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分配律课后反思

2024-10-09

乘法分配律课后反思(精选8篇)

1.乘法分配律课后反思 篇一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康家营子小学 崔广兰

乘法分配律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及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教学的,乘法分配律也是学习这几个定律中的难点。故而,对于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我没有把重点放在数学语言的表达上,而是把重点放在让学生通过多种方法的计算以及乘法意义的理解去完整地感知,对所列算式进行观察、分析和总结归纳。本节课我认为自己处理得当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一、本节课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我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体验中学到知识。在课的开始,我通过买衣服的情境引入,从解决“付多少钱”的问题入手开启学生探究的思维。通过解决这个问题得到第一个等式,从这个等式开始逐层深入探究乘法分配律。

二、难点的分散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得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抽象概括乘法分配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概括出乘法分配律,我把难点分散在几个环节里。首先是第一个等式得出后,我引导学生从乘法意义的角度来理解这个等式,这样学生在接触之后的式子时就可以用乘法意义来解释了。其次在得出三个等式后我引导学生发现等式的相同点,这样有利于学生自己写式子验证,也为后来的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区别埋下伏笔。在学生自己列出两个等式后我引导学生说出:是怎么根据左边的式子写出右边的式子的,引导学生把分配的过程表达出来,这又为之后的字母表达式作铺垫。

精心的设计加上用心地准备使我的课堂呈现出很多亮点,但也显现出我的一些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

1、课堂赏识不够。课堂中有一个环节,我需要引导孩子用上“分别乘”这三个字来总结写法,有个同学说出来了,可能由于他信心不足,声音很小,也可能因为是没举手的孩子我关注不够,所以没有抓住这个回答大加赞赏,应该表扬他表达准确,表扬他思维清晰、理解透彻。

2、练习的设计不够全面。一堂精彩的数学课,练习的设计很重要,本节课我分层次地设计了两个练习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乘法分配律,对于这个涵盖比较广的内容来说这两个练习显得有些单一,再加入一些变式的练习应该可以让学生掌握得更好。

数学教学的美在于清晰的美、精练的美、巧妙的美。经历了这节课的教学,我体会到孩子永远的课堂的主人,作为他们的引导者,我需要更多的学习,要有更多的知识储备才能带领他们真正感受数学的乐趣。带着这份体会去努力,我相信我的数学教学将会往更扎实、更有效的方向迈进!

2.乘法分配律课后反思 篇二

一、解决实际问题, 感知规律

【片段一】

师:同学们, 再过几天学校就要开运动会了, 张老师打算给运动员们买服装, 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出示信息:夹克衫65元, 裤子45元, 短袖衫32元, 短裤28元, 买5件夹克衫和5条裤子) 根据这些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买5件夹克衫和5条裤子一共花多少钱?

师:请大家列综合算式并解答。

生 (汇报) : (1) (65+45) ×5 (2) 65×5+45×5。

【反思】教师在教学时, 往往会直接提供两种算式, 让学生计算出结果并发现相等, 然后再总结出规律。这样的教学必然导致学生脱离实际意义, 只关注算式的外在形式。

学生学习乘法分配律前, 已经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多次接触过本规律, 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片段一中, 教师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挖掘与乘法分配律密切相关的生活实际问题, 设计了给运动员买夹克衫和裤子的情境, 让学生用非常熟悉的两种方法来解决, 促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新知产生亲切感, 有效地激活了学生的已有经验, 从而为规律的发现和理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联系实际问题, 认识规律

【片段二】

师:能说说第一种算法你是怎样想的吗?

生:先算一套衣服的钱, 再算5套衣服的钱。

师 (课件演示) :这个同学的想法是把一件夹克衫和一条裤子先搭配成一套, 有这样的5套, 所以把65和45先加起来, 再乘5, 就可以求出总价。

师:再看第二种算法, 你是怎样想的?

生:……

师:这位同学是把夹克衫和裤子分开来算, 先算5件夹克衫的钱, 再算5条裤子的钱, 然后合起来。

师:刚才同学们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 但结果都一样, 所以这两道算式可以写成一个等式。

师:“买3件短袖衫和3条短裤一共要付多少元?”你会算吗?

