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政府信息化建设(共11篇)
1.江苏省政府信息化建设 篇一
江苏南京公安局信息化建设推动警务变革
江苏省南京市公安局信息化建设把信息技术的应用与警务机制有机结合,为警务工作带来无限生机与活力,成为——撬动警务变革的新支点
“信息化为公安工作带来了一场全面而深刻的革命,将成为公安工作实现新一轮进步的支点。只需轻点鼠标,迈出这一小步,警务工作便走出了一番别样天地。”谈起六年来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江苏省南京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孙文德的心情仍然难以平静。从2003年起,南京市公安局走出传统警务工作模式,把以警务综合平台的使用为代表的信息化建设与体制、机制变革巧妙地结合起来,经过六年的不断积累、磨砺,深刻推进了基层基础建设,盘活了整个警务工作格局,改变了基层民警的工作理念。
抓住信息源掌握破案主动权
“群众看公安,主要看破案,破案的关键是如实立案。”在谈到信息如何获得时,南京市公安局局长孙文德一语中的。
2003年的一起案子深深触动了市局领导班子成员。那年年初,南京市局侦破了“2·19”特大系列盗窃摩托车案件。案件虽然破了,但事后大家发现当时抓获的犯罪嫌疑人竟在民警眼皮底下活动了八年,此人系外来人口却没有进行登记。这件事暴露出公安人口管理严重失控、阵地控制形同虚设、基础信息闭塞滞后等问题。
从哪里入手才能扭转这一现状呢?南京市局从信息源的收集入手开展信息化建设。
为了给信息化建设铺平道路,市局以规范信息采集为出发点在全市开始推行“三队两室”、机构重组等警务机制改革,设置社区民警、治安巡逻民警、刑警中队和综合警务室、调节室。一个萝卜一个坑,派出所各警种职责清晰、责任明确,每名民警都有了自己的“责任田”,信息来源有了保证。
解决了“三基”建设瓶颈问题,实现有限的人、物的高效使用
“现在处理一份文件只需不到一分钟的时间,放到以前简直不可想像。”
“以前挂号失踪人口,放在抽屉里就算了,现在网上自动比对、检索,事半功倍。”
这种以前与现在之间的流变背后却折射出:南京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已经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2004年7月,该局正式推出的警务综合平台,主要包括警务信息综合平台、行政管理综合平台和社会信息综合平台。综合平台涉及六大类,由600多个功能模块组成。警务信息综合平台以派出所业务为核心,覆盖指挥中心、治安、刑侦等20多个业务部门,包括接处警、人口管理、治安管理等主要公安业务内容。行政管理综合平台以队伍建设和内部事务管理为重点,包括局长办公、资产管理等20多个子系统。社会信息综合平台包括旅馆、二手机等10多个子系统,采集录入工商、税务等信息两亿多条。
警务综合平台其实就是一个智能化的信息体,在这里面,信息之间能够按照不同条件进行聚合、关联、甄别,并具有实时性、表达手段多样化等特点。通过对这些功能的合理运用,可以形成网上作战、网上管控、网上研判、网上监督、网上考核、网上服务等机制。
这样一个系统化信息平台解决了“三基”建设的瓶颈问题:警力下到基层了,基层派出所的硬件建设问题解决了,民警的素质也提高了,但是这种增长还不能使人“活”起来,只有通过机制变革使民警的积极性和脑筋动起来,才能实现有限的人、物的高效率使用,从而真正为基层基础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白下分局洪武路派出所入警时间不长的社区民警韩爱红通过信息平台查询、比对等网上作战机制,今年已成功抓获五名网上在逃人员,其摸索出平台追逃“四部曲”,如今已在全市推广。
提高了服务质量,进一步拉近警民关系
在大光路派出所,记者从警务综合平台上看到了一条民警上报的信息。信息内容是:9月4日,群众反映月牙湖公园路灯不亮。如果没有平台中的上报信息模块,这种小事可能就永远上不了“台面”。通过平台有针对性地案件回访、通过案件研判督促居民安装防盗门,类似这种小事情可以无限地拉近警民关系。
跳出社区从整体上看,警务综合平台的使用使破案率大幅提高,百姓身处一个平安、和谐的环境中,满意度就会增强,进而对民警的看法也会发生转变。2007年初,全国31个主要城市居民治安幸福感调查中,南京居民治安幸福感最高,安全感指数达到98.2。在全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南京“治安环境指标”在2003年至2007年连续位居前列;2006年、2007年,南京市公安局在市机关作风评议中,连续两年进入前六名先进行列;在市行风评议中,南京市公安工作的群众满意率连续两年达90%以上,其中2007年达到95.2%。(作者 : 季涛)
2.江苏省政府信息化建设 篇二
近日, 江苏省政府专门下发《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 (苏政发﹝2015﹞94号) , 深入贯彻落实“宽带中国”战略和“互联网+”行动计划, 全面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建设推进网络提速降费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2015﹞41号) 和《省政府关于推进智慧江苏建设的实施意见》 (苏政发﹝2014﹞103号) 等文件精神, 进一步推进全省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 (苏政发﹝2015﹞94号) 提出了在即将到来的“十三五”期间省财政将每年安排1500万共计7500万的“以奖代补”专项资金, 进一步激发电信运营企业建设热情, 推动“宽带江苏”、“无线江苏”建设再上新台阶;此外, 文中首次提出了"建立通报机制”的政策, 以帮助推动省政府各项支持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切实落地;首次提出了市政设施和政府机关等所属公共设施, 应向宽带网络设施建设“免费开放”的政策, 为江苏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加快4G网络覆盖、铁塔公司推进基站建设提供了重大利好, 两个“首次”开创性地为进一步破解江苏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难题提供了新的政策保障。
据悉, “十二五”以来, 在江苏通管局的积极协调下, 江苏省政府高度重视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先后下发了《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 (苏政发〔2011〕149号)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实施宽带普及提速工程的意见》 (苏政办发〔2012〕95号) 、《省政府关于大力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加快提升全省宽带发展水平的意见》 (苏政发〔2014〕50号) 等文件, 出台了多项扶持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利好政策和专项奖励资金, 大力支持电信运营企业推进“宽带江苏”、“无线江苏”建设, 为全省宽带建设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有效推动江苏宽带建设各项指标走在了全国前列。
3.江苏党风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篇三
以优良的党风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近年来,江苏省委和省纪委始终高度重视党风建设,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明确提出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党风建设都要走在全国前列的目标,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扎扎实实地抓党风建设,以优良的党风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经过多年努力,全省党风建设状况总体呈现出逐年好转、风清气正的良好态势。
把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作为加强党风建设的组织保证。形成党风建设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实行“党委统一领导,党委各部门积极参与。纪委牵头协调,依靠全体党员共同努力,全党动手抓党风建设”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省委坚持从自身做起,从省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抓起,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党风建设。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抓手,增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抓党风建设的政治意识、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认真履行职责,推动全省党风状况不断好转。
把深入开展思想教育作为加强党风建设的基础工程,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自觉性。省委坚持以各级领导干部为重点,连续5年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利用正反典型教育引导全省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以身作则,清正廉洁,管好自己、配偶和身边工作人员。每逢节假日、干部提拔任用、重大工程建设等重要时段,省委、省纪委主要领导同志坚持对领导干部进行廉政谈话、提醒谈话和诫勉谈话。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积极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勤政为民的良好氛围。
把深化制度建设作为加强党风建设的重要保障,着力促进权力的规范运行。省委连续5年相继以制度建设年、推进年、提高年、规范执行年和制度体系框架构建年为载体,从省、市、县三个层面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制度建设。认真落实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巡视等党内监督制度,稳步推进职务消费改革。积极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大力构建权力阳光运行机制,积极推进党务公开和民主监督,围绕权力运行,全面推进部门内控机制建设,加强对权力行使的有效制约和监督。
把严肃查处党员干部违规违纪行为作为加强党风建设的重要手段,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综合运用组织、纪律、法律等手段,及时查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行为。重视群众信访举报,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突出问题,深入开展专项治理工作。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及时查处和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并按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定,追究有关领导责任,严肃党风党纪,赢得了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当前党风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经过多年实践,我省党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仍有少数党员领导干部党性不纯,作风不正,引起了社会和群众的不满和批评。主要表现为:
领导作风方面:官僚主义严重,脱离群众。脱离实际,高高在上:只对上级负责,不对群众负责。重自己“政绩”,轻百姓疾苦,不尊重规律,不实事求是,乱上项目、乱铺摊子,热衷于搞“形象工程”;缺乏民主意识和主动接受监督意识,习惯于个人说了算,不虚心听取各方面意见,习惯于拍脑袋决策,搞“一言堂”。
工作作风方面:作风漂浮,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热衷于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不思进取,工作标准不高,办事拖沓,不讲效率,遇事推诿扯皮,敷衍塞责;弄虚作似,欺上瞒下,刻意掩盖矛盾和问题;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对实际情况不求甚解,习惯于凭经验办事,甚至欺压群众、与民争利。
生活作风方面:贪图享受,奢侈浪费,热衷于迎来送往,挥霍公款;特权思想严重,在办公用房装修、公务用车、公款出国(境)等方面,相互攀比,讲排场、比阔气:有的思想蜕化变质,沉溺于灯红酒绿,吃喝玩乐,生活作风不检点、不正派,甚至“傍大款”、“包二奶”,追求低级趣味。
执行纪律方面:纪律观念淡薄,政治责任感不强,对上级决策部署和政策规定采取实用主义态度,有利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有的借口地方和部门的特殊性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阳奉阴违;有的放松纪律约束,以权谋私,甚至无视纪律规定,顶风违纪,贪污腐败。
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几千年来封建腐朽思想和文化的影响,又有民主和法制建设不健全、不完善,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监督不到位、惩处不得力等因素。但说到底,最根本的原因,是少数党员领导干部主观上放松了党性修养。
一是党性修养和道德素养低下。有的学风不正,动机不纯,放松政治学习、党性修养和思想改造,把学习看作职务升迁的“敲门砖”;有的官本位等特权思想严重,沉迷于自我“包装”,操守不严,品行失端,醉心于研究左右逢源、溜须拍马等所谓官场“潜规则”,培植关系网,唯上不唯实,投机钻营,跑官要官。
二是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偏差。由于社会环境的复杂变化和多元思想观念的并存,社会生活中实用主义、功利主义较为盛行,导致少数党员干部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和思维方式发生变化,淡忘党的宗旨,无视群众利益,脱离群众,私欲膨胀,把个人利益看得高于一切。
三是责任感和事业心缺失。有的只想当官,不想做事,工作挑肥拣瘦、拈轻怕重,吃苦精神差,碰到问题不解决。遇到矛盾绕道走;有的责任心不强,老好人思想严重,怕得罪人、怕丢选票、怕影响仕途;有的个人主义严重。干一点事就想得到“回报”,在各种利益面前患得患失。
