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复习教案

2024-06-19

《狼》复习教案(精选15篇)

1.《狼》复习教案 篇一

【课文提示】

1.蒲松龄,是清初著名文学家。《聊斋志异》是他的代表作。

2.本文选自《聊斋志异》。“聊斋”是蒲松龄的书屋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故事。《聊斋志异》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是我国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它的主要艺术特色是:语言精炼,想象丰富,情节曲折。

3.词类活用,是文言文实词的词性活用现象。古汉语的一个实词属于某一词类,基本上是固定的。有些词只是在某种条件下,临时处在另一类词的位置上,偶尔具有另一类词的语法特点,暂时增加了新的意义,这种词性的变化,叫词类活用。词类活用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之间的活用;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正音正字】写出下列汉字的拼音,记住每个字的书写要点:

窘jiǒng 眈dān 瞑míng 寐mèi 黠xiá 倚yǐ 缀zhuì 尻kāo 【积累词语】

1.解释下列词语:

窘(紧迫、为难、困窘急迫)眈眈(注视的样子)瞑(闭上眼)寐(睡觉)黠(狡猾)倚(靠)2.解释下列时间词语:

晚(夜晚、晚上)少时(一会儿)久之(很久)顷刻(一会儿)【朗读课文】 【复述故事】

【结构层次】这是一篇文言短篇小说,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第1、2句),故事的开端,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写屠户“遇狼”。第二层次(第3-10句),故事的发展,写屠户“惧狼”之后“御狼”。第三层次(第11-17句),故事的高潮,写屠户“杀狼”后对狼的奸诈有了深刻的认识。

第四层次(第2段),作者评论,揭示主题:狼无论怎样贪婪、狡诈,在勇敢机智的人面前终究是要失败的。【课文简介】

本文选自《聊斋志异·狼三则》。故事赞扬了屠夫敢于杀狼的勇气和善于杀狼的智慧,揭露了狼的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可耻的必然的下场,从而揭示一个深刻的思想:对于狼一样凶恶的敌人,不能抱有幻想,不能退缩,必须坚决、灵活地斗争。

全文二百来字,生动地描写了屠夫“遇狼-避狼-劈狼”的全过程,言简意赅。小说以屠夫的行动描写、心理描写为主线,真实地写出了他的思想变化,生动地刻画了狼的狡猾。【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朗读课文】 【串讲课文】

原文: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翻译:一个屠夫晚上回家,担子中的肉没了,只剩下一些骨头。路上两只狼,跟着走了很远。

要点:屠:屠夫。归:回家。担:担子。尽:没有。止:通“只”,只有。缀:连接,这里是“紧跟”。甚:很。原文: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翻译:屠夫害怕,把骨头丢给它们。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一只狼仍然跟着。

要点:投以骨:“投”省略宾语“之”,即“以骨投之”,把骨头丢给狼。止:停止、停下。从:跟从。

原文: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翻译:再次把把骨头丢给它,后来(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而先前那只狼又来了。骨头已经没有了,而两只狼像原来那样一起追赶。要点:止:停止。至:到达。矣:相当于“了”。并:一起。驱:追赶。故:原来。

原文: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翻译:屠夫很困窘急迫,担心前后受到它们的攻击。看见野地里有打麦场,主人在麦场里堆积了柴禾,覆盖成小山似的。

要点:大:很。恐:恐怕、担心。其:它们,指代两只狼。敌:胁迫、攻击。顾:看见。积:堆积。其:麦场。薪:柴。苫:盖上。蔽:遮蔽。

原文: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翻译:于是屠夫跑过去靠在它的下面,放下担子拿着刀。狼不敢向前,瞪着眼睛朝着(屠夫)。

要点:乃:于是、就。弛:放松、卸下。前:名词作动词,向前。眈眈相向:瞪眼朝着。

原文:少时,一狼径去,一狼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翻译: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很久,眼睛好像闭着,神情悠闲得很。

要点:少时:一会儿。径:径直。去:离开、走开。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之:调节音节。意:神情、态度。暇:空闲。甚:很。

原文: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翻译:屠夫突然跳起来,用刀劈狼的头,又(砍)几刀把它杀死。: 要点:暴:突然。毙:使动词,使„毙、杀死。之:它,指代“犬坐”的狼。

原文: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翻译:刚要走,转身看柴堆后面,一只狼在里面打洞,企图钻洞进去攻击他的后面。

要点:洞:名词作动词,打洞。隧:名词作动词,钻洞。其:指代屠夫。

原文: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翻译:身体已经进去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夫从后面砍断它的大腿,也杀死了它。

要点:尻:屁股。尾:尾巴。股:大腿。毙:使动词,使„„毙、杀死。

原文: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翻译:(这)才醒悟到面前的一只狼假装睡觉,原来以此欺骗对手。要点:假寐:不脱衣服小睡,这里是“假装睡觉”。盖:原来。原文: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翻译:狼够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要点:黠:狡猾。顷刻:一会儿。变诈:作假、欺骗。几何:多少。止:只是。笑:名词,笑料。耳:罢了。

【课文分析】

故事的开端,写屠户“遇狼”。作者的语言极为俭省,没有一个字多余。“一屠”与后面的“两狼”相对,表明力量对比悬殊。因是“晚归”,所以,当时路上行人稀少,恶狼经常出没。“止有剩骨”,说明担中的骨头不足以把狼喂饱。“途中”点出了故事发生的地点,暗示不太没有人来帮助屠户。“缀行甚远”,表明狼的恶意和贪婪。这里创设了紧张的氛围,作品一开始就把矛盾的尖锐性凸现出来,为下文设置了悬念。

故事的发展,写屠户“惧狼-御狼”。“惧”表明屠户对狼的本质缺乏认识。“投”、“复投”,表明他对浪抱有一丝幻想,本想妥协退让,结果仍然失败。“并驱如故”将狼的贪婪无厌、凶狠无比表露无遗。“大窘”、“恐”表现了屠户的紧张急迫。出此情势,他只能采取防御措施。“顾”、“奔倚”、“弛”、“持”等一系列动词,表明屠户当机立断。此时,他已认识到狼的凶残本性,于是,迅速占领有利地势,做好了与狼搏斗的准备。“狼不敢前”、“眈眈相向”,说明屠户和狼之间剑拔弩张,情节扣人心弦。

故事的高潮,写屠户“杀狼”。“一狼径去”,足见其另有图谋;“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气氛似有缓和,更见狼的狡猾。此时,屠户不为假象迷惑,当机立断,“爆起”、“刀劈”、“毙之”,杀死一狼。“转视积薪后”表明屠户已认识到狼的狡诈阴险,果然,“一狼洞其中”,屠户又杀一狼。“乃悟”说明经过搏斗后的屠户对狼的奸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最后以作者的评论结束全文,揭示主题:狼无论怎样贪婪、狡诈,在勇敢机智的人面前终究是要失败的。

文中,“犬坐于前”,“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均是名词活用现象: “犬坐于前”中的“犬”,名词活用为副词,意思是“像犬那样” “洞其中、隧入”中的“洞、隧”,是名词用作动词,分别是“打洞”和“钻洞”意。

第三课时 【朗读课文】

【思维训练】(根据自己情况,至少选做六题)1.把下列单音节词翻译成双音节现代词语:

惧:恐惧。恐:恐怕。径:径直。去:离去。蔽:遮蔽。悟:领悟。增:增加。尻:屁股。股:大腿。诱:诱惑、引诱。2.写出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

狼不敢前(名词作动词:向前)其一犬坐于前(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一狼洞其中(名词作动词:打洞)意将隧入(名词作动词:钻洞)又数刀毙之(使动词:使„„死、杀死)亦毙之(使动词:使„„死、杀死)3.解释下列的“一词多义”词:

顾:顾野有麦场(看、看见)顾不如蜀鄙之僧哉(难道)敌:恐前后受其敌(攻击)盖以诱敌(敌人、对手)意:意暇甚(神情)意将隧入(企图)

前:狼不敢前(向前、前进)犬坐于前(前面)

去:一狼径去(走开、离去)西蜀之去南海(距离)

止:一狼得骨止(停止、止步)止露尻尾(只、仅仅)止增笑耳(只是)

故:并驱如故(原来、先前)问其故(缘故、原因)

其:恐前后受其敌(指代两狼)场主积薪其中(指代麦场)屠乃奔倚其下(指代积薪)一狼洞其中(指代积薪)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指代屠户)屠自后断其股(指代一狼)之:久之(助词,调节音节)两狼之并驱如故(取消独立性)复投之 亦毙之(它,指代狼)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助词,的)4.找出描写屠夫动作的语句。

晚归 投以骨 复投之 顾野有麦场 奔倚其下 弛担持刀 暴起 以刀劈狼首 又数刀毙之 转视积薪后 自后断其股 亦毙之 5.找出描写屠夫心理的语句。

屠惧 屠大窘 恐前后受其敌 乃悟前狼假寐 6.找出描写狼的狡猾习性的语句。

缀行甚远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一狼径去,一狼犬坐于前 目似瞑,意暇甚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前狼假寐„„诱敌)7.本文借助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刻画了狼的贪婪、凶狠、狡诈的本性,以及屠夫的心理变化,请分别找出这些句子。

刻画狼的贪婪(缀行甚远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刻画狼的凶狠(两狼之并驱如故 眈眈相向)

刻画狼的狡诈(一狼径去,一狼犬坐于前 目似瞑,意暇甚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 前狼假寐)

表现屠户的害怕心理(屠惧,投以骨 复投之 屠大窘)表现屠户下决心斗争(顾野有麦场 奔倚其下,弛担持刀)表现屠户的勇敢、坚决,敢于斗争(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表现屠户的聪明、机智,善于斗争(转视积薪后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8.课文第1段共17句,将它分为三个层次,并且写出每一层次的大意。⑴ ⑵/⑶ ⑷ ⑸ ⑹ ⑺ ⑻ ⑼ ⑽/⑾ ⑿ ⒀ ⒁ ⒂ ⒃ ⒄ ①故事的开端,写屠户遇狼。②故事的发展,写屠户避狼。③故事的高潮和结局,写屠户劈狼。

9,狼的本性是要吃人,但是为什么只是远远跟着,不敢靠近? 狼还不太了解屠户的态度和力量,所以只好远远跟着。这也表现了狼的狡猾和谨慎。

10.通过相关的描写,分析屠户的心态。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这时屠户怕狼,想用肉骨缓解危机。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情急之下,屠户开始思考自身的安全。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户寻找有利地形,准备斗争。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屠户作好了准备,勇敢地应敌。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屠户出其不意出手坚决,狼措手不及。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亦毙之。屠户为了持久安全,除敌务尽,不留后患。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屠户总结经验教训,彻底醒悟。

11.课文第2段是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它点明了什么主题? 通过一个屠户战胜两只恶狼的故事,揭示了狼的凶残、狡诈又愚蠢的本性,赞扬了人的善良、聪明而勇敢的精神,告诫人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能行善,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12.学习这篇课文以后,你得到什么教益? 【拓展学习】

学习《聊斋志异·狼三则》的另外两则。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xū,忽然)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屠思狼所欲者肉,不如悬诸树而早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归。昧爽(天亮)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qūn疑虑、徘徊)近视,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缘木求鱼,狼则罹(lí遭遇)之,是可笑也!

