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拔尖人才发言稿

2024-06-21

护理拔尖人才发言稿(共10篇)

1.护理拔尖人才发言稿 篇一

拔尖人才座谈会发言稿

教师进修学校杨梅玲

尊敬的各位领导、朋友们:

大家好!

我叫杨梅玲,来自新密市教师进修学校。很高兴和大家相遇、相识。此时内心充满着感激,感谢组织部的领导同志为这次评审工作付出的努力和辛劳!感谢大力支持我的各位朋友!感谢领导对人才的重视,这是我市繁荣富强的又一得力举措。

此刻我的心情非常自豪。我觉得自己很幸运,有幸成为这其中的一员!这是对自己近些年工作的一种有力认可和肯定。然而我更知道肯定的背后是更多的责任。

一、首先我来谈谈对拔尖人才的理解。

拔尖,拔尖,何谓尖?一大一小。

一大:放眼大世界,要有大胸怀,大格局,学习大人物(钱学森,季羡林),用人格魅力来熏陶感染他人,余音缭绕,让人难以忘怀。

一小:自我定位,我们很渺小,沧海一粟。我们就是平凡一小人物,不可妄自尊大。要虚心,从小事做起,从本职做起,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再看人才,两个字,区区5笔,却是强国之宝,兴邦之源,是第一资源。我觉得人字好写,但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很难、书写丰富多彩的人生画卷更是不易。

从笔画上看:一撇一纳,简单,清爽,所以我们要一心做学术,潜心搞研究;

从笔锋来看:原则,灵活,所以我们要学习说话的艺术,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

从外形来看:乐观,积极。所以我们要有一颗积极进取的心对待我们的事业,走好人生之路。

从结构来看:团结,互助。相互依偎,两种人,男人女人;大人小孩;我和别人。所以我们要时刻认识到一个人的光芒很微弱,需要我们大家人人出力,共同奉献,共同撑起我们新密的美好明天;

二、如何发挥拔尖人才的带头作用呢?

我结合的本职工作来谈一下,我们进修学校是服务于中小学教师,因此:

1.搞好“传、帮、带”活动,建立师徒结对,帮带一批青年教师,带动起专业成长;

2.带领基层学校和教师搞好教育科研,走行动研究之路;

3.走进基层课堂听课评课上课,实现专业引领,发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4.摸清一线教师需求,多种形式开展答疑讲座活动;可以网络技术(如论坛、邮件、QQ群,现场等形式)

5.提高自身修养,打造魅力课堂,奉献精神大餐。

三、对我市人才工作的建议:

我觉得我市人才工作在现有机制的基础上,可以加大“引、培、用、留”的力度,使各级各类人才真正做到人尽其用,人尽其才。

一是创新评选机制,把专家人才用起来。可以采取引进高级人才为我们所用,更要创新评选机制,不拘一格,分类评选,真正把有才能、有本领的人才选拔出来。这样内外相融,形成合力,组成一支业务精湛的专家团队,开展各类有益于推动我市发展的活动,让专家人才学用结合,施展才华。

二是搭建交流平台,使专家人才亲起来。我市有河南省、郑州市拔尖人才,领军人物,更有享受国务院津贴的专家。对于这些杰出专家,可以和新密市拔尖人才多以一定的方式进行沟通交流,也带动大家进一步专业成长,防止高原现象的出现。建议常组织此类座谈会、培训会及联宜活动,交流喜好心得,使专家人才结成互促互学友谊对子。

三是注重过程管理,让专家人才动起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认为要多搭建深造提升的平台,让这些人才继续学习,开阔眼界,进一步使自己强大起来。对于人才可以建立人才档案,注重过程管理评价,实施人才发展性评价。要树立“早压重担早成才”观念,力争立起一个带起一片的效果。对各类人才可以进行跟踪管理,对于考核优秀的作为向上一级人才推荐的优先条件。千万不要让这个荣誉成为我们前进的阻拌,评上了就停止了了前进的方向动力。常言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因此我们要虚怀若谷,不断进取,播洒汗水,收获幸福。我就是这样从未停止前进的脚步。自从参加本次拔尖人才评选后,在原先发表20多篇CN刊物论文的基础上,又发表3篇论文,好的校本研修经验在全国继续网上刊发交流,获得郑州市优质课大赛一等奖、河南省优质课大赛第一名,2篇科研成果获得国家一级奖,1篇成果获得国家二等奖。我本人就是在不断进取的过程中忙却快乐着,累却幸福着。

四是给予温馨关怀,把专家人才留下来。过去经常会发现好教师流失的现象,一些人才经常被挖走。面对这种情况,我觉得上级应多营造温馨氛围,多实施“人心工程”,多一些人文关怀,以心换心,坦诚相待,力求环境诱人,服务留人、真情感人。这样我市的人才大业定会人丁兴旺,人才辈出。

最后我想以下面的话和大家共勉,这样会使我们的专业发展道路更加宽广,更加美好:

每人每天结合本职工作思考理论十分钟;日有所思,思见痕迹,十日有一思考札记,每人每月结合本职工作读一篇理论书书籍;月有所读,读见功夫,月月有一读书随笔,每人每季结合本职工作写一篇科研论文;季有所获,获见发表,四季均有铅字之梅兰竹菊; 每人每年结合本职工作研究一个学术专题;年有年轮,轮轮清晰,一个专题一个阶梯,每人每十年结合本职工作出一本理论著作;十年一剑,剑锋犀利,十年一个学术专家崛起!

