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中心年度工作总结

2024-10-26

特殊教育中心年度工作总结(19篇)

1.特殊教育中心年度工作总结 篇一

三尺讲台三寸舌,育万千桃李;一支粉笔一腔血,做一世园丁。永不停歇的脚步来自你责任的动力,无尽奉献的情怀源于你心底的大爱。是你忘记了岁月的`斗转星移,是你默默谱写着季节的春华秋实。在教学战场上,你拼搏奋进;在讲坛内外,你以赤子之心将学术、学养美德薪火相传、学脉绵延。你,无愧于优秀教育工作者的称号!

【优秀教师颁奖词】没有金牌教练员就不会有金牌运动员。你们就是教育战线的孙海平、刘国梁、黄玉斌、陈忠和。你们用大爱为学生们撑起一片蓝天,用心智使每个学生都绽开笑脸。你们做“催化剂”,努力促进学生的发展;你们当“农艺师”,耕耘出春色满园;你们做“心理咨询师”,让学生阳光灿烂;你们当“钢琴家”,让心灵流泻出动人的主旋;你们是真正的金牌教练,手握秒表,激励学生向着世界记录撞线!

【优秀辅导员、教研室主任颁奖词】

实践,是你漫漫长路的基石;反思,是你滚滚向上的车轮;创新,是你凌空腾起的力量。你在且歌且行且思中,撒播着智慧,收获着芬芳。多少个不眼之夜,多少次灯光长明,你在漫漫的长夜里伏案疾书,青丝之间添华发,三尺讲台荡笑声,你用友爱缩短着心与心的路程,你是那阳光融化冷漠的冰雪,你是那向导引人走出科学的迷宫。

【特殊贡献奖颁奖词】

你从不说工作平淡,因为它联系着多少家庭的悲欢;你从不说生活清贫,因为富有的程度无法用金钱计算。接纳一个新生,就是接纳一个家庭的希望;输送一名学子,无异于发射一枚搭载太阳的导弹。你以卓越的贡献挺起了沈医前进的脊梁,你,是我们沈医人的明天!

2.特殊教育中心年度工作总结 篇二

关键词:工作室教学,听障学生,项目进展

随着国家经济的繁荣, 残疾人教育平等和就业的相关政策也在不断推广。对于面向特殊学生的就业而设立的特殊院校而言, 根据时代发展而进行的工作室教学改革, 可以参考和借鉴的案例并不多。以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的教师为例, 长期处于教学岗位第一线, 对特殊学生情况和自身专业素养有着深刻了解。为从事职业教育的特殊教师组建“教师工作室”, 不仅可以让学生通过工作室项目进行经验积累, 也能使教师在不脱离教学的环境下与专业领域衔接, 这样对学生对教师都有利的工作室, 却在实际运行时出现种种问题。

一、工作室教学常见问题:

1. 听障学生专业技能参差不齐: 以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为例, 以兴趣与实践结合为出发点组建的动漫工作室, 在招收学生成员 ( 听障) 时就会发现学生来自不同年级, 知识储备不同、专业成绩不同, 教师培养成员面临的难度加大。成员水平差距太大, 将难于完成委托方的工作, 不仅降低学生的信心, 工作室的信誉度也会降低, 长此以往, 工作室就会接不到项目而流于形式。

2. 信息沟通不畅, 管理遇阻: 听障学生理解文字说明时较为吃力, 不同语文水平的学生理解不一致, 对项目最终成果的设想就不一样。作为实际项目, 教师不可能将最终效果都展示出来, 课余集合的时间也有限, 沟通交流极不方便。

此外, 工作室项目耗时耗力, 没有明确奖励, 学生没有成就感, 将降低学生成员的积极性, 导致拖沓、敷衍而影响项目效率和质量。

3. 人才断层梯队培养难度大: 作为工作室成员的学生, 毕业就不能再为工作室所用。教师将面临工作室的人才流失、队伍断层, 而培养新一批成员需要时间, 如果教师的角色过多运用的在基础培训而不是项目指导上, 学生依赖性增加, 工作室将缺少自觉学习和自主管理氛围。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 及时提高工作室教学的有效性, 保证项目能合理运转? 在经过近两年的项目化教学和校企合作教学后, 可从以下几点改善并促进工作室教学运转。

二、工作室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 工作室人员招募和技能培养方面: 参考校园社团、学生会的组建模式, 明确岗位的技能要求, 以 “勤工俭学”和 “课外实践奖学金”等作为激励机制, 吸收成员并设立小组长。以试运行的动漫数字工作室为例, 成员主体为动漫专业二年级和动漫社团学生。小组长是教师重点培养对象, 并有 “以老代新”的责任, 学期末根据组长的工作量给予一定得的奖励措施。

2. 工作室项目有效进展的措施: 借助互联网时代的有利条件进行沟通, 在解决特殊学生的沟通方式上, 使用网络工具更有效。在承接一项任务后, 成员集合工作时间、具体进度和项目验收人员等, 都通过微信群实现。在决策时使用在线投票功能等方式, 决定项目组人员、进度日期等安排。

听障学生关于项目的理解能力, 将随着实践的增多而加深。教师在带领一个小组完成两种项目后, 应对成员进行筛选, 设立小组长并重点培养, 小组长作为沟通的桥梁传达项目的要求, 比教师自己去解释项目细节更为合适。

3. 工作室项目进展要点

( 1) 教师所接项目应该方向清晰, 符合学生能力。以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的动漫数字工作室为例, 虽然专业技法课程较多, 但根据大部分学生的能力, 定位在承接校园公告栏、图书馆等公共设施海报, 以及本专业的微信公众号内容编辑上, 根据项目和学生课余时间制定项目时间表。

( 2) 教师要关注成员的状态, 组建健康的团队。团队成员的默契可以提高项目完成效率。平时线上线下的互动, 可以让学生更有归属感。工作室中的成员会出现畏难情绪、侥幸过关等心理, 这些都是学生没有独立性的表现, 教师需要启动激励机制和相应的惩罚措施, 以免学生轻视工作机会和任务要求, 缺少职业道德素养。

工作室教学需要教师有较强的把控能力, 这对特殊教育教师来说, 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工作室若想做到成员技术熟练、管理运作成熟, 需要一届届学生和教师一起努力, 才能逐渐完成这些目标。坚持三五年的工作室有效运转后, 学生和教师的面貌一定会改换一新, 工作室教学提高的不仅是学生的就业素养, 更为教师自身的职业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挑战。

参考文献

[1]孔成&张晓玲.[J].浅谈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制的建立与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美术教育研究, 2013, 11

3.浅析特殊教育学校管理工作的内容 篇三

关键词:特殊教育;特色教学;管理工作

特殊教育学校是以创办特色教学为重点,以建立模范学校为目的,以提升教学质量为核心的现代化教育机构,它强调在我国经济不断上升的时期,在我国社会不断发展的期间,能够开展教育多样化模式,使得我国培养的人才能够更具多样化,能够显示更强的社会竞争力。所以,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特殊教育在教学与人才培养上的作用,就需要总结过去,立足现在,着眼未来,不断优化特殊教育学校的各个方面的管理工作。

一、对特殊教育学校的管理原则分析

为了能够更好地优化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方式,为了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需要使学校活动的各项活动,让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都能够按照其管理原则进行。

1.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特殊教育学校是建立在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教育活动,它要求在教育活动的进行中,能够以学生为中心,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并全面促进学生的综合性发展。所以,在管理上就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需要为核心,使特殊教育学校的管理活动能够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

2.坚持民主抉择原则

对特殊教育学校管理进行民主抉择,就充分体现了特殊教育学校的公平、公开、公正的办学理念。它是通过在管理条例制定、管理活动的进行过程中,以科学化管理为指导,有效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使得学校的每个成员都能够参与学校管理活动的开展与监督,从而使特殊管理教育活动能够建立民主的、高效的、科学的管理制度。

3.坚持有效合作的原则

当今社会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所以,在对特殊教育学校进行管理活动时,就需要坚持有效合作的管理机制。因此,在进行合作管理时,就需要学校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有效的配合、相互协调,促使每个成员能够在学校的管理范围内有效地进行各项活动。另外,一旦发生了违反管理条例的情况,就应该与管理人员进行配合,认真检讨,从而更好地对特殊教育学校的活动进行规范、管理。

4.坚持思维创新原则

在对特殊教育学校进行管理工作时,还应该坚持思维创新的原则。创新,是一个民族发达的不竭动力。所以,在进行管理实务过程中,要不断地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从而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促使特殊教育管理规章制度能够更加符合实际要求。

二、优化特殊教育学校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

特殊教育学校的开展是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产物,是教育不断完善的必要结果,是满足不同人群要求的重要手段。所以,为了能够更好地建设一条特色化的教育之路,为了能够更好地结合孩子的个性化发展,就需要利用有效的管理模式,全面、科学、革新地做好现代化的管理工作。

1.权力与情感管理有机结合

我国文明程度在不断提升,就要求对一些特殊对象进行现代化教育,从而使之能够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一份应有的力量。所以,为了使特殊教育学校更好地发挥自身教学机制作用,就需要在进行管理工作时,将情感与权力有效结合。因此,管理就需要从学生的心理出发,所建立的管理措施、管理条例能够适应学生的生理与心理发展,并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情感交流,明确学生需要什么,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全面做好管理工作。

2.建立健全民主集中的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民主集中的管理机制,应该从两方面出发。(1)在进行管理制度制定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在心理上积极参与管理条例的制定,使管理工作能够更加符合学生的现实情况制定。(2)在进行管理活动时,就需要建立有效民主执行制度,合理进行管理人员任职,能够以人为本,以学生需要为核心,从而有效发挥管理工作的作用,促使学校能够更有序地进行教育活动。

3.与时俱进,不断革新管理工作

做好特殊教育学校的管理工作内容,还应该与时俱进,不断革新管理工作内容与管理制度。所以,在进行领导班子建设的时候,就应该采取优胜劣汰的原则,建立有效的竞争管理模式,使管理人员之间能够相互促进,以推进特殊教育学校不断发展为目标,以培养现代化人才为核心的管理机制。

特殊教育学校是为了服务特殊人群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是完善我国教育机制的有效方式,所以,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为了更好地发挥每个社会成员的有效作用,就需要不断地优化特殊教育学校管理,从而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周凤生.提高特殊教育学校管理效能的理性思考[J].现代特殊教育,2004(Z1).

[2]李天顺.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进一步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和管理,促进特殊教育事业的新发展[J].中国特殊教育,2006(01).

