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非洲教学设计(精选10篇)
1.区域地理非洲教学设计 篇一
一、主要亮点:
1、 以九四年普立兹新闻特写摄影奖的作品《饥饿的苏丹》导入,一步步地提出问题,这幅照片反应了非洲怎样的状态?非洲为什么贫困?非洲的贫困和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有何关系?导入震撼的同时,让学生意识到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密切相关,树立人地和谐的观念。
2、课件制作精美,结构清晰,有助于学生知识框架的建立。
3、设置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将一些难度适宜的问题给学生自己思考解决,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4、通过互动面板与学生积极互动,并点名学生的表现,使课堂上学习气氛活跃。
5、知识点讲解细致,在基础知识和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延伸拓展,特别是上课时对于一些学生以前掌握不佳的自然地理知识点多次讲解,使学生逐渐掌握。
二、改进意见:
1、每节知识点过多,特别是自然地理的知识点,导致经常超课时或者拖堂。知识点虽然都是考点,但在课堂上面面俱到不可能,所以需要有取舍的去讲。
2.部分学生上课不积极,线上教学与课堂教学相比,学生学习态度的掌控不易。针对这部分学生以鼓励,连线提问,科学打电话问原因来监督。
3、因为没有板书,导致PPT上字过多,学生要记的笔记也较多。应该精简课件上的文字,只需体现主要知识点的框架和总结性的内容。
4、非洲气候的非地带性是一个重要考点,但是很多学生对于高一的气压带风带掌握的不好,导致在讲解这一部分的知识点时一些学生难以理解。所以在讲这个知识点前应该先用图片结合动画的形式复习一下气压带风带的内容,有助于学生对后面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5、互动面板有时会遮住课件,影响学生的观看。今后应调整好互动面板与课件的位置。
2.区域地理非洲教学设计 篇二
一、问题的提出
区域地理因其知识点多信息量大、 图文结合综合性强的特点, 是学生学习的重、难点之一。 它需要了解空间定位, 明确区域内部各要素的特征及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 判断区域之间的差异, 分析某一要素发展而引起的整体变化。 传统教学对地图的应用、 内部区域要素的掌握和整体知识体系的形成有独特的教育方式, 但使用手段存在些许的不足之处。
1.比例尺、内容固定。 普通纸质地图在同一幅图上, 图幅大小和所示的范围都是确定的, 即比例尺都是固定, 无法进行地图任意放大、缩小, 不能突出某个地点, 做到点面结合。 即使是电子版的地图也只能改变图幅, 对图上内容的详略无法更改。 这就使得在讲授区域外部轮廓和内部特征时需要多幅地图地展现, 进行图片切换, 增加教师素材寻找的时间, 对部分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对比上有所不便。
2.地图要素交互能力不足。 传统地图资料所显示的专题要素是固定不变的, 无法对地图内容进行增减或组合拼接, 形成灵活多变符合当下教学所需的地图。 比如要展现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和美国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关系, 假如教师手头上只有美国农业类型分布图和世界气候类型图, 就会使得图中的干扰信息过多, 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
二、GIS辅助手段与地理课堂教学结合的意义
区域地理教学的要素分析和整体联系是其核心, 借助GIS的图层属性和空间分析的优势, 既符合学生认知过程的需要, 又可以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从而充分增强地理教学效果。
1.有利于发挥GIS本身强大的功能。 GIS对地理数据的管理采用了图层的概念, 根据教学目的的不同可将不同的图层进行叠加分析, 对独立的区域要素起到关联的作用。 同时图层数据简洁明了, 可控性强, 明显提高了学生对抽象地理数据认识的能力, 做到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达到了好的教学效果, 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教学的核心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 而应该是传授学习方法, 让学生知道怎样学习, 怎样提高学习能力进而善于学习。 本节课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 做到启发引导。教学过程注重地理表述的规范化, 地理观察多角度化、地理思维多维化的引导。在归纳提炼过程中, 老师要对学生的回答有反馈, 不正确的给予修正, 不完整的给予补充, 零散的意见给予综合, 在学生知识构建中起到引导的作用。
3.有利于彰显学生的主体性, 培养创新思维。 借助GIS应用于区域地理的教学方式, 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将获取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达到新课程背景下教学的目的。 美国有句谚语:“只是告诉我我会忘记, 要是演示给我我会记住, 如果还让我参与其中我就会明白。 ”说明课堂参与性的活动在学生个体认识发展中有重要的作用。 本课借用预习案让学生知道老师的授课目的和意图, 并在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中主动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途径, 借助GIS手段帮助学生形成地理学科思维, 让每一位学生实时体验知识的发现和“创造”过程, 让学生更好地构建知识系统。 同时, 新课标强调改变教学方式, 由老师为课堂的中心向以学生为核心转变, 由学生被动夺取知识向主动学习知识的转化, 这就要求老师构建开放的地理课堂。 借助GIS图层空间分析手段教师在可行的硬件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 通过提出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并在讨论、动手实践中抽丝剥茧, 将问题层层深入, 加深学生对地理联系的理解, 启发学生发现规律。
4.有利于知识与实践密切结合。 区域地理的难度在于要素之间的整体联系, 借助GIS的图层空间分析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中交互性的不足。 借助多媒体手段, 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具体操作、探究, 理解当前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提高学习能力。
三、借助GIS辅助手段的区域地理教学设计及实践
教师基于“先学后教”的理念, 提供乡土案例, 呈现引发认知冲突的学习问题, 借助GIS图层叠置功能, 用新的手段引发学习兴趣, 通过小组互助完成学习任务, 争取将碎片化的知识进行整合, 学习多角度、多层次的思维方法。 以下将以高二地理《福建区域地理》为例分析探讨。
1.课前准备: (1) 教师在课前制作预学案 ( 要求学生明确对福建范围、位置;福建自然地理特征的描述) 。 (2) 班级同学分组, 每组提供一台电脑。 (3) 学生课前完成预学案, 小组长对组员作业答案进行分类汇总, 挑出小组最完整的成果, 带着问题进入课堂。 (4) 电脑安装mapinfo软件, 并提供“福建轮廓”图层、“福建年降水量”图层、“福建铁路”图层、“福建山脉”图层、“福建主要河流”图层、“台湾岛部分轮廓” 图层、 “ 福建省九地市分布”图层。 (5) 教会学生mapinfo软件的基本应用。
2.教学过程: (1) 小组展示预习成果 (通过投影仪) 。 (2) 小组互评, 教师小结。 其他小组的组员对展示出的作业 (描述福建范围、位置;福建地形特征) 进行点评、补充、归类整合不同观点。 在上述解答问题的过程中, 答案不是直接给学生的, 而是让学生在挑毛病的过程中完善知识结构, 既活跃课堂气氛又做到知识体系的自我构建。 (3) 小组合作探究完成学习任务。 呈现“距海近的厦门降水少于距海远的武夷山市”这个引发认知冲突的乡土现象, 要求学生借助软件, 调用地形、降水图层, 小组合作完成原因的分析。 学生带着问题探索, 目标明确。 这个过程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寻找福建省降水分布的特征并分析原因, 引出本节课的重点“地形对降水的影响”, 借用寻找图层明确影响的主导因素。 同时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合作, 扬长避短、查漏补缺, 用整体性的思维考虑地理问题。 (4) 课堂练习, 巩固提升。 在分析完地形对气候影响的基础上, 加强问题的难度, 扩大探究的广度和梯度, 追问“福建省农业现状及农业发展方向”, 调用自己认为可用的图层完成答案。 每一图层对应一个要素, 借用GIS的面状要素分类、 叠加分析, 旨在让学生分析农业区位因素,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协作探究, 在收集信息、分析信息的基础上培养提炼、发散性思维能力, 达到构建农业区位分析的知识体系的目的。
四、教学实践后的思考
1.学生平时较少使用地理信息技术, 学生对于地理信息技术的了解主要是在学习地理 (必修3) 的过程中获得的, 但内容偏于理论化, 能够学以致用的东西不多, 学生也没有什么机会真正用到。 本节课的学习通过课后的问卷调查, 近一半的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 三分之一的学生能够独立完成, 并且绝大部分的学生基本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说明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还是挺好的。 经过学习, 绝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地理信息技术对于学习区域地理有所帮助, 并且接受这样技能培养课的授课方式, 而且愿意了解更多的地理信息技术知识和练习技能。 但是对于mapinfo软件在区域地理要素之间联系的分析的应用上比较陌生, 说明如何将抽象知识表象化是这种教学模式还需研讨的地方。
2.教学准备方面, 教师在前期做了大量的数据数字化工作, 从教学的投入产出而言没有任何优势, 以一人之力完成多数区域的要素准备是不现实的。 如何建立区域地理教学GIS资源库或是搭建网络平台共享教学资源放能从技术上对GIS辅助区域地理教学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李娟.地理信息系统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教研论坛, 2011 (06) .
