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煤技术员工作总结

2024-10-09

采煤技术员工作总结(精选8篇)

1.采煤技术员工作总结 篇一

2012年工作总结

2012年一、二月份80906工作面末采,组织了柔性网全锚索支护措施编制,丈八区15#煤第一次使用柔性网,对于这些新技术,我进行了认真研读,把握技术关键,密切联系现场,全力促使这些新技术得到有效落实,通过此次的试用也总结了柔性网全锚索支护与金属网回撤支架的优缺点。

二月中旬进入80913工作面至今已接近末采,这一年过的很匆匆,新采煤操作规程的重新编制、新质量标准化标准发布,证实煤炭行业的发展在逐步革新、完善。就像不断补充的规定,我也在技术的道路上补充着自己的学识。

80913工作面的一年:

2月10日工作面发育2个向斜构造,前构造一向斜轴部为46架左右,后一向斜轴部为100架左右。

3月20日7架至18架、40架至88架出现褶曲构造。

6月05日回风进入煤层倾角增大带倾角35°-----41°。8月至12月产量稳定,生产无重大事故。

913面对回风采空侧压力进行了起底、锚索补强。

80913综放工作面,全年完成产量230万吨,推进1250米 2012年编制了80913综放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和80907综放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制定了生产中遇到相关安全技术措施,严格按集团公司《回采操作规程》要求,依据《煤矿安全规程》、《作业规程》、上级部门有关安全生产的管理规定,努力做到措施的科学性、针对性、指导性,真正起到促进技术进步,指导安全生产。安全技术措施是保证施工按设计科学有序进行的重要保证,更是保证施工安全有效的利器。在每次下井时,我都都严格遵照安全技术措施的要求,及时发现和纠正现场施工中不符合措施要求的做法,有力保证了施工质量和生产安全。并对多次检查出的问题进行整改(两巷超前支护设计、变化管理、隐患排查整改)落实,检查中对新规定、新方法进行了补充和学习。

一年来坚持深入井下,每月不少于20天跟班,紧紧把握生产情况,在跟班过程中发生了好几起设备事故,从事故中也不段的充足实践经验。只有跟现场才能学到过硬的知识。做到理论、实践相结合,活学活用。这一年加强了业务技能的学习,爱岗敬业,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经过组织的培养和考核,我荣幸成为一名预备党员。

2012,我采取了各种形式,加大员工素质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主要有以下几点:

(1)开展“干部上讲台”“千百十”活动。达到了上岗学知识练技术的目的。

(2)深入开展学规程、学措施、学业务、提素质、保安全活动。通过举例子、事故分析等形式向员工讲述施工过程中必须按章操作。

(3)加强对特殊工种和新工人的教育。

2012年我还存在着一些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在:

(1)对上级政策、文件和精神学习时间不够,学习深度不够,认识理解还不是很到位。

(2)抓技术管理尚可,但抓施工管理和安全管理需进一步加强,组织协调能力有待提高。

(3)工作中有时心急气躁,没能够注意方式和方法,不够沉稳练达。

(4)和职工的感情交流还不深,生活关心还不够。

(5)还有一定“好人”思想,工作执行力和处事决断力需要加强。

(6)顶板管理仍然是技术管理的难题,顶板支护参数的选择受地质条件变化的影响很大,相同的支护参数在同一条巷道的使用效果差距很大,还不能真正的对顶板管理做到心中有数。

对于2012年所取得的各项经验和一些成绩,我将在2013年继续发扬、推进,对于存在的不足,我将努力克服。为我矿和我区在未来新一年里的各项工作任务而不懈努力!

2.采煤技术员工作总结 篇二

1.1 工作面单体区的支护方式

最小控顶距时采用以下支护方式, 就是刮板输送机后第一排支柱为三个, 第二、三排支柱都是两个;最大控顶距时单体区采用以下支护方式, 就是刮板输送机前排临时支护为单柱, 刮板输送机后三排支柱都为两个对柱, 基本支护柱距为1.0m、排距为1.0m, 临时柱柱距为1.0m, 并距铲煤板前沿0.2m处顶梁、板棚下支设。

1.2 工作面支架区的支护方式

最小控顶即时为三组支架支护顶板, 三组支架前探梁未伸出;最大控顶距时为三组支架支护顶板, 三组支架前探梁伸出。支架前探梁伸出后背实顶板。要求单体区支柱初撑力要高于115MPa。支柱见顶见底, 迎山有力。支架区支架中心距 (1220±100) mm, 支架歪斜要小于50mm, 仰俯要小于70mm, 与刮板输送机保持垂直, 偏差小于50mm, 垂直顶底板支撑。

2 特殊支护形式

2.1 工作面刮板输送机机头、机尾超前处理及支护要求

1) 刮板输送机机头应超前处理1.0m, 倾斜长度4m, 支护选用“四组八架”3.2mⅡ型钢梁;刮板输送机机尾应超前处理1.0m, 倾斜长度2m, 支护选用“两组四架”2.4mⅡ型钢梁。钢梁下一梁三柱, 梁下柱距为1.0m、排距为1.0m, 同组梁与梁之问不大于0.3m, 组与组钢梁距离为10m, 钢梁随工作面推进交替前移, 且钢梁下支柱穿齐铁鞋, 刮板输送机机头、机尾最外部钢梁离巷道岩帮不大于0.7m。工作面刮板输送机头、机尾顶板如为页岩或石灰岩边, 刮板输送机头、机尾超前处理取消, Ⅱ型钢梁沿走向拖后一排。2) 工作面刮板输送机机头、机尾要打好两棵压柱。转载机机尾后使用切顶支架, 转载机机尾架上方要盖好全封闭护板。3) 工作面中巷两刮板输送机机头错距要小于3m, 超前工作面刮板输送机机头切顶排后要沿倾向维护好顶板, 柱距应为1.0m、排距应为1.0m, 沿走向与滞后工作面切顶排对齐。