生:……

【反思】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解释两种解题方法的意义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但教师在教学时, 往往做不到与乘法分配律很好地结合, 致使学生的认识只停留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

如何让学生对两种方法意义的阐述有利于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呢?片段二中, 教师在让学生充分阐述算式意义的同时, 注重加强其与乘法分配律的联系:一种想法是把一件夹克衫和一条裤子先搭配成一套, 突出一个“配”;另一种方法是把夹克衫和裤子分开来算, 突出一个“分”。如此一来, 促进了算式意义与乘法分配律的有机融合, 使学生初步认识了规律的基本结构和内涵。

三、借助实际问题, 抽象规律

【片段三】

师:请大家回忆一下, 刚才我们解决的这两个问题, 在解题思路上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左边都是两个加数的和乘一个数。

师:那右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生:两个加数分别去乘这个数, 再相加。

师:通过观察比较这两种方法的算式, 我们发现, 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 就等于先把两个加数分别乘这个数, 再相加。

【反思】引导学生抽象规律, 往往是借助多个等式来进行的。这样, 学生抽象规律的基础就是算式形式上的共同点, 而不是算式的实际意义, 自然就造成了意义认识的缺失。

片段三是在解决两个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总结的, 借助让学生找解题思路的共同点, 明确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的意义, 再通过让学生找不同思路的算式各自具有的特点, 从实际问题到数学算式, 抽象出规律。这样不仅使学生感受到乘法分配律与解决实际问题算式的意义关系非常密切, 而且可以借助算式的实际意义来理解分配律的内涵。

四、回归实际问题, 感悟规律

【片段四】

师:请看大屏幕, 这是一块长64米, 宽26米的菜地, 请用两种方法计算周长。

生 (汇报) : (1) (64+26) ×2 (2) 64×2+26×2。

师:这两种方法之间有联系吗?

生:运用乘法分配律就可以由一种方法想到另一种方法。

生:可以把第二种方法变成第一种方法然后再计算, 这样简便!

……

【反思】乘法分配律的教学往往比较注重运用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而忽视回归实际问题, 体会规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 从而让学生失去了进一步感悟规律、提升认识的机会。

片段四中, 在学习了乘法分配律之后, 再回到实际生活问题, 学生就会带着数学的眼光感悟到通常所用的两种方法是有联系的, 而这种联系在结合实际意义的基础上会更清晰, 学生的认识会更深刻。同时, 学生会感受到乘法分配律可以帮助他们想到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有利于他们选择简便的方法, 从中感受到分配律的价值, 做到自觉运用。

3.乘法分配律的教学策略反思 篇三

乘法分配律是乘法三大定律(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中最难的。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两者形式相似,因此学生容易理解应用。但是学生在学完乘法分配律后,部分学生把乘法分配律与乘法结合律混淆,比如出现如下错误:①25×(4×78)=25×4+25×78;②72×125=(8×9)×125=8×125+9×125;③25×125×4×8=25×4+125×8;④99×87=(100+1)×87。反思学生出现以上错误的原因,我觉得是乘法结合律和分配率的模型还没建立起来,第二,括号对学生的影响(分配律和结合律都用到括号),再反思我的教学,结合律的模型没建立起来,应该增加结合律的变式练习。教材只出示:a×b×c=a×(b×c),在总结时,应该补充a×b×c=(a×c)×b;a×b×c×d=(a×c)×(b×d),增加一些4个数,5个数等的拓展练习,让学生深刻理解结合律的算式特征,就是连乘,括号仅仅代表某两个数先算。在结合律的模型建立起后,再学习分配律。那么选用什么教学策略来理解归纳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呢?

策略(一):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用点子图建立分配律的模型

可以出示如下例题:同学们课间操比赛,男生6列,每列7人,女生4列,每列7人,一共有多少人?

男 女

课件出示上面的点子图,问,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先球什么,再求什么,你能列出不同的综合算式吗?

