,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德育教学中的运用对中职德育课程教学具有重大意义。
1、激发受教者对德育课程的学习兴趣
案例教学的本质,是以案例为基本媒介,通过案例的现象究其本质,探究案例中隐喻的道德观念与道德问题。教学案例可以引出学生对若干德育观念的思考与探究。在案例教学中,每一个教学案例的存在不是某一单一德育教育问题的承载者,而是众多德育教育中的棘手问题的载体。在德育教学课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学生对案例发生的特征进行探究与分析,联系自身知识基础和生活环境,对案例中若干道德现象斟酌分析,引发对一系列道德问题的深思。受教者根据其自身特点与经历以不同的切入点进行分析和研究,多维度的形成对案例中道德问题的解决方案。由于每一个受教者对生活的实践与体会不尽相同,对案例的分析与讨论中迸发出不同的行为特点,甚至引发针对道德问题的激烈讨论,从未碰撞出思想层面的火花。极大程度的增强受教者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中职德育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2、提升受教者对道德认知的程度
在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中,相比普通高中受教者而言,中职受教者有着其特殊性,即中职受教者毕业后面临的是社会、工作,而不再是继续教育。所以中职学生在接受中职德育课程中形成的对道德问题的认知程度以及建立的价值观体系,对其职业生涯建设、世界观、道德水平的形成的影响是直接的,甚至是“终极的”。基于这一根源,中职教育不仅需要对受教者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技能负责,对其道德水平建设,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立亦要采取重要措施。中職德育教学课程中的“教学案例”源自于真实社会,具有独特性和真实性。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德育课程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施教者选择社会关注的热点事件作为教学案例,中职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根据案例中体现出的道德现象进行分析、讨论,形成德育论点,提升学生对道德认知的程度。
二、案例教学法应用于中职德育课程教学遵循的原则及注意事项的研究
1、案例教学法应用于中职德育课程教学遵循原则的研究
案例教学法应用于中职德育课程的教学中起着重要意义。但是,并不意味着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若想在案例教学法施教的过程中体现其全部优势与教学效果,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施教者引导与受教者讨论相结合的原则。案例教学法要求,在施教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对案例的讨论分析,最终得出结论。但是由于德育教育必然是由“不知”到“知之”过程的转变,所以如果缺少施教者的指导,最终结论的形成未必可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在案例教学法应用的过程中必须遵循教师指导与学生讨论相结合的原则[1]。
第二,信息技术应用与教学的原则。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使得信息技术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广泛应用。为确保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德育课程中顺利应用,必须保证案例的真实性、热点性,所以教学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必须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完美结合,打破中职德育教学中的时间、空间和地域限制,使中职教育的德育课堂变得生动、丰富[2]。
2、案例教学法应用于中职德育课程教学注意事项的研究
第一,注重学生参与性,课堂趣味性。案例教学法是教师和学生互动性极强的一种教学方式,所以案例教学法成功实施的前提是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对广大中职德育教学的广大施教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课程设置上要更具备参与性,趣味性;案例的选取上要具备更高的典型性和热点性;施教过程中注意掌控讨论过程,既不能任由学生自由讨论又不能打消学生的讨论积极性。总体而言,要求教师能够应用更加完美的教学艺术对待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德育课程教学道德应用。
第二,多维度的评价机制。针对中职德育教育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在评价上首先教师必须注重评价的准确性,对广大中职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次,注重评价的鼓励性,对中职德育中的受教者对通过案例教学法对道德问题产生共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中职德育教育过程中必须建立多维度的评价机制,使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德育教育中绽放光芒。
案例教学法能够在教学中营造“真实世界”,中职学生作为这一“真实世界”的“观察者”而形成的对道德问题的认知是具有实践意义的,从而能够提高中职德育课程受教者对道德认知的程度。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广大中职德育教育教师能够在教学中广泛应有案例教学法,使案例教学法真正做到为中职德育教育服务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华贵.浅谈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德育课《哲学与人生》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1,06(24):212-213.
[2] 谭林平.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德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职业,2013,05(18):132-134.
9.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案例 篇九
此时,教师进行思想教育:每个同学身上都有闪光点,努力做一个有修养的人,品德好的人时时处处都受欢迎。
在此基础上,教师趁热打铁,继续向学生提问:What kind of teachers do you like? 学生回答: I like teachers who are knowledgeable/patient/humorous……教师紧跟:I’ll try my best to be a teacher who is knowledgeable/humorous……
10.案例教学在《管理沟通》中的应用 篇十
〔关键词〕案例;案例教学;管理沟通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096(2008)02-0090-03
一、导 言
20多年来,《管理沟通》作为一门经典的MBA管理课程,以其突出的实用性、实践性,倍受国际教育界、管理界的重视。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案例教学以其独特的真实性、综合性、实践性迅速渗透到MBA教学的每一课堂。为了使案例教学更好地应用于MBA教学实践,充分发挥案例教学的优势,本文通过对作者5年多在MBA《管理沟通》课程中应用案例教学的经验研究,总结出实施案例教学的三个条件:1.教师精心地课前准备;2.有效地课上实施;3.课后沟通与练习。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1.案例教学不是寻找答案,而是寻找方法;2.案例教学对教师提出多角色、多技能的挑战;3.案例教学不是万能的。