一狼暮行,为狼所逼。道旁有夜耕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非屠,乌能作此谋也!1.解释各句中的划线词:

①屠惧,示之以刃(给„„看)②仰首细审(观察)③缘木求鱼(攀缘)④惟有小刀不盈寸(满、足)⑤遂负之以归(用背背上)

2.用现代汉语解释句子的意思。①狼则罹之,是可笑也!狼遭到了灾难,这真可笑!②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无计可以死之。屠户赶紧抓住,使它不能缩回去。但是没有办法杀死它。

3.《狼》的这两则,分别表现了狼的什么特点?它们共同表现了屠户的什么? 表现了狼的狡黠、贪婪。表现了屠户的机智。4.学习了这两则《狼》,你有什么体会? 对付狼,不仅要敢于斗争,更要善于斗争,要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杀死凶残的恶狼。

2.《狼》复习教案 篇二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文学亦是如此。姜戎先生的著作《狼图腾》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都取得了巨大反响。该部著作有幸经由葛浩文先生的翻译,保存了大量的内蒙民族的鲜明特色,并对我国那一特殊时期的故事进行改写,尽可能地传播了中国特色文学,提升了中国文化软实力。本文将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入手,分析其特色的翻译策略。

一、《狼图腾》的英译策略

1. 英译的文化差异。

半自传体小说《狼图腾》的作者姜戎先生,30多年前作为北京知青曾到内蒙古鄂伦草原插队11年,该部著作被描绘为“一部描绘、研究蒙古草原狼的旷世奇书”。小说酝酿于上个世纪的特殊背景下,极具中国特色,然而这一深层次的、隐晦的文化同样给翻译带来了困难,在文学翻译、文化传播过程中,要研究如何将这类因素融于新的语言文化中,将内蒙草原的狼文化,文革形势下人们的行为和生活解释清楚,加深外邦对中国的理解。译者扮演着文学间的斡旋角色,在翻译过程中发挥主体性,对文学进行再创造。《狼图腾》译者葛浩文先生曾引用一句意大利的谚语“翻译即背叛”来评价翻译。翻译的性质就是对文学作品的改写,任何一门语言进入到另一种语言环境中必定会被改变。葛浩文先生是公认的“中国现当代文学首席翻译家”。除了对原著孜孜不倦的钻研外,葛浩文先生还专门找到内蒙古大学的学生,共同翻译解释书中众多的蒙语词。

2. 英译的方式特色。

经由美国著名翻译家葛浩文翻译的《狼图腾》,2007年摘得了首届“曼氏亚洲文学奖”的桂冠。葛浩文在翻译过程中,为照顾英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对原著进行大量改写,其目的是增强小说的故事性和流畅度。英语读者偏爱简短且叙事性强的文学作品,这种改写体现了多元文化系统间,为了渗入外邦文化过程中所做出的妥协,西方主流文化对于东方文学边缘化倾向依旧,这种改写也是完全为了照顾英语读者的阅读方式,并且征得了原作者姜戎的同意。其次,小说中大量的评论文字也被删减,这部分包含了大量了作者观察到的事实和分析实质,增强了小说的哲理和内涵,有利于读者从当事人角度加深思考。葛教授改写的原因,一是其中大量历史、文学作品难以用用英语表达;二是美国读者更倾向于短片故事。葛教授的改写让《狼图腾》的以一种美国读者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出去。

二、《狼图腾》英译考量

1. 对特殊文化进行曾译。

原文:那天深夜,陈阵突然被噶斯迈急促的呼叫声和狗群的狂吼声惊醒,当他急冲冲,穿上毡靴和皮袍,拿着手电筒和马棒冲出包的时候,他的双腿又剧烈的颤抖起来。

译文:After pulling on his felt boots and but-toning up his Mongol robe,his deel,he ran out of the yurt on shaky legs,flashlight and herding club in hand.

皮袍是一种蒙古特色羊皮制长袍,当地人用以抵御冬季严寒,蒙语中“德勒”就是皮袍的意思,很有民族特色。为突出中国文化、蒙古文化特色,作者在此对原文进行曾译,将皮袍译为“deel”,并加注解释为蒙古特色长袍。从而让读者更清楚了解蒙古人的着装风格。对皮袍的曾译既顺应了主流文化,同时以美国读者可以接受的方式进行输出,传递了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

2. 西化中国典故。

原文:即使当年八路军新四军......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九牛二虎之力”是中国典故,用夸张的手法形容巨大的力量。葛浩文翻译过程中采用与之相对应的英语习语“a Herculean task”,指需极大的力量才能完成的任务。这种接地气的翻译手法有利于加深读者的理解吧,同样采用谚语也保留了作品的文学性。

3. 意译。

一些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词,因为有部分名词的使用,如直译则易产生误解,如“有门儿”和“没戏了”,这类带有特殊含义的词语,葛浩文在翻译过程中,采用了意译的方法。如“有门儿”译为“something next year”,“没戏了”译为“No way”,使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读者获得更流畅的阅读体验。同样,译者在处理“眼热”这个中式词汇时,使用了引申义“嫉妒”。

三、结语

《狼图腾》文化特色鲜明,葛文浩教授在翻译过程中,既要尽可能地保留鲜明的文化特色,满足西方读者对于中国文化的好奇心,也要考虑这些读者实际的理解能力和文化背景。最终采取一种折中的翻译方式,在异化和归化两种翻译手法间找到平衡点。做到异化不阻碍原文的流畅阅读体验,归化也在一定程度上保存特色用语,外来词汇。最终实现文学传播和交流的重要使命。

参考文献

3.《狼》复习教案 篇三

教学内容:梳理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情感

教学目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及梳理本单元在高考中出现的语言运用题

一、单元体制:本单元共三篇课文

《记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三篇文章从题目上看均属散文,散文是形散而神不散,神就是文章的情,形散而情聚,情感这条红线贯穿文章的始终。

1.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概括文章大意,然后重点读《记念刘和珍君》的第2部分及第4部分,体会《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当中的情感: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学生自主探究情感,老师根据学生探究的结果板书:

2.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小狗包弟,概括文章大意,然后探究情感,老师根据学生探究的结果板书:

3.学生有感情的自由朗读《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体会其中蕴含了什么思想情感,学生自主探究,交流,教师汇总:

二、链接高考:在考场中出现的与本单元相关的语言运用题

1.(教师投影,学生欣赏)为刘和珍写一则颁奖词(4分)

刘和珍——在黑暗的时代中,你没有沉论;在严酷的高压下,你没有沉默;在枪弹的攒射中,你依然前行。虑及民族存亡,你黯然泣下,为了国家复兴,你奋然前行。你如流星刹那间闪过,却爆发出夺目的光茫。

2.教师再投影课本中其他几个人物的颁奖词,学生欣赏

易水清寒,夺人心魄,因为它知道自己送走的是一个真正的英雄。你的勇气砥砺了你手中的匕首,你手中的匕首又将你的名字刻在了历史的丰碑上。太子丹的邀请只是你义无反顾的契机,真正让你勇者无惧的是你心中的信仰;为国为民,才是侠之大者!(荆轲)

千军万马,战火纷飞,你是未能加冕的帝王;爱恨情仇,尔虞我诈,你是未能立业的英雄。但你的霸气是许多帝王所不及的,你的豪情是许多英雄所缺少的。霸王不成霸业却一样名垂千古。(项羽)

含垢忍辱,你用顽强之志铸就了史家之绝唱;废寝忘食,你用赤诚之心完成了无韵之离骚。一部《史记》,讲述着一个史学家应有的良知;一部《史记》,见证了一个史学家对历史的忠贞;一部《史记》,记载的不仅仅是历史,更是我们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司马迁)

3.请同学们根据以上的几个人物颁奖词,思考:究竟应该怎样写颁奖词?颁奖词的写作

4.教师再读一则颁奖词,让学生猜写的是谁,进一步体会上面的写作方法

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了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了“相信自己”,那变幻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刘伟)

三、作业:请大家尝试为霍金写一则颁奖词

4.《狼》融课教案 篇四

1、积累、掌握本课中“缀行、并驱、敌、意”等文言实词的含义及用法。

2、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读一读、问一问、理一理、讲一讲、评一评”等活动,更全面更深入学习课文。

3、了解狼阴险狡诈的本质,学习屠户运用智慧与狼搏斗的精神,了解狼的有关文化内涵。【教学重难点】

1、积累文言文词汇。

2、品味本文简洁、生动却刻画细腻的语言。【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狼的图片。

狼,一说起它,人们就把它和贪婪凶狠联系在一起;带“狼”字的成语也往往带有贬义,如狼子野心、引狼入室等;而“东郭先生与狼”、“狼来了”等故事更是家喻户晓,现在还有一心想吃喜羊羊的“灰太狼”。但如果狼与人斗争,结果又会怎么样呢?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在他的名著《聊斋志异》中为我们做了一个精彩的描述和精辟的见解,让我们共同欣赏。

二、介绍作者和作品

蒲松龄,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人,著名的文学家,代表作是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房名,“志异”是记载奇闻异事的意思。蒲松龄的座右铭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郭沫若评价蒲松龄: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聊斋志异》是我国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作者通过谈狐说鬼,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科举制度的腐朽。作品的艺术成就很高,具有现实意义,故事曲折离奇,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很多篇目已改编成电影电视,为大家所熟悉。

