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得主获奖感言

2024-07-26

诺贝尔奖得主获奖感言(11篇)

1.诺贝尔奖得主获奖感言 篇一

诺贝尔奖得主Geim先生感人至深的获奖演讲词(中文版)

精选

已有 1202 次阅读 2013-8-21 10:25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关键词:诺贝尔奖 Geim

星期五晚的实验

磁悬浮的实验是如此的有趣,甚至让人上了瘾。它给我上了重要的一课,那就是尝试那些和我的专业领域八竿子打不着的研究方向有可能会产生非常有趣的结果,即使最初的想法可能是极其简单的。这段经历影响了我的研究风格。从那以后,我开始做一些不合常规的实验尝试,并且无端地称它们为“星期五晚的实验”。当然这个名字并不准确,因为没有什么深入的研究工作可以在一个晚上完成。实际上,它需要好几个月的横向思考,毫无明确目的地查阅不相关的文献。最终,你会找到一种感觉——注意是感觉而不是想法——你会感觉到什么问题研究一下可能会很有趣。接着,你开始尝试实验。通常的结果是失败。然后你有可能继续试一试或者放弃。不管怎样,在某个时刻你都必须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究竟是继续投入精力,还是放弃尝试,开始研究别的问题。所有的这些都是在你的主要研究活动之余进行的,它们只需要占用你的一点点时间和一点点思考。

从我在Nijmegen工作的时候开始,我就用这种横向思考来设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题了。学生们对于这种研究方式总是感到很兴奋。1999年到Nijmegen来读博士学位的Kostya Novoselov(译者注:Novoselov与Geim分享了2010年诺贝尔奖)参与了很多这样的实验。为了不影响学生们的正常学习和毕业,这些研究通常耗时不会超过几个月。虽然随着每一次的失败渐成事实,起初的热情都会慢慢消退,但是有一些学生后来告诉我说这些广泛探索的研究经历是他们人生中的无价之宝。

最令人惊奇的是,有的时候失败并未如期而至。壁虎胶带(Gecko tape)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一篇文章描述了壁虎超强的攀爬能力背后的原理[12]。其中的物理是很简单的。壁虎的脚趾上覆盖着许多微细的绒毛,每一根绒毛能够和它要攀爬的表面产生微弱的范德瓦尔斯力(10的负九次方牛顿量级),但是亿万根这样的绒毛就足以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从而可以使得壁虎爬上任何物体表面,甚至玻璃的天花板。尤其引起我注意的是这种绒毛的尺寸,它们在微米量级,这正是我所研究的介观物理所在的尺度范围。当这个现象在我的脑海里时隐时现了一年多之后,Segey Dubonos和我设计出了一种能够模拟壁虎脚趾上绒毛的材料。Segey加工出了大概一平方厘米大小的这种材料,它表现出了比较明显的黏附力[13]。不幸的是,这种人造的材料比不上壁虎的脚趾,经过几次粘贴和分离之后,它的黏附力就完全消失了。但是,这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验证性实验,它启发了其他人在这个领域中的深入研究。我们希望某一天人们能够复制出像壁虎脚趾那样的结构和具有自我清洁功能的胶带。这样这项研究就可以转化成产品了。

Better to be wrong than boring

在我准备这个演讲的时候,我总结了一个我们曾经尝试过的“星期五晚实验”的列表。直到那个时候我才意识到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在大约15年的时间里我们一共做了2,30个这样的实验,可以想见,大部分的都彻底失败了。但是有三个成功者:磁悬浮,壁虎胶带以及石墨烯。这意味着一个极高的成功率:超过了10%!除此之外,还有几次与成功擦肩而过。比如,我曾读到一篇文章[14]关于FeGeSeAs合金中的巨逆磁效应,这意味着这种材料可能会出现高温超导状态。我找同事Lamarches要了这种样品,Kostya Novesolov 和我用弹道输运霍尔磁测量技术来检验这种巨逆磁效应,但是失败了。即使冷却到1K也没有发现这种巨逆磁效应。这次尝试发生在2003年,远早于后来引发巨大关注的铁基超导体的发现。至今我还在寻思当时我们的样品中是否有很小的一部分转变成了超导体,只不过被我们忽略了。另外一次这样的错失良机是我们试图测量单个活体细胞的“心跳”。实验的想法是用二维电子气体的霍尔器件来作为高精度的电压计,用以测量活体细胞中的生物电信号。我们实验的结果是,当细胞活着的时候我们的装臵测量不到任何“心跳”,但是当我们用大量酒精导致细胞凋亡的时候,我们可以观察到巨大的电压脉冲[15]。现在我明白了当时之所以探测不到活体细胞的心跳是因为我们选错了细胞。我们选的是酵母菌,这是一种比较木纳的细胞。在我们的实验之后过了四年,其他的研究组选用胚胎心脏细胞在石墨烯上取得了成功[16]。

老实说,我并不认为如此高的成功率是因为我特别擅长于的横向思考。更确切地说是,它告诉我们,试探(有的时候甚至是漫无目标的试探)新的研究方向比一般人预期的回报率要高。我们很有可能在某一个已有的矿藏里挖掘得太深了,留下了大量未被探寻过的宝藏就埋藏在浅浅的地表下,只要稍微往旁边一试探我们就会发现它。当一个人有尝试的勇气时,虽然并不是一定总是有所回报,但是至少这是一次探险的经历。

