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2024-10-08

产业转型升级研究(8篇)

1.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篇一

河南省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研究

河南省是国家规划的14个大型煤炭基地之一,煤炭产业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近年来,煤炭市场持续低迷,企业经营愈加困难,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剧,结构性矛盾凸显,诸多因素叠加使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河南省必须顺应能源革命发展趋势,抢抓机遇,科学谋划,加快煤炭行业转型发展。

一、河南煤炭产业发展现状

受能源资源赋存制约,河南省以煤为主的生产消费结构将长期存在。今年来,河南省不断加大资源勘探力度,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延伸产业链条,积极促进产品多元化,在煤炭产业转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供应保障能力不断增强。截止2015年底,全省累计查明煤炭地质储量289.47亿吨,年均增长0.66%,建成了平顶山、义马、郑州、焦作、鹤壁、永城6个大型煤炭基地。在国家政策指引下,五年来兼并重组小煤矿490个,淘汰关闭215个,累计去除产能3300万吨/a;在建矿井数量为15处,新增生产能力为1293万吨/a。截止2015年底,河南省现有生产矿井及在建矿井共有517座,其中大型矿井48座,中型矿井80座,小型矿井389座,总设计生产能力为22654万吨/年。但是受国家经济增长和煤炭形势的影响,河南省煤炭产量逐年递减,2015年产量为1.25亿吨,与2010年相比,煤炭产量累计下降41.3%。

产业结构逐步优化。近年来,经过资源整合和兼并重组,河南已形成以河南能化、平煤神马、郑煤、神火等四家企业为主,地方煤矿为辅的煤炭资源开采格局,产业集中度达到了95%,煤电一体化、煤电铝、煤化工等链条逐渐完善。骨干煤炭企业选煤厂56座,总入选能力为1.05亿吨/年,原煤入选总量为7540万吨,原煤入选率达到71.8%。5家煤制合成氨公司,年生产能力合计为124万吨合成氨和192万吨尿素;7家煤制甲醇公司,年生产能力为135万吨;5家煤焦化共公司,年生产能力为700万吨;煤制其他化工产品(煤制焦油、煤制液化天然气、三氯氢硅歧化生成硅烷)年产量33.6万吨。初步形成了集煤田地质勘探、科研教育、煤矿设计、矿井建设施工、煤炭生产开发、矿山机械制造、洗选加工和煤化工、煤发电、煤层气开发、煤化工等于一体的完整的煤炭工业体系。

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为中坚力量,社会广泛参与合作的“产学研”一体化的煤炭科技创新机制正在形成。五年来,全省煤炭工业推广应用了一批重要的科技创新成果,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发挥出了巨大作用,推动了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目前,全省已建成了一批国家 1

工程中心、大学科技园区、现代煤化工升级示范工程,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已成为高校、科研单位的主要转变方向。

矿区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积极推动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土地复垦和植被恢复,矿区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成效明显,2015年土地复垦面积为1597公顷,比2010年增加77%。随着煤炭清洁高效转化技术日趋成熟,特别是燃煤电厂污染物超低排放技术推广应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大幅增强,煤矸石、矿井水、煤层气等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升,煤矸石利用率由2010年的87%提高到2015年的99.0%,矿井水综合利用率由85.5%提高到87.4%。

二、河南煤炭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政策消化期、新的政策探索期“四期叠加”阶段,对能源生产和消费提出了新要求,河南省煤炭产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还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煤炭开采成本高,缺乏价格竞争优势。河南省煤矿开采历史普遍较长,有些已经超过百年,长期高强度开发导致资源接续紧张、煤层埋藏深、开采条件复杂等问题,煤炭生产成本普遍较高,不具竞争优势。目前,省属骨干煤炭企业吨煤生产成本一般在300元左右,而同期山西、内蒙、新疆吨煤生产成本一般在130—220元、80—180元、50—120元。与西部地区相比,河南省煤炭开采条件和成本处于劣势,这种局面从长期看难以改变,由此对煤炭下游深加工产业发展将带来不利影响,这是谋划煤炭行业转型发展的基本出发点。

加工转化处于低端,优势产品领域较少。目前,河南省煤炭深加工主要包括煤化工、尼龙化工、煤焦化工、煤电盐化等领域,除部分产品形成竞争优势外,主导产品大多处于产业链前端和价值链低端,精深加工产品少,大宗产品多,同质化严重,加之资源、能源价格较高,相当一部分产品处于亏损状态。与此同时,西部地区凭借丰富的煤炭资源和低廉的电力价格优势,大力发展高耗煤大型转化项目,在甲醇、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等煤化工大宗产品上占据显著成本优势。河南省煤炭成本劣势决定了以煤为原料的化工初加工领域竞争力逐渐减弱,在煤炭下游加工产业竞争力的持续减弱,也对河南省煤炭产业发展造成了严重冲击。

企业经营陷入困境,生存发展面临挑战。近年来,随着煤炭价格持续低位运行,企业效益持续下滑,亏损大幅度增加,资金链紧张,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不断加大。2015年底河南省煤炭企业资产负债率达到70%以上,骨干煤炭企业平均达到80%以上;今年以来,在国家去产能相关政策调控下,煤炭价格有所回升,但河南省骨干煤炭企业经营困难状况没有实质性改变,河南省煤炭企业到了不转型就被淘汰、转型慢也会被淘汰的境地。面对严峻挑战,河南省煤炭企业必须加快转型发展,科学谋划发展路径,才能实现脱困发展。

环境约束日益加剧,节能减排压力不断加大。近年来,河南省多次出现出现持

续大范围雾霾天气,郑州市位居2015年中国空气质量最差10个城市第九位,不断引发公众对空气质量尤其是PM2.5的关注,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长期的燃煤积累是大面积雾霾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煤炭开采利用对水、土壤等污染程度逐渐加深,煤炭清洁化生产程度不够,煤层气、矿井瓦斯和矿井水利用水平低,全省采煤沉陷面积达到1.1万公顷,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伤害。同时,随着新安全生产法和环保法的实施,产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生态环境保护压力。

三、河南省煤炭产业发展的建议

针对河南煤炭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突破,推动煤炭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一)以去产能为主线,加速淘汰煤炭落后产能。要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对开采条件复杂、生产成本高、煤种没有竞争优势的矿井一律关停,其中包括安全监管总局等部门确定的13类落后小煤矿、产能小于30万吨/年的煤矿、采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采煤方法与工艺且无法实施技术改造的煤矿、具有灾害隐患严重的煤矿、开采深度超过《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煤矿、达不到安全质量标准化三级的煤矿。到2018年,累计淘汰煤炭落后产能6254万吨。

(二)以优化煤炭结构为核心,加快产业一体化发展。从煤炭品种来看,河南省除了褐煤外,其他煤种均有赋存,其中以贫瘦煤、炼焦煤、无烟煤居多。从市场竞争力来看,河南省煤炭除无烟煤、炼焦煤、动力煤等部分优势品种外,相当一部分煤种不具价格优势,但河南省靠近煤炭主要消费区,交通便利,区位优势突出,还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河南省应结合煤电、煤电化工、煤焦化工、煤电铝等下游产业需要,发挥无烟煤、炼焦煤、贫瘦煤等煤种优势,发展有市场竞争优势的优质无烟煤、炼焦煤煤矿接续项目和煤电一体化发展、符合政策要求的动力煤煤矿接续项目,在满足省内产业下游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利用区位交通优势积极拓展省外市场。

(三)加快煤炭产能指标交易,实现先进产能替代。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在贯彻落实国家去产能的政策下,实行产能指标企业内部无障碍置换、企业间市场条件置换和地区间指标交易补贴制度。对于煤炭企业内部,在符合环保、安全等要求前提下,快速实现资源禀赋条件好、埋藏浅、煤层厚、构造简单、开采成本低的矿井对长时间高强度开采成本高的矿井替代,不设置门槛和障碍。对于企业间交易,成立国家级和跨区域的煤炭产能指标交易平台,实行竞拍方式实现产权的有效交易。对于跨区域交易,以新增税收的部分比例向去产能地区进行补贴。

(四)加快智慧物流发展,提供一站式能源服务。要适应现代物流信息化、智能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引导河南能源集团、平煤神马集团、郑煤集团等骨干煤炭企业建立现代化的煤炭储配园区,积极引进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信息技术,建

设区域煤炭电子商务平台,优化以信息流、商流、物流和资金流为核心的煤炭价值链,构建煤炭开采、洗选、掺配、配送、信息、金融、法律咨询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能源物流产业链,实施绿煤战略,提供煤炭改性提质、炼焦配比、煤炭清洁利用等个性化的专业服务,满足客户多元化能源需求,实现为客户提供从矿井向车间延伸的一站式能源综合供给服务,提供个性定制服务和供应链整体解决方案。

(五)加快产能技术走出去,融入“一带一路”战略。要充分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全方位开放战略,加强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对接合作,提升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的效率,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提升河南省煤炭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充分利用河南省骨干煤炭企业在资源勘查、现代化矿井建设及运营、煤炭机械制造、煤炭洗选和掺配、坑口电厂建设集运营、煤基产业链开发等优势,加大对内蒙、新疆等西部地区产业转移;同时,加强与中亚、东南亚、澳大利亚、非洲等地区能源合作,推动煤炭优势产能和技术输出,收购国外优质煤炭资源,建设现代化高效矿井,发展境外能源合作园区。

参考文献:

[1] 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中国煤炭市场发展报告[M]. 中国经济出版社,2016.[2] 岳福斌.中国煤炭工业发展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3] 牛克洪.新常态 新方略 中国煤炭企业转型发展实策[M].煤炭工业出版社,2015.[4] 曹海霞,王宏英.新形势下山西煤炭产业转型发展路径研究[J].中国煤炭2015年(1):6-10.[5] 国家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煤炭工业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6]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7] 河南省人民政府.《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煤炭行业解困的意见》.4

2.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篇二

做好广东产业转型升级政策的顶层设计,营造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做好顶层设计。冲破传统思维、体制障碍、制度障碍,率先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行政管理、投资服务、科技创新服务等方面大胆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营造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政策和体制环境,给产业转型升级“松绑”。改进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活微观经济主体活力。

先行先试,争取国家权限下放。利用国家级自贸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双自”联动的政策叠加效应,推动适应产业大变局的体制机制创新,争取从国家层面推动建设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并对珠三角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赋予“先行先试”政策,争取国家对产业扶持的相关权力下放。

加大财税、土地政策支持。改革财政投入方式,由补助贴息为主向政府股权投资、共有知识产权、创投引导基金等多种方式转变;利用贷款担保、贴息等多种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尽量发挥有限税收政策资源的最大效能,推进区域税收政策及行业税收政策的落实和改革;实施差别化的供地政策,优先保障产业升级、重点项目用地需求;推动“海域使用直通车”试点,解决广东海洋经济发展的用地指标问题;推动财政资金由支持企业转向支持平台。

优化产业发展软环境。完善市场规则,促进公平竞争,注重产业政策制定的整体性和公平性;提高政府服务品质,营造法制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发挥协会联系政府、服务企业、促进行业自律的功能,为制定实施行业规划、产业政策、行业标准,提升企业素质,加强行业自律,推动行业交流与合作等提供有力支撑等。

着力优化存量,以智能化、绿色化手段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综合运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法律、环保等手段有效化解过剩产能。落实《广东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行动计划》,对行业准入等实行负面清单管理,严格控制钢铁、水泥和电解铝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项目一律不得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坚决淘汰高污染、高能耗的落后产能。因业、因地、因企制宜,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依法处置的原则,抓紧研究妥善处置“僵尸企业”的实施方案,建立国有和非国有“僵尸企业”数据库,深入精准摸查企业情况,以精准识别引导精准施策。

制定支持企业技术改造的配套政策。重点支持《广东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指导目录》内行业领域的扩产增效、智能化改造、设备更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绿色发展。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针对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的信贷新品种,开设工业企业技术改造融资“绿色通道”。引导政府加大对技改的财政支持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地市设立技改专项,实施事后奖补政策。鼓励引导民间资本设立股权基金、产业基金、偿债基金、质押股权收购基金等,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支持企业上市融资,鼓励企业发债,吸引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等民间资本参与企业技术改造。

推动智能化改造。围绕智能制造成套设备及生产系统的改造,普及设计过程智能化、制造过程智能化和制造装备智能化。加快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现有产业,支持企业信息化、智能化成果应用、新产品开发、新工艺应用。培育建设省智能制造示范基地,支持示范基地企业通过增资扩产、自主创新、提质增效等手段,推动一批智能装备整机、关键零部件和系统集成应用等项目建设。

推动设备更新。支持在电子、家电产品装配企业和家具、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行业购置先进适用设备,推广应用集多学科先进技术于一体的工业机器人装备。提升装备水平,推进优势传统产业企业实施设备更新和升级换代。支持广东工业企业优先购置和使用由本省首次自主研发和生产的集机、电、自动控制技术于一体的成套装备或核心部件,鼓励重大通用装备跨领域的首次推广使用。

引导绿色发展。推进节能降耗和清洁生产,支持传统产业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淘汰高污染、高能耗传统产业企业。实施工业锅炉污染整治及电机能效提升工程,用先进生产力替代落后生产力。在石油化工、钢铁、有色金属、造纸、电力、建材等高能耗产业实施电机能效提升工程和工业锅炉(窑炉)节能改造工程,推广国内外先进节能、节水、节材技术和工艺,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加快培育新经济增量,以互联网新业态及高收入弹性新产业引领广东产业结构升级

(一)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发展,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

制定广东“互联网+”产业发展路线图。结合互联网产业链关键环节,加快制定实施广东“互联网+”行动计划及产业发展路线图,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机器人、物联网、3D打印与制造业、服务业的融合,在交通出行、房屋租赁、生活服务等领域构建分享经济平台,以关键领域重大项目为抓手,分阶段有序推动“互联网+”相关产业发展。

构建“互联网+”产业生态系统,通过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加速互联网企业与传统产业企业的融合蜕变。鼓励跨平台融合发展,支持广东有实力的企业建立开放式的互联网平台,通过对产业链的纵向贯通和横向链际整合,构建平台运营商、终端设备制造商、网络运营商、应用软件开发商、内容服务提供商等合作共赢的全产业链生态系统,实现全产业链的高效整合。

(二)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

建立新兴产业体验及研发基地,以先行先试带动新兴产业发展。以珠三角城市群为依托,在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城市探索建立智能“生活社区”体验基地,推动智慧、低碳技术在社区率先示范应用,提供数字多媒体内容服务、家居设施监控、社区安防、节能控制、智能医疗等全方位的智能社区体验服务,促进“高收入弹性”产业新业态和新技术加速发展。

打造新兴产业集聚区,形成分工合作的产业布局。依托软件、信息、生物、新材料等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打造集知识生产、传播、运用和营销于一体的知识创新区和知识经济带,带动生物医药、绿色低碳、智能产业、时尚产业、创意产业等新兴产业的集聚发展。依托广州设计港、国家网络动漫产业基地等,打造具有国际影响的创意产业基地。依托广东数字家庭国家产业基地,在全国率先形成“数字家庭”产业标准。

发挥“双创”的乘数效应,通过打造金融、产业与科技三链融合的“创新生态链”激活广东产业创新驱动的活力

加快形成促进产业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加快建立和完善创新人才的高效开发机制、创新资源的有效配置机制、企业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区域创新合作与创新体系、产学研合作机制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机制等。努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基于集群的区域持续创新体系,推进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加强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全产业链的技术改造。

推进“双创”平台及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依托珠三角制造业基地吸聚全球“创客”的优势,联动打造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创新平台,制定与创客、众筹等互联网创新模式相匹配的金融投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吸引全球互联网创新资源集聚广东。围绕高新区、专业镇、省级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省级示范性产业转移园区,进一步加强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建设。

创新和完善以“后补贴”为主的政府投入模式和以“效果”为导向的政府投入机制。通过股份制、合作制、委托制、科技服务外包、合同科研、政府采购、BOT等方式,建立优势互补、联合开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机制,也可以通过政府给中小微企业发放技术服务代金券的方式,鼓励企业购买平台的技术服务。

建立“科研院校—创新服务平台—产业集聚区企业”之间的联盟。加强科研院所及大型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工程研究中心、技术中心等重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共建共享与资源开放,将企业的产业共性技术需求和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优势整合在一起,着力解决单个企业无法解决的技术难题。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省传统优势产业升级改造引导基金每年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预留一定比例,加快科技创新资源与产业资本、金融资本的融合,破解“技术孤岛”困境。

优化技术平台与产业载体。统筹推进大宗商品交易平台、产权交易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功能性发展平台建设。加强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整合相关资源,重点支持一批产业共性技术开发、研发设计、质量认证、试验检测、电子商务、信息服务、资源综合利用、人才培训、第三方中介组织等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并支持现有公共服务平台的升级改造。

塑造广东“创新文化精神”,激发全民、全域创新潜能。培育“敢于冒险、崇尚创新、追求成功、宽容失败”的广东“创新文化精神”,以文化创新带动产业创新。重点培养企业家、创业者的开拓意识和创新精神,营造“人人想创新、个个能创新”的全域全民创新创业氛围和制度环境。

加快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促进产业大区域合作

推进广东与海上丝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模式创新。加强广东与东盟国家之间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支持广东企业参与东盟国家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在东盟“10+1”框架下,推动广东与南海周边国家(地区)联手建设海陆基对接和海洋跨区域合作的海洋现代产业链体系。建设广东-东盟产业转移园和中国-东盟产业合作示范区。选择IT制造、建筑陶瓷、家电三大优势产业,以印尼、新加坡、越南为重点建立产业转移园区。加快推进深圳-越南海防经贸合作区等经贸合作项目建设。在阳江、潮州、汕头、湛江、茂名等地建立与东盟对接的产业协作园区。

加强大区域资源整合。发挥广东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桥头堡和升级版中国-东盟自贸区的主力省的地位中的积极作用,构建环南海经济合作区。推进广东与港澳台及东盟的紧密产业合作,构筑联手推动产业链国际化的前沿国际空间;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贸合作模式创新,推动广东自贸区与升级版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政策对接;从财政支持、服务效能、先行先试、稳定出口、对外投资等方面促进外经贸发展。

支持企业对新丝路沿线国家“集群式”投资,建立投资服务大数据平台。实施“政府铺路+大企业拉动+民企开拓+集群网络”策略。完善企业“走出去”配套政策,提供口岸通关、人员出境便利化服务,发挥有实力大型企业的带动作用,引导中小民企通过参与大型企业产业链合作开拓市场,并为集群投资优先提供信贷支持。鼓励广东企业实施本地化战略,在当地形成集群生产网络,双向促进产业升级。成立“海上丝绸之路投资咨询服务大数据平台”,为企业提供各国市场与产品需求、贸易投资环境、风险规避、法律法规等咨询服务及深度投资数据分析服务。

