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一剪梅》教学设计

2024-12-15

语文《一剪梅》教学设计(精选10篇)

1.语文《一剪梅》教学设计 篇一

高一语文《一剪梅》优秀教案

引言:李清照《一剪梅》这首词作于清照和丈夫赵明诚远离之后,寄寓着作者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以词来抒写相思之情,这并不是什么新鲜的题材,但李清照这首《一剪梅》以其清新的格调,女性特有的沉挚情感,丝毫“不落俗套”的表现方式,给人以美的享受,显得越发难能可贵。下面是小编提供的李清照《一剪梅》教案,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教学目标:

1、感受意象美和意境美,了解李清照词的婉约风格

2、体会作者生平遭遇与创作的密切关系

3、学习作者从日常生活中提炼生动感人的意象来表现心境的写作方法

4、体会词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 学习作者从日常生活中提炼生动感人的意象(借物言情)来表现心境方法

2、 体会词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 感受鉴赏作品的意象美、意境美、韵律美、音乐美

4、 培养学生补充空缺意象、再造意境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联想法、比较法、朗读法、分析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秋天伴随着片片飘零的黄叶来临,萧瑟的秋风、西坠的斜阳、兼有梧桐的细雨共同铺成一张凄楚迷离的画卷,忧伤而令人神往我在每一个季节仰望秋天,我在每一个秋天沉醉怀想我总情不自禁地把李清照与秋天连在一起,与愁绪连在一起,或许她本来就是愁绪的化身吧,她的生命因有了愁绪和残缺而有了令人心悸的美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一剪梅》,穿越历史的尘烟陪同这位杰出的婉约派女词人一起咀嚼她的愁情

二、词作赏析

1、教师范读,融入词中

2、把握词的基调后,集体诵读

3、师生共同想象品味

①玉簟秋寒

词人闲来心绪不宁,于是想到解闷的办法,看书、喝酒或者绣花等等,但总是进不了状态,不知道为什么,她心里清楚为什么可是没有办法说出来,也没有办法从中解脱出来于是她想到了一个办法,到荷花塘中走(可以联想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等句子加深学生的理解)

②独上兰舟

深秋荷花塘,荷叶渐渐凋零,会不会引发美人迟暮的感觉呢?也有可能坐在船上,想到自己心上人与自己同游荷花塘的快乐与温馨,可现在呢?自己孤独一人!一个“独”字值得品味啊:以前她和丈夫月夜泛舟,借酒啸歌的情景,那种甜美,那种依赖,那种轻松的感觉会从她内心缓缓流过;眼前寒风过去,偶尔听到几声水鸟的扑棱声,夜晚显得如此沉寂的清冷至此,一种对夫君的思念之情油然而生而且会越来越浓,心也随之越来越冷,于是,她安慰自己:还是默默走开,回家休息吧

③月满西楼

回家后,她躺在锦罗帐里,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她还是难以入梦,眼前总是浮现一个熟悉的身影“干脆起来吧!”,她站到窗前,如水而又清凉的月色洒在院里,也照在她的身上,她的心也随着圆月远去:他在哪?过得怎样?什么时候回家呢?种种牵挂都涌上了心头,“为什么不写信告诉我一声呢,好狠心的人啊!”埋怨,责备,再是狠狠地痛骂,但这样生气又何用呢?要是有他的一封信多好啊?可是“过尽千雁皆不是,斜晖脉脉风悠悠”失望之中,她想“这个狠心的人!不想我,我干嘛想着他呢”

通过这种联想与想象,学生很自然地进入到这种情境之中,那种落寞中思念等待,思念等待中失望与怨恨都表现出来从这里看,李清照很像不成熟的生气的少女!

④ 庭院清影

尽管夜已经很深了,她还是难耐心头的寂寞,走下高楼,来到庭院打发无聊时光,“花自飘零水自流”,这种细微的声音都能够听出来,夜晚多么的静试想,一个人在如此深的夜晚不睡觉却出来散步,女子当中也只有很浪漫的李清照有这种闲情逸致也许,在如此安宁的夜晚,她更能听到自己心灵的声音,好像也只有在这种宁静中听到夫君的声音所以说“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总结:经过想象联想,同学们对《一剪梅》内容有了深刻认识在此基础上,点出文章的情感之美:思念,惆怅,担心,孤独,怨恨和关切都有,这些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并不会让人感到冰冷和绝望,相反只会让人觉得情真意切,甜美无限,这就是这首词的动人之处

三、比较阅读

一般诗词的学习过程总是先从作者的生平事迹和作品的背景资料引入,然后同学们再在老师的引导下对于诗词进行鉴赏,这似乎成了学习古典诗词的固定模式了当然这样做有助于同学们融入诗词的意境之中更好领会古典诗词的内涵

那么今天我们这堂课对李清照的《一剪梅》和《声声慢》的比较阅读课就做个尝试,搞个实验,我们反其道而行,从对两首词的细致品读,看看我们能不能凭着已有的鉴赏能力通过对两首词的赏析去领会词内外的意蕴

1、阅读《声声慢》和《一剪梅》两词,找出它们的共同点

明确:同:①风格上:都是婉约词,细腻婉转(李清照艺术主张:诗庄词媚,诗如《夏日绝句》)

②节令上:秋天

③情感上:愁(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2、两篇中都写“愁”绪,乍一看十分相近的,而细细品味,我们便可发现这“愁”的内涵是不同的,正所谓“一般愁字别样情”细品两诗,体会两者之愁有何区别?

