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交响诗说课稿

2024-08-20

校园交响诗说课稿(10篇)

1.校园交响诗说课稿 篇一

四季交响曲的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非常荣幸今天能跟各位老师做教学上的交流,因为我们一直接触的是人教版的课本,对河大版的课本只是在评优课时接触到一些,所以在这里,只是就《四季交响曲》一课,把我备课时的一些心得向大家作一汇报,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一、课程设计指导思想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而对于语文素养课标解释道:“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着力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综合能力。想要达到这个目的,每一课就要制订相应的学习目标。《课标》中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作为新课程的实验教材,冀教版教材吸收了近年来语文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成果,在阅读、写作方面的安排体现了新的语文教育观。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和要求,它致力于从三维目标上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拿到教材之后,发现其中的确有不少新的东西,完全按照以前的模式来上就很难体现实验教材的价值。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认为这堂课的设计思想应该是从文本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充分的感受文本,调动积累,联系生活,生成并交流对文本的独到的感悟。此外,语文课堂上应该有朗朗读书声、热烈的讨论声,有思考和积极发言的时间和机会。

二、内容分析

第四单元属于散文单元,其中有两篇著名的散文《春》与《济南的冬天》,这两篇文章更多的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对自然的喜爱和抒发人生的感悟,《四季交响曲》是第四单元的第四篇文章,本文选自作者的散文集《心灵的笔记》。这是一篇歌咏大自然的散文作品,作者用自己的一双慧眼努力发现大自然四季容颜的变化,并用深刻的笔触抒写了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无论在语言形式,还是思想意境,都称得上一篇赏心悦目的佳作。但与以上两篇不同的是,作者的描写重点并没有放在四季各自不同的季节特征上,作者曾在本文的创作谈中说她写这篇文章是“用自己的目光去看待大自然……努力发现它们在不同季节的细微变化,并用自己的心灵与自然对话。”其对话的目的也就是“托物言志”。因此,理解作者的感情和人生信念,是掌握课文内容的关键。作者一向“崇尚真诚、善良、勇敢的品质崇尚拼搏、奉献的精神,对现实生活中的投机钻营者、自私自利者……抱着一种鄙弃的态度”。而七年级学生由于生活阅历、思想认识等诸多方面的局限,对于本文主题的理解和把握不能深透到位。那么,先让学生理解了作者写作本文的思想基础,也就不难理解作品中透视出的社会的发展与变革,更不难理解其间蕴含的作者对人生及生命价值的特有感悟。解决了上述问题,学生就能理解本文颂扬美德,抨击陋习的主旋律。

因此,我是这样确定该课文的学习目标的:

知识与技能:学习本文景物描写中蕴含深刻哲理的写作手法,学习将景观人格化、形象化的诗一般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鉴赏能力、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赏析诗一般的语言;通过合作探究,理解文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作者对社会陋习的批判,对公平、公正、无私、善良、坦诚、拼搏等美德的热烈追求。

三、学情分析

这个阶段的学生刚由小学升入初中,朗读能力、阅读能力都不是很强,对抒情的哲理散文往往缺乏深刻的体会,对所谓“托物言志”概念的理解也只是停留在表层。针对这些实际情况,我主要从朗读入手,利用不同形式的朗读,使学生在不断的“读”中逐步加深对“美”的体验,逐步感受四季中蕴含的哲理。在调动起学生积极情感的同时,引导学生赏析文章的美,品味写景的方法,以期让学生有所收获。

这样一番分析之后,就形成了《四季交响曲》一课的具体教学方案,整个教学过程包括:导入、铺垫、品析、总结等环节。下面就其中重点的环节谈谈自己的设计思路。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人说,季节就是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春是一个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夏是一个热情率直的小伙子,秋是稳重的中年人,成熟丰厚,冬则是亲善长者,端庄肃穆。女作家杨林勃用她清新优美的笔调向我们抒写了她对四季独特的感受,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作者的四季世界。

思路:我的导语设计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下文品析四季形象作铺垫;二是使学生感受到四季不仅仅是自然现象,其中的深意也和我们的社会息息相关。导语形式很简单。在这里我想说的是,有的老师很看重导入语的设计,的确,精美的导入除了具有引入过渡的工具的作用外,还应该承载一定量的思想文化。既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能让学生将之与课文内容对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开拓学生视野和思维。但相对于一篇课文而言,导入只是第一步,不能因为导语的.效果而把相当的精力放在此,而忽略了对文本的研读。其实,干净简洁的导入开门见山,既能顺利过渡,又能节省时间,在平时的上课过程中可能更为实用。

(二)教学结构的处理安排

1、整个课程的安排采用了“板块式”的形式。

第一板块:教学铺垫——字词积累

饕餮 蛰伏 滥竽

情愫 请柬 桑葚

思路:这些是学生容易读错和理解上有困难的词。要使学生能够正确的理解文意,理解词义是关键,还要会读。所以字词的积累是赏析文章的前提,是学生积累语言,丰富语言的重要过程。这个过程不能省略。我觉得,在课堂上,不但让学生会识字,还要大声的朗读出来,这样学生的印象会更深刻。

第二板块:品读——整体感知、细节赏析

思路:这是课堂讲授的主体部分,目的是通过反复的朗读,针对性的赏析,解决本课的教学重点,达到预先设定的教学目的。这个大板块中又分为三个小板块。

四季向我们走来——整体感知

我们感悟了四季——美文赏析

用心发现生活——拓展练习

思路:基本的思想是“读——品——悟”的模式,以读带品,拓展训练,既是对文章内容的总结,也是对学生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的一个训练。“读”贯穿于始终。这个目的在讲课时基本达到了。