2.2 巷道超前支护及技术要求

1) 三巷超前支护选用DZ— (22-28) 型单体支住。2) 支护范围从切顶排到工作面超前煤壁向外20m支双排, 与巷道煤帮相距小于0.3m, 工作面刮板输送机机头、机尾最外部支柱与巷道内超前支柱相距小于1.0m, 超前支护柱距为1.0m。超前支护切顶排支柱必须保持与工作面切顶排对齐, 中巷切顶支架后部应保持与滞后工作面的切顶排对齐。中巷从切顶支架前到工作面超前煤壁外5m范围内在人行道侧加支一排, 与转载机溜槽相距0.2m, 柱距为1.0m。巷道在超前支护20m范围内, 遇页岩顶板破碎或石灰岩边时用金属铰接顶梁配合板棚支护。3) 要求支柱要穿鞋, 同排支柱用50mm钢丝绳利用绳卡穿在一起, 初撑力要高于6.5MPa。三巷超前支护范围内的巷道高度不得低于1.6m。

3 特殊时期的顶板控制

3.1 来压及停采前的顶板控制

1) 工作面推进10m后, 在单体区切顶排使用好木信号柱, 倾斜方向每隔三个单体区支一根信号柱, 小头直径要小于ф40mm。2) 初次来压前, 煤矿要成立初次来压领导小组, 初次来压期间跟班区长、班长、安检员及工作面人员应观察顶板来压状况, 进行敲帮问顶。爆破、出煤等工序每20min停刮板输送机约5min, 发生顶板来压预兆, 要马上通知作业人员迅速撤离工作面, 等压力稳定, 处理好现场隐患再进入工作面组织生产。3) 顶板破碎压力较大或维护石灰岩边时, 爆破可拆开单响, 爆破时打倒的支柱要及时扶起, 反之, 不可爆破。4) 人工攉煤时应随时支设临时支柱, 不可空顶作业, 并使用注液枪确保支柱的初撑力达到11.5MPa。并随时观察顶帮, 进行敲帮问顶, 出现问题要及时处理。5) 单体区回柱时两人一组, 分别回柱和照明观察顶板, 在顶板完好、支护齐全的安全地点, 根据先支后回、从下到上、从外到内的顺序进行。回临时支柱顺序要与移刮板输送机方向一致, 在刮板输送机前方运用后退式根据顺序回出, 随回随移, 等工作面移够进尺后支在刮板输送机后方。刮板输送机前方回临时支柱人员与刮板输送机后方支临时柱人员小于20m, 支架区降架、移架至少两人进行, 分别照明监护、观察顶板和支护情况和操作操作阀, 降架前要进行敲帮问顶, 清扫干净支架区护管架处浮煤, 在顶板完整或单体支护区按作业规程架设好板棚时, 才能降架。降架先降前两柱或后两柱, 观察顶板和支护后, 再降另两柱, 再移架到位, 升起四柱足顶, 升架前顶板不平时用小料在支架上方背实顶板。推移千斤顶处在缩回状态, 完成移架, 移架前将前探梁收回支架内。同组内降架、移架要根据顺序从一端从下到上开始, 按顺序逐架进行, 不可同时两架或多架进行, 也不可从两端同时移架, 移架要尽可能缩短, 减少支架上方空顶时间。回柱 (架) 开茬地点要选在顶板完好、单体区倾斜下方, 再从下到上进行回柱、移架工作, 降架、移架时人员身体的所有部位都不准超出支架顶盖范围, 回切顶排单体支柱时人员要使用长把工具, 观察顶板条件后使支柱缓慢卸载, 在工作面遇到页岩破碎随回随落时, 要及时打好替柱, 支护好并清理退路后方可回撤, 相邻两组回柱 (架) 距离要大于20m, 尤其是人员回撤最后一架支架时, 人员在支架的掩护下操作, 确保安全回柱和移架。6) 在工作面悬顶走向长度不小于7m, 并经常有闷雷声或顶板出现裂隙掉渣时, 表明有大面积来压, 要马上撤离工作面全部人员, 向调度室汇报。等来压稳定后, 处理现场安全隐患, 再进工作面组织生产。

3.2 过断层及顶板破碎时的顶板控制

1) 局部冒顶区及特殊构造处的技术处理:在冒顶区的上下方要加强支护, 避免范围扩大;再按从外到里的顺序支护顶板、小柱不够高时要用大单体, 扶棚足顶背实。人员一定要在支护完好状态下作业, 实施空顶作业, 刮板输送机前临时支柱要按规程措施执行, 不可随意增大支柱间距。工作面遇断层、页岩、石灰岩边、顶板破碎处等特殊地质构造时, 要及时扶设钢梁、板棚支护, 排距1.0m。断层处放净顶煤活石, 卧底顺平刮板输送机上沿距顶板要高于0.5m, 在断层落差不小于0.6m时, 要及时采取补充措施施工。加强工作面顺槽顶板两帮的检查, 尤其是动压区以内的顶板及两帮, 每班都要有区队干部进行检查, 如出现问题要进行处理或汇报调度室。2) 过断层技术要求。断层区段加强起底, 起底后顺好刮板输送机, 矸石人工翻入采空区。刮板输送机距顶板要大于0.5m, 不得留顶、底煤。过断层时所有人员要随时敲帮问顶, 加强临时支护, 畅通人行道的煤、砰, 再架梁, 在掩护梁的掩护下挖窝支柱子、架棚、出煤, 要根据规定支设好临时支护。断层的上、下盘完整时要分别大于两架棚, 如顶板破碎, 按排距0.5m进行支护。

