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革命十年教案(14篇)
1.文化大革命十年教案 篇一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教学反思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是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的第三课的内容,本课对“文革”性质的把握是理解历史事件及历史现象的突破口,为了让学生理解“文革”实质,我对探索中的两次失误进行复习,让学生了解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性,使学生明白党的工作应作出调整。
关于这段历史,学生并不熟悉,而且知识头绪多而且杂,学习起来很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向学生介绍有关历史背景。当时,苏联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即修正主义,用资本主义思想否定社会主义思想,毛泽东错误地估计了国内形式,认为阶级斗争凌驾于经济建设之上,错误的发动了进行“文革”的决定。矛头直指进行经济建设的刘少奇、邓小平身上,路线本身是错误的,再贯彻执行更是错上加错。
教学中注重理清知识线索,提纲挈领,梳理知识脉络。文革开始的标志是成立的“中央文革小组”,它凌驾于人民代表大会之上,严重践踏民主和法制,“砸烂公检法”,踢开党委闹革命”,错误的路线加之错误的人来执行,必然导致错误结果的出现:“打倒一切,全面内战”,掀起夺权风暴。老一辈革命家不能也不会坐视不管,出现了“二月抗争”,反被污蔑为“二月逆流”,同时在“文革”中形成了两个互相勾结的反党反人民的集团,两个反革命集团的活动解释了这次运动的性质。特别是介绍林彪、江青的特殊身份的介绍,有助于对文革性质的理解。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粉碎标志着文革的结束。这样使“文革”形成了一定脉络,有助于学生理解。
鼓励学生扩展思维,学生也提出一些个性鲜明的问题:(1)什么是修正主义?回答:“是用资本主义思想否定社会主义思想”。(2)毛泽东对“文革”成员的看法、态度?回答:“毛主席认为阶级斗争凌驾于一切事物之上,抹杀了人民的作用,利用„文革小组‟成员打击所谓的„走资派‟,毛泽东很重视阶级斗争,所以„文革小组‟权利很大。是文革变成了一次夺权运动。
(3)四五运动的历史意义?回答:悼念周恩来,反对„四人帮‟,为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
这样 学生对于“文革”这段历史有了一些认识,经过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用具体史实来显示“文革”对社会生产的破坏,对法治的践踏,这样学生用认识的观点学习历史,认识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的失误以及危害。为下一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文化大革命十年教案 篇二
关键词:文化周末,公共文化,建设
“文化周末”系列工程是莞城区委区政府实施“文化莞城”发展战略、创新落实文化惠民政策而创办的、一系列公益性、文化活动,是构建莞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举措。基于此,莞城区设立了“文化周末工程办”作为内设的机关办公室,专门负责文化周末系列工程的组织、策划和运营,通过统一标识、统一名称、注册商标来树立形象,开始全面打造“文化周末”品牌。
一、“文化周末”系列工程的特点
(一)项目形式丰富,追求品位品质
十年前东莞的高雅艺术演出或讲座并不多,通常在一个短时间内集中演出几场,并未形成系统化运作。文化周末从设立之初的定位就是针对原来文化活动项目的被动性、随意性、零散性的问题,打造全方位、立体式、全民参与的文化体验。
1. 文化周末晚会
艺术表演形式非常丰富,它将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各种艺术形式搬上舞台,每年演出48场以上,精品场次不少于12场。同时,我们还整合本土艺术资源,每年拿出不少于总场次20%的演出量,策划主题性强的演出专场。我们邀请了盛中国、马季、刘诗昆、李谷一、安德鲁.杨等艺术大家以高雅艺术剧场演出+现场讲解为创新点,改变了传统公共文化服务的单调、乏味、水平低下的模式,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和档次。
2. 文化周末大讲坛
致力于公共文化服务的精品化探索,以名人名家讲座+观众互动对话的方式为亮点打造品牌,通过与南方报业集团、中山大学以及港台的文化名人合作,相继推出“华语之巅”“汇峰禅生活”等系列讲坛,汇聚了两岸三地文化艺术界的名人大家,分别邀请过莫言、王蒙、贾平凹、余华、王安忆、余光中、傅佩荣等国内知名文化名家做客大讲坛,传播文化经典,让东莞市民能借助这一平台与名人大家结缘。
3. 文化周末少年合唱团
为提升青少年的艺术素养和满足广大群众对高素质文化培训的强烈要求,文化周末实施了文化基础工程,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文化周末少年合唱团。合唱团自2005年9月成立至今,每周六培训,招收具有艺术潜质的小学生,聘请国内顶尖的专业老师授课,坚持将培养团员优良的品德作为团队发展的重心。
(二)重视品牌打造与传播推广
文化周末从建立之初就很重视品牌和传播,为了增加辨识度,我们不单只设计了标识,还有一句口号就是“一直和大家在一起”,这句话的有三层意思:一是指文化与市民大家在一起,二是市民与文化艺术大家在一起,今年我们有更深一层的期望,就是希望参加过文化周末活动之后而走出一个未来的大家。
(三)活动项目持续常态化开展,以及平台化拓展
自2005年4月启动以来,文化周末已经走过11个年头,持续不断地为东莞市民提供丰富多样高质优质的文化活动和文化体验。截至目前,文化周末晚会坚持每周六晚演出共举办540多期,累计演出近600场,受惠人次超50万;文化周末大讲坛每月一场共举办78场,现场观众3.5万人次;文化周末报每周一期共发行480期,累计发行近1000万份;文化周末杂志每月一期共发行127期,累计59万册;文化周末少年合唱团每周六授课共开展1500节合唱培训课,培养了2000余名团员。
二、文化周末发挥的作用和效应
(一)培育了市民的艺术素养
文化周末自2005年创立以来,致力于为不同社会背景和年龄层次的人提供多样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涵括了文化启蒙、艺术欣赏、文化研究、文化培训、文化消费等各个领域,既有“阳春白雪”又有“下里巴人”,让不同兴趣的人都能在文化周末找到合适的文化需求。由于我们坚持“赏学并重”特色,确立了“表演+鉴赏+讲解+互动”的演出形式;倡导了“寓学习于艺术欣赏”的理念,使市民在艺术享受的过程中审视和感化自我。
(二)提升了东莞城市形象
“文化周末”每期活动总有一批“铁杆粉丝”通过电话、微博、微信等各种渠道抢票及排队等候,每期也总能碰到慕名而来的新观众,参加文化周末的活动已经成为东莞市民一种文化习惯,也成为了新老莞人心目中的固有品牌,成为了代表东莞文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特别是近几年来,在我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中,经常有来自各地的参观考察团来莞城交流文化周末项目,感受文化周末的魅力,文化周末提升了东莞对外宣传力,传播了东莞正能量。
(三)“文化周末”开启了“文化莞城”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的新篇章
“文化周末”是在莞城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的基础上进行创造的,它的成功创办,催生了2007年“文化莞城”发展战略的定位,带动了莞城整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水平的发展。2008年,莞城美术馆、莞城图书馆相继开馆,分别定位为专业化、特色化的高标准办馆方针,以镇街一级的小场馆办成享誉全国的专业特色馆。莞城美术馆策划举办的展览和公共教育活动多次获得国家文化部或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的奖项,并于今年2月成功承办了2014年度全国美术馆年会。
(四)“文化周末”推动了莞城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
“文化周末”系列工程打造十年,不仅成功塑造了莞城的文化名片,突显了莞城的文化氛围和优势,同时,也推动了莞城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据统计,从2005年至今,莞城文化企业从200多家增加到450多家,新增4个大型文化产业园区,1个文化产业基地、9家大型文化企业,4家民办博物馆、100多家文化设计企业,业态涵盖了艺术品交易、文化传播、影视制作等等,虽然目前相对来讲是星星之火,但让我们看到了文化产业的集群在莞城发展越来越蓬勃。
三、结语
文化周末十年,是莞城公共文化服务高标准起步及创新发展的十年。面对未来,我们的目标和愿景是希望文化周末能成为东莞这座城市的一盏灯,一盏能带领市民欣赏美好文化的灯,一盏能照亮每个市民美丽心灵的灯。
参考文献
[1]夏洁秋.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路径探索——以上海为例[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12).
3.东盟四十年:孕育“合”文化 篇三
翟 崑zhaikun@yahoo.com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东南亚及大洋洲研究室主任
几年前,我在《世界知识》的专栏里倡议搞个“亚洲合作贡献奖”,纪念那些为亚洲合作、亚洲振兴而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国家、个人等。
时值东盟成立四十周年之际,我认为应该颁发给东盟一个“合”文化奖。
获奖理由:正如东盟在1967年8月8日成立时所期望的那样:经过四十年的创意经营,如今的东南亚地区的确在走向和平、稳定、繁荣,并从某种程度上带动了东亚的复兴,亚洲的振兴。
最让人诧异的地方在于:地理上破碎、历史上陌生、气质上多元、权力上弱小的东南亚,反倒孕育了一个日益走向整体性的东盟。是什么把这些散落在山河岛屿中的国家黏合在一起?是什么又给予这个组织以趋利避害、与时俱进的动力?