[2]段玉山.信息技术辅助地理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3]张超.地理信息系统实习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3.地理七年级下知识点非洲 篇三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以南,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处于低纬度地区。 地形: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以高原为主。(图8.26:印度洋、大西洋、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刚果盆地、几内亚湾、撒哈拉沙漠、尼罗河、好望角、乞力马扎罗山—非洲最高峰 ,称为赤道雪峰) 气候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在热带草原地区的国家常受到旱灾的威胁。
本区90%以上是黑种人,是黑种人的故乡,故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又有“黑非洲”之称。非洲黑人的原始居住地主要分布在几内亚湾沿岸和刚果盆地,即主要分布在本区的西部。
2、“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
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出口物品主要有矿产、森林、畜产等初级产品:进口物品为机械、汽车等工业制成品。这样的经济特点使非洲许多国家失去了市场主动权 。
①概念:过分依赖某一种或几种产品生产的经济;
②弊端:初级产品价格低廉,工业制成品价格昂贵,制约了本国经济的发展;
③形成原因:长期受到殖民主义者的统治和控制;
④出路:发展多样化农业,振兴民族工业,建立出口加工区,发展旅游业,以改变本国经济依赖单一产品的局面。
3、严重的“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
① 人口问题 ② 粮食问题 ③ 环境问题
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世界各大洲中居首位,(为2.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更高达3.0%),人口增长过快,超过粮食及经济增长速度,已构成了日益严重的人口问题和粮食问题。由于殖民主义的长期统治和控制,本区科学技术落后,农牧业生产水平很低,粮食始终不能自给。而人口增长过快,需要更多的粮食和肉类,于是人们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以扩大耕地面积,或过度放牧,导致土壤肥力下降、草原退化,加剧了土地荒漠化,使生态环境逐步恶化。解决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保护自然环境。
本区气候以热带气候为主,因此是很多热带经济作物的故乡,如咖啡、可可。
本区很多矿产资源在世界中占有有重要地位,如金刚石、铜。
4、重要地理知识:
1.坦葛尼喀湖——非洲最深的湖泊
2.马达加斯加岛——最大的岛
3.刚果盆地——非洲、世界第一大盆地
4.东非裂谷带——非洲、世界第一裂谷带
5.乞力马扎罗山——非洲第一高峰
6.几内亚湾——非洲最大的海湾
7.维多利亚湖——非洲最大的湖泊
8.尼罗河——非洲、世界第一长河
4.区域地理非洲教学设计 篇四
马达加斯加气候特征
马达加斯加地形独特,各地气候差异较大。东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湿热,年降水量达-3800毫米,年平均气温约24℃;中部高原属于热带高原气候,气候温和,年降水量为1000-2000毫米,年平均气温约18℃;西部处在背风一侧,降水较少,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年降水量为600-1000毫米,年平均气温约26.6℃;南部地区属于半干旱气候,年降水量低于600毫米,年平均气温约25.4℃。受季风的影响,全岛4-10月为旱季,11月-次年3月为雨季。首都塔那那利佛海拔约1,200米,年平均气温18°C。
5.高二区域地理巴西教学设计 篇五
一、课标要求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关于国家的课程内容有9条,“巴西”一节可以承载以下5条内容。
1.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4.举例说出某国家在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
5.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分布、主要气候类型以及河流等自然地理特点。2.理解巴西多元文化的形成过程以及影响。
3.掌握巴西农业、工业发展的条件以及分布特点。
4.知道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及雨林被破坏后我们应该做什么来拯救雨林。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指图、绘图、填图、析图等过程,分析、归纳巴西的地理位置、面积、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和巴西人口分布特点。
2.结合地形图、气候图、矿产图等资源,综合分析巴西农业、工业发展的条件,进一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一般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初步形成因地制宜的发展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形成积极思考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归纳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2.分析巴西人口分布、人种构成以及多元文化特征及其影响。
3.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巴西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分析巴西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过程、特点。
(二)教学难点
结合巴西热带雨林开发与保护的现状,分析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树立热爱自然、保护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四、教学策略
基本理念:让学生学习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构建开放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打造合格的社会公民。
教材简析:巴西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的最后一个国家,学生已经具备学习国家地理的基础和经验,本节课重点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查找资料、论证等方法来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教师只需适时引导,提供资料,答疑解惑。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框架。在教学方法上,主要侧重于探究或互动学习;主要运用创设情境法、自主学习法、角色扮演法、合作探究法、小组讨论法等。
在课程资源方面,灵活应用课件、地图、文字资料、视频资料等教学资源。在能力培养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锻炼学生的识图用图能力、观察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生任务:
1.课前预习。积极预习课本,查阅巴西的相关视频资料、文本资料以及相关的图片,从感性方面熟悉巴西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2.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学习,进行合作学习和小组展示,与其他小组之间互相补充。教师任务:
1.组织课堂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运用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组织学生开展小组竞赛。
2.引领学生学会分析、归纳,进行知识整合;组织学生进行知识迁移,解决相关问题。
五、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相关的视频文件、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结合课本内容进行充分的预习,课外搜集巴西的相关资料;准备地理教材、地图册、其他学习用具。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里约奥运会主题曲
学生:观看视频,了解第31届世界奥运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承转过渡:这节课我们一同来学习巴西,我们学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从哪些方面学习? 预设学生回答:知道巴西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资源、人口、农业、工业、城市这9方面学习。
承转过渡:对,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巴西,了解巴西。我们学习的总体思路是: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认识巴西。
【设计意图】运用奥运会主题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的思维直接转向巴西知识的学习;通过询问,让学生知道应该怎样了解一个国家,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基本方法。
【展示目标】
学生结合课件,研读学习目标,互设自探,教师做简单解释,明确重点和难点。【设计意图】认领目标,有利于实现学习的有序性,初步建立知识网络。【学习新课】
游戏课堂:翻转课堂:假如你是导游„„ 教师布置任务:全班分6组,每组负责讲清讲会某一知识点并且每组选出一个代表作为的导游,带领我们一同游览巴西这个美丽的国家.导游要求:
1、请用导游词
2、结合地图进行导游
3、游客不懂的地方导游必须耐心讲解,如导游讲不清,由导游团队其他队员帮忙讲解
【互设自探】
学生课前预习收集资料完成任务,上讲台展示: 导游一展示一巴西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以及半球位置 导游展示时应完成以下任务
(1)读图,分别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以及半球位置三方面进行梳理,通过指图、讨论进行分析、总结。
(2)指图总结:巴西的位置特点:巴西地处低纬度,位于拉丁美洲,东邻大西洋;大部分位于南半球,全部在西半球。
【设计意图】读图、指图分析、描述位置特点,培养学生用图能力; 承转过渡:教师点评导游发言,请出第二组导游 导游二展示:巴西的地形与河流特点
教师布置任务:读巴西的地形、河流图,分析巴西的地形、河流有什么特点? 学生完成任务:
1.读图找出巴西的主要地形区?巴西的地形有什么特点?
2.找出巴西的主要河流?结合课本分析巴西河流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教师:点评学生导游效果,运用课件展示相关答案。
【设计意图】读图分析地形、河流特点,培养学生的识图用图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地形区和河流自述的形式展开教学,形式活泼,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互动合探】:亚马孙河为什么是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流量最大的河流?(从地形、气候方面分析)
学生分析总结:(预设探究结果)
亚马孙河所处地区地势低平,北、中、南地势高,便于水的汇集;属于热带雨林气候,降水量大。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自然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其中位置是主导因素,位置影响到气候,气候影响河流,河流影响地形,地形影响河流。
承转过渡:教师点评导游发言,请出第三组导游 导游三展示三:巴西的气候
教师:呈现巴西气候图,布置任务:
找出巴西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结合气候特征图分析巴西的气候特点。学生:按照要求找出巴西的主要类型,描述气候分布和气候特点。总结巴西的气候特点:终年高温、降水较多,气候以湿热为主。
承转过渡:我们一直在说雨林,那雨林什么样子,它对我们有什么作用? 【互动合探】关注巴西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学生欣赏图片并阅读资料:
1.走进“动植物王国” 2.感受“地球之肺” 学生完成下列任务:
1.热带雨林有哪些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思考:这些环境效益中,哪些能对全球产生影响,哪些主要影响当地?
2.阅读教材中的文字和图片,了解热带雨林被破坏的主要原因及其影响。
4.学法引导:学会比较是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对比相同类别的事物时,能够找出差异和相同点。
4.初步讨论:雨林的生态效应? 5.深入讨论:如何保护雨林? 教师指导:
1)巴西对热带雨林的保护 2)阶段小结:
想一想:如何解决开发资源、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提出自己的建议。学生预设回答:开发热带雨林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也会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应该适当开发热带雨林,注意加强保护热带雨林,做到可持续发展。
例如:砍伐后及时补种,分片开发,有计划开发„„ 教师:点评学生的回答。点击课件呈现相关答案 【互设自探】巴西人文地理 导游四展示:巴西人口 导游完成下列任务:
1.巴西的人口与城市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2.亚马孙河流域的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3.巴西的首都在哪里?找出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的位置,有什么特点? 预设学生回答:
1.巴西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原因是:地形平坦、气候湿润、交通便利、开发较早等。
2.亚马孙河流域人口稀少。原因是:亚马孙河流域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气候湿热、森林茂密、交通不便等。
3.学生指图回答。
教师总结:人口分布受到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影响,其中,自然因素主要是位置、地形和气候;人文因素主要是交通、开发历史以及经济发展等因素。
【互动合探】为什么巴西的人口和城市都分布在巴西东南沿海地区? 4.初步讨论:巴西人口分布在巴西东南沿海地区原因 5.深入讨论:巴西城市分布在巴西东南沿海地区原因 学生总结发言,老师实时纠正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分析国家或地区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学会对地理现象进行综合分析,这就是学习有用的地理知识。
导游四继续展示巴西人种构成 导游完成下列任务:
1.读图归纳巴西人种构成的特点。
2.巴西混血种人数量最多,这是怎么形成的?