多渠道利用华商的跨国经贸网络资源。积极参与组建“华商投资基金”,盘活华商基金以及华商的人脉关系和商业渠道。鼓励广东企业与沿线国家华商设立合作公司,嵌入当地产业链。积极引导华商到广东投资,以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大胆改革创新,支持侨资设立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服务机构,扩大对侨资开放领域,允许侨资进入电力、电信等行业,吸引侨资参与设立医疗、新闻广电和数据服务等机构。

促进产业资本输出。探索通过立法手段保护和支持企业境外投资,建立起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涉外法律体系和一套行之有效的地方对外投资法规,形成以法律、法规为准绳的市场经济运行模式。支持企业境外参展、拓展海外销售渠道,重点扶持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一般贸易出口,积极拓展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新优势。

同步推进珠三角转型发展和粤东西北振兴发展,加快区域产业协调发展

夯实珠三角转型升级平台载体建设。珠三角地区要依托广东自贸区以及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三大国家级战略平台,大力发展物联网、云计算、3D打印,智能电网、智能机器人等绿色智能化制造业,并带动研发设计、质量检验、会展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推动珠三角产业的整体升级。

以新的产业园区模式打造粤东西北振兴发展的新型载体。跳出珠三角传统园区发展模式,在粤东西北地区着力建设“三生(生活、生产、生态)相融”的第三代产业园区,按照第三代产业园区的建设标准对省级产业转移园进行跨越式升级改造,促使园区由功能单一的产业区向现代化综合功能区转变,强化产业链或产业集群中上下游企业间联系,完善产业配套;强化生态功能,形成“三生合一”空间形态。对省级产业园总体规划和产业规划进行修编,把其中部分重点建设或条件成熟的产业转移园建设标准提升到第三代产业园区水平。同时适度引入增量,在某些具有发展潜力的地区规划若干第三代产业园区。结合省扶持产业转移园提质扩容的相关优惠政策以及100亿专项资金支持政策,对第三代产业园区建设优先予以支持,特别是对园区企业创新重大项目、重要平台建设予以重点支持。

实施海上产业转移战略,着力建设珠三角、粤东、粤西三大海洋经济区,推动广东区域协调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广东海洋强省建设。将广东“六湾区一半岛”的14个海洋经济主体区及佛山、肇庆、云浮、清远、韶关、河源、梅州等7个联动区联系起来,延伸海洋经济腹地。其中粤东海洋经济区重点发展临海装备制造、石油化工、海洋交通运输、海洋旅游业、现代海洋渔业等,粤西海洋经济区重点发展临海钢铁、石化和港口物流业,培育海水综合利用、海洋风电、海洋生物医药等海洋新兴产业,从而促进全省海洋经济的错位发展,构建合作共赢的海洋产业区域发展格局,进而推动全省区域协调发展。

创新“育才融智”机制,提升产业转型升级的智力支撑作用

立足于省内高端制造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智力需求,建立国际性智力精英的人力资源贮备库,以项目方式引进海外领军型科研人才,形成国际化的智力资本支撑体系。与国内外各种人才储备平台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建立招揽人才的国际网络。

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支持中小微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专业团队,引进既懂管理又懂专业、既懂市场又懂融资的复合型人才。以深圳“孔雀计划”、广州“红棉计划”、“1+N”人才政策等为蓝本,进一步完善创新型科技人才在居留、出入境、资助、教育、医疗、税收、知识产权等方面的系统化特惠政策。完善创新型科技人才选拔、考核、评价与奖励体系,建立以科技成果转化成效为主导的科技人才综合评价体系。继续探索推行技术、专利等知识产权入股制度和创新科技人才持股制度,打造国际性、高端化的“创新人才特区”。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努力培养企业家这一特殊人力资本;建立产学研用结合的实训基地,鼓励校企联合开展定制式人才培养。

3.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篇三

关键词:国际贸易改革试点 浙中产业 现状 转型升级

2011年3月,国务院国函[2011]22号批复义乌试点方案,这是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第10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也是我国首个在县级市设立的国家综合改革试点,这对浙中区域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带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区域统筹发展和创新,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加快浙中产业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研究改革试点的设立对浙中产业带来的影响和效益做一些初步总结,分析如何以义乌国际贸易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契机加速浙中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浙中产业又快又好发展。

1 浙中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浙中产业发展现状。2013年浙中地区生产总值2958.78亿元,第三产业增长较快,增长幅度超过第一和第二产业,纺织、汽车制造、医药、五金、电气机械、器材制造、纺织服装等六大行业占工业利润总额接近50%。近年来,流通业、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对浙中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在房地产开发和第三产业的投资增长较快,分别为384.97亿元和692.93亿元。浙中451个市场中,435个为商品交易市场,9个为生产要素市场。重点市场、区域市场和专业市场相互补充,特色鲜明。义乌外贸、东阳文化产业、金华汽车汽配、永康五金机械、兰溪棉纺和生物制药、武义休闲旅游、浦江水晶各具亮点。今年对外贸易总额达342.7亿美元,比2012增长50.8%,出口和进口总额都有较大的增长。外贸主体数量和规模超过往年。此外,出口市场更加多元化,市场结构更加合理,与全球219个地区和国家建立了合作关系,且出口额超亿元的国家和地区有67个。截止2012,浙中地区共有以上规模工业企业3248家,内资企业2975家,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26家,外商投资企业147家。

1.2 浙中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2.1 产业层次偏低,竞争压力大。浙中产业总体来说层次低,发展后劲不足。很多企业以家庭企业为主,进入门槛低,产业设置缺少规划,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存在较大的资源浪费。资金和人才缺乏,企业之间产品同质化程度高,主要目标市场和客户相对集中,市场细分程度低。由此导致产品附加值低,缺少高附加值产品,企业为了提高利润,重视产品成本的全方位降低,对产品品牌和形象的树立不关心。很多产品处在价值链的末端,主要通过低成本获得竞争优势,走低端路线,这些都加大了企业内的竞争,竞争的结果是价格的不断下降,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很多企业走入竞争的怪圈,难以自拔。如义乌小商品市场长期以来走的是低价竞争的路子,销一颗纽扣挣几厘钱,卖一盒头花只有几分钱利润。

1.2.2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目前来看,浙中区域内很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非常薄弱。一方面企业的自主创新和研发的动力不足,从整体来看,对于企业研发的技术成果,其保护和转让都存在一些困难,技术模仿者往往不需要研发,只要模仿或跟随技术首创者的成果即可。而且企业和行业之间缺乏技术资源的协调和共享机制,难以形成合力,因此导到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再者企业要想创新就需要大量的创新人才和设计研发人才,而目前浙中企业普遍缺乏这些高端人才。第三,研发和创新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和物力,因此,企业就需要面临较大的风险和压力。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各家企业都是从你模仿我,我模仿你,并且在发展过程中彼此之间相互压价、恶意竞争,严重损害了技术首创企业的利益。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潜力,这些都给浙中企业转型升级带来严重的阻碍。

1.2.3 企业融资困难。第一,企业资金需求与供给矛盾较大,企业资金需求不断增加,劳动力、原材料等生产要素价格持续上涨,产品市场特别是出口产品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中小企业的产品销售越来越困难,大量流动资金滞留在生产环节,应收帐款增多,存货占用资金上升。第二,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上升较快,浙江各中小企业承受使用资金高成本的压力。第三,很多企业都面临贷款的问题,如材料审核严格、担保公司不认可、审批程序复杂等。第四,融资渠道较窄,而且很多中小企业信用等级低,容易受经营环境的影响等原因,所以很难找到较为稳定和安全的融资渠道,造成大部分企业担保难、融资难的局面。

1.2.4 品牌开发力度不够。截止2013年,浙中地区有浙江名牌269个,金华名牌390个。虽然名牌数量有所增加,企业对品牌的认识有所提高,但企业想通过品牌来增加发展后劲的意识薄弱。一些从事加工贸易出口的企业不重视自己企业的品牌形象,觉得只要能通过外贸代理公司出口,顺利拿到货款就可以。因此,从整体上看浙中地区企业对品牌重视不够,产业内缺乏具有跨国、跨地区经营特征的大企业、大集团,创新能力较弱,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缺乏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在整个国际价值链分工中处于价值链的下游,劳动密集型产品占多数,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发展缓慢。一些企业虽然有较大的规模,但对创牌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满足于为他人贴牌生产加工。还有一些企业虽然已拥有自己的品牌,但未能充分利用商标品牌去拓展市场,甚至个别企业放松了产品质量管理,忽视了自我保护,使多年努力成果毁于一旦。

2 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是浙中产业转型升级的引擎

2.1 “义乌试点”为浙中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机会。试点方案在义乌先行先试的各项改革措施,如外事审批权、商务部在义乌进行的国际性展会,义乌管辖涉外民事案件的权利、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以及在外贸改革方面实行的一些措施,如义乌海关的设立,首个航空口岸的设立,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在义乌检验检疫机构的设立,针对市场采购方式相关政策的扶持,国有商业银行首个二级分行在义乌的设立等等,所有这些政策的实施都将助推义乌国际贸易改革试点方案中各项具体内容的执行,借助于义乌与浙中地区在地缘上的联系,以及义乌成熟的专业市场和外贸出口渠道,浙中企业必能从中得到良好的经济效应,从而提升产业竞争力。

