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阶段性总结

2024-12-04

小学音乐阶段性总结(14篇)

1.小学音乐阶段性总结 篇一

《构建高效音乐课堂》阶段性总结

李家庄小学 刘俊瑾

“有效教学”指向学生进步和发展,也就是,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反思日常的教学行为,我们会提出:“怎样提高40分钟的效益?” “什么样的教学才算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的教学更有效的教学”等等。追求教学效益的最优,提高教学的质量,走“低耗高效”之路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教育改革和创新的必然选择。

当前,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它强调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服务,正是有效教育思想的体现。唯有每个人充分自由发展,才有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我们的教育就要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强化学生主体地位,一切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自实施提高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方案以来一学期的时间,针对本学期的实施情况做以如下总结:

一、以校本教研为阵地,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而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

1、加大了管理力度,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学校建立主管(校长、教导处)、教研组、教师三级网络,以教导处为中心,层层负责,逐级推进,为教研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组织保证。学校中层分工到年段教研组,参加教研组教研活动,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和建议。通过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对全校教师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培训,努力提升教师的知识结构。

2、加强了年段教研活动,注重反思,全面提高教师的有效课堂教学能力。

教研组的互助合作是教学研究的标志和灵魂,同组教师之间共同总结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教师之间的合作不是简单以继承为特征的“传、帮、带”,而是以反思为基础的组织创新,基本形式有: 1>、交谈、讨论,教研组利用周教研日,围绕某个具体的问题(可以是教学中或备课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与想法)畅所欲言,提出各自的意见和看法,在有效交谈讨论中,收获教师个人单独学习所得不到的知识。2>、协作:教师共同承担责任,完成任务,协作强调团队精神,群策群力。为此我校在本学期开展教研组合作研讨课,由教研组内某位教师承担一节课,大家共同探讨、研究,发挥集体的智慧,齐心协力,推出一堂高水平、高质量的研讨课。年段教师共同参与听课,课后由执教老师就教学设计、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听课者参与评课、讨论,从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此活动学校为各年段教研组聘请一名专家,由负责的教导主任和教研组长负责,每周一次。

3>、帮助:充分发挥组内经验丰富,教学成绩突出的优秀教师的作用,通过他们对新教师的帮助指导,使全组教师尽快适应角色和环境的要求。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在同伴互助中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同伴互助防止和克服教师各自为战和孤立无助的现象。

4、打破了学科界限,开展有效教学交流日活动。

学生发展是全面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的发展。我们的老师千万不能过高地估计自己所教学科的价值,而且也不能仅把学科价值定位在本学科上,而应定位在对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上。为打破壁垒分明的学科界限,构建学科之间的联系,加强学科之间的交流,形成优势互补的局面。本学期开展了涵盖各学科的教学交流日活动,开学初学校组织了全校性课堂教学自荐课活动。可以独立备课,可以发挥教研组的力量,面向各学科教师执教一节课,给全校教师提供研究的话题。结合网络的功能,执教教师将上课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发布在校园网上,使评课过程避免面对面形式化“评优”的倾向,有助于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观念进行反思,有助于教师的教学重建。

二、加强教学“五认真”的管理

根据学校拟订的教学常规管理细则,对照细则,认真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做好期初、期中、期末对教师备课、上课、听课情况等常规检查,做到有记录、有评价、有考核。

备课:要求教师独立备课,可以充分借鉴网络资源及优秀教案,教研组长在每周教研活动时间组织教师作课前讨论或课后反思,带领教师梳理单元教学重点、难点及重点知识内容。

上课:课教一致,面向全体,重视课堂教学中的信息反馈,及时调控教学手段。关注学困生,按要求完成每节课教学任务,随时接受教导处的检测评比。课后反思,可以点评或总评。

三、强化第二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学期开展“鼓乐”系列活动,活动有鼓乐表演、独奏、器乐合奏等。为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的机会,促进了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2.小学音乐阶段性总结 篇二

一、小学音乐教学特点

小学阶段过程中,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仍带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音乐记忆内容与篇幅增大,音乐想象也开始自由地活动,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在练习时能表现出一定的意志,并能产生美好的音乐前程的理想。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是从无意识记向有意识记发展,从机械识记向意识记发展。从小学低年级步入高年级后,孩子的有意识记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即使是抽象材料也能花功夫努力记住,并能自觉检查记忆的效果。小学阶段正是记忆迅速发展的黄金时代,教师要激发孩子记忆的积极性,促进他们记忆力的发展。

鉴于此,作为小学阶段的教师,应采取适应学生心理发展需求的教学观念上展开教学。主要以情感性、形象性展开教学内容,审美教育中渗透德育。使学生从游戏中、实践中去感受音乐、体会音乐、享受音乐。从而大面积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塑造学生们高尚的人格魅力。但这对每一位音乐教师来说,又是难得机遇下的挑战,需要教师从全面素质上得到提升。音乐教师要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采取多种教学形式为切入点,如:舞蹈教学形式、情景教学形式、多媒体教学形式等。但根据小学年级的不同也会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因为他们由于年龄不同,呈现出来的特征不同。

二、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及音乐教学特点

小学低年级(一般1—3年级)的学生掌握的概念大部分是具体的、可以直接感知到的,他们的思维活动很大程度上还是与面前的具体事物或其生动的表象联系着,但也有一定的抽象概括成分。他们主要是以无意识机械识记为主。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很容易背熟歌曲,尤其是配有生动情节或鲜艳图片的学习内容,哪怕是他们还不太理解一些音乐教学内容,也能很快地记住。此时他们的注意力极不稳定、不持久,难于长时间地注意到一件事物,容易为一些新奇刺激的事物所吸引,比如一些生动、具体、形象、形式新颖、色彩鲜艳的对象都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吸引他们的注意。可以说小学低年级学生感知事物的特点比较笼统不精确,往往只注意到一些孤立的事物表象,看不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特点,对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也比较模糊。他们的想象与学龄前儿童有点类似,仍以无意想象为主。所以在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教学中,大多都注重具体形象性的教学。无论在教师语言还是在教学教具等方面都十分的生动化。