阅读课本P83的内容,分析原因并结合卞卡一家成员构成图、巴西足球队员图进行归纳,得出结论。
预设学生回答:欧洲殖民者进入巴西,贩卖黑奴到巴西,居民通婚,出现混血种人。教师:出示相关图片,点评学生回答情况。【设计意图】课标要求: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本环节活动题的设计,意在让学生通过分析相关图片进行归纳并得出结论,注重知识的生成。
导游五展示:巴西工业和农业
步骤1:学生完成下列任务:
1.巴西主要有哪些农作物?这些农作物主要分布在哪里? 2.巴西有哪些主要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哪里?
预设学生答案:经历了五个阶段:木材采伐、种甘蔗发展制糖业、采金热、咖啡种植、种植天然橡胶。
学生:指图说出巴西的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
预设学生回答:咖啡、可可、天然橡胶、香蕉、大豆、剑麻、甘蔗等。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的东南部。学生:指图说明巴西的主要矿产及其分布。
预设学生回答:主要有铁矿、金矿、石油、锰矿等,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
教师评论导游同时强调:巴西的铁矿储量大,质量好,除本国使用外,还大量出口,我国上海宝山钢铁基地就大量进口巴西的铁矿。
【设计意图】学会运用地图、图片以及文字资料获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互设自探】学生完成任务:
1.巴西产量占世界首位的主要农产品有哪些? 2.巴西主要的出口创汇产品有哪些?(答案见课件展示)
步骤2:工业发展突飞猛进
教师:布置任务:二战后,巴西的经济发展特点。学生完成任务:(读图、指图、讨论、展示)1.巴西主要有哪些工业部门?
2.在9.24图中找出:铁、煤、石油主要分布在哪里? 教师任务: 1.呈现课件 2.总结提升:
(1)工业分布要考虑矿产资源、交通条件等因素。
(2)巴西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利用优越的自然环境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经济,这就是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承转过渡: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完成板书内容
【设计意图】学习热带雨林开发与保护内容,要充分地读图、讨论、分析、归纳,进行知识整合;运用合作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对热带雨林开发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人地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师:出示课堂训练题
【设计意图】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比较法实现知识的迁移,有利于强化本节学习内容,可以检验学习效果,也是对学生学习技能的拓展和巩固。
八、教学反思
教学特点:重视学生阅读地图能力和图表分析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图片、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小组合作讨论激发学生智慧的火花,整个学习过程基本都是以学生的表现、表达为主,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不足:最好将学习任务再进行细致布局,可与旅游活动相结合,会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6.高考区域地理教学策略探索 篇六
区域定位是区域地理学习的第一步, 是区域地理的一个重点, 没有准确的空间位置判断, 则一切都无从谈起。通常来讲, 我们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进行区域空间定位。
1.经纬线 (度) 定位法
利用经纬线进行定位是区域定位中最常见也较准确的定位方法。这一定位方法的前提是要对某个地理位置的经度和纬度有较准确的记忆, 要知道重要地区的经度数和纬度数, 如北京位于40°N和116°E附近, 东京位于35°N和140°E附近等。在实际学习中这样的记忆是十分困难的, 我们可以寻找方便学生记忆的一些方法。
(1) 记忆地球上一些重要的经线和纬线穿过的重要地区
如:赤道穿过的主要地理事物有刚果盆地、东非高原、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等;0°经线穿过欧洲和非洲西部, 经过其附近的地理事物有伦敦、地中海、撒哈拉沙漠、几内亚湾等;60°E穿过的主要地理事物有乌拉尔山脉、咸海、伊朗高原、阿拉伯半岛东侧、阿拉伯海;120°W穿过北美洲西部落基山脉等。
在教学中给出这样的特殊经纬线, 让学生选择记忆, 至于记哪几条经线或纬线则让学生依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加以选择。
(2) 记忆世界主要区域的经纬度范围
如:非洲经度范围约为20°W到50°E, 纬度范围为南、北纬35度之间。欧洲经度范围约为10°W到60°E, 纬度范围约为40°N到70°N等。通过主要区域经纬度范围记忆, 学生在区域定位中对区域所属位置有大概的确定, 进而进一步分析。
2.区域轮廓形状定位法
世界上任意一个区域, 无论是行政区、地形区、湖泊、河流、山脉等都有一定的轮廓特征。我们可以根据这些地理事物的轮廓特征, 进行地理事物和区域位置的判断。
3.相对位置定位法
相对位置定位法是在上述定位基础上, 利用地理事物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即某地理事物与周围地理事物在方位、距离上的对比, 互为参照, 进行定位。利用地理事物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地理定位, 这样可以使定位的过程更灵活、随意, 有利于学生建立地理空间概念。相对位置定位与上述两种定位法相结合, 既能提高区域定位的速度, 又能提高区域定位的正确性。
例如, 我国100°E到110°E, 30°N为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向西为横断山脉、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向东为巫山、长江中下游三角洲平原, 四川盆地向北为大巴山、汉水谷地、秦岭、渭河平原、黄土高原一直到内蒙古高原, 四川盆地南部为云贵高原, 云贵高原东部为东南丘陵等一系列地理事物的排列。
二、抓住区域本质特征, 建立地理要素联系, 形成知识结构
区域地理知识教学中, 每一个区域的学习模式都是通过区域位置与范围、地形地势、气候特征、河流与湖泊、植被土壤、自然资源、自然灾害、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文化、发展问题等要素认识区域和进行区域分析的, 体现出区域地理知识多又杂, 记忆量大, 记忆难度大。我们在区域分析中要抓住主导因素, 突出区域本质的特征。要建立区域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联, 真正理解区域特征的形成, 构建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的知识结构或知识网络。
如:“日本”一节的教学, 日本一个本质的区域特征为:日本是一个北太平洋西部的岛国。由此, 我们根据主导要素建立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关联, 形成日本知识网络体系, 如下图。
任一区域我们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找到区域突出的本质特征, 进而通过各要素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这样的知识网络不同于单纯背诵, 而是通过各要素之间关联的一个分析、推理的过程, 是学生对区域地理环境要素整体性的理解, 使学生真正理解、掌握区域知识。
总之, 通过区域知识结构的构建, 将区域地理知识系统化、具体化, 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 将抽象的区域地理知识总结概括升华为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 在巩固地理基础知识的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能力。
摘要:区域地理是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组合, 是高考地理试题的重要背景材料。区域地理教学中所涉及的确定区域位置、分析区域特征、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措施等必须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策略, 培养学生的分析、阐述和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 满足高考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要求。
7.初中区域地理教学方法初探 篇七
广州市番禺区化龙中学 陈菊
摘要:区域地理能鲜明地体现地理学科区域性、综合性的特点,是地理学科的基础和重要内容。初级中学案例式的区域地理教学方式,容易使师生侧重具体区域相关知识点的识记而忽视学习方法运用,从而不能有效实现知识的迁移。本文试图从初中区域地理学情分析入手,探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的有效方法,力求在课堂教学中实实在在地帮助学生掌握区域地理学习的思路、方法,掌握扎实的地理基础知识,形成分析与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建构学生的地理要素认知结构,实现知识的迁移,达到区域地理教学从典型事例总结出一般学习规律,并把一般规律原理应用到其他案例的要求,真正让学生学习到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关键词:区域地理 教学 方法
一、初中学生区域地理学习学情分析
1、区域地理教学在初级中学的意义
(1)区域地理是地理学习的起点和归宿,是地理学科的基础和重要内容。地理事物具有空间性,有具体的位置,对地理事物的把握必须立足于区域,同时,区域地理能鲜明地体现地理学科区域性、综合性的特点,因此,区域地理是地理学习的起点和归宿,是地理学科的基础和重要内容。
(2)初中阶段掌握必要的区域地理学习方法,是学生培养地理学科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地理高考的趋势是要加强区域地理考查的力度,广东地理高考试题的命题特点是以区域为背景、图文材料为载体,综合考查自然、人文等地理知识和获取、描述、分析、论证信息等能力。由于初中地理以案例教学为主,教材侧重的是地理分布及特征,不求深入考究成因,与高考着重考察学生地理学科能力的要求相距甚远,使学生的区域地理知识遗忘率极高,因此,在初中阶段掌握必要的区域地理学习方法,是学生培养地理学科能力的重要途径。
2、学生未掌握区域地理学习方法是区域地理学习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指出: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有:“1.运用地图和资料,认识某一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概况。2.运用归纳的方法,认识某一个区域的地理特征。3.运用综合分析的方法,认识地
理特征的成因。4.运用比较的方法,认识某一区域与其他区域地理环境的异同。”1可见,区域地理教学的重点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而初中地理案例式教学方式,使师生更侧重具体区域相关知识点的识记,忽视系统的区域地理教法、学法研究。因此,未掌握区域地理学习方法是初中学生区域地理学习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
二、初级中学区域地理教学的主要方法
1、强调学生把握区域主要特征,并通过比较分析认识区域间的异同更好认识区域的独特性。
人教版初中地理的区域地理知识集中分布在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下册,涵括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的具体内容。教材中选择让学生学习的每一个案例区域均有其独特的、与其他区域相区别的特征,也就是地域性,如西北地区的干旱,青藏高原的高寒等。学生需要按照课程标准中关于特定区域的具体知识去把握每一个区域的特征,并学会通过比较分析去认识不同区域之间的异同。例如,八年级地理下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都位于我国的季风区,但自然条件差异大,学生若是能把握南方高温多雨、北方寒冷干燥的突出特征,就能很好地分析南北方地区不同的农业生产方式和人的生活方式。抓住地域性差异是区域学习的突破口。
2、教会学生找到学习区域地理的主线,构建自己的地理要素认知结构和学习方式。
每一种地理要素都有其认知结构和认识方法、思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如何进行信息阅读、提取、分析、解释和地理原理描述融合为一体的思维模式和能力传授给学生。例如:七年级下册世界地理部分,每一个大洲或国家的学习,都涉及到大洲和国家的位置范围(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地形河湖、气候、居民、经济等内容。教师只要教会学生抓住“自然环境特征(位置范围、地势地形、气候、河湖)+人文环境特征(人口人种、交通、经济、习俗)”这一主线,他们就可以通过阅读某一大洲或国家在世界的位置图、地形图、气候分布图和其他相关的社会经济图来进行学习,构建属于自己的区域地理认知结构。又如:气候由气温和降水两大要素组成,学生抓住了这一个要点,就能在分析区域气候特征的时候从区域的气温和降水入手进行分析。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138-139
