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程评价的探索与反思

2024-10-01

英语课程评价的探索与反思(11篇)

1.英语课程评价的探索与反思 篇一

论文摘要:评价是一种获取和处理用以确定学生水平和教学有效性的证据的方法,然而传统的终结性评价策略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不利于培养现在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也不利于现代教育目标的实施。只有把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完美的结合,才能克服以上的弊端。为此,笔者在教学之余,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与研究,认为运用任务型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并对学生的学习全过程予以关注和适时合理的评价,才是实施形成性评价的有效途径并做了如下的尝试:1 建立常规评价表,明确评价标准,诱发自主相互评价;2 创设展示平台,树立典型榜样,实施肯定性评价3 调整评价主体 落实指正现微 实施否定性评价。

论文关键词:评价;形成性评价;任务

评价是一种获取和处理用以确定学生水平和教学有效性的证据的方法,它包括了比一般期末书面考试更多种类的证据。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考核与评价,是教学工作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对教学结果的评价。如果没有评价活动的结果,整个教学活动将成为 个只有执行而无反馈的过程,不利于学生学习责任心的培养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在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和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我们充分重视了研究教学大纲,分析教材特点,改进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学习。但是,由于对学习评价缺乏全面的认识,甚至片面地认为终结性评价的典型,即考试,就是评价的唯一手段,所以不少老师是为了高分而教,学生则为了高分而学,反而阻碍了学生提高学习和运用英语能力的提高,出现了“高分低能”和“聋哑英语”等现象。虽然导致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最显而易见的是我们对学生的评价体系存在问题。我们有必要认真反思我们的评价思想,对现行的评价体系进行有效的改革。

一、目前现状:终结性评价策略的诸多弊端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普遍是运用终结性评价手段,即主要是对学生学习的结果进行评价,它是用来对学生的学习做出结论和判断,或者用于证明和选拔。我们常用课堂小测检查学生一节课的学习效果,用单元测验检查学生对某个或某几个单元的知识点掌握得怎样。期中考和期末考的成绩则用于评定学生这个学期的学习情况。升中考和高考更是决定学生前途的唯一考试。

终结性评价手段由于具有可根性(效度)和可靠性(信度)的特点,因此它在“给学生评定成绩,或为学生作证明”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如果用终结性评价作为评定学生学习能力与效果的唯一手段,则与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存在一定的距离。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 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 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新课程标准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发展。它本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点,指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与人合作,培养创新意识以及具备科学的价值观,这些都是英语学科教学应承担的责任。因此对学生学习成效的评价应当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有效结果所进行的整体价值判断。而传统的评价方式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教师的教,忽视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制约着新课程多元目标的实现,制约着基础教育的发展。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编写的《新课程与评价改革》一书明确指出了现行中学英语学生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1 现行的评价与考试制度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忽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学生的天赋千差万别,个性潜能也是各不相同,如果一味地以分数来衡量学生,认为高分的就是“好生”,低分的就是“差生”,这样就会打倒一大批虽然成绩不好,但在其他方面有潜能的学生,同时也限制了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发展,扼杀了学生的个性。

后果:不利于学生发展多样性,扼杀学生个性

2 评价指标单一,过于关注学业成绩的结果,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查;评价方法单调,过于重视纸笔测验,强调量化成绩,对其他考查方式和质性评价方法不重视;终结性评价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只要语言知识点掌握牢,再加上会考试,就能夺取高分,因而学生盲目地死读书而忽略了对英语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高分低能,擅长纸上“谈兵”,这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全面素质要求有很大的差距。

后果:不利于现代教育目标的实施

3 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地位,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现代社会正逐步进入信息化时代,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国际化社会里,一个人必须具备自主发现问题,较好地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善于合作,善于开拓的个性品质。因而我国的教育方针中明确地提出要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目标。而终结性评价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只要语言知识点掌握牢,再加上会考试,就能夺取高分,因而学生盲目地死读书而忽略了对英语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高分低能,擅长纸上“谈兵”,这与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全面素质要求有很大的差距。

后果:不利于培养现在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二 策略探索:形成性评价策略的深层理解

对于上述的种种之弊端,现行的新课程标准对此提出了非常具体可行的解决策略,即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但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中国的一句成语对此做了精辟的注脚---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笔者协同本组同仁对于形成性评价做了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形式性评价的内涵

学习态度 学习态度的主动与被动取决于学生是否明确学习的目标及学习需要。

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包括学习计划的制订及实施、学习机会的创造和把握以及对有效学习方法的探索。

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就是逻辑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思辨能力等

文化感受力 文化感受力就是对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的感受能力。

品格和性格的完善 品格和性格的完善就是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正确认识自己的学习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树立自信,养成和谐和健康向上的个人品格

形式性评价的构成

操作成分 对形成性评价的理解、研究资料的保存、检索以及使用。

知识习得成分 听、说、读、写、译(学习资源、模仿和演练、分门别类,即解悟迁移推断笔记建构总结)

元成分 学习态度(包括学习动机、信心、恒心等)

专注程度(指学习兴趣、激情、是否愿意合作学习)

自我监控(指学习计划、学习时表现的情绪、是否常反省等)

自主学习(包括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自我学习)

形成性评价的类别

按评价的主体分

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

按评价的场合分 课堂表现的评价 包括活动参与、质疑主动、笔记评价、单元学习成绩评价

课外表现的评价 包括课后阅读、活动参与(晚会、英语角、朗诵会、竞赛等)、英语电影观看、英语歌曲学唱、专题小论文。

三策略运用:形成性评价策略的具体尝试: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对形成性评价进行了摸索与实践,并结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个人认为:运用任务型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并对学生的学习全过程予以关注和适时合理的评价,才是实施形成性评价的有效途径。换句话说既要课内,也要关注课外;不仅要在备课中有所考虑,也要在作业批改中有所体现。如果说任务型教学要让学生在“做中学”的话,形成性评价是要引导学生在“评中学”。二者并不矛盾,合理适时的评价能促使学生明白前任务的达成度,并促进他们更好的完成后任务。具体如下:

1 建立常规评价表,明确评价标准,诱发自主相互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尊重学生的个性,人格和创新的精神,教师应以学生的伙伴、益友的身份介入学生的自主学习中,而不是以“长者”的身份居高临下指手划脚。教师应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展开讨论性的评价,营造一种自由平等的氛围,让学生的缺点和困难在自由中解决,让学生拥有创造性地运用知识的机会。任务型学习中的形成性评价使教师不再是惟一的评论家。引导学生自评是对学生的信任和尊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使他们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明确自己的优点与不足,看清努力的方向和目标;他评(互评)能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并在合作中互相帮助、互相启发,从其他合作者中学到长处和优点,取长补短;教师由课堂的助学者,任务的组织者,学生的监督者,转变成学生的伙伴,不再是居高临下的权威和惟一的评论家。那么,怎样设计自评、他评和教师的评价呢?在任务型学习中,教师应对任务有明确、具体的指导,对完成任务后的评论和评价也应有相应的指导。

任务布置:课堂任务。在学习SEFC Book 2A Unit 2 NO SMOKING,PLEASE!时,笔者布置了这样一项课堂任务--以一家庭或某一群体(如同事,同学)为单位,设定其中一人为CHAIN SMOKER,其余的人以各种方法或理由说服其放弃抽烟。

评价策略:他评。完成任务后,用他评的方式进行评价。学生的表演相当精彩--有的以妻子的身份相劝,有的以子女的身份说理,有的以长辈的口吻命令,有的以朋友的语气忠告。但在评价时,学生起初只能用笼统、模糊的语言来描述,如good, interesting, wonderful, well, funny等。

针对这种评价,笔者提出评价必须具体化。如:What are their strong points?What are their weak points? What can be improved? 并给出具体的评价项目(评价表)。

语言 语音、语调是否准确?声音是否清晰,抑扬顿挫,流利?用词、表达是否到位?

肢体语言 目光交流、脸部表情、手势等的运用是否生动?

内容 表演的故事是否真实、新颖、有趣、富有创意?

参与程度 是否积极参与?能否与人合作?

学生有了这些具体的评价项目后,清楚地知道该怎样评价,参与的兴趣和欲望马上表现出来了,评价的语言也生动活泼起来。

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既是参赛者又是评论者。有了这样客观、全面的评论和比较,学生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优点和缺陷,相互学习,不断改进。学生的评价有时出人意料,教学相长在此时得到充分的体现。当然,教师不必限制评价表的内容和形式,如果学生能想到更多的评价内容,那就更好了。

2 创设展示平台,树立典型榜样,实施肯定性评价

在课堂内外,在很多时候,学生完成了你布置的任务,却没有合适的机会展示他们的成果。这会大大降低他们以后参与并完成任务的积极性。另外,教学实践证明,教师肯定性的评价对学生学习的进步与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无论何种形式的评论和评价,榜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任务型学习中的评价在关注结果的同时,也关注过程,它的多种形式的评价手段使任何学生都可能成为某方面的典型和榜样。向榜样看齐,向榜样学习是共同进步和发展的开始。只有大部分学生提高了,才是真正的提高。那么怎么来展示他们的成果,是我们教师所应思考的。我校的一些做法如下:

任务布置一:本学期在课外学唱5首英语歌曲。

评价策略:比赛式的评价。利用课外或课堂举行歌曲演唱比赛,对出色者予以小小的奖励,即使一颗很便宜的水果糖也行;并推荐他们参与年级、学校、乃至县市级别的比赛。如果你这样做了,你可以想象学生的参与热情。

任务布置二:在学完SEFCBOOK3 UNIT5 ADVERTISING的阅读文章后,让学生完成相应的任务--分小组用英语制作一个介绍本地特产如橘子、草莓、板栗,或者某个你所熟悉的本地产品的广告。

评价策略:展览式的评价。把比较以及非常出色的广告张贴在公开场合或班级的墙报或黑板上。如果可能,把出色的广告推荐给当地的农业局或外经贸局,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如果你这样做了,你可以想象学生的那份自豪感。

任务布置三:学生每星期听写磁带录音一次,并作自评。如听写5段小对话。自评内容包括:1.时间(听写所花的时间)。2.听的遍数(不限定遍数)。3.是否独立完成,有无使用词典、课本或叫别人帮忙等。4.不能听写下来的内容做上标记或空行。

