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创新基金项目验收总结材料编写提纲(精选4篇)
1.西安市创新基金项目验收总结材料编写提纲 篇一
项目验收总结报告编写提纲
一、项目执行基本情况。
二、项目负责人及项目组主要成员资历情况(从事过的主要研究开发任务及所负责任和作用,研究开发成果和获专利情况,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论文情况,开展过的科技产业化工作情况;目前承担的国家和自治区财政支持的计划项目情况)。
三、项目执行的意义和必要性(含技术突破对行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专利实施对行业的贡献等),国内外类似技术现状、发展趋势及相关技术在国内外专利申请和授权情况,市场需求分析。
四、项目执行的主要内容、在专利实施和产业化中要解决的技术难点,以及达到的目标、主要技术指标和水平;项目主要创新点及新获得的新的专利申请授权等知识产权情况。
五、项目执行采取的方法及其分析;项目执行计划安排。
六、专利成果应用转化采取的措施(包括国内外应用或市场现状、潜在用户、市场前景及风险预测,经济效益和社会作用、影响分析等)。
七、项目执行中,申请单位和合作单位工作分工及进展情况。
八、项目经费投入(支出)决算(包含财政拨款、本企事业单位投入、其他等方面,内容上涉及建立该项目产品所涉及领域的专利专项数据库、建立健全和运用知识产权的管理制度、管理人员培训、专利战略制定工作、项目实施等方面)。
九、项目执行产生的效益(包含经济、社会效益情况)
十、企业专利工作的进展情况(包含建立项目产品所涉及领域的专利专项数据库、建立健全和运用知识产权的管理制度、管理人员培训、专利战略制定工作、项目实施等方面)。
十一、执行项目的体会。
十二、企业专利推进工作新的设想和工作计划。
2.地质勘查基金项目设计编写提纲 篇二
陕西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管理办公室
2009年10月22日
关于公布陕西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设计书编写提纲的
通 知
承担省地勘基金项目勘查单位:
陕西省2009第一批地质勘查基金项目任务书业已下达,兹将项目设计书编写要求和预查、普查工作要求及各类矿产勘查设计书编写提纲、预算编制要求(详见附件1、2、3、4、5、6、7、8、9、10、11、12、13)在陕西省国土资源厅网站公布,请编写设计书时参照执行。
特此通知。
陕西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管理办公室
2009年10月22日
附件1
陕西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设计书编写要求
地质勘查基金项目设计书是项目施工、监督检查、监审和成果验收的依据,兹对项目设计的编写提出如下要求。
一、工作程序
设计编写的工作程序,包括明确任务、资料收集、现场踏勘、设计编制。
1、明确任务
勘查单位须根据陕西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管理办公室下达的任务书,结合勘查区的实际情况,认真研究该项目的目标任务,落实设计编写的具体方案,并做好设计编写前的准备工作。
2、资料收集和现场踏勘
设计编制前要系统收集工作区内已有的相关资料并进行分析讨论,研究项目立项论证和可行性研究时的专家意见,还应根据编写设计的需要进行必要的现场踏勘。
3、设计文字及图件编制
编写设计书时,项目负责人必须依据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及相关要求制订详细的设计提纲,组织设计编写人员按时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完成设计书文稿编写和图、表的编制。
二、基本要求
1、必须充分收集前人资料并进行综合研究,使设计有充分的依据和可 1
操作性。
2、对于跨项目,在编制总体设计的同时必须编写工作方案。
3、设计书编写要符合相关规范、技术标准和要求,做到内容完整、文字精炼、重点突出,附图、附表齐全。
4、设计书编写要充分发扬技术民主,集思广益,技术手段的选择要适合本勘查区的实际,力争用较少的工作量取得较好的成果。
5、勘查项目设计应讲求经济效益,按有关要求编制设计预算和项目预算编制说明;还应根据预算定额或标准提出各工种人员的合理配置及组织计划。
6、项目设计书必须符合任务书的要求;如有较大变更,应报项目管理办公室批准后按批准后的任务书编写设计书。
7、设计书中的技术方案编写应按照各专业技术要求执行。
8、工作方案中物探、化探工作量大的项目需分别编写物探、化探专业的施工设计书。
9、经费预算参照附件11格式及要求进行编写。
三、设计书格式按后附执行
文本使用Word文档,排版格式:章为三号黑体、居中,节为小三号黑体、靠左,正文为小4号宋体;附表使用EXCEL格式;附图使用MAPGIS格式;插图、插表、附图,按固体矿产勘查报告编写格式编排。
附件2
陕西省地质勘查基金矿产资源勘查项目预查工作要求
矿产资源预查相当于《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9)所划分四个工作阶段中的预查阶段,是对具有一定工作基础、找矿潜力较大的地区,在系统收集和综合分析已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野外踏勘、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勘查、Ⅲ-Ⅱ级异常查证工作,对有希望的远景区进行少量地表工程揭露,圈定可供进一步工作的成矿远景区和矿产地。条件具备时,估算经济意义未定的预测资源量(3341+3342),为普查工作提供依据。
工作目标
1、初步查明工作区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条件。
2、圈定成矿远景区,提出可供普查的矿产地和进一步工作建议。
3、对区域矿产资源远景进行总体评价,估算经稀疏工程验证的预测资源量(3341+3342)
主要工作内容
1、系统收集区内已有区域地质、物探、化探、遥感及矿点、矿化点等成果资料;对与成矿有关的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初步优选重点评价的找矿预测区;配合遥感解译工作,编制区域中大比例尺地质矿产图及其他综合性基础图件。
2、编制项目工作设计书。
3、开展野外工作:①对已知矿点、矿化点、矿化线索,蚀变带及物化探异常进行全面踏勘检查,实地了解区域成矿地质构造背景条件,并开展区域类比工作; ②根据工作程度和地质条件,选择经济有效的技术方法,测制地质、物探、化探等典型剖面和地质矿产路线调查,开展中大比例尺地质、物探、化探测量工作;③筛选物化探异常并择优开展Ⅲ-Ⅱ级异常查证;④
对有希望的矿化地段进行地质填图及相应的地表工程揭露和采样测试,并择优进行少量深部工程验证,编制相应比例尺的地质图; ⑤对矿化特征、矿体赋存状态、分布范围等开展研究,初步了解其矿化特征和成矿远景;⑥对矿石物质组分和选冶性能进行初步对比研究,对其工业利用意义做出初步评价;对新的矿石类型,应采集初步可选冶样品进行选冶性能研究。
4、开展综合研究:利用GIS技术,对取得的成果和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修编区域地质矿产图和矿化地段的各类图件;进行成矿单元划分和成矿远景区圈定,并划分远景区类别,总结区域成矿模式和评价准则。
5、了解远景区内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和其他开采技术条件,对矿产开发的经济意义作出概略研究评价。
6、根据上述成果,进行成矿远景区资源潜力总体评价,提交可供普查的矿产地,估算经稀疏工程验证的预测资源量(3341或3342)。
附件3
陕西省地质勘查基金矿产资源勘查项目普查工作要求
矿产资源普查是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要而进行的地质调查评价工作;其目的任务是根据已有的地质矿产资料和找矿信息,以一种或几种矿产为普查对象,运用有效技术方法在选定的普查区内大致查明成矿地质背景,寻找、发现与评价各类物探异常、化探异常、矿化点和矿点,对有远景的矿产地查明是否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矿床或矿体(层),探求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和经工程验证的预测资源量(3341)的矿产资源评价,为详查工作提供依据。
工作目标
1、大致查明普查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特征,矿床地质特征、类型、分布规律及成矿远景。
2、大致查明矿体(层)的形态、规模、产状和矿石质量。
3、进行矿石的加工选冶性能类比或实验室流程试验研究,做出是否具有工业价值的评价。