4.特殊教育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总结 篇四

一学期的工作已经结束,班上的同学们平平安安的度过这一学期,这使我为班上的学生们表现感到很骄傲,因为我把安全工作做为班级整体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我我校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学校管理制度,我不仅利用班会课向同学们讲解安全问题,即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着三大主题。在课后的生活中也要教会他们如何避免各种安全问题以及如何应对安全问题。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我班的安全工作取得可喜成绩,无一例不安全事故的发生。为把此项工作做得更好,特做总结如下:

一、在课堂上渗透安全知识

由于班上同学们的认知能力较差,没有安全的意识。要使他们有安全意识就要教师在课堂上经常提醒安全相关问题,不定时开好安全主题班会。在安全班会主题开展之前,我都会认真备好课,即采用做好具体形象的PPT以便他们对各种安全问题的理解的理解(我利用网络下载生活中常见的安全事故事例图片及视频)

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安全演练活动

由于我校学生的特殊性,我校经常邀请县里的消防部门、法院部门、公安部门为学生精彩的讲解演练如何应对各种安全问题的活动。在活动开展期间,我鼓励班上的同学们积极参与活动演练。为了加深

每次开展活动的意义,过后我又及时利用班会再次开本次活动内容的主题,让班上的每位同学亲身体验演练如何应对安全事故,同时也要告诉同学们如何预防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在生活中渗透安全教育

在校园里,同学之间难免会有磕磕碰碰,作为教师,遇到小问题要及时解决并向他讲解安全问题。如班上有位同学特别喜欢摇旗杆,我每次看到都及时阻止并告诉他,这样做不仅是在破坏旗杆而且很危险,因为旗杆倒下来就要压到别人并且会受伤。

5.特殊教育总结 篇五

月25日来自山东省各县市特殊教育学校的100名骨干教师,一起来到潍坊云都酒店报到,26日上午,在潍坊学院召开了“山东省特殊教育骨干教师”开学典礼,100名培训班学员和有关领导及各学院工作人员参加了这一盛大的仪式.会上,潍坊学院院长、潍坊市教育局局长等领导做了讲话,对学员们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强调了这次培训的重要意义,明确了学员们的学习目标和任务,提出了学习和生活等方面严格的纪律要求.

潍坊教育学院这次省培计划中邀请了一些国内的特教专家,选派了一批教学骨干教师、名师为学员们授课.他们有的是北京联合大学的教授、山东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全国著名特教专家等.他们都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特别认真、敬业.每节课都细心备课,精心制作了ppt,耐心细致的为学员们讲授.我深深的被他们的精神所感动,全神贯注的听课,教师们在授课的过程中,特别注重和学员们之间的互动交流,经常提问学员或者让学员们进行小组讨论,并派中心发言人陈述讨论结果.下课后一些学员经常向老师请教问题,老师总是耐心的为学生们解答、讲解,直到学员们弄懂为止.学校还专门安排了生活老师,班主任,为学员们21天的学习生活提供了舒适温馨的环境,使学员们得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培训中去.

我带着领导的信任而来,带着教学的困惑和期盼而来,所以特别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我投入了自己全部的精力,争取抓住任何学习的机会,使自己真正的得到全面的提高.历经21天紧张的学习,我聆听了众位专家教授的讲座,参关了潍坊的几所知名学校,参加了多次教研活动.使我在理念上得到了提升,同时学到了很多的专业知识,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在教学方法上得到了很多的启示.下面谈谈我的一些感受:

本次培训给我许多思考,深刻的体会到自己有很多东西要去学习.怎样给予我们的残障孩子适合她们的教育呢?怎样成为一个受孩子们喜欢的老师呢?怎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建立平等、民主、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怎样才能……?我认为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还需要自己不断的积累,不断的去学习.

11月25日下午“健康从心开始”,26日“幸福职业精彩人生-特教教师心灵成长工作坊”,温柔典雅的欧晓霞老师和活力四射的贾力老师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开学第一课.

在思想上,我有很强的学习欲望、上进心和责任心.我遵守班级的管理纪律,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旷课的要求.能够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听讲、思考与记笔记,能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能每天进行自觉的学习反思,坚持辛勤笔耕,写简报、学习心得等文章,能利用一切机会主动向老师求教,能要求自己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争取更多的课余时间收集各种自认为有利于以后的资料,希望通过努力提高自己的特教素养.

培训只是一个手段,一个开端.我是带着厚厚的期望走进校园的,又将带着恋恋不舍的心情离开它.二十一天的学习,思考背后,我感到更多的是责任,是压力,真正感到特殊教育是充满智慧的事业,深刻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省培”给我补了元气、添了灵气、去了娇气,焕发出无限生机.对于培训给我的清泉,我要让它细水长流.今后我会学以致用,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及时为学校的康复建设和发展出谋划策,会不断的去完善自己,会针对发现的问题有的放矢,会去多多锤炼自己,会去逐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课堂教学水平、学校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让培训的硕果在我校特殊教育事业发展中大放光彩!

6.特殊教育的工作总结 篇六

(一)以教学评优活动为抓手,全面启动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提升随班就读工作质量。

随班就读是我区特殊教育的主体,是残疾儿童接受教育的主要安置形式,截止到目前,全区中小学随班就读学校已达63所,随班就读学生人数267人。课堂教学是随班就读工作的中心,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实施是确保随班就读学生获得发展的保障。一年来,区特教中心围绕课堂教学这一中心,以在全区启动、实施、推进随班就读学生个别化教育计划为重点,以课堂教学评优活动为抓手,加强教科研和师资培训力度,使随班就读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和随读教师专业化水平及课堂教学质量显著提升。

1.全员培训,达成共识。

2012年九月,伴随新学期工作会,中心邀请##进行了《》专题讲座,使大家充分认识到,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在随班就读工作中重要意义和作用,对如何制定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推进实施有了全面的认识,为后续工作推进打下了良好基础。

2.整合资源,典型引路。

10月,中心整合区域特教资源,开展了“个别化教育计划制定与实施”特教课堂教学展示暨师资培训会。中心组织各校特教负责人和全体区级中小学随班就读教研员走进二小原汁原味的特教课堂,通过观摩良乡二小特教班凸显“个别化教育制定与实施”数学、语文、体育三节展示课,聆听特教教师主题说课,与会人员评课以及邀请培智学校的副校长结合“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二次深入讲座的精彩点评,实现了典型引路,深化推进的目的。

2013年4月,学校承办了市中学随班就读教研组活动,市特教中心的专家、教委中教科领导、各区县随班就读教研组长走进,走近教师,走进课堂。开展了主题为“中学随班就读学生情感教育研究”、“政策文件学习与教研活动方案研讨”教研活动。市中学随班就读教研组组长对王老师做的《中心对称变换》研究课给予“回归本源、把握规律”的高度评价。市特教中心的王博士,为我区17所随班就读学校的35名随读教师进行了新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随班就读工作的意见》培训,为我区下一步开展随班就读工作指明了方向。

3.评优推动,全面推进。

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实施具有一定专业性,实施有难度。为推进这一重点工作落位,中心在全区开展了中小学随班就读课堂教学设计评优活动。活动要求把制定和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做为参赛硬性指标,参评教师必须严格按照要求对随读生制定和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促使各校都有一到两名教师先行试水,为各校全面铺开开路奠基。

此次评优活动历时两个多月,从活动方案的制定、赛前培训,现场评分等环节努力做到科学严谨,充分体现公平、公正的特点。各校高度重视,参赛热情高,全区中小学共7个学科41节课参评。评选出一等奖14名,二等奖24名,三等奖3名。本届评优活动在“面向全体、关注差异、注重融合、和谐发展 的随班就读基本理论的指导下落实“个别化教育计划”,在个别化教育计划制定、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过程的组织、教学方法的应用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充分体现了以下特点:一是调整内容、尊重差异,把平等带进课堂;二是面向全体、兼顾个别,把和谐带进课堂;三是创新方法、关注差异,把体验带进课堂;四是及时反馈、恰当评价,把鼓励带进课堂,有力推动了我区随班就读课堂效益的提升。在区级初评基础上,中心从一等奖教师中优中选优,选拔指导四名教师参加了市随班就读学校优秀教学活动设计评选活动,获得了一个一等奖,三个二等奖的好成绩。

(二)以课题中期交流展示为载体,以特教案例评选为平台,进一步增强教育科研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1.扎实推进科研课题研究,深化随班就读教科研工作。

“十二五”以来,我区共有22所中小学参与了随班就读课题研究,突出了“全员参与,全学科推进”的特色。为了保证这些课题研究扎实有效的开展,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完善制度,规范管理;二是挖掘区内外专家资源,专家指导,引领研究;三是实现了课题中心统一管理、各基层校自主规范研究;四是深入课堂、做好集体研究,以“研”为主,通过教科研活动,努力提随班就读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2年11月1日,区特教中心在韩村河中心校组织召开了房山区市级“十二五”特殊教育科研课题阶段成果展示暨汇报会。活动中,与会人员首先听了张华英老师的一节随班就读语文课,得到了与会领导、教师一致的高度评价。随后区特教中心、韩村河中心校、闫村中心校、良乡小学、青龙湖中心校、长沟中心校6个单位就课题阶段研究的内容、过程以及阶段成果进行了汇报交流。市特教研究会王克楠秘书长和张晓成副秘书长,对我区的随读工作及课题开展情况予以充分肯定,认为房山区特殊教育科研工作扎实深入,形成了房山模式,对市特教研究会深入推进科研工作提供了很好的范式,并为我区课题研究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为我区十二五课题研究工作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上学期,按照课题进展进度,我区长沟中心校、张坊中心校、青龙湖中心校、良乡二小、南召中心校、五侯中心校六所学校根据市特教研究会科研专业委员会的要求和课题研究计划进行了圆满结题,均荣获优秀组织奖。特别是长沟中心校和张坊中心校的课题研究成果还在北京市特教中心组织的特殊教育优秀论文评选中分获一、二等奖。

为进一步提升市级课题《随班就读课堂实效性的研究》的研究成效,上学期,中心还依据各子课题研究内容将子课题校分为三组进行交流研讨活动,增强了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效提升了研究质量。

2.搭建交流展示平台,丰富培训形式,引领教师自觉提升专业水平

以问题为中心的实践反思和行动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动力和有效途径。一年一度的北京市特殊教育优秀论文案例评选活动是促使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几年来,中心不仅把市特教研究会年度论文案例评选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来抓,更把它作为提升我区教师特殊教育专业水平的有效载体,高度重视,认真做好区级初评工作,力争选拔出优秀成果参与市级评选。我们采取无记名方式“三层评选法”进行初评,第一:小组成员分别初评,写出个人评审意见。第二:小组成员交叉评选,做出评审记录。第三:小组成员集体讨论,达成共识,最终确定区级一二等奖等次,区级一等奖论文作为市级参评论文参评,并形成每一篇市级参评论文的修改汇总意见,反馈回学校进行统一修改完善,对再上交回来的论文二次审阅,对修改不到位的文章直接一对一与作者沟通指导,达成共识,指导教师做二次修改,上交定稿后,评审小组再次审核,推荐出参与市级评选的推荐文章,最后中心进行封面、字体、字号等格式统一工作,再报送到市特教研究会参评。深入具体的修订指导工作确保了我区成果的质量,获得了领导高度评价。