3、抓住人地关系主线,明确人类的一切活动均受自然环境影响,并反作用于自然。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的学科。“人地关系”也就是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之间的关系,要求学生辩证地分析人类生产、生活等活动,突出“人文”与“自然”相互影响的关系。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教会学生在理解区域地理特征的时候注意两方面:一是区域的独特性,二是其主导因素影响下地理事物的关联性。在区域特征的表述和成因分析过程教学中,要抓住其独特性的主导因素及其所引起的综合性、关联性,教会学生注重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的结合,把人文地理落实到具体的区域,掌握区域内各要素的作用、联系及其变化。
4、强化读图技能培养,学会学生从地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运用地图,是教与学区域地理的最基本方法。七年级下册世界地理的内容,对学生来说一切都很陌生,如何帮助学生获得相关的知识?强化读图技能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注意教会学生从“读会图”向“会读图”转变,强调让学生养成三步读图法:第一步,根据图名确定图表反映的主题,利用图例从图表中的线条、符合、数据中找出“有什么”;第二步,对获取的地图信息进行整理,认识图中各要素特征,明确“怎么样”;第三步,分析揭示图中各要素反映的问题及其相互关系,理解“为什么”。另外,在教学和练习中注意对学生进行地图信息的叠加和图文转换训练,提高学生图表阅读的深度。
5、掌握区域地理学习的比较法、归纳分析法、综合法,实现知识的迁移运用。
区域地理教学的基点是地理要素和学习能力,所学习的每一个区域只是一个“案例”,要求学生学会从案例区域中抽取有共同意义的、能迁移到其他区域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因此,掌握必要的区域地理学习方法是知识有效迁移运用的前提。区域地理知识看起来零散分散,但学习的规律总是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为核心,推导地理要素间的联系,归纳区域特征,比较区域差异,并以人地关系为主线评价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探讨区域发展的问题。所以,比较法、归纳分析法、综合法是区域地理主要的学习方法。学生通过案例区域的地理要素学习后,能运用以上方法学会从案例区域中抽取具有共同意义的、便于迁移的区域知识、技能、方法,在独立认识新的区域时,便知道从哪些方面去理解、认识、和解释一个新学习地区的区域特征,知道从哪里和怎样获得需要的区域地理知识。例如:通过七年级地理下册亚洲地形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地势决定河流流向 的规律,在学习东南亚中南半岛的地形时,也能从中推导出中南半岛河流自北向南流的特点。又如八年级地理下册,学习了西北地区干旱的特征及成因,也可以迁移到新疆地形、气候特征及绿洲农业的学习。
受课时和教材的限制,地理课堂教学不可能把世界或中国所有的区域都安排让学生学习,教学最关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掌握区域地理学习的思路、方法,掌握扎实的地理基础知识,形成分析与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建构属于学生自己的地理要素认知结构,这样就能真正达到地理教学“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要求。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2] 李慎中:同一区域不同试题设计的比较分析[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1.9 [3] 李君臣:浅谈初中区域地理的学习技巧[J],中教研究,2006年11月
[4] 温秀琴:新课程理念下区域地理教学的变化[J],中小学教材教学(月刊),2005年第12期
8.新疆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教学设计 篇八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
教学设计
康平县东关九年一贯制学校
李玉英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
一、教学思想
在教学中根据初中学生心理特点和教学进度需要,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尽可能给学生提供个人展示和合作学习的机会,启发学生思考分析,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协调能力,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二、教学内容
本课是义务教育教科书《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第三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第一课时内容。本节教材内容主要是“以新疆区域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新疆位于我国西北边陲,深居内陆,因特殊的地理环境,新疆干旱区面积广大,所以,本节内容采取了一系列得力措施,改善自然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让学生更明确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助于学生认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特点。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要求学生了解本区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简要评价地理位置对新疆发展的重要影响。
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了解新疆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面貌,归纳区域开发的地理条件。
3.了解新疆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措施,理解区域开发中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4.以新疆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大开发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重要性。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材料及图片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对地理信息的归纳、推理、对比及判断等能力。2.教学过程中采用直观性教学原则,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 新疆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难点:改善自然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措施: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有效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平台。创设富有情趣的情境,如:音像、图片。等将枯燥内容多彩化,有利于新旧知识的有机结合。
四、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八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多的训练,对于地理学习方法和基础地理知识已经掌握,对各种地图的使用也较为熟练,对地理课堂中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都已成自然,能够在课堂中熟练的应用,学习小组之间能够积极地进行讨论、展示,并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对区域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学习方法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有利于本节课的顺利进行。
五、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教学资源:学案 课件
(1)利用学案教学,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指导材料,真正落实了学生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学习的最大效益,最大限度地为师生“互动—探究”提供课堂时空。(2)课件中针对教学内容选取了适当的地图、图片、视频、音乐等,并有效的设置在各个环节当中,为学生的探究学习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和辅助作用。同时在学习过程中这些教学资源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去体会我们身边的地理,从观察身边的地理入手,提高地理的思维能力。
六、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活动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播放视频 《美丽的新疆》 引入新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设计目的:引发学生学习本节的兴趣,告知学习目标,激活原有的相关知识。用景观、图片,旅游景点和视频里的音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本课学习
教学活动2 探究活动,提出问题:
1.运用课件上的地图,指出新疆在中国的位置地理 位置。众多的邻国对新疆的发展有哪些重要影响。
设计思路:2.运用课件上的地图找出新疆的主要河流比较两条河的特征。(播放-提问-讲解)
设计目的:启发学生思考分析,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读图分析能力,引发学习行为,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方法:抛锚式
教学活动3探索问题,发现结论:
教学思路:新疆深居内陆,从新疆地形特征
新疆的土地资源矿产资源以及
新疆的气候资源及特点五个方面分析地形以山脉和盆地为主,新疆草地丰富,矿产中著名的新疆软玉,以及风力发电,过渡到因特殊的地理环境,新疆干旱区面积广大,生态环境脆弱。
设计目的:为理解区域开发中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做铺垫,从而达到掌握重点。学生活动:自主学习,复习以前知识,跨度大进行知识整合,完成学案,方法:抛锚式
1.读新疆地形图,新疆气候图,得出结论:
设计目的:利用学生的观察力,感受力,加上他们的读图能力和活跃的思维,很自然的达到了自主学习的目的和效果。
得出结论:
一、地形特征
新疆地形以山地和盆地为主,自北向南依次是阿尔泰山脉、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和昆仑山脉,构成“三山夹两盆”的地形大势。
天山山脉横亘新疆中部,把新疆分为南疆和北疆。天山山体高大,山间分布有一些盆地,如哈密盆地、吐鲁番盆地,其中吐鲁番盆地底部是中国陆地最低点。
设计目的:利用学生的观察力,感受力,加上他们的读图能力和活跃的思维,很自然的达到了自主学习的目的和效果。
三、河流特征
新疆绝大部分河流为内流河,湖泊数量较多,多为内流湖和咸水湖。
河流主要依靠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
新疆河流稀少,水量不大,多时令河。
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流河,额尔齐斯河为中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外流河。
教学活动4感知情节,得出结论
讨论:步骤:(通过图片、,合作学习,完成学案)
设计思路: 讨论:阅读材料和利用观看新疆的生态环境等图片作为引申,让学生思考新疆生态环境问题与区域开发的关系,可采取辩论的方式。
设计目的:使学生明白保护生态环境和区域开发的关系,明白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1.阅读:(图片)为学习这节重点做铺垫。
2.读图片资料分4个小组(每组派一名同学说出该地区经济有什么特点,向全班表明小组的观点;其他同学通过运用课前收集整理的资料,对上述四种观点表明自己的态度 :是反对还是赞成,并说明理由。)
1.阅读:新疆的生态环境 和干涸的河流(图片
课件)
如何评价一个区域的自然资源,玲玲和贝贝发表了个人见解。想一想,他们的观点有没有道理?分组讨论,评价新疆的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和水资源。对自然资源进行评价,不仅要了解总量,还要了解人均占有量。玲玲说得对!自然资源的评价还包括质量、分布……
设计目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点描述该地区生态环境,即使描述不太准确,也不必细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团结协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论:1.《新疆》干旱面积广大,生态脆弱。
2.表明《新疆》在开发中采取休耕,轮牧,治理水土流失,防治土地沙化等措施改善自然环境,建设生态文明,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设计目的:使学生明白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经济的关系,明白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活动5探究活动 发现问题:
设计思路: 多媒体展示图片分析比较,讨论,个人展示自由争辩。设计目的: 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及自信心。
1.设问:新疆的社会经济面貌
2.本区经济有什么特点?
