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积累学语文(10篇)
1.博学积累学语文 篇一
学生一直讲学好语文很难,也经常有人问我学好语文的方法。每每这时,我都惜字如金、羞于回答。逼得急了,我就说,两个字:习惯。大家都说,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日积月累、由量变到质变的长期过程,因此学习习惯的养成显得格外重要,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能让人终生受益。
学生都说语文难学,老师也讲语文难教。学好语文真的那么难吗?表面看好像也是,中、高考时数、理、化包括外语都有人拿满分,语文好像从来没有听说过得满分的。但是,细心的人也许会发现,语文的及格率却是各门学科中最高的,作文满分卷也越来越多。看来,语文学习并不难,学好教好语文也并不是不可能。依我看,语文学习,关键在于转变观念,老师不是去教导而是去感染学生,学生不是去学习而是去应用语文;学好语文,关键在于养成习惯,要把语文当成日常生活的必需,把学好语文变成一种生活习惯。
我个人的经验,学好语文要养成积累、阅读、摘抄和练笔四个方面的习惯。当然,还有朗读、背诵、演讲等等。
先来讲讲积累的习惯。一说到积累呢,不少同学都想到死记硬背,其实这既对也不对。语文积累首先是字词和语言的积累,要认识足够的字词,要把每一课学到的生字生词都记住,要把前人创造的语言尽可能多地积累。字都不认识,怎么谈学好语文?我们不是仓颉,可以自己去造字,也不是鲁迅,造个词人家也认同。好在中华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语言博大精深,足够让我们活到老学到老了。我的成功做法是:字词句,每天记。我比较笨,每天坚持记一个,同学们脑袋灵活,一天记两个三个甚至五个都是没有问题的。每天不多,但一年坚持下来,数目就可观了,五年,十年呢?记得我读书时,老师就在黑板一角搞了个“一日一成语、一周一诗歌”,等我教书时,我就让学生“一日一词、一句、一成语、一仿写,一诗”每周我会检查一次。嘿,你还别说,这一学期下来,学生的积累本写得满满的,我也从中记住了不少成语和名言名句,收益不小。当然,还有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之类的积累,这个听起来感觉有点玄乎,先不讲了。
接着谈谈阅读的习惯。不管你问谁,都会告诉你语文要多阅读,古今中外的大师们都是如此,像毛泽东,在床上摆上大半床的书,睡不着时,随手拿来就读,既打发时间又能催眠。又像卢梭,他读书时每每“陷入狂热状态”,几乎是“贪婪地阅读”“沉醉在书籍里”,最终从一个学徒成为一代社会学家、文学家。阅读是不能带有功利性的,不能为考试去阅读,应该为求知而阅读,为陶冶情操而阅读,为丰富思想而阅读。阅读应该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是生活的需要,如果把阅读当作一种负担,那是不可能有什么效果的。学生时代由于课程压力大,毕竟没有太多的空闲时间,一律要求读多少长篇小说不大可能,可是像《读者》《儿童文学》之类的杂志是完全可以的。我读书那会,不像现在满街都是读物,图书馆也离着家很远,要读书,就必须去借。去亲戚朋友家借,去老学究那儿借,去问同学借。亲戚朋友还好办,一般都乐意借给我;老学究就麻烦了,“惟书与老婆不可借”,那就得拿出一点技巧、费上一番功夫了;至于问同学借书,说是借,其实多半要靠会来事得来,要得到书,得抢着去帮他扫地擦黑板,代写作业练习册,把书的主人服侍高兴了,书才能到手。可以说,我这样的阅读纯粹是出于兴趣,也成了习惯,所以也最有效果。作为学生,如果我们每天都能有自己喜欢的书读,都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不容易心浮气躁,兴趣自然会转移到热爱学习上来。(当然,本人不赞成多看漫画书)。再来说说摘抄的习惯。我的“摘抄生涯”是从中学开始的,不过最初也是三分钟热情,摘抄了几天就懒了下来,此后就只是零零散散地摘抄过一些。后来,书看得越来越多,每每看到好的文字,总要激动一番,世界上竟然还有这样美妙的文字!可是,激动归激动,激动过后就忘了行动。但毕竟还没有练成“过目不忘”的绝技,等到某一天想到这段文字的时候,才“惨然若失”。这样的经历多了,也就学乖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再看到好文字时,就会自觉地摘抄下来,日后稍加工一下,就能变成自己文章里的好文字了。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河,几年下来,竟然也有了厚厚的几
大本。
最后聊聊练笔的习惯。练笔最好的办法就是写日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实在没有什么写的,就记上“今天没什么可写”。关键在于坚持,在于养成这么一个习惯。从日记可以看出一个人有没有能力,有没有思想,有没有一以贯之的品质。一分钟、三五十个字,坚持住,写下去,这就是决心,就是好样的。等日记写得多了,尝试文学创作也并非不可能。当以上几个方面都成了习惯,语文就会学好了。一旦养成这些好习惯,不仅语文成绩肯定会上去,你的思想会更深邃,感情会更成熟,视野会更开阔,气质会更高雅,思维会更缜密,心胸会更宽阔,也会更有智慧。学好语文不仅是考试的需要,更是生活的需要。与其说如何学好语文是靠方法,不如说是靠习惯。
学好语文的习惯,只能在“时习之”中形成,是“养成”的,不是“说教”出来的。在大量的实践中尝到了甜头,有了甜头便会产生兴趣,有了兴趣,便会自觉去做。开始的时候,可以是强制,强制多了也能成为习惯。如此下去,一天不学习,便会觉得生活中少了点什么。说真的,我们这些理科学生面对数理化的题海,确实有太多的习题需要认真推理,细致演算。到了高三,面对铺天盖地的试卷,更是穷于招架。高中三年,真正能给语文的时间少之又少。可语文偏偏像个“无底洞”,要学好它就得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怎么办呢?