三、教读课文:

(一)读一读

1、教师范读、正音。

2、教师指导读准节奏。其一/犬坐于前。意将隧入/以攻其后。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3、全班齐读

(二)问一问:

学生结合注释逐字逐句读释文意,提出自学存在的疑问,教师根据质疑问题,引导学生合作释疑。

(三)理一理:

学生再读文章,理一理本文的故事情节。

开端:遇狼

发展:惧狼

高潮:御狼

结局:杀狼

(四)讲一讲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要求大胆展开想象,将屠户每次行为的心理活动细腻表现出来。

投骨时——害怕、幻想

奔倚前——窘迫、思虑

杀狼时——果断、警惕

(五)品一品:

1、用“从„„”的 描写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两只)„„的屠户(狼)。

2、最后一段采用哪种表达方式,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议论

卒章显志

三、课堂总结

本文语言简练而生动,对狼对屠户进行了神态、动作、心理的细腻描写,将狼的狡猾、凶狠、贪婪;屠户的机智勇敢刻画得活灵活现,最后采用卒章显志的写法点明文章的中心,我们要学习这种写作方法。

四、布置作业:

1、掌握注释字词

2、收集有关狼的成语、俗语、故事、歌曲、影音。

五、板书设计:

蒲松龄 开端:遇狼

狼:缀行——狡猾 发展:惧狼

屠:投骨——害怕

狼:并驱如故——贪婪 高潮:御狼

屠:窘、恐、倚薪、弛担持刀——机智

狼:眈眈相向——凶狠 结局:杀狼

狼:犬坐于前径去洞其中——狡黠

屠:暴起、刀劈——勇敢

议论:议狼 卒章显志

5.狼教案 篇五

一.

导入新课(由复习蒲松龄的《狼》导入)

在刚刚学过的蒲松龄的《狼》一文中,狼给我们的印象是贪婪、狡诈的,除此以外,我们还了解有关狼的什么知识呢?今天我们就来对狼这一动物作个小小的研究。二.

交流并讨论

1.说起狼,同学们的脑海里一定会出现许多关于狼的故事或者成语、谚语。请说说你所熟知的故事或者成语、谚语。(同学们互相交流)

2.除了我们中国有许多关于狼的生动形象的描述,其他国家的语言中也有许多关于狼的形象化说法。比如英语中就有这样的说法:

The death of wolves is the safety of the sheep.(狼死羊安。)

The wolf may lose his teeth , but never his nature.(狼的牙齿会掉,本性却改不了。)

3.同学们能否从刚才交流有关狼的故事、成语、谚语中看出狼历来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是怎样的?(贪婪、凶残、狡猾„„)

4.对于这种动物,人们又会有怎样的态度呢?(惧怕、厌恶、憎恨„„)

5.然而,我们课本上那篇毕淑敏的散文对狼的态度却与众不同,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看看作者在文中对狼表现出怎样的感情?(称赞母狼的智慧)

6.母狼的智慧表现在哪里?(用智慧帮助全家过河。在万般无奈下,骗过老猎人,以自己的死换孩子的生。)

7.文中老猎人说“仅次于人聪明的动物是狼”,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8.刚才我们所讨论的对狼的态度都带有一定的情感倾向,我们来看看科学家又是怎样来描绘狼的?请看课本上《中国大百科全书·生物卷》“狼”词条。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科学家和文学家的不同之处:科学家一般总是尽量把自己的感情色彩降到最低限度,科学地、客观地描述事物,以便读者能更清楚更真实地了解这些事物。三.

辩论

1.从小家长和老师就教育我们要做个“好孩子”。能获得“好孩子”这一殊荣的,或者像羊羔一样温驯,或者像小牛一样憨厚,或者像兔子一样谨慎,像小鸟一样依人。如果现在要求我们以强悍的姿态去做一匹狼,你是赞同还是反对?我们来展开一场小小的辩论。(按观点的不同,将全班同学分为正、反两方。双方各选派三名代表组成辩论队)2.

辩论的程序:

第一阶段:双方主辩手对各方的观点进行陈述,时间各3分钟。

第二阶段:自由辩论,每位参辩队员均可自由发言,时间为10~15分钟。第三阶段:双方主辩手进行总结性发言,时间各3分钟。第四阶段:辩论主持人作评论,并宣布辩论结果。四.

总结深化

1.今天的这场辩论不在于分出谁胜谁负,关键是就如何看待和处理问题,应当从中受到一点小小的启发。(请同学谈辩论后受到的启发)

2.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是想通过对“狼”的探讨,学会辨证地看待和分析问题。同时,我相信,同学们在查阅和搜集资料的过程中,也一定感受到了自主学习的乐趣,甚至还有异想不到收获!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更多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的探索、研究。五.布置作业

6.狼教案韦龙珍 篇六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理解文义,理清情节结构

2、了解狼阴险狡诈的本质,学习屠户智慧与狼搏斗的精神 【教学设想】

1、本文篇幅短小,情节生动,脉络清晰,易于熟读成诵,应把朗读作为本文教学的重要环节。

2、让同学借助注释自行领悟文章的意义,教师作必要的提示或简要的讲

解。

3、本文叙事简洁而又情节曲折紧张,引人入胜,可因势利导,将同学引入故事的情景之中,使同学的思维活跃起来,对生动的情节有深切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看图听声,狼在我们心中是什么形象?今天蒲松龄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有关于狼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学习,看下文中的狼是不是也具有大家说的这些特性呢?二.检查预习情况

1.一读,纠正读音。(1)指明学生读课文。

我们先来检测一下同学们下去预习的情况,请同学们翻到114页(展示PPT)正确朗读文章,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基础。请一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在字音上有没有读错的。

(2)指明学生纠正读音(一下子纠正了好几个,我到发现几个)2.二读,纠正停顿

(1)全班同学齐读课文(注意刚才纠正过来的读音)(2)纠正全班错读的地方,把错读的句子重新读一遍。刚才同学们读的时候,有这么一句话在停顿上容易出现错误,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展示PPT)

这个句子有两种停顿法,请两个同学来给我们范读,你们觉得哪一个是正确的?理由?

其一犬/坐于前其一 /犬坐于前

如果是第一种停顿法,我们应该怎么翻译?关键哪一个字的翻译?是“犬”字的翻译。所以我们说文章当中重点字词的翻译,对于我们理解文言文有着重要的帮助。

3·三读,圈出不理解字词

(1)接下来请同学们再次自由大声的朗读文章。读的时候请同学们注意哪些不理解的字词圈出来。

(2)我们先来看看这些字词的翻译。(3)学生质疑,请其他学生帮助解决。

三、理解课文

(一)理清课文结构

1、现在同学们在字的音译上应该没有问题了,现在听老师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认真听,用一句话来概括。(屠夫与狼搏斗的故事)

2、串讲故事 屠夫与狼搏斗,首先他们要?(相遇),文中是怎样写他们相遇的,“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用两个字来概括这一段,哪两个字合适?——“遇狼”。

屠夫遇狼后的结局怎样?是被狼吃了吗?屠户怎么做的?(屠惧,投以骨)。狼是怎么做的?用原文回答。(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屠户复投之,狼呢?后狼止而前狼又至,两狼之并驱如故。这时,屠户心里感到怎样?(害怕)可借用文中一个字来组词概括这部分的内容,这个字是什么?——“惧狼” 两狼并驱如故,这个时候,屠户处境怎样?(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屠户怎么做的呢?(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屠户在这里有几个关键的动作,请同学们圈出来。屠夫被迫倚在草堆前,持刀而立,准备搏斗,这写了屠夫对狼的什么行为?“御狼”。

最后结局怎样?(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屠夫奋起劈狼,随后又劈一狼,这一段很清楚——可用屠夫“杀狼”来概括

3、小结:蒲松龄是非常擅长讲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屠夫遇狼、惧狼、御狼、杀狼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4、文章还有第5段?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前四段是记叙第5段是议论;前四段是讲故事,第5段是评故事。

(二)分析狼的特性。

1、狼的特性

现在我们理清了整个故事的结构,流利的朗读课文就更不是问题了,请一名同学来为我们朗读课文,其它同学认真听,听的时候注意思考2个问题(出示PPT:1.课文中哪一个字准确地概括狼的特性?2.作者在文中是怎样具体地描述狼的这种特性?

解决问题一:哪一个字准确地概括狼的特性?(黠)指明学生回答?请学生板书。

解决问题二:4人小组讨论,文中哪些句子体现了狼的这种的特性?(待学生归纳板书后,出示PPT,学生齐读句子。边读边感受狼的这种特性。)

2揣摩狼和屠户的心理活动: 从刚才的分析,我们得出屠户和狼之间的较量可谓惊险万分,其中有这么一处环节,我的映像特别深刻。(出示PPT)狼在“目似瞑,意暇甚”的时候它可能在想些什么呢?屠户在“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的时候,他又在想些什么呢?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揣摩狼和屠户的心理活动,设计一组对话。使故事的内容更加丰富。同桌间进行表演对话。

请同学来展示。请同学来点评。

四、总结课文,升华主题。

1、启示。同学们把屠户的机智果断勇敢,狼的狡猾表演得淋漓尽致,狼再狡猾,最终也被屠户杀死了,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奸险狡诈的人都不会有好结果,就像文中的狼一样,正所谓:邪不胜正。面对危险,不要心存幻想,我们要像屠户一样,要敢于斗争,要善于斗争)

2、暗喻

同学们对这个故事都有一定的理解,其实蒲松龄写狼的文章不止这么一篇,他在〈梦狼〉当中是这样写到的:

“窃叹天下之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即官不为虎,而吏且将为狼,况有猛于虎者耶!” 还有比老虎和恶狼更坏的吗?原来在蒲松龄笔下的老虎和恶狼是意有所指的,他指的是什么?(官吏的那股恶势力)板书:恶。

那么屠户代表的是:正义。(板书:正义)所以他把他的刀劈向了恶势力。现在,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但社会上也是存在一些邪恶势力,当我们遇到恶势力的时候,我们应该敢于与恶势力作斗争,做一个正义小战士。那么蒲松龄到底有怎样的经历,使他写下了这些文字呢?