中心还通过聘请专家现场指导、专题讲座,开辟中心网上培训交流平台等形式,定期组织随读干部、教师,学习特殊教育相关理论,引导教师及时反思总结,把自己的经验与困惑上传到公共邮箱便于大家学习交流借鉴,从而引领教师实现专业发展。

(三)以迎接北京市资源教室检查为契机,加强资源教室建设指导工作,不断完善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

1.准备充分,彰显特色,圆满完成了北京市资源教室检查评估工作

2.为提升我区随班就读支持保障软件水平,中心还积极组织已有资源教室和新提交申请学校的教师成立了区资源教室教研组,定期开展观摩培训活动,为资源教室硬件到位后的使用推进打好基础。

3.争取多方支持,为随读学生提供有力保障。

二、多措并举,形成合力,进一步加强特教班工作和特教教师队伍建设。

特教班是我区特殊教育体系的骨干力量。中心着眼于特教学校建设前期准备,以良乡二小特教班为重点,积极加强科学管理途径的探索和特教教师队伍建设。

一年来,中心以良乡二小为重点,继续全面深化特教班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实验工作和教材编写工作;加强和完善了学生评价工作,形成特教班的学生评价细则;摸索和完善了学生常规习惯养成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在特教常规管理方面积累了成功经验。同时中心充分挖掘和发挥特教师资优势,分别在12年十月和13年6月开展了两次特教课堂展示和培训活动。8名教师分别进行了八个学科的课堂教学展示,受到了参会干部教师的一致欢迎和好评,极大推进了我区特教工作工作的深入开展。

同时,中心发挥二小特教班的示范带动作用,对三小特教班工作的恢复和规范管理提供指导和支持性服务。中心带领二小特教班教研组长对三小特教班教师进行了面对面的指导,与家长进行访谈,为学校提供了课时安排、班级管理等相关材料,还为特教班提供了教具、学具,保证了三小特教班正常恢复。上学期,积极开展二小特教教师轮岗工作,保障了三小特教班工作正常运转。

三、稳步推进,总结提升,进一步规范和深化送教上门工作

我区的送教上门工作一直走在全市前列。一年来,中心不断加大科学管理的力度,创新内容和方式,使得我区此项工作有了新的进展。

(一)实现了送教内容向送温暖、送政策、送康复等多元送教内容转变。大多数送教学校积极相应中心的通知要求,在“两节”期间深入到送教家庭中,送去礼物和问候,如:深入了解送教上门的状况和学生及家长的需求,提出切合实际的解决办法,并为学生带去了学习用具和慰问品,使送教学生和家长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和社会的关爱。

(二)中心进一步加强对各校送教工作的指导、检查,通过强化学期初送教培训、电话沟通、切实走进送教家庭面对面指导等形式,指导教师改进送教方式,尽力为重度残疾儿童家庭排忧解难,做好服务。今年6月,中心举行了送教上门教师、学前教育“康教结合”教师和康复机构教师三合一专题培训活动,五位特教班教师同时展示了脑瘫儿童精细动作训练、脑瘫儿童语言训练、律动、生活适应、生活语文五节原汁原味的特教课堂教学,并分别结合课堂教学对中、重度残疾儿童教育康复的途径与方法进行了讲解,为送教老师们有效开展送教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指导作用,提升了与会干部教师的业务水平。

(三)中心认真研究送教工作的客观规律,梳理提升几年来送教工作的成果和经验,形成了《远郊区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工作的实践研究》课题成果。我们构建完善了远郊区送教上门工作管理机制;建构了 “一查、二定、三训、四评、五制、六送、七检、八总”的一整套送教工作流程;创新提炼出远郊区送教上门工作的“五 五”工作法推进模式;探索总结出远郊区送教上门工作四大基本策略,研究成果在“第四届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活动中,通过专家严格评审,荣获市级二等奖的好成绩,另外,特教中心第二次荣获“北京市扶残助学送教上门志愿服务活动先进单位”光荣称号。

四、把握契机,分层推进,确保学前教育康复工作有序进行

作为市三个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康教结合试点区之一,具有先行先试的优势和条件。上学年,中心紧紧把握这一有力契机,采用“分层推进、分类指导、重点突破、整体提高”的工作策略,积极做好试点区工作业务指导,努力促进我区学前特殊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

7.特殊教育中心年度工作总结 篇七

关键词:特殊节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创新

引言

中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全球化与科技主义的裹挟之中, 节日文化在高等教育中的严重缺失引来特殊文化教育需求的强声呼唤, 实施强势的文化教育已成为新的教育共识。如何用特殊节日来开启当代大学生的心智?现代高等教育如何把世界文化的精髓通过教育的手段加以内化, 以克服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因世界优秀文化的缺失而带来的精神和修养的贫乏?这是中国高等教育在文化创新背景下一个无法绕开的话题。

1. 特殊节日的内涵

特殊节日包括传统节日和外来节日, 反映了不同民族在一定时期的文化心理、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它是人们通过对自然的把握而形成的, 包括固定的节气和特定的文化活动。

1.1 传统节日基本介绍及特点。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 它们都是通过历史传承下来的。有的表达了人们对历史人物的纪念, 有的是为了配合农业生产和劳动生活, 有的来源于神话传说, 有的传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总之这些传统的节令风俗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的经济状况、生活习惯, 体现了亲情、团聚及伟大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良好的民族礼仪等, 不仅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 而且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的基因, 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中国的节日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一到过节, 举国同庆, 这与我们的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中国古代的节日, 大多和天文、历法、数学及后来划分出的节气有关。到战国时期, 一年中划分的二十四个各种形式传到中国。虽然历史并不悠久, 但对中国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和碰撞, 对中国人尤其是青年人的影响较大。

外来节日虽然远不如传统文化对中国价值观念的影响深远, 但其新颖的节目形式、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还是吸引了许多人的眼球。

2. 将特殊节日融入高等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意义

2.1 对于文化而言。

传统节日是一个综合性的文化载体, 积淀着民族的信仰、伦理、情感, 留存着独特的民族文化记忆, 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 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 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2]。在当代高等思想政治工作中引入传统节日因素, 有利于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了解, 从而促进其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

西方节日在中国越来越受到人们, 尤其是年轻人的青睐, 其主要原因是西方发达的经济、政治及媒体商家的宣传。西方文化的传入使中国人更加全面深刻、近距离地认识西方世界, 加深对西方文化的认识。因此, 庆祝西方节日不仅会拉近东西文化的距离, 而且会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 进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健康发展。

2.2 对于当代中国的高等教育而言。

将特殊节日融入高等思想政治工作中, 可以弥补高等教育中文化因素的不足, 有利于高等教育汲取文化的营养, 最终推动当代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从而培养出国家需要的人才。

多多庆祝特殊节日, 在高等教育中引入文化因素, 首先可以丰富当代大学生的课余生活, 给他们的大学生活增添了不少亮点, 让他们在学习的同时也获得娱乐。其次可以扩充当代大学生的知识, 拓宽他们的视野, 使他们领略不同文明的各自魅力, 学习其中的优秀文明, 进而发展成为全面的人才。在传统节日中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西方节日中的异域文化, 两种文化互为表里, 共同塑造大学生对文化的深刻认知。更重要的一点是, 将特殊节日融入高等思想政治工作中即发挥文化因素在中国高等教育中的作用, 这可以突破传统教育模式中的诸多弊端, 促进当代高等教育的伟大变革, 完善当代高等教育模式。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只注重培养学术型人才, 而忽视学生的综合素质, 被融入了特殊节日因素的新型高等教育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克服这一弊病, 从而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腾飞。

综上所述, 特殊节日是当代高等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将特殊节日融入高等思想政治工作, 一方面可以促进当代中国文化事业的大繁荣, 另一方面可以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全面进步。

3. 将特殊节日融入高等思想政治工作的做法

3.1 准确把握节日的文化内涵, 深入挖掘节日的教育价值。

近年来, 节日的文化内涵流失现象日益严重。在传统文化方面, 人们只注重“吃”文化, 却忽略了节日的真正的内涵;而对于西方文化而言, 人们愈发注重享受节日带来的快乐, 却从未真正了解节日的来源及精髓等。然而, 不了解文化内涵如何体验到节日的意义?如何从中获得感悟?更别说提升自己了。于是, 过节成了一个空口号, 一个拥有华丽外衣的空架子。对此, 高校应当采取适当措施, 使大学生准确把握节日的文化内涵, 并从中获得教育。第一, 高校应加强对节日文化内涵的理论研究, 首先保证教师群体对节日文化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在授课过程中, 教师可以穿插讲授有关知识, 给同学们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二, 高校可以请相关专家开展知识性讲座, 纠正同学们的错误观念, 弥补他们在对节日文化内涵理解中的不足。第三, 高校可以在本校内部举办一些活动, 例如节日文化内涵的知识竞赛, 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并深入挖掘节日的文化内涵, 加深对节日文化内涵的理解, 这将会比被动学习更有效果。

再此, 值得注意的是, 在把握节日文化内涵时, 还要懂得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不管是传统文化还是西方文化, 都或多或少地有着一定的局限性。高校要懂得批判吸收, 根据其深入挖掘节日教育价值的需要, 对节日文化内涵进行区分, 有选择性地保留并加以发展, 以达到最佳效果。

3.2 强化节日仪式和典礼在节日活动中的重要角色。

当前, 大多数高校对特殊节日采取自由放任的方式, 很少有高校举办一些大型活动来宣扬节日文化, 更不必说正式的节日仪式和典礼。然而, 仪式和典礼的作用却不可小觑。第一, 仪式和典礼较为正式、浩大, 可以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第二, 也是更为重要的一点, 仪式和典礼较为庄重, 要求和谐统一, 它以有形阐释了无形的节日文化内涵, 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时, 仪式和典礼营也造出了一种特殊的氛围, 使同学们在这种氛围中进行感悟、深思, 从而得到提升, 达到高校的教育目的。对此, 高校应注重丰富节日仪式和典礼中的艺术因素, 使其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另外, 高校还应注意节日仪式和典礼时间和地点的确定。一个好的外围环境可以为活动增添色彩, 使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时间和地点不适宜, 则会影响大家的积极性与关注度, 只能事倍功半。所以说, 高校要从实际出发, 根据不同特殊节日的不同文化内涵来选定不同的时间和地点, 万万不能出现选定地点、时间与节日文化内涵完全不符的情况,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 效果将大打折扣。

