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饭店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2024-09-19

中国饭店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精选11篇)

1.中国饭店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篇一

中国快递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快运与快递,是指承运方将托运方指定在特定时间内运达目的地的物品,以最快的运输方式,运送和配送到指定的目的地或目标客户手中。快运与快递的市场基础是对于时间比较敏感的运输需求。通常快递业务比快运业务运输的货物重量、体积要小,但实际两者之间的概念区别日益模糊。按照运输方式分类,快运分为航空快运、公路快运、铁路快运和水运快运。

一.中国快递的现状

近几年,中国快运速递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已经在中国东部地区形成了以沿海大城市群为中心的4大区域性快运速递圈。同时这4大快运速递圈又以滚动式、递进式的扇面辐射,带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发展。部分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已经成为区域性快运速递产业发展中心,而且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以基本交通运输干线为基础的若干快运速递通道,使中国快运快递业的点——轴——面系统初呈雏形。从1987年起步至今,中国快递服务经过20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截至2006年底,中国经营快递服务的法人企业已达2422家,从业人员22.7万人;快递服务业务量已达到10.6亿件,实现业务收入约300亿元,分别是1987年的693倍和375倍。2006年国有、民营、外资快递企业分别实现快递业务收入148.4亿元、52.4亿元、98.8亿元,分别占快递业务总收入的49.5%、17.5%、33%。2006年国有、民营、外资快递企业分别完成业务量61927.5万件、28571.8万件、15493.6万件,分别占总业务量的58.4%、27%、14.6%。快递服务从业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国有、民营、外资快递企业多元共存、相互竞争的市场格局已经形成。

2007年中国快递行业的业务收入达380亿元,增长速度超过25%,明显高于第三产业的平均水平。2008年,受多种因素影响,快递行业持续了多年的高速增长或将放缓。新《邮政法》或《国内快递市场管理办法》将出台。《快递服务标准》的实施更加有利于快递企业的健康发展。2008年《快递业务员国家职业标准》和《邮政业消费者申诉处理办法》将出台。

新成立的国家邮政局注重务实高效,在中国快递市场不完全成熟的情况下,出台《国内快递市场管理办法》更加符合国情,待市场成熟时再出台新《邮政法》更有利于快递行业的可持续地、健康地发展。预计《国内快递市场管理办法》将会对符合“资质”的快递企业授权经营“商务文件(信函)”,改变现在“法不治众”的困惑局面。

二.中国快递的发展趋势

纵观这几年快递行业的发展,无论是快递从业主体、从业人员,还是业务总量的增长速度每年都保持在20%以上。快递服务总体规模增长迅速,快递服务需求旺盛。

不仅如此,快递产业仍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快递服务业市场份额约占到全国市场总份额的2/3以上。中西部和二级市场仍有广阔空间。

快递企业的服务能力也有显著提升。快递服务企业所拥有的房屋建筑面积、生产场地面积、营业网点数量大幅增加,运输设备配备总数约为5万辆(台)。此外,计算机、手机终端设备的投入增长迅猛,分别达到了53.1%和119.8%,有效提升了快递企业揽收、分拣、派送、查询等环节的信息化处理水平。这些物质基础有力地支持了快递服务行业服务能力的显著提高。我国快递业发展速度很快,年均增长率在25%以上,以后十年里还会有大幅增长,是我国服务业中一个异军突起、前景看好的产业。由于我国快递行业长期缺乏明确的市场准入制度,没有相应标准和规范对企业的服务质量进行约束和评价。各企业的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消费者权益得不到根本保障,投诉量显著上升。

国家邮政局在听取社会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于今年制定出了《快递服务》邮政行业标准,于以由今年元旦正式实施。

针对快递服务市场中有可能损害消费者权益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新出台的《快递服务》标准提出了相应的服务规范。如首次提出了较为详细的赔偿要求,将消费者可以提出索赔的因素具体化,围绕快件延误、丢失、损毁、内件不符等提出相应赔偿原则,并对快递服务组织索赔处理和赔金支付的时间进行了限定。对于首部行业标准,许多人表示欢迎,认为这些规定有利于对快递行业内部分“霸王条款”进行清理和规范。

各地消协、快递协会和国有快递企业认为,标准的颁布可以促进快递服务的和谐消费,对保障快递企业合法效益、规范快递服务意义重大,将在本网内大力推进标准化操作,真正把标准落到实处。

标准的推出对跨国快递企业几无影响,时效性和安全性原本就是其优势所在。9月份,联邦快递启动国内快递业务时就声称其快递时效要优于国内企业。业内专家分析,由于国际快递巨头的介入,国内企业的低劳务成本优势将消失,5年后国内快递行业将充满变数。标准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敦促国内企业“强身健体”的作用。

市场需求是快递业得以能够发展的基础。两个基本情况,一是国家的快递物流业呈现稳定的多元竞争主体相互竞争的市场格局,就是国有的,民营的,外资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谁的服务更贴近百姓,谁就会受到市场的认可,这个企业就会发展得更快,反过来,就会受到影响,不利于自身的发展。二是中国快递服务业的市场规模巨大,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持续增长,有个规律,如果国民经济可以增长一个百分点,那么物流业就可以带来两个百分点的增长空间,快递业是它的三倍速度增长,这被很多数据和事实证明,是个有规律性的一个现象,应该抓住当前的机会加快发展。

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两次提到邮政,他是在2006年工作中邮政体制改革实行政企分开,2007年的第二次提到是加快垄断行业改革,推进邮政体制改革的落实。从这里到国家社会到对邮政部门寄予厚望,希望看到一个与时俱进的,全新的邮政部门能够推动,或指导这个快递业的健康发展,为国家社会和民族做出更大的应有的贡献。

在这样一个社会上,广大消费者确实需要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快速发展的,自然环境的,法制环境的,政策环境的。期待着这个行业的发展能够不断提高它的市场竞争力,不仅在中国,而且像联邦快递,TNT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把中国的快递物流业等品牌,中国的名牌,进入世界500强,进入国际舞台,这一天是可以期待的。目前,国内的快递行业主要有三股力量,包括国企、外企和民营,各自所占的市场份额分别为60%、5%和10%。但在未来三五年,大家都处于壮大和调整时期,任何一方都不会被吞掉的。因此,在未来三五年,国内的物流市场将出现“三国鼎立”的局面——国企、外企和民营企业各占一方。未来几年,大家都忙着自己的壮大,根本就没有空闲去吞并其他竞争对手。国企要增强自己的竞争能力,必须在这几年进行体制改革,否则,背着太大的包袱,跑得越来越慢。而国际快递公司虽然实力非常强大,而且有先进的管理,但他们要进入中国,还得适应中国的“水土”,把他们的经验与中国的实际结合。此外,他们还要不断在中国铺网点。

联邦快递的亚太区总裁简力行也提到,他们在中国国内看不到民营快递业对他们的威胁,因为他们面临与民营企业相同的问题——网络问题。我们宅急送全国有300多个服务网点,按一个网点需要3个月的时间搞好,没有几年,外企是没办法铺开他们在中国的网点。没有网点,他们无法开展国内的服务。因此说,在4、5年内,国际快递即使有强大的实力,但他们根本腾不出时间在国内市场做出大动作。

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因为各方实力相近,各有优势不足造成的。

邮政目前覆盖全国的有三大网络,即全国最大的实物传递网、投资20多亿元在建综合计算机信息跟踪系统、以及全国最大的网上支付系统——“邮政绿卡”系统。尽管邮政以前也在做物流,但是其 “三网合一”的巨大潜能一直没能得以发挥,物流的规模效益并未显现。“中邮物流要做就做目前别人还做不了的业务。”国营的EMS、民航快递都是依托原有的母体网络,将其中的快递业务从主营的邮政、货运业务中剥离出来的。从母体那里继承的国营品牌在一般消费者中的号召力和网络体系是他们最大的优势,尤其是邮政在国内多达4万、深入村级的网点是其它任何对手几乎永远无法企及的。而这套网络体系本身并不是专门为快递业务建立的,这就同时省去了庞大的开办费用,减少了大量的固定投资摊销成本。但是这套网络体系建立的初衷并不是为快递业务服务,在享受它的便利同时,也必然要承受相应的问题。快递属于邮政高端业务,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城市之间,维持村镇级乃至某些县级网点显然毫无必要,这就像“鸡肋”一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而国营企业的领导为了政绩,也决不会放弃哪怕是一年只有一票业务的网点。随之而来的就是,为了维持它们抽调本来就不充裕的人力、物力,承担这些网点业务能力不足招致的客户投诉,进而一步步削弱在固定投资摊销方面赢得的优势,中国邮政每年承担的普遍服务亏损额达41.7亿元。其中,以农村为主的普遍服务网点亏损达27.67亿元,政策性业务亏损达14.03亿元。

根据《中国邮政年报》统计显示,自1995年起,EMS业务量平均增幅稳定在20%左右,但营业额却增长缓慢,部分年份甚至出现了负增长。与国内快递市场每年30%左右的增速相比,邮政EMS增量不增收的怪圈,让邮政EMS的市场份额逐年下降,已由1997年的接近97%,跌到目前的20%左右,而且还在以每年4%的速度继续下降。

2.中国饭店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篇二

关键词:高校建筑,形式,发展趋势

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迅速发展,涌现出大批具有雄厚师资和一定规模的普通高等院校。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传统高等教育模式的影响,原有高校建筑都带有时代与历史的特征,随着岁月的变迁,许多高校建筑设备陈旧,使用率低,而且由于社会的发展需要,有的建筑已不适合现今教学、科研的需求,很难在现代化教育中发挥作用。

1 中国高校建筑的现有形式

1.1 民国时期的建筑形式

这类院校多建筑年限较早,在民国时期都有很好的地位,最典型的当属清华和北大。校园环境很好,绿化密集,有西方古典主义建筑的样式,也有我国传统建筑的样式。整个校园空间端庄典雅,当然最重要的是文化气息浓厚,是人人向往的圣地。但也有一定的缺点,如土地利用率不高,特别是建筑层数较低,多为一层建筑和两层建筑,当然这与当时的社会发展程度有关,那时的中国人口密度低,能上大学的更是少之又少,所以也无谓造更高的楼层;其二就是太分散,各系部之间相距太远,不利于信息时代的交流;更重要的是这些建筑设施简陋,根本无法适合现代化教学的需要[1]。

1.2 解放初期的建立的大学建筑模式

这些类院校多是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发展工业化而建立的,所以多为工科类院校,如原先的中国纺织大学,从规划到设计,有学习苏联的建设经验。特点是功能分区清晰,生活区、教学区有明显的划分界限;其二,所有建筑都为红砖,风格一致,气派严肃、庄重。