评价策略:典型式评价。

任务完成后,先由教师批阅。但教师的批阅并不是把学生的错误一一指出,写上正确答案,而是收集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信息,找典型和榜样,让他们来带动其他同学。如:A同学语法概念清晰;B同学词汇量丰富,拼写基本无错误;C同学语音辨别能力较强,对连读、弱读的单词分辨得清清楚楚;D同学上下文推测分析能力较强;E同学书写整洁、优美。然后教师告诉学生正确答案,同时对以上收集、观察所得的信息分类向学生作出评价,树立本次任务中的榜样和典型,告诉他们A、B、C、D、E同学在哪一方面做得比较好或很好。其实学生在听完教师的对这5位典型的评价后,自然找到了自己的不足。这时教师抓住时机,让学生再作自评和修正,如没能听写出来,是语法、语音、词汇的原因,还是分析能力的原因等。如还有疑问,可以询问教师和A、B、C、D、E等榜样同学。

3 调整评价主体 落实指正现微 实施否定性评价

如今,人们已意识到肯定性评价能鼓励、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求知的欲望,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告诉我们,必要的指正、批评和挫折在青少年的成长发展过程中也是必不可少的。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发现,如今很多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并不像人们想像的那么弱。相反,他们会很乐意、很坦然地接受来自教师尤其是同年龄段的同学的善意的批评、指正、指瑕。教师对于因非智力因素引起的错误,如懒惰、粗心、自私、无责任感、难与人相处、无合作精神等,不能视而不见,任其发展,而应该及时指出,运用适当的评价手段,对症下“药”。而对于智力因素的错误,可以通过指瑕、指正等使其完善或完美。任务型学习中,对于读和写的评论和评价,本人作了以下尝试

任务布置:写一篇英语作文。

评价策略: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同伴评价 起始目的:否定 最终目的:在否定中进步

操作过程:先布置作文任务,上交后挑选出不同水平、不同档次或不同风格的三篇作文,打印后分发给学生,让学生修改、评价(可以任选一篇、两篇或全部)。教师给出部分评价的内容。如:文章是否完整;词汇运用是否恰当;时态和语态的运用是否合适;人称和主、谓、宾语是否相对应等等。学生也可以自己设计评价的项目。评价完毕后写上评语,然后上交,教师再作第二次修改。教师的评价和修改则是对原文和学生的评价作评价。这样,对一篇文章的两次修改或评改,也许会截然不同。教师在批阅的过程中,不仅与文章的作者对话,而且与学生评论者对话。教师与学生同时给原文作者指瑕、显微并指正,加强了和学生的交流,使学生能清楚地比较原文、第一稿的修改和评论及教师的评论,加深印象,促进相互的了解。有些学生还会就师生间不同的修改和评语与教师和同学展开讨论。

另一种方式是作文互改。学生写完作文后,任选班里一位同学与之交换作文,互相修改、评论对方的作文;或两个平行班之间,交换文章修改、评论,之后上交,教师再作第二次的批阅。大多数学生对同龄人的批评和指正是欢迎的,因为他们深信,只有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人才会进步。

结束语:“教学有法无定法,贵在得法”,形成性评价的方式还有还多,如课堂观察,学生档案,问卷调查,访谈,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等,还可以是分散式也可以是集中式;可以是团队进行,也可以个别评测。总之,进行形成性评价的时候,要有计划地割据教学内容灵活设计,做到持之以恒。

英语中的评价作为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得到进一步的加强,这对将来英语教学,甚至对下一代人英语水平的提高,都有其不可估量的作用与价值。当然,教育教改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王蔷“面向21世纪义务教育阶段外语课程改革的思考与意见” 《中小学外语教学》(.8)

2.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研制工作组“关于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的设想” 《中小学外语教学》(.1)

3.《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2.英语课程评价的探索与反思 篇二

(一) 评价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1. 评价指导思想

高中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为了学生的升学和就业做准备。根据英语学科的特点, 评价应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建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2. 评价原则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英语学业评价应遵循如下原则:

2.1素质教育是高中英语学业评价的指导方针。

2.2强调发挥被评价者——学生的主动性,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评价中来。

2.3控制和减少考试的次数, 减轻学生负担。

(二) 评价标准

1. 听说能力评价标准

听说能力的评价主要有;语音、语调、表达的流利程度、听力理解、用词是否恰当等诸多方面。具体如下:

优良:只有个别语音、语调不准, 但不影响理解;表达比较流利。

合格:有一些语音、语调不准, 但基本可以听得懂;表达有些停顿。

2. 阅读能力评价标准

阅读能力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对阅读速度的评价、对阅读技巧的评价、对语言及词汇知识掌握的评价等。具体如下:

优良:有丰富的词汇量, 但对有些生僻的词汇或短语有可能理解困难;能够顺畅地进行独立阅读。

合格:掌握基本的词汇量, 对常见的语言结构和现象能够基本理解;基本能进行独立阅读。

3. 写作能力评价标准

主要包括:单词拼写、语法运用是否正确、内容、逻辑性、标点符号等诸方面, 具体内容如下:

优良:单词拼写与标点符号完全正确;能够正确运用所学过的语法, 但有个别错误;内容新颖。

合格:单词拼写与标点符号有一些错误;语法运用有一些错误;内容没有新意。

(三) 评价工具

模块学业成绩评价体系分为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两大部分。

1. 过程性评价工具

过程性评价工具包括问卷调查、成果和作品、考核表、录音和录像等。

2. 终结性评价工具

模块终结性评价工具包括口试和纸笔测验。

口试最好采取主考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方式。形式可分为:对话、朗读文章、描述图片、情景交际、讨论话题等不同形式。

纸笔测验的内容包括:听力理解、单项选择、阅读理解、完型填空、写作等。

二、高中英语新课程学业评价方案的实施过程

高中英语学业成绩评价体系主要由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下面以必修模块Ⅰ为例加以说明。

(一) 过程性评价

1. 评价方法

对于模块Ⅰ进行两次过程性评价, 每次为50分钟。将班级学生分成5-7人的小组, 每个学生先填一张表格, 陈述自己在这一模块中的学习情况, 学生先根据自己在本模块中的学习情况和所取得的成果自评等级, 然后将评价表交给小组长, 小组长组织其他组员对之进行评议, 之后小组长根据每个组员的自评、小组总评和平时表现给出客观、公正的建议, 然后交给任课教师, 任课教师签名后存档, 将之放入学生成长档案袋中。

2. 成绩评定

模块Ⅰ共三个单元, 过程性评价为两次, 大约三个星期进行一次。最终的成绩根据两次评价的成绩而定, 以鼓励为主, 如两次成绩分别分A、B, 最终成绩定为A。

(二) 终结性评价 (模块Ⅰ测试)

1. 测试目标

检测学生对本模块中的时态、语态、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等语法知识及重点词汇的掌握情况。

听:根据模块Ⅰ的听力教学内容, 听力试题的考察话题要涉及Expressing Preferences, Expressing Opinions, Showing Surprise and Asking for Repetition。

说:口语测试主要是对语音、语调、语言的流利程度, 表达的可理解度, 用词是否恰当以及行为表现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读:阅读测试重点包括:把握文章的主旨, 抓住细节, 寻找具体信息, 能够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测生词词意。

写:写作试题的设计要符合高一学生现在的语言水平, 文章长度可控制在100词左右。

2. 测试方式及试题设计

测试方式:口试和笔试。

口试时间为8-10分钟, 笔试时间为110分钟。

题型:口试——考生以抽签的形式选择其中一套试题。试题内容分三部分:

(1) 读指定的文章。

(2) 描述图片或按指定的话题发表自己的观点。 (3) 考生与主考教师进行口语对话。

三、高中英语新课程学业评价方案的实施效果与反思

(一) 新评价方案的实施效果分析

对模块Ⅰ实施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后, 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热情明显高涨, 学习主动性明显增强, 教师的教学质量也明显提高。

第一, 这种新的评价能帮助学生看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 从而获得成就感, 增强自信心, 成为主动学习的动力。

第二, 这种新的评价方式也能够帮助学生反思自己的不足, 吸取其他同学好的方法和做法, 从而重新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 进而取得英语学习的全面进步。

第三, 能够帮助教师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从而便于教师反思和调整教学行为, 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二) 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第一, 很多学生只重视终结性评价, 并没有真正重视过程性评价, 只是敷衍了事。因此, 教师应在平时加强对学生评价意识的培养并进行监督。

第二, 评价时分成5-7人一组不是很科学, 因为人数太多不利于学生间的相互了解, 建议3-4人一组, 这样能够提高评价的效果。

第三, 如有走读学生, 应该让家长填写情况反馈表。家长根据学生在家的学习表现, 对孩子、学校、教师提出希望和要求。

参考文献

[1]高凌飚.普通高中课程模块学业评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王秀平.高中英语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案的探索[J].教育论坛, 2005 (4) .

[3]冯华.新课程理念下的学业评价[J].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4 (1) .

[4]张健.创新学业评价:以学论教[J].四川教育, 2003 (1) .

3.英语课程评价的探索与反思 篇三

关键词:作文评价;二次评价;二次作文评价

在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过程中,不管是教师的教学理念还是教师的教育行为都发生了变化,再加上中考试卷中书面表达所占比重的加大,英语习作受到了教师空前的重视。但是在教学与评价过程中仍然存在这样和那样的误区,如学生只重视写作过程而忽视修改过程,教师只重视对作文的批阅而轻视对学生作文过程的跟踪,大多数教师坚信“精批细改”的有效性,普遍采用这一批改方法,批改过程中强调面面俱到,教学模式机械固定,从而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逐步丧失了写作的主动性。这些就决定了传统作文评价方式费力耗时而成效较低。因此,我们迫切地需要对其进行改革,寻求一种高效、实用的作文方式,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谈谈对英语作文进行二次评价的认识。

一、二次作文评价方式简述

对英语作文进行二次评价的基本模式是:学生写作-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第一次评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二次创作-教师实施二次评价-将结果记入档案袋-记入学生的平时成绩。其理论依据如下:

1.新课程的评价理念

(1)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所有学生发展的理念

在新课程之中,承认并关注学生在认知发展过程中的个性差异,其发展水平各不相同。对作文进行二次评价就是给学生创造二次写作的机会,考虑到学生成长过程的不同和发展的可能,以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已有的知识层次为基础,促进每个学生能力上的进步与发展。

(2)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注重过程性评价的理念

在新课程中,评价的重心由关注结果转向探究过程、求知过程,在此过程中使学生经历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合作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3)倡导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理念

在新课程中,我们强调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提倡教师与学生之間的交流与互动,倡导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多方共同参与教学评价,从而实现学生由被动地接受评价到主动地参与评价的转变。

