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民工培训工作计划(精选20篇)
1.新型农民工培训工作计划 篇一
一、新型农民学习任务完成情况
今年,截止6月底,全部完成学习任务。其中,在市委党校集中学习20期,在镇、社区就近集中学习26期,按照项目要求,每期学习3—4天,已总学习10380人,占总任务100%(不含市组织的创业学习500人)。其中学习阳光工程学习一共XX人,占任务的100%;农业专业技术学习6880人,占任务的100%;对参加农业专业技术和阳光工程学习的学员发放物化技术补贴人均50—150元,开展技术领导4次以上,按照任务要求已完成现场领导100%;农民科技带头学习项目已对100名技术领导员开展集中学习5天,对1400个带头户和辐射户学习领导4—6次,按照任务要求已完成100%,同时发放叶面肥带头户每人50袋、辐射户每人20袋。已累计支出资金近430余万元,已申请财政下拨到各学习基地补助资金万元,应补资金全部到位,不含创业学习。
二、新型农民学习工作措施
(一)加大领导,明确职责。市农委创和平型农民学习工作领导小组,葛月光主任任组长,农委班子成员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市农委工会主席、党组成员徐华详细分管并兼任办公室主任。学习基地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明确专人详细抓。同时明确办公室的主要职责:组织项目申报,组织招标确定学习基地并签订合同,制定实施方案,安排学习工作,对学习工作进行日常管理,开展项目检查、督导、验收,对学习基地进行考核,总结汇报有关数据、材料,每月组织召开例会等。学习基地的主要职责:要制定实在可行的实施方案并上报;签订并履行合同;选聘学习教师并保持相对稳定;公开遴选受训学员;标准学习和领导;开展跟踪回访服务;创立学习台账;填报各类报表;总结上报典范材料,留存学习过程文字记录及影像材料;提交实施情况总结和验收申请报告;按规定要求使用学习补助资金,创立资金使用明细账。
(二)公开招标,确定学习基地。通过发布招标公告,公开公平公正考核,确定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市农广校、市畜牧兽医发展中心、市农机事业发展中心、市菜蓝子工作办公室、市水产管理站、市和平高级职业中学、市和平中学成教部、市禾兴蔬菜专业合作社等9个单位为农业专业技术学习项目学习基地;市农广校、市涡北高级职业中学、市农机成人中专学校等3个单位为阳光工程项目学习基地;市农广校为农民科技带头项目学习基地;和平职高为农民创业学习项目学习基地(市农委招标认定)。
(三)加大制度创立。除创立并改动项目法人责任制、台账制度、公示制度、管培分离制度、月报告制、资金使用管理制度、检查验收制度以外。重要创立了三项制度:一是第一堂课制度。学习基地每期学习班开班,须提早1-2天向办公室报告,并提供开班计划等有关材料。办公室方案有关人员到学习班上第一堂课,宣讲相关政策,检查农民参训情况,听取学员意见和建议等。凡开班不上报者,其学习情况不予认可。二是百分之百电话回访制度。学习基地对已学习的学员必须进行100%电话回访,回访情况登记表每季度末上报办公室,办公室根据学习基地的月报台账和电话回访情况登记表进行再回访。同时,办公室采用随机抽查,暗访等方法不按时进行检查,发现难题立即整改,确保参训学员联络畅通,政策知晓,满意度增强,帮助度进步。学习基地电话回访情况登记表经本单位负责人和具办人签字盖单位公章后,于每季度末上报市农委新型农民学习办公室。三是例会调度制度。每月20日为全市新型农民学习民生工程例会日,原则上各学习基地分管领导和举办人参加,遇节假日不后延。主要议程为调度工作、交换意见、审核台账等上报材料,安排下步工作。没有特殊情况,20日上午9点按时开会,迟到者罚款100元,无辜缺席者罚款200元,并限时补会。
(四)加强学习质量
1、周密计划,标准办班。每期开班,都必须上报学习计划,制定学习指南,明确学习时间、地点、参加人员、授课教师、学习内容、作息时间。虽然学习时间较短,但却按照长训班管理,标准化、标准化办班。每人发教材2-3本,水笔一支,笔记一本,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实行开班动员,结业总结,并检查学员笔记,进行全员考试。
2、严明学习纪律,保证学习质量。对参训学员登记登记,印发学员证,学员本人凭证进班,定位入座。树立点名制、缺席补课或取消制,保鄣学时。树立奖惩制,每期学习班都评出10%左右的优秀学员,由市新型农民学习办公室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对不守信用,无故缺席2次的学员,取消学习资格,并列入农委“黑名单”,两年内不方案其学习,不向其提供技术帮助。保证了学习质量。
3、创新学习模式,加强学习成果。为进步学员学习兴趣,加强学习成果,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六个结合”。一是本地老师与省级专家授课相结合;
二是严肃教学与快乐学习相结合。每期都利用1-2个小时,采用有奖答题式、师生互动式、讨论交换式,有时利用晚上穿插少量的、文娱活动,引导学员学习,帮忙学员消化领会,使学员在放松了身心的同时,又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是理论教学与理论操作、现场观摩相结合。如,依托3月22日在党校开幕的皖北(和平)第六届农资产品展交会这个平台,组织学员现场观摩、鉴别,大力学习农药、化肥、种子方面的知识,增强识假辨劣才能。再如农机大户学习,每期都要方案半天,选择待建场地,现场展示、操作;四是口头讲解与物化激励相结合。如对参训的农资从业人员,每人免费发给电子磅秤一台,寓意要秤足数量、秤出质量、要秤出良心、公平交易、秤好经济和社会效益。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每人发了一台喷雾器;对农机大户每人发了一套维修工具等;五是集中大班学习与分散小班学习相形结合。对于学员分散范围广的专业,则在党校集中学习,每期学习都在300人以上。对于学员相对集中的专业则到镇进社区就近学习,每期50-100人,同时利用社区镇广播,现场直播,扩大了学习成果,如农机学校等。六是集中学习与现场领导相结合。教师包保到片,领导到人,通过进社区入户、电话、短信等形式开展学习领导。已向受训学员发送农技短信3条,2万人次。
(五)加大政策宣讲力度。
一是会议宣讲,市召开了启动会、再动员会宣讲学习政策、学习要求;
二是利用和平电视台、广播电台、和平农业信息网公开学习项目、学习对象、学习补助、学习基地、学习时间、监督电话等信息;
三是印发和平市新型农民学习领导小组办公室《致全市农民朋友的一封信》10万份、印发《新型农民学习工作简报》9期;四是开班典礼上第一堂课,宣讲政策,在学习现场悬挂会标、宣讲条幅、制作宣讲图板等。五是上报工作情况、典范措施并在农业网站、报纸等媒体上发表总计27篇。
(六)改动档案管理。在做好集中学习和现场服务的同时,对学习中的各类材料都加大管理,创立了学习台帐,留存了实施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字、影像材料,分类整理,确保标准、改动。
三、新型农民学习工作成效
通过学习,进步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增强农民就业和创业才能,加快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增产、农业农民增收和农社区可持续发展。新型农民学习民生工程达到上级满意,农民满意,小麦生产连续八年获得了丰收,小麦高产攻关活动连续三年获全省第一名,XX年被评为全省小麦生产千斤市,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连续2年被评为先进课题组。粮食生产连续多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全省粮食生产“三大行动”先进市。以小麦生产为例:从XX年至XX年,带头户小麦平均单产分别为、、526公斤,全市小麦平均单产分别为、397、425、458、461、469、公斤。
2.新型农民工培训工作计划 篇二
相对于传统农民, 今天我们更需要新型农民。作为农业大国, 我国传统农民身上有一些特殊的优点:勤劳、朴实、善良等, 同时, 也存在一些不利的因素:保守、目光短浅、缺乏市场经验、生产效率不高等,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 传统农民显然已跟不上节奏。从而, 培养符合现代发展的新型农民成为必然[1]。
2 新型农民培训的目的
社会发展, 主要是在农村, 新农村需要建设, 就需要勤劳、懂经营管理、生产技术的新型农民。新型农民是当代建设新农村的基础, 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支撑力量之一。
2.1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 新农村的社会主义建设, 对新型农民的需求量十分巨大
只有具有一定数量与一定素质的新型农民, 新农村的社会主义建设才可能成功。因此, 新型农民已成为新农村建设最迫切的力量。新型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动力, 只有农民的基本素质上去了, 才可能增加经营渠道, 进而推进农业的现代化步伐[2]。
2.2 在城乡经济统筹发展的国策下, 新型农民同样是不可或缺的
一方面, 新型农民可有效地提高农民的收入, 使新农村建设稳定根基。从前农民只满足于温饱等需求, 而今天, 市场经济快速发展, 国家政策给予农民很好的发展机会, 新型农民可很好的抓住发展机会, 完成脱贫致富。
2.3 新农村的建设
对新型农民的需求已成为必然, 其中, 有效的培养新型农民, 使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完成转型, 其中包括培养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生产管理人员, 同时应适应社会工业化推进, 可有效地促进农民向新型城镇人口或市民转化, 做到高素质、稳定的推进社会发展[3]。
3 开展新型农民培训
我们结合每个地方农业与农民的实际情况, 以主导产业为中心, 对农民进行专业化培训, 如果条件允许, 可在每一个村建立学习指导班, 同农民打成一片, 更有利于培养效率。首先, 可以选择有显著特色的专业村庄, 在这个群体中, 可选择以从事养殖业能手、擅长科技能手等为主要的培养对象, 因为这个群体相对来说接受能力要强一些, 从而以此为示范, 从小群体入手, 开展与农业相关的培训, 在有效范围内, 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生产技术水平, 使其成为勤劳、懂经营管理、生产技术的新型农民, 在这之后, 可适当调整农业的生产产业结构, 推动建设新农村, 发展当地的农业特征, 增加农民的收入水平。具体而微, 可从如下几点出发[4]:
3.1 结合当地农村的特点与季节需要
有效地开展各种有利于农村发展的技术、经营、管理的培训。同时应注意农民的学习能力, 尽量做到使农民易学、易懂的培训。
3.2 在新型农民培训过程中
首先应注重的是新型农民培训的实际效果;要坚持培训的内容具有实际意义, 同时, 在新型农民培训时, 结合当地情况, 做到针对性强, 实际意义强, 同时可使农民尽快致富, 提高其生产学习的积极性。
3.3 培训内容
在新型农民培训, 其首要目的是提高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水平, 包括与农业相关的技术、知识等方面;结合现代发展的需要, 新型农民培训应提高当地农民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 使其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 尽量做到农产品对环境无伤害、食品安全、无食品添加剂等;新型农民培训可提高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能力, 同时可适应当代市场经济发展的经营、管理能力;新型农民培训可提高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职业道德、遵守相关的法律等;新型农民培训可提高农民再就业能力。
4 培训核心工作
针对新型农民培训的培训工作, 以下几个方面应特别注意[5]:
4.1 新型农民培训应能提升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
在新型农民培训过程中, 农民吸收现代的先进文化, 使其转化为文化型的农业从业人员。其有效的途径有:
4.1.1 可发展农村教育事业
4.1.2 加强建设现代社会的公共文化设施
4.1.3 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
4.2 新型农民培训可提升农民的科技文化素养
在新型农民培训过程中, 可适当地用现代科学技术培养现代农民, 可使其具有更多的现代技能。其有效的途径有:
4.2.1 专业技能培训
4.2.2 专业技术的指导
4.2.3 典型科学技术的示范提高
4.3 新型农民培训可提升农民的道德文化
在新型农民培训过程中, 可用中华文明熏陶农民, 塑造文明型的现代农民。其有效的途径有:
4.3.1 法制教育与宣传
4.3.2 加强建设思想道德
4.4.3 文明活动的开展
5 结 论
本文就培养新型农民的目的, 介绍了培养新型农民的现实重要型, 详细介绍了开展新型农民培训的方式, 详细叙述了开展新型农民培训过程中的关键点, 通过有效的新型农民培训, 培养出千千万万的懂技术, 有文化, 善于经营管理的新型农民, 从而达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胡艳辉, 杨伟坤, 徐文苓, 阎东彬, 胡秀花, 杨建永.河北省新型农民培训模式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 (10) :58-61.