起初,我也有些不知所措,可后来有件小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是班长,常在黑板上写通知。写这东西,我是“脚踩西瓜皮”,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只要同学们看得懂就行。有一次,教我们语文的郭庭平老师在讲完正课后,突然笑吟吟地指着我写的通知说,这通知有些语病,并让我当着大家的面修改。我左看右瞧,愣是瞧不出什么毛病来,在众目睽睽之下一阵阵地发窘。后来经过老师的点拨,我终于把这个通知修改后了。郭老师对我们说:“于留心处皆语文。希望大家平时多用心,不要把语文封在课堂上,锁在课本里。”
这个小插曲给了我很大的启迪,过去我总以为只有教科书上的文章、训练册上的习题才算“语文”;只有安排一大段时间,正儿八经地进行学习,才算“学语文”。现在我懂了,语文是无处不在的,不管是读书、说话、写通知,都离不开语文。既然语文处处都在,那么我们就应该随时把“处处”都变成学语文的课堂。
从此,早晨起床,我利用洗脸刷牙的时间听一段新闻,从中学习生动、精炼、富有时代气息的语言;在教室里,我常有意提出问题和同学展开辩论,从而锻炼自己的思维和口才——显然,这都是在学语文。饭桌上,我经常眉飞色舞地向爸妈绘声绘色地讲述学校里的趣闻,这还是学习语文啊!数理化做累了,或看一篇精短的美文,或吟一首优美的古诗,或背一段隽永的名言警句,或哼一首歌词清新的流行歌曲,这不也是学习语文吗?只要留心,时时处处都可以学语文,而且可以学得很轻松,很有趣,很开心。只要平时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语文的机会,积腋成裘,潜移默化,自会长进,又何必跟数理化争什么“时间”呢?老实说,我能学好语文,除了上课注意听讲、积极思考,课后按老师的要求做适量的训练题外,秘诀就在于平时留心语文。
平时留心学语文,不但可以跟课内学习到的知识对接,而且可以补充课堂语文的不足。比如古诗鉴赏,光靠听老师讲是远不够的。为了提高鉴赏能力,我常常在睡前读一首诗,先体会那或雄浑或幽雅的意韵,再看有关的赏析文字,并跟自己的理解作对照,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欣赏诗词的“语感”。今年高考又出现古诗赏析题,我就凭着平时锻炼出来的那种感觉,很轻松地解了题。再比如作文,今年高考作文是有关记忆的想象作文,这在课内从不曾涉及过,我的作文构思就得益于课外读过的卫斯理科幻小说。
【推荐老师寄语】
陈希同学是福建连江一中99届高中毕业生,现已被清华大学录取,高考成绩878分。高中三年,各次大考的总成绩均稳居年级前列,会考成绩九科全优。她担任春榕文学社社长,工作和写作从来都很勤快,在高考前夕我特意为她编了《陈希作文选》。她学语文有一大特
色,即善于抓住课外边角时间,在数理化的夹缝中愉快地学,不断提高语文素质。现特推荐她的这篇短文,希望能给同学们一些启迪。
背诵———学好语文的秘诀
2007年4月10日 【关闭】
背诵,如练字、练拳、练舞,熟能生巧。好文章背诵多了,灵巧的修辞、畅达的造句、铿锵的声韵、周密的谋篇……不知不觉,会变成自己能力的一部分。背诵是一种储存,有了丰富的储存,才有可能进行语言文字的运用和再创造。这里就想介绍几种背诵的好方法,希望能给有心的父母一点启发,让孩子的头脑做做有氧运动。
◆理解背诵法:背诵法有活法与死法之别,鹦鹉能言的背法无知无用。理解是背诵的基础,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对学习材料有了一定的理解,背诵才会朗朗上口。
◆求同存异法:某些诗文具有“重章复唱”的特点,各章(段)字句大体相同,因此,我们在背熟第一章(段)后,只要找出其余各章(段)不同的字句并记住它们就可以了。
◆熟读成诵法: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朗读背诵是有声训练,经常读,读多了,读熟了,就有了语感,就会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熟读成诵,然后融会贯通,化为己有。
◆默写背诵法:采取默写手段,边背诵边把重点的句子默写下来,印象深刻一举两得。“眼过千遍,不如手抄一遍”,因为文字本身就是一种图形和符号,经常默写可帮助我们促进右脑的开发。
◆“卡壳”追忆法:背诵过程中,如果出现“卡壳”,应该进行追忆。追忆是有意和间接再现的形式,它需要付出很大的意志力,克服一定的困难,多方面寻找线索,进行积极灵活的思维。因此,不能一“卡壳”,就立即停止背诵。
◆浮现形象法。适用于背诵情景交融,文字画面强的文章与诗词。运用此法,还可在纸上随意涂鸦,让画助背。此法是非常符合儿童年龄特点的,寓教于乐,让孩子们轻轻松松学背诵。
◆纸条背诵法:将难背诵的词句写成小纸条,或随处贴着或随身装着,习惯性的看两眼背两句,日积月累一定会使你的语文积淀越来越厚重。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静下心来学语文 篇二
作为一名出色的教研员,吴老师的身影经常出现在教室的一隅,和孩子们,和一线的老师一起度过了很多难忘的时光,诚如吴老师遇到赵景瑞老师、刘炳鑫老师时的那种幸运,她所辖范围内的老师们也是幸运的,相信在以后,吴老师的弟子也会像吴老师一样出色,一样被语文慑到魂魄,为语文忙着,为语文乐着,为语文活着。
静下心来学语文,也许是一种境界,一种全心全意为孩子着想,全心全意为语文上课的境界,没有功名利禄的约束,抛开世俗的纷扰,在课堂上和孩子们一起坦然的享受,享受语言,享受交流,享受一起学习的快乐。就像吴老师笔下的赵文慧女士,其貌不扬,其名不远,却如春雨般润物无声,如山泉般静静流淌„„
在《教有所思》中,吴老师用她丰富的语文经验,通过及时的反思总结,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有的为我们带来启迪和思考,有的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在语文课改的路上避免走进死胡同。循着吴老师留下的一个个路标,我们走向语文的康庄大道„„
读书笔记:
1.《这个“谎”撒不得》:
在《小学语文教师》2006年第五期的18至23页,刊登了《这个“谎”撒得该不该》一文,文章中各位名家各持一言,我认真看了那个教学案例,是《画家和牧童》的公开课,我觉得这位老师所谓善意的谎言,却正好和课文的主题思想相悖离,《画家和牧童》讲述的是一位牧童当众指出画家戴嵩画中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的事,一代名家戴嵩尚且可以虚心接受牧童的指正,我们教师为什么不可以呢?无论是一年级还是高年级,为什么教师要在学生面前以“神”的姿态出现呢?倘若如此,我们又何必要学这篇课文呢?正如吴琳老师文中谈到:“这正是活生生的教学资源。”我想,如果这样处理这一教学片断——
“谢谢同学们为我指出了这个错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大画家戴嵩如此,我也如此,再次感谢同学们,并对你们认真听课给予表扬。”老师接着认真改正这个错字,并让同学们说一说“末”和“未”的区别,以避免同样的错误再次发生。然后再在合适的时机,让学生就如何面对自己的错误谈谈感受,我想即使是二年级的孩子们也能有深刻的体会。
常言说:“身教重于言传”如果老师自身不能做到虚心接受别人提出的错误,课上得再好,讲得再精彩,又能给孩子们留下什么呢?不过是孩子懂事之后的一个笑谈而已!长此以往,还会使学生对人性的美失去信心。醒醒吧,老师们,请在一年级的第一节课就告诉孩子们,你们的老师将是在以后的六年中和你们一起学习的一个大朋友,你们加起来会远远胜过老师,我们将在以后的六年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给吴老师提个小建议:第二次印刷的时候,最好把这个案例简单地收到这篇文章中,以让读者更加明白。
2.《真实的尴尬》:
(1)小孩子都有从众心理。(2)“上课老师应该在认真倾听学生发言的同时,马上反思自己的教学,运用教学机智,把学生困惑的焦点变成有价值的新的教学资源,或许可以把这个真实的尴尬变成触手可及的美丽,让不曾预约的精彩不期而至。”“哦,原来你认为不美的原因是这些,那好,你认为如何才能让它变得更美呢?”(先顺着孩子的思路)“这么艰苦的条件,为什么山村里的孩子还觉得他们的学校很美呢?”(启发思考,扣中主题)——为吴老师的教学机智喝彩!我想上课老师要让自己的教学机智发挥出来,应该以一颗平和的心态上课,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上课,做一名当局者清的执教者。
3.《静下心来学语文》: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我便以为,语文就像滋润心田的山泉,应坐在幽谷中静静地听。学习语言,好比听泉,而语文课堂,便是那山泉流过的地方。”“至少,我们可以丢掉
那些远离语文本体目标的荒诞的表演;至少,我们可以抛弃那些表面浮华、目中无人的做 秀;至少,我们可以想起让我们爱上语文、爱上读书的那个理由,是不是如此的嘈杂与喧嚣。”“语文老师,让孩子们潜心读书,静下心来学语文,是我们的责任。”——谨记教诲!