2.建构主义教学的理论研究

建构主义教学观是以建构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我们重视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倡导和要求学习者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积极地与外界教育环境发生交互作用,从而实现知识的主动建构过程。

二、对英语作文进行二次评价的实施过程

1.对学生进行分层和分组

在学期开学之时,根据班内学生的英语基础和作文水平的不同,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然后根据学生的分层情况和学生在教室中的位置以就近原则组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之中都应该包括各个不同层次的学生一名,而相邻的两个小组则成为互助小组。

2.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写作过程

在进行写作之前,教师引导各小组通过不同的途径查找相关资料,然后指导和组织进行讨论,要求学生自己负责小组讨论的记录、总结与汇报。小组讨论结束之后,教师组织各小组进行交流,使全班学生初步形成共同的观点,最后让学生自主完成作文。当然,小组之间的合作可以在课上进行,也可以利用课下时间开展。

3.二次写作与二次评价

教学实践中发现,对学生而言二次作文是一种“负担”,因此为了保证学生对二次作文的兴趣,我们在进行二次评价之时,必须注意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切不可对所有学生实行统一的评价标准,对作文基础较差的学生应该适当放松要求,在肯定其进步的同时引导其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4.开展学生英语写作档案和平时成绩的竞赛

为提高学生进行英语习作的积极性,我们应该为每一个学生建立写作档案袋,收入学生自己认为优秀的习作,并定期举办优秀作文评选,将优秀作文张贴在教室的明显位置,而特别优秀的作文则可推荐到相关报纸杂志之上。当然我们还可以开展小组竞赛,将每次的优秀作文计算成平时成绩记入各学习小组的竞赛表中,并对优秀的学习小组进行表彰。

三、实施建议

二次评价对学生作文能力提高的促进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但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还需要我们注意如下两个问题:

1.减少作文总量,精选作文题目,否则作文过多就会成为学生的一种负担

2.注意保持学生进行二次写作的兴趣

这就要求教师做好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及时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

4.英语课程评价的探索与反思 篇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的“进一步深化幼儿园课程改革,从实际出发,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理念,我根据所在园开展国学特色课程的实践探索,总结了在推行国学特色课程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教学中的一些体会和反思,以期为促进国学进入幼儿园提供一些思路。

一、实施国学特色课程的意义

从小扎根国学,让幼儿从上幼儿园阶段就逐渐开始感受国学,进而实践国学,逐渐从传统中汲取前行的精神动力,并结合社会实践不断地进行新创造,在了解自己传统文化的同时,积极主动地和其他文化之间沟通、交流、整合。只有坚持不断沟通、交流和整合,我们才能在与其他文化的比较中获得对自己文化的新的理解和反思,才能充分吸收其他文化发展的先进成果,才能为自己的创新提供不竭的动力,才能在走向世界的过程中激发出传统文化的潜在生命力和勃勃生机,鉴于此我们要以实际行动积极地去推进国学经典进幼儿园、进家庭的进程。

二、实施国学特色课程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将国学特色课程从理论付诸实践,老师们最大的疑惑是:学习国学经典能促进幼儿哪些方面的发展?如何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如 1 何将国学特色课程渗透在一日生活当中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做了有益的思考和尝试。

问题一:幼儿园国学经典能促进幼儿哪些方面的发展? 幼儿园的国学课程主要是诵读经典,说文解字和知行合一。常规的教育可以教会幼儿各种生活的技能,但并没有足够重视教会幼儿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但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方面又有什么积极意义呢?

事实证明:学习经典后为幼儿的习惯培养奠定了根基。如:《弟子规》中“食不言 寝不语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物虽小 勿私藏 借人物 及时还”等关于个人卫生、礼貌、读书、等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让幼儿明白了“圣人的样子” 提高了幼儿在行为上的是非、美丑、好坏的辨别能力,巩固了他们已接受的道德知识,从而最终达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学习诵读经典的过程幼儿类似念唱,眼睛看经典文字,是透过视觉作用来刺激大脑,开发智力,提高了幼儿的专注力。朗朗上口的国学经典词句也可以提升幼儿的记忆力、理解能力。幼儿能够熟练背诵,幼儿在幼儿园阶段正是记忆力发展的敏感期,在此时期常读、常诵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另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诵读的兴趣就可以快速的增加幼儿的识字量。把识字变成简单的事情。

问题二:如何将国学特色课程渗透在一日生活当中?

国学经典中许多教育内容本身就是一些行为要求和道德要求,需要教师在专门的诵读之外,在一日生活中渗透国学的教育就很必要。我们通常的做法是: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的小细节教育幼儿从小就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幼儿每天来园见到教师同伴问早问好,吃饭不掉米粒,自己事情自己做,拿空杯子也要用双手等等,我们还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点,针对孩子的爱好来渗透,如:在幼儿的体操编排中把国学经典《弟子规》融入其中,朗朗上口的诗句,深受孩子们的喜欢,孩子们参与间操的热情也提高了。为了将好的行为习惯进一步固化,我们还将国学教育渗透在家庭生活当中,例如开辟主题墙“《弟子规》你今天做到了吗?”将《弟子规》提到的一百一十三件事掰开了揉碎了制定成周主题目标告诉家长,如经典中的“出必告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主题,我们就要求幼儿做到自己独立做事之前要告诉自己的父母,出门前或回家后要和父母打招呼,每天回家后都要将自己在幼儿园学习到的内容跟父母复述一遍。每周家长都会根据幼儿在家的表现通过写纸条或者拍照片的方式反馈给老师,由老师再进行表扬。从而幼儿不但在园里知仪懂礼,在家里也变了,懂得为下班的父母端上一杯茶;吃完饭主动收拾碗筷、扫地;对长辈的礼貌行为表现也多了。

问题三:如何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

在整个社会出现了人文精神缺失,精神家园荒漠化严重背景下,家长对国学有期待但是不了解,还有些家长对于孩子学《弟子规》等 3 经典有所疑虑。其中最大的担心就是:学习经典的孩子,走向社会后会不会吃亏?会不会与社会格格不入?

我们通过实践得出结论: 这种疑虑实际是家长并没有深入学习领会经典的内涵而产生的学习了《弟子规》的孩子,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透过他对善恶的了知,明白怎样做人才是对的。自然对各种各样的行为有敏感而清晰的判断能力,能很好地把握自己和选择良善的朋友。学做《弟子规》的孩子是让家长放心、安心的孩子。另外细读《弟子规》文中的每一条,找不出与社会人心不符、与社会格格不入的内容。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教师要重视与家长的沟通,教师可以有意识的引导家长观看一些国学专家关于幼儿教育的讲座,也可以让家长共同参与老师的教学,对教师的教学提出建议,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园老师经过教育理念的学习,能从容应对家长提出来的国学教育上的问题,而家长听了专家演讲了解了国学教育的精髓就更容易与教师的产生教育思想上的共鸣,会使得双方之间的沟通变得容易,家长以身作则、树立榜样,给幼儿一个宽松、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更有益于幼儿园国学特色教学工作的开展。

三、对国学特色课程实践的反思

虽然我们在国学特色课程的探索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从国学特色班学习的幼儿在行为规范,孝顺父母,学习习惯,识字量等方面都 4 优于同龄班的孩子,国学课程的实施对切实督促教师提高文化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也确实有很大帮助,然而教师仍处于不断的摸索当中,其教学的方案做的仍有待改善,在理论上还缺乏认识,或者在设计课程当中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影响了幼儿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如何将国学特色课程更深入的进行下去,推广开来是今后我们必须关注并着力探索的方面。它需要教师在掌握一定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幼儿特点与发展水平,根据不同幼儿实际,确定目标,选择内容与方法途径,设计出适合幼儿发展的课程,并组织实施,以促进幼儿发展。只有这样,国学才能更好的做下去,而不是流于形式,是真真正正的利于孩子一生的学问。

总之,我园国学特色课程的实施,使幼儿的活动空间、教师的创造空间、幼儿园的生存空间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依旧只是刚刚迈出了第一步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思考和解决,许多方法和途径需要进一步尝试和探索。著名哲人黑格尔曾经说过:“传统并不仅仅是一个管家婆,只是把它所接受过来的忠实地保存着,然后毫不改变地保持着并传给后代。”确实如此,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灵魂和国家的精神家园,它不仅积淀着一个民族和国家过去的全部文化创造和文明成果,而且蕴含着它走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基因。如何开展国学特色课程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诉求仍需更多的幼儿园和研究者的共同努力,我们仅在此抛砖引玉,期待有更多的声音出现。

5.英语课程评价的探索与反思 篇五

一、语法教学的重要性

语 法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语言技能和提高交际能力的任务。英语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四者与语法都有密切的关系,语法具 备生成力,学会一种语法规则可产生出无穷无尽的句子。那么,掌握语法是提高英语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必须重视语法教学,不断探索教学方 法,提高语法教学质量,为提高英语教学的总体水平打下牢固的基础。

二、任务型教学与语法教学

任务型教学强调在“做中学,用中学”,即倡导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各种任务活动,让学生学会用英语做事,并在做事的过程中学习语言,形成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到:“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帮助他们形成以能力发展为目的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和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要为学生独立学习留有空间和时间,使学生有机会通过联想、推理和归纳等思维活动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获得经验,增强自信,提高能力。”“要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内外学习活动,使学生在参与交际活动的过程中形成交际策略。” 然 而,至今仍有部分教师固守传统的语法教学理念,将大量课堂时间用来讲解语法知识,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上述做法与新课程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因此,正确 领会新课程精神,优化语法教学的方法,避免语法教学走极端,是英语语法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下面我将结合一堂英语语法随堂课谈一点感悟。

三、两次语法教学实例的设计与反思 1.教学背景(1)学情分析:

上课课型:高中英语随堂课—“倒装句”语法课(2)教学内容分析:

人教版NSEFC M5U4的主题是“Making the News”,阅读课My First Work Assignment讲述了Zhou Yang在一家英语报社第一天上班时,和上司Hu Xin的谈话,引导学生了解新闻工作者应该具备的素质,新闻采访的基本程序以及采访时要注意的要点等等。文章里出现了四句倒装句:

“Never will Zhou Yang forget his first assignment at the office of a popular English newspaper.”

“Not only am I interested in photography, but I took an amateur course at university to update my skills.”

“Only if you ask many different questions will you acquire all the information you need to know.”

