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组把握主旨

2024-07-22

教研组把握主旨(4篇)

1.教研组把握主旨 篇一

“中考文学作品阅读复习之把握主旨”教学设计

复习目标:

1、认识把握文学作品主旨的重要性。

2、掌握把握文学作品主旨的方法。

3、准确解答把握文学作品主旨的相关题目。复习重点:

1、掌握把握文学作品主旨的方法。

2、准确解答把握文学作品主旨的相关题目。复习过程:

一、展示中考文学作品类文章考试内容和要求,其中一考点为:领悟作品内涵,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二、解释何谓作品的内涵:文章内涵就是文章的主旨,也就是通过作品描绘出的形象及社会生活所显示出来的贯穿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作者想要借作品表达的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等的感悟。)

三、举例相关课文,具体解释作品的内涵,如何概括作品的内涵。

《变色龙》:本文主要通过写奥楚蔑洛夫在处理狗咬人事件中态度的变化,讽刺了像奥楚蔑洛夫一样溜须拍马、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奴性人格。

《藤野先生》:这篇文章回忆了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生活片断,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情,赞扬了他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

《我的母亲》:这篇文章回忆了自己少年时代在母亲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刻画了一位既普通又伟大的母亲形象,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爱和优秀的性格品质,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和敬爱。

《雪》:通过江南的雪和朔方的雪的对比,赞美了在孤单的境遇下独自抗争的雪,表达了作者的人生观: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在悲壮的战斗中让人生升华。

四、领悟作品内涵中考相关题型 1直接考主旨

2000中考17题:用简洁的文字概括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2002中考17题:本文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2分析语句含义

2008中考《歪儿》第18题:文章结尾说:“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一双眼睛,就看我们能不能把它点亮。”联系全文内容,说说歪儿的眼睛是如何被“点亮”的? 3谈感悟说启示

2006中考《词典的故事》19题:请联系实际谈谈你从本文中获得的启示。2005中考《一窠八哥的谜》18题:结合你的成长经验或阅读积累,谈谈你从本文中获得的启示。4评价作者观点

2004中考《为你自己高兴》第14题: 有人认为“为自己高兴”就是满足现状,不思进取。对此观点,作为一个中学生的你是如何看的? 5谈题目的含义

2007中考《鼓神》第18题: 结合全文内容说说“鼓神”神在哪里?

五、方法指导

1统观全文,立足整体,把握全文的主旨。

(关注文章题目、关键句段、细节描写等,通盘理解文章的中心和情感)2分析和评价必须紧密结合作品的实际,切忌抛开作品做漫无边际的分析。

六、具体题型答题技巧

1直接考主旨:记叙了(描写了)……,表现了

(赞美了、批判了、批评了、揭示了、讽刺了)……,抒发了作者……的感情。2分析语句含义:一是句子自身的意思,这主要联系句子所在的段落进行思考;二是句子深层的意思,这要联系主题来思考。

3谈感悟,说启示:切合原文主题;观点明确,阐述理由;语言流畅,简明完整。4评价作者观点:结合文章主旨;抓住关键语段充分理解作者的观点;结合文中语句具体分析

5谈题目含义:结合文章的内容;结合文章主旨;从表层的含义谈到深层的含义,揭示其实质。

2.教研组把握主旨 篇二

案例:《统一的隋唐时代》

看着课题——《统一的隋唐时代》,首先跳入我脑海的问题就是怎样的一段历史可以被称为一个时代?通读第四单元,当把《统一的隋唐时代》一课放在整体单元内容里思考后,我的思路豁然开朗。隋唐走出了魏晋南北朝近三百年分裂割据的历史,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民族关系融洽、对外交往频繁,隋唐文明以其极强的历史穿透力和辐射性,形成了一个“唐文化圈”屹立于东方,的确无愧于“隋唐时代”的美誉。