生1:6×7+4×7

生2:(6+4)×7

通過观察:发现6×7+4×7=(6+4)×7或(6+4)×7=6×7+4×7

归纳出:两个数的和一个数相乘,可以先分别相乘再相加。

最后再变式练习:①增加一列男生,一列女生,让学生写出等式:(7+5)×7=7×7+5×7

②男女生的列数不变,每列改为8人,让学生写出等式;(6+4)×8=6×8+4×8

有了以上的直观模型,最后抽象出分配律的符号模型,即(a+b)c=ac+bc

策略(二):整合改编教材的例题。

人教版的教材例题是这样呈现的:

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是4人负责挖坑种树,两人负责抬水,浇树,每组要种5颗树,每棵树要浇两桶水,问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参加此次活动?

根据以上问题情景可知:先算一组要多少个人,再算一共有多少名学生,(4+2)×25

还可以这样算,4×25+2×25即分别求挖坑种树的人数,抬水浇树的人数,再相加求总人数。从乘法的意义角度来讲:25个6相当于25个4加上25个2。而如何把25个4与25个2合在一起得25个6呢?学生从乘法意义角度理解是非常困难的,即使是老师也很难理解把25个4与25个2合在一起是25个6。所以教材所给的文本是从解决问题的角度理解,不能把它跟意义角度理解很好的结合。我觉得应选用学生易理解的问题情境来建立分配律的表象。于是我在教学时选用新的文本信息:

例1、一支钢笔25元,李老师第一次买了10支,第二次又买了4支一共用去多少元?

根据以上问题情景可知:25×(10+4),是先求一共买了多少支,再求总价。而25×10+25×4是分别求第一次和第二次的用的钱,再求总价。

学会既能理解两种方法,又能从乘法的意义角度轻松理解算式的意义。即:25×(10+4)=25×10+25×4,左边表示14个25,右边表示10个25加上4个25(一共也是14个25)。这样就很容易理解把14个25分为10个25与4个25的和。所以这样的问题情境是一举两得的,即是解决问题,又能轻松理解意义。

接着再出示这样的问题情境:

例2、学校购买校服,上衣每件65元,裤子每件35元,买九套要多少元?

学生易列出以下算式:65×9+35×9=(65+35)×9,而此算式的意义是:9个65与9个35合起来是9个100。

例1,前者是把相同加数的个数分成10和4

例2,后者是把相同加数65与35合起来。

最后把分配律和乘法竖式结合起来。如:一共有12箱酒,每箱有24瓶,那么共有多少瓶酒?方法一:口算(24×10+24×2=288)。方法二:笔算(在竖式中找到分配律的影子)。

在理解以上等式的基础上,这时可以让学生仿写几组类似的等式,大胆学写几组,突破思维定势,让学生学会分与和,这不一定是简便时才用到,而是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在模仿中找规律,尝试归纳出基本模型。

如:(36+85)×9=36×9+85×9

(478+361)×326=478×326+361×326

(415+a)×18=415×18+a×18

最后任然归纳出符号模型,体验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洁性。

总之在教学乘法分配律第一阶段时,先要注重内涵的理解,然后才是外形结构的建立(乘加,乘减算式),由具体到抽象,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内涵。

当完成分配律的新课,建立起模型后,第二阶段是乘法分配律的变式拓展应用。

如:46×132-46×32

38×99+37需要通过转化才能应用

101×48=(100+1)×48(也需要转化才能应用)

所以,一定要在结合律的模型建立起来后,再学分配律,不能操之过急。并将分配律与结合律进行对比练习25×(8+4)25×8×425×125×25×8与25×125+25×8,建议最后才进行对比练习。

4.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篇四

乘法分配率的结构特点,即两数的和乘一个数(先加后乘)=两个积的和(先乘后加),使学生从表象上进行初步感知。从而理解(4+2)×25=4×25+2×25是相等的,即左边表示6个25,右边也表示6个25,所以(4+2)×25=4×25+2×25。

2、注意区分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的特点,多进行对比练习。

乘法结合律的特征是几个数连乘,而乘法分配律特征是两数的和乘一个数或两个积的和。在练习中(40+4)×25与(40×4)×25这种题学生特别容易出现错误。为了学生更好地掌握可以多进行一些对比练习。如:进行题组对比15×(8×4)和15×(8+4);25×125×25×8和25×125+25×8;练习中可以提问:每组算式有什么特征和区别?符合什么运算定律的特征?应用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吗?为什么要这样算?