“Here comes my list of dos and don’ts.”(3)教学目标设计:

①教学内容: NSEFC M5U4 Making the News, Grammar: inversion ②教学目标:

•learn the two forms of “inversion”— “full inversion” and “partial inversion”;• grasp inversion and learn to use it in various real life situations.(4)学生基本情况:这是高二的第一个学期,文理平行班刚分不久。高二(6)班是文科班,英语基础较好,高二(8)班是理科班,英语基础比较差,能开口讲英语的同学寥寥无几,但两个班的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都是比较高的。而且大部分学生都能主动复习课文My First Work Assignment,记住成长为一名好记者需要的基本素质。同时,根据教师的要求,背诵并默写文中提到的四句倒装句(见教学实践,只让他们背诵,并未告诉他们这是倒装句)。2.第一次语法教学实例

在高二(6)班,我采用了PPP教学法,就是:(Presentation)展示语言材料,(Practice)对语言进行实践,(Production)自由运用、产出。

Step one: Lead in and Presentation;

Lead into the topic—“inversion” by going over the text “My First Work Assignment”, especially by asking and answering some basic skills on how to become a professional journalist.While reviewing the major information, present the inverse sentences on the screen.“Never will Zhou Yang forget his first assignment at the office of a popular English newspaper.”

“Not only am I interested in photography, but I took an amateur course at university to update my skills.”

“Only if you ask many different questions will you acquire all the information you need to know.”

“Here comes my list of dos and don’ts.”

Present the related sentences in normal order, ask students to compare and discover the differences.Then conclude and lead into “inversion”.其次,运用演绎法讲授倒装的诸多情况,即罗列大量倒装句的语法规则,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现,然后再辅以各种练习巩固,也就是练习阶段(Practice)。

最后,我设计相应的学习任务,进而引导学生如何运用该语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也就是所谓的输出(production)。

First, work in pairs and do exercise2 and 3 on page29

Second, now write down some sentences beginning with the adverbs below.Make them into a story.Then finish that story and write one of your own.There, here, out, in, away, up

There came a loud series of knocks on the door.So I opened it.In the doorway stood a small boy and his father.In front of them was a broken bicycle lying on the ground.“Here’s my son’s bike,” explained the man.最 后,布置回家作业,要求各个小组完成自编的故事内容,并再次复习倒装的句型以及语法规则。我原以为以上的课堂设计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把学生的注意 力引导到掌握语言知识上,而且更加关注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能够让学生在特定的场合和情景中运用语言形式来实现交际的目的;既不脱离教材,又不局限于教 材。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却出现了一些低效现象,值得反思。

第一:学生主体地位不到位

在呈现大量的倒装句的语法规则时候,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忙着抄写倒装的句型、看着呈现的例句,做着重复的习题,没有时间思考,没有机会发言,感到十分的枯燥乏味,而且有一小部分基础差的学生甚至趴在桌上,昏昏欲睡。反思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忽略了“以生为本”的教学中心。在教学中,由于我采用了演绎法,即罗列了大量的倒装句的语法规则向学生展现,然后又辅以各种练习巩固,学生基本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中。因此,教师应把语法规律的发现、讨论、学习和吸收交于学生自己去进行,语法规则是自己“发现”的,学生才感觉到学习语法的乐趣。所以,教师一定要以学生为中心,要善于引导学生用脑子想,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用手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使课堂焕发无限的生命力。

第二:缺乏趣味性

在课堂中,大部分学生都一直在机械地背诵、记 忆,然后强化练习,一堂课下来,既没有高潮也没有低谷,枯燥无味,老师和学生都累得够呛,实际效用无从得知。反思出现上述这个现象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内容 设计。教师罗列了大量的语法规则,为了教语法而教语法,拼命向学生灌输语法规则,学生很快就因枯燥乏味而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语法的时候,要重视学生的参与,教学形式丰富多彩,才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三:教学任务设计难度偏大

在 输出阶段,我提供了文章的开头和放在句首的几个副词,而接下来的都需要学生自己发挥想象空间,自己编写故事。本以为这样的开放性作文可以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和创造力,并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但在实践中,却发现大多数小组的作文了了几笔,内容贫乏,句式单一,而有一个小组甚至没有按照倒装句的要求进行写 作。反思这个现象,关键在于教师的任务实施设计环节。在任务实施环节,教师所设计的任务应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前后贯通,层层深入,构建阶梯性任务链。只有这样,才能使任务具有可操作性。在此,要特别注意的是,防止把任务设计得过于简单,而使学生索然无味,或把任务设计得太难,而使学生产生畏惧感,失去对学习的信心。

第四:学生的互动性相对缺乏

二人活动和小组讨论的合作学习的确增强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但是多半是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在发言,在代表小组汇报;而一些学生却习惯于作为听众,很少甚至不发表个人意见,渐渐地他们对一切语言学习活动都漠不关心。

反思:出现上述现象与教师的教学方式不无关系。不少教师喜欢叫成绩好的学生回答问题,而且对他们肯定和表扬,渐渐的,基础较差的学生都习惯做“看客”。日本心理学家多湖辉曾说过:“在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力。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人格和差异,以适合学生特点的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对待每个学生,才能使学生的身心自由地发展,创造性的成长”。所以,小组分工必须明确,力争使每个学生在活动中都有话可说,有活可干,任务的结果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树立自信心,并产生继续学习的动力。

3.第二次语法教学实践

通过对第一次教学实践的反思,我对第二次语法教学实践作了适当的调整。虽然高二(8)班英语基础比较差,但是大多数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讨论,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第二次语法教学设计主要是对第二阶段(practice)和第三阶段(production)进行了修改:

Step 2: practice and summing up(1)Rewri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1)Only then did I realize I was wrong.(Key: I realized I was wrong then.)

(2)Only in this way can we make progress.(Key: We can make progress in this way.)(3)Only when we help others do we become happy.(Key: We become happy when we help others.)

Q: Work in pairs.Compare the three pairs of sentences and discover what usually makes a sentence with “only” at the beginning inverse.Summary: “only+ 词/ 短语/ 从句”位于句首,句子常部分倒装。

谓语部分结构为:

1.动词

2.+主语+谓语其余部分

3.动词

Practice:

Describe the pictures with “only + adverbial” at the beginning of your sentence.Next, lead into the second form of inversion— “negative words”.(设计意图:学生合作,比较正常语序和倒装语序的三组句子,归纳出only引起倒装的三种情况,进而推论出部分倒装句的谓语部分的特点。然后,我选了本班学生的图片(王小芳和陈华:她们两位同学上学期成绩进步很大,此话题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用“Only„can you„”的结构面对面去祝贺。通过虚拟情景的练习,学生能够“现学现卖”,掌握only引起的倒装句。)

Step 3: practice and summing up(2)

Without hard work, Wang Xuxia couldn’t succeed.Without hard work, Shi Chenchang couldn’t succeed.→Without hard work, Wang Xuxia couldn’t succeed.(key: Shi Chenchang couldn’t succeed, either.)

→Without hard work, Wang Xuxia couldn’t succeed.(key: Neither/ Nor could Shi Chenchang.)

(设计意图:继续运用王小芳和陈华为话题,由“Only„can you„”的结构顺利引入新知识—“否定词位于句首引起倒装”。同时,以旧引新,印象深刻。)Summary:

当前面的情况也适用于另一人或事物时,可用结构:

So + 助动词+主语(肯定句中)Neither/ Nor+助动词+主语(否定句中)

Exercises:

(1)My cousin is not 19..A.So am I.B.Neither am I.C.Neither is I.(2)I haven’t been to New York..A.So haven’t we.B.Nor have we.(3)Mary can speak English..A.So can we.B.So do we.(4)Bonnie enjoys classical music..A.So can I.B.So do we.(5)Lily went shopping yesterday..A.So went Tony.B.So did Tony.(设计意图:让学生做到“在做中学”,快速掌握新知识。)

Well, in fact, Wang Xuxia and Shi Chenchang will not only work hard at present, but they will make a greater contribution in the future.→Not only(key: will Wang Xuxia and Shi Chenchang work hard at present), but they will make a greater contribution in the future.(设计意图:再次回到王小芳和陈华,道出他们的内心想法:今日多努力,明日多贡献。同时,通过观察法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并列连词not only„but also„的倒装特点。)Summary: not only„but also„并列两个句子时,(not only)分句部分倒装,(but also)分句不变。

→(Not only)Wang Xuxia(but also)Shi Chenchang will work hard at present, and they will make a greater contribution in the future.注意:not only„but also„并列(主语)时,句子顺序不变。

拓展:

否定词位于句首,使用部分倒装。常见的否定词有: never, not, not only, little, seldom, hardly, in no time, by no means„

(设计意图:在拓展前,我展示了三位奥运冠军──郭晶晶、张怡宁和杨威的照片,并在他们的照片上打出他们的“口号” ──“I will never give up!”改写为“Never will I give up!”运用演绎法,引导学生运用从“特殊”到“一般”概括理论。)Game:

Work in pairs, rewrite the sentence in inversion.Do it orally.One reads out the original sentence, the other rewrites it.The pair which rewrites the sentence correctly wins a star for the group.And the group with the most stars will win.(设计意图: 课间分发纸条任务时,结合学生的英语水平:57位学生俩俩合作,26个小题各不相同。故这个活动从合作教学和交际教学的原则出发,不仅提供情景教学的多样性,而且让学生整堂课都处于新鲜感不断的亢奋状态中,促进有效学习。)

Step 4: practice and summing up(3)

Here comes the result.(一语道出本节课的最后一个语法——完全倒装)

Open your mind and find one more example in this unit.(key: Here comes my list of dos and don’ts.)

Rewrite the sentence above in normal order.(key : My list of dos and don’ts comes here.)

Group work── Compare the following pairs and find the rule:

(1)①Today many teachers come here.② Here come many teachers today.2)①Mr.Black went there.② There went Mr.Black

(3)①There is a book on the table.② On the table is a book.(4)①He went away.② Away she went.(设计意图:提供四组句子,让学生小组讨论,通过探究法、观察法、发现法等找出每组句子的不同点。从而归纳出下面的结论。)

Summary:

句子中表方向和地点的(副)词、(介词)短语可置于句首,以示强调。主语是(名词)时,完全倒装;主语是(人称代词)时,主语和谓语的语序不变。

Practice: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first normal then inversion.(1)她已经来了。

(2)我的建议如下。

(3)我们教室前面有一排高高的树。

(4)前面做着一个老妇人。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用正常语序翻译,再结合刚才summary中完全倒装句的特点改写为倒装句。符合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超强的模仿力的特点。)

Step5: consolidation:

Work in group of 4 and do use inversion!