在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教学内容上多数以唱歌、欣赏、识谱等简单内容为主,但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对他们的选择的歌曲大部分是音域较窄的歌曲,因为他们还没经历变声时期,属于童声阶段,学生能演唱的声音,从最低到最高音之间的距离,即音域基本上在一个八度之内。不要过低,过低会使学生的声音容易疲劳,也不应过高,过高容易使学生的声音造成沙哑、发炎等病变。所以他们的选材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的。尤其是对课堂的导入也是很关键的,应尽量提起学生的积极性与兴趣性。低年级的教学中大部分从游戏与实践中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因为低年级的学生的思维还附着在具体形象的事物上,抽象思维还有待发展,所以这个阶段的教学内容上主要从学生中的“已知”中来,从他们的“已知”、“先知”入手,引入到“未知”、“后知”中来。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好多时候教师运用语言、实物、音乐、画面等多种手段,创设一种情感和认知相结合、生动真实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鼓励学生们从一个更广泛的角度来学习音乐作品,提高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对音乐作品做出正确合理的认识,能明确表达他们的感性认识,靠着教师更大的主导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获得知识。

三、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及音乐教学特点

小学高年级(一般4—6年级)的学生在思维抽象概括性上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离不开直接的和感性的经验,他们的思维活动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但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他们已具有观察音乐现象的能力,能注意观看别人的音乐演奏、演唱。中高年级学生的有意识记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他们会把记忆内容的主要思想记牢,并把重要的情节与一般的细节区分开来,并能够逐步摸索出适合本人特点的记忆方法。小学高年级学生再造想象趋于完整,有意识想象的成分大为增加,且他们想象的创造成分增多,随着他们的生活范围的扩大,知识经验逐渐丰富以及认识能力的提高,高年级学生的想象力具有更多的创造成分。

在小学高年级的音乐教学中,与低年级相比会展现出不同的教学形式。因为学生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年龄在不断的增长,他们逐步学会分出概念中本质的东西和非本质的东西,具有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虽然他们的抽象概括性离不开直接的和感性的经验,但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他们的教学模式可以从低年级的游戏模式逐步过渡到游戏及活动模式。并在他们的教学内容上加入了一些技巧性的训练,除复习及基本训练,如节奏游戏、听觉训练、识谱练习等,也包含新授的教学活动,在教师主导作用下,主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且越高的年级,越更多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尤其是通过学生的分组学习活动,逐步扩大培养学生的自学、感受、体验音乐的能力。从而使感知,想象思维,理解表现有机的联系在一起的,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提高他们感受音乐的素养和能力。

摘要:人们对音乐教学的认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逐步提高的,音乐教学具有着它本身的目的性、规律性。其音乐教学的重要意义,也远远超出它自身的艺术范围,它具有潜移默化的启发性与创造性,对学生未来全方面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音乐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而非专业音乐教育,这一性质决定了小学音乐教育必须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普及音乐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任务。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育,特征

参考文献

[1]郁文武,谢嘉幸.音乐教育与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2]赵宋光.音乐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3]王克,杜光.中等学校音乐教学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3.论小学音乐欣赏的阶段与方法 篇三

曲,认识人声的分类及声乐的演唱形式,中、外乐器及常见的器乐演奏形式,初步感受速度、力度、节拍、节奏、音色、音区等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并与音乐常识的介绍、作品的分析紧密结合起来,因此,课上的欣赏和平时的随意听是完全不同的。在欣赏过程中体现了听觉的感知和想象相结合的特殊认知过程,因而形成了欣赏教学过程中的以下特点:

一、整体性教学阶段

音乐欣赏必须集中注意力,但作为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有意注意尚在发展,无意注意仍起着主要作用,注意的范围小而不够稳定,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注意的集中时间短,在整个欣赏教学一般不超过十分钟的情况下,初听约占三四分钟,教师要运用谈话方式,将作品的内容,用故事、图画等直观性、趣味性的方法为学生提示欣赏音乐的想象范围,并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使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地听完乐曲,并有一个完整的印象。

中、高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扩大了生活、情感体验及知识范围,并已具备欣赏音乐的一些习惯和经验,这样,他们已能集中注意地听较长的乐曲,欣赏的时间一般可增至二十分钟左右,欣赏前教师可简单介绍作品的时代背景、内容、作曲家生平事迹及创作特点,有时还要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使学生沿着教师的引导方向展开想象或联想,进入作品所描绘的意境中,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得到美的享受。但是教师的讲解必须十分精练而生动,不可讲得过多过细,教师要巧妙地启发、调动学生想象力、注意力,不可将自己的想象强加于学生,对有的作品应允许学生自由想象,有的作品无法用语言恰当地表达,只有反复聆听才能心领神会,过多、过细地讲解是违反教学原则的。

二、分析性教学阶段

当学生初步熟悉音乐作品以后教师应引导他们分析作品。根据教学作重点、分段的反复欣赏,通过若干次的反复细听、分辨和掌握作品的题材、体裁、风格等特点,使学生掌握塑造音乐形象的主要表现手段。教师应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引起他们讨论以达到对乐曲的深入理解,如:“本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这首舞曲是什么节拍?”等问题,所以当教师分析作品后,不仅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地听音乐,而且针对教师所提的问题去听,在欣赏后能谈出自己对作品的感受,然后让学生根据大家的评论完整地欣赏全曲,教师则作归纳、补充。

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交流是欣赏教学的关键,在分析性教学阶段,教师应特别采用视觉、听觉、想象相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感受音乐。

三、综合性教学阶段

学生认识音乐作品,总是由初步到整体认识,通过各部分的分析认识,综合成整体的认识,在前两个阶段,学生听音乐和讲解是获取音乐知识、提高欣赏能力的主要来源,在这一阶段中,学

生把分析所得的感性、理性知识综合起来,在再一次完整欣赏作品时,能感受一个更清晰的音乐形象,更深刻地理解音乐作品,提高鉴赏能力,从而进一步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陶冶他们的

情操。

上好欣赏课教师在课前首先要充分作好准备,自己要先听多次,作一分析并结合自己的体会向学生介绍作品,其次要了解作者生平、作品的时代背景、主题思想等,器乐曲还要分析它的音乐主题,并对主题反复感受、理解它的深刻内涵,为了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还可以制作一些幻灯片或挂图,以引起学生的联想,启发学生的想象,还要事先准备好音像资料,放音像设备,倒好录音带、录像带等。

进行音乐欣赏教学还要掌握音乐欣赏的规律,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一定要让学生认真倾听音乐,同时注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注意力和记忆力。音乐的记忆贮存对于进一步学习音乐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艺术鉴赏力就是由于反复的经验而获得的敏捷性。同时学生在平时对自然风光、生活场景、社会事件体验的不断积累对音乐欣赏是十分有利的,通过音乐欣赏要逐步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观点,鉴别音乐中的美与丑,在此过程中利用对比手法,如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些民歌《草原之夜》《珊瑚颂》等让时下一些歌星唱得面目全非,这种情况学生通过对比就能够判断出美丑了,所以我们一定要以最美最好的音乐作为欣赏教材,再有也可按专题编选欣赏曲目如以民歌进行曲、舞曲等专题来组织教学通过对比比较使学生能更细致地认识音乐作品,使所学的理论知识系统化。

最后,在进行音乐欣赏时一定要保持安静,要全神贯注地倾听,并按老师的要求在兴趣的欣赏中逐步去理解和欣赏,从而最终促进鉴赏能力的提高,还要按教师的引导逐步理解“音乐语言”理解种种音乐表现手段的作用,这样才能听懂音乐、理解音乐,进而一辈子热爱音乐。欣赏较熟悉的音乐作品时不要跟唱,这样会影响别人欣赏,在欣赏过程中身体随音乐可有较小的反应但不能统一动作,边听音乐边进行律动是违反欣赏教学宗旨的。

参考文献:

关美琪.浅谈小学音乐教学方法.新科教,2009(7).