4.《资源就在我们身边》:
(1)“教师的每一句话,学生的每一次发言,甚至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只要留心,都可以成为语文教育的素材,帮助我们营造一个学习语言的环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言语能力。”(2)吴老师在第一章也曾谈过贾老师对课前谈话的看法,的确,语文课就应该有语文的味道,把课前谈话或导入谈话结合课文内容变成一个小型的语言训练,让孩子一开始就进入语文的氛围,并乐在其中。(3)“怎样才能抓住这稍纵即逝的资源呢?首先要有丰厚的文化底子,其次要有敏锐的资源意识。只有当教师的包容了自身学养、经验、智慧、情感在内的全部生活世界与学生要获得的知识、技能一同进入教学过程的时候,语文教学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成长,每一节语文课才可能成为师生不可重复的生命历程。”
5《联系实际学寓言》:
(1)表演,让学生在表演中理解寓言所蕴涵的哲理。(2)“打算把这个故事讲给谁听?”从而让学生联系实际,学以致用。(3)教师可以给出几个实际应用的例子启发学生更加深刻,广泛地理解寓意,运用语言。
6.《什么是真正的尊重》:
“什么是真正的尊重?记得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的教育,是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学生又尽可能多地要求一个学生。’”这让我想到了现在的公开课、观摩课中的一些“假爱”的现象,比如上课之前的热身,故意和学生套近乎,和学生在一起心
不在焉地玩着游戏,为的是拉进师生之间的关系,可是稍加注意便会发现,老师根本没有搞定自己紧张的情绪,完全没有进入“玩”的状态,试问这样除了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更大胆之外,又能让孩子感受到多少真诚呢?更有甚者,在课堂上左一句“孩子”,右一句“宝贝”,铺天盖地地表扬,不切实际的赞美,让人听了很不舒服,孩子们也很难真正地静下心来走进文本。当然,对学生的称呼只是一种习惯,在很多特级教师的课上,我们也常听到这样的称呼,但是无论称呼孩子什么,都不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关爱。情真才能意切,真爱才能无敌。
7.《语文课也有“前奏”》
(1)“前奏”,也叫“导入”,在导入中,除了要有语文味,要紧密联系文本之外,还应该注重其趣味性,能不能把学生从课堂的第一分钟就带入语文的氛围,全看教师的功力了,精彩的导入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对文本浓厚的兴趣,还能使学生整堂课都保持这种积极性,从另一方面讲,精彩的导入也可以放松教师的精神,让教师更能够全身心得投入到教学之中,从而生成一个个精彩。(2)设计一个合适的导入,要根据文本的特点,或者用课件演示生动形象地把学生带入一个美好的境界,或者通过背景资料的恰当补充使学生如情入境,或者通过“同结构小故事”的方式激发孩子强烈的阅读欲望„„总之,每一种“前奏”都需要教师认真研读文本,用心去设计,才能使课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8.《语文课与“快乐大本营”》: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努力使自己的语文知识、语文素养丰厚起来,不管你在生活中是怎样的角色,一旦走进课堂,就要承担语文专家的角色,只有这样,当你做‘语文课堂’的主持人时,在学生看来,你才是他们学习的榜样和可以依赖的向导。”
9.《教师要读懂文本》:
(1)教师不要把自己的“个性解读”拿到课堂上,要学生也这样理解。(2)教师在研读文本的时候,应该考虑编写者的意图,从而确定恰当的学习目标。(3)“语文教师
要让阅读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习惯,在不断地阅读中训练一双慧眼,培养一种颖悟,增长一些见识,提高自己对文本的解读能力,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驾驭语文课堂。”
10.《“你想学哪个,就学哪个”》:
以前也曾提过这样的教法,为的是突出学生为主的地位,我认为这要根据文本的特点而定。《教育在线》中翼然网友曾这样评价看云所执教的詹天佑的片断:“
教师:很好。现在,我们的学习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是按部就班,沿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二是直接切入最难的三件事,一上来和詹天佑一起克服困难,修筑铁路。我想问一下,你们愿意走第一条路,还是第二条路?
学生:先修铁路。
教师:是走第二条路吗.学生:是的。
教师:大多数都同意这样吗?
学生:是的。
教师:好,我们就这么学。
平淡的言语中蕴含了教师“以学定教”的先进的教育思想。
3.快快乐乐学语文 篇三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小散文《快快乐乐》。好,大家齐读课题,再读一边。
2、谁能告诉老师,快乐是什么意思?(指名说)
3、那么你在什么时候最快乐?(学生自由发言)
二,讲解新知
1、我记的在你们开学的第一天,老师就告诉过你们,我们的学校叫――大家一起说(人民路学校)
2、对,说得非常好,走进学校的大门,首先看到什么?