另外,义乌作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有来自世界各地的采购商和批发商,从而建立了义乌独特的国内外销售渠道,为浙中企业产品进入国内和国外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机会,使浙中企业能大大减少国内外营销费用和成本,面对国内外的复杂的经济贸易环境,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经营风险。义乌市场的大容量的客流和物流提高了企业的销售规模,并促使企业不断提升专业化分工水平,实现规模经济效益,为企业进一步发展和转型升级发挥了重要作用。

2.2 “义乌试点”试行的“市场采购”方式为浙中企业发展带来更直接和便利的交易平台。《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三年实施计划(2011- 2013 年)》根据义乌市场明确提出了“市场采购”这一贸易方式,同时2013年浙江省商务厅在推进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要点中再次提出要确保市场采购方式稳健实施。这种新型贸易方式的提出充分考虑了目前义乌市场交易规模小、次数频繁、主体多的特点,为此制定了与此贸易方式相配套的税务、工商、外汇、海关、检验检疫等服务政策。使国外客商的采购活动更为便利和快捷,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吸引更多的采购商和供货商。从统计数据来看,义乌市场实行“市场采购”方式以来,不仅使义乌外贸进出口总额在全球经济低迷状态下飞速增长,而且浙江外贸总额也有较大幅度的提升。2013年1-6月,义乌市进出口总额达96.0亿美元,其中传统贸易出口20.9亿美元,市场采购出口73.4亿美元,义乌“市场采购”贸易出口占全部出口额的77.8%,为浙中地区和全省外贸出口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因此,浙中企业要紧抓住这一改革机会,深入领会相关政策措施、不断摸索市场采购方式的实施要点,发挥浙中产业集群已有的供给积聚效应所带来的商品优势,促进浙中市场交易规模不断扩大、交易效率不断提高。

2.3 “义乌试点”迎来的资金推力,增强了浙中企业的融资能力。在《关于推进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重点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中,提到了义乌试点中41项重点工作的分解,并配套了资金300亿元,配套资金涉及到商贸、金融、市场、物流、高端制造等六块领域。另外义乌金融改革方案也已获得国务院批准,将在人民币跨境业务、民间资本管理、外汇管理等方面有所创新,义乌金融改革方案将围绕贸易金融,更加突出贸易链或工业链,解决在贸易金融中组织体系的完善问题。浙中企业可以借助金融机构政策,积极参与到新政策的执行上,缓解融资问题。目前,根据有关统计数据,义乌有银行业金融机构23家,其中地方法人机构3家,保险机构达到了38家,证券机构有9家,期货公司5家,小额贷款公司有7家,融资担保公司达到了7家,形成了较为多元的金融体系。因此,笔者认为,浙中企业在充分理解政府和金融机构在试点指引下推出的各项融资政策后,将改善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局面,扫清企业发展中的资金障碍,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加大企业科技创新力度,积极推动企业品牌、形象、内涵、信用建设,为浙中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3 充分利用“义乌试点”改革契机,推进浙中产业转型升级

3.1 积极利用“义乌试点”带来的政策环境,推动浙中产业转型升级。“义乌试点”设立前后,国家相关政府部门制定了各项推动试点实施的配套政策,例如浙江省产业集聚区发展总体规划(2011-2020),其中提出了义乌商贸服务业集聚区规划,规划中提到要突出义乌国际商贸特色,大力发展金融商务、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推动传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发展先进制造业,强化制造业对国际贸易的支撑,建设全球日用小商品产业资源配置的枢纽平台。从我们调研资料分析和实际情况来看,义乌自身工业具有较大局限,制造业支撑相对较弱。因此,浙中产业要充分利用义乌的体制机制活力,借助义乌初步形成的国际贸易网络,利用义乌与浙中地区的整体发展效应,加强浙中区域的产业支撑,提高浙中地区内企业的整体合力。在目前浙中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依托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借助义乌小商品市场这一平台,优化资源配置,探讨企业和区域间协调发展机制,加强行业协会的监管和支持作用,打破无序竞争的局面,提高浙中地区企业的集聚力。

3.2 政府和企业应深入领会“义乌试点”下“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创造浙中产业转型升级优质环境。针对“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的一系列试行政策,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应根据“市场采购”这一新型的贸易方式,结合浙中产业目前的现状与存在问题,进一步制定促进浙中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扶持政策、措施,对企业进行政策引导和规范管理。从对义乌市场经营户访谈中我们发现,企业之间相互压价现象严重,价格竞争是核心的竞争力,企业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如何减少成本上,而不太去关注产品创新设计。笔者认为,浙中企业想要抓住“市场采购”这一贸易方式带来的各项政策优惠以及市场机会,吸引更多采购商的关注,除了要提升市场和产品的内涵,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外,特别要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减少企业在相互竞争中相互压价、以次充好的现象,提升浙中企业产品的整体形象。另外,对浙中企业来说,应充分利用义乌市场便捷的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制度,建立有多种渠道的销售模式,提高企业的销售规模和业绩,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并逐步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充分利用 “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下海关对外贸公司给予的优先接单、优先查验、优先放行的权利,以及通关单问题的出口货物分类处置、从轻处罚等优惠服务措施和更为人性化的收结汇政策,建立企业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相配套的流通渠道,进一步创新交易方式、商业模式和流通业态,推动义乌“前店后厂”模式,加强义乌经营主体与企业的联系。

3.3 加强浙中企业自主品牌建设,走品牌化道路。浙中产业要转型升级,必须要加强自主品牌建设,取得各级政府部门的支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努力创造自主品牌,打造国际、国内知名品牌。目前从市场消费情况来看,企业要可持续发展,要获得采购商以及目标国消费者的肯定,要想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走品牌化势在必行。《推进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重点工作分工方案》中指出,要加强对义乌市场的品牌保护,在义乌设立市场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基地,积极开展民用工业诚信市场活动,努力创建“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开展“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建设。省工商局也出台了相关政策,着力推进义乌品牌战略。浙中地区内的企业应充分领会这些政策,走品牌化道路,依托义乌市场的品牌化战略,积极创建企业自有品牌,制定企业创品牌计划方案。相关政府部门也应指导企业进行品牌建设,帮助企业提升品牌形象。采取重点培育和在面上指导相结合的方法,对一部分重点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和帮助,形成良好的梯队培育品牌机制。帮助企业解决品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构筑以品牌宣传、品牌咨询、推介、人才培训等为主要内容的品牌发展较为完善的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多层次、多方位的服务。

3.4 以改革试点为契机,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开拓浙中产业转型升级新途径。在《推进浙江省义乌市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重点工作分工方案》中指出要支持电子商务发展,推动虚拟市场建设,形成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的有机结合,支持建立有利于电子商务发展的管理模式,支持并推动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规范发展,支持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及电子支付业务,缩短贸易链条,创建更自主的营销渠道。同时加快发展配套服务,如报检、报关、仓储、快递、跨境支付等。通过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执行,必将大力推进义乌电子商务的发展。2012年,“义乌购”全新改版上线,联网着市场内7万个实体商铺,每一家网上店铺在线下都有一家对应的实体店,为经营户和采购商提供可控、可信、可溯源的安全交易保障。因此,浙中企业应借着义乌试点中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契机,积极引进电子商务人才,发展企业电子商务,借助政府主导、部门参与、信息共享的“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联网信息平台,促进产品转型升级、增强产品竞争力,为浙中产业转型升级创造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赵洪祝.扎实推进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J].今日浙江,2011(10).

[2]陈一新.金华经济转型发展新探索[J].今日浙江,2012(24).

[3]张璐阳.浙江产业集群的现状及发展[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9(3).

[4]国务院研究室义乌市场研究课题组.关于在义乌进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调查和建议[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2(11).

[5]赵红英.电子商务对义乌市场转型的影响力分析[J].泰山学院学报,2012(5).

科研项目:

金华市社会科学联合会重点课题——“义乌综合改革试点对浙中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Z145)。

作者简介:

4.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篇四

地区的电子产业为例

发表日期:2012年4月10日 出处:http:// 作者:现代商业 本页面已被访问 78 次

金靖 上海杉达学院

摘要: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恶化,最终演变成为全球性的经济衰退。作为外贸依存度高达70%的开放大国,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已经日益凸显,外部需求骤减、人民币升值等问题致使我国的出口加工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因此,本文将对我国出口加工企业的转型发展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

关键字:金融危机、出口加工业、转型

改革开放的30多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国际分工不断发展,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大幅度增加,生产国际化日益扩大,加工贸易逐渐成为我国国际贸易的重要方式。在金融危机爆发的第二年,即2008年,我国加工贸易的出口和进口增长率出现了自2001 年入世以来的首次大幅下降,比2007年下降了将近12%。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不断恶化,我国的出口加工业将迎来更为寒冷的冬天。国际市场萎缩导致出口订单骤减,企业盈利能力下降;发达国家为恢复经济,降低本国的失业率,对本国企业实施了贸易保护;人民币升值以及国内原材料和工人工资的大幅上涨,导致企业的盈利空间进一步缩小。因此,如何转型升级,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了我国出口企业继续解决的问题。本文将通过对嘉兴地区电子行业出口加工企业的调查,分析我国出口加工业的现状,并寻求转型升级的对策

一、我国出口加工业的发展现状

1、我国劳动力优势正在减弱

从要素的角度看,由于我国的自然资源丰富,同时蕴含丰富的劳动力要素,因此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出口加工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证了国民经济的告诉增长。但自本世纪开始,我国人口红利(一个国家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大,抚养率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力条件)逐渐消失,劳动力成本上涨,劳动力要素的优势正在下降。于此同时,周边国家的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劳动力成本较低,且素质稳步提升,成为了我国有利的竞争对手。