4、大致查明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及其他开采技术条件。
5、在完成上述工作要求基础上,估算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和经工程验证的预测资源量(3341),提出是否具有进一步详查的价值并圈出详查区范围。
主要工作内容
1、系统收集矿区内已有的地质、物探、化探、遥感资料和矿点、矿化点资料以及综合研究等资料,全面掌握以往工作程度。
2、开展地质填图和物、化探工作,测制大比例尺(1:2000-1:10000)矿区地形地质简图和相应的物探、化探图件。
3、对矿层、矿带(矿化带)进行较系统的地表工程揭露和采样分析,圈出矿体、矿化体、矿化蚀变带以及氧化带的空间形态或分布范围。
(4)选择主要矿体布置深部工程控制剖面,并进行工程施工。(5)采集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试验研究及选矿试验,如有同类型矿石的相关资料可进行类比研究。
(6)根据工作需要,可在普查矿区外围开展中大比例尺物、化探和矿点检查工作,以发现新的矿产地或同类矿床。
(7)通过上述工作,对普查区的资源量进行估算并作出总体评价,提出可否进一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附件4
陕西省地质勘查基金矿产资源勘查项目
预查设计书编写提纲
第1章 前言
1.1 项目概况
项目来源、项目名称及编号、勘查投资方式及经费、探矿权人、勘查单位、工作周期及成果提交时间等。1.2 目的任务
包项目总体目标任务、工作任务及重点、预期成果等。1.3 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
包括勘查区的行政区划、地理位置、坐标范围、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概况、交通条件以及社会经济概况等。1.4 矿权登记情况
勘查区探矿权(拟)登记范围、座标、面积等,附勘查区块图。工作区内已设置其它探矿权或采矿权的,需加以说明。
第2章 以往地质工作程度
2.1 以往区域地质调查和科研工作情况
按先后简要介绍各种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区域化探扫面、区域物探(包括重力、磁法、航空电法、航空能谱测量等)、遥感地质调查及科研等情况,并对其成果作简要叙述。对已经涉及本次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的科研工作,要重点说明其工作成果和重要结论。2.2 以往矿产勘查工作
按时间先后扼要叙述以往矿产勘查工作性质、工作程度、已投入的主要实物工作量及取得的主要成果。与本项目有关的矿区,附主要实物工作量表及主要工程分布图。对已提交的成果应确切地予以表达。2.3 对以往地质工作的评述
结合本项目的目标任务,对以往地质工作成果、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影响区内找矿的关键性地质问题和勘查技术方法手段加以评述,提出适合本区的有效勘查技术方法手段。
第3章 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特征
主要从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和成矿条件说明工作部署的依据。3.1 区域地质背景
重点阐明勘查区大地构造位置、区域构造单元划分及地层区划,并较详尽叙述各构造单元的地质特征(含地层、构造、岩浆活动及变质作用等)。同时阐述区域地球物理场、地球化学场和遥感信息特征及其与区域构造环境的关系。
3.2 区域成矿地质条件
根据区域已知典型矿床、矿点、矿化点等成矿信息,阐述区域矿产分布、矿化类型及其矿化特征,分析重要矿化类型的成矿地质条件、找矿标志及相关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围绕区域成矿条件,重点分析区域地质背景、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遥感地质特征、矿产分布,总结区域成矿规律。3.3 勘查区地质特征
重点叙述勘查区与成矿有关的地层、构造、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等地质
特征,同时对矿床类型及远景作出分析。
阐述勘查区内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异常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3.4 勘查区矿产地质特征
根据勘查区已知矿点、矿化点等成矿信息,阐述区内矿产分布、矿化类型及其矿(化)体的形态、规模、产状、空间位置、分布特征,矿物共生组合,矿石品位、矿物组合、化学成分、围岩蚀变等特征。分析重要矿化类型的成矿地质条件、找矿标志及相关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总结成矿模式及成矿规律。必要时叙述矿石的物理性质和加工技术特性。
第4章 工作部署
4.1 总体工作部署
(1)总体思路或部署原则
根据项目任务书和区域地质矿产特征,广泛应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尊循区域展开、重点突破,综合找矿与综合评价的思路,提出有针对性的总体工作思路和部署原则。
(2)总体工作部署
按照项目任务书要求和上述部署原则,在对前人资料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勘查区地质矿产特征和初步分析成果划分不同的地质矿产工作区,分别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和总体部署,包括各种地区矿产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工作设计的编写、区域地质调查、面积性物化探扫面、各类矿点检查和异常查证,成矿条件研究等;阐述工作方法手段的选择、勘探线布置依据、勘探间距的确定、各类资源/储量的工程控制程度;提出分的目标任务、工作部署、工作量安排情况,并附相应的工程部署图。说明预期新增资源/储量、提高工作程度资源/储量的空间分布范围,并附资源/储量估算图。
4.2 工作安排
为便于指导野外施工和工作任务的考核,应对的地质工作作出具体安排。着重说明本设计的主要技术方法、探矿工程安排方案和施工顺序,并附主要勘探线剖面图。4.3 实物工作量
列表说明总体工作部署和实物工作量。
第5章 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详细说明各项工作的技术要求、技术措施和质量要求。5.1 测量工作
根据不同比例尺,按相应的规范要求执行。5.2 地质填图
通过填图,大致查明矿区内地层、构造、岩浆岩以及各类物化探异常、矿化带及矿(化)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围岩蚀变及分布;主要控矿因素。研究地表矿体的产状、走向变化;对采矿遗迹和老窿进行调查,收集矿体、矿化体的资料。5.3 槽井探工作
说明各类槽井探工程布置原则,工程间距、规格、工作量、施工顺序、质量要求。5.4钻探工作
重点说明钻探工程布置原则,工程间距,工作量,施工顺序及质量要求。一般只投入少量钻探工程,用于验证异常,了解矿带(体)的深部延伸。设计中应明确对钻探工程布置原则,工作量、施工顺序及技术质量要求。设计
施工剖面图可另报。5.5 坑探工程
本阶段工作一般不布置坑探工程。确实因条件限制不宜布置钻探,可布设少量坑探工程。设计中应说明对坑探工程的技术质量要求及施工目的。5.6 物、化探工作
根据工作任务、物性前提,选择有效的物、化探方法进行方法试验和应用。重点说明物、化探工作的地质任务及工作地区、工作方法的选择依据;分别叙述所采用的各种物、化探工作的具体任务、工作范围、面积、采样密度及施工顺序。比例尺及取样方法,要根据勘查区特点进行选择,并按有关规范技术要求执行。面积性工作费用达10万元及以上者应编制专业设计。5.7 取样化验工作
应详细说明采样的种类、方法、规格、数量、采样点的布置原则、样品加工程序及样品分析、鉴定、测试项目、检查分析的数量等要求以及实验测试单位的资质情况。
若采可选性试验样品应单独编制采样设计,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矿石选(冶)性能试验与评价,说明勘查中对矿石可选性资料获取方法。5.8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
说明在勘查工作中应进行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及其要求。
5.9 矿床可行性评价
在勘查评价过程中,应收集其他开采技术条件资料,并做可行性评价的 11
概略研究。
5.10 编录、室内整理工作