4.在现阶段中小学音乐教学中, 篇四

在现阶段中小学音乐教学中,“专业化”和“非艺术化”的不良倾向突出,使得音乐教育偏离了正确方向。

“专业化”──违背了中小学普通音乐教育的原则。中小学音乐教育属于普通音乐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提高全体学生全面的音乐素质及修养的教育。《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对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总目标做了明确地阐述:“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可见,中小学音乐教育并非培养专业的音乐人才或音乐家,而是培养学生具备应有的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因此,中小学音乐教学不能以专业的音乐知识技能传授为主,知识和技能只是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手段而非教育的最终目的,不能本末倒置。我们只能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利用各种形式进行一些知识技能的训练,切不可按专业音乐教育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非艺术化”──违背了音乐审美的规律。音乐教育属于艺术教育的范畴,这就决定了它在教育教学上有着艺术教育的特征,而艺术教育是围绕美育展开的,它为达到美育目标服务。因此,中小学的音乐教育也要始终围绕着审美教育这一核心,走艺术化道路。然而,现今的一些中小学音乐课,并不象一门艺术课、美育课,而更像一门语文课、数学课或者思想道德教育课。把音乐课型尤其是欣赏教学上成语言替代型,这完全是不可取的。音乐与语言虽然都是艺术,但是音乐这种非语义的艺术,是语言永远都无法取代的。教师不能只是以自己的语言来解释和表述音乐所要表述的形象、内容,而应更多地把有限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听,给他们以想象的空间,在音乐流动的音响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觉鉴赏能力,感受音乐塑造的艺术形象。

5.中心小学课改工作阶段性总结 篇五

我校在新课程改革工作中以“导学案”为抓手,构建“问题导学、互动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实现课堂教学科学性、艺术性、人文性的有机统一,打造高效课堂。大力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师自修培训、教研活动、课堂教学改革和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总结,使新课改工作顺利开展,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现就此项活动的开展做一总结:

一、组织机构健全合理整体规划切合实际

1、加强领导,校长是学校课程改革实验的第一责任人,是学校推进课程改革工作的身体力行者。学校在课改实施前就成立了课改实施工作小组,由李校长任组长,卢校长、教导处、教研组长为成员,组织机构健全,结构合理,职责明确。李校长深入新课程实验第一线,在新课程实验的过程中,及时总结推广实验成果,发现、培养实验骨干教师,为实施教师提供工作平台,以点带面、为学校和教师开展新课程实施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服务。李校长率领课改小组深入到教学一线给教师们亲自指导,听课研讨。在李校长的精心指导,在教研组的精心打磨下我校分别于3月1日(上周五)、三月5日组织全校教师观摩了于静、施静两位老师上的适合我校教学模式的高效课堂观摩课。

学校还成立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团队,实行校长、教导处包学科,深入教研组,对分管教研组中的备课、上课、评价、课题研究、教研活动和学校课程开发等提出指导性意见,有效组织学科指导小组、课

题研究小组和各学科教研组的工作,定期组织开展不同范围的学科专业培训和教学研究活动。

2、加强课堂教学改革工作过程管理。李校长全面领导参与课堂教学改革工作,跟踪指导实验年级课堂教学改革活动。卢校长参与指导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唐菲菲参与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宋校长和杨君参与指导数学学科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张校长参与指导综合学科课堂教学改革工作,高海涛负责音体美课堂教学改革工作。课堂教学改革的各项活动要做到“五落实”,即落实时间、落实地点、落实主讲人、落实活动程序、落实活动记录;要完善档案管理,认真记录研讨的内容及处理措施,为今后改进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二、狠抓培训,以研促教

1、开展学科教学专题研讨活动,把课改工作不局限于实验年级,而是以课改为契机,让课改之风吹遍全校,使我校教师在教研活动中感受课改的气息,深受典范、优秀的课堂教学艺术的正确导引,提高了教材处理能力,培养课堂管理能力和反思评价能力,提高全校教师的整体水平。学校设立“相约24”的教学沙龙活动,即每周二、每周四为教研活动时间,各教研组确立研讨主题,共同商解课改中的困惑,共同探讨如何组织高效课堂,例如我们在第一周研讨的主题就是如何使用导学案,在本周确立的主题就是作业的设置与批阅。

2、狠抓备课工作,要求教师在熟悉课标和教材的基础上,按教材的内容和要求来备课,同时要求教师充分研究学生的实际,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设计导学案,做到因材施教、教法灵活。在导学案的使

用上我们现在在语、数、英、科学、社会学科上推行,音体美学科也建议老师们利用导学案备课,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自主学习,打造愉悦课堂。在导学案的使用上我们仍使用集体备课的方式,有同年级学科组长分配备课内容,老师根据分工备课,备完后分发给其他老师,老师们再根据各班学生特点进行个性化修改。老师们的电子备课存放在电脑中e盘,建立备课、课件文件夹按周存放,并且打印纸质备课,进行个性化修改,以备教研组、学校和上级检查。

3、教师在认真备课、上课的基础上,能积极撰写教学后记、教学反思、经验总结、案例研究和教学论文。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每周写一篇课改反思,按周存放在备课中。每学年至少写一篇论文等,全校进行教育教学科研论文评选,将优秀作品打印装订成册供学校教师共同研讨。

4、作业设置与批改,由于作业前天才下发,这几天仍使用原来的设置方式。在本周各教研组的课改沙龙中,我们会重新确立各年级各学科的作业和批改要求。

5、校本课程的开发。我校在严格执行课程计划的基础上,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并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年龄的特点,通过老师申报、编写、学生选修在不同年级开设了舞蹈、经典诵读、书法、篮球、乒乓球、学校新主人、生活中的数学等30门校本课程,本周四下午试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1、学生综合素质的差异,使得课堂成为素质较高的学生的表演