2、加工贸易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盈利空间小

全球产业链一般有6+1个环节。6 是指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终端零售。1便是利润最低的环节——加工制造。而我国加工贸易大多都处于产业链最低端的加工制造环节,没有掌控整个产业链,产品研发、原料采购订单销售等真正体现增值的环节严重依赖于国外。由于我国的加工贸易处于产业链的低端环节,产业链条短,因此加工费用低廉,缺乏盈利空间。

3、加工贸易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含量低,企业规模小

我国的加工贸易产品主要以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粗加工产品为主,高新技术产品所占的比重较小。由于受到技术的限制,我国的出口产品在国际上缺乏竞争力。同时受经营者短期行为的影响,引进的技术设备不十分先进,这样低层次,低技术含量的加工贸易不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因此产业升级换代能力差。此外,我国的加工贸易都以中小企业为主,数目多,规模小,分布分散赛,规模效益不明显,再加上下游配套能力弱,产业链条短,很难形成规模经济优势。

二、出口加工企业转型升级对策

1、精简机构,降低营运成本 企业成本的上升主要来自国内通胀导致的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以及工人工资的快速增长。工资成本的增加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国家几次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外加近几年来服务行业的蓬勃发展,由于其较为舒适的工作环境以及较高的收入吸引了大批外来务工人员;同时,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步伐,很多偏远地区的基础建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因此吸引了很多务工人员留在了当地,造成了沿海地区的劳动力短缺,企业不得不通过提高工资待遇等方式来吸引工人。二是自从新的劳动法实施以来,更换工作变得更加容易,员工缺乏稳定性,企业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新员工的培训。由于经常更换工人,产量提不高而且不良品率也大大增加,变相又增加了企业的成本。

针对以上的情况,在资金允许的条件下一些技术含量高的岗位可以通过增加设备代替人工的方法来减少变动成本。同时在降低工人流动性方面,可针对岗位需要同技校联合定向培养技术工人,来提高产量和合格率,并可以节省上岗培训的费用和时间,同时定向培养的过程中若能增加一些企业文化的教育,还能增加员工的忠诚度从来减少流动。

2、出口企业对外投资可行性分析

金融危机爆发后,由于人民币的大幅升值,严重打击了很多出口加工型企业,再加上外国需求萎缩,企业订单减少,盈利空间进一步降低。面对如此的现状,政府也鼓励很多企业能走出去,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如越南、柬埔寨等)去投资或者去收购一些面临破产的外国企业,把挑战转化为机遇。

Dunning(1996)的OLI优势理论指出外商直接投资的选择主要决定于三方面因素:所有权优势(ownership advantages)、区位优势(location advantages)和内部化优势(internalization advantages)。而在这三者之中,区位优势是决定国际投资在何处落脚的关键因素。经调查,大多企业现在都属于OEM或者少量ODM,缺乏专利技术的支持,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是价格,因此企业要走出去,首先要看所选择的落脚点有没有区位优势(即投资国的国内投资环境恶化,导致企业在国内生产已不具备比较优势、而选择对外投资。流入国则需要具有市场发展潜力大、劳动力成本低、原料容易获得且便宜、土地易于取得、对外资采取优惠政策等方面的优势。)现在很多企业走出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寻求廉价劳动力,而对于目标所在地的外部环境没有做好充分的调查。很多企业到了外国以后才发现劳动力是很便宜,但是利润提不高,经营状况并没有改善。究其原因是之一是因为当地的配套供应跟不上,如从本国进口则运输费用很高,如在当地采购成本又很高;原因之二是因为当地劳动力管理遇到障碍,因为在很多相对落后和贫穷的地方,工人的自我约束能力很差,自由散漫,很多地方出现拿了工资不上班的情况,很难管理,产量上不去,合格率也提不高。综合以上两个原因,走出去的企业面临着一种困境,就是当地廉价劳动力和原材料的优势无法得到体现。所以在走出去之前必须做好完善的准备工作,确定目标市场的配套设施是否完善,工人素质是否符合要求。

3、开拓多元化出口市场,加强品牌建设

面对美国经济增长放缓,欧债危机的出现,发达国家均出现了需求萎缩,订单减少的现象,我国的出口企业应在巩固原有的贸易渠道,稳步提升市场份额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多元化市场,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探索开拓,大力开拓东欧、中东、南美、非洲等市场,来分散风险,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的出口市场格局,降低对欧美市场较高的外贸依赖。

另外大部分企业已经意识到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并创建了自己的品牌,但在实际销售中所占的比例非常小,究其原因是由于在品牌意识很强的发达国家,中国的新兴品牌的竞争力很弱,市场认可度低,诸如像海尔、TCL等一些优秀国产品牌在发达国家的市场占有率也很低,因此OEM、ODM订单的比重较大,由于“中国制造“在发达国家的形象还有待完善,出口企业的自有品牌推广难度很大,因此,向新兴市场发展正是品牌建设的绝佳时机。相对来说,新兴市场的品牌意识相对薄弱,对产品的需求弹性较大,因此我国的出口企业可以利用相对价格优势占领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塑造中国的品牌形象。

4、转变经营理念,逐步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

我国大部分出口加工企业处于全球产业链的最终端环节,没有掌控整个产业链,产品研发、原料采购、订单销售等真正体现增值的环节严重依赖于国外。所以一旦国外的需求萎缩,订单减少,企业就丧失了主动权而陷入困境。从这一点上,海尔的转型理念是值得借鉴的。从2009年开始,海尔第一次提出了从制造企业向服务企业转型的战略,即转变经营理念、顾客价值以及经营方式,将企业从制造驱动转型为服务驱动的新型企业。从经营理念上,从单纯向消费者提供电子类产品转变为向消费者提供成套解决方案,如此一来,一方面可以为消费者提供便利,另一方面可以拓宽自己的产品线,完善企业的产品系列。在顾客价值上,通过加强售前和售后服务,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定制,提升顾客满意度,并能有效锁定客户,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在经营方式上,提升内部经营效率,实现“以销定产”和“以产定采”的零库存经营模式,大大地提高库存周转率并有效地降低成本。

5、通过建立产学研平台,提高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很多企业都想通过产品或技术的创新来实现转型,但是均企业技术创新以自主开发为主,在利用外部环境和资源创新方面力度仍不够大,主要是因为缺乏有效信息以及成本问题。然而在当前企业科研人才缺乏、科研能力不强的情况下,继续依靠企业自身力量单打独斗地进行创新,难以取得较大突破。为了鼓励企业加速转型升级,政府也再大力推动产学研联盟体系,因此企业可以联合当地政府通过其广泛的社会技术网络寻求对口的高校,为出口企业搭建一系列的产学研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6、使用灵活的结算体系,应对人民币升值

针对人民币升值这个问题可以通过改变结算方式和锁定汇率来解决。目前绝大多数的外贸企业都是采用美元作为结算货币的,随着人民币对美元的快速升值,是的很多企业蒙受巨大的损失,因此可以采用更为多元化的结算货币比如欧元、英镑等相对稳定的货币进行结算来规避汇率波动的风险。另外,企业还可以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远期结售汇和其他外汇交易等手段来锁定汇率风险,减少汇率波动带来的损失。对于一些远期成交的订单,企业可以通过协商来锁定汇率,避免风险;在客户同意的条件下可以积极地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

结论

针对以上的分析,本文对转型给出了一个新的定义:决策层按照外部环境的变化,从企业的核心竞争实力出发对企业的组织机构、运行模式和发展战略进行动态调整和创新,将旧的发展模式转变为符合当前时代要求的新模式的过程

参考文献:

5.温州泵阀产业转型升级简述 篇五

泵阀产业是我国装备制造业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泵阀产业是温州传统特色产业。发展泵阀产业对于促进温州工业经济的发展,提升装备制造水平,促进区域经济的繁荣等方面有重要意义。为全面落实国务院发布的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贯彻我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实施市委、市政府“创新强工”战略,推进工业转型升级“321行动”,制定本方案。

一、泵阀行业发展现状

泵阀产品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冶金、煤炭、环保、军工、造船、食品医药、市政民用和农田水利等国民经济的各个环节,在我国的装备制造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石油、天然气生产和长距离输送以及电力等行业的快速发展,泵阀产业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全球生产泵阀产品的主要国家有德国、意大利、瑞士、丹麦、美国和日本等。国内泵阀产业主要生产基地有浙江、上海、江苏、广东、福建、山东、北京、江西等省(市),我省主要集中在温州和台州。根据统计,截至2009年底,全国拥有泵类制造企业3000多家,阀门类制造企业4000多家,年产值约2000多亿元。

(一)温州泵阀产业主要特点。改革开放以来,温州泵阀产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成为我国主要的泵阀生产基地,拥有“国家火炬计划永嘉特种泵阀特色产业基地”、“中国泵阀之乡”和“中国阀门城”等国家级金名片,被称为“中国泵阀之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集聚程度较高。全市共有泵阀生产企业1251家,其中阀门953家,泵类150家,相关配套企业148家,其中规模以上泵阀企业400多家,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71.9亿元(规模以上企业数据来源于温州市统计局)。主要集聚在 永嘉县和龙湾区两大国家级生产基地,部分企业分布在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乐清市、瑞安市、瓯海区等地。