有特殊需要时, 要在断层处预先超前处理好一排, 还要及时采用钢梁或板棚进行支护, 坚持架棚到位, 缩小端面距, 还可适当加木垛等。

断层处应安排技术熟练的人员进行作业, 上、下组之间密切配合。断层处进行移刮板输送机时, 应分次移到位, 整改支柱, 并坚持先支后改的要求, 不得空顶作业。

要适当减少断层区段的装药量, 防止崩倒支柱, 崩倒的柱子应随时扶起, 煤、矸分打分装, 确保煤质。摸清断层、构造的地质情况, 采取有效措施, 加快推进速度。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采煤工作面正常工作时期顶板支护方式、特殊支护形式和特殊时期的顶板控制等技术问题。

3.综采工作面过断层采煤技术探讨 篇三

1、综合工作面过断层遇到的困难及采用的方法

1.1综采工作面过断层遇到的一些问题

有关数据显示,几乎不存在没有断层的工作面,因此,综采发展的重要工作是探索综采工作面过断层的方法。综采工作面所要经过的断层岩石比较破碎,这样很容易造成冒顶,并且冒顶所产生的高度比不过断层时大。由于采高、底板、顶的变化,综采工作面经过断层时,比较容易造成液压支架的压死和倾倒。工作面的产量会受到通过断层时的情况所影响,如果断层有较大的落差,产量下降就会较为严重;工作面与断层的夹角也会对工作面产量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也就是工作面与断层之间的夹角越小,产量下降就会较为严重。

1.2综采工作面过断层比较常见的几种方法

1.2.1跳采法

跳采法就是根据作业的具体情况,当断层出现在工作面的两端时,可以采取沿着断层与煤层平行的方向挖掘一条巷道,这条巷道应当与区段运输巷以及区段材料巷相互连接,这样回采的时候就能绕开断层。

如果断层被工作面包围,就必须采取跳采法,应当在断层处留垛,开出巷道打通工作面。另外,在回采的时候遇到落差较大的倾向断面也应当采取跳采法。

1.2.2挑顶起底法

1.2.3调整割煤高度法

调整割煤高度法也是一种为了避开断层的方法。

在采煤作业之前,要对断层前方与工作面之间的距离进行计算,根据所得数据调整割煤高度。在作业过程中,通常采取保留底层煤或者顶层煤的方法过断层,过断层以后就可以开采底层和顶层。调整割煤高度法常用于断层间落差不大的情况,特殊情况下,就应当将工作面上扬,降低采高过断层,这样就保证了正常作业。

1.2.4综合方法

综合方法就是结合实际情况,在综采工作面过断层时综合性的技术方法。综合方法需要多个方面的配合,需要较为复杂的工艺,采煤的进度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由于工艺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就这决定了采煤技术的综合性。因此,应当因地制宜,综合各种方法,而不是在采煤过程中只使用单一的方法,综合方法的运用能够有效地解决一些问题。

2、综采工作面过断层采煤技术措施

2.1认真做好支护工作

综采工作面在过断层采煤时,必须防止冒顶。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应当加强支护,对断层的顶板做好控制工作。首先要认真做好断层附近和工作面巷道附近的支护,支护的数量和质量关系到支护的安全可靠性和强度,应当依据一定的规范进行施工。要根据工作需要进行支护的增减,当出现顶板破碎情况时,为了防止顶板破碎的情况出现就应当采取带压移架。

2.2对断层线与工作面的夹角进行科学调整

对于煤层的倾斜断层大于或者等于落差,一般采取工作面平推硬过的方式进行。如果断层线与工作面相交或者相互平行的度数不是很大,工作面通过断层时,断层就会有很大的暴露范围;断层线相交或者相互平行的度数不是很大,则断层有较大的暴露范围,从而给顶板维护带来一定的难度。为了减少综采工作面与断层的交叉面积,可以采取在通过断层前对综采工作面的方向进行调整,使断层与综采工作面形成一定的夹角,夹角越大,就会形成越小的交叉面积,顶板维护起来越容易,但是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通过断层。顶板工作面稳定程度处于中等,断层与综采工作面的夹角以20°-30°度最佳;对于顶板不稳定的,断层与综采工作面的夹角以30°- 45°度最佳。但是会大大加长综采工作面的长度,是否采用这种方法要综合各种因素,最终确定最优方案。

2.3认真做好断层处岩石处理

综采工作面过断层首先要做好断层处岩石的处理。硬度系数小于4的岩石硬度直接采取截割;当硬度较高时可以采取打眼放炮进行卧底或者挑顶。对断层进行处理时应当放小炮、少装药、打浅药,要先选择好炮眼的角度和位置然后再打眼,放炮时要注意防护液压支架防止被崩坏。在放炮区对支架的防护也就是悬挂挡矸皮带在支架前柱,有时甚至还需要套上防护筒在支架的外面。通过长期观察发现,炮烟严重腐蚀支架表面镀层,影响最大的就是表面的镀铜层,因此有些煤矿采取风镐对断层的岩石进行处理。