曼彻斯特的生活

到2000年,我的名下有了介观超导和磁悬浮的研究工作以及四篇发表在Nature上的论文,申请正教授的条件成熟了。当我的同事们得知我最终选择了曼彻斯特大学而拒绝了其他一些看起来更加著名的大学时都感到非常惊讶。其实其中的原因很简单。曼彻斯特大学教授招聘委员会的主任Mike Moore知道我的妻子Irina并不仅仅是我的实验助手和Nijmegen的兼职物理教员,他还知道她曾经在Bristol大学的博士后期间做得非常成功。所以他建议Irina申请曼彻斯特大学的一个教职。在荷兰的六年里,我从没有奢望过我们夫妻可以在同一个学校都有正式的职位。这就是让我们决定去曼彻斯特大学的原因。我们不仅感激这个可以同时解决我们两人工作问题的机会,而且也为未来的同事对我们的关心而感动。我们从来没有后悔过做出这个决定。

于是,2001年初,在曼彻斯特大学我分到了几间年久失修,装满老仪器的房子,还有10万英镑的启动经费。大学里没有共享的大型实验平台,除了一台氦气液化机。这对我来说不成问题。我继续了在Nijmegen时的工作模式,借助别的合作者,尤其是Seregey Dubonos,的帮助来开展工作。实验室以令人惊讶的速度成形了。半年之内,我拿到了我的第一笔50万英镑的研究经费。我用它买了一些必须的设备。虽然我们一岁的女儿占据了妻子很多时间和精力,她也在几个月后申请到了她的启动经费。我们邀请Kostya Novesolov以Research Fellow的身份加入我们的实验室(同时他还是作为研究生挂靠在Nijmegen,在2004年他从Nijmegen获得博士学位)。我们实验室的研究开始产生成果,这为我们赢得更多的资助,从而导致更多的成果。

到2003年,我们已经发表了几篇优质的论文,包括在Nature,Nature Materials和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同时我们也不断地为实验室增添新的仪器。另外,我们拿到了一个一百四十万英镑的资助(由时任科技部长的David Sainsbury倡导的研究基础设施计划提供),计算机系的Ernie Hill和我建立起了曼彻斯特介观和纳米技术中心。我们并没有用这笔意外之财来建房子,相反,我们利用了计算机系已有的一个250平米的超净间。我们搬走里面一些老旧的仪器,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最先进的微细加工设备,包括一台新的电子束刻蚀系统。对于这个中心,Ernie和我最感到骄傲的是世界上许多其他类似的中心拥有更为昂贵的仪器,但是我们的中心从2003年起,就持续产出新的器件结构。我们拥有的并不是一匹用来展示的骏马,而是一匹埋头苦干的驮马。

每当我向其他国家的同事描述我的这段经历时,他们都觉得在三年之内,凭借并非天文数字的启动经费就可以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实验室和微细加工中心实在是难以臵信。如果我不是亲历者我也不会相信。一切进展的都非常顺利。大学很支持我们的工作,但是我最要感谢的是英国工程和物理科学研究委员会(EPSRC)非常负责的工作模式。这个资助机构民主而且不排外,你在学术界里的地位以及人脉关系基本上不会产生任何影响。另外,在同行评议的过程中,也不会要求你的研究项目要有所谓的“前瞻性的想法”和“对社会与经济需求的巨大应用前景”。事实上,这个机构是基于申请者最近一段时间在其领域的研究成果而分配经费的。那些工作得勤奋而且有效的研究者一般会获得资助。当然,没有哪一个资金分配体系是完美的。我们总在期望更好的体系。但是,让我改用丘吉尔的一句名言,“除了我所知道的世界上别的国家以外,英国的研究资助体系是最糟糕的”。

三朵思想的云

当我们的实验室和纳米中心慢慢成形的时候,我开始有一些空闲的时间来考虑新的“星期五晚实验”。壁虎胶带的成功和那几个关于酵母菌和“准铁基超导体”的失败就是发生在那段时间。一位来自俄罗斯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我们实验室的常客以及宝贵的合作者,Serge Morozov,把他的前两次访问浪费在了研究“磁化水”的课题上。2002年秋,我迎来了我们在曼彻斯特的第一位研究生,姜达。我需要给他设计一个博士课题。显然,在开始的几个月里,他要花时间提高英语,熟悉实验室的环境。对于一个初学者,我给他建议了一个我横向思考的课题,那就是把石墨加工成尽可能薄的薄膜,如果做成了,我答应他我们将测量它的“介观”性质。近来,当我试图回想起当时这个想法是怎么产生的时,我记得有三朵非常不成形的“思想的云朵”。

第一朵云是所谓“金属电子学”的概念。如果给金属一个外加电场,金属表面的电子数目会改变,从而可以预见它的表面性质也会改变。这正是现代半导体电子器件工作的原理。为什么不用金属代替半导体硅呢?当我还是本科生的时候,我尝试过给金属加电场,用X射线来探测金属表面晶格常数的变化。这个想法是很天真的,因为通过简单的数量级估计我们就能知道这种变化是极其微小的。没有哪一种电介质可以承受高于1V/nm的电场强度,如果换算成电荷密度的话,相当金属表面电荷密度的改变不能超过每平方厘米10的14次方个电子(译者注:我用高斯定理计算了一下,似乎应为每平方厘米10的13次方个电子)。作为比较,一个普通的金属,比如金,在中性状态下每立方厘米包含有~10的23次方个电子。即使对于一个纳米厚的金薄膜,在其上增加或减少每平方厘米10的14次方个电子只能改变其电子密度的1%,从而电导率改变1%(译者注:我检查了一下,似乎应为千分之一或者万分之一),更不用说其晶格常数更为微小的变化了。

