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教科研工作计划

2024-08-20

17教科研工作计划(精选10篇)

1.17教科研工作计划 篇一

比大小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准备

课件、每同桌两人准备4只兔子、4只小羊、5只小熊、3只小猴的图片、以及一张粘贴表。

三、教学目标与教学策略选择

(一)  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初步知道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物体的多少以及部分学生已经模糊地知道“=”“>”、“<”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因此本节课的重点不再是认识“=”“>”、“<”这些符号,而是让学生理解“>”、“<”、“=”含义以及学会运用这些符号。教材提供“猴子分水果”的情境过于简单,比较大小的素材过于单一。所以笔者大胆舍弃原主题图,创设了森林里4个家庭拔河比赛,丰富了比较大小的素材,让学生充分感受比较“大小”的存在。在此基础上确定的学习目标是:

1、在“动物拔河”比赛中,通过让学生整理、比较,探索出由比物体数量的多少到比较数的大小的一般方法。

2、在情境中使学生认识符号“>”、“<”、“=”及其含义,会根据所出示的“>”、“<”、“=”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培养学生初步的符号化的思想方法。

3、在探索解决实际问题中,初步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

(二)  教学策略

比较两个抽象数的大小,是数概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年级学生学习数概念的难点。根据建构主义教学观,本节课引导学生从已掌握的比较两个物体多少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在凌乱的小动物中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整理、比较,在“公平”与“不公平”中引导学生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从而理解“=”“>”、“<”的真正含义。学生掌握了比较两个抽象数的大小的同时,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操作等活动,体验参与教学的快乐与成功,把学生真正推倒了学习主体的地位上。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感知物体多少。(课件)

1、出示情境:小朋友们,今天森林里要举行拔河比赛,你看都有哪些小动物家庭来了?

2、数一数:他们各个家庭来了几只呢?

3、理一理:现在这些小动物就在小朋友的桌子上,想请帮忙把每个家庭的运动员们整整齐齐排好队伍?(同桌发一张粘贴表,下图)

森林拔河比赛

4汇报:让整理又对又好的小组介绍自己的经验。(学生用的是图片)

森林拔河比赛

兔 羊 熊 猴

兔 羊 熊 猴

兔 羊 熊 猴

兔 羊 熊

森林拔河比赛

兔          兔 兔 兔

羊 羊 羊 羊

熊 熊 熊 熊 熊

猴 猴 猴

二、合作操作,感知数的大小。

1、同桌设计比赛方案。

刚才我们已经整理出了4个家庭,那么哪个家庭和哪个家庭比呢?请同桌两人商量一下,来说说谁和谁比。

2、反馈汇报,教师板书。(学生能说几种就几种)

方案一:小兔家--小羊家     方案二:小兔家--小熊家

方案三:小兔家--小猴家     方案四:小羊家--小熊家

方案五:小羊家--小猴家     方案六:小熊家--小猴家

3、认识“=”

(1)在这么多种方案中,你觉得哪一种最公平?为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小兔家和小羊家一样多,都是4,最公平。

(2)你怎么知道小兔家和小羊家一样多呢?进一步帮助学生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

(3)像这样两个物体一样多,在比较的时候就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连接。教师并板书“=”。并跟读“4=4”。

(4)读一读“=”,说一说“=”样子,写一写“=”。

(5)你还能“=”来说一说吗?

4、认识“<”“>”

(1)在比较大小的时候,除了“=”外,你还认识哪些符号?

【备选】若学生能说出“<”“>”,教师直接让学生说说哪两个家庭比赛可用“<”或者哪两个家庭比赛可以用“>”?

若学生不能说出“<”“>”,教师可以出示其中一个方案,如:小熊家和小猴家比赛,公平吗?为什么?引出“<”“>”。

(2)你怎么知道谁多谁少?进一步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同时引出数字之间的比较大小。同时板书“比大小”的式子。

(3)学生说说“<”“>”的形状,并指导书写。

(4)谁能用“<”“>”来说说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5、进一步认识“=”“<”“>”。

让学生观察板书的算式,小组讨论发现什么?

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后,教师用顺口溜帮助学生进行记忆:大数在前用大于,小数在前用小于,相同数间用等于;大大嘴巴朝大数,尖尖嘴巴朝小数。

6、讨论:假如你是小羊家的一员,你希望和哪个家庭进行比赛?为什么?

三、巩固练习,深化新知识。

1、补充练习。

左边摆2个梨,右边摆1个苹果。填(  )○(  )

左边摆4朵花,右边摆4个梨。  填(  )○(  )

左边摆3个苹果,右边摆5朵花。填(  )○(  )

2、5>

3、在方框中画圆圈。

<                   <

4、这里有1、1、2、3、4、5、=、>、<一些数字和符号。用这些数字和符号组成各种不同的式子。

四、课堂总结。

1、让小朋友说说这节课学到了什么?

2、教师加以概括: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可以用关系符号“>”、“<”、“=”来表示,进行比较时可用一个对着一个的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创设森林拔河比赛让学生倍感亲切,同时让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数数、整理出需要比较大小的素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比较两个物体数量上的多少,最基本的方法是一一对应,让学生通过整理既复习了前单元“比多少”的基本方法,又为下面教学比大小做好铺垫。

让学生说一说哪里见过“=”,不仅巩固了“=”的意义,而且

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基础,关注学生现实学习起点。

“<”“>”的区分是这节课的难点,在学生理解它们含义的基础上,进行区别并加以概括。

开放题答案不唯一,鼓励学生去想,不要求学生找出所有的答案,只要能正确的即可,使学生初步体验到结论的不确定性。

五、教学片断实录

【片断一】认识“=”

师:谁也能用“=”来说一说?

生1:1=1、2=2 、……

生2:1+1=2

生3:5-2=3

生4:学边拿出自己的手,边做手势边说,一只手+一只手=一双小手。

生4:爸爸+妈妈=我。(学生哄堂大笑,但生4仍然很自豪的坐下)

生5:我姐姐说:努力+聪明=成功

……

【片断二】认识“>”“<”

师:除了“=”之外,你们还知道哪些数学符号是比较大小?

生1:“>”“<”

生2:“+”“-”

生1:“+”“-”不是比大小。“>”“<”才是比大小的。

师:说的很好,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还可以用“>”“<”。谁能说说哪两个家庭比赛可以用“>”或者“<”?

生3:小兔和小熊家比赛,小熊家多1只,所以小熊家赢了。

师:你怎么知道小熊家多呢?怎么看出来的?

生4:5>4(教师板书)

生5:小熊和小猴家比赛,也是小熊家赢。5>3

师:那么谁输了?为什么?

生(齐):小猴家输了,它少一些。教师引导出3<5

……

生8:老师我觉得4只小兔和3只猴子比赛,不一定小兔赢了?因为小兔子人小没力气,小猴有力气的。

生9(很兴奋):小兔子力气小。那它就输了。4<3??

很多学生都笑了

师:刚才生8和生9考虑很全面,不仅想到个数还想到谁重一点,很厉害。(教师竖起大拇指表扬)。如果比较谁多谁少的画,4还是(   )3。

……

六、教学反思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为学生创设适当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做数学、用数学,这也是新《课程标准》中所强调的。在这节课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体验,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运动会素材,科学、有效地创造生活情境――家庭拔河比赛。课一开始,我就引导学生进入有趣的情境,展开了 “数一数”“理一理”“摆一摆”“比一比”活动中,将“=”“>”、“<”的教学渗透倒学生熟悉的情境之中。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愉快地探究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发学生的创造动机,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中。

2、留给更大空间,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这节课给学生留下了较大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体会。在课堂实践中,加强教学过程中学生想、说和做的教学,不但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还能渗透创新意识,培养实践操作的能力。为此,我努力创设民主、宽松、开放的课堂氛围,放开手脚让学生大胆积极地探索知识海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当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思想比较两种动物的多少时,给学生提供了探索的空间,充分相信学生能力让学生自主的学习。

3、建立对话的平台,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

在这节课中教师、同学的交流中,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实现平等对话。如:让学生说说“你还知道哪些用到“=”吗?学生的回答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教师并没有阻止学生有创意的回答,而是建立对话的平台,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

从练习题中可以看出,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是走过场,而是互相探讨着、交流着。对于“5>□”,学生刚开始答得比较散,后来有学生就说:我能一次说几个答案。还有学生说:我能全说出来。于是学生开始交流、讨论、总结。然后:“1<()<5”,学生有交流讨论,我也参与到讨论中来,引导学生及时总结。我先让学生猜一猜,在分析交流。学生的思维越来越有深度,智慧的火花在平等的教学环境中不断闪烁。可见,实现师生的平等对话,才能放开学生思维的束缚,给学生一个想象的广阔空间,使学生的思维有更深入的发展。