舞台,部分学生成为无言的观众,共同参与、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遭遇阻力,对学生的分层推进方法和效果还不太明显。

6.小学六年级班级工作阶段性总结 篇六

小学六年级对于学生来说,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是一个很关键的时期。在这个关键的时期,六年级学生基本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确立了自己的奋斗目标呢。但是回顾近阶段的工作,发现有些问题不容教师和家长的忽视。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78人,大部分学生聪明好学,也有努力提高学习成绩的想法。个别学困生难沟通,课堂上不听讲,经常拖欠作业,基础非常差,学习处于脱节状态。还有些学生存在心理疾病,对于老师的辅导和教育臵之不理。

二、存在的问题。

1、个别学生基础差。即使老师在班上采取以优帮差的措施来改变现状,也无法坚持。

2、亲人的的溺爱,致使心理疾病学生多。我在管理教育方面比较注重体现人性化的一面,重视与学生的交流,关心学生的学习与成长。但有些学生把那种“小皇帝”、“小公主”的作风、脾气都带到了学校,时时以自我为中心,对于老师很婉转的批评都不能正确接受。

3、抄袭作业之风严重。很多学生很少自己独立完成作业,也拒绝父母每天晚上的检查签字,每天就拿别人的本子抄作业来应付教师的检查。

4、缺少竞争意识,学习氛围差。学生普遍缺少学习的目标方向,没有竞争的意识。学困生更是没有学习的兴趣,满足于现状。

5、六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生理上的一些变化,同样会引起心理上的一些变化。少部分的女孩子表现出在课堂上心不在焉,整节课发呆,听不进教师的讲课,对老师的主动交流采取回避态度。

三、形成的原因。

1、家庭教育管理的缺失。家长们在教育孩子的方法方式上是存在许多问题的。有的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从小呵护备至,致使孩子娇生惯养,形成成了懒惰、自私、霸道的性格;有的家长对孩子不闻不问,总认为孩子送到了学校,教育学习就是老师的事情,致使孩子形成散漫、贪玩、不负责任的个性。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溺爱、放松,造成了一种学习监督上的脱节或背离,出现逃避学习,拖欠作业,玩性一天比一天重,成绩就一天比一天差。

2、关注与辅导方面的疏忽。学生学习上出现障碍,学生行为上出现了偏差,教师也应该是最先知道的人。一旦发现了学生学习上的障碍,我就应该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跟上全班的学习进程。

3、社会环境的影响。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这足以深深吸引这孩子们。没有压力的生活环境,使孩子看不到大人为生存而付出的艰辛,感受不到竞争的激烈。

四、工作措施。

1、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每一个有基础学好现有知识的孩子都跟上学习进程。

2、加强中差生的辅导,合理安排辅导时间。帮助中等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明显的提高。对那些基础差但还可以听懂现有知识的学生,我在课堂上给予了更多的关注,课后给予适当的辅导,帮助他们尽快赶上。对于那些基础特别差的学生,我尽自己的努力,引导他们从最简单的内容下手,使他们每天都有所收获。

3、加强家校联系,让家长及时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针对个别学生,我与他们家长耐心沟通,让家长积极配合学校教师的工作。让家长做好每天的家庭作业督查,并经常与自己的孩子进行交流,帮助他们认识学习的重要性。

4、在完成教学的同时,我还注意做好教育工作,善于运用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身边的事例等,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树立学习自信心,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

5、当好学生的良师益友,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让学生敢于主动向老师请教问题,帮助学生慢慢改掉抄袭作业的习惯。

6、强化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切实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通过各种形式向全体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让他们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7.论儿童时期的阶段音乐教育 篇七

【关键词】适应 游戏 动作 正规 系统 科学

音乐学是最具人性的艺术学科之一,应当用毕生的精力不断的去学习,现代人已清晰的认识到在人生的各个阶段进行的音乐教育应该用个性化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就是儿童时期的音乐教育。儿童时期的音乐教育包括学前(6岁以前)、小学(6-10岁)两个阶段。两个阶段相辅相成,既有相同点,也有所不同。因此就需要针对儿童不同的阶段有针对性的开展音乐教育工作。

一、学前音乐教育阶段

学前音乐教育阶段就是指在进入小学之前所进行的音乐教育(通常就是6岁前)。早在17、18世纪已经有教育家认识到在这一阶段进行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但具体的实施方法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得以制订并实施。1929年,《幼儿园中的音乐维护》对幼儿园的音乐教学做出了全面构思,尤其强调这一阶段的音乐教育以培养儿童对音乐的适应性为主。如大量运用儿童诗歌、五声性的音乐语言等;并通过儿童自己的歌唱、动作、游戏、原本性的乐器演奏以及儿童自己去发现音乐,去进行音乐实践和学习。这样的构思基于一种根本性的理念,就是认为音乐本身有着教化的作用,通过音乐实践本身即能达到学习音乐的目的。

一般来说,3至9岁是学习音乐的关键时期,它直接影响到孩子今后能达到怎样的一种高度和境界。而这一时期又以3-5岁为基础。美国发展心理学家戈尔顿(E.E.Gordon)根据几十年的研究,把3-5岁定为最重要的时期。要尽可能早的在家庭中进行多方面的音乐促进,尤其是父母和孩子一起歌唱。3岁幼儿的认知能力萌芽,开始会用简单语言和声音来进行沟通,也会开始自己发明旋律。据调查3、4岁的孩子学会绝对音高者为数最多。4岁时大脑成长达到50%,5岁时为80%。因此,根据音乐发展心理学的原则把3-6岁定为早期音乐教育或学前音乐教育时期,其重点在于通过游戏去促进感官的敏捷和形体的灵活,并使音乐和语言、动作密切结合。20世纪60年代以后在德国,学前音乐教育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认识到局限于唱歌、游戏、动作本身是不够的,应当同时促进学生对音乐的体验和认识、促进儿童的听觉感知能力,培养儿童对音响的表象能力,使儿童能初步的用声音去表现、模仿。在这同时也认识到音乐学习不仅有音乐教育的目的,同时也能起到一般教育的目的。

这一阶段的音乐教育是人一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基础准备。不论科达依和奥尔夫以及其他音乐教育学家都曾指出:音乐学习是越早越好。