新疆是中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种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总产量、收购量连续多年位于居全国第一,近年棉花产量占全国的40%以上。新疆也是我国唯一的长绒棉产地,以纤维长、色泽好、品质高而受到国内外用户的青睐。结合新疆自然条件,讨论新疆种植棉花的优势条件,以及影响棉花种植空间分布的因素。昼夜温差大,可以有效抑制棉花病虫害的发生。空气湿度小,有利于棉花生长和收摘。新疆哈密瓜新疆长绒棉
3.完成学案。
七、目标检测设计
在新疆地形图上填图练习,学生用鼠标拖动完成。思路:交互式,抛锚式,设计目的:对本节知识加深记忆及时评价)开阔视野
练习题:11:说出该地区自然环境有什么特点?这种自然环境对该区域开发会有什么影响? 2:你能为本区的区域开发提出更好的建议吗?(方法:抛锚式,目的:培养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巩固练习、在新疆地形图上填图练习,学生用鼠标拖动完成。(方法:交互式,目的:对本节知识加深记忆及时评价)
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新疆地理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A.位于中国西北部 B.位于中高纬度地区 C.位于西半球和北半球 D.位于大陆西部沿海地区 2.新疆境内主要的地形类型是:()
A.山地与盆地 B.山地与高原 C.平原与盆地 D.丘陵与平原
3.与北疆相比,南疆气候具有的特点是()A.年降水量稍多 B.风力更强 C.平均气温较高 D.光照较弱 4.新疆境内设立的经济特区是()
A.乌鲁木齐 B.霍尔 C.喀什 D.深圳 5中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是()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内蒙古自治区
C.华北平原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6、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填写数字代号表示的 邻国和邻省区名称。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2)填写字母代号表示的 地形区名称。
A_______________山脉
B_______________山脉 C_______________山脉 D_______________盆地 E_______________盆地(3)填写字母代号表示的河流名称。
a __________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梳理:(让学生小结):(让学生归纳总结。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对本节知识回顾加深记忆)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遵循展示──设疑──分析讨论的教学流程,主要采用创设情景—讨论分析—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利用地图和资料,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得到了锻炼。在实际探究教学过程中,教学的设计安排是根据学生实际的探究进程随时改动的,教师要跟着学生的思路走,及时引导或点拨,指导着学生自己寻找答案,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九. 板书设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理概况与区域开发
1.位置与范围
• 2.自然地理环境 • 3.社会经济面貌 • 4.生态环境保护
十.教学资源
1、学案
课件(地图:新疆地形图 新疆河流图 新疆某城市气候资料表疆工业
农业图
新疆的特产图片
新疆的生态图)(视频 音乐)
9.区域地理非洲教学设计 篇九
关键词:高中地区区域教学,思想,渗透
高中《地理》教学讲到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经济等地理要素, 出现事物罗列, 堆砌地名的现象, 教师要重视地理事物之间的综合联系, 并认识到原理和规律的教学, 重视地理教学中人地教学的思想吻合, 不断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在高中区域地理教学中, 要重视主导的特征, 揭示地理要素的联系, 建立富有思想的地理关系结构网络方法和模式。
一、《地理》教学思想和依据原理
人的记忆通过知识信息加以组织和编码, 储存在大脑中, 通过信息的排序实现了各种各样的联系和线索, 便于知识的存储和提取。教师要注重区域地理事物的联系和地理现象的联系, 建立知识结构和网络, 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逐渐摸索出地理认识过程和思维规律。事物的矛盾中含有主要的矛盾, 要抓住主要的矛盾, 解决矛盾。尽管地理事物和现象复杂, 但总有代表性的起关键作用的主导因素等特征, 教师要抓住主导因素和区域特征, 提纲挈领地掌握思想方法, 让教学更加简练, 得到教学过程的优化。任何区域之间存在着地理要素的联系, 制约和渗透, 构成地理环境的整合效果。地区又存在着区域差异性, 教师要将地理分散的内容贯穿起来, 找到鲜明的或者隐含的内在联系。按照可持续性发展的观点看, 区域教学不仅仅是重视传授地理知识, 更要用地理的原理分析解决地理区域问题, 教师要按照条件、问题、发展方向和策略这些视角重新构组教学内容的框架和联系, 建立人地关系的知识结构。
二、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和注意点
1. 重视主导的因素, 突出区域的特征。
教学中区域特征是以区域环境作为基础的, 教师要按照地理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按照区域特征, 找出最具有本质的和最具有特色的主要区域特点, 并寻找出主导的因素。例如, 西北内陆地区, 按照“气候干旱”是本区最突出的特征, 深居内陆是形成区域的主导因素。教学要理清知识的联系, 形成知识体系。教师要按照地理的综合性, 找出地理环境各个要素之间的, 经济地理和生产部门之间接近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内在联系, 形成相关的知识系列。例如, 教学汇总可将地形、气候、水文、植被、资源、环境破坏、经济发展、人口城市分布等内容, 实现有机的联系和融合。教学要贯彻人和地的关系, 优化知识结构。任何区域都离不开地理环境, 自然资源, 人类活动的结构体系。教师要重视教材教学的原则, 指导思想和教学内容, 贯彻地理教学原则, 指导思想, 教学内容, 重视地理教学的主要核心。教师要围绕人和地的关系的主题, 实现知识系列归类的连网, 找出知识间的联系, 建立环境———资源———人类活动的教学结构。
2. 教法选择和教学过程要求。
教师要用直观形象的感性材料。教师要充分积累地理事实材料, 重视知识理性认识建立在足够丰富的感性知识基础上, 要用文字、数据、表格等资料, 并运用投影、录象、动画的教学手段。教师要设置层层递进的课堂提问。区域地理重视知识点、线、网的建立, 掌握教学内容, 控制学生思路, 训练思维, 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师要实现教学内容的串联, 环境的联系, 分析深入解决问题, 也推出相关知识, 实现知识结构的丰富和完善, 找到知识的源头。教师通过材料和设问, 实现前后呼应和相辅相成的联系, 重视学生在地理基础上的感知和理解, 形成系统的科学的过程式学习。
3. 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教师要重视地理活动的形式, 重视动脑, 动手, 动口的能力训练和培训, 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要重视地理位置分布, 教会学生读图填图, 分析地理特征和成因, 进行分析讨论, 探讨学习方向, 进行角色扮演, 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让学生获取知识, 增长能力, 树立观念。
4. 教会学生地理学习的方法。
教师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整理归类的方法, 并形成新的知识系统, 掌握科学的原理和规律, 重视科学的思维方法, 教师教学方法的传授能建立起学生学习的知识结构, 并运用知识结构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5. 教师要运用简洁的板书。
教师可以运用文字的板书或者图象符号的板书, 在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边讲解边画, 高度概括, 收获好的教学效果。
6. 重视素质教育。
教师不仅教会学生区域知识, 更培养学生资源观, 环境观, 人口观, 实现区域可持续性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教师要重视人地关系的线索, 用可持续性发展的观点来理解地理特征, 分析人口、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的关系, 重视环境的协调, 评价人类活动是否合理, 并运用有益的经验和教训, 重视区域发展的措施和途径。
此外, 教师还要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训练并提高学生的能力, 加强学生素质的培养和陶冶, 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教师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并促进形成更有效果, 更理想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李艳伟.浅谈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学习公民必备的地理”思想[J].新课程 (上) , 2011, (5) .
[2]丁海.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德育渗透对教师的要求[J].新课程 (上) , 2011, (07) .
[3].彭俊.浅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 (12) .