历史上曾有许多研究人员试图测量这种电场对于金属的作用。最早这个想法要追溯到1902年,在电子刚刚被发现之后,J.J.Thomson(电子发现者,19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就曾建议Charles Mott(著名理论物理学家Nevill Mott之父,Nevill Mott获得1977年诺贝尔奖)去寻找金属薄膜中的电场效应,但是没有找到[17]。科学文献中最早关于金属中的电场效应的记载出现在1906年[18]。如果不用普通的金属,我们也可以考虑采用电子密度低得多的半金属,比如铋,石墨或者锑(译者注:有趣的是,这三者为逆磁性最强的三种材料,除了超导体以外)。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人们尝试过探寻铋薄膜中(电子密度为10的18次方每立方厘米)的电场效应,但是只观察到了它随着外加电场非常微弱的电导变化[19,20]。因为对这个研究方向有所了解,加之有生长砷铝化镓异质结的经验,我时不时会思考一下用别的材料来做探寻这种效应,尤其是用超薄的超导体,当它在普通导体/超导体转变零界点时,它的电场效应会被放大[21,22]。在Nijmegen,我还曾一度被分子束外延的方法在砷铝化镓表面生长的铝薄膜点燃热情,但是经过一些数量级的估计之后,我觉得成功的几率太小,根本不值一试。

在1990年到2000年左右,碳纳米管是另外一朵悬挂在我脑海中的云。那一段时间是碳纳米管的研究最为热门的时候。当时在荷兰,我有机会参加了Cees Dekker和Lee Kouwenhoven的报告,也读过Thomas Ebbesen, Paul McEuen, Sumio Iijima, Pheadn Avouris等人的论文(译者注:此几位皆为碳纳米管方面最为著名的大人物)。他们所展示的那些非常漂亮的研究成果每每都吸引我想进入这个研究领域。但是当时进入已经太迟了,我想找到别的研究方向,避开那拥挤的碳纳米管研究大军。

第三朵云是我读到一篇Millie Dresselhaus写的关于在石墨的层与层之间插入其他物质的综述性文章[23]。文中清楚地指出,即使经过多年的研究,我们对石墨依然知之甚少,尤其是其电子学性质。这篇影响深远的文章促使我深入地调研了石墨方面的文献。我读到了Pablo Esquinazi和Yakov Kopelevich的文章,他们报导了铁磁性,超导性和金属-绝缘体转变,这些都发生在我们的老朋友石墨身上,而且是在室温下[24,25]。那些撩人心弦的文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感觉到石墨非常值得深入研究一下。

这三朵思想的云(或许还有其他我无法回想起来的因素)通过某种莫名的方式融合在了一起,形成了我给姜达的研究课题。我估摸着如果我们能成功地做成石墨薄膜,而不是铋薄膜,那么它们有可能展现一些类似于碳纳米管的有趣电子学性质。为什么不在这个方向试探几个月呢?我想。

2.诺贝尔奖得主的“+—×÷” 篇二

当地时间2014年10月6日,瑞典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在卡罗琳学院举行。2014年诺贝尔奖生理学和医学奖得主为英国科学家约翰·奥基夫、挪威夫妇梅·布里特·莫索尔和爱德华·莫索尔,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大脑中负责定位系统的细胞。

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获得者出炉的消息传出后,有网友吐槽:“新闻上扫到两名挪威科学家的照片时心想,怎么长得这么有夫妻相啊?”往下仔细一看文字,还真是一对夫妻。莫索尔夫妇已经共事超过30年,结婚超过28年。两个人常年一起在北极研究神经科学。这也是诺贝尔奖上出现的第5对夫妻档。一个人一生能获一次诺贝尔奖就可谓功成名就,更难得的是另一半也一起登上领奖台,他们绝对称得上学霸夫妻中的战斗机。

启示:俗话说“夫妻同心,其利断金”,夫妻同心威力是巨大的。如果夫妇同在一家公司上班,就要像莫索尔夫妇那样比翼齐飞、相得益彰,为自己的职场人生添色加彩。千萬不要把家里的负面情绪带到工作中去,这样会阻碍事业的发展。

马拉拉:奋不顾身-胆小怕事=金榜题名

诺贝尔委员会10月10日宣布,将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印度儿童权益活动家萨蒂亚尔希和巴基斯坦女孩马拉拉,以表彰他们为保护儿童和青年的权益尤其是受教育权利而进行的斗争。马拉拉成为诺贝尔奖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

马拉拉曾是巴基斯坦西北部开伯尔·普赫图赫瓦省斯瓦特县明戈拉城的一名学生。从11岁开始她就为争取妇女受教育的权利而斗争,并通过博客介绍她和朋友们在塔利班政权下的生活。后来赢得巴基斯坦第一届全国青年和平奖。2012年10月,马拉拉在乘校车回家途中,遭到塔利班枪手射杀,头部和颈部中枪。其后被转送到英国治疗,出院后继续在海外为了儿童的权益而斗争。为表彰马拉拉不畏塔利班威胁、积极为巴基斯坦女童争取受教育权利所作出的杰出贡献,联合国决定将每年的7月12日(马拉拉生日)定为“马拉拉日”。马拉拉在获得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数小时后,又遭到巴基斯坦塔利班前分支组织的死亡威胁,但她无所畏惧。

启示:马拉拉不顾个人安危,积极投身于保护儿童和青年权益的斗争中,其勇气实是可赞。与马拉拉相比,国内的年轻学子是没有生命之忧的。面对学业的压力、课业的繁重,要像马拉拉那样勇敢坚强,千万不能蹑手蹑脚、胆小退缩,这样只能越怕越事多。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小奖×小奖=大奖

2014诺贝尔奖评委会宣布,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奖委员会的颁奖词中称,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的作品“唤起了对最不可捉摸的人类命运的记忆”,他的作品捕捉到了法国二战被占领期间普通人的生活。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1945年出生于巴黎西南郊布洛涅·比扬古。他自幼喜爱文学,10岁写诗,十四五岁便对小说创作表现出浓厚的兴趣。1968年帕特里克发表了第一部小说《星形广场》,当即取得成功并获尼米埃奖和费内翁奖,《夜巡》获钻石笔尖奖,《环城大道》获法兰西学院小说奖,而《暗店街》则一举夺得1978年龚古尔文学奖。2010年他获得了法兰西学会颁发的表彰其终身成就的奇诺·德尔杜卡世界奖。

