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雕塑文化

2024-07-02

中国古代雕塑文化(共9篇)(共9篇)

1.中国古代雕塑文化 篇一

刚刚送走诡秘的“莫拉克”,难得的艳阳天,星期六,我们一行浩浩荡荡地出发到富阳去参观中国古代造纸印刷文化村。

一路上沿着钱塘江,来到富春江畔,一座青砖白墙黑筒瓦的建筑映入眼帘。原来这里就是中国古代造纸印刷文化村――华宝斋。一进去,大人买票,小孩就在破旧的戏台上玩。戏台没有梯子,只有让我们爬上来,爬下去或是跳下去。买好票,我们就集合起来发一个册子,讲解员就要带我们去参观了。

我们来到了一间宁静的屋子里,先是看到了一幅长十米多的画卷,这幅画画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之后,我们看到了做纸的过程:古代人民先将青翠的竹子砍掉,然后就把竹子绿色的皮削掉,之后断青、翻滩、吨健⒉僦健⒄ブ剑最后晒纸,这样,一张纯手工的纸就完成了。

走出了屋子,沿着石板路,我们就又要到一间小小屋子里去看操纸的过程。哇,我们真是太幸运啦!因为今天有位师傅在操纸,我们目不转睛地看着老师傅如何操纸。

接着,我们也要到另一间小屋子里练习“操纸”这个过程。讲解员先把纸浆从水槽底下搅拌上来,然后我们就要动手了。我把竹帘放在木架上,用木头固定好竹帘后,手拿中间,把朝自己这一面的木架先放下水槽,再将另一面放入纸浆中,接着把竹帘轻轻地、平平地从水槽中拿出来,一层薄薄的纸浆均匀地平展在竹帘上,再将竹帘拿起,慢慢地铺放在木板上,后再迅速地把竹帘拿上来,这样就完成了一张操纸工序。造纸不用自来水,因为自来水漂白fen太多了,就用井水,我们齐心协力在井里打水了。

然后,我们就要玩另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项目――雕版印刷。我们个个跃跃欲试。等讲解员讲完后,我们就开始动手了。我先把一个像毛笔一样的刷子蘸上一点墨水,然后在板上凸起来的地方涂一下,涂得均匀,再把成品的宣纸光滑的一面铺上,再用一个方方正正的东西在宣纸上画圆圈按压,把纸翻过来,就完成了。在那里一共有四个雕版印刷物――孙权像、鸟儿在树枝上、兔子和金猪,我把所有的雕版印刷都尝试了一下。

参观中国古代造纸印刷文化村后,我们还兴致勃勃,不肯回去。之后就去富阳一个依山傍水、景色宜人的三味农庄继续活动了。

2.中国古代雕塑文化 篇二

中国古代情爱文化与政治文化是中华文化体系的一大特色,同时也是中华文化体系圈区别于其他文化体系圈的显著区别。下面从情爱文化对政治的影响、政治对情爱文化的影响两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就情爱文化对政治体系影响方面而言,主要从情爱文化中的诗歌、传说故事两方面进行分析,至于戏剧、小说,由于出现较晚,主要处于宋明理学等新儒学的影响下,作为思想禁锢下产生的文学作品,其对国家政治社会的发展所造成的冲击力几乎微乎其微,本文拟不作深入探讨,但其对封建社会的道德标准和政治论理教化的推动作用却不容小觑。

中国古代社会自汉代孝武皇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一直奉儒家经典为治国律条。歌曲、戏剧、小说、占卜、祀鬼神等日常娱乐活动,无处不渗透着道德教化,发挥着治民理民的政治功能,由此可见戏剧、小说等后起文艺作品对政治社会的影响。反过来,亦可以证实中国古代政治教化强大的社会影响力,不仅约束着人民的社会生活,既使在日常娱乐消遣活动中,也无时不刻地在潜移默化地引导、规范着人民的思想行为。

关于中国情爱文化中的传说故事对政治文化的影响,更是显而易见的。中国最早的爱情故事——湘妃和虞舜的感情传说,被广泛记载在《尚书》、《山海经》、《孟子》、《楚辞》、《史记》、《列女传》等六大系文献中,并被西汉时期汇编的《列女传》置于105篇传记之首,称为“元始二妃”。其故事文本首先就将虞舜和湘妃的情爱文怀融入到当时的政治体系之中,包括帝尧下嫁娥皇、女英于虞舜,其中主要目的即是处于政治考虑。二女共事一夫的和谐、融洽的家庭伦理关系,提升了舜的政治生涯,并被称作三皇五帝之一广泛流传。其爱情故事不仅造就了“湘妃竹”的自然传奇,更被称为“盖为古今恋爱者之祖”。帝舜成功的政治业绩或许多少受到了如何处理家庭夫妻情爱关系的启示吧。限于历史年代久远和史料文献的匮乏,只有存诸阙疑了。

其次,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对于恋人或夫妇情爱文化的影响方面,主要表现为政治理念对于宗族社会、家庭伦理价值理念,处事准则以及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影响。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发展和中国古代情爱文化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或者说是平行发展的。在隋唐以前,特别是秦王朝统一以前,封建制度尚不成熟,主要出于封建政治承继家庭伦理阶段。封建政治体制自身不完善,作为社会发展大传统的上层建筑对于宗族家庭伦理的反作用力度较弱。因此,主要以民间歌咏为主要形式的《诗经》文学在表现爱情问题上最为纯朴,以传达人民群众最真挚的情感生活为主要内容。但也存在个别篇章体现了封建家长以封建等级观念压迫儿女婚事的实例。

随着封建社会政治体制发展,封建伦理教化日趋成熟,封建道德日益内化为人民普遍遵守的社会共同准则,封建阶级压迫者在原有的正常家庭情爱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政治理念日趋畸形,施诸于人民群体之上的是扭曲了人性、变态了的外在约束。

人民群众的内在理论潜在地存在着要转化为实践的要求。人们在处理日常事务时,必然依照内心所认同的道德标准律人律己,封建教化自觉转化为人们的处事原则,外在表现形式就是人民的行为举止。当一种理念转化为人民群众普遍自觉遵守的准则以后,在没有一种新的足够的强大理论冲击足以促使其毁灭的情况下,该种理论是不会自然消亡的。相反,这种理论会在人民群众潜移默化的认同心理和不自觉地践行中日益强大。

如果说隋唐以前,封建政治理论对于人民群众的压迫还主要是以民间自觉的形式存在;那么,宋元以后的封建政治理论压迫已经程朱理学系统化,上升到了宗族、国家的社会整体层面。统治阶层自上而下的约束劝导,民间群众自下而上的践行推动,再加上社会教育机构的推波助澜,封建政治理论已经成为严重束缚人民思想的强劲枷锁。社会整体的封建政治理论的桎梏逐渐转变为人民群众深入骨髓的道德信仰,转化为潜意识中的不自觉行为,反抗抑或质疑就自然站在了社会、国家的对立面,成为整个社会伦理秩序的敌对者。在令人窒息的封建正统政治的压迫下,中国古代情爱文化在整个社会中的处境日益窘迫,日益受到程朱理学的禁锢,越到后来,所受禁锢越大。甚至出现了“存天理、灭人欲”和“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封建杀人教条,中国封建社会前期开明的社会情爱文化渐趋衰亡。元剧四大家之一白朴的《西厢记》被诬蔑为诲淫诲盗之书,也被朝廷列为禁书,禁止民间传阅。翻看各个朝代的史书,特别是宋元以后的史书,不难发现《列女传》所占篇幅的加长和人数的增多;另外,朝廷颁赐的贞节牌坊,宗族祠堂的训文宗谱,等等,也都在精神上和外在物质形态上增加了政治理论对于人民群众的心理负担。正常的恋人或者夫妇情爱文化变成了承受过多政治因素的畸形礼教牺牲品。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古代情爱文化小传统和中国古代政治文化大传统互相影响,交织作用的过程。前期以情爱文化小传统奠定政治文化发展演变的基础,推动了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成熟、完善和国家文化体系形态的文明历程;后期成熟壮大的政治文明形态约束、滞碍了情爱文化的正常发展,严重毒害了中国家庭伦理的正常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振甫.诗经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

[2]宋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3]王云五,马持盈.诗经今注今译[M].台湾:商务印书馆,2011.

3.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篇三

【中国】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用来泛指中原地区。

【中华】上古时期华夏族居四方之中的黄河流域一带,故称“中华”,后常用来泛指中原地区。

【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州名分别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后成为中国的别称。

【赤县】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

【中原】又称中土、中州。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

【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六合】上下和四方,泛指天下。

【八荒】四面八方遥远的地方,犹称“天下”。

【江河】古代许多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

【西河】又称河西,黄河以西的地区。

【江东】因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为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所指区域有大小之分,可指南京一带,也可指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即今苏南、浙江及皖南部分地区称作江东。

【江左】即江东。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

【江表】长江以南地区。

【江南】长江以南的总称,所指区域因时而异。

【山东】在山的东面。因“山东”之“山”,可指崤山、华山、太行山、泰山等数种不同的山,而所指地域不尽相同。大多是以崤山为标准的“山东”。

【关东】古代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近代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

【关西】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

【关中】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

【西域】古代称我国新疆及其以西地区。

【五岳】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

【京畿】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

【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

4.中国古代酒文化 篇四

社会管理学院 12级人力资源管理一班

林志涛 201205110105

中国古代酒文化

摘要:酒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中国酒文化的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中国酒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文学艺术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

关键词:白酒;酒具;酒文化。

一、白酒的性质及性能

酒是多种化学成份的混合物,酒精(学名乙醇)是其主要成分。除此之外,还有水和众多的化学物质。酒精无需经过消化系统就可被肠胃直接吸收。酒进入肠胃后,进入血管,饮酒后几分钟,迅速扩散到人体的全身。酒首先被血液带到肝脏,在肝脏过滤后,到达心脏,再到肺,从肺又返回到心脏,然后通过主动脉到静脉,再到达大脑和高级神经中枢。

酒有多种,其性味功效大同小异。一般而论,酒性温而味辛,温者能祛寒、疏导,辛者能发散、疏导。所以酒能疏通经脉、行气和血、温阳祛寒。另外酒为谷物酿造之精华,故还能补益肠胃。

过度饮酒有害健康。酒中乙醇对肌体的组织器官有直接毒害作用,对乙醇最敏感的器官是肝脏。连续过量饮酒能损伤肝细胞,干扰肝脏的正常代谢,进而可致酒精性肝炎及肝硬化。过量饮酒影响脂肪代谢,肝脏脂肪合成增多,使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增高,发生甘油三酯血症的可能性增大。此外,长期过量饮酒会增加高血压,脑卒中危险,还会造成记忆力衰退,智力下降等不良后果。酒精对大脑和神经中枢的影响最大。酒进入人的大脑和高级神经中枢后,会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微妙的影响。我们可把饮酒后的心智状态分为畅意、微醺、失控和烂醉四种。少量饮酒能疏肝解郁、宣情畅意,令人神清气爽、通体舒泰,有益身心健康。饮至四、五分时,似醉非醉,血流加速,血脈扩张,人进入一种无拘无束、情绪兴奋、积郁一空、飘然羽化的解脱状态,这是抛弃传统束缚回归原始状态的生存体验,在摆脱现实的悲苦与烦恼中获得生的极大快意,即所谓“酒以成欢,酒以忘忧”、“醉来赢得自由身”。此时思路开阔,思维活跃,最有益于文学艺术的创作。饮至七、八分时,神经麻木,神智迷忽;反应迟钝,不能自控;身非己有,言不由衷。此时信口开河,容易失言;意志薄弱,举止失常;不守原则,随意承诺;失去记忆,容易误事。甚者惹事生非,引发暴力,影响家庭和睦,危害社会治安。如果饮至九、十分,则头晕目眩,天旋地转;呕吐不止,哭笑无常;语无伦次,不识归途;甚者人事不省,危及生命。