那么,隋唐是如何成为一个时代的?仅仅是因为统一吗?仔细“破题”后不难发现,政治的统一仅是一个前提,隋唐的繁荣昌盛更源于其在统一后的一系列举措:三省六部制为国家的稳定和统一提供了机制上的保证;科举制为统治集团带来了新鲜的血液,保障了政府机构的健康运行;李世民时期的贤君良臣、合理政策成为盛世局面的助推器。这些都指向了本课的核心主旨——制度的创新。创新消除了隋唐立国、治国的隐忧,创新让制度既有传承又富有时代内涵。创新是本课的灵魂,它串起了本课所有的内容,让书上的三目,即“科举制”“三省六部制”“贞观之治”不再是孤立的三个知识点。

为了聚集这一核心概念,隋唐的朝代更替我仅通过一段生动叙事勾勒。

公元579年,北周建德八年,一个婴孩呱呱坠地,这就是日后的一代名相房玄龄。房玄龄三岁时,公元581年,外戚杨坚篡权,建立了隋朝。公元589年,隋灭陈,再度统一中国,结束了魏晋南北朝三百多年分裂割据的历史,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国力迅速走向强盛。房玄龄十八岁,进入仕途被授予羽骑尉。隋朝二世而亡,房玄龄真是生不逢时,然而他却又正逢其时:隋末,房玄龄毅然投奔秦王李世民,成为秦府十八学士之一。房玄龄四十岁,唐朝建立。随着唐高祖李渊的即位,一场血淋淋的家庭悲剧正在酝酿。李世民在征战中屡建功勋威望日增,严重威胁到了太子李建成的地位,太子李建成联合齐王李元吉企图除掉李世民,李世民获悉后先发制人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和齐王。在玄武门之变中,房玄龄因帮助李世民赢得了这场宫廷政变的最终胜利脱颖而出。两个月后,李世民即位为唐太宗,年号贞观。

为了更清晰地呈现制度创新的内在逻辑,我在教学中打破了教材编排的顺序,从三省六部制的形成、推进至科举制开始教学,最后教学唐初的明君贤相、政策合理。这样使得制度创新的概念环环相扣,不断深化。同时,我在探讨每一项制度创新时都通过巧妙的问题设计不断强化内容主旨。

师:三省六部制要从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讲起。杨坚曾任北周的大丞相,总理军国大事,最终从年幼的周静帝手中夺得帝位。因此,隋朝建立后,对丞相权力过重深有体会的杨坚在建构官制的时候最迫切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生:削弱丞相的权力。

在完成“三省六部制”教学,转入“科举制”教学后,我引导学生思考:制度建设为国家的稳定和统一提供了机制上的保证,然而一切都万事大吉了吗?非也!数百年来,统治集团被世家大族垄断,而真正有治国之才的人无法进入仕途,统治集团的腐败无能是无法维系国家统一的。所以,统治集团的重组迫在眉睫。那么,如何选拔出真正的社会精英、优秀人才,重组统治集团呢?

生:改变人才选拔制度。

师:对了,隋唐统治者用科举制替代了原有的选官制度。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三省六部制的创新之处,我简讲了三省六部制的机构设置与职能分工,让学生自己体验三省六部制运作流程的方式。

师:我们已经了解了隋唐三省六部制的机构设置与职能分工,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三省六部制的运作流程。

情境设置:贞观年间,黄河发生了洪灾,威胁到了百姓生命财产的安全,皇帝准备治洪防灾。这时,温彦博任中书令,魏征任门下省侍中,房玄龄任尚书左仆射。

师:接下来,三省六部制的运作程序是怎么样的?

学生根据刚才教师对三省职能分工的简介梳理出三省六部制的运作程序。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三省六部制有什么特点?

生:三省各司其职,可以防止宰相独大。

师:对,分散相权,加强中央集权;分工明确,提高办事效率。还有没有其他特点呢?

