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游戏与玩教具研究(精选10篇)
1.幼儿园游戏与玩教具研究 篇一
1、幼儿园玩教具制作与环境创设 作者:王燕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第1版(2014年8月1日)丛书名: 高等教育学前教育专业规划教材
2、学前儿童玩教具制作 编者:李金娜 , 杨三军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第1版(2008年3月1日)丛书名: 学前教育专业系列教材,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
3、学前儿童玩教具制作 编者:李金娜 , 赵霞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第2版(2012年7月1日)丛书名: 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学前教育专业系列教材
4、学前儿童玩教具设计与制作 编者:崔庆华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第1版(2014年2月1日)丛书名: 全国职业教育学前教育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5、全国幼儿园优秀自制玩教具选编(套装上下册)编者: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作者),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儿童工作部(作者)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第1版(2012年2月1日)丛书名: 幼儿园教育活动参考资料
6、幼儿园环境创设:与挂饰牵手平装 – 2011年7月1日 编者:周蔓
出版社: 江西美术出版社;第1版(2011年7月1日)丛书名: 幼儿园环境创设
7、幼儿园环境创设•与区域互动:幼儿园区域活动指导平装 – 2009年11月1日 编者:周蔓
出版社: 江西美术出版社
8、与墙面对话:幼儿园主题墙饰创意(幼儿园环境创设)平装 –编者:周蔓
出版社: 江西美术出版社;第1版
9、幼儿园区域设置与环境材料平装 – 2012年5月1日 编者:空军直属机关蓝天幼儿园
2009年11月1日 出版社: 蓝天出版社;第1版(2012年5月1日)丛书名: 空军直属机关蓝天幼儿园幼儿教育系列丛书
10、幼儿园环境创设(区角设计)平装 – 2010年8月1日 编者:周宗清 , 陈志超
出版社: 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11、幼儿园区角设计素材大全(上)(下)平装 – 2011年4月1日 编者:刘伶露 普显惠
出版社: 湖北美术出版社;第1版(2011年4月1日)丛书名: 开心幼教
12幼儿教师工作助手丛书·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与活动设计方法平装 – 2014年3月1日
编者:王微丽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第1版(2014年3月1日)丛书名: 幼儿教师工作助手丛书
13、大夏书系·全国幼儿教师培训用书:幼儿园环境设计与指导平装 – 2013年6月1日
编者:陈慧军 , 张肖芹 , 朱家雄(丛书主编), 张亚军(丛书主编)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版(2013年6月1日)丛书名: 大夏书系
14、小区域大学问: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与活动指导平装 – 2013年3月1日 编者:董旭花 韩冰川 王翠霞 刘霞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第1版
15、学前教育教师系列用书:在墙面环境中学习习近平装 – 2011年11月1日 编者:应彩云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第1版(2011年11月1日)丛书名: 学前教育教师系列用书
16、幼儿园教育活动运用丛书:幼儿园环境创设指导与实例平装 – 2013年5月1日
编者:汤志民 王振宇(丛书主编)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版(2013年5月1日)丛书名: 幼儿园教育活动运用丛书
17、纸艺: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资源库平装 – 2011年11月1日 编者:孔起英 季红
出版社: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1版(2011年11月1日)丛书名: 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资源库
18、环境创设与制作创意宝典(套装共2册)平装 – 2010年10月1日 编者:日本学习研究社 , 丹伊田弓子(合著者),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译者)、19、玩美幼教•幼儿园变废为宝1平装 – 2007年12月1日 编者:日本学习研究社(作者), 赵晓明(译者), 刘晓燕(译者)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幼儿园环境布置与设计:春夏秋冬季篇 编者:小公主(插图作者), 小王子(插图作者)出版社: 湖北美术出版社
21、幼儿园环境布置系列•幼儿园活动区角设计平装 –编者: 张卫(作者), 张卫(编者), 等(编者)出版社: 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9年8月1日
2.幼儿园玩教具制作 篇二
前言:
随着我国学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学前教育专业人才需求呈现高层次、专业化、特色化、应用型的发展趋势。而玩教具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于幼儿与教师来说有着重大的意义。因此,培养学生的玩教具制作技能,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内容。编写一本紧贴学前教育实践需要,适用于学前教育专业本、专科学生学习及幼儿园教师专业技能提升,系统、实用、有创意的幼儿园玩教具制作的教材是我们对学前教育一份执着的追求。
本教材总共六章。第一章是幼儿园玩教具概述,主要介绍玩教具发展历程、玩教具对于幼儿发展的意义以及幼儿园玩教具制作的原则。第二章到第六章分别介绍了粘土材料、布材料、纸材料、废旧材料、乡土材料玩教具的制作。本教材以实用性为编写导向,每章节详细介绍了不同材质的幼儿园玩教具制作方法与技巧,并以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需要为线索,编排各种各类幼儿园玩教具制作过程的图片与文字分解步骤,以便于广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与一线幼儿教师的练习与参考。
在本教材编写过程中,许多专家、同行给予了宝贵的意见,在此表示深切的感谢!由于作者水平与时间有限,教材难免有疏漏和不当之处,敬请教材使用者多提宝贵建议。
编者
2015年X月X日
注:四、五、六三章可以请老师合作,谢谢。
目录(体例)
第一章:幼儿园玩教具概述 内容概要、学习目标 第一节:认识玩教具
第二节:玩教具对幼儿发展的意义 第三节:幼儿园玩教具制作的基本原则
第二章:粘土材料玩教具制作 内容概要、学习目标
第一节:粘土材料概述(分类特点、用途、使用工具、调色技巧、基本造型技巧)第二节:美食街(主题介绍、制作过程分解、练习与拓展)第三节:卡通乐园(主题介绍、制作过程分解、练习与拓展)第四节:海底总动员(主题介绍、制作过程分解、练习与拓展)第五节:植物世界(主题介绍、制作过程分解、练习与拓展)
第三章:布材料玩教具制作 内容概要、学习目标
第一节:布材料概述(材料分类、用途、使用工具、基本缝纫技巧)第二节:娃娃家(主题介绍、制作过程分解、练习与拓展)第三节:果蔬乐园(主题介绍、制作过程分解、练习与拓展)第四节:小舞台(主题介绍、制作过程分解、练习与拓展)第五节:我爱运动(主题介绍、制作过程分解、练习与拓展)
第四章:纸材料玩教具制作 内容概要、学习目标
第一节:纸材料概述(材料、用途、使用工具、分类技巧)
第二节:缤纷纸花(主题介绍、制作过程分解、练习与拓展)
第三节:快乐纸偶(主题介绍、制作过程分解、练习与拓展)
第四节:创意纸贴画(主题介绍、制作过程分解、练习与拓展)
第五章:废旧材料玩教具制作 内容概要、学习目标
第一节:废旧材料概述(材料分类、用途、使用工具)
第二节:废纸杯纸盘大变身(主题介绍、制作过程分解、练习与拓展)第三节:废纸箱纸盒大变身(主题介绍、制作过程分解、练习与拓展)第四节:废旧瓶罐大变身(主题介绍、制作过程分解、练习与拓展)第五节:废报纸大变身(主题介绍、制作过程分解、练习与拓展)
第六章:乡土材料玩教具制作 内容概要、学习目标
第一节:乡土材料概述(种类、用途、使用工具)
第二节:树叶玩教具(主题介绍、制作过程分解、练习与拓展)第三节:竹木玩教具(主题介绍、制作过程分解、练习与拓展)第四节:果蔬玩教具(主题介绍、制作过程分解、练习与拓展)第五节:蛋壳玩教具(主题介绍、制作过程分解、练习与拓展)
第一章:幼儿园玩教具概述
内容概要:
本章共有三节内容,第一节的主要内容涵盖了幼儿园玩教具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并对幼儿园玩教具在不同纬度进行分类,简要回顾了玩教具的发展历史。幼儿园玩教具最终的使用者和受益者是幼儿,幼儿园教师制作各种玩教具最终是为了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本章第二节主要从幼儿身心、语言、行为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发展论述了幼儿园玩教具对于幼儿发展的意义。本章第三节的内容明确了幼儿园玩教具制作的原则。首先安全环保性原则是前提性原则,然后幼儿园玩教具的制作坚持教育性与科学性、趣味性、创新性、因地制宜性等原则。把握这些基本的玩教具制作的原则,才能为幼儿设计并制作出符合他们发展需要的各种玩教具。
学习目标:
1、了解玩教具的定义及“可玩性”与“教育性”这两个基本特征,掌握幼儿园玩教具分类的维度,了解玩教具发展的简史。
2、理解玩教具对于幼儿发展的意义。
3、深刻理解并掌握幼儿园玩教具制作的原则。
第一节:认识玩教具
一、玩教具及其基本特征
游戏是幼儿的生活, 玩具是他们亲密的伴侣。对于幼儿来说“,玩具”可以是任何东西。幼儿探索他们手边可及的每一样东西, 并且可能把每一样东西都变成可玩的“玩具”。通常我们把成人专门为儿童制作的、供儿童游戏之用的物品称为“玩具”, 以区别于自然的、非专门制作的“游戏材料”。“教具”一般是指“教学时用来讲解说明某事某物的模型、实物、图表和幻灯等的总称”。主要用作教学的辅助物。“寓教于乐”一直是人们对于教育、尤其是年幼儿童教育的理想。自 17 世纪英国思想家洛克发明了识字积木, 率先尝试把玩具和教具合为一体以后, 各种各样“以帮助幼儿学习和理解某种知识、概念和原理为目的”的“教育性玩具”层出不穷。所以,“玩教具”也称之为“教育性玩具”,则是把玩具“用于提供幼儿游戏的特性”和教具“用于教的目的”合为一体,以帮助幼儿能愉快的学习和理解某种知识、概念和原理。在学前儿童教育活动中,教玩具是指学前儿童在游戏和学习活动中使用的教具、玩具。它是借助一定物质材料,依据一定的设计要求,通过工业化生产或手工制作而完成的,适合于不同年龄、层次、智力类型的儿童需要的开发智力、锻炼体魄、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游戏娱乐工具。因此,玩教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可玩性”,二是“教育性”。