2.4要加强管理以及设备的维护工作

机器设备是施工工程和工业项目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很多作业时必须借助机械的力量,完全靠人力难以完成。机械设备在综采工作面过断层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认真做好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另外,还要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检修,保证采煤项目的有序开展,保证机械设备的可靠、安全运行,避免和减少由于机械设备而发生安全问题等,要特别注意易磨损部件的预备以及常用零配件的更换,以便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进行维护和更换。

2.5认真做好过断层时顶板的管理工作

由于顶板比较破碎,支架过断层时要认真加强防护。在工作面断层区域内支架的转移可以采取隔一架移一架的方式进行。当顶板破碎较为严重时,移架要随着采煤机滚筒割煤同步进行。工作面的支架采取及时带压移架,采取间隔移架方式。

3、结语

综采工作面过断层采煤过程中要进行科学设计,精心准备,要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对方案进行科学实施,对于巷道的质量要认真检查,一旦发现问题要认真进行整改,综采工作面过断层采煤技术的运用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使煤炭的回收率得到提高。

4.采煤技术员工作总结 篇四

编 制 单 位

XXXXXXXXXXXX

单位负责 人

期 XXXXXXXXXXXXXX

XXXXXX煤柱采煤工作面月度技术总结

本月我区上、中两旬回采XXX采煤工作面。X月X号继续过X月底揭露的XX正断层,采过断层后工作面整体进行每班强化工程质量,把握回采方向为最后收作创造有利条件,在18号中班正式开始拉茬回柱。20早班收完,中班正式进入Ⅰ1煤柱采煤工作面进行生产。其实在Ⅱ1024采煤工作面由于受断层影响,腰巷向15m出现平均0.5m后的岩石,造成煤层变薄。原本打算更换支柱进行回采,经矿上考虑本面即将收作为解决成本,变薄段破顶回采,造成煤的灰分偏大。Ⅰ1煤柱采煤工作面装面由采煤预备区套齐排后教由我区进行回采。由于工作面周围为采空区造成老巷道较多,因此在回采回采过程中加强过老巷时瓦斯、顶板管理。

一、过断层主要注意事项

1、过XX正断层采用上盘破顶、下盘跟顶的施工方法。上盘向下盘过渡期间,按18°上坡逐峒提车回采严格控制采高,采高≯2.4m,局部掉顶的要用半圆木接实并用笆片、塘材过严过实。最小采高≮1.6m

2、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及时用长钎找掉顶帮危矸活岩及松动煤体。

3、工作面过断层期间,断层上、下5m范围内,煤壁应超前一峒并加强顶板管理。煤壁挂梁严格从上向下逐棚进行,连续挂梁不超过2个及时补柱,端面距大于300mm掏窝挂梁困难时使用单体配合半圆木打带帽点柱或顺山托棚临时支护顶板。煤壁松软时背严帮,破矸子处煤岩壁用半圆木腰上劲 或用半圆木配合单体打上斜撑,防止片帮伤人。

4、支柱棵棵穿鞋穿正,垂直顶底板有效支撑,正规有劲,支柱初撑力和工作阻力≮70KN/棵。顶梁铰接率100%,杜绝单撅棚、等劲棚。支柱棵棵拴齐拴牢防倒绳,且连为一个整体,不得脱节。

5、断层处老塘侧应架设一排一梁三柱顺山对接抗棚,以增加支架的稳定性,严格抗棚质量,不正规支架必须及时安排整改。

6、断层处老塘回柱时,拔柱器必须挂在斜上方正规有劲的支架上,放水把及拔柱器绳长≮3m。

7、阻力监控:严格执行回柱前支柱棵棵补液制度,以确保回柱安全和防止放炮崩倒棚,每班测压员要严格执行对该处阻力监控,保证该段支柱棵棵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向班队长汇报处理,班队长要加强对该处工作现场指导。

二、收作注意事项

1、最后四峒严格工程质量、多顶规范、局部掉顶处要用木料接实,采高不超过2.4m,不低于2.2m。保证支柱伸出量不低于250mm。支柱棵棵穿鞋。

2、最后一峒煤软时采取手镐落煤,煤硬时只打底眼,控制装药量,用大笆背严帮,空帮处用半圆木接上劲。

3、收作前,工作面内所有不正规棚逐棚整改,并对支柱进行二次补液,保证初撑力和工作阻力不低于70KN。

4、工作面分三茬回柱,回柱顺序上部从腰巷上第五棚处拉茬逐棚由老塘向煤帮由下向上回收从风巷出料,中部由机巷上60棚处拉茬逐棚由老塘向煤帮由下向上回收从腰巷出料。下部从上往下由老塘向煤帮逐棚回收从机巷出料。

5、迎头必须安排一名队长亲自观察顶板指挥收作,一人在迎头具体操作放液,摘挂钩头,一人专门拉拔柱器,回出的柱、梁等及时向外运出10m。闲杂人员禁止进入迎头15m内,瓦检员、兼职安检员、跟班干部在迎头检查瓦斯安全情况时,应注意避免同时进入,且停止作业。

6、收作期间,防倒绳滞后迎头一棚,随回棚时逐棚解除。抗棚距迎头始终保持滞后一架,每班设专人对后路维护,保证支架正规有劲,大棚档或过顶料压坏处及时用单体配合半圆木打走向托棚加固。确保后路安全畅通。