3、总结:

在蒲松龄的一辈子当中,他在写小说的路上,奋斗了一辈子,又在科举考试的路上落魄了一辈子,最后在清冷的窗前离开了人世。他穷其一生追寻的穷秀才的梦想终究破灭,他的一辈子与恶势力作斗争,但从未取得胜利,所以,他把他的理想寄托在文字当中。他在《聊斋志异》的序当中是这样写道的: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聊斋志异》序。

4、推荐阅读

我们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课下可以去读读《聊斋志异》,去感受一下蒲松龄所生活的那个年代的社会状况。

板书设计: 20、狼 蒲松龄

屠夫狼

胆小、机智、果断、勇敢 凶残、贪婪、狡猾

遇狼 惧狼御狼 杀狼

7.《金刚狼2》 篇七

主演:休·杰克曼/法米克·詹森/布莱恩.泰/李威尹/真田广之

类型:动作

制片国家/地区:美国

上映日期:2013年7月26日(美国)

8.明尼苏达森林狼 西北狼 篇八

明尼苏达森林狼队上赛季战绩/胜/负

总评

森林狼队在引进35岁的米勒之后,平均年龄也只有25岁,是西部最年轻的球队之一,队中超过30岁的球员只有威尔斯和米勒,30岁的里德诺已经算是老将了。上赛季森林狼17胜排名联盟倒数第一,他们缺乏经验,而且战术混乱,队中仅仅有乐福和比斯利两个人值得依靠,或者说乐福是上赛季寒冷的明尼苏达惟一感到温暖的安慰。森林狼一直在追求过去两年开拓者和雷霆的建队模式,他们在寻求罗伊和杜兰特那样的领袖,而乐福已经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和潜力,而比斯利更适合做二把手。上个赛季比斯利和乐福的领袖核心地位确定得还很模糊,我认为年轻的球队必须要迅速地确立核心,这支球队才能进入正轨,所以乐福在新赛季的任务很重。球队最大的问题是一支没有一个好的后场指挥官,里德诺是那种喜欢画龙点睛偶尔在进球端有点小聪明的球员,但作为真正的指挥官距离还很远。现在球队拥有了卢比奥之后,这个情况也许会得到改善,当然这需要西班牙金童保证不会撞到新秀墙。但经历了一个倒数第一的赛季之后,森林狼在本赛季将一定能够“脱贫”,他们如果能够贯彻好炮轰战术,至少会成为一支赏心悦目的球队,而想成为西部新贵,球队还需要学会防守。

优势

年轻是这支球队最大的优势。适应能力是有相对性的,很多时候年轻就是资本,适应和学习能力也更强。而且在得到米勒和威尔斯之后,阿德尔曼不需要时时刻刻对球员们进行普林斯顿战术的教育,米勒和威尔斯在场上会让阿德尔曼轻松不少。而在一个赛季之后,乐福和比斯利已经确立起来的默契和内外核心作用将体现得更加明显,他们会成为西部最好的前锋组合。

劣势

年轻也是这支球队最大的劣势。当然,这仅仅是从球员心理上分析的。而从战术上来说,季前赛第一场森林狼就让进攻火力并不旺盛的雄鹿队出手89次,可见阿德尔曼的战术板上依然没有防守这个概念。防守实际上需要最关键的三个因素,就是经验,技巧和运动能力。对于森林狼这支在复兴中的球队来说,开始建立起来的体系是相当重要的,在几个赛季之后他们会成为之前塑造的模样,但没人希望看见昙花一现的华丽,而是希望看见西部涌现出一支真正年轻充满激情和天赋的球队。

未知因素

或许森林狼的高层已经预见到了球队未来的一个重大问题,所以在新赛刚刚开始就裁掉了阿德尔曼的旧部邦奇·威尔斯。实际上森林狼队确实不需要威尔斯,在四号位有乐福足够,而且威尔斯这种喜欢和主帅闹矛盾的球员很可能会在新赛季成为影响内部团结的导火索。谁能成为更衣室领袖是球队第一个未知因素。而乐福则是新赛季第二个未知因素,这个三分球命中率超过40%的超级前锋,在新赛季会不会更进一步?而在此之前一直炒得沸沸扬扬的卢比奥会不会适应NBA的强度,在阿德尔曼的调教下,他到底是能成为“白巧克力”威廉姆斯那种创意大师,还是“魔鬼”毕比那种冷静的指挥家?如果威尔斯能够在新赛季恢复状态,而乐福更进一步,卢比奥迅速适应,那么这支球队的发展会相当之好。

主帅

9.羊和狼教案 篇九

好动是幼儿的天性,小班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并有着一定的音乐表现欲望。结合小班孩子们的年龄和学习特点,设计了此次的音乐游戏活动,力求让幼儿通过聆听感知音乐的变化,用肢体动作的去充分表现音乐,体验在游戏中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一、活动目标:

1、学习用××︳×× ×︳节奏型跟着琴声节奏介绍自己。

2、熟悉乐曲旋律,尝试根据音乐形象的变化进行游戏,体验在游戏中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3、发展幼儿钻、平衡走、投掷等身体动作,培养幼儿勇敢、不怕困难的情操。

二、活动准备:

1、教具:喜羊羊和灰太狼”中主要动物胸饰、钢琴伴奏

2、情景布置:草丛、大树、等可供幼儿躲藏的道具。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

1、进场

师:今天,天气真好!老村长要带着孩子们去喜羊羊的村庄玩游戏。我们会经过一条长长的山路,钻过山洞,走过小桥去喜羊羊的村庄玩。可是,山路还没有铺好,我们一起用手上的材料把路铺好吧。

师:孩子们,路铺好了,我们一起出发吧。

来到了羊羊的村庄。请孩子们找一个小草堆坐下来。欣赏一下村庄(村庄有很漂亮有大树、草丛和花朵)。

2、介绍自己,用节奏型× ×︱×× ×︱介绍自己

(教师主要关注:孩子是否能自己跟着音乐节奏大声地介绍自己。)

(二)基本环节

1、初步欣赏乐曲,配乐讲故事:有一天,天气真好,羊羊们蹦蹦跳跳地来到草地上玩,他们蹦啊,跳啊,玩得可高兴了。“咚”突然,灰太狼来了,羊羊们赶快躲起来,有的躲到草丛,有的躲到大树后面。羊羊们都变成了小花和小草。灰太狼找啊找,没有发现到羊羊们,就垂头丧气地走了,这时,羊羊们又开开心心地跳了起来。

通过配乐讲故事,让幼儿感受音乐节奏的变化。再通过以下几个提问,让幼儿回忆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激发幼儿躲到草丛、大树、等玩游戏的欲望,为欣赏音乐打下基础。

师:提问:羊羊们在草地上玩,遇见了谁?

灰太狼有没有抓到羊羊呢?

为什么呀?

2、听辨音乐,进行游戏,体验遵守规则、共同游戏的快乐

小班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对游戏非常感兴趣,于是,我采用了情境表演法,来调动每一个幼儿都参与到游戏当中来。幼儿通过积极参与游戏活动,从而体验了游戏的快乐。

(1)第一遍游戏:幼儿统一做羊羊,请一位助教来演灰太狼。幼儿听音乐在草地上愉快的游戏,当听到音乐变化时,灰太狼出来了。羊羊就躲到草丛、大树后变成小草和小花,一动不动,动了就会被灰太狼抓走。灰太狼没有找到羊羊就垂头丧气地走了,这时,羊羊们开开心心地跳了起来。(教师主要关注:幼儿是否能听辨两段不同的音乐变化进行游戏。)

(2)第二遍游戏:尝试根据音乐形象的变化进行游戏。

请出愿意做灰太狼的小朋友扮演灰太狼进行第二遍游戏。(教师主要关注:幼儿是否能听辩出音乐的变化进行游戏。)

(3)第三遍游戏:鼓励交换角色,进行游戏,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

请幼儿自由交换胸饰,鼓励幼儿交换角色,进行游戏。

(教师主要关注:幼儿是否能根据新角色听辨音乐做游戏以及幼儿遵守游戏规则的情况。)

(三)结束环节

老村长带羊羊们回家,在我们回家的路上可能会遇见灰太狼,现在老村长要发一些武器(沙包)给你们,那你们就用手上的武器(沙包)赶跑灰太狼。我们把灰太狼赶跑了,我们一起回家吧。

四、活动评析

10.牧童和狼教案 篇十

一、教材分析

《伊索寓言》是苏教版国标教材第九册的一篇课文。《伊索寓言》原名《埃索波斯故事集成》,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萨摩斯岛上一个丑陋无比,但智慧无穷的叫伊索的奴隶所作。伊索寓言脍炙人口,内容丰富,题材广泛,说理深邃,诙谐有趣,在全世界享有盛誉。课文选用了《狐狸和葡萄》《牧童和狼》《蝉和狐狸》三则寓言故事,每则寓言都通过与动物有关的故事,揭示一个道理,让学生从中受到启迪,获得感悟。

二、学情分析

本课中讲述的三个寓言故事易懂,学生根据以往的经验以及文字的叙述也能总结出寓意,但是要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例子来谈谈,学生就会有些困难,可能出现偏差,那么如何使学生能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延伸到生活中的实际,教师可以抛砖引玉设置一些情景,对学生起到引导作用。

三、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把故事讲给别人听。2.知道寓言的故事,能从寓意中获得教益。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关键词,指导朗读 2.教学难点:明白寓言蕴含的道理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等

六、课前准备

1.学生:查阅课文

2.老师:制作课件,用最简单的方法让学生正确的理解寓意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扫清阅读障碍,理清课文脉络层次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生字词

2.难点:引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寓意

三、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大家还记得我们熟悉的那个《狼来了》的故事吗?谁来给同学们讲一讲。

2.这个故事也是选自《伊索寓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要求:请大家自由轻松的读课文,用笔划出课文的生字词,根据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认清字形,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义 1.教学生生字词 慌、贯、谎、粪、戒(1)指名读生字(2)齐读生字词(3)强调容易读错的字 2.字义教学

通过预习你理解了哪些词义,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义,3.字形教学

哪些字容易写错 惊慌 说谎 一贯习惯

(三)再读课文,感知大意

1.要求: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好读的句子多读两遍 2.指名分节读课文 3.讨论课文主要内容

(四)理清课文脉络层次

1.说说这则寓言讲了什么故事?