第三板块:总结

思路:关于文中内容及知识点的总结实际已在第二板块中得到了解决,在这里是表达教师自己对大家的期望,为情感教育作结。

关于“板块式”教学法。

我想跟大家交流一下我对“板块式”教学的一点想法。

什么是“板块式”呢?板块式教学法是针对一节课,一篇课文而言的。把课文按照各个不同部分,分成几个“块”状的教学内容进行备课。这是为了授课时灵活使用而设定的。换种说法,也可以说它是一种教学设计的模式,或者说是一种教学设计的手法。

我之所以采用它是因为考虑到“板块式”教学的几个优点。

1、使课堂教学有序进行。其课堂教学结构清晰的表现为“一步一步地向前走”,课堂教学内容明显的表现为“一块一块的来落实”,将全课的教学板块连缀起来看,呈现出一种层进式的教学造型。

2、由于教学中的每一个板块都着眼于解决教学内容的某一角度、某一侧面的问题,于是每个板块就是一种半独立的“小课”或叫“微型课”,这就需要精心地研读教材,优化、整合课文内容,提炼出可供进行教学的内容板块,提高课堂的授课效率。

3、由于“板块”的出现,就需要考虑板块的切分与连缀,考虑板块之间的过渡与照应,考虑板块组合的科学性与艺术性,这就改变了常规的备课思路,让学生充分的占有时间,真正的让学生在课堂上成为实践活动的主体。

板块式的教学思路由于有“板块”的划分有时会显得过于齐整、过于刚劲而不够柔和,也可以采用一些方法对其进行改进,可以淡化板块意识而操作手法大致不变,如运用艺术的穿插手法来自然的形成板块,如用文学性、情景性的语言来美化板块的命名等等。如:可以把板块设计为:积累、品读、感悟,也可以设计为学习活动一、学习活动二等等,比如我识字的板块的名称为“教学铺垫”,而从整篇文章来讲,文章语言优美含蓄,犹如一首动听的乐章。我在设计时,就把自己的整堂课看作一首乐章,所以板块就命名为“乐章”,这样可以使学生更细致的体会全文流畅的结构,以美的眼光来欣赏本文。

这种形式也是余映潮老师的一个独创。给各位老师再举一个例子。

课文:《紫藤萝瀑布》

设计理念:美文需要美教。用“美”来结构全文的教学过程。大致过程是一一品味花之美,情之美,意之美。

教学内容之一:学习积累

1、作者简介。

2、切进课文中“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这句话,简介作者写作本文的特殊背景。

教学内容之二:认识课文。

听读课文,认读文中的生字,朗读课文。

请同学们叙说自己的初读感受,话题:你认为这篇课文是一篇什么样的课文。

教学内容之三:品味文中的花之美。

1、同学们选读课文,自由朗读文中描写花之美的句段。

2、话题讨论:说说自己品味到的描写花之美的句段并用朗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体味。

教学内容之四:品味文中的情之美。

请同学们紧扣文中的字词句,体味作者在文中抒发的真挚情感。

教学内容之五:晶昧文中的意之美。

教师指出,所谓“意”,在这儿指文章中的“意味”,即文章中意趣与情味,文章中让人觉得意味深长的地方。

教学内容之六:课堂学习小结。

2、指导朗读,读出“味道”。

古人说:三分文章七分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中学语文教材荟萃了诸多名篇佳作,其中有众多颇具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寄寓着各种撼人心魄的情愫意绪。它的美,不是单凭老师的分析、讲解学生能获得的。洪镇涛曾说:“读,是语文课的第一教学法,抓住了‘读’,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要领”。“操千曲而后知音,观千剑然后识器。”应在读中让学生从审美对象中获得美感,增强审美情趣,陶冶高雅情操。语文新课标的阶段目标第四学段(7-9年级)中指出:学生要“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

《四季交响曲》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文章,语言凝练、隽永。是朗读的好材料。所以,在课上我非常重视学生的朗读。

1、用“读”贯穿全文,形式多样。我在第一个板块中主要通过读的方来让学生初步感知四季的形象。形式有齐读、分组读、个人读等等。如:

师:结合老师的提示,请你深入的认识我们的四季朋友,做出小结,并把相关的段落有感情的读出来。

此外,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朗读的热情,我在阅读方式上也进行了小小的改变——变换人称。例如:

冬天来了,带着冰刀,带着雪箭,带着威风凛凛的气势闯入了这个世界。冬天来了,万物都经受着一场严峻的考验。面对这场考验,世间的一切都在急剧地变化着。天上的星星重新组合起队形了;地上的山峰换上一副刚毅的面容了;树木的家族为节省开支甩掉豪华的服饰了;林中的野兽们不敢坐享其成,渐渐闭起饕餮之口了;小小的虫蛇们怕掉了队么?都蛰伏起来,积蓄着能量,去构筑明年辉煌的梦了。

把文中的“冬天”改为“我”,学生以“我”的口吻铿锵的读着冬的严肃,仿佛自己就是这样一个严肃的法官,切身体会文中蕴含的哲理,效果还是不错的。

在进行第二个小板块的教学时,学生进行美句赏析,我的要求是必须有感情的读出来,整体下来,学生读的时间非常多,应该说很好的理解了文章。

2、加强指导,提高朗读质量。

在学生朗读时,我强调要注意重音与节奏,并请学生进行示范朗读,效果不错,课堂气氛有了一个小小的高潮。如:

夏天来了,是槐树花儿告诉我的,它赠我一串串洁白的珍珠;夏天来了,是紫红的桑葚告诉我的,它点染我一腔多彩的情愫。

关于朗读

关于这个环节,我有一些小的感悟。

1、课堂上应该有教师的范读。随着多媒体技术引入课堂,许多老师喜欢用名家名人的表演性朗读替代自己的范读。固然,多媒体上的朗读,普通话比较标准,朗读技巧比较娴熟,而且还常常配以色彩鲜艳夺目的画面,优美的音乐,似乎课堂的氛围更浓烈一些。但其实,它远远不如教师音色也许并不美发音也许并不标准的朗读亲切,真实,对学生的感染力影响力更大。曾听过余映潮老师的一节《三峡》示范课,给我印象深刻的是余老师范读课文时,抑扬顿挫,和风细雨,缓缓道来,真是一种美的享受。但余老师说他为了用普通话朗读,是下了一番功夫的。高声朗读成功后,他又练更难得低声朗读。在他的课上,学生总会像模像样的模仿他的朗读,去感受文字的美。在讲该课时,我担心时间的紧迫,没有范读,只是稍作点拨,但我发现学生的朗读还是停留在小学生一字一句拖长声音朗读的方式上,影响了朗读的效果。

2、通过朗读让学生更好的接触文本,方式要多变,以提高学生读的兴趣。朗读,不仅是感悟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特征。重视朗读,能充分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发个性张扬,享受阅读教学的无限乐趣,从而使语文学习变得生气勃勃和灵性跳动。对于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说,语文课的朗读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创造能力相对比较弱一些,可他们的形象思维和模仿能力却要强得多,他们对课文内容、写作技巧等的学习还未产生很大的兴趣,却很热衷于朗读,对磁带的语调、教师的表情模仿得快、准。因此,初中的语文教学,朗读是必可少的。教材中的教读课、自读课都应不同程度的过好朗读关。学生可以通过朗读理解课文的词句篇章,领会文章的主旨和意味,既能受到熏陶感染,又能锻炼用语音描绘事物、表情达意的能力,以致能提高听、说和写作水平,加大语文为生活服务的力度。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朗读,检阅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感情倾向、认识水平和运用程度。读的方式,老师们可以依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学生情形的不同而有所选择有所变化。为的是努力让学生保持朗读的积极性。

有一段时间,为了赶进度,节约课堂的时间,我总是把读课文的环节放在课下,让学生以预习的方式来解决,更少有朗读指导。有些偷懒的学生自然就不读,这样就造成了有一部分学生对课文内容不熟练,讲课就更不上,更重要的是,缺乏了朗读,就缺乏了对文章细致而美好的感悟,久而久之,学生审美的神经自然就会迟钝,脑海中留下的只能是对课文简单的分析和肢解之后的枯燥。

3、注重朗读方法的指导。朗读教学的设计可以从重音、停顿、强调、语速等方面进行指导。仍拿余映潮老师的朗读指导做例子。他在讲《三峡》一课时,提出三个在读时应注意的问题,读好“领起”词的短暂拖音;读好四字词语的节拍;读好特别之处的顿音。在他的指导下,学生再读效果果然有了很大的改变。如:

读好“领起”词的短暂拖音。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至于/夏水襄陵 或/王命急宣 有时/朝发白帝

虽/乘奔御风 则/素湍绿潭? 每至/晴初霜旦 故/渔者歌曰?

读好四字词语的节拍

如: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读好特别之处的顿音

如:清/荣/峻/茂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一篇文章这样读下来,非常漂亮。

4、“主问题”的设置

关于“主问题”:

在传统阅读教学中,字词的积累,标点、语法、修辞等的分析,文学以及文化常识的识记等等,繁琐、细碎、杂乱。有些课堂教学中,教师就某个重要的语段就能列举几个或十几个问题,知识点“沙化”现象严重。由于这样的教学大多带有静止、孤立等弊端,其着眼点往往不能牵一“练”而动全“篇”,缺少指向与渗透文章的“合力”。

阅读教学中的“主问题”是相对于课堂教学中这些过多、过细、过浅、过滥的提问而言的,就是指“主干问题”,它在课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能起主导作用、支撑作用,能让学生真正进行整体性阅读,从而提升学生的发展性学力。余映潮老师认为,“主问题”是阅读教学中立意高远的有质量的课堂教学问题,是深层次课堂活动的引爆点、牵引机和粘合剂,在教学中呈现着“以一当十”的力量。

如果一节课中分层次的出现几次“主问题”,那么就必然能形成几个教学的“板块”,这又使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深刻的变化。如:

在讲课时,每一个板块我也尝试采用了这种办法,以“四季档案”的“主问题”来体会四季的特点,为理解文章解释的哲理打基础;第二板块以“请你从内容、修辞、用词上对文中的美句谈出自己的看法。”的“主问题”把握文章的语言。第三板块以“从下列词中任选一词,写一段话,表达思想感情”的思路让学生模仿,进行拓展。

这样就避免了课堂繁琐的一问一答的形式,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来对文本进行较为细致的思考。说实在的,我的设计并非完全意义上的“主问题”,这只是一个尝试,“主问题”运用得好,在课文教学的初读阶段,可牵动对全篇课文的深刻理解;在课文教学的进行阶段,可形成明晰的课堂教学思路,形成学生呈主体性参与的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在深化阶段,可激发思考,引发讨论,深化理解,强化创造,形成波澜,酿造课堂教学的高潮。

“主问题”的设计角度可从着眼于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课文、分析课文、欣赏课文、探究课文的角度来进行,也可从多元的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多侧面地分析人物习惯形象、多角度的品析文中的美点妙处、多板块的积累文中的语言材料、多手法的对课文内容进行“再表达”的角度来设计。

下面,用一个完整的教学构想来具体表现上述说法:

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

创意:以跳读为基础,设计三个“主问题”,用“自助”“探究”的形式,从不同的角度实现对课文的整体与读教学。

1、请你用一则日记的形式记叙毕业典礼的经过。

2、你对文中英子的父亲了解多少?结合课文的记叙说说你的印象。

3、你认为爸爸对英子的影响有哪些?如果你是英子,你会对爸爸说什么?