酒的功能要素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酒是美好物品的象征,是表达心意、寄托情

感的媒介。第二,酒具有防病治病、保健养生的作用。第三,酒具有兴奋作用。第四,酒具有亲和作用。第五,酒具有麻醉作用。

二、白酒的起源

在中国酒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人类社会发展史的上古时期。《史记》中便有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为长夜之饮”的记载,《诗经》中“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诗句,都以人类不同的社会活动表明中国酒的兴起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了。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酿酒的国家之一。中国酒的原始发明者到底是谁,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那么,酒究竟源于何时,源于何方呢?虽然没有有形的文字记载,但在民间具有天才想象力的老百姓却把酒的发明归功于神,从而诞生了许多与酒有关的美丽动人的传说。

1、酒星酿造说

中国民间流传“酒星造酒”的传说,把酒星当作天神,说酒是天上的酒星酿造的。代窦革在《酒谱》中也有这样的记载:“天有酒星,酒之作也,其与天地并矣”。意思是酿酒的起源与宇宙的生成有关。现代天文学家通过宇宙光谱分析发现,宇宙外层空间存在着酒精分子,这些酒精分子是如何生成的?这个至今仍是个谜。酒旗星是中国古天文学中用来确定某颗星的一个专用名词,酒星究竟在哪里?据《晋书·天文志》说,在“轩辕右角南三星曰酒旗,酒官之旗也,主宴飨饮食。”轩辕,我国古星名,共十七颗星。酒旗星就在它的东南方。酒旗星的发现,最早见《周记》一书中,距今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二十八宿的说法是我国古代天文学的伟大创造之一。古代诗文中也常提到“酒星”或“酒旗星”。如号称“酒仙”的大诗人李白《月下独酌&S226;其二》一诗中有“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的诗句。东汉末年以“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自称的孔融在《与曹操论酒禁书》中有“天垂酒星之耀,地列酒泉之郡”的语句,反对曹操禁酒。此外,古人还有“仰酒旗之景曜”,“拟酒旗于元象”的诗句,都提到天上有管酿造的酒星。酒,是酒星之作,这是古人的一种想象,这是由于古代科学很不发达,人们以为人世间的一切,包括美酒都是天上的星宿主宰的,地上的一切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因此,就产生了“酒星造酒”的神话。

2、猿猴造酒说

在中国的历史文献中,对“猿酒”有不少的记载。明代李日华在《紫桃轩杂缀》中载:“黄山多猿猱,春夏采杂花果于洼中,酝酿成酒,香气溢发,闻数百步。野樵深入者或得偷饮之,不可多,多即减酒痕,觉之,众猱伺得人,必溢死之。”《清稗类钞·粤西偶记》中也说:“粤西平乐(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等府,山中多猿,善采百花酿酒,樵子入山,得其巢穴者,其酒多至数石,饮之,香美异常,名曰猿酒。”这些不同时代、不同人关于“猿猴造酒”的记载,听起来近乎荒唐,其实倒很有科学道理。我们知道,当成熟的野果坠落下来后,由于受到果皮上或空气中酵母菌的作用而生酒,这是一种自然现象。那么,猿猴在捡到发酵的野果后,偶然地尝一尝,觉得别具风味,于是,从捡拾进而将野果采下来,放在“石洼中”,让它受自然界中酵母菌的作用发酵,而后再享用,是完全可能的,当然,猿猴的这种“造酒”,充其量也只能说是“带有酒味的野果”,与人类的“酿酒”,是有质的不同的。但不管怎么说,猿猴造的自然发酵而成的果酒,可以说是最原始、最古老的酒了。

3、仪狄作酒说

仪狄造酒说始载于《世本》。《世本》是秦汉间人辑录古代帝王公卿谱系的书,书中讲:“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认为仪狄是酒的始作人,后来又衍生出西汉人刘向编订的《战国策·魏二》记:“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东汉人许慎在撰《说文解字》“酒”条中,也记载了“古者仪狄作酒醪,禹尝之而美,遂疏仪狄”。到三国时,蜀汉学者谯周著《古史考》也说“古有醴酪,禹时仪狄作酒”,将仪狄奉为酒的发明人。当然,很多学者并不相信“仪狄始作酒醪”的说法。在古籍中也有许多否定仪狄始作酒的记载,有的书认为神农时代就有酒了,也有说帝尧、帝舜时就有酒了,这神农、黄帝、尧、舜都早于夏禹,可见仪狄始作酒是值得怀疑。最初的酒绝不是有意制造,而只能是无意中发现的,如前所述,是粮食和果品自然发酵形成的。粮食,水果在一定温度下滋生出酵母菌,就会变馊,到一程度,恰好就是酒味。晋朝人江统的《酒诰》中就指出了这个秘密,他说:“有饭不尽,委馀空桑;郁积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事实上酿酒方法的创造发明,不可能由某一个人完成。

4、杜康造酒说

“杜康造酒”,在民间也广为流传,特别得力于三国时代曹操的乐府诗《短歌行》而推广,诗中道:“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在这里,杜康已成为美酒的代名词了,人们都因此把杜康当作了酿酒的祖师爷。杜康到底是什么时代的人?自古到今扑朔迷离。《说文解字》中说,“少康,杜康也”,少康是夏朝第五代君主。宋代窦革认为,杜这个姓,是周朝才有的。周武王灭纣建周后,把商代豕韦氏封于杜(今西安市东南),其后裔在周宣王时做官,称杜伯,为周宣王所杀,子孙逃至晋国,才以封地杜为姓。因此,如果有杜康这样一个人,应该是春秋时代人,最早不会在周朝以前。可见杜康出世太晚,不可能是酒的始作人。

但是,有一点却值得注意,《说文解字》“帚”条文中说:“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明确提到杜康是“秫酒”的初作者。这个说法,很可能比较符合实际。我国最早的粮食栽培作物是黍、稷、粟、稻,后来才有高粱。杜康很可能是周秦间一位著名的酿酒大师,凭着他对高梁的认识,开始用它的种子酿酒,留下的高粱秸则制成箕、帚等工具。由于高梁是极好的酿酒原料,酿出的酒味道不同凡响,格外美好,杜康之名也因之鹊起。宋代《酒谱》的作者窦革也是这样推论的。

三、酒的分类于酒具

1、分类;

现代人按生产工艺划分为自然发酵酒(果酒)、榨制酒(黄酒)、蒸馏酒(白酒)三大类。酒也是按照上述顺序依次出现。又按照品饮文化将酒分为果酒、黄酒、白酒、葡萄酒、啤酒5类。

“酒龄万岁”说,所指的是果酒。果酒的年龄其实不止万岁,原始人过着采摘、渔猎的生活,采摘的野果要设法储存,在储存的过程中,水果自然发酵,果酒也就问世了。在仰韶文化(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的遗存中,已发现有储酒的器具,有“具”也就有“据”。酒龄万岁之说也就由此立论。果酒是以各种富含糖分的水果,如葡萄、梨、桔、荔枝、甘蔗、山楂、杨梅等为原料,采用发酵酿制法制成的各种低度饮料酒。果酒的历史在人类酿酒史中最为悠久,史籍中就记录着“猿猴酿酒”的传说,但那只是依靠自然发酵形成的果酒;而我国人工发酵酿制果酒的历史则要晚得多,一般认为是在汉代葡萄从西域传入后才出现的。汉武帝通西域后,葡萄开始在内地种植,东汉时葡萄酿制之酒已有之,唐诗中有“葡萄美酒夜光杯”(王翰),“恰似葡萄初酦醅”(李白)句。可见唐时诗人和葡萄酒已是缘份甚深。马端林所著《文献通考》、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徐光启所著的《农政全书》中均有葡萄酒的记载。唐宋时期葡萄酿酒在我国已比较通行,此外还出现了椰子酒、黄柑酒、桔酒、枣酒、梨酒、石榴酒和蜜酒等品种,但其发展都未能像黄酒、白酒和配制酒那样在世界酿酒史上独树一帜、形成传统的风格。直到清末西方葡萄酒传入后,张士弼先生创张裕葡萄酒公司,标志着我国果酒类规模化生产的开始。

黄酒是中华民族的特产,是我国最古老的传统酒,其起源与我国谷物酿酒的起源相始终,龙山文化时期(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开始使用谷物作为酿酒的原料。它是以糯米和黍米等谷物为原料,经过蒸煮、糖化和发酵、压榨而成的低度原汁酒,酒精含量一般在百分之十二至十八之间。因多数品种均呈黄色或黄中微红色,故名黄酒。自古以来最为著名的黄酒即“绍兴黄酒”,又名“绍兴酒”。黄酒以其储存时间越长,其味越感醇厚芳香甘甜,故有“老酒”之称。“李白斗酒诗百篇”所饮之酒,就是黄酒之类。

作为世界六大蒸馏酒之一的中国白酒(其他五种是白兰地、威士忌、朗姆酒、伏特加和金酒),其制造工艺远比世界各国的蒸馏酒复杂,原料也是各种各样,特点各有风格,特殊的风味则更是不可比拟的。中国白酒的酿造发展至今,生产出的白酒酒色晶莹透明,香气宜人,五种香型(酱香型、浓香型、清香型、米香型、兼香型)的酒各有特色,香气馥郁。《本草纲目》认为蒸馏酒元时始有之,但此说已被考古成果所推翻。1975年河北青龙县出土了宋代的蒸馏器,该器是迄今发现最早的蒸馏制酒器,可见蒸馏酒至迟在宋代已有之。经过蒸馏工艺后酒的度数大大提高了,可以燃烧,故称之为烧酒。唐诗中有“烧酒初开琥珀光”(白居易);“自到成都烧酒熟”(陶雍)等句。直至上个世纪中叶,烧酒、白酒均是蒸馏酒的称谓。烧酒在元代得到了推广,明时大兴,酿造之法《天工开物》中记之甚详。清代烧酒业发展得很快,贵州茅台酒、山西汾酒、江苏洋河大曲、四川泸州老窖、安徽古井贡酒„„皆于酒林中各树一帜,名闻遐迩。

啤酒是以大麦和啤酒花为原料制成的一种有泡沫和特殊香味、味道微苦、含酒精量较低的酒。虽然我国在20世纪初才开始出现啤酒厂,但史书记载我国早在3200年前就有一种用麦芽和谷芽作谷物酿酒的糖化剂酿成的称为“醴”的酒,这种滋味甜淡的酒虽然那时不叫啤酒,但我们可以肯定它类似现在的啤酒,只是由于后人偏爱用曲酿的酒,嫌“醴”味薄,以至于这种酿酒法逐步失传,因而也就有了啤酒是否是舶来之物的争议。药酒、补酒大多是在酒中加入中草药,浸泡后不但色味俱佳,而且有祛病、健身的功效,实为酒中之佳品。从酒文化的角度来讲,这无疑大大丰富了“酒”的内涵。药酒、补酒之中不乏名酒,竹叶青、五加皮、菊花酒、国公酒„„均久享盛名。