Make up a short story(about 5-8 sentences)according to the pictures.Fairy tale DIY(自编童话版)Title: Snow White and the seven dwarfs(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Help: a small wooden house小木屋

(1)In no time Snow White.(2)In front of her.(3)Nearby a river.(4)Not only Snow White , but also.5)(否定词)(助动词)Snow White forget this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the seven dwarfs(小矮人也不会忘记。)Here is the beginning of your story :

One day outside was Snow White swinging.Suddenly„

Snow White and the Seven Dwarfs

One day outside was Snow White swinging.Suddenly

(设计意图:选择学生熟悉的“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贴近学生的阅历,能迅速调动他们的创作热情。而且我采用了造句和连句成文的半开放式作文,最后才过渡到作文,使任务具有可操作性。)

Step6: homework

Finish DIY your story and write it down in your exercise book.(设计意图: 家庭作业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旨在巩固学生所建构的知识。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接受程度,设计了造句、连句成文的半开放式作文,使任务具有可操作性。而且任务的结果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树立自信,并产生继续学习的动力)。

四、实践反思

第二次案例遵循任务型教学在“做中学”的 原则,把课堂时间更多地交给学生,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通过体验、实践、合作和探究等方式,全面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 课堂内容取材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表现欲;课堂设计的每项任务都有明确目的,层层推进;课堂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包括“表演型任务”,“展示型任务”和“小组讨论观察法”等;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能够提高语言实际的运用能力,达到教学的最终目的。

6.四、六级考试与大学英语课程评价 篇六

四、六级考试与大学英语课程评价

本文旨以教育评价理论的发展来审视目前大学英语的课程评价现状.文中重点论述了四、六级考试对这门课程的评价作用,对大学英语的课程评价新模式作了构想.本文认为客观测试的`评价范式对大学英语课程的评价作用有限,大学英语课程的评价应是多元价值、多种评价手段、多方参与的心理构建过程.

作 者:唐雄英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西,南昌,330027刊 名:外语教学 PKU CSSCI英文刊名: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年,卷(期):26(1)分类号:H310.42关键词:教育评价理论 四、六级考试 大学英语评价体系模式

7.英语课程评价的探索与反思 篇七

新课程改革正逐步深入到小学数学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引入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思想, 使小学数学这门基础学科的教学更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求.

但是, 传统教育的影响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消退, 必然存在一个从传统教学向新课程教学转变的过渡时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随着数学教学改革的逐步推进, 出现了学生不适应新的教学氛围、教学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 要求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而这些能力恰恰是小学生最为欠缺的, 所以, 上述现象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行新课程改革时表现尤为突出.

二、正视问题, 探求原因

正确认识这些问题, 进而解决问题, 是每一个数学教学工作者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也是持续推进新课程改革不可或缺的环节.

1. 新旧思想碰撞导致的客观阵痛

我们必须认识到,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是螺旋式前进的过程.传统教育的影响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消退, 新课程改革也不会一蹴而就, 必然存在一个逐步从传统教学向新课程教学转变的过渡时期.在这个过渡期内, 新旧思想会存在激烈的碰撞, 上述问题是这种激烈碰撞的结果, 是新课程改革带来的阵痛.

2. 错误思想导致的教学误区

新旧思想激烈碰撞这一客观现象的主观表现就是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根深蒂固, 对新课程理念理解不够透彻.

通过对我校新课程改革初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深入反思, 我们发现, 我们的教师简单的将新课程理念等同于丰富新颖的教学形式, 我们的课堂教学在这些新颖的教学形式和茫然的教学行为中逐渐迷失了方向, 主要表现为教学过程缺乏互动;学生学习过程是被动接受的过程, 没有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忽略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

三、正确认识新课程理念

新课程理念是对现实教育的深刻分析和对未来教育的展望带来了新理念和新思想, 与传统教学思想存在本质的区别.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名学生的发展”.它要求教师关注每一名学生, 认清每名学生的优势, 因材施教, 引导学生扬长避短, 开发潜能.它也要求教师不要过于看重学生的成绩, 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尊重学生的个性, 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新课程理念认为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 更是体验课程;教学过程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过程, 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 是学生获取知识、自我建构的过程;课程是由教材、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 教必须服务于学, 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才是首要的任务.

四、提升教学理念, 改进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是新课程改革的排头兵, 也是新课程改革中问题比较突出的学科.所以, 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性, 提升教学理念.

1. 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不但要重视课本知识的教学, 更应该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 在学习“圆的周长”时, 教师可以提供一把直尺和一辆自行车, 要求学生用最快的方法估算出操场的大致长度, 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通过这样的活动, 不仅可以巩固课堂知识, 还能让学生拥有数学思维, 在数学和实际问题之间建立联系, 能主动地尝试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正确引导, 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互动

数学课堂是一个相互交流的场所.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与学生积极互动, 共同发展.教师应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 合理安排学习小组成员, 让每名学生都意识到自己在活动中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了解学生在想什么, 引导学生知道该做什么, 指导学生知道该怎么做, 从而营造和谐、互动的课堂氛围, 实现教学过程本质上的“互动”.

3. 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角

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去体验知识间的联系, 让学生以认知主体的身份亲自参加丰富生动的活动, 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 从而在体验中创造中学会数学, 让学生在体验中实现“数学化”的过程.如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圆的面积”时, 通过转换成长方形,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 通过整理, 使学生体验到求平面图形的面积, 运用切、割、补、拼等方法, 从而掌握平面图形面积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观察、发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如学习“百分数”、“利息”、“纳税”等知识前, 先让学生收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然后在课堂上展示交流, 使学生体验到“百分数”、“利息”、“纳税”等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及联系, 提高他们学习掌握知识的积极性.

4. 承认个体差异, 重视因材施教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承认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只有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认清每名学生的优势, 因材施教, 开发其潜能, 培养其特长, 让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 才能让每一名学生学有所成.

五、结束语

新课程理念提供的仅仅是一个正确的理念, 并没有设定固定的模式, 更没有给出标准的答案.本文从我校新课程改革初期小学数学教学面临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反思, 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做了一些积极、有益的探索.

我们相信, 只有不断探索、实践, 我们的数学课堂才会生机勃勃, 我们的数学教学才能在新课程改革的道路上走得更好、更快、更远!

参考文献

[1]朱德江.数学会给孩子们留下什么, 中国教育报, 2009.2.13.

8.英语课程评价的探索与反思 篇八

一、在历史新课程的学习中注重过程性评价

以往的历史教学评价淡化甚至忽略历史学习中的过程性评价,并且评价的主动权操纵在教师手里。新的教学评价观强调学习过程的全程评价、动态评价,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给予多次评价的机会,重在促进学生的转变和发展。

1.建立教学、学习档案记录。为扭转以往只重结果的教学评价,我们建立了平日教学档案,在其中强调“个案记录”,记录学生在平日课堂教学中个性张显、思维独特的表现。例如赵婕老师曾在一节公开课后有一段个案评价:“没在一班上公开课,同学们很失望,有个叫刘梦的女生哭了。她们这种积极努力的学习态度让我非常感动,我与同学们做了进一步的沟通。”这段个案记录体现了过程评价,蕴涵着丰富的新课程评价理念。

2.建立课堂、学习活动日常奖励机制。日常的课堂学习观察和学习活动关注是评价的主要手段,教师要通过历史课堂注意观察学生学习历史的状态、表现和成效,对于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及时的评定和奖励;对于学生在课外自主进行的探究学习活动。如收集资料、动手制作、考查实验等,教师必须适时过问、褒奖。例如,在一些探究活动课上,我们学校有不少历史老师都亲自动手制作了奖励卡片或奖状,如“最佳设计奖”、“最佳表演奖”、“最佳创作奖”等。这些奖励评价都被纳入到学生的学习档案中,是整体评价的一部分。

3.坚持常规的平时测验制。常规的传统测验作为评价的一种手段,有它独特的功能,可以对学习成果进行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总结,从而督导教和学。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可在单元阶段采取四种手段进行适当的测验。一是抽样考,即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考试。二是抽题考,即由考试的组织者或个人预先准备好若干试题,由学生随机抽题进行考试。三是开卷考,即学生可以随意翻阅教材等资料的考试。四是开放考,即将考试考出教室、考出教材,甚至考出学校。评定也照样可以采取以上方法,可以是分数评定也可以是评语。

二、在学习历史新课程的期末阶段采取结果性评价

以往的历史教学评价重结果、轻过程,评价办法只是在每学期的期末进行全区性统一会考,学生的会考分数作为评价教师和学生的唯一依据,这种评价办法使评价自身失去了应有的功能,无法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和谐、全面发展。针对以往结果性评价带来的种种弊端,在课改实验的期末阶段,我们做了以下尝试:

1.期末课堂教学整合。平日的教学过程评价散见在教师档案和学生档案中,它需要在终端阶段进行整合,因此我们在期末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双基巩固综合评价、学生历史学习档案作品综合评价、学生一学期历史学习综合评价等。例如把档案作品展做一专题活动课,采取先小组、后全班的形式进行展示、交流、评价。

2.全区纸笔测试整合。以往的全区性统一闭卷考试与新课改中的评价观有诸多不一致之处,基于深入细致的思考和论证,我们区教育局领导对期末统一会考做了革新尝试。首先,变革纸笔测试方式,由原先的闭卷考试改为开卷考试。此举可谓一举多得:减轻了师生的双重压力;学生的认知整合空间得以扩展、建构;改变了“应试”死板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新的学习方式的养成。其次是纸笔测试内容的变化。试题考查内容包括基础知识测试(占30%)、综合能力测试(占70%)两大部分,在综合能力测试里重点考查历史基本技能、实际迁移运用能力、学科综合能力、历史学习过程情况等。试卷尽量体现人文性、开放性、多元性。纸笔测试成绩只是综合评定的一部分。