4、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在这节课中教学时间显得比较紧张,原因是学生在动物的体重上停留一段时间?比如有部分学生觉得拔河不仅和动物的个数有关,而且和动物本身的重量也有关。4只小兔有可能小于3只猴子,4<3?学生刚刚建立“<”“>”概念又模糊了。是不是在设置情境的时候就需要考虑动物个数以及重量之间的微妙关系,比如:小兔子最轻,数量也最少(3只),小猴子3只,小羊4只,小熊5只。动物的个数随着动物的重量而增多,这样能否避免片断二中的尴尬呢?这个问题还值得我进一步去探索与实践。

2.17教科研工作计划 篇二

2014年17家中文核 心期刊共 刊载稿件4145篇,剔除其中的广告、通讯等非文章类稿件278篇,共剩余文章3867篇。研究对象不属于高等教育领域(基础教育、中等教育)的论文和非论文性质(会议纪实、短评等)文章384篇,剔除这些文章后剩余3483篇。按照第一署名作者单位进行统计,其中第一作者署名单位不详的4篇,第一作者为境外单位的33篇,第一作者为非高校(政府机构、科研院所、教育服务机构、军事院校等)的176篇,剔除此三项共213篇,第一作者为普通高等学校(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院校、独立学院、成人院校)的论文3270篇。在本文中,以第一作者署名为高等院校发表的高等教育类科研论文3270篇为有效统计数据,下文数据以此为依据。

一、2014 年高等教育科研论文院校分布情况

教育部2014年公布的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名单显示,全国范围内,普通本科院校共919所;高职(专科)院校共1327所;独立学院共283所;成人高等学校共296所1。2014年,全国高等院校机构(军事院校除外)中,共有673所在上述17家期刊上发表了高等教育科研论文 (2013年765所),占所有院校总数的23.82%,其中普通本科高校511所 (2013年569所 ) 占同类高校总数的55.5%(2013年64.73% )、普通高职院校123所 (2013年156所 )占同类院校总数的9.27%(2013年12.32%)、独立学院31所 (2013年20所) 占同类院校总数的10.95% (2013年6.97% )、成人高校8所 (2013年13所)占同类院校总数的2.70%(2013年4.36%)。

(一)普通本科高校 2014 年发文情况

统计显示,有511所普通本科高校2014年在17家核心期刊发表高等教育科研论文2997篇, 占被统计论文总数的91.65%。其基本情况如表1所列,限于篇幅,只列出发文5篇以上的高校,共159所,占同类高校总数(919所)的17.30%。这些高校发表了2299篇论文,占普通本科院校发文总量的76.71%。

通过数据分析可得出,发文分布特点如下:

第一,综合性大学或全国重点大学依然是教育科学研究的主力军,尤其是“985工程”和“211工程”院校发文比率高,共有106所“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发表论文1664篇,占被统计论文的50.87%。第二, 全国具有高等教育学博士点院校发文贡献率较高 ,16所院校共 发文722篇 , 占被统计 论文的22.08%(见表2)。第三,全国本科师范院校发文贡献率处于平均水平,没有明显优势。在发文5篇以上的159所本科高 校中有26所高校是 师范院校 , 占16.35%;发表论文共492篇 ,占159所高校发文总量的21.42%。第四,我国高等教育科研论文发表具有高度集中、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在全国919所普通本科高校中,有511所高校(占同类高校的55.50%)发表了论文,其中50所高校(占本科高校总数的5.44%)的发文累积贡献率达到了44.57%,有44.50% 的普通本科高校2014年没有在17家高等教育类核心期刊上发表教育科研论文。

(二)普通高职院校 2014 年发文情况

2014年普通高职高专院校发文数量仍然较少、所占比例较低, 这与17家高等教育中文核心期刊没有高职类专门期刊有关。全国1327所普通高职院校中,发文院校数为124所、发文225篇,分别占院校总数的9.34%、被统计论文的6.88%。限于篇幅,本文只列出发文2篇以上的院校名单(见表3)。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共发文30篇,占高职院校发文总量的13.33%。

(三)独立学院 2014 年发文情况

在全国323所独立学院中,有31所院校发文40篇。与2013年20所院校发文36篇相比,2014年独立学院发文的院校数量有所增加, 发文量也有所增加。这些数据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独立学院发展的态势(见表4)。

(四)民办高校(包含独立学院)2014 年发文情况

2014年有50所民办高 校 ( 约占同类 院校11.2%) 在17家核心期刊上发表高等教育科研论文共79篇,占被统计论文的2.42%。其中35所民办高校(占所有发文民办高校的70%)均只发表了1篇文章,发表2篇及以上的民办高校共15所,发文情况如下(见表5)。

二、2014 年高等教育科研论文作者单位的地区分布情况

第一,2014年高等教育科研论文作者单位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分布情况依然十分不均衡,发文作者单位集中在东部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西北部边远地区高等教育研究学术发文明显薄弱。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中除去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省未有发文外,其余28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高等学校发表论文情况(见表6)。其中,江苏、北京、浙江、湖北、广东、上海、黑龙江、辽宁等8个省、直辖市的高等学校发表论文(2266篇)占被统计论文的69.30%;而广西、云南、甘肃、山西、贵州、新疆、海南、宁夏等8个省、自治区的高等院校发文数为132篇,合计占全部发文的4.04%。

第二,在统计的3270篇论文中,第一作者单位所在市共涉及193个,排名前50个(包含并列)地级市的高等学校发表论文情况(见表7),该54所城市涵盖了89.63%的发文量。其中,排名前十的城市包括北京、南京、上海、武汉、广州、杭州、哈尔滨、长沙、长春以及西安均为直辖市或省会城市, 其论文比例占58.53%。从城市发文量排名中可以再次看出,东中部发达地区学术研究成果要多于西北部边远地区。

综合以上全国各省市2014年在17家核心期刊上发表高等教育科研论文的分布情况,经数据分析可得,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区域分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各省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高等学校的分布(尤其是大学城的城市分布、本科高校省域分布、国家重点建设大学区域分布)、期刊所在地等。

三、2014 年高等教育科研论文作者队伍情况

经数据分析,论文作者队伍情况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单独署名和2人合作署名是发表科研论文的两种主要形式。在统计作者署名情况的3243篇论文中(剔除未署名和机构署名),尤以单独署名情况居多,有1688篇论文以单独作者署名,占被统计论文的52.05% 。有1555篇署名合 作发表 , 合著比例 为47.95%。其中,2人合作的占被统计论文的31.42%,3人合作的占11.90%(见表8、图1)。

第二, 作者队伍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比例较高。在被统计的3270篇论文中,2899篇论文的作者有职称说明,371篇论文作者不详, 第一作者具有高级职称的有1766次, 占被统计论文数的54.01%;具有中级职称的有657人次,占20.09%(见表9、图2)。

第三,作者队伍中具有教育学学科背景的人员占大多数。2014年在17家期刊上发表的3270篇论文中有2062篇论文标注了第一署名作者的学科背景。其中具有 教育学学 科背景的 论文1016篇 , 占49.27%,其他7个学科研究者共发文50.73%。由此可以看出,高等教育科研论文发表多学科和跨专业特点非常鲜明(见表10、图3)。

四、2014 年高等教育科研论文获基金资助情况

2014年在17家期刊上发表的3270篇中有2025篇论文为各项基金、课题的项目成果,基金论文比率为61.93%(2013年57.36%)。其中,受省部级基金资助项目的论文821篇,占统计论文的25.11%,受国家级基金资助项目的论文308篇,占统计论文的9.42%(见表11、图4)。

五、2014 年高等教育科研论文研究领域及研究范式情况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前沿与进展 :2012年年度报告》中,总结与归纳了目前的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主要的领域和研究范式(见表12、图5)。

基本区分标准为,“实证主义研究范式认为,知识只能通过经验取得。实证主义围绕‘假设检验’进行,强调知识的客观性和真理的普遍性,重复证实是这种范式的特点。经验主义也强调人通过经验来认识世界,它坚信只有经历过的事物才能被认识。这种研究范式的特点是:既强调经验事实的客观性,又强调个体经验的特殊性。人本主义认为,知识是在一种由个人所创造的意识世界中主观获得的,故应该研究人的主观世界。人本主义范式既强调知识的主观性又强调知识的个体性。结构主义认为,世界是由现象世界(即被领悟的世界)和机制世界(即现象世界产生的原因)所构成的,机制世界不能被直接观察到。结构主义既强调机制世界的普遍性(知识的可重复性),又承认现象世界的主观性(知识的不可检验性)。结构主义研究范式常常表现为思辨性的理论建构,这种研究范式认为,思辨性的理论可以解释所观察到的东西,但理论的真实性不可以检验,因为理论处于不可观察的机制世界。”[1]运用上述研究领域与研究范式的分类方法,我们对2014年17家核心期刊的3270篇高等教育论文进行了相关统计,数据分析结果如下:

第一, 所统计论文的研究领域以教学与研究、组织与管理为主。两者共占到了论文总量的62.05%,其中教学与研究的论文数量1222篇, 在四种研究领域中所占比例最高,为37.37%。组织与管理、体制与结构、知识与课程的所占比例分别为24.68%、20.18%、17.77%(见表13、图6)。

第二,所统计论文的研究范式以结构主义与经验主义为主。两者共占到了研究范式的78.87%,其中尤以结构主义的研究范式居多,共1600篇,占发文总量的48.93%。相比之下,人本主义研究范式的文章仅有309篇 ,只占9.45%的比例 (见表14、图7)。这表明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研究者更倾向于使用结构主义与经验主义范式,对于实证主义和人本主义的研究范式使用仍有待加强。

第三, 对3270篇论文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范式进行统计可得, 微观层面的“教学与实践”研究数量(37.37%) 远远超过其他三类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 ,其研究范式主要集中于结构主义(47.38%)与经验主义(32.65%),以及相当一部分的实证主义(16.94%);对于中观层面的“组织与管理”(24.68%)和宏观层面的“体制与结构”(20.18%)研究均主要运用结构主义与经验主义,且实证主义与人本主义的所占比例势均力敌;中观层面的“知识与课程”(17.77%)研究主要运用结构主义(45.96%)与经验主义(29.43%),实证主义较少涉及(4.82%)(见表15)。

摘要:2014年全国高等学校教育科研论文统计分析显示,综合性大学、全国重点大学是高等教育研究的主力军,具有高等教育学科博士点的高校发文贡献率较高,高等教育学研究者呈现多学科、跨专业的特征;普通高职院校、独立学院发文量仍然比较少,其教育科研亟待加强;我国高等教育科研论文发表显示了院校、区域高度集中且发展不平衡的特点,东部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的教育科研成果数量远远超出西北部边远地区;教育科研论文中作者单独署名和2人合作署名是论文发表的主要方式,涉及较多数据收集分析的文章多为合作署名;作者队伍职称构成主要以高级职称者为主,初级职称比例较少;论文受基金课题资助的比率较高,省部级基金资助所占比例较大;论文研究内容和主题呈集中趋势,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以结构主义与经验主义为主。

3.切实做好农村学校的教科研工作 篇三

一、转变观念,形成教育教学科研的良好氛围

首先是学校领导转变观念,充分认识教育科研的重要性,把开展教育科研摆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保证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地位上来。要有进行教育科研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其次是教师教育科研观念的形成。例如有的老师认为搞教育科研是专家学者的事情,难度大,很深奥,很神秘,高不可攀;再加上农村学校条件简陋,消息闭塞,教师大多一头沉,事务多,没时间,搞教育科研是“天方夜谭”。为此,我们反复动员,通过宣传魏书生,李吉林,窦桂梅以及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马卡连柯等在基层学校,农村小学搞教育科研成功的事例,使老师们认识到,农村教师不但能搞教育科研,而且有身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优势,搞出那些专家学者想搞却搞不出来的科研课题。

二、健全教育科研制度,建立有效的保障措施

农村学校的财力物力人力有限,怎样最大限度地运用有限的资源,实施教育科学研究,我们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予以保证。

1、选派一名副校长担任科研负责人。

2、精选本校教育科研热情高,上进心强的年轻教师组成教育科研组织。

3、结合学习教育科研实际,制定学校教育科研措施,明确课题分级管理。课题立项,科研经费的拨付,研究资料,档案管理等一系列管理措施,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加强学校教科研管理,并纳入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档案,予以管理,在实践中对教育科研规章制度不断完善。保证学校教科研工作的良好运转。

三、结合实际

以本校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科研选题的切入点,有位教育家说:“教师是课堂的负责人,课堂是检验教育理论最理想的实验室,”因此,我们教育科研应以学科研究为基础,以课堂教学为重点,我们在调查本校师资和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制定了科研课题源于课堂教学,服务于课堂教学这一基本宗旨,并积极争取上级及有关领导的指导。从选题申报制定方案时就步入正规。

四、坚持学习,促进教师的发展

在开展教育科研的过程中,由于农村学校教师知识素养、学术视野、研究水平等方面的的局限,加强教育科学理论的学习培训尤为重要和迫切。一方面我们聘请教育专家指导如何进行教育科研,如何选题,如何开展研究,采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怎样进行资料的搜集与整理,研究报告的编制,结题报告的撰写,这些专题报告帮助教师克服了教育科研的畏难情绪,破除了教育科研的神秘感。另一方面,学习校本研究课题等相关知识理论做好理论储备,把学习培训贯彻教育科研活动的始终,促进了校本教育科研的顺利进行,

五、研究实践与课堂教学常规研究紧密结合,以课题研究为核心,开展一系列的教科研活动

1、密切关注课题进展状况。我校的教育科研是在全员参与的状况下进行的,随时都可能有新情况的发生,新问题的出现。为全面准确的掌握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使教研工作做到对症下药,学校教务处每学期进行一次大面积问卷调查。另一方面,通过学校领导与主研人员随机听课或者进行访问了解现状,同时,建立个案,对个别教师、班级进行跟踪调查,然后汇总。在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再写出调查研究(结题)报告。为进一步开展研究,改进课堂教学提供依据。

2、强化集体备课,使教科研成为学校集体智慧的整合。学校坚持集体备课,首先选好主备人,指出教材重难点,提出教学思路。每一个成员要善于倾听,每个人都有坦率提出问题的义务,有权衡建议并进行选择的权利。形成教案后,用同课题听课与研讨等形式,深化集体备课的内涵。组织示范课、观摩课,开展全员课题研究的公开课活动。积极组织教师外出参加省市县课题观摩活动,结合我们的研究课题,认真学习思考。回校后汇报心得体会。上好自己的示范课,周期性的开展全员课题研究公开课活动,要求骨干教师将公开课与课题研究结合起来,把课题研究中的新思想新发现新体会,融入课堂教学并在课后进行认真的讲评与反思,这样,有力地推动广大教师教科研水平的提高,激发了他们对课堂教学探索的积极性。

3、开展赛课活动,激发教科研的积极性。激励是保护教师参与积极性深入持久开展这项工作的重要措施。我们将优质课大赛同课题研究结合起来,每年的三月九月是优质课大赛活动月,老师们听课后要结合自己的实际认真研讨,提高教科研水平,促进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的热情,使教育科研活动永葆青春活力。

4、举办课题研究试验班。如为搞好“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研究”之课题,我们确定以三年级(2)班为实验中心,抽调科研能力较强的骨干教师担任语文数学主讲教师,课堂教学打破两人一桌的模式,学生可以自由组合,2——4人一桌,共同研究学习。这样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事实证明,这一举措有力地推动了这一课题研究的开展。

5、注意收集资料,完善档案资料的管理。在教育科研的进程中,一定要注意资料的收集与档案的管理。我们把学校档案资料分为三个等级,学校科研档案、课题档案、个人研究档案,把教科研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宝贵资料分门别类长期妥善保存,杜绝了教育科研中的空对空的不科学现象的发生。

4.17年春学校工作计划 篇四

新学期工作已经开始,为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现将2017年春季学期学校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创建“思想领先、质量过硬、特色鲜明、人民满意”的学校为目标,努力做到“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学校发展 ”。

二、抓教师队伍建设

1.师德建设: 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十八届六中全会报告中关于教育工作的科学论述,明确新形势下的工作思路,工作任务和工作重点,强化责任意识、增强使命感,营造“团结干事,严谨笃学”的工作氛围。.业务提升:一是通过组织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及开展校本培训,促使教师静下心来练内功,不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二是积极开展校距间教学交流,通过观摩、互相听课、评课等,加强教师队伍与外界的信息沟通,以这些活动为载体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三是抓教学反思,通过抓教学常规的落实,及时督促教师在工作中不断进行反思、分析、归纳、总结。在反思中学习、在反思中领悟、在反思中提高。