二、小学音乐教育阶段

现在不论中外都把6岁定为入学的年龄。告别了以游戏为主的幼儿阶段,开始可以进行正规、系统的学习。8岁时,孩子的大脑已成长到100%。美国的普夫勒德勒(M.Pflederer)和塞克勒士特(Sechrest)发现,七八岁时,孩子已能察觉到旋律的两个方面(节奏与和声),而不再是一个方面,这说明已能注意到不同的感知方面。而9岁更是一个分水岭:据戈尔顿研究结果,一个人的音乐才能直到9岁左右可以发展,此后就会固定下来,所以他说:“从乳婴时期起直到9岁,比9岁以后进行认真的音乐教育,效果要大得多。

所以,6-9岁的小学阶段,应当是开始接受全面、正规和系统的一般教育和音乐学习的关键时期。因此,小学的音乐学习应当不同于幼儿园:不能只局限于游戏般的学习,而应当注意正规、系统的、学科本身的学习。但是,在这同时仍应强调其儿童性,因为这时他们还是一般的儿童,决非成人。小学音乐教育是整个音乐教育中最根本,最关键的阶段,因为这一时期的儿童年龄阶段是学习音乐最关键,最有成效的阶段。这一点,现代音乐发展心理学已加以充分论证,学前音乐教育是对此的准备;如果没有小学打下的基础,中学阶段再努力,也只能是亡羊补牢、事半功倍。

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低年级的音乐教育方式和幼儿时期的方式仍然比较相近,所以国外的一些研究机构比如:德国的巴伐利亚州的早教研究所早在70年代就提出把小学一、二年级的音乐课定为“音乐与动作课”。高年级的音乐课则比较强调科学性与实际性。因此,科学的,周密的,严谨的安排小学时期的儿童音教育课程,是关系到儿童整个人生发展的大事。这样一来,如何为我国现代的儿童音乐教育和教学制定出尽量完美,的有效的大纲、方案和计划,编写出先进,高质的教材,研讨完善的教学方法,就是当下最迫切的任务了。

8.小学高效课堂阶段性总结doc 篇八

“学太谷,推课改”在我县可谓是搞得轰轰烈烈,各校都风风火火地进行着“打造高效课堂”的课改实验,我校也不例外。

从去年底,肖建兵校长和周吉庆主任到太谷学习回来之后,我校就开始了“课改”,在全县还未正式启动课改之前,我校就召开第一次“课改”动员大会,并在寒假期间下发了人手一册“以人为本,创建高效课堂——山西省太谷县课堂教学改革”学习材料,要求教师在寒假期间学习。2013春新学期开始,学校又正式召开了第二次动员大会,并制定了详细的课改方案,定下实验班级、实验教师。在一阶段的课改实验后,实验老师出现了很多困惑。为此,肖校长又亲自作了一次“将高效课堂教学改革进行到底”的讲座,坚定了我们课改的信念。之后,我校多次派教师到兄弟学校学习,与兄弟学校一起研讨课改做法。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向课堂教学要质量,解决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切实减轻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真正实施“高效课堂”。根据县“构建高效课堂”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们语文组也开展了很多课改实践活动,领导们亲自上课改实验课,实验老师们更是

反反复复上了多次实验课、展示课。通过校领导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高效课堂改革正扎实开展,稳步推进。如今,我们学校的课改已初见规模,从导学案的编写,到小组合作程序、方法,再到捆绑式评价,都越来越规范了,同时在规范的基础上彰显出各班的特点。

现将语文组高效课堂改革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宣传引导。

客观地说,在高效课堂起步阶段,大多数或绝大多数教师对高效课堂改革在思想上是有抵触情绪的,动作也是迟缓的,可以说是举步维艰。为了解决思想问题,学校先后召开两次动员大会,传达县“构建高效课堂”的文件精神,宣传构建高效课堂的重大意义,安排本学期构建高效课堂工作。通过宣传引导,大多数教师已转变了观念,形成了共识,并积极参与到课堂改革实践过程中来。

二、加强理论学习。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先掌握高效课堂的相关理论,才能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为此,我们先后学习有关《高效课堂解读》、《如何构建高效课堂》等内容。并印发“以人为本,创建高效课堂——山西省太谷县课堂教学改革”学习材料、《高效课堂评价标准》等材料给全体教师,供教师业余学习。同时,学校每周教研活动都组织老师进行高效课堂理论学习与研讨交流,以尽快提高全体教师对高效课堂的深

度认识,全面领会高效课堂的内涵。

三、加强观摩交流。

我校绝大多数教师没有听过高效课堂的示范课、观摩课,对高效课堂的教学流程十分陌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多次安排教师到县城学校、兄弟学校观看高效课堂观摩课,并进行现场讨论、学习,使教师直观感受到了高效课堂的教学流程,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高效课堂改革。

四、加强听课引领。

为了使高效课堂建设在我校能扎实开展,稳步实施,我校成立了高效课堂领导小组,开展了高效课堂听评课活动。活动中,领导们亲自上课改实验课,实验老师们更是反反复复上了多次实验课、展示课,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在课堂上教师教学思路清晰,言语精炼流畅,教态自然大方、充满激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得到了老师们的肯定。课后对所授课进行评课议课,通过评课议课、总结课堂上成功的经验,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中肯建议,反思教学,取长补短,共同提高。通过听课,引领了教师积极进行高效课堂教学实践,推动了高效课堂建设工作的开展。目前我校语文组的高效课堂改革正在逐步进入正轨,教师也在积极的实践探索。应该说,总的发展趋势是好的,但也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如少数教师认识还不到位,动作相对迟缓。特别是我们发现大部分教师基本的教学流程已大体把

握,但细节方面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展示不能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小组成员未能完成所有展示的问题就开始展示;学生在黑板上写答案时,下面的学生没有任务,出现时间真空;教师还不能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新知识等。

为更快解决高效课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学习、开展专题研讨、举行课堂展示、与兄弟学校交流等方式,着力解决细节问题,使我们的高效课堂逐步走向规范,走向成熟。

9.小学书香校园创建活动阶段性总结 篇九

营造书香校园是我校构建学习型组织的重要抓手,一个充满幸福和谐的校园,离不开浓郁的书香气。因此我们积极打造 “书香校园”,提倡多读书,读好书。以“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为己任,让学生亲近书籍,在阅读中实现与大师的对话,为学生精神的成长提供一个全新的平台,使阅读成为学生最为自然的生活状态,用阅读让学生的精神亮丽起来,在校园里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读书热潮。现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如下汇报:

一、确立目标:在按照教育要求抓好文化课学习的同时,根据学生个人兴趣爱好等,按照学有所长、学有所专的原则,放宽视野,广泛涉猎多种文化知识和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锻炼体育特长,发展文学、艺术科技等专项特长,努力探索学习规律,改进学习方法,建设 知识型学生队伍,做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达到人人“会学”,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长为品学兼优的学生。