说明野外工作阶段及室内整理工作的内容和要求(执行DZ/T0078─93和DZ/T0079─93),说明资源/储量估算拟采用的方法。5.11 专题研究建议
结合勘查中需要解决的找矿关键问题,提出相应的专题研究建议。
第6章
经费预算
按照“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预算编制要求(附件11)”编写,包括编制说明和预算表。
第7章 组织管理和保障措施
7.1 组织管理
7.2 项目人员组成及分工
7.3 质量保障措施 全面质量管理办法及措施,含技术措施,各种新技术方法的应用,提高工作人员水平所采用的技术培训措施等; 7.4 安全及劳动保护措施
第8章 预期成果 新增资源/储量 新发现矿产地和提交可供普查基地 3 提交成果时间
附件
1.交通位置图(可附插图)2.以往地质工作程度图
3.中大比例尺区域地质矿产图 4.中大比例尺区域物化探异常图 5.中比例尺重要远景区地质矿产图 6.大比例尺矿区地质图及物化探图 7.总体工作部署图及其分图
附件5
陕西省地质勘查基金矿产资源勘查项目
普查设计书编写提纲
第1章 前言
1.1 项目概况
项目来源、项目名称及编号、勘查投资方式及经费、探矿权人、勘查单位、工作周期及成果提交时间等。1.2 目的任务
项目总体目标任务、主要工作任务、预期成果(跨项目应增加工作任务)。
1.3 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
包括勘查区的行政区划、地理位置、坐标范围、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概况、交通条件以及社会经济概况等。1.4 矿权登记情况
勘查区探矿权(拟)登记范围、坐标、面积等,附勘查区块图。工作区内已设置其它探矿权或采矿权的,需加以说明。
第2章 以往地质工作程度
2.1 以往区域地质调查和科研工作情况
简要介绍各种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区域化探、区域物探、遥感地质、科研等情况,并对其成果作简要叙述。2.2 以往矿产勘查工作
按时间先后扼要叙述以往矿产勘查工作程度、投入的主要实物工作量及取得的主要成果。与本项目有关的矿区,附主要实物工作量表及主要工程分布图。对已提交的成果应确切地予以表达。2.3 对以往地质工作的评述
结合本项目的目标任务,对以往地质工作成果、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影响区内找矿的关键性地质问题和勘查技术方法手段加以评述,提出适合本区的有效勘查技术方法手段。
第3章 区域及工作区地质
3.1 区域成矿条件
围绕区域成矿条件,重点分析区域地质背景、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特征、遥感地质特征、矿产分布,总结区域成矿规律。3.2 工作区地质特征
重点叙述与成矿有关的地层、构造、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等地质特征,同时对矿床类型及远景作出分析。
阐述勘查区内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异常及其与成矿作用的关系。3.3 矿体地质特征
包括矿体的形态、规模、产状、空间位置、分布特征,矿物共生组合,矿石品位、矿物组合、化学成分、围岩蚀变等特征。
必要时叙述矿石的物理性质和加工技术特性。
第4章 工作部署
4.1 总体工作部署
提出有针对性的总体工作思路和部署原则,说明各项工作间的衔接及施工顺序。
根据项目的要求和部署原则,阐述工作方法手段的选择、勘探线布置依据、勘探间距的确定、各类资源/储量的工程控制程度;提出分的目标任务、工作部署、工作量安排情况,并附相应的工程部署图。说明预期新增资源/储量、提高工作程度资源/储量的空间分布范围,并附资源/储量估算图。
4.2 工作安排
着重说明本设计的主要技术方法、探矿工程安排方案和施工顺序,并附主要勘探线剖面图。4.3 实物工作量
列表说明总体工作部署和实物工作量。
第5章 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详细说明各项工作的技术要求、技术措施和质量要求。
5.1 测量工作
根据不同比例尺,按相应的规范要求执行。5.2 地质填图
说明填图范围、面积、填图精度的要求及方法的选择。要说明与矿化带、含矿层、矿体有关的岩石、围岩蚀变、含矿构造带及其它地质现象的观察内容和图示方法。5.3 槽井探工作
说明各类槽井探工程布置原则,工程间距、规格、工作量、施工顺序、质量要求。5.4钻探工作
重点说明钻探工程布置原则,工程间距,工作量,施工顺序及质量要求。5.5 坑探工程
说明坑探工程的施工目的及技术质量要求。5.6 物、化探工作
说明物、化探工作的地质任务及工作地区、工作方法的选择依据。分别叙述所采用的各种物、化探工作的具体任务、工作范围、面积、采样密度及施工顺序。
物化探工作量较大时,应编制专业设计,技术要求按有关规范执行。5.7 取样化验工作
应详细说明采样的种类、方法、规格、数量、采样点的布置原则、样品缩分系数(K值)的确定、样品加工程序及样品分析、鉴定、测试项目、检
查分析的数量等要求以及实验测试单位的资质情况。
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矿石选(冶)性能试验与评价,说明勘查中对矿石可选性资料获取方法。对于组分复杂,矿物颗粒较细,在国内尚无工业利用成熟经验的矿产,应进行可选(冶)性试验或实验室流程试验。5.8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
说明在勘查工作中应进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及其要求。5.9 矿床可行性评价
在勘查评价过程中应做可行性评价的概略研究。5.10 编录、室内整理工作
说明野外工作阶段及室内整理工作的内容和要求(执行DZ/T0078─93和DZ/T0079─93),说明资源/储量估算拟采用的方法。5.11 专题研究建议
结合勘查中需要解决的找矿关键问题,提出相应的专题研究建议。
第6章 经费预算
按照“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预算编制要求(附件11)”编写,包括编制说明和预算表。
第7章 组织管理和保障措施
7.1 组织管理
7.2 项目人员组成及分工 7.3 质量保障措施
全面质量管理办法及措施,含技术措施,各种新技术方法的应用,提高
工作人员水平所采用的技术培训措施等; 7.4 安全及劳动保护措施
第8章 预期成果 新增资源/储量 新发现矿产地和提交可供详查基地 3 提交成果时间
附件
1.交通位置图(可附插图)2.以往地质工作程度图 3.1:20万-1:5万区域地质图 4.1:5万-1:5千物化探异常图
5.1:1万-1:2千矿区地形地质图(附工程部署图)6.主要勘探线剖面图 7.资源/储量估算图
附件6
陕西省地质勘查基金矿产资源勘查项目 地球物理勘查专项设计书编写提纲
第一章 前言
1.1 项目概况
简述项目来源、项目名称及编号、勘查投资方式及经费、探矿权人、勘查单位、工作计划及成果提交时间等。1.2 目的任务
项目总体目标任务、工作任务、工作区坐标范围和预期成果等。1.3 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
工作区交通位置及自然、人文地理、地形地貌、植被覆盖等概况,仅叙述与野外作业、生活有关的部分。要特别说明野外作业的通行和森林条件,自然与人文障碍物、干扰源和与作业有关的地方法规(如青苗、牧场和森林赔偿等)。
第二章 以往工作程度
2.1 以往区域地球物理勘查和科研工作情况
简要介绍各种比例尺区域化探、区域物探、科研等情况,并对其物化探成果作简要叙述。
2.2 以往矿产地球物理勘查工作情况
按时间先后扼要叙述以往矿产勘查工作方法、工作程度、投入的主要实物工作量及工作方法的可行性。对以往工作效果、成果及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影响区内勘查的关键性问题和勘查技术方法手段加以评述,提出适合本区的有效勘查技术方法或手段。
第三章 工作区地质概况及地球物理特点
3.1 地质特征
简述大地构造位置、区域地质特征、岩浆岩、构造、矿产。简述待查矿产的矿床、矿体特征(埋深、大小、产状、方位等)和控矿因素;
3.2 岩矿石地球物理特征
详列以往或邻近地区或类似条件的物性资料和干扰因素。并分析方法的有效性(能解决什么地质-矿产问题及解决到何种程度和存在什么天然和人工干扰);若工作区以往进行过相同或类似方法的勘查工作,应描述矿体异常特征及干扰体异常特征。
第四章 工作部署、方法选择及技术指标
4.1 工作部署及依据
含测区选择/比例尺和测网选择/精测剖面布置等。测区选择要满足有足够正常场做对比要求;比例尺和测网选择要满足发现最小有意义及测线垂直主构造线方向等要求;精测剖面要布置在异常地段且满足定性、定量反演的要求。还应说明与地质工作、化探工作的衔接关系或配合关系。4.2 实物工作量
为完成目标任务设计实物工作量(附实物工作量一览表)。4.3 进度安排
含野外、室内各项工作的进度安排。4.4 工作方法技术选择及依据