2、酒具

酒具原是指制酒、盛酒、饮酒的器具。近代大工业化制酒工艺产生后,酒具一般指盛酒和饮酒的器具。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酒具的制作技术、材料,酒具的外型自然而然会产生相应的变化,故产生了种类繁多,今人目不暇接的酒具。酒具的发展变化,体现了丰富的文化背景,反映着酒俗的演变,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

最原始的酒具是自然界中的自然物,像贝壳、葫芦、动物的犄角等,在石器时代已有之。典籍上曾记载,形容古代盛宴“觥筹交错”的觥,最先即是用兽角制的原始盛酒器。尔后利用坚硬的瓜果外壳制饮具,最为典型的莫过于用葫芦的外壳制成的酒瓢,这是广泛应用于民间的原始饮具。从文字学角度切入,觚、觥、觯、觞等酒具均有个“角”字,瓠、瓢、觚等酒具均有个“瓜”字。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产生了正式的酒具。据考古发现,我国最早的酒具是陶制酒具。从我国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考古发掘了众多的形制不同的陶土烧制的酒具。山东大汶口新石器时代遗址中,陶质酒器有268件之多,占出土器物的26.4%。由此可见,酒在当时已占有重要的位置。

至商代时,由于酿酒技术的逐渐发展成熟,已能用各种粮食制出不同品种的酒来,加之青铜文化相对发达,祭祀盛行,青铜酒具应运而生。而且生产数量之多,品种之全,纹饰之美,制作之精都是前所未有的,成为奴隶主阶级举行祭祀宴饮的“礼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成了一种显示身份地位的象征。当时社会上还出现了“长勺氏”、“尾勺氏”等专门以制作酒具为业的氏族。酒具的种类也发展到盛酒、温酒、饮酒、贮酒等各种类别。这些酒具形制端庄厚重,式样沉雄敦实,古朴美观。器身多以“饕餮纹”、“夔龙纹”、“鸟兽纹”、“蝉纹”装饰,造型神秘狞厉,显示出奴隶主贵族的尊严和不可侵犯。其中模拟自然界动物的立体形状造成的酒具,又表现出奴隶主阶级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吉祥的渴盼,以及祈求神灵凶物保护的心情,如虎形酒具、羊形酒具、牛形酒具、象形酒具、鸮形酒具等。

春秋战国、秦汉时期,青铜酒具逐步向古朴、鲜明的漆器酒具发展过渡,形制有樽、杯、壶、缶、舟等各式酒具。至汉代时,漆制的酒具已十分精致。漆制酒具,其形制基本上继承了青铜酒器的形制。有盛酒器具,饮酒器具。饮酒器具中,漆制耳杯是常见的。在湖北省云梦睡虎地11座秦墓中,出土了漆耳杯114件,在长沙马王堆一号墓中也出土了耳杯90件。汉代,人们饮酒一般是席地而坐,酒樽放在席地中间,里面放着挹酒的勺,饮酒器具也置于地上,故形体较矮胖。魏晋时期开始流行“坐床”,酒具变得较为瘦长。

隋唐时代,随着瓷器制造业的迅猛发展,瓷制酒具逐步取代了其他质地的酒具,成为最普及、日常应用最为广泛的饮酒器具。

瓷器与陶器、漆器相比,不管是酿造酒具还是盛酒或饮酒器具,瓷器的性能都超越了陶器、漆器。唐代的酒杯形体比过去的要小得多,故有人认为唐代出现了蒸馏酒。唐代开始使用桌子,饮酒不再“坐床”而是“就桌”,因而出现了一些适于在桌上使用的酒具,如注子,唐人称为“偏提”,其形状似今日之酒壶,有喙,有柄,既能盛酒,又可注酒于酒杯中。因而取代了以前的樽,勺。宋代人喜欢将酒温热后饮用。故发明了注子和注碗配套组合。使用时,将盛有酒的注子置于注碗中,往注碗中注入热水,可以温酒。宋代与唐代相比酒具均变得更加小巧。小盅、小盏、小瓯雅致玲珑,这种变化的原因首先是唐人狂狷喜豪饮,宋人内敛爱小啜;其次是宋代烧酒含酒精度更高了,小酌、小啜即可入酩酊之乡。宋代制瓷业空前繁荣,南方如冰似玉的“青瓷”、北方如霜似雪的“白瓷”竞相辉映,出现了大量色泽温润、绚丽、晶莹如玉的瓷制酒器。宋以后不但瓷的发展业已定型,酒亦发展成烧酒独尊,故酒具的形制成稳定之势。明清时,瓷制酒具更是精彩纷呈,工艺水平日臻完美。尤其是青花瓷酒具绘以山水、花鸟、人物、故事,成为真正的艺术品,使饮酒者在传杯换盏之际,同时也得到文化的熏陶和美的享受。

在我国历史上还有一些独特材料或独特造型的酒具,虽然不很普及,但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如金、银、象牙、玉石、景泰蓝等材料制成的酒具。金、银、锡所制成的酒具古已有之,明时又出现了景泰蓝酒具,玉制酒具的历史更为悠久,可上溯到汉代甚至石器时代。由于玉质珍稀昂贵,只为上层有权阶级所拥有。唐代的夜光杯,用祁连山老玉雕琢而成。玉酒具做工精细,式样美观,有墨绿、鹅黄、羊脂白等不同颜色,色泽温润绚丽,花纹天然,光亮透明。元代的盛酒具玉瓮,用整块巨大的杂色墨玉雕成,周长5米,瓮体四周雕有出没于波涛之中的海龙、海兽,形象生动,气势磅礴,玉瓮重3500千克,可盛酒30石,是中国最大的玉酒具。当年成吉思汗征战拓疆,就用它来盛酒庆功,赏赐战将。清代的饮酒具九龙杯,杯中雕有盘曲的蛟龙,九尾缠结,杯底有小孔与九尾相通,注酒入杯,九尾也满盛酒液,注酒过量,酒液自然下泻。这一奇妙的设计,既起到节饮的作用,又体现了中国酒文化的精神,也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庸之道。

但这些酒器在酒文化中影响不大,只可显示身份地位、富有程度,使用价值也不高。

古代不同形制的酒器简介:

杯:饮酒具。状似舟,但为弧形耳,俗称“耳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从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中,曾出土了成套精致的漆耳杯。本身刻有“君幸酒”、“君兴食”的铭文,说明耳杯当时不仅作饮具,还作为盛放食物的盛具来使用。至我国南北朝时,耳杯逐渐被碗、钵等取代。

壶:盛酒具。原始的酒壶用陶土烧制,并仿葫芦状形制制成。商代的酒壶为扁圆形,带贯耳(管状耳)和圈足。周代壶多为圆形、长颈、大腹,并有壶盖。壶身两侧有兽头辅首衔环耳。春秋时酒壶有扁圆或方形壶。壶盖上有莲花瓣状的饰纹,圈足下雕有伏兽。战国时的酒壶又有圆形、方形、扁形、瓠形等多种。汉代时又称壶为“钫”、“钟”等。

樽:古代盛酒器。其形状有的似鼎,但身下三足较矮,并在腹部有双环,这种器物的铭文都称“酒樽”。另外,还有一种圆筒形带盖,底部有三个短足形状的樽,形似古代的“奁”,但其铭文书“温酒樽”。从中可看出樽还可作为温酒器具。约至唐代晚期,樽作为酒具逐渐被替代。

角:古代酒器中的盛酒和温酒器。由青铜材料制成,形似爵而无柱,两尾对称,有盖。出现于商代和西周初。《礼记·礼器》载:“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宋代尚有沿用。《东京梦华录》载:“银瓶酒,七十二文一角;平角酒,八十文一角。”《水浒传》第三回也有:“鲁达先打四角酒”,“吃了两角酒”的描述。

勺:古代盛酒器中舀酒的器具。由青铜制成,形如有曲柄的小斗。《仪礼·乡射礼》载:“两壶斯禁,左玄酒,皆加勺。”《觥记注》载:“勺者,挹酒之器,容一升,与杓同。”

觥:古代斟酒器。青铜制,器腹椭圆,有流及鋬,底有圈足,有兽头形器盖,也有整器作兽形的,并附小勺;盛行于商代、周初。

羽觞:又称“耳杯”,古代饮酒具。因其身呈椭圆形,两侧有对称的半月形耳,状似鸟之双翼,故名。盛行于东汉两晋时期。东汉时有绿釉陶羽觞,两晋时使用较多、较为著名的为青瓷羽觞。区:盛酒器。圆口、扁圆形腹、方形圈足的壶形盛器。器物铭文上篆刻“区”字,俗称“扁壶”。

卮:饮酒具。圆筒状带把手和盖,有三个小足,状如有把手的杯子。

舟:饮酒具。椭圆形,平底,腹部两侧各有一环形耳。因其状如小船而称其为“舟”。至战国后期时,舟逐渐由杯取而代之。

缶:盛酒具。圆身,大腹,有盖,腹部装有四个圆形,状似壶。

四、酒礼与酒俗

中国素有“礼义之邦”的美誉。自三代以来,礼就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总准则、总规范。古代的礼渗透到政治制度、伦理道德、婚丧嫁娶、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酒行为自然也纳入了礼的轨道,这就产生了酒行为的礼节—酒礼,用以体现酒行为中的贵贱、尊卑、长幼乃至各种不同场合的礼仪规范。这里所说的“礼”,即指人们的行为规范、规矩、仪节等。中国古代文化史专家柳诒征先生认为:“古代初无尊卑,由种谷作酒之后,始以饮食之礼而分尊卑也。”我国自古有“酒以成礼”之说。

史前时代,酒产量极少,又难以掌握技术,先民平时不得饮酒。只有当崇拜祭祀的重大观庆典礼之时,才可依一定规矩分饮。饮必先献于鬼神。饮酒,同神鬼相接,同重大热列、庄严神秘的祭祀庆典相连,成为“礼”的一部分,是“礼”的演示的重要程序,是“礼”得以成立的重要依据和“礼”完成的重要手段。到了西周,酒礼成为最严格的礼节。周公颁布的《酒诰》,明确指出天帝造酒的目的并非供人享用,而是为了祭祀天地神灵和列祖列宗,严申禁止“群饮”、“崇饮”,违者处以死刑。周公曾严厉告诫臣属“饮惟祀,德将无醉”。只有祭祀时才可以喝酒,而且绝不允许喝醉。酒,在先民看来,与祭祀活动本身一样,都具有极其神秘庄严的性格。

酿酒只是为了用于祭祀,表示下民对上天的感激与崇敬。若违背了这一宗旨,下民乍行饮用起来,即成莫大罪过。个人如此则丧乱行德,邦国如此则败乱绝祀。这就是“酒为祭不主饮”的道理。而后,由于政治的分散,权力的下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关于酒的观念和风气也发生很大改变,约束和恐惧都极大地松弛淡化了。即使最初严格规定“饮惟祀”,那“祀”所礼拜的便是天、地、鬼、(祖先)、神。而这种酒祀,在三代以后虽然仍保留在礼拜鬼神的祭典中,可非祀的饮酒却大量存在了。