启示:在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的创作生涯中,几乎囊括了国内、国际的所有小说大奖。这使他的知名度很高,最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只是时间问题了。我们如果想取得成就,也要像帕特里克·莫迪亚诺那样积小奖成大奖,先把先进班干部、三好学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拿到手,最终才有可能拿到更大的人生褒奖。

中村修二:小公司÷坏运气=大作为

获得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中村修二,是日裔美国科学家、电子工程学家,他是高亮度蓝色发光二极管与青紫色激光二极管的发明者,世称“蓝光之父”。1994年在日本德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任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教授。2009年,中村修二获得日本人首座哈维奖。

中村修二受雇于日本德岛市的一家日亚化学小公司,他当时的老板意外地支持中村的豪赌,投注了相当多的资源在他身上。而日亚化学也因为中村修二的成功,从一个中小型的荧光粉公司摇身一变成为世界最大的LED公司。20世纪90年代,中村修二的前任老板因年纪问题退休,新老板思维较为传统,与性格勇于挑战的中村格格不入。新老板要求他更换研究题目,停止LED研究,改作电子元件。但当时的中村修二勇于抗命,背地里继续用公司的资源从事LED的研究,并帮公司赚到了更多的钱。新老板无奈地采取了默认包容的态度。但也就是因为他如此非典型的性格,开启了固态照明的新纪元。

启示:庙小容不下大和尚。如果大和尚甘愿屈居小庙,则是另一回事了。现在我国一些大学生就业只瞄准北上广等一线大城市,只向往外企、公务员等高薪职业,而忽略了农村、私企。殊不知,小地方、小企业一样能够成才成功,中村修二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编辑/张金余)

3.优秀奖得主周诗雨的获奖感言 篇三

今天,我的北师大考研之路暂告一个段落了,XX年12月30到XX年3月10号,终于暂时画上了句号。而我的大学生活,也即将画上句号了。从我决定考研到今天,漫长的选择,漫长的复习,漫长的煎熬,漫长的崩溃,都结束了。

考研真的挺难的。我仍然能记得那么多这段艰苦历程里面的点点滴滴。你要承受的`寂寞、崩溃、生病等等。这个过程很煎熬,我甚至半年没逛过街了。还有一点,必须要有一个非考上不可的信念坚持下去,不然很快就退缩了。一切,都掌握在自己的脑子里,自己的笔记里,自己的信念和坚持里。

4.阿列克谢耶维奇诺贝尔奖获奖感言 篇四

我并不是一个人站在这个讲台上,还有一些声音围绕在我身边,数以百计的声音。从童年开始,他们就一直在我身边。我在农村长大。小时候,我们喜欢在外面玩耍,但每当夜幕降临,劳累了一天的村妇们就聚在农舍变的长凳上讲故事,她们的声音就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们。他们都没有丈夫,也没有父亲或兄弟。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我们村里几乎就见不到男人:战争期间,四分之一的白俄罗斯人丧生,有些是死于前线,有些死于后方和游击队的战斗。战争结束后,我们这些孩子生活 在女人的世界里。我印象最深的,是女人谈论爱,而不是死亡。她们会讲诉心爱的男人上战场的前一天,是怎样和他们告别的;她们会谈论如何等待男人回家,她们 仍然在等待。很多年过去了,但她们继续等待:“我在乎他失去了胳膊还是腿,我会背着他。”没有胳膊,没有腿,我想我从童年就知道什么是爱了。

福楼拜称自己是人们的笔;我会说,我是人们的耳朵。当我走在街上,记录下听到的各种词汇、短语和感叹时,我都会在想:有多少小说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消失了啊!消失在黑暗中。人们还不能捕捉生活中的对话,把它作为文学记录下来,因为我们不懂得去欣赏这些对话,也不会因为读它们而感到惊讶或者快乐。但它们却让我着迷,甚至俘虏我。我喜欢人们交谈的方式,我喜欢寂寞的人声。这是我最大的爱好和激情。

通往领奖台的路很长,几乎有四十年那么长——经过一个又一个的人,一个又一个的声音。说实话,我没有力量一直坚持走下去——很多次,人们让我震惊,让我恐惧。我体会过狂喜和厌恶,我也曾想忘记听到的东西,回到无知的状态。然而,我也一次有一次看到了人的美好,为此喜极而泣。

我生活在一个从小就教我们死亡的国家。我们被告知,人的存在就是为了奉献,为了牺牲自我。我们被教导用武器去爱别人。如果成长在另一个国家,我不可能走这条路。邪恶即残忍,你必须对它免疫。我们在刽子手和受害者中长大。即使我们的父母活在恐惧中,他们也没有告诉我们这些,通常他们什么也不说。邪恶时刻在注视我们。

我写了五本书,但是我觉得它们其实是一本书,一本讲述乌托邦历史的书。

萨拉莫夫曾经写到:“我是这场宏伟斗争的亲历者,我们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类复兴而战,最终却输掉了。”我想重现人们为建立理想国和乌托邦而斗争的历史,包括它的成败得失。重现了人们如何想建立在地球上建立天堂的历史。天堂!太阳之城!最后,所剩的唯有血海,和数以百万计人残破的生命。然而,曾经有一段时间,20世纪没有任何政治的想法能与共产主义相提并论(或十月革命为标志),一时间没有什么东西比共产主义更能吸引西方知识分子和世界各地的人民。雷蒙·阿隆称俄国革命为“知识分子的鸦片”。但是共产主义的想法是至少两千年的历史。我们可以在柏拉图的关于理想国的设想中找到它;在阿里斯托芬斯“万物共享” 的梦中找到它;在托马斯·莫尔和托马索·坎帕内拉的思想中,在圣西门,傅立叶和罗伯特·欧文的思想中找到他。俄罗斯人骨子里有一种精神,推动这他们去试图 把这些梦想变成现实。