3.3 丰富活动内容, 创新活动形式, 精心打造节日文化品牌。

没有丰富的内容, 没有创新, 再有意义的特殊节日也只如绣花枕头, 只是一潭死水。因此, 高校不仅要宣传节日文化, 而且要懂得如何宣传, 如何使节日文化最大程度地被接受。在单调的大学生活中, 活动便成了大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 活动多得已使人眼花缭乱, 要想在众多活动中脱颖而出, 就必须有丰富的活动内容和新颖的活动形式。丰富的内容使得活动不至于很空洞, 可以给人一种充实的感觉, 使人乐于参加活动, 接受特殊节日的文化的熏陶。而创新活动形式不仅为节日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而且迎合了现在年轻人喜欢追求新奇的心理, 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在文化软实力日益重要的今天, 打造文化品牌渐渐被提上日程。作为培育国家人才的基地, 高校显然不能落于人后。除了丰富活动、创新活动形式外, 还要有选择地将部分节日作为重点进行节日文化品牌的打造。对此, 不仅高校中的高层领导、教师可以发挥作用, 学生们也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全校上下可以发起策划书大赛, 调动全校师生的积极性, 使同学们主动融入高校将特殊节日融入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中, 得到前所未有的收获———不仅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 而且提升自己的能力。

4. 结语

特殊节日包含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和灵魂, 包含着我们祖先对宇宙和人生的透彻认识, 也包含着异域文明的魅力。将特殊节日融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可以拓宽同学们的视野, 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 推动文化的全面繁荣。让特殊节日走进高等教育是当代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 实现这一举措的完成将会从文化及教育两方面促进社会的发展。从理论与实际来看, 通过各种措施的实行这个目标可以实现。

参考文献

[1]张海英.中国传统节日与文化[M].山西:书海出版社, 2006:114.

8.特殊教育中心年度工作总结 篇八

随着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特殊教育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显得突出,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特殊教育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十分广泛,而思想道德教育则是其中最主要的内容,因为思想道德教育的成败得失关系到我国特殊教育能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问题。就人才的个体而言,政治思想素质是最基本的素质,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是合格人才的首要条件。因此,我们要将思想道德教育作为当前特殊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来抓,要采取多种形式,多种途径,真正使思想道德教育行之有效,在培养合格人才的过程中发挥关键性作用。当前,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改革开放虽然使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外来思想特别是西方腐朽的思想对我国固有思想文化正在进行着有力的冲击。在这种复杂的条件下,仅凭有关的思想教科书对学生进行单纯的政治思想教育,已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针对跨世纪青年一代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等方面的实际情况,改变以往思想政治工作单调呆板的思维定式,真正树立起注重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的新观念。 创新是新形势的必然要求,是增强思想政治工作时代感的根本出路。只有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发挥作用。

一、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要有新思路

要在突出抓好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同时,紧扣时代脉搏,从实际出发,逐步丰富学校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内容。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客体、内容无不与人直接相关。强调人本意识,主要是指在特殊教育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必须进一步注意以学生为中心,遵循学生发展的客观规律,把政治思想工作建立在更加尊重学生的基础上,以生为本,为学生的成长创造一个愉快的“心理运动空间”。充分满足学生得到尊重的需要、得到承认的需要以及情感满足的需要;努力克服固执己见、偏激、因循守旧的思维方式和简单粗暴的工作方法,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爱好。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本意识必须把学生的思想修养和政治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必须把政治思想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健康人格统一起来,必须把政治思想教育与青年学生的个性培养统一起来,必须把政治思想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培养统一起来。

二、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要形式多样

爱国主义教育是特殊教育学校思想教育的基本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感情,能够使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念,激发其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爱国思想的确立,对于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培养学生高尚的爱国热情、民族气节、道德文明和合作精神。爱国的思想感情是具体的,不是空谈的。它体现在对祖国、对社会、对集体的尊重、爱护和勇于奉献的行为上。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组织爱国主义教育讲演、观看影片和展览等教育形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可以通过开展爱国先爱校、爱校先爱班等活动,把爱国同爱校、爱班集体结合起来,让学生从爱集体的点滴小事做起,把自己当做集体的主人;从培养集体主义情感做起,培养爱国主义情感。进一步加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板报等宣传阵地,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并要采取多种形式,践行社會主义荣辱观。制订实施方案,号召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从告别不文明言行做起,学习“八荣八耻”,争做文明学生。开展以“联系实际、查找不足”为主要内容的主题班会活动,使“八荣八耻”教育进班级、进课堂、进活动,在学生中入眼、入耳、入脑、入心,并转化为他们的道德行为。

根据时代的要求,特殊教育学校政治思想工作必须在其传统的政治思想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在对企业的调查、了解中,我们发现,特教学校毕业生在忠于职守、认真负责、乐于工作、谦虚好学、守信守时、理智自信等方面都亟待加强。因此,我们应特别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道德品质、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一方面,应努力实现道德知识、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的统一,就课程而言,要突破单一知识性内容,加强道德情感体验与道德行为技能和习惯的养成,并且使道德知识、情感、行为紧密结合起来,成为三位一体的整体结构。在教学安排方面,要创造道德的理解与评价材料、道德问题情境和道德活动设计三种学习活动相互统一的情境。另一方面,学校应力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利用双休日和假期,安排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社会考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再让他们独立地提出改进方案。 同时,我们还要重视教育的艺术性和科学性。虽然青年学生在心理、生理上逐步走向成熟,他们渴望成功,也有强烈的成才感,但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没有完全定型,教育工作者要运用心理学知识了解学生的思想,对症下药,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力求以理服人,最终要让学生主动、自觉地加强自身修养。思想教育的方式、方法很多,人的思想也是千变万化,而千篇一律的教育方法是达不到好的效果的。只有因人而异,从实际出发,努力提高教育者的工作水平,才能真正提高思想教育的质量和效果。要在体谅、赏识、信任的基础上,形成一种心理相容;要在潜移默化之中,让学生在思想的行为方面渐渐地学会、领悟和表现出与他人相处所需要的心理相容。这种在学校学会的、对周围的人的尊重和关爱一旦升华为道德情感,就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感悟的加深,自然发展和迁移到对其他人的尊重和关爱上、对社会的尊重和关爱上、对自然的尊重和热爱上,使他们在学会做人的同时,学会生活、学会审美、学会竞争。

三、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要以培养高尚人格为目的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需要的是有理想,有抱负,有高尚人格的建设人才。人格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突出表现,人格的高下,突出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的优劣。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我们要特别重视“德”尤其是人格的教育与培养,正确认识和处理德育与才育之间的关系:即德是才之魂,才是德之实;以德御才,德才兼备。因此,特殊教育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应把培养学生树立崇高的人格与远大理想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格理念。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文化思想教育则是培养学生树立崇高人格与远大理想的重要途径之一。 “做事先做人,学做人比学知识更重要”,这是特殊教育学校必须遵循的教育理念。并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开展各种教育活动,特别是开展具有鲜明教育特色的学生自律自立、塑造自我行动的各项课外活动。政治思想教育工作需要有良好的氛围,因此,我们要运用演讲、知识竞赛、辩论等行之有效的教育形式寓教于乐,把教育工作做得生动活泼,避免学生在活动中产生不良心理,克服他们的自卑感,让他们学会与他人相融、相处,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学会如何做人;要使教育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个别差异性。当然,教育形式要新颖化、方式多样化,才能使思想教育更有实效。因此,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要贯穿于从入学到就业的全过程。入学后,学生应立即进行入学教育,着重礼仪与行为规范教育,然后是学习态度与方法教育、生理与心理卫生与健康教育、自律与自励教育、安全合作与作业规范教育、择业观念与公德及法制教育等,并一直持续到学生毕业。在此过程中,我们应特别注意加强培养学生以下四个方面的意识和素质:第一,环保意识;第二,法制意识;第三,创新意识;第四,人文精神。

9.特殊教育中心年度工作总结 篇九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为总目标,按照国家、省、市教育工作会议要求,依托“办好特殊教育”大局,把握特教学校转型走向融合的趋势,不断深化改革,激活师德师能,争取社会各界对特殊教育更大支持,大力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办好人民满意的特教学校,努力开创新时代南通特教的新局面。

二、工作思路

1、强化一个中心。充分发挥崇川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的作用,不断完善中心职能,逐步将其建设成为崇川区特殊教育指导和管理中心、示范性教学教研中心、特殊教育诊断评估中心、特殊需要儿童康复中心、特殊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和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中心。

2、抓好两个提升。一是软件提升。通过适当引进、强化培训、购买服务等方式,建设一支能够适应现代特殊教育需要的,具有诊断评估、教育教学、康复矫正、个别辅导、业务培训等技能的特教师资队伍。二是硬件提升。兴建学校情境模拟室、心理咨询室和医务室,加强对培智多感官训练室、宾馆服务室、盲视训室及聋微格教室的管理,实现特殊教育学校规范化、现代化建设的提档升级。

3、突出三个重点。一是提高教育质量。贯彻落实国家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注重残疾学生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提高特殊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推进融合教育。加大宣传、营造氛围,为随班就读普通学校提供特教支持,为区内有特殊需求的57个残疾儿童少年提供送教上门服务。三是加大信息化建设。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服务特殊教育教学;为每个残疾儿童少年建立电子化个人档案,实施跟踪式医教结合服务;加强特殊教育资源库建设,探索个别化特殊教育远程协作。

三、具体措施

1、狠抓党风廉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持续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发挥好广大党员在促进教育改革发展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持之以恒地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市十项规定和区有关规定。加强党员教育,增强教职工廉洁从教意识,规范从教行为。加强党员培养发展工作,力争发展更多的中青年优秀教师,壮大党员队伍。进一步加强关工委、红会、工会、团队、统战工作,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师社团活动,丰富教职工生活,团结和带领全体教职工共同为学校工作献计献策,形成学校办学合力。

2、强化师德师能。认真学习教育部、省、市、区各级《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大力弘扬师德师风建设先进典型,引导广大教职工切实做到为人师表,为生师表,关爱残障学生,争做人民满意教师。认真学习《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将其作为学校教师管理、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依据,制订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大胆开展教育教学实践,主动参加教师培训和自主研修。认真贯彻执行《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引导教职工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决杜绝各类违反师德师风事件的发生。结合学校绩效考核方案的修订,加大考核奖惩力度,努力做到奖惩分明,奖优罚劣。

3、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勤俭 仁爱”校园文化建设,强化育人氛围对全体残障学生耳濡目染的浸润功能。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重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推进“八礼四仪”养成教育。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丰富学生节日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开展读书活动,营造书香校园。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根据省科学教育特色学校考核要求,积极开展残障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牢固树立班主任服务意识和大局意识,推动并引领班主任专业化成长。稳步推进家长学校建设,通过专题讲座、亲子活动等对学生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指导培训。进一步提高宿管员专业技能,探索管理新方法,实现宿管工作的人性化、规范化、科 2 学化。丰富宿舍文化内涵,为住宿生营造整洁美丽、舒适宜人的生活环境。