3、让学生进行一题多解的练习,加深学生对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的理解。

5.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篇五

开始的时候,学生回顾运算律的时候出现了小的问题,让我有一点束手无策,导致后面的复习题忘记出示,课堂环节被遗漏。

教学新课的时候,学生的列式不是我想要的算式的形式,我就直接写出我想要的算式的形式了,其实这个时候可以用乘法交换律变成我想要的形式,同时,我也在想,知识应该是灵活的,我也应该写出学生说出的那种形式,因为这是学生自己列出来的式子,他自己肯定能理解的,但课上我的做法就有点急于求成,有点生搬硬套了。

小组讨论的时候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本来我认为这节课学生应该很快地发现等式两边的特点的,也能很快地说出它们的共同点的,但上课的时候,小组讨论中我发现,学生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发现这些算式的共同点,即使有些同学发现了一些特点也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出来,课后反思了,我发现自己的问题设计的不好,学生不能明白地知道该从哪里入手,是比较数字上面的关系,还是观察式子上的关系,还是看符号上的关系,所以导致学生不知道该怎么说,还有一点重要的原因是我在讨论之前比较例题中的等式的时候没有清楚地讲到让学生观察等式的运算顺序,导致学生不会说。另一方面,对于将等式抽象成一个字母表示的式子本身不是什么难事,但还要讲出抽象的过程,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有一点难度,学生能感觉出来就是这样写,但说的有理有据真的很困难。所以在我们的教学中,我们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说出他应该有的想法就很好了,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应尽量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说出自己的想法,同时也要注意小组讨论的程度问题,提出适合学生的、有效的问题是很有必要的。

练习中,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要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把每一题的设计意图理解清楚,根据题意正确地进行计算,并掌握做题的方法。

6.《乘法口诀表》的课后教学反思 篇六

《乘法口诀表》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在自主整理乘法口诀表的过程中,培养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教学难点是通过应用1-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逐步熟记乘法口诀。

我在教学时,先让学生背一背1~9的乘法口诀,由“几的乘法口诀有几句?”引导学生想象:把1~9的乘法口诀组合的一起,会是一个什么样?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乘法口诀表在学生头脑中建立一个表象,并在前面学习了1~6的乘法口诀表的基础上,自己试着在头脑中画一个1~9的乘法口诀表,了解乘法口诀表的规律,为下一步发现乘法口诀表的规律做个铺垫。

接着让学生分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其中的规律,然后小组分别汇报自学结果,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横看、竖看、斜看、拐弯看,发现规律。以小组为单位,先在小组里说,然后在全班交流。

7.“乘法分配律”数学模型的建构 篇七

一、探究现实问题,初步感知数学模型

出示主题图:

师: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1:我看到了工人师傅在墙上贴瓷砖,左面墙上已经贴了9行瓷砖,每行4块。右面墙上也贴了9行瓷砖,每行6块。

生2:左面墙上一共有多少块瓷砖?右面墙上一共有多少块瓷砖?

生3:两面墙拼起来一共有多少块瓷砖?两面墙相差多少块瓷砖?