“可玩性”:玩具对于儿童之所以具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就是由于它好玩、有趣。玩具是为游戏而制作, 为玩而产生的, 所以作为娱乐、游戏的工具的玩具必须具有“可玩性”。“可玩性”是玩具的本质特征。
“教育性”也应是玩具制作者必须考虑的内容, 玩具在它产生的时候, 虽以儿童玩耍为主要目的, 但同时也渗透着成人希望通过玩具让儿童学习生活技能的目的, 如原始人做小弓箭玩具时, 这些玩具用来模仿成人打猎的活动, 反映着当时社会人们的劳动, 所以玩具从产生开始就具有附带的教育目的, 这也许就是我们常称它为玩教具的理由,这个玩教具称呼更确切地应是玩具具有教育目的。所以“教育性”与“可玩性”是密不可分的, 没有“可玩性”也就谈不上“教育性”的发挥, 当然,“可玩性”很强的玩具如果“教育性”太差也是不可取的。所以,真正意义的玩教具应是寓教于乐的。
二、玩教具的分类
幼儿园的玩教具从生产角度可以划分为幼儿园自制玩教具与工业成品玩教具。而自制玩教具又可以分为成人制作的玩教具和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制作的玩教具。
按照功能对幼儿园玩教具进行分类是最常见的分类方式。从幼儿发展的角度,可将玩教具分为:丰富幼儿知识、发展幼儿智力为目的的智力玩教具;引发幼儿回忆与模仿动作为目的的象形玩教具;培养幼儿求知欲和探索精神的科教玩教具;培养幼儿创造力和意志品质的建构玩教具;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表演类玩教具以及满足幼儿对声音、旋律、与节奏兴趣的音乐娱乐类玩教具。从教育实践与教育形式的角度,可将幼儿园玩教具分为:运动类玩教具、角色类玩教具、建构类玩教具、益智类玩教具、科学探究类玩教具、美劳类玩教具、表演类玩教具。
按玩教具制作使用的主要材料进行分类,可分为纸质玩教具、竹木玩教具、布绒玩教具、土质玩教具、塑胶玩教具等。
三、玩教具发展简史
学前儿童玩教具的历史和人类文明一样源远流长。经考证发现距今一万年前的新时期时代已经出现了原始的陶制玩具。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历史过程中,玩具的发展与当时社会的经济、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生活水平以及不同地区、民族风情密切相关。无论在古代东方还是西方,都出土了不少古代时期的玩具。考古学家在3500年前的古埃及的古墓中发现由粘土、木头、兽骨、象牙等材料制成的“玩偶”。在中国,大汶口遗址出土了5000年前的第一套玉制玩具、第一套几何玩具“跑马岭梯形石”,在半坡遗址发现的陶球和石球,在河姆渡遗址发现的石陀螺、房屋模型玩具等。东汉王符所著的《潜夫论浮侈篇》是我国最早记载玩具的书籍。
在中国民间,玩具俗称“耍杂”、“耍货”,民间玩具作为中国民间艺术的独特形式,是我国传统艺术的文化瑰宝。例如:拨浪鼓(如图1-1所示),其主体是一面小鼓,鼓身和鼓柄多为木头或竹子,鼓面用羊皮、牛皮等制成,鼓身两侧缀有两枚弹丸。转动鼓柄时,弹丸甩动敲击鼓面,发出“咚咚”的声响。拨浪鼓的历史很古老,早在战国时期就有形状类似的物品出现,《诗经》中也有相关记载。拨浪鼓最早是作为一种乐器,在仪式中演奏宫廷雅乐,流入民间后,就演化为民间的音响器具。古代的货郎就经常摇动着拨浪鼓,走街串巷招徕顾客。由于拨浪鼓具有一定的娱乐色彩,因此逐渐成为儿童的玩具。南宋画家苏汉臣所做的《五瑞图》中,就表现了儿童玩拨浪鼓的情景。布老虎(如图1-2所示)可以说是中国布制玩具中的代表,因为它和我国的民间风俗有着密切关系。由于老虎身躯高大,体态矫健,威风凛凛,因此被奉为“百兽之王”。古时的人们常常以老虎为原型,缝制虎头帽、虎头鞋,人们希望借由鞋,希望儿童穿戴后能像老虎一样勇敢威猛。布老虎头大眼大,模样威武,却又不失天真和稚气,憨态可掬,深受儿童的喜爱。兔儿爷(如图1-3所示)是一种流行于北京城的中秋节令玩具。
人们就用泥塑造出打扮各异的兔首人身像,尊称为“兔儿爷”。兔儿爷既是每年农历八月十五的供奉之物,又是儿童的中秋节玩具。有些兔儿爷的肘关节和下颚能够活动,俗称“吧嗒嘴”,更受儿童喜爱。《燕京岁时记》记载:“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传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
图1-1
图1-2
图1-3
近现代,伴随着工业革命与科技的发展,玩教具的品种在款式、工艺、装饰、材料等方面都得了大大的发展,技术的革新使玩教具的发展走向现代化、批量化、科技化。20世纪50年代以后,电视的出现和社会商业化程度的提高,使得一些传统玩具日渐衰落,幻象玩具,例如泰迪熊、米老鼠等占据了儿童游戏的主导位置。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技术使玩具的形式和功能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玩具的高科技化成为儿童玩具发展最重要的趋势之一。
第二节:玩教具对幼儿发展的意义
幼儿园教育是儿童的启蒙阶段,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决定了游戏和玩教具是幼儿阶段认识世界,实现身心发展的主要途径和学习方式,是幼儿自发的自然状态下的主要学习资源,也是实施幼儿园教育最基本的途径和手段。游戏是幼儿的生活,玩具是幼儿亲密的伴侣,利用玩具进行活动和游戏是幼儿的天性。让幼儿在活动中和玩教具操作中学习、探索、发现,不仅能丰富知识经验,有助于认知能力的发展,还有利于意志品质和个性的形成,有助于爱学习、爱探究的良好动力特征的形成,有助于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富有个性的发展。因此,玩教具不仅对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幼儿的发展有着多方面的重大意义。
一、玩教具对幼儿身体发展的意义
玩教具是按幼儿发展需求设计的玩具,其中包括针对幼儿机体发展,例如视觉发展的玩具有气球、识图类玩具,嗅觉发展的识别醋、酱油等味道的教具,针对听觉发展的玩具有敲打类玩具、手摇铃等和体能发展的运动类玩具,如学步车、球类、户外运动类等。这类玩教具在不知不觉中锻炼幼儿的各类机体和感官,使孩子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去锻炼自己。幼儿园教师利用玩教具使幼儿在充满自由和快乐的运动中提升其体能和协调性,使他们在游戏中体验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增强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二、玩教具对幼儿心理发展的意义
首先,玩教具的使用能够使幼儿不再孤单,增强自身幸福感。玩具是幼儿最重要的朋友,而玩教具则是能够帮助孩子成长的“好朋友”。现在社会中,有很大一部分孩子不能够很好地与伙伴合作和沟通。而在把玩合作类玩教具时,幼儿能通过角色的扮演接触真实世界,学习与朋友和睦相处的技巧,学会分享、竞争和解决问题,学会如何在所处的环境中更受欢迎,能够更好地去构建自己的“朋友网络”。其次,玩教具能满足幼儿好学、好问、好探索的心理特点,能锻炼孩
子的求知欲。幼儿在早期成长过程中对事物的来源、用途、功能、结构等保持极大的兴趣。他们在期望得到家长解答的同时更喜欢用双手去发现,去尝试,寻求这份心底的神秘,而玩教具能最大限度的满足孩子此时的心愿。最后,玩教具的使用能增强亲子交流,让孩子在更温暖的环境中成长。父母充当知识的引导者和帮助者,孩子主动建构和接受知识。通过对于现实情境的重现,儿童不断体验、创造场景和情节,从而使孩子能有一个较为积极、健康的心理。
三、玩教具对幼儿语言发展的意义
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要重视儿童语言运用的要求,有效利用玩教具是引导幼儿达到这个目标的关键。学前期是儿童语言初步发展的关键时期,正确使用玩教具能够使幼儿在这个“有效期”内更快、更有趣地接受和学习语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家长、老师和孩子共同配合,把知识学习和能力提高化解在平日课堂和日常玩耍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孩子学习语言的能力例如音乐类玩教具,不仅刺激儿童的感官,更能刺激幼儿的语言能力;角色扮演类玩教具,构建幼儿与真实世界的联系,通过不同场景中的扮演、交流使幼儿在语言运用上更灵活、表达更为清楚,同时提高孩子的想象力。
四、玩教具对幼儿行为能力发展的意义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心理、智力、思维的发展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在于主体的动作,知识的获取主要依靠学习主体主动获得,配合教师和他人帮助,从而达到预期目标。玩教具体现“做中学”的理论,让幼儿在使用玩教具的同时,发展他们的行为能力。手是幼儿的“外部大脑”,玩教具让孩子动手操作,培养学习兴趣,在此过程中形成刺激、体验,使幼儿能够自己建构知识。在使用玩教具时,儿童遵循一定的游戏规则,在玩耍过程中体验竞争与合作,学习如何与小伙伴沟通和建立友谊,培养幼儿的相互协作和分工,促进其行为能力的发展。
五、玩教具对培养幼儿学习能力的意义
人从出生开始就对自己生活的世界有着强烈的认知欲望,这种好奇心正是终身学习的动力。从孩童时代开始我们面临的教育任务,最重要的是让孩子保持学习欲望,探索世界的兴趣,这将对以后的人生道路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玩教具的使用旨在让枯燥的学习点通过有趣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孩子在快乐玩耍中,自主发现、接受、体验,在收获快乐的同时激起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自主学习、主动思考的能力,从而能够在持续的学习过程中起到加速作用。玩教具可以把枯燥的数学知识配以可爱的图形和有趣的玩法呈现给幼儿,让他们更容易接受,培养学习兴趣;科技类的玩教具可以把物理知识以直观有趣的形式展现出来,使孩子们动手操作、体验,记忆更深刻,理解更深入。玩教具注重幼儿发展的整体能力 的培养,是一种学习能力的注重,并非关注眼前利益,儿童早期的学习知识是基础,更多的是后期成为社会一员所体现的综合能力,玩教具旨在从起点做起,长远规划,在综合学习能力上培养孩子,保持学习的欲望、积极性和好奇心。玩教具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让玩教具成为幼儿成长的好朋友,在幼儿成长的每个时期选取适当的玩教具,充分利用其各项功能帮助幼儿发展,使孩子们在玩中学,做中学,不仅玩好,也要学好,拥有美好的童年和成长前景。
第三节:幼儿园玩教具制作的基本原则
玩教具对于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与幼儿发展的意义与作用重大,幼儿园都很重视玩教具的采购,但是,并不是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所需要的任何玩教具都可以从市场买到。因此,就要求幼儿园教师具有专业的素质、发挥才能,根据本园、本班幼儿开展游戏活动和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自制玩教具,一方面可以弥补市场上商业玩具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为幼儿创造更适宜的游戏和学习条件,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幼儿园教师在玩教具的制作过程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安全环保性原则