根据任务要求、不同岩矿物性特点和测区自然景观条件等选择科学、先进和适用的物探方法。当方法的有效性不能确认或某些技术不能肯定时,应在设计过程中进行试验或写明开工前进行试验,依据实验结果选择方法与技术。工作方法依据相关的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中规定的技术指标和技术要求。
4.5 质量检查工作与要求
检查工作要均匀(时间、空间)分布。明确检查比例、检查方式方法、检查工作量及超差处理原则等。
第五章 资料整理、处理与解释推断
5.1 数据处理方法及做图方法
说明每一种处理方法的目的、依据和效果。应有资料处理后的质量控制和质量检查要求。编图方法与误差要求。5.2 解释推断
含定性、定量反演。定性解释应贯彻每一个编号异常都要解释的原则和室内对比与野外现场踏勘相结合的原则。凡有定量反演可能性的资料,均应进行定量反演。定量反演方法的选择应列出依据。应有定性、定量反演质量控制与质量检查要求。5.3报告编写
含报告编写要求、报告内容格式(参见相应规范)及预计提交成果。
第七章 经费预算
按照“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预算编写要求(附件11)”预算,包括编制说明和预算表。
第七章 组织机构及质量保障措施
7.1 组织管理
项目组织管理体系。7.2 人员组成
列表说明项目组成员姓名、年龄、技术职务、从事专业、工作单位及在项目中分工和每年参加项目工作时间等。7.3 质量保障措施
项目全面质量管理办法及措施;技术质量措施,各种新技术方法的应用;提高工作人员技术水平所采用的培训措施等。
第八章 预期提交成果
主要阶段性和最终成果资料内容(报告、图件、数据等)及提交时间。
附图:
1、交通位置图(可插图)
2、物化探工作程度图
3、以往物化探异常图(1:50000-1:5000)
4、工作区地形地质图(附工程部署图)(1:10000-1:2000)
附件7
陕西省地质勘查基金矿产资源勘查项目 地球化学勘查专项设计书编写提纲
第一章 前言
1.1 目的任务
简述项目来源、任务、工作范围、工作起止时间及有关要求。1.2 工作区范围及自然地理景观条件
简述工作区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坐标范围、自然地理、气候、交通等(附工作区交通位置图)。
第二章 以往地质工作程度及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特征
2.1 地质特征
简述大地构造位置、区域地质特征、岩浆岩、构造、矿产。简述待查矿 22
产的矿床、矿体特征(埋深、大小、产状、方位等)和控矿因素。2.2 以往地质工作程度
简述工作区以往区域地质调查、矿产普查、物探、化探、遥感调查等工作程度,并对其主要成果和存在问题予以评述。2.3 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及工作方法选择
简述工作区区域地球物理、区域地球化学特征等,并重点阐述区域化探扫面的异常特征及异常检查结果等。选择工作方法的依据及有效性。
第三章 野外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3.1 野外工作方法及质量要求
包括野外工作布置(附野外采样点位布置图),采样介质、深度、粒级、样品重量及样品加工等方法技术和质量要求。3.2实物工作量
为完成目标任务设计实物工作量(附实物工作量一览表)。3.3 野外质量检查
质量检查方法、检查工作量、误差要求及质量问题处理办法等 3.4 样品管理及送样分析 3.5样品制备
室内样品加工、制备等。3.6分析指标及分析方法
包括拟分析的指标及选择依据、分析方法等; 3.7分析质量要求
包括检出限、报出率、精密度等,以及分析质量检查及质量监控方案。
第四章 异常的评价和查证
4.1 异常查证方法及查证程度问题
包括异常筛选、评价方法的选择,异常查证的目的、查证方法及查证程度和最终成果等。
4.2 异常检查结果
提交的异常查证图件、结果及简报等
第五章 综合研究及报告编写
5.1 数据处理方法
数据处理依据、方法及处理误差等 5.2 图件编制方法
编图方法及提交的原始和成果图件等。5.3 报告编写
含报告编写要求、报告内容格式(参见相应规范)及预计提交成果。
第六章 组织机构及质量保障措施
6.1 组织管理
项目组织管理体系。6.2 人员组成
列表说明项目组成员姓名、年龄、技术职务、从事专业、工作单位及在项目中分工和每年参加项目工作时间等。6.3 质量保障措施
项目全面质量管理办法及措施;技术质量措施,各种新技术方法的应用;提高工作人员水平所采用的技术培训措施等。
第七章 经费预算
按照“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预算编写要求(附件11)”预算,包括编制说明和预算表。
第八章 预期提交成果
包括提交的阶段性和最终成果内容、类型(报告、图件、数据等)及提交时间和新发现矿产地等。
附图:
1、交通位置图(可插图)
2、化探工作程度图
3、地质矿产图(含化探异常点、带)(1:50000-1:5000)
4、工作部署图(1:10000-1:2000)
附件8
陕西省地质勘查基金煤炭资源勘查项目
设计书编写提纲 第1章 前言
1.1 项目概况
项目来源、项目名称及编号、勘查投资方式及经费、探矿权人、勘查单位、工作周期及成果提交时间等。1.2 目的任务
项目总体目标任务、工作任务、预期成果。1.3 自然地理与经济状况
包括勘查区的行政区划、地理位置、坐标范围、自然地理环境、地形地貌类型、水系、覆盖情况、绝对高度及相对高度、气候概况、交通条件、供水、供电情况以及社会经济概况等。1.4 矿权登记情况
勘查区探矿权(拟)登记范围、座标、面积等,附勘查区块图。工作区内已设置其它探矿权或采矿权的,需加以说明。1.5生产矿井与采空区
叙述工作及邻区的生产、在建、停闭矿井(露天)及小煤窑的建设、生产、煤炭资源利用及其它有关情况,包括井型能力、开采煤层、开采水平(或深度)开采范围及面积,探明煤炭资源量、保有煤炭资源量、累计采出量和采空区分布与范围等。
第2章 以往地质工作
扼要叙述煤田发现以来到本次勘查期间进行的各项地质勘查工作,包括历次地质勘查单位、时间、性质、内容、使用的方法手段、主要工作量及质量、主要成果、地质报告审批、利用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现时的评价等。
第3章 区域及工作区地质
3.1 区域地质 3.1.1区域地层
简述工作区所处区域地层分区及地层层序(插表:区域地层简表)。3.1.2区域构造
简述工作区所处区域地质构造位置(插图:构造纲要图)。3.2 工作区地质 3.2.1工作区地层
简述工作区地层层序、时代、厚度、岩性及其变化、古生物组合等。叙述工作区含煤地层的厚度、岩性、物性、古生物、岩相、沉积特征及其在走向和倾向的变化。3.2.2工作区构造
叙述工作区的基本构造形态、地层产状及变化。叙述各种构造发育的一
般规律。3.3 煤层
叙述含煤地层的含煤性、分布及其组合特征、煤层层数及可采层数、煤层总厚度、煤层间距及变化特征。3.4 煤质
综述各可采煤层的物理性质、宏观和微观煤岩特征、变质程度等;综述各可采煤层的化学性质及工艺性能等;简述煤的工业用途和综合利用前景。3.5水文地质
3.5.1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普查设计只对勘查区所在区域水文地质特征做扼要叙述;
详查设计扼要叙述勘查区所处水文地质单元及其区域地下水的补、迳、排等水文地质特征。说明区域内与勘查区水文地质有关的含(隔)水层的岩性、厚度、与煤层的相互关系,含水层的含水性、导水性、水量、水质、水温等水文地质特征。3.5.2勘查区水文地质条件
普查设计根据所掌握的资料,较为详细地叙述勘查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基本特征;
详查设计重点叙述影响矿区规划和开发的主要水文地质条件。3.5.3供水水源
扼要叙述勘查区内及邻近生产矿井的供水水源情况。3.5.4岩石工程地质特征
收集并叙述勘查区内及邻区生产矿井、小煤窑有关井巷、煤层顶底板的工程地质数据和管理维护现状;概略说明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和类型。3.5.5瓦斯、煤尘爆炸性及煤的自燃倾向
收集并叙述勘查区内及邻区生产矿井、小煤窑有关井下瓦斯监测数据、等级和瓦斯管理状况;
叙述勘查区内瓦斯成分、含量及分带情况;
根据勘查区内与邻区生产矿井、小煤窑煤尘的有关资料,说明勘查区内煤层煤尘爆炸性;
根据勘查区内与邻区生产矿井、小煤窑煤层自燃有关的资料,说明勘查区内煤层自燃倾向等级。3.5.6地温
收集勘查区内与临近生产矿井、小煤窑的有关地温资料,说明勘查区有无热灾现象。3.5.7环境地质
收集勘查区内与临近生产矿井、小煤窑的有关情况进行简述。说明勘查区环境地质基本特征,环境地质现状;
收集叙述勘查区及其附近地区地震活动历史、地震烈度、地形地貌条件及新构造特征。
第4章 工作部署
4.1工作部署原则
根据任务书的要求,有针对性的总体工作思路和部署原则,说明各项工
作间的衔接及施工顺序。4.2 总体工作部署