4、美文赏读。

作者杨林勃是个诗人,她的诗朴实秀丽,富有意境与哲理,在国内诗坛有一定的影响。人说诗文不分家,诗人出身的她写起散文来,自然别具一格。她把诗的意境与语言带入散文。她用抒情的笔法去叙事,用形象的语言去状物,因此作品中就有了诗的感应,诗的联想,诗的激情。它不但用凝练的语言描摹四季景物的变化,而且又含蓄的触摸到社会与灵魂的多个层面,充满哲思,撼人心惊,诗意盎然,意蕴深远。

鉴于七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过深刻的分析只能让学生一头雾水,于是我适当降低了难度,以读带析,从学生接触过的分析用词、修辞方法入手,并结合课后设置的练习来体会语言凝练含蓄的特点。并给出一定的语言模式,目的也是降低难度。

(1)赏析词句

请你从内容、修辞、用词上对文中的美句谈出自己的看法。

我认为, (句、词)美,因为 。

学生选取的内容还是比较广泛的。如:

冬天来了,带着冰刀,带着雪箭,带着威风凛凛的气势闯入了这个世界。——修辞:拟人、排比,写出天寒水冷,万物肃杀的景象。

圆圆的果实,圆圆的豆谷,仿佛给这一年画上一个个圆满的句号。——用词:“园园、圆满、一年,一个个”描摹形象,限制范围,突出特点。

她带来生命,复活了香花也复活了毒草;她带来了音乐,唤醒了沉寂也生出噪乱;她捧出了绿色,画出了明媚也增长了阴影;她赐予了温暖,创造了舒适也生出了困倦。——对比的手法,写春天的无私善良。

在分析的过程中,学生找出的句子要带感情地去读,一是强化朗读意识,二可以通过带感情的朗读,使学生更好的体味文章的思想感情。

(2)学生赞辞是在原文基础上的总结,在总结的过程中要对所学的内容做一梳理,又要有自己的感悟,既是对理解文章主题的的升华,又是一次练笔的。事先给出例句,便于学生模仿,也降低了难度。

把心中的赞词献给你钟爱的季节。

我喜欢你, ,因为 。

(3)音乐的加入。

马克思说:“只有音乐才唤醒人的艺术感觉。”自古以来文学与音乐就有着难解之缘,优美的音乐流入语文课堂,在营造了美的意境的同时,加深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审美的鉴赏离不开想象,阅读文学作品,往往容易禁锢在文字里,但在音乐所展现的虚渺空灵的世界里,人们的想象可以自由驰骋,思维更具发散性。

这个环节的目的是把学生带入到美的情境中,使学生深入的体会美、感悟美,进而感受美的境界。通过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从而达到陶冶情操、启迪智慧的目的。

五、教后反思

作为一节公开课,我努力发挥自己授课的特长。

1、从七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到他们对文章中揭示的人生哲理不能透彻的理解,从欣赏的角度年入手,降低难度。

2、以读为主,各种朗读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反复的诵读中体味情感。

3、形式上力求有一定的个性化的设计,不希望落入俗套。

4、在时间的安排上,我很注意张弛有度的设计,其实,一堂课的节奏就比如一篇生动的小说,也有开端、发展、高潮与结局,如果把每个板块看成是其中的一部分的话,导入1分钟,字词4分钟,整体感悟朗读12分钟,品析20分钟,拓展5分钟,总结1分钟。有铺垫,也有高潮。我也在尝试着使自己的课上得有波澜。

2.校园集体舞说课稿 篇二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叫钱金花,来自无锡市查桥实验小学,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校园集体舞,阳光校园。这个内容需要8次课四个阶段完成,本节课是第一阶段第一课。,首先说教材分析:本教材选自人教版水平二、三-四年级的教学内容,我安排在四年级,这节课是阳光校园集体舞中第一阶段的第一课时,它主要是训练学生的基本动作及良好的身体姿态,提高动作的节奏感和表现力,培养学生整齐协调能力,体验愉快情感,满足交往愿望,增强集体主义观念。

接着是学情分析。本课次的教学对象是四年级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敢于表现自我,但注意力不易长时间集中。所以在本课教学设计中,我以游戏为主要教学手段,鼓励学生自主实践、体验,通过自学、互练来学习本课内容。

本课的密度控制在35%左右,平均心率控制在130 次/分左右。

下面说教材处理。根据水平二的目标及具体情况,我确定了以下目标:

1.初步掌握本套舞蹈中基本步伐(牛仔步、弹跳步和进退步)的动作要领和动作节奏,并初步了解音乐节奏和动作节奏的关系,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

2.创造欢快的学习环境,通过两人合作,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精神。

3.培养学生的反应、协调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动作与音乐,同伴与同伴之间的配合作为本课主要教学内容,也是本课的重点,动作协调、优美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具的准备:操场、画圆形线、CD 机一台、CD音乐盘三张

第四部分说教学策略:本课从课的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采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讲解示范法,促使学生掌握动作要领;采用游戏竞赛法、分组练习法、评价法协同达成教学目标。在学法上主要采用尝试练习法、让学生发现问题,用小组合作学习法、互评互帮法、分层学习法、悟出动作要领,理解原理,懂得方法,从而使学生积极参与练习,提高学生学习自觉性。

最后是教学流程。首先是语言导入调动气氛、调节学生情绪;接着通过初步

感知、动作渗透激发尝试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然后是通过了解知识、寓趣于练、合作探究使学生自主学练;最后通过体验反馈让学生交流分享、恢复身心。