(1)在这两首词中,作者都用了直抒胸臆和融情于景两种抒情方式,我们先来看看浸染词人愁情的景(意象)有何不同?

①相同的意象不同的意境

 

2.语文《一剪梅》教学设计 篇二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李清照 (宋) 《一剪梅》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 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折。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 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 (宋) 《声声慢》

细细品读这两首词, 我觉得抒情主人公应该就是作者本人, 作者在这两首词中表现的情感直接从词本身来体现。我认为只要抓住以下信息就可把握词人的情感。

《一剪梅》:秋 (玉簟秋) 、独 (独上兰舟) 、雁 (雁字回时) 、月 (满) 、花 (红藕香残) 、愁 (闲愁)

《声声慢》:雁 (过) 、黄花 (秋、憔悴堆积) 、窗儿 (独守) 、梧桐细雨、愁

对比上面的信息, 这两首词有相同之处, 如“秋”“花”“独”“雁”“愁”, 也有不同的地方, 如《一剪梅》中有“月”, 《声声慢》中有“梧桐细雨”。那么我们现在就将这些信息对比来品味他们的内在意蕴以及词人的情感。

首先, 从不同的信息来鉴赏。《一剪梅》中有“月”, 且又是“月满”, 月满本该人团圆, 然而却是“两处”相隔, 徒增思念与幽怨;《声声慢》中无月, 更烦人心:“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 点点滴滴”。梧桐空心, 便可感受词人亦是空心, 了无着落;而词人苦坐感受细雨空滴, 这“细雨”分明就是“苦雨”!点点滴滴, 拖泥带水, 一种凄苦之况便郁然而生。并且, 从古典诗词的传统意象的运用来看, “梧桐”加“细雨”本就是凄凉意境的最好表现。

其次, 我们来分析相同的信息, 把握相同之下的不同内涵。

秋:《一剪梅》中, “秋”由“红藕香残玉簟秋”点出, 《声声慢》未直接点出“秋”, 却可从“满地黄花堆积”一语断出 (“黄花”即菊花) 。不过前者之秋, 只是凉秋 (“红藕香残”、“轻解罗裳”) , 后者之秋, 却是冷秋 (“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 秋凉与秋冷, 心凉与心冷, 略一品尝, 便知况味全异。

独:《一剪梅》中的“独上兰舟”, 其实是有着“双上兰舟”的假想的, 是对共处时双双泛舟湖上的怀想, 是一种温暖感的“唤回”, 或者说仍有着“闲情逸致”的。当然, 到得湖中, 照见的是只身孤影, 自然更增孤单了;而《声声慢》中, 是独“守着窗儿”, 全无闲情可言, 且因是苦捱时间 (“独自怎生得黑”) 而透露了一种“苦味”。

雁:《一剪梅》中的雁是“回”, 与“去”相对, 且能使人联想到词人“目送去, 目迎来”, 对“鸿雁传书”有着深深期盼, 只是盼后无回信就又是失落:“云中谁寄”之“谁”当然指赵明诚, 而又分明指“无人”。但这种“失望”程度与《声声慢》一比就轻多了:此时雁并非“回”, 而是“过”, 便如过客, 与词人似不相干, 可见词人早断了心中所盼, 而“却是旧时相识”一句, 竟是有了“避之不及”之意, 从有期盼到欲逃避, 心情已从“失望”到“伤心不过”了。

花:《一剪梅》中, 花已过盛期, 正自飘零, 由花逝, 可推知“惜花更惜己”之意, 含怨夫婿不归之情;而《声声慢》中“满地黄花堆积”, 正是盛时, 本该去赏去摘, 却因“憔悴损”而失此心, 比起前者, 此时的词人更显得没有生活的意趣了。

再比如愁。《一剪梅》中是一种“闲愁”, 《声声慢》则胜于“愁”。“闲愁”自是相思之情, 有北宋词人贺方回《青玉案》为证:“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说的就是词人热切盼望见到曾经从家门口经过的“凌波”仙子的相思之情。但何谓“闲”愁?此处当然不是“闲来无事”之愁, 因为它溢满了词人的心怀, 无时不在;但此愁若与人言, 恐就真有“闲来无事”之嘲了, 所以我以为这“闲愁”正是以他人之口吻言己相思之愁, 有羞与人言之意。《声声慢》中却以似轻实重的一句将“闲愁”荡涤干净:“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这里的“了”应该加大动态性, 强调读出, 以突出“了结”之意, 而不宜与“得”连在一起, 正如李后主言“春花秋月何时了”一般, 透露词人见所不欲见, 感所不欲感的凄苦心绪。