3.继续加强电子白板使用培训,采取教师间互帮互学形式,进一步提升教师使用交互式电子板板的能力。

三、抓教学常规管理

1.抓教师队伍的常规管理。通过抓制度落实,杜绝一切有违教师行为规范的现象。2.抓教学常规管理。一是优化备课环节,本着实效性原则,做到“脑中有课标、胸中有教材、心中有教法、目中有学生” 四有进行备课,杜绝一切照搬照抄、走过场现象。二是优化上课环节,积极倡导“微笑和激励多一点,培养能力具体一点,施展学生才能面广一点,学生灵活安排的时间多一点”。三是优化作业布置和批改 环节,提倡作业设置有针对性、科学性,杜绝“重复抄写” 与“罚作业”现象,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在作业批改方面,切实做到及时、准确,多用鼓励性语言或用星级评价等多种形式进行评价。

四、抓安全教育管理

1.切实加强对安全工作的领导,严格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重点抓好门卫、宿舍、食堂等重点区域的安全管理。

2、落实“以人为本、安全 养学生团队精神”为目的,继续组织开展好每年一次的班级篮球赛活动。

5月份:开展好庆 “六一”暨艺术节活动。以“快乐六一 体验成长”为主题,通过开展一年一度的学校艺术节暨六一庆祝活动,使学生在积极的参与中体验集体合作的快乐,体现乐观进取的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热爱校园的情感。

总之,在新的一学期里,我们将团结和带领全校师生一道,振奋精神,脚踏实地,努力工作,力争使学校各方面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宜良县九乡小学

5.安营小学第17周工作计划 篇五

(12.23—12.27)

1.加强冬季安全教育,全校师生学习安全教育知识

2.加强早、中、晚辅导,提高教学质量

3.结束小学科,利用两周时间做好测试工作

4.迎接中心校视导检查

5.做好三年级试卷分析,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并做好后续

工作

6.继续开展读书月活动,读一本好书,写一篇好作文,讲一个

好故事,做一个好学生。做好总结工作,表扬部分班级及优秀学生

7.加强冬季锻炼,增强学生体质,增加抵抗能力

8.继续开展兴趣小组活动

9.开展一次冬季防火演练

10.认真做好“十个一”自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迎接县

检查

6.17学生处计划 篇六

(2016-2017学第一学期)

黔西县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处

2016年8月27日

黔西县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处工作计划(2016-2017学第一学期)

一、学期目标:

1、学生操行评定合格率为98%

2、学生违法犯罪率为0。

3、重大安全事故发案率为0。;学生操行评定合格率为98%;优秀班集体为50%;学生巩固率为95%(正常转,入学除外).4、班主任100%参加德育工作研讨,100%进行培训。

5、塑造我校学生文明向上的整体形象。

6、立志、孝亲、尊师、友爱、长善、救失、守法、践行《弟子规》成为黔职学生群体的主要精神特征。

7、开展树立良好学风为核心的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使之形成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相互竞争的学习氛围。

8、开展丰富多彩的各项社团活动,形成我校特有的德育特色。

9、以“五学三规”“弟子规”“学生一日常规”教育为核心内容,让学生行为习惯优秀率达到90%以上;强化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使学生学做真人。

10、打造一支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优良的班主任队伍。

11、打造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乐于奉献的学生干部队伍。

12、以特色班级、特色专业部为抓手,全面构建具有专业文化与地域文化融合的校园文化,打造有职校、示范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

13、全面融入课改,改革班主任、学生评价体系,逐步建立“多元、开放、发展”的班主任、学生评价体系。强化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14、严格规范学生素养证、特长证的管理实施及评价工作。

二、具体措施:

(一)加强德育队伍的建设,营造全员育人氛围目标的具体措施。

1、加强校园德育环境建设。要花大力气建设好一支坚强有力的班主任队伍和全员抓德育的工作队伍,要求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本学期将继续实行值班领导、值班教师和值周学生的检查制度,做到随时、随地、随人、随事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树立责任意识。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专业部德育主任是专业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加强班主任、科任老师之间的联系。本学期实行班主任培训制,健全和完善班主任岗位职责、工作条例、班主任工作考核评估激励机制,坚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公正、客观地衡量班主任工作,鼓励班主任主动认真地开展工作。开好每月两次的主题班会,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成绩及时提出批评或表扬。本学期将要求各专业部开展班级管理经验交流会,达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目的。

3.充分发挥团队工作的作用,扩大班干部的影响。团员、班干部在— 2 —

学生中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他们应该是同学的榜样。要定期对团员、班干部进行培训,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带动更多的同学一起进步。

(二)常规教育目标的具体措施。

抓好行为规范教育。开学第一个月,各班要利用班会组织学生认真学习贯彻《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会和校团委将利用不同形式进行检查。通过对学生集中进行行为规范系列教育,强化训练,培养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通过具体的强化训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组织活动、管理评价,逐步使学生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应该这样做”,使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自觉的行动,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让学生终身受益。以学生处、团委、专业部管理为一体,形成一个良好的校风。加强值班领导、值班教师和班级管理周学生常规检查反馈、督促作用,使常规管理达到精细化。

(三)抓好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目标的具体措施。

1、以“五学三规”“弟子规”“学生一日常规”等要求为重点,上好“文明礼仪第一课”。通过举行“校园礼仪风采展示”、“手拉手”、“一帮一”等一系列的班级主题教育,加强学生文明礼仪规范教育。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培养学生文明礼貌的习惯,传承中华民族的美德。

2、进一步规范学校升降旗制度,建立新学年开学典礼上好“爱国主义

教育第一课”制度,并结合中秋节、国庆节、12.9等重大节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3、感恩教育。本学期继续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感恩就是要从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身边的人开始,对给予自己关怀和帮助过的人应抱有感激之心。通过主题班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学会关心、学会做人。

(四)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抓好专业部、各班级学生管理目标的具体措施。

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心理和生理的特点,根据学生的特点,抓好学生不同阶段的管理和教育,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本学期要求各专业部、各年级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合理安排活动,制定循序渐进的德育养成程序,以培养学生的诚信、竞争及自立的意识。

(五)加强班级建设目标的具体措施。

1、要求班主任老师根据专业部、班级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每一节主题班会课,认真设计班会内容,写好教案,多讲身边人,身边事。学生处将要利用主题班会、推门班会课等形式进行检查,并把评比结果列入对班主任的评价中。

2、加强班级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树立班级形象,争创班级特色。

3、以活动为载体,在专业部、班级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荣誉感、集体感。在班级中开展做文明事、说文明话、争当文明中职生的活动。活动中要给更多的学生参与的机会,— 4 —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六)提高学科德育渗透功能目标的具体措施。

继续开展学科德育渗透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各学科自身的特点,做到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及专业技能传授的同时与加强学生思想修养相统一,灵活随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学好技能的科学态度,提高他们识别真善美的能力,逐步形成理想、目标与信念,进而转化为发愤学习,积极向上的内在动力。

(七)抓好“三结合”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目标的具体措施。

重视家庭、社会与学校教育的配合,利用校外德育教育基地,进一步形成德育教育的合力,举办家长学校讲座,定期召开形式多样的家长会。通过家教等活动,开展家教交流。班主任要做好家访工作,和家长一道做好学生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利用不同形式,沟通学生在校和家庭情况,提出学生在家、在校的学习常规要求,使学生在教师、家长的指导下,能够沿着正确的轨迹前行。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顶岗实习等活动,继续深入开展学生阶段教育,利用一切当地资源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职业技能教育。

(八)加强问题学生的教育与转化目标的具体措施。

问题学生转化工作做到有计划,有措施,勤总结,重在落实,班主任要填写好问题学生成长档案和素养证的填写记录。要求教师耐心细致地做好后进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做到不讲过头话,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多帮助。

(九)法制教育紧抓不放,重点做好教育防范工作。

要求安稳科充分利用法制教育报告会、德育课、班会课、校会、国旗下讲话等进行普法教育,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使学生知法、懂法、守法。

(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目标的具体措施。

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必须重视的重要内容,要开展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做好学生心理的疏导,教师要积极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和保证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人文环境。充分利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室,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正常化、规范化,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地发展。

(十一)继续抓实体育卫生工作目标的具体措施。

坚持阳光大课间体育活动,通过活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对课间操和眼保健操要加强检查。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宣传工作,坚持晨午检制度,坚持每天两次卫生扫除,设定每周五为校园清洁日。

(十二)安全教育目标的具体措施。

通过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使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教育和引导学生不参与有害身心健康的电子游戏、不到网吧上网,重视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加强防范意识教育,创建安全文明的校园。