二、文献回顾与问题的提出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在国外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最先运用于哈佛大学的法学院,大约在1870年到1910年间,所有居于领衔地位的法学院都使用案例教学方法。第一本成文的案例书籍由哈佛工商学院科普兰(Copelend,D.)博士在其新任院长多汉姆(B.Donham)的推动下于1921年出版。案例教学在教育界中得到广泛运用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事情(陈柏良,2004)。在我国,“案例教学”一词在教育领域中出现较晚,不过发展却异常迅速,特别是在MBA这类实用性学科上的应用日益广泛。案例教学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正日益受到重视并逐渐得到应用和推广。
案例是案例教学的核心,案例译自英语“case”一词,原意“为状态、情形、事例”等,此词用在商业或企业管理教学中译成“个案”、“实例”、“案例”等,目前国内以译作“案例”居多(张家军和靳玉乐,2004)。所谓案例,就是为了达到特定的教学目的,围绕选定的一个或几个问题,以事实为素材而编写成的对某一实际情境的客观描述。它具有真实性、完整性、典型性、启发性的特点(张家军和靳玉乐,2004)。
案例教学就是以案例为中心,将案例作为一种教学工具,把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世界通过案例描述出来,将学生引导到实际事件中,让他们去感受这个事件,并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参与教学,最终使学生积极地获取知识并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样一种教学方法。
在MBA《管理沟通》课程中应用案例教学这一问题的提出是基于以下原因:案例教学的客观真实性、
案例教学中的案例取材于实际工作与生活,它不是教师凭借个人的想象在摇椅中杜撰出来的作品。在西方发达国家,早就有学院里的教授与企业合作共同创作案例的传统。这样不仅丰富了案例的素材,而且确保了案例的真实性。案例的真实决定了案例教学的客观真实性。《管理沟通》是一门针对MBA教学及MBA学员特点的应用课程,在课堂上学员们面对从真实事件中截取的案例,如同面对企业中的真实事件一样,学员会通过对客观真实的案例分析,拥有在商业环境中解决沟通问题的实际能力,从而缩短了课堂教学与实际环境间的距离。
案例教学的综合启发性、
案例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以书本为中心,教师唱独角戏的教学模式。它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师创设案例情境,让学生充当角色、独立探索、独立思考及学员间的交往与合作、支持与配合,最终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员能力。案例教学侧重的不是枯燥的理论或单一的结论,而是学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思维能力的启发与训练。学员们在完成一个个生动的案例教学后,形成了一整套科学而有效的独特思维方式。由于案例教学中案例内涵相对复杂,因此,要求学员在分析解决案例的过程不仅要运用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做到审时度势、权衡利弊、果断决策,使学生达到了综合能力的训练。案例教学的这种综合启发性正适合《管理沟通》课程轻知识灌输,重沟通技能培养的特点。
案例教学的实践性、《管理沟通》课程具有实践性与应用性等特征。在《管理沟通》课程上应用案例教学,通过实施分析工商管理案例、情景模拟练习、实战观摩等教学内容,可以培养学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员的实际操作技巧。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学员能够掌握在商业环境中解决问题、做出决策和计划的能力,掌握预测和适应组织环境变化的能力,掌握整合资源的能力。
案例教学结果的开放性。
案例教学的答案或结论,往往不是固定惟一的,而是具有开放性。案例教学不刻意寻找标准答案,对同一案例、同样的情境和信息,学员们可根据自身工作环境、工作经历、性格、世界观及各自沟通方式的不同,而得出不同的解决方案。
正如查尔斯•格拉格所讲,人们之所以采取案例法,是因为智慧是不可以言传的。案例教学的过程使得学员们能够身临其境,设身处地的思考和处理问题,并且通过讨论、争辩、比较来深化对管理沟通所涉及的各种概念与原理及技能的理解,将所学的知识内化为他们自己的真正心得。因此,在《管理沟通》课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三、案例教学在《管理沟通》课程中的应用
案例教学在《管理沟通》课程中的应用分三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包括“课前教学准备”与“课前工作准备”两项内容。
(一)课前教学准备
课前教学准备包括:
1.选择恰当的案例
案例的选择是案例教学的关键。选择恰当的案例应具备四方面特性:
(1)案例要符合教学重点且具有典型性。首先,案例要符合教学重点。《管理沟通》的每一节课都有一个教学重点,精心挑选的案例一定要符合教学重点。教师在挑选案例前,对于通过案例教学要使学员达到何种知识的传授、何种能力的培养,要做到心中有数。案例专家雷诺兹指出,解决不同层次的问题,就需要选择与之相对应的具备相关特点的案例。其次,案例要有典型性。《管理沟通》培养的是学员沟通技能与技巧,只有具备典型性特征的案例才能使学员在现实环境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案例要难易适度、有挖掘的潜力。在案例选择方面,有些教师认为,选择越复杂、越难以捉摸的案例越好。笔者不敢苟同。案例是为教学服务的,而教学是由浅入深、分不同阶段的。案例的选择应适合教学的深浅及学员的特点。不要让学员因知识储备不够而丧失了参与的兴趣并消极等待教师的课堂灌输。所选案例应具有可挖掘的潜力,具体标准为:学员通过阅读所选案例能获得30%—70%的信息即可。不要选择阅读后一目了然的案例,因为这样的案例达不到促进动脑思考的目的,会降低学员对案例教学的兴趣及参与度(金明华,2004)。
(3)案例要真实。一方面,案例要符合客观实际,要从学员的实际情况出发、从本地实际出发,选编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案例,使学员感觉事件就发生在自己身边,从而激发起学习、讨论的兴趣。另一方面,案例的表述要准确,选编的案例尤其是自编的案例,要从社会经济实际中进行精心提炼,反复推敲,使案例表述有血有肉,事实清楚,数据确切,真实可信,不能带有主观臆造的痕迹,否则学员将不以为然,或以假对假,达不到案例教学的目的。
(4)案例要新。西方国家的高校每年要对管理课程中的案例进行淘汰,删除一批旧的案例,增加新的案例,以确保案例的时效性。《管理沟通》是一门时代感很强的课程,在案例选择上一定要与时俱进。
2.设计教案
案例教学的教案与其它教案相比更具有灵活性和细致性。在教学环节、时间安排、问题设计等方面要粗框设计,并且要准备备选方案,以便在课堂上随机应变。但在教学内容上又要细致全面。设计教案应包括:①对每节案例分析需要重点讨论的问题及讨论顺序进行设计。一般以3—4个问题为宜(李为民,2004)。②对讨论时间进行设计。其中包括讨论开始、高潮和结束各阶段的时间分配及讨论结束后教师对案例讨论的归纳、总结与点评时间。③对学员激励方式的设计。案例教学的课堂主角应该是学员而不是教师(李为民,2004)。为防止案例分析过程中的“冷场”现象,教师对课堂案例讨论中学员激励方式的课前设计是十分必要的。④对案例教学方法进行设计。案例教学的方法有许多,如与角色扮演相结合的案例教学;分组辩论式的案例教学;走出去请进来式的案例教学;利用视听材料、远程教育、网上资源等进行的案例教学(金明华,2004)。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增加了教学的生动性、真实性。教师可根据教学目的及学员特点设计恰当的案例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二)课前工作准备