[2]周建华, 王锡锋.新型农民培训:瓶颈与对策[J].江苏农村经济.2012 (03) :125-129.
[3]张力, 王汉奇.创新思路发挥特色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 (27) :212-215.
[4]苏现.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为农民致富插上了翅膀[J].甘肃农业.2010 (12) :132-135.
3.新型农民工培训工作计划 篇三
调研组先后查看了唐河县农业局、农广校条件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随后召开了座谈会,就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唐河县农业局李局长就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会工作向调研组做了简要汇报,唐河县是国家级粮食生产先进县,粮食生产10年连续增长,2013年承担新型职业农民培训100人,到许昌县考察学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多次给县委、县政府回报此项工作,唐河县政府专门下发唐政办83、84号文件安排这项工作,成立了副县长任组长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政府办牵头,农业、畜牧、财政等部门为成员单位,村支部初选、乡镇政府、农业局把关筛选学员,采取普及性培训,把4个乡镇的种植大户、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社100多名学员集中13天时间在宾馆上课、考试,利用1.5天时间在曹氏百川面叶、脱毒红薯生产基地实地现场考察,参加培训学习学员反映很好,询问2014年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培训,培训结束后,一周时间加班加点整理完善学籍档案资料。下一步专门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尽快把农广校划拨县委党校的人员编制要回来,充实农广校办学队伍,力争2014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再上新台阶。虽然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种植、养殖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满足了知识的需求,下一步应该把审计、教育部门吸收将来,便于今后工作更好地开展,需要配套政策的出台支持。
省校康校长表示,我们到10多个县调研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国家目前没有什么标准,多听、多看,查找培训中存在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每个县有每个县的做法,每个县有每个县的问题,调研工作结束后,我们及时写出调研报告,早日向上级汇报,力争扶持政策的出台,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健康、顺利、有序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全力推动全省农广校工作再上新台阶。
4.新型农民工培训工作计划 篇四
在县新型农民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指导督促下,我中心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就业能力这一重点,制定培训方案、强化培训措施、全面创新的培训方式,现已完成了培训任务159人。现将2011新型农民培训工作小结如下:
一、任务培训情况:
根据长丰县《2011年新型农民培训实施办法》的通知,我中心民生工程领导小组认真学习文件,吃透文件精神,研究具体的培训方案和措施,认真开展培训工作,并根据培训计划在长丰县罗塘乡开展了《村民组组长》培训班,培训学员159名。
二、具体做法:
为了认真做好新型农民培训工作,我中心本着“农民点菜,专家下厨”的培训方法,切实提高培训素质和培训效果,让农民满意,保证按时完成培训任务和质量:
1、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制定各专业开班培训实施计划方案,课程安排及教学进度;
2、建立培训工作目标考核责任制,完善有关培训方面的档案资料,及时上报培训信息资料和数据。
3、建立督导和表彰奖励机制,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素质培 1
训计划实施情况的检查,及时表彰奖励对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成效显著的先进教师和个人。
4、狠抓教学管理,提高培训质量。我中心培训宗旨是:以人为本,办学为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为培训目标,保证学员转移后的稳定就业。根据农村生产季节,我们在教学上采取灵活的方法,集中和分散培训相结合,农闲时集中培训农忙时分批培训。不管采取任何培训方式,要保证培训学员的学习时间达到文件的规定要求,圆满完成培训工作。
长丰县劳动就业培训中心
5.新型农民工培训工作计划 篇五
2011年,舒城县农技推广中心根据县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领导组(舒新农培组[2011]02号)文件要求,承办了2011年度全县7个乡镇600名新型农民农业科技培训工作任务,其中普及性培训100名,分别是河棚镇50名、高峰乡50名;提升性培训500人,分别是桃溪镇100人、千人桥镇100人、百神庙镇100人、张母桥镇100人和南港镇100人。截止目前,我们在县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领导组的统一部署下,精心组织、认真谋划,成立了新型农民农业科技培训工作领导组,组建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专家讲师团。制定了2011年度新型农民培训工作实施方案,规范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各项培训基础资料,并与县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领导组办公室签订项目实施责任书。现已完成全年培训任务的40%,先后在7个示范乡镇(示范村)举办了24场次集中培训和28场次的现场指导,并通过农民万事通“12316”信息平台为学员传递农业科技信息、携带《病虫情报》指导到村等具体工作。现将主要工作汇报如下:
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健全组织、明确职责。县农技推广中心成立了以中心主任为组长,各业务站站长为成员的“舒城县农技推广中心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领导组”,各培训乡镇成立了以农综中心主任为班长的“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班”,以自然村组为单位设培训小组,并明确一名组长召集本组培训班学员准时参加学习培训和现场指导,建立了中心各业务站联系新型农民农业科技培训示范乡镇等制度。
二.广泛宣传、强配师资。年初,我们在相关乡镇利用广播、墙体广告、标语、专栏并聘请县电视台一名记者进行跟踪宣传报道等形式宣传新型农民培训工程,使广大干部群众了解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中和农民增收中的作用,从而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积极主动、自觉愉快地参加培训。成立了舒城县农技推广中心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专家讲师团,讲师团成员除中心各业务站专家和技术骨干外,还聘请省、巿、县有关业务部门的专家、学者以及乡镇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农业科技干部参加。
三.制定计划、多元培训。根据县新型农民培训办公室有关文件要求,认真制定了《县农技推广中心2011年新型农民培训实施方案》,将培训任务细化分解,并对培训的对
象、时间、内容等作明确的规定,同时通过调查摸底,了解农民农业生产现状,征求农民培训课目和内容,制定了合理可行的培训计划,认真做好培训台帐和基础材料,合理安排培训课程表。在培训工作中,我们做到六个结合:集中培训和上门服务相结合;培训和现场指导相结合;培训与组织观摩相结合;培训与“12316”信息咨询相结合;培训与发放明白纸相结合;培训与试验、示范相结合。截止目前,我们累计举办集中培训24场次,培训农民学员达1200多人次,现场指导28场次,指导学员1300多人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9620余份,其中,市编教材600份、县农技推广中心新型农民培训自编教材600份、为农服务卡600份、农业科普系列光盘20余盘、《病虫情报》4期2400余份、《致新型农民培训学员一封信》600份、各类农业技术明白纸4800余份。
四.规范操作、力求实效。严格按照舒新农培组[2011]02号文件规定的开班和月度分析报告、第一堂课、100%电话回访等10项制度规范实施。目前,进行了100%电话回访一次,对一些空号、错号、停机做了重新核对更改,回访满意率90%以上。在培训过程中,我们一是利用农技推广中心独特的资源优势农民万事通“12316”信息平台,为培训
学员发送小麦、油菜、水稻生产技术要点以及病虫草害防治技术等各类农业科技信息,累计2400余条;二是把县植保站每期的病虫情报加印,组织中心各站的专家和业务骨干以及乡镇农综中心有关技术人员,带着资料指导到各培训村,目前发放《病虫情报》4期共2400余份;三是把优秀种植大户学员作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肥料的示范户,免费发放叶面肥(通丰植物营养液),并指导示范,深受广大学员欢迎和乡村领导的好评;四是在桃溪、百神庙、千人桥等乡镇实施了百亩小麦、油菜、水稻高产栽培示范片,统一供种、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田间管理,将示范片作为参训学员的现场观摩和现场指导基地;五是在示范乡镇建立病虫害综合防治示范片,在病虫防治关键时期,我们将组织技术人员开展病虫害防治现场会,现场指导学员进行病虫防治。
五.考核奖励办法。年度末,在7个示范培训乡镇中评选“先进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班”,同时在每个培训班的学员中开展以“集中培训能出席、现场指导能到场、培训内容能掌握、生产实践能运用”为主要内容的优秀学员考核评比活动。并拿出一定经费,用于考核奖励。
下一步工作打算
1.按照新型农民培训实施方案,对照培训日程安排,结合农时,针对农事,进一步做好新型农民农业科技的后续集中培训工作。
2、继续组织有关技术专家到示范村开展农业实用技术现场指导和现场咨询活动。
3.做好示范性指导,近期将组织植保服务队,以“病虫害综合防治示范”为主要内容,在示范村召开病虫害防治现场会,进行防控现场指导。
4.注重培训见实效,强化农业科技知识转化为生产成果,主要是组织参训学员现场观摩水稻高产栽培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示范片,增强学员感性认识,提高科学种田水平。
6.新型农民培训方案 篇六
一、指导思想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发展现代农业这条主线,以现代高效设施农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以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为工作方向,以劳动技能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为工作重点,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科学种田水平,拓宽农民眼界思路,提高农民学科学,力争通过轮训使全村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建设现代农业示范镇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目标任务
邀请有关专家、学者进村开设专题讲座5场次
邀请区委党校,司法局(所),执法单位相关单位开展普法讲座3场次
生产基地进行现场指导观摩5场次
三、培训对象
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和广大农民
四、培训内容
重点培训农民价值观
普及农村法律法规
注重农民技能培训
五、培训形式
1、举办培训班。就单项专业知识、专业技术进行培训,让受训人员牢固掌握、熟练运用。
2、开展基层巡回讲座。在村举办专题讲座,让受训人员掌握知识要点和技术要领。
3、典型示范。积极引导现有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等成功典型参与全市农民科技培训,充实师资力量。同时依靠典型带动,充分调动广大农民信科学、学科学、用科技的热情和积极性。
4、现场指导。农业局牵头、结合村农业站,安排农业技术人员或聘请农业专家深入田间地头,为广大农民开展现场技术指导。
六、时间安排
1、准备阶段(2012年2月1日―2012年2月15日)全面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包括制定方案、成立组织、制定计划、安排课程、组织师资、购置资料、确定场地等。
2、培训阶段。(2012年2月16日―2012年2月29日)全面开展各种形式的农民科技培训活动,圆满完成各项培训任务。
3、总结阶段。(2012年3月1日―2012年3月5日)。全面总结培训阶段开展的工作、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收获的经验以及今后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的打算和建议。
七、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为做好农民培训工作,按照培训的总体目标和要求成立培训实施小组。
2、加强责任落实。为保证本次培训活动顺利进行,培训实施小组按照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和广大农民积极配合,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准备讲座场地和设备,做好参训农民的登记和资料发放,使大培训活动收到最佳效果。