二十年前,我们在咒骂声和泪水中告别了“红色帝国”。我们现在可以更加从容地看待过去了,这是很重要的,因为关于苏联的社会主义,争论还没有平息。新一代已 经在全然不同的世界里成长起来,但很多年轻人又开始阅读马克思和列宁。在俄罗斯的城镇也有专门为斯大林新博物馆,新的纪念碑已经竖起来了。

“红色帝国”消失了,但“红人”——苏维埃人,仍然存在,他们挺过来了。

我的父亲最近去世了。他信仰共产主义,他一直带着他的党证。我不能让自己用这个词“苏维”(sovok)贬损苏联心态的绰号,因为那样我的父亲、我的朋友以及我身边的许多人,都会被贴上这样的标签。他们都来自同一个地方——苏联的社会主义。他们当中不少理想主义者,浪漫主义者。今天,他们会被称为被绑架的浪漫主义者,或者乌托邦的奴隶。

我相信,他们所有人本来多可以过上不一样的生活,但他们还是选择了苏联生活。为什么?我很长一段时间搜索了这个问题的答案,我跑遍了前苏联的各个国家,并录了几千盒磁带。这是我们的社会主义,它就是我们的生活。我一点点地回顾苏联社会主义的历史,回顾它对人的影响。我发现人类其实是很小的概念,尤其具体到我们每一个人。但在现实中,人使得一切都有可能发生。

战后,西奥多·阿多诺在震惊中写道:“奥斯维辛之后写诗都是野蛮的。”我的老师,阿莱斯·阿达莫维奇(Ales Adamovich)——我今天带着感激提起他的名字——认为用散文是对20世纪那些噩梦的一种亵渎,你必须如实写下来。需要一种“超文学”。我想起尼采说的,没有艺术家能完全达到真实。

令我感到困扰的是,真实不是存在于一颗心灵、一个头脑中的,真实某种程度上破碎了。有很多种真实,而且各不相同,分散在世界各地。陀思妥耶夫斯基认为,人类对自己的了解,远远多于文学中记录的。那么我在做的是什么?我收集日常生活中的感受、思考和话语。我收集我所处时代的生活。我对灵魂的历史感兴趣——日常生活中的灵魂,被宏大的历史叙述忽略或看不上的那些东西。我致力于缺失的历史。

经常有人说,我写的不是文学,是文献。今天,文学是什么?谁能回答?我们生活的节奏空前的快。内容打破了形式,也改变了形式。一切东西都在超出了原有的边界:音乐、绘画,甚至文献中的语言也在逃离原本的边界。在真实和虚构之间没有界限,它们相互流动。见证者不是中立的。讲故事时,人们会进行加工创造。他们与时间角力,他们是演员,也是创作者。

我对小人物感兴趣。我认为他们是渺小却伟大的人物,因为痛苦能塑造人。在我的书中,他们讲述自己的历史,更宏大的历史也从中显现。我们没有时间来理解已经发生以及正在发生的事情,但是我们需要说出来。首先,我们需要清楚地表达出来。但我们害怕这样做,我们还没有准备好面对我们的过去。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群魔》中,沙托夫一开始就对斯塔夫罗金说:“在无限无穷的世界里,我们是最后一次相遇的两个生物„„别用那种腔调,像个人一样说话吧。至少,用人的声音说一次话。”

我和我的主角们差不多也是这样对话的。人们从自己的时代发声,但人类的心灵是难以抵达的,这条路被电视、报纸以及这个世纪的迷信、偏见、谎言阻隔。

我想读一读我的几篇日记,展示时光如何前行,观念如何死亡,我如何追踪它们的轨迹。

我得承认,我也不是突然间就获得了自由。我真诚地对待我的受访者,他们也信任我。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通向自由的一条路。在阿富汗之前,我信奉人性化的社会主义。当我从阿富汗返回,我不再抱任何幻想。“原谅我,爸爸,”我对父亲说,“你从小教我信仰共产主义,但当我看到那些年轻的孩子,就像你和妈妈教的那些苏联的学生(我父母是村里的老师),他们在外国杀死无冤无仇的人,这已经足够让你们的教导化为灰烬。我们是凶手,爸爸,你知道吗?”我父亲哭了。

许多人从阿富汗回来,就获得了自由。但也有特例。那时在阿富汗,一个年轻人教训我:“你是个女人,你懂什么战争?你以为成千上万的人是怎么死的,和书里和电 影里一样?昨天我朋友被杀了,他脑袋中枪,然后还跑了几米,想去接住被打出来的脑子„„”七年后,同样是这个人,已经成了一个成功的商人,喜欢四处讲阿富汗的故事。他说我:“你干吗把书写成那样?太吓人了。”他变了,不再是以前我在死人堆里遇到的、二十岁的怕死的年轻人了„„

俄罗斯文学之所以有趣,是因为它是唯一能讲述一个大国实施一场实验的文学。我常常被问人:“为什么您总是写悲剧?”因为这是我们的生活。虽然我们现在生活在不同的国家,但是“红色”的人无处不在。他们来自于过去共同的生活,带着共同的记忆。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抗拒写切尔诺贝利。我不知道该怎么写,用什么工具,从哪入手。我们这个位于欧洲角落的小国家以前那一直被世界所遗忘,突然之间,人人都在谈论她。我们,白俄罗斯人,成了切尔诺贝利民族,成了第一个触碰未知的民族。人们这是才明白:除了共产主义、民族主义和宗教主义的挑战,前面还有更普遍的、更凶猛的问题等待着我们。切尔诺贝利之后,我们已隐约看见了„„