四是法制意识和纪律观念淡薄。少数党员干部忽视法律法规和党纪规定的学习,对党风党纪的规定和要求知之甚少,直至触犯被查才追悔莫及;有的在小节上自我放纵,认为吃一点、喝一点、拿一点、玩一点算不上违纪违法、出不了大事,以致小错酿成大错;有的在法纪面前心存侥幸,明知故犯,以身试法;有的自恃权重,排斥法纪和制度约束,以权谋私、为所欲为。
加强党风建设的思路
全面加强新时期党风建设。是事关全局的重大政治任务,是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加强党风建设,需要做到“五个坚持”:
立足教育。坚持把加强党性修养作为促进党风建设的根本途径。加强党性修养,首先,要加强教育。既要注重优良革命传统教育,又要注重新时期作风建设新内涵的教育,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其次,要注重实践。把锤炼党性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与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相结合,与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相结合,把党性修养落实到自觉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上来。第三,要严格党内生活纪律。进一步健全民主集中制、民主议事规则、民主生活会等制度,运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强化纪律约束和民主监督。
找准关键,坚持把解决领导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
突出问题作为重要抓手。一是加强对党的政治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切实解决地方和部门利益至上、阳奉阴违以及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问题。二是积极构建领导干部正确行使权力的防控机制。建立健全部门权力内控机制,形成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推进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着力解决权力过分集中、暗箱操作、滥用权力等突出问题。三是增强宗旨意识,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深入实际、联系群众的各项制度,并将制度执行情况列入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的重要内容,着力解决作风漂浮、官僚主义、脱离群众等突出问题。四是坚决制止和反对奢侈浪费。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职务消费行为,从严控制各种费用开支,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观念。严肃查处纠正各种顶风违纪行为,维护法纪的严肃性。
强化监督,坚持把组织监督与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大力推进党风建设。坚持走群众路线,依靠群众的积极参与,完善民主评议、勤廉双述、询问和质询等制度,保障党员群众对党风建设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评议权。建立健全党风建设的考核评价体系,更加重视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特别是网络媒体监督的作用,把党员群众的认可作为衡量党风建设实效的重要标准,并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评先创优、选拔任用等挂钩,切实强化党风建设的责任和刚性。
着眼治本。坚持把改革创新、重在建设的要求贯穿党风建设工作始终。深入探索研究党风建设的客观规律,既要从眼前最现实、最紧迫的问题抓起,着力解决当前党风方面的突出问题,让人民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又要着眼于党风建设的长效化和规范化,防止产生“抓一抓、紧一阵,放一放、松一阵”的现象。坚持用改革的精神推进党风建设,从内容、形式、举措以及工作机制等各个方面加大创新力度。把重在建设的理念贯穿于党风建设始终,在党风建设的制度化、长效化上下功夫。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党风建设的短期和长期规划,扎扎实实抓好党风建设每一项任务,逐步构建加强党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健全机制,坚持党委领导、全党齐抓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党风建设是全党的重大政治任务,是一项全局性工作。党风建设涉及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必须结合党风建设的内容和要求,建立健全党委领导下的抓党风建设的责任机制、分解机制和考核机制,防止和克服党风建设只是纪委等监督部门职责的片面认识。要进一步发挥党委各部门在党风建设方面的职能作用,形成合力:组织部门要将作风建设情况列入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内容,作为基础和前置条件;宣传部门要将作风建设的要求列入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弘扬良好风气;党校要将党的反腐倡廉理论、党纪法规等纳入教学计划,加大培训教育力度。各级纪委要按照党章要求,积极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建设,履行好牵头协调和监督检查的职责。要坚持党风、政风齐抓共管的工作思路。在加强党风建设的同时,加强政风建设,推进政府系统廉政建设和效能建设,促进依法行政,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4.江苏省政府信息化建设 篇四
1、单位简介
江苏省电子信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地处风景优美的无锡太湖之滨,始建于1973年,隶属于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属非营利的科研事业单位,是一个在人员、场地、资金等方面均独立于制造厂和使用单位的法定质量检验机构,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的检测与校准实验室及A类检查机构。
多年来为了适应江苏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需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建设成了国内一流;能与国际接轨的,以音视频产品、IT产品等为特色、电磁兼容与安全检测为强项的电子信息产品综合检测实验室。实验室拥有一支训练有素、经验丰富、业务精通的专业科研检测队伍;拥有大量国内外先进的测量仪器和试验设备;拥有充裕的试验检测场地和各种配套资源;成为名副其实的电子信息产品科研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2、实验室面向社会,面向企业,广泛开展电子信息产品的试验验证、测试评价、3C认证,有毒有害物质检测、无线电仪表与试验设备校准、计算机系统集成资质认证、信息安全测评等,以及3C工厂检查等各种服务。实验室工作充分满足ISO/IEC17025国际标准的要求,注重社会效益和客户满意度,竭诚为企业服务。实验室可以提供下列服务:
音视频设备、信息技术设备强制性产品认证(CCC)
零部件、强制性目录以外产品的CQC标志认证;CSC 节能产品认证 无线电设备发射特性核准
电子信息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检测、认证
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认证、计算机网络与系统信息安全测评 音视频设备及信息技术设备电磁兼容验证试验 音视频设备、信息技术设备及另部件安全检测试验 产品定型、性能评估、鉴定、仲裁等委托检验 电子仪器仪表、环境试验设备的检测与校准 整机及元器件的质量认定及验货
各种电子电器产品CE、FCC、VCCI等国际认证业务
3、实验室介绍
检验一室
检验一室是江苏省电子信息产业检测能力最强的整机产品检测实验室,江苏省电磁兼容性能研究与检测服务中心就设在其中,装备有标准3米半电波暗室、10米半电波暗室,配有全套国际顶尖电磁兼容测试设备,装备数字电视、汽车电子、无线(RF)等测试设备,适应目前所有视听产品声、光、色、电性能;安全、电磁兼容、环保、环境适应性及可靠性的试验检测要求,成为江苏电子信息产业强有力的公共技术支撑服务平台。
检验二室
检验二室是以安规、节能、元器件、零部件、电子应用产品等检验测试的综合实验室,配备有GB8898、GB4943、GB4706等标准要求的安规检测设备、节能产品专用测试设备、以及元器件常规仪器和特殊仪器设备,广泛适应企业各种检测需要。检验三室
检验三室是为适应电子信息产品有毒有害物质的控制而新建的检测实验室,检测设备全部采用与国际实验室同步的化学分析设备,装备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气相色谱/质谱仪、紫外/可见光光度计、EDXRF能量色散X荧光光谱分析仪、微波消解等国际一流检测设备,满足国际RoHS检测标准和我国相关标准的要求,为企业有效进行电子元器件、材料、及整机的铅(Pb)、汞(Hg)、镉(Cd)、六价铬(CrⅥ)、多溴联苯(PBB)、多溴二苯醚(PBDE)六项有毒有害物质的测试。
环境试验室
经过多年的建设,本试验室已能适应各种电子信息、汽车电子、家用电器、医疗仪器等领域产品的环境适应性及可靠性试验,装备有各种气候试验、机械试验常规和特殊试验设备。
仪表校准室
本校准实验室是经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的校准实验室(No.CNAS L0262),是专业从事仪器仪表及环境试验设备计量校准服务工作的权威机构。本实验室业务范围含盖仪器仪表及环境试验设备的校准检测、维修,科研开发,咨询培训服务等各个方面。对外开展电磁,无线电,时间频率,电学,力学,温度等测量仪器的检测校准工作,尤其以高频无线电设备,音视频信号发生器,电磁兼容测试仪器的校准服务为特色。本实验室拥有先进的仪器及检测手段,开展频谱分析仪、网络分析仪、EMI测量接收机、吸收钳、喀呖声分析仪、浪涌仪、ESD静电枪、电波暗室、电磁屏蔽室等专业仪器设备的校准工作,可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信息安全测评中心
江苏省信息安全测评中心是经江苏省编委批准,为保障网络和信息安全而新建的实验室,主要从事信息安全系统的安全风险评估、安全测评;开展网络和信息安全技术、标准制定等相关研究;开展全省范围内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三、四级资质的认证工作。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就是从风险管理的角度,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全面检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存在的脆弱性,系统分析和评估安全防护水平,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抵御威胁的防护对策和整改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最大限度地达到保障网络和信息安全的目的。
传感网测试中心
江苏省传感网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我省传感网产业的发展,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日前批准在无锡建立江苏省传感网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该中心挂靠在江苏省电子信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利用现有资源中心已能为传感网产业提供如下服务:
1、无线传感网的无线发射特性与电磁兼容性能试验测试
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产品的无线电发射特性与电磁兼容性能指标是关键性指标,国家有着严格的管理控制要求,测试条件非常苛刻。中心为无线通信产品的测试创造了良好的测试条件,具有国际一流的3m、10m电波暗室和无线测试设备,是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批准的无线电设备发射特性核准检测机构,可以直接服务于我省传感网产业。
2、基础传感产品的环境适应性与可靠性验证试验
中心具有世界一流的适应基础传感产品完善的环境适应性与可靠性验证试验手段,可以模拟各种实际使用条件,也可以模拟各种加速寿命试验条件,是基础传感产品理想的实验平台。
3、传感网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评估 传感网的应用深入到各个领域,应用系统组建以后,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十分重要,因此必须对系统进行全面测试和安全性、可靠性评估。中心最新组建的网络与信息安全测评实验室提供了便利条件,直接可以提供网络安全性能测试和系统风险评估,提升传感器网络抵抗恶意攻击和保障信息安全的能力,保证大规模应用的传感网正常、安全运作。
4、系统集成资质企业的认证服务
传感网的发展必须以应用为统领,实现硬件、软件、系统集成等多项关键技术在传感网的统一,实现以应用促技术研发、应用促产业发展的目标。因此,必将会涌现大批系统集成企业,中心具备多年的系统集成资质认证服务经验,可以为传感网产业应用系统监理、系统集成资质认证等直接服务。
5.江苏省建设厅文件 篇五
连建质〔2007〕551号
各县、区建设局,市各有关单位: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市建设工程管理,提高监理的工作质量水平,促进监理企业健康有序发展,现将省建设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建设工程监理管理的若干意见》(苏建工〔2007〕168号)转发给你们,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请一并遵照执行。
一、同期开发建设的住宅小区以及其他建设工程,应当由一家监理企业监理,建设单位不应划分成若干标段分别委托不同的监理企业监理。
二、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签订合同时,应当在合同中约定:对采用监理企业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后节省投资的,由建设单位从节省的投资中提取10%—30%奖励给监理企业。