7.加强新型农民培训的一些思考 篇七
一、分类型分对象开展培训
根据不同类型培训对象特点和需要, 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培训, 是新型农民培训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一是开展“阳光工程”培训。培训对象以从事农业经营管理, 包括种植业生产服务人员、畜牧和渔业生产服务人员、兽医服务人员、农机服务人员等为主。培训内容以农业生产及管理技术、农产品贮藏加工技术、农机操作及维修技术、农业经营管理及农村社会管理知识等为重点, 辅助开展以农业农村政策法规、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普知识等为主要内容的引导性培训。二是开展农业专业技术培训。培训对象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 包括种养大户、农机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和村级农技员等为主, 其中, 突出培训种养和农机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训内容以农业科技知识、农机化实用技术等为重点。三是开展农民创业培训。培训对象以在农村有创业愿望并有创业基础、年龄不大、初中文化程度以上的农民, 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头人、涉农企业创办人、农民创业带头人、大中专毕业生和返乡农民工等为主, 其中, 突出培训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头人、涉农企业创办人、农民创业带头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训内容主要是创业理念、创业技巧、经营管理和相关专业技术等。
二、积极引导农村中学毕业生参加职业教育
各类职业学校是培训新型农民的重要阵地。2011年教育部、国家发改委等9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 提出落实和完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政策, 明确农村职业教育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农村初中、高中毕业生有相当部分将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 成为新一代的农民。要大力宣传国家面向农村的优惠职业教育政策, 将农村中学生就读职业学校实行免学费的扶持政策、六盘山区广西11个连片特困地区29个县户籍的学生可享受国家助学金、“雨露计划”范围的12县户籍的学生可享受扶贫困难补助、就读涉农专业可享受国家助学金等扶持政策宣传到广大农村, 吸引广大农村中学毕业生就读各类职业学校, 培养大批年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引导农村中学毕业生就读涉农专业, 如农业机械化技术、农村经济管理、水产畜牧养殖技术、设施农业技术等发展现代农业急需的农村实用技术, 为现代农业发展培训实用人才。
三、加强培训机构和师资队伍建设
当前, 大部分基层培训机构设施陈旧, 师资队伍年龄老化、知识长期得不到更新, 已不能适应新型农民培训需要, 必须采取措施切实加强建设。一是加强培训机构建设。整合现有培训资源, 改造和完善一批教育培训机构, 扩大培训机构规模, 提高档次。办好县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改善办校条件, 扩大招生规模, 完善就业服务。规范县级农机校、劳动就业培训中心等培训机构的办学行为, 加强校际联合, 实现教育培训机构资源的优势互补, 增加培训项目。二是创新培训形式。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和用工市场情况确定培训形式。坚持初、中、高级培训相结合, 长期培训和短期培训相结合, 技术等级证书培训与学历培训相结合, 职业技术培训与上岗后的再培训相结合, 大力实行订单、定向、委托培训。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坚持“加速培养、积极引进、聘请结合”的办法, 造就“双师型”师资队伍, 努力解决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不协调, “双师型”教师和专业教师短缺的结构性矛盾。
四、加强实用科技培训
农村实用科技是新型农民重点培训内容。培育科技生产型农民, 培育大批农村实用型人才, 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前提和基础, 是广西农民人均收入倍增计划顺利实现的重要保证。多年来, 大多数的农民还是习惯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粗放的耕作方式, 掌握现代科技知识的实用型农民不多, 大力培育科技实用型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要加强农技干部队伍培训, 不断提高他们的科技素质和农业专业技术水平, 增强他们为农民服务的本领, 使他们尽快成为农民增收的谋划者、农民利益的维护者和“三农”工作的服务者。加强农业技术骨干培训, 有重点地选择一些农村基层干部和专业户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使他们成为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发挥模范示范作用。面向广大农民分类分层地扎实推进农业实用科技培训。要创新培训方式, 更新培训内容, 培训方式上要采取在农闲时间利用乡镇农技校集中办班开展培训的基础上, 在生产季节委派科技特派员、组织科技宣讲小组进村入户, 深入田间地头适时开展科技宣讲、科技示范、疑难问题解答, 促进产学结合、增强科技培训的实效;培训内容要因地制宜, 以水果、蔬菜、食用菌丰产栽培技术, 先进适用农机化新技术、水产畜牧养殖技术, 种养品种改良等技术为主, 做到授其所需、学以致用、用有所成。
五、创新培训工作机制
在充分发挥政府公共部门培训机构作用的基础上, 通过市场机制, 充分发挥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民技术协会等的作用。培训模式上, 采用集中培训、现场指导和发放技术明白纸相结合的方式, 实现培训、指导和服务三位一体。项目管理上, 建立目标责任制, 调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积极性, 形成工作合力。建立严格的检查验收制度, 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民家中, 了解培训工作落实情况和实际效果。引入竞争机制, 农民可以持培训券, 跨区域自主选择培训机构, 形成竞争, 提高培训质量。在竞争的基础上, 引入淘汰机制, 对于培训合格率低的培训机构, 取消其参与农民培训的资格。
六、加大培训经费投入
逐步探索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主导, 企业、社会和农民个人共同参与的多元投资体系。要整合培训专项资金, 将“阳光工程”补助资金、困难补助资金、“雨露计划”培训资金统一纳入专户管理。各部门发挥自身优势, 积极争取中央、自治区对新型农民培训资金投入和硬件投入, 不断扩大资金规模, 完善培训条件。加大企业培训投入力度。用工单位负有培训本单位农民工的责任。认真落实“一般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 从业人员技术要求高, 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 可按2.5%提取”的规定, 积极督促用人单位培训经费落实到位。鼓励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捐资助学。金融部门应创新服务方式, 设立小额救助贷款, 缓解新型农民培训资金困难, 资助其完成培训学习。
摘要:文章就当前广西新型农民培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提出了新形势下加强新型农民培训的一些思考和措施。
8.新型农民工培训工作计划 篇八
基本现状
在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教育与培训还存在着参与度低、“就业难”“用工难”等问题。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技术革新步伐的不断加快,缺乏一技之长成为影响农民工融入城市、成为新型产业工人的重要障碍。
一是缺乏参与培训的积极性。由于自身经济条件所限,部分农民工特别是中老年农民工对未来的定位不明确,他们认为靠体力吃饭,不嫌脏不怕累,才能赚到钱,去参加技能培训会占用大量加班赚钱的时间;加上参与职业技能培训所投入的精力较多,影响对家庭的照顾,培训后的就业也不一定能增加收入等。这些因素导致了其参与职业技能培训的动力不足、意识不强,更缺乏积极性。
二是企业投入意愿有待提高。企业是农民工的雇主,同时也是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直接受益者,经过培训,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得到提升,成为满足企业岗位需求的合格工人,可以使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生产率都得到提高。对于企业而言,它承担着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的社会责任,但实际上当前真正有效承担这份责任的企业并不多,即使政府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定了相应的补贴办法,企业对培训的投入意愿仍然不高。因为在长期聘用农民工的实践中,企业大多认为农民工只适合从事低层次的体力劳动,更换频率高,流动性较大,对农民工的培训不仅投资回报率低,还可能造成企业的投资外溢及技术外流等问题,并不能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三是培训机构软硬件不达标。当前,一些培训机构场地、师资、设备等不达标甚至没有,在为农民工提供培训服务以及进行培训课程的开发时,将政府作为其服务的焦点与对象,忽略了农民工的主体性;培训机构提供的培训方式、内容与实际脱节,不符合农民工的实际需求;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因作为主角的农民工以及企业参与度较低,培训机构没有可靠的参考资料调整培训产品,培训服务的针对性不仅较差,培训产品的质量也没有保证。
四是培训能力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据统计,当前农民工中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的只占约二成。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常因无一技之长遭遇“就业难”。自愿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仅限为两类,一类是年轻的新增长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另一类则是在社会上打拼过的无技能从业农民工。这些没有技能的农民工处于社会生活的最底层,大多集中在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的行业,收入低、社会保障也少。为了另谋生路,其中的一些人不得不回过头来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他们主观上愿意接受培训,却又不知道培训的方向,因为相关信息的获取不明了,甚至不知道时间、地点和由谁组织。另一方面,企业用工难,已开展的相关培训远远不能满足人才市场需求,“民工荒”长期困扰企业。就此导致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劳动力供求不匹配的矛盾越发突出,“就业难”与“招工难”现象更加凸显。
措施及路径
解决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相关问题,必须建立以政府部门为主的多渠道资金筹措和监督管理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培训体系。
一要建立激励机制,实施“双免”工程。政府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根据企业特点与发展需求,出台配套政策,全面推进企业升级。企业感受到升级的压迫感,必然会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提升劳动者的职业知识技能,提高其综合素质,从而促使企业参与到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中来,主动与培训机构加强信息交流,鉴定其培训内容、提供费用支持等。同时,政府部门还应制定农民工就业创业的相关激励政策,实施“双免”工程,即免费就业培训、免费推荐就业岗位,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鼓励农民工高质量投资创业,并为其创业提供资金担保和支持,强化他们就业创业能力的提高。
二要利用教育资源,发挥职业学院作用。目前,我国职业技术院校有较完备的教育资源,应积极利用职业教育资源优势,为农民工提供优质高效的技能培训和科学合理的就业创业指导,树立为当地经济建设和企业发展服务的观念。要坚持以产业研究为基本点,吸引大学生投身到教育与培训中来。如目前市场上开设了一系列培训班:建筑技能大赛培训班、月嫂培训、高级美容spa班、物业公司经理人培训、高级园长培训、二手车鉴定评估师培训等,这些“接地气”的实用型培训都能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资源优势。同时,还应关注农民工观念和文化教育,在宏观基础上细化研究,将新型农民工职业技能教育与职业院校的未来发展规划结合起来。