我记得一个老出租车司机因为鸽子撞上挡风玻璃而绝望地叫骂:“一天撞死两三只。报纸上却说情况都在掌控之下。”

和阿富汗一样,切尔诺贝利把我们造就成了自由的人。

帝国的没落令所有人忧虑,人们为日常生活发愁:拿什么买东西?怎么活下去?相信什么?这次要喊什么口号?如何学习不再依靠伟大思想活下去?最后一个问题对所有人都是陌生的,因为从来经历过这样的生活。“红色”的人面临着成百上千个问题,而答案需要他们自己寻找。在获得自由的头几天,他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我四周全是惊慌失措的人们。而我聆听他们„„

我合上了日记„„

当帝国崩塌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过去,世界是分割开的,是刽子手和受害者的,是兄弟和姐妹的,是战争的,是选民的,是技术和当代世界的一部分。我们的世界也分为两类:被监禁的和那些监禁他们的人。今天有斯拉夫派和西方派之间的分别,有“法西斯叛徒”与爱国者之间的分别。还有谁买得起和谁买不起质检的分别。对于后者,我会说,对追随苏联社会主义的人是最严酷的折磨,因为就在不久之前,还是人人平等的。“红色的人”无法进入自己在餐桌旁憧憬的自由世界,俄罗斯离他而去,他感觉一切都被夺走了,他感到屈辱、愤怒和危险。

我在俄罗斯各地采访,听到了各种言论:

“俄罗斯人并不真的想致富,他们甚至害怕它。俄罗斯人想要什么?只有一件事:谁都别富起来,不能比他自己富有。”

“这里没有诚实的人了,但还有圣洁的人。”

“俄罗斯人不懂自由,他们需要哥萨克和鞭子。”

“没人有精力再搞一场革命了,也没有精力疯狂了。我们丧失了这种精神。现在的俄罗斯人需要那种令人不寒而栗的思想。”

我想说,我们失去了1990年代本该拥有的机会。问题出现了:我们应该拥有什么样的国家?强大的,还是令人尊敬的,让人们能体面生活的?我们选择了前者——强大的国家。我们再次活在了权力时代。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打,那是他们的兄弟啊。我的父亲是白俄罗斯人,我母亲是乌克兰人。很多人都是这样。现在俄罗斯的飞机又在轰炸叙利亚„„

充满希望的年代被一个充满恐惧的年代取代了。这个时代转身、倒退。我们生活在一个二手时代。

5.诺贝尔奖得主获奖感言 篇五

读了莫言的演讲稿后,我深有感触。有人羡慕他,有人嫉妒他。但是我们为什么不想想莫言是怎样获得若贝尔奖的,莫言是怎样努力的。与其羡慕嫉妒,还不如去做点实际的。去学习,去努力,去创造奇迹。

莫言在他的演讲稿上,多次提到理他去世多年的母亲。这说明了他的`内心深处感谢并怀念她的妈妈。他母亲虽然不认识字,但是母亲教会了他好多人生的道理。母亲教他的故事,让我深受启发。

他母亲的故事里,让我懂得了善良、宽容和如何写作。莫言小时候长得丑。母亲却是告诉他,他并不是缺手或缺眼睛,人丑不代表内心丑,只要多做善事,人丑也能变美。这件事让我学会了宽容。面对旁人的议论,必须心胸宽敞,要宰相肚里能撑船。俗话说得好: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敌人能堵墙。

在莫言的故事里,还有一件事。莫家一年才吃一顿饺子,然后,来了一个乞讨的老人。莫言打算用红薯打发他,可是他母亲立即骂了他,随后把自己的半碗饺子给了乞丐。在那个饥荒的年代,吃一顿饺子是很奢侈的事,但莫言的母亲把非常珍贵的饺子给了乞丐,这就是善良。莫言虽然也给了东西,但是那仅仅是施舍,而莫言妈妈却是馈赠。409莫言把自己不爱的东西给别人,反而是对老人的不尊敬,而母亲把饺子给别人,这种高尚的品德令人敬佩。

当他获得诺贝尔奖时,他说惊喜而慌恐,惊得是没料到奖会掉在自己头上。喜是真的给了自己。惶恐,是有了光环后,有许多人挑他的毛病。

6.诺贝尔奖得主的国别奥秘 篇六

无论是国籍还是学术建树,不管是学校还是出生地,二战后至今。东欧诸国获取诺奖的资源都已衰竭。

坊间盛传“只要立国三四十年,一般会出现诺贝尔科学奖”的说法,其实并不确切。

1950年以来,似乎没有一宗诺贝尔科学奖成就是在发展中国家问世,诺奖得主的国籍与做出诺奖成果的国家成了两码事。

东欧的尴尬

二战前后的数十年间,世界科学中心完成了由德国向美国的转移。为此,人们常常用二战前后德籍诺贝尔科学奖得主的变迁来表述这一态势,但往往忽略了两个重要的事实:第一,战前的德国,包括并人德意志帝国、且产生过较多诺奖得主的东普鲁士,疆域远比今天大,也即此德国,不是彼德国。

第二,在1945年前获奖的36个德籍科学家中,有23人出生于后归属西德的地区,有10人出生于后划给东德、波兰与苏联的地区(下文简称“东部地区”)。

二战后至今,西德地区又陆续产生了30位获奖者,绝对人数超越了战前。若东部地区也保持战前的比例,应至少有10人获奖。但令人难堪的是,1946年至今,竟无一人问鼎。

而东欧的情况也在二战前后发生了巨大变化。二战后至今,东欧诸国无人能做出诺贝尔科学奖之成果。所不同的是,在这片土地上,曾诞生和孕育过数十个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