1.3 高校扩建、迁址等园区的建筑

到了上世纪末期,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及与世界文化接轨的需要,高等教育得到了长远的发展规划,也正是此时中国掀起了一股合并院校和高校迁址的风气,许多单一学科的院校合并成了综合性大学,这使得大学校园分散性越来越严重,同时入学人数的增加也使原来的校舍不够容纳如此多的学生,所以很多院校纷纷迁往城市的郊区。这些扩建后的建筑都为现代化的建筑模式,高楼大楼不断涌现,同时由于郊区自然环境、生态环境比较好,所以这些新的大学建筑群多坐落于绿树红花之中,优美而令人向往。

2 中国高校建筑的发展趋势

随着现代教育的进步,国内高等学校建设成为新的热点。教学建筑作为高校教育最为重要的硬件设施,其形态和发展对于高校建设的影响十分显著。就教学建筑而言,最为直接和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教育模式和建筑发展。上述两个因素决定了教学建筑的存在与发展。反过来,教学建筑的创新也会促进教育方式和建筑本身的进步。因此,如何设计高校教学建筑才能满足学校教育发展的要求,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已成为目前高校建筑设计中一个重要的课题[2]。

2.1 在建筑本身上往智能化建筑发展

高等院校是知识的圣地,是世界最先进知识、科技、文化的集聚地,汇集了全国的社会精英在这里追求知识、追求进步,所以在现代的教育体系中,需有先进的技术设施配合,其中建设智能化的现代教学建筑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它不仅应该具备一般智能化建筑所应该有的楼宇控制系统如建筑设备自动化、办公自动化、通讯自动化,同时还应引入智能型的辅助教育设施来适应现代化的教育要求,如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的要求、通讯网络技术要求。总之高等院校作为与世界知识交流的场地,决定了高校建筑在硬件过硬的基础上还需考虑世界最先进的软件技术,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3]。

2.2 在建筑物外观上朝时尚方向发展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21世纪的中国,综合国力已进入世界的前列,各种西方思想与我国特有的东方传统文化冲击并融合着,高等院校更是不例外。现今大学新造的房子已不再是红灰为主的凸显严肃、庄重气息的建筑物,而是具有现代气息,配以白、蓝等富有朝气的色彩,在造型上也不再以方方正正的单一形式出现,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当下最流行的元素,如上海松江大学城里的鸟巢造型建筑、圆形拱门建筑,彰显时代辉煌。

2.3 建筑资源的集约化利用

在当代的教学建筑中,集中式的教学建筑远比分散式的建筑使用成本低,同时其效率和使用便捷性很高。现代教育讲求多学科交叉和交流,注重集体智能的协作与广泛交流,尤其是自由交流更加经常、灵活,当然也受益广泛,所以同类型院系或有学科交叉可能的院系之间的建筑完全可以集中在一块,这不仅可以促进各学科之间的交叉和交流,还可以实现资源共享,节约能耗[2]。

2.4 节能建筑很重要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的校园建设进入了高速增长期,与之相伴的建筑能源消耗量也逐年增加,高校建筑已成为重要的能源消耗领域。对高校以后建筑的设计要合理、科学,如在朝向与位置上要考虑建筑物的间距、朝向、体型、绿化配置等,尽量改善建筑物的热环境。夏季尽量减少阳光直射室内及外墙,有良好的通风;冬季应有适量的阳光射入室内,避免冷风吹袭,这样就可以大大降低空调的利用率[4]。

综上所述,全面考虑自然、人文、社会及经济的因素,高校建筑的发展势必也要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使之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参考文献

[1]丁峰.论高校建筑的更新与改造[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建筑设计及理论,2000.

[2]叶彪.高校教学建筑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J].建筑学报,2004(5):52-53.

[3]宛素春,王珊,董淑英.高校智能化教学楼设计研究[J].建筑学报,2000(2):49-52.

3.中国柔印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篇三

市场认知度与接受度不断提高

30年来,柔印在中国市场取得了初步的进步,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特别是在瓦楞纸箱、无菌液体包装(纸基铝塑复合包装材料)和纸杯餐巾纸领域的应用相当广泛,占据主导地位。但凹印在软包装领域仍是一枝独秀,凸印也是标签印刷的主流,折叠纸盒印刷更非胶印莫属,使得柔印在上述主要印刷市场所占份额很低。这也就导致柔印在整个中国印刷市场所占比例仍然很低(约9%),与欧美国家较多的柔印应用形成鲜明对比。

尽管中国柔印的发展速度一直未尽如人意,但“襁褓”中的柔印却一直备受业内人士呵护,正逐步走出柔弱的幼年期。材料技术、工艺技术和印前技术的持续改善,使柔印一改以往印刷效果粗糙的形象,步入高印刷品质行列,加上其自身更加高效、环保、安全和卫生的特性,市场认知度和接受度也在不断提高,主要体现为:纸箱预印越来越多地使用柔印;软包装凹印转柔印的脚步开始迈动;标签印刷越来越多地采用柔印;印刷机械制造商越来越多地加入柔印机的研制行列;国际供应商纷至沓来,无一可以忽略中国的柔印潜力;高校开始讲授柔印知识或开设柔印课程,教师和学生的柔印意识逐渐增强。

总而言之,中国印刷业已经认知柔印的特点,而且开始主动接受和包容柔印的一些缺点(如加网线数和分辨率较低等),做到扬长避短。可见,中国柔印的发展已经出现可喜的局面。待到柔印在中国的软包装、标签和折叠纸盒等印刷市场占据相当份额时,柔印在中国就将迎来飞跃式发展。

柔印产业链日趋完善与多元化

中国柔印的产业链已经形成,无论是印刷机和印刷机辅助设备还是印刷耗材,都实现了国产和进口的“并驾齐驱”,市场竞争已经充分,甚至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柔性版的制作和供应作为柔印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特点:80%以上的柔性版制作有专业的制版公司担当,所以制版公司是柔印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目前中国有大大小小的制版公司数百家,但专业化水平高且具有相当市场美誉度的制版公司估计不超过30家。由于制版公司众多,竞争日趋激烈,但只有专业化和规模化的制版公司才会走得更远、更好。

衡量产业链完善和成熟程度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就是人才的教育培训情况。中国的柔印人才还相对十分匮乏,人才培养的重担主要落在印刷企业和供应商身上。但随着越来越多高校对柔印的重视,比如安排柔印的教学内容或将柔印作为独立的一门课程进行讲授,部分高校还配置了柔印机和柔印制版设备等供学生实践,相信柔印人才匮乏的局面很快就能得到改善。此外,高校与柔印界供应商的联系合作也越来越密切,柔印的最新技术能第一时间传输给学生。比如,自2011年来,由富林特集团柔印产品事业部联合合作伙伴举办的三届“大学柔印最新发展培训与实践”活动,就得到了全国各地设置印刷包装专业高校的积极响应和参与。

近年来,中国印刷技术协会柔性版印刷分会同样大力推动中国柔印的发展,规律地举办柔印技术交流会和柔印年会,同时每两年进行一次全国性的柔性版印刷质量评比。

柔印产业链的日趋完善与多元化,有助于柔印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中国柔印的可持续发展也因此有了根本保障。

技术应用与世界柔印发展水平同步

柔印自诞生以来,一直在不断地创新:从最初的橡皮版到感光树脂版的问世,再到数字柔性版和数字工艺流程的应用;从实地色块印刷到网目调图像印刷;从平张版双面胶贴版到无缝套筒无需贴版的革新;从环保溶剂代替不环保溶剂来制版;从溶剂制版到无溶剂制版(水洗柔性版、热敏制版技术、激光直接雕刻制版技术等)的出现;柔印机从齿轮有轴驱动到电子无轴驱动;从低速到高速;从普通油墨到UV油墨;从低线数网纹辊到高线数陶瓷网纹辊;从塑料刮刀到钢刮刀;从硬双面胶到弹性双面胶;从规则网点到调频调幅网点再到混合加网;从分步制版到柔性版自动制版;从笨重的钢版辊到轻质套筒(套筒网纹辊和印版套筒)的应用;从低分辨率到高分辨率网点再现技术和数字柔性版平顶网点技术……

“三分印刷,七分印前”,这句业内广为流传的话,着实反映了印前工艺的重要性。当前柔印印前工艺主要包含图案处理和制版两方面。这里就数字柔性版平顶网点技术略说一二。近年来,平顶网点技术在柔印制版领域风生水起,成为热门话题。平顶网点制版技术因能明显改善柔印网点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以及增大印刷操作宽容度等而广受推崇。实现平顶网点的方式有5种:富林特的NExT、柯达的NX、麦德美的LUX、杜邦的Digiflow和艾司科的Inline UV。这些技术都有各自鲜明的特点,但所涉及的额外材料或设备还是会给用户的综合制版成本带来压力。为此,富林特、麦德美、杜邦均投入了相应的研发工作,目前都推出了无需借助额外材料或设备的平顶网点版材,如富林特的NEF和FTF版材、麦德美的ITP版材、杜邦的EPR和ESP版材。

客观地说,国内柔印技术的应用总体上与欧美最高水平是一致的、同步的,并没有出现国外任何柔印技术在国内尚未被采用和应用的现象。

与其他印刷方式长期竞争互补

众所周知,柔印的承印物和应用领域相当广泛,是其他印刷方式无法比拟的,这就导致柔印必然会与其他印刷方式产生竞争:柔印在纸箱预印和折叠纸盒印刷上与胶印(少部分为凹印)竞争,在标签印刷上与凸印和呈现良好发展势头的数字印刷竞争,在软包装上更是撼动凹印的地位。

柔印与其他印刷方式还有互补的特点。铝基柔性版(如富林特的nyloflex Gold A116)在局部精准上光上的独特优势,已在胶印机最后一个柔性版上光单元广泛应用,使得柔印的触角伸向了胶印领域。柔印无缝套筒版的应用,使得柔印像凹印一样印刷连续不间断图案成为现实。

各种印刷方式难以绝对地比较出优劣程度,只能在某个细分应用领域进行对比。而中国柔印要想实现质和量的飞跃,就必须在软包装印刷领域占有一席之地,这里就简略谈谈柔印相对凹印在软包装印刷领域的优势。

(1)低碳环保

柔印使用的水性油墨、醇溶性油墨以及UV油墨,都不含毒性较强的苯、酯和酮等溶剂,也不含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柔印机的低能耗也给柔印的绿色低碳环保加分;柔性版的制版过程也没有像凹版制版那样的电镀过程,对环境影响较小;柔印生产车间的刺激性气味轻,易于营造舒适的生产环境。

在欧美国家,柔印早已被誉为绿色安全的印刷方式,在包装印刷市场拥有70%以上的占有量。在我国,乘着“推行绿色环保印刷,实行印刷绿色认证”的东风,柔印绿色低碳环保的优势将被进一步彰显。

(2)安全卫生

软包装多用于家庭生活用品和食品的包装,其安全卫生性日益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柔印使用的油墨有机挥发物低,残留量低,迁移和渗透率低,有力地保障了软包装对安全卫生性的要求。