一上课,在课堂常规后,由课前的话题引入,激发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参与。首先,组织学生做“叫数抱团”的游戏,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沿逆时针方向慢跑,当教师突然喊:“4”、“2”、“6”时,学生立即与临近的同伴按所喊数字抱成一团。然后学生成体操队形散开,跟老师做模仿操,模仿操中渗透一些集体舞的动作。(踏蹉步、弹跳步、退进步、踏步)

这一设计主要是调动学生情绪,锻炼体育小骨干的组织能力,也为下面的练习作准备。叫数抱团其实是调整队伍,而这里的引用可以一举两得,在调整队伍的同时进行了热身活动,过渡衔接比较紧凑,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准备操中集体舞动作的渗透练习,不仅分解了动作的重难点,也使学生在无意识中学习了一些基本技能。

在学生意犹未尽时,我引导学生进行脚和手的基本功练习。(踏蹉步、弹跳步、退进步、踏步)(邀请手势、拉手、推拉手、行礼手)学生成四列横队,教师在正面及背面分别进行教授引导,教师根据教授需要在学生队前及队后进行教授引导。学生分组练习,集体练习,请一位学生配合练习。学生此时情绪高涨,在此基础上,我引出本课内容。再出示集体舞教学图片让学生观看并进行讨论,学生分组进行尝试。要求相互观察、相互纠正。通过实验,得出一个最好的建议。让全班学生一起来验证。最后由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归纳出正确的动作,进行分组重复练习,强化、巩固。

这一环节大概需要18-20分钟。设计的目的在于营造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氛围与机会,同时提供给学生思维和活动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熟悉起跳动作环节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共同阐释动作的要领,让学生脑海中产生一个动作表象;在此基础上引导自己学习,在自练过程中发现问题,探讨解决。

在基本掌握阳光校园第一阶段动作的基础上,教师采用多种有趣的分组教学形式,进行练习。体验感悟。学生2人一组,3人一组,4人一组变换角色练习。再采用自由组合,分组轮流进行展示。通过这种趣味盎然的展示竞争达到了熟练

掌握技能的目标,也巩固了本课内容。

3.安全教育之拒绝校园暴力说课稿 篇三

《我的安全我知道》初中版

远离校园暴力,构建和谐班级

说 课 稿

《远离校园暴力,构建和谐班级》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学生能否健康成长,直接关系教育的成败,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希望。为了关注学生健康成长,构建和谐班级,让安全教育深入学生心中,今天我就来说一说《远离校园暴力,构建和谐班级》。

[

一、设计理念] 本课是根据国务院颁布的《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编写的中学生安全教育读本。《我的安全我知道》九年级中第一章内容而设计。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校园暴力是校园中常见的有害现象。许多学生在面对校园暴力时,并不知道如何应对。而本课内容正是针对这些问题展开的。因此学生很有必要通过学习本课来学会正确的应对暴力问题。

[

二、说学情] 初三学生身心日益走向成熟,有一定的是非辨别能力,但涉世经验毕竟不足,缺乏法律知识,面对校园暴力往往不能正确应对,他们或因胆小害怕而忍气吞声,或因心怀怨恨而以暴制暴。缺乏应对暴力的心理准备和技能。因此需要获得这方面的指导。例如拿我班情况来说,我班有男生23人,女生12人的情况,很多男生属于比较冲动型的,遇事缺乏冷静的态度。因此这节课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校园暴力的定义、形式及危害和应对方法。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深刻认识校园暴力的危害,掌握防范校园暴力的应对方法,从而减少或杜绝校园暴力在班级的发生。

情感目标

通过这节课的教育让学生能够加深对校园暴力的处理方式,培养学生的非校园暴力情感。

[

四、说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学习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校园暴力侵害。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对校园暴力的防范意识,提高学生对校园暴力的应对能力。[

五、说教法](1)案例触动法。以实际校园暴力视频和案例直接带领学生进入课堂。(2)模拟情景法。让学生真实的感受校园暴力。

(3)情境讨论法。让学生在合作交流,自主探究中学习。

(3)知识竞赛法。让学生在紧张的环境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说学法]

1、情境体验学习法:让学生观看情景剧,直观的感受校园暴力现象,让教学内容更具真实性。

2、合作探究学习法:让学生分组讨论,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积极回答问题。[

七、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排练情景剧。

教师准备:收集校园暴力案例和视频及题目。准备教学课件。

[八:说教学过程] 为了丰富课堂内容,我以“激趣导入——讲解新知——情境表演——小组讨论——总结方法——知识抢答——课后拓展”的思路来组织教学内容。

8.1、激趣导入(5分钟)

展示校园暴力视频和案例,1、视频:四个女孩围住一个穿黄色衣服的女孩,不断对其殴打,其中一名打人者还不断重复一句话“知道人家有对象不?”一位男生笑着拍摄全程,并且煽风点火。这段视频长达2分19秒,发生在宿舍内。视频发布者介绍称,“我们班的,现在只有我有视频,其余的被逼删了,黑幕请大家人肉,广东省清远市××县××班。不关我事,我不在场。”

2、近日,湖南15名学生围殴同窗,起因是提醒同学值日打扫卫生发生纠纷,15名学生连续两天围殴同窗,致同窗鼓膜穿孔、肾挫伤。

教师提问:

1、你们中见过或亲身经历过类似事情吗?