二战结束前,东欧有一位德籍捷克人和两位匈牙利人获奖。由此地降生后移民他国荣膺的也有6人,即二战结束前,东欧地区共产生19位诺贝尔奖得主,占当时总数的13.5%。1946年后的得主中,仍有30人源自东欧。这意味着,即使按今天计,仍有近五分之一的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来自德国和东欧地区;更说明,直至二战末,东欧地区的人口素质与成材环境仍大致保持着与西德相等的水准。

但是之后发展的结局不堪回首,30个诺奖得主中有29人是在西方国家(有6人归属西德)获奖的。以东欧公民身份赢得最高荣誉的,仅为1959年的化学奖得主、捷克斯洛伐克的海洛夫斯基一人而已。遗憾的是,仅这一特例,其成就是在“解放”前取得的。也就是说,兑换诺奖的科研成果,二战后东欧各国颗粒无收。

1946年后的得主中,曾在东欧读过本科的,1945年前达16人,此后仅两个人。令人尴尬的是,这二人之后是靠逃亡西方而成功的。在诺奖得主中,1946年后出生的已达37人,其中出生在西德的6人,而无一人来自东欧。

概而言之,无论是国籍还是学术建树,不管是学校还是出生地,二战后至今,东欧诸国获取诺奖的资源都已衰竭。此外,域中的波兰、匈牙利作为战前的科学强国,也双双退出了历史舞台。

背后的痛

二战前后的瞬间,东欧的诺奖得主怎么会演绎出冰火“二重天”呢?

人们会联想到体制,体制当然是重要的成因,但两者并无必然的联系,否则就无法解释“十月革命”后,苏俄有11人获诺贝尔科学奖。

如果撇开经济、政治与意识形态,仅从教育的视角,寻找这些国家是否发生过内部共有又独立于“外”的、违背教育规律的举措?

《帕尔格雷夫世界历史统计》显示,各国高等教育产生的时间、形成的规模、发展的速度,与诺奖得主的出现和数量存在着相当大的关联。

通过1945-1993年间,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在校大学生的增幅与二战后诺奖得主的关系便可见端倪。目前,获取诺奖3人以上的国家有16个,这些国家在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中,只有荷兰在1946年出现过增幅超常现象,其余14个国家都没有发生过高校“大跃进”。

有趣的是,在获奖人数最多的9个国家中,战后有7个国家的得主超过战前,1个国家的得主略少于战前,唯独荷兰大幅减少。

二战后,东欧地区一片废墟,高校教师和优质生源大量流失,有产阶层的子女被剥夺或限制入学,故时维持现状已属不易。可出人意外的是,政权更迭后的东欧诸国,高等教育无不“跳跃式”发展。如匈牙利1950年在校大学生3.25万,是战前的2.8倍。捷克斯洛伐克1945年在校大学生5.49万,是战前的2.1倍;南斯拉夫1946年在校大学生3.92万,是战前的1.8倍。即使在国土、人口锐减的波兰,1946年的在校大学生比前年也增加54%,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也同样高歌猛进。

更有比较意义的是“两德”。1951年,东、西德在校大学生分别是3.15万与11.8万。可到了1954年,东德已发展到7.07万,猛增124%;而西德仅上升至12.3万,剔除其中的“不在校”因素,实际增加则不超过10%。

由上不难推断,当初作为新制度优越性炫耀的、具有共性的东欧各社会主义国家的高校“大跃进”,实则是违背教育的基本规律。

高校“大跃进”与谱奖

苏联著名历史学家麦德维杰夫教授曾经提出“1922-1928年是苏联科学的黄金时代”的观点,《俄罗斯和苏联科学简史》的作者格雷厄姆也得出过“斯大林时期的杰出科学家是斯大林主义出现前培养的”之结论。让人再次把目光聚焦于高校“大跃进”的始作俑者苏联身上。

苏联从1928/1929-1932/1933学年,在校大学生由17.7万猛增到50.4万,拉开了世界高等教育史上

“大跃进”的序幕。但是,苏联与二战后在千疮百孔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东欧列国不同。值得庆幸的是,在列宁的“新经济致策”终结前,在苏维尔政权下接受高等教育的学子仅比沙俄时代增加了39%,十几年间的累计增长还不足后来一年的跃进。即苏联高校“大跃进”是在革命胜利十几年后搞的,此时国民经济早已全面恢复和发展,且已足足培养了一代人。但尽管如此,苏联30年代始发的高校“大跃进”,只能说,没有给这个国家带来比较严重的后果,就培养一流的人才而言,也算不上很成功。

为此,若以1930年为界,对苏联诺奖得主接受大学教育的时段作一考察,权当论证。在18个诺奖得主(含经济学、文学)中,有12人在1930年前读完本科(含自学),此后由高校培养出来的仅6人。而在百年诺奖总数中,1931年后毕业的大学生已成主体。

质而言之,迄今为止的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揭示,高校“大跃进”的普遍回报是“苦果”,如东欧国家;较好的结局是不带来严重的后果,如苏联;产生质的飞跃的国家未曾出现。

7.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 篇七

演讲人:莫言 地点:广州大剧院 时间:2014年8月

我想社会生活本来就是喧嚣的,或者说喧嚣是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或者说是本来面貌,没有任何力量能让一个社会不喧嚣。关于真实,我想也是社会更加重要的基础,真实不仅仅是一个社会的本来面貌,也是事实的本来面貌,有时候喧嚣掩盖真实,或者说是会掩盖真相,但是大多数的情况下,喧嚣不可能永远掩盖真相,或者说不能永远掩盖真实。面对当今既喧嚣又真实,万象风云的社会,一个作家应该坚持这样几个原则,或者说几个方法来面对社会现实,首先我们要冷静地观察,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然后我们要运用我们的逻辑来进行分析,我们要考量现实,我们也要回顾历史,我们还要展望未来。然后通过分析得到判断,然后在这样的观察分析判断的基础上,展开我们的描写,然后给读者一个丰富的文学世界。