在新学期将继续按照计划认真执行,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积极主动地、创新性地开展工作,开创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9月,具体负责人:白平、黄志、李显忠、万全红以及各专业部德育主任)

1.行为习惯目标的具体措施

— 6 —(1)各种规章制度的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2)安全教育教育第一课(交通安全)

(3)特色专业部、特色班级的确定(班级团队建设打造)(4)各专业卫生整治、大课间内容确定、班级管理周的启动(5)各班级文明岗位具体实施(6)各专业拟定励志读信及弟子规(7)班级考评,校园之星评选(8)社团活动筹备

(十月,具体负责人:李显忠、方晓琴、黄志、唐勇、王全红、向鑫及各专业部德育主任)

2.内涵管理目标的具体措施:

(1)大课间操的规范提升

(2)寝室文化的打造、建设 ;“五学三规”、“弟子规”、“一日常规”践行检查。

(3)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4)各专业部加强后进生行为规范教育与后进生帮教工作,端正学生学习态度、明确目标。

(5)社团活动启动

(6)要求宿管办对部分住宿生开展座谈会。(7)班级考评,校园之星评选

(十一月,具体负责人:白平、黄志、李显忠、唐勇、方晓琴及各专业部德育主任)

3.管理规范化提升目标的具体措施:(1)宿舍文化建设,住宿生座谈会(2)各专业部卫生大检查

(3)禁毒教育、今冬明春防火安全教育(4)特色专业部、特色班级检查(5)班级考评、校园之星评选

(十二月,具体负责人:白平、黄志、李显忠及各专业部德育主任)

4.巩固提升目标的具体措施:(1)文明岗位的实施检查(2)各专业部学生家长座谈会

(3)学生文明礼仪、行为规范抽查和整改(4)发展新团员

(5)校园之星、优秀班级的评选

行 事 历

九月份:

1、开学典礼,组织学习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规章制度及学生管理制度;

2、做好学生的新学期学习动员工作;

3、各专业拟定励志读信及弟子规

4、迎中秋、庆祝教师节及学习园地专刊活动。

5、以“五学三规”“弟子规”“学生一日常规”等内容对学生进行仪容仪表规范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活动

6、开学校园安全隐患排查;

7、十八岁成人仪式,各专业部迎国庆“我眼中的家乡”征文活动。

8、班级考评,校园之星评选

8、主题班会:(1)走进职校,迈向成功;(2)有“礼”走遍天下。十月份:

1、开展校园安全,远离毒品、珍爱生命主题教育。

2、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3、各专业部加强特色班级建设打造。

4、校园安全隐患排查。

5、阳光大课间打造提升。

6、各专业部班主任老师会议会议。

7、班级考评,校园之星评选。

7、主题班会:(1)尊重规范,让美德成为习惯;(2)专业——为理想插上腾飞的翅膀。

十一月份:

1、各教官对负责的专业部学生行为习惯督查整改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教育活动;

3、禁毒教育活动;今冬明春防火安全教育

4、校园安全隐患排查;

5、主题班会:(1)我的班级我的家;(2)拾起一片纸,净化一颗心灵。

十二月份: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专题教育活动

2、校庆及12.9相关活动

3、评选“校园之星”、评选“文明班级”

4、假期安全教育;

5、留守困境学生慰问活动

6、班级考评,校园之星评选

7、主题班会:(1)抵制诱惑,远离烟酒;(2)敬畏生命,感恩父母

2017年一月份

1、主题班会:(1)恋爱,待到青春飞扬时;(2)珍爱生命,拒绝暴力

2、特色班级示范班申报评比;

3、团员民主教育评议;学生处工作总结

黔西县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处

7.17教科研工作计划 篇七

一、聚焦课堂、突破课堂,打开教科研局面,释放教科研的能量和价值

服务师生发展、提升教育质量,是中职教科研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课堂是教学教研的主阵地和实验场。课堂研究具有基础性、现实性和应用性,是教科研的着眼点和发力点,更是广大教师的关注点和兴奋点。我们以课堂研究为支点,激发广大教师教科研的热情和动力。

1.以省、市开展的中职学校优质课评选为契机,动员教师参与、研究和争创优质课

省、市级中职学校优质课评选已形成了制度。为提高优质课评选的质量和影响力,笔者在2013年改进和加强了优质课评选工作。首先,指标分配既有计划性,又有机动性,总量控制下体现动态性、灵活性、竞争性、公平性。收回或减少个别优质课欠佳学校的评审指标,把收回的指标和机动性指标奖励投放给优质课意识强、质量优的学校。落实优质课宁缺毋滥的原则,给学校教师加压力、添动力。其次,评选操作突出规定性,体现创新性。明确要求参评教师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学习评价标准,坚持把学习借鉴和实践创新联系起来,把个人能力和团队智慧结合起来,把磨课、听课、评课统一起来,真正把课讲活,使之出新、出彩。笔者对推荐省级优质课一等奖的教师集中培训,精心指导,结合教师选课、讲课情况,对“三维目标”如何落实、现代教学技能怎样运用、教学特色亮点怎么打造作了辅导点评。参赛教师深受鼓舞和启发,增强了信心,纷纷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了充实、打磨,有的甚至重新进行了设计。参赛教师课改理念和授课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得到了省优质课验收专家组的肯定和好评。同时,很多教师与参赛教师在合作研究、互动碰撞中学到了新东西,打破了对优质课的神秘感和距离感,激发了研究优质课的兴趣和争创优质课的主动性。

2.以公开课研讨活动为载体,组织优质课教师传经送宝,示范、带动课堂教学与研究

公开课研讨是探讨教学规律、研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一种重要的教学研究方式。挖掘、利用本地优质课资源,开展公开课研讨活动是务实、经济、有效的教研形式。

周口卫校和项城中专是我市中职教改的窗口学校、示范学校,优质课教师成长快、聚集多,是典型引路的好样板、好资源。笔者把公开课人选锁定在这两所学校,经过比赛筛选、指导历练,选出了6位专业课和文化课教师做课。2013年10月14-15日,我室分别在项城中专和周口卫校举行了公开课研讨活动。6位教师各显其能,课堂教学精彩纷呈,诠释了教改理念,展示了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极具特色的教学魅力。特别是刘永领、田翠翠和刘亚三位老师的课,特色鲜明,反响强烈。刘永领老师运用点式非系统教学法讲解了“起动机控制”一课。整个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围绕不同的知识点进行,学生每学会一个知识点,就能解决一个问题、学会一种操作方法。此种教学法,打破传统章节讲法,从学科中提炼出知识点,变知识系统全面性为点式应用性,简练、新颖、实用,一目了然、一学就会,学生轻松地提升了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田翠翠老师运用情境教学法和讨论法,以课本剧的形式讲解了《孔雀东南飞》一课。学生通过扮演不同角色和分组讨论,体会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特点,分析总结人物形象,老师适时点拨引导,整个过程视觉冲击力强、生成性多,学生个性得到了展示,并在生生和师生互动中提高了对作品的鉴赏力。刘亚老师在《类风湿病人的护理》一课中,通过对一个病例的分析解读和临床工作情境的设立,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从制订护理计划到实施护理措施,学生一直处于兴奋状态,参与度高、互动性强,在做中学、学中做的过程中,完成了学会到会学的转化。教师们在授课教师谈反思、听课教师说感受、专家做总结点评中,丰富了教学智慧、深化了课堂研究。一位在项城中专听课的学校领导说,一口气听了3节课,没有累的感觉,越听越有兴趣,越品越有滋味,遗憾的是这么好的课,我们来学习的人太少了。很多老师说,从这次公开课活动中学到了不少新东西,特别是产生在本土、开花在基层、很有创意和使用价值的点式非系统教学法,打破了教科研的神秘化,看到了教改的方向和气象,增强了研究课、上好课的信心和勇气。

3.以说课活动为抓手,突出课堂研究生力军的选拔培养,加大课堂研究的力度、密度和效度

公开课的效应引发了我们把视野放开、把重点放大的想法和做法。以说课的形式引导教师对课堂高度关注,让更多的教师特别是接受新事物快、成长欲望强的青年教师在研究课堂、突破课堂中,绽放智慧,收获成功,体现价值,从而营造中职课堂的良好氛围。我室把开展全市中职学校教师说课竞赛列入教研计划,市教育局下发了说课竞赛的通知,明确要求:推荐单位在人选上,兼顾城乡学校;在科(课)类上,公共文化课、德育课、专业课保持一定比例。切实提高覆盖面、参赛率,重点提高青年教师的比率。说课方面:体现教改理念和教学设计的规定性标准,增加现场答辩,提交课件和教师表现材料,全面考察教师、培养教师;说课获奖教师优先推荐为省级优质课教师人选,着力打造有生长力的教学团体。2014年2月,我市在两所市属中职学校举办了全市中职教师说课大赛,50名教师竞技比武,展示了教学风采和教研成果,尤其是一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展示了教学功力和发展潜力。说课活动以赛促学、以赛强技、以赛养德,达到了发现人才、锻炼人才、成就人才的功效。我们精选了一些说课内容制成光盘,在全市推广,使课堂研究的星星之火形成了燎原之势。