2、同学们,你知道什么是校园暴力?校园暴力有哪些形式及危害吗? 8.2、讲解新知(5分钟)

1、校园暴力的定义

校园暴力是指在校园内外发生的,目标直接或间接指向青少年学生,以辱骂、打斗、抢夺等多种暴力方式攻击,并造成学生在身体、心理、财产等方面损失的一切行为。

2、认识校园暴力现象的三种形式

1、语言暴力。语言暴力主要指包括起侮辱性外号,造谣污蔑等一系列对学生精神达到某种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

2、力量暴力。力量暴力主要指包括校园凶杀、打架斗殴、抢东西、强索钱财、毁坏物品等一系列对学生身体及精神达到某种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力量暴力在校园暴力现象中最为普遍。

3、心理暴力。心理暴力主要指包括孤立,侮辱人格等一系列对学生的精神造成某种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

3、认识校园暴力的危害、严重危害当事人的身心健康。、发生在校园中的“弱肉强食”的社会现象,又会成为校园暴力产生的诱因之一,很容易因此形成以暴制暴的局面。、校园暴力会导致很多学生有流氓习气。、校园暴力影响学生学习环境,严重影响同学们的健康成长。

5、校园暴力还会引发治安案件。8.3、情景剧(12分钟)情景剧

1、小刚上厕所后,被同年级的小李及几个高年级学生拉到一个偏僻的校园角落,原来他们看到小明平时经常买零食及高档玩具带到学校,于是想向小刚“借”点钱花花。小刚第一次就拿出了自己的钱给他们,可是,过后这一伙人就屡次过来找他要钱,小刚为此非常的烦恼。

2、初三

(一)班小王与初三

(二)班学生小新因为一些口角两个人吵架并发生了肢体冲突。而后,小王回到班上痛哭,小李看到后,他认为对方欺负了本班学生,作为本班的一名稍微有正义感的学生,且练过一些跆拳道的他必须为本班出头,主动去找对方“较量”,最

后双方都被重伤。

情景剧观看过后,教师可以适当的引导,他们表演的好吗?及时的肯定学生,加强师生之间的感情。然后继续提问:

1、你认为他们的做法对吗?若不对,是哪里还可以改进。

2、面对校园暴力,我们应该如何应对。8.4、小组讨论(10分钟)

教师将班上的学生适当分组,推选出组长,围绕着老师的2个问题来进行讨论。

1、你认为他们的做法对吗?若不对,是哪里还可以改进?

2、面对校园暴力,你将如何应对?

以这种合作交流的方式来突出本课的教学难点,让学生在交流中将本课的难点突破,发言之后教师评选出最佳小组,并颁发奖励。8.5、总结方法(5分钟)

面对校园暴力,学生应该怎么做?

1.沉着冷静,迂回战术。2.言语和气,缓解气氛。3.保护自己,求助老师。4.不走偏路,要走大路。5.相互谅解,尊敬他人。6.穿着合理,莫太张扬。口诀

校园暴力可以防,方法掌握要适当,求助师长来帮助,自我保护有保障。8.6、问题抢答(6分钟)

寻找一些校园暴力现象,让同学抢答问题,考查学生的现场掌握情况,并进一步调动课堂气氛。

1.为什么校园暴力屡屡发生?

2.学生之间发生打架.斗殴事件的根源是什么? 3.怎样避免校园暴力伤害?

4.校园暴力有什么伤害(死.伤)?

5.当你打别人时,是否考虑被伤害后的感受? 6.你对爱打架人怎么评价? 7.你对围观者怎么评价?

8.8、课后拓展(2分钟)

用心去观察你身边的校园暴力,并针对相应的校园暴力提出你认为合理的应对方式。写一份调查报告。[九:板书设计]

1、校园暴力的定义。

2、校园暴力的形式。

3、校园暴力的危害。

4、校园暴力的应对方法及口诀。[十:预期教学效果] 让学生能冷静处理事情,遇到事情能采取恰当的方式处理,从而减少或杜绝校园暴力的发生,从而构建和谐班级。

4.校园交响诗说课稿 篇四

葡萄架下

阳光草地,葡萄架下,一只只欢乐的“小鸟”在这里栖息。每当我们学习不顺心,生活有烦恼,大家都会自觉地来到这片清爽的葡萄架下,向同伴倾诉自己的不快,往往在这同学心中的不快都会被释放,心情从阴转晴,立刻眉开眼笑,嘻嘻哈哈。

操场

操场是快乐天堂,是我们课余最好玩的地方,竞赛都在这里举行,奥林匹克运动精神完美地在这里体现了。“杨艺海,把球穿过来!”“快点,我要投球了!”这是一场精彩的篮球比赛,操场上热火朝天,比赛如火如荼。

图书室

图书室是我最爱的地方,拿一本书,与同学们坐在窗户边上,悠闲地看着,是一件多好的事呀!我一会儿飞跃古代,一会儿穿越未来,一会儿大展文采,一会儿欣赏名作,一会儿查看武器枪械,一会儿又看柔情小说······这是我最开心的时光。

书亭

书亭是我最难忘的回忆,这是因为我的朋友,直到今天,这场景依旧历历在目:“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这是同学张贺均过生日,我们在此许下真诚的心愿。

5.27校园交响诗教案稿 篇五

学生——()我向大家展示的是()

读读写写:

汲取储积恬静花瓣堆砌

硕果累累书声琅琅生机勃勃

绚丽多彩袅袅炊烟亭亭玉立

井然有序汗流浃背繁华满枝诗中

学生——()我向大家展示的是()

文中选取五个富有特色的场景来描绘多彩、美好的校园生活。

蜂巢鸟岛花瓣喷泉树根

(出示幻灯片)

课文中的五个小标题分别比喻了什么?联系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你最喜欢的内容和自己的感受。

@老师出示图片(看图)

学生——()我向大家展示的是()这个片段。

①汲(jí)取:吸收。

②琅(láng)琅:响亮的读书声。

.在本段中用了()修辞手法。

【课文中把教室比作蜂巢,把排列的桌椅比作一格一格的蜂房,把学生比作一只只金色的小蜜蜂。把学生们在学校的学习比成在知识的海洋里采集、探索、积累,然后回到各自的蜂房里储积着蜜——知识和能力。】