二、注重学习与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成为研究型教师,必须从扎扎实实的读书学习、认认真真的反思感悟做起。为了推进教师的读书活动,我们主要采取了三条措施:①利用原有校图书室书本资源,加上新购买的教师阅读用书,采用借阅的方式,由全校教师自由选择自己所喜好的书本。②全天开放校阅览室,教师利用空课时间进行学习相关教育理论,教师坚持每天一次快餐式学习,每天挤出时间读书,或是读经典、文学、教育专著等。③作好相关的读书摘录,并上传校园网或自己的博客。

三、以创书香班级为重点,全面推进书香校园建设

在实践与探索中,我们深深体会到,要营造真正的书香校园,关键在教师,基础在班级。因此,我校在注重教师学习与反思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书香班级的活动与评比,开辟书源、保证时间、适当指导、注重评品、激发兴趣也是深入开展读书活动的关键。我们制定了班级读书读书活动具体要求,制定了吉新中心小学分年级段的必读书目计划,制定了不同星级的书香小标兵评比标准,有计划的推进书香校园的建设。我们开展的活动有:

1、学生读书活动

(1)营造书香环境:各校利用黑板报、学习园地以及教室走廊,布置一些读书的名言,也可是自创的格言,营造教室的书香氛围;走廊让学生作品上墙,让墙壁说话。

(2)每个班级开设小小读书角。鼓励班级配备书柜,每个学生至少提供一本好书,到本班负责老师处登记,并带在自己的身边随时阅读。所有的书籍登记后供全班调配,互相借阅。

(3)开放学校阅览室,学生可以直接在阅览室自由阅读。(4)各校每天安排20分钟作为“读书时间”,内容分为“规定”和“自选”两种。

(5)定“五一”黄金周为“亲子读书节”,让家长带动孩子一起阅读,既增长智慧又培养亲子感情。

(6)周三的第三、四节课是全校性经典诵读课,2、继续抓好经典诵读,弘扬中华民族文化

经典诵读教育是思源小学一大特色,自实践以来已经取得良好效果。主要经典为:《大学》、《中庸》、《论语》、《老子》、《庄子》选、《孝经》。辅助读本《唐诗选》、《弟子规》、《千字文》、具体操作有:发动全体家长的支持,让学生人人购买古诗文读本,全校学生保证每天坚持20分钟的集体诵读活动。四架山小学各班开设每周一次的“古诗文背诵擂台赛”,给每个学生展示的机会,每周都会产生一个“擂主”。通过学习古诗文,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成为学生的班训,“温故而知新”成为学生学习的座右铭;“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成为学生们做人追求的目标,“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成为学生们为人的态度;“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成为提醒学生们珍异时间的警句……让会背古诗文成为学校学生中的一种时尚,会引用古诗文中的名句成为学生们最引以为豪的行为。但我们主张只鼓励,不强求。

通过以上活动,让学生多纬度、全方位的浸泡书香,创设文化氛围。实验以来,不仅使学生拓宽了知识面、提升了水平,而且使学生孕育了文化气质、提升了综合素养,促进了学生的德行教化。与此同时,办学内涵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四、不足之处:

1、教师教育信息化利用水平的有待进一步提高。

2、师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待于进一步巩固。

10.小学音乐阶段性总结 篇十

关键词:音乐表达;中职教育;能力培养

大文学家雨果曾经说过: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字母、一把是音符。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提倡全民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教育是多么的重要,也就是说音乐教育并不是单单只为培养音乐家,它更大的作用是让所有的教育都能够感受到音乐美的熏陶,提高广大人民的艺术素质和音乐审美能力,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则是在音樂教学中培养学生们的创造性和个性,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的发展。同时音乐教育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实现四个现代化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这就是音乐教育最重要的功能。

一、培养中职学生音乐表达能力的意义

现代社会十一二个充满未知的年代,是一个充满创造的年代,也是一个充满竞争的年代,而对于现代人来说,竞争的实质就是人才智慧的竞争。这就需要我们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学,大力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幻想能力。而音乐等艺术学科则是培养学生这些能力的有效载体,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音乐是思维强有力的源泉,没有音乐教育,就没有儿童完全合乎要求的质量发展,音乐形象已新的方式在儿童面前揭示出现实中各种各样室外和现象的独特之点”。从这里我们可以推断出培养中职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对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素质教育的深入人心,音乐教育凭借其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等内容来进行审美知识和审美情趣的教育,进行审美鉴赏和审美能力的教育。对于中职学生来说,通过音乐教育培养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对于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弘扬学生独特个性、形成健全人格等方面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对于全面培养和谐发展的新世纪建设人才也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培养中职学生音乐表达能力的措施

音乐是一种感性艺术,钢琴之王李斯特曾说过:“音乐表达感性比用其它方法优越,通过音乐,人们可以传达自己心灵所体验的印象,表达出任何内心运动来。”我国古代关于“知音”的典故明确的告诉我们音乐不但能够表达出“任何内心运动”来,而且这种内心运动还能被欣赏者所体味、感知。音乐从感性中被创造出来,最终又通过观众的欣赏回到感性中去。这意味着音乐表达能力的培养不能像教一般知识课意义,单纯的使用灌输性方式来给学生灌输,这种做法是过时的,也是不可取的,那么该采取何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呢?下面我们探讨一下。

(一)听觉分析能力的培养

音乐的表达不仅仅只是表现在演唱方面,器乐演奏等也是音乐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音乐家都一再强调听觉的培养对音乐表达的重要性,并提出音乐听觉的培养要注重对音准、音乐风格的把握。一些音乐专业人士认为,纠正学生的节奏感差异要比纠正音准差异难得到,其实不然,虽然说节奏感来自人体内的脉动,而且带有基因因素容易把握,但是音准的把握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首先,对自己要有信心,一个有信心的人做什么都是事半功倍的;其次,要找到一个合适可行的方法途径,比如找一个有资质有教学经验的教师(最好是视唱练耳的专业教师),千万不要盲目的训练,不然会适得其反;最后,要持之以恒的练习,用心对比标准音和自己发音的差异,最好让其他人帮助鉴定,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旁人会更容易发现音准上的错误。

(二)读谱能力的培养

读谱能力的培养对于更好的表达音乐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准确的读谱才能准确的把握音乐、理解音乐,更好的驾驭音乐。在笔者看来,读谱能力的培养不难,重在坚持和对细节的把握。例如很多学生一拿到谱子也没有认真的看谱,更没有分析乐谱,就开始埋头苦练,在练习的过程中不断的犯错又不断的改错,最后甚至造成部分错误根深蒂固难以纠正,既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也产生了很大的挫败感,这样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极其的不利,因此必须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仔细分析乐谱的习惯。