秦汉以后,随着礼乐文化的确立与巩固,酒文化中“礼”的色彩也愈来愈浓,《酒戒》、《酒警》、《酒觞》、《酒诰》、《酒箴》、《酒德》、《酒政》之类的文章比比皆是,完全把酒纳入了秩序礼仪的范畴。为了保证酒礼的执行,历代都设有酒官。周有酒正、汉有酒士、晋有酒丞、齐有酒吏、梁有酒库丞、隋有良酝署,唐宋因之。

中国古代是个“礼治社会”,“以礼治天下”。其中强调的是礼仪、等级,尊卑、长幼之序,天地至尊,祖先至长。君乃国之主,父为家之主。礼序之道体现在饮酒之道中,君先饮,臣后饮,君臣可共饮而不可对饮,父子亦然。溯其因,饮酒之始时,生产力低下只能如此。在铁制工具的冲击下,春秋时期礼崩乐坏。酒之为序、为仪也产生了许多变化,总的趋势是发展为“俗”。酒由礼序、礼仪发展成礼俗,说明酒已能为世人所共享。序、仪成俗的过程中,无疑是对序、仪的扬弃过程,能成俗者与时俱进,与世俱新。经过数千年的筛选,酒礼已融入年节、时令之中,并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农耕民族的节日均和时令有一定联系,不论节日还是时令,大多离不开酒。丰收后有余粮才能酿酒,有酒喝也就意味着丰衣足食,国泰民安。

农历正月初一是中国最悠久、最隆重、最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春节,俗称过年。汉武帝时规定正月初一为元旦;辛亥革命后,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在春节众多的习俗中,饮酒是非常重要的。腊月二十三有“过小年”之说,要举行祭灶活动。三十晚上要祭祖。这两项祭祀活动中都要在供案上置酒,然后行礼致祭。祭祖后吃“年夜饭”。席间要向长者敬酒,相互间也要举杯祝酒。春节饮酒,最初也是出自辟恶驱邪、祛病强身这个功利动因。根据中医典籍和风俗志书记载,春节饮用屠苏酒,“不病瘟疫”,饮椒花酒(椒柏酒),“辟一切疫疠不正之气”。庚信的“正旦辟恶酒,新年长命杯”,是春节酒俗内涵的精辟之言。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初唐之时已经有了元宵夜相聚宴饮的习俗。火树银花,宝马香车,再加上美酒佳肴,歌舞丝竹。在这张灯结彩的节日里,不仅市面上的各家酒肆里酒客云集,买卖兴旺,黎民百姓家也多设宴以庆佳节。清明节与酒的关系也很密切。古人一般将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为一个节日,有扫墓、踏青的习俗。清明扫墓时要举行祭祀,在坟前酹酒致奠。清明节饮酒有两种原因:一是寒食节期间,不能生火吃热食,只能吃凉食,饮酒可以增加热量;二是借酒来平缓或暂时麻醉人们哀悼亲人的心情。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农历五月五日是端午节。人们为了辟邪、除恶、解毒,有饮菖蒲酒、雄黄酒的习俗。

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在这个节日里,无论家人团聚,还是挚友相会,人们都离不开赏月饮酒。月与酒自古就有着不解之缘,多少诗人既嗜酒如命,又以月为魂。农历九月初九日重阳节登高之时要饮菊花酒。

5.中国古代文化名人对联 篇五

1、孔子

(1)集群圣之大成,振玉声金,道通中外;

立万世之师表,存神过化,德合乾坤。

(2)气备四时,与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

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人之师。

2、孟子

尊王言必称尧舜;忧世心同切孔颜。

3、屈原

(1)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孤忠报楚国,余**及汉湘人。

(2)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璧,湘流应识九歌心。

(3)志洁行廉,忠君爱国真气节;辞微旨远,经天纬地大诗篇。

(4)万顷重湖悲去国;一江千古属斯人。

4、项羽

鹿野舟沉王业兆; 鸿门半碎霸图空。

5、项羽、勾践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6、荆柯

督亢图中不杀人;咸阳殿上空流血。

7、司马迁

(1)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2)一代君权痛蚕室;千秋史笔溯龙门。

8、苏武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茵。

9、王昭君

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

10、诸葛亮

(1)管乐有才真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

(2)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

(3)伯仲之间见伊吕;先生有道出羲皇。

(4)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仰宗臣之遗像,万古清高。

(5)功在朝迁,原不分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须辨襄阳南阳。

(6)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

11、陶渊明

(1)醉眠多似陶彭泽;句法参同李翰林。

(2)质而绮,真而醇,自可传之千古;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

12、李白

(1)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2)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

(3)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4)长安市上酒家眠,醉后敢将天子傲;采石矶头明月好,当年犹说谪仙归。

(5)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6)神仙诗酒空千古,明达江天贮一楼。

(7)狂到世人皆欲杀,醉来天子不能呼。

13、杜甫

(1)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2)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3)歌咏总带忧民泪;颠沛仍怀爱国心。

(4)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

(5)舟系洞庭,世上疮痍空有泪;魂归洛水,人间改换已无诗。

14、白居易

(1)风叶四弦秋,根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匀留江山别离情。

(2)笔诤时政,心在苍生,万户争传新乐府;

堤建西湖,神归东洛,千秋永祀老诗翁。

15、苏洵父子等

(1)一门三父子;峨眉共比高。

(2)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3)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

司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其源。

16、范仲淹

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17、沈括

沈酣于东海西湖南州北国之游梦里溪山尤壮丽;

括囊乎天象地质人文物理之学笔端谈论自纵横。

18、辛弃疾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19、李清照

(1)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

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2)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花。

(3)载酒江湖,人比黄花瘦;校碑栏槛,梦随玉笛飞。

20、文天祥

(1)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

(2)宦游西蜀,志复中原,高吟铁马铜驼,烟法誓扫还金阙;诗继少陵,派开南宋,列入清风明月,池馆重新接草堂。

21、岳飞

(1)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果如公言,宋室可至南渡;

罪名莫须有,忠冢栖霞山,长留人愿,国魂几时北来。

(2)万里留长城,南渡朝庭从此小;一抔留古墓,西湖烟水到今香。

(3)奈何铁马金戈,仅争得偏安局面;至今山光水色,犹照得一片丹心。

22、史可法

(1)数点梅花亡国恨;二分明月故臣心。

(2)万点梅花,尽是孤臣泪;一抔故土,还留胜衣冠。

(3)死含瑶草千秋恨,魂傍梅花万古香。

23、蒲松龄

(1)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2)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24、孙中山

(1)英雄作事无他,只坚忍一心,能成世界能成我;

自古成功有几,正疮痍满目,半哭苍生半哭公。

(2)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

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事。

25、鲁迅

(1)著作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遗言犹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

(2)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26、韩愈

天意起斯文,不是一封书,安得先生到此;

人心归正道,只须八个月,至今百世师之。

27、苏轼

公是孤臣,明月扁舟留句去; 我为过客,空江一曲向谁弹。

28、于谦

(1)赖社稷之灵,国已有君,自分一腔抛热血;

竭肱股之力,继之以死,独留表白在人间。

(2)千古痛钱塘,并楚国孤臣,白马江边,怒卷千堆雪浪;

两朝冤少保,同岳家父子,夕阳亭里,心伤两地**。

29、陆游

6.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古代德育方法 篇六

一、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的特点

中国古代德育思想起源很早,德育的观念在尧舜时期就已经存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是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制度下萌芽.并成长发展起来的,而封建社会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的社会形态.并且是以高度分散的小农经济和异常集中的专制统治为主要特色的。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不但中华传统文化具有独到的特色.而且与它相适应的传统德育思想也表现出别具一格的特色。中国古代传统德育思想具有以下特点:

(一)内圣外王.修身为本

中国传统德育思想历来十分强调道德的修身功能,即通过个人的道德修养,启发个体的内在道德自觉,督导个体不断进行自我道德品行的修炼.从而成为一个真正有道德良知的人。孔子认为“修己以敬”是成为君子的第一步。所谓“修己以敬”是指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以诚敬之心来进行自身道德的修炼.只有以诚敬之心进行道德修养,才能忍人所不能忍.才能够做到不被物欲所惑.像颜回那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回也不改其乐”。颜回身居陋巷,身无长物.日常赖以果腹者,惟箪食瓢饮而已,人皆忧戚难安无法忍受.而颜回却怡然不改其乐;有人问如此困境所示何事。他说非乐贫而乐道也。孔子曾再三赞叹他道:“贤哉回也,贤哉回也”。“内圣外王”是儒家思想的根本特征。所谓“内圣”就是内以修养自身品格,以期成就圣贤人格;所谓“外王”就是外以平治天下.以期建立不朽功勋,从而造福黎民百姓。儒家经典著作《大学》详细阐述了儒家思想“以修身为本”的德育纲领和步骤。如“格物”是德育的起点,“格物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意思是说道德修养必须从“格物、知致”,即认识道德规范开始,由认识道德规范逐步转化为形成道德信念.即“诚意、正心”.才能最终达到约束自身行为,即修身的目的。无论是从个体身心发展.还是从德育发展的规律来看,这种观点都是符合个体道德心理发展规律的;同样。《大学》中提到的“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通过“修身”来达到的。中国传统的德育十分强调道德信念的作用。可以说,强调德育的自律,既是我们民族优良的德育传统.又符合德育发展之规律。

(二)知行结合,以行为本

中国传统文化的德育观强调知与行的有机结合,即强调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的有机结合,提倡以行为本。子日:“纳于言而敏于行”;“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也就是说道德修养不能仅仅停留在言辞上.必须与实际行为相结合。朱熹指出:“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即是对知行关系形象而生动的表达。王守仁曾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更是强调了知行统一的重要性。阳明也认为“满街都是圣人”,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途径只有一个——“躬行实践”。

(三)立足当前,胸怀大志

7.中国古代冷兵器的文化意蕴 篇七

中国人很早就意识到“兵者, 国之大事者”, 因此许多先进的科技成就首先要用于战争, 甚至有许多的科技成就都是因战争的需求才得以产生和发展, 因此说兵器的发展史最能突出的表现出当时历史的发展水平。兵器的产生发展都与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军师、文化、信仰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通过古代兵器文化的解读可以更透彻的了解当时社会的民族风貌和文化特征。

1 冷兵器产生及发展的历史背景

1.1 冷兵器之石器

远古时期, 大自然中生存着各种凶禽猛兽, 四处横行, 残害人类。大自然赋予了这些凶兽独特的防身自卫本领或利器用以生存。那时的人们为了生存, 必然会于猛兽进行搏斗, 单凭血肉之躯的人们, 自然无力保护自己, 所以防敌之武器成为了人类增加应付环境能力的工具。人类最早的武器是经过粗略加工过的带有锋利边缘的石器和木棒, 二者结合变成了原始时期最初的武器, 即石矛和石斧。应该说此时的用于对付凶禽猛兽的武器算不上真正的兵器, 仅仅是人们用于对付野兽的工具。兵器的产生是伴随着战争的出现而出现的, 在原始社会的末期, 出现了占有财产和掠夺奴隶的战争, 这时的用于人类之间进行争斗的工具才被称为兵器。据传说黄帝“以玉为兵”, “玉兵”即所谓的经过精心雕琢的石兵器。在原始社会末期部落之间为领地、资源等物资进行了种种战争, 促使着兵器的不断改良, 同时也为青铜兵器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1.2 冷兵器之铜器