2.产业链较完善。我市泵阀产业已形成了产品研发设计、锻(铸)造件生产、精加工、装配、检测等完整的产业链,同时也有阀杆、蜗轮、密封件、标准件、执行器等配套产业,以及原材料供给、产品销售和物流等网络。

3.产品品种较齐全。主要产品包括球阀、蝶阀、闸阀、截止阀、止回阀、调节阀、水力阀等3000多个品种40000多种规格,泵类产品200多个系列近10000个规格,涉及电力、石油、天然气、冶金、化工、环保、城市建设等生产生活各个领域。.区域品牌初步形成。截至2009年底,温州市泵阀产业共有40家无区域企业,39家高新技术企业,37枚省、市著(知)名商标,14个省名牌产品,16个市名牌产品。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我市泵阀产业整体处于国内中上水平,但与一些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整体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一方面是我市还没有国家级泵阀实验基地或研究中心,没有专业的泵阀人才培训基地和国家级检测机构,也没有在本地大专院校设立泵阀人才培训基地。另一方面是我市泵阀产业新产品率不到10%,低于全省装备制造业18%的平均水平,且泵阀产品主要以通用泵阀为主,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偏少,成套产品较少,高、精、特的泵阀生产技术仅是几家行业龙头企业掌握,规模总量不大。

2.原材料制约较大。国际上高品质的阀门材质以耐高温合金钢等特种钢为主,高压阀门以锻造件为主,保证了阀门的可靠性和经济性。而我市阀门原材料主要还是采用铸造件,采用模锻的很少。如果要生产一些高参数的高、精、特阀门,国内的特种钢材料在质量和数量上都满足不了要求,在国际市场上又受到控制,难以购买且成本较高。

3.相关配套行业发展缓慢。一是泵阀产业需要的大量铸(锻)件都要从台州、宁波、江苏、上海等地购买,大型、高档铸(锻)产品更是从辽宁、湖北等地购买。二是紧固件、密封圈及智能控制系统等配套行业发展滞后,产业化程度低,满足不了我市泵阀产业的需求。

4.土地空间严重不足。温州人多地少,特别是作为泵阀产业主要集聚区之一的永嘉县,发展泵阀产业的空间严重不足,相当多的企业选择到上海、江苏和我省的丽水、台州、衢州等地投资设厂,有一些企业在外投资的规模已远远超过本地企业规模。

5.经营理念较为落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温州原先体制机制的先发优势逐步弱化,由家庭工业发展而来的温州企业,家族观念强,这直接导致企业在整合重组、市场营销、产权制度、技术研发等方面存在较多问题,阻碍了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同时,泵阀企业开拓市场的手段比较单一,大部分企业在国内、国外市场还是以销售给中间商或贴牌生产为主,直接进入终端用户的很少,这也阻碍了泵阀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泵阀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工业转型升级321行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见》(温政发〔2009〕20号),坚持市场主导和政策推动相结合,突出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通过引导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企业经营管理机制转型;通过推进“创新强工、转型升级”项目建设,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通过大力发展配套产业,完善公共服务平台;通过打造区域品牌,形成产业集群,努力推进我市泵阀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泵阀产业持续稳步健康发展。

(二)发展方向。向标准化发展。通过持续技术改造和产业提升,引导企业实施标准化生产,培育一批能够生产高标准通用产品的优秀泵阀企业,同时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国家标准修订,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素质。向专业化发展。坚持向高、特、精方向发展,重点发展核电泵阀、船用泵阀、电子控制泵阀,以及为电力、大型石化、石油输管线、煤液化及冶金等领域重大工程建设配套的大型、耐高温、耐高压、耐强腐蚀的特种专用泵阀。向品牌化发展。走整合重组的发展路线,坚持发展自有品牌,积极开展与世界品牌的合作,形成具有温州特色的区域品牌。向成套化发展。坚持泵阀与控制系统相配套、泵阀一体化,形成信息化与自动化相融合的整体阀门部件及成套设备的生产能力。

(三)发展目标。争取到2015年,基本实现温州泵阀产业从传统块状经济集聚区向现代产业集群的跨越,总体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努力使我市成为掌握泵阀生产核心技术,产业链完善、销售网络健全、区域品牌突出、竞争力领先的全球重要泵阀产业基地之一。

――规模以上泵阀企业工业产值达到35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

――拥有国家级阀门技术研究所和实验室、国家级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拥有1家以上国家级技术中心。――拥有2家以上的上市公司、5家以上销售产值超10亿元的集团、50家亿元以上企业。

――拥有1至2个国际知名品牌。

三、推进泵阀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措施

(一)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大力推进项目建设。依托沿海产业带建设战略,在沿海产业带规划中明确泵阀产业的发展空间。一方面以永嘉、龙湾两个国字号产业基地的做专做强为基础,在民科产业基地、龙湾区、永嘉县、平阳县等地重点布局泵阀成套设备生产基地,在民科基地形成泵阀产业发展的集聚区。另一方面,在乐清南岳等地布局大型铸造件生产基地,在瑞安布局大型高强度锻造件生产基地,在龙湾、平阳、苍南等地布局特种钢材料及配套产业生产基地,形成合理的空间布局。实施内外温州人互动战略,以大企业培育和大项目的推进为载体,强化工业投资力度,积极吸引在外投资的泵阀产业优秀企业家回乡投资,不断加强本地优秀企业的技术改造,争取每年都有一批泵阀行业转型升级项目落地实施。力争到2015年,新增投资50亿元以上,新增泵阀产业用地2500亩以上,新增产值200亿元以上。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品项目、技术创新项目和产学研项目的产业化进程,积极推进国内、省内首台(套)产品产业化进程。对核电站用一级、二级阀门,超超临界火电机组阀门、船用泵阀产品、新型旋塞高中压阀门、全焊型埋地管线控制阀、煤液化重整环链高温控制阀、防腐耐温阀门、新型强密封卫生级蝶阀、脱硫用超高性能强耐腐蚀合金阀门、天燃液化低温阀,以及智能燃油泵、高压泵、油气集输工业用泵、耐腐蚀泵、风电设备专用超高压自动润滑泵等产品的产业化项目,要在空间、资金等方面予以重点支持。

(二)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积极抢占发展高地。鼓励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积极联合国内外知名研究机构、大专院校,研究开发新产品。加强兰州理工大学温州泵阀研究院等专业研发机构建设,不断加大土地、资金等政策扶持力度,使其真正成为支持、引领温州泵阀创新的高地。支持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帮助宣达实业、浙江超达阀门、环球阀门、大众阀门、伯特利阀门等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进行国家级技术中心创建申报工作,争取在2015年前有1家以上

国家级技术中心,同时鼓励更多企业创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积极鼓励企业利用好国际泵阀加工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加强合作,引进国内外高级和熟练技术人员,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提升泵阀制造水平。相关部门要加强对行业技术发展的指导和服务工作,争取建立“国家级泵阀实验基地”。要在原有“浙江省泵阀产品检测中心”的基础上,联合龙头企业,吸收社会资金,申报“国家级泵阀检测中心”。支持慎江阀门的核阀门试验基地建设。利用好当前核电发展迅速,核电阀门市场需求旺盛的有利机遇,鼓励龙头企业进行强强联合,开展核电阀门技术研究,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积极吸收其他泵阀企业及社会资金入股,利用好永嘉科技大楼、浙江省泵阀产品检验中心等现有的检测场所与设备,争取获得国家机械联合会、兰州理工大学等专业研究机构的支持,引进高级研究人员,解决核电阀门研发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三)发展相关配套行业,努力突破发展瓶颈。依托原有的企业,积极引进技术、设备,鼓励企业走联合兼并发展道路,做专做强做大泵阀配套产业。在泵阀产业的集聚区和机械工业的重点发展地区打造铸(锻)造产业基地。着力抓好几个重大项目的推进:一是推进慎江阀门的年产6万吨大型铸、锻造件生产项目建设,通过引进世界先进真空炉铸造生产工艺和世界先进的环保工艺,采用全自动生产流水线,满足我市的大型阀门、船舶配件、风电设备等的大型高精密铸(锻)造需求。二是依托瑞安市“中国锻造产业基地”的优势,推进中国跃进集团、正昌道森集团、三联锻造有限公司等32家企业整合重组,在瑞安市潘岱建立绿色锻造工程示范园区。三是引导温州仙岩铸造机械厂、温州开诚机械有限公司等铸造企业,实行技术改造,提升工艺水平。重点发展阀门控制执行系统的开发。推进特福隆集团有限公司的远程智能型控制执行系统项目的产业化建设。同时扶持开发液压、气动、润滑等配套元器件产品,努力促进我市泵阀行业向成套化发展。加快紧固件等配件本地化生产步伐。利用好紧固件行业在温州发展较好的有利条件,引导本地的一批紧固件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增加产品种类,生产泵阀用紧固件、法兰管件、密封件等阀门配套件,满足我市泵阀生产的需要。

(四)推进企业整合重组,加快转变经营模式。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利用品牌、资金、研发、销售等优势,对中小企业进行兼并重组,实现做强做大;引导中小企业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进行技术合作和扩容增资,组建企业集团,加快做专做强;引导企业与国际行业龙头企业、知名品牌公司进行联合,提升产品的竞争力,争取做精做强。鼓励企业由家族制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型,大力支持江南、伯特利、宣达、超达、凯喜姆、立信、良精等企业的整合重组和管理示范工作,加快推进江南控股、伯特利等企业上市。积极推进区域品牌建设,进一步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加大“温州泵阀”的宣传力度,建立泵阀行业温州常年展示平台,举办泵阀产品展览会,扩大“温州泵阀” 的影响力。争取到2015年,培育1至2个国际知名品牌,进一步提升“泵阀之都”的区域品牌形象。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企业以抱团或其他形式建立全球销售网或销售点,直接进入终端用户,利用自己的品牌开拓国际国内市场。要重视新领域、新产品的市场开拓,强化售后服务,不断增强“温州泵阀”的市场竞争力。