我想,正如中国认为“和”文化是其自身传统一样,东盟40年的发展也正在塑造一种“合”文化。
要理解东盟的“合”文化,还是先考察一下东盟四十年的发展脉络吧。
应势第一。东盟组织的发展壮大是充分适应世界、地区和自身形势变化的结果。
集聚第二。东盟国家为实现从边缘走向中心的梦想,从最简单的经济合作开始,再到成立东盟自贸区,又决定建立经济共同体。
消弭第三。东盟国家之间虽然新老矛盾层出不穷,但却能消弭分歧,拉动合作的政治意愿,推动东盟一体化进程不断发展。
克险第四。东盟国家面对风险世界,从增强自身抵御力,到增强地区抵御力,再到建立地区安全架构,又致力于建设安全共同体。
宽容第五。东南亚地区最突出的特质是多样化,然而比起世界其他文化多元的地区,东南亚却相对和谐,东盟致力于建设社会文化共同体。
捭阖第六。东盟国家以地区整体的力量,周旋于大国之间,发挥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创导第七。东盟创建和主导了东亚地区合作,打破了地区合作的欧盟模式。
远见第八。东盟国家那些具有远见卓识的领袖们,总是在关键时刻推动东盟进程。
演化第九。东盟一体化的历程演绎着东南亚地区主义的动态发展变化,过去的理论不能解释未来的东盟,实践永远走在最前面。
九大脉络之中,无不隐含着“合”的内核。这是东盟的特质。
东盟的“合”文化,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合作文化。
东盟的“合”,既是目的,又是手段。
东盟的“合”体现着解决矛盾的智慧:
在战争与和平之间:东盟选择了化合;
在强权与弱小之间:东盟选择了联合;
在共识与分歧之间:东盟选择了弥合;
在多样与单一之间:东盟选择了融合;
在边缘与中心之间:东盟选择了聚合;
在竞争与合作之间:东盟选择了竞合;
在挑战与机遇之间:东盟选择了迎合;
在陌生与熟悉之间:东盟选择了磨合;
在过去与未来之间:东盟选择了整合。
4.文化大革命十年教案 篇四
作为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所有的进步和问题都会在文化和教育事业中得到反映,急功近利和快餐文化的泛滥、应试教育和陈旧理念的影响,会使所有具有人文精神和长远目标的理想追求如逆水行舟般艰辛,但即使这样,少儿美术依旧是硕果那一世小说网 http://累累。
1999年教育部规定:美术作为人文学科,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心智开发、真、善、美的启迪和参与全面素质的培养。此后,少儿美术教育的理念、方向和教学成果都有了质的提升,社会各界也逐渐改变观念,给予艺术教育改革以更多的认同和支持。
但是,少儿美术教育的改革之路仍是“任重道远”。
我认为在面临的诸多问题中,观念更新、方向把握仍是重中之重。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国际视野的开拓方面,应该得到进一步提高。
我们曾有一个少儿水墨巡展团到欧洲作交流和展示,所到之处,各国师生无不为中国少儿水墨画的童趣和神韵所倾倒,也引发了西方孩子了解中国的浓厚兴趣,而巡展团孩子们的自豪感中也有了祖国传统文化的沉甸甸的分量。但是,目前我们大部分中小学的中国画教学,还未能按课改要求加以普及,在很多重要的少儿美术比赛中,我们找不到几幅既富创意又有中国绘画语言特色的作品,这是一个很值得重视的问题。
在几乎所有知识技能都可以数字化一体化的当下,只有植根民族、积淀深厚的文化艺术传统无法替代。中国传统绘画、书法的历史渊源,艺术语言、文化品质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它的笔墨技法等相比素描、色彩等外来基础造型学科也更具东方文化的特质。因此,研究如何在美术课中用先进的教学理念诠释传统精神,探索中国独特的基础教学方法,让广大学生(不只是未来的美术家,也包括未来的企业家、科学家、政治家及各种岗位的中国公民)能自然地亲近传统血脉,提高审美修养,体验心性陶冶,是具有传承和开拓的双重使命。虽然中国经济地位在世界已举足轻重,但文化软实力至今仍需提升,只有在教育战线重视本土优秀文化的弘扬和拓展,才能以自己的独特性丰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才能在文化上也享有和世界平等交流的地位。
孩子将来创造的世界,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今天如何认知世界。在这里,美术的“美”不再是表面的光鲜漂亮,而是真正的内心大美、大爱的开掘。经过非典和汶川大地震,对人文关怀我们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总体来看,在美术教育领域还有很大的空间期待我们的努力。
中国少儿美术事业发展至今,已经具有足够的实力和经验,已经锻炼出一支不辱使命的优秀的教师队伍,我们可以相信这一美丽的事业将会随着社会的进步得以蓬勃发展,不仅为中国、也为世界的文明进程作出更大的贡献!
5.文化大革命十年教案 篇五
方岩
教学目标: 1、熟悉课文内容,理解作者以贺年画组织材料的独特之处及作用。2、体会本文题目《三十年的重量》的含义。3、体会作者的感情及表达感情的方式,体会作者用语的深刻性。
教学重点 熟悉课文内容,理解三十年的重量的含义,分析体会作者的语言特征。
教学难点: 分析体会作者的感情及表达感情的方式,体会作者用语的深刻性。
教学方法: 讨论 质疑法
课 型: 精讲课
教学仪器: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常规训练
二、导入三、熟悉课文内容板书
三、结设疑
四、作业板书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分析课文
三、学生质疑问答
四、作业
第一课时:熟悉课文内容,把握住此文的线索及作者根据线索组织材料的的独特之处
1、背诵诗歌
2、默写诗歌 一看到这个题目在我们心里就会产生许多疑问,“三十年”是个时间名词,它为什么会有重量呢?三十年的重量到底有多少?这些疑问只有在我们仔细地研读课文后才能得到解决。现在就让我们来学习这篇由当代著名学者型散文家、文艺理论家余秋雨写的散文《三十年的重量》,此文出自于他的散文集《文化苦旅》,他除了此书以外,还有《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和《千年一叹》三本散文集(同时向学生展示这四本书)。他的散文集可以说是两三年前非常畅销的书,他探讨着文化问题,行走在文化中间,而且在以一种独特的角度思考着中国的、世界的文化现象,他的文章在大学校园中掀起了一股又一股的反思文化现象的`热浪。(此段文字旨在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可以说也可以不说。)
1、教师范读课文一遍,在老师读课文的过程中,请大家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回答:(抓住文章中的人物关系及主要事件)我和我的同学在三十年中两次送贺年片(画)给我们中学时的语文老师穆尼老师。
明确:A、(这篇文章的线索是什么?)送贺年片是这篇文章的线索。
B、(围绕着送贺年片作者都写了哪些内容?)
(1) 在年末三十年前的中学语文老师穆尼打电话让我们再送他一张贺年片作为自己晚年的珍藏(1-3自然段)
(2) 我回忆起三十年前的生活及在大年初一给老师送贺年片。(4--6自然段)
(3) 我和同学为老师再送上我们亲手画的书画。(第7自然段)C、(三十年前我们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情给老师送贺年片的呢?)三十年前我们是怀着一种极其虔诚、崇敬、单纯到有些敬畏的感情给老师送上我们自己画写的贺年卡。(文章在哪一段的哪些词语可以体现出他们的这种感情?)第5自然段。“凑几张白纸”“成群结队地一家家徒步送”“捧上”“嗫嚅”“走得浑身冒汗”“朝拜者”。D、(三十年后我们又是如何对待穆尼老师的要求的呢?表现出我们的什么感情?)学生齐读第七自然段。 文章的第七自然段中加点的字体现出了我们如何对待老师的要求:高度重视、毫不拖延、一丝不苟。三十年过去了,但我们对老师的赤诚之心丝毫未变。三十年了,我们送贺年片的行为相同吗?如果有不同有哪些不同呢?1、熟读课文1-3遍,复习文章中重点字词的书写及意义。
2、自己先熟读课文的最后三段,争取背下来。三十年的重量 余秋雨 (当代散文家、文艺理论家) 线索:送贺年片 内容:老师要贺年片 回忆送贺年片 再次送贺年画教学要点:理解文章题目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感情,理解作者的希望
1、听写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及解释
2、复习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及上节课的分析思考:三十年了,我们送贺年片的行为相同吗?如果有不同有哪些不同哪些相同?前 三十年 后我们主动送贺年片 应老师的要求再送贺年画 我们虔诚、单纯、尊师 一丝不苟、高度重视、赤诚 老师学问广博、人格高尚 老师诚恳提出要求 师生之情不变(板书)总结:三十年过去了,从表面上来看,我们的行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也发生了许多的变化,我“重要”的“几乎能从报纸的新闻上排出最近的日程表”,曹齐也“已是一位知名的书画家,在一家美术出版社供职”,但是我们对老师的感情不变。(文章哪些文句可以体现出我们对老师的感情不变?)