3.探析《一剪梅·舟过吴江》 篇三

关键词:新批评 蒋捷 《一剪梅·舟过吴江》

一剪梅·舟过吴江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部分文学评论家在鉴赏诗词时,往往联系作者的生平经历解析内容,这样虽然能明确找到作品的主题,却容易限制对主题的理解,从而忽略作品中的多义性,以及其他具欣赏价值的地方。英美新批评的理论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这个毛病,它采取“细读”方法,对文学文本尽可能详尽地分析和解释,通过对语言、语义等的解读来理解和感受文本,并举出“文本中心论”,突出语言和语言形式的作用,把文本语言当作阐释文学及其特点的主要甚至是唯一的对象。这个理论能让读者尽可能发掘文学文本中的内涵和特色,有助于读者从不同角度赏析文本。

近代一些文学赏析读本仍然会联系词人的生平经历分析内容,例如陈敬介在赏析宋元易代之际的词人蒋捷的《一剪梅·舟过吴江》时,先介绍蒋捷的生平经历,接着指出词中每一个句子的含义都与他的生平经历和其间的感受有关。{1}尽管陈氏的分析有理,但我们实际上已无法追寻蒋捷创作《一剪梅·舟过吴江》时的环境和感受,无法确定蒋捷的真正创作动机。我们能确实做到的,是从《一剪梅·舟过吴江》的文本入手,具体分析文本中的结构、用词等,从而了解文本的内涵和特色。本文将选取《一剪梅·舟过吴江》为赏析对象,不探寻词人的生平经历,而尝试从结构、主题、意象、描写手法、句式等角度分析和欣赏这首词作,以求从新的角度赏析《一剪梅·舟过吴江》,较全面地了解这首词作。结构、主题、意象等形式原是一个整体,但为了能较全面和清晰地对这词作赏析,故将文本分成几个部分。

一、结构的内在联系

词的开首由“春愁”说起,而“春愁”是全词的重点。词人希望借“酒”来消解“春愁”;然而,一个“待”字,正表示其身边无酒,亦反映了“春愁”之浓厚和欲消愁之急切。接着的“江上舟摇”,点出了文题──“舟过吴江”。这句可理解成行人身在舟中,解释了为何要“待酒”;“江上舟摇”亦可比喻动荡漂泊之感,这亦写出了“春愁”之由来正在于漂泊不定的生活。两者同样反映出上句与下句的联系,所以宜将它们合起来理解。“楼上帘招”是紧承“酒”字来写。岸上的酒旗摇动,像朝着小舟的方向招手。这“招”字与“待酒浇”中的“待”互相呼应,再次深化“待酒浇”的迫切之情及酒对人的诱惑,而整句又与“江上舟摇”形成对比:一方是在江上漂泊无依的小舟,一方是在岸上能“浇春愁”的酒楼。这一对比加强了“酒”与“春愁”的关联。

虽然词人的“春愁”正“待酒浇”,然而词人没有明确交代小舟有否因而靠岸。但从下句“秋娘渡与泰娘桥”可知,不管小舟停泊与否,最终还是继续起程了。舟还在摇,所以才说“秋娘渡与泰娘桥”:一会儿到了秋娘渡,一会儿又到了泰娘桥;这是“江上舟摇”,漂泊不定的具体表现,不论行人有否借酒浇愁,“春愁”仍会延续的。望酒旗而不能停泊喝酒,更能将词人的“春愁”作进一步深化。上片结尾两句写道:“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使一切景物同时笼罩在萧萧风雨之中。这是写景,同时又渲染了首句“春愁”的气氛。在我们眼前出现的,是一艘横过了岸上的酒旗,在风雨之下从秋娘渡划到泰娘桥的小舟,当中的描写实有其内在联系。

下片的结构与上片紧密连接。“何日归家洗客袍?”行人“归家”的欲望自明。这是由上片末句“雨又萧萧”连缀起来的。由落雨湿衣,想到什么时候可以回家清洗布满雨渍的衣袍,因此,由雨及袍,由洗袍及思家,“春愁”中包含了归思也就变得合理了。但我们也不能忽略词人在上片特意提到的“秋娘渡”与“泰娘桥”,袁征认为“叫得上名字的‘渡和‘桥,写明游子是离家乡不远的地方”{2},他思家之情,早已被“秋娘渡与泰娘桥”一句唤起了,而由风雨湿衣所引起的归思,可以说是强化了思家的感觉。“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是由“何日归家”所引起的安逸生活的片段,这可视为对旧日生活的回忆,亦可是对将来生活的设想;“回忆”见其留恋,“设想”则见其向往,但这同样表现出行人对家庭生活的思念。这种存在于脑海中的安稳生活,与上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和“风又飘飘,雨又萧萧”的情况形成对比。上片提到的“春愁”在这对比后更为强烈,对安逸生活的悬想亦同样被加强,二者是互为联系的。

“何日归家洗客袍?”除了表明归家之事一时还无法实现外,还暗示行人仍要漂泊在外。归期难卜,一生可能就在漂泊中度过,光阴白白虚度,这自然令人产生不少感触;那我们对他生出“流光容易把人抛”的原因便不难理解了。而“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是“流光”一句的延续,自然物象的色彩渐变正是时间渐过的体现,使“时光”这抽象的感觉成为具体物象。这句亦可理解为词人对故园的回忆,是一种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怀念,这又与上片“风又飘飘,雨又萧萧”的生涯形成对比。另外,这既与上句“银字笙调,心字香烧”的生活寄望互相呼应,使整个下片的基调都集中于对安逸生活的想象之中,同时亦令归思和时光流逝的感叹结合成一整体,使“春愁”的内涵更紧密。