2.拔尖人才任期目标 篇二

(2014年5月—2016年12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同志“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和“改革经济体制,最重要的、我最关心的,是人才。改革科技体制,我最关心的还是人才”等人才理论为指导,以党的十八大有关人才的论述为指针,明确自己作为县级拔尖人才的职责,明晰自己在任期内的工作目标,积极发挥拔尖人才在全县教育教学教研等方面的示范带头作用,做到珍惜荣誉,不辱称号,努力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多做贡献。

二、任期目标设想

1、带头学习,更新观念。首先带头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不断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和判断分析问题的水平;其次要多学习教育理论,努力站在教育改革的前沿;三是紧抓教学和教学管理的业务学习不放松,不断给增加新的能量,不断开阔知识的视野;四是采取多种方式学习,如结合市县教体局组织的读一本好书活动学习,结合宣城市干部在线学习,结合教师假期在线业务培训学习,结合工作的需要学习,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学习,同时不放松有计划的开展自我读书学习。在任期三年中,通过读书学习,使自己在理论素养、教学能力、教学管理以及教学研究等方面取得新进步。

2、立足本职,努力革新。作为教育工作者,始终牢记教书育人是自己的根本所在。因此作为拔尖人才,首先应该在本职岗位上发挥积极作用,求真务实的做好每一项教育教学教研工作,要懂得教师的教

学研究室就在课堂上,研究的对象就是学生和课本,研究的最终目标就是让学生成人成才。因此要以革新和改革的理念指导教学,要以科学研究的态度对待教学。在任期内,在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如何提升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方面,在如何推进集体备课等方面,努力做到有新思路,新举措和新成果。

3、积极引领,主动担当。作为县级拔尖人才和县市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历史教师,在有关课题研究方面,要做到积极引领示范,以自己的研究经验去悉心指导,亲自参与老师从课题申报到课题结题的全过程中,使本校每年有课题研究申报项目,已经申报的课题做到及时结题。对于在教学教研中出现的困难要做到主动担当,带领大家克服困难,做好难题的破解工作。对于兄弟学校特别是农村薄弱学校在教学教研中的技术需求,做到积极主动的去帮助,热情的做好送教下乡活动。在已经结题的教研成果方面,力所能及的做好推广和运用工作,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和效益,如本校的校本教材的使用上。期待在任期内在以上几方面有新的记录。

3.科技拔尖人才及其培养研究 篇三

日 期: 2006-1-26

来 源: 教育部

课题名称:科技拔尖人才及其培养研究

课题级别:青年专项

课题学科分类:高等教育

课题负责人:顾建民 副研究员 浙江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主要成员:董小燕 王素文 叶民

一、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

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既需要培养各种各样的一般人才,提高整体国民素质,同时需要培养各行各业的拔尖人才,发挥带动作用。选拔和培养一批批科技拔尖人才,对于提高科技队伍素质和国家创新实力,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意义可谓重大而深远。培养科技拔尖人才,首先要认识科技拔尖人才,研究他们的成长规律和素质结构,以及大学教育与科技拔尖人才之成长的关系,据以反思大学教育,革新大学教育,使大学教育更自觉地为未来科技拔尖人才的成长和涌现奠定坚实的教育基础。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分为两大部分:

(1)科技拔尖人才的成长规律与素质结构研究。其包括:辩识科技拔尖人才的概念、特征和类型,探讨科技拔尖人才的成长过程和阶段模式,分析科技拔尖人才的成长因素,以及大学教育与科技拔尖人才成长之关系。此处,对科技拔尖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的总体架构和基础特征进行分析和探讨,并通过问卷调查对科技拔尖人才的素质结构及其形成关键期进行验证。

(2)科技拔尖人才培养与大学教育改革研究。这部分着重探讨面向创新人才,拔尖人才培养的创新教育理念,评述国内外大学创新教育实践,尤其是理工教育改革和发展趋势,探求大学创新教育、英才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基本思路与主要策略。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法,辅以调查法、比较法和案例法。

三、课题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

——探讨了科技拔尖人才的成长过程和成长因素,认为在科技拔尖人才的成长和发展中,既有主体自身的因素,又有外部环境的因素,但起决定性的因素是连系个体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各种活动,包括教育活动和科研活动。大学教育在科技拔尖人才的成长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的正向程度取决于大学所组织的活动及所创设的环境。