@(板书)蜂巢——蜜蜂——储积花蜜(积累知识)

老师出示图片(看图)

学生——()我向大家展示的是()这个片段。

在《鸟岛》片段中,我最欣赏的优美词句是:

下课了,校园,像一个鸟岛。

• 用“鸟岛”来比喻校园的课间生活。

(生)这时的校园是世界上最阳光、最欢乐、最温暖、最幸福的地方。

学生——()

(学生补充):用“鸟岛”来比喻校园的课间生活。有静有动,有歌有舞;有海潮般的喧哗,有鸟儿般的鸣叫。这样的比喻使读者能马上想象出此情此景,既形象又生动。

• @(板书)鸟岛——鸟儿——共享欢乐(生机勃勃的生活)

老师出示课文《花瓣》

学生——()我向大家展示的是()这个片段。

:“花瓣”既可以理解为他们是辛勤的园丁——老师培育的一朵朵鲜花,他们寄来的“花瓣”是一颗颗赤诚的心,一声声深情地祝愿,表达学生对老师的深情

•学生——()(生补充)我认为“花瓣”也可以理解为这些“花瓣”聚

成一朵朵鲜花,开在老师心中,表达了老师在自己学生的祝福中得到了回报,心中感到无比幸福。此时此刻,我仿佛看到老师开心的笑了„„

@(板书)花瓣——来信——真切思念(师生情深)

老师出示图片(看图)

学生——()我向大家展示的是()这个片段。

“校园交响诗”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音符——已故的()。

@此时,我想对老爷爷说、、、、、、学生——()我向大家展示的也是()这个片段。

(生)我认为喷泉象征着老校工为了给我们营造美丽舒适的学习环境而不辞辛苦、忘我劳动的精神,这精神就像这依然醒着的喷泉一样,永存在我们心中。此时,我想对老爷爷说、、、、、、• 今天在这里我最想感谢、、、、、、•(拓展——感恩之心)

• @(板书)喷泉——花匠——忘我劳动(永存我们心中)

老师出示课文《树根》

学生——()我向大家展示的是()这个片段。

在《树根》片段中,我最欣赏的优美词句是:(——自然段)

老师,您多么像树根。当我们用根来

赞颂您时,您说:“落花会变为大地的营养,果核(hé)也会变成大树的根!” 让我们去做根的事业,长出亭亭华盖的大树。

这两句话写出老师对“我们”的谆谆教导和“我们”决心长大成才,为社会奉献自己那亭亭华盖的大树和累累的硕果。

学生——()

(生补充):我认为这两句话既是《树根》这一部分的总结,也是全文的总结。在这个片段中我喜欢第1自然段。这个片段写“我们”长大了,成材了,“我们”是“桃花李花”,“我们”是“丰硕的果实”。而老师是那深藏在地下的哺育我们的根。是它默默地汲取大地的营养传递给我们。这里写出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校园交响诗中重要的旋律,因为树根——我们的老师从事的是最值得赞美的“根的事业”,他们是最具默默奉献精神的人。

@(板书)树根——老师——输送营养(根的事业)

•(课文内容回顾——板书)

• 蜂巢——蜜蜂——储积花蜜(积累知识)

鸟岛——鸟儿——共享欢乐(生机勃勃的生活)

• 花瓣——来信——真切思念(师生情深)

• 喷泉——花匠——忘我劳动(永存我们心中)•

• 树根——老师——输送营养(根的事业)

• 总结全文:

• 美好回忆感恩之心参天大树/、、、、、、•(师)同学们很快就要离开学习生活了六年的小学了,回顾这六年的小学生活,它一

定会给你们留下些不寻常的记忆,请带着你们各自的感受,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散文诗。(分组读五个片段,整体感受散文诗的文字美。选择最喜欢的一个片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 达标测评:(5分钟)————————

•赞美老师的诗词名句:(生齐读)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名言)

1、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关汉卿(qīng)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yān);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

3、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huò)?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xiè)矣。—— 韩愈

• 作业:

• 1.摘抄、积累让你感动的优美词句,做做读书笔记。

• 2.整体感受散文诗的文字美。选择最喜欢的一个片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并背诵。

• 师:(大家打开书本129页本单元的导读,生齐读)

•今天,我们倾听着那美妙的交响诗,在校园里健康地成长。明天,我们勇敢地

上路,走在奔向理想的大路上。为了美好的明天,我们多读书、读好书,在书中体验快乐、汲取营养。

•今天可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6.音乐课欣赏课命运交响曲评课稿 篇六

科目:中学音乐

点评:伴着贝多芬时而激昂、时而舒缓的《命运》交响曲,老师向同学们抛出了问题———这美妙的乐声中包含了多少对生命的思考?……今天聆听了一堂音乐课,受到了很多的的启迪。特别是老师扎实的音乐功底和素养,让人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说自己对这堂课的一点体会:

1、课前准备充分。由于本节课需欣赏完整作品,课的容量很大。为了达成教学目标,老师课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上网查找有关资料、自费购买相关影碟、制作了课件。围绕如何用简明、生动语言介绍?应教给学生哪些欣赏知识?通过哪些方法才能行之有效的,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接受这些知识?怎样才能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精心设计了教案。

2、运用VCD视听工具,将抽象变具体,学生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学生接受教学信息是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的。对于刚上初中的学生来说,以他们的认知水平理解深刻的艺术形象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恰当的运用VCD这样的视听工具可缓解这个难度,通过影像再现作品内容,表现作品思想,情景交融、身临其境,帮助了学生对作品进行理解。

