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重力教案

2024-06-22

初中物理---重力教案(精选5篇)

1.初中物理---重力教案 篇一

初中物理教案九年级:《重力》教学设计(2)

(3000字)

初中物理教案九年级:《重力》教学设计(2)2007-09-29 13:47 2007-06-14 12:0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什么叫重力,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

②知道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垂线的应用;

③理解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学生探究实验得出影响重力的因素; ②通过“实验分析”强化理解重力方向及重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物理规律的兴趣,提高学生辩证的分析物理知识的意识;

②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与团队协作精神。

【重点与难点】

重点:重力的概念、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及重力方向。

难点: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及重垂线的应用。

【教学媒体和教学技术选用】

本次教学需要实物教具、实验器材和多媒体课件的辅助。

实物教具:重物、重垂线。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多个钩码、细线、小重物。

实物教具、实验器材和多媒体课件分别在本课的引入、学生探究等环节中

得到应用,它们的使用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的好奇,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充足的实验器材,使学生的学习资源更为丰富。

【教学方法】

探究法、引导发现法、阅读指导法、直观演示法和讲解法。

引导发现法属于启发式教学,本课将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和发现物理规律。直观演示法就是:通过插图、实验、模型、投影、多媒体课件等直观教学手段,使物理情景具体化、形象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知识由具体感知向抽象思维的转化。这两种教学方法配合使用,加上指导学生阅读和教师精确的讲解,严密的推理,将达到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教学评价方式】(1)通过观察实验,关注学生在观察操作、现象等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程度与合作交流意识,及时给与鼓励、强化、指导和矫正。

(2)通过实验探究“重力的大小和质量的关系”,给学生机会,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将思维充分发散,揭示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过程,并反馈了班级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使老师可以及时诊断学情,调查教学。

【教学和活动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1.课前根据本节课需要自制了一系列重物落地的动画演示多媒体课件,在引入新课时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2.需要对学生分组,前后桌4人一组,每组包括能力不同的学生,设组长1名,中心发言人1名,其他人可适时补充,组长主要肩负引领和鼓舞同学学习积极性之责。

二、具体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

首先以提问的方式复习力的概念,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为学好本节新课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

然后,利用课本50页“想想做做”,让学生做“模拟引力”实验。再利

用“苹果落地”及“一系列重物落地”的多媒体动画引入新课。

(说明:1.让学生通过实验先感受橡皮不会飞走是因为受到“引力”作用,拉进了学生跟所学知识的距离。2.由于学生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重力现象的体验,并且在小学时就知道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因此他们对插图所展示的物理情景是很熟悉的,知道重物的落地是由于重物的吸引,即重力的作用。所以这样引入新课很自然,体现了物理知识是来源于生活的。)

(二)进行新课

1.重力的概念及产生原因。

引入新课后,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中“重力”的概念,分析重力产生的原因和施力物体,使学生理解重力的概念。

(说明:方法简单明了,并有助于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2.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利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完成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实验方法是:先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质量为100克、200克、300克的钩码分别受到的重力,填入书中表格,然后算出每次测得的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使学生自己“发现”,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其比值是一个定值为9.8牛/千克,由此得出G=mg这个计算重力大小的公式。

并将数据整理画出图像。(正比例函数图像,利用事物投影展示。)此实验的关键是:①要选精确度较高的弹簧秤。②要正确使用弹簧秤。(说明:利用学生探究来完成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好处有两个:一是使学生有机会参与课堂教学,自主地进行物理规律的探究,体现自主性原则;二是再次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重力的方向

这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内容。教学实先做演示实验:用细线把物体悬挂起来,静止时让学生观察细线的方向是否竖直?然后剪断细线,同时让学生观察: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什么方向下落?这样又一次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这个知识有一个重要的应用──重垂线,它是建筑工人砌墙时用来校准墙壁是否竖直的。由于学生缺乏这方面的感性认识,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学时要先易到难,先要求学生观察图12.2-6,再让一位学生利用重垂线

进行操作,其他同学分析其工作原理。当学生理解了这一现象后提问:如何用这个重垂线来检查窗台、桌面是否水平?需要什么辅助器材?这是学生较难理解的地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忆测量人体身高的办法,并通过一些动作适当提示,最后在学生充分发表见解的基础上归纳:重垂线其实是应用了重力的方向,然后再解决水平问题。想想议议:看图12.2-7思考地球上几个地方的苹果都可以向“下”落,但从地球外面看,几个苹果下落的方向显然不同。那么,我们所说的“下”指的是什么方向?