——分析了科技拔尖人才的素质结构,发现科技拔尖人才不仅普遍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很强的创新能力,而且大都有鲜明的个性,具有出色的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特别是他们强烈的事业心、执着的追求,顽强的意志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论述了创新教育理念,介绍了国内外大学创新教育实践,阐述了“更新教育观念,确立创新的价值取向;重建培养模式,落实创新的培养措施;改善教育环境,形成创新的教育合力”的教育创新思路与策略。结合浙江大学英才教育的实践与探索,就加强和改进大学教育提出了若干对策性建议。本研究认为,教育具有创新品质和压抑创新品质的双重力量,为使教育充分发挥培养创新品质的正面力量,须实施创新教育,进行教育创新;对于超常的优异学生,应当在科学选拔的基础上实施特殊培养,以利于多出拔尖人才。

——鉴于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有着质的不同,本课题专门就研究生创新品质培养这一主题作了系统研究。基于对创新活动的基本认识,从创新人才培养的角度提出了涵盖创新知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等要素的创新品质概念,认为培养创新人才既要重视认知因素,还要重视情意因素,以及环境因素,更要重视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有效聚合。据此,主张实施研究生创新教育,以此整合知识、能力和素质教育。从而为全过程、全方位、多途径实施研究创新教育奠定了思想基础。——根据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借鉴国内外研究生教育的成功经验,建构了由目标与任务、途径与方式、阶段与学科三维组成的研究生创新教育基本模式,并从观念、制度、管理、途径、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树立创新教育观念、健全教育制度、完善科学管理、改革课程教学、加强科研活动、营造创新环境”等实践建议。从而有助于理清研究生创新教育思路,指导研究生创新教育实践。

四、研究成果的推广范围和社会效益

本研究主要以研究型大学的理工科教育为对象,但其研究成果也适用于其他高校,其他科类的教育改革。

本研究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若干篇论文发表后被有关报刊转载或被有关论著引用,两篇从不同角度围绕这一课题进行研究的硕士论文也有较高的质量。本研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并重,因而其理论认识有一定的深度,对策建议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行性,对推进大学创新教育、英才教育和研究生创新教育实践有现实指导意义。迄今,若干研究成果已经影响并渗透到本校学科建设、英才教育和研究生创新教育的改革实践。由本课题组成员参与设计的多种英才教育形式在本校施行,在社会上取得较好的反映。并为兄弟院校所借鉴等等。

五、主要研究成果目录1、21世纪科技拔尖人才培养研究和改革建议,报告,27,000字

2、跨世纪研究生创新品质培养研究与实践,报告,23,000字

3、知识经济与创新人才培养,论文,5,100字,《知识经济与创新》,浙江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大学教育与科技拔尖人才之成长,论文,6,000字,《浙江大学教育研究》1998年第4期。

5、大学超常教育中优异学生的界定、识别与选拔,论文,3,000字,《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0年专辑

6、重基础、重设计、重创造,论文,2,500字,《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7年第4期

7、大学学科的发展与重构,论文,7,600字,《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年第3期,《新华文摘》1999年11月转载

8、国内外大学教育改革的创新实践与基本走向,论文,7,700字,《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9、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创新模式,论文,4,500字,《外国教育研究》1999年第3期,人民报刊复印(教育学)1999年第8期转载

10、发达国家工程设计发展的新趋势,论文,5,000字,《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7

年第3期

11、美国工程教育改革新动向,论文,6,800字,《比较教育研究》1996年第6期,《高教文摘》1997年第3-4期择要转载

12、培养有竞争力的工程师:德国工程教育改革透视,论文,3,600字,《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0年第3期

13、研究生创新教育模式的建构及应用,论文,6,300字,《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年第10期。

14、大力培养研究生创新品质、论文,4,300字,《高等农业教育》2001年第7期。

六、该研究领域尚待进一步研究的主要理论与实际问题

4.社区医院拔尖人才考核总结 篇四

2010年我被评为“榆阳区突出贡献拔尖人才”,面对殊荣,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坚持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工作,谦虚好学,刻苦钻研,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处处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下面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学习,完善自我

我深刻认识到,社会在进步,知识在更新,学而知不足。坚持把学习当成提高自身素质的桥梁,努力做到思想观念不落伍。只有不断学习新的医学理论知识,才能更好的为每一位患者服务。我积极参加了“2014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术会议”、“2014XX省中医学会糖尿病学术会议”等学术会议,并担任“XX省中医学糖尿病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专科专病建设工作委员会常委”、“XX市医学鉴定委员会专家”等职位。

在日常工作中,我勤于思考自己的医疗行为,及时总结医学经验。我正在进行“2型糖尿病社区规范治疗”课题研究,已经进入论文撰写阶段,并撰写了《糖尿病健康知识手册》等宣传册。