三要发挥政府引领和监管,完善培训体系。建立以政府部门为主的多渠道资金筹措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建立培训基金及监督管理机制,完善农民工培训体系。一方面,政府应提供专款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埋单”,加强对农民工的补助,使其无参与培训的心理与经济压力;另一方面,要加大信息传播渠道的建设力度,保障信息沟通渠道的畅通,保证农民工知道培训地点、方式、用途;此外,作为培训服务的提供者,培训机构要在深入开展市场调查的基础上,了解农民工的实际需求,量身打造,使培训内容、方式等贴合农民工的职业发展。在培训中,政府还必须要发挥其引领作用,明确自身的定位,扮演好监管者的角色。
结束语
目前,我国政府除人社部门外,劳动、民政、扶贫、人事等部门都在热推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各县、乡镇也有不少承担补贴性职业培训任务的定点培训机构积极参与,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正在蓬勃兴起。要实现新型城镇化的目标,关键还是人的城镇化,不仅要让农民有房住,还要提高农民工就业创业能力,实现能就业、能创业、有收入。职业技能培训有利于提高农民工的技术水平,改善其就业环境,增加收入,提升社会地位,使其更快融入城市,它是新型城镇化的重大举措,是一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
【本文系2014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研究”(课题编号:19—10)的阶段性成果】
9.2015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案 篇九
姚李职高2015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实施方案
2015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我校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和我校实际情况及培训经验,特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的战略要求,启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着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二、培训任务
2015年县农业委员会下达我校职业农民培训任务46人,为生产经营型,专业为畜禽养殖(生猪生产、肉牛生产、肉羊生产、鸡鸭鹅的养殖、蛋鸡生产等)。开设课程:现代农业经营与管理知识、农产品质量与安全常识、农业物联网知识、创业指导知识、安徽省农业政
策法规选编、农民合作社建设与管理、家畜生产技术、家禽生产技术、动物防疫知识等。
三、保障措施
每人3000元的补助金全部用于农民课堂培训及实训、参观交流、跟踪服务中发生的相关人员讲课费、误餐费、住宿费、交通费、指导费,参训学员的食宿、交通、物化技术补助,对优秀学员奖励,以及购买培训教材、场租、宣传、信息化手段利用和组织学员劳务费。对其资金专款专用,做到对农民全程免费。
我校占地面积150亩,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设施设备齐全,教学楼、育才礼堂餐厅、学生公寓、实验综合楼、实训大楼排列有序,拥有多个多媒体教室,我们确定实训楼三楼会议室作为此班理论课教学专用教室。我校又坐落在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全国小城镇综合发展改革示范镇——姚李镇镇区腹地,生活、交通十分方便,附近拥有多家宾馆饭店,绝对满足学员的衣食住行。
四、师资力量
我校师资力量雄厚,学校现有教职工116人,教职工中研究生学历3人,本科学历103人,专任教师高级职称教师33人,专业课教师42人,其中计算机专业8人,电工电子3人,汽修2人,农学11人,畜牧3人,数控3人,服装3人,旅游2人,宾服2人,电子商务3人,财会2人,其中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30人;省级中职“教坛之星”2人,市级“教坛新星”1人,县级“教坛新星”3人,县级“教坛中坚”5人。职高部开设有计算机应用专业、数控机床应有
专业、汽车维修与运用、现代农艺技术、电子技术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和职高综合班等。同时,我校又隶属于大别山职教集团,可以和兄弟学校优势互补,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设置,调配专任教师,我校毗邻六安市区,可以很方便从六安职业技术学院、皖西学院请到相关专业专家教授,为学员们上课,本次培训我们准备大量请进一些专家教授上课。
五、实训基地
我校是中等职业学校,重视实践教学是我校的一大特色,因此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一直是我校工作的的重点,我校各大专业都有若干家工厂、企业作为实训基地,尤其是涉农专业校外基地尤为丰富,如:安徽省康乐泰科技生物有限公司、固镇军明白鹅养殖场、独山瑞泰养殖科技有限公司、霍山丰盛生态养殖综合有限公司、金寨果子园乡金林生态养殖合作社、黄求俊种植合作社、张东葡萄园、姚李大棚蔬菜种植基地、姚李育秧基地等,绝对满足各专业学生、学员的实训需求。
六、考试考核
培训结束后按有关要求,对学员进行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等多种评价方式进行考核,并将考试考核结果报县农业委员会审定。对考试考核合格者,颁发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证书。
七、进度安排
1、准备阶段(7月中旬以前):遴选培训老师(初步定为:王其柄、余纪林、赵先军、及外聘专家),制定培训计划,培训台账和各种表格等培训材料的准备,草拟培训课程表,进行培训宣传,组织学
员,定制教材。
2、培训过程:本次培训准备开班七次,其中六次每次上两天课,一次上三天课,初步定在7月27日第一次开班,地点在姚李职高大会议室,27日、28日上课两天,主要是上好第一堂课,加强安全教育,余纪林老师讲解家畜生产技术,秦远超教授讲解现代农业经营与管理知识,8月14日、15日第二次开班,由王其柄律师讲解安徽省农业政策法规选编及创业知识指导,六安市防疫站专家贾昌泽讲解动物防疫知识,8月24日、25日第三次开班赴姚李齐山康乐泰公司、固镇军明白鹅养殖场由何春仪经理、江卫军场长指导实践教学,9月17日、18日第四次开班,由皖西学院专家余道伦讲解家禽生产技术、秦远超教授讲解农业物联网知识,9月24日、25日第五次开班,赴金寨县豪强肉牛养殖场、金寨果子园金林生态养殖合作社由经理王强、童维新指导实践教学,10月13日、14日第六次开班,到本班学员养殖场,由六安市防疫站专家贾昌泽进行现场诊断教学,10月28日、29日、30日第七次开班,由赵先军、夏艳阳分别讲授农产品质量与安全常识、农民合作社建设与管理,同时进行考试考核、学习总结及交流、结业典礼。每次开班都制定一个方案,向农委打一次报告,并每月上报培训进展情况,实行月报制度,根据实际需要理论课和实践课交替进行,做到理论课8天,实践课7天,确定一名班主任,建立第一堂课制度,加强学员培训考勤,每天学员上课都要签到,并留影像资料,健全培训台账,每次培训结束后,每个培训小组都要把相关的培训资料交给培训办公室,培训办公室专人负责培训资料的收
集、整理、建档,建立规范统一、信息完整、内容真实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台账。在每个班次培训结束后,由培训教师和培训学员分别签名的培训台账,报主管部门审核,经审核合格后的培训台账由培训基地保存备查。
八、其它方面
1、做好培训宣传。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传媒,通过张贴挂图,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这一利国利民的政策。
2严格培训监管。学校领导小组负责每期培训的管理和监督,做到从报名组织、教学组织、教学实施、培训满意度测评表、培训奖惩和资金使用的全程监管,认真填写规范的农民培训台账,杜绝培训漏洞和弄虚作假。
3方案申报,本方案报农业委员会备案,依照方案开展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
霍邱县姚李职业高级中学
10.新型农民工培训工作计划 篇十
农民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我叫XXX,通过参加本次新型职业农民“水稻班”的培训,本人心得颇多,感受甚深。特别是各位
老师给我们传授的知识,许多都是我们平时不知 道的。在实际操作中都是似是而非的。老师的讲 课通俗易懂。
刘赋华书记讲的新兴职业农民素养与农业
发展新理念,使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个新型农民 应具备哪些方面的素质及要求,还有其他老师的 精彩讲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1.培育新型农民创新培训模式的思考 篇十一
关键词:新型农民;新农村;农村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篇章中谈到了培养新型农民的问题,强调:要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技能培训和文化事业,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只有培训好新型农民,才能实现农业增产增收和农民增收增富,才能又好又快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新型农民培训模式重构原则
结合我国目前的现状,创新新型农民培训应遵循以下原则:
1.因地制宜原则。根据当前我国农民的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状况,培训内容、形式甚至培训时所用的语言一定要适应农民的实际,语言尽可能通俗易懂,便于理解;培训方法尽量简便,便于接受;方式上尽量用案例法或实体展示,便于掌握,尽可能作到“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2.实用性原则。培训应以农民为本,突出农民这个核心和主题,以尊重农民意愿和满足农民需求为出发点。我国现有新型农民培训有绿色证书工程、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阳光工程”四个工程。要作到“农民想学什么,就教什么”。
3.针对性原则。新型农民培训的对象是农民而非一般学生,他们是成人,成人学习者在生理上和心理上较为成熟,自主性强,并且有很强的“即学即用性”。因此在设计培训方案时应考虑到这些,力争使每位参加培训的农民均有所收获,都有所提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农民的积极性,达到培训的效果。
二、创新培训模式研究
1.直接参与培训模式。直接参与培訓模式是指在农村生产第一线,现场农民直接参与讲解、示范、操作和解答等活动的培训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一是直接面对农民。指导人员和农民直接面对面交流。二是直接在实际现场开展培训。三是培训内容紧密围绕实际生产和工作中所需的知识,针对性地解决存在的问题。
2.职业院校(成人校)为培训主体的农民培训模式。近几年,我国的职业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基本形成了“每个地(州、市)有一所高职院校,每个县(市、区)有一所职业学校”,大多数乡镇都有成人教育中心校或农社区教育中心的格局,职业院校有大量从事农业的技术力量和教师。
职业院校(成人校)为培训和体的农民培训,首先,要以提高劳动者生产技能为主。其次,要改变内部培养农业人才的传统模式,以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业产业外急需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从而扩大劳动力就业的出路,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率。
3.团队讨论式培训模式。团队讨论式是以同类型培训的学员为团队,通过开放式的讨论,充分挖掘每个人的潜能和智慧,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提出各自的看法和解决方案,团队成员共同交流,分享别人的经验,碰撞创造的火花,开拓想象的空间。充分利用培训、考察、讨论等多种手段,给农民更新知识,通过“耳目一新”,实现“脱胎换骨”。
4.“点面”结合模式。“点面”结合式新型农民培训模式是立足当前,通过一系列培训与服务,在农村培养一批科技、经济和管理能人,再通过这些能人影响和带动一方百姓共同富裕的培训方法。这种培训模式在培训人员和内容上有一定的要求,一是培训对象要求较高,是新型农民中的精英。二是在培训内容上要求要按照农业结构调整和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目标要求,开展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经济知识等的系统教育与培训。
5.流动模式。针对一些乡村居住分散偏远,利用逢集或走村的形式,组织技术人员,组建县、乡两级流动培训服务队深入各地开展培训。这种方式人员组织灵活,对于农民急需解决的紧急问题可以迅速作出反应,迅速解决。由于培训组织自由,形式灵活,能够使培训人员与农民之间实现更好地交流。
此外,根据具体的培训对象和培训目的不同,培训模式还有订单式、网络式、基地辐射等多种形式。
三、结论
农民培训模式不能总是保持不变,应处于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之中。其动态发展性,一方面表现为对培训内容的充分关注,另一方面体现为多层次、多规格的培训目标。培训应创新模式,采取多种方式,解决农民最关心的重点问题。
参考文献:
[1]徐兰.关于在新农村建设中培养新型农民的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1).
12.关于如何开展新型农民培训的思考 篇十二
1 科学合理制定培训规划。
农民培训工作是一项巨大的工程, 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好的。因此, 我们认为, 从省、市级到乡村, 都要制定本级培训规划, 各部门的规划应当相互衔接, 统一成为共同的规划, 不能重复和冲突。在规划中, 要明确培训的指导思想、目的、意义、具体任务、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经费来源、实施步骤、组织机构、部门分工、管理措施、验收办法, 并建立长效机制, 按照规划把农民培训长期开展下去。
2 培训内容要有针对性。