三、对发现签订阴阳合同、压低监理取费、恶意拖欠监理费用的建设单位,我局将及时上报省建设厅,并由省建设厅将报送建设单位及法人代表信息至人民银行南京分行,由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将其登录在全国联网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中,并定期向省内各金融机构通报。征信系统将提示各金融机构对签订阴阳合同、压低监理取费、恶意拖欠监理费用的建设单位和个人不予信贷支持。
四、建设单位在建设工程开工前应当将监理的范围、内容、总监理工程师姓名及委托给监理企业的权限等内容书面告知施工企业。在办理质量监督和安全监督手续时,应提供书面告知施工企业的内容。
五、外省外市的监理企业在我市承接监理业务时,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项目核验,招标人或代理机构对潜在投标人进行资格审查时,必须审查监理企业的《核验通知书》,应对没有进行项目核验的监理企业不予审查通过。
六、监理企业在承接监理业务后,应按照投标文件的项目监理部人员组成到位履行监理工作职责,不得随意变更,监理合同备案部门要及时将投标过程中的项目监理部组成人员传送给工程所在地质量安全监督机构。
七、项目总监理工程师非以下原因不得变更。
1、身体原因不能胜任工作的;
2、调离原单位的;
3、建设单位对总监理工程师工作不满意要求变更的;
4、总监理工程师需长期脱产学习的;
5、不再具备从业资格的;
6、因受行政处罚等原因不能继续履行职责的。
总监理工程师在一年内变更不得超过两次,否则该总监理工程师从第三次变更之日起一年内不得参与投标。
因上述原因确需变更总监理工程师的,监理单位应提供书面报告、备案表和下列材料(备案表格式见附件):
1、要求变更的原因及相关有效证明材料;
2、企业任命总监理工程师的任职文件;
3、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签订的变更补充合同;
4、新任命总监理工程师的注册岗位证书;
5、外地总监理工程师无在建工程的证明(地市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出具)。
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发生变更的,监理单位应重新任命不低于原项目总监理条件且无在监主体未完工程的同志担任,建设单位、监理单位须签订补充协议并重新进行合同备案,由合同备案部门上传至工程建设信息档案网告知各相关单位。
八、市建设局负责本市范围内的不良行为的考核工作,各县、开发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机构负责所辖区范围内的考核工作。市建设局的工程建设管理各职能部门按职责对照标准进行考核,对监理企业和监理人员有所列不良行为考核标准的,必须予以扣分,扣分行为需由两名或两名以上监督人员进行。
九、扣分程序
(一)发现违规行为予以纠正;
(二)在签发整改通知单的同时,发出《扣分通知单》,送违规总监理工程师或所在企业签收(《扣分通知单》格式见附件);
(三)市区内监督人员应将扣分情况于检查当日上传市建设局,各县、开发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做出决定5个工作日内上报市建设局,市建设局将及时处理记入信用档案(上传扣分情况格式见附件)
(四)总监理工程师对扣分情况有异议的,由所在企业在3日内向市建设局质安处申诉,市建设局接到申诉后应组织核实。
十、对获得省示范监理企业的,表彰决定印发日起两年内每次评标应进行加分,每次加分分值不高于5分;属省优秀监理企业的,表彰决定印发日起一年内每次评标应进行加分,每次加分分值不高于3分;属省优秀总监理工程师的,表彰决定印发日起一年内参与投标每次评标应当加分,每次加分分值不高于3分。对获得市示范监理企业的,表彰决定印发日起两年内每次评标应进行加分,每次加分分值不高于3分;属市优秀监理企业的,表彰决定印发日起一年内每次评标应进行加分,每次加分分值不高于2分;属市优秀总监理工程师的,表彰决定印发日起一年内参与投标每次评标应当加分,每次加分分值不高于2分,对于同时获得省市两级的监理的企业和总监不重复加分。
十一、对达到限制分值的监理企业和总监,市建设局将及时通知招标管理部门和代理机构,在限期内限制其相应的活动。
6.江苏建设工程合同范本 篇六
江苏建设工程合同范本
1甲方(发包方):
乙方(承包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本着自愿、平等、协商一致的原则,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为确保各方利益,经协商一致达成如下协议:
一、工程内容
二、工程地点
三、工程期限
1、本合同总工期为年月日开工,至××年××月××日结束。
2、如遇下列情况,工期作相应顺延。
(1)施工现场不符合安全施工;
(2)设计范围内重大设计变更;
(3)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如台风、地震及战争)而影响工程进度;
(4)甲方不能按合同规定支付工程款。
乙方在以上情况发生的十天内,就延误的内容和因此发生的经济支出向甲方提出报告。甲方代表在收到报告后,在十天内予以确认和答复,逾期不予答中国教育总网文档频道复,乙方可视为要求已被确认。
四、工程价款工程总价:人民币元整(¥元)。
五、付款方式
1、合同生效后,甲方在一周内向乙方支付工程总价50%作为预付款,即人民币××元整(¥元);
2、工程施工结束后,甲方在一周内向乙方支付工程总价40%的款项,即人民币××元整(¥元);
3、工程验收结束后,甲方在一周内向乙方付清全部余款,即人民币××元整(¥元)。
六、工程验收
1、当该工程完工后,由乙方向甲方提出书面竣工验收申请。甲方应在7天内安排验收工作,并告知乙方参加验收。乙方自提出申请验收报告7天后,因甲方原因未安排验收的,则视为该工程符合设计和施工方案要求,运行正常,通过验收。
2、工程未经验收,甲方若需启用,须与乙方协商,经同意方可使用。若未经乙方同意启用,将视为通过验收。
3、整个工程验收合格,则通过竣工验收的当天即为竣工日期。
4、工程未通过验收,引起争议时,请求第三方验收。
七、验收标准
本工程以相关设计方案、图纸为依据,按照国家标准进行验收;没有国家标准的,则按照行业标准进行验收。
八、双方权利和义务
1、甲方权利和义务指派为工地代表,负责协调甲方的相关事宜。在工程履行过程中此指派人员的所有签名视为甲方行为。
(1)负责本工程的监督,积极协调施工配合关系。
(2)负责对乙方进度、安装质量、安全保护、综合管理的监督。
(3)提供有利施工的现场条件。
(4)审核工程计划进度表。
(5)负责对图纸、方案的审核、确认,负责对工程进度、工程质量、隐蔽工程、配套工程和合同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设计图纸变更签证,工程中间验收和其他必要的签证。
(6)负责竣工验收工作,在收到乙方提交所有竣工资料后一周内组织验收。
(7)按合同向乙方支付本合同规定的价款。
2、乙方权利和义务
(1)严格按设计图施工,质量技术指标符合工程的各类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2)施工中发现问题及时向甲方报告并提出解决方案。
(3)编制施工组织方案,施工总进度计划,材料进场计划,开竣工通知书等,及时送甲方。
(4)提供竣工验收技术资料,并准备竣工技术图纸,办理工程竣工结算,参加竣工验收。竣工资料应满足甲方要求。
(5)组织有技术水平的施工队伍,明确现场技术及施工负责人、主要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不得随意变动。
十、违约责任
1、由于甲方原因,使工程延期完成,则视甲方违约,甲方向乙方支付违约金。违约金按合同总价×0.5%延期天数计算,违约金总数不超过合同总价的10%。
2、由于乙方原因,使工程延期完成,则视中国教育总网文档频道乙方违约,乙方向甲方支付违约金。违约金按合同总价×0.5%延期天数计算,违约金总数不超过合同总价的10%。
3、由于甲方未按合同约定向乙方付款,则视甲方违约,甲方向乙方支付违约金。违约金按合同总价×0.5%×延期天数计算,违约金总数不超过合同总价的10%。
4、执行过程中,任何一方无故单方面终止合同,则视为违约,违约方需向守约方支付合同总价10%的违约金。
十一、合同的变更及解除
1、合同签订生效后,除不可抗力外(指战争、严重水灾、火灾、台风和地震以及经双方同意属不可抗力的事故),甲乙双方不得无故变更或解除。
2、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因遇不可抗力事故,甲乙双方均应采取有效措施尽力减少损失并阻止损失的扩大。若确需变更或解除合同时,要求变更一方应及时通知对方,对方在接到通知3天内给予答复,逾期未答复视为同意。
3、如果甲方未按合同付款,且延期支付任何一笔款项的期限达到60日的,乙方有权中止本合同项下义务的履行;甲方延期付款期限达到120日的,乙方有权解除本合同,并且有权请求甲方给予相应的赔偿。
4、如果乙方未能如期完成工程,且延期的期限达到60日的,甲方有权中止本合同项下义务的履行;整个工程延期的期限达到120日的,甲方有权解除本合同,并且有权请求乙方给予相应的赔偿。
5、变更或解除合同,所造成的损失由双方协商解决。
十二、争议解决方式
凡因本合同的签订、履行、解除、终止引起的或与本合同有关的任何争议,甲、乙双方应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双方同意向合同签定地人民法院诉讼解决。
十三、其他条款
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合同未尽事宜协商确定。
合同签定地:××
十四、合同文本和效力
本合同壹式贰份,甲乙双方各执壹份,经双方代表签字盖章后生效。附件为本合同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
地址:
邮编:
联系电话:
开户银行:
帐号:
江苏建设工程合同范本
2________(以下简称委托人)与_________(以下简称咨询人)经过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
第一条 委托人委托咨询人为以下项目提供建设工程造价咨询服务:
1.项目名称:_________
2.服务类别:_________
第二条 本合同的措词和用语与所属建设工程造价咨询合同条件及有关附件同义。
第三条 下列文件均为本合同的组成部分:
1.建设工程造价咨询合同标准条件;
2.建设工程造价咨询合同专用条件;
3.建设工程造价咨询合同执行中共同签署的补充与修正文件。
第四条 咨询人同意按照本合同的规定,承担本合同专用条件中议定范围内的建设工程造价咨询业务。
第五条 委托人同意按照本合同规定的期限、方式、币种、额度向咨询人支付酬金。
第六条 本合同的建设工程造价咨询业务自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开始实施,至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终结。
第七条 本合同一式四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双方各执两份。
委托人(盖章):_________ 咨询人(盖章):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委托代理人(签字):_________ 委托代理人(签字):_________
住所:_________住所:_________
开户银行:_________开户银行:_________
帐号:_________帐号:_________
邮政编码:_________邮政编码: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电话:_________
传真:_________传真:_________
电子信箱:_________电子信箱: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效力的认定
1、未取得建设审批手续的施工合同的效力如何认定?
发包人就尚未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行政审批手续的工程,与承包人签订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无效。但在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发包人取得相应审批手续或者经主管部门批准建设的,应当认定合同有效。发包人未取得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的,不影响施工合同的效力。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一条第(二)项规定的“没有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承揽建设工程(即“挂靠”)具体包括哪些情形?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解释》规定的“挂靠”行为:
(1)不具有从事建筑活动主体资格的个人、合伙组织或企业以具备从事建筑活动资格的建筑施工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
(2)资质等级低的建筑施工企业以资质等级高的建筑施工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
(3)不具有施工总承包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以具有施工总承包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
(4)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通过名义上的联营、合作、内部承包等其他方式变相允许他人以本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
3、如何认定是否属于必须招标的建设工程?
《解释》第一条第(三)项规定的“必须进行招标”的建设工程的认定应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三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和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的相关规定予以确定。法律、行政法规有新规定的,适用其新规定。
4、劳务分包合同的效力如何认定?
同时符合下列情形的,所签订的劳务分包合同有效:
(1)劳务作业承包人取得相应的劳务分包企业资质等级标准;
(2)分包作业的范围是建设工程中的劳务作业(包括木工、砌筑、抹灰、石制作、油漆、钢筋、混凝土、脚手架、模板、焊接、水暖、钣金、架线);
(3)承包方式为提供劳务及小型机具和辅料。
合同约定劳务作业承包人负责与工程有关的大型机械、周转性材料租赁和主要材料、设备采购等内容的,不属于劳务分包。
5、如何认定建筑企业的内部承包行为?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承包人将其承包的全部或部分工程交由其下属的分支机构或在册的项目经理等企业职工个人承包施工,承包人对工程施工过程及质量进行管理,对外承担施工合同权利义务的,属于企业内部承包行为;发包人以内部承包人缺乏施工资质为由主张施工合同无效的,不予支持。
6、小型建筑工程及农民低层住宅施工合同、家庭住宅室内装饰装修合同的效力如何认定?