一个牧童总爱说谎骗人,后来他说了真话,却没有人相信他了 2.默读第一和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在“好几次”和“后来” 发生的事情中,牧童和村民们各有什么不同的表现? 狼没来

牧童:几次大叫(说谎)不禁哈哈大笑(捉弄村民)村民:闻声赶来(上当)惊慌失措(气愤)

狼来了

牧童:吓坏大叫(真话)

村民:没人帮忙(不相信)

3.读一读并体会牧童两次“大叫”时的不同情感(1)好几次他大叫:“狼来了!狼来了!”

(2)牧童吓坏了,他慌忙大叫:“狼来了!狼来了!快来帮忙啊,狼在吃羊了!”

(五)布置作业

11.《狼》复习教案 篇十一

西行感受不同文化

与Jack Wolfskin一起的第二次“狼行天下”活动,今年来到了中国的西部,真正像一个牛仔一样完成了一次西进运动。向西走,我们就来到了唐克,虽然这个名字不长被人提起,但是这里临近黄河,而且可以拍到黄河的百转千回,因为这里有着黄河第一湾。伴随着黄河第一湾的观景平台和高原上奇幻的天气,有落日有白云。看着太阳下山的1小时内,心里对于这边广阔的地方充满着神圣的崇敬之感。

南下感受瑰丽自然

离开藏区我们的行程稍稍向南,进入了四川省境内的九寨沟,瞬间就能感觉到自然环境的不同,整个九寨就是个满眼的绿色,就真的感觉来到世外桃源。身处九寨其实感受最深刻的还是它气候的多变,有时候一片云飘过来就会下起一场雨,既然来到户外就需要有身装备,跟随“狼行天下”怎么能没有一身JackWolfskin的装备提供全程保护呢,一件三合一冲锋衣让我们继续暴走。

一同前行的“狼友”们

每次的“狼行天下”活动中,都会结识到很多朋友,我们称之为“狼友”。为期一周的活动,从陌生到熟悉,从高原到草地再到平原,虽然短短一周,但是在户外环境中相互扶持相互交流,就可以结下很深的感情,所以有机会,走出去,走到户外中去,用双眼看到更美丽的自然,用心灵去结识更真实的朋友们,去享受自然,体验生活的快乐。

12.《狼》教学实录 篇十二

师:你来试试, 好吗?

(生低头不语)

师:好像有点不大愿意, 那就不勉强你了。哪位同学愿意?

师:好, 请你来。

(生读《狼》全文)

师:谢谢你, 请坐。

师:读得怎么样?

生:很好。

师:符合我们刚才提出的两个要求吗?

生:符合。

师:应该说比较符合。有一个句子, 停顿不够明显。大家来看看, 该怎么读?是“其一犬/坐于前”, 还是?

生 (齐) :其一/犬坐/于前。

师:“其一”, 是什么意思呢?

生:“其一”就是“其中一只”, “犬”就是“像狗一样”, “坐于前”就是“坐在屠户面前”。

师:嗯, 请坐。大家很清醒地认识到, 这不是“其中一条狗坐在前面”, 因为屠夫遇到的是两只狼。那么, 这个“犬”字是什么意思?

生 (齐) :像狗一样。

师:你们文言文虽然学得不多, 但是理解了这个“犬”字的意思, 很好。

师:接下来我还想让一位同学来读课文, 这次要求略高一点, 要读出“故事的味道”。怎样才能读出味道来呢?要注意语速的缓急。有的地方读得慢一些, 有的地方读得快一些。有同学愿意来读吗?

师:这位男生, 你愿意吗?

生:读得不大熟。

师:没关系啊, 你试试挑战一下?

(生读《狼》)

师:先停一下, 咱们让他读一半。读得蛮熟练的, 但是整体上读得比较急。这个男生平时是不是性格比较急?我们在读故事的时候, 要注意不该急的地方不能急。余下部分谁来读?

师:请你来读。

(另一生继续)

师:请坐。他有两个地方读得特别好。一处是“屠暴起”, 他读得很快。因为屠夫不能慢吞吞地走到狼的前面, 而应该举起刀, “咔嚓”一下砍下去, 对不对?故事最后的感受部分读得也不错。

师:我们来思考一下, 这个故事在读的时候, 究竟哪些地方要读得比较快呢?你说说看。

生:第四段, “屠暴起, 以刀劈狼首, 又数刀毙之。方欲行, 转视积薪后, 一狼洞其中,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 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 亦毙之。”

师:如果这一小节所有内容都读得很快, 或者都读得很慢, 行不行?

生:不行。

师:对啊。情节紧张的地方要读得快些, 不紧张的地方要读得慢些。比如说, “方欲行, 转视积薪后”这一句。“转视积薪后”, 就是转过去看看, 他还不知道“积薪”后面有什么呢, 可以读慢一点。

师:还有哪些句子是情节关键的地方, 要快读?后面的那位男生来回答。

生 (低声) :我不知道。

师:他不知道, 非常诚实的孩子。请坐。

师:你知道吗?哦, 也不知道。那么, 你知道吗?

生:我觉得, 是“一狼得骨止, 一狼仍从。复投之,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这一句应该读得快一点。

师:那你刚才没有读得快呀。你读快点试试看。

(生读)

师:嗯, 比刚才要急了一点。请坐。

师:在读这个句子的时候, 我们要注意。“一狼得骨止, 一狼仍从”, 要读得紧张一点;“骨已尽矣”, 要读慢一点;“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要读快一点。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

(生齐读)

师:确实有点紧张的味道了。所以, 读出故事的味道来, 就是该急的时候要读得急, 该慢的时候要读得慢。力求读出一点气氛, 读出一点语气。

师:接下来, 请大家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同桌听。你可以这样开头, “很久很久以前, 有一个屠夫, 一天晚上, 他回家晚了……”咱们不是翻译课文, 而是纯粹地讲故事。听故事的那个人, 要负责给对方补充有遗漏的和讲得不大准确的地方。

(生开始讲故事)

师:刚才我听同学们在讲故事的时候, 有一位同学是这样讲的———“屠夫看到有一只狼在其中打洞, 头已经钻进去了, 半个身子露在外面, 于是, 屠夫弄个刀, 把狼的屁股给剁掉了。”对不对?

(生笑)

师:这个“股”是“屁股”吗?

生:不是, 是“大腿”。

师:你怎么知道是“大腿”而不是“屁股”的?

生:有一个成语叫“悬梁刺股”。

师:“悬梁刺股”是“刺大腿”而不是“刺屁股”。请坐。这个“股”字我们现在作“屁股”讲, 古时候“股”是指“大腿”。这种用法叫什么呢?叫“古今异义”。古代咱们的老祖宗在说话的时候, 有一些词的用法跟我们不一样。有个成语叫“涕泗横流”, 这个“涕”是什么意思呢?猜猜。

生:“涕”应该是“眼泪”的意思。

师:哦, 不是“鼻涕”。它和我们现在的用法也有不同, 请坐。以后在学文言文的时候, 我们会经常遇到这种现象, 要引起注意。

师:好, 刚才故事都讲完了, 我找两个同学评价一下。你刚才是听故事的还是讲故事的?

生:听故事的。

师:你的同桌讲得怎么样?

生:很好。

师:再找一位。

师:你刚才是听故事的还是讲故事的?

生:听故事的。

师:他讲得怎么样?

生:他有个“少时”没有讲, 其他地方都讲得挺好。

师:“少时”没有解释清楚。什么叫“少时”呀?

生:一会儿。

师:还可以说“不久”, 是吧。我刚才发现, 大家讲故事都非常投入。

师:接下来咱们要继续讲故事。这次讲故事, 要用第一人称来讲, 你可以选择这样开头:“我是一个屠夫, 有一天, 我挑着担子回家, 天色已晚, 忽然, 发现后面跟着两只狼……”也可以这么讲:“我是一只狼, 我跟我的伙伴有一天傍晚正在找吃的, 忽然看到前面有个人……”能理解我的意思吧?

生:能。

师:这次呢, 我们要让刚才听故事的人来讲这个故事, 至于他是“狼”还是“屠夫”, 由他自己选。而刚才讲故事的人呢, 就准备听故事。

(生开始讲故事)

师:讲完了吗?有没有自告奋勇想讲一讲这个故事的?

(生不举手)

师:看来你们都长大了, 不会讲故事了。来, 喊一个同学先讲。

生:我是一个屠夫, 一天夜晚, 我挑着空荡荡的担子, 兴奋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师:不能读故事, 要“讲”故事。

生:我一边哼着曲子, 一边走在路上。忽然感觉一股阴风, 回头一看, 发现两双绿莹莹的眼睛在盯着我。我心里十分紧张, 手里不知拿起了什么东西, 直接抛向了它们。一只狼接住了它, 另一只狼还是直直地冲我过来。我又拿起了一块骨头, 扔向了它, 然而那一只狼已经把那块骨头吃完了。它又奔向了我, 我还想扔一块骨头, 却发现篮子已经空荡荡的了。我没有任何办法, 只好向四处看去。突然发现旁边有一个谷堆, 很多柴草堆成了一个小山丘。我仿佛抓住了一根稻草, 急忙跑过去, 倚在上面, 把身上空荡荡的担子卸了下来, 拿起篮子中的砍刀, 向两匹饿狼挥舞着。那两匹饿狼不知是被我吓到了还是怎么样, 竟呆呆地立在了那里, 不敢向前来。这时, 另一只狼跑了, 一只狼蹲在了我的面前, 好像在睡觉一样, 闭上了眼睛, 坐了下来。见另一只狼不见了, 我便拿起砍刀, 冲着这头狼的脑袋, 一刀劈了下去。正当我想赶紧回家的时候, 一回头忽然发现另一只狼正在柴堆里挖着坑。这时我才醒悟到, 原来这只狼是想偷袭我啊。于是, 我拿起了砍刀, 朝着它的大腿劈了下去, 另一只狼也死掉了。

师:故事基本上就这样, 对吧?请坐。有疏漏的地方吗?

生:他讲到“方欲行, 转视积薪后, 一狼洞其中,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这里, 没有描述狼的动作。

师:狼“身已半入”怎么能有其他动作呢?想一想, 他讲“转视积薪后”的时候, 是怎么讲的?“他转过头去看”, 这狼是在他的哪个位置打洞啊?