幼儿园玩教具制作的“安全环保”原则是第一大原则,也是前提性原则。幼儿年龄小,缺乏生活经验。因此,制作玩教具应当保证绝对的安全,应当参照国家关于玩教具的安全、卫生标准, 确保在材料的使用、操作方法等方面不会对幼儿造成伤害。选用的材料、外形结构设计、制作和使用方法等不会对幼儿身心造成伤害。具体包括如下几方面:其一, 制作玩教具所用的材料不应含有有毒物质,不应使用受过污染的材料,制作玩教具往往较多使用废旧材料,在使用前应当采取适宜的方法对这些材料进行消毒, 确保不会对幼儿的身体健康和安全造成不良影响;其二, 制作玩教具所用的材料和制成品不应有可能割伤或刺伤幼儿皮肤或眼睛的尖锐的角、锋利的边缘, 或有可能夹住幼儿手指、头发或皮肤的裂缝;其三,制作玩教具如果采用电动或机械装置,要防止漏电, 机械部分应牢固地安置于玩教具的腔体中,在任何时候或位置都不会因打开而掉出来;其四, 制作玩教具(包括零、配件,例如玩偶的眼睛、鼻子、扣子, 汽车的轮子等)的体积不能过小,零配件不易松脱,不能带有长线(长度不超过30 公分),以免幼儿因吞食而窒息,或因把玩教具塞入耳、鼻中和因长线缠住脖子、绊倒而造成意外伤害;其五,制作填充类玩教具应注意采用质量较好的填充材料和不易破裂的表面材料,缝制要牢固避免因表面破裂而造成填充物被幼儿误食;其六,制作玩教具要考虑制成品的大小和重量等,玩教具的大小以适合幼儿把握为宜,过分细小和
过重的玩教具都不适合幼儿;其七, 选用的材料应当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二、教育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
玩教具是幼儿最亲密的伙伴, 也是幼儿学习的重要资源, 是幼儿的“教科书”。教育性是玩教具的基本特性之一。在当前我国幼儿园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幼儿园制作的玩教具的“教育性”,应当“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基本精神,鼓励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有益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启迪幼儿智力,辅助教学活动,帮助幼儿认识事物,掌握正确的概念和知识。玩教具的制作的教育性必然离不开科学性。遵循玩教具制作的科学性原则,首先应该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水平、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在制作玩教具时, 要考虑玩教具所承载的知识、概念和原理是否是幼儿在学前教育阶段需要去学习的, 幼儿是否能够真正理解这些知识、概念和原理。另外,玩教具制作的科学性原则还体现在确保玩教具所传递知识、概念与原理的正确无误。
三、趣味性原则
玩教具的“趣味性”原则要求玩教具的制作者以幼儿为中心, 体味“童心”“童趣”。幼儿园教师在制作玩教具的过程不该从成人的审美趣味出发,而是应该注意反映儿童的兴趣、年龄特点和审美趣味等,力求以丰富多彩的造型、色彩、声响吸引儿童。富有“趣味性”的玩教具, 首先要在色彩、造型等外观因素上受到幼儿喜爱, 符合幼儿的审美情趣, 为幼儿喜闻乐见;其次, 在玩法上要能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操作过程有趣,具有可探索性。简言之, 富有“趣味性”的玩教具要“好看又好玩”。
四、创新性原则
幼儿园玩教具制作的“创新性”原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构思新颖。制作的玩教具在外形、结构、使用方法以及所用的材料等方面要“独具一格”或能“推陈出新”。二是有利于幼儿想象和创造。一般来说, 形象性的、开放性的玩教具有利于激发幼儿的想象和创造。例如用生活中的废弃物蛋壳,将蛋壳清理干净,搭配其他材料制作成各种人物或动物的玩教具,也可以鼓励幼儿发挥创造想象,创造各种玩教具。如图1-4和图1-5所示。
图1-4
图1-5
五、因地制宜性原则
制作玩教具还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根据本地区地域特点制作有特色的,如在山区或农村幼儿园可利用自身优势,用秸秆、各种种子、各种农作物等做成有特色特点的玩教具,既新颖又有教育性,彰显了本幼儿园的风格。例如用农村地区随处可见的玉米、土豆等农作物以及柳条秸秆制作各种形象生动精致有趣的玩教具,不仅制作材料丰富,成本低廉,而且散发浓浓乡土气息,质朴实用。如图1-6和图1-7所示。
图1-6
图1-7
内容概要:
学习目标:
第二章:粘土材料玩教具制作
第一节:黏土材料玩教具概述
一、黏土材料及其特点
黏土又作粘土,是颗粒非常小的、可塑的硅铝酸盐,通常用水湿润后可塑性较强。黏土根据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纸黏土、油黏土、树脂黏土、石粉黏土、布黏土等。目前,各类学校教学通常使用纸黏土或超轻黏土。超轻黏土是纸黏土里的一种,简称超轻土,捏塑起来更容易更舒适,更适合造型,是一种兴起于日本的新型环保、无毒、自然风干、深受欢迎的泥工造型材料。超轻黏土具有以下特点在幼儿园被广泛使用并深受欢迎。
1、颜色漂亮
超轻粘土色彩绚丽,颜色种类丰富,且具有很好的调色效果,可以根据调色原则,自由搭配组合,调和各种千变万化的色彩。
2、质地柔软
超轻粘土因其柔软的质地而深受欢迎,经过揉捏,超轻粘土会变得更加柔软、富有黏性、更易于黏合,因此几乎不需要借助白乳胶等黏合剂便可方便有效的进行造型。
3、常温风干
超轻粘土作品通常在常温下便可风干,不需要借助烤箱进行加热或烤制等复杂的工艺。超轻黏土作品风干后,作品中的水分流失,重量是原来的1/4,且作品风干后不会发生变形、变色的现象,更不会出现破裂或变质的问题。
4、弹性较好
超轻粘土不仅质轻,而且还具有相当高的弹性,如果将作品塑造成球形等风干后便可像橡皮球一样富有弹性。
5、重复使用
如果造型失败,可将失败的作品再次整理,重新使用,创造出新的、满意的黏土作品。当超轻粘土变硬时,可加入少量的水,便可让你黏土恢复柔软的手感。
二、制作工具介绍
黏土造型需要使用到的工具较多,常用的包括:保鲜膜、擀棒、剪刀、牙签、白乳胶、小喷水瓶、三支工具组等。
1、保鲜膜:在黏土作品制作的过程中,可采用保鲜膜包裹没有用完的超轻黏土,以防止黏土变硬而无法使用。
2、擀棒:用于黏土作品造型中制作大面积的,厚度比较均匀,表面光滑的部分。
3、剪刀:用于黏土作品造型中的剪切。
4、牙签:用于黏土作品的扎孔、连接以及细小部件与主体的黏合,例如眉毛、胡须等。
5、白乳胶:用于黏土作品的粘接与加固。
6、小喷水瓶:用于让变硬的超轻黏土加水,重新恢复柔软。
7、三支工具组:用于黏土作品切、刻、压、挑等基本造型。
三、调色技巧
技巧
调色手法
四、基本造型技巧
第二节:美食街
一、主题介绍
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和区域活动中经常会设置关于美食的主题,此类主题联
系幼儿的实际生活,是幼儿园中幼儿非常感兴趣的主题之一。黏土这类材料,颜色绚丽多样,用于制作各类“美食”的玩教具,不仅造型逼真,而且可以反复使用。本节内容主要介绍利用黏土材料制作的幼儿常见并喜欢的各类“美食”的玩教具。
二、制作过程分解
1、汉堡套餐
2、三明治
3、甜甜圈
4、棒棒糖
5、饼干
6、小蛋糕
三、练习与拓展
第三节:卡通乐园(主题介绍、制作过程分解、练习与拓展)
1、龙猫
2、玛卡巴卡
3、凯蒂猫
4、第四节:幸福一家人(主题介绍、制作过程分解、练习与拓展)
第五节:果蔬大联盟(主题介绍、制作过程分解、练习与拓展)
内容概要:
第三章:布材料玩教具制作
学习目标:
第一节:布材料玩教具制作概述
一、材料介绍:
布材料玩教具所涉及的材料种类有很多,幼儿园布类玩教具的材料主要有不织布、毛绒布、日常各类废旧布料等。以下将详细介绍幼儿园布类玩教具的材料及
其特性用途。
1、不织布:不织布,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而构成,是新一代环保材料,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不助燃、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如多采用聚丙烯(pp材质)粒料为原料,经高温熔融、喷丝、铺纲、热压卷取连续一步法生产而成。因具有布的外观和某些性能而称其为布。[1]
优点:质轻:以聚丙烯树脂为主要生产原料,比重仅0.9,只有棉花的 不织布成品不织布成品(4张五分之三,具蓬松性,手感好。
2.柔软:由细纤维组成(2-3D)轻点状热熔粘结成型。成品柔软度适中,具舒适感
3.拨水、透气:聚丙烯切片不吸水,含水率零,成品拨水性佳,由100%纤维组成具多孔性,透气性佳,易保持布面干爽、易洗涤。
4. 无毒、无刺激性:产品采用符合FDA食品级原料生产,不含其他化学成分,性能稳定,无毒、无异味,不刺激皮肤。
5.抗菌、抗化学药剂:聚丙烯属化学钝性物质,不虫蛀,并能隔离存在液体内细菌及虫类的侵蚀;抗菌、碱腐蚀、成品不因侵蚀而影响强度。
6.抗菌性。制品具拔水性,不发霉,并能隔离存在液体内细菌及虫类的侵蚀,不霉蛀。
7.物性佳。由聚丙烯纺丝直接铺成网热粘结而成,制品强度较一般短纤产品为佳,强度无方向性,纵横向强度相近。
8.在环保方面,使用的大多数无纺布的原材料是聚丙烯,而塑料袋的原材料是聚乙烯,两种物质虽然名字相似,但在化学结构上却相差甚远。聚乙烯的化学分子结构具有相当强的稳定性,极难降解,所以塑料袋需要300年才可分解完毕;而聚丙烯的化学结构不牢固,分子链很容易就可断裂,从而可以有效地降解,并且在无毒的形态中进入下一步环境循环,一个无纺布购物袋在90天内就可以彻底分解。而且无纺布购物袋可重复使用10次以上,废弃后对环境的污染度也只有塑料袋的10%。
缺点:
1)与纺织布相比强度和耐久性较差。2)不能像其他布料一样清洗。
3)纤维按一定方向排列、所以容易从直角方向裂开等等。因此生产方法的改善主要放在防止分裂的改良上。
2、毛绒布:
珊瑚绒(英文名:coral fleece/coral velvet)是一种新型面料。珊瑚绒,顾名思义,色彩斑斓、覆盖性好的呈珊瑚状的纺织面料。它是一种新型面料。质地细腻,手感柔软,不易掉毛,不起球。不掉色。对皮肤无任何刺激,不过敏。外形美观,颜色丰富。常见珊瑚绒均用涤纶纤维DTY150d/288f、DTY150d/144f为原料,丝纤度细,弯曲模量小,因而其织物具有杰出的柔软性。
质地细腻,手感柔软,不起球,不掉色,但由于织造原理会轻微掉毛。吸水性能出色,是全棉产品的三倍。对皮肤无任何刺激,不过敏。外形美观,颜色丰富。是国内刚刚兴起的棉质浴袍替代产品。优点
珊瑚绒采用进口DTY超细纤维为原料制造生产。与其它纺织品相比,其优点特别明显:包括起来是手感柔软,细腻,不掉毛,易染色。
手感柔软:单丝纤度细,弯曲模量小,因而其织物具有杰出的柔软性。覆盖性好:由于纤维间密度较高,比表面积大,因而覆盖性好。
服用性好:由于纤维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因而有较高的芯吸效应和透气性,穿着舒适去污性好:由于纤维织物柔顺,能与被擦拭对象紧密贴合,因而有很好的清洁效果.光学性:由于纤维比表面积大,纤维集合体表面的光反射就差,因此,这种纤维制得的织物,色泽淡雅、柔和。缺点
易起静电,由于织造原理会存在掉毛现象,建议穿着前先过水洗一遍.(冬天皮肤干燥,穿着前可擦润肤霜,或洗涤时使用除静电洗涤液),因要掉浮毛,建议
皮肤易过敏者和哮喘者应避免穿着该面料.