(1) 我不由自主地握着话筒站起身来 对老师的敬重之情仍未改变
(2) 放下电话,我立即断定,这将是我繁忙的岁末活动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把为老师做事看作最重要的事体现着学生对老师的敬重及对自己的定位。
(3) 第7自然段 诚挚、认真、尊敬老师的表现1、根据以上分析,你认为《三十年的重量》这个题目应该怎样理解?三十年的重量并非是指贺年卡的重量,而是指至诚的人间真情。(如果学生认为是指至诚的师生之情,直接导入对文章第8、9、10三段的理解,最后明确。
具体来说:(1)一起来读一遍这三段文字,体会作者所写的是否单纯就是指一种感情? 不是。从文章的主体来看作者确实表现的是师生之情穿越了三十年的岁月,仍然让他感到了这种感情,但是,从文章的最后一段所反映的内容来看,是人间的真情都具有这样的效果。(2)让学生谈谈自己是怎样理解文章的最后一段的,并从中得到了哪些启发? 永恒不是指某件事或某个物,而是指我们奉献给师长、朋友、同学乃至社会的至诚之情。)(如果学生回答的是“至诚的人间真情”那就请学生解释为什么。)
2、分析文中重点句:(1)“我只感到浑身空荡荡、虚飘飘。”为什么?怎样理解作者的这种感觉?(2)“放下电话,我立即断定,这将是我繁忙的岁末活动中最有意义的一件事。”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文中哪句话指出了这件事“最有意义”的原因?承上启下的过渡段,引出30年前后两次给老师赠送贺年画的事件,并点出了此事的重要性,体现了文章的思想意义。“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能超拔烦嚣,感悟到某种跨越时空的人间真情”点明了“最有意义”的原因。(3)“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能超拔烦嚣,感悟到某种跨越时空的人间真情。” 句中“这种情况”指代什么?“烦嚣”怎样理解?“人间之情”指什么?“这种情况”指抛开一切名号、头衔,以学生的身份,以赤忱之心为老师执笔绘画,为老师做一点事,尽一点力。“烦嚣”原指(声音)嘈杂扰人,在文中指那些社会活动,虽冠冕堂皇但却让人感到空荡荡、虚飘飘的。“人间之情”在文中指抛开虚浮的名分后,纯净真挚的师生情。5分钟,学生质疑问答。
1、背诵课文2、完成练习册及课后第二题
注:板书同前,课后记附后。
6.文化大革命十年教案 篇六
2012年7月底八月初,围绕着国酒茅台商标注册初步通过审定话题,国内白酒行业选起了一场抵制茅台申请国酒茅台商标的运动,首先是以汾酒为首的公然提出异议,行业专家也纷纷就这次申请国酒茅台商标做出回应,认为茅台有悖于国家商标法并且不利益行业竞争。其次以川酒为核心的企业,则匆匆召开了高层闭门会议,以寻找更好的办法应对茅台申请国酒茅台商标的问题。事实上,回购头来看看整个中国白酒黄金十年,我们不难发现,从2000以来,中国白酒经历了高速发展的十年,这十年里中国白酒走出了一条璀璨的道路,产品从低端到高端、竞争从低级到高级转变、品牌从区域到全国越位:水井坊、洋河等,一系列白酒获得了升级。在这十年里,品牌的文化和历史,成为了营销的主旋律。
可以说正因为白酒企业纷纷以文化图为的方式,使得市场竞争的层次越来越高,以至于从白酒行业最初的寻找品牌历史底蕴的文化营销,向更高层次的消费文化营销角度发展,再到后来的以国家为高度的品牌文化竞争发展,所以才有了今天关于国酒茅台商标的争议。过去10年来,中国白酒产业可以说是把文化营销发挥到了极致,大致发展成了以下三种文化营销的样板:
历史文化营销:以水井坊为首的白酒品牌对历史文化的挖掘,开创了中国白酒企业历史文化营销的潮流,在这种历史文化营销的运作下,全中国白酒浮现出了各种白酒历史文化牌,如剑南春的盛唐文化、五粮液的明代文化、西风的商周文化„„,将原本历史并不长久的白酒文化,顺间上溯到了几千年。
水井坊的元明清文化打造,使得全兴从一个低端品牌实现了向高端的跨越,并且一度成为中国高端白酒的风向标,现在则被国际奢侈品巨头帝亚吉欧成功收购,成为进驻伦敦市场的中国高端白酒品牌。
个性文化营销:以金六福为首的对品牌本身文化烙印提炼的潮流下,孔府家的儒文化、洋河的蓝色文化、舍得酒的舍得文化、蒙古王的草原文化„„众多白酒品牌,纷纷通过各种形式和手段,推动了中国白酒文化营销的潮流。
金六福,“福”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点之一。自从有阶级压迫以来,劳苦大众就把“幸福”当成了最基本的精神追求之一,而这种简单的追求却常常要付出毕生的努力和惨重的代价,于是人们也最珍惜得之不易的幸福,对亲友最深情的表达也是祝“福”。“福”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依然被人们所追求。金六福准确的把握了这一深层的民族情感,并把它建立在酒文化上。“福”文化营销使得金六福在2011年进入“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品牌价值为92.86亿。
国家文化营销:以国窖1573的国宝国家地位的文化营销,开创了中国国字文化营销的潮流,比如说汾酒国藏汾酒、西风的国脉凤香、扳倒井的国井、五粮液的国五液、洋河的中国梦„„,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大家都来把国光沾。以国字地位文化营销潮流下,企业纷纷占领行业的高度,中国非物质文化一场、中华老字号等系列背书成为了这个时候的法宝。
因为这样地国字营销氛围,很多企业被迫进行国字化应战,包括早已有国酒之称的茅台,最后也被迫以国酒赋予品牌荣耀,在文化上来继续巩固茅台作为国酒的地位。
众多白酒文化营销也取得了不凡的收获,在这种历史文化营销中,中国白酒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却经过10年的发展,目前的中国白酒文化营销越来越浮躁和孵化,大多数企业往往以传说当历史,以表达自己品牌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在实际酒文化营销中出现了很多拉郎配文化、捆绑文化、浮躁文化、快餐文化现象,没有搞清楚什么是酒文化,什么是酒文化营销力量,没有弄清楚酒文化的本体文化精髓和衍生文化内容。目前白酒文化营销呈现出来的是,品牌形象的同质化、产品的雷同化;带来的是市场垂暮的形象和气质、历史的虚假化。你300年历史,我500年历史,他1000年历史„„大家可谓无所不用其极,只要能够靠边的文人都想尽办法断章取义与品牌关联起来,在这种营销氛围下,白酒文化牌让你根本无法辨别真假,而且以中国白酒的历史来说,绝大多数品牌都无法找到根源,稍微遇到专家和懂行的,都知道那些文化是站不住脚跟的。
酒文化本质上是一种消费文化,是建立在消费观念和消费形态上的一种意识行为和表现,实际上,在中国很多消费者的认识水平中,还远没有达到品牌消费意识和品牌文化消费意识的水平阶段,仅仅只是跟风顺应潮流而已。未来白酒文化营销和推动中国白酒繁荣的,一定是文化的回归,首先找到真正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文化基因,其次从消费者出发,找到感动消费者的文化,并且发扬广大。著名白酒专家沈怡方认为,中国白酒企业对文化和品牌的塑造应该从“厚古薄今”向“厚今薄古”转变。对于白酒行业来说,研究古代的历史文化再多,如果跟现代生活挂不上钩,也没有任何意义。在这样同质化、空洞化和古董化的文化营销下,白酒企业其实更需要现代化的价值观,更需要与当下社会主流人群和主流价值观对接,抓住时代的潮流,才能让品牌跟上时代的步伐,始终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站在一起,才能不会被时代所抛弃。不管是茅台、五粮液,他们的成功其实在某种意义上都是与当时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对接的。所以要想实现品牌文化营销的升级,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突破。
1、与目标消费者共鸣:那些讲究品质和与消费者沟通的品牌,在这种混乱和浮躁的品牌历史文化营销下,形象变得更加鲜明和有力,以洋河蓝色经典为例,在色彩和情怀的引领下,洋河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璀璨品牌发展道路,这种不以文化为营销导向,从消费者和市场出发的差异化品牌营销,才使得洋河迅速在同质化的文化营销中,变得更加突出瞩目。而之后的山东景芝酒,虽然也有很好的历史文化,但是却只传播芝麻香型,这样以产品为原点的差异化传播和推广,让景芝变得更加标新立异。再比如说低端酒老村长只诉求消费者心态“简单快乐”,还有龙江花园诉求爽朗型白酒,以及小刀凸现的求醉心态,北京红星新的品牌定位“品不够的京味,喝不够的红星”,从目前这些二线品牌来看,从消费者出发,找到感动消费者的文化,也是一种差异化的表现。
2、与主流价值观同步:继茅台、五粮液之后,最成功的品牌当属洋河蓝色经典。很多人都在分析洋河蓝色经典为什么能够成功,其实细心的消费者不难发现,洋河的兴起是随着中国公务员群体的兴起而兴起的,洋河巧妙地抓住了这一市场机会,推出了务实的政务商务高端白酒市场,并且洋河蓝色经典在2011年发动切片《建党大业》及航母出海的一系列民族梦想广告运动,将蓝色经典品牌的价值与国家的主流价值观进行了很好的衔接,使得“洋河蓝色经典”的品牌形象有了很好的提升。除了找到真正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文化外,从消费者出发,找到感动消费者的文化也是未来白酒文化营销的回归。在没有文化依托下,这些白酒品牌反而打动了很多消费者,让消费者找到了真正品牌的感觉。
中国白酒的格局纷繁复杂,弹指间,十年已过,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已经满载而归,跟随者吃残羹冷炙,盲从者竹篮打水。要看到未来的趋势并进行白酒文化营销的回归、制定适合自己的策略,才可以稳中求发展。
7.江苏文化站建设的十年之痛 篇七
关键词:文化站,运行机制