启发学生思考后我继续分析: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在整个政令下达的过程中,各部集思广益,谨言慎行,下达诏令十分谨慎,避免决策失误。

我出示了《旧唐书·房玄龄传》材料,并解释: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房玄龄为中书令,后长期担任尚书省左仆射一职。在三省六部制的体制之下,他的宰相生涯已经不再是以往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变成了中央决策机构的核心成员之一。这就是钱穆先生在《国史新论》中说的“汉代宰相是采用领袖制的,而唐代宰相则采用委员制”的真实写照。

在引导学生充分体会了科举制较之前朝的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的优点后,我并没有就此结束本教学内容,而是向学生抛出了新的问题。

师:大家有没有想过,公平公正基础上的考试仍存在着一个什么问题?

生:临场发挥不一定好。

师:所以,唐朝的学子们考试前,要将自己的诗文给达官显贵、社会名流看以求得到赏识,这叫“行卷”。“行卷”一次还不行,只怕贵人多忘事,临考前夕还要再送一次,这叫“温卷”。如果达官显贵、社会名流对某位士子表示赞赏了,就会向主考官推荐,这叫“公荐”。主考官根据推荐,结合试卷反复斟酌,最后发榜。大家有没有发现,在分科考试之初,还留有什么味道?

生:推荐。

师:所以说,科举制虽然是新生事物,但毕竟是在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的基础上脱颖而出的,不免还是有些察举遗风!

我随后点出:由此可见,科举制不是简单地否定过去,而是在传承与创新有机整合中的新突破。

点评

七年级的《统一的隋唐时代》一课共由隋唐朝代更迭、科举制、三省六部制、贞观之治四项内容组成,要在有限的40分钟内完成这四大内容的教学,没有一个核心主旨贯穿其中,势必会影响教学有效性。只有准确把握内容主旨,才能去枝强干,有中心、有核心地推进教学。本次案例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主旨,形成了“国家统一→制度创新→繁荣昌盛”的教学思路,切中要领、简洁新颖。因为聚焦了核心主旨,本案例的教学设计呈现出了结构合理(见下图),取舍得当,问题思考度、难易度务实的优点。

3.文本解构与主旨把握 篇三

微型小说的特点在于篇幅虽小却五脏俱全,《在柏林》这篇不足400字的小说,小说要素俱全,情节发展紧凑,矛盾冲突激烈,人物形象鲜明,而小说所反映的主题又震撼人心。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领悟主旨,读出这份震撼呢?虽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古训是先人智慧的昭示,不同体裁的阅读终究还是要讲究章法,这样方可事半功倍。

一、品读语言悟主旨

品读含义丰富的词句,引领学生发挥想象。“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小说开头这平平淡淡的一句,仔细咀嚼,含义丰富。首先让学生思考这句话告诉你哪些信息?学生会说:火车上都是妇女和孩子而几乎没有健壮的男子。这是将句子抽取主干所获取的信息。故我接着问为什么会“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呢?火车是一种交通工具,也是一个公共场所,男女老幼汇聚才是正常的情形。这就是作者构思的精巧之处,一开始就设置了一个悬念,而这个悬念就像相声中的包袱,直到小说结尾才抖开,让读者恍然大悟。如果教师就此打住,自然也可以了,但如果此时再让学生品读一下这个句子,并且追问一句“还有什么不合常理的地方吗”,学生当会进入深度思考,也会发现“缓慢”一词显得怪异,那么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个词,有什么特别含义吗?一般火车给人的感觉总是一往无前,风驰电掣,雷霆万钧,故用“缓慢”修饰显然是不同寻常的。但是这时你可以卖个关子,或者也可以说是设个悬念,不要告诉学生答案,你只需告诉他答案去文中找,那么学生就很容易被你领进文本之中,想象的翅膀也会自然展开。