根据项目的要求和上述部署原则,选用正确的勘查方法,阐述各勘查手段的选择及勘查工程布置原则。勘探线(地震测线)的布置依据、工程线距的确定、各类资源/储量的工程控制程度等。4.3 工作安排
说明的目标任务、工作部署、工作内容、工作量安排及施工顺序等情况。4.4 实物工作量
列表说明总体工作部署和工作部署及相应实物工作量。
第5章 勘查方法及技术要求
详细说明各项工作的技术要求、技术措施和质量要求。5.1 测量工作
根据不同比例尺,按相应的规程、规范要求执行。主要包括: 简述控制测量的等级,起算依据、使用的仪器、方法,采用的平面坐标和高程系统及技术要求;
阐述地质勘查工程测量的使用仪器、方法;
简述采用地形图的比例尺、来源。并对其质量进行评述。5.2 地质及水文地质填图
叙述填图的地表地质条件、地质填图方法和采用相关规程、规范等; 说明填图的比例尺、范围、面积;
提出填图精度的要求及成果验收;
说明槽探工程布置原则,工程间距、规格、工作量、施工顺序、质量要求。5.3钻探工作
叙述本次钻探工程设计工程量、钻孔结构和采用的钻探工艺;根据现行煤田钻孔全孔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分项说明煤层、岩芯采取率、孔斜、简易水文地质观测、钻孔封闭等技术质量要求。
其中钻孔封闭要求说明封孔层位、封孔材料及比例、封孔方法、封孔取样检查和透孔质量检查等。5.4 地面物探工作(二维地震)
说明物探工作目的任务、工作依据;
阐述地面物探地质条件、采用的物探工作方法、工作范围、面积、工程量布置原则、工作流程图及施工顺序等;
叙述地面物探野外工作采用的仪器设备、参数选择、设计工作量及其质量要求;
叙述室内资料处理方法、采用的仪器设备、软件、设计工作量和质量要求;
叙述地质解释方法、主要成果和成果精度; 说明地面物探专业地质报告的提交和验收要求;
物探工作应编制专业设计,技术要求按有关规程、规范执行。5.5地球物理测井工作
说明地球物理测井工作目的任务、工作依据;
简述工作区煤岩层物性特征、地球物理测井的工作方法、仪器设备和参数选择;
叙述本次勘查工作测井曲线选用种类; 叙述本次勘查工作设计的地球物理测井工作量; 叙述煤层、岩层、断点、含水层及其它方面的解释原则; 叙述本次勘查工作煤层测井成果质量、钻孔测井质量技术要求。5.6水文地质工作(含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
说明水文地质工作目的任务、工作依据;
简述本次勘查工作中的水文地质填图及其质量要求; 简述本次勘查工作中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技术要求;
叙述勘查区水文地质勘探类型、本次勘查工作中水文钻孔布置及工程量和质量要求;
叙述本次勘查水文地质钻孔止水和抽水试验使用的材料、设备、方法、设计工程量和质量要求;
叙述地表水和地下水动态观测、水文地质工作工作方法、工作量及质量要求。
说明在勘查工作中应进行的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依据、工作方法、工作内容及其技术要求。
叙述本次勘查工作中瓦斯勘查工程和采样点的分布、设计工程量及其质量要求。
5.7 取样化验工作
应详细说明采样的种类、方法、规格、数量、采样点的布置原则、样品缩分系数(K值)的确定、样品加工程序及样品分析、鉴定、测试项目、检查分析的数量等要求以及实验测试单位的资质情况等。5.8矿床可行性评价
在勘查评价过程中应做可行性评价的概略研究。5.9 编录、室内整理工作
说明野外工作阶段及室内整理工作依据、工作内容和技术要求。5.10专题研究
说明结合工作区所确定的科研课题、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科研必须与勘查工作密切结合,解决勘查中需要解决的关键命题。
第6章 资源/储量估算
叙述各可采煤层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及工业指标、估算方法、参数的确定、块段划分原则、资源/储量的分类、资源/储量估算结果及各类资源/储量占总资源量的比例。
在叙述时应插入煤炭资源/储量估算结果汇总表。
第7章 经费预算
按照“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预算编制要求(附件11)”编写,包括编制说明和预算表。
第8章 组织管理和质量保障措施
8.1 组织管理
包括项目组织结构、人员组成及分工;
8.2 质量保障措施
全面质量管理办法及措施,含技术措施,各种新技术方法的应用,提高工作人员水平所采用的技术培训措施等。8.3工期及进度保障措施 8.4安全及劳动保护措施 8.5文明施工
第9章 预期成果
主要包括:
1、估算新增资源/储量;
2、基础资料成果;
3、提交勘查区地质勘查报告;
4、地震勘探专业报告;
5、提交成果时间等。
附图
1、区域地质及水文地质图;
2、区域地质工作程度图;
3、勘查区地形地质及水文地质图;
4、勘查区综合地层柱状图;
5、工程布置及采样点分布图;
6、主要勘探线剖面图;
7、各可采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附表
1、煤层综合成果表
2、资源/储量估算及汇总统计表
附件9
陕西省地质勘查基金油页岩资源勘查项目
设计书编写提纲 第1章 前言
1.1 项目概况
项目来源、项目名称及编号、勘查投资方式及经费、探矿权人、勘
查单位、工作周期及成果提交时间等。1.2 目的任务
项目总体目标任务、工作任务、预期成果。1.3 自然地理与经济状况
包括勘查区的行政区划、地理位置、坐标范围、自然地理环境、地形地貌类型、水系、覆盖情况、绝对高度及相对高度、气候概况、交通条件、供水、供电情况以及社会经济概况等。1.4 矿权登记情况
勘查区探矿权(拟)登记范围、座标、面积等,附勘查区块图。工作区内已设置其它探矿权或采矿权的,需加以说明。
第2章 以往地质工作
扼要叙述以往进行的各项地质勘查工作,包括历次地质勘查单位、时间、性质、内容、使用的方法手段、主要工作量及质量、主要成果、地质报告审批、利用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现时的评价等。
第3章 区域及工作区地质
3.1 区域地质 3.1.1区域地层
简述工作区所处区域地层分区及地层层序(插表:区域地层简表)。3.1.2区域构造
简述工作区所处区域地质构造位置(插图:构造纲要图)。3.2 工作区地质
3.2.1工作区地层
根据以往资料,简述工作区地层层序、时代、厚度、岩性及其变化、古生物组合等。3.2.2工作区构造
叙述工作区的基本构造形态、地层产状及变化。叙述各种构造发育的一般规律。3.3 油页岩层
根据掌握资料,叙述含油页岩地层的分布及其组合特征、可采油页岩层数、总厚度、间距及变化特征。3.4 油页岩品质
根据以往资料,综述各可采油页岩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工艺性能等;评述其工业用途和综合利用前景。3.5水文地质
3.5.1工作区水文地质概况
扼要叙述区域及工作区水文地质特征。3.5.2供水水源
扼要叙述工作区及邻近生产矿井的供水水源情况。3.5.4岩石工程地质特征
收集勘查区内以往地质成果数据,简述区内工程地质特征。3.5.5地温
收集以往勘查资料,简述勘查区有无热灾现象。
3.5.6环境地质
简述勘查区环境地质基本特征,环境地质现状;
收集叙述勘查区及其附近地区地震活动历史、地震烈度、地形地貌条件及新构造特征。
第4章 工作部署
4.1工作部署原则
根据任务书的要求,有针对性的总体工作思路和部署原则,说明各项工作间的衔接及施工顺序。4.2 总体工作部署
根据项目的要求和上述部署原则,选用正确的勘查方法,阐述各勘查手段的选择及勘查工程布置原则。4.3 工作安排
说明的目标任务、工作部署、工作内容、工作量安排及施工顺序等情况。4.4 实物工作量
列表说明总体工作部署和实物工作量。
第5章 勘查方法及技术要求
详细说明各项工作的技术要求、技术措施和质量要求。5.1 测量工作
根据不同比例尺,按相应的规程、规范要求执行。主要包括: 阐述地质勘查工程测量的使用仪器、方法;
简述采用地形图的比例尺、来源。并对其质量进行评述。评价用图是否满足本次勘查需要。
5.2 地质及水文地质填图(含工程、环境要素)
叙述填图的地表地质条件、地质填图方法和采用相关规程、规范等; 说明填图的比例尺、范围、面积; 提出填图精度的要求及成果验收;
说明槽探工程布置原则,工程间距、规格、工作量、施工顺序、质量要求。5.3钻探工作
叙述本次钻探工程设计工程量、钻孔结构和采用的钻探工艺;分项说明油页岩层、岩芯采取率、孔斜、简易水文地质观测、终孔层位、钻孔封闭、采样等技术质量要求。
其中钻孔封闭要求说明封孔层位、封孔材料及比例、封孔方法、封孔取样检查和透孔质量检查等。5.4地球物理测井工作
说明地球物理测井工作目的任务、工作依据;
简述工作区煤岩层物性特征、地球物理测井的工作方法、仪器设备和参数选择;
叙述本次勘查工作测井曲线选用种类; 叙述本次勘查工作设计的地球物理测井工作量;
叙述油页岩层、岩层、断点、含水层及其它方面的解释原则;
叙述本次勘查工作油页岩层测井成果质量、钻孔测井质量技术要求。5.5水文地质工作(含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