在确定培训内容时, 根据当地的主导产业、当地农民的转移趋势和农民上岗的实际情况, 确定不同人员所参加的培训班类别, 并据此来确定培训内容。而且要事先征求农民的意见, 把农民想要学的知识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同时, 还要加强对农民的法规、道德的教育, 使之成为遵纪守法的先进劳动者。如在农业科技培训中, 要围绕本村主导产业, 重点开展产前、产中和产后的生产技术培训, 兼顾经营管理、政策法规等知识的培训。
3 培训形式要简单高效。
在培训形式上, 可采取集中培训、现场指导和技术服务相结合, 实现培训、指导和服务的三位一体。集中培训可由村里提供教室, 组织农民参加。现场指导由培训教师在田间地头对农民进行面对面、手把手的技术指导。培训必须理论联系实际, 切忌空头理论。特别要力戒形式主义, 坚决杜绝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实效、只注重上镜头不注重上水平、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只注重局部不注重全局的培训。要积累有推广价值的培训经验, 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4 按不同类型进行培训。
4.1农业科技培训类。即对打算长期从事务农的农民。可根据其爱好和现状, 进行有针对性的农业科技普及和提高的培训, 使他们能够按照现代农业要求, 生产出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的商品来。还可以再将农业科技培训分为不同层次, 如科技带头人班, 科技示范户班和科技普及班等。由县里负责组织科技带头人进行培训, 乡里再组织科技示范户培训, 科技带头人可以担任培训教师, 由村里组织科技普及班培训, 科技示范户可担任培训教师。这样, 便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农业科技培训系统, 便于长期开展培训工作。4.2就业前技能培训类。即对需要转移的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可根据农民的意愿和用人单位的要求, 进行就业前的技能培训, 以增强劳动力转移的能力。还要把技能培训与职业技能鉴定结合起来, 以增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能力。4.3就业后的岗位培训类。即针对已经上岗的农民工从事工作的实际情况, 由用人单位组织对其进行岗位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安全生产知识、法律知识等为内容的培训。以增强劳动力的从业能力和职业道德, 同时有利于劳动力更新知识。
5 加强检查验收工作。
检查验收工作要按照批复的培训实施方案和培训合同内容进行, 注重培训实效。可采取实地考察、走访农民和电话抽查等办法进行检查, 核实培训工作的落实情况。重点检查学员参加培训的情况, 了解农民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产业发展状况和农民满意的程度。对培训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培训机构要予以表扬, 并逐步加大培训任务。对培训质量存在严重问题、弄虚作假、擅自改变资金用途、挤占挪用套取财政资金的管理部门、培训单位要严肃查处, 并追究相关责任。
总之, 农民培训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要让农民培训长期化、经常化, 从而促进农业科技的传播, 提高广大农民科学文化素质, 增强农民科技致富的能力。
摘要:农民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 直接决定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因此加强对新型农民的培训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新型农民培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阐述和探讨。
13.新型农民工培训工作计划 篇十三
东海县安峰镇人民政府
今年安峰镇农民培训工程农民7200人,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420人、农业专业技术培训6230人、农民创业培训210人、农民科技示范培训340人。自2005年农民培训列入政府实施的民生工程以来,全镇已累计培训农民3.6万人。今年培训重点以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种植大户和养殖大户等为主体,提高农民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按照“政府推动、部门实施、机构培训、农民受益”的要求,实行就业培训与创业培训相结合、务工培训与务农培训相结合、普及性培训与提升性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现场指导相结合,推行模块化教学,全面提高农民培训的满意度。
面向现代农业、农村服务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等从业人员开展的阳光工程培训,对在农村有创业愿望并有创业基础的人员开展农民创业培训,上级财政补贴到人头,这些补贴不是发放现金,而是由培训基地对农民进行免费培训。
把加强农民技术培训作为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的主要手段。全镇农民培训累计培训7100人。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420人、农业专业技术培训6230人、农民创业培训110人、农民科技示范培训340人。农民培训工程为农业生产提供了科技支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培训切实提高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素质和领办合作社能力,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阳光工程以城镇用工需求为目标开展培训,促进了农民转移就业。
依托农民培训工程的创业培训,一批有创业愿望和基础的农民实现了创业梦想,成为创业带头人。据统计,今年全镇共有135名农民经培训后实现了自主创业和回乡创业,创办企业和各类专业化服务组织95个,带动3000余人就业。
目前,镇政府已组织农技站的种植、畜牧、水产、林果、农机等农业技术人员,根据产业特点和农业生产需要,进村入户深入一线开展技术指导培训;以小麦、蔬菜冬春管理、畜禽饲养管理等科技服务为重点,为农民提供政策、科技、信息等服务。同时,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大学生村官和驻村干部,采取分片包干、联户指导、以点带面的方法,组建持续稳定、技术过硬的科技下乡服务队伍,探索建立农业科技服务的长效机制,切实做到技术人员到户、科技成果到田、技术要领到人。
14.参加新型农民创业培训的心得体会 篇十四
作为县经管局的一名工作人员,从《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的那天起,合作社的发展问题就深深的植入了我的心里。接到组织这期培训班的任务后,我真是兴奋不已,为终于有了系统学习《合作社法》和相关理论的机会而高兴。根据县局领导的安排,我及时把培训通知传达给乡镇经管站和各合作组织,要求大家只要愿意学习合作社理论,愿意在农村合作社经营中做出成绩的负责人,都可以报名参加,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这个学习机会,把上级的政策原原本本的落到实处。经过几天的紧张工作,陵县共有33人报名参加学习,成为了德州市来学习人数最多的县。
参加学习以来,我的心里时刻有一种满足感、敬佩心和感谢情。
一是满足于各位专家教授的高水平的讲座,像一把把钥匙解开了我们心中存留以久的问题,使我们领略到了更高一层次的理论和经验,他们就像精心工作的园丁,浇灌着我们这些饥渴的苗木。
二是敬佩这些来参加学习的学员们,无论年龄大小,无论文化程度高低,都像小学生一样,早早地来到教室,认真听讲,仔细地做笔记。特别是几位50多岁的学员,总是早早来到教室,坐在一个有利的位置,用拿惯了锨把的手握着笔,认真的记录着讲座的资料。让我觉得,这个培训班办得很实用,老师讲得好,学员有需求。
三是感谢学院进修部的各位管理老师。他们一丝不苟,尽职尽责,把整个培训工作安排的井井有条。班主任老师在开班之初,就给大家做了一堂关于互联网知识的讲座,让大家了解网络基本知识,以及如何利用网络宣传自已的企业和产品,并创建了班级网站《山东农民创业网》,将参加培训的学员们的风采留在了上面,还指导我们学员怎样使用电脑,把这些平时很少接触电脑的庄稼汉一下子推到了科技与信息的最前沿。同时指导我们进行班级交流,给所有愿意宣传自已合作社的学员打字排版,使我们体会到这个班集体的温馨和祥和。
培训班快结束了,我相信大家都有了很大的收获。回去后,一定会学以致用,把合作社办得更好,在建设新农村的运动中,做出自已的一份成绩。
15.新型农民工培训工作计划 篇十五
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 出现了农业生产一线的农业劳动力总量减少且呈老龄化的趋势, 这给农业生产敲响了警钟, 这种局面如果不加以改变, 未来可能要面对谁来种地的问题, 加上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和社会的发展进步, 未来农业必然是现代化的的现代农业, 如何种地也必将是农业要面临的问题, 而培育新型农民是解决这2 个问题的比较有效而且直接的做法。新型农民占有一定的耕地, 居住在农村以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为主要收入来源, 特别新型农民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经营能力, 而且了解市场, 能与现代农业的发展相适应, 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现代感, 能很好解决如何种地的问题, 是确保农业生产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至关重要的人才因素, 所以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策略
2.1统一思想认识, 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
政府要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中起主导作用, 强化责任, 各级政府部门要引引起足够重视, 统一思想认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从短期来讲是新农村建设核心问题, 从长远来看也是农业发展的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培育工程具有明显的公益性, 政府部门责无旁贷, 要在资金、政策、人财物力等方面进行大力支持, 采取有效措施, 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培育新型农民。在认识方面要深知新型农民的培育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 要做好长期努力的准备, 要树立新型农民的人才观, 重视人才的培养, 努力提高农材实用人才的培育, 为未来的农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2.2要大力加强农村的基础教育
新型职农民的整体素质的提高是与教育分不开的, 而且要从小抓起, 所以要确保农村义务教育能够落实到位, 保证农村义务教育的完成和质量提高, 保证教育经费的投入, 完善义务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 注重实践, 使基础教育和农村的经济相结合, 提高农村青年对社会、农业、市场等方面的理解能力。
2.3做好农民工的培训工程
大力推广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坚持学用结合、按需施教原则, 针对不同年龄层次, 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民, 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文化教育、科普教育和技能培训, 掌握经济、了解市场, 有文化、会技术、懂市场、善经营, 能适就不断变化的农业发展需要, 增加收入, 提高职业地位以便在未来现代农业生产中发挥作用。
2.4要重视农村的文化建设
文化建设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农民的人文素质, 传统的农民重心基本都在土地, 由于现代农机的大量应用, 农业生产效率大为提高, 农民的业务时间越来越多, 由于文化的限制, 传统农民业余时间基本都是喝酒、打牌、赌博。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一部分, 文化建设十分重要, 要通过活动开展、队伍建设以及组织构建等形式, 利用好现代的广播、电视、电影、网络、手机等媒介, 开展丰富多彩的农村文化活动, 提高农民的业务生活质量, 促进思想观、价值观、道德修养等精神生活的转变。
2.5强化法制教育
新型职业农民除了在文化、思想、技术、能力、责任等方面的全面提升外, 更重要的是民主与法制意识。在培训过程中要加强这方面的教育, 要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在选举、决策、管理、监督等方面, 新型农民要具备民主意识, 不仅自已要有行使权力的意识, 同样也要遵重他人的权力和义务, 这是新型职业农民的基本素质要求。而对于法制观念, 要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法律意识, 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也能运用法律知识进行监督以及维权等。开展法律课程讲解宪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农业法、种子法等与农民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
3 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建议
3.1政府主导, 整合资源全面推进培育工作