生:后面。

师:背后是吧, 要转到柴草的另一面才能看到, 这只狼想前后夹击。这里是“转”不是“顾”, “转”是转到柴草堆的后面。其他讲得都好。

师:下面谁来以狼的口吻讲故事呢?

生:我是一只狼。最近几天, 我的运气一直不好, 和同伴在山中觅食整天没有收获。今天, 天又黑了。我心想, 再出去看看吧。我便和同伴又出去看了看。这时, 我和同伴看到前面有人影闪过。我大喜, 心想:等了这么长时间, 终于找到猎物了。那屠户似乎也很机智, 他好像发现了我们, 不停地向后面扔骨头。我想, 好, 这就当下酒菜了吧。我和同伴不停地吃着骨头, 忽然, 他不扔了。我想, 好, 看来你已经没有什么方法了。然后我和同伴商议, 我们要前后夹击他, 你去前面盯住他, 我去后面挖洞。我便绕到了他后面。这时, 我看见那个屠户, 他手里拿着斧头。“嗯, 这屠夫还挺机警的, 我要快些。”我想。于是, 我绕到他身后, 使劲挖使劲挖。冷不防, 我听到一声惨叫。然后, 我自己也突然感到后面一凉, 忽然明白了什么。这时, 大腿一痛, 我昏过去了。

师:好, 请坐。大腿一凉、一痛, 他就昏过去了。他是想转到后面打洞的那只狼。他听到了同伴的惨叫, 他还想, 我要赶紧挖, 争取把这个柴草堆打通了去攻击。这头狼, 很厉害。讲得不错。

师:如果是前面一只狼要讲这个故事, 可以讲到哪里为止呢?

生:被屠夫砍死。

师:对。也就是说, 讲到“忽然, 只见亮光一闪, 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就可以结束了。

师:好。两只狼, 从不同的角度, 都可以讲一个精彩的故事。

师:这两个男生表现得非常好。

师:现在呀, 我们还要继续来讲故事。请大家以开火车的方式从前到后轮着讲。

师:怎么讲呢?在故事的某个情节处, 请你适当添加一些内容。比如:在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的时候, 这样讲———我想:“不如把骨头扔给他们, 两只狼抢骨头吃, 我就可以脱身了。”这是站在谁的角度来讲的?

生:屠夫。

师:还可以站在狼的角度来讲。两只狼“缀行甚远”的时候, 狼心里就想:“我不能轻易地去攻击, 我得看看他有没有同伴, 路上有没有其他的帮手。等到合适的时候, 我们就扑过去。”在这个故事中, 有很多地方可以加上这样的“我想”。大家准备一下, 可以讲给别人听, 也可以讲给自己听。

师:不要选全篇, 我们只选某一个情节处。比如说, 当“缀行”的时候, 当“目似瞑”的时候, 当屠夫砍死狼的时候。

生:当我把骨头扔完时, 我想, 狼会不会吃掉我?

师:她说“在我把骨头扔完的时候, 我在想狼会不会吃掉我”, 这是可以的。但是这样想有用吗?你得想一点有用的, 想什么比较好?

生:如何逃生。

师:对, 我得怎么逃生。这就比刚才好玩了。

生:在我刚想离开这让人不幸的地方时, 我想:原来有两只狼, 那另一只去哪了?

师:这样的“想”, 让我看到了屠夫的智慧。原来有两只狼, 另一只干吗要走掉了呢?我得找一找呀, 一找就找到了。这就为“转视积薪后”这个动作找到了理由, 非常好。

生:当一只狼径直走开时, 我想, 它要去哪儿?

师:你想得很对呀。两只狼来围着我的时候, 一只狼径直走开了, 它到哪儿去了呢?它怎么不要吃人肉了呢?你这一想, 就留下了故事的悬念。

生:我想……

师:把话说完整一些。

生:当听到另一位同伴的惨叫时, 我想, 我得赶紧挖洞, 去报仇。

师:她是一只有情义的狼。她说, 当她听到同伴惨叫的时候, 想, 我得赶快把洞打通了, 去报仇。

生:当我面前这只狼放松警惕、掉以轻心假睡时, 我想, 不如我猛地一下, 给它来个反击, 把它杀死, 这样, 我便可以脱身。

师:好, 我不如抓住这个机会给它来个反击。请坐, 非常好。

生:那只狼好像睡着了一样, 样子很悠闲, 我急了, 连忙拿起刀, 向狼的脑袋砍去, 我害怕它没死, 又砍了一刀。

师:她心里想的是, 怕它没有死, 又补了几刀。请坐。

师:很多人选的都是屠夫, 有没有人选狼的?来, 请你。

生:我们两个看见屠夫很害怕, 屠夫向我们扔了一块骨头, 我的同伴吃不到骨头。然后, 我慢慢向屠户走去。屠户又扔了一块骨头。然后我过去, 我的同伴也过去。这时, 屠夫不再扔骨头了, 然后我们两个一块向屠夫走去。

师:怎么没有“想”呢?把“想”都忘掉了。请再加上“想”的内容。

生:屠夫很害怕, 然后投了一块骨头。我想, 这一定是屠户想脱身的一个计谋, 于是, 我又让我的同伴去追屠户。

师:好, 请坐。这个环节当中有很多可以加上“想”的呀。我心里想:你想让我们两个人抢一块骨头, 你想溜?没门。

师:大家加上去的“想”让我看到了狼的想法和屠夫的想法。那么, 咱们读到的这个故事是由谁来讲述的?

生:作者。

师:为什么不用狼的口吻来讲?大家刚才讲得多好玩啊。用屠夫的口吻来讲, 也很好玩啊。为什么作者要用第三方的口吻来讲这个故事呢?你们想过这个问题没有?

生:我感觉作者是想通过这件小事来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就是跟小故事大道理差不多。

师:哦, 由作者来讲这个故事, 就可以告诉我们一些道理。他会发表一些评论, 是吧?

师:我们来看看作者的评论———“狼亦黠矣, 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生齐读)

师:这里对“狼”的评价有一个很重要的字, 是什么?

生:黠。

师:什么叫“黠”啊?

生:狡猾。

师:狡猾, 狼是很狡猾的。故事里有哪些地方让你读到了狼的狡猾呢?

生:“一狼得骨止, 一狼仍从。复投之,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师:轮番追赶, 不舍猎物逃脱。

生:“少时, 一狼径走, 其一犬坐于前。久之, 目似瞑, 意暇甚。”

师:很好, 通过打盹来迷惑敌手。

生:“一狼得骨止, 一狼仍从。复投之,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师:刚才大部分已经说过了, 但她又增加了一句“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一起追, 狼多力量大。

生:“一狼洞其中,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师:这个狼可真够狡猾的, 它准备前后夹击。

生:“乃悟前狼假寐, 盖以诱敌。”

师:对, 前面一只狼还要迷惑敌手, 确实很狡猾。有没有补充的?

生:“狼不敢前, 眈眈相向。”

师:为什么?

生:因为这里是说“狼不敢上前去”, 是因为屠户他拿着刀, 所以狼不敢贸然行动。

师:非常好, 请坐。

师:她说“狼不敢贸然行动”, 因为它要找时机。其实能表现狼的狡猾、善于找时机的句子文中还有一处。是哪个地方?

(生沉默)

师:“途中两狼, 缀行甚远。”狼有一个习性, 它不会一发现敌手就轻易攻击, 它要观察许久, 再突然攻击, 所以写“缀行”也是说明它在等时机。

师:狼的确很狡猾, 但徐老师认为, 狼也真没有那么狡猾。你觉得呢?

生:老师, 我认为, 狼并不是不狡猾, 只是狼再狡猾, 也没有人狡猾。

师:再狡猾的狼, 也斗不过好猎手。你是这个意思吧?请坐。你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的。我们现在来分析分析看, 狼是不是真的狡猾。徐老师觉得, 如果当时那两只狼遇到屠夫, 立刻扑上去, 一前一后扑上去, 屠夫就被它们吃掉了。文中说“缀行甚远”, 好像它是为了观察等待时机。但是等到屠夫能够躲到柴草边的时候, 它就不能前后夹击了, 对不对?它就失去了夹击屠夫的机会。所以我觉得, 狼也不是真狡猾。是不是?

师:还有哪些地方也可以看出狼不是真的狡猾?

生:“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我感觉, 它要是真狡猾的话, 它的同伴就不会被杀了, 它肯定要从那边绕过去。

师:结果它把头钻到柴草堆里, 像个鸵鸟一样, 看不见屠夫过来攻击它了, 你想说的是这个意思吧?

师:对呀, 它貌似很聪明, 准备打个洞去攻击屠夫, 但是脑袋进去了, 看不清外面的形势, 就被杀掉了。你看, 大家一动脑筋, 精彩的答案就出来了。

师:还有吗?

生:老师, 我认为还有一处, 就是“狼不敢前, 眈眈相向”。其实它们在那里看着不行动, 是因为畏惧屠夫手中的那把刀。但如果它们一起上, 屠夫最多只能干掉它们中的一只, 那最后还是狼获胜了。

师:对。一屠两狼, 势不均力不敌。如果两只狼扑上去, 即使屠夫有刀狼也能把他干掉。但是它们想要夹击屠夫, 反而让屠夫找到了各个击破的机会, 是不是呀?所以, 你说狼“黠”不“黠”?

生:不黠。

师:我们用一个字来评价它, 可以是“傻”, 也可以是“愚”, 或者“蠢”。表面看起来狼是狡猾的, 其实是很愚蠢的。你看, 它们“缀行甚远”, 给屠夫以倚靠柴草堆“自卫”的机会;装睡觉, 给屠夫以突然暴起、找准机会劈死的机会;“一狼径去”, 又给屠夫“各个击破”的机会;另外一头狼在那边打洞, 头钻在里面, 又给屠夫从背后杀死的机会。所以, 当我们再来读这一段的时候, 应该怎么读呢?要带着怎样的语气读?

生:嘲笑。

师:对。那怎么来读出嘲笑的味道呢?读读看。

师:其实这里四个句子, 把升降调处理好, 讽刺的味道就出来了。怎么读升降调?你们自己考虑一下。来, 试试看。

生:“狼亦黠矣, 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师:对了, 那个问句啊, 调子要读上去。

师:来, 再读一遍。

生:“狼亦黠矣, 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

师:嗯, 有点味道了。我现在想要问问同学们, 这个故事的题目叫《狼》, 作者仅仅是为了讽刺狼吗?