品读修辞巧妙的词句,引领学生把握真意。明确了开头作者设置的悬念之后,可以让学生通读课文,问“小说中还有没有悬念”,相信学生一定会发现老妇人“一,二,三”的数数。这个身体虚弱而多病的老妇人为何要不停数这三个数,且“声音盖过了车轮的‘咔嚓咔嚓声”,这不是太令人不可思议了么?这三个数有什么特殊意义么?这些都能引起读者思考。但是孩子不会思考这些问题,老妇人的奇特举动引得两个小姑娘“指手画脚,不加思虑地嗤笑起来”。这时作者写道“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又是一个悬念,老头为什么要“狠狠”扫她们一眼呢?他为什么要凶巴巴地对待两个天真烂漫的小姑娘呢?悬念连着悬念,读者的思绪完全被作者控制了,急欲知晓这不近人情背后的答案。老妇人的数数除了悬念之外,作者还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通过反复,像一柄锤子不断敲击读者胸膛,但作者还是引而不发。“两个小姑娘再次傻笑起来。”再来一个反复,小姑娘由“嗤笑”而“傻笑”,让学生连起来品读一番,或者可以有别样的感悟。如果说前面的“嗤笑”代表了老头的情感,那么此刻的“傻笑”则完全代表了作者的褒贬,但作者为何要去贬斥两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呢?在重重的悬念和反复之后,答案似乎已经水到渠成了。

品读情感丰富的句子,引领学生领悟主旨。“当我告诉你们这位可怜的夫人就是我的妻子时,你们大概不会再笑了。我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现在轮到我自己上前线了。在我走之前,我总得把他们的母亲送往疯人院啊。”这是老妇人反复数“一二三”的答案,也是这对老夫妇坐上这列火车的原因,这原因催人泪下啊。反复让学生品读这段话,实在蕴含了感人至深的情感。老妇人的可怜是因为她失去了三个儿子,这接连的打击使她疯了,“可怜”应当着落在这个地方。但是从另一个角度去看,这“可怜”当理解为“可敬”、“可爱”,这是一位多么伟大的母亲,她为国家献出了三个儿子,读到这里读者是否有一种肃然起敬之感?当灰白头发的战时后备役老兵说“他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现在轮到我自己上前线了。”反复涵咏这句话,是否可以读到老兵的骄傲,因为儿子们是在战争中死去的,是为了国家死去的?也可以读到战争的残酷,三个儿子死去了,老妇人发疯了,而现在老兵也将上前线了,于是小说的主旨跃然纸上:揭示战争的残酷,呼唤和平。这时可以抛下这样的问题:这是什么战争?分析这次战争的情况。历来有文史一家之说,结合二战的历史,在二战的背景下去解读这篇小说,那么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作为侵略国的德国,不仅给被侵略国造成巨大灾难,也让本国人民遭受了巨大的战争创伤。再读“现在轮到我自己上前线了”这句话,可以理解为老兵义无反顾的豪迈,所谓上阵父子兵,前仆后继,虽然这是场不义之战,但在老兵心里毕竟他是去为国而战,故可以理解为表现他的爱国之情。但是反过来看,“轮到”一词又显得被迫无奈,虽不想去前线,但为了祖国也不得不去,这就使小说的主旨更其丰富,更其深刻,具有了反战的思想,而不仅仅揭示战争的残酷。

回过头来看小说标题“在柏林”,为什么不用“在巴黎”或“在伦敦”?这是作者的匠心独运,是更切合这反战主题的,是更具有反思战争的张力的。作为侵略国的国民尚且遭受了如此大的创伤,付出了如此惨痛的代价,那么被侵略国则更惨烈了。任何战争,荼毒生灵,最终受害的总是千千万万普通百姓,而人民总是渴望和平,反对战争的。