7、每班设专职测压员对迎头及后路所有支柱进行棵棵监控,失效支柱及时更换。确保初撑力及工作阻力不小于70KN/棵。

三、初放注意事项

1、撕帮前切眼支架逐棚二次补液,整改不正规支柱,确保棵棵正规有劲,过顶塘材、笆片及压坏的物料重新过严实,机头撕帮放炮使用限位梁,施工车窝4排(倾斜7棚),清理净浮煤杂物。打牢机头机尾压车柱。

2、撕帮装齐4排后,老塘侧打齐一排顺山对接抗棚,逐棚整改补液,待矿初放领导小组成员现场鉴定符合初放要求后,开始放顶,否则继续整改。

3、初采时,严禁向老塘反采。严格按照爆破图表装药爆破禁止放大炮。放炮后及时支护,严禁空顶作业,严格工程质量,过顶均匀,棚距550±50mm,杜绝大棚档。局部顶板不实的,用半圆木接上劲。

4、顶梁铰接率100%,支柱定位准确,杜绝单撅棚及缺梁少柱现象。错茬处必须打齐临时支柱,禁止悬梁。

5、初放期间严格控制采高,采高不大于2.4m,煤薄时破底回采,采高不低于1.6m。活柱必须保留200mm行程。严禁支柱超高使用,6、初放期间,沿工作面末排保持一排挑棚,棚腿用单体支柱,软底穿鞋,棚梁用直径不小于200mm的半圆木,长度2.0m,一梁三柱,大面朝上,挑棚与挑棚要对接。

7、装面、初放期间,要对工作面强化监控。要求支柱初撑力测定率达100%,工作阻力测定率不低于30%,并确切掌握支柱增阻情况,分析顶板动态。

8、每班专职测压员要认真进行矿压监控将所测数据用粉笔写在单体支柱柱头下方100mm处备查。每班二次补液不少于3次,切实抓好“监测、补改、验测、填报、处理”五个过程,监测数据要真实可靠,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支柱棵棵穿鞋,确保初撑力及工作阻力不小于70KN/棵。

9、初放期间,每班应设专人观察顶板动态,发现工作面有大面积来压征兆时,应及时撤人,待顶板活动稳定,确保安全后,工作面方准进人。

10、撕帮前瓦斯探头按规定安装到位,并定期调校,保证灵敏可靠。

四、过老巷注意事项

1、架棚时严格执行 “敲帮问顶”制度。人员在正规有劲棚梁下作业。严禁人员进入空顶区。

2、支柱棵棵拴齐防倒绳且拴紧连为一个整体,位置在柱头下方200mm~300mm处。

3、严格过顶、背帮质量。局部掉顶用半圆木接上劲,双层笆片过严,搭接不少于100mm,两帮双层大笆到顶到底,搭接200mm,每柱用不少于3道的双股麻绳捆扎牢。防止掉矸砸脱落。

4、回采期间班班设专人超前支护并维护老巷内支架,及时整改补液,更换柱、梁。保证老峒棚子支护不少于5m。

5、工作面放炮后,及时安排人清理堵住老峒口的浮煤,保证净高不低于1.8m。

6、过老巷期间,工作面放炮时,必须撤出该老巷内的所有人员。

7、通风区每班设专人对老峒内的瓦斯进行测定,当浓度达到0.8%及时撤离人员。通风区设专人经常对风量进行测定,防止老巷漏风。

8、老巷超前棚尽头挂双层大笆作临时栅栏并悬挂 “禁止入内”警示牌。

五、过空交巷道注意事项

1、在工作面标出空交位置,空交处上下5米,工作面超前一峒管理。

2、煤壁超前管理段工作面内要加强基本支架管理,保证支架棚棚有劲。

3、过空交段采用手镐落煤及时掏窝挂梁,从上向下逐棚进行连续挂两个梁及时打背帮柱背严实。

4、当透通后向前挂梁过顶补柱到前方过顶补柱到前方煤壁,掉顶处用木料接上劲,挂梁前应先长钎找净顶板危矸,严禁人员进入空顶区。

5、过空交段,工作面支架正规有劲,过顶严实。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所有支柱拴齐防倒绳,接头牢固。

6、工作面煤壁注水,风巷喷雾、机巷转载点喷雾正常使用,回柱时工作面顶底板及老塘洒水除尘。

7、放炮时,人员撤到机巷,风巷只留一名队长及一名警戒人员发现瓦斯异常,立即通知放炮员停止放炮,并汇报调度所。

5.采煤工作安全管理与技术措施论文 篇五

1当前采煤工作面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煤炭行业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各项采煤工作稳步推行,但是我国当前采煤工作面的安全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我国的采煤业没有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制,业内安全管理缺乏有效的机制,采煤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较大,事故事后处理不及时,保障不到位。(2)采煤工作面工程质量管理较为欠缺,有待进一步提高。比如,采煤支护设备不先进、矿山勘察检测不精确、采煤机械设备较为老化等问题时常发生,严重影响和制约了采煤的`工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采煤业的进一步发展。(3)采煤工作面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为了提高采煤工作面生产的安全,采煤业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但是这些规章制度大部分被束之高阁,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没有严格遵循规章制度开展各项安全管理工作,使得在采煤工作面生产的过程中不断发生安全事故。