课前工作准备包括:
1.熟悉案例内容。了解案例编写者对案例设计的意图,明确教学目的,确定教学重点、难点。
2.熟悉学员并划分讨论小组。教师应从多方面了解学生的背景信息,知道“目标观众”是谁。课前应精心划分讨论小组。讨论小组的划分应视为团队划分,一般每组成员在5—9人为宜(小组人数为奇数,便于产生结果)。教师应记住每个学员的姓名。在案例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叫出学生的姓名,学生会感到亲切友好,会营造一种轻松的氛围,让学生自由发挥。
3.熟悉教学设备。教师应了解案例教学中配备的辅助电教设备,并熟悉这些设备的操作方法,以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
第二阶段:课上实施
根据案例教学的一般原理,结合《管理沟通》课程特点,我们将案例教学过程分为三个步骤:
(一)情景中回顾案例
《管理沟通》是培养学员实际沟通技能的课程。其课上的案例教学要有一个真实的氛围,以便引起学员关注并激发学员的参与热情。对于课前布置的案例学员可能会对其内容有所淡忘,情景中回顾会生动再现案例。这一步骤的具体操作方法要由案例的类型而定。视听型案例可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现案例;表演型案例可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展现案例;接近生活型案例可利用即时的刺激或环境,制造真实的案例;只适合于阅读的案例,教师也可以播放轻柔的音乐,让学员们在精心营造的氛围中阅读案例,感受案例。
(二)组织案例讨论
这是案例教学的重要环节。在这一阶段,教师要在良好的氛围中有效地组织学员进行案例讨论,并在讨论结束后让各小组派代表将其结果在全班进行交流。这个讨论的过程就是一次沟通技能的训练,更是对沟通理念和技能运用的内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扮演非常重要。教师不能对学员的讨论轻易地下结论或做出判断,而应通过提出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引导学员按照一定的思路探究问题,直到找到答案为止。通过与学员共同讨论,不时插入简短的讲解,深化澄清学员们的认识,将是教师在案例讨论中充当的角色,即案例讨论的组织者与控制者。(三)高潮中总结
案例教学的难点在于教师对案例讨论结束后的高度概括与总结。如何在案例教学高潮中进行总结并点评,对实例案例教学的教师来讲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它既是对本节课程知识点的总结,又是对本节案例讨论效果的总结。其作用是画龙点睛,其标准是言简意赅。
第三阶段:课后沟通与练习
课堂讨论结束并不意味着管理沟通的结束,而只是开始。教师可以通过课后与学员的沟通与交流达到应用管理沟通原理与技能的目的。课上的案例教学只是对沟通理论的一种模拟应用。而大量的沟通原理与技能需要在管理实践中得到真正的运用与发挥。通过课后的沟通与练习,可以更好地将管理沟通原理溶于实践。
四、结 论
(一)案例教学不是寻找答案,而是寻找方法
哈佛商学院认为,一个案例的正确答案决不是惟一的。案例分析的结果可能会是一个中间产物,最后总会留下很多悬而未决的问题。也就是说,在案例课上每个小组采用的沟通方式都可能是不同的,而且在沟通过程中还可能产生新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深知案例教学的原则:案例教学不是要寻找所谓的正确答案(因为正确答案根本就不是绝对的),它是要寻找正确处理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二)案例教学对教师提出多角色、多技能的挑战
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所不同,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甚至是一个严峻的挑战。首先,案例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要充分了解管理实践,最好有企业管理实战经验,这样他才能对案例进行准确的分析与判断,并对学员的讨论进行恰如其分的点评。其次,案例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扮演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控制者等多种角色。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有效组织、积极引导、适当参与,并对进度做有效控制,激发学员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学员对案例进行理论提升,使学生对案例中所包含的问题获得更透彻的理解,促进学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最后,案例教学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沟通技能。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以及与学员们的交流都是沟通技能的体现。因此。教师应从文字写作、口头表达、非语言行为举止的表现、现代化教学设备的运用,以及沟通策略和策划等方面不断提高自己的沟通技能。
(三)案例教学不是万能的
案例教学不是万能的,它也有其局限性。从传授知识的角度来讲,讲授法教学具有一定的优势,案例教学不可以取而代之。案例教学中的案例只是某种特定环境下的事实再现。它以事实为依据,具有复杂性、变化性及多样性等特征。案例教学需要学员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储备,如果知识储备不足,则很难收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因此,对于那些知识掌握不全面、不系统的初学者,可能更适合使用讲授法教学,最好的方法是以讲授为主,案例为辅。案例教学更适合于那些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基本知识并所有一定管理实践的学员。建议在教学中将案例教学与讲授教学这两种教学法结合使用,协调配合、互相补充。
11.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篇十一
一、哈佛商学院的案例教学法
哈佛商学院是管理学方面推行案例教学法的先驱。1910年, 学校开始宣传、实行案例教学法。到1923年, 学校已有三分之二的课程用案例教学法进行讲授。哈佛商学院用于教学的案例, 由该校教授、毕业生以及有关的研究者组织编写。这些案例重在解决新问题, 不重复前人的成果。目前用于教学的案例有6000多个, 取自世界各国经济和企业的管理实践, 有30%左右是近三年来发生的事情, 而且每年都要更新四五百个案例。为了保证这些案例的多样性和全面性, 在把它用于正式教学之前, 教师都要经过反复认真的讨论。
一个案例通常讲两三节课, 每一节课80分钟。案例分析课开始, 任课教授首先要指定一个学生说明案例、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手段, 或定出实现公司目标的方法和途径, 所用时间一般是10~20分钟。然后, 其他同学从自己的角度来分析同一个案例, 阐述自己的观点和采取的措施, 以及指出自己在什么地方比前一个发言者更好。学生为了能够争得一个发言机会, 常常你喊我叫互不相让, 课堂气氛非常热烈。上课教授努力控制局面, 引导学生发言。
哈佛商学院案例教学和我国传统教学的明显区别在于: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哈佛商学院认为, 一个案例的正确答案绝对不是唯一的, 虽然有些久经推敲的案例总会隐含着教授和企业家们所共同认可的一些行动或对策, 但这些行动或对策只对学生起某种提示或引导作用。因此, 有时在案例制作时, 故意漏了一些重要资料或数据, 以免限制学生的思维, 妨碍答案的多元化, 这样可以让学生针对环境变化寻找出更好的、更有效的管理手段。