3、废旧布料:
幼儿园经常会采用各类经消毒的废旧布料制作玩教具,这样不仅经济,而且环保。废旧布料包括棉布、粗布、麻布、尼龙布等。
4、辅料:纽扣、填充物
二、使用工具 剪刀、针、线、皮尺、1、手缝针
目前市场上大约有1~15种型号的手缝针。
手缝针的选用方法:针号越小,针就越粗越长;针号越大,针就越细越短。选用手缝针还必须根据面料材质、厚薄的不同及配备的线型来决定。一般用在缝制工艺中常选用1~3号的手缝针为厚面料、粗线;4~8号的手缝针为中厚面料和一般面料、中粗线;装饰工艺选9~12号的手缝针为轻薄面料、细线或绣线。
使用手缝针时选针要得当,针尖要无倒勾,以免戳坏面料纤维。
2、顶针
目前市场上以活口顶针较为普通,它可以使操作者调节大小,使用方便。
手缝工艺过程中重要的是要适应戴顶针。顶针一般戴在右手中指的第一关节或第二关节上,如果不习惯戴它,缝制速度太慢,当面料厚时根本无法进行缝制。
使用顶针时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手指粗细的活口顶针,且表面凹槽均匀,深浅一致,以防在使用过程中手指被扎伤。
3、剪刀
手缝针工艺过程中使用有裁剪刀、普通小剪刀。
裁剪刀一般用来裁剪大块材料,省力、快捷;普通小剪刀只用来剪断线头或小块材料,轻便。
裁剪刀使用需得当,不要用来剪其它物品,以免刀口变钝。同时要求两刀刃不卷口、开合自如、合拢后间隙不要太大,否则剪不断衣料及线头等。
4、针插
针插专为手缝工艺、立体裁剪过程中插针所用。一般可自制而成,大小、形状自定。主要起到用针时拿取方便,不易丢失,携带方便的作用。
一般选用棉织品、绒织品作材料制作为好,填充物要柔软,以防手针插入后滑落、生绣、针尖麽损。
三、基本缝纫技巧
说起手工缝纫,相信大家不管技术熟练与否,都能拿起针线实际操作一番,毕竟谁没有补个袜子,钉个纽扣的经历。在服装学院,手工缝纫针法是服装专业学生首要掌握的缝纫知识,因为在服装制作的过程中,除了采用缝纫机外,手工缝纫也是完成服装整体造型所不可缺的一项技能。并且不同缝制情况下所采用的针法也有讲究。其实这一点与其他手工艺品制作是相同的。为此,小编特意搜集整理了各种不同手工缝纫针法的详细图解,希望能够为服装DIY或者手工艺DIY爱好者提供帮助。1.平针(Running stitch)
这是最常用最简单的一种手缝方法,通常用来做一些不需要很牢固的缝合,以及做褶裥、缩口等。可以一次多挑几针然后一起拉紧线头。平针的针脚距离一般保持在0.5厘米左右。
2.疏缝、假缝(Tacking Stitch / Basting)
和平针的针法一样,但针距较大,这种手缝方法通常用来做正式缝合前的粗略固定,为的是方便下一步的缝合,作用类似于珠针。3.回针、倒针(Backstitch)
针尖后退式的缝法,这是类似于机缝而且最牢固的一种手缝方法。为了防止面料开县,在起始或者总之以及希望缝得结实时所使用的方法。有返回到一个针眼的全回缝,还有返回到前一个针距一半的半回缝。常用来缝合拉链、裤裆、等牢固度要求较高的地方。
4.锁边缝(Oversewing Stitch / Overcasting)
这种方法一般用来缝制织物的毛边,以防织物的毛边散开。5.包边缝(Blanket & Buttonhole Stitch)(上图左)和扣眼缝(上图右):这是两种缝法极为相似,用途和锁边缝一样,但后两者的装饰性和实用性都要更强一些。当然,现在用机器锁边会更方便快捷。6.藏针缝(Drawing Stitch)这是针法在布艺制作中相对用得比较多,能够将线迹完美地隐藏起来,常用于不易在反面缝合的区域
第二节:娃娃家(主题介绍、制作过程分解、练习与拓展)
第三节:果蔬乐园(主题介绍、制作过程分解、练习与拓展)
第四节:小舞台(主题介绍、制作过程分解、练习与拓展)
第五节:我爱运动(主题介绍、制作过程分解、练习与拓展)
第四章:纸材料玩教具制作 内容概要、学习目标
第一节:纸材料概述(材料、用途、使用工具、分类技巧)第二节:缤纷纸花(主题介绍、制作过程分解、练习与拓展)
第三节:快乐纸偶(主题介绍、制作过程分解、练习与拓展)第四节:创意纸贴画(主题介绍、制作过程分解、练习与拓展)
第五章:废旧材料玩教具制作
内容概要、学习目标
第一节:废旧材料概述(材料分类、用途、使用工具)
在幼儿丰富多彩的活动中,玩教具体现出较大的综合性:材料的综合性、功能的综合性,充分发挥了玩教具一物多用、一物多玩的特点。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在制作玩教具时,把玩教具制作和幼儿游戏活动联系在一起,进行综合性的设计。
正如国家伟人邓小平同志所说的一句话:“不管白猫黑猫,捉到老鼠的就是好猫!” 制作和选用教具也要有这种意识,只要是能为幼儿教育服务的,帮助孩子学习消化知识的教具,就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好教具。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能够随时注意观察生活,用发现的眼睛和思考的大脑去面对周围的事物,这样就一定能够发明创造出各式各样、新奇独特的教具,给实际带来意想不到的妙处。让我们传统的“土教具”在新时期幼教中仍然能够光芒四射,威力无比。下面重点谈谈利用身边废旧物品,制作精美教具的体会,与各位分享!日常生活中,总有许多废旧品要遗弃。如果把废旧品变废为宝,利用废旧品的特点制作幼儿的玩教具,就是化腐朽为神奇,不仅可以节约玩教具制作成本,还可以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可以利用的生活废旧品有很多种,包括纸制品,(纸盒、纸箱、旧报纸、一次性纸杯)、塑料制品,(汽水瓶、吸管、塑料纸杯、空药瓶)、金属制品,(铝的啤酒罐、铁皮罐头罐等)、木制品,(一次性方便筷等),等等许多东西都可以拿来充分利用,成为孩子们的宝贝玩具。
利用废旧品制作玩教具的基本步骤是:首先从玩教具的用途出发,选择安全、环保的废旧材料。确定材料后,要想办法清理干净,备用;其次选择合适的工具;然后利用材料的外形、结构、材质特点进行设计玩教具;最后制作。制作完成后要根据使用的效果进行一定的改进。优秀实用的玩教具都是在反复的试验和改进过程中逐渐成熟的。
无论什么材质的废旧物,从改造方式上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方法:原型利用,结构重建和综合利用。
使用工具:合适的废品,胶水,胶带,水彩笔,剪刀等儿童能用的安全工具!
第二节:废纸杯纸盘大变身(主题介绍、制作过程分解、练习与拓展)
二、纸杯电话
两方各拿一纸杯,把线拉直,一方对准纸杯口说话,另一方将纸杯口在耳朵上既可听到声音 1.制作材料:两个一次性纸杯,一根线,一根火柴棒 2.制作原理:声音的传播方式,震动。3.制作方法:
⑴用两个一次性纸杯,在底部中央穿两个小洞。⑵一根半米至一米长的细线一根,将两头分别从外向里穿过纸杯的底部,把火柴棒分两段打结固定好
两方各拿一纸杯,把线拉直,一方对准纸杯口说话,另一方将纸杯口在耳朵上既可听到声音
第三节:废纸箱纸盒大变身(主题介绍、制作过程分解、练习与拓展)
六、电视机
1.材料:废弃的包装纸盒、细木棍、绘画纸、瓶盖。2.制作方法:
(1)把废纸盒前面剪去一方形,装饰粘贴成电视机外壳,并在两侧相对的面上剪四个小孔。(2)取一略小于纸盒宽度的长方形绘画纸,画上上下连接的图画或连环画,纸的长度根据画面的多少确定
(3)取两根比纸盒稍长的细木棍,把绘画纸的两端分别粘在细木棍上。(4)把固定好的木棍和绘画纸从纸盒上盖放进纸盒,细棍的两端分别从纸盒的小孔中钻出。
(5)取两个大小相同的瓶盖,里面填充泡沫板,作为旋钮。把细棍的一段塞进泡沫中心固定。
(6)转动上方的木棍旋钮,绘画纸会向上卷起,成为一个滚动屏幕。电视机外形可以装饰成一些有趣的形象。3.玩具游戏设计:
(1)辅助教师教学,作为能变换的教学挂图。
(2)幼儿自绘图画,在教师的辅助下一起完成电视机的制作和图画的放映(3)为电视配音。在播放连环画时,引导幼儿为故事配音,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四节:废旧瓶罐大变身(主题介绍、制作过程分解、练习与拓展)
1.高跷铁罐
设计思路:从我国传统节日游戏“踩高跷”得到的灵感,制作小朋友可以安全游戏的玩教具。既能发扬我国传统节日文化,还能锻炼小朋友的平衡能力和冒险精神。
制作方法:选取一定的材料可以代替传统的高跷,并有一定的安全保障,所以是用绳索固定在“高跷”上,让小朋友能够安稳的站在高跷上,并且能够自己控制自己脚下的高跷往前
移动。
材料选择:罐头铁罐。因为铁罐比较坚硬,足够支撑小朋友的体重
3.幼儿园教具管理制度 篇三
二、业务园长以教研组为单位,将玩具分法至各教研组,由教研组长分发至各班,并填写班级玩具清单,一式两份,一份自行保管,一份交业务园长保管。学期结束按清单清点班级玩具。
三、各班教师应合理、充分利用玩具,并认真履行保管义务,教育孩子爱护玩具。
四、根据孩子活动需要需增加的玩具,由教研组统一填写申购单交业务园长、园长逐级审核。
五、学期结束时正常损耗的玩具,各班教师需填写玩具损耗清单,以便幼儿园及时清点、添置玩具。
4.小叮当幼儿园玩教具自查报告 篇四
为了提高幼儿园的办学水平,提高保教质量。我园根据教委文件精神认真细致的比对了《幼儿园教玩具配备目录》进行了自查工作。一,比对标准配备:
1、体育类:没有攀登架,爬网,拉力玩具。
2、构造类:没有大型积木和中型积木。
3、角色表演游戏器具:缺少角色游戏器具及模型。
4、科学启蒙类:缺少相应的玩教具。
5、音乐类:缺少相应的教具。
6、美工类:我园配备齐全。
7、图书挂图及卡片:我园配备齐全。
8、电教类:我园缺少投影设备。
9、劳动工具类:齐全
我园通过比对自查,发现问题如下:
1幼儿园购置的玩教具没有造册,不便于查阅。
2、对照目录科学启蒙类没有。
3、在幼儿使用玩具方面,有些幼儿不能正确使用。
4、玩教具的摆放方面不规范。
5、在购置玩教具时忽略了索要国家质量安全认证书。
6、废旧玩教具自制不够重视。
二、对以上问题我园将进行改进:
1、对缺少的玩教具我园将筹措资金进行添置。
2、对玩教具的摆放及正确使用进行文字性的说明。
3、在购置新玩教具时向卖方索要国家质量安全认证书。
4、加大废旧物品的利用,进行玩教具的制作,但原则是废旧物品无毒无害。
在科教书的使用方面我园是按照教委规定选定《多元整合教材》。
小叮当幼儿园
玩 教 具 及 保 教 用 书 自 查 报 告
5.第一幼儿园开展玩教具展示活动 篇五
【杨艳飞】为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提高幼儿园游戏活动开展的质量。11月22日,县第一幼儿园开展自制玩教具展示活动。活动紧紧围绕“一物多玩、绿色环保”的理念,就地取材,变废为宝,充分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进行第二次加工创造,制作出构思新颖、简单实用、形态各异的幼儿游戏器械作品。
活动现场各班老师对玩具制作的目的、适合班级、材料选用和玩法进行讲解,同时由幼儿进行了场操作展示。
展示的自制玩教具题材和内容丰富,涵盖了幼儿园课程的各个领域,利用玩具和游戏对幼儿进行多方面的教育;玩教具就地取材,节能环保,制作方法简单,趣味性、游戏性强,能够培养幼儿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仪式和行为。通过活动进一步更新幼儿教师的教育理念,引导和提高幼儿教师的手动能力,对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促进和谐社会与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具有积极地意义。
自制玩教具的主要要求
1.卫生安全与耐用
可操作性强,有利于幼儿在操作中、摆弄中获得经验;科学有趣,能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3.多功能与可变性
有多种组合的可能,能一物多玩,能激发幼儿的思维;有常规玩法,又有变换性扩展玩法。
4.教育性与艺术性
适宜地蕴含教育目标与内容;通过玩能促进幼儿某方面能力的发展;制作精细,构思巧妙,设计合理、美观。
5.废旧利用与风格独特
6.幼儿园游戏与玩教具研究 篇六
玩教具的定义目前还没有特别明确,一般也被称作教育性玩具。17世纪,英国著名思想家洛克首次将教具与玩具合二为一,此后玩教具就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国内对玩教具的重视程度虽然在不断提高,但与西方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本文对幼儿园自制玩教具的情况作了相应调查,并分析现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一、幼儿园自制玩教具的现状调查设计
我们选择了四家幼儿园自制玩教具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谈话等方法调查这几家幼儿园玩教具的制作和相关使用现状,了解自制玩教具的主要情况,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此次调查一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成功回收180份,回收率达到90%。调查问卷设计的主要方向有玩教具的制作形式、制作目的、制作时间、使用范围及设计原则等。与此同时,对一些教师进行谈话,了解教师在玩教具制作方面的真实想法。
二、调查问卷反映的具体问题
1.幼儿对于玩教具的喜好
在调查中发现,幼儿对于自己参与制作的玩教具兴趣最大,百分比占到46%,最不喜欢的则是购买的玩教具,仅为3%。玩教具的制作不只是单纯为了满足幼儿教育工作,还对幼儿的自身发展有深刻意义。游戏是人的本性和自身人格充分体现的重要途径,人最内在的思想就是在游戏中得以体现的。幼儿园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经常使用玩教具,如果幼儿可以参与玩教具的制作,就能增强自身的学习兴趣,激发自身的创造能力。