2加强采煤工作面生产的安全管理

在采煤的过程中,采煤工作面生产的安全管理是极其重要的一项任务,它关系着采煤工人的安全,减少采煤安全事故的发生,可以保障采煤工作的正常开展。

2.1健全采煤工作面生产的安全管理体制机制

为了确保采煤工作安全稳定的开展,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采煤工作面生产的安全管理体制机制。采煤队长负责其管辖区域内的各项采煤工作,在各个采煤小组内配备相应的采煤安全管理员来负责本小组的采煤安全管理工作和采煤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另外,各个采煤工作小组要设置相应的工作监督员,以便对采煤的工作地点、采煤的机械设备、采煤工作过程中的各种危险行为进行监督和把控,形成一个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保障采煤工作面生产工作稳步推行,构建安全合理的采煤工作环境。

2.2加强采煤工作面工程质量管理

采煤工作面工程质量管理最主要的就是采煤工作面的支护质量管理工作,要求保证采煤支护设备高效运行,严格依照采煤作业的工作要求进行支护,确保采煤工作面生产的安全管理。在采煤的过程中要认真监测矿山的情形,对采矿区域知根知底是安全采煤的关键任务。另外,要认真监测采煤机械设备的工作状态,一旦发现采煤机械设备发生损毁或者是支护设备失效应当暂停采煤工作,及时对采煤机械设备和支护设备进行维修处理,确保采煤设备的正常运行。采煤工作面的工程质量还包括回采巷道的支护安全状态,采煤工作面的两个出口对于安全采煤是极其重要的,所以在采煤的过程中应当确保这两个出口的高度和有效断面达到了标准要求。加强采煤工作面的工程质量管理是安全采煤活动的必然要求,在今后的采煤过程中应当重视采煤工作面的工程质量。

2.3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

6.采煤技术员工作总结 篇六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快速建设,煤矿资源的开采力度越来越大。资源节约型发展模式的基本要求是提升资源的利用率,依靠先进的技术实现煤矿开采的可持续发展。大采高综采是厚煤层开采技术的重要内容,在过断层采煤中有很多要注意的问题。本文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大采高综采工作面过断层采煤技术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关键词】大采高综采;过断层;支护

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各种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支持,同时企业必须进行大力的技术改进来适应社会的发展,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进而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煤炭业是我国传统的支柱性产业,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大采高综采技术的应用大力提升了煤炭企业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本文综合分析了综采工作面过断层技术,以期为煤炭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7.采煤技术员工作总结 篇七

1 工作面概况

己15-17-13081采面位于平煤天安十三矿己三采区西翼第3区段, 地面标高+110~+15 m, 运输巷、回风巷标高在-609~-689 m, 采面设计走向长713 m, 倾斜宽151 m, 煤层平均厚度5.8 m, 煤层倾角11~19°, 平均17°。采用分层开采, 先采上分层, 使用ZY4000-17/37综采支架。该面于2007年5月开始回采, 截至2008年4月23日, 距终采线约剩余90 m, 剩余储量6万t。该面于2008年2月下旬距下口向上约50 m的部位出现一落差6 m的断层, 断层与采面斜交, 逐渐向上延展, 采面岩石段长度约40 m, 导致推进度慢。采面断层处于50#—75#架之间。采面采用Y型通风方式, 即一进两回 (运输巷进风, 2条回风巷回风) 。采面回风巷安装有瓦斯、温度和CO 传感器, 连续监控采面有害气体情况。通风系统如图1所示。

2 采空区发火经过

2008年4月23日0:00班, 由于采面岩石段采煤机不能硬割, 必须放炮回采。当班人员于6:00开始在岩石段进行放炮作业, 放炮后风巷回风流CO传感器显示为1×10-5 (以前基本显示0) , 并持续不降。矿通风部门有关人员立即下井到现场检查原因。经现场检查, 当时采面配风1 372 m3/min。其中回风巷1 120 m3/min, 辅助回风巷252 m3/min;回风巷瓦斯浓度0.3%、温度33°, 回风巷CO传感器显示1.2×10-5, 采面上隅角CO浓度为1.2×10-4, 采面70#架以上架间CO浓度为7×10-6。

3 发火原因分析

己15-17-13081采面运输巷采用U型钢、工字钢支护, 2006年6月掘进时, 距离外口250 m处 (采面发火的位置前) 遇到一落差3.2 m的逆断层, 导致巷道出现一个大高冒, 冒顶高度6~7 m, 长25 m。2006年11月20日, 冒顶顶部出现了自然发火, 当时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重点对空顶区前后60 m的巷道全部进行喷浆封闭, 同时在冒顶区顶板打了4个深度不同的钻孔, 埋入Ø50 mm注浆管, 其中1根注浆管垂直深入顶板以上6 m。通过地面灌浆系统向冒顶区注浆, 共注入粉煤灰和黄土150 m3, 注MEA防灭火剂6 000 kg, 并开启地面CAM-1000制氮机向高冒区注氮。到2007年10月, 冒顶区CO 消失, 消除了高冒区的自燃隐患。

2008年3月12日, 工作面即将推进到冒顶区喷浆段, 日常检查发现喷浆段出现脱皮和裂缝。通过检查取样化验发现, 空顶高处又出现了CO, 说明该处又出现氧化复燃现象。采取专项措施:①通过注浆管继续向空顶区注MEA;②对空顶区注氮;③三班派人现场检测检查。截至3月20日, 共注入空顶区MEA防灭火剂880 kg;截至4月22日, 共注氮气约25万m3。采取措施后, 空顶区上部CO 消失。4月22日, 采面运输巷25 m高冒区基本过完, 未发现异常情况。4月23日0:00班, 采面放岩石炮后, 回风流出现CO, 而采面上隅角温度较正常时变化不大。经多次现场观测, 采面架间和上隅角CO均是从运输巷采空区流出的, 经分析判断, 是采面运输巷已经推过的高冒区顶部垮落的浮煤发生了自燃。