二、立足本职,严于律已

5.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实施办法 篇五

中组发[2011]24号

培养造就一批又一批优秀青年人才,是一个国家赢得和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为加强人才的战略性开发,提升我国未来人才竞争力,在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等重点学科领域,每年重点培养扶持一批青年拔尖人才,根据《青年英才开发计划实施方案》,制定如下实施办法。

一、目标任务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源源不断培养造就一大批青年拔尖人才,促使各类青年英才脱颖而出,对于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实施“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就是要对那些具有较高学术造诣和专业水平、年龄在35岁以下并有很好发展潜力的青年拔尖人才,加大工作力度,完善工作制度,重点扶持、跟踪培养,促使一大批青年拔尖人才健康成长,把他们培养成为本专业领域品德优秀、专业能力出类拔萃、综合素质全面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形成我国各领域高层次领军人才的重要后备力量。

计划从2011年开始实施,分期分批组织选拔。每年遴选200名左右35岁以下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等重点学科领域的青年拔尖人才,给予重点培养支持。到2015年共培养1000名,同时开展计划的中期评估。到2020年,通过10年努力,共培养支持2000名左右的青年拔尖人才。

二、选拔原则

1.兼顾不同学科领域。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着眼于培养未来各领域高层次领军人才,为使各学科领域均衡发展,凡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学科领域的青年人才,都可以参加该计划。

2.坚持专业潜力优先。专业潜力关系到青年人才能否取得真正高水平、创新性的专业成就。青年拔尖人才计划重点考察申请者的专业发展潜力。在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等重点学科领域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并在学习工作中表现出较强发展潜力的青年人才,是计划重点支持的对象。

3.推动体制机制创新。通过实施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使用、激励保障机制,探索建立以品德、能力和业绩

为导向的社会化人才评价发现机制;设立专门经费,对青年拔尖人才成长实行长期稳定支持;支持青年拔尖人才独立承担或主要参与国家重大工程或建设项目,营造鼓励青年拔尖人才自由探索、潜心研究、勇于创新的研究环境。

4.坚持好中选优、优中选强。入选计划的青年拔尖人才必须具有很强的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具有很好的发展势头和较大的成长空间,做到好中选优、优中选强,并建立严格的考核淘汰制,确保选拔出来的青年拔尖人才的质量和水平。

三、条件要求

入选支持计划应为具有中国国籍、全职在国内工作的青年拔尖人才,同时应具备以下条件:

1.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 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科学精神,学风正派。

2.具有博士学位或突出专业水准,年龄一般在35岁以下。

3.在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重点领域崭露头角,获得国际国内较高专业成就及荣誉称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

4.具有广阔的学术视野和创新思维,有很好的学术、艺术发展潜力;有志于在一线潜心研究,建功立业。

四、选拔认定

青年拔尖人才的选拔认定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为尽可能地多地把优秀青年人才推荐上来,选拔工作采取“多方推荐、组织评审”的方式和步骤:

1.推荐和申报。人选产生采取以下方式:一是各省区市党委组织部负责推荐本地区优秀青年人才参加评选。中央国家机关组织人事部门负责本部门或本行业优秀青年人才的推荐工作。二是由国际国内具有较高声望和公信力的知名专家学者直接推荐优秀青年人才。青年人才可根据自身条件,按照有关规定填写申报材料,向有关部门、专家提出申请。

2.资格审查。青年拔尖人才评选工作小组对推荐人选的条件、资格进行审查。

3.专家评审。由青年拔尖人才评选工作小组聘请各领域内知名专家对青年人才的申报材料进行第一轮评审,提出初步人选。邀请国际国内一流专家,采取面试等方式进行第二轮评审,确定入选名单。

4.讨论认定。根据专家评审意见,综合考虑专业均衡分布等要求,由青年拔尖人才评选工作小组讨论确定最终入选名单。

5.人选公示和公布。入选拔尖人才计划的人才名单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示后,正式向社会公布。

五、支持方式

由中央财政对入选的青年拔尖人才提供一定时期内的稳定经费支持,用于青年拔尖人才开展自由选题研究、举办国际国内展演活动或参加国际合作交流和培训。

1.支持周期。3年为一周期。经专家考核和评估,对成果突出、培养前途大的优秀青年拔尖人才可以连续支持2个周期。

2.资金使用。赋予青年拔尖人才自主支配权,可用于承担前瞻性、预研性自主选题工作,购置急需中小设备等。

3.跟踪培养。制定出台《关于支持青年拔尖人才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和科技专项的意见》,利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或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平台培养青年拔尖人才。

六、考核评价

1.考核主体。牵头部门会同参与部门负责拔尖人才的考核认定、中期评价、终期考核。推荐单位主要负责过程管理。

2.考核方式。为给获得支持的青年拔尖人才创造宽松的学术环境,考核方式采取报告、中期评价、终期考核的方式进行。第二年进行中期评价,第三年进行终期考核,并根据终期考核的结果决定是否进行第二个周期的支持。