2.教师对自制玩教具的态度
通过调查问卷的结果可以看出,教师希望玩教具由专业开发商制作的比例为54.2%,完全不希望自己进行玩教具制作的占27%。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幼儿园教师工作多、负担重。进行玩教具制作需要有一定的创造力和操作力,还需要对幼儿有细微的了解,这会给教师增加额外的负担。
3.幼儿园自制玩教具的效用
参与调查的幼儿园,自制玩教具的具体效用如下: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占83.2%,提高教学活动中的教育价值占70%,从表面的数据来看,自制玩教具达到了教师的制作目的。但通过与教师和幼儿学生的谈话可以了解到,自制玩教具大多只是偶尔在教学中使用,使用率并不是很高。
三、针对自制玩教具的调查结果提出的解决方法
1.加强教师对自制玩教具的认识
自制玩教具对于幼儿教育有很重要的意义和影响,所以教师要加强自身对于玩教具制作的认识。第一,教师要加强玩教具制作方面的理论知识。关于玩教具的理论知识主要有福禄贝尔的“恩物”理论,蒙台梭利的玩教具理论,陈鹤琴的“五指活动”理论、游戏论等。教师通过学习这些相关的理论知识,可以从根本上认识玩教具的意义,更好地开展玩教具的自制。第二,幼儿园要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幼儿园可以围绕玩教具制作的创新性、趣味性、教育性等方面来对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充分认识到自制玩教具对于幼儿教育的现代化发展的推进作用。幼儿园可以向教师介绍其他幼儿园在自制玩教具方面的优秀成果,让教师从中借鉴经验,将优秀的经验与自身的工作实际进行结合,促进自制玩教具在自己教学中的发展和应用。
2.要让幼儿亲自参与到玩教具的制作之中
自制玩教具的过程,教师在很多时候是主体,幼儿往往处于被动,教师要注意在制作玩教具的时候,让幼儿主动参与到其中。幼儿自制玩教具的好处主要有:第一,可以激发幼儿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随机应变的能力。第二,幼儿在进行玩教具的制作过程中,会主动与身边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与合作。这样就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协调学习能力,对他们的社会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第三,幼儿在进行玩教具制作时,教师一般要在旁边给予帮助和指导,这样对于加深师生关系有很大作用。教师和幼儿在玩教具制作的过程中,一起动手操作,可以增进师生感情。
3.让家长参与玩教具制作,实现家园共育
教师让幼儿进行玩教具制作的时候,可以让家长也参与进来,这样能促进亲子关系的形成,让幼儿有良好的家庭氛围,幼儿在这样的氛围中成长,心情愉悦。家庭成员一起制作玩教具,会让幼儿感到亲情的温暖和可贵,家长也可以发现自己孩子的优点和长处,以便日后进行针对性培养。幼儿处在成长的一个关键时期,全家一起制作玩教具,可以促进幼儿对事物的感知和智力因素的提高发展。家长通过参与玩教具制作,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与幼儿园之间开展深度合作,提高幼儿园工作的效率。
7.幼儿园游戏与玩教具研究 篇七
为组织好第三届全国幼儿园优秀自制玩教具展评活动,特制定本活动方案。本届展评活动的主题为:“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倡导游戏活动”。
一、活动目的
1.贯彻《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41号)精神,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相关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充分发挥自制玩教具在幼儿园教育与游戏活动中的作用,鼓励和提倡利用自然材料和日常生活材料开展教育活动,设计制作简单、发展价值大、游戏功能强的玩教具。
3.调动广大幼教工作者因地制宜开展自制玩教具活动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宣传和推广低投入高质量地利用玩教具材料,有效开展游戏和教育活动的经验,搭建广大教师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平台,推动学前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发展。
二、组织领导
在教育部、全国妇联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由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全国妇联儿童工作部、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会同有关部门组成第三届全国幼儿园优秀自制玩教具展评活动组委会,下设专家评选委员会、组委会秘书处,具体负责评选和组织工作。
三、评选范围、分类
1.申报的作品须为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正在使用,由幼儿园教师、学前教育工作者自己设计并简单制作,或对工业化产品进行改造的玩教具, 还包括运用无须制作能体现教育与游戏功能的自然材料和日常材料。工业化生产的玩教具不在本次评选范围之内。2.在第一、二届全国幼儿园自制玩教具展评活动曾获得一、二、三等奖的自制玩教具作品不得申报。
(1)运动类(YD),(2)科学类(KX),(3)3.申报的作品按所应用的领域分类为:建构类(JG),(4)语言阅读类(YUY),(5)美工类(MG),(6)表演类(BY),(7)角色类(JS),(8)益智类(YZ),(9)音乐类(YY),(10)其他类(QT)。作品类别由申报者按照作品的应用领域在以上10类中自行选择,每件作品只能申报一个作品类别。
四、申报要求 1.参评方式
按属地原则,以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参评单位(下称“参评省市”),请各地教育行政部门牵头,教育行政部门、妇联组织及教科研等相关教育团体相互配合,自下而上的组织推荐。2.参评作品及自制玩教具能手候选人
各参评省市可推荐不多于30件的自制玩教具作品,根据条件推荐自制玩教具能手候选人,参加本次评选活动。
3.提交资料的内容
(1)申报参加本次作品评选者需填写《第三届全国幼儿园优秀自制玩教具展评活动参评作品申报表》(下称《作品申报表》,见附件1),申报全国自制玩教具能手者需填写《第三届全国幼儿园优秀自制玩教具展评活动自制玩教具能手申报表》(下称《能手申报表》,见附件2)。《作品申报表》及《能手申报表》可在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网站下载。以上各申报表均需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妇联组织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
(2)各参评省市需向大会组委会提交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届全国幼儿园优秀自制玩教具展评活动参评作品汇总表》(下称《作品汇总表》,见附件3)、《第三届全国幼儿园优秀自制玩教具展评活动自制玩教具能手候选人汇总表》(下称《能手候选人汇总表》,见附件4)。式样如下,采用excel格式,文件可在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网站下载。
(3)各参评省市向大会组委会提交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幼儿园自制玩教具活动的情况介绍(下称《活动情况介绍》),作为评选参评省市组织奖的材料之一。4.提交资料的数量
各参评的作者提供《作品申报表》纸质资料一式2份,《能手申报表》纸质资料一式2份。参评省市编制《作品汇总表》纸质资料一式2份、《能手候选人汇总表》纸质资料一式2份、《活动情况介绍》纸质资料一式2份;以上五类资料的电子文件1套。参评者需提供幼儿利用作品进行游戏活动的案例录像1套。
5.提交资料的格式
(1)以上文字资料一律用A4纸打印,宋体、小四号字。同时提供以上资料的电子文件,在电子文件名称上注明各参评省市和省内序号。文字材料采用word格式文件,照片采用jpg格式且不小于1M。
(2)参评者提供的案例录像采用mpgavirm格式,每件作品所提供的活动录像原则上不得超过10分钟。6.提交资料的时间及方式
各参评省市将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各项申报资料汇总的文本及电子稿,于2014年8月30日前寄送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信封注明“第三届全国幼儿园优秀自制玩教具展评活动申报材料”。
7.不接受申报作品
属于以下任一条的作品为不接受申报作品。
(1)与国家现行法律、法规、道德规范有抵触的作品。(2)涉及食品、药品试剂和饮食安全类的作品。
(3)造成污染的作品,破坏环境的作品,有害于动植物保护、文物保护的作品,危及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的作品。
(4)与《国家玩具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关玩具安全标准(规范、要求)相违背的作品。
五、奖项设立及评选条件
本次展评活动将进行优秀自制玩教具作品奖、自制玩教具能手奖、参评省市团体奖、参评省市组织奖四项评选。
1.优秀自制玩教具作品奖
从教育性、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趣味性、简易性、安全性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对符合获奖条件的参评作品分别评出一、二、三等奖和提名奖。2.自制玩教具能手奖
被推荐人长期以来积极参加自制玩教具活动并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有显著成绩,获得包括本届在内的两次(含)以上二等奖(含)以上的第一作者。
3.参评省市团体奖
获奖作品按照一等奖5分、二等奖3分、三等奖2分,分别计入各参评省市团体总分。团体总分前六名的参评省市获得团体奖。
4.参评省市组织奖
参评省市在组织本地区幼儿园优秀自制玩教具展评活动中,发动面广、深入,组织程序严谨,方法公正、公开、规范,上报了本地组织幼儿园开展自制玩教具活动情况的书面报告。积极参加本届展评活动,组织有序,布展认真,善始善终。在本次展评活动中取得较好成绩。
参评省市组织奖获奖名额不限。
六、评选程序
1.专家评选委员会组织专家对各参评省市报送的材料根据本次展评活动的评选范围和申报条件进行初审,初审结果及参评的有关具体事宜由组委会另发通知。2.通过初审的作品名单将在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网站公示,公示期为30天。在公示期内,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公示的参评作品持有异议,可以书面形式(邮寄或传真)向组委会具名提出(如实提供姓名、工作单位、联系电话)。经查明确有弄虚作假者、或不符合参评条件者,取消其参评资格。
3.各参评省市组织相关人员携带全部通过初审的作品,参加终评和展示活动。因故不能参加终评和展示,且未向专家评选委员会说明原因的,视为自动放弃参评资格。
4.专家评选委员会在阅读作品资料、特别是教育活动案例资料并观看实物展示的基础上进行评议,根据评选条件提出获得一、二、三等奖、提名奖作品及自制玩教具能手的名单,经组委会批准确认。
七、表彰、奖励
1.召开第三届全国幼儿园优秀自制玩教具展评活动总结表彰大会。
2.向获得优秀自制玩教具作品一、二、三等奖、提名奖作品的作者及自制玩教具能手颁发证书。
3.向获得参评省市团体奖的单位颁发奖杯。4.向获得参评省市组织奖的单位颁发奖牌。
5.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妇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妇联下发文件,公布展评结果。
八、知识产权
第三届全国幼儿园优秀自制玩教具展评活动组委会不负责办理专利申请和技术转让事宜。参评作品的作者本人应在申请材料中签字同意主办单位根据需要公开、采用或出版所申报的材料。
九、展示活动
1.由各参评省市负责组成参展团参加第三届全国幼儿园优秀自制玩教具展评活动期间的展示活动。
2.各参展团设正副领队、联络员和展览布置人员。3.按参评省市分区进行展示。
4.各参评省市自行携带保管参展作品。
5.各参评省市负责人负责本参展团人员、物品安全。
十、论坛
组委会将在展评期间举办专题研讨活动,研讨主题和活动安排另行公布。
十一、图册出版
本次活动组委会负责汇编参评的获奖作品。
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35号,邮政编码