在新石器时代晚期, 人们已经开始使用铜器。据考证, 铜作为兵器使用是在夏朝以后, 夏代以后中国进入了阶级社会, 出现了人类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战争。当权者对于兵器的研制得到了高度的重视, 设立专门的研制机关, 制造各种兵器, 以适应战争的需求。在中国的战争史上, 夏商周时期是我国的“车战时期”, 因此这一时期的兵器多为长柄的青铜兵器和制作简略的弓矢等, 并且在各主要城市都设立兵器作坊。随着连年征战, 朝代的更替, 军队对于兵器的需求的规格和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从制作的规格到加工, 都有严格的规定, 因此对于兵器的制作也积累了众多宝贵科学的经验, 为今后武器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1.3 冷兵器之铁器

大约在春秋后期, 当时的社会中就出现了铁器, 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 由于对冶铁技术的不熟悉, 所制造的铁器也仅是一些简单的农具。据考古发现在西周时期已经出现了铁兵器, 但是铁兵器的普及同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铁兵器盛行的初始阶段, 由于冶炼技术的不发达, 以至于军队使用的兵器比较劣制。在中国古代, 人们很早就意识到“兵者, 国之大事者”, 因而总是将最好的材料用于兵器的制造。因此西汉时期, 成为铜兵器与铁兵器决定性转变的重要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冶铁技术的不断提高, 东汉时期, 青铜兵器基本退出了军事的舞台, 军队中大都配备了铁制兵器, 使得军队的作战技术和整体实力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在此后的两千多年里, 根据战争的需求, 兵器向着多元化发展, 历经战争实践, 逐步淘汰了一批不适合战争需求的品种, 同时也创造了新的品种, 使兵器的性能和质量不断提升。

火器的发明以及火炮的应用可以说是战争史上的一次伟大的革命, 火器及火炮在军队的应用不仅改变了军队的作战技术, 而且较高程度的提升了作战能力。火炮的出现使得兵器在军队的作用日益减弱, 但仍是军队作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军事战场上发挥重要的作用。

2 名将名兵

在中国古代, 日月星辰、山川河岳、天地鬼神都是人们追崇的对象, 兵器作为人类自己制作出来的用以弑人噬血的工具,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同样受到了众人的膜拜, 这是人类史上的一种文化现象。而兵器也被人类赋予了独特的习性及情感。在中国历史上的历代优秀的军事将领不仅作战指挥有方、屡立战功, 而且为人坦诚忠义, 为世人所敬仰。然而, 人之寿命有限, 久而久之人类都与这些优秀将领们的敬仰之心就会转移到他们生前所用之兵器。

2.1 冷兵器之首——弓

弓箭最早是用来狩猎的, 至于从什么时候用于人类的战争, 还没有找到确切的记载。传说黄帝时“挥制弓矢”, 可见在五千年前就已经出现了。弓箭是战争中重要的远射兵器, “两军相遇, 弓弩当先”。明《武备志》编者茅元仪说:“弓者, 器之首也。故言武事者, 首曰弓矢。”

“军器三十有六, 而弓为称首;武艺一十有八, 而弓为第一。”古代名将大都善射, 《战国策·西周策》中记载:“楚有养由基者, 善射, 去柳叶百步而射之, 百发百中”, 西汉著名军事家李广, 因惊人骑射技术给匈奴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因此被成为“飞将军”。唐朝时更有“将军三箭定天山, 战士长歌入汉关”的薛仁贵等。

2.2 冷兵器之猛——刀

据《释名》:“刀, 到也。以斩伐其所乃击之也。”刀者力求一击必杀, 因为刀不如枪或其他兵器灵活自如。虽然如此, 但是刀从远古战争到当代战争一直没有退出历史的舞台, 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俗语说:“剑是君子所佩, 刀乃侠盗所使”。刀是古代将领们的首选武器, 如《三国演义》中关羽的武器, 青龙偃月刀, 又名“冷艳锯”。关羽用其斩杀了不少武将, 所以后世也叫青龙偃月刀为关刀。青龙偃月刀, 可以说在《三国演义》大放光彩, 书中围绕青龙偃月刀设计了很多精彩的情节, 例如:刀挑锦袍、单刀赴会、失刀夺刀等, 因此, 关羽和青龙偃月刀被互相视为象征。有位列民间广泛流传的晚清十大高手谱中的王正谊一生行侠仗义, 曾支持维新, 靖赴国难, 成为人人称颂的一代豪侠, 使得一口好刀, 人称“大刀王五”。

2.3 冷兵器之舞——枪

在中国古代兵器的大家族中, 矛可以算的上是老寿星了。从原始时代的石矛到人民革命战争的红缨枪, 经历上千年, 仍一直在疆场搏斗, 可以说立下卓越功勋。

因枪可以刺, 收放极快, 防不胜防, 所以称兵中之贼。但枪比较难学, 不易掌握, 俗语有云:“年拳, 月棒, 久之练枪”。古代军事将领善用枪者甚多, 如三国时期的张飞的“丈八蛇枪”, 又称“丈八点刚矛”。张飞以此枪在敌阵中取敌将首级如探囊取物, 有三国第一枪之说。涯角枪是《三国演义》中蜀国五虎将之一赵云使用的长枪, 取“海角天涯无对”之意。赵云的枪在《三国》评话中被称为“百鸟朝凰枪”, 其变化复杂, 虚实并济, 属于技巧型。北宋抗金名将岳飞所用之枪为“沥泉神枪”, 相传为沥泉中大蛇所化。

这主要受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的影响, 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耕社会, 在反对剥削反对阶级的斗争中, 主张自由和应变精神的张扬。于是乎, 人们对于喜爱和追崇的将领的英勇事迹进行大肆渲染, 对于兵器的描述更是无限夸大。

3 兵器的特殊含义

我国古代兵器的造型及名称也极具色彩, 有取自神话故事的, 如金箍棒、九齿钉耙、风火轮等;有寄情天地山水的, 如倚天剑、赶山鞭;有象征花草树木的, 如柳叶刀、梅花针等。目前我们国家把“十八般兵器”分成四大类:一为长器械, 如大刀、枪、戟、棍等;二为短器械, 如刀、剑、鞭、匕首、锤等;三为双器械, 如双剑、双刀、双鞭、双头枪和单刀加盾等;四为软器械, 如三节棍、九节鞭、流星锤、绳标等。

我国地域辽阔, 民族众多, 历史文化悠久, 且各民族之间相互发展、不断交流, 创造出多种多样的兵器。新石器时代后期, 掠夺战争愈演愈烈, 许多生产工具转化为兵器, 随着戎事武功的日益重要, 又由兵器产生出标志权势的权杖。

3.1 钺

在商代和西周时期钺象征着专杀之威的重器, 也是军队指挥权和国家统治权的象征。皇帝遣将出征往往授大将以斧钺。《六韬·立将》篇:“将受命……君操斧钺首, 授将其柄曰:‘从此, 上至天者, 将军制之’, 复操斧持柄, 授将其刃曰:‘从此, 下至渊者, 将军制之’”。当将军接过兵器时, 就有了专权, 拥有了擅杀之权, 所以斧钺这种兵器成为权力的象征。

斧钺的专杀之威并不是仅有的象征意义, 而是具有实实在在的功能, 即用作行刑的法器。在商代和西周出土的铜器上就有了用钺斩头的图像。在河北平山县出土的一件战国时期的铜钺上, 在孔上和刃部之间有两行铸铭, 曰:“天子建邦, 中山侯童乍 (作) 兹军钺, 以敬 (警) 罩 (厥) 罪。”所谓“军钺”, 即军中作为行刑之法器。“以敬 (警) 罩 (厥) 罪”说明了它的功能。

到战国时期, 确立了符节调兵制度, 仗钺征伐的古制已经不再流行。但是到汉代时, 官员出行, 其双轮马车上立一斧钺, 以为权威之象征。皇帝出行仪仗中亦有黄钺车, 以示王者威严。据考证, 汉代皇帝命将, 也有“假斧钺”一说, 这多半是象征性的说法。

3.2 戟

根据汉朝仪注, 将领重臣可以持戟立于皇帝身旁。东方朔本是文人, 但“武帝坐未央前殿, 东方朔持戟立” (《汉书·东方朔传》) 。可见这时的戟已成为仪仗兵器了。棨戟是汉代流行的仪仗用戟, 其主要用途是官员出行时的仪饰。据《后汉书·舆服志》记载, 官员出行, 可依品级配备随从, 带剑执棨戟, 在前开道。人数多者, 表示着地位品级的高低。皇帝也常将棨戟做礼物赠予大臣以示恩宠。

到南北朝时期, 戟退出了实战领域, 但作为仪仗仍有重要的应用。此时的戟被称为门戟, 宫庙殿前和官员府邸门前的门戟多少表示地位的尊下、官爵的高低。唐代时, 对于门戟制度也有所修改, 《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凡戟, 庙、社、宫、殿之门二十有四;东宫之门一十八;一品之门一十六;二品及京兆、河南、太原尹、大都督、之门十四;三品及上都督、中都督、上都护、上州之门十二;下都督、下都护、中州、下州各十。”天子之制为二十四戟, 为最尊贵。戟退出了军用兵器的行列, 成为一种表示身份等级的礼兵器, 叫“矟戟”。皇帝派遣亲信大臣到外地巡查, 或统兵征伐, 常常赐予矟戟, 能代表皇帝处决有罪官员。矟戟成为官员表示崇高身份的仪仗物。

3.3 剑

在西周及春秋时期, 一些王公贵族很少冲锋陷阵, 但却都一味追求佩带装饰的宝剑, 以体现尚武风气和精神, 更以剑来显示威仪。据说在秦朝时, 就有规定, 佩剑以显其身份。秦朝时, 更是规定官吏必须佩剑, 以象征权力的威严。《隋书·礼仪志》规定:“一品, 玉具剑;二品, 金装剑;三品, 银装剑;侍中以下、通直郎以上佩假剑”

最令人熟知的具有权利象征的兵器, 可以说就是“尚方宝剑”。有关尚方剑的记载, 最早出现在汉代。汉成帝时, 朱云上书云:“臣愿赐尚方斩马剑, 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尚方剑是指中国古代皇帝藏在“尚方”的剑, 在汉代称尚方斩马剑, 明代称尚方剑, 在戏剧和小说中大家一般俗称其为“尚方宝剑”。“尚方”也称“上方”, 是专管供应制造皇帝所用器物的官属名。尚方剑本为斩马剑, 非常锋利, 可以断马, 由于藏在尚方, 便俗名为“尚方宝剑”, 从汉代就已经开始有了。据《前汉书》载:朱云上书皇帝就曾说“臣原赐尚方斩马剑, 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明代刘伯温也说过:“先封尚方剑, 按法诛奸赃。”古代天子派遣信任的大臣外出行事, 常会赐予“尚方宝剑”。持有尚方宝剑的人一般为皇帝最信任的人, 有先斩后奏的权力, 而且有专杀和便宜行事的作用, 因此这“尚方宝剑”一般也就成为了最高权力的象征。

在中国历史上如同“矟戟”、“尚方宝剑”等具有代表极高权力的兵器有许多, 比如历史上《杨家将传奇》里佘太君的龙头拐杖、八贤王的打王金锏, 也都有带执行皇帝的权利, 有先斩后奏的权利。兵器已成为时代的权势和地位的标志物, 这种思想势必会影响到中国的传统文化, 这就导致了人类自觉或不自觉的将对现实社会的权势和地位以及对于日月山川等自然的崇拜转移到兵器的身上, 使得兵器成为了一种至高无上的存在。

4 结语

战乱与分裂更能促进中国文化的坚韧性和向心力, 伴随战乱分裂的洗礼, 中国传统文化将不断的充实升华。中国古代兵器是是伴随着战争而产生的, 它的产生和发展都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是我国古代人民在战争实践中积累起来的丰富的文化遗产, 拥有者广泛的群众基础, 尤其对武术器械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当前掀起的这股文化研究风潮, 古代冷兵器必将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钟少异.金戈铁戟:中国古兵器的历史和传统[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1999.