政府要起龙头作用, 制定培育计划, 确定操作方案, 以培育目标、办法、标准等进行科学制定, 大力推力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在政府的主导下, 有效整合各方面的资源, 形成合力, 协调统筹, 集农业、财政、教育、科研等各部门机构的优势力量, 在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发挥各自的最大作用, 使农民的培训工作效益最大化。
3.2 资金上要进行保障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是长期的任备, 具有明显的公益性, 政府要在资金的投入上给予大力支持, 列入财政预算, 要鼓励多方面的融资建立建立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投入的多元化投入体制, 用以弥补培育工程中的资金不足。
3.3发挥合作组织的培训作用
16.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篇十六
作为一名农业战线的基层教师,我虽然有了一些理论知识和工作经验,但既不够系统也不够丰富。通过各位专家教授深入浅出的讲授,让我感觉豁然开朗,许多问题从理论上找到了依据,对原来在工作实践中觉得不好解决的棘手问题找到了切入点,受益颇丰。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教育处处长纪绍勤、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王德海、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农村教育处处长刘杰、六合神州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朱安妮、“任我在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徐一等几位专家的授课,让我们站在了更高的台阶上重新地认识、学习各方面的知识,也让我们站在更高的层次上重新看待我们的工作,看待我们的缺点和不足。
总的来说,这次培训无论是课堂学习,还是现场教学以及所见所闻,各位专家以朴实无华的语言为我们授课解惑,对我们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更是一次书本知识与具体工作相结合的锻炼机会。感谢农业部干部管理学院给了我们这次学习的机会、锻炼的机会。今后,我将尽自己所能把所学到的知识用于实际工作中去,力争完成好每一项工作任务。
17.新型农民工培训工作计划 篇十七
省农委 省财政厅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的部署和要求,扎实有效地开展新型农民培训,特制订本实施办法。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思路
围绕省委、省政府实施的重大战略部署及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中心任务,以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科技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农民对现代科技的吸纳转化应用能力和综合发展能力为重点,以培养职业农民为目标,充分利用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为加快农业转型升级,促进我省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社区化、农民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目标任务
2012年,全省计划培训新型农民40万人。
二、实施内容
(一)分对象开展培训
1.阳光工程培训。主要面向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以及从事农业经营管理和农村社会管理的农民,开展农业生产及管理、农产品贮藏保鲜及加工技术、农机操作及维修、沼气建设及维护技术、农业经营管理及农村社会管理知识等内容培训。全省计划培训7万人,其中重点培训肥料配方师(测土配方员)、畜禽水产养殖技术员、乡村兽医、农机驾驶操作人员(农机手)、农村会计(村级财务)人员、农产品贮藏、加工和流通企业技术工人、沼气工等3.4万人。通过培训,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培育一批专业化的现代农业产业劳动者,促进农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培训组织实施按照国家阳光工程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执行。
2.农业专业技术培训。主要面向有参训愿望的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等,开展农业科技知识、农业实用技术等内容培训。全省计划培训27万人,分为普及性培训和提升性培训两个层次。普及性培训12万人,主要培训小规模农业生产从业人员、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及村级农技员、村级动物防疫员、植保员(病虫专业防治员)、内陆渔业船员等;以乡或村为单位,结合农时,有针对性地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及抗灾减灾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物疫病防控知识等,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生产与服务水平和抗灾减灾能力。提升性培训15万人,其中重点培训种养大户和农机大户12.9万人、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0.9万人和基层农技推广人员1.2万人,主要开展现代农业科技、生产经营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内容培训,着力培养一批职业农民和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训组织实施按照《安徽省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项目及资金管理办法》执行。3.农民创业培训。主要面向在农村有创业愿望并有创业基础、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开展创业技巧和相关专业技术知识等内容培训。全省计划培训1万人,其中重点培训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办人、涉农企业创办人、农村经纪人、返乡农民工和大中专毕业生0.8万人。通过培训,提高农民经营管理水平,促进创业就业,培养造就一批现代农民企业家和创业带头人。培训组织实施按照《安徽省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项目及资金管理办法》执行。4.农民科技示范培训。主要面向国家农技推广示范县的科技示范户和辐射户,开展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培训。全省计划培训5万人,其中重点培训科技示范户4.2万人。通过培训,提高科技示范户和辐射户吸纳应用农业科技的能力。培训组织实施按照农业部关于国家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实施有关要求执行。
(二)分类型差别补助
1.阳光工程培训。培训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培训时间一般累计约5天。补助标准为人均约830元,其中:中央、省级财政补助约780元(按2011年下达的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测算,具体额度待2012年中央资金下达后确定),市、县配套每人50元。2.农业专业技术培训。普及性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3次(每次3-4小时);补助标准为人均215元,其中省级财政补助115元,市、县配套每人100元。提升性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4天;补助标准为人均600元,其中省级财政补助500元,市、县配套每人100元。3.农民创业培训。培训主要包括集中授课、市场考察、创业设计、实践学习和跟踪指导服务五个环节,集中授课时间(包括创业设计)不少于4天、市场考察1-2次(2天)、实践学习5天、指导服务3次。补助标准为人均1200元,其中省级财政补助1100元,市、县配套每人100元。
4.农民科技示范培训。组织技术指导员对科技示范户和辐射户进行分别不少于6次、4次的技术指导培训。补助标准为人均约280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约220元(从国家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中支出,待农业部下达项目县后确定),省级财政补助60元。
三、实施步骤
(一)准备与部署(2012年1-2月)。开展调查研究,落实培训任务;各地根据任务,确定培训机构,制定并上报具体实施方案。1.摸清培训需求。各级农委通过认真调研、广泛征求意见,摸清培训需求,并由市、县(市、区)农委和财政局申报培训计划。2.组织申报项目。省农委、省财政厅根据各地申报培训计划情况,确定并下达全省培训任务,组织开展项目申报工作。
3.认定培训机构。各市、县(市、区)农委和财政局根据本地培训需要,严格按照培训机构认定条件,择优认定培训机构,并与培训机构签订培训合同,明确责任、权利和义务。
4.制定实施方案。各级农业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围绕全省农业农村工作中心任务,结合实际,研究制定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实施方案,全面部署培训工作。
(二)实施与验收(2012年3-11月)。按照有关培训项目及资金管理办法和培训实施方案要求,规范组织实施,同时加强培训指导和推进工作等。
1.制定培训计划。培训机构根据培训合同和分类培训内容,结合当地主导产业发展和农民培训需求,制定培训实施方案,经市、县(市、区)农委批复后实施,在此基础上制定每期培训班的教学计划,有针对性地安排培训内容。
2.确定培训对象。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要求,采取农民自愿报名的形式确定培训学员。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广泛进行培训政策和招生宣传。
3.落实培训教师和教材。择优选聘培训教师,确保培训师资质量。规范选用培训教材,以省统编培训教材和地方特色培训教材配套使用,也可以适当选用正规出版的相关培训教材。
4.集中授课与实习。因地因时制宜,分类办班,组织教师进行集中授课。原则上每班(期)不超过100人,其中创业培训每班(期)不超过50人。各类培训都要在开展理论知识培训的同时,安排学员到实训基地实习,并进行现场讲解与指导。
5.督查与验收。按照相关培训管理办法,开展项目检查,加强过程监管,及时研究解决培训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培训机构在完成培训班次培训任务后,适时向市、县(市、区)农委提出验收申请,各市、县(市、区)农委会同财政局组织进行验收。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立即整改,整改后再验收,直至验收合格。验收结束后,对验收合格的及时拨付培训补助资金。
(三)总结与考核(2012年12月)。各市、县(市、区)对开展培训的做法和成效进行总结,形成总结报告,开展考核和绩效评价,并根据考核结果建立奖惩激励机制。
四、保障措施
(一)落实各项制度。进一步完善和落实行政主管部门首长负责制、目标责任合同制、培训机构法人负责制及管培分离、项目公示、台账管理、月度报告、资金管理、监督检查、项目验收、档案管理等各项制度,重点落实第一堂课及100%电话回访要求,推动培训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
(二)构建培训体系。一是充分发挥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作用。鼓励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发挥科技推广前沿阵地的作用,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农民实际需求,开展针对性的培训。二是充分利用农广校、农业职业院校的科教资源,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三是充分利用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的人才和技术资源,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四是充分发挥社会各方参与培训的积极性,鼓励农业科研单位、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各类社会培训机构积极参与新型农民培训。
(三)加强培训能力建设。一是严格认定培训机构。切实按照规定要求择优认定培训机构,确保培训机构具备与培训内容相适应的教学场地、设施设备、专业师资力量、实训实践基地等培训条件。二是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各培训机构要与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产业化示范区、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片和农业科技示范园等联办、合办培训,构建农民培训实训实践基地。三是强化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建立省、市、县(市、区)新型农民培训讲师团,实现优质培训师资源共享,保证培训师资质量。建立以省统编教材、地方特色教材相配套的教材使用和管理机制,保证培训教材质量。
(四)规范培训内容。阳光工程培训内容按照农业部制定的分类培训规范执行。全省逐步统一制定新型农民培训内容规范,针对不同培训类型、对象,规定不同的培训内容和时间,推行模块化教学。各培训机构对相关培训对象须按照培训内容规范组织开展培训,对暂未统一制定培训内容规范的,可结合实际,自行安排培训内容。