4、深化教育改革。切实加强各项常规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落实,对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检查结果与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绩效考核等挂钩。严格巡课制度,做到每天一巡,确保教学活动正常开展,杜绝课堂教学安全事故发生。组织校内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练兵课,加强与兄弟特殊教育学校的交流研讨,积极参加“紫琅之春”“濠滨之秋”“导航杯”“雏燕杯”等教学教研活动。认真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确保每个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组织声乐、器乐、舞蹈、美术、乒乓球等各类社团活动,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开齐、开足职业教育课程,努力在提高质量上下功夫。注重专业教室建设,切实提高专用教室的使用率。做好工考、高考管理工作,为学生升学、就业提供优质服务。扎实推进随班就读、送教上门,落实“一人一案”,提升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

5、提升教科水平。组织全校老师认真学习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全国省市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组织青年教师进行教育理论、教学设计、课件制作、盲文手语等基本功训练。选派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外出培训活动,同时邀请有理论和实践经验的专家来校作讲座。组织教师参加教师专业成长及市教育学会、市特教会等论文评比活动,积极向省、市、区教育报刊杂志荐稿。认真总结学校省“十二五”课题“特教学校情境教育实践研究”,积极准备、周密策划、现场结题。积极组织实施“全人教育课程开发”课题,鼓励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研究细节课题。组织开展名师工作室主题研讨、结对联盟等活动及劳模工作室送教下乡、创新成果评比等,促使更多科研型教师成长,进一步打造一支技艺精湛、作风过硬的特教团队。充分发挥崇川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作用,加强对特殊教育教学的研究和指导,大力推进全区融合教育。

10.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工作职责 篇十

省特殊教育指导中心负责贯彻省特殊教育联席会议精神,具体实施跨部门统筹事项,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协同创新政策,实现特殊教育的全过程、专业化管理,指导市、县做好特殊教育工作。具体职责包括:

(一)落实省特教联席会议部署。按照省特殊教育联席会议要求,制订相关政策并具体实施。接受联席会议委托,完成省特殊教育发展各类政策制订、专项建设、过程指导、质量评估、专业研究等任务。

(二)指导学校实施个别化教育。指导普通学校融合教育资源中心的建设与管理。建立包含教育诊断、安置转衔、个别化教育、质量评估等的特殊教育规范管理制度,指导各类学校开展个别化教育。特别关注学龄前儿童的抢救性康复与教育,特别关注特殊少年的生涯规划与职业教育。

(三)区域特殊教育质量管理。会同省特殊教育专家委员会,组建省特殊教育专家资源库,指导各地做好特殊教育质量多元化评价工作。协助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特殊教育质量管理办法,视导区域内各普通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的融合教育、送教(康)上门等工作,并将视导结果纳入区域教育工作综合考评。协助指导残疾人之家、指导普通中小学校实施义务教育阶段送教(康)上门工作。构建特殊教育教研员团队,通过集体审议提高特殊教育指导和服务能力。

(四)特殊教育研究与师资培训。总结国内外特殊教育发展经验,深入研究一线教育实践问题,形成系统性专业支持框架。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探索江苏特殊教育发展道路,为政府决策提供合理化建议。科学测算普通学校融合教育师资需求,规划特殊师范教育培养规模、课程设置。组织开展系统性全员培训、特教教师培训、管理人员培训,加强对特殊教育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与培养。

(五)特教资源管理与社会服务。建立省级跨部门数据共享平台,全面掌握全省适龄特殊儿童少年的数量、分布和残障情况,确保数据安全管理。构建跨行业的省级特殊教育专家资源库和远程协作平台,为全省各地的学校、家长、学生提供专业支持。借助各类媒体,广泛普及特殊教育理念和科学方法,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三、建立市县特殊教育指导中心

11.特殊教育中心年度工作总结 篇十一

一、强化师德教育,提高教师全心全意为残疾学生服务的意识

我校80%的盲聋学生住校。学校的教师,特别是班主任,除了上课外,还有管学生日常生活,比如日用品的购买,甚至衣服的购买。特教学校的教师不同于一般学校的老师,教育对象和教育任务的特殊性决定了特教学校教师要承担更多、更大的责任,他们既是教书育人的老师,教学生以科学文化知识,又是残疾学生细致周到的母亲,学生在校期间的衣食住行等都要照顾。因此,我们要求全体老师注重师德修养,以崇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待残疾学生,对盲聋孩子要做到真诚的爱、细致的爱、理智的爱。如:多抽时间与学生相处在一起,同他们一起游戏,一起读书、看报,一起打球、聊天等。在生活上关心学生,天气冷了,叮嘱学生多穿衣服;学生生病了带他们打针,给他(她)喂药;学生受了委屈要多安慰他们;多鼓励学生的学习。每天带着微笑走进校园、走进办公室、走进课堂,让学生们看到老师笑容,心里感到阳光、温暖。

二、坚持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克服盲聋学生在接受能力、理解能力、辨别能力等方面的缺陷

由于盲聋学生独特的心理特点,在接受能力、理解能力、辨别能力等方面的客观缺陷,个别学生,他们生性多疑,缺乏生活常识和社会常识,有自私、撒谎、贪便宜乱拿别人东西等毛病。针对学生中存在的凡事以我为中心,自私、认知面窄、情感体验差的特点,学校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像节假日、助残日,组织老师为学生献爱心。平时,学生生病了,班主任或生活老师买水果给学生;天冷了,班主任从自己家里拿毛衣给生活困难的学生,这些都对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熏陶,让他们懂得了做人心中要有大爱,不能只有自己,施爱于人是幸福的。学生丢东西,也偶有发生,是最让我们头疼的事。根据这种情况,班主任利用晨会、班队会,对学生进行教育,思品课老师利用教材讲解,各科老师也进行有机渗透,让学生明白:不私拿别人的东西,不经过允许拿别人的东西是偷,偷东西可耻,自己没有也不许拿别人的。

每一年,学校政教处开展 “我与文明同行,文明伴我成长”、 “好书伴我成长”、“文明礼仪知识竞赛”等主题教育实践教育活动。通过“读——说——议——写——演——唱”多种渠道,一点一滴地提高盲聋学生的认知能力,帮助他们克服自身缺点,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三、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长期的特教工作,使我们清楚:学生身体残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由此导致的心理残疾,最后成为家庭的累赘、社会的包袱。德育工作就是要塑造完整的人,健全的心理的人,有用的人。因此我们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疏导工作,帮助学生克服各种心理障碍。

针对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的问题,十分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认真在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学校安排相关的教师,参加省、市举办的学生心理健康咨询的培训课程。并精心布置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定时向学生开放,让学生在安静轻松的氛围里倾诉困惑、舒缓焦躁、减少妒忌、战胜抑郁……通过开展心理咨询活动,使盲聋学生保持最佳的心境,体验成长的快乐。

四、进行感恩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

盲聋学生,他们因缺乏与外界交流和沟通,相对处于封闭状态,接受的事物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对一些社会常识、伦理知识十分缺乏,认知片面,感情淡漠,容易以我为中心。老师无论对他怎样关心、关爱,但只要你批评他,他立刻就会当面地比划“老师不好”。家长没满足他的要求,他们会直接就说:“妈妈不好,我不喜欢”。这种情形,让我们意识到对残疾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必要。

为使我校的感恩教育更有实效,我们开展了“五个一”活动,即:在母亲节、父亲节或教师节开展写一封感恩信活动;赠送一个“感恩卡”,表达对他人的感激之情;学唱一首歌《感恩的心》;做一件事,为父母、亲人、老师、同学表达情感;自制一个作品,送給你最想感恩的人。“五个一”活动的开展,升华了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懂得了“知恩图报”。

五、盲聋学生缺陷补偿教育的进行,促进了校风、校貌的转变

盲聋生生理上的缺陷缺陷,导致他们在心理上、人格上的发展和健全青少年都有较大的差异而表现出特殊的心理特点,例如个别盲童由于失去视力看不到周围的一切,因此给生活和学习带来很大的困难,容易产生自卑感,变得烦躁、焦虑、有畏惧感;个别聋哑学生则表现出自尊心强、多疑、易怒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过去聋生小达,曾到生活老师办公室,趁老师不注意,偷了老师包包里的钱。盲生小草,刚进学校的时候,成天都坐在教室里,不愿与人说话,也不愿出去活动,老师进行康复教育,带他们到操场活动,才知道她连正确走路也不会,她走路就是两腿弯曲,身体后仰,每走一步都战战兢兢,生怕碰到什么或是摔倒。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缺陷补偿教育,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活动机会增多,激活了学生潜能的开发,大大激发了盲聋学生缺陷补偿的愿望,盲聋学生感受到缺陷补偿带给自身的变化。现在我校学生尊师爱校、文明守纪;大帮小,小帮弱,聋生帮盲生,蔚然成风。每到吃饭的时候,聋生会自动地先为盲生盛饭,端饭。学生们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快乐地学习,幸福地生活。

12.特殊教育中心年度工作总结 篇十二

家校合作理念起源于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学者爱普斯坦创建的“交叠影响域理论”, 要求学校、家庭、社区合作, 三者对孩子的教育和发展产生叠加影响。家校合作需要教师和家长共同承担学生成长的责任, 是一种现代化的学校管理制度。将家校合作理念应用到特殊学校教育中, 对推动特殊学校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一、特殊教育学校班主任工作的现状

1.家长与学校交流的内容狭窄。家校合作的内容涉及学生成长、家长互动、教师观念的传递与执行等等, 是十分丰富多彩的, 良好的家校合作, 对学生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优秀道德品质的培养、学习成绩和身体素质的提高、兴趣爱好的发掘和特长的培养都有很重要的作用。对班主任来说, 可以通过与家长和学生建立密切的关系, 提高经验素养和专业水平, 因此, 特殊学校需要开展更为广泛的家校合作活动。但是, 当前很多特殊教育学校的活动内容过于狭窄, 一些家长还存在把孩子交给学校自己就高枕无忧的错误观念, 过分依赖学校的教育管理, 不能主动参与到学校和合作活动中来。

2.家长与学校联系的途径单一。对特殊教育学校来说, 需要更多的与家长联系的途径, 比如, 通过传统的召集家长会、电话联系、教师家访、家长访校、邀请专家讲座等形式, 同时, 还开始利用信息化技术, 开展如微信交流、QQ群、网站论坛互动等形式的交流。班主任可以根据所需沟通内容和目标的不同, 选择常规的或即时性的沟通途径。但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 却存在家长与学校沟通方式单一、联系被动等问题。很多家长都是习惯于传统的家长会、家访等形式, 不适应多样化的沟通途径。