(说明:这一部分的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遵循了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的方法。重垂线、水平仪是重力方向的重要应用,对它们的学习,也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

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这个内容比较抽象,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这个物理模型,可以先做一个小实验(找刻度尺的重心),然后告诉学生,刻度尺上与手指接触的位置就是重力的作用点,叫做重心。重心做的位置不仅跟物体的形状有关,而且还和材料是否均匀有关。向学生展示圆形薄板等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指出其重心就在它的几何中心上(演示),并在黑板上画出这两种形状的物体图形,标出重心位置,做出重力的示意图。通过这样的教学处理,学生便对重心的概念有了一个具体的感知,知道物体受到的重力可以看作集中在一点上;利用这个重心的平衡特点,还能找出材料不均匀或形状不规则物体的重心。

(说明:利用实验帮助学生建立了“重心”这个较难理解的物理模型,并应用于实际,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5.布置作业

动手动脑学物理1—5题。

【教学反思】

1.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法指导是当前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本节课重点是指导学生如何主动去观察思考、动手实验,初步掌握研究常见力的方法。通过实例分析,提高学生引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由于九年级学生刚接触到力,对利用力的知识来研究常见力,所以本节课根据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完成教学,并获得了成功。

3.通过实验探究,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提高了综合思维能力。荐初二物理《浮力》教学案例(5000荐荐初初二中物物理

教理

案教

案物

态例

字)

荐初中物理教学设计和反思(3000字)荐初中物理教学案例《密度》(800字)

2.初中物理---重力教案 篇二

1 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驱数学模型建立

1.1 基本假设

在建立模型过程中引入一些基本假设:(1)油藏中有油、水、气三相流动,且流体流动满足达西定律;(2)与热能相比,动能及粘滞力做功可以忽略不计;(3)在油藏的任意小单元的体积中,达到热平衡和相平衡;(4)忽略由于分子扩散与热扩散引起的传质传热;(5)不考虑岩石的压缩性和热膨胀;(6)忽略烃类的热裂解;(7)油藏内各处的残余油饱和度和束缚水饱和度不随温度变化;(8)忽略束缚水和残余油的密度变化;(9)油相、水相和气相的焓被认为是和内能相等的,并且是温度的线性函数[8,9]。

1.2 数学模型

1.2.1 连续性(质量守恒)方程

原油的质量守恒方程。

水和水蒸气的质量守恒方程。

1.2.2 能量守恒方程

式(3)中:K为油藏渗透率(μm2);D为油层平均厚度(m);Φ为油藏孔隙度,%;So、Sw、Sg为油、水、气相流体饱和度,%;Kro、Krw、Kr g为油、水、气相相对渗透率;ρo、ρw、ρg为油、水、气相流体密度(kg/m3);qo、qw、qg为单位时间内,地层条件下单位岩石体积中注入或采出油、水、汽的质量[g/(s·cm3)];μo、μw、μg为油、水、气相流体黏度(m Pa·s);Pcow、Pcgo为油水相、油气相毛管力(MPa);Ho、Hw、Hg为焓值(k J/kg);λR、λc为油层和盖层导热系数[k J/(m·h·℃)];T为油层温度(℃);QL为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与顶底层损失有关的能量[k J/(m3·h)];QH为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输入或输出的能量[k J/(m3·h)]。

3)饱和度方程

4)毛管压力方程

5)Clausius-Clapeyron方程

1.3 定解条件

边界条件[4]如下。

1)不考虑考虑井筒与储层接触边界侧方向和上下方向的流体流动,认为流体仅在井筒内流动,边界无质量流量交换。边界质量流量为零。

式(7)中:lb表示侧边界,ub表示上、下边界,n表示垂直于边界的方向。

2)仅考虑井筒与上下方向储层(盖层、底层)的热量交换,不考虑井筒内流体与储层侧边界的传热交换。侧边界传热值为零。

式(8)中:λR、λc为油层和盖层导热系数[k J/(m.h.℃)];T为油层温度(℃)。

3)注入井质量注入率

式(9)中:is为蒸汽质量注入速率(kg/h);D为井径(m);H为油层平均厚度(m);θ为地层倾角。

4)注入井能量注入率

式(10)中:为能量注入速率(k J/h);x为井底蒸汽干度;Lv为饱和蒸汽汽化潜热(k J/kg)。

5)产出井质量流量

式中:uo、uw、ug为油、气、水相流体流速(cm3/s);ρR、ρc为油层、盖层流体密度(kg/m3)。

6)盖底岩层中能量守恒方程

式(13)中:Cc为盖层比热容,J/(kg·℃)。

初始条件:

能量守恒方程等式[式(3)]左边第1项表示单位时间内由对流引起的能量交换,第2项表示由传导引起的能量交换,第3、4、5项是由源汇项引起的能量变化,第6、7项是考虑热源作用及顶、底层输入输出引起的热能量损失。等式右边项为单位时间、单元体内的能量变化。

流体在水平井筒内的多相管流除服从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外,还要服从动量守恒定律。不考虑管内径向上的分层、乳化现象,认为水平井是沿长度方向上有质量、能量损失的一维管流。由于井筒半径较小,油藏模拟计算的时间步长较长,可假设多相管流为定常流动。井筒多相流模型描述方程包括:

1)质量守恒方程

2)混合流体的动量守恒方程。

3)单位质量多相混合流体能量守恒方程

式(9)中:A为多相混合流体的流动横截面积(m2);ρo、ρw、ρg为油、水、气相流体密度(kg/m3);qo、qw、qg为单位时间内,地层条件下单位岩石体积中注入或采出油、水、汽的质量[g/(s·cm3)];Ho、Hw、Hg为焓值(k J/kg);uo、uw、ug为油、气、水相流体流速(cm3/s);QL为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与顶底层损失有关的能量[k J/(m3·h)];QH为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输入或输出的能量[k J/(m3·h)];qM为单位时间内,地层条件下单位岩石体积中注入或采出多相混合流体的平均质量[g/(s·cm3)];uM为多相混合流体的平均流速(cm3/s);θ为地层倾角。

2 主要相似准则数群推导

针对数学模型中出现的有量纲的物理量共38个,对饱和度和相对渗透率进行归一化,带入上述有关方程。选定包括四个基本量纲(压力P,长度L,时间t和温度T)的变量ρ、u、Cp、L作为基本参数群,利用相似理论中的方程分析法得出一套相似准则数群,再用量纲分析法进行检查,结合工程分析,补上方程分析法可能漏掉的相似准则数。下面以归一化后的水和水蒸气质量守恒方程为例说明用方程分析法推导相似准则数的过程。

归一化后水和水蒸气质量守恒方程

由式(10)有

式中:为归一化含油、水、气饱和度;x为井底蒸汽干度,%。

分别可以得到相似准则数

同理,利用该方法可计算得到其它归一化方程的相似准则数。经相似转换、合并组合,删除不是相互独立的相似准则数,最终计算得到34个相互独立的相似准则数,构成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驱数学模型的完整相似准则数群(表1)。

根据相似理论,物理模型与原型相似的基本要求是满足相似三定理,由此导出比例模型和油田现场原型要满足几何相似、流体与岩石物性参数相似、模型与原型具有相似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但由于油藏和生产的复杂性,无法在物理模型中完全按比例模化全部推导出来的相似准则。因此采用近似模型研究方法,关键是抓住模拟中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相似准则数,忽略次要相似准则数[8]。在此基础上,对导出的34个相似准则数进行删除、重新组合,得到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驱物理模拟的6个主要相似准则数。表2归纳得出了6个主要的相似准则数及其物理意义和能模拟的变量。

3 相似准则数在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驱物理模拟实验中的应用

利用形似准则数对应相等的关系将原型参数转化为模型参数,并以此设计、建造模型。为了方便,记r(x)为参数x的比例尺,即

3.1 利用相似准则确定高压比例模型参数

采用实际油层辽河油田曙一区杜84块兴Ⅵ组利用杜84块北部优选出双水平井SAGD试验区实际数据作为原型数据[10],建立高压比例物理模型。利用表2中的相似准则数群进行比例换算,并结合工程判断和实验条件来实现原型和物理模型之间主要参量的按比例模化。