100080 电话:010-62514718、62514742 传真:010-62514733 联系人:樊汝来
赵华
网址:
附件:
1、参评作品申报表
2、自制玩教具能手申报表
3、参评作品汇总表
8.幼儿园游戏与玩教具研究 篇八
——蒙台梭利教育理念的园本化实践
一、背景
蒙台梭利教学体系,在中国已经走过了二十多年的历程,许多园所和老师们在不断学习、实践和创新发展的过程中,成就了孩子们美好的童年。
对孩子们的影响、对园所整体的发展、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帮助
二、解读题目《里用蒙氏延伸教具支持幼儿主动学习》——蒙台梭利教育理念的园本化实践
我们是怎么理解幼儿主动学习的、对延伸教具的理解
三、组织与实施
怎么开展的、骨干教师的参与、原本培训、首席教师的引领、课题
第一部分
研究缘起
一、研究背景
1、遵循蒙氏教育核心理念的需求
蒙氏教育强调要为幼儿创设“有准备的环境”,让幼儿自由操作,而教具是蒙氏教育环境的基础。幼儿通过自由选择和操作各种物化教育目标的材料获得各种有意义的经验。为了丰富蒙氏传统教具,不断拓展幼儿的经验,更好地满足幼儿的活动需要,我们尝试提供延伸教具来支持幼儿的学习活动。
2、履行《纲要》基本准则的需求
《纲要》指出,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应有利于引发幼儿的主动探索和幼儿间的交往„„当按计划进行的活动或提供的材料不能引起所期望的反应时,教师应主动反思,寻找原因,及时调整活动计划或教育行为,使之适合于幼儿的学习。幼儿在操作蒙氏传统教具的过程中,不断的模仿和重复会降低幼儿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有更具挑战性的材料来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和学习的愿望,拓展幼儿的认知空间,为幼儿创造力的培养搭建平台,延伸教具便应运而生了。
3、把握时代特征和蒙氏教育中国化的需求
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蒙氏教育亦需要与时俱进,因地制宜。传统的蒙氏教具有其系统性和内在逻辑性,但是在中国化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思考的是如何让蒙氏教具更加适合中国幼儿的发展需求。众所周知,我国幼儿园的编班方式以同龄班为主,而传统的蒙氏教室都是混龄班。考虑到一定年龄阶段幼儿成长需求相对一致的特点,现有的蒙氏教具不足以满足幼儿的活动需求,而延伸教具正是弥补了这一不足。
4、尊重幼儿学习特点和规律的需求
幼儿是主动的学习者,幼儿的学习是主动建构的过程,他们在与环境和材料的互动中不断建构自己的知识系统。《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然而,由于原有经验和能力水平的不同,幼儿的活动需求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手段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求,做到因材施教。延伸教具的运用就是在幼儿的自主操作过程中为幼儿搭建各种桥梁,以满足幼儿自主学习和探究的需要,使幼儿获得个性化的发展。
二、意义
1、让蒙氏教具更好地满足幼儿的活动需要,支持幼儿的自主学习。
如前所述,幼儿的原有经验和发展水平决定了不同的幼儿具有不同的活动需求,延伸教具的使用就是通过为幼儿提供更加丰富和符合幼儿发展水平的材料,满足幼儿不同层次的活动需要。
同时,蒙氏延伸教具的开发和利用为幼儿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更大的空间。首先,它可以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传统蒙氏教具的内涵和意义;其次,它可以帮助幼儿把握蒙氏教具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最后,它可以帮助幼儿拓展和迁移学习经验。这些都为幼儿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更好地实现《纲要》目标,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蒙氏延伸教具对幼儿发展的价值不仅是知识上的深化和拓展,更是能力上的提升和良好学习品质的迁移,而这些能力和品质正是幼儿的生活和学习所必需的。因此,从这一角度看,延伸教具的出现是更好地贯彻《纲要》目标,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有效策略。
第二部分
研究过程
一、核心概念界定
1、传统蒙氏教具
这里的传统蒙氏教具是相对于延伸教具而言的。即蒙氏教育原有的操作材料均为传统蒙氏教具。
2、延伸教具
本研究中的延伸教具是指教师基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在蒙氏传统教具的基础上,为强化关键概念、拓展幼儿的认知空间而准备的能让幼儿自由操作、并具有蒙氏传统教具教育引导功能的教具。
3、自主学习
本研究中的自主学习是指幼儿在活动中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蒙氏教具,并能对自己的活动进行自我监控、自我评价,在活动中不断获得新的有益经验,进而获得愉快情绪体验和相应发展的过程。
二、研究方法
1、观察法
主要用于观察幼儿与材料互动的情况,记录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分析幼儿的需求,作为调整教学策略的依据。
2、案例分析法
在研究的过程中选取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促进或阻碍幼儿自主学习的原因。
3、课例研究的方法
该方法主要用于后期的研究,在进一步聚焦问题的基础上,确定研究的切入点,通过一课多上的方法总结关键经验。
三、研究的组织与实施
1、与幼儿园师幼互动等课题研究相结合展开
关于蒙氏延伸教具的研究并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结合我园其它课题,如“师幼互动中促幼儿主动发展的策略研究”及“区域活动中支持幼儿自主学习的策略研究”等展开的,在吸收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关于蒙氏延伸教具的研究也不断丰富,研究的着眼点也不断从关注延伸教具本身及教师的“教”,向关注幼儿主动的“学”及教师的有效支持策略转变。
2、在首席教师的带领下,以年级组为单位进行实践和研究
该研究的展开是在蒙氏首席教师的带领下,以年级组为单位进行的。各年级推选蒙氏教研年级组长负责协调本组的蒙氏教研工作。在把握各年龄段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各年级寻找研究的切入点进行蒙氏延伸教具的探索和研究,同时探讨各年龄段蒙氏教育的有效衔接。
3、以老带新,将研究和培训充分整合
随着蒙氏活动的不断开展,蒙氏教师队伍也在不断发展和壮大,特别是加入了很多青年教师。为了调动青年教师对蒙氏教育的兴趣,我们采用以老带新的方式,由老教师带领青年教师共同研究蒙氏教育、蒙氏教具,在学习蒙氏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进行蒙氏教具操作的培训及蒙氏延伸教具的制作。在这一过程中,青年教师也发挥其优势,将很多时代元素融入到蒙氏延伸教具中,更加激发了幼儿对蒙氏活动的兴趣。
四、研究的主要阶段
从2006年研究立项以来,本研究的开展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
1、第一阶段:关注延伸教具的丰富性、趣味性
在研究的初期,我们意识到蒙氏传统教具不能充分满足幼儿活动的需要。主要表现在,幼儿在活动初期对蒙氏教具具有很高的兴趣,但当幼儿能够熟练操作某种教具后,便逐渐失去了继续操作的愿望。鉴于此,我们开始思考如何维持幼儿的学习兴趣,延伸教具便逐渐成为我们的重要策略之一。在蒙氏传统教具的基础上,我们制作了很多融入时代元素、幼儿感兴趣的、贴近幼儿生活的延伸教具,以延长幼儿的操作周期。
2、第二阶段:关注延伸教具的多元价值
延伸教具的尝试的确激发了幼儿的操作兴趣,他们愿意主动选择和操作这些贴近他们生活的、生动的活动材料。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观察,我们发现,由于延伸教具的种类和蕴含的教育价值过于单一,挑战性不足,导致幼儿对延伸教具的兴趣也不能维持很长时间。因此,我们将研究的视角转向如何从分析幼儿的活动表现入手,制作适合幼儿活动需要的延伸教具。延伸教具的价值和功能也随之拓展和丰富,不同的延伸教具对幼儿发展的价值不尽相同,同一种延伸教具的不同操作方法,也使幼儿获得了不同的经验。
3、第三阶段:关注幼儿的学习方式
随着蒙氏教研的深入开展,我们开始反思,我们为幼儿精心准备的延伸教具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满足了幼儿的活动需要,然而,在延伸教具的使用上我们更多的时候是教师示范,幼儿模仿,幼儿并没有充分的自主探索的空间,延伸教具的教育价值也大打折扣。为此,我们开始探寻蒙氏活动中促进幼儿自主发展的策略。经过不断的反思和调整,我们打破了以往的从教到学的模式,开始关注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规律,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幼儿。事实证明,幼儿有探究的愿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无论是传统教具,还是延伸教具,教师都要给幼儿充分的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幼儿与教具和材料互动,并在适宜的时机提供必要的支持。这也是蒙氏教育所倡导的教育理念。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一、蒙氏延伸教具的特点
1、符合蒙氏教育基本理念
无论何种形式的延伸教具都必须符合蒙氏教育的基本理念,尊重幼儿作为独立生命体的存在,让幼儿自由选择和操作。
2、教育引导
蒙氏延伸教具遵循传统教具的重要特点,都具有教育引导功能,方便幼儿自主探索,自我纠错。
3、趣味性
延伸教具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体现童趣。无论是在材料上,还是操作方法上,都有利于激发和维持幼儿的探究兴趣。
4、支持性
延伸教具的主要价值和功能便是在传统教具的基础上,强化、拓展和丰富幼儿的原有经验,支持幼儿获得更大的发展。
5、丰富性
延伸教具在制作或选用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教师可以视幼儿的需要而定,可以是自制的,也可以是成品的延伸教具。因此,延伸教具较传统教具更加丰富。
二、蒙氏延伸教具的分类
经过梳理和分析我们将蒙氏延伸教具按照其对幼儿学习的支持作用分为以下几类:
1、辅助类
此类延伸教具主要用于支持幼儿对蒙氏传统教具核心概念的理解及对教具操作的把握。下面以蒙氏延伸教具“拧螺丝”加以说明:
教具名称:拧螺丝 来源:
传统蒙氏教具中拧的工作包括金属和塑料的螺丝两种。为了激发幼儿的操作兴趣,辅助幼儿掌握拧的技能,我们将传统的螺丝进行了改造,并且加入了新的元素。适用年龄:3-4岁 目的:
1、发展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专注力;
2、帮助幼儿熟练掌握旋转螺丝的方法。
材料:拧的螺丝上缝制了布袋,布袋中可装入大小、形状、软硬程度不同的物体。玩法:
1、请幼儿把拧在一起的螺母和螺丝分开;
2、在小袋中放入自己喜欢的物品;
3、将螺丝和螺母旋转在一起;
4、用手触摸小布袋,将自己认为装的东西一样的小布袋放在一起;
5、把放好的小布袋拧开,验证自己的触摸结果。注意的问题:
幼儿在操作该延伸教具的初期可以只进行配对和拧的工作,待幼儿熟练掌握拧的动作后,再进行往布袋里装东西的活动,在增加教具趣味性的同时,发展幼儿的触觉,为感官教育奠定基础。还可以将螺丝运用到其它游戏中,如为小汽车的装轱辘。
2、支架类
传统蒙氏教具具有系统性和递进性的特点,此类和教
教具主要是帮助幼儿实现蒙氏传统教具之间的衔接过渡,为幼儿搭建理解和操作的桥梁。下面以延伸具“十以内的点数”为例说明:
教具名称:十以内的点数 来源:
蒙氏教育为了让较小幼儿完成1-10数字、数量和数名对应的认知过程,设计了教具数棒。在数棒的操作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把一根根表示不同量的数棒看成是一个整体,即量的集合体来认识,不强调点数。接下来幼儿要通过另一个教具纺锤棒箱来完成点数、数序以及“0”的认知目标。然而,我们发现幼儿从量的整体认知过渡到点数经常出问题,而纺锤棒箱又没有明确的错误订正,如果幼儿的点数出现了问题,直接影响对“0”的认知。为了让幼儿顺利地完成两个教具之间的过渡,我们添置了以下教具。适用年龄:3-4岁
目的:在活动材料的引导下,帮助幼儿完成数字1-10的点数历程,为其学习纺锤棒箱奠定基础。
材料:55个小药盒(或其它幼儿喜欢的物品)、数字1-10的卡片。玩法:
1、将数棒依序整齐地排列在地毯上,两根数棒之间稍留些空隙。