3.双向交流欠缺。特殊教育学校的家校合作应该是双向活动, 需要家长和班主任老师互相交流、互相支持、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对于交流的双方来说, 班主任和家长应具有平等的对话地位, 即建立合作伙伴式的关系。但从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 很多家长不愿意和班主任交流对话, 被动地听班主任老师来讲, 这样的交流只能是单向的, 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二、特殊教育学校家校合作的实践模式探索

1.“家长进课堂”模式。在特殊教育学校, 需要班主任通过家长会等形式, 鼓励家长改变观念, 引导家长通过读书、自主学习家教知识等, 提高管理和教育孩子的水平。从而为帮助家长克服进入课堂的“不适应症”打好基础, 消除家长的抵触和茫然心理。

在改变观念的基础上, 班主任老师可以通过举办“教学开放日”活动, 让家长进入课堂。一是让家长观摩参与“教学课堂”, 和孩子一起直接感受特殊学校的教学活动, 消除家长的陌生感, 充分建立对教师的信赖。二是组织家长和教师面对面交流。通过举办座谈活动, 让教师和家长一起面对面交流, 讨论学生的身体发展情况和学习活动, 坦诚的交流看法和心得。

2.“教师进家庭”模式。首先, 班主任老师要体验学生的家庭生活。进入学生的家庭的时间可以灵活安排, 但至少要半天以上, 通过参与学生及家长的生活, 可以让班主任老师发现家庭中存在的问题, 及时与家长交流教育的心得体会, 感受家长的艰辛付出和期望。同时, 在融入学生的家庭生活后, 有助于建立更加密切的三方沟通关系, 让学生和家长对班主任老师敞开心怀, 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其次, 可以利用网络系统进入学生家庭生活。教师可以通过电脑网络、手机等与家长和学生建立联系。让家长通过网络平台, 发送学生在家中各方面的表现, 让家长记录孩子在家中点点滴滴的成长和变化, 在了解孩子成长信息的过程过, 班主任教师可以感受到学生成长的渴望和力量, 也同时能够感受到家长的付出, 通过心理移情作用, 建立起对学生及学生家庭的同情和关爱, 从而为更好制定学生成长方案奠定基础。

13.特殊教育工作计划 篇十三

巩固发展聋教育,大力发展学前康复教育和培智教育,加强随班就读指导,全面提升全县特殊教育质量。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改进办学条件,加强师资建设,以内涵发展促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深化“智能校园、文化校园、幸福校园”主题建设,办人民满意的特殊教育,建设省内外一流的特教学校。

主要工作:

1、聚焦课堂教学,推进课改实验

(1)推进“医教结合”实验项目。基本配齐医教康复设备与资源;逐步完善师资配备,推动“医教结合”实验工作专业化;探索“医教结合”实验模式,推进个案研究;加强质态监测和效果评估,完善实验方案,改进实验工作。

(2)加强研究,稳步推进教学改革。聚焦培智课程与教材建设,积极整合、开发校本教材,探索各类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形成具有示范引导作用的课堂教学标准。加强聋部教学督导和质量监测,扎实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素质,为聋生升入高中打好基础。

2、完善制度建设,提升学校管理

(1)全程管理规范化。进一步修订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考核方案、班主任考核方案、临聘人员考核方案、文明班级评比方案和学生常规评比细则等。重点完善教学制度,如巡课制度、听课制度、评课制度,杜绝问题课堂、推进课堂达标、打造优质课堂。制订家长陪护与协助教学管理制度,做好重度残疾学生的安全管理与教学工作。确保各项制度能规范执行,有效执行。

(2)项目管理精细化。针对学校与部门重点工作,成立项目领导及工作小组,层层分解、层层落实。执行项目监督、考评和奖惩,使项目实施有序推进。核心工作项目,做到理念先进、制度完善、措施得力、资料齐全、成果扎实、总结凝练和宣传精美,展示学校软实力。

3、搭建成长平台,促进教师发展

(1)抓好师德教育,树立特教教师的良好形象。贯彻全国特殊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宣传特殊教育工作的新形势、新使命;以校内外典型事迹感染人、凝聚人;开展教师交心交流活动,帮助教师心理减压,疏导教师职业困惑,协调教师职业交往;组织走访学生家庭,亲学生近家长,感受学生需要,理解家长期望,在沟通的基础上搭建家校情感桥梁。

(2)开展校本教研,搭建教师专业化发展平台。继续打造好教师“学思研共同体”校本平台,注重教师成果积累,适时汇编成册,如随笔集、案例集、论文集等;积极组织教师投稿参赛,扩大论文发表、获奖数量;积极推送教师参加国、省级特教专业培训,多渠道培养复合型管理和专家型教学人才;着力抓好骨干教师培养,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抓好教科研课题研究,邀请专家指导,按时完成阶段研究目标,提练课题研究成果。

4、落实个别教育,培养学生特长

(1)开展多形式的德育活动。加强对残疾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残疾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深化月主题教育,重点抓好励志教育、雅行教育和赏识教育,强化学生“十好习惯”的训练和养成。

(2)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与特长培养。有计划安排聋生的体艺社团活动和智障学生生活技能训练,通过每个月组织一次比赛和积极参与各级素质展示活动促进学生学习与参与热情,提高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适应生活与融入社会的自信。

5、深化主题内涵,树立办学品牌

以“争创高质量的、有特色的特教示范学校”为目标,以“智能校园、文化校园、幸福校园”三大理念主题,持续推进学校内涵建设,更高水平实现特殊教育现代化,更高水准推进学校素质教育,更高标准落实特殊教育幸福工程。主要措施有:

(1)提升“智能校园”水平。用好配套资金,优化软硬件平台,智能服务残障学生的教育需求。开展“微课”及“E”教学研究,激励教师对信息资源的探究、开发和应用。做好校园网站的开发和维护,打造国省级最佳特教网站,使校园网站成为智能校园的一体化服务平台。

(2)做足“文化校园”内涵。从特别角度继续开展校园“微电影”的拍摄和校园“新闻”与“综艺”电视节目的制作,反映主题文化,提升校园形象。展示学生的艺能文化,继续打造好残疾人文化创业基地之心语手工坊,争创市百佳社团,多出作品,多出精品,力争产出经济价值。凝聚教师的思研文化,持续出好电子期刊《宝应特教》,物化教师“思研”成果。

14.特殊学生教育工作计划 篇十四

一、学生教育帮扶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陈飞鹏

副组长:刘涛 王善祥 孙立群 组 员: 各年级主任及科任教师

二、帮扶对象:

留守儿童、潜能生、有不良行为倾向的学生、单亲或失亲特殊家庭子女。

三、职责分工:

1、政教处负责全校学生教育帮扶工作档案的制定、收集;学校教育帮扶活动的开展,并与总务处建设相应的功能室(家长学校、亲情家园、连心桥、知心屋、绿色网吧)及有不良行为倾向学生方面的教育工作。

2、教务处负责潜能生方面的教育及法律进课堂工作。

3、办公室负责班子成员“一对一”结对帮扶人员的分配及档案收集。

4、各年级主任负责本年级留守儿童,特殊家庭(单亲、失亲)学生的全部工作。

四、主要措施

1、班主任每期开学要认真调查,同时注意调查方法,摸清本年级特殊学生的人数,协同政教处建立专门档案。

2、建立三类帮扶组织:学校针对特殊学生的不同特点,将采取“一对一”的结对帮扶、帮教形式,成立领导班子(党员)——学生、班主任(科任老师)——学生、学生——学生帮扶、帮教组织,做到目标到人、责任到人。在留守学生中落实“代管家长”制、在潜能生、特殊家庭学生(单亲、失亲)、有不良行为倾向的学生中采取帮扶、帮教制。中层干部与班主任负责本班学生之间“一对一”帮扶,注意必须是本班优秀学生来帮扶特殊学生,不安排学生帮扶单亲、失亲学生。老师和优秀学生在帮扶学生时一定注意方法,保护好特殊学生的隐私、自尊心,在帮扶、帮教过程中最好采取“单独”帮扶,保护好学生的“面子”心理,保守好学生的秘密,切实让学生感到亲情。

3、开展多样活动,增强特殊学生的自信。每月给留守学生集体过一次生日;每月留守儿童集体活动一次;根据特殊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每期组织一次个人作品展;每期对帮扶对象分类进行一次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辅导。

五、帮扶具体要求:

留守儿童、特殊家庭子女方面:

教师必须尽到“代管家长”的义务,要了解这方面学生的基本

情况、监护人(或托管人)情况、父母外出务工情况,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制定、实施相适应的帮扶、帮教计划及措施。要求每月与学生谈心、谈话不少于2次;每期与监护人、委托人交流沟通(电话和家访)各不少于2次;每月组织留守学生通过电话或视频与父母交流一次;每学期给孩子写一封信;每年让留守学生过一个快乐的生日。

潜能生、有不良行为倾向的学生方面:

帮教老师要细心了解,认真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以便因材施教。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信任,要定期与家长、学生交流,注意与家长结合起来,共促学生进步。要求每学期给孩子写一封信;与家长会一次面,并进行一次家访,每月与家长通一次电话,每星期与孩子交流、沟通一次。

其他:

1、班主任要配合好其他老师对本班特殊学生的帮扶,帮扶教师要制 定计划、措施、做好记录、期末做好总结;填好各类成长记录表,每月底年级主任送交政教处。

2、心理咨询室的老师,要与帮扶教师沟通好,了解特殊学生的一切情况,做好心理辅导,每学年要对全校帮扶对象进行一次心理辅导,并针对不同类型的群体,召开一次不同类型的心理讲座。

3、每期期末将评出优秀帮扶教师、优秀帮扶学生,并纳入量化。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发展,体验学习的快乐,进步的乐趣,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为了抓好日常教学工作,在学期末能取得全班大面积丰收,就必须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实施特殊学生辅导教育计划,分层教学,在班级中挖掘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好学困生转优辅导工作。

二、学困生名单

黄涛、谢祥颖、池万熺、张鸿、乐开生、池美惠、张如炯、池依萱

三、学困生形成原因情况分析

我班有36个学生,经过近近两周的了解,发现学困生占全班总人数的20%。这些学生大致上是一下几种情况:

1、基础不好,思维不是很灵活,接受知识较慢。家长监管不力。对后进生辅导不及时,缺少有效的方法,他们自己放松要求。

2、学习成绩差,平时行为又不很端正,作业马虎,上课不专心,还影响其他同学学习,自己不学,也不想叫别人学。

3、父母的不良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少聪明的学生怕吃苦,怕经受挫折,经受磨难,一遇困难就打退堂鼓,一遇挫折就一蹶不振,丧失信心与勇气,加上父母溺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辅导学困生措施