施工人签订合同承建小型建筑工程或两层以下(含两层)农民住宅,或者进行家庭住宅室内装饰装修,当事人仅以施工人缺乏相应资质为由,主张合同无效的,一般不予支持。对于当事人确实违反企业资质管理规定承揽工程的,可以建议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予以处理。
7.江苏省政府信息化建设 篇七
关键词:电子社区,最后一公里,流程再造,多中心治理
1 引言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 也是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家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社区的功能由最初的提供简单的衣食住行发展到现在的集管理、服务、教育、医疗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在信息化时代, 社区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城市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们推进电子政务, 改进社区管理方式, 提高服务质量的有效手段。大力推进电子社区建设, 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 构建在政府、社会和居民共同参与下社区管理、公共服务和居民生活三位一体的新型社区模式, 不仅可以一改传统社区管理落后、效率低下的弊端, 为广大居民提供一个高效便捷的社区, 而且对于数字城市和和谐社会的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
2 基本概念内涵
2.1 信息化建设“最后一公里”
通过近20年的发展, 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特别是在东部发达地区和一些大中城市。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 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信息技术水平相对落后, 信息化建设法律法规缺失以及观念落后等原因, 我国的信息化建设整体水平较低, 特别是基层信息化建设。所谓的信息化建设“最后一公里”就是信息化建设走进街道社区, 走进农村乡镇, 走进寻常百姓家的“最后一公里”, 即基层信息化建设。
2.2 社区
“社区”是一个社会学词汇, 最初是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于1887年在其著作《社区与社会》一书中提出的, 后由我国社会学家费孝通翻译到国内并推广使用, 他将社区定义为“若干个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地域里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心理学上则定义为“社区是某一地域里个体和群体的集合, 其成员在生活上、心理上、文化上有一定的相互关联和共同认识。”而我国社区“一般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作了规模调整的居委会辖区”。尽管对社区的定义不同, 但各方都肯定了组成社区的基本要素, 即一定数量的人口、一定的地域、一定规模的基础设施和共同认知的文化等。本文则采用我国社区的概念, 将社区作为一级行政区划, 即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 由一定数量的居民组成的, 并由政府、社会和居民共同提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居民共同体。
2.3 电子社区
电子社区是在信息化社会的大背景下, 伴随着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的发展而提出的新概念, 它的提出可追溯到美国最初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 即建立一个能给用户随时提供大量信息的、由通信网络、计算机、数据库以及日用电子产品组成的无缝网络, 使分布在全美各个地区的社区成为真正的智能电子社区。在我国, 电子社区是指以社区服务中心为主, 联合政府部门、社区服务提供商、银行和物业公司等单位, 以网络平台为载体, 以政务服务、商务服务、金融服务和物业服务为内容, 整合各方资源, 面向社区居民提供属地化服务的综合服务体系。本文研究的电子社区即属于此。
3 当前信息化建设“最后一公里”存在的问题
我国政府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以来, 经过不断实践和探索, 各地在电子社区建设上都取得了一定成绩, 在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但由于各个地区实际情况差异较大, 同时受到技术水平、体制机制及其他相关因素的制约, 在电子社区建设过程中也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3.1 电子社区建设主体单一, 社会和居民参与程度低
电子社区建设是由政府主导, 而同样作为电子社区建设主体的社会和居民却很少参与, 这就导致社会和市场的力量薄弱, 造成市场参与不足, 居民主体地位丧失, 政府、企业、居民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和沟通。电子社区建设需要政府主导, 但不是由政府包揽, 它离不开企业的资金技术支持和社会力量、居民的热情参与。但在具体实践中, 电子社区建设却被认为是政府的事, 忽视它的外延与内涵, 造成电子社区建设主体单一。
3.2“条块分割”造成“信息孤岛”
社区承担的工作大部分与政府职能相关, 但由于社区工作部门和政府职能部门在职责权限、资源配置等问题上的不一致, 导致“条块分割”问题。同时由于缺乏统一标准, 各部门从方便自身管理的需求出发使用不同的应用系统, 各个系统自成体系, 互不相通, 使各职能部门业务系统和社区政务系统的对接产生混乱, 数据的采集、整合、共享也由于需求不同而产生矛盾, 从而产生“信息孤岛”。
3.3 社区事务受理流程繁复, 效率低下
社区事务办理与群众关系最为密切, 其办事效率的高低直接关乎群众生活的便利度。在电子社区建设中, 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往往按职能不同分为社保、医保、住房等多个办事窗口, 办事居民在一个窗口只能办理一项事务, 同时由于窗口之间业务系统不一, 同一居民的办事信息也无法实现共享, 如果办理涉及多个窗口的业务则需要再次排队等待。甚至还存在有的窗口人满为患, 有的窗口却无人问津的现象, 这就大大降低了办事效率, 也白白浪费了居民时间。
3.4 社区服务内容单一, 社会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
由于目前电子社区建设尚属初期阶段且以社区为主导, 居民和社会参与程度较低, 导致社区服务内容单一, 仅限于初级的劳务型服务, 如家电维修、家政、保洁等, 社区服务难以满足居民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同时, 社会组织、企业、居民等社会资源也未得到充分的利用, 无法充分发挥其优势, 从而导致社区服务主体单一、内容有限。
3.5 电子社区建设缺乏技术人才支持
电子社区建设中人力资源是基础, 需要精通信息技术的专业人才, 也需要具有相关知识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但目前基层社区中具有相关技能的人才少之又少, 街道和居委会工作人员对应用系统的操作能力低下, 无法满足现代化电子社区建设的需要, 且由于忽视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 导致基层社区信息化建设专业人才短缺, 存在信息安全隐患。同时, 应用系统的开发、数据信息的安全等都对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专业人才的匮乏更加大了技术上的难度。
4 江苏路街道解决信息化建设“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对策
上海市作为我国第一大城市和全国的经济金融中心, 无论是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居民信息化水平都居全国领先地位, 在发展电子社区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因此, 上海市电子社区发展对全国来说都具有示范作用。
以上海市长宁区江苏路街道为例, 作为上海市社区管理与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重点推进街道之一,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 该街道在试点的基础上已实现了发展模式的创新, 其发展模式也得到了推广。目前, 江苏路街道已经建成以社区政务管理平台为中心, 以人口综合数据库为基础, 以一大批便民应用系统为支撑的电子社区服务体系, 在社区管理和便民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解决信息化建设“最后一公里”问题上, 其建设经验对于其他地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4.1 倡导多中心社区治理模式, 培育参与型社区
根据多中心治理理论, 政府并不是社会治理的唯一中心, 社会的治理模式应是多中心的, 应把公民、社会组织都作为社会治理的中心, 因此, 电子社区建设要倡导多中心治理模式, 吸收居民和社会充分参与, 培育参与型社区。江苏路街道在电子社区建设中注意吸收社会力量和公民共同参与, 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 使其切实享有对社区事务的参与权和管理权, 同时通过规章制度明确参与方式和参与程序, 保障参与的广泛性和实效性。此外, 江苏路街道还注意拓宽参与渠道, 开通“网上信箱”、“社区留言板”等供居民和社会力量提出建议和意见, 开通社区官方微博及针对青年的“江苏社区青年说”微博等与社区居民增强互动。通过构建参与型社区, 江苏路街道居民参与热情高涨, 由过去的消极参与、被动参与转变为积极参与、主动参与, 真正成为电子社区建设的主体。
4.2“条块”结合, 信息共享, 打破“信息孤岛”
长期以来“条块分割”问题导致部门协调不力, 信息无法共享, 行政效率低下。为此, 江苏路街道在全市首先启动了实有人口数据库建设工作, 主要包括户籍人口、外籍人士、外来流动人口和人户分离人口的基本状况, 包含了22项个人信息和14项住户信息。为了使数据得到充分利用, 数据库还建立了涉及民政、就业、社保等部门的附加项。同时, 江苏路街道还建立了与区各职能部门的人口信息共享机制, 实现“条块”结合, 消除了信息孤岛现象。数据的共享大大减轻了工作负担, 变以往的“一次采集一次使用”为“一次采集多次使用”, 增强了部门间的协调, 节省了大量工作时间。通过“条块”结合, 信息共享, 该街道改变了管理方式, 提高了行政效率, 打破了长期存在的“信息孤岛”现象。
4.3 实施流程再造, 实现社区事务“一口受理”
根据政府流程再造理论, 要建立科学高效的组织运行机制, 就必须对组织工作流程进行再造, 就是要把职能目标接近的部门科室进行合并或重组, 以简化办事程序, 对整个办事流程进行梳理再造, 使管理精简化, 服务高效化。江苏路街道为克服社区事务受理效率低下的弊端, 根据政府流程再造理论, 对社区事务受理点的民政、劳动、住房、医保等业务窗口进行整合, 对办事流程进行再造。在业务整合和流程再造过程中, 信息技术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引入社区事务一口受理系统, 向工作人员提供各条业务的政策和知识支撑, 使工作人员可以同时处理多条线的业务, 变独立的业务窗口为综合窗口, 将原来的14个分条线业务窗口整合为7个窗口, 包括5个综合办理窗口和2个特殊办理窗口, 办理各条线的95项业务, 居民在任何一个综合窗口都可办理业务, 而且还可以通过条形码技术全程跟踪业务办理流程, 这样不仅减少了等候时间, 也提高了行政效率。通过对社区事务受理流程的再造和社区事务一口受理系统的充分应用, 江苏路街道社区管理和服务效率大大提高, 在增加行政透明度的同时也大大方便了居民生活。
4.4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提供多元化、精细化的社区服务
电子社区建设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管理的高效化, 更是为了服务的精细化、多元化。为此, 江苏路街道引入社区服务热线系统, 该系统与传统社区热线不同, 它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向居民提供便捷的社区服务, 在人口综合数据库的支撑下, 所有呼入社区服务中心的电话都可以自动匹配姓名、年龄、住址等多项基本信息, 这样就可以根据呼入居民的信息为其提供精细化服务。此外, 针对失业人群, 社区服务中心通过“就业e路通”发布岗位信息, 帮助失业居民再就业, 街道还引入网上生活服务自助终端, 居民可以通过网上终端寻求服务, 也可以通过社区微博、微信了解相关信息。
为了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江苏路街道与25个社区服务实体 (如信诚电子电器维修) 、12个专业社工站 (如太丰助老服务社) 和204位社区志愿者签约以政府购买、协定约定、志愿服务等方式向居民提供综合维修、卫生保健、家政、文化、助残等服务, 以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为社区居民服务。街道还通过与企业合作, 综合利用社区资源和企业资源, 开发了网上图书馆、网上学校、青少年电子社区等网上服务项目向居民提供网上服务。江苏路街道通过对社区资源、市场资源的整合利用为居民提供精细化、多元化的社区服务, 获得群众一致好评。
4.5 实施多样化的人才引进和培养策略
电子社区建设需要各种人才, 不仅要有懂技术、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也要有懂操作的执行人员, 更要有精通信息安全的专业人才。因此, 对于不同的人才, 要实施多样化的人才引进和培养策略。江苏路街道重视信息技术的推广和使用, 在人才选拔上注重专业知识能力, 加强对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 使之掌握充分的信息技术知识。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要经过培训并掌握系统操作和基本维护, 而且每一次系统升级街道都会组织技能培训增强工作人员的操作能力。对于专业技术人员, 街道则采取与企业 (如上海新致软件公司) 合作的方式, 引进企业专业人才开展系统维护、信息安全、软件开发等业务, 充分发挥企业的技术和人才优势为电子社区建设服务。
5 结语
江苏路街道电子社区建设经验给其他地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但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 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尚属初级阶段, 总体水平较低, 特别是基层的信息化建设。而且由于地区发展水平的差异和认识程度的不同, 又表现出发展的不平衡性,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统一规划, 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计划, 既考虑到发展大局, 又照顾到地区差异。此外, 我国的信息化建设中还存在法律法规不健全、重复建设、形象工程等问题, 这就提醒我们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艰巨的任务, 只有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顾建键.现代社区管理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2.