6.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篇六

本报新泰讯近日,新泰市山能机械工业园内总投资8.76亿元的中传重装减速器项目顺利竣工,正进行设备调试。截至目前,园区内聚集了矿山设备制造再制造、大型焊接、掘进机等8个大项目,预计“十二五”末主营业务收入将突破百亿元,将成为全国最大的矿山设备生产基地。

据了解,包括山能机械工业园在内,新泰市矿山设备制造产业规模以上相关企业达67家。建设一个千万吨级的煤炭采掘企业需要的所有设备,在一个县级市就能一次性配齐,这样完备的产业链条,在全国是唯一的。

没有大招商就没有大项目,没有大项目、好项目就没有大发展。新泰秉承这样的招商理念,通过引进高端高质高效的“三高”项目,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支撑。

当地举全市之力,实施全员招商、蹲点招商、节会招商、企业招商等措施,去年至今共引进国内项目198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73个,到位资金112.6亿元;外商直接投资3400万美元,同比增长986%。尤为可贵的是,新泰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为严把招商项目质量关,新泰市去年年初成立了项目审查委员会,制定出台了项目审核实施办法,从产业政策、投资强度、投入产出率、财政贡献率、节能环保等方面严格把关,对达不到标准的一律不予立项。去年一年,先后有4个大项目未通过审核立项,涉及投资3.5亿元。

以高新项目建设作为引才载体,以高新项目带动人才引进,也是新泰一大特色。去年年底,生物技术领域的国家“千人计划”专家钟诚博士引荐钟路华、和国荣、杜振宁3名博士在新泰联合建立了生物技术研发基地,该项目总投资2亿元,投产后将成为亚洲最大的微生态发酵基地。眼下,全市已有7名国家“千人计划”高端人才落户新泰投资创业。

7.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篇七

广东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新环境和新趋势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培育发展新动力、创造新供给,将推动广东转型升级实现发展动力转换。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扩大有效供给,满足有效需求,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增强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将给广东经济和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一是企业生产成本下降,产业整体创新能力将提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都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传统优势行业将有机会成功迈过产业升级的门槛,提升创新能力,维护竞争优势。而新材料、新能源、医药、健康等新兴行业,也会涌现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二是低端产业比重下降,高端产业比重上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进一步加快传统行业去产能的进程,一部分低端产业会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向要素成本更低的地区转移,行业进入衰退期。与此同时,高端产业面临难得发展机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加速发展将成为支撑广东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

(二)正在爆发的新一轮互联网革命催生出“互联网+”新业态,成为撬动广东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

当前,全球新一轮互联网革命进入爆发期,互联网已远远超出单一的技术工具范畴,演进到重构产业生态和价值创造阶段,“互联网+”成为创新驱动及产业转型的新兴力量。互联网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创新,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相互碰撞,将进一步激发生产消费模式、服务模式、商业模式的创新,为传统产业发展方式转变提供诸多新途径,形成巨大新兴市场,催生出一大批新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在创造新经济增长点的同时,还将不断刺激新的消费服务需求产生,带动信息消费市场快速扩张。广东是互联网应用及信息产业大省,新一轮互联网革命为广东抢占全球科技与产业战略制高点、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带来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以“互联网+”推动广东产业转型升级正当其时。

(三)广东正在迈向高收入阶段,消费结构将随收入的增长递进式升级,由新消费需求带动的高收入弹性产业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国际经验表明,当人均GDP达到5000-10000美元以后,人们所追求的不再是物质“数量”而是生活“质量”,更加关注高品质的精神生活和自我提升。世界银行报告显示,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后,食品、服装等低需求收入弹性商品的消费支出比例将明显下降,居住、医疗、教育、交通、娱乐等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上升。消费结构随收入的增长依次递进,进而引领产业结构的递进式升级。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在进入人均GDP10000美元的高收入阶段后,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具有显著优势。新的消费观念与消费升级趋势倒逼广东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更为迫切。广东应把握高收入阶段消费需求结构变化的新特征,结合高收入阶段的产业发展趋势,率先制定支持发展以“高收入弹性”为特征的新兴产业的政策措施,带动全省产业水平的整体提升,争创产业发展的新优势。

(四)“一带一路”新丝路国家战略的推进,为广东拓展产业空间、建设开放型经济体系提供更大平台。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把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作为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重要部署。据亚洲开发银行预测,2010年到2020年,亚太地区约有8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通过金融杠杆放大,现在至少有一个近1.12万亿美元并且每年增速都在扩张的大市场展现在“中国制造”、“中国建造”的面前。一旦这些新兴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相应的产业转移、中国商品的市场也将相应地扩大。“一带一路”战略将是我国未来十年的重大政策红利,初期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紧接着资源能源开发利用,随后全方位贸易服务往来,为广东制造业带来多产业链、多行业的海外投资机会。广东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区和外向型经济大省,要主动放弃粗放式、外延式、数量型发展模式,致力于精准式、内涵式、质量型发展模式,把握我国发展大势,通过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力争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领头羊,加快产业资本输出,攀登世界技术新高地,占据全球产业链上游,从而把广东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建设提升到一个新台阶。

广东产业转型升级应注意的四大问题

(一)要处理好产业稳增长与产能过剩的关系,避免过多的无效和低端供给,防止过剩行业项目重复上马建设。

2008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国际市场持续低迷,国内需求增速趋缓,广东将扩大投资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最直接手段,对钢铁、石化等重化项目加大投资力度,同时也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的投入。这些重大项目的投资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稳定经济增长的作用,但也导致广东部分产业供过于求矛盾日益凸显。目前广东传统制造业产能普遍过剩,特别是钢铁、石化等行业尤为突出,LED、光伏等一些新兴产业也不同程度出现了产能过剩问题,重复投资、结构趋同的现象严重,在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控制过剩行业准入、化解行业产能过剩矛盾的任务依然艰巨。

(二)要处理好产业发展与基础设施适度建设的关系,避免基础设施建设过于超前或滞后于产业发展阶段,防止基础设施项目重复投资、无序竞争。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地支撑了产业发展,保障了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但同时也存在产业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之间的关系如何适度把握的问题。目前,珠三角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先进,但重复建设、无序竞争的现象仍然严重,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粤东西北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珠三角的产业转移和辐射,从而影响全省的产业转型升级。

(三)要处理好粤东西北产业园区与新型城市化建设同步推进的关系,避免复制珠三角粗放型产业发展老路,防止产业园区低水平重复建设。

自2008年广东开始推动建设产业转移园以来,政府合作共建的产业转移园对拉动粤东西北地区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成为珠三角带动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支点。但是,不少产业转移园只是对珠三角园区进行简单模式复制和对珠三角产业进行简单物理转移,延续了传统粗放式的园区发展模式,主要依靠土地和投资拉动,难以达到新兴产业的落地要求,容易陷入传统粗放式工业化和城镇化覆辙,产城分割的建设模式难于与粤东西北的新型城市化进程相融合,同时缺乏对产业布局与环境保护的统筹,既无法适应新形势下广东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也不符合粤东西北地区生态属性要求。

(四)要处理好产业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社会公平之间的关系,避免引发环保和社会安全问题,防止破坏资源环境、侵害公众权益的恶性事件重复发生。

广东发展历经多年的快速发展,粗放式发展方式和外延式城市建设模式使得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逐步显现,严重影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珠三角地区粗放的土地利用模式和高强度的开发模式,使得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作为改革先行地实验区,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遇到的所有问题和困难,广东会最先遇到,社会矛盾的复杂度也相对突出,群体性事件、劳资纠纷、征拆矛盾等都伴随着产业发展不断涌现。其中,因产业发展导致征地拆迁所造成的社会矛盾成为当前广东最主要的社会矛盾之一,土地征用过程中存在的补偿标准低、公共利益界限不明等问题亟需得到解决。其次,广东是外来务工人员大省,随着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诉求的变化和维权意识的增强,各种劳资矛盾和社会冲突日益凸显。此外,产业发展累积了许多环境污染问题,一系列环境或健康危机集中爆发,各类环境事件频发。因此,在发展产业的同时如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如何通过公平方式弥补不平等,实现共同富裕,如何确保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惠及人民也是广东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新常态”下广东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思维

一是要更加重视发挥“互联网+”对广东产业转型升级的引领、融合、创新驱动作用。抓住大变革机遇,以互联网思维倒逼转型升级,构建以“互联网+”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特别是要及早应对工业4.0,对接“中国制造2025”,促进“广东制造”向“广东智造”转变,以业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加快提升存量、创造新经济增量。

二是要更加重视全产业链的整体创新。把科技创新、生产工艺、市场营销、品牌塑造以及产业集聚等结合起来,从整个产业链的层次通盘考虑,将更多的现代生产工艺、现代商业技术、现代管理方法整合进产业价值链中,与产业科技同步推进,提升广东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从“微笑曲线”的低端走向价值链的高端。