4 火灾治理方案

针对该采面发火部位处于运输巷以里采空区, 防灭火工作重点应围绕直接处理发火点来制定方案。研究制定的主要方案如图2所示。

5 方案实施

5.1 减少采空区漏风

(1) 降低采面供风量。

第1次, 2008年4月25日, 将采面风量由1 372 m3/min降到923 m3/min;第2次, 5月8日, 将采面风量再降到760 m3/min, 直至采面回收结束。

(2) 采面上、下隅角堵漏。

①采面每推进1排, 分别在运输巷、回风巷尾部打1道挡风墙, 并用快速密闭材料进行喷涂。②在采面上、下口做超前。③在采面上、下段吊挂挡风帘, 下部吊挂30 m, 上部吊挂50 m, 每班安排专人维护吊挂质量。④将回风巷及联络巷封闭, 减少采空区漏风。其中:辅助回风巷最里侧的1#密闭于4月25日施工;中间2#密闭于5月2日施工;外侧的3#密闭于5月25日施工。

5.2 向采空区打钻注水降温

在运输巷接近采面的上下帮掘3个钻场, 利用钻场设计施工7个注水孔, 长度在17~30 m之间, 钻孔沿煤层顶板布置, 终孔位置都在采空区发火部位的高冒区上部, 利用运输巷静压水连续不断地注水, 降低发火点煤体温度。

5.3 实施注氮, 降低采空区氧含量

利用地面CAM-1000制氮机, 通过己三采区的注浆管路, 沿采面运输巷将氮气连续注入采空区, 氮气流量为16 m3/min。采面运输巷的注氮管沿运输巷埋管进入采空区。后来运输巷的消火道掘成后, 又将运输巷的制氮管分接至消火道钻场, 通过消火道的钻孔向采空区注氮, 以减少采空区的氧含量。从4月24日至6月17日采面回收结束, 共注氮约84万 m3。

5.4 掘专用消火道, 打钻注浆直接灭火

为接近采空区发火部位, 在运输巷掘一条消火道, 利用消火道打钻孔, 向发火点注浆直接灭火。消火道设计长度35 m, 沿采面下帮煤层顶板向上施工, 坡度17°, 最高处和原运输巷高冒点高度相同。消火道掘好后, 在最上端设立钻场向高冒区布置扇形钻孔, 控制高冒区发火范围。共设计施工钻孔7个, 然后利用井下移动注浆设备, 通过钻孔向采空区发火区域进行了注浆。截至6月1日, 共注MEA灭火剂2 000 kg, 纯粉煤灰90 m3。

5.5 实现采面生产过程中有害气体的连续监测

4月24日发现采面回风流出现CO后, 矿方立即安排救护队现场检查监护采面作业人员。救护队员携带CO 、温度和瓦斯检查仪器, 每班3人在采面现场检查监护, 每2 h向地面汇报1次采面上隅角、回风流及采面第50#架以上架间的有害气体 (重点是CH4、CO) 和温度。另外, 安排防火检查工每天对采面上隅角、回风流、支架下取气样化验分析, 分析化验结果及时上报矿有关领导, 以便及时掌握采面有害气体变化情况。

6 实施效果

方案实施后, 2008年4月24日, 采面回风流CO传感器显示浓度1.2×10-5, 4月25日逐渐上升至6×10-5, 4月25日降低风量后, 4月26日上升至1.5×10-4, 4月27—28日开始下降至2×10-5, 4月29日又上升至2×10-4, 4月30日以后采面CO浓度下降至3×10-5, 5月1日以后逐渐下降, 基本维持在1.5×10-5~1.8×10-5, 至5月18日以后回风流CO 基本消失, 说明采空区发火点部位的煤炭自燃威胁已被基本消除。

7 采面回收

鉴于采面存在自然发火防患, 加上采面有40 m长的岩石, 采面推进极为困难, 经济效益差。为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 在采面采取治理措施的同时, 矿方决定, 该采面停止生产, 立即组织回收。采面于2008年5月15日上网结束, 24日采面回架通道做完开始回收, 31日采面采煤机、输送机、转载机回收完毕。6月1日采面开始回收支架, 在回收期间, 继续坚持向采空区注氮和注浆, 并做到每回收一架, 立即封堵一架, 防止向采空区漏风, 6月17日, 采面支架全部回收完毕。6月21日, 对采面运输巷、回风巷进行了永久密闭, 此次采空区自然发火治理取得圆满成功。

8 结语

(1) 工作面运输巷、回风巷在掘进时若出现冒顶、空顶和空帮, 都要及时进行防火处理。并于冒顶 (空顶、空帮) 处设置观测点, 定期观测防火情况。

(2) 工作面在推进过程中, 应提前对运输巷、回风巷已出现过自燃隐患以及曾采取过措施之处重新进行防火处理, 确认自燃隐患彻底消除后, 工作面方可向前推进, 以保万无一失。

(3) 采煤工作面的防火要根据现场实际, 采用2种或2种以上的防火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才能取得明显的防火效果。