[2]刘视湘.社区心理学[M].北京:开明出版社, 2013:60.
[3]贺桂和.虚拟社区、电子社区等相关概念的辨析[J].科技创业月刊, 2007 (05) :82.
8.江苏党的建设的成功探索 篇八
一、坚持把解放思想与创新思路结合起来,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取得显著成果
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思路创新的力度。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委注意把解放思想作为拓宽调研思路、打开调研视野的关键,在“三讲”教育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组织全省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邓小平文选》、《江泽民文选》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在不同时期先后开展有关深入解放思想、创新发展思路的大讨论活动,举办各类专题报告会,学习借鉴广东、浙江等地以及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加深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把握,不为过去的成绩而自满。不为既有的经验所束缚,不为传统的模式所局限,不为目前的小富而停滞。以思想的大解放推进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创新。思想大解放有力地推动了江苏改革的大突破、经济的大发展、各项事业的大进步。
“三讲”教育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丰硕成果。从理论层面看,认真总结三大教育活动的成功实践和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深入研究执政党建设规律,形成了一大批研究成果,丰富了党的建设理论。从实践层面看,广大党员受到了一次次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提高,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的意识和行动更加自觉,党员干部的作风进一步改进。从制度层面看,各级党组织普遍建立了一些务实管用的新制度,推动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建设。目前,围绕“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主题,江苏正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各项试点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显著。
二、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重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取得新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在整体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作了创造性的成功探索。江苏省委紧紧抓住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这一关键,重点突出几项制度建设:完善和推广公开选拔、公推公选、基层党组织公推直选试点等改革举措;制定《2005-2010年江苏省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制定实施了“百千万党政领导干部培训工程”的意见:研究制定了干部交流工作计划:研究建立省管市管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实绩考评体系。大力选拔政治上靠得住、业务上有本事、肯干事也能干成事的优秀干部进入各级领导岗位,进一步优化领导班子结构,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目标向形成制度体系推进。改革已经从原有的单项性改革,转向以建立健全一整套的制度体系为目标,对干部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制度规范的综合改革。通过改革探索,将成熟的经验以制度的形式巩固下来。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着力点向扩大民主化要求推进。在继续坚持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民主评议的基础上,全面实行考察预告、任前公示、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工作;实行全委会任免干部表决制、常委会任免干部票决制,充分发挥党委集体领导作用,扩大党委全委会在选人用人上的决策民主。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向长期困扰的难点问题推进。通过加大调整不称职干部力度,积极探索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和干部辞职制,使解决能上不能下问题有了明显进展;通过延伸干部考察,实行生活圈、社交圈“两圈”考察。降低了“带病提拔”、“带病上岗”的风险。通过“一把手”年度总结报告制度、谈话诫勉制度、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巡视制度、干部廉洁自律档案制度等,加强对干部的监督;全面推进全委会民主推荐提名制度,规范干部任用初始提名行为,对“一把手”的用人权起到了有效的监督制约作用。
三、以党员队伍建设为重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取得新的成效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委进一步强调要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的战略高度。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
1、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通过创新党组织设置形式和工作方式,探索新形势下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的有效途径。一是强核心。争创好班子。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工作模式,使农村党的建设更有效地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二是强素质,争创好队伍。大规模多渠道开展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三是强管理,争创好机制。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党员承诺制、设岗定责、结对帮扶等农村党员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四是强服务,争创好形象。进一步转变职能,提高服务水平,稳步推进党务、村务公开,建立健全联系群众、便民利民的服务机制。
2、推进“双新组织”党建工作。全省各地积极探索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一是因地制宜抓规划,结合实际,统筹规划“双新组织”党建工作覆盖网建设。按照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合理划分各覆盖单位的覆盖区域。二是丰富形式抓组建,各地采取灵活形式设置党组织,加快组建步伐。三是突出重点抓发展,以企业生产经营和科技骨干、高知识层次人员及一线优秀工人为重点,认真抓好辖区内“双新组织”的党员发展工作。四是针对弱点抓选派。选派和明确党建工作的指导员、联系员到没有党组织的非公有制企业。负责做好党的工作,发展壮大党的力量。五是搭建平台抓覆盖,注重搭建活动共搞、资源共享的平台,对规模较小、党的工作力量薄弱的企业,由各覆盖单位统一组织开展活动。
3、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突出社会关怀和利益协调,围绕社区管理和服务积极开展党建工作。全省各地把选好配强社区党支部书记,作为加强社区党建和发挥党组织作用的关键来抓,积极探索党员教育管理的有效方式,加强组织,创新载体,开展活动,充分发挥了社区内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理顺社区党建的协调机制。从制度上整合社区党建工作资源。完善社区党建工作组织体系。
四、以党的作风建设为重点。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新的丰硕成果
反腐倡廉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有效途径。江苏省委把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形成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管物的体制机制。使制度更严密。执行更有力。
1、创新领导体制,加强制度建设。按照“江苏经济建设要走在全国前列,党风廉政建设也要走在全国前列”的要求。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2005年6月初,省委颁布贯彻落实《实施纲要》的《具体意见》,明确到2010年,建成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基本框架。随后省纪委出台贯彻落实《具体意见》的任务分解计划,把涉及的24个方面的工作、112类具体任务、189项工作要求,按照2005、2006、2007年的时序进度,分别落实到省有关部门。又陆续出台了有关对权力运行加强监督和制约的意见、逐步推进党务公开的意见、关于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的实施办法等16个规范性文件,为反腐倡廉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2、推进政务公开,纠正不正之风。全省认真开展纠风和专项治理,清退领导干部违规住房、纠正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违反规定兼任企业领导职务、清退党政领导干部用公款违规购买商业保险费用、清理党政机关超编超标配备公务用车、查纠国有企业负责人投资参股煤矿问题、纠正少数贫困县(区)党政机关违规兴建办公楼行为、切实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深入治理教育乱收费等,大大加强和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
3、依纪依法办案,严惩腐败分子。2006年7月。江苏省反腐倡廉成果巡回展集中展示了过去5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效。展览展示的数据表明:仅那5年,出台廉政法规制度128项,出台反腐倡廉配套制度2686项,全省纪检监察机关通过办案挽回经济损失35.7亿元。近年来,江苏省各级纪检部门在严惩腐败分子、查处大案要案的同时,切实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对党员干部加强教育、管理和监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了新的明显成效。
9.江苏省政府信息化建设 篇九
2014年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
信息化教学大赛方案
2014年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由省教育厅主办,省高等学校教育技术研究会与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承办,拟定于2014年7月举行,具体比赛方案如下:
一、奖项设置
大赛设单项奖和团体奖。单项奖按比赛项目分别设奖,一等奖占参赛总数的10%,二等奖占参赛总数的15%,三等奖占参赛总数的25%;团体奖设最佳组织奖若干。比赛获奖名单将经江苏教育网公示、省教育厅审定后公布。获奖的部分优秀作品将代表江苏参加2014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
二、比赛项目
(一)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 1.组别设臵
(1)语文类(含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演讲与口才等)课程组
(2)资源开发与测绘专业大类组(3)电子信息专业大类组(4)轻纺食品专业大类组(5)文化教育专业大类组(6)其他专业组
其中(1)-(5)组的优秀作品可推荐参加全国大赛。2.赛项要求
本赛项重点考察教师充分、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和信息化教学环境,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系统优化教学过程,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能力。
(1)教学设计应基于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科学、合理、巧妙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在教师角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互动方式、考核与评价等方面有所创新。
(2)教学设计可针对1-2课时、一个教学单元或一个任务模块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