该实验区块含油面积0.05 km2,地质储量49.4×104t,开发目的层为兴VI组,油层埋深770~800,最大单井解释油层厚度为103.5 m,一般为36~80,平均为46.8 m,平面厚度大于40 m的厚油层连片稳定分布。试验区隔夹层厚度变化范围在0.4~5.0,平面连续性差,绝大多数夹层延伸不到200 m,对稠油生产影响小。原始地层温度38℃,地温梯度3.8℃/100 m,原始地层压力7.4 MPa,压力系数0.98。试验区共有双水平井2口,上部注汽水平井水平段长289.24 m,水平段垂深769 m;下部生产水平井水平段长248.18 m,水平段垂深776 m。

因此,选择模型与原型的相似比为1∶141,室内试验40 min相当于现场试验1 a。水平井注汽,水平井采油。下面以物理模型压力参数为例,说明利用相似准则数求解模型参数的计算过程。已知比例尺包括:r(L)=1/141,r(t)=7.61×10-5,r(g)=1,r(ρo)=1.001,r(ρc)=1.15,r(Cc)=1.01,r(ρwCw)=1,r(φΔS)=1.582。

根据相似准则数π1=ΔP/ρog L可得:

原型生产井生产压力(Pp)原=1.2 MPa,对应模型生产井生产压力(Pp)模=0.023 MPa。

原型地层压力P原=7.4 MPa,则模型地层压力为P原=0.023+0.0071×(7.4-1.2)=0.067MPa。

最终原型参数和按比例模化结果如表3所示。

3.2 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驱注采参数物理模拟研究

根据上述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驱物理模拟的相似理论,建立了高压比例物理模型。试验方法参照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631121997[11]。室内比例模拟试验用油采用现场取样的原型油,注蒸汽温度257℃与现场原型保持一致。

针对原型实际注蒸汽干度、注蒸汽速度和生产井排液体能力等参数,利用相似准则数群换算出物理模型中的参数数值,通过室内模拟实验得到数据反算累产油和油汽比,优化注采参数。

1)蒸汽干度。选择室内模拟试验的蒸汽干度为30%、45%、55%、70%和85%,在采注比为1.3条件下进行SAGD试验,根据相似准则数群中π=xμγgγργoγ/μγoγργg可知r(x)=1,即现场原型中注蒸汽干度与是被模拟试验蒸汽干度相等。

从图1可以看出,在一定注汽速度下,随着蒸汽干度的提高,有利于蒸汽腔的拓展,携带热量越多,汽驱作用愈强,SAGD开采效果越好,因此蒸汽在井底的干度越高越好。兴VI组油层当井底干度大于70%时,累产油量较高,采出程度维持较高水平,因此现场操作时应当尽可能提高井底干度。

(2)注汽速度。选择室内模拟试验的注蒸汽速度为30、35、40、45、50 kg/h进行SAGD试验,分别对应现场原型的单井注汽速度为97、113、129、145、161 t/d,采注比为1~1.5。取3次试验注汽干度均为0.75,试验中均实现了稳定泄油。试验结果见图2。

从图2可以看出,在相同注蒸汽干度条件下,随着注汽速度的增加,井筒、地面及底层的总损失将减少,热能利用率提高,SAGD生产效果越好。但当注汽速度过快时,蒸汽不能充分向上超覆加热上部原油,蒸汽突破时间变短,纵向波及系数降低,开发效果变差。因此,作为影响油汽比的主要因素,注蒸汽速度取决于注入井的注入压力、吸汽能力、生产井排液能力和油层中蒸汽腔的大小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为保证蒸汽腔扩展和汽液界面平稳,试验区一般注汽速度为采液速度的0.67~0.83倍(采注比1.2~1.5)。

(3)生产井排液体能力。生产井排液能力对SAGD影响很大,如果排液能力太低,导致冷凝液体在生产井上方聚集,汽液界面抬升,使注采井间的蒸汽带变为液相带,油层压力也随之上升,影响蒸汽腔发育;如果排液能力太高(大于重力泄油速度),汽液界面就会下降,蒸汽被直接采出,一方面蒸汽进入抽油泵会降低泵效,另一方面产出大量的蒸汽会降低热利用率,影响SAGD开发效果。

合理的排液速度应该与蒸汽腔的泄油能力相匹配,使汽液界面恰好在生产井上方,使洗油效率和热效率达到最高。从图2可以看出,生产井的最佳排液速度为注汽速度的1.2~1.5倍。