文化站是国家政府在乡镇一级设立的唯一的群众文化事业机构, 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层节, 也是当地群众文化活动的中心场所。在计划经济时代, 文化站曾经是很多人求知、求乐的摇篮, 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 广大农村先后掀起了小城镇建设和乡镇合并的热潮, 昔日红火的乡镇文化站在改革的阵痛中逐渐被边缘化, 文化站阵地严重流失, 乡镇文化工作者沦为“边缘人”, 遗留了不少历史问题, 如文化站长的身份问题、农村电影放映员的待遇问题, 现在依然让各级政府感到头疼。
97--99年, 针对农村文化建设滑坡、文化站阵地流失严重的现象, 江苏省文化厅采取资金补贴的办法, 首次在全省范围内掀起了文化站建设的高潮, 经过三年的努力, 全省基层文化站设施得到明显加强。但好景不长, 文化站再度出现严重流失。以连云港为例, 至2004年底, 全市87个乡镇中无房或不达标文化站已超过半数以上。时隔10年之后的2006年, 文化厅再次在全省范围内掀起乡镇文化站达标建设工程, 扶持力度、建设标准均超过10年前, 并计划用三年的时间实现全省所有乡镇建有达标文化站的目标。目前, 这个任务已基本完成。省文化厅在加强文化站建设的同时, 还提出了“按照确保文化站公益性的基本属性、引入竞争机制和进行市场化运作的要求, 分别采用公有民营制、股份合作制、目标责任制等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1) , 并成为全国同行学习的榜样。但从我省特别是苏北地区文化站运行的实际情况看, 形势依然不容乐观。除了苏南一部分文化站运作较好以外, 更多的文化站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和底气敲响“丰收的锣鼓”, 鲜光的表面无法掩盖文化站内部设施空洞、人员配备不足、活动经费短缺的现实。在某种程度上,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文化站已普遍陷入了“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境地。
思考之一:转换身份, 让文化站在经营的理念中“活”起来
反思我省文化站建设的“十年之痛”, 既有农村自身的缺陷, 如乡镇党委政府对文化建设认识不到位和行政作为的疲软、农村文化资源的缺乏以及很多村庄青壮年外出打工形成的“空巢”等。但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文化供给主体的缺乏。主要表现为一是文化产品的提供者范围在不断缩小, 二是文化活动的管理者和组织者不到位。在计划经济时代, 无论是文化资源的配置还是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供给, 一律由政府包办, 为“农”服务是县级文化单位的主要任务。而今, 县文化馆、图书馆囿于他们自身发展的每况愈下, 加上文艺方向的偏移, 逐渐淡化了对乡镇文化服务的供给。各级不多的送文化下乡不过是蜻蜓点水, 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文化贫乏的问题。而作为乡镇文化站本身, 已也无力承担自我文化供给、实现良性循环的重任。
实践证明,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政府“包办”文化既包不了也办不好。目前, 虽然中央对乡镇文化站的运行模式尚没有出台权威的政策措施, 但我们对这个趋势应该有一个基本的判断, 即:文化站要突出重围, 必须借助外力, 努力寻求适合和接近各地文化发展水平的运行模式。如果说计划经济时代的文化站主要任务是以简单的文艺样式在满足农民基本文化娱乐过程中实现社会宣传教育的政治需要,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的文化需求开始由被动接受逐渐过渡到主动追求, 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这既符合文化的经济属性, 也给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和奠定了基础。因此, 融入经营理念, 不断创新文化站的运行机制, 是文化站改变现状、求得发展的根本出路。
“2007年1月2日, 宣城市首家民营文化站泾县昌桥乡孤峰文化站挂牌成立”。 (2) “2007年, 安徽毛集实验区焦岗乡曹集村村民贺文社、曹克雪夫妇, 投资20多万元, 在原曹集影剧院的基础上, 建起全省首家民办村级文化站。文化站的室内活动设施面积达1200平方米, 设有集文艺演出、电影放映、文体活动为一体的多功能大厅一个;有图书室、歌舞娱乐室、乒乓球室、台球室等活动室;有微机数十台, 将筹办村办“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项目;同时, 将以文化站为依托, 组建成立一两支民间艺术表演队和农村电影放映队。” (3) 民办文化站的兴起和国有企业改制的经验积累, 无疑为文化站的体制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笔者认为, 要让文化站真正活起来, 当务之急是转换文化站的“公办”身份, 即在保证文化站资产“公有”、规定文化站运行必须以“文”为主、体现公益性服务的前提下, 通过公开竞争、风险抵押等方式, 将文化站的“使用权”进行招租, 让文化能人用新办法、新机制来经营文化站, 并以此倡导各类民间力量兴办农村文化事业。
思考之二:转变职能, 把文化站的重心转移到“管”文化上来
关于实现从“办”文化到“管”文化转变的口号, 虽然在各地已经喊了很多年, 但即使在经济发展较快、各方面基础较好的城区, 实质性进展依然不快, 主要侧重于市场管理的加强, 文化艺术口依然是“办”、“管”纠缠不分。笔者认为, 其背后隐藏的深层次动因, 是一部分文化官员的政绩观使然, 因为“办”文化比“管”文化更容易出成绩, 并容易得到上级和群众的认同。从当下文化站发挥职能的实际来看, 即使是经济发达地区的文化站, 它们所能提供的文化服务, 与逐渐富起来的农民多样化的“海量”文化需求相比, 不过是杯水之薪。而更多的文化站只能在农民对文化包含期待的目光中兴叹。这样的现实和尴尬, 已经给文化站原有的职能定位打上了问号。另一方面, 蓬勃发展的民办文化已逐渐成为刺激和引领农村文化消费的主体, 迫切需要加强引导、扶持和管理。文化站传统意义上以收取管理费的名义向营业性演出团体或经营单位“敲两个小钱“的做法, 显然已经不合时宜。这是文化站转变职能的基础和必然要求。
转变文化站的职能, 必须改革文化站原有的模式。即在量力组织具有示范性、导向性文化活动的同时, 树立“大文化”理念, 将文化站的工作重点逐渐转移到“管文化”上来, 主要负责落实文化政策和决策、乡镇区域文化基础建设和宏观规划与控制, 文化设施设备的保护和管理、文化市场管理和文化遗产的保护、群众性文化活动的规范和审查等文化管理行为。在具体的运作模式上, 可参照北京部分地区的做法, 设立乡镇文化建设与管理委员会, 成员由乡镇党委、政府、人大、司法、财政等共同组成;下设专职办公室, 人员纳入公务员管理体系或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序列, 重新招揽一批懂文化, 善管理、会经营的复合型人才。同时结合各地经济发展状况、文化消费市场等实际, 以文化建设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和文化站的资源为依托, 创办相关文化产业实体, 培育和引导文化消费市场, 调节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配置。
思考之三:多管齐下, 为复苏新农村文化建设保驾护航
一是持续增加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 着力改善基础设施建设, 更多购买公益性文化项目和文化服务, 突出推进以普及网络服务为主体的共享工程建设。二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 按照城乡统筹发展、资源向农村倾斜的原则, 继续深入开展“三送工程”和“三下乡”活动, 重点配送农民读得懂、用得上、学得来的各类图书, 重点组织开展农民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符合农村实际和农民口味的文化活动。同时利用各种机会和手段, 不断加强对基层文艺骨干和社会文艺团体的技能辅导和业务指导。三是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和管理办法, 进一步加强对农村文化市场的管理, 保护正在成长中的农村民办文化, 鼓励本土各种力量参与兴办各类文化团体, 并积极引导城市文化机构到农村拓展文化服务。四是加强农村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在保护过程中, 注重选择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或民族特点、群众基础较为广泛的传统项目进行挖掘、打造, 让村民在享受草根文化的过程中认识身边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不断增强本土的归属感以及建设家乡的自豪感和信心。四是加强组织领导。把农村文化建设真正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纳入财政支出预算, 纳入扶贫攻坚计划, 纳入干部晋升考核指标, 确保农村文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地方党委和政府, 既要贯彻落实中央对发展农村文化建设所出台的一些优惠政策, 又要结合本地实际, 制定出一些相配套的优惠政策, 切实有效地推进农村文化建设, 保证农民真正得到文化上的实惠。