师:徐老师在“狼”字上加了个引号。猜猜看, 我加引号是什么意思?

生:我觉得“狼”不只是动物“狼”, 也是代表当时的一些人, 就是以为自己是很聪明的, 最后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人。

师:嗯, 真好。读过《聊斋志异》吗?你跟很多读过的人的想法是一样的。《聊斋志异》里面写了很多鬼、妖、狐狸, 写鬼写妖就是在写人, 写狼也是在写人。所以这位同学说得很对, “狼”是指生活中那些像狼一样的恶人。这样的人很狡猾, 会伤害到我们。面对这样的人, 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生:勇敢地面对他们。

师:要勇敢地去面对, 不要妥协。

生:还要想方设法去摆脱那些诡计多端的人。比方说卖小孩啥的, 要摆脱那些坏人的计谋。

师:他的意思是要擦亮我们的眼睛, 认清恶人的计谋, 是吧?

生:我认为应该像屠夫一样勇敢, 不要只想着逃避。

13.20《狼》公开课教案 篇十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有感情朗读文章。了解课文内容。

2.能够合理地认识文中的“狼”和“屠户”的形象,并能给以合理的评价。3.理解作者写作意图,过程与方法:

朗读,翻译,理解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从文中认识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象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教学重点】

理解文章内容。有感情朗读文章。【教学难点】

合理地认识文中的"狼"和“屠户”的形象,能给以合理的评价。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板书设计】

20、《狼》

狼:黠(狡猾)屠夫:智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名作家郭沫若曾经写过一副对联,“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对联称赞了一位借“写鬼写妖”来“刺贪刺虐”的清代名家,大家知道是谁吗?蒲松龄

二、简介作者:

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他自幼勤学、聪敏,但一生考场不利,自学成才,在家乡设馆教书,创作了许多鬼怪故事,后来汇编成书,就是《聊斋志异》。

三、说说《聊斋志异》

1、让学生说说聊斋志异这几个字的意思

“聊斋”是他书屋的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

2、师出示

《聊斋志异》是我国著名的文学作品,是短篇小说集。作者通过谈狐说鬼,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科举制度的腐朽。作品的艺术成就很高,具有现实意义,故事曲折离奇,人物形象鲜明生动。

3、引出课题《狼》

板书课题作者

四、分段研讨课文

1、出示课文第一段

(1)指名一生读,注意读错的字要纠正,缀行的读音

(2)说说为什么特别紧张?从哪里看出可怕?提示:从字词角度着手用自己的话说明 参考:

晚归

一和两

止:通只

缀行

甚远

2、出示第二段,没有标点的

(1)生大声自由读,断句停顿

(2)指名一生读,点评,再读后齐读

(3)问题: 这一段你从哪里看出更加紧张可怕了? 参考:

如故:(什么意思?)

3、续读后文

(1)师:接下到底发生什么?结果怎么样?请同学们打开课文

(2)生轻声读课文三四五段

(3)指名一生读最后一段(4)问:谁止增笑耳?

(5)追问:狼亦黠矣什么意思?

狼很狡猾

4、出示第四五段(可以四人小组讨论)

(1)文中哪里看出狼很狡猾?提示:从 字 词 句 标点等品析,要抓关键的字词 参考:

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假寐

诱敌

(2)这么狡猾的狼最后怎么样?(被屠夫两毙)哪里能看出屠夫的机智勇敢? 参考: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注:赏析课文的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字词)

(3)屠夫凭什么杀死两只狼? 参考:

占据有利的位置

抓住有利的时机

发挥自己的优势

五、谈谈读后的理解

文章的最后一段是议论。作者为什么会说狼只增笑耳?读了本文之后你得到什么启示? 参考:

狼无论怎样贪婪、狡诈,在勇敢机智的人的面前终究是要失败的。

狼的本性是贪婪、凶残和狡诈,绝对不能对狼有半点怜悯之心。同样,我们对待象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要善于做一个机智勇敢的人。

六、齐读课文

七、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

14.《像狼一样嚎叫》教案 篇十四

《像狼一样嚎叫》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莫卡是只温顺的狗,他和小主人米雪儿亲密无间,谁也离不开谁,直到有一天,莫卡看到一本关于狼的书,发出感叹:“狼自由自在的生活真是神气!”于是莫卡决定放弃宠物狗的身份,像狼一样生活……

莫卡不就像我们的孩子吗?他们是如此的不安分,向往着自由自在、不受大人约束的生活。那么,就让幼儿跟着书本,跟着莫卡一起去闯荡,去感受自由,也感受挫折吧。故事的最后,莫卡回来了,和米雪儿紧紧拥抱在一起。小读者们看到这里,又会发出怎样的感慨呢?相信这感同身受的经历,一定会让他们有所思,更有所悟。

活动目标

1、有自主阅读的兴趣与愿望,能初步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会根据内容翻到相应画面,并能跟随要求仔细观察。

3、愿意与他人分享看到、想到的内容,敢于在众人面前大胆表述。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绘本人手一本,电子书,PPT。

经验准备:简单了解狼和狗的生活习性。

活动过程

一、观察封面,引起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本有趣的绘本,看!封面上有什么?

幼1:有一个圆圆的月亮。

幼2:有题目,是“像狼一样嚎叫”。

幼3:有一只小狗。

师:这是一只叫莫卡的小狗。猜猜看,他会去干什么呢?

幼4:他到山坡上嚎叫。

幼5:他会走来走去看风景。

幼6:他会出去找东西吃。

(反思:一开始就让幼儿猜测莫卡接下来的举动,问题比较开放,创设出自由的表达氛围,幼儿都能自由畅说。)

师:莫卡到底做了什么呢,小朋友们拿着书自己来看一看吧!

二、自主阅读,分享交流

1、幼儿自主阅读整本书。

阅读前,教师提出自主阅读时的要求:一页一页轻轻翻,看完一页再看后面一页。

2、幼儿分享、交流自己的发现与理解。

师:故事里除了莫卡还有谁?

幼:还有他的小主人,一个小女孩。

教师介绍人物关系:这个小女孩叫米雪儿,她是莫卡的小主人,也是莫卡的好朋友,他俩相亲相爱。

师:你看到莫卡干什么了?

幼1:我看到莫卡在跳舞。

幼2:莫卡在找东西吃。

幼3:莫卡他看了一本狼的书,他想过狼的生活,他跑出去了。

三、重点观察,大胆讲述

1、讨论狼的生活。

教师出示绘本第4页的PPT,引导幼儿仔细观察。

师:莫卡想过狼的生活,那么狼的生活是怎样的呢?

幼1:狼在草原上奔跑。(师回应:狼可以自由奔跑。)

幼2:狼在抓野兽。(师回应:狼可以自由地捕捉野兽,当作自己的美餐。)

幼3:狼在大声嚎叫。(师回应:狼还可以在月光下大声地嚎叫。)

(反思:针对幼儿的回答,教师的回应突出词语“自由”,让幼儿强烈感受到狼的生活的自由自在。三张图讲完,教师将“可以……可以……还可以……”的句式嵌入幼儿的回答中,自然而然地丰富了幼儿的语言经验。)

师:狼的生活真是自由自在,那莫卡的生活是怎样的呢?

2、讨论莫卡在家里的生活状态。

教师出示绘本第6页的PPT,引导幼儿对比前面的观察,感受莫卡生活的不自由。

师:莫卡的生活自由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提示幼儿仔细阅读画面中的细节,作必要的追问。)

幼1:莫卡想去抓蝴蝶,可是米雪儿不同意。

幼2:莫卡想吃肉骨头,米雪儿说,吃狗粮吧。

幼3:莫卡要大声地叫,米雪儿对他说:“嘘,不可以。”

教师小结:莫卡的生活一点也不自由,他不喜欢现在的生活,他好羡慕狼的生活。

3、讨论莫卡刚离开家的生活状态。

教师出示绘本第12~13页的PPT,引导幼儿仔细观察。

师:莫卡跑了出去,他终于自由了,他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了。瞧,他在做什么呢?

幼1:莫卡在跑。(提醒幼儿能说得长一些)

幼2:莫卡跑得飞快。

幼3:莫卡跑得像飞毛腿一样。

(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幼儿说出其他几幅图中莫卡在做的事情:莫卡跳起来抓蝴蝶;莫卡一边唱一边跳;莫卡想在哪儿小便就在哪儿小便。)

4、讨论莫卡在外面的遭遇。

师:莫卡的新生活开始了,这时他的心情是怎样的?

幼1:高兴。

幼2:开心。

幼3:兴奋。

师:可是他马上就遇到了麻烦。他肚子饿了,他想去抓哪些小动物?你们找一找,在哪一页呢?找到之后和旁边的小朋友讨论讨论。

(反思:本环节教师不再出示PPT,而是让幼儿自己来翻页,幼儿会特别留意教师所说的画面内容,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幼儿之间的讨论与互动,有助于他们相互学习。)

师:现在我有几个问题要问,第一个问题,莫卡抓了哪几种小动物?第二个问题,小动物们是怎么对付莫卡的?(请能力相对弱一些的幼儿来说)第三个问题,谁能把四幅图连起来说一说。(让能力强的幼儿来试一试)

(评析:幼儿完整讲述时,教师鼓励幼儿可以和别的小朋友说的不一样。于是有的幼儿用“第一次,第二次……”的句式,把四张图非常清晰地连接起来;有的幼儿发现了小老鼠挖的地道,用了“弯弯曲曲”等词语,也有的幼儿直接按绘本上的文字进行讲述……老师都予以肯定,因此,幼儿的回答相当丰富。)

师:莫卡忙了半天,他什么东西也没有抓到。这时莫卡的心情是怎样的?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

师:让我们从莫卡垂头丧气地走在路上的这一页(第18页)接着往下看,你们来告诉我,发生了什么?

5、体验重逢后的温馨。

幼儿和教师边看边说,一直看到莫卡和米雪儿紧紧拥抱在一起。

师:莫卡和米雪儿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和你的朋友抱一抱,你有什么感觉?

师:莫卡想过狼一样的生活,可是当它真的自由了之后,又遇到了很多的困难,甚至遇到了危险,最后又回到了家。你想对莫卡说什么呢?