报告由被支持者撰写并报推荐单位和主管部门备案,中期评价和终期考核由主管部门组织进行。

3.考核重点。中期评价不设定硬性指标,以主观评价为主,可邀请有关专家对青年拔尖人才的研究作重点考察:正在从事的课题方向是否具有原创性,是

否真正瞄准国际前沿和高端;从研究进展看是否具备处于国际前列的发展潜力;工作是否按进度进行,是否能够保证足够的研究时间,等等。

终期考核要强调实际成果的产出,根据拔尖人才的领域采取分类评价的方式。重点从科研诚信、创新成果、持续创新能力三个方面考核,重点考核内容包括:成果的国内外同行评价情况,观点的原创性及学术价值,学术论文水平,成果应用的前景,研究团队建设运行情况等。

七、组织实施

1.中组部会同有关部门建立青年拔尖人才评选委员会,下设各专业指导组,具体组织实施青年拔尖人才的评选管理工作,针对不同重点领域制定相应的评选管理办法。

2.对入选的青年拔尖人才实行动态管理,对不符合要求的不再作为计划人选,并从下一年起停止经费扶持。

6.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工作总结 篇六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1、年初顺利完成一期硫回收技改工作,从原来设计的超级克劳斯三级处理工艺改造为工艺更先进、处理流程更短、运行更稳定的CC两段法硫磺回收工艺,有效实现低温甲醇洗废酸性气体全部回收、确保环保达标排放,除了处理酸气气量增加近30%外,通过管理创新,采用EPC模式与公开招标相结合、甲方深度参与的方式,高效、安全完成了改造项目,节约建设投资1000余万元,取得了较好效果。

2、第二台气化炉技改顺利完成,比计划提前两个月。

煤化工醋酸项目乙二醇配套工程设计两台粉煤气化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是国内首套正式投入生产运行的新型粉煤气化工艺。经过对第一台气化炉试运行后技术工艺的吸收改造,运行基本稳定可靠,年初确定启动第二台气化炉技术改造工作。从启动伊始,就从现场布置、设计图纸催交、设备材料供应、现场施工管理、公用工程碰头预留、安全管控等方面积极采取措施快速推进,最终比计划提前两个半月完成。

3、两化融合工作顺利启动,目前按照计划进行稳步推进。“工业化、信息化”两化融合工作是工业企业新旧动能转换、结构转型升级、提升工业企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工信部正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进,我公司两化融合工作在xx市、xx集团率先开展,得到了市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委员会的.大力支持,他们真心为企业服务,积极联系上级政府人员对我公司工作给与指导,同时在政策上也给与很大支持,目前此项工作稳步推进。

4、锅炉超低排放工作快速进展。今年,国家环保政策一再收紧,我公司六台锅炉需要进行超低排放改造,否则,将要面临公司停产的严重局面。作为分管此项工作的负责人,我为此倾注了大量心血,除了组织讨论确定改造方案外,加强施工过程控制,建立了例会制度、日检查考核制度,通过微信群、现场督导、特事特办等方式,除了督促相关部门尽职尽责外,我自己也是深入现场解决问题,了解第一手资料,充分利用自己长期搞基建积累的经验强化工程管理,确保工程按照计划快速推进;目前一台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已经完成投用,其他五台有望在年底完成。

5、初步建立了算账生产算账经营模式,建立了单产品综合成本分析模板,实现了化工园区各装置单产品日清日结、园区综合算账模式,并根据当日价格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以实现经营效益最大化。

二、年度取得的主要成果

1、《以xx为导向的精益生产管理模式在新煤化工企业的构建与实施》获全国石化行业管理创新二等奖;

2、《xx企业干部甄别考评机制的构建与实施》、《大型煤化工公司品牌的培育与建设》获得全国石化行业管理创新三等奖;

3、《大型化工基建项目材料采购管理方式创新研究》获得煤炭行业现代化管理创新成果三等奖。

三、存在的不足及xxxx年努力方向

7.护理拔尖人才发言稿 篇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全面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激励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多出、快出优秀成果,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根据《**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选拔管理办法》(青办发〔2005〕3号)和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西委〔2004〕118号)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以下简称拔尖人才)是指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等领域,从事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等工作,代表着当今**领先水平,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学术、技术带头人。

第三条选拔拔尖人才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严格标准、总量控制的原则,不受学历、职务、资历、身份、年龄的限制(公务员或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人员除外),以对全市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实际贡献和现实政治表现为根本依据。

第四条对拔尖人才实行全出竞进的动态管理办法。每两年选拔一批,每批管理期四年;管理期满后拔尖人才资格自动终止,同时不再享受拔尖人才的有关待遇,可参加新一批拔尖人才的评选。