哈佛商学院的案例教学法是一个不断向学生施加自学压力的学习方法, 这种方法集中体现在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上。学生本门功课的学习成绩50%取决于学生的课堂发言, 50%取决于学生的考试成绩。所以, 学生非常重视案例分析课前的准备和课堂上的发言。
案例教学法的关键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课本上的内容, 而是让学生开动脑筋, 认真思考。案例的分析教学不是去寻找正确答案的教学, 实际上也不可能存在绝对的正确答案, 存在的只是处理问题相对正确的方法。因此, 在案例课教学中, 教授总爱这样问学生:“你说该怎么办?”
二、案例教学法的主要特点
案例教学法是由教师根据教学的目的与内容的需要, 精心挑选案例, 把学生带入案例的情景中, 进入角色, 进行分析讨论, 达到学以致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它具有以下一些主要特点。
(1) 目的明确。在案例教学中, 不论案例的选择, 还是要求讨论的内容, 都围绕着如何应用管理学的理论来解决实际管理问题这个目标来进行。 (2) 实践性强。学生通过案例讨论中的角色扮演, 来学习什么是管理以及如何进行管理, 让学生掌握成功管理的思路和方法。这要求学生站在一个较高的层次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在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环境中, 准确地抓住主要矛盾, 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 (3) 综合性强。在案例教学中, 教师一般不提供正确答案, 并且一个案例的正确答案也不是唯一的。这就要求学生在上案例讨论课之前广泛阅读参考书, 培养自己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案例教学的一般步骤
上好一堂完整的案例分析课需要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 教师的课前准备
一些案例都是为解决某具体问题而从实践中收集来的, 虽然说明的原理和要领可能是正确的, 但是这些案例很容易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过时。因此, 要求任课教师要随着时间的推移, 不断寻找一些有代表性的案例供学生课堂讨论。一个案例选择的好坏, 要经过学生课堂讨论的检验。一个好的案例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激烈的辩论, 能引导学生对案例的深入分析和探讨。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精心选择案例, 熟悉需要讨论的材料, 提出所要讨论的问题, 让学生在课前作准备。
2. 学生的课前准备
案例教学中, 学生是主要发言人, 因此要求学生在上课前认真准备。首先, 学生要根据老师布置的案例进行阅读, 熟悉案例的主要内容。其次, 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查阅相关资料, 做好发言准备, 备好所需的讨论资料。对一些不明白的问题, 学生可以在学习小组内共同探讨。
3. 案例教学课的开始
案例讨论的开始, 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方法。有的教师让学生毛遂自荐, 这样有充分准备的学生往往争先发言, 没有准备的学生只能听其演讲。有的教师喜欢任意抽选发言, 这样可以迫使每一个学生都做好课前准备。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 一般一个班级总有一小部分学生不按教师的要求做好课前准备, 不主动学习, 采取第二种方法就可以有目的地迫使这部分学生改变学习态度。同时, 应将案例课上学生的发言情况同这一门课最终成绩的评定联系起来。案例开场白一般需要10~20分钟, 介绍案例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人物;案例的主要内容;需要进行讨论解决的问题。这个开场白一般由学生做, 也可以由教师做。如果学生做的开场白不是很完善, 教师要加以补充, 从而可以把握住课堂讨论的方向和重点。
4. 案例的讨论
案例讨论的方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全班一起讨论, 一种是划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全班一起讨论可以突出重点, 有助于学生在大庭广众之下发表自己的见解, 锻炼自己的口才。小组讨论可以增加学生的发言机会, 讨论的气氛比较融洽。在目前各个学校都普遍推行合班上大课的情况下, 教室里学生人数较多, 减少了学生发言的机会。可以先把学生按照5~8人划分成小组, 进行小组讨论, 每个小组取得一个比较一致的意见, 然后每个小组派出1~2名代表在全班讨论发言, 其他小组成员作补充发言。案例教学要求学生参与课堂讨论, 让学生从一个组织中的“管理人员”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课堂上讨论的问题不再是抽象的理论, 而是现实中具体情况, 从而培养学生解决现实中的具体问题的能力。在讨论中要训练学生敢于与人争辩、善于维护自己的观点的能力。
5. 教师的总结发言
案例讨论结束后, 教师要做一个简短的总结。总结的内容如下:针对案例中的主要问题再做一次强调, 使学生加强记忆、重点掌握;对学生讨论中不够深入、不够确切的问题, 再做一次重新讲解, 并强调这些问题的重要性。对学生讨论的评价, 要以正面激励为主, 对积极发言的学生给予表扬, 对不参加发言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增强信心、消除自卑感。
四、案例教学的实施
教师要在案例教学中把握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案例教学是通过理论联系实际, 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学生没有掌握理论知识, 那么在案例讨论时就只能就事论事, 起不到案例教学应有的作用。因此, 在案例教学实施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1. 时间的安排
案例教学是一种需要耗费较多学时的教学方法, 讨论一个案例需要1~2个学时。如果一门课程需要讨论10个案例, 那么就需要10~20个学时, 这样会影响到基础理论的讲授时间。为了在教学中既给学生讲授理论知识, 又能讨论案例, 在教学时间安排上需要作一些调整。增加学生在课前对课程的自学时间, 教师在讲课时, 对教学大纲中的重点内容仍系统讲授, 对一般内容则提纲挈领, 讲授要点。这样, 就可以把节省下来的讲课时间用于案例讨论。
2. 教师的引导
教师对每一个需要讨论的案例都提出了讨论的具体要求。但在讨论时, 学生有时会偏离要求, 提出一些与案例无关的问题, 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引导, 使讨论回到需要讨论的问题上来。
3. 创造一个轻松的讨论环境
在案例讨论时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鼓励他们对不同意见的争论。遇到学生提出的一些与社会现实有关的敏感问题, 教师也不应回避, 在原则问题上要坚持立场、理直气壮。遇到一些学术界有争议的问题, 教师应该对学术界各派的观点作一个比较详细的介绍, 扩大学生的视野, 提高他们学术探索的兴趣。
案例教学的宗旨不再是传授“最终真理”, 而是通过一个个具体案例的讨论, 诱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教学的重点不再是能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而在于培养学生得出答案的思考过程。学生通过对案例的研究、探讨, 能够广泛地接触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 学到管理学的各种知识, 培养思维能力、分析和判断能力, 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处理现实中错综复杂问题的能力。总之, 案例教学法是管理学教学中值得提倡的一种方法。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案例教学法以及他的主要特点, 从而分析了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实施的一般步骤, 以及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12.案例教学法在德育课中的应用 篇十二