师:面对一个情境,大家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真能干。我们先来研究:两面墙上一共贴了多少块瓷砖?该怎么解决呢?请独立思考,再汇报交流。

学生汇报。

生1:4×9+6×9=90(块)。4×9求的是左面墙上瓷砖的块数,6×9求的是右面墙上瓷砖的块数,加起来,就求到了瓷砖的总块数。

生2:(4+6)×9=90(块)。4+6求的是把两面墙拼在一起一行有多少块,再乘9求到9行一共有多少块。

师: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两种方法得到的瓷砖块数相等。

师:所以,我们可以用等号把它们连起来。

板书:(4+6)×9=4×9+6×9

数学源于生活。从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初步感悟数学模型源于生活,并且是他们“独到的发现”,更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图形的出示,既是探究、建立数学模型的显性依据,同时,对于研究、建立“乘法分配律”模型也更有直观的说服力。

二、提供充足时空,深入理解数学模型

师:两个不同的算式,结果却相等,你知道其中的奥秘吗?结合图形说说你的想法。

课件展示图形动态变化,学生根据图形作出解释。(如图2)

生1:竖着看,一列有9块瓷砖,共4+6=10列,表示10个9相加。4×9+6×9是4个9加6个9,也是10个9相加,所以结果相等。

生2:如果横着观察,一行有1个4和1个6相配,9行是9个4和6的和,(4+6)×9是9个(4+6),4×9+6×9是9个4加9个6,也是9个(4+6),结果相等。

师:看来不管是竖着观察,还是横着观察,用乘法的意义都能解释为什么这两个式子存在相等关系。想一想,还有其他的分拆方法吗?换一种拆分的方法,是否也存在等式?自己动手分一分,写出相应的等式,在小组里交流。

生1:我们是竖分的,又得到了四种分法,等式分别是:(1+9)×9=1×9+9×9;(2+8)×9=2×9+8×9;(3+7)×9=3×9+7×9;(5+5)×9=5×9+5×9。

生2:我们是横分的,得到四种不同分法,等式分别是 :(1+8)×10=1×10+8×10;(2+7)×10=2×10+7×10;(3+6) ×10=3×10+6×10;(4+5) ×10=4×10+5×10。

充分展开学生的思维过程,把模型的建构建立在丰富的经验积累与数学理解之上,就为学生真正把握模型内涵、数学本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深入的探究、多层面的举例,为学生探索规律、建构模型提供了思维路径。

三、抽象形成规律,建构完善数学模型

师:观察这些等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1:这些算式既可以合起来算,也可以分开算,无论是合起来算,还是分开算,得数都一样。

生2: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用这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生3:可以用字母表示:(a+b) ×c = a×c +b×c

师:你太厉害了,把这些等式的共同特征都用字母表达出来了。这个规律是偶然的巧合还是必然的规律?

生1:我们可以借助刚才的长方形图来解释,两个小长方形的长分别是a、b,宽是c,那么大长方形的面积可以用(a+b) ×c表示,也可以用a×c +b×c来表示,所以(a+b) ×c = a×c +b×c。(如图3)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大家通过努力,发现了数学上一个重要的运算定律———乘法分配律。

由具体实例抽象、上升为字母公式,由松散的个例上升为严谨的数学结论,经过不完全归纳,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效地建构出解决问题的数学模型———乘法分配律,看似轻而易举,实则前面的铺垫探究功不可没。

四、拓展知识结构,内化提升数学模型

建构“乘法分配律”数学模型的意义不仅仅是掌握其外在的、显性的公式,更重要的在于如何把这种数学模型深深地建构在学生的数学结构中,当需要时,即可将这个模型用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实际教学中,有必要引导学生在基本模型的基础上,对规律进行合理的联想和必要的拓展与深化,引导学生继续思考:乘法对减法有分配律吗?多个数的和乘同一个数还存在乘法分配律吗?让原来的模型再次生长,丰富和深化学生对乘法分配律内涵的认识。

师:像(a+b)×c=a×c+b×c这样的等式我们可以看作是一个数学模型。如果要求“两面墙上的瓷砖相差多少块?”能依照刚才的学习过程,也来建立一个数学模型吗?

生1:可以列出两个式子6×9-4×9和(6-4)×9,这两个两个式子的结果也相等。如果再举两个例子,也可以发现这样相等的规律,所以可以用字母表示:(a-b)×c=a×c-b×c。

生2:对于这个数学模型,我也可以用乘法的意义来解释,(a-b)个c等于a个c减b个c。

师:如果让图3继续生长(如图4),能否用字母来表示:你新的猜想?