下片以表达感受为主,这些感受是由上片的境况而引起,同时亦是依靠上文的描述才开展和深化起来的。起首点明的“春愁”,在下文得到不断的渲染和加强,下片具体地表现“春愁”的内容,正是这“春愁”的复杂性,才使我们对于词人以酒浇愁有了明确的认识。这是此词的结构。上下片之间紧密联系,前呼后应,使“春愁”的内涵和词人的心理过程层层地开拓和发挥。

还有一点是要注意的,词中多是先表达一种直接的感觉,如“一片春愁待酒浇”“何日归家洗客袍?”“流光容易把人抛”,后面两个短句是这种主观感情的延续或具体表现,但那都是一种客观景物或设想的景物,如“江上舟摇,楼上帘招”“银字笙调,心字香烧”“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这是一种先扬后抑的结构;抑扬反复出现,造成感情节奏的反复变化,同时这种变化却有一定规律。每当这种主观的感情迸发时,词人都尝试透过客观景物或设想的景物包容它、融化它、表现它,使情感逐渐归于客观平淡。这是词作的又一结构特色。

二、隐含主题的再现

对《一剪梅·舟过吴江》的主题探讨,我们从上文的结构赏析中已略知一二。以下将透过文本来探讨其隐含的主题。

词人在起首已点出全词的主题──春愁。倦游思归(“何日归家洗客袍?”)是“春愁”的第一层含义,与此相关的,还有第二层含义,那是对年华流逝的感叹。这表现在结尾三句,“流光容易把人抛”,突出时光流逝之快,利用樱桃和芭蕉这两种植物的颜色变化,把看不见的时光流逝转化成为可触摸的形象。这些都可视为“春愁”的含义,亦是词的主题之一。

严迪昌在分析蒋捷的另一首词《梅花引·荆溪阻雪》时,认为《梅》词中有一种“无法逾越难以寻觅的阻隔感”{3}。本文认为这种“阻隔感”在《一剪梅·舟过吴江》中亦得到体现,这亦是词中的一大主题。第一种是空间的阻隔感。这可视为一种现实生活中的阻隔。行人身在舟中,欲借酒来消愁,而恰巧在岸上酒旗飞扬,行人本可停舟到岸上畅饮,然而“秋娘渡与泰娘桥”一语便表示小舟并没有停下来;岸上与江上、欲喝酒而未喝便已是一种阻隔。这种空间的阻隔在词人笔下起着漂泊无依的感受。第二种是时间的阻隔感。这主要是现在与过去或现在与未来的对比反差。词人由眼前的阻隔想到昔日(或将来)的欢乐(“银字笙调,心字香烧”),但“何日归家洗客袍?”即表示这种欢愉是目前难以达到的,加上现在的处境更是“风又飘飘,雨又萧萧”,这种现在与过去(或未来)交错却又不能实现,实际上是一种时间性的阻隔。第三种是身与心的阻隔感。“流光容易把人抛”表现出来的是对时光流逝的感叹,这是因为词人身躯渐渐老去,而心中所想的仍不能实现才产生的感觉。这矛盾与冲突构成了词人主体身与心的阻隔。这种阻隔主要透过对比手法和内容结构等联系表现出来。

可见,全词的结构也是一种事物互相阻隔的表现。在古代封建社会中,传统的知识分子有着“齐家、治国”的愿望,但这种心愿的达成取决于国家的安定与否。若国家处于动荡或更迭时代,客观环境容易导致个人四处漂泊,“作为儒士欲兼济天下的理想无法实现;与此同时,与兼济天下相对的另一个儒士的人生理想,也就是那种传统‘独善其身的自我安慰性质的人生理想也因漂泊流离而难以实现。”{4}词人的精神便徘徊于积极入世和消极避世两种价值取向之间,处于一种游移不定的状况。这一种文人的集体意识,是在社会环境下形成的。词人内心深处面临着一种无法选择的心理状态,这是社会历史环境所导致的人生价值的失落。《一剪梅·舟过吴江》中呈现三种阻隔:上片是一种阻隔,上片与下片之中又形成一种阻隔,下片自身又形成一种阻隔。这种形式是心理状态的曲折投射;这仿佛是尝试选择而又无奈地受到阻碍的一种矛盾,是不能控制自我生活的反映。这与社会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产生联系。动乱的时代,文人受到的摧残就是不能选择个人路向,对于这无可调和的矛盾,“酒”“银字笙调,心字香烧”的想象是一种欲解决心理压力所做出的自然反应,也是词人企图做出选择的一种尝试。但词人始终有意或无意地将之放在阻隔中,这种感受时刻影响词人。这种精神、心灵的无可皈依和茫然在《一剪梅·舟过吴江》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被隐藏起来。当中不是一种直接的体现。但在这矛盾和失落感不断萦回词人心中的情况下,词的内容结构上却隐隐地流露出那份现实环境令他不能控制自身的无奈。