(3)印刷特性

宽幅卫星式柔印机张力控制稳定,套准精度更佳,加上柔性版的弹性功能,柔印能印刷更薄且更易拉伸的塑料薄膜,厚度小于35μm的塑料薄膜均可采用柔印。比如,透气膜由于易拉伸,采用凹印工艺时只能印刷1~2个颜色,但随着终端用户和消费者对色彩的要求越来越高,多色透气膜印刷已开始由柔印承揽。而且,塑料薄膜厚度越薄,材料消耗越少,更加低碳环保。目前,中国柔印仍处于初级阶段,必将与胶印、凹印、凸印和数字印刷长期竞争互补。

柔印在中国的持续发展是确定的

柔印的环保、卫生和健康优势及其“绿色”形象不再赘述。与此同时,国家和行业也给柔印的发展提供了优惠政策。中国的柔印发展正处于天时(绿色环保)、地利(中国巨大的包装印刷市场)和人和(政策支持和柔印人士的共同努力)的大好时期,各方面的环境政策和预期对中国柔印的发展都是非常有利的。

可见,中国柔印已经过了“星星之火”的阶段,正在由初级阶段向中高级阶段稳步前进,柔印在中国的持续发展是确定的。

4.中国物流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篇四

物流系统包括物资的流动、信息的流动和资金的流动,支撑物流体系的除物流搬运技术、管理工程、信息技术外,供应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物流过程是具有成本的。据统计,我国物流成本占据产品本身的40%左右,而经济较发达国家的物流成本一般只占其产品的25%左右。今天的物流系统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要求企业必须采取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模式快速响应市场环境的变化——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使物流系统具有高度的敏捷性,降低成本除了相应的技术外,对其进行评估和管理也是重要的一环。我国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对物流的重视程度不够

过去很长时期内,由于供给不足,难以有效满足生产、生活所需,为弥补供需缺口,国家主要致力于如何增加生产,而对流通领域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以投入领域为例,国内大部分资金投向了农业生产领域,进入流通领域的远远不足。对物流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另外,截至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以物流科技创新和知识型物流人才为核心的物流教育体系,而且这些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又大多侧重于工业产品物流,真正精通物流的却是凤毛麟角。

2.2物流主体发育尚不成熟

物流的有效运作必须依赖于多元化的物流载体。但现阶段,我国物流的运作载体比较单一,国有和集体性质的流通企业普遍背负着历史积淀的各类包袱,从执行调拨计划转向市场竞争有一个艰难的适应过程,缺乏竞争优势,其中己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从物流行业中退出。因而整个物流领域运作主体竞争能力弱的问题十分突出。

2.3供应链管理薄弱

5.中国饭店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篇五

婚道关注|2017年中国婚庆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报告2017-02-27 11:17婚礼/旅游2017年中国婚庆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报告2016年是整个婚庆行业最动荡的一年,婚庆市场消费主体发生了一个很大的变化。我们不妨称之为“婚市转折年”。结婚消费人群的主要变化是:90后首次超过80后,城市结婚人口首次超过乡镇;而2016年结婚消费人群的主要变化是:高额订单锐减,但基础市场客单价普遍成长,中端市场规模得到稳固和扩大,整个中国的婚庆行业还没死的商家里,愁多乐少,但乐的里仍有八成忧心忡忡。昨日辉煌今日衰,今日仍在风光的又有几个看得懂未来?中国婚庆是一个泛消费市场,我们把婚庆通俗地称为“大幸福产业”,与结婚相关的消费都可以计入大幸福产业。包含婚宴、婚纱、摄影、婚礼策划、礼服和婚车以及蜜月旅游、喜糖喜酒、珠宝首饰和家电家纺,甚至涵盖了金融、保险、房产、家装、旅游以及母婴和健康的幸福产业的确是万亿人民币级别的消费市场,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婚庆作为“大幸福产业”迎来全面利好。

一、婚庆行业的市场环境可以用“非常恶劣”来形容,由于供需信息不对称,目前婚庆市场上存在诸多市场痛点,从而导致市场同质化竞争激烈、婚庆公司进驻酒店使服务品质下降,婚庆公司接单难现象已成普遍。2017年将是“婚企转型年”,市场的最终洗牌将在这一年到来。婚庆市场格局重新定位,婚庆行业洗牌将成为常态。

二、众所周知,婚庆市场纷繁复杂、产业市场规模庞大,拥有年均超过千万亿的婚庆消费产值,直接或间接的从业人员已经超过了1000万人。2016年全国各级民政部门和婚姻登记机构共依法办理结婚登记11328806对,3468005对夫妇分道扬镳。2015年全国各级民政部门和婚姻登记机构共依法办理结婚登记12134056对,离婚登记3127161对。2016年结婚登记比2015年减少805250对,而离婚登记增加了340844对。结婚的人数逐年下降,人口红利的消失,婚庆市场逐步走向精耕细作。

三、中国婚庆经历过几年的变革试错,越来越多的婚庆企业开始尝试拥抱共赢,婚庆产业更加回归商业理性,中国婚庆企业及婚庆人必须保持前沿的婚庆市场分析能力,才能远离被淘汰的命运。了解市婚庆场发展趋势,打好有准备之仗会。婚庆行业进入规模化整合、均衡性发展的新阶段,行业产业链整合成为了必然趋势。

四、互联网+婚庆通过跨界、整合、开放、信息化、在线化、数据化等方式和手段,打破了以往的行业潜规则,赋予婚庆行业新的发展思维,增强行业的体验服务意识,满足个性化定制需求。随着消费者越来越理性,信息越来越透明,传统的婚庆服务公司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五、中国婚庆行业逐渐发展为跨行业、多业态的创新产业格局,婚庆消费总体呈现支出水平显著增长、个性化需求明显增多的态势,人用于婚礼的消费支出仍将继续保持增长,进而拉动婚庆市场的繁荣。

六、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结婚新人对婚礼文化和品质需求更加重视,因此婚庆行业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婚庆行业这种重品类、低频次的市场属性在消费者心理诉求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中国婚庆行业从过去作坊式的分散经济逐渐发展为跨行业、多业态的创新产业格局,并往多样化、便利化、精细化、品质化、网络化和产业化发展的趋势。

七、伴随中国经济增长进入换挡期,婚庆产业的发展步伐与全国经济形势一致,也将从高速发展向中低速发展转变。中国婚庆经过30年的高速增长,正面临着转型升级重要时期,婚庆行业已经进入了品牌竞争时代。婚庆市场竞争从区域、类别、局部已经上升为品牌之间的立体战。强化和加快品牌建设,建立更高层面的品牌内涵, 实现更高效的系统化品牌工程成为品牌婚庆企业必走之路。而品牌战略的重要性提升,品牌层面的竞争也将更加强化,没有品牌基础的中小婚庆企业将面临淘汰,以品牌企业为中心的婚庆集团将陆续出现。互联网+给婚庆产业带来的变化,对从业者提出更高的要求,引入竞争机制,才能从本质上改变婚礼产业的构造,在未来,最成功的婚庆品牌一定是拥有最成功的服务团队。具有品牌价值的婚庆企业的招牌正在被擦亮,区域性的龙头企业若隐若现。婚庆行业的消费人群的日益年轻化趋势又使得一些品牌企业需要迅速提升自身的服务力、创新力、公信力,从而适应时代潮流大趋势。

八、婚庆产业链从一个“链条”向着“网状”形态演变,而且这张网越织越大、越来越密。从上游到下游,婚庆市场无疑拥有着其他行业无法比拟的超长产业链,疏通上下游索道、封闭产业链端口,整合行业资源、释放企业活力的枢纽,盘活固有传统婚庆市场、发展新兴婚庆产业服务,从而使资本的原始积累变为强势扩张,用全新的理念去诠释现代婚庆产业发展的新思路。

九、越偏向服务重的行业越难受到互联网化因素制约,因此更需去探究真正用户价值,完成产品升级最重要的垫脚石,扩宽横向发展渠道,打造真正意义上的婚庆新时代。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婚庆产业链条的完善将建立在婚庆企业全产业链发展的基础上,许多互联网婚庆公司都在进行平台化发展,致力于婚庆一条龙服务。在当前婚庆市场环境下,婚庆企业应该借力互联网浪潮,扩大本身在婚庆市场影响力,提高服务水平,打破信息不对称,增强用户信任度,建立自身在市场中的地位。互联网的线下服务的需求加大,将有越来越多的婚庆企业重视服务的导入,用服务驱动婚庆产品的销售。

十、合作共赢、资源整合婚庆企业才有未来和发展。婚庆产业的资源争夺战即将打响,并将掀起投资整合并购风潮。随着资本进入婚庆市场,全目前有投资布局的资本不下于三十家。上市公司涉及到的主营业务有:地产、家纺、白酒、家居、园林、旅游、婚恋以及互联网消费。婚庆行业迎来“上市”潮,导致更多的婚企登陆新三板挂牌交易抢滩资本市场。婚庆市场万亿元的规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资本投身其中。值得说明的是:互联网时代你能忽悠得了个别投资商,但绝忽悠不了整个中国婚庆产业的消费市场。

十一、打造一站式的购物场景,打造出更完善、更具体、更人性化、可持续的综合性的婚庆服务平台。婚庆行业如果想快速规模化,本质还是要回归到产品化。从用户的场景、各个细分品类去尝试打造一个可产品化、可规模化的商业链条出来,这样婚庆市场才能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十二、各种婚庆方面应用和APP大量出现,让人的能力产品化和可复制化,在某一程度上解决了婚庆行业人才稀缺的现状,降低了成本,提升了效率,也为将来全国婚庆领军品牌的出现铺垫了技术基础。同时,技术也越来越不成为婚庆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在回归到服务行业的本质:服务和口碑。

十三、个性化婚礼依然备受推崇,人的长相有美有丑,造人的上帝解释说,任何东西批量生产了,就很难保证部分的质量。虽然是笑话,但也说明了个性化婚礼的重要性。

十四、婚庆行业业与旅游行业的越来越紧密,婚庆旅游成为行业热点备受政府支持和关注。婚庆旅游将带动地婚庆行业新一轮的爱情浪潮。积极引导婚庆产业市场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不仅为众多新人提供“与众不同”个性时尚婚礼,也能够促进旅游产业和婚庆产业的多元化同步发展。

十五、婚庆行业根深蒂固的线下属性以及低频消费的本质和互联网格格不入。互联网注定无法直接提升婚礼本身的品质,互联网能够提升的是办婚礼的人,以婚庆行业的从业人员与“常驻人口”----婚礼人为切入点,通过互联网的手段,改变婚礼人的经营模式,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婚庆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与服务品质,以此提高婚礼的品质,迎合新人日益增高的品质追求与个性化需求,才是“互联网+婚庆”的正确玩法。线上线下的结合是不可避免的,婚庆网络化大势所向,婚庆+互联网已经成为标配风生水起。无需再去怀疑,就是看谁能把这个标配和链条融合得很好。