(3)参赛作品应是参赛教师原创,已用于课堂教学(含实训场所、网络环境等),教学应用效果突出,没有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
(4)可以个人或团体的名义报名。以团体名义报名的,团队成员须为同一院校在职教师,成员不超过3人。
3.比赛办法
本赛项采取现场比赛、会议评审的方式进行。参赛教师赛前完成教学设计,按现场抽签顺序进行比赛,讲解教学设计10分钟,答辩5分钟。参赛教师自备笔记本电脑参加比赛。
4.参赛名额
每校参赛作品不超过3项,且每组不超过1项。5.参赛材料
每个参赛作品须提交以下参赛材料:
⑴书面材料:报名表一式2份、教案一式5份、说课稿一式5份;
⑵光盘:1张,包括现场讲解演示内容,以及上述书面材料的WORD电子版。报送的材料应与比赛现场使用的一致。
(二)信息化课堂教学比赛 1.比赛内容
参赛内容不限课程和专业。优秀作品可推荐参加全国大赛。
2.赛项要求
本赛项重点考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或教学平台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与教学效果。
(1)参赛作品应在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创设学习环境,改进教学方式,实施课堂教学。
(2)所选的教学内容应相对独立、完整,可以是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内容,也可以是某个知识点或者技能点的学习(训练)内容,教学时长不超过45分钟。
(3)参赛教师应选用大赛组委会免费提供的专用平台(网址:http:///vic)中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设计和实际教学(资源免费使用范围仅限于2014年全省高等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大赛专用平台尚未覆盖的资源,参赛教师可自行选取或制作,上传到大赛专用平台后使用,上传的资源须保证无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
(4)此赛项为个人赛,不接受团体报名。3.比赛办法
本赛项采取提交视频、会议评审的方式进行,参赛教师根据教学设计进行实际课堂教学,录制成视频提交大赛组委会,由组委会组织专家进行会议评审。
4.参赛名额
每校参赛作品不超过1项。5.参赛材料
每个参赛作品须提交以下参赛材料:
⑴ 书面材料:报名表一式2份、教案一式5份; ⑵ 光盘:1张,包括不超过45分钟的课堂教学录像,以及上述书面材料的WORD电子版。
提交的课堂实录视频应与教学设计内容一致,应保证视频音轨信号完整、连贯,视频应清晰反映师生课堂教学情况,视频画面可在不同机位间切换,不允许另行剪辑。具体音视频技术指标要求为:视频压缩采用H.264(MPEG-4 Part10:profile=main, level=3.0)编码方式,动态码流的最高码率不高于2500 Kbps,最低码率不得低于1024Kbps,帧率为25fps,分辨率不低于720×576(4:3)或1024×576(16:9),音频采样率48KHz,码流率128Kbps(恒定)。
(三)网络课程比赛 1.比赛内容
参赛内容不限课程和专业,优秀作品可推荐参加全国大赛。
2.赛项要求
本赛项考察教师在学习环境网络化、学习资源数字化、学习方式多样化条件下,设计、制作网络课程的能力。
(1)参赛作品应体现学习过程管理的特点,满足网络条件下随时随地自主学习的需求,推动课程内涵建设,促进教学模式改革。
(2)参赛作品应针对一门课程进行开发,已经用于教学实践并在公共网络开放共享的网络课程。
(3)参赛作品应是参赛教师自主建设或参与建设的网络课程,没有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
(4)可以个人或团体的名义报名。鼓励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多方参与,以团体名义报名的,须由职业院校在职教师为第一完成人,企业人员可作为团队成员,成员不超过5人。
3.比赛办法
本赛项采取网络评审的方式进行,参赛者向大赛组委会提供网络课程的网址和有关材料,由组委会组织专家进行网络评审。
4.参赛名额
每校参赛作品不超过1项。5.参赛材料
每个参赛作品须制作参赛作品网站,并将网址和评审所需的其他材料(如教师用帐号、学生用帐号等)填入报名表中。请提交报名表书面材料一式2份,同时将WORD电子版发送到jsdasai@126.com。
三、参赛要求
(一)以学校为单位组织参赛,参赛教师应是学校在职教师,性别、年龄不限。每位教师限报一个赛项的比赛。
(二)参赛内容为教育部已发布《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所含专业的,应依据有关专业教学标准的教学要求进行制作和设计。
(三)参赛作品应为原创,资料引用应注明出处。作品如引起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其责任由参赛者承担。
(四)经作者同意,大赛组委会将在非商业用途统一组织对大赛成果的共享。
(五)比赛采取匿名方式进行,禁止参赛教师进行个人情况介绍。
(六)已参加过往届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并获得一、二等奖的作品不参加本次比赛。
四、材料报送
各比赛项目的参赛材料请用档案袋单独封装,并将报名表复印件粘贴在档案袋外。书面材料一律用A4纸竖装,双面印刷,软皮平装;除报名表外,材料的其他位臵不得出现参赛教师的任何信息。
各校请于2014年6月26-27日,将各比赛项目的参赛材料寄送至大赛组委会秘书处(地址:南京市宁海路122号南京师范大学田家炳楼北楼501室,联系人:孙加翠,邮编:210097)。电子材料发送到指定邮箱,并电话确认。
联系人:省高校教育技术研究会孙加翠,联系电话:025-83598787;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徐庆、徐冰,联系电话:025-83335159,025-83335559。
10.江苏九鼎环球建设集团企业简介 篇十
企业简介
九鼎环球建设科技集团拥有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资质、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资质、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专业承包壹级资质、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壹级资质及机电设备安装、古建园林工程专业承包贰级资质、消防设施专业承包叁级资质;集团公司配有科研中心,其3项环保节能型科研专利产品已投入市场运营;集团公司还具有建筑设计甲级资质,钢结构设计闻名国内,并有强大的钢结构生产基地为支撑。
公司集科研、设计、施工为一体,综合实力雄厚,具有强势市场运作能力。现有博士5名、注册建筑师6名、注册结构师6名。各类技经人员425人,其中一级注册建造师46人,二级注册建造师72人。在全国各地设立了22个分公司,大中型机械设备139台,净资产2.3亿元。
公司主要从事各种结构类型的公共、民用、工业、古建园林、装饰装潢、化工石油管道、设备安装等项目施工,具有承建“高、大、难、新” 项目的能力。近年来的主要代表工程有商丘书香人家项目10.7万㎡、徐州金港湾广场4.6万㎡、沈阳香峪兰溪6.4万㎡、太仓四方友信综合楼5.5万㎡、平顶山丹尼斯商厦8.7万㎡、宣城宛陵嘉园2.9万㎡、淮南宏大香榭花都7.9万㎡、徐州福星宝坻33层及橙黄时代25层框剪结构楼等一批高层建筑。
公司连续多年荣获省建筑业协会“最佳企业” 称号,市评为“安全生产单位”,多次得到市工商、人行“重合同守信用”表彰。近年来,多项施工项目获省、市安全文明奖、省、市优质工程奖。尤其在支援四川抗震救灾活动中,我公司代表徐州人民参加了四川绵竹抗震抢险、家园重建等活动,所承建项目全部被评为省、市优质工程,多
次受到媒体关注和省市领导表扬。
回顾公司的发展史,十分令人感慨。1998年10月由5位退休的老同志七凑八抹成立了仅为三级的施工公司,开始了艰苦的经营活动。自从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初,这个公司的先行者们便进驻新疆边陲,雄踞大庆油田,转战吉林大地,扬威抚顺煤都,在天山南北和东北三省谱写了辉煌篇章,塑造了座座丰碑,形成了克难制胜、无坚不摧的企业精神。
到2003年底,公司经营虽有起色,但发展速度缓慢,当时已是建筑企业如林,中小企业举步维艰,董事会就公司运转现状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探讨,一致认为必须重新调整经营思路、大刀阔斧改组领导班子。基于这种理念,我们选择年仅33岁的共产党员王凯同志作为公司领军人物,该同志工民建本科学历,有6年的一线施工经验、5年的企业管理经验,是一个非常难得的人才。为了支持王凯的工作,董事会还决定大部分领导成员迅速退出领导班子,放手放权,由王凯同志独立组阁。
狭路相逢勇者胜,王凯同志果然不负众望,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后,迅速确立了公司的发展战略——三年打牢基础、五年步入一级资质企业。公司开始了新的征途,一步一个脚印,全体员工继往开来,与时具进,顽强拼搏,赶超一流。几经拼搏,终于在徐州大地站稳了脚跟,有了在建筑业的一席之地。不仅在原有的市场上续写着辉煌,又在淮海大地奏响了一曲摧人奋进的乐章。高大难新工程任务接踵而至,优良项目、文明工地纷至踏来。
2008年企业按既定目标资质晋升到一级总承包序列,注册资金由原来的800余万元提升到6998万元,净资产达到1.3亿元,同时陆续将兼营项目钢结构工程、市政公用工程、装饰装潢工程晋升到一级资质,为了强化公司市场运作能力,我们还增加了甲级设计资质和科研机构。事实证明公司的战略目标是正确的,我们的施工产值由2003年年产值1个多亿提升到2010年年产值21亿元;公司近几年连续获得省市优秀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明施工单位、扬子杯奖、古彭杯奖、QC小组成果奖等近百项殊荣。企业的社会声誉与日俱增,员工的自信心日益增强,公司实力强劲,对社会的贡献明显增长。
在公司员工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时候,董事会对公司的性质进行了次定位:5年后的公司将成为社会的企业,公司的效益在完成自我发展和提升员工待遇后,主要用于对社会的回报。
2008年5.12大地震的报道,让所有人震撼,董事会的第一反映是四川人民在受难,需要我们去支援,迅速召开中层干部会议,党员带头,大家纷纷集资,一次性捐款近20 万元,之后又组织了90人的精英队伍,向主管局请缨开赴四川灾区,后在主管局批准下董事长亲率58名九鼎子弟兵代表徐州人民第一批来到绵竹灾区,奋战五周,顺利完成了党交给的援川抢险救灾任务,九鼎公司被授予“援川先进集体”,王凯等六名同志被授予援建工作先进个人,王凯的部下有4人光荣火线入党。
抗震救灾活动刚结束,公司又组建队伍代表徐州市人民来到绵竹市富新镇参加四川人民重建家园活动,以优质、高速完成了富新镇中
心学校办公楼、男生宿舍楼、女生宿舍楼、餐厅、浴室、锅炉房、操场、卫生所病房楼、中学办公楼、中学教学楼、廉租房、商品市场、镇区道路等一批急用房屋和构筑物,工程被评为省扬子杯、文明工地、标准化安全文明工程。我公司重建灾区家园工程多次被中央电视台、省电视台、徐州市电视台及其他媒体表彰,公司获援建工作先进单位奖。
我们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广交朋友,接纳贤良,公司现已拥有大批各类建筑技术精英。在充分发挥他们智慧的同时,公司十分注重再教育工作,近期继续教育投资年均达80余万元,周六是员工雷打不动的学习时间;公司建立了员工生涯规划,为员工学历、技术职称、职务等培训提升设置了有效机制;我们还将继续为有识之士提供这个展现个人才华的平台,你会发现与我们合作将是您在徐海大地最佳的选择。
规范公司行为、建章立制是公司基础工作的核心,我公司共建立各类工作流程868个,1651项各类管理条款,有健全的招聘管理制度、员工培训制度、绩效考核制度、员工激励制度、岗位职能权限规定制度。
安全第一,质量领先。我公司有以ISO9002为依托的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及质量安全保障措施和管理条例。所建项目全部达到合同要求,我们用管理和诚信赢得了广大客户的青睐。
注重科学,加速企业发展。公司除在员工个人技能提升方面进行巨额投资外,还在信息网络办公进行了重点投资,目前公司已具备信
息化网络办公条件,为公司整体素质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业为主,多种经营。集团公司成功的在大连、沈阳、吉林、齐齐哈尔、西宁、西安、昆明、广州、上海等二十余个分支机构;培育出年运作资金过亿元的投资公司,对主营施工业务在承接任务和施工等方面作出了强有力的支撑;集团公司在科研成果方面做了可贵的尝试,5项环保、节能专利产品研制已有2项获得上级有关单位的批准,其中一项已投入市场运营,预计3年后将达到年纯利润额3000万元的佳绩,专利产品将成为集团公司利润的又一增长点。
打造企业文化、活跃员工生活是公司的重点工作之一。公司设立了党支部、工会、职工代表大会、关工委等机构,董事会在资金上给予支持、在时间上予以保证、在人员上给予安排,各类组织活动、文体活动的开展丰富多彩。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2009年初,董事会再次审视了公司发展现状,制定出第二个5年战略规划——五年实现全部信息化管理,五年实现创业板上市,五年企业资质晋升特级,五年完成以“为国内项目经理提供资质、专业化管理技术人员及提供最系统最完善的工程施工解决方案”的网络服务平台,五年公司将发展成为具有甲级市政设计资质、建筑总承包特级施工资质、强势科研机构、年产值在50亿元以上的集团公司。
11.积极推进江苏新一轮水利建设高潮 篇十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苏历届省委、省政府以及各级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把水利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带领全省人民坚持不懈地治水,取得了很大成绩。全省已初步建立起了防洪与挡潮、除涝、灌溉、降渍、调水五大水利工程体系,为抗御可能出现的洪涝旱风雹潮灾害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有力地促进了江苏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从上个世纪90年代起,我省以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和太湖的决定》为契机,掀起了新一轮水利建设高潮。这次建设高潮历时之久、投资之多、力度之大都是空前的,至今这一建设高潮还在延续。