(4) 生产期间, 不管有无自燃隐患, 工作面的防灭火灌浆 (或注氮气) 系统均应保持完善可靠, 达到使用标准。

8.采煤技术员工作总结 篇八

【关键词】下分层;采煤工作面;托夹矸回采技术

在下分层的采煤过程中,所面临的是矿山的压力相对较大,致使采煤过程中的顶板等极易发生破裂,而顶板的管理难度也相对较大,使得相应的控顶防护措施增设的较多,这不仅导致该类环境下的煤炭的开采量较低,还会增加较多的生产投入,严重影响着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将托夹矸回采技术应用于下分层采煤的工作面上,虽然因地质条件的复杂制约着该层面上的回采工作的进展速度及安全性,但在相应的技术措施在开展现场落实到位的情况下,依然可为开采企业争取较高的经济效益。

1.下分层采煤工作概述

在很多矿区中煤层的分层或分差现象较为普遍,在很多开采企业中针对煤层的分层或分差的特点所采用的开采方式多依据具体分层或分差的不同而采用两种开采方式。如果煤层分层的距离达到0.8m甚至更大,开采人员则会将其作为两个不同的煤层,分别对其进行开采;如果煤层的分层距离不足0.8m,则将其作为合层煤实施开采。例如平煤集团在进行其名下所拥有的六矿区的9戊10合层煤的开采过程中,发现该9戊煤层的厚度只有0.4m-0.6m的范围内,采用传统的采煤技术所计算出的采煤量远远低于该区的理论采煤量,并且会造成大量的优质煤被弃置,而劣质煤被开采出的现象,开采人员尝试换用炮采回采等开采工艺,其开采成效并不高,不仅开采量相对较低,在开采过程中还曾出现多次冒顶事故等,开采生产的安全系数较低。相关的技术人员尝试将托夹矸回采技术应用于下分层采煤的工作面上,采用综合回采的开采方法,在经过多次的实验之后,无论在该种煤层的开采量上,还是开采过程中的安全系数上,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2.下分层采煤工作面托夹矸回采技术运用

2.1托夹矸回采技术运用中的设备选用

在下分层开采的工作面上装设国产的先进的综合采煤设备,该综合采煤设备的具体配置参见下表1,机巷装备选用SPJ-150型号的可塑性的皮带,而开采区的上山传输路径上选用高强度的皮带机,采用斜井式钢缆皮带将相应的设备拉伸至地面上,并在开采工作面上增设ZY3200-17/37型号的掩护式的液压支架实施顶板的支护,对最大的控顶距离、最小的控顶距离、循环进度、放顶步距等依据该煤层的层高等进行具体合理的设定,对于顶板的管理适宜采用自动垮落法实施管理,并按照该液压支架具体的支护参数等进行其他开采参数的合理设定。

表1工作面设备配置表

2.2托夹矸回采技术运用中技术要点

对于该开采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所进行的上端头与下端头的支护处理是,将下端头与上端头的端头支护同时取消,在上端头处选用长度符合标准的花边梁并配合以单体式的液压支柱,进行沿着倾斜方向上的兀型的支护设置,在下端头处选用长度符合标准的花边工字钢并配合以单体式的液压支柱,沿着倾斜方向上进行架棚支护,在靠近装载机机头的上方位置处,采用两根长度适宜的花边工字钢梁进行沿着倾斜走向上的一梁三柱式架棚的支设,在开采的过程中,随着开采面的不断推移进行交错迈步式的推移。

对于开采过程中的两巷的超前支护的处理,在机风两巷的掘进过程中都采用锚网支护措施,对于少部分区域可采用梯形棚子或拱形棚子进行支护,并在具体的掘进过程中确保开采生产过程中的正常生产及通风等的相关需求。上端头及下端头的支护,尤其是缺口位置的支护,是该类工作面上的回采工作开展的重点,同时也是支护的难点,如果支护措施处理不当,有可能会影响到整个开采工作面,甚至引发安全生产事故而造成顶板事故或人身安全事故。为有效的确保上端头及下端头支护措施能有效的发挥其安全性能,并实现为该煤层的开采的完整性及可托性等提供更为直观的依据等,可在开采面的两端进行炮采缺口的提前处理,在上端头及下端头所处理出的相应的缺口处进行单体式液压支架的支护,如果沿着开采方向上的顶板的破碎程度较大时,可适当的加大缺口的长度,从而加强该部位的安全支护等。

顶板管理是该种回采技术运用中较为重要的开采管理内容,就工作面上的支架,在每个支架上都要安装在型号及规格上都符合相应的要求的矿用型数字压力计,进行顶板的压力状况及支架的受力状况的实时监测显示,科学的引导开采生产工作的进行。开采过程中的各个工种都要严格执行相应的质量标准及操作规程等,在具体的采煤过程中保障顶板及底板位置上的平割,支架及超前架的前移拉伸要及时;对采高进行严格的控制,坚决避免超高现象的发生;对于泵站的压力及支架的初撑力等都要达到相应的操作规程要求;并在工作面上有效的规避倒架、死架及歪架等现象的发生,验收人员要对开采面上的支护措施及开采状况等进行严格的验收把关,对于不达标的情况不予验收等。

3.总结

下分层采煤工作面托夹矸回采技术的运用,相应的技术措施落实到位,可以在较大的程度上解决顶板的控制管理工作,降低开采人员的劳动强度,有效的提升开采过程中的安全系数及开采效率等,为矿山压力较大、顶板破碎情况较为严重的下分层工作面上的开采工作的开展提供可被借鉴的宝贵经验。[科]

【参考文献】

[1]焦义伟,崔建斌.下分层托夹矸综采工艺回采研究[J].科技信息,2010(23).

[2]李强,刘地声.托夹矸回采下分层综采工艺的试验研究[J].煤矿现代化,2007(02).

上一篇:西安钟楼的遗迹作文下一篇:浅谈常用的市场营销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