摘要:目的:对案例教学法在儿科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和研究。方法:对我院近期接收的60名新生儿实习护士进行分组,每30人为一组,一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该组为对照组,另一组采用案例教学法,该组为实验组。并对两组实习护士的考试成绩和临床表现等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无论是理论考试成绩,还是临床表现都远远高于对照组,其中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案例教学法在新护士的培训中具有显著的效果,是值得被广泛推广和应用的。
关键词:案例教学;儿科;新护士;培训
所谓的案例教学法主要是以案例为教学材料,再结合到具体的教学内容,通过师生之间的问答、讨论等进行的教学。该教学方法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此外,还可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掌握。儿科护理作为一项实践性较强的工作,不仅需要学生有过硬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更需要具备较为熟练的实践能力,由此可见,案例教学在儿科新
[1]护士培训的应用也是势在必行的。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对我院近期接收的60名儿科实习护士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人,其中60名实习护士均为女性,年龄在19-23岁,来自全国4所高等专科院校,在校期间考试成绩均合格,其中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每组实习护士均采用实习轮转表进行临床实习,实习周期均为6周。1.2方法
对于对照组主要采用传统常规的教学和实习,教师参照实习大纲,并充分结合科室的实际临床对实习护士进行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也要对实习护士进行定期的考核,确保能够及时掌握所培训的内容。
实验组在对照组教学的基础之上加设了案例教学材料,教师在每次培训之前都把需要的案例材料给到实习护士,让实习护士能够提前了解接下来要讲授的内容,并根据自身的情况对材料中不了解的知识进行查阅,保证接下来的课堂学习效果,教学过程概括为案例导入-教师精讲-案例讨论-案例评价-案例小结。下面以小儿肺炎为例,教师在课前对案例进行设置:患者为8个月,春季出生,一直都是母乳喂养,近日出现咳嗽,呼吸困难和发热等症状。对患儿查体后发现其体温在38°以上,在吸气时可以听到“咕噜”的声音,而且其精神状态较差,哭闹不安等。在教学生教师可以把该案例材料应用到教学中,并对小儿肺炎的症状进行讲述,以及引发该病情的原因和临床表现,并加对小儿肺炎和感冒加以区分,结合给出的案例让学生去回答该患儿患有什么病?引发该病的原因是什么?该如何进行护理?并制定具体的护理方案。在学生发言讨论完毕后教师应做出总结和分析,并对本节课的重点进行归纳,加深学生对该项知识点的掌握。
2.结果 在课程结束后的第三天对两组学生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分为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考核内容和时间完全相同,对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发现实验组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请参照表1.表1 两组考核成绩结果对照[n(%)] 组别 对照组 实验组 人数(人)30 30
优良
25(83%)29(96%)
差
5(17%)1(4%)
此外,对实验组的学生针对案例教学方法展开问卷调查,大部分学生对案例教学方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案例教学能够有效的激发其学习兴趣,对于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都有极大的帮助,具体请参照表2.表2 实验组对案例教学方法的效果评价 项目
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知识理解 发挥学生主动性 肯定 29 27 28
否定 0 1 1
其他 1 2 1
肯定率(%)96.7% 90% 93.3%
3.讨论
通过两组对比可以发现案例教学无论是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上,还是对提高和加强知识的掌握上都是非常有帮助的,总结起来该教学方法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首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与传统教学相比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来,让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都能够及时的交流和沟通,具有一定的互动性。此外,案例教学法将案例应用到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对理论知识有更加充分的理解,有助于实践操作,使抽象的知识得到了具体的体现,有利激发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兴趣。
其次,能够把理论充分的利用到实践中去。传统的教学往往都忽略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导致了部分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在具体的实践中也缺乏经验。而案例教学是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的方式实现的教学,让学生能够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通过对案例的分析锻炼其实践思维的能力,为接下来的临床护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处理问题的综合素质。通过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
[3]在课前对案例进行了解,去查阅自己不懂的知识点,提高自学能力。此外,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和分析也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虽然案例教学具有很多优势,但是教师在具体的教学生还应该注意要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并不可以完全摒弃传统教学方式。对于一些理论性很强的知识点,教师还是要进行详细和系统的讲解,切勿匆匆带过。
通过本文对本院入职的60名实习护士进行分组教学的方式,以及最终的结果来看案例
[4]教学是具有非常多的优势的。无论是从最终的考试成绩,还是临床表现都远远高于对照组,因此,该教学方法可以被广泛的应用于儿科新护士培训中,以此来提高实习护士的护理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晓红,李晓红.病案教学法在儿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19(9):1115—1116.