三、在历史新课程学习结束时完成形成性评价

教师要在完成几个阶段的过程评价的基础上,做好形成性评价。一个学生的历史学习评价包括平时的学习表现和学业成绩、终端测试成绩和综合学习表现评定,容纳了初评、他评、师评等多种形式。因此,一学期的结果性评价表现为:表述性评语A、B、C等级制。例如:初二(5)班学生梁田的期末评语为:“该生上课认真听讲;勤奋好学,课外喜爱阅读,历史知识广博,动手能力较强。制作的学具‘甲骨文z获市级比赛一等奖,自编自演的课本剧《林则徐禁烟》荣获区级比赛一等奖。终端测试成绩优良。本学期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评价等级:A级。”新的不唯分的评价体系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和动力,并可为后续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9.英语课程评价的探索与反思 篇九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变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的功能,同时在评价方法与技术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和尝试,是本次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也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特征。我校自2002年秋参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以来,学校领导对评价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实验教师对评价工作充满了热情。大家认真学习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一系列文件,深刻地理解了评价改革的理念,围绕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做了许多有益的努力和尝试。根据课程标准,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形成了《德阳市实验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生评价手册》(以下简称《评价手册》)。实施评价一年多以来,效果怎么样呢?对此,我们在2003年10月底,从参加课程实验的学生、教师、家长三个层面作了问卷调查。下表统计了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参加人员 总人数 收回问卷份数 问卷回收率 二年级全体学生 446 446 100% 二年级全体任课教师 20 20 100% 二年级全体学生家长 446 429 96.2% 从问卷反馈的情况看,使用《评价手册》对学生进行评价,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促进了教师的成长,同时,还促进了家庭教育观念的转变。

一、评价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评价的内容是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反映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教育观、质量关和人才观。教育不仅要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和人才,还要使每一个学生成为有能力追求幸福生活的个体。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是对每一个公民的基本要求。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我校制定的《学生评价手册》中,除了各学科的学业成绩外,还包括“思想品德行为”“心理品质”“生活行为”“突出表现”等各方面的评价,各学科也都特别强调培养目标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评价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1.评价的发展性功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小学生评价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是学生评价改革的核心。对学生进行评价是教育过程的一个环节,评价的功能与教育目的是一致的。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集中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学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教育的意义在于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发展与完善。学生的发展需要目标,需要导向、需要激励。发展性评价考虑学生的过去,重视学生的现在,更着眼于学生的未来,所追求的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辟的结论,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分数并与他人比较,而更多地体现对学生的关注与关怀,不但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达到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更要发现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自我意识是很薄弱的。老师们在平常的教学和评价过程中,始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非常注意发现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如学生的书写、朗读、口头表达、逻辑思维、绘画、唱歌、体育方面的特长等,都能得到老师及时的肯定,从而帮助学生逐步认识了自我,建立了自信。在二年级的课堂上,我们都能看到学生踊跃发言,大声朗读,落落大方地参加各种表演、游戏。那些从小胆小的孩子也逐渐变得大方起来。学生问卷的反馈意见上显示:92.9﹪的学生喜欢自己的《评价手册》,83﹪的学生喜欢自我评定,84.4﹪的学生知道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这组数据告诉我们:通过一年多的学习和评价活动,学生的自我意识正在加强,自信心也逐步得到了培养。2.评价促进了养成教育,规范了学生的日常行为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培养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可能影响他们的一生。这些都需要在一定的学科教育目标指引下,通过评价反馈不断促进学生的发展。老师们在平常的教育教学中,非常重视养成教育,重视常规训练,并组织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价反馈。八个班均设有行为规范评比栏,行为规范的评比活动已成为各班的惯例。期末组织学生用《评价手册》对这一学期的行为进行评价总结。《评价手册》将各项评价内容向学生、老师和家长公开,很好地起到了导向作用。经过一学年的小学生活,参加实验的二年级学生,90﹪以上都养成了良好的行为规范。他们遵守课堂纪律,积极动脑思考问题,认真倾听同学发言,积极参与小组活动,按时按质完成作业。由于学校对内、对外教研活动频繁,八个班的学生全都多次上了公开课。课堂上良好的常规训练和浓厚的学习氛围得到了前来听课老师的广泛称赞。课下,孩子们团结友爱,文明游戏,注意安全,爱护环境卫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积极参加各项集体活动。看到孩子的行为习惯越来越好,许多家长都说:“把孩子送到实验小学,我们放心。”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我校新课程的评价研究不仅促进了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还矫正了一些“问题儿童”的“问题行为”。由于儿童自我约束能力差,加上学前一些家长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致使一些儿童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学生小豪是一个在幼儿园就出了名的“小霸王”:欺负同学是他的“家常便饭”,在老师面前桀骜不驯,是幼儿园老师办公室的“常客”。进入小学后,他又把这一坏习惯带到了小学,令班主任头痛不已。空洞的说服教育对这样的孩子已不起作用。班里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了形式多样的评价,终于改变了这块“顽石”。现在,小豪不但改正了欺负同学的缺点,还积极为大家做好事:端课间餐他跑得最快,打扫教室他挑重活干,就连上课也能比较认真,再也不影响同学了,这学期还被评为班里“爱劳动的小明星”。

学生小陈是一个被家长放惯了“野马”的孩子。家长的思想是:“树大自然直”,因而对小陈的管教几乎是听之任之。小陈不仅像小豪一样喜欢惹是生非,课堂爱搞小动作,而且有时见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不管是不是自己的,均“据为己有”。通过评价活动,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小陈认识到了那样做的严重后果,从而逐渐改掉了坏毛病,并且喜欢上了读书,上期当上了“创三好积极分子”,这期被评为班里的“阅读小明星”。在学校带动下,小陈家长的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开始配合学校,管教孩子了。

3.评价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创新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针对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以及幼小衔接的问题,老师们普遍采用及时的口头评价和谈心似的评语激励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对学习效果相对滞后的学生,更是煞费苦心地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评价语言的措辞上非常谨慎,让学生更多地看到自己的优势与进步,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信心。课堂上,我们常常听到老师们这样亲切鼓励孩子:“你的声音真好听。你能再大声点读给大家听吗?”“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这么难的问题都想到了。老师为你骄傲!”“你真用心,看电视的时候都没忘了认字。值得我们大家学习!”“××今天也认真了,你看他的字写得多漂亮呀!”老师亲切的话语有如春雨,“润物细无声”。心理学称老师们这种充满爱心的带鼓励性质的评价为“暗示”。心理学告诉我们:积极的暗示,特别是这种暗示来自亲人、朋友或老师,几乎肯定会对孩子在心理和心智方面产生良好的作用。在这种富有积极暗示作用的评价语言中,学习好和学习滞后的学生都渐渐懂得了如何学习,从而调动了学习积极性。例如,一部分学生写字不太认真,语文老师会对他们说:“今天我们开展写字比赛。第一,比谁写得认真;第二,比谁写得好。老师知道,小丽、滔滔、小双他们今天一定会认真写的。”果然,那几个孩子那天写得特别认真,老师及时给予了评价:“你们看,只要你们认真,就一定会把字写好的。”从那天开始,那几个孩子写字时都很认真了。不但如此,他们做其它事也都认真了。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表现在肯定他们的优点,善意地指出学生的缺点同样是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当学生感受到老师无论是赞扬优点还是指出缺点都是为了帮助他时,学生会很乐意地接受老师的评价。这一点在《评价手册》中“老师的话”一栏体现最为明显。学校要求老师们要把“老师的话”写成“寄语似的评语”,因而老师们都非常重视,把它当成和学生的一次重要谈话,浓墨重彩地写上自己的殷殷希望;而学生对老师这种“正式谈话”也很重视,许多学生都能铭记老师的教诲,发扬优点,弥补不足。如一位老师在《评价手册》上“老师的话”一栏,给一个学生写了一段这样的寄语:“婕婕,虽然你的年龄在班上是最小的,但你像大孩子一样懂事:听话、爱学习、爱读书。老师希望你发扬优点,学习上再多开动脑筋,认真书写,不断进步,争当„三好学生‟!”家长在“评价反馈”意见表上说:看到这段话,“孩子的眼睛是闪闪发光的。她感到了老师对她的爱,在这爱的后面还有殷殷期望。她表示今后要更加努力,要表现得更好……老师对她的鼓励和希望将影响她,鼓励她,鞭策她。这样的教育效果,使我们家长感到欣慰、放心。感谢老师、学校对孩子的关爱、呵护。”

八位班主任在《评价手册》上给学生写寄语的时候都是这样,采用谈心似的语言,既肯定优点,又指出努力的方向,非常用心地保护着学生那颗稚嫩的上进心。如对学习不太努力的学生,老师写道:“你家离学校远,你却每天早早来到学校,说明你是一个不怕困难的孩子。老师希望你在学习上也能不怕困难,多动脑筋,认真完成作业。努力吧,孩子,老师相信你一定行的!”对于不喜欢读课外书的孩子,老师这样写:“你是一个听话的乖孩子,老师很喜欢你。老师要告诉你,书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多读书会使人变得更聪明。可你的书读得太少了,你能改正这个缺点,和好书交朋友吗?老师真希望你成为一个爱读书的好孩子!”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老师在他们心中的地位是很高的,许多孩子都听老师的话。通过这种谈心似的评语,许多孩子改正了缺点:有的爱读课外书了,有的上学不迟到了,有的上课逐渐变得爱发言了,有的回答问题声音洪亮了……

老师们平时还设计了形式多样的评比台,如“雏鹰展翅”评比台,“我能行”“我真棒”“漂亮的作业”“美丽的秋天”“祖国美如画”等各种作业展示台。许多班级还建立了“小小明星”评比台,如“我们班的小明星”“识字大王”“阅读之星”“书写小能手”等等,还有“体育之星”“小博士”“小画家”等,通过评价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老师们还充分发挥“小红花”和“小五星”的作用,如学生上课认真读书、积极发言、会提问题等都能够得到相应的小红花或小五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书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开始得越早越好。”评价活动的开展很好地培养了孩子们课外阅读的兴趣。老师们反映,学生刚进入小学,各班只有个别孩子喜欢读书;读完一年级,近一半的孩子有了课外阅读的习惯;这一学期绝大部分孩子都喜欢读课外书了。各班都建立了“图书角”。每天“图书角”开放的时候,孩子们都捧着自己喜爱的图书津津有味地看起来。这时,很少看到有孩子在走廊上玩了。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人才观和教育观,其中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我校的评价改革也体现了这一理念。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课程等都要求学生注意收集学习资料,如关于太阳的资料,关于车辆的资料,关于水的资料,关于祖国风景名胜的资料。这样的实践操作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及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收集车的资料时,学生们有的收集车辆的图片,有的收集车辆名称,有的收集名车的研发资料,更让人出乎意料的是,有的孩子画了许多名车标志和交通安全标志,有的孩子记下了自己上学路上沿途所经历的所有站台名称,简直就是一个小小的乘车路线。到了二年级,孩子们还能在收集的资料旁边写上一些自己的话,对资料进行一些介绍说明。例如收集了祖国的风景名胜图片以后,孩子们分别在自己的图片旁写到:“我们的祖国叫中国。她有五千年的历史,五十六个民族。她的首都是北京,她最长的河是黄河,最长的江是长江,最长的城是长城,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我爱我的祖国!”“有无数英雄刻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让我们永远记住和怀念!”“这是海南的三亚。浅蓝色的大海和金色的沙滩真是太美了!我的脚踩在沙滩上,就像踩在地毯上一样。”“我喜欢青城山美丽的风景,还有像银河一样的瀑布。我爱美丽的青城山!”老师们把这些资料布置成专版张贴在教室里,这样,不仅对学生的作业进行了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激发了学习兴趣,还播下了创新的种子。4.评价培养了学生健康的心态,有利于养成良好性格 除了上述老师的口头评价、展示作业评价等多种形式的评价外,我校所采取的评价主体也是多元化的。评价工作一改过去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态,鼓励学生本人、同学、家长都参与到评价中来。学生的自我评价,一方面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他们的自我反思能力。如今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自我中心”是这些孩子的突出特点。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老师评价就像三面镜子,照出了学生的优点与不足。随着年龄的增高,孩子们意识到了这些评价的重要意义,从而自觉或不自觉地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心理素质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许多调皮孩子的家长都反映,“现在和孩子的交流变得容易多了”。