[2]李少一, 刘旭.干戈春秋:中国古代兵器科技史话[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 1985.

[3]张岱年, 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4]傅亚光.中华古代兵器辑录[J].体育文史, 1995, 4:63.

[5]杨向东.十八般武艺考述[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3, 26 (1) :28~29.

8.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称谓篇) 篇八

[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以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称号]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决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称谥号]是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他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

[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其为杨诚斋。

[称籍贯]就是直接用人物的籍贯称呼其本人。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孟襄阳。

[称郡望]所谓郡望,是指某家族祖先受封之地的地名,或是显赫祖先住过的地名。古人常以此称呼其族内名人或自称。如韩愈虽系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但因昌黎(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

[称爵名]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常封以爵位,赐以爵号,至高为王,下有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古人常以此相称。如寇准的爵号是莱国公,世人遂称其为“莱公”。

[称官地]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如刘备曾任豫州刺史,故人们以官地称之为“刘豫州”。

[兼称]兼称官职、字和姓,也可兼称官职、籍贯和尊称。如“余在史馆,闻翰林天台陶先生言博鸡者事”(《促织》),兼称官职、籍贯和尊称。

[谦称](1)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愚,谦称自己不聪明。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2)古代帝王的自谦词有孤(小国之君)、寡(少德之人)、不谷(不善)等。(3)古代官吏的自谦有下官、末官、小吏等。(4)读书人的自谦词有小生、晚生、晚学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如果自谦为不才、不佞、不肖,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5)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词。“家”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家父、家母、家兄等。“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前者如寒舍、敝舍,后者如舍弟、舍妹、舍侄等。(6)其他谦词有:因为古人坐席时尊长者在上,所以晚辈或地位低的人谦称在下;小可是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自谦,意思是自己很平常,不足挂齿;小子是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的自称;老人自谦时用老朽、老夫、老汉、老拙等;女子自称妾;老和尚自称老衲;对别国称自己的国君为寡君。

[敬称]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也叫“尊称”。(1)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2)对皇太子、亲王的敬称是殿下。(3)对将军的敬称是麾下。(4)对有一定地位的人的敬称:对使节称节下;对三公、郡守等称阁下。(5)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有令、尊、贤、仁等。令,是美好的意思,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阃(对方妻子)、令兄(对方哥哥)、令郎(对方儿子)、令爱(对方女儿)。尊,用来称呼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父亲)、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亲戚)、尊驾(称对方)、尊命(对方的嘱咐)、尊意(对方的意思)。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贤家(称对方)、贤郎(对方儿子)、贤弟(对方弟弟,也称自己的弟弟或年岁较幼之友)。仁,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等。(6)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7)称谓前面加“先”,表示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称已死的皇帝为先帝,称已经死去的父亲为先考或先父,称已经死去的母亲为先慈或先妣,称已死去的有才德的人为先贤。称谓前面加“太”或“大”表示再长一辈,如称帝王的母亲为太后,称祖父为大(太)父,称祖母为大(太)母。唐代以后,对已死的皇帝多称庙号,如唐太宗、元世祖等;明清两代,也用年号代称皇帝,如称朱元璋为洪武皇帝。(8)对尊长者和用于朋辈之间的敬称有君、子、公、足下、夫子、先生、大人等。(9)君对臣的敬称是卿或爱卿。(10)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来表敬称,如称孔子为圣人,称孟子为亚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等。

[贱称]表示轻慢斥骂的态度。常见的有“竖子”“小子”等。如《鸿门宴》:“竖子不足为谋!”

[特殊称谓]主要有以下四种:(1)百姓的称谓。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2)职业的称谓。对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加一个表示职业的字眼。如《庖丁解牛》中的“庖丁”,“丁”是名,“庖是厨师。(3)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贫贱而地位低下时交的朋友叫“贫贱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金兰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叫“刎颈之交”;遇到磨难时结交的朋友叫“患难之交”;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叫“莫逆之交”;从小一块长大的异性朋友叫“竹马之交”;以平民身份交往的朋友叫“布衣之交”;辈分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不拘于身份、形迹的朋友叫“忘形交”;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情的朋友叫“车笠交”;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君子交”;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叫“神交”。

[年龄的称谓]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成为来代替。

垂髫: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

总角: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豆蔻:十三四岁的少女。(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少女的年龄为“豆蔻年华”)

及笄:古时称女子年在十五为“及笄”,也称“笄年”。笄是簪子,及笄,就是到了可以插簪子的年龄了。

束发: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弱冠: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有达到壮年,故称“弱冠”)

而立: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不惑: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知命: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

花甲:六十岁。

古稀:七十岁。

耄耋:八九十岁。

9.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漫谈之六 篇九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914

更新时间:2006-6-2

【 欢迎发表教学参考文章赚取积分

点击发表

发表教程

如何上传附件

六、节庆民俗

节日原本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祭祀日或庆祝日。祭祀什么和庆祝什么则与这个民族或地区的产生与发展有关。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化,也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透过这些民间传统节日,可以探索到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渊源,还可以感受到千百年来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面按时间顺序扼要介绍我国几个主要的传统节日。

1,春节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又叫阴历(农历)年,俗称“过年”,是中华民族的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据史书记载,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西汉时,每年一度的新年被定在暮春正月,但当时的新年并不是在正月一日,而是在“腊日”,即后来的腊八。南北朝之后,才把“腊祭”移至岁末。古代时,农历新年并不叫“春节”,到了民国时,改用阳历,才把农历正月初一正式定名“春节”,因为春节一般都在“立春”前后。

中国古代过年,总是与鬼神迷信相连的,而春节期间主要的事情是打鬼。从“腊八”吃“腊八粥”开始,宫廷与民间都要打鬼,腊月二十三则要祭拜主宰吉凶祸福的“灶王爷”,以求来年的衣食温饱。这期间,家家户户都要扫除污秽,预防疾病。腊月三十日,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福”字、剪窗花、挂旗、蒸年糕、吃饺子、放鞭炮,除夕守岁,大年初一相互拜年祝福。如今,漫长的历史岁月已使春节成为象征中国人民团结、幸福、希望的传统佳节。

2,元宵节

每年中国农历(中国旧时计算时期的方法)正月十五都是中国人民传统的元宵节。元宵节的得名,是因为它的节俗活动在一年的第一个月(元)的十五日夜(宵)举行而来。

元宵节也叫“灯节”、“灯夕”,因为在这个节日的主要活动是夜晚放灯。此外,元宵节也叫“上元”、“上元节”。

每逢元宵节,全国家家户户都要挂彩灯,放焰火;大街上挂满了琳琅满目的花灯,东北和新疆等寒冷地区,还要制作晶莹剔透的冰灯。到了晚上,全家还要围坐在一起,品尝美味的元宵。

元宵节习俗的形成,大约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汉朝初(前206-公元23),正月十五这天,汉家要祭祀一位曾有恩于汉帝的神明,这位叫“太一”的神明据说地位还在五帝之上,所以受到的奉祀比较隆盛。到了汉明帝时,因皇帝曾敕令元宵燃灯,这才形成了后世张灯、观灯的习俗。如今,张灯、观灯的习俗已经成为元宵节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了。

3,上巳节

农历三月三,我国大部分地区是大地回春,春阳萌动的日子。秦汉时期,每年三月上旬巳日(称上巳日)人们就到水边嬉游并举行祁福消灾的仪式。魏晋以后改“上巳节”为三月三,不再用“巳”日。王羲之《兰亭集序》中说:“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说的就是这个节日。杜甫《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黎族、壮族、苗族、布依族等等少数民族在这一天也有自己的节日,不过风俗仪式各有不同罢了。

4,清明节

在春光明媚的三四月间,中国传统习俗中最重要的节日就要数“清明节”了,时间在公历的4月5日前后。它流行于中国的大部分地区。

从节气(中国农历的一种区分一年四季的方法)来讲,清明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五个小节气。由于二十四节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在气温、降水等方面的变化,因此劳动人民利用它来安排农事活动。如中国北方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所以,中国现代的“植树节”就定在3月12日。

不过,清明作为节日,与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中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节日则包含一定的风俗活动和特定的纪念意义。在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中,由节气演变为节日的只有清明。主要节俗活动有禁火寒食、扫墓踏青、荡秋千、蹴鞠(踢球)、放风筝、拔河、打马球等。

清明这一节气正因注入了寒食禁火、扫墓等习俗,才形成节日。自西周(公元前1000左右)起,就有在墓前祭祀祖先的扫墓或墓祭习俗。

5,端午节

中国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两千多年的旧习俗,中国人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呢?这里有着不少的传说,最著名的的就是为了纪念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

过端午节,中国各地有很多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

6,七夕节

又叫乞巧节,少女节。相传起源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神话传说。据《荆楚岁时记》:“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针,或以金银玉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这种乞巧既是乐戏,也是希望心灵手巧和幸运的到来。

《古诗十九首》有“迢迢牵牛星,佼佼河汉女”的诗句,秦观《鹊桥仙》更是以美丽哀婉的爱情故事、天长地久的爱情描写,打动了无数人。

七夕节最普遍的习俗就是青年女子在七月初七的夜晚,进行各种乞巧活动。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

7,中秋节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按中国古代历法的解释,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仲秋”,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叫“中秋”,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

从时令上说,中种是“秋收节”,春播夏种的谷物到了秋天就该收获了,自古以来,人们便在这个季节饮酒舞蹈,喜气洋洋地庆祝丰收。

关于中秋节的由来,有源于唐代(618-907)唐玄宗游月宫的浪漫故事:唐玄宗中秋之夜在宫中祭月时,随侍道人作法,将手中拐杖化作空中银桥,玄宗步入月宫。但见门楼匾额上书“广寒清虚之府”,门口的高大桂树下白兔正在捣药,宫内嫦娥诸仙女在悠扬的乐曲伴奏下,翩翩起舞。玄宗从月宫归来,命人整理出暗自记下的舞曲,命名为《霓裳羽衣曲》。月宫之所以称“广寒宫”,也与此传说有关。