十六、婚庆行业是一个线下行业,产品效果的优劣取决于打造产品的人,用户对婚礼的满意一定是建立在婚庆人上。尽管婚庆行业逐步转战互联网,但是采用的商业模式依旧是传统婚庆的老路,低价,套餐,附赠,互联网显然不能够改变婚礼本身。婚礼的展现也无法在线上表现出个性化,没有实体依托的互联网婚庆平台很快就会因为品牌吸引力不足被淘汰,婚行业的天然弱势使婚庆品牌的打造不具备大规模复制能力,传统婚庆寻求互联网的突破,用户体验的提升依托的不是价格与品牌,而是婚礼的服务团队,不管线上如何展示。

十七、“婚庆保险”、“婚庆分期服务”、“结婚贷款”、“婚宴主题酒店”等的出现将使婚庆市场发生大变革。“婚宴主题酒店”的兴建浪潮或许破局困扰我们婚庆行业收取入场费的问题。

6.中国饭店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篇六

据民政部《2013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3年,全国各级民政部门和婚姻登记机构共依法办理结婚登记1346.9万对(内地居民登记结婚1341.4万对,涉外及华侨、港澳台居民登记结婚5.5万对),比上年增长1.8%,粗结婚率为9.9‰,比上年上升0.1个千分点。2013年25-29岁办理结婚登记占结婚总人口比重最多,占35.2%,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2014年1至6月各级民政部门和婚姻登记机构共依法办理结婚登记694万对。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4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致辞,李克强提出要掀起一个“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2月1日中央发布2015年一号文件,提出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我国乡镇婚庆行业在大环境因素的影响下,相信会抓住大环境带来的影响,抓住机遇、乘势而上,认清婚庆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尤为重要。

按普遍结婚年龄规律推算,明年结婚的新人主力人群为85后和90后。这批新人大多具有自主性强、随意性强、接受新事物快、更新知识快、不愿随大流的个性特点。结婚是人生一个重要的节点,是刚性需求,时尚的适合乡镇花费的婚礼将在乡镇越来越受到欢迎并成为婚庆服务业发展的新坐标。

7.中国银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预测 篇七

(一) 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历程

1、新中国银行业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阶段: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 新中国银行业逐步成长并不断发展壮大, 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支持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1) 1949-1956年:银行业促进国民经济恢复和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7年。新中国成立后的头3年, 中国人民银行在全国建立统一的金融市场, 努力促进国民经济恢复。1956年公私合营银行纳入中国人民银行体系, 形成了“大一统”的银行体制。“一五”期间, 国家银行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的建设。 (2) 1956-1965年:银行业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10年。1956年中国开始转入全面社会主义建设阶段。1958-1962年为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 经历了“大跃进”和3年严重自然灾害, 银行的业务制度和原则遭到破坏, 导致信贷投放失控, 现金发行过多。 (3) 1966-1976年:银行业遭受“文化大革命”重创的10年。在“文化大革命”的10年里, 银行的制度被废除, 业务活动无法正常开展, 银行的作用被削弱, 货币被批判, 商业性金融机构被撤销, 中国人民银行并入财政部。 (4) 1976年10月至1978年12月:历史的伟大转折, 银行系统开始恢复。1976年10月, 中国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银行业整顿规章制度和各项金融工作, 认真贯彻经国家批准的信贷计划, 取得了显著成效, 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发展。1977年12月, 国务院召开了全国银行工作会议, 决定恢复银行独立组织系统, 强调要发挥银行的作用。

2、银行业改革开放的30年历程

1978年12月, 银行业拉开了改革开放帷幕。 (1) 1978-1983年: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从中国人民银行分离出来, 打破中国人民银行“大一统”格局。从1979年起, 中国开始从机构体制上打破人民银行“大一统”的格局。1979年1月, 为了加强对农村经济的扶持, 恢复了中国农业银行。同年3月, 为适应对外开放和国际金融业务发展的新形势, 中国银行成为国家指定的外汇专业银行。 (2) 1984-1994年: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正式成立, 逐步形成以中央银行为核心、以专业银行为主体的银行体系。 (3) 1995-2003年:正式实施《商业银行法》和《中国人民银行法》, 开创商业银行新时代。1998年8月20日, 财政部宣布用30年长期特别国债向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注资2700亿元以补充资本金。为了收购、管理、处置四大国有银行剥离的不良资产和最大限度保全资产、减少损失、化解风险, 1999年以财政部全额拨款的形式成立了华融、东方、信达、长城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收购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剥离的1.4万亿元不良资产。 (4) 2003-2011年:对国有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 银行业监管职能正式从中央银行独立出来。2003年3月,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成立。银监会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坚持监管与改革并重、监管与发展并举、监管与开放并行的原则, 认真履行监管职责, 大力推进监管理念、制度和技术创新, 推动银行业改革开放, 引领中国银行业实现了跨越性发展, 整体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二) 中国银行业的分布结构

中国银行业现在的结构主要分为以下层次: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三大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其他股份制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深圳发展银行等;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及外资银行。

在中国, 企业融资主要渠道是通过商业银行的间接融资, 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比例很小, 不像国外除了有银行以外还可以依靠发达的证券等资本市场的运作进行直接融资。这种融资格局使得融资的风险都集中到商业银行, 使得商业银行的负担过重, 并且中国的商业银行经营缺乏多元化, 竞争力低下。另外, 中国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起步晚, 能力很薄弱, 导致中国的银行体系十分脆弱。

二、中国银行业的现状

(一) 中国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

1、经营结构单一, 缺乏多元化, 导致竞争力不高

中国银行业的业务收入比较单一, 主要来自存贷款利息差, 中国银行业的净利差在全世界是最高的, 因而相对应的利差收入也非常大。这也确保了商业银行能有一个很好的盈利空间, 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商业银行去改进服务、创新产品和发展其他中间业务, 即对差异化经营也有一定的制约。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单位:%)

数据来源:各银行2006-2010年年报说明:由于农业银行2009年年报未出, 故数据缺失, 均值为其他三大银行的平均值

计算公式:非利息收入占比=非利息收入/营业收入;利息收入占比=利息收入/营业收入。

由表1数据可知:四大国有银行的营业收入中75%以上都是来自利息收入, 中间业务收入 (即非利息收入) 所占比例很小, 虽然在2006-2010年中中间业务收入所占比例有所增加, 但是仍然难以改变业务收入主要来自利息收入这一事实。

2、资产管理不善, 不良贷款比率高, 贷款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由于承担了太多的社会责任, 所以不良贷款率一直居高不下, 资产质量不佳, 拨备覆盖率虽然有所提高, 但是距离国际标准还有差距, 这说明中国银行业的支柱四大国有银行的资产管理能力和控制风险的能力都有待加强。具体数据如表2、表3所示。

数据来源:各银行2006-2010年年报

(单位:%)

数据来源:各银行2006-2010年年报说明:农业银行2006年报中未明确标示拨备覆盖率数据, 故数据缺失

从表2和表3可以看出: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在股份制改革之前一直偏高, 拨备覆盖率在股份制改革之前一直偏低。这两项指标是国际上衡量银行资产质量及风险控制能力的重要指标。中国国有银行在资产管理和风险控制方面的实力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3、人员素质水平普遍不高, 技术装备落后

目前中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几家国有商业银行职工队伍素质普遍不高, 学历较低, 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也不高。服务是金融工作的生命线, 良好的人员素质还应配以先进的技术装备才能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中国商业银行在硬件方面还是比较落后的。计算机系统还没有实现更大范围的纵向或横向联网, 大多数行自成体系, 且网络覆盖面也不广;ATM、POS等设备也不普及, 给顾客带来很多不便。

(二) 中国银行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

一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扩散, 世界经济尚未走出衰退, 国内经济正处于触底企稳的关键时期, 经济持续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 仍然存在许多不稳定、不确定、不平衡因素, 这些因素必然给中国银行业带来这样或那样的负面影响。二是在经济下行周期, 国内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 有力地支持了经济增长, 同时也必须在信贷扩张与资产质量之间求得平衡。目前, 银行信贷长期化、财政化、贷款集中度高、项目资本金不实等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只有银行业实现稳健运行, 才能为经济发展提供可持续的信贷支持。三是银行内控还不完善, 操作风险问题也比较突出, 目前来看, 无论是大型银行, 还是中小银行, 无论是经济发达地区, 还是经济欠发达地区, 内控是银行风险管理中的一个短板。

三、中国银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预测

(一) 国家放松管制, 银行业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格式是过往国家行政支持以及严格的金融管制形成的, 而并非竞争的结果, 因此不能保证银行业效率进步。一定程度的放松管制, 引进适度市场竞争是促进银行业效率进步的必要步骤。

(二) 加强中间业务开发, 增进金融创新, 提高服务质量

中国的银行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稳脚跟就必须不断的将其产品差异化, 使银行的产品能够对顾客更有吸引力。因此, 银行不仅要有创新意识, 而且要敢于打破现有模式, 必须使其产品更加便利、必须不断地增加产品的新功能或价值, 在金融产品创新方面, 不能固守于原来的银行业务, 可以在经营活动中通过扩大与证券、保险业的合作范围, 共享网络信息资源等途径。除了金融创新, 中国银行同国外银行竞争的一个重要方法是进步服务质量。好的银行的服务能培养出大批忠实的顾客, 不仅给银行稳定的吸收进大量的存款, 还能创造更多的贷款的发放, 即使只有一个微小的利差也能创造。

(三) 利率市场化的进一步推进

中国正在推进利率的市场化, 虽然目前离真正市场化的目标还有很大距离, 但这也是中国银行业为推进国际化所做出的努力。外资银行进入中国, 在给中国银行业带来巨大冲击和挑战的同时, 有利于推动中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国外成熟的银行业市场基本上都已经实现了利率的市场化, 外资银行有着丰富的产品定价方面的经验, 从而有可能在中国市场上推出针对利率管制的金融产品创新。

(四) 混业经营的探索与尝试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发展和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创新, 金融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不同金融机构的界限逐渐模糊, 金融功能逐渐融合。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银行以设立子公司的方式, 从事新兴资本市场业务, 与此同时, 金融控股公司开始兴起, 产生了一个个超级大型跨国金融控股团体。它们的分支机构遍布全球各地, 同时经营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期货等业务, 成为一种能向客户提供多方面金融服务的“金融超级市场”。中国加进WTO之后, 这些国际金融控股团体凭借综合化经营的上风, 加紧在华金融布局, 使业务单一、资本单薄的国内银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因此, 中国的银行也要进行混业经营的探索与尝试, 现在中国的银行都在向混业经营方面推进, 虽然还不成熟, 但这样的尝试是很值得期待的, 混业经营不仅可以分散风险, 而且可以产生协同效应, 达到更好的收益和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国银行业发展现状离差异化经营还有多远[N].国际金融报, 2010-05-31.