二、狠抓课题研究,掀起教科研热潮,提高教科研质量和效益

课题是教科研的载体和抓手。课题研究在服务教师成长、引领教学改革、推动教育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越来越成为教师教科研的主攻方向和主要方式。

以问题为导向,引领教师真做课题、做好课题、循序渐进、提质增效是我们持续开展教科研的有益尝试。其一,发挥市级职教室的龙头作用。《周口市中职科研现状及发展对策》是笔者主持的省教育厅教学改革重点课题,为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当好样板,树好标杆。笔者在对课题提出研究框架结构和重点任务后,立即召集课题组成员分析研讨,形成了研究的路线图、时间表和责任书。课题组成员坚持以接地气、操作性强、求真务实为原则,注重过程、细节、价值的要求,坚持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和实践探索相结合,充分发挥职能、才能,积极研究创新。通过碰头通气会、分析研讨会和经验交流会等形式,突破重点、攻克难点、培植亮点;每位成员既精心种好“责任田”,又积极参与“大合唱”;一步一个脚印,一个时间段一个台阶,课题研究扎实、厚实,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保持了良好的研究态势。其二,抓紧抓好市级课题,出好成果、多出成果,形成教科研的繁荣局面。一棵树形不成森林,教科研气候的形成离不开广大教师的参与与努力。课题研究是一个创造性的活动,农村地区广大中职学校教师受基础、资源、能力等因素制约,研究课题面临新挑战。如何让这部分人适应职业教研形势发展,实现教书匠向研究型、专家型教师转变,是一个很有意义的现实课题,也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历史任务。我室坚持从贴近、务实、持续、提升出发,印发了20多个具有草根性、现实性、实用性的课题研究参考题目,同时提出了申报要求:提倡没有做过课题的学校下水学“游泳”,鼓励教师敢于争课题、做课题;强调做过课题的学校,特别是承担过省级重点课题的学校要多做课题,做重点课题,出亮点、出经验。通过落实这些要求,促使教师从被动研究到自觉研究、由少数人研究到多数人研究、由一般课题研究到重点课题研究,真正使课题研究形成风气,成为教师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步入常态化轨道。

为加强市级课题管理,市职教室成立了负责立项、结项工作的课题评审小组。评审组在坚持各单位推荐意见的基础上,对申报课题逐个审查、评议把关,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扩大数量;在突出重点申报单位基础上,尽量照顾首次报课题的单位和个人;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也不轻易否决,提出口头或书面修改建议,保护教师做课题的积极性。市课题评审组对两个差距较大的课题,不惜心血和时间,一丝不苟,三番五次地指导修改,直至达到立项标准。市级19个课题立项后,市职教室立足服务、靠近指导、过程督导、跟踪问效。一是通过开题报告会,扩大受益面和影响力。选择6个课题,集中开题,引路开局。6位课题主持人分别对自己课题的意义、思路和成果预设进行展示交流,专家给予现场点评,并做了如何选课题、怎样做好课题的辅导,给更多正在做课题的人提供了点子、路子,吸引了更多教师把目光、兴趣和热情投向课题研究。会后,专家们还对12个没有展示的市级课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为课题研究迈好第一步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通过阶段推进会,保持课题研究的温度、力度和深度。采取现场汇报和资料实证相结合,经验推广和查找问题相结合,把脉问诊,释疑解惑。同时还对个别课题组那些剪刀加糨糊、搜索加粘贴的应付性行为给予了批评,匡正了研究风气,校正了研究方向。市级各课题组成员掌握了方法要领,提升了研究信心。三是通过电话问询、飞信指导、QQ互动等形式,市课题领导小组保持了与各个市级课题组的沟通和联系,准确把握课题的动态和节点。据统计,市级课题实施以来,互动信息共计300条次,约1万字。

三、强化机构,盘活团队,保持教科研生机,建立教科研的长效机制

1.建好教研机构,发挥引领作用

市、县两级职教室是职业教育教科研工作的策源地和孵化器。建设有凝聚力、战斗力、创新力的市、县两级职教室是职业教育发展改革的必然趋势。由于编制、经费等因素制约,市、县教研机构建设任务重、困难多。在笔者积极建议下,市教育局出台了加强改进职业教研工作的意见。该意见强调要求:各县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教研工作,切实加强职教室建设。设立职教室的,要加强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激发职教室的活力和潜力,提高教科研的质量和效能;没有职教室的,要抓紧创造条件运作成立,并从编制和经费上解决职教室建设的实质性问题;职教室挂靠在职成股的,要在尽快分离的基础上,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加大研究、指导、服务的责任和力度;支持市、县两级职教室建立兼职“双师型”教研队伍;职教教科研工作要有要求、有任务、有制度、有计划、有考核,避免流于形式,空洞无物,逐步把教研室建成信息交流的平台、成果研究的中心和资源共享的“超市”。 市、县两级职教室建设步入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2.强化一线教研网点,提高学校研究能力

学校是教科研扎根、开花、结果的热土,广大教师能动性的发挥和智慧的奔涌是教科研的希望所在、活力所在、后劲所在。随着县级职教中心标杆拉高、规模扩张、功能增强、实力提升,建立职教中心教科室是教研所向,势在必行。笔者顺势而为,引导职教中心领导层强化科研兴教意识,挖掘力量、整合资源,建立教科室,统筹协调学校教科研工作。指导学校按照文化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两大类,选择专业素质高、有进取心、合作意识强的教师组成教科研组。充分发挥教科研组在课例研究、校本研究和课题研究等项目研究中的引领作用和育人功能,推动学校教科研工作有序、持续、有效、高效开展,形成教科研小“气候”和磁力场。

3.实施中职学校市级骨干教师、名师工程,架起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和通道

在农村地区,中职学校与中小学校相比,教师成长进步的空间和台阶有限。以周口为例,市级中小学骨干教师、名师培养认定工作已经形成制度,生成工程,成为教科研工作的新支点和加速器。而中职学校的骨干教师、名师培养认定工作还没有启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中职学校教师的成长、发展。实施中职学校市级骨干教师、名师工程非常必要和迫切,也是中职教科研工作的着力点和增长点。笔者在学习借鉴外地中职学校骨干教师、名师培训内容、评选标准和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形成了建设性意见,多次主张把中职学校的骨干教师、名师培训评选提上市教育局工作日程,形成制度化、常态性机制,并和师训科、职成科的负责人一起研究了培训和评选方案。方案增加教科研的权重和分量,一是体现在培训方面:突出师德、课改理念、素质教育、教科研方法和信息技术等知识内容,着力培养教师高尚的思想品德、系统的知识结构、扎实的专业功底、突出的研究能力。二是体现在评选方面:向学习型、研究型的优秀教师,有成果、有影响的“双师型”教师和事业心强、上进心强的中青年教师倾斜。三是体现在激励、评价机制方面:关键岗位重点使用骨干教师、名师,晋级表彰优先考虑骨干教师、名师;在教育督导考核和教育项目投放上,把骨干教师、名师的拥有量及教科研工作的含金量作为评价名校、示范校的重要标准,形成正导向、正效应、正能量。2014年,市教育局启动全市中职学校骨干教师、名师培养和评选工程。笔者把中职学校骨干教师、名师培养和评选工程同职教专家评选和名师工作室等项目统一起来,把教科研同教师专业化成长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发挥教研工作者 “既架天线,又接地气”的优势,在广大教师成长为骨干教师、名师、职教专家的过程中,发挥教科研的先导作用,支撑作用。引导学校把教师培训培养作为工作的着力点、提高竞争力的核心点,从而摆上重要位置,加大财力、精力投入,促使更多学校教科研工作掀起新高潮。