10.区域地理非洲教学设计 篇十
各位老师大家好,欢迎收看高中地理新课程远程研修。今天我们的主题是专题四:区域地理教学当中如何进行案例教学。区域地理内容在原来的课程当中是文科学生必修的一部分内容,但现在在新课程当中规定为全体学生必须要学习的一个内容放在必修三模块当中,而且课程标准非常明确的规定,这部分内容必须要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去进行教学。这次的案例不同于我们必修一和必修二中的小型的案例,是一种大型的案例,所以这部份案例的教学对我们高中地理教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一个挑战。我们今天的这个主题就是看怎么来设计好一次案例教学,学生通过案例教学获得原理之后怎么来进行拓展学习。必修三模块案例教学牵扯到区域发展的一些问题,区域发展研究肯定要涉及到对区域知识进行一定的铺垫,现在我们讨论一下在案例教学当中怎么来进行区域地理知识的铺垫,是把它放在案例呈现之前来进行铺垫还是在案例教学过程当中来提供区域背景。下面我们看三个片段,这三个片段是同一个课例当中不同的渗透方法。
第一次来到我们高一二班,所以首先给同学们带来一个小礼物,一首旋律非常优美的歌曲,有着非常美丽的名字《月牙泉》。
它是天的镜子,沙漠的眼。我们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来给同学们看一下这个月牙泉。我知道同学们的感受,可能看了这幅月牙泉的图片以后,大家心里边会觉得有一点失望,因为没有这么美,那么为什么呢?月牙泉在甘肃省东环市向南5公里处,市周围这座山叫做鸣沙山,在沙丘的环绕之中有一湾清泉,转如弯月,故得名月牙泉。它的奇特之处在哪里?大家可以看到,市周围被沙丘所环绕,但是却不被流沙所淹没,沙水共深,千年不干,号称沙漠第一景,沙漠第一绝。但是现在这个月牙泉已经是今非昔比了,它的面积已经不足过去的1/3,过去最大的水深是7到8米,而现在大概只有1米左右。月牙泉快要从我们地球上消失了。所以同学如果想看这个月牙泉的话,千万不要等到高三毕业以后再去,今年暑假赶紧去,还来得及和月牙泉道一声告别。为什么会这样?主要是因为自然原因以及人为原因,而且人为原因是最直接的一个因素。我这里有一些摄影爱好者在西北地区拍摄到的一些图片和同学们分享一下。干涸的河床遭遇罕见的红褐色的沙尘暴。沙尘暴已经很可怕了,而且是红褐色,这是怎么回事? 这个我把它取名叫跋山涉沙。一家三口,小孩在前面,另一个是他的父母亲。这个叫天苍苍野茫茫,草地现牛羊,牛羊比较多。这就是中国第一个生态移民地区,甘肃的闽清县。首先我们要对西北地区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请一个同学在这个图上把新疆、甘肃、宁夏和内蒙古这四个行政区划的位置大概指出来。这个是新疆。这个是甘肃,它的形状很狭长的。这个是宁夏。这个是内蒙古。再请同学们看一下大兴安岭——古长城、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天山、贺兰山在哪里?这个应该是大兴安岭——古长城一线、贺兰山,这个是祁连山,河西走廊很有名的,这个是阿尔金山,这个是昆仑山,这个是天山。
再来看一下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青藏高原在哪里? 这个应该是准噶尔盆地,这个最大的叫做塔里木盆地,这里有一个辽阔的内蒙古草原,这里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我们就大概了解了所谓的西北地区,如果从行政区划上来讲主要包括新疆、甘肃、宁夏的大部分北部地区,还有内蒙古的大部分地区。如果从自然分区上来讲,它位于非季风区,它的降水量是在400毫米以下,在内陆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这就是所谓的西北地区。
我还有三个很小的问题,可以直接回答的。你觉得西北地区分布最广的自然地貌应该是什么?荒漠?还有同学说是荒漠草原?主要的是沙漠和沙地。看这幅图,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巴丹吉林沙漠等等很多。你觉得西北地区的海陆位置有什么特点?在亚欧大陆的内陆或者讲离海洋比较的远。从宏观上去看,西北地区的地形有什么特点? 它的地形有很多的高原,还有很多的盆地,还有很多的山脉,所以它的地形和地势特点,一个字,比较的高。它主要多山脉、高原和盆地。
刚才我们看了“荒漠化的防治”课例,这个课例是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的。刚才我们看到的是同一堂课中的三个片段,这三个片段一个是导入,导入是以《月牙泉》这样一个优美的歌、图片作为一个导入的。第二个是铺垫西北地区的区域地理的知识,通过景观这种方式。因为区域地理是在初中的时候学过的,学生虽然有一些印象但是不深刻了。所以这个地方铺垫了一些西北的区域地理的知识。再一个就是以图片的形式展现了一些荒漠化的景观。这堂课的主题是荒漠化的防治,这个案例是取自西北地区,刚才这个山的展示的片段当中,像月牙泉的缩小、民情的生态移民实际上都在揭示荒漠化,这也是给整个课一个比较好的铺垫吧。在案例教学当中提供区域地理知识的背景,可能各个老师有不同的做法。案例教学毕竟不是去学某个具体的区域,不是去学某个具体案例的知识,我们的关键就是通过案例来学习地理的原理或者地理的思想,所以我们经常说:案例是理论和实践之间的一座桥梁。现在问题是我们怎么来很好的呈现案例,然后让案例能够在获得原理和应用到实践中相互融合起来,能够相互渗透。下面给大家呈现两个课例,分别是两种不同的教学设计,老师可以看看他们这种设计分别是怎样的一个思路。师:我们今天这节课和同学们一起以月牙泉所在的西北地区为例谈一下关于荒漠化的一些问题。首先我们得知道什么是荒漠化。荒漠等同于荒漠化吗?那么荒漠化又是怎样发生的呢?其实提到荒漠这个名词,我可以想象在座同学脑海中肯定会出现很多的景观图片,大漠孤烟直、荒芜人烟等等,我这边也有几幅图片,大家可以来看一下。非洲的撒哈拉沙漠,澳大利亚中部的荒漠,沙特阿拉伯的荒漠,美国犹他州的盐碱地,其实等同于不毛之地了,恐怖的沙尘暴,遗失的楼兰,哭泣的胡杨。其实最后的三幅图片大家都知道,在哪个国家? 生:中国。
师:刚才我给同学们呈现的是不同的图片,其实换句话说,也就是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 而已。我这里也有一幅图片,它也反映了一个自然地理环境。我想请一位同学来说一说,你觉得这样的一个自然地理环境,它的环境特征应该是什么样的?
生:它的气候应该是比较干旱,降水不是很多,河流不是很多,可能水量也很小。因为水比较少,而且草也比较少,所以生物也少。师:它的土壤呢?
生:土壤很贫瘠的,缺水,或者说养分也很少。师:你觉得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观? 生:近似于荒漠。师:是荒漠吗?
生:不是荒漠,它有草。
师:所以结合起来,叫做荒漠草原。大家可以看一下,这样的一种自然环境,它的环境特征我们觉得应该是这样的,对不对?大家想一想在什么样的情况之下,这样一个荒漠草原有可能会退化成荒漠? 生:人们乱砍乱伐。
师:这的草要用“砍”吗?其实就是破坏了。把草给拔掉、铲掉,或者过多的放牧。还有没有别的情况?
生:就是河流当中的水被人们污染了。
师:或者过多的利用,是吧? 还有没有别的原因? 生:自然环境,氢气,沙尘暴
师:我明白你的意思,如果说自然环境发生变化,气候越来越干旱,有可能草会跟我们说再见。可能荒漠草原,草没有了,就变成荒漠了。其实大家想一想,这样一个过程,从荒漠草原,到变成荒漠这样一个过程,我们现在可不可以认为它就是一个荒漠化的过程?完全可以,对不对?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到底什么是荒漠化呢?你觉得荒漠化应该发生在什么样的地区?像我们这样的江南水乡,目前可能吗? 生:不可能。
师:应该不可能。那么估计应该是什么样的地区? 生:比较干旱的。
师:或者说就是降水量比较少的一些地区,比如说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和半湿润地区,它的年降水量都是比较少的。对不对?你觉得它发生的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生:有人为的原因,还有自然的原因。
师:由于自然的因素和人类的这种活动的共同的作用之下,最后产生的一种结果。那么荒漠化会带来一种什么样的表现呢?