[2]冯金娥,袁红娣,褚惠林.床边综合能力考核在护士在职培训中的应用探讨[J].护理与康复,2013,12(12):1175--1178.
[3]梁海心,何志红,黄建中.PBL与传统教学法集中教学实习效果的比较分析[J].医学教育,2004,l:4l-56.
13.案例教学法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篇十三
一、教学前的准备
对教师而言,准备工作主要是透彻分析案例中所涉及会计、税法、财务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和知识点,尽量列出学生讨论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同时还要设计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对学生而言,准备工作主要就是仔细地阅读案例材料,根据案例问题计算出相关的财务指标,并且要根据案例问题查找补充材料,在完成案例分析后,写一份书面的分析报告。这对学生的逻辑能力、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都是一个考验。在教学准备时,教师可为学生准备《学案》,在《学案》中,可采取列举式或连续提问式,大概描述此案例应讨论的问题及方向。学生在课前应仔细阅读案例和相关的参考文献,并根据教师发放的《学案》搜集相关资料,撰写案例分析发言提纲,做好充分准备,以便在课堂上发言、讨论。
二、建立会计案例库
为了节省教师收集案例的时间和精力,从长远考虑,应建立会计教学案例库。案例可以是教师自行设计,或是实际到企业考察获取,也可以由国内外企业提供。另外,应鼓励学校与企业合作,实行产、学、研结合,企业为教学提供案例。但会计教学案例的选择与设计应坚持以下原则:一是真实性。会计案例应是来源于现实生活,基本情节和数据真实,不是随意编造的。会计真实性是会计活动的重要原则,只有基本情节和数据真实可信,才能为学生展示一个虽然模拟但近乎逼真的经济事项情景,展示出会计实践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思维创新和热烈讨论。二是针对性。每个教学案例的设计,都要求在讨论中能突破课程中的某些重点、难点,使学生在该课程的某些问题上有较深的理解。三是全面性。这是针对专业案例而言的,主要是指内容全面。在专业案例设计时应当注意涵盖该门课程的主要内容,但来自实践中的案例不可能包括一门课的所有内容,这就要求我们收集一些比较特殊的,其他案例中没有包括的内容,并将它们设计成案例进行讨论。
三、小组讨论
案例讨论是会计案例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经过准备和酝酿,学生进入了会计角色,身负责任解决实际问题。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避免就事论事,避免学生依赖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其中小组讨论是比较关键的,小组讨论需要成员之间相互核对计算结果的正确性,相互补充在进行个人分析时未能考虑周全的地方,从而对案例中所述的财务数据和问题形成完整而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形成小组意见。这样才有助于在班级讨论中将争论的焦点集中到某一个或某几个问题上来,从而有利于巩固学生会计基础理论、基本技能,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道德和创新能力。
四、班级讨论
课堂讨论是案例教学的高潮部分。各小组的发言人阐述自己的观点,如果各小组间产生了较大的分歧,也成为班级讨论的焦点。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认真聆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和教师的讲解,教师则应该通过各种办法激发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的欲望,同时在适当的时候提供各种理论支持和背景资料,有效引导课堂讨论的方向,并在讨论出现偏差的时候迅速予以纠正。
五、总结评价
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应及时给予总结。总结并不是说出某个案例的标准答案,而是指出本次案例讨论所运用的理论知识,讨论难点、重点,需要深入思考之处,并指出本次讨论不足之处与成功之处,而且需要对学生的表现加以评价,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同时,学生可以针对案例中所反映的情况,结合所学过的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14.案例教学法在审计教学中的应用 篇十四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审计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5C-0132-02
案例教学法即通过介绍、分析、整理和评价一个企业发生的客观存在的事实,并且包括多个企业同样也具备该类问题急需要解决的案例,将之拿到课堂上进行讨论,进而得出综合性结论的一种教学方式。将理论和实际相互联系是案例教学法最突出的特点,着重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案例教学法在审计教学中应用的价值
案例研究对知识保留的持久性、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知识的传授、人际关系能力的培养以及人的分析能力等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并且审计学也是集技术性和实践性于一身的一门学科,把案例教学法运用到审计教学当中具有重要价值,主要在下面三个方面体现出来。
一是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最大程度地调动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以往传统型的审计教学通常为同学们课堂上在作笔记、考试之前在背笔记、考试以后将笔记忘掉,尽管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穿插有部分提问式、启发式教学手法,可是学生学习知识大部分是被动接受的,而且知识是单向流动的,使得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然而,案例教学法却改变了这种现状,它能够将课堂调动起来,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同学们以审计主体的角色走进审计现场,自己亲身实施作业,然后获得实践的经验,从而达到充分调动同学们自觉学习和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从被动听课转变为“我要学”的实践过程。
二是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提升学生自身综合能力。案例教学法其中一个特点就是要求学生也参与到案例的讨论与分析当中,课堂教学中有场景、有案情,并且审计案例均为生活当中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例子,是抽象理论的具体化,能够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感性认知,进而拉近了课堂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感到知识并不陌生,它们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此同时,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讨论和思考,不仅提升了同学们口头上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增强了分析问题、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课堂中还通过分组讨论,锻炼了学生团队协作、合作的能力。