一、出台防洪保安资金政策,开辟水利建设稳定投入新渠道
提起新一轮水利建设高潮,大家都会想起1991年那场大水。那一年,我省淮河、太湖地区遭遇特大洪涝灾害,全省直接经济损失达270多亿元。对灾情的严重程度,老百姓形象地称之为“苏南漂了一个钱庄,苏北淹了一个粮仓”。
1991年大水过后,在积极开展灾后重建的同时,我们深入基层调研,听取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他们反映,洪涝灾害是江苏的心腹大患,为什么不能想一个长远的法子,有效提高我省的防洪抗灾能力,尽量减少洪涝灾害带来的损失。对此,我们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反思以往在水利工作上的不足。
在总结基层和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过认真思考,在全省干部大会上我作了《大灾后反思,反思后大干》的报告,后应人民日报社长之约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我的署名文章——《大灾后反思,反思后大干》。我在文章中指出,这次特大洪涝灾害,给我们上了深刻的一课,灾后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统一思想,提高对水利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大对水利的投入,引导并推进全省迅速掀起水利建设的高潮。
1991年9月,国务院在北京召开治理淮河和太湖会议。会议提出要总结治理淮河、太湖的经验和当年水灾的教训,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加快治理淮河和太湖的步伐。
根据这次会议精神,我们算了一笔帐,“八五”期间,我省治理淮河、太湖和省内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的总投资为38亿元,中央安排20亿元,其余18亿元要靠我们省解决。这个数字对于当时财政收入不足百亿元的江苏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负担。在这之前,我省在水利上的投入每年不到1亿元。这18亿元的筹集问题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难题。面对这样的局势,全省各地都在积极着手开展调查研究,大家都在想办法,找寻水利投入的新途径。省政府专门组织了调查组,就水利投入政策的出台问题前往各地调查研究。省政府经过讨论后认为,水利基础设施应当被作为固定资产来看待,它是企业扩大再生产的组成部分。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抓紧开展了防洪保安资金政策的调研和起草工作。出台防洪保安资金政策,想法是好的,但是必须经国务院批准才能实施。为争取中央的支持,我和省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花了20多天时间,向国务院有关领导和部、委汇报,最终在国务院主要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省成为全国唯一出台防洪保安资金政策的省份。
1991年12月31日,省政府以苏政发[1991]148号文件印发了《关于筹集防洪保安资金和农业重点开发建设资金暂行规定的通知》,正式在全省征收防洪保安资金和农业重点开发建设资金。1999年省委决定在“十五”期间继续征收。并对征收标准作了适当调整。省政府印发了《江苏省防洪保安资金征收和使用管理规定》的通知(苏政发[1999]46号)。防洪保安资金的征收分两块,一块是城镇定量户口中有固定收入的在职职工每人每年交纳10元,但特殊群体,如下岗职工、离退休干部和农民不收;另一块是企业、银行、保险公司分别按上年收入的1‰~2%征收。防洪保安资金和农业重点开发建设资金从1992年1月1日起正式开始征收,第一年征收了近4亿元,其中省级近1亿元。到2008年,全省共筹集防洪保安资金123亿元。这些资金加上各级财政的投入,为我省的治淮治太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推动了新一轮水利建设高潮持续健康发展。我省的防洪保安资金政策出台后,一直执行良好,成为各级水利投入的一个稳定来源,省级领导班子换了几任。但这一政策至今仍在执行。
与此同时,我们确定从1992年开始,省、市、县按当年本级可用财力的2%~4%安排水利投资,各级水利投入增长速度高于财政实际支出增长水平:省财政“八五”期间每年递增1000多万元。4年增加1亿元用于水利建设;省水利基本建设投资每年集中1500万元,4年集中6000万元等决策都得到了贯彻落实,一个稳定的水利投入机制逐步在我省形成,为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扩大淮河洪水出路,力保下游安澜
江苏新一轮水利建设高潮是从治淮治太开始的。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和太湖的决定》,遵循“蓄泄兼筹,近期以泄为主”的治淮方针,治理淮河共安排了19项骨干工程,其中江苏占了7项。我省治淮工程的主要目的是巩固淮河下游已有防洪工程,扩大淮河洪水出路。根据国务院指示精神并结合江苏实际,我们决定:“八五”期间。首先完成入江水道、分淮入沂及洪泽湖大堤三项防洪工程的加固和续建,分步实施沂沭泗洪水东调南下工程,进行里下河、洪泽湖周边、黄墩湖地区等湖洼地的治理,“九五”期间上马建设淮河入海水道。
按照国务院的部署,我们要求在安排“九五”水利建设计划时,一定要把淮河入海水道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淮河入海水道工程建设方案的考虑上,当时有关方面提出了2000米宽、2米深的“宽浅式”方案,我们没有同意。河道设计如此之宽,要占用多少宝贵的农田啊。我指出,入海水道要尽量挖深,这样既可节省土地,又可排洪、灌溉、航运兼顾。我还指出,淮河入海水道“九五”期间上马实施,这将是一项跨世纪的工程,我们一定要用长远的战略眼光来看这条河。在工程设计和建设中,除了要考虑防洪、排涝、灌溉等水利上的直接效益外,还要统筹考虑港口开发、洪泽湖利用、交通航运、旅游景点、沿淮经济带的发展等等,争取将淮河入海水道建成一条连接淮河上中游,横贯豫、皖、苏三省的“黄金水道”,建成21世纪淮河流域最具潜力的经济增长带。
1998年9月24日,省委、省政府成立省淮河入海水道建设领导小组和工程建设指挥部,入海水道工程正式进入到了紧锣密鼓的施工前准备阶段。当时有关方面还没有正式批准入海水道工程开工,为争取时间,我主持省委常委会研究决定,我省先进行试挖。实际上,主要是考虑开挖入海水道,要从洪泽湖边一直到黄海,中间要穿越京杭大运河,工程量巨大,耗资巨
大,必须抓紧时间,以防淮河洪水万一成灾,措手不及。以后,2003年和2007年发生的淮河大洪水对我省苏北和苏中地区没有造成大的灾害,说明我们当年提前开挖淮河入海水道的做法是对的。
1999年10月25日,国家计委正式批准淮河入海水道开工报告,淮河入海水道全面开工建设。我要求省水利部门加强对工程建设的监管,并指出:“一定要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管好用好工程建设资金,精心施工,确保质量,把淮河入海水道建设成经得起时间和洪水考验的放心工程”。2003年6月28日,在党中央、国务院关怀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全省水利建设者和沿线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奋战,淮河入海水道一期工程历经5年建设,提前两年半全线建成,沿淮人民的百年夙愿终成现实。2003年我省淮河流域遭遇了特大洪水,淮河入海水道工程刚刚建成还不到10天,就投入了抗洪斗争,并发挥了巨大作用。
三、建设“两河一堤”,治理太湖水患
素称“鱼米之乡”的太湖流域,富饶美丽,文明昌盛。历来是我省经济发展的中心地区。太湖流域涉及江、浙、沪两省一市,江苏占流域面积的一半以上。但是,由于两省一市长期以来对太湖流域的治理规划没有形成共识,各自治理,全流域骨干排水河道较小,不贯通,洪水下泄往往受阻,整体防洪能力较低,严重制约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1991年太湖大水泛滥成灾,苏、锡、常直接经济损失达170多亿元。因此,大灾过后,治理太湖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为全面治理太湖地区的水患,国务院要求:“八五”及稍后一个时期着重解决太湖洪涝水出路问题,基本完成总体规划确定的太浦河、望虞河、环湖大堤等10项骨干工程,并加强平原河网和圩区建设,以太湖为中心建设具有综合利用功能的工程体系,使太湖地区达到防御1954年特大洪水的防洪标准。国务院确定的10项治太骨干工程,江苏占了一半以上。其中,望虞河和太浦河工程是治太的关键,既是太湖流域洪水外排的骨干工程,也是从长江引水和向下游供水的骨干河道。望虞河全在江苏境内,太浦河有2,3在江苏。环湖大堤工程主要是巩固扩大太湖的蓄洪能力,保障太湖周边地区的防洪安全。这三项工程是治太的重头戏。
望虞河工程是我省治太的第一仗。开挖这条河需要征地6000多亩,这对人多地少,乡镇企业密集的苏州、无锡两市来说,征地拆迁的难度很大。苏州、无锡两市市委、市政府主动服从、服务大局。做好拆迁安置工作。除了国家的征地拆迁补助以外,两市都拿出钱来补贴拆迁户,终于使望虞河两岸的几百家企业、几千户居民顺利搬迁。为完成国务院提出的1992年汛期望虞河安全行洪150个流量的要求。广大工程建设者们克服了工期紧、任务重的困难局面,抽调精兵强将进驻工程一线。动员全省机械化土方工程施工力量开赴工地。苏州、无锡两市10多万军民顶风冒雪,奋战一个冬春,春节也不停工,打通了太湖到嘉菱荡27.5公里的上段河道,使望虞河上下贯通,如期实现了国务院确定的建设目标。
望虞河工程上马后,太浦河、环太湖大堤、湖西引排和武澄锡引排等工程,也先后开工建设。经过9年多的艰苦奋斗,江苏先后投入建设资金24亿元,参加施工的建设者近万人,保质量,抓进度,使五大骨干工程顺利推进,治大工程建设取得了累累硕果。
太湖环湖岸线全长近400公里,其中江苏段330多公里,需要建设的大堤212公里。我们按照防御50年一遇洪水的标准,对环湖大堤的重点段进行加高培厚。建设高标准的护坡。省委、省政府要求,一定要抓住机遇,积极争取,用足政策,把这个苏、锡、常的“生命线”工程搞好。工程开工后,建设者们经过近10年的艰苦努力,按照行政区划分段包干,统一标准,坚持质量,要求堤成路成,路成林成,林成景成,共完成投资4.96亿元,至2000年底基本完成了大堤的建设任务,2002年干完了全部尾工。建成后的环太湖大堤,不但缓解了环太湖地区的防汛压力,充分发挥了太湖调蓄洪水的作用,还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交通环境。使环湖大堤成了防洪的屏障、交通的干线、旅游的景点、开发的热土,有力地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按照“突出重点,全面推进,边建设、边发挥效益”的原则,我省的治太工程在防御以后几次洪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1999年汛期,太湖流域发生了特大洪水,江苏太湖地区防汛形势十分严峻。7月8日。太湖水位高达5.08米,超过防洪警戒水位1.58米,并超过了历史记录。我们省里几位负责同志立即赶往无锡锡山与宜兴地区,组织当地干部群众和驻军、武警官兵与公安干警奋力抗洪。此时,我们所看到的一切,已完全不同于1991年大水时的情景:在超历史水位的情况下,太湖堤防和通江河道无一决口,无一破圩,水利工程无一处失事,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秩序井然。
四、开挖泰州引江河,构建江水东引工程体系
上个世纪90年代,我们提出了“海上苏东”的发展战略,以开发滩涂、发展海洋产业和建设临海经济带为重点,加快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步伐。为此,必须首先夯实东部沿海地区基础设施。这一地区基础设施落后,首当其冲的是淡水不足的问题。要加快发展苏北沿海地区,必须首先改善这一地区的水利条件。在建设“海上苏东”发展战略的推动下,开挖泰州引江河的战略决策就这样被提上了省委、省政府的议事日程。
泰州引江河南起长江高港以西,北至泰州市,全长24公里,开挖以后,接通长江和里下河水网,可扩大苏北地区引江供水能力600立方米每秒,为里下河腹部地区增加一条重要的排涝通道,配合通榆河工程,更可为盐城几百万亩沿海滩涂开发提供充足的淡水资源。这条河开挖后。不仅可以发展苏北东部沿海地区的交通航运,还可以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为连云港、盐城等沿海地区发展电力(包括核电)、港口、化工、造船等产业提供基础条件。此外,泰州引江河还是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从建设资金筹措的可能考虑。并结合相应配套工程的计划安排,决定分两期实施泰州引江河工程。一期工程总投资需要11.9亿元,可满足“九五”期间开发沿海滩涂100万亩和通榆河沿线中低产田改造供水的需要,并可适当结合综合开发利用。河道按自流引江300流量的规模开挖,河口及高港枢纽的节制闸和泵站按最终规模一次建成。同时修建船闸,发挥河道通航作用,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1995年11月25日泰州引江河一期工程正式开工。我们一改传统的人海战术,实行机械化施工。来自全国、全省各地的专业河道施工大军,在泰州引江河上摆开了战场,成为了江苏水利工程建设的一大景观,显示出了现代化水利施工的恢宏气势。我对水利厅负责同志说:开挖泰州引江河要讲政治、讲战略、讲科学,要以一流的速度、一流的管理、一流的质量,确保按时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向建国50周年献礼。广大工
程建设者周密组织,精心施工,500多台大型水利施工机械一起压上,按照建成精品工程、样板工程、形象工程的要求,经过近4年的勤奋工作,圆满完成了工程建设任务。
目前,泰州引江河工程已成为20世纪江苏水利建设史上现代化大型水利设施的标志性工程。宏伟现代的高港水利枢纽昂首屹立于长江岸边,宽阔平直的河道从长江高港北上,经通榆河,直至响水灌河口,一路300公里流向“海上苏东”,哺育着沿岸人民,灌溉着万顷良田,创造着“流金淌银”的神话。2001年9月4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同志来到泰州引江河高港枢纽。高兴地说:“搞现代水利工程,就要这样!”