师:对,是马路,那么什么样的马路?谁来补充一下
生:宽阔的马路、宽宽的马路,长长的马路
师:说的都很好。跟着老师说一遍。
3、马路左边是什么呀?
生:是草坪
师:什么样的草坪?
生:绿绿的草坪、绿色的草坪、绿油油的草坪、、、
师:说的都不错跟着老师说一遍:绿油油的草坪
师“马路的右边是什么呢?
生:楼房
师:什么样的楼房?
生:高高的、高大的、、、
师:很好,再往前走,又是什么呢?
生:操场
师:跟着老师说,宽广的操场。再往前走,是我们的教学大楼――希望楼,教学楼前面飘扬着鲜艳的五星红旗,我们每个星期一的7;30都要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希望我们每个同学按时参加,不要迟到。我们的教室在操场的南边,同学们我们的教室有什么呀?(同学们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人民路学校,有宽阔的马路;有绿油油的草坪;有雄伟的希望楼;校园的上空还飘扬着鲜艳的五星红旗,教师里有电脑、有大背投,我们可以通过它看我们各年级的歌咏比赛:我们可以通过它看我们喜欢的课本剧和动画片:还可以通过它收看国际国内的新闻,我们的学校美不美呀?你爱我们的学校吗?
4、同学们,我们学校不但环境优美,而且还有好多好多的老师和活泼可爱的同学们。你们升入一年级以后,有结识了好多的小伙伴,我们在一起快乐的学习、游戏。就像它们一样。(出示课件)大家看,这是同学们在上手工课,他们相互合作,把他们的作品贴在了墙上,这是课间休息,同学们在一起做游戏:这是他们在做操。
过度:同学们,你们觉的在这样一所学校上学快乐吗?那么,我们打开课本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的?
三、读课文
1,老师范读课文
2,学生只看拼音不看汉字自由读一遍
3,汉字和拼音结合读一遍
4,只看汉字不看拼音读一遍
5,指名读
四、讲解亲亲热热
(出示课件)亲亲热热就要像一家人一样和睦相处,要讲文明、有礼貌(出示课件)
五、(出示课件)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4.学语文的好方法 篇四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小学语文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所有学科的工具,所以学好小学语文至关重要,而小学语文的教学,也将成为重中之中。到底怎样才能学好小学语文呢?我想简单地和家长交流一下。
其一,语文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这是学习小学语文的关键。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重在启发学生思考,以平等对话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使其主观能动性得以更充分的发挥,使其学习变为爱学乐学。学生上课积极主动回答问题,课堂效率高。其二,多读多练,培养语感。
语文是一门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表达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经常以此作为教学重点来训练。但课堂时间毕竟有限,这必须靠生活点滴积累。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孩子读书能力差,这就无形地成为学习小学语文的障碍,所以读书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在今后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我将重点训练朗读,希望家长配合。在家庭教育中,我恳请家长重视读说训练,并可以时刻注意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建议家长在用心倾听孩子读书的同时,给他一些掌声,一句鼓励,一份自信。假期中,您可以引导孩子预习新课,阅读儿童著作,或背诵古诗文时实践一下,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其三,勤于练字,认真书写。
古人云:“字如其人,人如其字。”不同的字迹,亦能反映出不同的人的性格和精神面貌。所以拥有一手好字,是语文学习的一部分。我建议学生可以练习楷书,可以临摹,久而久之的楷书练习,其精神与风格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要给予扎实有恒的要求,让学生的意志受到了考验与磨炼。这也是这学期的教学重点。
其四,留心观察,写好作文。
三年级语文教学就是教孩子如何写好作文。的确,作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必须重视它,正视它。其实写好作文不难,但必须留心观察,把生活的点滴记录下来,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组织好语言,汇集成篇即可。当然“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任何事说总是很容易,做起来就难了。本学期我刚刚接班,对学生情况不是很了解,重点培养了学生的字词及基础知识。并将鼓励他们每天或每隔一天写一篇日记进行练笔。作文水平有待提高的学生就要多读书,积累好词佳句,拓展知识面,不断充实自己,争取有大的进步。希望学生在保证课内学习的基础上多看课外书,在写作文时就会语言优美.生动.妙语连珠,这些都是因为阅读面广,知识渊博。希望家长可以重视阅读,假期中给您的孩子准备一俩本儿童读物,让他在知识的海洋里翱翔,平时也可把书带进班内,放在图书角里和同学共享.我相信您的孩子将受益终身。
其五,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的学习习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本能。不同的学习习惯对于思维能力与小学语文能力的提高起着不同的作用。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阶段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应该培养学生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1、预习与复习的习惯。
2、勤于思考与全神贯注的学习习惯。
3、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习惯。
4、多动脑,勤动手的习惯。
5、大胆发言,敢于质疑问难,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习惯。
6、独立完成作业与自我评价的习惯。
7、课外阅读的习惯。
众所周知,小学阶段是学子的起步阶段,其知识基础与行为习惯往往要影响学生的一生,培养学生相对独立且又合作的思维方式与人格也就尤为重要。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但同时,他们做事又易缺乏持久性,往往虎头蛇尾。家长必须帮助并指导孩子的学习,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我爱学语文》 教学设计 篇五
“我爱学语文"这个专题所配的三幅插图呈现了学生学习语文活动的三个情境。
第一幅图是“读书”。图画展示了一位女同学正在专心致志地读书。
第二幅图是“写字”。图上是一位男同学在认真地写字。
第三幅图是“讲故事,听故事”。
前两幅图都在向学生展示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养成正确的读书与写字姿势对于小学生以后的学习成长来说至关重要。学生可以通过看图模仿动作,并在日常的学习中加以掌握,以养成良好的读书、写字习惯。这两幅图都是半身图,读书、写字时的下半身动作——两脚放平于地面,学生无法看到,教师可以通过亲身示范,让学生领悟。第三幅图上画着四位同学,他们在表演《西游记》的故事。讲故事、听故事是语文学习活动之一,也是深受学生喜欢的语文学习活动。此图可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语文课的学习内容和多种学习形式,从而感受到语文学习的生动有趣。教材这样编排的目的是为了做好“幼小”衔接,让学生初步了解语文学习的内容和方式,为上好语文课做好精心的准备。
学情分析:
1.读书、写字
由于学生刚刚入学,他们还没有脱离在幼儿园里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上课也许会坐不住,坚持时间短,也许会觉得坐姿、写姿学习起来枯燥乏味,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短频快的学习,又以反复训练加以跟进,多鼓励表扬坐姿、写姿好的学生。另外,坐姿和写姿的掌握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指导。
2.听故事、讲故事
故事对于学生有着天然的吸引力。在课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单独讲故事,也可以合作着讲故事,既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把好的故事带到课堂上,让语文学习变得生机盎然。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学习特点,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阅读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应该是灵动的,贴近生活的。
教学目标:
1.了解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依据画面提示,初步体会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和正确的执笔方法。
2.通过讲故事、演故事,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了解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趣味中体会语文的乐趣。
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和正确的执笔方法,为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打好基础。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预设时间
导入新课,初知语文学习内容
小朋友们,我们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班里有这么多的小朋友和你一块儿学习,一块儿玩,一块儿上学,一块儿放学,你们高兴吗我们现在上的是什么课?你知道我们在语文课上会学哪些知识吗?(课件出示:语文书的目录)小朋友们看,这是我们语文书上的目录,里面有我们这学期需要学习的全部知识。哪个能干的小朋友,能向大家介绍一下这学期我们要学习哪些知识?