4 结论

(1)在建立沿水平井井筒方向上有质量和能量损失的一维多相管流数学模型基础上,利用方程分析法和量纲分析法推导出了34个独立相似准则数,经筛选、重新组合,给出了完整的水平井模型蒸汽驱主要相似准则数群。应用这一套相似准则可以实现水平井SAGD采油现场原型和物理模型主要参量之间的相互换算,开展近似的按比例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2)针对辽河油田曙一区杜84块兴Ⅵ组SAGD试验区数据,根据该主要相似准则数群建立了高压比例物理模型,对不同注采参数进行室内SAGD三维物理模拟试验。结果表明蒸汽干度和注蒸汽速度是影响SAGD成功的主要因素,必须保证较高的蒸汽干度和注蒸汽速度,最佳注蒸汽速度建议维持为采液速度的0.67~0.83倍(采注比1.2~1.5)。

参考文献

[1] 钱根宝,马德胜,任香,等.双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泄油生产井控制机理与应用.新疆石油地质,2011;32(2):147—149

[2] 孔祥言,陈峰磊.水驱油物理模拟理论和相似准则.石油勘探与开发,1997;24(6):56—60

[3] 孔宪利,陈月明,任瑛,等.蒸汽驱采油物理模型研究(一).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12(3):106—108

[4] 关文龙,田利,郑南方.水平裂缝—蒸汽辅助重力泄油物理模拟试验研究.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7(3):50—54

[5] 王殿生,关继腾,王玉斗,等.电热油藏采油物理模拟的相似准则及其应用.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05;20(4):49—56

[6] Dikken B J.Pressure drop in horizontal wells and Its effects on rheir production performance.SPE 19824,1990

[7] Bagci A S,Heriot-Watt U.Experimental and simulation studies of SAGD process in fractured reservoirs.SPE 99920,2006

[8] 徐明海,任瑛,王弥康,等.水平井注蒸汽传热和传质分析.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17(5):60—65

[9] 陈月明.注蒸汽热力采油.第一版.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1996:199—201

[10] 耿立峰.辽河油区超稠油双水平井SAGD技术研究.特种油气藏,2007;14(1):55—57,65

3.高中物理重力势能教案 篇三

2. 提问:鸡蛋从4楼到8楼,再到18楼,具有的破坏力,背后蕴含的能量是什么呢? 学生听讲

学生回答:鸡蛋离地越高,具有的 重力势能就越大。 通过学生们在住宅小区常见的广告作为引入,生动有趣,切入本节的课题较为容易。采用了情景创设的教学策略。 (二)重力势能概念的建立 1.提出问题:这个能量与什么因素有关?

?2.由于物体被举高而使物体具有的能量是什么能?

?3.那么重力势能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又如何定量表示呢?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 1.领会重力势能的概念: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重力势能。

2.猜想:重力势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所处的高度有关。 明确重力势能的概念,猜想环节是为了启发思维。 (三)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1.创设情境,启发学生思考,提问:铅球从高处落在地上撞出坑,而下落的雨滴却不能造成同样的效果,这是为什么?

?2.演示实验:在一个透明的玻璃容器内装上沙子。

?实验一:用一个铁球从不同高度释放,观察铁球落在沙子中的深度。

?实验二:用大小不同的两铁球从同一高度释放,观察铁球落在沙子中的深度。

?3.通过上述演示,我们可以定性得到:重力势能跟物体的质量和高度都有关系,且物体的质量越大,高度越大,重力势能就越大。

?4.要求学生用身边的物品设计实验,动手操作。

?5.那么,怎样定量地表示重力势能呢

1.学生回答观察的现象:在实验一中,铁球的释放高度越大,铁球落在沙子中的深度越大。在实验二中,质量大的铁球落在沙子中的深度越大。

2.动手实验,各个小组用身边的物品去演示,如用钢笔从高出落向绷直的纸上,有的情况能将纸打破,有的却不能打破……。

3.各小组学生根据自己探究的情况在班上作发言、交流、逐渐形成共识。 在创设的物理情境下,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愿望。而且学生自己动手,利于概念教学的深刻性。 (四)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 1.指导学生观察教材上的图5.4—1、图5.4—2、图5.4—3,让学生独立推导这几种情况下重力做的功。

2.循序渐进提出以下问题提示学生思考:

(1)前两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呢?

(2)我们大胆猜想一下,第三个图中重力做的功和前两个是否相等呢?

(3)我们来验证一下我们的猜想,第三个图的困难在哪里?