二、剖析人物辩主旨

小说是通过塑造人物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在柏林》塑造的人物不多,主要是战时后备役老兵和他发了疯的妻子,还有两个不谙世故的小姑娘,全文也没有对人物的具体描写,但是读者却对这些人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有的人物都没有正反之分,虽然作者主观上对两个小姑娘的行为表达了一定的谴责。当老少两代人交集在一起,老人所受的战争之苦凸显无疑,而天真烂漫的小姑娘虽同样身处战争阴霾,却不能理解老妇人的疯癫之举,依然无忧无虑,就像李商隐的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但是作者真的是要抨击这两个小姑娘么?显然不是,所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二次世界大战中,每个参战国,无论侵略或被侵略,所有的国民都遭受着战争的伤害和摧残。这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是谁带小姑娘上火车的?小说没有交待,也许是她们的母亲,但不可能是她们的父亲,因为“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那么她们的父亲呢?也许正在前线,也许已经为国捐躯,而小姑娘对此却一无所知,这就更加令人悲哀。将这些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推理,那么战争的残酷性已经无需多言了,车厢里的妇女和孩子不都是活生生的受害者么?这对老夫妇和两个小姑娘,正是无数战争受害者的缩影。作者塑造这些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而没有进行具体的描写,让他们的形象显得模糊抽象,让他们成为悲剧的象征,于是小说的主旨就不言自明了。

三、解构情节明主旨

如果说人物是小说的灵魂,那么情节则是小说的发动机。情节的发展推动人物形象不断丰满,也使小说主旨不断明晰。微型小说因篇幅短小,难以构思复杂的一波三折的情节,往往采用反转式结构,以达到戛然而止、耐人寻味的效果。《在柏林》的情节当属此类,在一节驶出柏林的火车车厢里,一位老妇人不断重复说着“一二三”,引得两个小姑娘嘲笑,后老妇人的丈夫道出了老妇人发疯的真实原因,小说就此结束。这是典型的单一型情节,没有旁枝末节,故事奔着结局而去。但若就按着这样的逻辑去写,小说难免平淡,难免缺乏了震撼人心的张力。故作者对情节作了适当的处理和强化,作了必要的铺垫,正如水库里的水只有积蓄到一定的高度,泄洪时方有一泻千里之势。小姑娘第一次嗤笑老妇人,这是矛盾冲突的开始,而“一个老头狠狠扫了她们一眼,随即车厢里平静了”,表明矛盾冲突暂时平息。但是不久老妇人又重复数数,“两个小姑娘再次傻笑起来”,同样的矛盾再次激化,这就是情节的递升,或者叫渲染。此时水位蓄积已高,于是情节陡然反转,后备役老兵的一番话,将悬疑尽释,而读者的心情也产生了巨大的反差,震惊,同情,悲伤,愤怒……这正是作者所要制造的审美效果。此时“车厢里一片寂静,静得可怕”,“寂静”是每个人都受到了心灵的冲击,“可怕”则是灵魂遭受了严厉的拷问。这是对战争的拷问,何时才可以结束这不义之战,可以免受战争之苦;这也是对命运的拷问,希望老夫妇的悲惨命运不要重演。戛然而止的结尾是反转型情节的常见构思,不仅增强了小说的感染力,也使小说主旨进一步明晰。

这时让学生再读小说的开头,“缓慢”一词当会有新的理解。这是一列有气无力的火车,就像战争乌云笼罩下的国民,情绪低落,看不见前途。火车成了一个象征,战时国民的象征,动作迟缓,表情冷漠,甚至带有点麻木,因为不知希望在何方。故起笔这平淡的一句话,细细读来,实在为整篇小说营造了一个相当贴切的背景氛围。也正因如此,作者仅仅交待火车驶出柏林,而没有交待火车的目的地,例如通常的习惯“一列开往汉堡的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

通过《在柏林》教学实践,我深切体会到,教师对文本的解构,有助于引领学生沉入文本,把握主旨;同样学生把握了主旨,也有利于他们从写作的高度进行文本的再创造。

4.把握文章主旨之我见 篇四

[关键词]文章主旨 多媒体 写作背景 重点片段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030025

所谓文章主旨,是指作者的写作意图,它是文章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内涵包括情感态度、精神品质、道德感悟和希望号召等。如果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那么主旨就是文章的心脏和灵魂。因为阅读文章的最终目的就是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学生只有把握了文章的主旨,才能获得情的感染、德的熏陶、知的教化、理的启迪和行的标准。把握文章的主旨既是阅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关键所在,因此学生学习一篇文章的效果如何就取决于对文章主旨把握的程度。那么,怎样才能准确、高度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呢?在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粗谈己见。