当前, 江苏经济社会的发展已进入建设文化强省、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如何让更多的文化站真正“站”起来“活”起来, 已成为摆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文化部门面前一个十分迫切的课题。各级政府部门若是依然不敢接招, 我省下决心、大投入建造的那么多文化站, 它的使命将过早地终结在官员剪裁、媒体报道和材料总结中, 文化站还有可能出现再度流失的“十年之痛”。
参考文献
[1]《江苏省乡镇文化站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2]合肥报业网-江淮晨报
8.家宴六十年“年夜饭”的文化变迁 篇八
家人团聚最重要的标志,就是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一顿除夕夜的晚饭,这顿饭被称作“团圆饭”。在古代,人们认为年夜饭还有逐疫、驱邪、健身的作用。因此,年夜饭的特点是全家大团圆的宴会,无论男女老幼都要参加,为了这个团圆,外出的家人都要赶在除夕前返回家来,如果没能及时赶回来,餐桌上要给未归人留一个空位,摆一双筷,表示全家团聚。
大年三十的那顿年夜饭是一年的最后一餐,我们的祖先非常之珍视,丰盛又烹饪精细而外,务必家人团聚而食,南北朝时业已传承成俗。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有载:“岁暮,家家具肴,诣守岁之屋,以迎新年,相聚酣饮。”
不同年代,人们对食物的要求也不一样,甚至说包容度和接受度不一样。春节这样的传统节日,即使在最困难的年代里中国人仍是隆重对待的。头30年,人们用胃吃饭,吃饱就好:后20年,人们用舌头吃饭,美味就好:近10年,人们的身心都在吃饭,健康最重要。
建国初期,生产力水平不高,我国粮食短缺,物资供应紧张。中央政务院于1953年10月发布命令:全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采取凭证定量售粮办法,需要用票证限制人们的购买力。粮票出现了,在票证盛行的年代,也是物质短缺的时代,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人们才能凭票购买一些糕点糖果、干货果品,而且分量都极少。
1950年代,每当过年,几斤肉就能使全家人快活地吃几天。如何使那几斤肉发挥最大的功效,不至于一顿就被全家“疯抢”成了主妇们的首要解决的问题。切碎——越碎越好然后做成各种食物的配料。绝对不能做一盘子都是肉的菜肴,否则每人只能吃一块,咽到肚子里都没来得及品尝出是什么滋味。
1960年代,春节最大的好处是“解馋”。每到春节北京居民每人多给半斤油、半斤肉,每户的购货本上还能多二斤富强粉、一斤黄豆、二斤绿豆、几斤小站稻和五斤鱼。如何以各种烹饪方式使食物在过年的一日三餐中华丽丽地粉墨登场,并且还要色香味全,全凭主妇们巧心思腾挪。
1970年代,春节期间“粮、油、肉、蛋、水果、茶叶供应充足,市场上还出现了如黄瓜、西红柿、豆角等一些夏令蔬菜”。情况似乎一年比一年好,1971年,肉、鱼、蛋、糖、奶粉的种类、数量也比前一年同期有所增加,各种鲜菜、糕点、干鲜果品供应充足。1972年还增加了广东、湖南、四川的腊肉、香肠以及山鸡、野兔等野味,活鸡、活鸭、活鱼、活鸟等大量上市,菜市场不仅供应北方蔬菜还供应南方蔬菜。当时,吃上的消费占国人收入的大部分,为了获得丰盛年饭,人们必须付出“起早贪黑”的代价。越往后,食品种类越多。1976年以后庙会恢复了,传统小吃也陆续恢复,这引发了北京人的巨大热情。关于吃,在1979年看到的可能是报纸上最为丰盛的纪录,时鲜多了春节市场上有金浆、西泉、潞泉白酒投放市场,大核桃巧克力、话梅糖等恢复生产蛋香饼干、香酥饼干、特制蛋糕、巧克力糖等11种新产品安排生产供应。1970年代的年饭呈现由贫乏走向丰富,由肠胃单调到饕餮大开的改变一食的复归可以说是经济复苏的一个信号。
进入80年代,生活就逐渐好些了食品开始敞开供应。1980年,由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北京分公司试制的猪肉白菜馅速冻饺子开始在东单等六大菜市场出售。1981年,北京居民春节每户供应4~8元一斤的花茶二两,大料、黄花、木耳各一包,大白菜20斤一斤粮票豆腐及一斤粮票豆制品。部分小吃店增添了平时不供应的“蜜三刀”等小吃。1983年,春节所在的二月份城镇居民每人供应富强粉三斤、小杂豆一斤、江米一斤、花生油4两、香油一两、花生半斤、瓜子三两、麻酱一两、鱼两斤(定量内每人保证半斤黄鱼)。1984年,全市11个副食店出售不凭本豆腐。1985年,低度酒、补酒热销。1989年,26种调味品、14种豆制品、35种酱菜大展销,北京人过年再不为米、面、鱼、肉奔忙了俗话说,过年过在嘴上。生活在80年代的人们,饭桌日渐丰富起来,开始是定量供应的品种增加,接着是集贸市场恢复。1990年代以来,粮食供求走向市场,粮票消亡成为历史的必然。1993年5月,北京最后停止使用粮票,粮票全面退出历史舞台。一些象征短缺经济的布票、油票、肉票、豆腐票,也相继退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如今这些时代象征已经成为收藏家手里的珍品。随着时代发展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年夜饭餐桌也逐渐起了变化。90年代中后期,海鲜成为年夜饭中的重头戏。
21世纪,人们越来越追求健康生活,一些高脂肪高胆固醇的菜都从日常餐桌上撤了下来,追求色香味形,讲究营养的科学搭配,已是春节餐饮的新时尚。节日就餐大鱼大肉的时代已过去,现代人饮食崇尚绿色,注重健康。
食材的新鲜程度、食材生长过程中是否受到污染、食材的口味是否纯正,这一切内在的因素都宣示着食材身价的尊贵。全球化背景下的年夜饭菜肴不断创新、烹饪灵感不断碰撞,使做法不断改良。任何舶来材料都能被以中国人接受的方式烹饪成融合中国口味的美味。法国的鹅肝也许被制成卤水或是酱炒:日本的和牛也许红烧更入味:挪威的三文鱼冬天生吃有点寒胃,纵然肉质鲜美入口即化,或许还是油焖会更符合中国人的传统饮食观念……
不过回归“年夜饭”文化的传统上,甚至放眼全球饮食文化,最令我们难以忘怀的其实是“妈妈的味道”,妈妈亲手烹制的菜肴才是为何我们对餐厅酒楼的出品越来越挑剔的对比物。越来越多的现代人在外拼搏事业,总是与亲人分居两城甚至是跨洋越海,所以总是凭着记忆去寻找内心深处令人感动的“妈妈的味道”。这种饮食情结造就了21世纪“年夜饭”的回归自然、崇尚绿色的潮流!
纵观从建国初期的粮食贫乏、菜式单一,到21世纪的全球经济一体化、物质丰富,各国美食餐馆的林林立立,我们总是有各种机会在外接触“无国界”美食。媒体对于美食的传播更功不可没,仿佛人人都是美食家,谁都有一套营养经。自然年夜饭在今时今日而言,绝对不再是“填饱肚子”、“解馋”这么简单。
近年来,食品安全的危机接二连三地爆发,令我们对于“吃”总是心惊胆跳,生怕一不留神就吃了“危机成份”。全民对“安全”的重视度前所未有地提升到至高点,负责年夜饭的主妇们都会把“健康”二字谨记心中。食材的来源,食物的准备工序都少不了“健康”和“安全”两大原则。
至于味道,每个人的口味都不一样,但是年夜饭时刻,没有人会像美食专家一样挑剔。热闹欢乐的气氛中,谁还要斤斤计较成了淡了甜了酸了的毫厘之差?
现在,即使是必不可少的油盐酱醋都有成份、品牌、产地之分。更别提家家必不可少的鸡和鱼,鸡也有走地和圈养之分、鱼也有深海和淡水之分。既然有“区分”,那么年夜饭的菜品也就有了区分。不像建国初期只有猪肉如奢侈品般神圣不可侵犯,受到全家人的膜拜。也不像计划经济之时,家家餐桌上的鸡鱼都是凭着手中的粮票”“起早贪黑”地排队换取,并无什么品种之分。“尊贵”的年夜饭使家庭成员们对于家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增多,每个家庭成员都会为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感到荣幸。
礼先于俗,礼来源于俗,以礼节俗,就产生了悠远流长的礼俗。礼俗是社会文化中永久传承的重要部分,特殊的礼俗往往影响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4000年来,过年的习俗有许多变化,但是“年夜饭”却从未改变。
9.文化大革命十年教案 篇九
那时的电影不如现在这么考究。电影明星大腕效应被影院外一幅简单的电影广告画给直接替代。供几百上千人观看的影院里,没有空调,大家挨个肉贴肉地挤坐在一张仅在椅子靠背上方用油漆编一个号码的长条形椅子里。电影无从谈起视听盛宴效果,因为声音是从一个地方发出来的单声道,而且还时常混杂着叽叽喳喳的各种噪音。不清晰的画面以黑白片为主。由于放映机是单台,放映员来回装卸一盘片子需要一些时间,所以,电影看到一定时间需要停下来等一会儿,如果赶上“跑片”不及时,等的时间就更长。电影在正式放映前,都会“买一赠一”加插《新闻简报》记录片,这些纪录片除了记录祖国各地各条战线一派“抓革命,促生产”大好形势外,还会涉及我国与亚非拉各国朋友的友谊,出镜频率最高的大概应属柬埔寨王国的西哈努克亲王和莫尼克公主了。严格说,当年电影的内容不算很丰富,革命样板戏《白毛女》、《智取威虎山》以及配合当前革命形势的《青松岭》、《火红的年代》、《艳阳天》等影片被反复放映,每场电影仿佛都是一堂最生动的阶级教育课。我至今记得《艳阳天》里有趣的钱广的三鞭子和他的马车,而电影里的“扬鞭那个一甩啪啪地响”成了当年流行歌曲。影院偶尔有一些《列宁在一九一八》、《卖花姑娘》、《看不见的战线》、《脚印》等苏联、罗马尼亚、越南、朝鲜、阿尔巴尼亚等外国影片穿插其中。
记得阿尔巴尼亚的《宁死不屈》是描写人民抵抗德国法西斯占领的故事片。它讲述一个女中学生从同情、理解抵抗斗争到参加抵抗斗争直到英勇牺牲的故事,其中有她和男游击队员的爱情。这个姑娘好像叫米拉,不是特别漂亮,但很吸引人,曾经使许多中国少年倾倒。电影里有一首歌,优美坚毅:“赶快上山吧勇士们,我们在春天加入游击队,敌人的末日就要来临,我们祖国将要获得自由解放。”这些电影中的游击队员见面时都要对暗语,一个说:“消灭法西斯!”另一个说:“自由属于人民!”