此外,词人的悲愁也是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引发的,与时光一同流逝的还有词人的生命。“流光容易把人抛”一句,“流光”像有着控制权,“人”只有被动的份儿,“抛”字便使“流光”对人的控制形象地表现出来。而词人写道:“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而不写为“樱桃红了”和“芭蕉绿了”,这种句子形式除了写出春光渐老外,亦可表现出“流光”作为主动者,能把“樱桃”“芭蕉”的颜色改变,“流光”具有改变事物的威力。词人写“樱桃”“芭蕉”这类自然景物,亦因为自然界的“春”去是一种自然的永恒,但“人”的逝去是永不重复的,这种对比使人对“流光”产生强烈的感受。所以,“春愁”的“春”也就有了更深的实际意义。词人的“愁”源于对时光飞逝和惜时的感叹,归根结底还是与他对“死”和“老”的心理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对时光流逝的重视反映了词人对老的敏感和潜意识中对于“死亡”的恐惧。社会变更往往使人得不到安定的生活,而“伴随着漂泊感而生的是无家可归的茫然和危机感”{5},这种对个人生命价值的意识,是个人受到动乱摧残后的反思,亦是人们被刺激后普遍存在着的感受。

正因为词人内心存在着强烈的危机感无奈感,所以作品的开首便点明“一片春愁待酒浇”,可见其“愁”之急切。其后才逐步加深“愁”的含义,当中运用到对比手法而形成的“阻隔”是精神上矛盾和失落的反映。而对“死亡”的恐惧则是透过对“流光”的感受和运用自然景物作衬托而带出的。这些描写手法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对社会环境的影响而做出的响应。同时,这些主题都是形成“春愁”的重要成分。

三、意象的内在联系

读这首词,亦可发现词中的意象运用有其特色。首先,是意象之间的联系和共同营造的气氛。词人因感春而生“愁”,于是想透过酒来将之压抑。“江上舟摇,楼上帘招”,词人坐在船上,与岸上酒楼形成距离,这对比的意象表现了“春愁”与“酒”的关系。词人虽有“春愁”而“待酒浇”,但没有写自己到岸上喝得酩酊大醉,只是随着船静静地与酒旗处诀别,从“秋娘渡”划到“泰娘桥”;显示一种可有可无的恬淡心情。他写“风又飘飘,雨又萧萧”,虽是风雨,而并未给人以凄风苦雨的感觉。“秋娘渡与泰娘桥”这一组意象只是一种并列的组合,没有轻快、激烈的描写或暗示。“归家洗客袍”这一具借代意义的意象,是上片“江上舟摇”等意象所引起的感觉。词人不写回家后与亲人欢聚之乐,而用“银字笙调,心字香烧”这一组意象勾勒出一个柔和温馨的氛围。而“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是一种自然界的规律,流露着轻微的叹息,没有在表面上显示的激烈沉痛。这些意象的组合与选用,都带有一种看似柔和、没有强烈情感的内在联系。这种情绪与事物之间表现得十分和谐,景物之中有词人的感情,却又和谐得几乎看不出来。这似有还无的感觉从意象的联系间表现出来,扩大了读者的想象空间。

四、白描手法的运用

词中另一个特点是白描手法的运用。这主要表现为用自然、朴实的描写手法。上片主要写舟过吴江之景,下片集中表达其感受。词人写景用白描笔法,把景物简单地描绘出来,写思乡则以具体事件的叙述来表达,都写得极平实、简约。但字字句句都蕴含感情:摇荡的小舟是漂泊已久的词人的具体生活状态;楼中飘动的酒旗,写出渴望以酒浇愁的心情;脱去漂泊衣装的期盼,写出对流离生活的厌倦;调笙和燃香写出对安稳生活的怀念和向往;樱桃和芭蕉表示时光的流逝;这些浓厚的感情被有意无意地包裹在浅淡的文字中,显得多么自然,又多么深沉。

词人运用这样的表达方法,某程度上是对封建社会中动乱或动乱过后的反映,文人们的意志和希望被摧毁,就是其儒家理想的破灭,乃至失去了悲愤和激昂。而从外力入主所产生的动乱到渐趋稳定,人们“久处积威之下,已失却了民族的反抗性”,所以薛砺若说:“宋末词坛已是一片残蝉尾声般遗民的叹息。”{6}这种涉及民族和文人交织而成的意识,是一种失去反抗性的意志。在这种情况下,柔和的意象运用和浅淡描写所表现出的缺乏气势和动力往往是这类意识的表现。它体现了心态上的疲惫和无奈。但我们知道,文学作品起源于内心的压抑,在“久处积威之下”不免产生危机感和彷徨。现实生活的压抑令词人产生对过去岁月(或将来)的想念,我们或许不能称它为对现实的反抗,但这起码是一种坚持或不屈服。所以在柔和与浅淡的形式背后仍然蕴藏着这么深厚的感情。