生:(a+b+c) ×d = a×d +b×d+c×d

8.《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篇八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54-55页

教学设计:

一、复习引入,温故知新

1.同学们,还记得加法、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吗?请用字母表示出这些运算律。

2.课件出示(口算、说明口算方法)

125€? 25€? 25€?€? 7€?€? 2€?€?0

二、创设情境,初步探究

1.出示例题情境图(挂图)

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可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交流,汇报后出示例题问题:一共要付多少元?

2.交流解题思路

问:要求一共要付多少元?可运用哪个数量关系式来解答呢?

学生思考后指名说说题中的单价、数量各是多少,总价是多少。

三、解决问题,感知规律

1.渗透“分”与“配”

提问:要求一共要付多少元?该怎样列式呢?请同学们独立思考,把综合算式列在练习本上。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作进一步的引导。

谈话:老师刚才看到了同学都很聪明,把求总价的综合算式都列的很正确。可老师也看到了有不同方法列出的算式,你想知道和你不同方法是怎么列式的吗?我们来看看和你列出不同的算式(指名回答,师板书。):

方法一:65€?+45€? 方法二: (65+45)€?

=325+225 =110€?

=550(元) =550(元)

提问:方法一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方法二呢?

学生交流后,汇报自己的想法。

谈话:方法一和方法二都是求一共要付多少元,这两道综合算式间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把这两道算式的关系表示出来呢?

学生回答后板书等式:(65+45)€?=65€?+45€?

2.进一步理解“分”与“配”

谈话:通过上面的学习,同学们可能发现了一些规律,请用这些规律把下面结果相等的式子挑出来用等号连起来,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课件出示:65€?+25€? 16€?5+16€?5

16€祝?5+35) (65+25)€?

(23+7)€? 23€?+7€?

展示交流后,教师说明:等式65€?+25€?=(65+25)€?左边就是我们所说的“分”,也就是先分别算出4个65的积和4个25的积,再求积的和;右边就是我们所说的“配”,也就是先把65和25结合在一起,配成整十90,再求积,这样算起来更方便。

要求:按上面的理解说法,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其余两组等式。

四、举例探究,发现规律

1.举例展示

谈话:在刚才的学习中,用“分”与“配”的方法写出了等式,你能参照这样的等式再写出几道来吗?请在练习本上试着写几道。

完成后,把你所写的等式在小组里相互查看一下,是否和黑板上等式形式一样,是否按“分”与“配”的规律来完成的。

展示学生的练习,问:这样的等式能写完吗?有多少个?

2.体验发现

谈话:大家刚才举了很多例子来说服老师,看来,这样的等式是有其内在的规律的。反复读一读、观察、找出等式的规律。

要求:请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你所发现的规律。学生汇报后,课件出示:

(3+4)€? 20€?+20€?3

20€祝?+13) 3€祝?5-5)

3€?5-3€? 3€?+4€?

(13+7)€? 13€?+7€?

用你发现的规律,把上面式子结果相等的用线连在一起。若不能确定的,可以通过算一算来验证一下。

3.揭示规律

谈话:刚才同学们发现的“分”与“配”的规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个新的运算律——乘法分配律。(完成课题)

既然像上面的等式有无数个,写不完,那么我们也可以和以前一样,用字母把乘法分配律表示出来。板书:乘法分配律(a+b)€譪=a€譪+b€譪

提问:通过上面的学习,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更清楚地说说什么叫乘法分配律吗?学生汇报,教师可进一步引导。

小结:两个数的和乘第三个数,可以把这两个数分别和第三个数相乘,再求和。

五、应用规律,练习巩固

1.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再交流,多请几位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指出第二小题、第三小题是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

2.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判断、交流,重点说说第3、4小题。

第3小题:74就是74€?,所以结果就是相同的。

第4小题:公示中字母c对应的数是50,合起来就是50€祝?0+90)。

3.出示第3题。要求学生用两种方法解答,并说说两者之间的联系。

六、课堂总结(略)

上一篇:个人旅游计划方案下一篇:监理工程师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