(4)我们怎样突破这个难点呢?

(5)说说看,解决问题的途径是什么?

(6)第三个问题的答案应该是什么呢?

(7)我们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结论?

(8)既然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那么它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9)具体的表达式是什么?(提示:再次用到极限的思想,如分析得不完善,只要有一定道理,教师给予肯定。)

3.据进行讨论:用EP1=mgh1来表示物体在初位置的重力势能,用EP2=mgh2来表示物体在末位置的重力势能,则WG= EP1 -EP2,那么当h1 >h2和h1

4.总结:重力做正功时,重力势能减少,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重力所做的功。物体克服重力做功(重力做负功时,重力势能增加,增加的重力势能等于物体克服重力所做的功。

5.指导学生讨论:物体从高为h1处运动到高为处时,运动的路径有无数条,讨论在这此运动过程中,重力所做的功是否相同。

6.由此得到:重力所做功只跟物体的初位置的高度和末位置的高度有关,跟物体运动的路径无关。

4.物理教案-《重力》探究式 篇四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课题引入

确定问题

探究活动

展示结论

教学环节

我们大家先一起来看一段太空船模拟舱的片段。播放课件(太空船中人漂浮)

而我们在地球上大家都是“脚踏实地”站得很稳,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抛出去的粉笔为什么会落回地面?

(借助地球仪)我们在地球的其它位置上抛出去的粉笔会落向哪里?

引出重力的概念。

英语:Gravity,同学们说重力用什么字母来表示呢?

板书:重力(Gravity)G

1. 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 施力物体:地球。

重力是力的一种,我们要从它的哪些方面研究呢?

首先同学们走进主题资源的“探究学堂”中研究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在“重力主题资源网站”中给出探究引导。针对学习基础不好的学生,网站中给予“帮助”。

巡视并及时发现问题加以引导。

我们来看看大家的探究的方案与结论。

教师活动

观看太空船模拟舱的片段

思考:人为什么会漂浮着?

回答:地球引力

回答:地球引力

回答:地面

回答:G

并且记忆

回答、理解、记忆

回答: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组内成员讨论、猜测,制定探究方案。

参考主题网站中的资源,充分利用给出的实验仪器验证小组的猜测,并能根据实验现象与数据分析出结论。

演示小组的探究方案,说出探究结论。

学生活动

创设情景,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引导学生得出:地球上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

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达到学科间的综合。

知识的回顾

小组成员的合作与交流。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总结出结论。

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意图

评价总结

在线检测

提出问题

自主学习

课堂小结

作业

板书:

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大小:与质量成正比

G =mg (g=9.8N/Kg)

大家走进“在线检测”看看自己对重力了解有多少。

计算自己的体重

能用“弹簧秤”测量出一个苹果的`“质量”?

我们知道了重力的大小和方向,那么它的作用点是怎样的呢?

重力的作用点有它自己专属的名字:重心。那物体重心的位置在哪里呢?

播放特技:转笔;转球。

强调:这时的位置就是物体的重心。

如何找到物体的重心呢?

同学们到网站中浏览,找到卡片的重心,此外浏览、分析重心在其他科学技术方面的重要用途。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学到了什么呢?

小短文:1.“我受到的重力”

2.“假如没有重力”

选择一个题目写一篇短文。

总结

记忆

走进“在线检测”,进行反馈练习。

识记

思考

网上浏览,思考方法,了解确定物体重心的方法,并且自主学习重心在其他领域的运用。

学生回顾、总结,使得所学的知识具有条理性。

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得出结论,体验了获得知识的喜悦,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了学生继续探究知识的兴趣。

让学生从“玩”中学,把知识充分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保持学生的兴趣,有继续探究的动力。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发展学生思维分析推理能力。

学生对整节课内容的回顾,知识的回放。

综合考察对重力的掌握情况。

5.高一物理重力基本相互作用教案 篇五

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

C.同一物体在地球上不论怎么运动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D.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解析: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产生两个效果:一个效果是吸引力的一部分使物体绕地球转动;另一个效果及另一部分力才是重力,也就是说重力只是吸引力的一部分.重力只决定于地球对物体的作用,而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也与物体是否受到其他力的作用无关.

答案:CD

2.用重心的知识解释为什么现在优秀跳高运动员都采用“背越式”技术.

上一篇:Online Games相关作文-网络游戏作文150字下一篇:搬运售后服务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