五、对句式和音乐感的关注

词人巧妙地运用“一剪梅”重叠的结构形式,形成了四组排比句。这种整齐的结构对上文所提到的和谐是有直接关系的。而上文提过的七字句大多表达一种主观感情,后面的两个四字句是七字句的延续或具体表现,但都是一种客观情况。这感情的转变当然与句子本身所承载的内容有密切关系,但连续四组一长二短的句式亦有助于感情起伏的节奏,即先发出了由七字句表现的深厚情感,再转而为较客观的四字句描述,两个平行的四字句使内容互相对称及渐趋谐和。这都反映了词人的心理变化,造成柔和中杂有激荡;但这种先扬后抑的结构,表示着词人感情的表面始终以柔和为主。这与我们在上文提到潜在的情感表现是一致的,即与民族及文人被压制的意识有关。另外,下文的内容能与上文的内容明显地形成对比,亦是四字句能整齐排列所促成的,如“银字笙调,心字香烧”的美好生活与“风又飘飘,雨又萧萧”的漂泊生活便形成清晰的对比,句式的排列是不容忽视的;所以,词牌(句式)是有其表达的需要才选择运用。这由句式所造成的感觉能与词的主题表达互相配合。

最后,“风又飘飘,雨又萧萧”这种对句的语调漫不经意,没有给人凄厉之感;“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语调亦是较轻柔、谐和的。这是由于两个四字句的第二字都相同及整句字数相同所致。而全词用的平声“幽”韵,读来不紧不促,亦与意象的柔和及白描所形成的清淡有关。这反映了在不同的形式中,各自有着其独特的艺术性,如意象扩大读者的想象空间、句式加进节奏感等,但它们又有一些共同点,即较柔和及清淡的感觉,这与社会环境是有关的。

六、结语

总括而言,本文采用了新批评的“细读”方法,从结构、主题、意象、描写手法、句式等角度,对文本进行详尽的分析和解释,没有把文本内容联系词人的生平,而是尽量找出文本的多种含义,期望深入地发掘文本中的内涵和特色,从多方面了解《一剪梅·舟过吴江》。新批评的理论对赏析文学作品有相当的好处,其重视文本的词句和多义性有助于读者从不同角度赏析文学作品,是深入阅读文学作品的良方。

{1} 陈敬介:《众里寻他千百度──宋词》,咏春图书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4年版,第197页。

{2} 袁征:《蒋捷白话词浅说》,《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6年第4期。

{3} 唐圭璋主编:《唐宋词鉴赏辞典》,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325页。

{4} 路成文:《论蒋捷词的漂泊情怀及其文化意蕴》,《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5} 张静:《无奈与无依的漂泊——蒋捷词的情感主旋律》,《台州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6} 薛砺若:《宋词通论》,上海书店1985年版,第239页。

作 者:邱铭熙,香港管理专业协会李国宝中学语文教师,华中师范大学文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文学批评理论。

4.《一剪梅》教学设计 篇四

一、导入

1.课间播放音乐《月满西楼》。

2.各位同学,在你生活中,有没有一个人特别让你牵挂?同学们都会心地笑了。的确,我们每个人身边都会有个他。当这个他暂时离开我们,有情人就要受相思之苦了。有首歌唱得好:思念是一种很玄的东西,如影随形,无声又无息,出没在心底。我们怎么向人诉说内心的相思呢?古人很聪明地把相思之情化成花、水、春草、梅花等等。“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这些寄托了情思的景物被我们成为意象。3.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一首情意深重的思夫之作,李清照《一剪梅》,看看她是怎样运用意象使相思之情具体化,从而与众不同的。

二、意象品析

1.请齐读全词,找出这首词用了哪些典型意象。

(板书:红藕、玉簟、兰舟、锦书、雁字、月、西楼、花、水)

2.请同学轻声自读,挑选你最有感觉的一两个意象,品析下它们怎样呈现相思之情?

(1)香残点明什么季节?秋是什么意思?跟凉比较在意蕴上有什么不同?(朱淑真《秋夜》“铺床凉满梧桐月”)(2)柳永《雨霖铃》“留恋处,兰舟催发”,兰舟本身就寄托着相思、伤感。李清照登上兰舟去干什么?请你用语言描绘下这个场景。(3)“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中哪个字要重读?各别学生读,再全班读。(4)何以会需要锦书?

(5)雁字回,人未归(板书)。能连着品析下月的意象吗?学生回顾曾学过的出现月意象的诗句。

(6)满字用在此处有什么情感以为?能替换成照吗?满与前文的哪个字形成对比?“满”字重读。生试读。

(7)月满,人不圆满(板书)。月满雁归,人却不归,词人心中充满浓浓的孤独与寂寞,景与情的这种关系,在诗歌中我们成为什么手法?(板书:乐景衬哀情)(8)西楼也是典型的相思意象。李煜有“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9)“花自飘零水自流”对应前文什么信息?(10)“花”“水”各自象喻什么? 相关诗句引用:“无可奈何花落去”,“一朝春尽花落去”,“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抽刀断水水更流”。(11)两个“自”有什么情感意味?(12)“花自飘零水自流”收束上文,引出下文,需要慢读,重音落在两个“自”上。生试读。

三、下阕情感体验

1.两个“自”很自然地带动了下片的抒情。下片的情感有没有深化?请齐读下片。2.“两处”指什么?对比民歌《行行重行行》和杜甫《月夜》(幻灯显示),站在说话人角度,从情感流向看,李清照的“两处”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正因为互相的理解,离别才显得更加难耐。“两处”重读。

3.“此情无计可消除”这句重音落在哪些字上?无计。4.用原句回答,“无计”在词中呈现为怎样的心理状态?