说明水文地质工作目的任务、工作依据;
简述本次勘查工作中的水文地质填图及其质量要求; 简述本次勘查工作中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技术要求;
叙述地表水和地下水动态观测、水文地质工作工作方法、工作量及质量要求。
说明在勘查工作中应进行的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依据、工作方法、工作内容及其技术要求。5.6 取样化验工作
应详细说明采样的种类、方法、规格、数量、采样点的布置原则、样品缩分系数(K值)的确定、样品加工程序及样品分析、鉴定、测试项目、检查分析的数量等要求以及实验测试单位的资质情况等。5.7矿床可行性评价
在勘查评价过程中应做可行性评价的概略研究。5.8 编录、室内整理工作
说明野外工作阶段及室内整理工作依据、工作内容和技术要求。5.9专题研究
说明结合工作区所确定的科研课题、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科研必须与勘查工作密切结合,解决勘查中需要解决的关键命题。
第6章 资源/储量估算
叙述油页岩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及工业指标、估算方法、参数的确定、39
块段划分原则、资源/储量的分类及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在叙述时应插入油页岩资源/储量估算结果汇总表。
第7章 经费预算
按照“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预算编制要求(附件11)”编写,包括编制说明和预算表。
第8章 组织管理和质量保障措施
8.1 组织管理
包括项目组织结构、人员组成及分工; 8.2 质量保障措施
全面质量管理办法及措施,含技术措施,各种新技术方法的应用,提高工作人员水平所采用的技术培训措施等。8.3工期及进度保障措施 8.4安全及劳动保护措施 8.5文明施工
第9章 预期成果
主要包括:
1、估算油页岩资源/储量,提供可供进一步勘查的区块;
2、基础资料成果;
3、提交油页岩调查报告;
4、提交成果时间等。
附图
1、调查区地形地质及水文地质图;
2、调查区综合地层柱状图;
3、工程布置及采样点分布图;
4、主要勘探线剖面图;
5、各可采油页岩层的底板等高线及资源/储量估算图。附表
油页岩资源/储量估算及汇总统计表(可以在文字中插表说明)
附件10
陕西省地质勘查基金地下水勘查项目
设计书编写提纲
第一章 前言
1.1 项目概况
项目来源、项目名称及编号、勘查投资方式及经费、勘查单位、工作周期及成果提交时间等。
1.2 目的任务
项目总体目标任务、工作任务及重点、预期成果。
1.3 自然地理与经济状况
包括勘查区的行政区划、地理位置、坐标范围、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概况、水文地质、交通条件以及社会经济概况等。应对工作区缺水现状、地下水资源开发现状,社会、经济发展与水资源需求,包括工作区产业结构、主要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前景及其对水资源的需求情况加叙述。
简述勘查区内生产水井、民井的有关情况。说明勘查区环境地质基本特征,环境地质现状;
叙述勘查区及其附近地区地震活动历史、地震烈度、地形地貌条件及新构造特征。
1.4 矿权登记情况
勘查区探矿权(拟)登记范围、座标、面积等,附勘查区块图。工作区
内已设置其它探矿权或采矿权的,需加以说明。
第二章 以往地质、水文地质工作程度
以往区域基础地质工作情况:包括各种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区域化探、区域物探、遥感地质、矿产地质、石油地质、地表水资源、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水源地勘察、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等,并对其成果作简要叙述。
分析测区内存在的问题,编制水文地质工作程度图。对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予以阐述。
第三章 地质、水文地质概况
3.1地质概况
工作区所处的区域地质构造部位、地层及大的构造类型和特征。(插表:区域地层简表,插图:构造纲要图)
3.2水文地质概况
叙述勘查区所处区域水文地质单元及工作区地下水类型,说明含水层和隔水层类型、岩性、厚度、埋藏条件、分布范围及、控水构造其变化;含水层的含水性、导水性、水位标高、水量、水质、水温,地下水埋藏类型、水力性质;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扼要叙述勘查区域与地下水关系密切的气象要素和河流、水库等概况。简述地下水、地表水动态变化。
3.3工作区存在的主要水文地质问题
包括尚未查清的含水层分布、特征,地下水系统边界、地下水补给途径、排泄通道,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化关系、地下水水质等水文地质问题。
第四章 工作部署
4.1 总体工作部署
介绍重点勘查区缺水现状、地质条件以及水文地质可行性论述,提出有针对性的总体工作思路和部署原则,说明各项工作间的衔接及施工顺序。
根据项目的要求和部署原则,阐述工作方法手段的选择、精度和工程布置依据、提出分的目标任务、工作部署、工作量安排情况,并附相应的工程部署图。说明预期新增水资源量、提高工作程度水资源量的空间分布范围,并附水资源量估算图。
4.2 工作安排
着重说明本设计的主要技术方法、深部工程安排方案和施工顺序,并附主要勘探线剖面图。
4.3 实物工作量
列表说明总体工作部署和实物工作量。
第五章 工作方法及技术要求
简述本项勘查设计采用的调查方法、精度要求以及侧重解决的水文地质问题。对水文地质测绘、遥感解译、水文地质钻探、物探、野外试验、资源计算等各项工作提出具体的技术要求。
5.1水文地质测绘
主要指地貌、地层构造、水点调查和水文调查,根据工作精度、不同勘查性质和地区提出调查内容和要点。另外根据勘查任务不同,可增加缺水现
状调查内容。
5.2 地质及水文地质填图
叙述填图的地表地质条件、地质填图方法和采用相关规程、规范等; 说明填图的比例尺、范围、面积; 提出填图精度的要求及质量保证措施。
5.3水文钻探工作
叙述本次钻探工程设计工程量、钻孔结构和采用的钻探工艺;根据现行水文钻孔全孔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分项说明说明主要勘探孔类型和地质技术要求,包括设备、钻井方法、钻孔结构、钻孔垂直度、循环液、钻孔取芯、简易水文地质观测、止水、洗井、抽水试验及水文测井等。附设计柱状图。
其中钻孔封闭要求说明封孔层位、封孔材料及比例、封孔方法、封孔取样检查和透孔质量检查等。
5.4物探
包括地面物探和水文测井两部分内容。详细说明布置的物探手段执行的技术规程、采用的物探仪器设备、主要测量参数、提交的资料和技术质量措施等。
其中。水文测井应叙述本次勘查工作测井曲线选用种类、含水层测井成果质量、钻孔测井质量技术要求。
5.5 试验工作
主要指岩水样采集与测试,应详细说明采样的种类、方法、规格、数量、采样点的布置原则解野外观察内容,样品加工程序及样品分析、鉴定、测试项目、检查分析的数量等要求,包括仪器设备、工作流程、观测的数据参数、提交的资料和技术质量措施,以及实验测试单位的资质情况等。
5.6 编录、室内整理工作
说明野外工作阶段及室内整理工作依据、工作内容和技术要求。
5.7资源评价
包括水资源量评价和水质评价两部分。水量评价包括天然资源量和可采资源量,根据勘查性质和精度拟采用的评价方法以及取得的资源量精度(A、B、C、D级);水质评价包括地下水质量评价以及生活饮用水水质、工业用水水质和灌溉水质评价等,提出具体的评价方法。
第六章 经费预算
按照“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预算编制要求(附件11)”,包括编制说明和预算表。
第七章 组织管理及保障措施
7.1 组织管理 7.2 项目人员组成及分工 7.3 质量保障措施
全面质量管理办法及措施,含技术措施,各种新技术方法的应用,提高工作人员水平所采用的技术培训措施等;
7.4 安全及劳动保护措施
第八章 预期成果 项目的最终提交的报告、图件及信息系统。
分阶段提交的报告和图件。附图: 1.交通位置图
2.地质、水文地质研究程度图 3.区域地质图 4.区域水文地质图 5.地下水勘查工作部署图
附件11
陕西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预算编制与审查要求
依据中地调函[2006]60号和陕政办发[2008]128号的有关规定,对地质勘查基金项目设计预算编制提出如下要求:
一、项目设计预算是项目设计的必要组成部分,在项目设计书中以独立章节编写。