[2]、银行业全面开放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及对策[DB/OL].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2008-09-20.

[3]、利率市场化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分析[DB/OL].范文网, 2010-06-18.

[4]、中国银行业混业经营模式的建构[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 2005 (4) .

[5]、中国银行业竞争有效性的实证研究[DB/OL].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2009-02-12.

8.中国荔枝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篇八

关键词:荔枝;产业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S66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3-0009-2

中国是荔枝原产国,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目前种植面积和产量位居世界第一。随着科技和市场的国际化,我国对外开放和对外贸易步伐的加快,荔枝产业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重大挑战,如何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是目前我国荔枝产业发展现阶段最亟待的问题。也是推动今后我国荔枝产业将朝着商品化、科技化、生态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趋势发展,增强我国水果产业发展后劲的需要。

1 国内外荔枝产业现状

荔枝在国际水果市场属小宗商品,主要以国内消费为主,国际贸易市场有限,原因在于各荔枝生产国都具有巨大的国内消费市场和能力,同时缺乏足够的冷藏和保鲜措施以及其他的出口设施;据粗略统计,荔枝国际贸易量每年约为5万t左右,荔枝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相当高,平均每千克3-8美元,稳稳地占据着国际水果的中高档市场,出口潜力巨大。目前中国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广西、海南和台湾等省区,少量分布在四川和云南。最新数据表明,我国荔枝总面积866.82万亩,总产量155.2万t。产品销售以鲜品为主,荔枝干或者其他加工产品为辅。

2 中国荔枝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目前制约我国荔枝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是:产品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程度低、科技含量低,生产成本高,产期集中,保鲜和贮运难等。

2.1 荔枝种植品种多乱杂劣,结构欠合理

地方品种主要在产地销售,国内外打不出品牌,产地有的地方缺少优良品种,大路货居多,上不了规模,打不出品牌。

2.2 总体产品科技含量低,产量和品质不稳定

目前中国的荔枝生产管理还比较粗放,荔枝劳动者整体科技水平低,加大资金投入能力有限,病虫害经常发生灾。造成总体荔枝产品科技含量参差不齐,产量和品质极其不稳定。

2.3 产期集中,保鲜难,流通难,加工难

荔枝成熟期是每年的4至8月,但大部集中在6月上旬至7月下旬。但目前我国产区冷藏保鲜储运的基本设施基本上还未能配套,容易断链和脱节,直接影响了产品的远销。造成荔枝如果抢不得黄金时间采收和运输销售,荔枝这一“水果贵族”只能就地贱卖,甚至难卖。我国荔枝加工企业规模不一,多数地方缺乏龙头企业。

2.4 荔枝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低

我国荔枝种植是家庭为主分散式的,荔枝协会比较少,即使成立有,也存有规模也不大、管理不规范、运转不灵活、资金难保障、促进作用不明显等问题。目前,全国还没有产区能很地利用专业合作组织搞活荔枝产业,起到示范带动作用的。

2.5 基礎设施和服务配套不足

我国荔枝产区中,多数基础设施落后,服务断链。表现在:道路狭窄不平、水利灌溉设施残旧落后、水果市场缺乏、宣传不到位、流通队伍不强等。

2.6 荔枝出口贸易受阻,国际市场打不开局面

发达国家对农产品的要求非常严格,如荔枝进入美国要过三关,即需通过FDA检查,联邦药物管理局和海关的检查。造成我国荔枝出口贸易受阻严重,国际市场打不开好局面。

2.7 政策投入不够

荔枝作为我国的大宗热带农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但对作为荔枝产业主力军的民营生产、加工企业贷款问题上条件非常苛刻,贷款时间和速度也无法保证。

3 中国荔枝产业发展趋势

3.1 品种结构和产业布局更加合理优化

未来中国荔枝产业发展更加注重品种选育,一些优势老品种得到巩固和推广,向外型和风味佳、丰产的新品种将逐步代替一些低品质、低产量、发展潜力小的品种。如桂味、妃子笑、香荔、怀枝等一些老牌品种将进一步扩大,贵妃红、无核荔枝、鸡嘴荔等将逐渐代替一些杂牌品种。预计全国在10年内可全部淘汰低劣品种,贵妃红、无核荔枝等名优新品种将推广至总面积的20%以上。预计全国荔枝适植区域限制近年来不会有较大的增长,总面积仍将保持在60万hm2左右,重点是进行产业布局调整,优良品种的新植面积仍会增加。主要做法是在海南、广东增加早熟优质品种比例。比如广东现已选育出优质细核甜三月红荔枝新株系——阳春红荔枝,维持广西中熟品种面积,适当增加四川、福建晚熟品种比例。

3.2 栽培技术、产量和质量不断提高

为提高荔枝经济效益,我国将继续采用标准措施发展荔枝生产:优化品种构成、结合配方施肥,实施管道灌溉、修剪与树冠调控、采后分级保鲜处理等,栽培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还会进一步增强,未来5提。全国掌握先进荔枝栽培技术人数将达到世界的68%,荔枝单产会保持在4400kg/hm2以上,高于全球荔枝单产2775kg/hm2平均水平,收获面积保持在31万hm2以上。荔枝产品质量处于世界中上水平,一些发达国家注重加大到果园和专业合作组织的投入,生产能力略高于我国。

3.3 生产规模化、组织化

和其他农业产业一样,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整体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农产品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由于荔枝产品产期短、产量大,目前中国荔枝产业链的完成还比较松散和软弱,销售方面还是主要靠经销商到产地直接收购,交易手段落后,采后处理设施及仓储设备仍不完善。根据目前我国对荔枝产业的重视程度,为延伸产业链,我国荔枝产业必然从提高栽培技术、增强品质、提高产量、搞活荔枝产品深加工、激活荔枝流通环节等方面入手,大力扶持和培育荔枝中介组织,建立荔枝生产协会、荔枝流通协会、荔枝加工销售协会等荔枝流通载体。区域化、规模化、组织化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

3.4 产品包装和加工技术日趋成熟

我国将加大培训力度,着重增强荔枝果农和农民工掌握先进的荔枝采后选果、包装和低温处理技术,估计培训果农60%以上;将从政策和技术上重点扶持荔枝加工企业发展。将据专家预测,今后荔枝采后低温处理能力要由目前的不足30%提高到50%以上,加工产品要由目前的不足5-8万t提高到50万t左右,其中用于荔枝罐头30万t,用于制荔枝干15万吨,用于制酒16万吨。

3.5 进出口贸易逐渐增大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我国水果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受到严重冲击,虽然我国是荔枝主产国,仍有来自越南毛荔枝的冲击,出口门槛也将增高。然而我国非常注重对荔枝进行深入研究,相关人员必然更加熟练掌握WTO规则,熟悉并能熟练运用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透明度原则、两反一保(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提高荔枝产品国际竞争能力和应对能力,扩大传统出口市场份额和开发新市场。

4 中国荔枝产业发展对策

4.1 建立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政府作为荔枝产业发展的指导主体,加强对荔枝果农的政策和财政支持,给予相应补贴。通过建立荔枝生产、加工、流通和内外贸统管的协调机构,实施有效的宏观管理。加大荔枝专项科研资金投入,建立新技术的生产示范基地,给果农提供更多学习新技术的机会,政府无条件指导各地建立荔枝协会,组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重点扶持一些主产区(可延伸到乡镇)荔枝协会的建立和发展。对荔枝果农进行相对补贴,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及时推出荔枝农业保险。在水利、道路等设施方面,重点加大对荔枝主产区的投入。建立完善的网络信息体系,及时提供详细、准确的信息,促进荔枝产业链的形成,特别是荔枝上市的相关信息,按小时更新,以便各地客商及时掌握,维护果农利益。

4.2 调整结构、优化布局

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稳定种植面积,在此基础上优化荔枝产业生产布局。按照荔枝各品种的生态适宜性、种植习惯和商品特性统一规划,优化区域结构和品种结构。一方面充分发挥品种特性,生产质优价高的荔枝;另一方面可避免各地盲目种植优质品种,上市期过于集中,缩短荔枝鲜果供应期。

4.3 实施标准化生产,提高科技含量

政府部门加强引导,鼓励和帮助果农组建荔枝协会等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协会带动荔枝果农的生产能力,提高荔枝果农的组织化程度,引导荔枝果农实行标准化生产和采后商品化处理,扩大销售,提高荔枝的市场竞争力。通过推广无伤采摘、分级、洗果、打蜡、标注标识、标准化包装等,在技术服务、信息咨询、产品促销、市场开发、标准化生产、规范经营行为、行业损害调查等方面发挥作用,提高荔枝的商品率和商品价值。

4.4 加强技术攻关,培养龙头企业,解决保鲜难和加工难问题荔枝的贮运保鲜技术尚未在世界范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国荔枝加工品主要为荔枝干、冷冻荔枝和荔枝罐头等初级加工品。继续加大投入,加强技术攻关,适当扶持一些有潜力的企业,增强荔枝酒、荔枝果汁、荔枝酱、荔枝调味品和保健品等深加工品技术,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延伸荔枝价值增值链。

4.5 实施品牌战备,提高我国荔枝竞争力

国内方面,根据各地实际树立品牌,改变以往比较粗犷的“荔枝之乡”的竞争理念,实施荔枝质量识别标志制度和地域标志保护,如广东一些地区可实施“怀枝”品牌战略,广西地区继续实施“灵山香荔之乡”、钦北“黑叶荔之乡”品牌战略。国际方面,积极进行品牌策划与国内外商标注册,避免过多注册绿色无公害标志,应统一品牌形象,一致对外,打出独特的中国牌。

9.中国农村政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篇九

本文将对现阶段中国农村政治状况和发展趋势进行研究。这项研究旨在通过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中国农村公共权力组织的构成和运作及与农民公共参与之间相互关系进行考察,试图从社会转型的视角来认识市场化进程中农村政治的发展规律。

国家主导农村社会的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以代表国家权力为基本特征的乡镇政权掌握着农村社会最主要权力资源,对农村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农村社会秩序处于相对稳态。但存在乡镇干部行为失范、乡镇政权管理效率低下和社会动员能力减弱等问题。