(三)声音的培养

作为一名音乐人,声音的色彩就是音乐的表现力,声音色彩的变化是音乐演唱的主要手段,这是音乐最直接触动感官引起感情共鸣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表达情感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学生来说,声音的培养也是重点之一。一般来说,声音是先天性的,但我们通过声乐技术训练,全面掌握歌唱的发生技巧就可以有效的改善本身的音色。在这里笔者需要提醒的是发声技术只是艺术表现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是为歌唱内容服务的,合理的、艺术的运用声音去表达情绪、情感、情景才是歌唱的本意

三、结语

中职音乐教学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优化中职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够使学生能够有效的调节个人情绪,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更加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冯彬.论学生音乐表达能力的提高与完善[J],教育与职业,2006(12)

[2]岳光,论培养音乐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J],大众文艺,2011(09)

11.铁埂小学小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篇十一

宁州镇铁埂小学

二〇一三年六月

铁埂小学小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

小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自觉学习、终生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我校自申报小课题研究以来,认真组织研究,现已按期完成了课题实验方案中所规定的前期研究任务,形成了初期研究成果。下面就这项课题研究的工作作以下总结:

一、基本情况

1、小课题名称:重视学生学习习惯培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小课题负责人:李兴平,成员:本校全体教师

3、课题研究目标与解决的主要问题:

目标:

(1)探索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通过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5)通过研究形成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模式;

(6)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解决的主要问题:

(1)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2)为学生将来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奠定基础;

(3)转变教师教育思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育课堂;

(5)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课题研究的重点:

(1)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途径和方法;

(2)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教学模式;

(3)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课题研究的步骤

1、确定研究的课题

2、本校教师自愿申请,承诺积极参与课题研究的一切活动,并按时按质上交相关材料。

3、说明课题研究的步骤、目标和主要解决的问题。

4、组织教师按计划开展研究活动。

三、主要措施

1、教师不断充电,提高科研能力。课题组通过看优质课录像、上实验研究课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教科研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教师每学期研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和一本业务杂志;组织教师开展有关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专题的学习,在讨论的基础,写好相关的学习笔记与读书心得。

2、各班级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长期和短期学习习惯培养目标,并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时时关注,逐步达成。在课堂教学中,联系实际,指导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有机渗透预习、复习习惯,听的习惯,读的习惯,独立作业的习惯,遵守纪律等习惯的培养。日复一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化,形成习惯,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将受益无穷。

3、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探究、总结,逐步形成自己风格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提练,形成书面材料,大家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4、立足课堂,面向全体,有机渗透学习习惯的培养。在课堂大练兵活动中,坚持以教学为载体,以“行动研究法”为主,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一边行动,一边研究,特别注意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持续的反思。课堂40分钟不仅是传播知识的宝贵时间,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主要渠道。学校在评课中将是否合理渗透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评课的重要标准之一。

5、家校同步,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在对我校学生进行集体或个别心理辅导时,发现一些小学生的不良习惯往往根源于家庭的不良教育或家长的不良行为的影响,我们发现要帮助他们克服、矫治这些不良行为习惯,必须取得家庭教育的积极配合方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利用家长会,对学生家长进行了孩子学习习惯培养的理论讲解。

6、课题组每学期围绕承担的课题上好两节实验课,全体成员听课、评课,从中得到提高;活动以听课、评课、说课以及业务学习为主,创造性地开展了工作,使活动真正成为广大教师学习业务、探究教学、传递信息、提高能力的重要阵地。

四、取得的成效

1、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同学们经过不断的训练,学生原有的一些不良的学习惯得到了改正,逐步养成了多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2、教师的科研潜能得到了开发。理论学习方面引导教师个人学习与集体学习相结合,学习形式有个案分析、案例评析,促进教师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吸收。在常规工作方面,认真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变教案为学案,增强教学的灵活性。要求教师教学后写课后反思,听课后写案例评析,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3、积累了读书笔记、阶段性总结、论文、“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书面材料等文字资料。

12.小学品社教学模式阶段性总结 篇十二

品社课是一门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的综合性课题,其价值在于培养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将来走向社会奠定基础。因此,品社课的教学要凸显它们的社会实践性。

一导入新课,出示问题,启发学生读书思考

学生在思考求知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其中,及时掌握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要注意密切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捕捉现实生活中反映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具有价值意义的社会问题,让学生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活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实践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体验社会生活,感受课文内容,为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二运用材料创设活动,使活动形式与实际情况紧密联系。

活动前要有明确的要求,活动中要善于发现问题,有选择地加入到小组学习中,收集学生活动的情况,及时启发引导。三合作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组织教学,给予每个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把课堂营造成一个民主、开放、互动的教学氛围。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帮助者,要放下架子与他们一起探求、发现真理、开创师生真正平等的对话平台,引导学生对深灰现象和历史问题进行质疑和反思,尝试从不同的视角,综合各种知识,来探究事物发生的原因,影响和联系,鼓励他们敢于否定,勇于辩论,大胆阐释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缠到他们在师生交往中展示自己的潜能,教师根据教学重点和学生提出的问题因势利导,做到语言精练,分散难点,突出重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四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布置实践,把活动延伸到学校、家庭、社会,实现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

小学品社教学模式阶段性总结

凌河小学

吴继贤

小学品社教学模式阶段性总结

凌河小学

刘凤云

小学品社教学模式阶段性总结

凌河小学

郑春娟

小学品社教学模式阶段性总结

凌河小学

戴旭葵

小学品社教学模式阶段性总结

凌河小学

13.小学音乐阶段性总结 篇十三

计算在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占有相当的比重。其中,第二单元分数乘法和 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的计算是纯计算单元。百分数也是很重要的计算单元。这两大部分对学生来说是重点,也是难点。从学生做题来看,学生对分数乘除法一部分掌握不好,直接影响到百分数。所以六年级从分数乘除法的口算训练入手,来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从提高老师的教学方法入手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下面就自己在这一学期对于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做的一些工作做一下回顾:

一、口算练习。

六年级针对每天学生学习的内容和训练的重点,基本做到了口算天天练。实 施方式是新授课做6—10道口算题,口算内容尽量与新课内容相联系或者是复习上节课所学知识点,在教学时把这融入教学环节。复习课上主要是让学生做大本或者口算本上的习题,有时候会专项对学生进行训练。六年级口算练习主要是以分数乘除法的一步计算为主,穿插分数加减法、小数和百分数加减乘除法的训练题。