五、实施江海堤防达标工程,保障沿江沿海安全
我省地处长江下游,长江干流从全省腹部穿过,经南京、镇江、扬州、泰州、常州、无锡、苏州、南通等8市,长江流域面积约占全省面积的36%,长江流域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的75%左右。我省长江的江港洲堤防总计1548公里,这些堤防是沿江人民和沿江经济的生命线。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沿江各市在巩固长江堤防方面逐年都做了一些工程,但是,标准不高,难以抗御大的洪水。
1995年8月,我出访欧洲回国途经香港时,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周南同志跟我讲:“你可能不知道吧,你们南京郊区的板桥圩破了,外电已有报道,影响还不小呢。”第二天,回到南京我就直接赶往破圩的现场,由于长江大洪水压境,水位高涨,板桥圩的堤坝已被汹涌的洪水冲开了一道10多米长的口子。一个面积为4平方公里的小圩子顷刻之间成为泽国,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这件事造成的损失虽然不大,但是对我的触动却很大。长江流域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长江一旦出问题,将对我省乃至我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各方面带来重大不利影响。
1996年,我到扬中市考察,看到扬中市的沿江堤防被建成了高高的水泥城墙,堤外江水滔滔,堤内稻田葱绿。之后,我出访荷兰。看到荷兰的海堤全部是浆砌块石护坡,并做有很厚的防波工程。荷兰的水利部长向我们介绍说,高标准的防洪工程会减少很多损失,更能给国民以安全感。看了这样的海堤,听了这样的介绍,我赞叹不已,这才是真正的永无水患之虞啊!我们能不能根据江苏的实际情况,逐步提高江海堤防的防洪标准呢?
1997年10月,省委常委扩大会议研究决定:加快江海堤防达标建设,从当年的秋冬季开始,用3年时间完成长江江堤达标,5年左右完成海堤重点部位达标。江堤要按照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提出的建设标准进行全面加高加固和整修,并加强长江重要节点控制工程建设。海堤要按照50年一遇加10级风浪爬高的标准进行建设。
为贯彻这一重大决策,省政府向全省发出《关于加强江海堤防达标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按照“人民江(海)堤人民建,建好江(海)堤保人民”的精神以及“划分事权、分级共同兴办”的原则,一次规划,分期实施。江海堤防防护工程及建筑物工程经费由省、市、县共同负担,市县为主,省里给予补助。省级对沿江各市县的补助比例一般为20%。海堤建设同样以市县为主,省里适当补助,对困难县尽力给予支持。近3年省级每年贷款2亿元,每年由省财政递增贴息2000万元,专项用于江海堤防达标建设。水利、计划、财政、交通等有关部门和有关银行,按照分工密切协调,积极配合,推动江海堤防达标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保证工程质量,明确规定:江海堤防达标建设由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省政府与各有关市签订责任状,每个项目都要有主管领导责任人、项目负责人,以及设计、监理、施工、验收等具体责任人。哪一级出了问题,追查哪一级;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追查哪一个环节;哪一个人出了问题,追查哪一个人。
我对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问题是一直高度重视的。我曾多次在考察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时强调:质量第一,质量第一,还是质量第一,要把水利工程建成经得起时间和洪水考验的优质工程。我们的这些要求,省、市、县报纸、电视台、电台等媒体都作了充分报道,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1997年冬,沿江8市21县因地制宜,全力以赴,先后制定了江堤达标建设规划及分年实施计划,摆下阵势,集中突击,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前所未有的江堤达标建设新高潮。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推动下,至1998年汛前,仅用了一个冬春,全省江堤土方达标就完成了600多公里,江堤护坡工程达标完成200多公里,修好了关键地段和薄弱部位江堤,加固了病险涵闸。全省江堤、特别是南京等重点城市的防洪标准得到了快速提高。
值得我们欣慰的是,1998年汛期,长江发生了全流域特大洪水,大通流量达到82000秒立方米,而江苏的江堤达标建设在这次抗洪中及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夺取长江抗洪胜利后,沿江的群众都高兴地说:“今年大水无灾,主要是托福有了一个高标准的防洪大堤”。这场未雨绸缪、以防为主抢修长江大堤的重大战役使江苏大地焕发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的风尚,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肯定,得到了境内外媒体的好评。当时,很多新闻媒体前来采访报道,特别是香港许多新闻单位均作了大量的报道,充分肯定和全面介绍了江苏抗洪抢险的基本经验和做法。1998年8月1日,香港无线电视台、有线电视台和亚洲电视台的记者采访我。记者不解地问,今年长江发生了全流域特大洪水,上中游防汛形势非常严峻,灾情严重,而江苏却是一派祥和的景象,没有破圩,没有灾民,这是什么原因?我回答说,我们之所以能夺取长江抗洪斗争的胜利,一靠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二靠江苏历届省委、省政府为兴修水利、治理江河打下的基础,三靠江苏沿江干部群众和驻苏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的奋力拼搏,四靠近几年我们江苏省委、省政府集中精力建设的高标准达标江堤。
当然,能够夺取1998年长江抗洪的全面胜利。江堤达标工程提供的物质基础固然非常重要,但抗洪期间的周密部署和精心组织也是十分重要的。在抗洪期间,我们几个负责人几乎天天去省防指,有时甚至一天去几次,与水利部门的同志研究抗洪工作,争取主动,落实相关措施。就在这一年的抗洪斗争中,我们提出了全线设防,A、B制轮回巡查,24小时值班的要求。还提出了巡查江堤要做到“一米不苟”。那时,我们经历了80多天高水位,不仅经受住了8次洪峰的考验,而且还成功抵御了强热带风暴以及几次天文大潮的影响,全省境内1550公里江港洲堤无一决口,无一破圩,水利工程无一处失事,也没有因洪水死一个人。
1998年长江大洪水刚过,我在《新华日报》发表了《大洪水后进一步反思,反思后进一步大干》一文,阐述了抓好江海堤防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发出了进一步大干水利的号召,指出只有高标准、高质量、超前、全面地进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才能从容应对洪涝等多种自然灾害。随后,各地按照江堤1999年5月底
基本完成主江堤防护工程,2000年全面达标的要求,掀起了江海堤防建设大决战,进一步加快了江海堤防达标工程实施进度。经过不懈努力,全省江堤达标工程进展迅速,长达866公里的主江堤护砌工程,在1999年汛前全线建成,共完成投资22.64亿元。到2000年底,全省长江干堤堤身加固、穿堤建筑物以及填塘固基等工程基本完成,总投资达40多亿元。
在江堤达标工程突飞猛进的同时,对于海堤重点部位的达标建设,尤其是对一些重点部位的薄弱环节,省里抓得也很紧。1997年冬季,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省、市、县三级共同努力,沿海3市15个县(市)根据江苏省海堤达标建设的总体规划,立足实际,把海堤加固工程列为工作的重点,迅速掀起了全民动手筑海堤的热潮。2002年夏,我任省人大主任期间,省水利厅厅长陪同我赴盐城滨海踏勘海堤。一路上,我强调要加大建设力度,高标准、高质量修好海堤,以确保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事后不久,省水利厅认真作了落实。2005年,在江苏选举产生的中央机关的部分全国人大代表视察盐城时,我建议以江苏部分全国人大代表的名义,请求国家水利部、交通部支持滨海海堤的修复,大家一致赞同。在盐城市委、市政府的努力下,此建议也得到了落实。今天,我们欣喜地看到,新建的江苏沿海海堤就像“海上长城”一样巍然屹立,已成为一道绚丽多彩的旅游风景线。
进入21世纪后,我们欣慰地看到,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江苏的水利建设高潮不仅没有停止,而且保持着持续发展的好势头。据我了解,“十五”期间,全省水利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83亿元。凭借已建工程,“十五”期间我省连续战胜了2001年、2002年的淮北大旱和2003年、2007年淮河大洪水,水利在抵御水旱灾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以及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根据省委、省政府批准的江苏水利发展“十一五”规划,在“十一五”期间,全省水利建设投资总规模将达到403亿元。其中,纳入基本建设规模的投资为306亿元,主要工程建设包括流域防洪、区域治理、城市防洪、除险加固、供调水、水资源保护及水环境、农村水利等7大类水利工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苏水利已经走过了60年。展望未来,我们仍任重而道远。治水是不可能一劳永逸的,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艰苦不懈的努力。我真诚地希望江苏新一轮水利建设高潮只是江苏水利发展的一个新的起点,经过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江苏水利的明天一定会更加辉煌。
(原载《世纪风采》2009年11期,本刊略有删节)
【江苏省政府信息化建设】推荐阅读:
江苏省信息A类安全员考试试题09-06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江苏城市职业学院报09-16
江苏省高考物理08-20
江苏人事厅文件-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09-13
江苏省公共建筑节能06-20
江苏省语文高考作文07-01
江苏省考面试题型09-26
文章无法(江苏)07-25
江苏卷作文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