二、项目设计预算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中国地质调查局颁发结业证书的专业人员编制,并在预算表中“预算编制人(签章)”处签章;“预算审 47
核人(签章)”,由项目承担单位的财务负责人审签。
三、项目设计预算由编制说明和预算表组成。
四、预算编制说明的内容包括:项目概况、预算编制依据、采用的费用标准及计算方法、项目预算的合理性及可靠性分析、需要说明的问题等。项目预算中有其他经费来源和外协经费支出的,应予以重点说明。
1、项目概况:内容包括项目名称、所属项目名称、承担单位、实施单位、项目编码、目标任务、工作区基本条件、实物工作量、工作性质、工作起止年限、经费来源渠道、总费用及经费安排等。
其中工作区基本条件包括工作区范围、自然地理条件、地质情况、交通情况等。
2、预算编制依据:项目立项论证(评估)阶段的专家审查意见、项目任务书、项目技术设计方案、《国土资源调查预算标准》(地质调查部分),国家、国土资源部以及中国地质调查局颁发的地质调查项目管理的其他有关规定、项目承担单位及工作区的实际资料和规定、工作区技术条件等。其中工作区技术条件包括困难类别、地质复杂程度、航(卫)片可解程度、地形等级、岩石级别、地区调整系数等。
3、采用的费用标准及计算方法
3.1 采用的费用标准:财政部、国土资源部2007年3月15日颁发的《国土资源调查预算标准》(地质调查部分)(财建„2007‟52号)中规定的标准。对于《预算标准》中暂缺的工作手段内容,可参考使用相关行业预算(费用)标准。没有可参考使用的行业标准时,可按照《国土资源调查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根据实际情况和有关资料自行测算确定,使用时应说明并附测算依据。
3.创新基金材料编写要点 篇三
(1)企业发展能力
①企业家精神及企业经营管理团队的能力
企业家精神:主要评价企业家的创新意识、市场开拓能力、领导才能、专业知识等,评判企业家是否具有创办企业和实施基金项目的能力和经验。
企业经营管理团队:主要考虑企业是否在企业管理、技术开发、市场开拓等方面已形成具有一定经验的经营管理团队,并根据过去的业绩或经历,看经营管理团队是否能继续友好合作,确保企业正常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并获取盈利。
②企业人力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主要是考虑企业经营、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业务技能是否与基金项目研发、销售相匹配,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科技人员一般不得少于30%。同时考虑研发、生产、市场等人员的比例,是否有一支开发创新、市场开拓的队伍。
对于申请技术转移的项目,应同时评价研究机构研发团队的实力及已取得科研成果情况。
③企业项目产业化基础的合理性
主要是考虑企业项目现有生产的基础条件(如厂房、设备、仪器等)或通过新增固定资产后的硬件条件是否能满足基金项目产业化生产需求。
对于技术转移项目应重点评价企业对转移技术的消化、吸收、应用能力。④企业经营能力及抵御风险能力
企业经营能力:主要根据企业近三年企业获利规模、获利水平、总资产、净资产、销售收入、净利润等的增长速度判断企业的历史经营能力。
抵御风险能力:主要考虑企业对基金项目实施及企业未来发展所面临的风险(技术、资金、政策、市场、人员等)是否有清晰、明确的认识,提出保障措施的合理性、充分性。
(2)项目技术创新性 ①该项目技术创新程度
根据行业的不同来判断在该领域中项目的创新程度,主要判断其新颖性和独创性。是原创性的、是综合技术的集成、是技术延展还是应用领域的开拓。
②该项目技术先进性
项目技术的先进程度。可分为:国际领先或国际先进;国内领先;国内先进。项目的技术水平处于国内同行业前列的可视为国内领先。
对于技术转移项目应重点评价转移技术的先进性、适用性及转移的增值性。③该项目的技术含量
主要是指基金项目本身的技术含量的高低。包括项目本身技术的复杂程度、技术的依赖程度、R&D的投入多少等。
④该项目技术转化为产品的可行性
一是考虑申报的项目技术方案、工艺路线的可行性、合理性;二是结合申报企业人员的业务素质、生产线硬件设施等条件,看技术方案和工艺路线是否能落
实;三是该技术可否生产(转化)出可供市场销售的产品。
对于技术转移项目应重点评价转移实施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包括转移的时间进度、阶段目标、相关培训计划等)。
(3)项目产品市场
①该项目产品市场的需求程度
主要是根据该项目产品的技术和性能,评判市场接纳该产品的容量,评价国内、国际市场有多大,未来市场、主要市场在哪里。
②该项目产品市场定位合理性
一是看企业是否对项目产品的细分市场了解;二是看企业是否根据自己的市场基础和该产品技术性能,确定了相对准确的细分市场。
③该项目产品与市场同类产品的竞争优势
通过产品的独特性、新颖性、技术性能、生产成本、市场、行业的认知、营销方案、销售网络、人员等情况来综合反映项目产品与市场同类产品相比的竞争优势有多大,在哪里。
④该项目合同目标的合理性及实现的可能性
结合企业现有基础和实施计划,判断项目提出的合同目标是否合理,是否有故意缩小或夸大,是否能在要求的时间内予以实现和按期完成。合同的技术与经济指标应是经过努力后能够达到的最佳值。
(4)商业模式
①该项目产品开发、生产策略的合理性
主要考虑这些策略是否能充分发挥企业优势、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在较短时间内开发和生产出具有竞争力的项目产品。如产品开发策略:主要是考虑该产品开发是否能很好地利用企业现有的基础;或能与企业现有产品进行组合、提高综合竞争力;或能很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便于销售等。生产策略:主要考虑企业采取的生产方式(如自行加工、委托加工等)与企业现有的基础或产品的特性是否匹配等。
②该项目产品的市场营销策略
一是考虑市场计划制定的可行性、合理性,包括产品定价、推广、广告制定、公共关系制定策略的合理性、可行性;二是销售计划制定的可行性、合理性,包括销售体系的搭建、销售目标的确定、销售队伍的管理等。
③该项目产品获利方式
主要考虑项目确定的获利方式(如依靠技术的先进性、独占性、创新性、靠规模效益、靠低价、靠资金、靠政策等)是否符合基金项目特点,是否是最佳的,及这种获利方式的持久性。
④企业未来1-5年的定位及发展规划的合理性
主要考虑企业未来1-5年的定位及发展规划的制定是否清晰,是否符合实际;定位是否准确,发展规划是否可行等。
(5)给企业反馈的信息和建议
通过对申报材料的审查,无论该项目是否立项,建议专家写出给企业的反馈信息,包括对企业和项目的评价、建议等,仅供企业参考。
(二)企业财务的评价
1、总体说明
(1)财务专家对财务部分的评价,应根据基金中心对企业的分类标准(分为初创期企业或成长期企业两类),针对企业的类型选择相应的评审指标体系。(2)财务专家应当本着客观、公正、公平的原则评价企业的财务部分,不能因为项目的技术得分较高或较低而人为拉高或降低企业的财务评分;无论技术专家的评价结果如何,财务专家均需进行财务评审。
(3)财务评审专家在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时,在计算规定的财务指标的基础上,结合企业所属行业的财务经验标准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对指标进行评分。
财务专家在评审项目的投资预算、经济效益时,应当和技术专家进行沟通,并参考技术专家的相关意见。
(4)财务专家在审查相关材料后,有充足理由认为该企业的财务评价可以一票否决时,无论其他各项有无得分,财务评价总得分应为0分,但是,应当同时非常清楚地写明否决的原因。
(5)财务专家在填写文字意见时,应当对企业的整体财务状况和项目的资金筹措能力、未来经济效益预测的合理性等方面做出全面、准确、客观的评价,文字表达力求清晰、明确、简洁,文字意见和评分结果要相互吻合、一致。
如果企业存在虽不属评价指标体系范围,但属于应当关注的财务问题,财务专家应当予以说明。
(6)财务专家在对企业财务特征进行说明时必须按以下文字进行描述:
A:企业处于研发投入期,呈现亏损状态; B: 企业资金实力与项目实施要求极不匹配;
C: 企业近三年经营出现大幅度下滑或持续经营性亏损;
D:企业资产负债水平过高,偿债能力弱。
财务得分在60-65分之间的项目,如果由A原因造成,可以支持;如果因B、C或D原因造成的,原则上应不予支持。
(7)企业财务部分的评价包括筛选性指标、修正性指标和评价性指标三类。
2、筛选性指标
新增资金筹措方案是否严重不可行?经审查评价,财务专家认为该企业新增资金筹措方案严重不可行,则终止财务评审(评估)工作。
财务信息是否严重失真、不完整或错误?经审查,财务专家如果认为企业的财务信息存在严重矛盾、或严重失真,即金额巨大或性质严重,则终止财务评审(评估)工作。
3、修正性指标
企业财务资料真实完整性分为三档:
(1)真实完整(企业按基金要求提供了全部的财务资料,各项数据前后一致,相互之间的勾稽关系正确);