5.“下”和“上”是什么词性?解释一下。愁情堆积,剪不断理还乱。6.“却”在情感上是怎样与“无计”相联系的?不管你愿意与否,此情就是萦绕你,挥之不去。“无计”、“却”重读。

7.眉间心头,无计相回避,全词字字溢满李清照的情思。请再次饱含深情地齐诵全词,注意声调起伏轻重。

四、单元知识延伸

1.或许是过于完美的前半生透支了李清照下半生的幸福,人到中年的李清照经历了亡国、丧夫、入狱等种种不堪折磨,这首《武陵春》是她后期的作品,也是写愁,请对比这首词中的愁相较于前期作品《一剪梅》,愁的内容发生了什么变化?齐读《武陵春》。(板书:闲愁)

2.《一剪梅》中哪些意象是后期的作品中不大可能出现的? 红藕、玉簟、兰舟

《一剪梅》更适合我们这个年纪的同学去读,其中的青春的无奈更接近我们的情感。

5.《一剪梅》教学感言 篇五

得:

1.既然是一堂阅读欣赏课,就要让声音来充实整个课堂,因此在导入时用歌曲让学生品读。学生在听唱声中走入了这堂课,,整堂课使学生耳目一新,激发了其对课堂的爱好。

2.通过整体感知,让学生有一个完整的思路。

3.教会学生鉴赏并让他们自己动脑思考,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失:

学生文言文的功底不足,积累不够,有些句子不能理解。使鉴赏不能深入。

6.李清照《一剪梅》教学反思 篇六

2、学生很认真“入境”的读,我也仔细的听,一边关注其他学生的学习状态,一边做指导,其他学生也比较认真,做到“走心”。我想这是这节课的收获。最后展示的时候,有个学生没把《醉花阴》读出忧郁之情。当时我想点评了,后来一想是个性展示读,这种忧郁之情,没有亲身经历和学生阅历浅,读起来很难把握,就没有做出评价,生怕打消朗读积极性。课下我找他谈了,让他稍微改改,带着忧郁之情,那个男生当时脸就红了,他说:“老师我是有些紧张,但是觉得读的还行,就想站起来表现一下,是不是影响整个班级,还有你。”我当时听了,挺吃惊,他怎么会这样想,这种集体意识很强,他怕给丢人。后来,我想还好我当时没有说他,不然,他当时一定就会觉得没面子,很自责。这个男生平时很少主动回答问题。我想课上即使委婉的批评或建议,对某些“小心眼”的学生,也是一种打击,以后批评的时候,真的要分场合,考虑学生情绪真的很重要。

3、课前预设,鉴赏环节就是进一步体会情感进行补充完善,辅助背诵的。在时间上预设有些短,然后放的位置不对。赵谦翔老师说,先鉴赏,再读。不要这样一会读,一会鉴赏,一会再读。我把预习课放一起整个过程是,第一节课通过材料了解作者的生平故事及风格,把初中学过的串联一下,勾起学生记忆深处的内容。然后初步读诗歌自主鉴赏诗歌,讨论课后习题。第二节课有感情地读,进一步鉴赏体会情感,然后背诵。我讲这课之前讲了柳永词,就是这个模式。问学生,学生说可以接受这样的模式。

7.“中华第一剪” 篇七

盛夏炊烟爬上云端,暮冬树梢白雪初醒,夜色鸟儿枝头入巢……你能想象到这些美景再现在剪纸作品中吗?近日,由福建省美术馆主办的“黑土地中国风——李宝凤现代剪纸艺术展”在福州开幕,80多件剪纸艺术精品亮相,吸引不少市民驻足欣赏。

据介绍,李宝凤为中华剪纸艺术委员会会员,民间艺术家,吉林省工艺美术大师,被誉为“中华第一剪”。她潜心研究创作剪纸艺术30多年,作品融合了民间艺术与现代艺术、古典艺术与实用装饰艺术、民间艺术与西方艺术,2000年以来在国内外多地举办个人巡回展,这次是她首次来到福州办展。

李宝凤原是长春市一名乡村教师,谁也不会想到,若干年后,她会成为“中华第一剪”。李宝凤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6岁时就对画画和剪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找来铅笔、粉笔往村子里家家户户的玻璃柜、窗户上画。“小时候也没有别的游戏,家家户户的小孩都会画画和剪纸。”李宝凤告诉记者。

初中毕业后,由于家境贫穷,李宝凤不能继续上学了。当时,县里要成立第一职业高中,为中小学培养音体美教师,她有幸成为那里的旁听生。两年后,她被破格录取为小学社办教师,那年,她21岁。李宝凤回忆说,给孩子们上第二节美术课时,她发现孩子们买不起蜡笔。没有颜色的美术课怎么上呢?最后,她决定教孩子们剪纸。