“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就是《第八个铜像》里的经典台词。当时中国百姓对这些外国影片有一个民间总结性“发言”:苏联电影总是那一套,阿尔巴尼亚电影莫名其妙,越南电影飞机大炮,朝鲜电影又哭又笑,罗马尼亚电影又搂又抱。
到了70年代中后期,部分50年代拍的老片子开始解禁。我最喜欢看《小兵张嘎》、《三进山城》、《永不消失的电波》、《狼牙山五壮士》等故事片。这些影片最大特点是来源生活的原生态,原滋原味,让人觉得很真实,观看起来有滋有味。《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影片中有一句台词:“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已然成为50年代年轻人向往追求共产主义美好生活的具体奋斗目标。
10.文化大革命十年教案 篇十
1、请幼儿在若干动物图片中将不属于十二属相的小动物找出来。
2、请幼儿把自己找出的图片给老师和小朋友们看一看。找对的交给老师,找错的,请幼儿将它送回去。
(一) 音乐游戏。
1、引导幼儿回忆曾经做过的音乐游戏《猜面具》,并说一说歌中是怎样描述小动物的。
2、启发幼儿将原来的歌词替换成十二属相中的小动物。
如:我是小鼠,吱吱吱吱叫。
3、教师和幼儿一起游戏。
4、当唱到“吵醒了小马”时,教师启发幼儿说出今年是蛇年,还没有过完,不能现在就把小马吵醒。
四、通过了解十二属相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拓展幼儿的思维。
1、幼儿讨论:外国人有没有属相?
2、教师介绍:十二属相是中国人很早很早以前发明的用来 纪年的。(纪年就是选一种东西做为某年的标志来代表和表示这一年)所以外国是没有属相的。象属相这样在很早很早以前就产生或发明的好的有用的事或物,一代一代的流传下来,直到现在还在继续,我们就可以说它是传统的。
3、启发幼儿说一说你还知道什么传统的事或物。
五、结束部分:通过让幼儿说一说“过年”的所见所闻,引导幼儿和教师一起扭起秧歌来。
延伸活动:小小中华传统文化展
11.文化大革命十年教案 篇十一
文交会黄金十年
10年前,地处改革前沿的义乌集聚优势,拿出了先辈们鸡毛换糖打江山,走出一条生机勃勃的商业道路的拼劲儿,以敢闯敢为之精神,创办中国义乌(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以一介展会构建文化交流,创造商机的广阔平台,探索文化经济文化发展新模式。如今白驹过隙,义乌文博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规模从4.6万平方米增加到5.1万平方米,成交额从13.6亿元增加到49.1亿元,境内外专业观众从5.3万名增长到9.4万名。1-9届文交会,参展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展位数2.1万个,吸引来自30余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26个省份的8439家参展企业及118个国家的69万采购商,成交总额近280亿元。10年间,意气奋发,中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实现了从“战略性产业”到“支柱性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文化已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强大动力,由此也开启了文化展会高速发展的“黄金十年”,文化展会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一支生力军,实现了与文化产业的同发展、共繁荣。
十年发展,义乌文交会实现了从博览型向交易型转型,文化“广交会”集聚效益彰显;实现从“小商品”向“大文化”转型,产品门类从传统消费类文化产品为主向文化产业发展最新成果、从文化产业外围向核心领域的转变,创意设计、版权交易成为产业发展新增长点;实现了从单一展会向综合平台的提升,诸多国家级文化项目的落地、活跃灵活的经贸活动、最新行业资讯的发布传播,由此走出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展会“义乌模式”,进一步奠定了展现产业发展成果、引领行业发展方向、拉动文化消费内需、促进文化市场繁荣的文化展会平台的地位,为全国文化展会及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发挥积极推动和示范作用。
有先天优势造就义乌奇迹
中国(义乌)文交会举办地浙江省义乌市,拥有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市场经营面积550余万平方米,经营商位7.5万个,汇聚了180万种商品,其中包括境外90个国家和地区的5万多种境外商品。义乌的大名已经世界知名,义乌年出入境外客商50多万人次,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万多名境外客商常驻义乌。与此同时,与市场配套的物流体系非常发达,义乌是浙江省政府确定的三个“大通关”试点城市之一,联合国亚太经社会确定的、我国首批17个国际陆港城市之一。
也正是依托这些优势,中国(义乌)文交会努力打造了文化产业“六新”产品主题馆、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动漫和游戏产品、文化艺术品及版权交易、工艺美术产品、生产性保护类非遗产品、文化娱乐产品装备及服务、消费类文化产品、海外文化产品等八大行业、九个板块,吸引了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浙江省自然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浙江新远集团、乌克兰国立美术学院、保利文化、洛可可设计集团、猪八戒网、微软、澳门广告商会、台湾亚太文化产业协会等众多文化行业领军单位前来参展,同时推出了全国文化产业创业创意人才扶持计划系列活动、小微文化企业发展论坛、绘画的精神——全国美院研究生美术作品展、动漫衍生品授权及交易活动、中国文化企业竞争力排行榜发布会等一系列重量级的配套活动。
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会将充分发挥展会的平台作用,借助文化创意的推动作用,促进传统文化产品行业的转型,助推艺术衍生品行业的发展,完善文化产品全产业链营销模式。
发展大潮中坚持梦想,不忘初心
自第9届起,义乌文博会在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大背景下,果敢迈出转型升级第一步。新增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为主办单位,并正式更名为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会,简称“中国(义乌)文交会”。更名后,展会将更加注重经贸性和实效性,坚持“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办展思路,以文化产品交易为核心,以国际水准为目标,在原有展会基础上“出新意、出亮点、有特色”,努力把中国(义乌)文交会打造成为中国文化产品交易的重要平台、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中国文化产业国际贸易的“风向标”、促进文化产品结构调整和创新的重要载体,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和中华文化“走出去”。此次展会共设国际标准展位2799个,展览面积5.5万平方米,888家企业参展,来自109个国家和地区9.4万人次的观众参观展会。实现展览成交额49.1亿元,其中外贸成交额30.12亿元。
坚守,是义乌文交会的灵魂。根植商贸经济的沃土,义乌文博会坚持交易特色,突出经贸实效,注重服务企业,着力为优秀文化制造企业、中国特色文化产品、世界文化交流搭建平台。创新,是义乌文交会的精神内核。从文博会到文交会的名称之变,从“扩大文化产品出口,壮大提升文化产业”到“汇聚产业精英,展示产业成果,展现产业动向,引领产业潮流”的宗旨之变,每一个变化的背后,是寻求自我突破的努力,是转型升级的有益尝试。
此前的义乌文交会就曾重点突出新业态、新技术、新产品、新概念、新工艺、新设计等“六新”主题,意在提升行业的先进性、引领性和前瞻性。第9届文交会上,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恭王府、台湾文创精品馆、台北故宫等博物馆集体亮相,依托其丰富馆藏优势,研发文博设计精品集中展示成为展会的一大亮点。同期还将举办国际电子竞技大赛、青年创业创意设计作品授权、国家动漫品牌授权交易、保利“艺术与设计”拍卖等多项高品质、高层次配套活动。
如今,第10届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会以“汇聚产业精英,展示产业成果,展现产业动向,引领产业潮流”为宗旨,致力于打造专业化、国际化的文化产业交流平台,助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文化产品的交易,满足文化产业市场发展的需求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
梦想,是义乌文交会飞翔的翅膀,也是它的根本。这对于人们而言是一个相信梦想、制造梦想、实现梦想的舞台,每一个人都可以是见证人、是同行者,从文化领军企业中汲取营养、与年轻的创意企业一同成长,同世界文化交流对话,向着专业化、国际化、市场化的方向逐步发展、壮大。而这,既是义乌商业道路上的初心,也是义乌文交会的初心。
12.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中国企业文化 篇十二
7年前,美国海氏咨询公司在对《财富》500强评选的总结中指出:“公司出类拔萃的关键在于文化”。被称作世界头号CEO的杰克·韦尔奇就是文化管理的大师。他有一个著名的论断:“文化是GE不可替代的一个资本。”中国海尔公司CEO张瑞敏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强调:”海尔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海尔文化。海尔的什么东西别人都可以复制,惟独海尔文化是别人无法复制的。”
企业文化的理论,大体上诞生于1979至1982年的美国,很快便传到了刚刚改革开放的中国。中国企业于1984年至1988年期间,经历了第一次企业文化建设热潮。当时,许多中国企业对西方的企业文化理论进行热烈的研讨,并结合中国企业情况,完善了自己企业的企业精神、企业作风等等。诸如大庆、二汽、鞍钢、长钢、北汽、吉化、南京无线电厂青岛电冰箱总厂(海尔的前身)、上海嘉丰棉纺织厂北京第四制药厂齐齐哈尔第二机床厂云南玉溪卷烟厂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等国有企业,是当时企业文化建设的先进单位。与第一次企业文化热潮相伴随的是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企业初步从计划体制的羁绊中解脱出来,开始树立商品经济观念、顾客至上观念、开拓创新观念;同时,中国国有企业以极大的热情学习西方18种现代管理理念,在管理上推进变革。这第一次企业文化建设的热潮,以国有企业为主角,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改革开放。