第二章选拔范围和条件

第五条凡在我市工作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均可参加拔尖人才的评选。

第六条拔尖人才推荐对象须是热爱祖国、政治坚定、遵纪守法、崇尚科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近四年来取得以下成绩之一者:

(一)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三种奖项中任何一种奖项的人员;

(二)获得山东省技术发明奖、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三种奖项中任何一种奖项一等奖的前四位人员,二等奖的前三位人员,三等奖的前两位人员;

(三)获得**市技术发明奖、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三种奖项中任何一种奖项一等奖的前三位人员,二等奖的前两位人员,三等奖的首位人员;

(四)获得**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首位人员;

(五)获得一项以上国家技术发明专利或三项以上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并已实施,且具有较大经济或社会效益的;

(六)在文化、艺术、新闻、出版等方面成绩突出,受到省(部)级以上表彰,为**市精神文明建设赢得重大荣誉的;

(七)在教育、卫生、体育等专业技术工作中成绩突出,在本专业领域享有较高声誉,被我市同行公认并被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认定为专业学科学术、技术带头人的;

(八)专业技能水平高,在各行各业职业技能操作中有被社会公认的绝招绝技,代表我市参加**市级以上技能比赛受到表彰,在**乃至全省、全国有较大影响,并取得突出经济或社会效益的;

(九)在工农业生产第一线研制开发和推广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在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成绩突出,并取得显著经济或社会效益的;

(十)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运用现代管理知识进行科学管理,有重大改革创新的管理措施,有反映其管理思想和经验的论文、综述或著作,所在单位管理水平及综合经济和社会效益指标达到**市同行业先进水平的。

第三章选拔方法和程序

第七条拔尖人才选拔工作由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市委组织部会同市人事局、市科技局具体组织实施。选拔的程序是:

(一)宣传发动。通过网络、新闻媒体和下发通知等形式,广泛宣传选拔拔尖人才的相关政策,公布拔尖人才评选的标准、条件和方法步骤。

(二)逐级推荐。推荐人选采取单位推荐、学术团体举荐或个人自荐的方式产生。单位推荐和学术团体举荐的,由个人向所在单位或学术团体申请,核实材料后,经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确定推荐人选。推荐人选确定后,要广泛征求单位职工意见,并在本单位显著位置公示三天,如无异议,由推荐单位和被推荐对象填写《**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推荐登记表》,连同反映推荐人选成果业绩的原始资料及复印件等,经主管部门审核后一并报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个人自荐的,可以由个人直接报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资格审查。市委组织部会同市人事局、市科技局等部门,根据拔尖人才选拔条件,对上报的推荐人选进行资格审查,将审查合格的人员列为考察对象。

(四)组织考察。由市委组织部会同有关部门,对考察对象的政治表现、职业道德、成果业绩等情况进行全面考察,根据考察情况,确定出评审对象。

(五)专家评审。市委组织部会同市人事局、市科技局等部门对评审对象的材料进行分类整理,并根据不同行业、专业的具体情况,确定各行业评审对象比例。同时,组建以专家学者为主体的专业评审组,对评审对象进行专业评审。评审工作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充分酝酿、讨论的基础上,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确定评审结果,评审对象获得三分之二以上赞成票的确定为公示初步人选。

(六)社会公示。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对公示初步人选进行审核并确定出公示人选,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征求纪检、监察、政法、计生等部门意见。

(七)组织审批。将公示无问题的人选名单,提报市委审议批准。

第四章奖励形式和待遇

第八条拔尖人才由市委、市政府命名表彰,颁发《**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荣誉证书。

第九条拔尖人才在四年管理期内享受以下待遇:

(一)自批准之日的下个月起,由市财政发给每人每月100元专业技术津贴;

(二)每年安排一次健康查体,安排休假15天;

(三)定期组织外出考察疗养。

第十条拔尖人才在管理期内,聘任专业技术职务不受单位的岗位数额限制,管理期满未能继续被评为拔尖人才的,须参加单位的岗位竞聘。

第十一条对拔尖人才申报的科研项目实行重点扶持,体现优先原则。同等条件下,拔尖人才申报的科研项目单位要优先申报、主管部门要优先审批、科研经费要优先拨付。

第十二条建立**市拔尖人才专项资金。由市财政按每位拔尖人才每年2000元标准拨付经费。其中,每人每年发放津贴1200元,其余800元作为拔尖人才管理、培训、查体等费用。专项资金由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代市委、市政府管理使用。

第五章管理办法

第十三条拔尖人才由市委组织部会同市人事局、市科技局代市委、市政府进行综合管理,所在单位负责具体管理。

(一)建立目标管理制度。拔尖人才根据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制定工作计划、四年奋斗目标和办法措施,填写《**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考绩档案》,每年以书面形式报告工作、学习、生活情况。