在评价过程中,老师们也特别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学生小李性格十分内向,平时几乎不与同学玩耍,上课也不大参加集体讨论,即使回答问题也是胆战心惊。通过评价活动,班主任发现了这一问题,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经分析,原来,这孩子的父亲性格非常严肃,一旦孩子做错了什么,便会遭到非常严厉的批评甚至打骂。老师请来孩子的父亲,同他分析了该生的情况。家长认识到了孩子的问题所在,表示愿意配合学校,共同纠正孩子的问题。老师利用该生嗓音好的优势,推荐该生在学校国庆大会上独唱。通过多次练习和鼓励,该生终于走上了舞台,当着全校两千多名师生演唱了一首歌,清脆优美的歌声赢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如今,这孩子被同学们选为文娱委员,每当午唱时间给同学们起歌时,小李就像一只快乐的百灵鸟。下课时,小李比以前活跃多了,精神状态也比以前好多了。

二、评价促进了教师的成长,改进了教师教学的实践 新课程下的评价方式对老师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理念。为了搞好评价研究,老师们学习了许多相关理论;在平时的相互听课和交流中,老师们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通过学习,许多老师懂得了,“教学过程,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还要注重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在互相学习的基础上,老师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评价的形式越来越多,评价的语言越来越丰富。老师们的创新给评价注入了新的活力,课堂气氛也越来越活跃了。如,原来是老师评价学生,后来发展为生生互评,再后来,学生还对老师进行评价,因而课堂上出现了“老师,你读得真好,我要向你学习”的发自肺腑的童音。再如,为了鼓励特别突出或进步特别大的孩子,老师们总要号召全班学生:“把掌声送给他(她)!”:全班孩子齐声说:“棒!棒!你真棒!”现在,学生除了把掌声送给他人,在自己表现突出时,老师们还号召学生“把掌声送给自己”:“棒!棒!我最棒!”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自尊与自信心。这些让人耳目一新的课堂评价,显示出老师们教育教学观念的不断更新,显示出老师们教育教学能力的日渐成熟。调研显示,所有老师都认为“评价研究发挥了他们的创造性”。因为各学科的评价成绩册后面均有自主星级评定项目,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所教学科的特点和学生情况自行增设评价项目。一位老师说:“学生评价给予了我广阔的思维空间,一改我以前单一的评价方式。我会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挖掘潜在的创造力,想出更好的方式实施教学,使课堂气氛更活跃,使学生学得更快乐。”另一位老师说:“通过《评价手册》的使用,我创造性地使用了许多适合学生、受学生欢迎的口头评价方式,自己的教学态度更具亲和力,学生的心理素质也因此得到更健康的发展。”英语老师说:“语数老师给学生评红旗、评红花,我用„百分娃娃‟引导学生读英语。„百分娃娃‟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这些评价方式,不单是形式上的创新,还促进了老师们对教育教学内容的创新,从而改进了教师的教学实践。

三、评价促进了家庭教育观念的转变

由于新课程标准决定了新的评价不再只关注分数,而是对学生思想道德行为、心理品质、学习方法等全面关注,这一“指挥棒”不仅对学生具有导向作用,对家庭教育也有非常明显的指导作用。过去,许多家长都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就行了”。问卷调查表明,除了几个没填写这一栏的家长外,其余100﹪的家长通过参与孩子的评价,都形成了共识: “现在的小孩不但要学习书本知识,还需要全面发展”。对此,家长们更加意识到对小孩的教育“要抛开传统的观念,我们不只要成绩,更要能力,而且能更清楚地知道自己孩子的长处,有哪些兴趣爱好,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对家庭教育有一定的指导性。”还有许多家长认为:“孩子送到学校有老师教,家长就可以不管了;只要给孩子吃饱穿暖就行了;孩子犯了错,就一味地打骂、指责。”后来通过参与评价,家长说:“我们看到老师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劳累的工作,我们也对孩子多了一份关心,少了一份苛责,孩子却更懂事、更努力、更爱学习了。”

调查问卷表明,学校里评价活动的开展和《学生评价手册》的使用,还帮助家长们改进了家庭教育方法。90﹪以上的家长改变了“准家长制”作风,“弯下腰去和孩子交谈”。例如,有许多家长“经常和孩子谈心,互相评定,指出对方的优缺点,然后约定如何改正缺点,发扬优点,效果很好”。这样做,“不仅杜绝了打骂孩子的现象,还增进了母子、父子感情,提高了家长在孩子心中的地位”。大多数家长还能“运用赏识教育法”,他们认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让鼓励代替责骂,让民主代替独断,但并非放任自流。”这是家长的心声。新课程特别提倡在生活中学习。有许多家长针对孩子学习数学的薄弱环节,给孩子一些任务,让孩子到商店买些小东西,练习算账、付款。许多家长利用晚饭后散步的机会,教孩子认识街道上的广告、餐厅名称等,让孩子在生活中认识了不少的字。还有一些家长也在家里建立了小红旗评比台:红色代表爱学习,绿色代表进步,黄色代表听话,蓝色代表爱劳动。教育方法的改进,不仅使孩子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也使家长“积累了许多家教经验”。

综上所述,我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小学生评价手册》的实施,对学生、教师、家长都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收到了比较显著的效果。

四、思考和建议

评价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为了让评价更趋完善,现提出几点思考和建议:

1.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

由于《评价手册》是期末的终结性评价,周期太长,而小学生的发展往往是不断变化的,评价周期长了,就不能及时、准确反映学生的变化。老师们虽然平时进行了许多常规评价,但很少有书面记载。建议尽快给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将过程性评价记载下来,更充分地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更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2.各学科实验教师对评价工作的密切配合 从这次问卷调查来看,《学生评价手册》实施的情况不一,在学生中产生的效果也有差别。语、数老师与学生接触多,对学生了解多,实施效果要好得多;而非语数老师由于所教班级多,认识的学生少,对学生了解也相对较少,实施的效果要差一些。建议各学科老师对评价工作密切配合,尽可能多地接触学生,平时多进行考察,并做好记载,力争取得评价实效。3.深入进行评价方法、途径的探索,进一步完善《评价手册》

学生是动态的人,他们的年龄、学习内容都是处于变化中的,各年龄段、各学段都应该有不同的要求。那么,对学生的评价也应该是动态的、发展的。我们应该根据课程标准不断调整和改进评价体系,使《评价手册》更符合学生的发展要求。4.加强对评价工作的评价

当前,评价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如何进一步发挥评价功能,提高教师、学生、家长的评价技术,这些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建议学校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对评价工作的领导、研究,使评价工作更具科学性。

10.英语课程评价的探索与反思 篇十

一、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的分析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以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评价为中心,主要看的是讲得如何。主要有这样的条款: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重点是否突出、教学难点是否突破、教材掌握如何、教法运用是否灵活、教态是否自然。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板书是否工整等,这些都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看教师把教材教得如何,很少甚至没有涉及到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这种课堂教学评价难于把握,多数的评价只是印象分数,它不能真实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所以许多所谓的公开课。优质课成为表演课、作秀课,远离了教育的宗旨。创建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就显得十分重要和急迫。

二、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构想

可以把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分为三个部分,即学生学习状态评价、教师教学行为评价、教师基本功评价。

(一)学生学习状态评价

这是课堂教学评价的核心,既是出发点也是归宿点。分为三个方面。

1、学生的参与状态。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是通过学生的参与度体现出来,学生参与教学中的数量、广度、深度是衡量主体地位发挥的重要标志。就数量而言,要看学生参与的人数及时间的数量;就广度而言,要看是否各个层面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即全程参与问题;就深度而言,学生参与的是表面的问题还是深层次曲门已是主动还是被动地参与。

2、学生的思维状态。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是否学会倾听;是否善于交流、交谈;能不能独立思考;能不能发现问题;能不能从多角度解决问题;针对问题的回答能不能进行自我评价;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得到关注;学生的回答错误或提出的异议有没有人指责,正确的是否得到肯定性、鼓励性的评价;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是否能够彼此交流和分享见解。

3、学生的达成状态。学生是否掌握了新知识并纳入到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中,使其融会贯通;学生在获得新知识时是否积极主动地跟进、共鸣、投入;学生的技能是否得以训练或提高;学生的情感是否得到积极的引导;学生学习有困难时是否得到了帮助;学生取得成功的时候是否得到鼓励;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否有变化;学生的求知欲是否增强;学生是否更喜欢老师。

(二)教师教学行为评价

新的课堂教学评价不是对原有课堂教学评价的否定,而是发展与超越;它在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之时,以更多的要求也关注教师的教。

1、教师的教学目的是否明确,三个维度的目标落实的状况如何。

2、教师的权威活动时间是否尽可能压缩极威活动时间指教师独自讲述或占用的时间)。

3、教师是否能够恰当地处理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给学生提供一个挑战性的教学情境。是否能用审视

探究的目光来对待教材,在质疑中探究,在探究中认同或标新立异。

4、教师是否提出了高质量的思考题,是否正确、及时地评价学生的回答。

5、及时调控课堂,使课堂气氛活跃。教师要从多个角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把学生的困难、问题和经验当做课堂教学的生长点,同时给学生自尊、自信,让学生越来越爱学。