从20世纪初开始,中国社会总的发展趋势是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历史逻辑表明,对于象中国这样一个后发展的民族国家,现代化是与农村动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将农村社会纳入到国家的体制之中实现全社会的有机整合,才能获得国家现代化的经济和政治资源。事实上,这个历史的逻辑也指导了中国人对现代化的设计。无论是晚清的农村改革,还是国民党时期的农村建设;无论是新中国的集体化运动,还是新时期的村民自治,就其总的历史状况和目标而言,都是民族国家力图将农村社会纳入到国家现代化统一进程之中的努力。也就是说,中国社会没有进行也不可能完成西方社会那样一个由农村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自然转型,而是在走一条“规划的社会变迁”之路。这就要求以政治发展来推动社会发展,“政府要在农村发展中扮演主导角色,而组织是政府推动农村发展的体制性的力量”[3]。其表现形式就是国家权力体制在农村社会得以建立。自民国期间国家行政体制下沉到乡镇一级之后,在农村社会直接代表国家的就是乡镇政府。人民公社时期,实行了高度集权的政社合一体制,国家行政权力冲击甚至取代了传统的社会控制手段,国家及农村干部通过对社会经济生活的统辖而实现了对农村社会政治及其它领域的控制,极大地强化了国家的社会动员能力,也从根本上破坏了传统农村社会秩序的基础。新时期中国农村改革,最直接的目标和最重要的成果是对人民公社体制的否定,“这就是实行生产责任制,特别是联产承包制,实行政社分设”[4]。而政社分设后产生的“乡政村治”体制,成为了当代中国农村社会最基本的社会组织方式。

“乡政村治”体制的“乡政”,是指乡级机构的功能运转主要体现在乡政权上,特别是体现在乡政府的职能上,从乡级政治事务、行政事务和经济事务的管理方面,都突出一个“政”字。而“村治”则是指村级组织对村域事务在自治基础上的具体管理。在这一体制中,“乡政”代表着国家权力,具有系统而完整的组织机构,而且掌握了农村社会最主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资源,控制着和主导着农村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1)人民公社体制废除时,国家政权的基本属性通过新的“乡政”体制顺延了下来,特别是经过近二十年的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全国各地的乡镇普遍建立了完备的党委、人大、政府及政协等政权组织。这些组织机构分别从党务、立法、行政和统战等系统强化着国家政权,以保证国家权力自中央到地方的统一性。(2)各乡镇政权配备了大量的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随着公务员制度在乡镇的推行,大批有文化、懂法律的优秀知识分子充实到了乡镇干部队伍,乡镇干部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他们在乡镇政权的各个岗位上,确保了国家法律和政策的实施。(3)普遍建立了乡镇财政制度,乡镇政府具有了一定的财政自主权,提升了乡镇政权在经济、文化事业和社区发展等领域上的政治能力。(4)乡镇企业有所发展,增加了乡镇政权对经济的影响力。特别是那些由乡镇政府直接管理的具有资源性质的乡镇企业,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乡镇政权整合各种社会资源的工具。

但是,目前的“乡政”也存在诸多问题,极大地影响了乡镇政权的施政能力,乡镇政权的社会动员能力呈下降趋势。(1)体制上冲突。乡镇政权体制存在诸如党委一元化领导和一体化运作的现状与党政分开的改革目标及乡镇长负责制之间的冲突;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的法定权力受到一定程度虚置;政府职能部门条块分割,乡镇政府的管理职能受到肢解,政府功能和权力残缺不全等问题。(2)人员臃塞,乡镇财政负债严重。目前我国乡镇政权吃“财政饭”和“事业饭”的人数普遍在100—200人之间,有的甚至超过500人。乡镇政权人员的臃塞,势必增加乡镇财政的负担。据对全国81个农民负担监测县调查,平均债务额1098.6万元,平均净负债708.2万元。乡镇财政濒临破产。[5](3)乡镇干部整体综合素质较低及激励机制欠缺,工作效能差和制度化程度低,其行为具有明显的短期性和寻租性,贪污腐败现象较为严重。特别是有些地方为了缓解乡财政的负担或乡镇干部自己获利,采取各种名目增加农民负担,并在与民争利时采取许多非法的失范行为,造成干群关系紧张,乡镇政权处于从农村获利和维护农村安定的两难之中。

为了解决乡镇体制存在的问题,各级政府一直在进行积极的探索。目前有两种不同的改革方案:(1)强化乡镇体制。主张者认为,应该继续强化国家对农村社会的主导作用,大力加强乡镇体制建设,其中在规范乡镇各政权机构相互之间的关系同时,采取各种办法提高乡镇干部的素质并努力使其行为制度化,特别是要县级政权要简政放权,下放各部门在乡镇的下设机构,以改变目前乡镇体制上条块分割的状况而提高乡镇政府的工作效率[6]。有研究者认为,要强化乡镇体制,还必须将社会体制的下线伸入到村[7],即将政府组织延伸至行政村,实行“乡治、村政、社有”[8],也就是将村级组织的行政功能扩大或制度化,在村一级实行行政化体制,在村民小组一级实行村民自治体制。(2)弱化乡镇体制。持这种观点者认为,乡镇政权建设应该遵循转型期以来中国农村政治发展的历史逻辑,即“随着国家对农村经济依赖性的减弱和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传统的权力文化向现代权利文化的转变,国家的行政权力将逐渐退出农村的政治领域,农村社会将最终完成从身份到契约的过渡,实现从传统的专制家族社会向现代民主的个体社会的转型”[9]。其政策性主张是撤乡并镇,在确保国家基本行政职能下沉的同时,逐渐实现国家行政权力体制上移,达到乡镇社区自治。事实上,近几年来,在一些市场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开始实行乡镇规模调整,有的地方有1/3的乡镇被撤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0]。

毫无疑问,现代国家是不可能放弃也不应该放弃对农村社会的管制。因为,如果没有国家强制性的影响,传统农业是不可能走向现代农业的。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没有农村的发展,国家的稳定和发展都缺乏基础。问题只是,在市场化进程中,应该建立什么样的管理模式,本文来源于文秘知音网站才能实现农村社会现代化这一目标。在现实的农村政治中,乡镇权力体系往往表现出很强的自我扩张惯性。这是由行政支配主导型和缺少约束制衡的体制特点所决定,其最为根本的原因是利益的驱动。从目前农村社会的基本情况来看,国家对农村社会的管制能力并不完全取决于行政性的“命令—服从”模式如何有效,而应该主要建立一种“法制—遵守”模式。也就是说,国家应该通过一种法制方式,将国家在农村社会的利益和国家对农村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通过强制性的法律预期确定下来。在这种“法制—遵守”模式中,应该将农村社区事务、国家目标进行适当的区分。对于诸如各种税收、计划生育和国土管理等国家目标,则依靠法律手段,进行职能部门的法制管制;对于农村经济的管理,根据市场化的进程,应该从直接管理过渡到利用非行政手段的宏观调节。而对于农村社区性事务,应在国家授权性的法律权威下,实现广泛的自治,在村一级实行村民自治,在乡镇一级实行社区自治。二

村级治理体制处于结构性转型之中,村民自治正在改变农村政治的性质和运作路径,农村民主建设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存在各种权力边界不清等深层次的冲突,农村政治制度化建设落后于现实需求,极大地影响了村民自治体制的绩效和发展空间。

目前,中国村级治理体制正在实现以村民自治为核心内容的结构性转型。这种转变是与农村经济改革的历史进程相联系的。如果说,1980年开始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际上是在坚持土地的集体所有制基础上通过对土地经营制度的改革,改变了农民与集体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那么,从1984年开始进行的农村第二步改革,通过改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为合同制,取消生猪、蛋品派购,实行市场价格,则在改变国家与农民之间的关系。自此之后,市场成为了配置农村社会资源的主要形式之一。农村社会一定程度的市场化最直接和最重要的社会后果,就是促使社会流动增加,并使中国农村社会的分层结构发生变化,即农民职业分化和经济差距的扩大,从而改变了原来的刚性的城乡二元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新的利益关系。但是,这种因市场化取向而产生的社会分化,又受到了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制约和影响。正是在这种多样化的制度性冲击和约束下,决定和形成了目前农村社会利益主体的分化及主体之间的复杂关系,特别是各主体获取利益的手段和方式。具体来说,一方面,由于市场化取向的冲击和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制约,形成了农村社会不同的利益主体和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利益主体的分化,特别是“农民阶级的大分化,瓦解了中国社会非民主、非法制的社会根基”[11],中国农村社会正在进行以经济上的不平等取代政治上的不平等的过程。然而,“分化本身并不足以导致现代化。发展是分化(既有社会的分工)和整合(在一个新的基础上将分化的结构联系起来)互相作用的过程”[12],为了达到这一整合,国家需要向农村社会输入新的政治制度规则,这就是村民自治体制的逐渐建立。村民自治是农村基础人民群众自治,即村民通过村民自治组织依法办理与村民利益相关的村内事务。其目的是使广大农村居民在本村范围内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有效地处理与村民利益密切相关的本村公共事务,将社会主义民主落实到最基层,保证国家对农村基层社会的有效治理[13]。这一体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大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2年至1988年,全国各地普遍废除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在乡镇以下建立了村委会。尽管还没有实行村干部的民主选举,但村级组织建设开始规范,村级干部也在精简。第二阶段是1988年以后,随着《村组法》的实施,从建立乡政府和村委员进入到了村民自治阶段。在这个阶段,主要开展了民主选举、村务公开、建章立制等自治活动,并在全国建立了一批示范县。到目前为此,全国(除台湾和港奥外)基本上都实行了村民自治体制,并普遍进行四至五届村委会选举,共有9万多个村民委员、38万名村委会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各地还在不同程度开展了“村务公开”和“建章立制”等活动。农村民主建设有了一定的发展。

但是,村民自治在实践中普遍存在深层次的体制性冲突:(1)农村基层党组织与村委会在权力关系上的冲突。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国家实现对农村社会一体化整合的工具,在村级正式组织中处于领导核心位置。可村委会作为村民自治组织,是以国家法律的授权为依据、以全体村民的民主选举为基础的,在法律上并不具有服从村党组织的义务。两者权力来源和职权不同的客观存在,必然影响到农村政治的统一性。而为了解决这些冲突,有些地方在乡镇党政的支持下,采用控制选举、用党支部会议代替村民会议、以党组织替代村委会行使职权等所谓一元化领导和一体化运作的方式来控制农民自治组织。其结果是改变了村民自治的民主性。(2)国家行政权力与村民的自治权力之间的冲突。从国家立法上来看,村民自治否定了公社体制时国家政权与农村组织特别是乡政府与村委会之间的行政隶属关系,将过去那种领导与被领导关系转变成为国家政权对基层自治组织的指导关系。这种相互关系的变化,最主要表现在,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均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农村权力的基础已由上级授权而改变成了村民授权。这种改变必然影响到国家行政权力对村委会的管辖权限及行为习惯等问题,也必然影响到乡镇政权的权威。乡镇政权为了维护自己的施政能力,一方面通过强化对村级党组织的领导,并通过建立村级党组织来控制村民自治组织;另一方面则是实行“村财乡管”等措施来肢解村民自治组织的职权。(3)村委会的自治权与农民的经营自主权之间的冲突。根据《村组法》的规定,村委会不仅管理着村集体的土地和财产,还具有支持和组织全村发展经济的责任和义务,并需承担本村生产的服务和协调工作。因此,人们按照人民公社时期的习惯思维,将村委会视为集体经济组织。有些地方就借发展集体经济为名,将村委会职能扩大,不断强化村委会的经济功能,使之向经济组织方向发展,并以此来剥夺农民的经营自主权。