生:没有生物,没有植被,生物会越来越少。
师:好,也就是说,耕地会退化,草地会退化,林地会退化。因为土壤里面的水份和养分会越来越来越少。对不对?最后我们就得到所谓荒漠化的实质,其实它是土地的退化,肥力的长期的丧失。如果我们把这几点串起来,我想什么叫做荒漠化,在座的各位心中已经非常了解了。也就是说,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由于这两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最后造成了土地退化,表现为土地沙漠化、荒漠化、自身岩石化。这些都是属于荒漠。那么我们肯定想去了解一下,目前世界荒漠化的形势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我这边有一个材料,大家可以来看一看。目前全世界每年有600多万公顷的土地即每分钟有10公顷的土地被沙漠焚噬,全球有1/5的土地都在沙漠化的威胁之下。科学家警告,若不制止沙漠的蔓延,半个地球都将沙漠化。最后一句话:半个地球都将沙漠化。如果说真正我们半个地球都荒漠化的话,我不知道我们在座的高一二班的同学会在哪里出现?这是世界主要的沙漠分布区,大家大概可以看得出来,在非洲的北部,在中亚地区,中国的西北地区,澳大利亚的西北地区等等。可以说,荒漠化发生主要的地区,主要是在大陆的内部,或者是在一些中低纬度的大陆西岸会出现。目前的形势非常严峻,对不对?40%以上国家受影响,每年损失420亿美元,这个数字不能算少吧?当然引起我们整个人类社会重视。每年的6月17日为世界防治荒漠化日和干旱日。2006年刚刚过去,它就是一个国际沙漠和荒漠化年。世界是这样,那么我们中国的形势是怎么样的呢?肯定也是不容乐观。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些数字,完全可以说明问题。27.9%,超过1/5; 18个省区,超过一半;540多亿,这个可能是人民币,也不少了。我这里有一幅图,中国的环境问题,这里主要呈现的是生态环境问题。这个表示荒漠化影响的地区。大家完全可以告诉我,目前我们国家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应该主要在哪里? 生:西北。
师:对,主要在我们中国的西北地区。所以接下来,我们将和同学们一起,以西北地区为案例,来了解一下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情况。
刚才我们看到的是荒漠化防治的课例,这个课例用的是演绎的方法。也就是说,他首先展示了他的设计思路,是从一般到个别。他一开始就把荒漠化的问题提出来了:我们今天这一堂课讲的是西北地区的荒漠化以及荒漠化的防治。通过提出原理,呈现案例,然后通过对案例的分析研究,再来验证这个原理,最后再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我们刚才看到的这个案例,就是顺着这个思路设计的。这种方法是比较普遍的,比较常用的。因为演绎是思考的工具,演绎的优点主要就在于一开始就给学的人一种明确的方向,他就知道我们今天要讲的是一个什么问题,这个问题的道理在哪里,我应该如何来思考这个问题。这节课先把荒漠化的概念提出来了,然后把荒漠化跟荒漠区别开来,然后体现荒漠化的过程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首先把这些基本的东西表现出来。荒漠化关键就是这个“化”字,因为现在高中生可能讲到荒漠并不陌生,但他们的头脑中的景观可能会是一片沙漠,实际上和我们要学的荒漠化并不是一回事情。所以要把这个过程展现出来,要把一个地区从非荒漠逐渐发展成为荒漠扩展过程告诉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过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样的现象发生在哪些地区,这些地区又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这节课一开始就告诉我们有荒漠化这种现象,这种现象的成因有自然方面的原因,有人为方面的原因,这种现象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这个方向是明确的,学生就沿着这个方向开始思考问题。从这个课例可以看到,荒漠化就是研究方法,这位老师所采取的演绎的方法是比较循序渐进的,是一层一层展开,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揭示,最后来寻找原理,来找到答案的。他是透过演绎的方法来呈现案例的,那么下面我们看看另外的一个案例。这个案例的主题是区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这个老师在设计案例的时候是基于这样的一个考虑,她不是一下子先把区域工业化城市化是怎样的一个规律表达出来。他首先通过一首《春天的故事》这样的一个优美的歌曲来烘托气氛,让学生通过这个歌曲和一组画面来体会到一个国家和一个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最显性的标志,然后打出主题“区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他怎么进入到这个具体的案例呢?他不是一下子就拿出课本上给出的珠江三角洲的案例,而是给出五个区域:长江三角洲、塔里木盆地、黄河三角洲、河西走廊、珠江三角洲,让学生去进行判断:如果让你们选择一个区域,研究区域的工业化城市化,你会选择哪个区?学生通过这个判断,还有他自己已有的知识,一般能够得出个结论,就是选择长三角和珠三角来研究工业化城市化。因为这两个地区经济发达,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比较成熟,也有现成的资料可以找到,所以学生非常容易就可以找到这样两个结论。老师继续设计第二个问题,如果让你去研究,你会在长三角和珠三角这两个地方选择哪一个?为什么?学生认为我选择长三角比较合适,因为我的家乡就住在长三角,我对长三角这一块内容整个资料各方面比较熟悉。第三个问题老师又提出,如果现在不让你去研究长三角,要去研究珠三角的工业化城市化,在现实的条件下,你需要获得哪些帮助?这个老师通过这样设计让学生要知道,我要去研究这块区域必须得获得非常充分的图文资料,通过图文资料来对这个地区的整体状况进行研究。所以她这个课例当中首先从这五个区当中来让学生进行选择,学生选择了之后,老师马上呈现了这样的一个带有故事情节的案例。
李守银的老家原来在安徽,曾经在江淮地区生活,种水稻,后来他搬迁到珠江三角洲,到了珠江三角洲之后,他的生活发生了变化。从他生活变化的过程当中,可以折射出他所在的这块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状况。这个资料给的非常详细。刚开始几年,李守银还能见到一些鸡场农业,但是没过几年,附近的鸡场农业被一家家工厂所替代了,出现了一些花卉、蔬菜种植。后来到了1988年,李守银的儿子洗净泥腿、放下裤管,进了当地的外资箱包厂工作,与他一同进入该厂的还有许多来自中西部省份的外来务工的人员。二十世纪90年代,当地开办了几家电子厂,为了获得更高的收入,李守银的儿子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后进了一家电子厂工作,月收入从800元一下提高到2000元。由于吸引的电子电器类的投资不断增加,当地规划建造高新技术产业园,李守银的房子又被搬迁。现在李守银家就住在附近新建的公寓房里,房价变为每平方米5000元。
教师呈现了这样一个带有故事情节的案例之后,让学生完成两件事。第一个就是自己设计一份表格,来说明当地发生了一个怎样的变化。学生从时间角度,80年代初、80年代中期、90年代,列了三个时间,然后看一下李守银家、工作的变迁、收入变化、住房变化、地价变化,从这样的一个表格设计可以看出工业化城市化变化的痕迹。老师还要求学生根据前面呈现的这些材料和表格设计问题。为了让学生提的问题能够质量比较高,相互有些竞争,老师设计了一个环节,问题多而且质量好的小组可以获得胜利。学生提出一些问题,都是针对故事情节提出来的。教师再根据这些问题来进行归类梳理,把这些问题提炼归纳出研究一个地区的工业化城市化的五个方面,比如说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差异怎么来进行研究,它的整个发展过程怎么来进行对比研究,为什么会产业结构升级。这个课例设计的还是比较庞大的,与前面那个荒漠化防治的课例不同,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这个课例采用了归纳的方法。他是先讲了一个故事,而且他那个故事里边的主人公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在第二册的时候出现过的李守银。这个李守银的老家是在皖北——安徽北部,他从老家搬迁到珠江三角洲以后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先展示李守银这个家庭的个例,然后由这个个例推导到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规律。这个课例的内容非常丰富,空间跨度大,时间跨度也大。尽管这个课例它本身是虚拟的,也就是不一定真的,但是却真实的反映了这个时代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变化以及引起这种变化的一些原因。我觉得从这个课例的设计和选材来看,应该说是和课本的教学内容非常匹配的,可读性也比较强的。
我觉得这个课例会引起一些思考,甚至是思维上的、观念上的一些碰撞。他所使用的方法和前面的荒漠化防治是不同的。他呈现了一个事实,然后根据这个事实设计了一些问题。他是从一个普通人生活的变化来启发学生思考,来引出思路,从而来找出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为什么会发生,发生的条件是什么,最后归纳出原理。从李守银一家的变化抓出了三个方面,一个是居住地的变化,这是空间上的,从皖北来到了珠三角,在珠三角当中又有多次的变化,大变化里又有小的变化。第二个变化是他工作的变化,一个是从农民,他洗净泥腿、放下裤管,从农民成为工人,进入了非农产业,成为城市居民。城市人口的比重是城市化的标志,所以这里要点到这个题。然后他首先是在一个箱包厂工作,后来又转到了一个电子工厂工作,他追求的是经济收入。第三个线索是居住条件的改善,从开始的比较简陋的租住的房子,然后搬到了公房,最后又搬到了新的小区,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房价也在不断的上升。这里已经把一个地区的工业化所带来的城市化,以及城市化进一步来推动工业化的过程通过这个故事讲述出来了。而且这个故事里还包括他的职业的不断变化,隐含了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不断在升级变化的这样一个过程。他一开始是箱包厂,后来是电子厂。箱包、制鞋是劳动力密集型的,这是一开始在珠三角地区、浙江一带都是比较普遍的产业,现在也在向一些新兴的工业发展,实际上反映了工业的一些升级换代。城市的面积在不断扩大,它的居住区从城区的小房子搬到了原来是郊外现在也是城区的高大的小区。他的一家子进了工厂,而且这个工厂还有和他们同样的来自内地的中西部地区的农民,他们从农民成为城市居民了。