(三)教师基础功评价

教师的基本功仍然是一堂好课的重要因素,因此评价课堂教学必须对教师基本功的发挥进行评价。

教师的姿态表情要乐观且具有感染力;语言清晰流畅,使用普通话;板书概括性、条理性较强,电教手段的运用和实验演示熟练准确;手势、站位及走动适中。

新的教学评价体系的三个部分,其权重可为:学生的学习状态占60%,教师的教学行为占25%,教师的基本功占15%。

11.英语课程评价的探索与反思 篇十一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评价改革;实践;反思

一、《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评价改革的背景

(一)精品课程建设的需要

2010年,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中等职业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的通知(沪教委职〔2010〕7号)的精神指导下,笔者所在学校申报了上海市《职业生涯规划》精品课,并于2011年2月获得市教委立项。在四年多的市级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在教学模式和评价改革上花了大量精力。该课程于2015年通过市级精品课程公示,建设成功。本课程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致力于“活动体验式教学法”的实践,把教学的落脚点放在对学生自信心的建立以及有效的行动引导上。伴随着教学法的改革必然要有相应的评价改革,尤其是对学生的评价,因此笔者和团队在评价改革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

(二)评价改革的迫切性——走出学生评价的消极循环圈

目前多数中职学生存在学业不良和厌学、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等问题,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对学生的评价如果依然采用纯知识性评价,给予学生否定性评价,受到伤害的被评价者就会采取不合作态度,回避或抗拒,甚至以无所谓的态度来消极对抗,教师无力,学生无奈,最终陷入一个评价的消极循环圈。如何走出学生评价的消极循环圈,让学生进入到评价的积极循环圈,让学生找回自信并采取力所能及的行动,这是笔者和团队一致努力的目标。经过四年多的实践探索,我们从评价理念到具体评价方式都进行了大幅度改革,让评价方式既配合教学模式的改变,又致力于走出学生评价的消极循环圈,为学生的成长带来正能量。

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评价改革的实践操作

在实践探索中,我们结合本校特点,将质性评价与量性评价相结合,本着知行合一的评价原则,对学生的评价重心从重理论知识转向重情感和能力,并将具体的评价方法定为三点:过程性评价、活动性评价、激励性评价。在具体操作中结合实际情况会比较复杂。例如活动性评价,每一个活动视其难易程度分值不同,在不同班级中,也会根据班级的特点有所调整。又如激励性评价,由于学生参加的校内外实践活动的等级标准不同,在评分时也会有所不同。因此下面的操作方法介绍难以做到一应俱全,望理解。

(一)强调过程性评价——以“我的成长档案袋”为载体

以“我的成长档案袋”为载体,敦促与检验学生采取力所能及的行动。建立每个学生自己纵向比较的方式,最大限度发挥课程对每个学生的激励作用,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行动起来。

档案袋评价,是指以档案袋中的过程性资料为依据,对学生进行的客观的、综合的评价,它属于质性评价方式。笔者在此提出的“成长档案袋”是我校自己开发编写,结合《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目标,有意识地把学生在学习中的一系列活动表现、记录、行动尝试、感悟、作品、评价反思等收集起来,通过合理地分析与解释,系统地反映学生在职业发展中的优势和不足,反映学生在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和进步,体现职业生涯意识和能力的发展。

在“我的成长档案袋”中,根据教材的单元内容,设计了十个相关的能力模块,在“我的成长档案袋”中既有学生作品、作业的展示,也有行动记录、感悟反思等,详见下表(表1)。在“我的成长档案袋”中也加入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教师会从价值观或心灵层面引导学生等(如图1和图2所示)。“我的成长档案袋”评价在整个学生评价中占40%的比重。在课程结束后,由学生和教师一起做出评分,满分40分。各部分所占比重为,学生自己的评分40%+学生互评得分30%+教师评分30%,最后计算出“我的成长档案袋”得分。从几年的评价实践来看,学生还是能够客观地去做出评价的,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

表1 “我的成长档案袋”部分示例

图1 档案袋中“曾经的我”

图2 档案袋中“有個性化的自我介绍”

(二)重视活动性评价——依托于活动体验式教学模式

以活动体验式为教学模式,在提供学生活泼多样的职业生涯探索活动中,激发学生个体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热情,获得认知与能力的双重提升,并在情感上认同规划对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意义。

在课堂中,配合“活动体验式教学法”,我们设计了多种活动形式完成相应的课堂主题活动。评分标准是依据活动过程和活动结果对小组和成员进行评分(详见表2的示例)。活动性评价占整个学生评价40%的比重。

依托于活动体验式教学模式的评价,从调动学生上课参与的积极性来说是非常好的。如果一个学生课堂上不做笔记,也不能很好的掌握理论知识,但是却通过在一系列探索活动中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了解将来的就业环境和就业条件,确定了今后发展的大方向,带着目标前进,那么我们说他在这门课上就是成功的,依据这个标准,我们就会给予这个学生比较高的评价。

表2 部分主题活动及活动形式示例

(三)开发激励性评价——以课外渗透为渠道

以课外渗透为渠道,激励学生参与形式多样的校内外实践活动,以尊重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差异。

“教育真正的价值不仅在于学生在学校情景中的表现,更在于学生在非学校情景中的表现,在于学生解决真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的能力。”为了提升学生的这种能力,激励学生参加校内外实践活动,激励性评价在整个学生评价中占了20%的比重。

雷佳明,我校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T12172班的一名普通学生,甚至可以说是个“坏小子”,一个在青春的道路上迷失过方向的男孩。打架,逃课,抽烟,追过女孩,跟老师顶撞,被人欺骗,这样的学生若以传统评价方式来看待的话,显然他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差生”。记笔记、写作业、认真听课、遵守纪律……这些他都不能做到。但是他在上《职业生涯规划》课的过程中,看到“身边的故事”,历届校友中成功创业的学长,非常羡慕,便坚定了将来要创业的想法,要像“吉祥馄饨”的学长一样,将来让自己的特色便利店,在自己的家乡抚州遍地开花。他积极参加校内外实践活动,校外兼职打工,校内参加社团,志愿者活动,并且主动把他参与校内外实践活动的经历与老师分享,与学生分享。

正是在这样的评价背景下,让很多像雷佳明这样所谓的“差生”有机会走进老师的视野,学生的眼中。参加校内外实践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成为一条评价途径,学生在不断受到肯定和认可的情况下,会形成一个评价的良性循环,让学生充满成长的正能量。

具体操作方法是在每个学期课程结束之前,由学生自己先上报参加的校内外实践活动,例如参加各种等级的比赛、社团活动、技能节活动、走访优秀毕业生、座谈、兼职、义务劳动、志愿者等,任课老师在课代表的协助下从班主任、团委、学生处、专业部等处进行了解与核实,根据具体参与情况给学生打分。

三、《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评价改革的效果

2014年,我们做了关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学生调查问卷,并从结果分析中确认了评价改革的成效。由于在评价中涉及到了40%的活动性评价和40%的成长档案袋评价,这两种评价又主要依托于活动体验式教学模式和教学后的作业、行动反馈,因此评价改革的成效与教法改革密不可分。我们共发放问卷365份,收到有效问卷361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8.9%。

如图3显示,在采用了“活动体验式教学法”之后,有89.5%的学生喜欢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另外有一小部分同学对此觉得一般和不喜欢。应当说,学生在肯定这种教学模式改革的同时,也给了我们继续前进的动力。如图4显示,当问到学生是否愿意参加本课程的课堂互动时,仅有14位学生选择了不愿意,另外近96%的学生都愿意参加互动,也正是基于学生对这种课堂互动的接受,才能够将“活动性评价”作为评价的一部分,占整个学生评价40%的比重。

图3教学法改革的分析

图4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意愿分析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目标不仅是在于理论知识的掌握,而且是职业生涯意识与能力的获得和提升。由于大多数探索活动都需要小组合作,从图5中可以看到,学生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小组合作取胜的成就感,学会学生与学生间的分享学习,与不同的人沟通相处,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与能力提升等,而学生通过课堂活动得到的能力又可以在参加校内外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提升。我们看到每个选项都有超过200多位学生选择,这种仅凭分数不能体现出来的意识与能力,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具有何等重要的作用。

图5本课程对学生的吸引点分析

图6本课程对学生的帮助点分析

从图6中可以看到,在问到学生这门课程的帮助时,我们很欣慰地看到,“给我前进的动力”有42.4%的学生选择,这说明课程发挥了对部分学生的激励功能;“可以指导我的学习生活”有近50%的学生选择,说明课程对学生的生活学习是实用的;“价值观念上的影响”这个选项超乎了笔者的想象,虽然在课程教学中,特别希望能够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但也知道这很难,没有想到的是有近70%的学生选择了这一项,笔者和团队感到由衷地高兴;有53%的学生选择了“行为上的改变”;70%的学生选择了“心灵的成长”。当看到这些数据统计时,笔者看到了评价改革带来的效果。有的时候,多一种方式就是多一批好学生,他们的进步不是分数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行为的转变,价值观的调整,心灵的成长。

四、《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评价改革的反思

评价方式的不同可以成就一个学生的成长,也可以毁掉一个学生的成长。作为老师,有的时候会感叹教育的无力,但事实上对学生的评價就以无形而有力的方式影响着学生。尽管多年来,教育者知道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知道不应该以一个标准来评价学生,但是长期形成的传统还是会让很多老师以遵守纪律,完成作业,回答问题,考出好成绩来看待一个学生,并把他(她)纳入不同的等第。

在市级精品课程建设的过程中,笔者和团队对学生评价进行了深度思考和改革,围绕着评价能带给学生成长带来更多的正能量这个方向,让学生进入到评价的积极循环圈。经过四年多的实践探索证明,这种改革是有很大价值的,效果也是毋庸置疑的,但也有不足之处。在评价过程中,由于要考虑到学生三个方面的评价,在评价上带给教师的考核难度比改革前要大,老师的工作量加大了。另外有小部分特别内向的学生按照这个评价标准是有点吃亏的,如何更深层次地体现出对学生内在成长的评价等,这些是我们正在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中等职业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的通知[EB/OL].http://jpkc.shedu.net/members/Content.aspxd,2010-2-21

[2]刘德恩.体验式生涯教学的初步探索[J].基础教育,2011(1)

[3]刘德恩.通过评价学会发展——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实施方案的研究[R].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职成教所,2007

[4]蒋乃平.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5]江彬,邱立中.科学认识档案袋评价[J].上海教育科研,2003(11)

【作者简介】

上一篇:年高速公路征地拆迁工作总结下一篇:浅谈内部审计管理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