每逢中秋,一轮圆月东升时,人们便在庭院、楼台,摆出月饼、柚子、石榴、芋头、核桃、花生、西爪等果品,边赏月,边畅谈,直到皓月当空,再分食供月果品,其乐融融。

赏月是由祭月发展而来的。祭月是中秋节最重的一项活动。祭拜对象是月神。大多数地方是遥向清空拜月,有的地方是拜木雕月神像,有的地方则张挂木刻版印的“月亮纸”。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北京的“月坛”就是为皇家祭月修造的。

如同端午节的粽子,月饼自然也成了中秋节的另一象征。相传中秋吃月饼的习俗始于唐代。唐太宗与群臣欢度中秋时,手持吐蕃商人所献圆饼,指着空中明月笑道:“应将胡饼邀蟾蜍。”随即将胡饼分与群臣共食,从此就有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

中国人历来把家人团圆、亲友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看得极其珍贵,中秋节寄托了人们“花好月圆人团聚”的祈望。

8,重阳节

农历9月9日,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传统佳节——重阳节。中国古人以九为阳数,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故叫“重阳”。重阳节,又有“老人节”之称。

重阳登高,是节日主要习俗。历代以来,汉族官民到九月九日全都成群结队去爬山。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干无山可登,无高可攀,就仿制米粉糕点,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借以示登高(糕)避灾之意。

历代诗人都喜欢重阳登高赋诗,唐代(618-907)大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方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远客思乡之情,深切感人。

重阳节还有插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风俗。茱萸,也叫越椒,是一种中药植物,气味辛烈,中国古人认为折以插头,可以防止恶浊邪气的侵袭;燃熏后可以避虫咬,在这“百足之虫,死而未僵”之时,熏佩以避之,犹似端午节熏雄黄一样,是很符合传统卫生习惯的。

9,腊八节

中国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中国传统的腊八节。“腊”本是中国远古时代一种祭礼的名称,用于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的仪式,祈求来年五谷丰登,家人平安、吉祥。

由于腊祭活动常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但腊祭的日子并不固定。古时据传腊祭之神有八种,于是腊月初八便成了固定的祭日。古称“腊日”,俗称腊八节。后来佛教传入中国,相传农历十二月初八是佛祖释迦牟尼的成道日。因此这天也是佛教节日,叫做“成道节”。

腊八节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和吃“腊八粥”。中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

10,祭灶

祭灶就是家家户户祭拜“灶王”,俗称“过小年”。祭灶的时间,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水上人家则在二十五举行祭灶。后来,基本上但是腊月二十三祭灶。鲁迅小说《祝福》中的“祝福”,也就是指这个节日。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漫谈之十一“衣食住行”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369

更新时间:2006-6-2

【 欢迎发表教学参考文章赚取积分

点击发表

发表教程

如何上传附件

十一、衣食住行

1,衣着

古代贵族男子所戴的普通帽子叫“冠”,后代“冠”又泛指一般的帽子,如《大铁椎传》“不冠不袜”。“冕”

是天子、诸侯和大夫在祭祀时戴的,上边是一块长方形的木版,前后沿挂一串小圆玉珠。汉代以后,只有皇帝才能戴这样的冕,所以后代称皇帝即位为“加冕”。打仗时还要戴上“胄”,胄在秦汉以后又叫“兜鍪”,后代又叫“盔”,如辛弃疾《南乡子》“年少万兜鍪”,这里的“兜鍪”指头戴战盔的战士。

古代平民不能戴冠,只能戴类似后代的头巾之类的东西,称为“帩头”等,如《陌上桑》“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比平民地位更低的奴仆,则仅能以青布束头,所以奴仆又称为“苍头”,如《董宣执法》“时阳湖公主苍头白日杀人”。

古人穿的短上衣叫“襦”,如《陌上桑》“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冬天穿的有裘、袍等。如《论语》“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诗经》“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平民通常只能穿褐或布衣,如《五柳先生传》“短褐穿结”。上古没有棉花,布也是毛或麻制成的,但比褐要细一些,所以成为读书而未做官的人的常服,因此,“布衣”也就成了这些人的代称,如《出师表》“臣本布衣”。有时又仅指一般平民,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古人穿的下衣主要有裳(cháng)、绔(kù)、裈(kūn)等。裳就是裙子,古代男子也穿裙子。绔也写作“袴”,今天写成“裤”,但与今天的裤子并不一样。与现在的裤子差不多的是裈。

古人穿的鞋有屦(jù)、履、屐、鞮(dī)等,无非是草、木、皮、丝质的,都比后代要粗糙的多。

古人衣料的质地除了毛、麻、皮等,还有总称为“帛”的各种丝织品,但那是达官贵人才能穿的,贫贱的人是穿不起的。《孟子》“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在孟子的理想中,如果国家治理得好,人民富足,家家种桑养蚕,那么五十岁的人才可以穿上丝绸衣服。

古人最重要的佩饰是玉,常见的有环、玦等。环常为妇女的佩饰,如《小石潭记》“如鸣佩环”。璧是古代贵重的瑞玉,它和圭、璋合称三玉,自夏商始,就作为礼器使用,至春秋战国盛行,秦汉以后渐改作饰装品。在古代能称为璧的,必须是“肉倍好”的圆玉,即玉边宽度要大于孔径。除此之外,依肉与好的比例关系,还有瑗、环、玦等。这些圆玉在礼仪中都有特殊用途,如国事访问时以璧为凭信,诸侯召见卿、大夫、士时以瑗为凭信,断绝君臣关系以玦表示,重新召回绝交的人以环表示等。如《鸿门宴》“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就是用玦暗示项羽早作决断杀刘邦。

2,饮食

我国进入农业社会以后,就以粮食作物为主食,统称为“五谷”或“六谷”。五谷是黍(黄米)、稷(小米)、麦(大麦、小麦)、菽(豆)、麻(麻子),此外再加上稻,就是六谷了。古书中还有其他一些粮食作物的名称,如粟、粱、禾、米、谷等。粟即谷子,后又泛指粮食,如《孟子》“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粱是谷类的优良品种,常用来指精美的饭食,如《墨子公输》“此犹粱肉之于糟糠也”。

古书中的“粮”字,通常是指干粮,而不是今天的粮食,如《赤壁之战》“船粮战具俱办”。

古人肉食中最主要的是牛、羊、猪肉和狗肉,如《孟子》就提到“鸡豚狗彘之畜”。肉的吃法除了煮以外,还有脍(把鱼、肉切细吃)、炙(烤肉)、醢(hǎi,肉酱)、脯(干肉)等。一般的平民是很难吃到的,所以“肉食者”就成了统治者、当官者的代称,如《曹刿论战》“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另外,古人尤其是文人雅士,与酒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如曹操《短歌行》就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文学史上著名的“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和王戎),他们放旷不羁,常于竹林下,酣歌纵酒。唐朝著名诗人杜甫还作了一首著名的诗《饮中八仙歌》,对唐朝贺知章、李白、张旭等八位嗜酒如命的名人作了生动的描述。连“饮少辄醉”的欧阳修也乐此不疲,还自号“醉翁”。

上古的吹具主要有鼎、镬、釜等。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请就汤镬”,这是古代的一种酷刑,就是把人扔进镬里煮死。《七步诗》“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鼎之类不是一般平民所能用的,只有达官贵人才能使用,所以后代常用“钟鸣鼎食”指大家士族,如《藤王阁序》“钟鸣鼎食之家”。

古代食器的种类也很多,如箪、豆等,《孟子 鱼我所欲也》“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古人一日两餐,第一顿饭叫“朝食”,第二顿饭叫“餔(bū)食”,又叫“飧”。如《诗经》“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3,住宅

古代的住宅,通常是一个大的院落,有大门,大门外边有屏,又叫“萧墙”,也就是今天的照壁。因为屏以内就是住宅的主体,所以常称“内讧”为“祸起萧墙”。大门内是院子,叫“庭”(后代有“庭院”一词),主体建筑是建在高台上的,由堂、室等组成。主体建筑的前半是堂,堂的东西墙叫“序”,它的前边朝庭的一面是敞开的,没有墙,只有两根柱子,叫“东楹”、“西楹”。如《董宣执法》“即以头击楹”,今对联又叫“楹联”,即来源于此。堂因为建在高台上,所以前边有两个台阶,称“东阶”、“西阶”。堂的边叫“廉”,廉很直,所以后代说“廉正”、“廉洁”。室在堂的后边,要进室内就必须先上堂,所以有“登堂入室”之说。

庭是群臣朝见君主的地方,所以又叫“朝”,后代连说成“朝廷”(“廷”同“庭”),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说“拜送书于庭”,《邹忌讽齐王纳谏》说“门庭若市”。

古代宫廷大门的两边,有两个高大的建筑物,叫“阙”,又叫“观”,所以后代用“宫阙”指称宫殿,如苏轼《水调歌头》“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也有用“观”指称宫殿的,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又有用“阙庭”来指代朝廷的,如《班超告老归国》“丐超余年一得生还,复见阙庭”。

古人的住宅,还常称为“宅”、“馆”、“庐”等,宅既指住宅,同时又包括前后左右的宅地,所以《孟子

寡人之于国也》才有“五亩之宅”的说法。馆是比较华丽的住宅,如《藤王阁序》“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庐是极为简陋的住房,类似后代的茅屋、窝棚,《陋室铭》中有“南阳诸葛庐”,就是《出师表》“三顾臣于

草庐之中”的“草庐”。历代帝王还喜欢用土石建筑高台,作为游玩之处。古代的楼,最初指建在高处的建筑物,如城楼等。汉代以后,出现了多层的房屋,也叫“楼”。这样“楼”也就有了今天的含义,如《江南春绝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古人外出,也住旅馆、招待所,甚至宾馆等,着就是逆旅、客舍、传舍等,如《王积薪闻棋》说“将游京师,宿于逆旅”,《送元二使安西》说“客舍青青柳色新”,《廉颇蔺相如列传》说“舍相如广成传舍”。

古人常“席地而坐”,足见席子的应用是很广泛的。床,是席子以后最早出现的家具。一开始,床极矮,古人读书、写字、饮食、睡觉几乎都在床上进行。《孔雀东南飞》:“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诗中的“床”指的是坐具。和这种矮床配合用的家具有几、案、屏风等。还有一种矮榻常与床并用,故有“床榻”之称。

4,出行

古代陆行的主要工具是马车,车厢叫“舆”,因此也用“舆”指代车,如《劝学》上说“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古人乘车是站在车上的,在车厢的前部有一根可以受扶的横木,叫“轼”,有时也指

扶“轼”这一动作,如《曹刿论战》说“登轼而望之”。车厢的上边可以立盖,盖用一根木头支撑,就像一把大伞一样,称为“车盖”,如《两小儿辩日》说“日初出大如车盖”。

车子因为形制、用途等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比如辎车,是有帷幔的车子,后代的“巾车”与它相似,如《归去来辞》说“或命巾车”。传车是用来传递消息、法令等的一种轻快马车,又称“传”,如《朱买臣传