3、教师提高导入,紧扣教学主题:贝多芬在《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的开头,便写下一句引人深思的警语:“命运在敲门”,从而被引用为本交响曲具有吸引力的标题。作品的这一主题贯穿全曲,使人感受到一种无可言喻的感动与震撼。教师介绍:贝多芬在第三交响曲完成以前便已经有了创作本曲的灵感,一共花了五年的时间推敲、酝酿,才得以完成。乐曲体现了作者一生与命运搏斗的思想,“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他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7.校园交响乐作文 篇七

走进早晨的校园,你会听见鸽子在“咕咕”的叫;麻雀在“叽叽”的唱;飞机在校园上空呼啸而过的轰鸣声;风吹树林“沙沙”的响声;同学们匆匆忙忙地脚步声和家长的嘱咐声,组成了交响乐的序曲。

走进上课时的校园,你会听见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老师给同学们传授知识的讲话声;同学们争先恐后的回答声;音乐教室里传出的动听的钢琴声,美妙的歌声。各种声音回荡在校园中,经久不息,组成了交响乐的精华。

走进下课时的校园,你会听到交响乐的高潮,可热闹了!同学们在一起玩乐不时发出的“哈哈”大笑声;跳绳的“劈哩劈哩”声;拍球时的“啪啪”声・・・・・・但只要上课铃“叮铃铃”声一响,那些声音就会嘎然而止。

当放学的铃声响起时,老师的叮咛声,同学们欢快的笑声・・・・・・组成了交响乐的落幕曲。

8.校园交响乐教案 篇八

1、生机勃勃的鸟岛,请说说鸟岛的生机勃勃表现在哪儿。

鸟岛的生机勃勃表现在:花丛树下,草坪操场,运动衫、彩裙飞翔的、流动的身影,旋转的舞步,亭亭玉立的风姿,像鸟儿款款低飞;欢快的跃动,像鸟儿展翅的舞蹈,恬静的栖息。歌声,笑语,在海潮的喧哗中,鸟儿倾心地鸣转。

2、本文最显著的写作特点是什么?

比喻是本课最显著的写作特色。

感悟

3、排列的桌椅,是一格又一格的蜂房,井然有序.上课铃一响,你一格,我一格,大家坐好,在老师的引领下汲取,在各科的书籍里寻觅.时而循着历史的长河飞向遥远的古代,时而飞翔在当今的科学天地;时而书声琅琅,时而书写沙沙.在知识的大海里采撷,探索,积累,像金色的小蜜蜂在花海里采集花粉,嗡嗡嘤嘤地飞鸣,渴求.在各自的蜂房里忙碌地储积着蜜.

这一段把教室比作甜蜜的蜂巢。这看似仅从外形上作的比喻,实则内涵丰富,不但包含对教室传授知识的讴歌,还隐含了对学生在这里勤奋学习的赞扬,让我们感受到教室是孩子们的知识园。形象生动,让人印象深刻,过目不忘.

4、

(1)下课了,校园,像一个鸟岛.美的交响曲回旋在这一片乐土上.啊!一个生机勃勃的鸟岛.

(2)一年一度教师节,老师的办公室上,飞来彩色的花瓣.啊!飞来的`花瓣,变成一朵朵馥郁的鲜花,开在老师的心间.

(3)把校园比作了生机勃勃的鸟岛。通过一串排比和比喻,把孩子们的快乐展现得淋漓尽致。

9.校园交响曲作文450字 篇九

早晨,教室里传出了朗朗的读书声。鸟儿在碧绿的舞台――高大的桂花树。树上开满了芬芳扑鼻的桂花。鸟儿在叽叽喳喳的歌唱。伴奏的乐团――树叶,也在唱着:”沙――沙――沙――,沙――沙――沙……”勤劳的小蜜蜂一边采着桂花上的花粉,一边尽力的用它美丽的翅膀发出:“嗡――嗡――嗡”的声响。

看!同学们正在唱着《保卫黄河》呢!“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瞧,那个五年级学生,正在上体育课呢!他发出轻快的跑步声,优美的跳绳声,刚劲的篮球声,快乐的玩耍声,甜美的欢笑声。不正构成了一首别具一格的交响曲吗?

天气慢慢的阴下来了,不一会儿,雨珠就在一望无际的天空上淅淅沥沥地落到了地上。“滴答,滴答……”有些落到了小水坑里,“叮咚叮咚……”有些落到了花上,把紫色的花压得低低的。雨终于停了,太阳散发出了他耀眼的光芒,天空挂起了一条绚丽的彩虹。树叶上的水珠落到了地上发出:“叮叮叮”的声响。紫色的花朵在露珠的滋养下慢慢地抬起头,绽放开他们挺拔的身躯。

10.校园交响诗作文 篇十

———题记

校园

这里,是花园,吐露芬芳;

这里,是厨房,给予营养;

这里,是游乐场,让我们快乐的成长,这里是美丽的地方,让我们感到一丝惬意,一阵清凉。

这里,盛满了我们的回忆,满载着屡屡书香,带着我们驶向胜利的方向。

老师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是谁,扮演园丁的角色,默默无闻地抚育着花朵;

是谁,在灯光下不知疲倦地备课,只是为了第二天课堂上的精彩;

当我们犯错误时,是谁一次又一次地教悔,又是谁,留下了心酸的眼泪;

在我们考试成绩不理想时,是谁,一次次的鼓舞,还是谁,引导我们走出失落的深谷。

朋友

在这里,我们认识了自己的知心好友。

每一次安慰,每一句鼓励,都会使你暖上心头;

每一次笑,每一回闹,都在我们心头萦绕;

还记得小时候,我们手拉着手,绿叶爬满了树梢,小鸟忙着向我们点头;

还记得回家的路上,我们依旧牵着手,说说笑笑,吵吵闹闹,但依旧还是朋友。

上一篇:东方控股集团精神文明建设汇报下一篇:初中毕业年级班主任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