4.发挥团队优势,形成教科研的集聚效应、叠加效应、高地效应

市级中心教研组是职教教科研的智囊团、通讯站和实验田。中心教研组成员是当地教学教研的举旗手和带头人,开发利用好这支力量是保持教学团队生机活力、提升农村地区中职教科研水平的重要途径。我市于2013年成立了12个市级专业(学科)中心教研组。在当年12月份组织的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中,笔者抽调30多位专业教研组成员担任大赛评委。通过定目标、定责任和现场监督、组织评议等环节,检验、考查市中心教研组成员在技能大赛中的真才实学,倒逼他们学习研究竞赛标准,提高评判质量和效率;引导他们研判技能大赛发展趋势,提高科学谋划、准确指导技能教学和竞赛的能力。许多中心教研组成员深有感触,在比赛中找到了自己教学的差距和短板,明确了教研的抓手和方向。笔者也从这次活动中得到了启发和感悟:教研组的生命力和价值在活动中才能实现。针对中心教研组受地域、经费和活动内容等因素制约,作用和效应发挥不充分的情况,作为中心教研组管理层和指挥部的市职教室,在调动中心教研组活动方面应该有所作为,必须有所作为,也能大有作为。建立动态管理长效机制,在明确中心教研组承担专业资源建设、质量评估和课改研讨等工作的同时,加大现场检查、过程督导、目标考核和评比表彰力度,就能盘活中心教研组,就能把中心教研组打造成教研的资源地、富集地。

5.借力市职教学会,提速教科研工作

职教学会人才密集、精英荟萃、信息丰富,是教科研的大家庭、“黄金矿”。随着周口市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职教学会应运而生,为周口市教科研工作增添了强大力量,开辟了广阔途径。教科研管理人员要主动联系学会,求策求智,借梯上楼,把教科研的理论培训、学术研讨、资源开发、成果评价和推广通过学会这个大平台和大网络开展起来,使教科研的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学习和创新统一起来、研究和需求联系起来,快速提升教科研的水平和质量。

8.17教科研工作计划 篇八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信息化建设为主线,加强学习,积极探索在新课程理念下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坚持以培训促应用,以应用促需求,以需求促发展的策略,努力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进一步促进学校的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队伍自身建设

1.明确人员分工,加强日常管理。明确“服务、指导、创新”的工作职责,在确实完成好常规的教学任务的前提下,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业务水平与工作效率,增强协作意识、奉献意识、研究意识和成果意识。平时重视相关资料的收集、归档。结合学校制定的器材借还及其他相关业务考核制度,及时记载,积累数据。

2.要把信息中心建设成一支学习型的团队,所有成员要在学习的氛围中,一起探索,共同成长。具体措施:加强制度要求,每两周有两节课的固定时间用来学习、研讨,地点设在机房。内容有flash制作、网络管理基础知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等。

(二)极开展教学研讨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与实践的重心要放在常规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同时我们必须注重在研讨中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研讨的质量。在“备课-听课-口头评议-书面评议-再次集中交流-形成总结性的反思材料”这一系列实践和反思的环节中,促进教学研究水平的提高。

2.组织学习前沿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育理论,开展新课程理念下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课题研究,配合教科室做好本校所承担的信息技术方面的研究课题的结题工作。

3.配合学校开展的各级教学研讨展示活动,积极参与“整合”研究,做好相关的服务工作。

(三)提高设备使用效益

1.加强学校电脑的管理。为节约维修成本,对电脑和常见故障,我们将主要通过集中采购电脑配件备用的办法自行维修解决。

2.继续建设好教学资源库。通过培训,引导广大教师用好现有的教学资源(校本的和外挂的)。及时收集好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的大量素材资源,并以教材体系进行编目。具体征集措施:各学科以教研组为单位,在教研组长收集组内成员平时教学中制作的教案、课件等相关拓展性材料的基础上,由信息中心协助整理、上传,期末进行评比、考核。继续对现有的已购置和下载的部分资源进行整理编目,扩充校本资源库内容。

3.加强对学生基本信息素养的训练与考核。在强调整体推进的前提下,对部分水平超常的学生要加强训练,在今后的技能竞赛中力争有所突破。设立中年级学生整班参与的校级键盘输入竞赛,三年级英文输入,四年级中文输入,主要利用信息技术课的途径进行。

9.17、关于店长每月例行工作 篇九

1、每周周一12:00前《店务周报》上报运营

2、每月2号15:00前上月《工作总结》上报运营

3、每月5号15:00前上月《礼品申请》下月《物料申请单》发至礼品仓库。

4、每月8号15:00前上月《工资表》上报人事并抄送运营

5、每月16号15:00前《半月工作总结》,上报运营

6、每月25号15:00前下月《销售计划任务分解》上报运营

7、每月28号17:00前下月《工作计划表》及《排班表》上报至运营

8、每月店长会议将上月《工作笔记》、《简报会议记录》、《上月发货单》上交运营

9、每月盘点结束后,一个工作日内差异结果上报财务抄送运营

10、常规配货收到货品后两天之内《配货反馈表》

11、加班提前一天上报《加班申请》,运营,批复后安排加班

10.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管理工作探讨 篇十

关键词 农业科研院所 ;科研管理 ;问题 ;建议

中图分类号 G311

Abstract The problems existed in manage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 in our country were pointed out in this paper. Suggestions on enhancing manage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were put forward, i.e.,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research management team, establishing and improving the management system and strengthening manage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files, and has offered reference for enhancing manage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s.

Key words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s ; manage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 problems ; suggestions

农业科研院所是中国农业科研的主力军,是构建国家农业创新体系的重要基础[1]。近年来,国家对农业科技投入比例加大,农业科研院所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研究项目和经费总量显著增加。科研管理作为一种资源,贯穿于科研活动的整个过程[2],如何通过提高科研管理工作质量,提高科研院所科研工作的效率和水平,促进科研项目的获批和成果的取得,并最终实现服务农业生产,是当前科研管理者面临的首要问题。

1 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人员队伍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农业科研管理工作本身具有很强的横向性和综合性,管理对象是专业科技工作者和专业性科学技术,这就要求科研管理人员既要懂得管理知识,又要熟悉专业科学,既要做专才,又要做通才[3]。目前,农业科研院所从事科研管理工作的人员大多数来自非管理专业,管理方面知识相对缺乏。管理人员日常事务性工作繁重,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系统学习管理和专业知识,也无暇对单位发展规划与实现进行思考,未能真正发挥管理者的应有作用[1]。农业科研院所对科研管理队伍建设重视不足,很少或没有对管理人员进行有计划的培训,也影响了科研管理水平的提高。此外,在当前的体制下农业科研单位比较重视提高科研人员的待遇,科研管理人员在职称、职务晋升等方面因从事工作的特殊性受到很大限制,导致了管理人才的流失,也影响了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管理队伍的稳定。

1.2 科研管理制度体系尚须完善

科研管理制度是农业科研院所科研工作正常开展的依据和保障,加强制度建设是保证科研管理规范化、营造良好学术氛围、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科研水平、提升科研成果产出、增强服务社会能力的重要措施[4]。近年来,农业科研院所在管理制度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初步建立了现代院所制度体系,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①针对档案管理、知识产权保护、学风建设等方面的规章缺乏或者比较简单,在执行上可操作性不强;②部分规章制度在制定时没有经过充分酝酿和论证,缺乏针对性、可行性和科学性,导致制度成为一纸空文;③科研和管理工作人员激励评价制度体系尚不完善,未能充分调动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④制度管理上也存在漏洞,没有按制度规定的程序和要求来执行,同时工作中有些领导为了追求工作效率,忽视了制度规定的必要程序,从而影响了制度的权威性[5]。

1.3 科研档案管理力度有待加强

档案管理是现代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研活动的重要环节,科研档案的管理直接体现一个单位的科研管理水平[6]。当前农业科研单位普遍存在对科研档案管理的重视不足,管理水平不高的问题,主要表现有:①单位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部分农业科研院所的科研档案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并且落实不到位,导致档案管理不系统、不规范;②档案意识薄弱。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视不足,从事档案管理人手短缺,有的单位甚至无专门档案管理人员,只能由科研管理人员兼任;部分科研人员对科研资料的归档意识不强、有的出于科研或者保密的需要甚至拒不归档,影响了农业科技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系统性。③档案管理手段与条件落后。科研工作具有长期性的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需要归档的资料种类和数量繁多,给档案检索和查阅造成困难,目前,档案管理方法和手段还比较落后,信息化程度低,影响了档案的高质量管理和有效利用;④档案管理队伍素质有待加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大多是非专业出身,缺乏专业知识[7];加之单位未提供必要的专业培训学习机会,导致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影响了档案的管理和开发利用;⑤档案利用率低。农业科研院所在档案管理中普遍存在“重收集,轻利用”的现象,导致档案的潜在价值得不到充分的挖掘和发挥。