1997年,李宝凤创作的长3米、高1B米、立体展示55位人物形象的大型剪纸作品《大观园》在北京展出引起轰动。随后,她的剪纸越做越大,也有名了,被誉为“中华第一剪”。

和寻常剪纸作品不同的是,李宝凤的剪纸作品向版画学,却保持了刀法与纸感的和谐;向国画学,融进了写意和写实的和谐:向油画学,构成了精巧细腻的画幅创作与空间丰富的和谐。在把握好传统剪纸手法的同时,又显示出线条与色彩、单色与套色、染色与贴裱的和谐。整个展厅一扫传统剪纸的“满堂红”,变得色彩斑斓,人、植物、动物、景色如实景般真实。不少美术系学生惊叹,“这是剪纸吗?根本就是油画、国画呀。”

此次展览分为自然风光、民族风情、人物肖像等主题,每幅作品都申请了专利,只此一件。李宝凤告诉记者,每一幅作品,从创作采风、构思到完工差不多要半年时间,为表现苗族妇女头戴银饰的立体和真实感,李宝凤就用了60多层的纸张套叠剪裁。

8.二年级数学《剪一剪》教学反思 篇八

二年级数学《剪一剪》教学反思

《剪一剪》是学生在学习了对称的基础上教学的,是一堂数学活动课。既然是数学课就要和一般的剪纸课有区别,即要有它的数学味,这也是我上这节课所力求达到的。本节课我安排了多次猜想,在课的一开始我就出示我剪好的一个对称的`小人给学生来欣赏,让学生猜一猜我是怎么剪出来的。然后根据自己的猜想,来动手实践一下,来验证猜想是否正确。之后让学生猜想如何剪出连续的两个小人,四个小人,然后根据猜想一一验证。当出现剪出的小人和老师展示的不同,再共同猜测他是怎么在剪的,分析错误的原因,在失败中找到真理。这样既让学生经历了猜想、验证的数学实践过程,也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精神,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整节课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浓厚。

此外我这堂课是采用四人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的,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的精神。整堂不是简单的手工课,是有浓浓数学味的数学活动课

9.《一剪梅》鉴赏 篇九

田德义

元伊世珍《琅旨恰肪碇杏性疲骸罢悦鞒嫌资保其父将为择妇。明诚昼寝,梦诵一书,觉来惟忆三句云‘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以告其父。其父为解曰:‘汝待得能文词妇也。言与司合是词字,安上已脱是女字,芝芙草拔是之夫二字,非谓汝为词女之夫乎?’后李翁以女妻之,即易安也,果有文章。易安结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这则故事与词意不合,当系好事者所为,不必实有其事。

此词首两句写红色的荷花开始凋谢了,素白的竹席也有些凉了,作者通过视觉、嗅觉、触觉的感受点明时间已进入深秋。作者接着写她再次划船去寻觅大自然的美景,这似乎同过去相似,但一个“独’字却暗示了她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感情与过去已有了很大的不同。少女时代,她驾舟出游是没有孤独感的。结婚以后,明诚本应同她一道去领略水光山色,却因为外出而没有去,她这才感到孤独。景由情生,情由景发。过去她泛舟见到的是萍花、汀草、鸥鹭,而现在她盼望见到的却是相传能送信的鸿雁从云中出现。前秦窦滔妻苏若兰曾寄给她丈夫一首织锦回文诗,后世锦书多指夫妻间往来的.书信,清照所盼望的“锦书”显然是明诚来信了。遗憾的是她一直等到月满西楼时才见到雁行掠过。征鸿是否为她带来了锦书呢?看来没有,于是便出现了下片的感叹。

换头一句以花落水流比喻青春易逝,光阴难驻。次两句写自己思念明诚,又设想明诚思念自己,自己相思难熬,又设想明诚的闲愁也不易排遣。身处异地,两心相通,这就使清照所抒发的相思之情深入了一层。结句八字,“才下”与“却上”属对,“眉头”与“心头”重字,这就完美地表达了无计可消除的相思之情由眉头过渡到心头是多么迅速,短暂。这种句式,杜甫的“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差可比拟。

10.《剪一剪》的教学反思 篇十

2、对于加深平移、旋转的认识,是不是只有图形展开后才能感受平移呢,其他地方还有没有呢?另外,“平移、旋转”就是这节课的知识点么?

带着这两个问题,我再次认真的阅读新课标、教材、教参。首先我发现在这节课中,牵涉到的数学知识点有:轴对称、平移旋转、以及在折纸过程中感受对折的次数和与图形个数的变化之间的规律。那么如何将这些知识点与剪纸活动融合在一起,并且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升数学思维水平。

于是,我设计了通过从剪一个人到两个的、到四个、八个再到学生自己创造,这样一个师生剪纸的过程中让学生去猜想、推理、交流、表达,进行自主思维活动,并借助折纸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渗透了对折的次数和与图形个数的变化之间的函数关系,培养生推理能力。

上一篇:年年会活动策划方案下一篇:诚信之美作文6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