三是要更加重视激活企业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引入市场机制,通过市场手段提升企业自主转型的意愿,把产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力量由政府转为企业。国有企业要顺应不同所有制企业平等竞争、混合所有制加快发展的趋势,大力推进股权多元化改造,提高市场化运作水平;民营企业在发展壮大过程中要探索“去家族化”,使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离,实现永续经营和规范管理。

四是要更加重视存量企业的技术改造。以技术创新为支撑,推动技术改造,不断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改善企业工艺技术装备水平,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从而在国际分工新格局中取得有利地位。

五是要更加重视企业走出去与区域合作。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密切跟踪国际经济发展新趋势、把握国际产业分工新特点,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整合全球创新资源,推动广东优势产能转移与国际合作,从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六是要更加重视加快产业区域协调发展。务实推进珠三角“九年大跨越”,突出抓好重要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加快推动消费转型升级,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快建设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加快粤东西北地区产业园区扩能增效,加大园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放大粤东西北振兴发展股权基金对产业发展的撬动效应,并全面加强珠三角对粤东西北地区的对口帮扶。

广东四大类重点产业转型升级的模式与路径选择

广东应围绕传统优势产业、支柱型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等四大类产业,坚持“存量提升、增量优化”的原则,根据不同类型的产业特征、发展规律以及当前面临的问题,分类明确转型升级的目标和方向,有针对性地选择转型升级的模式和路径。

(一)以“两化深度融合”、创意设计、品牌提升等模式,助推传统优势产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科技型、品牌化方向转型升级。

广东传统优势产业主要包括纺织服装、家具制造、建筑材料、家用电器、玩具及食品饮料等,这类产业大多以制造加工出口为主,其技术偏重于模仿创新和引进,故而行业定价能力不强,特别是随着原材料价格、人工成本等要素成本的不断上升,以及全球经济形势不佳引起的国际市场需求降低、订单减少等因素的影响,广东传统产业面临竞争优势日益弱化的局面。广东传统优势产业必须根据自身特点,适应全球经济环境变化,通过采取“两化深度融合”、创意设计、品牌提升、渠道拓展等各种路径和模式,使其从全球价值链低端的制造环节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延伸拓展,走上集约型、科技型、时尚创意、品牌化发展道路。

(二)以“互联网+制造”、“制造+服务”、“制造+总部经济”等模式推动支柱型制造业向先进制造业和智能制造业转型升级。

汽车制造、石油化工、电子产品、重大装备等产业是广东的支柱型制造业,然而这类产业当前面临着技术升级、节能减排以及集约发展等诸多转型升级的压力,关键零部件对外依存度高,产业链的关键环节、特别是部分零部件以及重要材料依赖进口,无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高效的产业协同效应。广东支柱型制造业转型升级主要应通过“互联网+制造”、“制造+服务”、“制造+总部经济”等模式,向先进制造业、智能制造业转型,同时大力推动广东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促进制造经济向制造服务经济发展,增强广东传统支柱型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广东支柱型制造业攀升价值链高端。

(三)依托“技术+人才+市场+品牌+资本”高端要素组合创新,促进快速成长型高科技企业做大做强,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健康产业、新材料与高端制造业、时尚创意、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是引领广东未来发展的新兴产业,是广东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抓手;而度过初创期、进入快速成长期的一批高科技中小企业,正是形成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体力量。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应该依托“科技资本+人力资本+产业资本+金融资本融合”、“科技企业路线图计划”等模式做大做强,形成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成为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具有领先地位的龙头产业。

(四)以商业模式创新、培育新兴服务业态等方式推动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

广东低端服务业仍然占主导地位,金融、信息服务、文化创意等高端服务业尚不发达。传统服务业存在经营模式单一、技术手段落后、占地面积大、税收贡献小等弱点,难以适应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端服务业的需求。广东服务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是通过采取商业模式创新、服务业新兴业态培育、服务业楼宇经济等模式,促进商贸会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文化旅游、商务与科技服务等优势服务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着力培育与新型城市化发展相适应的移动互联网服务、物联网服务、云服务、智慧文化与网络教育等新兴业态,增强广东的集聚辐射和综合服务功能。

8.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篇八

【关键词】课程体系;产业转型;产业关联

广东省作为全国经济大省,紧紧抓住发展契机,通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有力促进了经济方式的转变。这种转变为现代物流业发展带来更多机会的同时,也对物流人才在质量和数量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广东省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产业关联对物流人才培养的影响

物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发展的加速器。2009年,国务院陆续出台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十大产业中唯一一个属于服务行业的物流业,与其他九大产业(制造业)密切相关,可以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血脉和纽带。广东省委省政府在2008年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提出建立既与世界接轨又有广东省特色的,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布局合理化、产业发展集聚化、产业竞争力高端化的现代产业体系。广东省通过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有力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并逐步形成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产业结构。由于广东省是制造业大省,发达的制造业为物流业提供了一个极具潜力的市场;广东省又是外向型经济大省,由于制造品的可贸易性强,贸易的发展必然会拉动制造业的发展,同时日趋国际化的商流活动必然促使国内物流活动与国际接轨。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提供的数据,2013年社会物流总额为197.8万亿元,其中,工业品物流总额181.5万亿元,同比增长9.7%;进口货物物流总额12.1万亿元,同比增长6.4%。这说明物流业为制造业、商业等产业提供了有效配套和增值的同时,这些产业也是拉动广东省物流业特别是国际物流市场的重要力量。基于产业关联性,在“双轮驱动”的产业结构背景下,现代物流业不能独立于其依托的产业之外,因此,制造业以及商业物流职业能力也是物流人才培养应分析的基点。

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现状

随着高职教育的大力发展,很多院校都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提出了就业导向、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构建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很多高职物流专业的课程体系与实际需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断层。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课程体系构建不合理。物流行业在国内还属于新兴产业,很多院校的办学也是处于摸索阶段,长期以来,同一学科专业的课程体系基本上是参照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的体系框架或其他院校的课程体系,再结合自身的师资、专业方向等依据经验修补而成,并没有对区域产业特色和需求进行认真调查论证,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课程设置没有针对性,与现实脱节。

(二)课程设置缺乏预见性,滞后于产业发展步伐。产业结构调整对物流专业课程设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的课程体系主要专注于物流行业内的知识和技能,忽略了行业交叉知识和自我学习、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不高,适应产业结构转型的能力较差。

(三)师资力量薄弱,缺乏与产业有效对接。我国物流教育起步比较晚,很多老师没有系统学过物流专业知识,专业背景具有多学科性;同时,由于师资缺乏与产业界的足够接触,对物流行业岗位的实际工作流程也不熟悉,缺乏自我更新的机会和能力,造成课程结构相对固化,缺乏对社会需求的有效响应,这些都制约着物流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影响物流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三、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物流专业动态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变革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是课程体系构建是基本依据,为课程设置指明了方向。随着广东区域经济的调整,物流业在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企业对物流人才培养目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1.掌握服务于相关产业的物流专业技能。作为现代服务业的物流业,其服务于制造业、商业等相关产业,要想有效提高物流服务水平,必须对其主要服务对象的物流需求和运作特点有较深入的了解。现代物流人才除了要具有系统的物流知识和通用物流专业技能、积累丰富的物流运作经验外,还需要掌握具有产业“关联性”的其他产业的核心物流技能。2.关注职业综合能力和拓展能力的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后,企业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比以前更高。要适应区域经济和企业需求,就必须注重对学生终身学习理念的灌输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在细分职业能力的基础上,拓宽学生的横向发展空间。

(二)根据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动态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课程体系要以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结合产业转型升级后的市场需求来构建,具体思路是:1.课程体系设置模块化。根据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物流专业课程体系可分为三个模块,分别是公共基础模块、专业通用模块和专业方向模块,包括国际物流方向、制造业物流方向、第三方物流方向,各专业方向模块有相关考证课程,与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对应,学生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修完成。2.课程门类注重交叉性。基于产业“关联性”,课程在设置时除物流专业知识外,还可融入相关行业,如制造业、商业等课程知识与技能。这种交叉是在已开设物流专业课基础上关联行业的融合和互补,通过课程的有机组合、知识交叉、技能再生,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人才细分市场的差异化要求。3.课程结构体现动态性。(1)课程内容的时效性。在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课程体系要跟随市场步伐,内容要定期更新,结构要定期调整,以培养出适应市场需要的专业人才和适用人才。(2)课程模块的选择性。课程模块可根据社会需求變化灵活组合,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和发展需要个性选择;学校也可以根据企业需求变化,调整专业方向模块的学生人数。4.课程体系的保障性——“三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课程的开发与建设离不开我们的教师队伍。在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双师型” 师资队伍应赋予新的“内涵”,教师在不断提升自己本专业技能的同时,应在“关联”产业进行学习和拓展,并定期到企业挂职锻炼,“双师”应向“三师”转变,即:“讲师”、“物流师”、“相关产业(行业)技师”。

四、结语

广东省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对物流人才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培养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物流人才,就需要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区域产业关系和发展特点构建适应产业升级的动态课程体系,在提升物流专业技能的同时,关注职业综合能力和拓展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续秀梅,马骏.我国物流产业发展趋势与高职物流专业课程体系的探讨[J].物流与采购研究,2009(45).

[2]欧阳剑波.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嬗变[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5).

[3]关堂春.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探索[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4(6).

作者简介

黄莉明,女,工作于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职称:讲师、经济师,职业资格:高级国际物流师.

课题项目

上一篇:课程习题及答案下一篇:公司年会活动主持人开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