2 加强科研管理工作的对策

2.1 培养高素质的科研管理队伍

科研管理的目的在对项目的各方面进行策划、组织、监测和控制,并把项目管理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应用到项目管理活动中,最终保证科研计划圆满完成,使科研项目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2]。人才是科研管理的第一要素,构建一支服务意识强、具备良好协作能力、知识结构全面、同时还具备创新意识和学习意识的科研管理队伍是保证科研工作顺利完成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nlc202309011813

2.1.1 增强服务意识

科研管理的最基本职责是为科研工作服务,为科研人员服务,这是一切科研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8]。科研管理人员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尊重广大科研人员的辛勤劳动,服务热情周到。首先,要更新服务观念,以科研工作为中心,积极争取和营造优良工作环境,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其次,要转变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由单一服务向全面服务、由一般服务向优质服务转变[9]。

2.1.2 提高沟通协作能力

科研管理人员的工作是上级部门与科技人员之间上传下达的桥梁,是科研人员之间协作的纽带。科研管理人员应协助领导管理科研和服务科研人员,开展科研,及时掌握并向科研人员通报各类项目申报和管理相关信息。认真领悟各类科技政策导向和文件,同时,提出自己的建议,为领导及时做出准确决定提供参考意见,并及时将相关信息传达给科研人员,提高工作效率。

2.1.3 拓展知识结构

当今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很快,科研人员要在工作中不断加强学习,熟悉国内外相关学科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掌握国家农业科技政策和产业导向,熟悉地方科技发展重点,学习科研项目的相关知识和管理规章制度,为科研人员的申报项目做好参谋,并有效管理科研人员的科研活动。

2.1.4 增强创新意识

创新是农业科研院所取得不断进步的动力源泉,而科研的创新离不开管理工作的创新。首先,加强创新制度建设,科研管理人员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及时更新对科研活动进行科学化、标准化的管理。其次,科研管理人员必须将创新意识融入日常管理工作中,要善于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方法,逐步实现科研管理现代化[1]。在工作中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看法和新建议,为领导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和合理化的建议,使领导的智慧和意图得以延伸、扩展和升华,从而进一步完善领导的决策[10]。

2.1.5 增强学习意识

科研管理人员要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工作相关的知识和信息,提高自身管理水平,以应对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新情况和新变化。同时,还要深入到科研第一线,在提高专业知识水平的同时良好掌握单位最新科研进展。在日常工作中要细心观察、学习领导和同事们良好的工作方法、思维方式和处事原则,遇到难题及时探讨和请教,不断学习,积累工作经验,增强自身业务能力。通过轮岗锻炼、参与科研项目等途径来全面了解科研状况,熟悉科研管理的全过程,全方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科研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11]。

2.2 加强管理规章制度建设

2.2.1 构建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

继续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完善管理体制,加速建立“职责明确、开放有序、评价科学、管理规范”的现代研究所管理制度体系[5]。根据科研、开发和管理的不同特点,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体制。根据单位发展实际,制定有针对性的档案管理、对外科技服务项目管理、学风建设等科研延伸工作的管理规章制度,健全和完善现有制度体系[12]。针对从事科研、管理、开发等工作性质的不同,建立科学的分类考核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各类人员的创造力。

2.2.2 强化制度建设和执行管理

科研管理人员要加强学习,在制定制度时要经过充分调研和论证,增强制度的科学性。要制定简单可行的执行程序,简化操作流程,增强制度的可操作性。要及时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科研活动的需要对相应制度进行修订,增强制度的时效性。加大督查督办力度,严格按制度来实施和管理科研工作,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做好制度的执行工作,建立制度的权威性。

2.2.3 建立科研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

建立健全科研管理奖励机制,充分肯定科研管理人员的贡献,有助于建立一支稳定优秀的科研管理队伍,推动农业科研院所各项工作整体向前发展[1]。首先,要在物质上缩小科研管理人员与科研人员的收入差距,能让管理能力强的优秀科研管理人员安心工作。其次,从制度上向管理人员倾斜,将职称评定和职务晋升等与其工作业绩、管理水平和科研人员的评价挂钩,从而提高科研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成就感。

2.3 加强科研档案管理

2.3.1 完善和落实档管理制度

①认真贯彻《档案法》和《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结合农业科研档案的特点和单位实际,制定完善的科研档案管理制度,健全操作规程,明确责任,增加制度的规范性和约束性,为农业科研档案管理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②强化落实,要结合农业科研工作的特点,从科研档案形成的关键环节入手,落实农业科研档案管理的“三纳入”、“四同步”,即将档案管理纳入项目的立项、实施和验收全过程,做到与项目“同部署、同实施、同检查、同落实”,使档案工作实现制度化和规范化[6];③建立保障机制,真正从经费、库房、设备和人员配备等方面给档案管理提供充足的条件支撑。

2.3.2 强化档案管理意识

当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对档案管理重视不够、认识不足造成的,因此,要强化全员档案管理意识。①大力宣传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贯彻《档案法》和《科学技术研究档案管理暂行规定》及本单位的档案管理制度,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②领导重视,落实分管领导责任制,确保责任到人;③管理人员充分认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督促科研人员上交档案并及时归档整理;④强化科研人员的建档、归档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科研档案在社会中的地位及作用,增强对科技档案管理的责任意识,积极配合管理部门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2.3.3 改进档案管理工作方式,加强信息化建设

①改变工作方式。使科研档案由事后收集变为事前介入、事中参与的档案管理工作新理念,将科研档案的形成与归档纳入科研活动的管理中去,确保归档文件的真实、完整、可靠;②加强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农业科研单位要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逐步实现科研档案的电子化,建立科研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对科研档案进行信息化管理,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③要加强档案的编研工作。通过对现有档案进行加工、整理、简化、分类、综合,提高档案质量和利用率;④在做好保密工作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前提下,拓宽档案利用服务渠道。利用网络手段在单位内部提供档案的检索、查询和利用服务,提高档案的利用率。

nlc202309011813

2.3.4 加强人才培养,提高队伍素质

①要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其爱岗敬业和奉献精神,增强其责任感和保密意识;②要通过加强学习,使管理人员具备档案管理相关专业知识,熟练掌握档案管理的程序和方法,提高业务水平;③农业科研单位要有计划地对科研档案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职业教育,使其掌握国内外最新的管理方法和技术,逐步增强其业务素质和综合分析能力,建立一支具有较高质量的科研档案队伍。

总之,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科研体制的改革不断推进,科研管理工作也要不断改进、创新。这要求科研管理人员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创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满足不断变化的科研管理工作需求。农业科研院所要以人为本,加强对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视,狠抓薄弱环节,提高科研管理水平,使之成为提升农业科研院所科技创新能力的“助推器”。

参考文献

[1] 王文娟,张开春,陈梅香,等. 关于农业科研单位加强科研管理的分析与思考[J]. 农业科技管理,2011,30(5):32-34.

[2] 汪秀华,张以山,邓庆飞,等. 农业科研院所科研项目管理工作探讨[J]. 农业科技管理,2010,29(6):58-60.

[3] 戴洪娟,白一光,蒋启东. 浅谈农业科技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条件[J]. 农业科技管理,2006,25(4):78-79.

[4] 罗劲梅,周 晶,马 帅. 浅谈科研院所科研制度的建设和管理[J]. 中国集体经济,2014(19):42-43.

[5] 左 旭. 加强农业科研院所一流作风建设的几点思考[J]. 农业科技管理,2014,33(5):46-49.

[6] 梅盈洁,邱俊荣,刘 军,等. 加强农业科研档案管理提高农业科研管理水平[J]. 农业科技管理,2011,30(2):14-17.

[7] 吴桂荣,林淑芳,翟 季,等. 浅析农业科技档案工作问题与对策[J]. 农业科技管理,2008,27(2):65-67.

[8] 尹俊梅. 做一个合格的科研秘书[J]. 华南热带作物学院学报,1995(1):33-34.

[9] 鲍 勇,夏文胜,赵宏远. 农业科研单位办公室工作思考[J]. 农业科技管理,2007(2):24-25.

[10] 苏 颖,姜赛玉,李启云. 新时期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秘书工作的实践与体会[J]. 农业科技管理,2009(6):90-92.

[11] 朱述钧,刘红锦. 科研管理人员素质探讨[J]. 现代农业科学,2008(9):117-118.

[12] 赵跃华. 高校科管理制度制度制度比较研究及导向思考[J]. 科研管理研究,2010(1):30-33.

上一篇:爱莲说听课笔记1下一篇:影视表演的潜台词和内在语的重要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