这些问题,实际上是有关国家权力与村庄自治权、社区组织与村民个人权利的边界问题。政治组织理论认为,任何权力边界模糊,也就意味着权利和义务关系的不确定性。这样,就会产生组织的不经济性和个人权利的不可预期性。组织的不经济性,不仅包括其运转成本,而且还包括其机会成本的增加,特别是因不必要的职能产生的代价。在一定意义上来说,这种代价就是由于其职能的无限度扩大而自身成本投入又明显不足或过剩所导致的与目标的实现没有内在必要联系的某种损失。为了克服这种不经济性,就必须有效而合理地确定村级组织的权力边界,明确其职能范围。目前最为现实的选择应该是:(1)真正落实村民自治组织的自治性,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权力契约关系。村民自治作为国家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实行的一种农村政治安排,是在中国自上而下的权威体制内生成的这种“自治制度”,对广大村民来说,其选择空间是十分有限的。特别是有关村级织织的性质、结构和职权这些方面都不是村民自主选择的结果,而只能是在国家法律权威下形成的制度性安排。也就是说,在国家主义的权威导向下,要求广大村民这些“自治主体”完全按照国家的法律规定,建立符合基层政府意志的“自治组织”,因此,在村委会的设置和权力及村党支部的领导地位等方面,并不存在实际意义的约定和更改。要克服这些问题,就必须大力提倡法制权威下的契约精神,将乡镇党政、村基层党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真正作为法律上平等的政治主体,并促使其相关规则的制度化,以此来强化村民自治组织职权的刚性。(2)限制村民自治组织的经济功能,通过建立独立的经济合作组织,为农民走向市场提供组织性服务[14]。村民自治解决的是村庄内部的秩序及村庄与国家体制之间的秩序,并没有解决也不可能解决村民与社会,特别是村民与市场的关系。村庄内部的秩序,表明的是社区组织所必需的结构环境,是社区存在的根据和发展的基础,是政治学意义上的秩序,是有关与控制与正义相关的问题;市场秩序是经济学意义上的秩序,是有关交易赖以实现的市场伦理与信用关系问题。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肯定了国家之外社会的存在。但是,处于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农村社区并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社会,村民进入社会需要许多中间的渠道。村治体制不能够也不必要为村民提供市场化的组织,根本性出路是通过制度创新来满足农业市场化的组织性需要。从目前中国农村社会政治状况和各种组织资源来看,最为现实和有效的市场化组织,就是以平等主体为基础的、通过契约的方式建立的具有明确的权利和义务关系及合理退出机制的会员合作制组织[15]。

农民的公共参与意识正在加强,公共参与的主体和形式呈现多样化,农村新的公共领域和公共权力组织正在形成。但是,农民非制度性参与、非法参与和宗族性参与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村政治权力运作过程和社会秩序的稳定。公共参与是公众通过自己的政治行为影响和改变政治过程的活动[16]。在传统农村社会,家庭才是法定的基本政治单元,广大农民作为皇权下的“子民”,在村庄事务中,只有通过他们家族或宗族组织进入公共领域,其活动只不过是家庭或宗族组织行为的外化或代表,个人在社区事务中不具有独立的政治身份。民国时期,虽然农民的“国民”身份得到了确认,但在严格的保甲体制中,农民作为“保丁”承担更多的是对国家和社区的义务,而且是一种与社区“连坐”的强制性义务。新中国建立之后,在集体化时代的“集权式农村动员体制”下,农民成为了“社员”,社员对集体经济组织在经济和人身上的依附也就决定了其公共参与权利的有限性,法律规定的“社员”参与集体经济组织决策和管理的一切“权利”是一种虚置的权利。只有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政村治”体制之后,农民成为了“村民”,获得了经济上的自由,并拥有了参与社区管理的民主权利。事实上,在国家大力推行村民自治过程中,特别是在近几年进行的第四届和第五届村民选举时,每届选举全国有六亿、占总数90%的农民参加了村委会的民主选举,表现出空前的政治参与热情。在一些村民自治搞得好的地方,村民已在事实上享有了村务的管理权。而当这些选举权和管理权及其它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有部分农民已能够拿起法律武器,与各级党政组织或干部对簿公堂。特别是部分农民通过组织或参加新型的经济合作组织,在农村形成了新的公共领域和公共权力。这些都表明,我国农民的民主观念和权利保护意识不断加强,农民的公共参与已经到了新的发展阶段。

10.中国冷冻食品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篇十

冷冻食品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多年发展,改变了传统的冷冻技术,使冷冻食品行业不断完善,加快了冷冻食品行业的发展,现在冷冻食品行业花色品种最多的是米面点心制品与预制菜肴,其中的冷冻蔬菜,大部分出口日本和美国。

但是,冷冻食品行业也存在不足,如交通运输业、冷冻食品行业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和规范、国产速设备质量不高等都影响冷冻食品行业的发展。现在我们就由苏州鸿海食品先关人士给我们介绍一下冷冻食品的发展。

一、什么是冷冻食品

冷冻食品(quick freezing food)是指在低于负十八摄氏度下加以冻结的食物。一般来说,食品在结冰的过程中,其细胞组织会因为冰结晶而被破坏,而现在所标榜的急速冷冻法,就是让食物快速通过最易结晶的零度至负五度的温度。如此一来,食物中的水分在还来不及结晶就被冻结了,不仅可保护组织的完善,细菌及酵母素的作用也会缓慢下来,使食物能保持鲜美、不至于腐败。

二、冷冻食品的发展前景

1冷冻食品在中国快速发展的原因

冷冻食品行业在70年代末期开始发展,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之后,冷冻食品已成为中国传统食品产业化的成功典范,冷冻行业也成为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冷冻食品也已成为中国城市消费者日常饮食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并日益成为城市家庭的主流食品之一,冷冻行业在生产加工技术水平、产品种类、产品结构等方面也随之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城市生活节奏加快,冷冻食品需求出现增长

消费需求增长是市场扩容的根本。未成家的年轻人是冷冻食品的重度消费群体,成家的白领和金领等是另一重要消费群体。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年轻群体在家做饭的机会减少,冷冻食品等方便性食品成为许多年轻人的必备食品。成千上万年轻人从农村涌入城市,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扩大了冷冻食品的消费群体。众多年轻人的结婚年龄越来越大,延长了冷冻食品的消费周期。冷冻食品的快捷、方便、卫生等特点,满足了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因此市场容量自然出现大幅增长。

3商业资本介入加快了冷冻食品行业发展

在股市低迷的今天,冷冻食品行业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也使得更多资本涌入速冻食品行业。资本是行业发展的风向标和催化剂。因为冷冻食品行业的未来数倍增长空间,吸引了资本的目光。反过来,资本的介入,又加快了冷冻食品行业的发展速度。在商业资本的支持下,三全等领军企业产品开发加快,品牌投入等不断增加,吸引更多消费者使用速冻食品。

4冷链更加完善使销售渠道不断拓宽

从车间到消费者的手中,冷冻食品每个环节必须在冷冻状态下储存。厂家生产、经销商储运、零售商陈列和消费者使用等过程中都必须冷冻。冷冻食品的冷链不断完善,是产业发展的基础。更多中小型超市增加了冷冻食品专柜,使得众多未成家的年轻人购买和储藏更加方便。销售渠道的拓宽,方便了消费者购买,增加了消费者购买的频次,从某种程度上扩大了冷冻食品容量。

三、中国冷冻食品的发展趋势

1市场环境的变化促使食品加工企业竞相产品更新换代

多年来中国加大对外开放,外资不断引进,出口贸易进一步搞活,食品加工出口大幅度增长,冷冻蔬菜、调理食品、精加工肉制品、水产品大量出口。国内市场则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食品的多样化及加工的方便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冷冻冷藏企业针对国内外市场需求,改变了原来的生产经营模式,将冷冻产品由大变小,由粗变精,由生变熟,加上整齐精美的包装,创出了品牌,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加工业的附加值,为加工企业自身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使得这些企业有能力进行技术改造,购置新设备,采用新技术,改善生产条件。目前中国冷冻食品主要集中在水饺、馄饨、汤圆、馒头、包子等面食产品。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消费观念的逐步改变,冷冻成品菜等非面食产品,必将成为新的需求增长点。最近几年,在全国糖酒会上看到了许多创新的冷冻食品,他们有可能成为未来冷冻食品行业新的增长点。

2经济环境的变化将拉动冷冻食品行业的发展

部分富裕人群已进入小康,经济表现为购买第二套住房,向人口少、环境好的城郊迁移,购买家庭轿车。这使到超市购物的消费者越来越多。微波炉的普及、独生子女的成长及人们将更多时间用于休闲、旅游,对食品提出了方便、快捷的更高看要求,许多人不可能像以前一样,下班买菜做饭、吃饭、睡觉,他们可以到饭店或快餐店,或用微波炉热食物。

超市连锁形成了由加工厂直接供货的方式,减少了中间环节,运输成本也相对较低,超市需求相对稳定,管理及信息化及时到位,这些决定了超市已具备了成本竞争优势,并能稳定地建立战略分供方,且能够促进工厂化作业方式的发展,使市场价值链更加合理、有序。

伴随中国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欣欣向荣,特别是在中国东部沿海省份。发达省市,目前连锁超市的触角已经伸到了乡镇,冷冻冷藏柜也随之在农村出现。此外,随着家电价格的不断降价,冰箱在部分农村开始普及。冷冻硬件的普及使得冷冻食品进入农村市场成为可能。农村中,许多在城里打工的年轻人,把冷冻食品消费观念又带回了农村,也促进了冷冻食品消费。

3食品冷冻行业技术、逐步与国际接轨

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食品加工行业处于技术手段单

一、设备落后的状况,导致工人劳动强度大,冷加工产品档次低。到80年代末期,国外先进加工、冷冻设备大量引入中国,国内设备制造厂认识到了差距,纷纷采取仿效、合资、引进技术等方式,逐渐缩小了与国外先进技术的差距。如今,自动化冷库、流态化速冻装置、真空冷冻干燥设备,以及各种超市食品冷柜等方面,中国的水平已经与国际同步,大部分国内现代化的食品加工企业已逐渐开始使用国产设备,大大降低了投资成本,提高了服务反应速度,进而推动了食品加工业的再发展。

11.中国饭店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篇十一

中国饭店业是最早与国际接轨的行业之一,自起步阶段就面临着“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严峻挑战。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饭店集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实力,但其品牌影响力和营销网络主要局限于国内。如何真正“走出去”,实现跨国经营,已经成为中国饭店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中国饭店集团发展概状