3.是啊,我们在语文课上可以学习拼音、学习认字。翻翻你们桌上的语文书,看看你还能发现什么?师小结:我们的语文书就像一本画册,有好看的图画,有许多汉字宝宝,还有好听的儿歌和有趣的故事。那你们喜欢学习语文吗?(出示课题:我爱学语文)
1.说说上学的心情。
2.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说说在语文课上会学哪些知识;看语文书的目录,了解这学期语文课的学习内容。
3.学生自由翻看语文书,说说自己的发现;齐读课题。调动起学生已有的经验,猜测语文课的学习内容。通过动手翻一翻语文书,引导学生发现书中漂亮的插图、好听的儿歌、有趣的故事等,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喜爱之情,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7分钟
二、法宝激趣,了解语文学习方式(课前在黑板上贴四个道具宝箱,宝箱的背面分别写着“听、说、读、写”)学习语文有四个法宝,如果你们得到这些法宝,好好使用,你就能成为语文高手。法宝就藏在宝箱里,想知道是什么吗?大家把书翻到第5页,看看书里给了我们哪些提示。
(一)我会读书
1.我们来看一看图片中的这个小女孩,她在干什么?
2.仔细观察课文插图一。
(1)小女孩是用什么姿势读书的?从哪里看出她是端端正正地坐在书桌前读书的呢?谁来说说她的头、肩膀、小背是怎么样的?
(2)小眼睛真亮!老师再找个小朋友说一说,这个小女孩的书是怎么放的呢?
(3)老师想学一学小女孩的动作,你们来给我打打分,看我有没有全做对了,好吗?(因插图中没有画到脚,引导学生观察老师的双脚,要平稳地放在地面上。)
3.你能来学一学这个小女孩的读书姿势吗?(师边说顺口溜边提示细节:身坐直,脚放平,双手拿书向外倾。)
4.用这个姿势读书不仅能保护我们的眼睛远离近视,还能防止我们在读书时产生疲劳的感觉。老师看到很多小朋友都坐端正了,我们就用这样的读书姿势读一读上节课学过的《上学歌》好不好?
5.老师从小朋友们端正的读书姿势和洪亮的声音中感受到,你们真的是爱读书的好孩子。第一个宝箱打开了,里面的法宝是——读(将背面写有“读”的宝箱翻过来)
我会读书
1.观察课文中的第一幅插图,说说小女孩在干什么。
2.进一步观察小女孩头部、肩膀、背部的姿势以及拿书的角度等细节;评价老师的坐姿。
3.学生模仿读书姿势。
4.用正确的读书姿势读《上学歌》。
5.开启第一个宝箱。创设开启“听、说、读、写”四个宝箱的情境。由于年龄特点,学生观察插图往往无目的、不全面,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时,重点指导从细节处去观察,并通过教师的亲身示范,让学生详细地了解读书时身体各部位的姿势,从而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 30分钟
(二)我会写字
1.恭喜你们,作为奖励,老师给你们看一段动画短片(播放动画:小花猫因为不注意写字姿势成了近视)。你有什么想说的?看来正确的写字姿势有利于我们身体健康地成长。
2.写字时我们的五个手指最重要,每个手指都有任务哦!(出示微课讲解握笔方法)
3.学生练习握笔姿势,师巡视指导。
(1)请姿势正确的上台在投影仪上展示。
(2)姿势不标准的学生和老师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师用彩笔在学生手上画四个点,学生在握笔时将四个点藏起来就胜利了。
第一点:拇指指尖。
第二点:食指指根骨节凸起处。
第三点:食指指尖。
第四点:中指第一关节与指甲边垂中间。
4.在写字时我们还需要其它身体部位来配合。(课件出示课文插图二)仔细观察图片中的小男孩,他的左手怎么配合右手写字呢?手臂是怎么放的?双脚呢?小屁股要怎么做?(出示儿歌)
(二)我会写字
1.观看动画短片,说说自己的想法。
2.观看微课,学习正确的握笔方法。
3.练习正确的握笔姿势;上台展示;玩“捉迷藏”游戏。
4.观察课文插图二,说说小男孩的写字姿势;读读写字儿歌。
5.练习正确的写字姿势。
6.跟着视频学做写字操。
7.开启第二个宝箱。正确的握笔方法和写字姿势是写好汉字的前提和基础。此环节利用微课的形式对握笔的关键点进行了详细、生动地讲解,使学生掌握握笔要领。再通过儿歌、游戏等多种方式,在趣味中学习正确的写字姿势。在此后的教学活动中,都要重视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随时提醒,及时纠正,常抓不懈。头放正,脚放平,双臂开,要坐正。眼离桌面近一尺,胸离桌面要一拳,手离笔尖近一寸,写字姿势才端正。
5.我们来和图中的小男孩比一比,看看谁的姿势更标准。(教师给握笔和写字姿势正确的学生拍照,同步到电脑进行展示。)
6.现在全体起立,我们一起来做写字操。
7.真棒,我们可以开启第二个宝箱啦!(将背面写有“写”的宝箱翻过来)这个法宝就是“写”,希望小朋友们以后都用正确的姿势写字,好不好?
我爱听故事、讲故事
1.观察插图三,四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猜一猜,他们在讲什么故事呢?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西游记》讲了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老师就给大家讲一个《西游记》里的小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猪八戒吃西瓜》。(师讲绘本故事)
3.谁来说一说,你从故事中听到了什么?