三是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活跃教学中的氛围,增进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老师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尤其需要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提问,让学生发散思维、勤于思考,回答问题,并及时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回应和表扬,以便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敢于回答问题,为课堂教学创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拉近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
二、如何选择审计案例
审计教学过程当中,怎样遴选较为合适恰当的教学案例是极为关键的一步。选择的审计案例应当坚持与审计教学的教学要求、内容以及目的相切合,并且一定要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实用性,所以,选择审计案例应当注意下面几个原则:
一是审计案例应当具有典型性。教学案例的选择一定要注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反映同一类事物所具有的共性与特性,可以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二是审计案例应当具有实用性。教学案例的选择一定要注意与现实结合起来,是现实中真实的东西,并且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对日常工作生活具有指导意义,而且采用的审计案例最好是国内的、学生身边的。
三是审计案例应当具有关联性。教学案例一定要跟课程教学内容紧密关联,经过对案例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真真正正把审计案例融入教学实践当中,提升同学们审计理论与实践相互联系的能力。
四是审计案例应该具有综合性。教学案例一定要坚持来源于日常生活而且高于生活,是对日常活动的概括总结,不可以过于平白简单,需让同学们有思考的空间,以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能力。
因此,为了创造良好的教学效果,老师一定要在教学前注意收集材料,并根据教学需要进行有效筛选、改编,使之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三、审计案例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审计案例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但是总的来说,审计教学的安排应当跟课程体系的安排相一致,可以按照每部分课程内容的需要,适当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案例,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其次是在课堂教学中对相应的案例教学设置以学生讨论为主,老师引导为辅的教学安排,具体安排及次序依次是“布置案例——提出要求——个人分析——分组讨论——课堂发言——教师点评——撰写报告”,具体施行又可分为三个步骤来实施。
第一步是“准备阶段”。在进行审计教学备课时,准备阶段的工作应当包含4个方面:一是对案例教学法的特点进行介绍,让学生事先有心理准备,避免一头雾水;二是针对教材内容需要做到重点精讲细讲,更好地为后面的审计案例的讨论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三是需要对审计案例做到精选,从而为了接下来的审计案例的讨论准备素材;四是老师需要提前把审计案例发送给同学们,使同学们可以提早了解和熟悉案例,并且可以对案例进行查阅和搜集有关材料,最终能够围绕案例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分析、归纳,得出结果并形成评价报告,为审计案例的课堂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二步是“实施阶段”。在进行审计案例教学时,老师需在课堂教学中起到组织和引导的作用。老师应当把每一个教学案例所设计的问题抛给同学们自主展开讨论与分析。当学生观点出现不一致的时候,老师可适当引导学生进行辩论,然后根据现场适时提出一些问题,使同学们展开更深一步的思考,且鼓励同学们踊跃发言,及时地对同学们的发言给予点评。此外,当同学们对审计案例进行讨论完毕以后,老师需对同学们的发言给予适当的小结与客观性的评价,阐明这一案例分析的难点重点之处,指出同学们在讨论和分析当中存在的优点和不足,让同学们更深一步认识自己,进而达到审计案例教学的目的。
第三步是“编写报告阶段”。案例教学最后的一个阶段是对案例分析写出书面报告。当课堂教学讨论结束之后,老师需要学生在案例讨论、分析、发言过程中形成提纲,并写出初步的分析评价报告,最后提交给老师进行批改。该阶段的目的在于:一方面同学们形成的书面报告能够作为老师日后考核学生的依据之一,另外还能够锻炼和检验学生们的书面表达能力。
案例教学法尽管比其他教学办法更为优越,可并非是万能的,更不可能将传统意义上的讲授教学取而代之。教师在审计案例教学过程当中,需正确处理好讲授教学与案例教学之间的关系、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案例教学与其他教学办法之间的关系,以实现增长学生知识、提升学生能力和培养学生素质的目的。只有把讲授教学和审计案例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才是审计教学的最佳方式。
【参考文献】
[1]梁树军,程静.软件人才培养课程群的探究与实现[J].计算机教育,2008(11)
[2]周慧玲. 谈案例教学法在高职审计教学中的应用[J]. 北方经贸,2005(7)
[3]刘怡萍.浅谈案例教学法在审计教学中的重要性[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3)
15.案例教学法在德育课中的应用 篇十五
针对眼视光学专业学生“医学科研方法”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该课程教学的构想并进行了实施。问卷调查显示,案例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课堂教学参与度,增强教学的效果。案例教学法在“医学科研方法”的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助于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和主动思考能力。
“医学科研方法”是温州医科大学七年制眼视光学专业基础必修课,讲授医学科学研究的目的和方法、循症医学的概念和应用、科研论文的准备和写作等内容,培育学生对医学科研的兴趣,训练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形成科学思维方法。然而传统的以课本知识为主体的教学方法难以真正达到以上教学目的,学生因为没有科研基础和经验,很难理解和把握课程中的概念和核心内容。他们迫切希望接触活生生的案例,提高对医学科研的感性认识。
案例教学起源于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是以案例为基本教材,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让学生尝试在分析具体问题中独立地做出判断和决策,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该种教学方法已经被运用于商业、法律和医学的教育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们将该教学方法应用到温州医科大学七年制眼视光专业“医学科研方法”的课堂教学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 案例教学的设计和实施