(五)创新培训模式。积极推行多样化培训模式。一是“校企联合”,根据企业对职业岗位的技术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二是“校社联合”,依靠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农技协等组织,解决农户在实际生产中遇到的关键技术问题。三是现场推广,组织农技人员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鱼塘圈舍指导服务, 组织生产大户、示范户对左邻右舍现身“说法”,示范引导。四是现代远程培训,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和网络,通过举办农情报道、科普专栏、咨询热线和农技110等,大范围开展有关政策法规、农业科学技术、生产经营信息等培训服务,提高培训效率。
18.新型农民培训表态发言 篇十八
各位领导、各位学员上午好:
全区新型农民培训项目能够率先在我镇举办,充分体现了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对我镇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持和肯定,既满足了广大群众求知若渴的愿望,又提高了农民兄弟致富创业的本领。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培训学员向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参与此次培训的培训机构表示热烈的欢迎和真挚的感谢。
当前我们的农村农业生产工作接近尾声,我们广大学员一定要利用好时差,把冬闲变为冬忙,正确处理好学习与农业生产、生活的关系,抛开杂念,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培训中来。虽然我镇依靠广大群众在全县乃至全区现代农业生产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依靠当前的农业生产技术已远远不能满足广大群众脱贫致富和建设新农村的需求。
俗话说:‘授人于鱼,不如授人于渔’,这次新型农民培训的内容非常丰富,理论性、实践性、针对性都比较强,我们广大学员一定要牢牢把握这次年载难逢的学习机会,严格组织纪律,遵守各项学习制度,增强学习的自觉性,要发挥好示范和带动辐射作用,在有限的培训时间里,学有所悟,学有所成,高标准的完成次些培训任务和要求,树立望洪镇新型农村农业生产人员的良好形象,为推动广大学员科技致富奠定良好的基础。
19.新型农民工培训工作计划 篇十九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新型城镇化,资本
一、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含义及现状
1. 新生代农民工的含义
自中国社科院王春光研究员于2001年提出“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以来, 有关新生代农民工的研究层出不穷。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更是明确提出, 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这是中央文件第一次明确“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新生代农民工是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 年龄16岁以上, 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1]。2011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 我国农民工总量已达2.5亿。其中, 198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数量超过1.5亿, 占总量的三分之二[2]。
2. 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含义
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并不是指一种短期的, 用来解决目前生存问题的方式, 而是一种长期的, 不仅解决生存问题, 还有利于将来的发展和享受的一种层次水平较高的教育。
3. 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的现状
近十年来, 国务院及其各个部门先后制定了各项规划, 提出相应的意见来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培训, 并逐渐付诸实践。例如:2003年9月, 国务院六部联合制定发布的《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 还有2004年国家启动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等。同时, 各地的政府以及企事业单位也积极响应号召, 提出各种具体的培训计划以确保培训顺利进行。但是, 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并不顺利。2009年我国城市劳动力市场对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需求占总需求的60.2%, 对受过专门职业教育、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中专、职高和技校水平的劳动力需求占总需求的56.6%。新生代农民工能满足上述两项需求的仅分别占三成和二成左右[3]。
二、我国新型城镇化概述
中共第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正式采用“城镇化”一词。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城镇化推进要把握住两个重点:“一是要注重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 要把它作为城镇化发展的重点;二是要把符合条件的农业人口转变为城市居民的过程作为城镇化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加快改革户籍制度,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曾多次强调城镇化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是提出2013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李克强也一直强调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 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城镇化水平大幅提高。但是, 我们也应看到, 我国“人”的城镇化速度远远落后于土地的城镇化速度。2012年, 我国的城镇化率达52.6%, 而按城镇户籍人口计算的城镇化率仅35.3%, 之间存在着17.3个百分点的差距[4]。到2020年, 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0%, 意味着我国的城镇人口将会达到8亿人左右。进城的农民工将会在现有基础上再增加1亿人[5]。新生代农民工占2.6亿农民工的60%, 已成为农民工的主体, 并且比重还在不断增加, 可以预见新生代农民工将成为城镇化的最主要的潜在对象, 新生代农民工的“城镇化”水平直接决定着我国城镇化的进程。
三、加强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
新型城镇化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资本占有情况提出更高要求, 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城镇化的根本出路在于改善他们在城镇化进程中的资本占有状况。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是提高新生代农民工资本占有程度的重要途径。
1. 物质资本
新生代农民工城镇化需要新生代农民工拥有一定的物质资本, 否则他们在城镇中无法生存、发展下去。工资性收入是新生代农民工物质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 新生代农民工的工资性收入普遍较低, 阻碍了他们城镇化的顺利进行, 而对他们进行教育培训, 是增加他们的收入, 提高他们物质资本的重要手段。 (1) 通过电视、网络、现场咨询等宣传活动, 使新生代农民工了解相关政策, 学会维护自身的物质利益, 强化他们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意识, 提高他们参加教育培训的积极性, 引导和组织新生代农民工自觉接受就业和创业培训。 (2) 培训费用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的重要因素, 使得很多迫切需要参加教育培训的新生代农民工无法获得相应的教育培训, 或者教育培训费用的支出降低了参加培训的新生代农民工本来就比较低的收入。因此, 要逐步加大对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财政扶持力度, 将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划归流入地政府的职业教育体系, 并纳入年度财政预算范围。建立多元资金投入机制, 逐步建立免费职业培训制度。通过培训补贴兑现、税费减免、创业奖励和无息借贷等政策降低新生代农民工所支付的培训费用, 使得培训费用不再成为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因素。 (3) 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主持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城市化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与社会融合问题研究”的调查和研究发现, 技能短缺是制约新生代农民工收入增加和职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通过教育培训, 可以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术及相关能力, 提高他们的就业率及就业层次, 从而获得较高的工资性收入, 增加物质资本的积累。因此, 要提升职业培训质量, 建立健全人才需求趋势预测和职业培训供求信息收集发布制度, 对培训机制、培训模式、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手段等进行革新, 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 大力开展新生代农民工创业培训。新生代农民工除了就业、就好业的要求, 还有部分新生代农民工有创业的要求。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创业方面的教育培训是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要求, 也是我国城镇化的要求。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创业的心理品质、创业的知识、创业的项目等方面的教育与培训, 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 激发他们的创业潜能, 使他们具备一定的创业能力, 有利于他们收入的提高, 有利于他们物质资本的积累。
2. 权利资本
新生代农民工的权益保护意识与以前相比有很大提高, 各级政府和组织也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新生代农民工权益的措施。但是, 由于户籍、就业、社保、住房等制度改革较为滞后, 新生代农民工权益保护的意识、能力还有待提高等原因, 新生代农民工没能公平地享有城镇人口享有的权利, 导致他们权利资本的缺乏, 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薪酬、工伤、医疗、教育等问题仍层出不穷。要改变这种状况, 除了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深化相关制度改革, 赋予新生代农民工更多权利, 还必须加大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相应的教育培训, 不断提高他们的获得权利的意识和能力。要不断健全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的法律法规体系, 使得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有法可依。制定针对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的政策, 提供配套的保障措施, 构建和完善新生代农民工培训教育体系和保障机制。 (1) 要在新生代农民工中开展普法宣传教育, 尤其要加强《合同法》、《劳动法》、《安全生产法》、《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法规方面的教育培训, 增强他们的法治意识, 使他们知法守法, 学会利用法律、通过合法渠道维护自身权益。 (2) 要加强相关制度、政策的教育培训, 使得新生代农民工了解自身在就业、劳动和社会保障、教育和发展、政治参与、话语表达, 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权利。因为只有了解了自身应有的权利, 新生代农民工才能更好地维护自身的权利。 (3) 要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维护自身具体权益方面的教育培训。让他们知道在权益受到侵害时应怎样面对, 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指导, 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维护权益的意识, 不断提高他们维护权益的能力, 使他们的权利由理论上的权利转变为现实中的权利。
3. 人力资本