幼1:莫卡,你赶快回来吧,米雪儿想死你了。

幼2:莫卡,外面有坏人的,还是家里好。

师小结:狗有狗的生活,狼有狼的生活,大家的生活是不一样的。自己家的生活是最好的。

四、听赏故事,完整阅读

师:故事到这里,结束了吗?这可真是一个有意思的故事,我们一起完整地听一遍故事,一边听一边翻。

教师播放电子书。

师:“变坏一点儿也不好玩。”这句话你在哪里看到?在封底上呢。封底也有故事内容哦,我们看书应该从封面开始,一直看到封底,一页也不能漏掉哦。带上你的书,和小朋友一起去分享分享吧。

(反思:教师结合封底很自然地提出看书要求——封底也要看,还引发了幼儿后续的阅读兴趣。)

活动反思

作为一个绘本阅读活动,我想让幼儿主动了解故事内容,并能大胆表达。所以在活动组织中,我注意到以下几点:

1、充分利用绘本,发挥幼儿阅读的主体性。

朱静怡老师说过,阅读绘本时,幼儿应“手不离书,眼不离图”。活动中,从座位安排到整个活动进行,书就在幼儿旁边,随时能看,随时能翻,从而较好发挥绘本的作用,带动幼儿阅读的主动性。

2、合理运用多媒体,解决幼儿阅读的重点与难点。

活动过程中,我也合理运用了多媒体,将难点画面(比如狼的生活、狗的生活、莫卡找食时的麻烦等有多幅小图的页面)通过PPT予以展示,方便幼儿阅读与讨论,也解决了阅读中的重点。

3、适当增加开放式提问,拓展幼儿的画面联想。

活动中,我有意识地提一些让幼儿自由预测后面情节发展和人物活动的问题,比如一开始的提问“你猜猜,莫卡他会干什么呢?”到后面莫卡重新回到家,和米雪儿拥抱在一起时的提问“此时此刻,你想对莫卡说什么呢?”等等。在这样的阅读中,幼儿的不同感受得到了尊重,对绘本画面的信息及内涵的理解也更加丰富。

15.华为的狼性文化 篇十五

一、狼性文化的形成

“华为”的老总任正非有一个著名论断:当今世界的科技进步已走过了爱迪生时代, 不可能依靠一个人的聪明才智改变整个世界。所以, 只有形成狼性文化的创新团队, 才能使企业走向成功。任正非认为, 企业发展到一定时候, 就要有一大批狼。狼有三大特性:一是敏锐的嗅觉;二是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三是群体奋斗。企业要扩张, 必须有这三条。

华为文化的狼性, 一是敏锐的嗅觉。任正非曾说过, 所谓“狼性”, 就是“哪儿有肉, 隔老远就能嗅到, 一旦嗅到肉味就奋不顾身”。正是由于具备狼的这种敏锐的嗅觉和强烈的进攻能力, 使得华为人能够在创业阶段, 为了生存, 为了“得到肉”, 不断的努力学习和进行创新, 具有一种艰苦奋斗、奋不顾身的精神;使之能眼观六路, 耳听八方, 对当前市场做出准确而及时的反应, 迎合消费者的需求, 使得华为能够迅速侵占竞争对手的领地, 争取了大量的客户, 不断的扩张壮大。华为的投资决策是建立在对客户大量市场需求信息的分析的基础上的。已立项的产品在开发过程的各阶段, 更是基于客户需求来决定是否继续开发或停止或加快或放缓。客户至上是适者生存的秘诀, 客户关系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华为的技术服务灵活、迅速, 客户有什么样的需求, 反馈到公司, 公司都要求在第一时间将客户的问题解决。

华为文化的第二大特性, 是不屈不挠、奋勇拼搏的精神。华为要求员工心无旁骛地埋头苦干, 要求每一个人“从点点滴滴做起”, 提倡“板凳要坐十年冷”, 面对市场要“窄频率, 宽振幅”, 要在很小的范围内深挖下去, 做好核心业务。华为提倡“小改进, 大奖励;大建议, 只鼓励”。华为在提倡奉献精神的同时, 也决不让雷锋吃亏, 奉献者定会得到合理的报酬, 而且给予的薪酬、机会让很多同行企业汗颜。你只要有能力, 而且又努力, 你就将有不断得到提升的机会。

华为文化的第三特征是群体奋斗。华为的狼性, 更多的是表现在作为一个整体向外进攻的时候, 怎样打败对手、赢得客户。最典型的事例就是华为市场部提出的“狼狈计划”—————狼狈一片, 一线的是狼, 其他职工是狈, 公司提供相应的资源, 一线和二线紧密配合, 从而获得高效率。在创业阶段, 使得华为抢占了大片市场, 获得了大量的客户。华为的群狼战术常常强大得让对手头晕:在整体实力不如对手或与对手相当的情况下, 通过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配置, 在局部与对手形成100:1的实力对比, 实施重点突破。最初创业时, 华为并没有什么高层关系可以依赖, 只好从跨国公司无暇顾及的县城入手, 跨国公司在每个省市一般只有三四个人负责。在县区, 国内的厂商一般也只派一个人, 但是华为却常常派出七八个人。例如爱立信当时只有三四个人负责黑龙江的本地网, 华为却派出200多人常年驻守, 每个县电信局的本地网项目都必争。华为有一套全新的经营理念———“经营内部客户”。华为要求员工对下一个环节就像对外部客户一样, 下一个流程就是你这个流程的客户, 下一个环节完全有权利投诉你。每个环节都是向前跑的, 你一落后就要被淘汰。这也是华为人觉得压力大的地方。华为首先要求员工弄清楚自己的工作流程, 给你工作, 不要强调客观原因, 就像“把信送给加西亚”一样, 不管过程有多么艰难, 你都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在这期间, 团结协作、集体奋斗是华为企业文化之魂。成功是集体努力的结果, 失败是集体的责任, 不将成绩归于个人, 也不把失败视为个人的责任, 一切都由集体来共担, “官兵”一律同甘苦, 除了工作上的差异外, 华为的高层领导不设专车, 吃饭一样排队。华为无人享受特权, 大家同甘共苦, 人人平等, 集体奋斗, 任何个人的利益都必须服从集体的利益, 将个人努力融入集体奋斗之中。自强不息, 荣辱与共, 胜则举杯同庆, 败则拼死相救的团结协作精神, 在华为得到了充分体现。

二、让文化落地

针对企业所处的行业特点, 华为提出的公司愿景是: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华为的使命是:聚焦客户关注的挑战和压力, 提供有竞争力的通信解决方案和服务, 持续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华为的战略是:为客户服务是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客户需求是华为发展的原动力。质量好、服务好、运作成本低, 优先满足客户需求, 提升客户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持续管理变革, 实现高效的流程化运作, 确保端到端的优质交付。与供应商共同发展, 既是竞争对手, 也是合作伙伴, 共同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 共享价值链的利益。与此同时, 华为人依照国际标准建设公司管理系统, 不遗余力地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强化内部管理, 致力于制度创新, 优化公司形象, 建立具有华为特色的企业文化。华为的经验告诉人们:公司文化的形成, 必须以核心价值观为动力, 将企业愿景、使命、战略, 通过文化、制度、培训各种渠道, 将公司文化融入员工的行为之中。

华为通过培训让企业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公司的竞争对手朗讯公司的一位主管, 曾这样评价华为的“狼性培训”:“华为人的眼睛都是红色的, 或许这就是华为公司文化熏陶的结果, 这让我们感觉有点恐怖。”与其他跨国公司一样, 华为招聘时更青睐大学应届毕业生。在正式加入华为前, 新入职的员工需要参加20天的公司文化培训。“打败跨国公司, 进入世界500强, 为民族工业争光”是华为入职培训的主旋律。在培训方法上, 华为从生产、市场和管理一线抽派员工与新人进行近距离交流, 而且采用案例教学, 这样不但保证了课程的生动性, 而且让培训永远不与现实脱节。华为在新员工培训中穿插热情洋溢的高层演讲。据华为员工回忆, 总裁任正非的每次演讲都会让大家热血沸腾。华为的《华为人报》、《华为技术报》、《管理优化报》、《24小时》是华为公司文化宣传的另一个阵地。公司视人才储备优于公司财务增长, 花巨资从英国HAY公司引进全套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内容包括任职资格、职业发展和考核体系, 使得华为公司在不断壮大和发展中, “狼性”公司文化的传承得到制度的支撑。

三、激励让人人成为英雄

华为认为, 一个好的薪酬结构体系将有效地保证企业发展中的动态合理性, 并提升员工的成就感。能否在士气与员工的归属感上创造价值是一个好的薪酬体系的评价标准。而这个体系也应随着企业的成长而成长, 因此, 华为集团形成了“华为人力资源大厦”, 这就是:以企业远景战略目标为地基, 企业文化价值观为依托, 以任职资格 (选) 、培训开发 (育) 、绩效考核 (用) 、报酬认可 (留) 四大支柱为支撑的选、育、用、留体系;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风吹不散、雨打不进的以业务管理为屋顶, 以双向沟通为经纬的人力资源管理大厦。在任正非眼中, 华为是“三高”企业:高效率、高压力、高工资。他坚信, 高工资是第一推动力, 重赏之下才有勇夫。其实, 华为给员工的不仅有高工资, 还有股权和其它待遇。

四、狼群需要民主决策

为使董事会及经营管理团队能带领全公司实现“为客户提供服务”的目标, 在经营管理团队专门设有战略与客户常务委员会, 该委员会主要承担务虚工作, 通过务虚拨正公司的工作方向, 董事会及管理团队在方向上达成共识, 然后授权管理团队通过行政部门去决策。该委员会为经营管理团队履行其在战略与客户方面的职责提供决策支撑, 并帮助它确保客户需求驱动公司的整体战略及其实施。在公司的行政组织结构中, 建立了战略与营销体系, 专注于客户需求的理解、分析, 并基于客户需求确定产品投资计划和开发计划, 以确保客户需求来驱动华为公司战略的实施。

现在华为所面临和考虑的问题是如何使企业更好的发展, 使华为“活得更久, 更长远”。因此, 华为的企业文化正在根据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 与时俱进地加以适当调整。

上一篇:炒股大户的惊人语录下一篇:下派农村第一书记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