(2)基本真实完整(企业提供的财务资料不是很完整,前后数据不完全一致,或相互之间的勾稽存在一定问题,但并不影响评价);
(3)一般(企业提供财务资料不完整,或数据失真,对评价有一定的影响),系数分别为1.00、0.95、0.90。
4、评价性指标(1)初创期企业 ①企业财务状况评价
A.资产结构和质量评价
现有的财务状况下,企业的资产构成当中,现金资产、实物资产、无形资产的比例是否合理,具体包括货币资金和非货币资金的比例,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的比例,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比例,来判断资产质量的优劣。
B.权益类资产与负债类资产比例合理性
在现有财务状况下,权益类资产和负债类资产的比例是否适度。C.企业财务管理的规范化程度
主要根据企业(1)财务人员(财务主管、会计、出纳)的学历、从业经历、获得专业证书情况;(2)企业出台的财务管理制度;(3)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的完整性和质量等,判断企业财务管理的规范化程度。
D.企业现有的资金实力与项目的匹配性
根据企业现有的有效资产(有效资产主要指所有者权益减去无形资产、其他资产及待处理财产损失),考察企业能真正用于项目的净资产规模,与项目需求的资金相比,如果用于项目的净资产规模过小,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和压力都会比较大。
②项目评价
A.项目投资预算的合理性
主要是结合技术专家对项目投资方向及构成方面的意见,评价企业的投资内容及规模与预计的阶段生产目标等是否匹配,并判断其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投资估算是否全面、合理。
B.已完成投资的真实性
根据企业对近期(上年度1月1日——申报前一个月内)完成投资部分的资金来源以及主要用途的表述,结合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主要结合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研发费用或管理费用等项目),评价已完成投资的真实性。
C.新增资金筹措可行性
对新增投资部分,根据企业阐述资金筹措方式、预计到位时间、目前进展情况,分别就其可行性进行判断。具体包括:(1)银行贷款,对于已获得贷款的,在附件中是否提供了贷款合同;对于尚未取得贷款的,是否说明目前贷款的进展
情况,若银行已承诺贷款或担保机构承诺担保的,是否提供了令人信服的银行承诺证明或担保证明;同时结合企业现在的资产、资本结构、经营状况以及金融机构颁发的资信等级证明,判断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可能性;(2)企业自有资金,对企业阐述的资金筹措渠道、筹集额度、预计到位时间,财务专家应当根据企业的财务报表,重点分析:货币资金和应收账款的期末金额,以前年度的盈利能力,企业未来持续现金流入的能力以及未来的盈利能力,以及关系企业自筹资金能力的其他方面;如果是股东增资,须说明是现有股东增资,还是吸收新股东,是否提供了股东会决议等材料,并分析判断其增资方案的可实现性;(3)地方政府拨款部分,应说明拨款部门、资金使用方式、资金到位时间,已经拨款的,是否提供了相关证明文件;(4)申请创新基金部分,需明确说明申请种类及其金额。
D.项目经济效益预测与分析的合理性
主要评价企业成本费用估算是否合理、产品定价是否合理、产销量预计是否合理,进而判断其销售收入、净利润等经济指标是否合理、项目的投资利润率、内部收益率是否合理。并结合对资金风险、成本风险、价格风险、市场风险和政策风险等方面的评价,判断有关经济指标的可实现程度。
(2)成长期企业 ①企业财务状况评价
A.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100% B.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C.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100% D.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E.企业生产经营产生净现金流的能力: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小计-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小计
F.销售收入增长情况:销售收入增长率=销售收入增量÷基期销售收入×100% G.净利润增长情况:净利润增长率=净利润增量÷基期净利润×100% 对A-D四个财务指标在计算时,主要应依据企业上年度财务报表的有关数据,但是还应结合最近一个月的财务报表,综合判断分析和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对于企业成长性的判断(E-G三个财务指标),一是要考虑产生的净现金流是正、是负,还要考虑额度大小;二是既要考虑增长率的因素,还要结合增长基数的因素,即规模因素,不能单纯地按照增长率来判断其增长情况。另外,还应对企业近两年的亏损问题,重点从以下两个方面予以分析和说明:一方面,分析企业亏损的趋势是增加的,还是减少的,另一方面,通过企业的经营(财务)活动,分析其亏损的原因是投入性亏损,还是经营性亏损。
②项目评价
A.项目投资预算的合理性
主要是结合技术专家对项目投资方向及构成方面的意见,评价企业的投资内容及规模与预计的阶段生产目标等是否匹配,并判断其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投资估算是否全面、合理。
B.已完成投资的真实性
根据企业对近期(上年度1月1日——申报前一个月内)完成投资部分的资金来源以及主要用途的表述,结合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主要结合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研发费用或管理费用等项目),评价已完成投资的真实性。
C.新增资金筹措可行性
对新增投资部分,根据企业阐述资金筹措方式、预计到位时间、目前进展情况,分别就其可行性进行判断。具体包括:(1)银行贷款,对于已获得贷款的,在附件中是否提供了贷款合同;对于尚未取得贷款的,是否说明目前贷款的进展情况,若银行已承诺贷款或担保机构承诺担保的,是否提供了令人信服的银行承诺证明或担保证明;同时结合企业现在的资产、资本结构、经营状况以及资信等级,判断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可能性;(2)企业自有资金,财务专家将企业阐述的资金筹措渠道、筹集额度、预计到位时间,与财务报表相关科目加以对照,重点分析:货币资金和应收账款的期末金额,以前年度的盈利能力,企业未来持续现金流入的能力以及未来的盈利能力,以及关系企业自筹资金能力的其他方面;如果是股东增资,须说明是现有股东增资,还是吸收新股东,企业是否提供了股东会决议等材料,并分析判断其增资方案的可实现性;(3)地方政府拨款部分,应说明拨款部门、资金使用方式、资金到位时间,已经拨款的,是否提供了相关证明文件;(4)申请创新基金部分,需明确说明申请种类及其金额。
D.项目经济效益预测与分析的合理性
4.西安市创新基金项目验收总结材料编写提纲 篇四
一、目标任务(原批复方案中的任务及定量指标)
二、任务完成情况(对应上边逐条总结)
三、项目进展及取得的成效 1.覆盖农户及带动农民增收方面;
2.龙头企业和特色产业发展及县(市)财政增收方面; 3.产学研合作、培训、人才引进及科技成果方面; 4.科技服务能力提升方面; 5.取得的其他效益情况
四、组织实施情况(包括组织保障和配套支持等情况)1.制定相关配套措施和优惠政策情况; 2.专项工作管理体系建设及运行情况; 3.经费筹措及使用情况;
五、主要做法及经验(要对工作中具有创新性的做法或措施进行详细描述并案例说明)
六、存在问题、建议及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七、项目经费决算表(包括实际支出情况、财务信息质量和财务管理状况有关原始资料,复印件要重新加盖红章)
八、省辖市科技管理部门审核意见(盖章)
九、项目专家验收信息表(省科技厅负责填写)
十、项目验收专家委员会意见(省科技厅负责填写)
【西安市创新基金项目验收总结材料编写提纲】推荐阅读:
西安市建筑优质结构工程汇报材料编写提纲08-28
西安市报建流程08-13
西安市环保局10-07
《西安市湿地保护条例》全文07-28
西安市公共机构节能办法11-11
陕西省西安市简介11-30
西安市体育局关于印发创建07-13
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11-19
西安市钟鼓楼广场调研报告08-13
国培置换脱产培训总结 西安长安区孙峰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