1989年“六四风波”后,至1992年,中国的企业文化建设陷入低潮。在批判“全盘西化”思潮过程中,把企业文化理论与实践,也看成是“全盘西化”的表现,说企业文化这种西方的理论,冲击了中国的思想政治工作。关于企业文化的研讨停顿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也陷入迷茫。1991年,我的专著一一《中国企业文化一一现在与未来》即将出版,一位部长曾答应为这本书题词,这时却食言了,可见当时的政治压力有多大。非常感谢袁宝华和陈清泰同志,他们的题词使这本书增色不少。袁宝华同志的题词是:“艰苦奋斗,爱厂如家,开拓创新,振兴中华”。陈清泰同志的题词是:“建设企业文化,开发精神力量”。
1992年,党的十四大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决策,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更深入的阶段。1 993年至2000年,中国的企业文化建设,也进入了恢复、创新和变革阶段。一大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改制为股份公司,其企业文化也进一步与市场经济相匹配,与此相伴的是一次更大、更深刻的观念变革。经过市场经济的洗礼,像青岛海尔、联想集团、中兴通讯、华为、同仁堂集团、宝钢集团等企业,不仅成为制度变革的排头兵,而且成为观念变革和文化创新的佼佼者。他们的企业文化不仅进一步与市场经济合拍,而且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他们的企业文化不仅对内发挥了凝聚人心的作用,而且对外发挥了塑造形象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企业品牌建设。
2001年,中国加入了WTO,中国经济的国际化进程大大加快。以联想、海尔、中石油、中石化为代表,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与此同时,东北、西北、西南、中部地区加快了改革开放的步伐。中央又提出了“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创新型国家”,以及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崭新的观念。2001年以来,第二次企业文化建设的热潮已经如火如茶。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学习企业文化的理论,越来越多的企业把企业文化策划和企业文化更新列上议事日程,越来越多的学术团体和政府部门召开了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研讨会。这标志着中国企业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已经开始,它所解决的课题是:中国企业如何走上国际化经营之路,如何面对全球化的竞争,如何应对知识经济,如何为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如何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企业经营和管理。诸如“企业追求的是经济效益最大化”、“企业间的竞争是你死我活的竞争”等观念将被淘汰,而“企业应追求合理的利润”、“建立企业联盟,实现多赢局面”等崭新观念被更多的中国企业所接受。现有的“利益导向的文化”,将向“诚信导向的文化”演变。一个内聚人心、外塑形象的企业文化修炼热潮,必将推动一批又一批中国企业走向世界,成为中国经济的航空母舰和高效的潜水艇。
笔者认为,在第二次企业文化热潮中,值得我们思考和解决的课题有:1.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力;2.企业核心价值观与企业持续发展;3.加入WTO与中外企业的文化较量;4.现代企业制度与现代企业文化的同步建设;5.企业文化与名牌战略;6.企业文化与企业凝聚力;7.中国企业面临的思想道德课题;8.中国企业文化的操作艺术;9.企业重组与文化融合;1 0.企业改制与观念更新;11.知识经济与文化管理;12.加入WTO与企业经营理念的创新;13.加入WTO与企业管理理念的变革;14.在跨国经营中的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15.企业经营者素质与企业核心价值观;16.构建学习型组织与企业文化建设;17.集团企业文化建设的特殊问题;18.环境保护与企业社会伦理;19.和谐社会与企业文化;20企业文化与自主创新。
中国的第二次企业文化热潮要想取得实效,有赖于管理学界、企业界、政界的密切结合,有赖于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有赖于整个社会价值取向和社会风尚的进一步改善,虽然困难不少,但我们没有理由悲观。
13.《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教案_ 篇十三
1、学习本文辩证分析问题的方法。
2、理清文章思路,感受其逻辑思维方式。
3、正确对待传统,提高思辨能力,弘扬民族精神。教学重点:掌握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概念及二者区别。教学难点:辩证地看待传统。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识记字音字形词语:
媲pì美 箝qián制 自戕qiāng 攻讦jié 污垢gòu 一蹴cù 而就 威慑shè 蜕tuì 除 攻讦:揭发别人的过失或阴私而加以攻击。媲美:美好的程度不相上下;比美。
应运而生:原指顺应天命而降生,后泛指随着某种形式而产生。明日黄花:比喻过时或无意义的事物。斑驳陆离:形容色彩错杂纷繁。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余风遗响:遗留下来的风气影响等。
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的完成。昙花一现:昙花开放后很快就凋谢。比喻突然显赫起来的人或流行一时的事物很快消失。
孤芳自赏:比喻自命清高、自我欣赏。
刮垢磨光:比喻教育人、培养人才。本文指破坏传统文物的本来面目。
二、了解作者:
庞朴,1928年生于江苏淮安,汉族。1954年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研究生班毕业,任教于山东大学。1974年调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历史研究》杂志从事编辑工作,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副编审、副总编和《历史研究》主编等职。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人类科学发展文化史》国际编委会中国代表。现为“国际简帛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著作有《沉思集》《公孙龙子研究》《一分为三——中国传统思想考释》《当代学者自选文库——庞朴卷》《白马非马——中国名辩思潮》《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帛书五行篇研究》等。
三、背景介绍:
本文是一篇学术论文,写于1991年4月。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外国尤其是港台新儒学的兴起,再加之改革开放以后比较宽松的政治思想环境,在中国大陆,兴起了一股文化热,学术界普遍对即将过去的一个世纪进行反思,试图总结中国长期革故鼎新运动中的经验教训,对于一些过激的口号和行为作出了理性的分析。在文化探究方面,理论界也比较活跃。也有人提出了“回归传
背景介绍
本文写于1991年4月。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外国尤其是港台新儒学的兴起,再加之改革开放以后比较宽松的政治思想环境,在中国大陆,兴起了一股文化热,学术界普遍对即将过去的一个世纪进行反思,试图总结中国长期革故鼎新运动中的经验教训,对于一些过激的口号和行为作出了理性的分析。在文化探究方面,理论界也比较活跃。有人提出了 回归传统的 口号,读经、复兴儒学,成为一时的风尚。针对这种现象,本文从文化学角度,作出分析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 教学目标
1.了解传统文化、文化传统等概念的含义; 2.学会写内容提要;
3.学习关系性议论文的写法以及正反议论、比喻论证、类比论证等说理方法的运用。教学重、难点
如何运用正反议论、比喻论证、类比论证等说理方法写作
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解题:
学生谈对“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理解,教师进行点拨。
二、作者简介:
庞朴,生于1928年,江苏淮安,汉族,现代学者。《沉思集》
《集--中国文化与哲学论集》
三、总体结构:
总--分--总 最典型的关系性 传 文 议论文(传统)统 化(两重性)文 传 化 统
四、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 1.第1自然段--讨论
(1)“一个多世纪”从何时开始? 鸦片战争以来
(2)“社会实验”指什么?
救国图存运动:洋务运动、变法维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仁人志士)新民主主义革命直至社会主义革命(3)“彻底决裂”“彻底砸烂”“在白纸上描绘未来”
(五四时期对于传统否定过多,一直延续到60-70年代)-→强调不可利用“过去”(“传统”),构筑“未来” 2.第2自然段--讨论
传统是什么?(强调“形成”“作用”)3.第3自然段--讨论
“传统”与“文化”是什么关系? 提出“……”差别。(比喻)
-→全文总起,阐述什么是传统。
引出问题: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俚俗进入学术层面。
五、学习“传统文化”: 1.第4自然段--讨论
对“传统文化”概念进行界定。(什么是文化传统?)
全称、落脚、对应(时空界定)、内容、成分(例如)2.第5自然段--讨论
“传统文化”的特征是什么? 时代性、民族性
3.第6-7自然段--讨论
(1)“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哪几种情况? “或者……或者……”“有的……有的……”
(2)各人对传统 文化进行分析批判,可以做那些工作? “明辨……遗响”-→理解图片(p65)
六、学习“文化传统”: 1.第8-9自然段--讨论
对“文化传统”概念进行界定。(什么是文化传统?)全称、落脚、特征(比较)、产生、成长、形成、实质 2.第10自然段--讨论
(1)什么不能成为“民族的共同心理”? “在这种生活里……思想”
(2)什么能成为“文化传统”? “为这一民族生活……物质力量” 3.第11自然段--讨论 “文化传统”有什么作用? 为什么说它是“惰性力量”?