1、对学困生多宽容,少责备。对学困生给以“偏爱和厚爱”。要做到“三心”:诚心、爱心、耐心。对他们一视同仁,不歧视,多鼓励,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增强他们的上进心,要全面渗透激励教育,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少指责。激励他们进步。

2、家庭的配合是转化学困生的外部条件。父母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影响是很明显的,也是极为重要的。班主任可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议、家访等多种形式与家长相互交流,沟通信息。定期做好家访,及进了解后进行的学习和思想状况,努力形成学校、家庭教育的合力,促进学困的转化。

3、教师备课要想到学困生,要备学困生的转化情况,要明确学困生理解教材的难点是什么,学困生容易出现的错误是什么?教师备课保证教学质量和转化后进生同时并进。

4、教师上课要想到学困生,一是课堂提问教师要把较难较大较深的问题分解成较小较易较浅的问题,让学困生也有回答的机会,而不是将他们放在角落里无人问津。二是操作时要想到后进生,要鼓励学困生积极参与,贵在参与,不准再将他们搁置起来,置之不理。三控制学困生课堂违纪的问题。

5、布置作业时,要想到学困生,要让学困生“吃小灶”,一是从数量上照顾,只求准确度,不求数量多,他们的作业可减半,对特别学困生甚至可以用课堂笔记来替代作业的办法;二是从难易程度上来照顾,学困生只需作基础题,对难度大的题目可以不做。

6、批改作业时,要想到学困生,后进生的作业要优先批改,要当面批改,要精批细改,不能简单地打“√”或“×”了事,不但要在错误处打上记号,还要帮助后进生找出原因,加以改正。上评讲课时,要想到学困生,对于学困生哪怕是只有点滴进步,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了群体效应的力量,开展“一帮一、一对红”的活动,帮助学困生尽快赶上来。

7、抓学困生特点,“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善于抓住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教育,因势利导,因材施教补课要课内外结合,以课内为主,并和优生结对子;双向选择,“一帮一,一对红”,安排特殊座位,以优带差。

15.特殊教育中心年度工作总结 篇十五

(一) 进一步加强教育干部队伍建设。

按照省委组织部要求, 继续深入推进我厅干部人事制度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进一步优化我厅干部队伍结构, 可采取竞争性选拔、选调等方式遴选一批德才兼备的干部充实到我厅工作。

(二) 探索建立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

按照领导干部任期制和考核工作“一个意见、三个办法”的要求, 研究制定《厅管处级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暂行办法》。

(三) 进一步规范直属单位 (学校) 干部人事管理工作。

研究制定《直属单位 (学校) 人事管理办法》, 规范招录调配干部员工、学校教职工的资格条件和程序步骤, 完善对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进一步提高直属单位 (学校) 干部人事管理工作水平。

二、加强财务管理和监督, 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一) 加强部门预算管理, 确保预算按时支出。

按照省财政厅的部署, 进一步完善厅机关及高等学校、直属单位的预算编审程序, 完善并推广“人员经费+生均公用经费+专项经费”为主的预算管理模式, 健全预算执行通报制度, 增强预算约束。

(二) 加强项目管理, 确保八大教育工程顺利实施。

2011年, 重点组织和配合实施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工程、教育扶贫移民工程、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建设工程、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工程、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等八大教育工程。

(三) 健全学生资助体系, 保障受助学生权益。

大力推进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 落实省属高校国家助学贷款贴息和风险补偿金。完善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学生资助体系, 完善义务教育保障机制, 规范各类奖学金、助学金的发放管理, 加强检查与监督, 真正把国家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三、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 为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保障

(一) 抓好“两个重点”。

一是积极推进“多媒体进教室”建设。在2012年前实现学校每个班级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具有网络条件的学校以宽带方式接入互联网, 农村中小学60%的班级配备交互式多媒体教室。二是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设备配备标准化建设。按照《海南省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设备配备标准》, 2011年, 力争全省20%的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设备配备达标。

(二) 创新“两个模式”。

一是创新“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卫星IP资源有效利用”模式。进一步巩固和提升远程教育工程的应用成果, 探索建立卫星IP资源有效利用的长效机制, 真正把IP资源有效利用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为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二是创新远程教育“班班通”模式。分村小、中心校 (含完小) 、初中制定全省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班班通”建设标准及规划方案, 2011年, 力争全省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班班通”覆盖率由8%上升到25%。

四、强力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 力争校舍安全工程打好“翻身仗”

(一) 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一是市县教育局要对2009年、2010年的项目开展“回头看”工作, 狠抓项目的开工和竣工, 切实把滞后的项目抓起来, 制定出具体的项目进展时间表;二是市县教育局要根据中央、省和市县下年建设资金额度及校安工程规划, 做好年度建设项目计划并于3月中旬前将计划报省校安办备案;三是市县教育局要争取财政安排项目前期准备工作经费, 提前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务必确保项目建设资金下达后2个月内启动项目土建工程建设。四是推行项目集中联合审批的方式, 加快项目审批速度, 缩短工程前期准备工作。

(二) 加强项目和资金管理。

各地要结合实际, 在做好布局调整的前提下, 建立详细的工程项目库, 加强项目管理。要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管理, 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支付和使用资金, 及时拨付工程资金, 不得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 防止学校出现新的债务。要切实执行校舍安全工程收费减免政策, 节约建设成本,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严格执行倒排工期制。所有校安工程项目都要由业主、施工单位、监理部门共同制定项目建设倒排工期表, 放置在工地醒目位置, 接受有关部门和社会的监督检查。

(三) 抢抓校安工程“黄金工期”。

16.特殊教育中心年度工作总结 篇十六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葛道凯作主题报告,他指出,当前职业教育已经进入社会环境支持参与职教改革发展的新境界,迈上制度和标准体系建设的新台阶,进入内涵与质量建设的新阶段,站上了激发改革活力的体制机制新起点,适应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新常态,提高了职教保障条件等新水平。因此,2016年的职业教育工作要在这些新的起点上,重新定位和出发,抓规划、抓制度建设和质量保障等主体,通过各类改革探索,谋长远、强使命、创氛围。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刘占山作工作报告,他回顾了学会2015年的工作,提出了今年的工作要点,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组织开展系列活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为宏观决策提供服务;积极开展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协助教育行政部门做好委托的相关工作;积极推动职业教育国际(地区)交流与合作;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治理能力等。

17.特殊时期的教育教学工作 篇十七

特殊时期的教育教学工作

——女教师孕期如何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摘要:本文就女教师怀孕期间经常存在的教育教学问题进行了调查和研究,通过自身分析,向有经验女教师请教,网上查询等途径,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建议,旨在与女同事们共同交流和进步。

关键词:孕期,教育教学问题,方法和建议

一、调查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女教师一直是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半边天,可大部分人都会遭遇怀孕期间的尴尬,生理和心理都会经历一个较大的变化,一些不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现象和问题也会随之出现。怎样正确的面对这个特殊时期,既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又能孕育好下一代,工作家庭两不误呢?本人通过亲身经历,翻阅大量资料,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得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希望借此帮助一些有同样烦恼的女同事顺利度过这个特殊时期,更好的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二、常见教育教学问题及原因:

1、情绪不稳定,对自己失去信心,对学生失去耐心。

特别是怀孕初期的女教师情绪波动比较大,总担心自己怀孕后会应付不了繁重的教育教学工作,当学生犯错时也比较容易动怒,就会采取一些简单的不当的教育方式,比如当众批评学生、变相体罚学生等,这样不但打击了部分学生的自尊心,而且可能会产生负面效应,让学生觉得老师不可理喻,甚至产生厌恶情绪。

2、过度重视胎儿,疏忽学生。

为了确保自己和胎儿的健康平安,有少部分女教师上课不敢多板书,多媒体也不敢用,有疑问也不敢上网查询,认为接触了粉笔灰、电脑会对胎儿产生不利的影响。甚至有人片面的认为最好少活动,休息得越多越好,于是备课工作简化了,教学活动单调了,课后辅导缩短了,对学生的关怀也越来越少了。

3、生理和心理负担加重,工作消极。

怀孕后,由于孕期的不适应加上身体越来越笨重,不少人的情绪会变得异常低落,总感到烦闷,神情沮丧,打不起精神。不少原本开朗、自信、有主见的女教师,在怀孕后突然变得脆弱敏感,不是担心胎儿长不好,就是担心自己得病,常因一点小事对学生、同事发脾气,弄得别人不知所措,由于心理调节不当,总感觉力不从心,工作变得消极起来,备课简单粗糙,上课时精神涣散,批改作业和课后检查马虎了事,对学生有疑问就解答,不主动和学生交流。

4、产生依赖心理,推卸责任。

在丈夫、家人和同事的过度呵护下,有一部分人的心理依赖性增强了,错误的认为这是休息的大好时机。于是有时遇到教育教学问题变得漠不关心,认为学生不守纪律,不认真学习可以让班主任教育;学生考试不理想学校领导也会体谅其处境不加追究;教育局、学校等组织的各项教育教学技能竞赛之类也有理由不参加。

5、空余时间多,工作生活失去重心。

曾经有同事这样问我:“同样是怀孕,你怎么还和以前一样充实忙碌呢?而且现在带一个班,上完课批完作业就没什么事情可做了,又不指望怀孕期间能拿什么优秀,干嘛把自己搞得这么累?”其实有同样疑问的人不在少数,觉得空余时间多了无事可做,工作没有目标。

三、解决方法及建议:

1、控制调节好情绪,积极乐观地工作。现代医学、心理学研究证明,母亲孕期的心理状态,如恐惧、紧张、悲伤、忧虑、抑郁、狂喜,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胎儿的正常成长和健康发育,而健康向上、愉快乐观的情绪,会使血液中增加有利于健康发育的化学物质,使所怀胎儿发育正常,分娩时也较顺利。所以怀孕期间女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面对学生的错误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一见学生犯错就火大或置之不理,要从学生和自身两方面找原因;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和正确处理问题的能力;要以自身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状态和行为表现积极的影响学生,与每一个学生真诚相待,坦诚相处,让学生体会到老师源自内心的关爱。另外女教师良好的心态、积极的教态,对外会让学生觉得老师更亲切可爱可敬了,对内也是一种很好的胎教。

2、以身作则,站好最后一班岗。

在这个特殊时期,有些学生总担心老师会更关心自己的小孩,不会教他们太久,对他们也不会尽心,所以学习也时常心不在焉。曾经有学生试探性的问我:“老师,您下学期还教我们吗,会不会教一半就不教了?”我总是很认真的回答他们:“当然不会教一半的,老师会对你们负责的,而且老师也要做好榜样啊!”为了消除他们的顾虑,我比以前更努力的备课上课,经常利用晚自习时间帮学生辅导,和他们交流,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感染学生,以自己严谨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学生。学生的顾虑消除了,学习比以前更努力,更积极了。