自1979年中国第一家外资饭店——北京建国饭店建成开业至今,全球排名前十位的跨国饭店集团已全部进入中国市场,他们凭借自身庞大的规模、先进的管理技术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在中国市场上获取着巨大的收益。跨国饭店集团涌入中国市场,强大的竞争压力催生了一批中国本土的饭店集团品牌。1984年,上海锦江(集团)联营公司成立,这是中国内地第一家饭店集团。此后,首旅集团、金陵集团、开元集团、华天集团等多家中国本土饭店集团迅速崛起,在学习国际知名饭店集团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饭店业实际,摸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中国饭店集团用了短短三十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发达国家饭店集团的百年发展历程,基本具备了与西方跨国饭店集团分庭抗礼的条件。《HOTELS》杂志公布的2012年度全球饭店集团排名中,中国的锦江国际酒店集团和如家酒店集团分列第九和第十位。这表明,中国饭店集团的经营规模和企业实力已基本形成。但同时也应看到中外饭店集团确实还存在一定差距,排行榜上名列第一位的洲际集团,旗下拥有饭店4602家,成员饭店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排在第九位的锦江集团,旗下拥有饭店1401家,成员饭店主要分布在中国内地。可见中国饭店集团在跨国经营方面与西方饭店集团相差甚远。目前,跨国集团处于世界饭店业的支配性地位,中国饭店集团要取得长足发展,就必须实施跨国经营战略。

中国饭店具备一定海外扩张的历史基础。早在上世纪,华商出资兴办的酒店、旅馆就已经在世界各地出现。1992年2月,华人李奇峰创办的超群酒店(后更名为华埠假日酒店)在美国纽约成立,生意兴隆。许多华商经营的海外酒店在当地声望颇高。华人张文毅创办的“归真环保集团”旗下旅馆被评为美国评价最高的环保旅馆;台湾籍华商张善良创办的“Mc Sam旅馆集团”旗下拥有25家旅馆,而他本人被《福布斯》杂志评为“纽约市最忙碌的华裔开发商”。此外,一些颇具实力的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过程中,也将在境外建设饭店作为投资项目之一。2006年,深圳市东盟科技有限公司和苏州青旅股份有限公司相继在尼泊尔和斐济投资建设大型高档酒店,并委托境外饭店管理公司管理。这些成功的经验,都为中国饭店集团跨国经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近年来,羽翼渐丰的中国饭店集团也相继迈出了跨国经营的第一步。2010年,锦江国际集团联合美国德尔集团收购了美国州际酒店与度假村集团的所有股份,间接获得了州际集团50%的股权。2011年,海航集团将收购的比利时SODE酒店改造为五星级豪华饭店,并正式更名“布鲁塞尔唐拉雅秀酒店”。2012年,华天集团海外输出品牌和管理的第一家酒店——巴黎华天中国城在法国开业。2013年,中国各大饭店集团更是加快了跨国扩张的步伐,4月,开元集团收购德国法兰克福的郁金香大酒店,并计划将其打造为开元自有的五星级豪华酒店品牌。5月,绿地集团接管的法兰克福高端商务酒店——铂骊酒店开业;7月,绿地集团再次使用自有品牌“铂骊”和“铂瑞”接管了巴塞罗那和马德里的两家高档酒店。5月,君澜集团全权收购澳大利亚珀斯水边套房酒店,将使用旗下“君亭”品牌打造首家海外酒店。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饭店集团走出国门实施跨国经营,中国饭店集团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代。

二、中国饭店集团跨国经营的主要问题

(一)品牌国际影响力不大

中国饭店集团的品牌影响力主要局限于国内市场,国外宾客尤其是欧美客人对中国饭店品牌并不熟悉,品牌的国际影响力不大。据迈点网2013年的统计资料显示,国际高端饭店品牌影响力排行榜上,位列第一的香格里拉集团,品牌指数为93.13,紧随其后的喜来登和洲际品牌指数也均在90分以上,而国内高端饭店影响力排名第一的开元集团品牌指数为30.2,其后的首旅、金陵品牌指数在25分以上。该品牌指数是从顾客影响力、媒体影响力和行业影响力三个维度综合分析计算而来。由此可见,中国饭店集团在品牌影响力上确实与国外饭店集团存在较大差距。此外,饭店的国际化指数也可以有效反映饭店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具体测算方式为:国际化指数=进入国家数*本国之外客房数比重。进入国家数反映饭店品牌的国际市场覆盖率,本国之外客房数比重则反映饭店集团经营业务的国际化水平。就目前中国饭店集团海外扩张现状来看,中国饭店的国际化指数相对较低,尚未真正树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饭店品牌。

(二)市场营销手段滞后

饭店集团跨国经营,必须要依靠完善的营销网络技术支持。因此,世界跨国饭店集团通常都拥有自己先进的全球预订系统。上世纪60年代,洲际集团率先推出了首个全球网络预订系统Holidex,将预订业务迅速推向世界各地,至今,Holidex III仍是洲际集团全球扩张的核心竞争优势之一。根据国际惯例,跨国饭店集团的全球预订系统通常可为旗下饭店提供15—40%的客源,因此先进的预订系统对于饭店开拓国际市场意义重大。但目前中国饭店集团大多仍在沿用原有的饭店网站或借助携程、艺龙等代理商开展预订业务,这些网站并不为国外游客所熟悉,因此接受国际预订业务量较少。

(三)扩张区位选择不合理

从目前中国饭店集团所选择的扩张区位来看,大多数饭店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饭店业发达的欧美国家,主要集中在德国、法国、西班牙,甚至同一城市出现两家中国饭店。这种密集的区位布局必然导致中国饭店之间竞争的加剧。而且欧美国家饭店业成熟度相对较高,知名饭店品牌较多,且在当地具有较大的经营规模和深远的影响力,因此中国饭店集团在这些地区并不存在明显的竞争优势。同时,从文化地域性特点看,欧美国家的文化与中国传统的东方文化存在较大差异,基于语言、风俗、宗教等方面的差别,可能会导致中国饭店的企业文化难以被当地居民接受。尤其是被并购的当地饭店与中国饭店在企业精神、价值观念等方面也存在诸多不同,因此容易形成并购后的品牌文化冲突,这些都将影响跨国经营的顺利进行。endprint

(四)跨国经营专业人才缺失

人才是饭店集团跨国经营成功的关键。国际知名饭店集团通常都拥有完善的人才培养和储备系统。例如希尔顿集团设立希尔顿酒店管理学院,建立了庞大的人才储备库,科学的人才培养与选拔机制更为希尔顿集团的全球扩张提供了充足的人才保证。而目前中国饭店集团尚未形成有效的人才培养系统和开发机制,大多数饭店的人才选拔来自国内旅游院校的毕业生。由于在校期间理论学习普遍多于实践,对企业文化缺乏深入的了解,加之部分饭店对员工的培训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了饭店人才的成长。此外,饭店集团跨国经营急需要大批熟悉国际经营惯例,了解欧美文化,同时掌握饭店管理规律的复合型人才。就目前中国饭店管理人员来看,多数饭店高层管理者为中国文化背景,缺乏对欧美文化的了解,虽然拥有国内饭店管理的丰富经验,但是对外国的法律制度、财务制度并不熟悉,因此在跨国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多障碍。

三、中国饭店集团跨国经营的主要策略

(一)品牌建设策略

品牌针对性不强是影响中国饭店品牌国际影响力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一问题,应采取“集中突破”的策略,各集团根据自身品牌状况采取相应的具体措施,以达到外树形象、内强素质的目的。例如,品牌成熟度相对较高的锦江集团可以选择不同层次的品牌进军国际市场。目前,旗下的经济型饭店品牌锦江之星已率先成功登陆菲律宾、法国和韩国市场。今后,锦江集团可以从旗下的白玉兰酒店、商悦大酒店、锦江酒店等中高档饭店品牌中选择一到两个开展跨国经营业务。对于目前尚未走出国门的首旅集团、金陵集团,可以先选取一个成熟度较高的品牌进入国际市场,如首旅旗下的建国饭店,金陵旗下的金陵饭店在国内享有盛誉,在国外也有一定知名度,可以作为首批品牌进入国际市场,带动其他品牌的发展。对于具有房地产背景的饭店集团,如绿地集团、开元集团等,可以继续采用兼并收购等方式,通过在海外建立“旗舰饭店”,推出自己的高端品牌,率先打开国际市场,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二)营销模式策略

中国饭店集团必须充分重视网络营销平台建设。对于实力雄厚的中国饭店集团,可与国内外公司合作开发自己的全球预订系统,或者直接引入国外技术成熟的预订系统,实现全球营销。例如首旅集团与美国Travel Click公司及北京博泰咨询有限公司合作,在国内首家推出了中央预订系统;锦江集团与美国德尔集团合资设立了中国最大的全球旅游分销平台HUBSI——汇通天下,2012年全年实现订房350万间套。此外,对于尚不具备独立开发预订系统实力的饭店集团来讲,从分散投资成本和降低风险的角度看,可以采取合作建设的方式,共同打造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预订系统。先进的营销系统将为中国饭店集团进军国际市场提供有力保障。

(三)区位选择策略

饭店集团跨国经营,不同的发展阶段应选择不同的区位。首先,根据“客源追随战略”,中国饭店集团的跨国经营应首先选择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主要国家和地区,例如,中国的港澳台、东南亚国家及日本、韩国等,为中国出境游客提供符合他们消费偏好的食宿产品。2012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数达到8318.27万人次,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客源国,这为中国饭店集团跨国经营提供了绝好的发展机会。可以预见,未来的中国饭店集团必将沿着中国游客出境旅游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其次,从区域文化性的角度讲,这些国家和地区在社会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各方面与我国较为接近,对于中国饭店集团来说,具有一定的市场熟悉度,可以有效降低经营风险。在积累了一定的国际知识资本的基础上,可以再考虑向中国游客人数不断增加的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有重点的扩张。

(四)进入模式策略

从世界饭店业发展历史看,国际饭店集团的跨国经营大多是从收购不动产的投资方式开始的,这也是目前中国饭店集团实现跨国经营采取的主要进入模式。现阶段,中国饭店集团缺乏跨国经营经验,品牌影响力不大,因此应集中力量将收购的饭店打造为本品牌在海外市场的“旗舰饭店”,通过大力度宣传,迅速提升品牌知名度,在国际市场上树立良好形象。在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之后,可以通过租赁、控股、合资等方式快速拓展市场范围,逐步实现进入模式的多元化。当品牌具备了较大的国际影响力之后,就可以通过管理合同、特许经营等方式,实现海外市场的快速扩张。有关资料显示,全球规模最大的洲际集团旗下饭店85%以上采用的特许经营的形式,特许经营可以低成本快速实现全球扩张,但是对让渡者饭店的品牌实力有着很高的要求。因此提升品牌实力仍是中国饭店集团跨国经营的根本。

(五)人才培养策略

上一篇:中小学学籍办理转入转出流程下一篇:问卷-大学生志愿者活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