4.小朋友们在幼儿园的时候一定
(三)我爱听故事、讲故事
1.观察课文插图三,说说小朋友们在干什么,猜一猜他们在讲什么故事。
2.听绘本故事《猪八戒吃西瓜》。
3.说说从故事中听到了什么。
4.讲一讲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故事。
5.在讲故事、听故事中,进行星级评价,自评、同桌互评。
(三)在此环节中注重评价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习惯。
还听过很多其他的故事,谁来愿意讲一讲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故事还可以边讲边演哦。 5.摘星活动。讲故事的学生星级评价:一颗星——敢说;三颗星——故事完整;五颗星——有感情。听故事的学生星级评价:一颗星——不插嘴;三颗星——认真听;五颗星——听完能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课堂小结,体会语文学习的乐趣
1.看到大家在讲故事、听故事中的精彩表现,老师真替你们高兴呀!我们来打开最后两个宝箱,看看里面的法宝是什么。(将背面写有“听”和“说”的宝箱翻过来)
2.这节课,我们开启了四个宝箱,知道了语文的四个法宝“听、说、读、写”,如果以后我们能好好运用这四个法宝,我们就能学习到很多很多的知识,成为一个博学的人!
3.我们的语文课有意思吗那就快快乐乐地学习语文吧!
开启第三、第四个宝箱。
2.了解学语文的四个法宝“听、说、读、写”。
3.感受学习语文的快乐。学生在开启宝箱的过程中,清晰地了解到语文学习的方式,通过主动地观察、发现,从中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和乐趣,调动今后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3分钟
作业设计:
姓名____________
读一读你喜欢的课文,注意读书的姿势。
哪个同学的握笔姿势是正确的?选一选。
()()()()
用正确的握笔姿势在作业纸上写上你的名字。
回家后,把自己在语文课上听到的印象最深的一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家长评价 ☆☆☆☆☆
6.博学积累学语文 篇六
(甲)陶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馈以梁肉,麾而去之。后为彭泽令,遂有公田。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注】,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
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渊明情款,日造渊明饮焉。每往必酣饮致醉。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人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元嘉四年,会卒,时年六十三。
(乙)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注】秫,黏高粱,常用于酿酒。
9.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颖脱不群 不群,不平凡。 B.脱然有怀 有怀,有所思念。
C.会郡遣督邮至县 会,恰逢。 D.犹望一稔 稔,丰年。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家叔以余贫苦
B.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乃瞻衡宇
C.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故多劝余为长吏
D.时人谓之实录深愧平生之志
11.甲段选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是
A.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人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
B.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人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
C.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人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
D.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人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
12.下列甲段选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潜博学多识。他在《五柳先生传》中写的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被当时的人认为是他自己的写照。
B.陶潜仕途短暂。因亲人去世,家里贫穷,去做了州祭酒,但嫌官场繁琐,任职不久,就解职回家。
C.陶潜清高不群。他没有接受江州刺史檀道济的馈赠,也不愿意为五斗米而向乡里小儿折腰。
D.陶潜率真自得。他曾将颜延之馈赠的二万钱全都送至酒家;如果自己喝醉了,就叫客人先回去。
13.把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⑴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4分)
⑵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4分)
参考答案:
9 D;
10C;
11 A;
12B
13(1)却收藏了一张无弦琴,每次喝酒喝得尽兴,就抚弄无弦琴来寄托自己的情感。
7.高考最后一个月怎样学语文 篇七
刚进高三时,李伟被分到了学校的重点班,班上高手如云。那时他的语文每次考试成绩总是在100到110分之间浮动,他意识到这样的成绩在高考中对他是很不利的。因此,在平时他就有意识地把语文放在优先地位,也为此制定了学习计划。
在实施计划过程中,李伟主要还是跟着老师的节奏走。第一轮复习主要是回顾课本,掌握基础知识。“这一阶段一定要做到扎实,老师布置的任务一定要不折不扣地完成,如果将任务拖到第二轮复习,那就麻烦了。”
除了跟上老师复习的进度,李伟自己还另有“独门诀窍”。他平时随身带有几个小笔记本,其中两个就用在语文方面。一个是专门的字、词集锦,将平时所见的容易误读的字和容易望文生义的词语(主要是成语)全部收录,然后利用晨读大声朗读以加强记忆;一个是文摘集锦,专门收集一些俗语或从报刊中摘录一些他认为比较好的文章、段落、句子等,如果摘录的东西太长,就把它裁剪下来粘贴到本子上,晚上睡觉时躺在床上拿出来翻翻,这样既可以记忆也可以催眠。
另外,李伟晚上躺在床上还要做一件事,在他的枕头边长期放了一本成语词典,每晚睡觉前他都要看4条成语。他说,不要认为每次看得少,一旦长期坚持下来,一年就会记住1000多条成语。
“直到后来我才发现这些积累对我有多重要。因为我在今年高考中,前三道考查语音、字、词、句的大题中,自己一分未失。”
2、文言文:硬骨头天天啃
说到文言文,它在语文试卷中虽然只占20分左右,却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很多考生一提到文言文就害怕三分,因为古代的语言习惯与现在有很大区别。而李伟对付文言文也有自己的方式。
他讲究的也是积累,按他的话说就是平时要多翻翻文言文字典。他认为,很多学生觉得文言文难,就是难在一些实词和虚词上。其实,对于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没必要求全,只要能掌握考试大纲规定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以及一些特殊的例句即可。
李伟说,其实考试大纲中要求掌握的文言实词和虚词也不多,要求掌握的文言实词有100个左右,而文言虚词只有18个,如果再把这些分摊到每天去学习的话,量就很小了。关键李伟这样做了。
这样的坚持让李伟在平时考试中的出错率大大降低,在进入第三轮复习之后,文言文选择题部分他每次保持全对,就是在高考中文言文阅读的选择题部分也是一分都没溜走,并且整个文言文部分只丢掉了一分。
3、大语文:广摄取 活应用