世态炎凉》说“买臣遂乘传去”。辇,本指人拉的车,后专指帝王及王后乘的车,如《阿房宫赋》说“辇来于秦”。

古人乘车,一般是一车三人,尊者在左,驾车者在中间,右边是陪乘保卫的人,叫“车右”,又叫“骖乘”,如《董宣执法》说“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

古代也有牛车,并且牛车在南北朝时还一度成为时髦。如《赤壁之战》说“乘犊车,从吏卒”,“犊车”就是牛车。

古人水上交通工具是船,船有不少种类,更有许多不同的名称,如舟、舰、舸、舫等。此外又有扁舟,就是后代的舢板,如《赤壁赋》说“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舰指大的战船,此外,战船还有艨艟(又作“蒙冲”)等,如《赤壁之战》说“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楫是船桨,常与舟连用,也指船,如《劝学》说“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此外,古人还常用船的一部分指代船,如《藤王阁序》说“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舳”是船尾安舵的地方,这里指代船。

古人作品集的命名

1,以地名命名

《柳河东集》(柳宗元,河东(今山西永济)人)

《昌黎先生文集》(韩愈,祖籍河北昌黎)

《孟襄阳集》(孟浩然,湖北襄阳人)

《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江西临川人)

《亭林诗文集》(顾炎武,江苏昆山亭林镇人)

《小仓山房文集》(袁枚,辞官后,定居江宁小仓山)

2,以书室名命名

《聊斋志异》(蒲松龄)

《饮冰室合集》(梁启超)

《惜抱轩诗文集》(姚鼐)

《七录斋集》(张溥)

3,以谥号命名

《王文公集》(王安石,谥号“文”)

《欧阳文忠公文集》(欧阳修,谥号“文忠”)

《司马文正公集》(司马光,谥号“文正”)

《诚意伯刘文成公集》(刘基,封诚意伯,谥“文成”)

《范文正公集》(范仲淹,谥号“文正”)

一、文化中国

1,文化的含义

“文”:线条交错的图形、花纹。“化”:变化,改变,教化。合起来作为文化学意义上的一个词语,却有着各种各样的说法。如美国社会学家戴维·波普诺认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群人共同具有的符号、价值观及其规范,以及它们的物质形式。有人将文化定义为“被一个群体的人共享的价值观念系统”。有人认为文化是某一群体解决问题和缓和困境所采用的途径和方法。现在一般意义上人们往往把文化理解为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

2,中国的由来

中国古代,“国”字的含义是“城”或“邦”。“中国”就是“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古代文献记载中,“中国”一词有五种不同含义:一指京师,即首都;二指天子直接统治的王国;三指中原地区;四指国内、内地;五指诸夏(华夏)或汉族居住的地区和建立的国家。

从古代的汉朝开始,人们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兄弟民族建立的中原王朝也自称为“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自称为“中国”,把北朝叫做“魏虏”;北朝也自称为“中国”,把南朝叫做“岛夷”。辽与北宋,金与南宋,彼此都自称“中国”,都不承认对方为中国。

严格地说,古代“中国”是一个形容词,而不是一个专有名词。中国古代各个王朝都没有把“中国”作为正式国名,各朝代都有自己的国号。

直到辛亥革命以后,才把“中国”作为“中华民国”的简称。1949年,“中国”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

现在,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在北京。

3,中国的别称

⑴中华。“华”者“花”也,即居于中央的如花之国。朱元璋曾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

⑵华夏。华夏初指中原地区,后来才变为包举全域的称谓。“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个朝代,古音“华”“夏”相近,故又合称“华夏”。

⑶中原。《晋书·石勒传》:“脱遇光武(注——刘秀),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

⑷赤县神州。毛泽东有诗句“长夜难明赤县天”即此也。

⑸支那。China的译音。一说是秦的译音;一说是昌南的译音(昌南是中国瓷都景德镇的旧称)。

⑹睡狮。晚清以来,国势日蹙,外国人贬称为“东亚睡狮”。国人视来似乎贬中有褒,颇不以为忤。

1、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牛郎织女》

2、中国古代“四大丑女”——远古中华始祖黄帝之妻嫫母、战国时齐国无盐县的钟离春、东汉梁鸿之妻孟光、东晋名士许允之妻阮氏。

3、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西施、貂婵、王昭君、杨贵妃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4、中国古代四大丑男——晏婴、左思、包拯、刘墉

5、中国古代四大美男——潘安、曹植、沈约和卫玠

6、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

7、祥瑞“四灵” ——中国古代将麒麟、凤凰、乌龟和龙称为“四灵”,都是祥瑞的标志。

8、中国古代四神兽——四神兽的大致简介: 在中国古代最令妖邪胆战心惊并且法力无边的四大神兽是东方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四兽了。

9、“鬼谷四友”——战国时孙膑与庞涓、苏秦与张仪四人乃鬼谷子之弟子,故称“鬼谷四友”。

10、汉字书法四体——真、草、隶、篆

11、文学作品四大类——诗歌、散文、小说、戏剧

12、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13、“ 文房四宝”——琴、棋、书、画

14、人生四喜——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15、人生“四美” 或“ 四难”——良辰、美景、赏心、悦事

16、国画四君子——竹、兰、菊、梅

17、四家诗——鲁诗、齐诗、韩诗、毛诗

18、儒家四德——孝、悌、忠、信

19、古代妇女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20、中医四诊——望、闻、问、切

21、古代贵族四术——诗,书,礼,乐。

22、花间四友——蝶莺燕蜂

23、战国四君子——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楚国春申君、魏国信陵君。

24、中国四大菩萨—— 观世音菩萨 地藏王菩萨 普贤菩萨 文殊菩萨

25、佛教四大名山——即通常所说的佛教四大名山:山西五台县,文殊菩萨的道场。普陀山位于浙江舟山,观音菩萨的道场。峨眉山位于四川省峨眉市,普贤菩萨的道场。九华山位于安徽省青阳,地藏菩萨的道场。

26、道教四大名山——江西龙虎山、湖北武当山、安徽齐云山、四川青城山被称为道教四大名山”。

27、中国古代四大名琴——号钟绕梁绿绮焦尾

28、中国四大名花—— 山东荷泽牡丹福建漳州水仙浙江杭州菊花云南山茶花

29、传统工艺“四大名绣” ——苏绣、湘绣、粤绣、蜀绣。

30、中国四大名菜——鲁菜川菜苏菜粤菜

31、中国四大名亭—— 安徽滁县醉翁亭、北京先农坛陶然亭、湖南长沙爱晚亭、浙江杭州湖心亭

32、我国四大名扇—— 檀香扇(江苏)火画扇(广东)竹丝扇(四川)凌绢扇(浙江)

33、我国四大名砚——端砚歙砚洮砚澄泥砚

34、中国四大名雕—— 浙青田石雕闽寿山石雕湘菊花石雕川广元白花石雕

35、四大动物香料——龙涎香麝香灵猫香海狸香

36、二十四史“前四史”——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南朝宋范晔的《后汉书》,西晋陈寿的《三国志》。

37、唐代“吴中四友”贺知章、刘 虚、包融、张旭。

38、唐初“文章四友”杜审言、崔融、李峤、苏味道。

39、“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40、初唐四大书法家——欧阳询、诸遂良、虞世南、薛稷

41、北宋四大书法家——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

42、北宋文坛四大家——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

43、楷书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赵孟頫

44、“苏门四学士”是中国北宋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的并称。

45、南宋诗坛四大家——指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尤袤、范成大、陆游。

46、南宋四大家——指中国画史上的南宋画院画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亦称“南宋四家”

47、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四位元代杂剧作家。

48、“元四家” ——元朝山水画四大家: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

49、临川四梦——明代戏剧家汤显祖所著《还魂记》(即《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

50、明四家——指继承“元四家”的传统,在绘画上有很高造诣的四位明代画家: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

51、明代 “四大才子”或

“江南四大才子”——一说是祝枝山、文征明、唐伯虎、周文宾。另一说唐伯虎与文征明、祝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称吴门四才子)。

他们才思敏捷,才华横溢,诗词曲赋,样样精通。

52、清末四大谴责小说——李伯元《官场现形记》、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

53、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54、“清四王”—— 指清朝初期的四位著名画家: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和王翚。

55、中国戏曲“四大行当”和“四种艺术手段”—— “四大行当”指生、旦、净、丑四种类型的角色;“四种艺术手段”指唱、念、做、打四种基本功。

56、四大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白鹿洞书院、睢阳书院

57、四大神话小说——明代许仲琳的《封神演义》、清代李汝珍著的《镜花缘》、清代郭小亭著的《济公传》、清代无垢道人著的《八仙传》

58、《四库全书》中的四库——《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年间官修的荟萃古代典籍的大型综合丛书,把古代图书分为:经、史、子、集四类。

59、清朝四大冤案——杨乃武与小白菜、杨三姐告状、张文祥刺马案、淮安奇案。

60、清末四公子——陈三立、谭嗣同、陶宝廉、吴宝初

中外小说名著“三部曲”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162

更新时间:2004-12-6

【 欢迎发表教学参考文章赚取积分

点击发表

发表教程

如何上传附件

三部曲,源出古希腊,指情节联贯的三部悲剧,又称“三联剧”。如埃斯库罗斯的《俄瑞斯忒亚》。后来泛指三部内容相对独立成篇而又互相联贯的文学作品,包括小说、戏剧以及诗。许多中外文学家有“三部曲”作品传世。这里辑录部分小说名著三部曲。

郭沫若小说《漂流三部曲》:《歧路》、《炼狱》、《十字架》。

茅盾小说《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巴金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抗战三部曲》,即《火》三部曲。

法国巴尔扎克小说《幻灭》三部曲:《两个诗人》、《外省大人物在巴黎》、《发明家的苦难》。

俄国列夫·托尔斯泰小说自传体三部曲:《幼年》、《少年》、《青年》。

波兰显克微支历史小说三部曲:《火与剑》、《洪流》、《伏沃迪约夫斯基先生》。

英国高尔斯华绥小说《福赛蒂世家》三部曲:《有产者》、《进退两难》、《出让》;《现代喜剧》三部曲:《白猿》、《银匙》、《天鹅曲》;《尾声》三部曲:《女侍》、《开花的荒野》、《河那边》。

美国德莱塞小说《欲望三部曲》:《臣仆》、《穷人》、《首脑》。

德国威利·布雷德尔小说《亲戚与朋友》三部曲:《父亲们》、《儿子们》、《孙子们》。

前苏联高尔基小说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前苏联阿·托尔斯泰小说《苦难的历程》三部曲:《两姊妹》、《一九一八年》、《阴暗的早晨》。

前苏联革拉特科夫小说自传性三部曲:《童年的故事》、《自由人》、《荒乱的年代》。

苏联西蒙诺夫小说战争题材三部曲:《生者与死者》、《军人不是天生的》、《最后一个夏天》。

法国萨特小说《自由之路》三部曲:《懂事的年龄》、《延缓》、《心灵之死》。

法国保尔·艾吕雅小说《第一次打击》三部曲:《水塔旁》、《大炮的沉默》、《巴黎和我们在一起》。

美国福克纳小说“斯洛普斯三部曲”:《村子》、《小镇》、《大宅》。

上一篇:育龄妇女应知应会试题下一篇:西师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