2、把小瓶子一个个摆在红蓝相间的数棒上,每一格放一个小瓶子。例如数棒5,幼儿边数边放小瓶子:“1”放一个瓶子,“2”再放一个瓶子……当数到5时,放完瓶子之后再放上数字5。用此方法以此类推直至数字10。
3、收的方法同放的方法。
3、拓展类
此类延伸教具的主要功能是强化和拓展幼儿在操作蒙氏传统教具过程中获得的关键经验。以下以延伸教具“数字火车”为例说明。
教具名称:数字火车 来源:
在进行数序、衣饰架、配对等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班上的幼儿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幼儿的需求也不尽相同。为此,我们设计了一个颜色鲜艳、操作简单且融合了多种教育价值、能满足不同幼儿操作需求的小火车,力求强化、拓展和丰富幼儿的原有经验,发展幼儿动手和动脑的能力。适用年龄:4-6岁 目的:
1、熟练掌握数字1-10的排列;
2、发展幼儿手部动作的灵活性和手眼协调的能力。
材料:托盘、车头、标有1-10数字的车厢(基数和偶数车厢颜色不同)、各种扣子、不同颜色的车轱辘。玩法:
1、将每节车厢按照1-10的数字顺序用按扣连接起来;
2、将每节车厢上安装上车轱辘(轱辘线的颜色不同,可以进行配对);
3、每节车厢上放一种小动物的图片,进行指认第几节车厢是什么小动物的游戏,加深幼儿对1-10数字的认知;
4、请小朋友在相应数字的车厢上放上相应量的物体,练习数与量的对应。
5、引导幼儿按照车厢上数字的轮廓进行数字描写,强化对数字的认知。注意的问题:
以上是该延伸教具的多种玩法,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和操作需要引导幼儿进行循序渐进的操作。
4、迁移类
迁移类延伸教具的主要功能是将幼儿在操作蒙氏传统教具过程中获得的关键经验运用到新的活动中,从而获得新的经验。这种迁移不只是知识的迁移,更是能力的迁移。下面以蒙氏延伸教具“拼图游戏”为例加以说明:
教具名称:拼图游戏 来源:
通过对蒙氏传统教具的操作,幼儿对整体与部分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为了帮助幼儿将已有经验运用到新的活动中,从而强化已有经验,获得新的经验,我们为幼儿准备了拼图的材料;同时,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不同能力水平幼儿的需要,我们提供了色彩鲜艳且难度水平不同的四个层次的拼图材料。适用年龄:3-5岁 目的:
1、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能根据拼图的特点探索出不同拼图的操作方法;
3、培养幼儿做事情的目标意识和坚持性。材料:
第一层次的拼图:两块和四块拼图,图形为小班幼儿生活中常见或熟悉的动物、水果等,材质是有一定厚度的正方形塑料块。(如图一)
第二层次的拼图:有凹凸切割的四块、六块或九块的拼图,材质为木质的板子。(如图二)
第三层次的拼图:有边框且有凹凸切割的拼图,块数可以是九块、十二块、十六块、二十四块不等,图形从简单到复杂,质地为厚纸板。(如图三)
第四层次的拼图:六面的立体拼图(正方体),块数分别是四块、六块和九块不等。(如图四)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玩法:
1、提供第一层次的拼图,引导幼儿按照颜色和线条进行拼摆;
2、提供第二、三层次的拼图,引导幼儿学会“先拼角,再拼边,最后拼中间”;
3、提供第四层次的拼图,引导幼儿观察每一层面的情境和画面特点。注意的问题:
1、如果幼儿不了解拼图的基本方法可以尝试用平面图形加以引导。具体方法是将平面图形(如某种小动物)分成三到四部分,让幼儿进行组合,引导幼儿发现拼图过程中线条和颜色的对应。还可以进行“填空游戏”,即教师将不完整的拼图呈现给幼儿,让幼儿完成拼图。
2、教师可以将每一种拼图的完整图像拍成照片,为幼儿的自主操作提供参考。
5、创造类
此类延伸教具区别于其它类型的主要特点是没有依托具体的传统蒙氏教具,而是根据时代特点及幼儿发展的需要开发的教具。这类教具旨在丰富蒙氏传统教具的关键经验,使幼儿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下面以延伸教具“认识社会角色”为例说明:
教具名称:有趣的社会角色 来源:
《纲要》中社会领域的教育目标强调:“带领幼儿认识周围社会设施、公共场所以及在那里经常为我们服务的人,尊重他们及他们的劳动,理解人们在相互服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过去老师们往往采用传统的教育模式,采用挂图向幼儿介绍社会人物以及他们的工作环境、工作任务。幼儿对此并没有很大的兴趣和较深的体会。在蒙氏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引导下,我们试着将该教育目标物化成操作性强、使用方便的学习材料,于是就有了下面的延伸教具。适用年龄:4-6岁 目的:
1、认识社会角色,了解他们的工作内容;
2、引导幼儿懂得尊重为自己服务的人,珍惜他们的劳动付出。材料:
1、不同职业的人物形象(医生、厨师、警察、清洁工、邮递员、消防员);
2、有隔断的盒子,每个格子用代表一种职业的颜色装饰,如医生为白色、邮递员为绿色;
3、各种职业所使用的劳动材料制作成的图卡,背面分别有不同颜色的控制点,以方便幼儿纠错。玩法:
1、教师出示贴有人物形象的盒子,请幼儿观察并回答这些人是做什么工作的;
2、教师出示工具卡片,请幼儿帮忙,把这些工具分给需要的人;
3、如果幼儿无法判断工具的类别,可以提示幼儿参考图卡背面的错误控制点;
4、教师可以组织操作熟练的幼儿以小组活动的形式讨论:我们如何尊重社会人,尊重他们的劳动,鼓励幼儿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尝试为他人服务。
以上对蒙氏延伸教具的划分是就延伸教具本身而言的,从延伸教具与传统教具的关系上看,可以概括为:平行关系,即蒙氏教具原有经验的再运用或创造,如辅助类、创造类;递进关系,即蒙氏教具原有经验的纵深发展,如支架类、拓展类、迁移类。
三、蒙氏延伸教具如何支持幼儿的自主学习
1、延伸教具的提供要基于幼儿的问题和需要
蒙氏延伸教具从产生到在实践中运用并不断丰富,都是基于幼儿的活动需要,并不是为了延伸而延伸。每一种延伸教具的产生都是根据教师对幼儿活动状况和发展水平的充分观察和判断。当传统教具不能很好地满足或支持幼儿的自主学习时,就需要教师分析阻碍幼儿学习活动的原因,进而采取相应的解决策略,而延伸教具的制作便是其中之一。
案例:小书的魅力
粉红塔和棕色梯是蒙氏传统的学习材料,也是感官类的经典教具。我们根据幼儿的需求,将教具介绍给已经有了操作圆柱体组的幼儿。开始,幼儿被新的材料所吸引,活动兴趣高,但摆了一段时间便没了兴趣,教具经常被冷落在一边。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经常会陪伴幼儿操作教具。但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教师发现:老师带着他们玩儿,他们就喜欢做,但一离开老师,他们谁也不去关注教具。在与幼儿的互动过程中,我们发现,尽管幼儿已经掌握了大小和粗细的概念,但其空间概念并没有形成,所以,要想让他们利用外形单一的材料进行创意延伸活动,就有些牵强。
基于以上情况分析,我们为幼儿提供了粉红塔和棕色梯的小书,依照大小和粗细的顺序,上面有各种各样的排列方式。当我们把小书投放在活动区中,发现孩子们一边看着小书一边和同伴谈论着,“看呀,看呀!粉红塔还可以搭出这么多样儿来呢”,“你说这都是怎么搭出来的呀?”“我们问问老师吧。”“老师,这样的粉红塔是怎么搭出来的?”教师鼓励幼儿自己去试一试。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大家一起动起了手,有的摆地毯,有的选图案,有的搬运一块块的粉红塔,很快便搭起了小书中的造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欣喜地看到小班幼儿在遇到问题时能主动寻求教师和同伴的帮助,并且能合作完成一项工作,从中体验合作和成功的快乐。
此外,我们还针对红棒、粉红塔与棕色梯的结合制做了类似的小书。幼儿通过反复操作,对大小、长短和粗细有了深刻的了解,并将其内化。渐渐地,观察成了幼儿的一种习惯,看到柱子他们会说:“老师,它很粗”;看到不同的皮球他们会比较大小;小朋友们在一起,他们会说:“我的个子比你高”等。针对幼儿的表现,为了进一步拓展幼儿的经验,我们又准备了各种排序活动,如用套娃、小动物比大小等。
该案例中,各种“小书”的诞生以及其后的排序等活动正是为了解决幼儿在操作传统教具时兴趣不能持久以及对大小、粗细等概念的空间知觉较差等问题。实践证明,这些延伸材料的提供激发了幼儿的活动兴趣,帮助幼儿延长了活动周期,同时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品质、自信心以及合作意识。
2、延伸教具要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相结合
延伸教具的提供可以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充分融合。具体表现在:第一,延伸教具素材的生活化。教师可以选取幼儿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作为制作延伸教具的素材,如喜羊羊和灰太狼;第二,延伸教具教育价值的生活化,即延伸教具更加有利于幼儿将已有经验迁移到日常生活中;第三,延伸教具操作情境的生活化。例如,教师将传统蒙氏教具中夹的工作、系的工作融入到娃娃家的活动中,让幼儿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强化了基本能力。
案例:舀豆和夹豆的工作
小班幼儿刚入幼儿园,生活自理能力还较差,其中,用勺吃饭对有些幼儿来说都是一项挑战。为了让幼儿熟练掌握用勺的技能,树立幼儿的自信心,我们结合蒙氏日常生活练习中舀的工作为幼儿提供了“分豆豆”的延伸教具。
幼儿的活动表现:
“分豆豆”的工作是让幼儿用勺将不同颜色的豆豆分到不同的小盘子里。幼儿被五颜六色的豆子所吸引,乐此不疲地反复舀着豆子。刚开始的时候,幼儿能按照颜色分豆子;当他们已经熟练掌握舀的动作后,便开始和豆子做游戏。他们或者把各种颜色的豆子混在一起玩炒豆子的游戏,或者用豆子摆起了喜欢的图案。总之就是不满足于舀豆子的工作。
反思和调整:
教师意识到单纯的舀对幼儿来说已经没有挑战性,这个时候需要加入新的元素激发幼儿进一步操作的愿望。于是,教师提供了新的延伸教具“给小动物喂食”。
幼儿的活动表现:
“给小动物喂食”这一教具是让幼儿将不同形状的“食物”喂到不同小动物的嘴里,小动物的嘴的形状各不相同(如三角形、长方形、圆形等)。由于幼儿有让老师喂饭的经验,因此,他们对这一游戏化、生活化的活动非常感兴趣,并且陶醉在给小动物喂食的成就感中。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喂食”,幼儿对这种简单重复活动的兴趣也渐渐淡化。
反思与调整:
新的教具的提供让幼儿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强化了舀的动作,同时渗透了形状的认知,深化和拓展了幼儿的原有经验。而幼儿活动兴趣的降低说明现有的材料已经不足以满足幼儿的活动需要,显然舀对于幼儿来说已经没有难度。鉴于此,我们为幼儿提供了筷子,增加了活动的挑战性,同时为幼儿升入中班后使用筷子做准备。
幼儿的活动表现:
幼儿喜欢这一具有一定挑战性的活动,他们敢于尝试新的工具,并且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我们及时抓住幼儿使用筷子的积极性,为幼儿提供了带有数字的小碗,引导幼儿按照数字夹入相应数量的豆,巩固了幼儿对数与量的对应的认知。
蒙氏教育中日常生活练习部分是与幼儿的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的,教师把握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将舀的教育目标物化为生活化的活动材料,并根据幼儿的活动需要不断调整和丰富材料,不断挑战幼儿的原有经验。幼儿在获得动作技能提升的同时,也形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为自己的生活打基础、做准备。
3、延伸教具要支持幼儿的自主探索
经过不断的实践和反思,教师在关注延伸教具种类的同时,更加关注延伸教具在幼儿与传统教具互动中的作用。以往的蒙氏活动大多是教师演示,幼儿模仿和重复。随着蒙氏教研的深入开展,老师们逐渐意识到要给幼儿充分的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而延伸教具的作用之一就是支持幼儿自由操作、自主探索,在操作和探索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设法利用延伸教具解决问题。
案例:建构三角形中的延伸教具
在蒙氏传统教具建构三角形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改以往按照难易程度逐一演示的方法,让幼儿自主探索不同种类的建构三角形。
第一次活动:
为了让幼儿了解建构三角形的构成和基本操作方法,教师先为部分幼儿展示了建构三角形第一盒的操作方法,然后鼓励幼儿自己去尝试操作。经过几天的观察,教师发现有几名幼儿已经熟练掌握了该教具的操作方法。于是,教师将这几名幼儿叫到一起,目的是鼓励这些幼儿自主探索其它几盒建构三角形的操作方法。教师的引导过程如下:
1、和幼儿一起回顾建构三角形第一盒的操作方法;
教师出示该教具并提问:“你们认识它吗?它应该怎么玩呢?你能不能给我展示一下?”