为了激发学生对口算的兴趣,本学期进行了四次“口算大王”比赛。时间定 于每月最后一个周的周三早自习拿出10分钟,每次口算结束后根据考试结果和 又快又准的原则,都会选出口算大王一名与一、二、三等奖获得者若干名或者是满分奖和进步奖若干名,这四次口算大王比赛不仅检测了学生的口算训练情况,也提高了学生的计算的速度和计算兴趣。通过这四次口算大王的考试,老师们的命题能力有了提高,分析试卷和查找计算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寻找解决问题的措施的能力都有了提高。

二、采取各种活动提高学生计算兴趣。

学期初六年级这两个班的学生普遍感觉计算比较枯燥,好多学生一提到计算就头疼,还有部分学生计算能力特别差,简单的分数加减法都有些不会。另外粗心大意不约分或者看错符号和看错数字而导致考试失分的情况普遍存在,从而出现了学生比较畏惧计算的现象。在学分数的乘除法单元时,好多学生表现出兴趣不高。针对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六年级从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入手,试图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为了激发学生的计算的兴趣,在班级里尝试性采取了如下措施:

1、开展多种形式的竞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响应学校的号召,我在班里经常会开展一些小竞 赛,比如在班里举行个人计算大王赛,出6个口算和4个脱式计算或者简便计算,让学生一起做。做的又快又准的作为大王。另外,还经常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进行小组之间的比赛,这样子使学生在竞争的同时学会合作。

2、互助合作小组的建立,以“一对一”的方式帮助后进生。

六年级有几个学生的基础比较差,学习计算比较吃力。为了帮助计算方面 后进生,让小组里面算理、算法掌握得好的学生做小老师,辅导后进生。这样子学优生在辅导后进生的过程中又复习总结了一下自己学过的知识。另外,我对学优生提出的要求是不仅要给学困生讲会,重要的是让学困生给他们讲会。这样子,学困生真正给优生讲会了才说明他真懂了。通过这种互助合作,班里计算方面的学困生越来越少。

3、课堂上多关注学困生,及时找出学困生的出错原因和改进措施。

由于学优生在课下的帮助,学困生对于计算不再感觉困难,这时候我在课堂 上就多提问学困生,有个别学生每节课都有机会作口算。遇到他们出错的题目我一般都会要求他们找到出错的原因和下一步再做这样的题目应该注意的问题,另外,当场再出类似的题目,巩固一下所学。经过一学期的训练,学困生的计算能力提高的很快。

4、评选“进步之星”。

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每次“口算大王”比赛后,评出本班的进步之 星,通过发荣誉卡,张贴成绩、全班表扬等方式来激励学生。

5、及时安抚学生的情绪。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因为情绪浮躁,不稳定而导致考试时发挥失常。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我经常会观察学生的情绪便动,每当学生比较浮躁时,我都会想办法安抚一下学生的情绪,让学生放松心态,心平气和的学习。

三、重视错题的分析

14.小学城乡结对帮扶工作阶段性总结 篇十四

领导重视 活动有序开展

根据县教育局文件和会议精神,我校成立了由xx校长任组长的结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xx县实验小学“城乡结对帮扶”工作实施方案》。领导小组成员两次到对口学校走访,了解对口学校现状;两校领导多次碰头,商讨、制订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确保帮扶活动的有序开展。

走进xx 走进师生心灵

XX年9月,按照教育局统一安排,我们与五里镇xx小学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为避免结对帮扶活动流于形式和走过场,我们注意结合帮扶学校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10月18日,学校领导一行8人来到xx实地考察,与xx领导商谈活动开展事宜。11月4日,我们派出师生代表共60余人到xx小学开展了帮扶系列活动。在此次活动中,我们为xx小学带去了资金的帮扶;带去了实小师生的爱心捐资捐物;带去了实小骨干教师的示范课;带去了实小学生的才艺表演;带去了实小师生的关心与问候。解决了xx的实际问题,给xx师生带来了教和学的经验以及爱心的春风,与xx师生进行了心灵的碰撞,与xx师生结下了不解之缘。

量体裁衣 帮扶形式多样

通过多次走访和交流,我们确定了与之合作交流的工作思路:从需要入手,从问题入手,从自身优势入手,突破发展瓶颈,实现合作共赢。

经济物资支助。通过实地考察,我们了解到xx小学教室简陋,窗户连玻璃都没有,学校里没有图书室,在校特困学生有31人。我们在自身经济条件紧张的情况下,拿出5000元资金资助xx小学窗户玻璃安装和校舍维修;全校学生自发捐款3100元,资助给在校的贫困学生,作为他们生活上补贴;还为31名特困生购置了书包和学习用品。为xx小学送去了“及时雨”,解决了xx小学的燃眉之急。

教科研合作。帮扶活动开展后,两校领导感到,只有开展教科研,教师专业水平才能得到提高,学校发展才能有动力。经过沟通,两校领导达成共识,利用实小的教科研优势联手行动,共同破解教学难题,共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11月4日学校共派出语文、音乐、体育3名骨干教师为xx小学师生上示范课。李佳红老师的语文课巧设情景,着重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张凤老师的体育课将游戏贯穿课堂,孩子们兴趣盎然;吴恒珍老师的音乐课,更是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这几名老师简明新颖的课堂教学设计,精湛的教学艺术,全新的教学理念,良好的教学效果,使xx师生受益非浅。课后两校教师就课堂教学进行了研讨,共同破解教学难题,共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学生结对。在结对帮扶活动中,我们共派出40名学生代表到xx小学,为xx小学的师生表演了手风琴、唱歌、舞蹈等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并向xx小学赠送了图书和学习用具。同学们参观了xx小学校园,举行了两校学生座谈会,开展了“手拉手、共进步、共成长”结对子活动。两校的孩子们交叉坐在一起,相互交流生活、学习上的心得与感受,互相了解,交流感情。xx小学面对艰苦环境乐观豁达的心态,“努力学习、走出大山、改变命运”的拼搏精神,深深震撼了实小的同学们,激发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学习动力。中午,两校学生共进午餐,边吃饭边交流。在愉悦的气氛中,孩子们相互鼓励、共进步、共成长,一颗颗心挨得更近了。

开展城乡结对帮扶工作是一项根本性的战略举措,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从实际从发,注重实效,使两校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优质资源共享的目的,为逐步改变我县农村簿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不懈努力。

xx县实验小学

上一篇:一场校园大战下一篇:二年级数学上册《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