一、借助多媒体教学

许多课文内容都具有音乐美和图画美的特点,甚至有些课文本身就是一幅意蕴深藏的画卷,但是这幅画是不能直观感受的,它隐藏在一定的语言形式符号之中,如果语感不强的学生是难以领会这幅画的内涵的。因此,在教学这类课文时,不能用普通的教学方法进行施教,应该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如果仅仅通过对语言符号的解读和分析,那么学生所获得的只是抽象的意象,难以领悟到一个天涯游子那种肝肠寸断的羁旅之思。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借助多媒体的音与像形成一段萧瑟、苍凉的深秋夕照视频,把课文的内容再现出来,那么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茅塞顿开,同时也会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很自然地加深对文章思想及作者感情的理解与领会。

再如“踏花归去马蹄香”这句诗,如果仅让学生通过字面去理解,根本无法领会诗的内涵。可能学生一看到诗句首先想到的就是种在田里的“马蹄果”的味道香甜呢!如果在教学中能够借助现代教学手段设计一个优美的意境:一匹骏马从长着野花的草地上跑过,而在马蹄的后面追随着一群蜜蜂。通过这样的意境,学生就能品味蜜蜂为什么会追随“马蹄”,“马蹄”为什么会香,于是就能顺水推舟地领会诗句的意思及整首诗的意蕴。

二、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

很多课文的外延极为深远,单靠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对结构的梳理是很难把握中心的,要结合写作意图才能领会作者的感情和文章主旨。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上片从四个方面分别描绘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群山蜿蜒起伏如同舞动的银蛇,高原丘陵成群好似奔驰的白象。通过对北国雪景的概括描写,把读者引入了一个壮阔雄奇、玉砌银装的冰雪世界。从内容上看,这是对北国壮丽雪景的赞美,切合题意。而下片是对五个历史人物进行评价:秦皇汉武的弱点是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的不足是稍逊风骚;而被称为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只知道弯弓射雕,注重武功,而忽略文治。如果从常规的写作要求来看,学生往往会认为这些内容已经离题了,觉得这是多余的部分,因而就不能全面、完整地把握文章的中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及写作意图来点拨学生,让学生明白评古是为了论今。这样,学生就能明白这首词的主题是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及其伟大的政治抱负,同时充分表现了当代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豪情壮志。

三、反复品读重点片段

文章的意蕴并不是直观的、肤浅的,而是隐藏在一定的语言形式符号之中,仅靠肤浅的直观或粗略的朗读是远远不能领悟其意蕴的。要想领会文章的意蕴,就要像牛吃草那样对语言形式符号进行反复咀嚼,多次品味,这样才能嚼出语言的味道,体会语言的意蕴。

如《济南的冬天》第二段,学生在初读时只能从整体上感受这是对济南冬天的山和水的描写,经过多次细读品味之后,学生会感受到这段不仅仅是写景,还写了济南的人的表情、感觉、幻想和心情。因为济南的冬天气候温暖晴朗,所以人们的表情“面上含笑”;因为小山像摇篮,温暖舒适,所以人们感觉“有了着落,有了依靠”;因为度冬如春,所以产生“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和“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的幻想;因为冬天这样慈善,所以就是这点幻想一时不能实现,人们的心情也“并不着急”。这些描写都是围绕山来写的,所以只有让学生经过细读品味描写山的这些内容,才能领悟到人们在冬天的表情、感觉、幻想和心情。学生在细读过程中获得一种强烈的情绪满足,一种审美意义上的愉悦,在美感享受中切身感受其意蕴,从而领会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和赞美之情。

总之,领悟作者情感的方法远是举不胜举的,根据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正确选择方法才是顺利成功地解读作品的关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可千篇一律,照瓢画瓜,教师要根据文章的具体特征选择恰当的方法。

上一篇:净化车间员工年终工作总结下一篇: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