案例教学对象为参加“医学科研方法”课程的温州医科大学2006级、2007级和2008级七年制眼视光专业学生,共计97人。这些学生是在第十个学期学习这门课程,之前普遍缺乏科研经验和科研意识。“医学科研方法”课程共安排32个学时,所涉及的内容包含医学文献管理、医学伦理学、实验设计、临床研究、科研选题与申报等等。案例教学占2个学时,安排在其他课程结束之后。
教学所采用案例的指导思想是具有代表性、实践性和启发性的科研课题。科研案例筛选的对象包括近五年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教师获奖的研究课题,以及温州医科大学七年制眼视光专业学生参加全国挑战杯的科研项目。经过授课教师的集体讨论,最后入选的案例有“实验性近视的研究”、“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的研究”、“自动化弥散斑验光仪的研制”以及“便携式光刷定位的后像弱视治疗仪”等案例。这些案例所涉及的领域不是太复杂,既有应用性研究又有基础研究,既有仪器的开发和应用,又有疾病病因的探讨。一次案例教学采用两个案例,其中一个偏基础,另一个偏应用,每个课时讲授一个案例。
案例教学的步骤包括课前、课堂和课后三个环节。教师提前一周(之前一次课)向学生宣告下一次课程要采用案例教学的模式,介绍案例教学的方法和学生参与的方式。同时教师向学生分发科研案例,要求他们针对案例中科研课题的来源、研究背景和目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研究得到的结果,研究的市场前景、与研究相关的论文和专利等方面进行研究。
正式上课时教师首先对学生进行分组,每次授课学生20至30人,分成2至3个小组。教师首先提出若干问题,例如如何才能选出合适的题目并能够保证完成,研究的对象是什么,研究的类型和方法,研究的结果和意义等等。就以上问题学生们先是单独思考,然后分组讨论。讨论完成后各个小组代表发言,汇报对科研案例的分析和总结,小组内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或修正代表的意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讨论和争辩,穿插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其他相关问题。教师最后总结案例,结合案例从头至尾梳理医学科学研究各个阶段的重点知识和核心思想。
课后教师发放案例教学效果调查表并收回分析,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自己参与眼视光学院的一个科研课题。根据学生的反馈,教师集体讨论“医学科研方法”这门课程以及案例教学方法的经验和不足,制订整改方案。
二 案例教学的效果和反馈
在启用案例教学的两个课时中,一开始学生还是有点不太适应,表现在发言不太踊跃,表情有些拘束。随着课程的进展和老师的引导,学生们逐渐进入状态,课堂上显得非常活跃。因为他们意识到自己面对的已经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活生生的就在身边的科研案例。而且许多问题没有标准的答案,允许自由发挥,畅所欲言。学生们个个感觉自己好像就是科研案例的实践者和评价者,运用自己所具有的医学科研相关知识,对每个案例的每个方面进行评价和分析。
在案例教学课程结束后,任课教师向学生发放关于案例教学效果的调查表,调查表内容包括学生对授课方法的认可程度,对教师授课效果的满意度,以及对授课方法的改进意见等方面。所有97名学生均完成了问卷调查并当场上交,结果见表1。问卷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对案例教学的效果表示满意,认为科研案例的引用有利于这门课程的掌握。学生普遍认为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提高了学习医学科研课程的兴趣,增加了今后参与医学科研实践的动力。案例教学既帮助他们加强了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记忆,也锻炼了他们科学思维和科学实践的能力。大部分同学觉得上课的两个课时内自己能够有机会发言和表达,也有少部分同学觉得课堂时间有些紧张,自己发言机会还不多。(见表1)
三讨论和总结
随着医学技术的革新和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对医学生进行医学科研方法的教育和培训变得愈发重要。但是如何在“医学科学研究”这门课程的课堂上教会学生用科学的思维去思考和解决医学问题却是不小的挑战。因为医学科学研究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需要不断地实践才能有所体会。而传统的单纯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课式教学也许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完满的课堂效果。学生在课堂上往往是机械性地记忆书本上的知识要点,一旦真正开始研究时却难以把理论付诸实践。
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充,案例教学能够从另一方面加深学生对医学科研知识的理解。案例教学是一种为学生提供模拟的实践情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方法。它与传统的课本教学不同,不是按知识点的先后顺序来进行授课,而是提供一个完整的案例让大家进行探讨和研究,从而梳理和巩固课程中的内容和知识。其优势在于鼓励学生在用中学在学中用,学生探讨时获得的经验和教训可以很容易复制到真实的活动中。
我们的研究表明,将案例教学引用到学生医学科学研究的课堂教学中,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取得了优良的教学效果。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课堂的气氛变得空前活跃,大家都有发言的欲望,开始思索,遇到问题就在课本里或是通过讨论得到答案。学生学习的案例都是自己身边熟悉的教师做过的科研项目,有着亲切的认同感。学生可以以评委的身份对课题的设计和科研整个过程进行分析和评价,有着自豪感和责任感。原先一些比较枯燥的科研概念例如统计分析等等,经过例子的应用变得生动而自然,有了顿悟的感觉。当对整个课题进行解剖和示教后,大家纷纷觉得科学研究的圣殿不再遥不可及,科学研究的道路也不是荆棘遍布了。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只是提问、倾听和插入评论,不再需要大段地讲述课本中的大道理,因为学生已经自己在寻求答案。教师的作用是将案例与知识点相连同,填补现实与理论的间隙。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对案例教学在“医学科研方法”课程中的应用效果表示满意。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案例教学需要学生进行探究式的学习和足够的知识储备,教师应当提早给学生案例资料并督促其积极准备。而如何在课堂的有限时间让每个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表达观点,避免学生两极分化,也是对教师的挑战。教师应当在课堂上把握学生思考的节奏和流程,调动不同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做到人人有想法,个个有体会。
【案例教学法在德育课中的应用】推荐阅读:
小学体育课教学案例10-04
2011春英语教学德育案例10-05
小学生德育工作教学案例11-20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教学案例评析07-12
生活中的数学教学案例12-09
尝试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08-22
白板在教学中的应用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