刚才我们看到这两个课例中,西北荒漠化采用的是演绎的方式,区域工业化城市化采用的是归纳的方式。不管是演绎还是归纳,案例教学中都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是以探究学习为基础的一种教学方式。所以在案例教学中要获得成功,教师根据材料能够提出有讨论价值的问题是非常关键的。那么我们看一看刚才的两个课题当中,接下去教师是怎么来设计这种有梯度的有讨论价值的问题。
荒漠化的这个课例,老师在前面先是分析原理,原理过后呈现具体的西北地区的案例。因为学生已经知道了西北荒漠化发生的过程和机制,所以教师呈现西北地区荒漠化让他分析的时候就提出了这样四个问题。第一个是:西北地区干旱的自然特征是如何形成的?这个可能还是从区域的角度去分析它的干旱的特征。第二个问题是:干旱的自然特征和荒漠化的发生有何关联?实际上这个问题跟第一个问题是有关联的,首先要知道干旱是怎么形成的,这样干旱的背景跟荒漠化发生有没有必然的联系。第三个问题是:人类活动对荒漠化发生的作用和影响是什么?第四个就是在前面的基础上要能够总结出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发生的主要机制。这四个问题学生根据课本提供的材料和一些图片应该是能够可以得出这些结论的。下面我们看一个片段,针对第二个问题教师是怎么提出这个问题,然后怎么组织学生去讨论这个问题,教师跟学生是怎么互动交流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地表水贫乏,流水过弱,还有植被很少,对土地保护少,土壤发育少,再加上风力作用强,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有力条件,这样就会容易导致荒漠的形成,有荒漠景观出现了。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下,就容易发生荒漠化。什么特定的环境?就是再加上人为的因素。我们现在偏重于自然特征——气候干旱,其实属于异常的状况。我觉得第二小组的这种分析还是蛮有道理的,可能你没有听的清楚,其实我的分析跟他差不多是类似的。我这里给同学们找了一些关键词,其实这些词在同学们嘴巴里刚才都已经出现了。气候干旱、土壤植被、风力作用,通过这些关键词我想看一下到底这种干旱的自然特征和荒漠化之间会发生一个什么样关系。它现在很凌乱,我想来把它给理清。气候干旱,这是它的一个特征。在这样的干旱条件之下,大家可以来看看,以下的一些因素会怎么样?气候比较干旱,它的地表水会很丰富?不会。流水作用也比较的微弱。但是比较干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却是非常的显著,对不对?它的植被肯定比较的稀少,没有植被的覆盖,没有植被的保护,土壤也是比较的贫瘠、比较的疏松,在这样的条件之下,必然就形成了干旱的自然景观。有同学会想,怎么搞的电脑有问题,还有两个没有下来?我的问题在这里,大家也想一想,气候干旱,形成了干旱的自然景观,它是一个静态的。荒漠化只有在什么样的条件之下才有可能发生?对。气候异常的状况之下,特别是很长时间没有下雨,气候异常的条件之下,可以促使荒漠化的加剧,促使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这样一个动态的过程就开始呈现出来了。所以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也就是说,气候干旱不一定就一定意味着可以发生荒漠化,它只是给荒漠化提供了一种潜在的威胁而已,它只是决定着这边的生态环境肯定是比较的脆弱,还不至于完全失衡。但是如果碰到气候异常的状况,有这样的一个主要的自然因素存在的话,它原本脆弱的这种生态环境马上就会失衡,失衡就会导致荒漠化的发展。所以说干旱的自然特征和荒漠化之间应该是这样的一种关系。
刚才我们看了荒漠化的防治当中的问题是如何设计的,如何提出来的。现在我们再来看一看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这个课题。在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这个课例当中,老师设计了一些探究问题,这些问题有主干问题,也有细节问题,问题交织成问题链,而这些问题链相互交错,形成一个问题的网络。比如说工业化发展的条件,提出了这一些问题: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发展有哪些条件?在分组讨论当中提出了在珠江三角洲的这些条件当中对珠三角影响最大的最关键的是哪个?这就是一个比较细节的比较具体的问题。另外,把珠三角和长三角相比,或者把珠三角和皖北地区相比较,差异应该是比较明显的。老师提出了在这些工业化的条件当中,作为皖北地区来说,它的哪些特征比较明显。也就是说,皖北地区的工业化滞后,珠三角的条件哪些是皖北地区所不具备的。这是通过比较提出的问题,再结合材料,也就是学生手里的学案来分析皖北地区自身有哪些发展条件。在这样的一个基础上,就是对珠三角的特征、皖北地区的特征,已经基本了解的情况下,再进一步的提出一个问题:能否为皖北地区工业化的发展进行一些设计?或者围绕这个问题设计一些探究的内容。对于工业化发展的途径,老师也提出了一些问题。比如分析为什么珠江三角洲进行产业升级是必需的,因为这个问题比较大,围绕这两个问题进行小组合作,比如说完成一些产业结构变化的图,并在图上来注明这种变化产生的背景、原因、特征。这样就把一个比较难的问题有所化解。那么再有珠三角我们讲到产业提升,珠三角的发展,珠三角的进一步工业化、城市化。这里也把问题提到一个比较高的一个层面上,比如提出了珠三角产业提升带来哪些其他的影响,比如珠三角产业升级面临的困难。这也是紧扣教材对珠三角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行的一些分析。另外的一种提问方式实际上就是以表格的形式呈现的表格本身所呈现的内容,学生要把它填出来也就是答出了这个问题。再有就是开放一点的另外一种形式,给学生一些任务,比如说,了解中国近代和改革开放前工业的主要分布,了解长三角和珠三角产业工人的数量和质量差异,再有了解我国著名高校和研究所的分布,了解长三角和珠三角大学的数量及每年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像这一些实际上也是引领学生进行问题的探究,如何来阅读材料,如何从材料当中来找到信息,如何来提出探究问题。这个课例当中问的问题还是比较庞大的,概括起来有五个主干问题,可能下面就是五个主干问题当中又有一系列的小问题,把它串起来回答这些问题还是难度是比较大的,但是这个课例当中教师提供了大概近10个背景的学案资料,让学生可以通过这些案例的学习资料的学习回答这些问题。从两个课例当中可以看到教师从不同的角度来设计有梯度的或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现在有问题呈现出来了,接下来就是要组织课堂有效的讨论活动,因为在整个案例教学活动当中学生自主的讨论活动应该是一个中心。现在就看在整个案例教学当中讨论活动时间怎么安排,空间组织形式怎样,就是我们这个讨论过程当中什么人跟什么人在一起讨论,他们之间的任务怎么来进行分配。我们先看一下西北荒漠化防治这个课例当中,这个老师是来怎么进行组织讨论。
按照我们平时分好的组,每一个组有一个任务,来把这个任务进行一个探讨。你们有记录员,有发言者,等会要给大家来汇报你们的成果,所以大家下面可以按照你们的分组自由的组合一下。我们这边是第几组?第二小组。每个同学可以把你们的观点说出来,记录员记录下来,然后再汇总一下,然后结合一下就比较精炼了。
从这个课例当中可以看出老师他所采用的这种组织方式——讨论方式,基本上要求学生是自由组合,然后把整个班级分成四个大组,这个自由组合的小组当中有一个主持人,还有一个记录员。大概整个的过程讨论时间是五分钟左右,那么下面我们听一听这个课结束之后,学生对课堂当中安排的这种讨论的一些观点和想法。访问者:你们平时这种讨论的机会多不多? 生:这种机会还是蛮多的
访问者:你们喜欢这种形式吗? 生:比较喜欢 比较喜欢的 比较喜欢的 访问者:像你们时间的这种安排觉得安排的是不是充分?比如说还意犹未尽,有没有这样的感觉?你认为老师在上课的过程当中组织你们讨论的什么样的形式最受欢迎? 生:今天这个课上的蛮好的 这种讨论形式比较新颖 比较有趣 比较有趣
访问者:你们喜欢这样的讨论吗? 生:挺喜欢的 挺喜欢的
可以就是自己兴趣爱好一样的
我们可以在一起,很多话我们自己相同,观念有可能也比较相同,这样说出来,可能就会代表我们这一组同学意见,就比较有代表性。访问者:你们觉得这个讨论的时候获得的这种知识与老师上课讲的对比感觉上有没有什么差异?
生:因为是我们自己讨论,毕竟我们是这么多同学在一起,这么多人一起,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想法,我们可以得到更多的东西,单单比老师跟我们讲可能效果会更好一点。访问者:你们喜欢讨论这样的方式?
生:我觉得这是智慧的碰撞,能够产生知识的火花,所以一起讨论的话,能够获得更多的东西,所以我觉得这样是比较好的。
访问者:那么你们觉得那个讨论希望老师给你们多长时间? 生:我觉得就是还是老师上课的内容要紧,然后像今天老师安排的时间我觉得也就基本上也就够大家来讨论了。
访问者:你感觉到有几分钟? 生:五六分钟以上应该也够了。访问者:你觉得要根据老师不同的情况来安排这个时间?
生:因为我们还可以利用一些课后的时间继续讨论,还可以去找老师咨询,主要还是上课45分钟的效率也要抓好,所以我觉得今天的时间安排的还是很合适的。访问者:那你呢?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生:我觉得小组讨论是一种合作。
【区域地理非洲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区域地理教学让学生感受地理的魅力09-17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案设计10-16
区域地理教学内容的有效处理06-26
区域地理——世界地理试题教案09-01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复习方法09-17
区域地理课件北美08-21
中亚教案高中区域地理08-28
思维导图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运用11-05
区域地理亚洲测试题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