3、劳逸结合,提高工作效率。

女教师怀孕后,身体比较容易疲倦,以前也许一天课下来依然精力充沛,现在也许一节课下来就吃不消了,所以为了更好的工作,适当的休息和娱乐也是有必要的。本人建议大家可以利用课间适当小憩或在校园里散步听点轻音乐,这样既得到了休息还可以胎教调整心情,工作变得轻松愉快了。另外就本人所任数学而言,建议在课堂讲授时注重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尽量少讲,而尽量让学生多动口﹑多动手﹑多动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因材施教,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这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老师也得到了适当的休息调整,效率也随之提高了。而且前面提到的孕期休息越多越好是错误的,其实适当地活动、正常上班,可增强孕妇的肌肉力量,对日后分娩有一定帮助,还可振奋精神,对于保持稳定、健康的心理状态大有益处,可谓一举两得。

4、适当示弱,建立利己的班级舆论环境。

怀孕期间,女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也难免会与部分违纪学生产生冲突,此时如果为了不让自己产生坏情绪,对违纪学生听之任之或单纯让班主任出面解决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时间长了会让学生产生反感。记得有段时间我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有一个学生经常在上数学课时讲话,提醒多次也不改,于是我利用一次机会恰当的向学生暗示了自己的身体情况和工作态度,大部分学生们立即端正了学习态度,上课再有学生违纪时,其他学生都会眼神制止。无形的舆论压力,让班级的纪律变得更好了,而且学生们学习的劲头比以前更足了,学期结束时班级的数学成绩由原来的八个班级中的倒数一跃成了全年级第二!

5、合理分配时间,及时充电。

一般女教师怀孕后,学校都会适当减轻女教师的工作负担,特别是到中后期,大部分人都是带一个班级,这样女教师的空余时间相对就比较多了。除了正常的备、教、辅、改、考外,许多人不知道如何安排剩余的时间。其实除了一般的教育教学,我们要做的事还有很多,笔者建议大家根据自身情况充分利用空余时间列举要做的事,比如:(1)研究教学大纲和教参,吃透教材,更好地备课备学生。(2)增强课堂讲授技能,提高教学质量。(3)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因材施教。(4)多听课多向同事学习求经,学习不同的教法和教学理念。(5)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等,多参加教师培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6)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多写教学心得多看教育论文,尝试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等。

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是我们人民教师的基本职责,是一项长远而艰巨的工作,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即使在孕期这个特殊的时期我们也要坚守岗位,决不掉队!参考资料:

1、《教师心理压力与教育违法行为浅析》 刘文发

2、《试论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 徐菊

3、《教师如何关爱学生》

4、《孕产妇保健全书》 方毅

18.特殊教育实习总结 篇十八

在整个的实习过程中,全体同学都进行了6-8节的课堂实际授课操练。很多同学第一次上讲台时,感觉很紧张,讲话的速度特别的快,对课程的把握和授课进度也比正常的授课进度要快。但是经过后来的锻炼,讲话的速度逐渐放慢,而且越讲越熟练,越讲越流畅,听课的学生都对实习教师的讲授知识有很好的理解和吸收。尤其是实习学生的课堂驾驭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他们不但可以良好地控制授课时间,也能够适时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在课程结束后,进行的课堂小测验中,也反映出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也理解很清楚。

另外一项重要的实习任务就是要求每一位学生做好班主任工作。班主任作为全面关心学生成长的主要教师、学生主要的精神关怀者、是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他人,他们肩负着神圣而又重要的职责。尤其对于特殊教育学校那些身心有残疾的孩子,班主任的作用更加的重要和巨大。在学校里,他们就是学生的第一监护人,所以班主任的日常工作非常琐碎。尽管如此,本次去实习的21名学生没有被班主任工作的困难所吓到,通过实习学校指导教师的反馈,所有的学生都出色的完成了班主任的工作,而且还有一部分学生组织了一堂生动的班团会。

实习结束后,通过学生授课情况的展示和实习学校师生的反馈,本次实习取得的良好的效果,参加实习的学生在教学能力、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等方面都获得了很大的提高和进步。尤其是通过实习使学生们真正体会到教师岗位的神圣与崇高,这些都是学生们在校学习中不曾接触过或者学习过的地方。

与此同时,作为实习的带队教师,也发现了本次参加实习的学

生身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第一:部分同学对自己要求不严格,不能按照实习学校的时间要求参加实习活动,有晚来早走的现象存在。

第二:通过听课的反馈,发现个别同学授课时板书不规范,粉笔字书写不流畅,同时讲课的声音过小。

第三:在实习中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对本专业的知识掌握的不够清楚准确,有一些学生在授课时有讲错知识点的现象发生。

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实习的质量,通过总结本次实习中出现的问题,特此提出如下的改进方法:

首先,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要加大和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加强学生理论课程的学习。

其次,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严明考勤记录。

最后,加强学生的板书训练,在日常的教学中,提高学生粉笔字的书写能力。

19.特殊教育中心年度工作总结 篇十九

关键词:继续教育,医学教育,进修培训

新疆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均衡, 基层医院的医疗技术发展相对落后, 医务人员的学历层次也普遍较低, 医师没有经过系统全面的临床技能轮转和培训, 其业务能力也不尽相同, 以上因素进一步造成其对进修培训目的要求不同。针对新疆基层医院和医务人员的实际情况, 为进一步改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修培训工作, 满足各层次不同专业进修人员的需求, 医院近年来开展了积极的实践与探索。

1 进修教育工作基本情况

2011年-2013年医院进修学习人员按系统分类进行统计, 内科系统共764人次, 外科系统726人次, 医技系统365人次。

按中心系统分类, 进修学习人员人数前3位的中心系统为心脏中心、超声医学中心和母胎医学中心, 人次数分别为173人、121人、111人, 中心系统接收进修人员数近年来基本保持平稳。由于医院重点专业学科在新疆甚至全国具有较强专业影响力, 基层相关专业人员愿意来我院学习, 且这类专业科室与基层医院技术沟通联系紧密, 这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进修学员数量的平稳发展。

以综合科室进行分类, 进修学习人员人数前3位的综合科室为血液净化中心、重症医学科和呼吸科, 人次数分别为166人、138人、66人, 详见表1。这与近年来相关科室的宣传力度加大, 同时基层医院相继开展了相关二级学科, 急需培训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等因素有关。而鉴于基层医院亚专业分科不细, 未开展相应三级学科医疗技术, 因此医院部分专业性较强的三级学科科室如风湿科、心外科和疼痛科等专业进修人员较少。

2 进修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纵观医院近3年进修管理工作, 单以进修生人数统计, 2011年接收764人, 2012年接收698人, 2013年接收646人, 呈逐年下降趋势。这一现象可从新疆整体医疗环境及医院局部进修工作两方面探寻原因。

2.1 外部因素

近几年新疆为加快经济发展, 新疆各地州与内地一线城市对口合作越来越紧密, 合作项目多且领域广泛。在医疗行业中, 内地不少实力雄厚、条件优越、全国有名的大型医院吸引了大批疆内对口支援地州的医疗工作者前去进修学习, 甚至一些乡镇医院对口援助后也将进修人员派送内地学习, 这造成了我院进修人员的减少。

2.2 内部因素

通过与进修学员座谈及问卷调查, 反映医院目前进修工作中存在个别科室对进修人员不够重视, 带教老师有意识的系统规范教学较少, 且教学内容缺乏新颖性等现象, 无法满足进修人员迫切的学习需求。同时随着医疗纠纷的日益激烈, 上级医生不敢放手, 加上进修期间分到的工作任务较多, 造成了进修人员缺少临床操作机会, 日后不能用于本单位实际医疗。同时医院本身住宿条件有限, 床位少, 来院进修要提前预约床位, 进修高峰期等待时间过长, 这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进修人员向其他医院流失。

3 进修培训工作实践和探索

为改善医院进修培训工作, 使其更加适应于基层医院及医务人员进修学习特点, 我院进修管理工作以“加强调研、多方联动, 以基层需求为出发点, 构建进修管理工作新架构”作为进修工作新的发展点, 开展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3.1 加强调研, 针对性改善管理工作

针对近3年“零接收”科室进行专业分析座谈, 在加大优势学科、骨干学科的宣传力度同时, 对此类专业科室与地州基层医院进行一对一互访互问, 依托学习班, 主动帮扶, 吸引地州基层医院派送人员来院进修。基层医院进修人员在大型医院与基层医院的协作、发展之间起着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我院对基层医院进修人员定期通过电话回访、发放问卷调查、填写意见本等形式了解掌握接收进修人员基本情况, 根据进修人员的意见和建议, 及时发现医院现行进修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 努力改进管理工作。

3.2 多方联动, 积极完善双向考评体系

医院医务部、护理部、公共事务科、后勤安全保障部等部门加大信息互通, 从临床病人数量、临床带教师资、对外协作、生活保障等方面建立完善的全方位立体保障体系, 各部门之间进行密切合作, 加强沟通, 信息共享, 为前来进修人员开辟一条绿色通道。通过选拔出专业素质过硬, 教育科研水平高, 教学基本功扎实, 有奉献精神的教师作为带教教师, 使他们担当起基层进修人员临床带教的重任, 带动和促进进修工作教师队伍建设。同时积极推进进修人员与带教老师间的双向考评体系, 制定考评细则, 对进修人员及带教教师提出具体的规范要求。进修人员对带教教师的出勤、纪律、作风、工作态度、教育教学科研示范引领作用发挥效果和教学水平与业绩等表现做出具体翔实的评价, 实行进修人员导师负责制。教师对进修学员的日常考勤、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掌握情况等进行客观评价, 进行定期跟踪考核, 以此规范进修管理, 促进管理工作的严谨规范性。

3.3 以基层需求为出发点, 构建进修管理工作新架构

基层医院由于人员紧张, 医师往往只能进行短期进修, 可能只轮转了几个科室刚熟悉业务就不得不返回基层医院, 这并不利于提高其业务能力和解决其实际的技能学习要求。2013年医院将全院各类中短期培训进行继续教育归口管理, 针对基层医院需求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中短期培训班。截止2013年底, 医院累计接收培训班学员284人, 选择培训班形式进行进修学习的人员呈现增长态势。这种针对性的以学习班形式招收相关专业学员不仅增加了进修人员招收形式及数量, 也形成进修人员的来源多样化。我院利用专科培训班这种进修学习的新型载体, 为进修管理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上一篇:人才服务网站建设方案下一篇:教师师德修养读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