“制约看……关怀” “一种……象征” “没有……巩固” 4.第12-13自然段--讨论
(1)“文化传统”变化的特点是: 缓慢的、渐进的、非一蹴而就的
“文化传统”受外界影响是如何进行的? 接触--交流--变化
(3)外来文化中如何才能成为传统中的一个部分? “经过自己文化传统……整合”
七、学习“财富和包袱”
1.作者称“财富”“包袱”是如何而言的? “从头开始……生存本领” “具有……层面”
2.我们说如何辨证地了解和掌握两重属性? “运用它……千里之外”
3.现实中存在哪几种简单化的理解? “一种人……财富”
八、小结
本文既是学术性议论文(文体角度),又是关系性议论文(表达方式)。作者在保持学术研究严肃性的前提之下追求文采,表述通俗,使文章既具有议论文的辨证性的同时又饶有风趣。
教案一
教学目标:
1. 能准确把握文章观点,认清不同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 能对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又较为清晰的认识,能正确对待传统。
3. 能从文章中领会一些议论文的写作规律,理解形象说理的作用。
教学重点:
准确理解文章所讨论的抽象的概念,认清不同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难点:
能结合文章的论述正确评价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教学安排:
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开始来学习第四个专题:文明的对话。既然要对话,就得有个前提,那就是先了解对方,更要了解自己。
所以,在上课之前我先送给大家一句话:
感觉了的东西,不能真正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真正感觉它。出示课题: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 作者 庞朴
二.研读课文
1.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学习下面几个词语,注意加点词的读音
媲美 pì 自戕 qiāng 蜕除 tuì 钳制 qián 一蹴而就 cù
攻讦 jié
2.自读课文,划出你认为重要的词语、句子
……
3.解题:题目“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不妨把它们简化为“文化与传统”。本文就是从“文化”与“传统”的关系着手来论述自己观点的。那么,请问:“文化”、“传统”,哪一个概念是本文最具核心意义的概念?
…… 传统
4.注意结构:按照“传统”这一核心概念,本文的结构实际上可以浓缩为:
总——分:传统文化——总
文化传统
5.结合课文第二、三两个部分,完成下面两个概念的界定:
什么是传统文化?什么是文化传统?尝试用一句话(一般为单句)来概括之。
……
传统文化就是一种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对应于当代文化、外来文化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
文化传统就是产生于民族的历代生活,成长于民族的反复实践,形成为民族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的民族精神。
6.为了使文章的议论显得直观起来,作者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请找出两处。
……
(1)66页:例如民族服饰、生活习性、古典文化、忠孝观念之类,也就是通常说的民族文化。
(2)68页:比如说,一种人以为传统像服装,服装以入时为美,而去追求时髦。这时,具有惰性的传统,只会被斥为阻碍趋时的包袱。另一种人以为传统象文物,文物唯古是尚,应该保护其班剥陆离,切忌来刮垢磨光。这时,传统所不幸具有的惰性,倒又成了他们心目中的财富。
7.根据你的理解,你也来说说什么是传统文化。比如——
…… 教师补充:
它是龙,是周庄,是茶壶…… 它是中国画
它是出土的兵马俑
它是故宫,是长城
它是春节,是端午
8.除了举例论证之外,为了使说理形象,作者还采用 论证,例如:
……
(1)65页:弄清这两个概念,很有必要,因为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并不一样,两者差别之大,几乎可以跟没i蜂和蜜蜂的差别想媲美。
(2)68页:一种人以为传统像服装,服装以入时为美,而去追求时髦。这时,具有惰性的传统,只会被斥为阻碍趋时的包袱。另一种人以为传统象文物,文物唯古是尚,应该保护其班剥陆离,切忌来刮垢磨光。这时,传统所不幸具有的惰性,倒又成了他们心目中的财富。
三.微观揣摩
阅读“财富和传统”部分,思考:
1、你是如何理解传统“既是财富,又是包袱”这两重属性的。
…… 2、对于既是“财富”,又是“包袱”的传统,你认为应该怎样对待它?课文中有这样的观点么?
……
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辩证地了解和掌握传统的这两重属性,运用它而不被其吞没,防止它而不拒之千里之外,是一种艺术,是人类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的重要表现和广阔场所。
四.看看下面的几组图画,结合课文的有关论述,谈谈你对传统和创新关系的理解
1.第一组画
北京传统四合院——20世纪90年代,苏州建造的住宅小区
……
教师解说:作为文化实体,四合院 与现代化的住宅,确实有很大差异,但也有作为传统一脉相承的地方,如封闭观念-----用墙隔开,色调的使用-----灰淡的冷色调,朝向-----坐北朝南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民族的集体无意识的作用。
2.第二组画
古代待字闺中的少女——赛场上的中国女排姑娘
……
教师解说:这两幅图片放在一起,反 差很大,一静一动,一个娴静地坐于自家闺房内,另一个则在大庭广众之中。从这种对比中可以看出传统的可变性,贤淑的少女变成了富有活力的勇于拼搏的奥运健将。
3.第三组画
昔日的儿童游戏——今天的儿童网上冲浪
……
游戏是儿童的本能,捉迷藏的游戏体现了自我保护的意识,也是一种有意思的活动,不过对于儿童智力的发展作用不是很大。
电脑世界给孩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习、游戏、休闲融为一体,显示了文明的交流。电脑作为现代科技的成果,也体现了现代外来文明的冲击力。
五.小结:
14.《感受文化影响》教案 篇十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文化对人有哪些影响;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迁移默化、深远持久。
能力目标:结合文化对人的影响,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培养自己正确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接受优秀文化,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教学重点与难点:
文化对人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
教学方法
采用讨论和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多媒体展示材料和图片的方式设置情景,提出问题思考讨论,师生共同探究,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教学用具:多媒体
导入新课:
展示影片《刮痧》图片,图片内容主要讲述了一对中国移民夫妇在美国因文化差异而遭遇的一系列荒唐可笑的故事,以此展现中美文化差异造成的冲突以及为之付出的代价。由此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文化对人的影响
讲授新课:
课堂探究:课本第13页
师生共同探究,引出本节课第一个问题——文化影响面面观
(一)文化影响面面观
文化对人有哪些影响呢?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主要讲清楚两点:
交往方式中的文化影响,主要有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文化程度等
交往方式的差异,主要是指交往时使用的语言、符号、器物等,还指交际过程中的行为举止。
课堂探究:课本第14页,不同地区有不同的风俗礼节。由学生结合本地区实际谈谈所知道的一些风俗礼节。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课堂探究:课本第15页
针对性训练:
1、文化对人的影响有()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风俗习惯、文化程度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④思维方式具有相对稳定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③④
2、中国人一般不会立即打开礼物,美国人会立即打开礼物表示感谢,中国人的名字是姓在前,名在后 美国人的名字一般是名在前、姓在后,中国人写信封,地址从大到小排 欧洲人写信封,地址从小到大排列
下列选项符合上述材料内容的是()
①文化差异形成人们交往方式的差异
②文化差异形成人们思维方式的差异
③文化差异既形成人们的交往方式的差异又形成人们思维方式差异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课堂讨论:你认为参加运动会也是一种文化体验吗?说说你的理由。
(二)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师强调三点:
1、文化对人的影响不是有形的,而是是无形的,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2、文化对人的影响是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
3、启示: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提高文化素养。
课堂探究:为什么定居海外的华裔在一些生活方式和习俗方面仍然保留中华民族文化的影响?
(三)深远持久的影响
教师讲清原因:
1.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是在长期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形成的。
2.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巩固练习:
例1:台湾亲民党宋楚瑜访问大陆期间,到湖南省时用地道的湖南话说:“各位乡亲,各位乡党,楚瑜带着堂客回来了”。在这件事表明
A、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B、经年累月形成的文化习俗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C、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D、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
例2:阅读文学作品、欣赏艺术表演、外出旅游观光、参加体育活动等,或得到思想的启示、精神的享受,或产生思想的困惑、精神的失落。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总是通过一定的文化形式来表现 ③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④文化消极影响人的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例3:俗话说“近墨者黑,近朱者赤”。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分析如何正确地处理朋友之间的关系。
(1)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
(2)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充分说明一定的文化氛围、一定的文化活动,对人的交往方式、交往行为、思维方式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3)
这就要求我们自觉主动地参加积极健康的文化活动,防止错误思想和活动对自己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处理朋友之间的关系,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课堂小结:
(一)文化影响面面观
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二)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深远持久的影响
课后作业(P16探究问题)
【文化大革命十年教案】推荐阅读:
《文化生活》第二课 文化塑造人生 教案06-30
廉洁文化教案免费08-04
古代文化常识教案11-05
22文化塑造人生教案07-29
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06-19
传统文化班会课教案11-06
四年级传统文化备课教案09-11
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教案09-25
第七节 明清时期的文化教案10-17
七年级新传统文化教案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