2、讨论操作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教师:“在拼得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幼儿:“有引导线的边才能拼在一起。”
3、教师出示新教具,鼓励幼儿大胆尝试;
教师:“我们的教具柜上还有三盒建构三角形,你能不能用刚才说的方法试一试,看看能拼出什么图形?”
4、幼儿主动尝试。
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动下,幼儿积极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教具,开始尝试组合和分解的过程。通过观察,教师发现尽管幼儿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但是在自由操作的过程中却出现了问题:有些幼儿只关注引导线,而忽略了图形颜色的差异;有些幼儿关注了颜色,却忽略了引导线的长短,所以并不能完全拼出正确的图形。
针对这些问题,教师进行了反思。首先,教师在教具呈现的过程中没有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材料的特点,只关注了引导线,而忽略了颜色;其次,对于能力较弱的幼儿应该提供适宜的支持,支持幼儿的自主学习。为此,教师为幼儿制作了每盒建构三角形的图形小书,帮助幼儿完成拼摆工作。
第二次活动:
第二次活动我们选择了另几名幼儿,同样是进行了建构三角形第一盒的演示,并组织幼儿讨论操作的规律,不同的是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了颜色的对应以及引导线的长短。同时,教师出示了图形小书,建议幼儿在有需要的时候去参考。
在幼儿自主操作的过程中,教师注意到大多数幼儿能够更加快速地拼摆出正确的图形,并且能主动地将自己拼好的图形与图形小书进行比较。幼儿在探索和尝试中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同时,独立思考、主动求助和尝试借助材料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获得了很大的提升。为了进一步巩固幼儿对形状的认知,教师为幼儿提供了新的延伸教具“几何图形三步卡”和图形涂色作业纸,来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不同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有了前期的经验铺垫,幼儿对新的、更具挑战性的活动充满了兴趣。
在上述建构三角形的案例中,教师通过教学策略的调整,让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获得了自主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第一,教师敢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变 “教教具”为“教方法”,给幼儿自主探索的机会;第二,依据对幼儿活动表现的观察,教师不断调整策略,补充延伸教具,每一次调整都是基于对幼儿问题和需要的充分了解;第三,教师所提供的延伸教具为幼儿的自主探索提供了有效的支持,帮助幼儿强化和拓展了已有经验。事实证明,幼儿具有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正如蒙台梭利所阐述的:要相信孩子们有独立选择、自主学习的智慧与能力。这也符合《纲要》中让幼儿主动学习的精神。
4、延伸教具要体现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求。
为了更好地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求,延伸教具的制作也要体现层次性,即难易程度上的递进。而呈现给幼儿的方式则需要依据幼儿的活动表现和需要,体现让幼儿自主学习的基本理念。
案例:数字与筹码的延伸教具
在进行蒙氏数字与筹码的活动中,为了帮助幼儿复习、巩固传统教具的操作方法,充分感知奇数和偶数的特点,结合幼儿的操作水平,我们自制了符合不同幼儿发展需求的三套延伸教具。
第一次活动:
为了让幼儿逐渐掌握延伸教具的操作方法,我们将三套教具按照难易程度进行排序,并由易到难地呈现给孩子,呈现的方法即为教师演示,幼儿先观察后操作。
活动中幼儿的表现:
一部分幼儿对教师的演示失去兴趣,他们表现出强烈的自己动手操作的愿望;同时,尽管老师只给他们展示了一套教具,但有的幼儿则对其他延伸教具表现出强烈的兴趣。
活动分析:
(1)很多幼儿已经掌握了传统教具数字与筹码的操作方法,老师的再次示范对幼儿来说失去了挑战性;
(2)幼儿的学习能力及发展程度各不相同,老师按照自己的理解人为地划分出三个层次,并分阶段呈现给幼儿的方式,不能满足所有孩子的发展需求。
实践中的调整:
为了给幼儿提供更为自主的学习空间,在介绍延伸教具时,我改变了以往示范与模仿的教学模式,让幼儿自主观察延伸教具的特点。活动开始时,我将与传统教具操作方式最为接近的第一种延伸教具作为激发幼儿探究愿望的切入点。首先,我鼓励幼儿将带有错误控制的数字卡按奇数、偶数进行分类,并说明理由;其次,根据幼儿的分类情况,以语言引导和手势提示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幼儿关注与错误控制相吻合的数字间的对应关系,帮助幼儿验证操作的结果,强化他们对“有朋友的数是偶数,没有朋友的数是奇数”这一关键点的认识;最后,我出示了没有错误控制的同类延伸教具,引导幼儿观察两套教具异同,并思考教具的操作方法。
接下来的第二、三套教具我采用了让幼儿自己探索和尝试的方法,鼓励幼儿发现教具的特点和操作方法。
活动中幼儿的表现:
有了对第一套延伸教具的认识和理解,幼儿对自主探索其他延伸教具产生了强烈的愿望。再加上,三套教具之间存在操作方法上的相似性和难度系数上的递进性,这就更加激发了幼儿挑战自己的愿望。在教师的鼓励下,每个幼儿都能根据自己的需求,大胆主动地进行选择,活动过程中也更加专注了。
活动分析:
(1)富有趣味性、层次性的延伸教具,不仅能激发幼儿自主操作的愿望,同时也能满足不同能力幼儿的发展需求;
(2)自由选择、自主探究的活动方式,让孩子能根据自己的发展需求进行轻松的学习,并且表现得更为专注而自信。
以上案例中,教师通过实践中的反思和调整,促成了幼儿的自主学习,充分说明了不同层次的延伸教具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操作需求;同时,延伸教具呈现方式的改变能更加有效地支持幼儿的自主学习。
综上所述,蒙氏教具是物化了教育目标的学习材料,无论是何种形态的延伸教具,都要把握蒙氏教育的核心理念和蒙氏教具的核心价值,都要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规律,了解幼儿的原有经验和发展水平,满足幼儿的活动需要,让幼儿在自主的学习中获得个性化的、全面的发展。
四、研究效果
1、研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随着蒙氏教研的深入开展,教师的教育观念和行为都获得了很大的转变。
第一,从关注“教”到关注“学”的转变。通过研究教师们意识到无论是传统教具还是延伸教具,都要遵循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规律,学在先。
第二,教师对延伸教具教育价值的认识更加客观和深入。延伸教具不是为了延伸而延伸,而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因此,要处理好传统教具和延伸教具之间的关系。
第三,教师关注幼儿需求的意识和能力逐渐提高。每一种延伸教具的产生都是基于教师对幼儿表现的充分观察和对幼儿需求的准确判断,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关注幼儿、了解幼儿需求的意识和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2、幼儿的学习更加自主和主动
教师教育观念和行为的转变直接影响了幼儿的学习过程。通过不断的实践、反思和调整,教师逐渐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幼儿;幼儿不再是被教师牵着走,而是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选择操作材料,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探索和尝试,在探索中发现问题并设法解决问题。
第四部分 结语
一、研究存在的不足
关于蒙氏延伸教具的研究已经告一段落,但是对于蒙氏教育的研究却还在继续。尽管到目前为止我们对蒙氏延伸教具的探索取得了一些共识,但是仍存在很多不足。
1、从研究内容上看,目前教师关注的重点还是提供什么样的延伸教具去支持幼儿的自主学习,对于延伸教具与传统教具的内在联系以及教师的指导策略研究不够深入;
2、从研究方法上看,尽管本研究采用了观察法、案例分析法,并在研究后期引入了课例研究的方法,但是并没有充分整合这些方法,实现优势互补。
二、下一步研究方向
1、进一步研究幼儿与活动材料之间的互动,深入挖掘促进幼儿自主学习的教师指导策略;
2、整合不同的研究方法,进一步完善研究工具,加强对幼儿行为表现的观察、记录和分析。
9.幼儿教学中玩教具的作用优秀论文 篇九
一、通过玩教具调动幼儿学习兴趣
1.合理使用多媒体
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在教学中玩教具是实现科学幼儿教育的重要手段,这是他们认识世界、发现世界的重要桥梁,既满足了幼儿的求知欲,又促进了幼儿智力和动手能力的发展。幼儿处于认识世界的初期,对世界充满好奇,喜爱新事物,多媒体具有直观性、生动性的特点,可以直观向幼儿展现丰富多彩的画面、声音、图片,色彩绚丽、种类多样,有利于吸引幼儿的兴趣,使他们集中注意力,投入到学习过程中。例如,在《小星星》的音乐活动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设备创设环境,模拟星星布满天空,一闪一闪眨眼的情景,同时播放背景音乐,营造安谧祥和的气氛,与歌中“一闪一闪亮晶晶”相得益彰,将幼儿带入诗意的氛围中,引发幼儿的情感共鸣,让他们陶醉在美丽的情景中,身临其境,从而更高效地学习。
2.合理使用教具
在故事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会想到使用图片进行教学,图片简单、直观,由教师进行操作,形象生动,容易理解。但是根据不同故事情节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具,不一样的述说方式,能更好表达故事的有趣生动性。在故事教学中应深入研究,不断开发新的教具,或者在原有基础上实现组合创新、使用创新,设计一些能展现故事情节又可以简单操作的教具分发给幼儿,让幼儿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自主操作,提高学习效率。幼儿相互交流,相互竞争,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想象力,编写故事,述说故事,有利于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改变了原有单调的图片模式。所以,教具使用的设计关系着整个教学成果,关系着幼儿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学习能力的培养,科学的教具设计有利于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实现快乐学习、高效学习。
二、促进幼儿主动学习
课堂中的教具大都服务于基本的教学过程,实用性强,样式新颖,简单直观,制作方便,成本较低,符合现代科学教学理念,有利于增强幼儿对知识的理解通过的掌握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思维能力的形成,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实现高效学习的目标。比如,数学课是一门比较枯燥的课程,幼儿学习较为困难,适时组织玩教具的活动,有利于增强数学学习趣味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数学的趣味性、具体化。数学强调逻辑分析和严密的计算能力,以游戏的形式将两者联系在一起,通过开展科学有序的活动,有利于吸引学生的兴趣,促进幼儿自主思考,加快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实现数学学习的简单有趣。
三、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
幼儿是可塑性最强的一个群体,他们兴趣广泛、接受能力强,对新事物具有强烈的亲近感,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陶冶幼儿的情操,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易于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可以播放一些世界名曲,让幼儿感受乐曲的节奏和情感,运用一些简单的`道具帮助学生学会欣赏音乐,享受音乐。例如,使用玻璃杯、啤酒瓶等,敲打节拍和音符,使学生感受到音乐的美妙,轻松理解歌曲的结构。
四、培养幼儿创造力
10.幼儿园自制玩教具《母鸡孵蛋》 篇十
活动目标:
1、练习扣纽扣、按扣、粘贴的日常动作。
2、培养孩子手眼协调的能力和小肌肉的协调发展。操作要点:
1、纽扣的使用
将母鸡身上的纽扣圆片依次取下,再依次将圆片扣上,反复练习,促进幼儿手部小肌肉的灵活性。
2、魔术贴的使用
将母鸡身上的蛋依次取下,再将蛋依次粘贴在相应的位置,练习魔术贴的使用。
3、按扣的使用
将母鸡身上的蛋依次取下放好,扣按扣时,右手的拇指与食指捏住凹扣圆片,左手的拇指与食指按住凸扣基部,慢慢合拢,将凹凸扣对准,用右手将凹扣用力一压,当听到“卡”的一声,按扣就扣好了。反复练习锻炼幼儿手眼协调的能力。
指导建议:
1、向幼儿介绍母鸡的身体部位,发展幼儿对颜色、形状的认知。
【幼儿园游戏与玩教具研究】推荐阅读:
《幼儿园游戏研究》132答案12-09
幼儿园民间游戏课题研究 结题报告07-04
对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中环境创设的研究06-23
幼儿园幼儿手指游戏10-21
幼儿园乡土游戏09-15
幼儿园游戏观察记录06-10
幼儿园亲子音乐游戏06-13
幼儿园思维游戏课程07-06
幼儿园结构游戏案例07-10
幼儿园大班游戏目标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