(二)建立实绩考核制度。主管部门和所在单位负责对拔尖人才进行日常跟踪考察,了解掌握其思想政治表现、职业道德和工作目标完成情况,每年年底写出考察管理工作报告,报市委组织部。市委组织部按照工作计划和考核目标,对拔尖人才进行考核,凡经考核连续两年完不成目标任务的,经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研究,报市委、市政府批准,调出拔尖人才管理范围,并不再享受拔尖人才有关待遇。

(三)建立组织部门及领导干部联系拔尖人才制度。市委组织部、各主管部门和拔尖人才所在单位负责同志要与拔尖人才建立联系制度,经常进行思想交流,及时掌握情况,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走访、发放征求意见函等方式,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四)加强对拔尖人才的培训教育。将拔尖人才的政治理论教育和业务培训纳入全市干部教育培训计划,从思想上、政治上关心其进步。每两年至少轮训一次,每次时间不少于五天。

(五)重视发挥拔尖人才的作用。定期组织拔尖人才开展科研攻关和送科技下乡等活动,鼓励他们多出、快出优秀成果,加快科研成果向社会生产力的转化。

第十四条拔尖人才在管理期内,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或刑事处理以及因个人过失造成重大损失或严重后果的,取消其荣誉称号和相关待遇。

第十五条拔尖人才调出本市或因工作变动等原因不再继续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所在单位和主管部门应及时报告市委组织部,并不再作为拔尖人才管理。

第十六条**市级以上拔尖人才直接列入**市拔尖人才管理范围,但不重复享受**市拔尖人才有关待遇。

第六章附则

第十七条外省市获奖成果项目和国外获奖项目不作为拔尖人才评审的主要依据,但可作参考。

第十八条对扶持和爱护拔尖人才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对压制、刁难拔尖人才发挥作用者予以严肃处理;对弄虚作假骗取拔尖人才称号者,取消其荣誉称号,追回发放的津贴,四年内取消其拔尖人才申报资格。

第十九条本办法由市委组织部负责解释。

8.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班演讲稿 篇八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在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推动下,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奠定坚实的人才和知识基础,是高等学校肩负的神圣职责和任务。早在1997年6月清华大学就成立了高等研究中心,杨振宁先生担任该中心名誉主任,提出目标:加强大学的基础科学研究、倡导开拓性与科学首创精神、培养有创新能力的科研人才、开展高水平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为建设世界一流的清华大学做出贡献。

一流的本科教育不仅是立校之本,而且是形成学校品牌的第一要素。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能否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 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学水准的重要标志。创新人才是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与创新人格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拔尖创新人才更是创新人才中的佼佼者, 是我国宏大人才队伍中的核心和骨干,是各条战线上的领军人物。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往往是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所难以胜任的,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长期面临的一个难题。在我国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的背景下, 社会各界对高校特别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表现出更为强烈的期待,而高校、尤其是本科教育有责任对此作出回应。

自办学以来秉承**大学“********”的校训精神,立足**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努力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在贯彻我校本科人才培养原则下,我们不仅要以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为目标,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体现创新教育特征,继续强化创新人才基本培养途径;而且要以培养具有时代特征的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不断完善创新人才重点培养途径。因此,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大力推进创新教育,加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办学理念和改革管理模式,为拔尖学生的早日成才创建“绿色快车道”,对丰富我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我校的办学声誉和办学实力,提高各类人才的培养质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具有较为明确的定位,要努力为社会培养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有机结合、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完整统一的各界精英人物。为此,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应当坚持和贯彻“厚、博、精、新”的思想。“厚”即以基础厚实为目标,重点突出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培养;“博”即以知识广博为目标,拓宽知识面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精”即以学问精深为目标,强化专业训练并形成可持续的发展潜力;“新”即以创新思维为目标,注重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塑造。

在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具体措施方面,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1.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必须转变旧的传统教育思想观念树立创新教育观念和人才观念。要树立教育与国际接轨的思想,改变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形成既传授知识又加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观念,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从而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四川大学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用教育创新思想和教改成果指导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加强对各级各类创新人才培养班和国际联合创新班的集中管理。

2.深入贯彻创新教育思想,切实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首先,我们需要把握“四个体现”,突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在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时,要深入理解教育创新的深刻内涵,结合我校本科教育实际,充分把握“四个体现”。即一要体现创新性,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提高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二要体现时代性,使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能够不断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潮流;三要体现前瞻性,使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符合学校的整体目标定位并适度超前;四要体现可操作性,使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有切实可行的具体办法和措施。

其次,要强调“五个结合”,强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发展性。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时,要在现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充分强调“五个结合”。一是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尤其突出实践教学对理论教学的支撑作用;二是强调课内教学与课外教育结合,尤其突出课内课外、校内校外教学活动结合的实效性;三是强调知识积累与能力培养结合,尤其突出创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养成;四是强调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结合,尤其突出把专业特色和学科优势固化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五是强调人才质量的总体品质与个性化培养结合,尤其突出拔尖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发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示范带头作用。