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一般表现为新生代农民工通过教育、培训而获得的知识、信息、技能和能力。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的“先天积累”和“后天形成”均不足, 使得新生代农民工的城镇化遇到很大的障碍。新生代农民工拥有的人力资本的多寡、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其在城市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 并影响其城镇化进程。要根据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和城镇化水平提升对人力资本的要求, 加强对新生代农民的教育培训。 (1) 通过教育培训, 使得新生代农民工了解人力资本的“后天形成”的重要性, 养成主动提升自身人力资本的学习习惯。要使新生代农民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观, 树立科学合理的择业观, 使其能准确定位自己的就业期望值, 帮助他们制定实施好职业生涯规划。 (2) 必须通过建立健全教育培训体系、丰富教育培训内容、加大教育培训投入、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和培训服务、提高教育培训质量等举措, 大力发展与新生代农民工知识水平相适应的职业技能教育, 逐步构建起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通过具体的职业教育及相关的技能培训, 使他们具备从事现代职业活动的核心职业能力和劳动技能, 将理论上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 (3) 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价值观、人生观、生活观、职业观等方面的教育培训, 帮助他们真正融入城镇生活, 实现他们向上流动的愿望。 (4) 应构建新生代农民工的终身教育培训体系。这是一个信息不断更新、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社会。为了有效弥补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水平的先天不足, 必须不断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培训, 并使他们养成终身不断学习、时时学习、事事学习的良好习惯。只有这样, 才能使得他们的知识、技术与时俱进, 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才能获得更好的机会, 融入城镇生活。
4. 社会资本
法国著名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把“社会资本”这个概念定义为“实际或者潜在资源的集合”[6]。这种社会资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以血缘、亲缘和地缘为纽带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网络;二是各类社会组织;三是规范和制度。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来说, 以血缘、亲缘和地缘为纽带、业余时间与城镇居民联系很少的社会交往网络, 是他们私人关系型社会资本不足的直接表现。同时, 新生代农民工很少参与主要由市民组成的各种文化体育活动协会、志愿者协会、社区组织等, 使得其组织型资本也较为贫乏。此外, 侧重于保护城镇居民利益的政策设计, 也导致新生代农民工制度型社会资本的占有程度严重不足。是否拥有足量、成熟的社会资本不仅关系到新生代农民工能否在城市获得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而且关系到新生代农民工能否有效进行社会参与、维护自身权益, 真正融入城市生活。因此, 必须对他们进行相关的教育培训, 从而提高他们的社会资本的占有量。 (1) 要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价值观念、心理素质、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教育培训, 不断提高他们的私人关系型社会资本。通过教育培训, 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资本投资意识, 在维护原有乡村社会关系网络的同时, 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 主动与同事、邻居等进行交流和来往, 扩大与城镇居民的交往范围, 学会使用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体育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 扩大自己的活动范围, 推动自身的社会交往网络向更高层次和更大范围拓展, 从而真正适应社会、融入城镇生活。 (2) 通过教育培训, 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组建组织、参与组织、利用组织资源的能力, 大力拓展他们的组织型社会资本。新生代农民工要学会根据自身的需要组建一些组织, 比如, 新生代农民工互助会、新生代农民工学习小组等。他们还可以参与一些社会组织, 如工会、共青团、妇联等, 积极参加这些组织的活动, 积累更多的组织型社会资本。此外, 还要让他们了解各种非营利组织、志愿团体, 让他们积极参与这些组织, 并学会从这些组织获得帮助。 (3) 通过教育培训, 让新生代农民工了解相关的政策、制度, 学会去影响这些政策、制度, 最大限度地用好制度型社会资本。通过教育培训, 新生代农民工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政策、制度维护好自身的就业、教育、住房、工伤、医疗等权益。通过教育培训, 新生代农民工能通过网络等手段影响相关政策、制度的制定。通过教育培训, 新生代农民工根据现有规定积极争取成为各级党代会、人代会和工会代表大会及企业职代会的代表, 积极参政议政、表达权益和参与决策管理, 不断提高自身的制度型社会资本的存量。
四、结语
资本匮乏是新生代农民工城镇化的重大阻碍, 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相应的教育培训, 使得他们积累更多的物质、权利、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本, 是推进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城镇化的重要手段。只有这样, 我国的新型城镇化才能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黄俊华.新生代农民工社会化过程中的媒体策略研究[J].新闻界, 2011 (4) :62-63.
[2]农业部.车秀兰代表谈加强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EB/OL].http://www.szncnet.org.cn/news/content/new_detail.aspx?id=13311, 2013-07-09.
[3]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EB/OL].http://www.chinanews.com/gn/news/2010/06-21/2353233.shtml, 2010-06-21.
[4]陈雨露.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金融支持[J].经济研究, 2013 (2) :10-12.
[5]金辉.以改革促进城镇化和房地产健康发展[EB/OL].http://business.sohu.com/20130729/n382807425.shtml, 2013-07-29.
20.新型农民工培训工作计划 篇二十
1.着眼长远,革新观念,科学系统规划
几年来,黄桥镇着眼于从战略上化解当前农村发展中存在的农村劳动力老龄化、低素质化、女性化的矛盾,着力突破“务农不要求素质,农民不需要培育”的认识误区。认真实施《农民知识化培训工程五年实施纲要》、《公民职业化培训工程五年实施纲要》,全面系统地部署了农业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两大培训工程的软、硬件体系的建设,做到责任、目标、任务三落实。2008年又研究制定了《关于建设学习型农村、培育新型农民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规划用10年时间在全镇建设学习型农村,建立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职前教育与继续教育、长期教育与短期培训有机结合机制,根据市、县、乡、村四级全覆盖的农民培育新要求,突出塑造农民“自强、勤劳、合作、向上”的精神,提高农民的科技、职业技能,提升文化、经营、健康和道德四大素质,把农村建设成为人人爱学习、会学习、有条件学习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农村。依托成教中心、职业技能培训中心、黄桥工业园,实施校企合作,培育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2.开发整合资源,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
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农民的教育培训,但到了基层,在工作实践中常常在错误的政绩观指导下,潜意识地被忽视、弱化,导致教育培训资源处于“网破、线断、人散”的状态,难以形成工作体系、发挥现有培训资源潜能。针对这个问题,通过优化重组配置,建立农业技术教育培训基地、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基地、村落社区培训活动室,解决长期以来农民教育培训“上面有项目,下面没平台”、“项目有资金,落实难监管”的问题,实现农民教育培训的集中化、定点化、经常化。
3.创新思维方法,建立科学的教育培训机制
建立科学高效的工作机制是有步骤、大规模、可持续地培育新型农民的关键。近年来,国家部委结合部门职责,从不同角度、不同形式部署了新型农民培育工作,但到了基层仍然存在“条块分割、统筹不力”的问题。为此,黄桥镇着力突破“零散型、突击性、短暂式”培训的现实局限,按照“党委定方向、政府抓管理、基地搞培训、行业促指导、乡镇帮组织、村级荐学员”的思路,实施“四为主”的工作机制,即市级以统筹协调教育培训为主,负责制定教育培训优惠政策、规划纲要和年度计划,督促检查实施情况。县级以组织实施教育培训为主,负责组织农民培训。乡镇以组织农民参加培训为主,负责对辖区内农民进行调查摸底,建立数据库,实行动态管理,并按照需求组织参训。劳动保障部门以推荐就业为主,负责引导农民就业和帮助农民自主创业。同时依托全市较为完善的人才培育体系,灵活采取培训方式,按照岗位知识技能需求进行专题培训,增强履职能力。“点菜式”培训,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或社区培训室,实行农资技物结合,优化售后服务,组织大公司地派遣农技服务队,解决农民生产疑难问题;“赶集式”培训,依托农村社区文化中心户,在不影响户主家庭生产生活的前提下,村民可自由赶集一样,随时到社区中心户交流信息、咨询问题、参与娱乐;“师徒式”培训,通过政府给政策、市场化运作、师傅带徒弟的形式,让小户跟着大户学技能、学创业,不断扩大规模、增收致富。
4.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建立经常性教育培训服务平台
突出经常性教育是符合农村实际、适应农民特点的基本培育方式,确保培育新型农民取得实效。以“方便、快捷、高效”和“农民乐于接受、有興趣参与”为原则,按照“农民参与办、办给农民看”的宗旨,开播了《新农村》、《农民讲堂》、《乡村报道》等栏目,为沟通三农信息、传授实用技能、教化乡村民风、丰富农民生活开辟专门的视频服务平台;开通了“12316”服务热线、移动短信群发平台,健全了乡镇农民服务中心、各类农民培训基地,解决了“农民有意愿,又怕花钱误工”等现实问题;搭建活动平台。通过定期举办各种活动,寓教于乐,激发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团结奋进、积极向上”的热情。
5.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着力培育新型农民主体
5.1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 切实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组织实施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把农民培养成有较高生产技能、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现代农业经营者。积极发展各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经营主体,使之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骨干力量。
5.2加强农民转移就业培训和权益保护 进一步提高农业补贴标准,充实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完善培训机制,加大对“阳光工程”等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支持力度。
【新型农民工培训工作计划】推荐阅读: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报道11-01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合同11-05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培训机构的申请10-19
新型职业农民汇报08-26
临沂市2015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总结06-22
调研报告——培养新型农民08-23
培养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基础09-17
农民工法律培训计划07-31
灵丘县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农民工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总结09-12
农民工作业技能培训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