语文无处不在,生活的各个领域都离不开,所以李伟在语文的学习中很强调大语文观,他很注重广泛摄取,形成一定的积累,然后试着灵活应用。他说,大语文观要我们平时学会注意周围,其实周围有很多我们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而这些往往就在于你经意与不经意之间。比如校园内张贴的一些名人名言、电视或广告牌上的广告词等,这些都可以去留意并形成积累,以备用时之需。
李伟平时的“留意”也没让他白费精力,就在高考前学校的一次模拟考试中,有一道题是要求考生给超市拟一副对联。如果李伟全靠自己去想去编的话,一是时间不允许他多想,二是自己想的未必就能得高分。当时李伟就想起了自己有一次在逛一家超市时看到过的一副对联,所以他就把那副对联给搬了上去,最后还得了个满分。
4、作文:凤头豹尾还求新
虽然李伟的语文取得了144分的优异成绩,但他还是有遗憾。他说作文本来就是他的强项,但遗憾的是他仅以一分之差未能获得满分。
对于作文,李伟自然也有“胜经”一套。他说,作文是语文考试的重头戏,也是很多同学不易得高分的部分。老师常常讲作文的注意事项,可别轻视这些事项,它们往往是作文制胜的法宝。
8.博学积累学语文 篇八
我校初中语文教研组成立不久,教研经验不足。本着量力而行、注重实效的原则,制订以下工作计划,征求组员意见,再行完善。
一、开展“书香校园,以书为伴”课外读书活动。
本活动由教研组统一组织,初中各年级语文教师具体指导。倡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注重课外积累。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在阅读中丰富语文知识,锻炼写作能力,培养审美情趣,提高语文素养。
鼓励学生走进图书馆、阅览室广泛阅读,可开展“读书漂流”活动,读书交流活动。教师要积极引导,向学生推荐优秀文学作品,要求学生做读书摘录,并及时评价(附表一)。各班级、教研组每月评选优秀读书笔记展示。
二、组织开展各类语文活动,丰富学生语文学习生活。
择机开展主题“征文”评比活动(重要节日、我读《》等),激发学生读书写作热情。开展朗诵比赛、演讲比赛、手抄报评比等活动,以丰富学生语文学习生活,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三、研习语文新课标,把握语文教育宗旨。
印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学校购买配发课标解读资料。由教师在工作之余认真研读,结合日常教学谈学习和践行新课标理念的体会。
四、开展“专题作文”教学研讨活动
为提高作文教学的针对性,加强初中各年级作文教学的衔接,举办“专题作文”研讨活动。研究各学段作文要求,反思我校学生作文
实际,分析课本例文特点,开展“专题作文”教学,以期为教师提供一条可复制推广、能课延续拓展的作文教学思路,为学生提供一种、操作性强、效果明显的写作模式。活动以学生课前写作、教师公开课展示、教研组课后研讨、推广改进的方式进行。
五、定期开展学科交流活动
1、每月组织一次集体备课。教师选择近期将要上课的课题,写好教学设计,复印后分发至其他老师,各教师认真阅读该教学设计,准备集体研讨。集体研讨中,任课教师阐述教学设计思路,其他教师提出建议。
2、交流经验。教学反思是积累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方法。初中语文教研组成员分属不同年级,办公地点较为分散,影响了日常教学交流。鼓励教师及时记录日常教学中的经验和困惑,每月由教研组整理后分发给各个老师,在集体备课期间交流研讨,推广经验,集思广益。(附表三)
城西桥学校中学语文教研组
2013-9-8
附表一:
城西桥学校“书香校园”读书笔记
班级:姓名:周次:篇目/书名:词海拾贝:
佳句采撷:
读后有感:
教师评价:
附表二:
城西桥学校中学语文组集体备课记录表
姓名集体备课时间年月日
授课教师年级课题课时教学设计
教师建议
教研组研讨共识
附表三:
语文沙龙
教师姓名任教年级时间教学经验
教学困惑
9.周记学语文的乐趣600字 篇九
语文是一瓶甘淳的美酒,使我陶醉不已;语文是一潭清水,洗去人们心上的污点;语文是一束灿烂的光,是我得到无限的力量,勇敢想,向未来进发。您身上的知识永远也学不尽,希望您这个好朋友悠远在我的身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想必您就是我的良师好友吧。
当我在讲台上准备演讲的时候,我会发抖,甚至讲话也一振一振的,咬字不清。这时,你就会说:“你行的,相信自己行,才能我能行。你练了那么久难道要前巧尽废吗来,在台上展现你亮丽的风采吧!”这时,我的信心就马上大增。“对啊,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我练了那么久,难道到了现在才退缩,这很不值。”我心里想着。于是我就把心一横,下定决心做好。接着我就在台上展示了我的水平。完后,台下的同学都热烈地为我鼓掌。我高兴极了,不是因为同学的鼓掌,而是我突破了心中的关卡。
语文,你是一个顽皮而忙碌的孩子。在现在,我到处都会看到你忙碌的身影。你很负责,你为我们人人都提供了一个到处是知识的环境。你让我学到了“开卷有益”的看法。我和语文一起感受生活,聆听生活,学习生活。希望以后我能学到你更多的知识。我和语文的故事将延续到未来的尽头。
10.高中生如何学语文 篇十
常听到有同学抱怨,说语文学习没规律,学了跟没学一样,甚至学了还不如不学。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出现这样的抱怨并不奇怪,因为语文学科有它的特殊性,但这绝不意味着语文可以不用学。语文是一个人一生离不开的工具,它将影响到你事业的发展和生活的质量,更何况高考要考语文呢?所以,我们不仅要学语文,而且必须学好语文。高中生如何学好语文?这里我送大家三句话。
第一句话:学习语文必须在读书上下功夫。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还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语文,不能不读书!不读书,就谈不上任何的学习;不读书,就无法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不读书,更不可能有丰富的人文素养。
我以为:对于那些精彩的语段和名篇,在这读书的“读”上更应注重朗读。大家知道以前有一种针对我们学生的可以把声音存储下来并且重复播放的机器,这种机器就叫复读机,复读机的原理实际上就是放大自己读书的声音,让复读机对准自己的耳朵,不断强化声音对大脑的刺激,用声音来调动大脑的认知和记忆。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朗读的东西多了,不光舌头顺溜,大脑也顺溜,人自然就能出口成章了。所以,朝读课上希望同学们不要读得有气无力,更不能不开口,而应放声朗读。多读多背,自然能打好语文学习的根基。
读书,不是万能的,但不读书,是万万不能的。有人说,“读书是学习语文的第一要务”。那么,都要读些什么书?学好语文,首先要“读”课本,学好课本。这是前提。单说文言文阅读部分,高考所选文言材料都出自课外,但其中所考查到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基本上都能从语文课本中找到源头,就看你会不会迁移。所以同学们一定要加强课本的学习,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因为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当然,光读几册教材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常说,语文学习“课内打基础,课外下功夫”,在学好语文课本的前提下,我们还必须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这其中包括我们手头都有的语文读本及其他报章杂志等等)。说到读本,不能不让人想到05年高考作文题。
2005年高考湖北卷作文题是一道材料作文题,要求针对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一段文字,写自己的感悟。这则文字论述了诗人观察和表现宇宙人生的态度和方法,其中心是八个字:入乎其内,出乎其外。这一理论适用于读书、作文、为人、处世等方方面面,意思是做任何事情必须能钻进去也能跳出来,如读书要能“入”能“出”,既能深入进去,又要从书中跳出来,活学活用,而不死读书。可是当年,很多考生读不懂这段文字,只是在文中片面地谈“入”或谈“出”,有的考生则不明材料中“内”、“外”的含义,在文中大谈内因外因的辩证关系等。而05年高考作文的这则材料不是出自别的什么读物,正是出自当时每位高中毕业生手头都有的高中《语文读本》第五册(现在这则材料在《语文读本》第四册)。
考生之所以读不懂这段文字,就是因为读书不够多,知识面不够宽。而读不懂这段文字,考生的作文就会偏离题意。“立意一偏,塌了半边”,在高考语文评卷中,偏离题意的考场作文按规定只能列入四类,得分往往低得令人吃惊。想必不少同学已经从本学期期中考试漫画作文“他已经跌了十个跟斗”的得分中感受到了这一点。不少同学不是没有理解漫画“要勇于实践”的意旨而在文中大谈“父母教育孩子要学会放手”吗?