要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继续推动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改革,以此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试验田和示范园,从而全面带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要按照创新教育的要求,根据每个学生自身特点和发展方向和学生的具体特点,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为学生量身定做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学习计划。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要进一步开展学生综合评价的新体系的试点工作。在对学生的评价中,要摒弃传统的单一成绩型指标模式,引进能力和素质等多方面结合的综合评价系统,主要采用定量为主与定性为辅的综合评价指标、个人评价和组织评价相统一的综合评价方式、公开公平公正合理的综合评价原则,尤其突出学习、实践、科研、创新等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的考评,客观而发展地评价学生的实际水平,从而体现对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导向和过程推动作用,最终建立和健全与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相适应的福建农林大学学生综合评价体系。

4.不断完善教学管理与服务,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创造更好的条件。

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过程中,我们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不断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管理与服务。同时要积极营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环境,努力构建拔尖创新人才激励机制。

要为拔尖创新人才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一是要在设立创新人才单项奖学金、对创新人才推免研究生名额单列等创新人才奖励制度,继续设立学生创新基金和实施大学生科研培训计划,进一步加大实行创新教育学分制的力度的基础上,努力健全和完善拔尖创新人才的奖励与资助制度;二是要发挥学校的综合优势,不断加强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通过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教师的文化修养和学校的文化品位,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塑造更浓郁的文化氛围。三通过继续开办专门化、系列化的高水平学术讲座和论坛,为拔尖创新人才创办学生刊物提供更好的条件,积极鼓励学生更多地参与本专业、跨专业、跨校、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学术交流活动等,努力形成一种有利于学科交叉和知识碰撞、有利于形成学生更为广阔的发展视野、有利于为学生创造宽松和谐的发展环境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氛围,同时使各级各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班成为全面开展创新教育实践的典型和样板,从而激励更多、更好的学生成长为符合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拔尖创新人才。

大学的核心任务是育人,而最重要的育人工作就是对本科生的教育,不仅要影响和塑造智力,同时也要对思想和心灵进行教化,影响和塑造意愿。大学要在全校范围内给予本科教学以一贯的优先考虑和关注。这是曾任美国常春藤大学之一的康奈尔大学校长达18 年的罗德斯所说的话。

9.拔尖人才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 篇九

近日,县委组织部举办了柘城县第七批拔尖人才培训班,我有幸作为其中一员参加了此次培训,从思想上、工作方法上、工作理念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可以说受益匪浅,感受颇多。

龚飞教授的报告语言生动、数字详实、深入浅出,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全力建设“四区两枢纽一基地一中心”,加快构筑中原经济区东部战略支撑的重大意义,了解到当前商丘发展面临的经济结构不优、质量和效益不高、产业技术层次低、资源和环境约束加剧等突出矛盾和问题,增强了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参观学习让我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柘城发展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和城乡面貌发生的巨大变化,真可谓民心所向,形势喜人,捷报频传,鼓舞人心。

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1)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英明决策,使柘城迈入了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快车道。

(2)柘城发展依赖于人才队伍建设。我们不但要大批培养和引进人才,还要用科学的管理经营和使用人才,用优越的政策和环境吸引人才,让人才有用武之地。

(3)科技创新是地方发展的支撑。柘城县相继荣获“全省最具产业竞争力集聚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省产业集聚建设十快县”等称号,依赖于一批青年科技人才。无论是政府的宏观指

导还是企业的经营管理,都要不拘一格使用人才,重视发挥青年科技人才的骨干作用,为他们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激励更多年富力强、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的人才投身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火热的实践当中。

(4)柘城腾飞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不能不振兴教育。引进人才固然可以解燃眉之急,培养大批本土人才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办学条件得到了改善,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可是,老百姓评价名校的标准不是楼盖得有多高,而是教育工作者水平有多高。我们的校长队伍官本位思想还比较严重,离教育家办学的目标还有不短的距离。教师编制表面充足,年龄结构、学科结构和知识结构还不尽合理。

10.拔尖人才表彰会议领导讲话 篇十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全县第三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表彰会议,这在我县进入新世纪以来还是第一次,也是我县人才工作中的一件大事。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县委十届二次全会精神,表彰广大专业技术人才在推动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做出的贡献,促进我县人才资源开发,为实现我县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借此机会,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受到表彰的19位同志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敬意!

近年来,我县确立和实施了“工业立县”战略,通过提升工业化,加快城市化,带动农业产业化,经济社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多项经济指标连年居全市前列。在实施这一战略过程中,我县专业人才队伍也不断得到壮大,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次受表彰的19名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就是众多专业技术人才中的优秀代表。刚才,几位受表彰的同志作了发言,他们围绕我县“工业立县”战略和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目标,从自身的岗位实际出发,讲了意见,谈了打算,也提出了建议,都说得很好。我们也要根据大家意见,及时研究新情况,认真总结新经验?html> />-->

上一篇:元旦里的一件事作文下一篇:三年级奥数平均数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