再拿2009年高考的半命题作文“站在的门口”来说吧。这道连初中生甚至小学生都能做的文题,为什么我们有些高中毕业生得分并不高?从阅卷情况看,得分不高的作文多表现在内容单薄,泛泛而谈。得分不高的作文还表现在材料陈旧,毫无新意。在作文中用来支撑观点的论据,不是庄子、司马迁,就是陶渊明、苏轼,完全没有鲜活生动的现实内容和感悟社会的理性思考,就会使得作文缺少真情实感。造成09高考作文得分不高的这两种表现,集中到一点,就是我们有些考生没有在读书上下足够的功夫。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对于我们读书而言,源头活水就意味着那些有生命力的书或文章。只要那些文字能激起心灵浪花,只要它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不管是经典还是时文,都应成为我们读的内容。
第二句话:学习语文应该养成积累和梳理的习惯。
高中语文学习必须养成多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习惯包括勤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勤查词典资料的习惯,勤于朗读背诵的习惯,勤于写作日记的习惯以及积累和疏理的习惯等等。良好的习惯一经养成,将是人的一生中一笔巨大的财富,终身享用不尽。这里,我着重谈一谈积累和疏理的习惯。
前边我们说到读书是语文学习的第一要务,那么积累呢,它是保证读书有效的根本途径。语文学科涉及面广,系统庞大,需要大量点点滴滴的积累。没有必要的积累谈深层次阅读那是一句空话。这积累不光是作文素材的积累、思想的积累,还包括字词句的理解、文学常识的识记以及精彩语段和名篇的背诵默写等等。
2007年高考作文要求谈“母语”,请问,你对“母语”一词有多少认知?如果缺少应有的积累,会不会也像当年有些考生那样将母语理解为母爱甚至理解为妈妈的话呢?在有些考生看来,母语的“母”不就是母亲、妈妈吗?母语的“语”就是话,“母语”不就是妈妈的话吗?由此写到妈妈在我上幼儿园时对我说的一句话一直影响到我读高中。这种对于“母语”的理解真让人啼笑皆非。这里我以“母语”一词为例是说一定要关注字词的理解和积累。对字词的积累不光能帮助我们有效地解答字音字形题,还往往直接影响到作文的审题。
本学期期中考题第21题要求从高中语文课本第四册第一单元所选的四篇小说中选一个人物,仿照示例作出评点。有些同学偏要选写第二单元中出现的林冲、杜十娘和林黛玉,结果这道5分题拿了个0分,真冤哪!我想,这里固然有审题不准的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有的同学根本不知道第一单元都有哪些篇目。这就是文学常识积累不足的表现。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高二年级打算在下个月中旬举行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的识记比赛,其目的就是帮助大家强化知识积累,希望大家做好充分准备。
俗话说“挖到篮子里才是菜”,意思是说,很多知识,你只有记住了才对自己管用。俗话还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书到用时方恨少”。只有积累丰厚,才能得心应手为我所用。没有积累,我们就只能像猴子,捡了西瓜,丢了包谷,永远也不能成为大家。
我们有时也知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各种资料积累了几大本,但到用的时候却是茫然无措,这又是什么问题?我告诉大家,这是在梳理上出了问题。平时积累了,但不注意盘点自己的积累。这样一来,积累的资料就像是一盘散沙,杂乱无章;由于疏于梳理,记忆不牢,要用的时候还得临时抱佛脚,再去自己积累的海洋中捞那根紧急需要的绣花针,这又如何能够捞到?
那么,积累和梳理之间到底是个什么关系?打个比方,“积累”就是拣拾散落在各处的“珍珠”,而“梳理”就是要用红线把这些“珍珠”串起来。语文学习,积累是前提,但光有前提不够,还得有科学合理的梳理方法。“大浪淘沙始见金”,真正的黄金隐藏在黄沙之中,需要我们不断梳理、筛选。语文学习的过程正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梳理的过程。
第三句话:在广泛的应用实践中学习语文。
学习语文最终是为了用语文,当然也可以说是享受语文。“生活处处皆语文”,看报刊杂志,听电台广播,读中外名著,赏名胜古迹,游名山大川,都可以学习语文。从打电话到接待客人,从写留言条到写申请书,从看电视广告到看电器说明书,无一不是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运用。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
正因为如此,近年来高考语文试题越来越贴近生活,越来越关注社会热点。如被称为高考语文试题试验田的第六大题,年年试题翻新。近些年就考到了拟写串联词,拟写对联,拟写公益广告辞,要求为某一个人物写颁奖词等等。
如何在广泛的应用实践中学习语文?这里套用《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一句话——学习语文要“处处留心,时时在意”。收看收听广告时,可以思考该广告的优劣利弊,来一番评头论足。看电视时,要学会找茬。如看哪些明星读错哪些读音,字幕上用错了什么字,看编导用错了什么典故。看一些有益的节目如《百家讲坛》《今日说法》等,从中学会寻找作文素材,写作时有话可说。还要学会跟周围的人交流,从中学一些有意味的话语,并做好记录,我们就会知道一些很普通很朴素的人说出的话也是很有意思很深刻、值得学习的。当这些都成为我们的自觉行为时,何愁我们的语文能力不能提高?
当我们很随意地学习的时候,依着自己的兴趣学的时候,学习从来都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做生活的有心人,做语文学习的有心人,善于利用生活中的零碎时间学习语文,零敲碎打,看一点,记一点,就会在不经意中建造自己知识的高塔,从而将语文学习变成非常有趣的事情。
【博学积累学语文】推荐阅读:
博学班级文化建设论坛活动总结06-14
9月初中国旗下讲话稿:博学明德、强身励志10-26
写作重在积累06-20
课外成果积累09-01
古诗积累习题09-14
古诗句积累11-15
《积累?运用八》11-27
词句积累教案12-11
高中语文知识积累06-14
初中作文素材积累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