我非常荣幸参加这次活动,过去演讲很少写稿,这次非常认真地准备了半个上午,本来主办方昨天晚上通知我上台之前给我化妆,后来我拒绝了,因为我想,化妆是可以把白的变成黑的,也可以把黑的变成白的,但是不可能把丑的变成美的,美不需要化妆,丑的无论如何涂脂抹粉都不会变美。所以我想还是以本来面貌见人为好,尤其在台上演讲的时候更要给大家以真实面貌,一个人只有保持自己的真实面貌,才可能说真话,办真事,做好人。

其实要保持一个人的本来面貌还是挺不容易的,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社会当中,我们每个人除了要跟自己的家人打交道之外,还要跟社会上各个阶层的人打交道,学生在学校跟老师和同学打交道,员工在家里面跟自己的家人打交道,也要跟老板和自己的同行打交道,这样社会的结构就迫使每一个人都有几副面孔,无论是多么坦诚朴实的人,在舞台上和卧室里都是不一样的,在公众面前和在家人面前,也是不一样的,我想我们能够做到的也只能是尽量地以本来的面貌见人,今天演讲的内容是“喧嚣与真实”,这个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社会生活总体上看是喧嚣的,喧嚣是热闹的,热闹是热情,是闹,是热火朝天,也是敲锣打鼓,是载歌载舞,是一呼百应,是正声喧哗,是望风捕影,是添油加醋,是浓妆艳抹,是游行集会,是大吃大喝,是猜拳行令,是制造谣言,是吸引眼球,是人人微博,是个个微信,是真假难辨,是莫衷一是,是鸡一嘴鸭一嘴,是结帮拉伙,确实是众生喧哗。我想社会生活本来就是喧嚣的,或者说喧嚣是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或者说是本来面貌,没有任何力量能让一个社会不喧嚣,当然了,我们冷静地想一想,我们从多个角度来考量一下,喧嚣也不完全是负面的,喧嚣也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因为原始社会里是不喧嚣的,我们去参观半坡遗址的时候,我们想象当时的人们生活场面肯定是不喧嚣的,我们回想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那个时候也是不喧嚣的,但是我们想象我们最近几十年来,我们1958年大炼钢铁时很喧嚣,我们60年代文化大革命也是很喧嚣,后来改革开放前几年比较安静,但是最近十几年来越来越喧嚣,这种喧嚣有的是有声的,是在大街上吵架,或者是拳脚相加,有时候是无声的,是在网络上互相对骂,我想面对这样的社会现象,我们必须客观冷静的对待,既不能说它不好,也不能说它很好,所以这样一种现象,就像我刚才说的,实际上也有正反两个方面,我们作为一个生活在社会生活中的个体,应该习惯喧嚣,我们要具备习惯喧嚣跟发现正能量的能力,我们也要具备从喧嚣中发现邪恶的清醒,要清醒地认识到,喧嚣就是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而使我们的社会真正能够保持稳定进步的是真实,因为工人不能只喧嚣不做工,农民不能只喧嚣不种地,教师不能只喧嚣不讲课,学生不能只喧嚣不上课。也就是说,我们这个社会生活中的大多数人还是要脚踏实地地、实事求是地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地做事,否则只喧嚣没饭吃。

关于真实,我想也是社会更加重要的基础,真实不仅仅是一个社会的本来面貌,也是事实的本来面貌。有时候喧嚣掩盖真实,或者说是会掩盖真相,但是大多数的情况下,喧嚣不可能永远掩盖真相,或者说不能永远掩盖真实。这个我可以讲四个故事,来证明我这个论点。

第一个故事是,几十年前,大概在70年代的时候,我的一个闯关东的邻居回来了,在村子里面扬言他发了大财,说他去深山老林里面挖到了一棵人参,卖了几十万元的人民币,从村子东头搞到西头,又从西头搞到东头,让我们的村民们很多家里面争先恐后的请他吃饭,因为大家对有钱人还是很尊敬的,大家还是希望一遍遍听他讲述如何在深山老林里挖到了这一棵人参的经历,我们家当然也不能免俗,我们把他请来,坐在我家炕头上吃饭,我记得很清楚,他穿了一件在我们当时的农民眼里面看起来是很漂亮的黑色的呢子大衣,他即便坐在热炕头上也不脱下这件大衣,我记得我们家擀面条给他吃,我奶奶就发现他脖子上有一只虱子,于是他的喧嚣就被虱子给击破了,因为一个真正有钱的人是不会生虱子的,过去人讲说穷生虱子富生疖子,我们知道他并没有发财,尽管他永远不脱下来那件呢子大衣,但是他的内衣肯定很破烂。又过了不久,这个人的表弟也穿了一件同样的呢子大衣,奶奶问他,你这件大衣跟你表哥的很像,他说我表哥就是借我的,事实又一次击破了前面这个人喧嚣的谎言。

另外一个故事是,我在北京的检察院工作期间,曾经了解和接触了很多有关贪官的案件,当然我不是检察官,因为我们是新闻单位,要报道,我作为记者,了解了很多这方面的案例,其中在河北某地有一个贪官,他平常穿得非常朴素,他上下班骑自行车,他给人一种非常廉洁的外观形象。他每次开会都要大张旗鼓,义正词严的抨击贪污腐败。过了不久,检察院从他床下面搜出了几百万人民币。所以真实就把贪官关于廉洁、关于反腐败的喧嚣给击破了,事实胜于雄辩。

第三个就是我的亲身经历。2011年我在我的故乡写作,有一次到集上去买桃子,一个卖桃子的人看起来很剽悍,他也认识我,或者他认出了我,他一见面就说,你怎么还要来买桃呢?他点了我们市委书记的名字说,某某某给你送一车不就行了吗?然后我说我又不是当官的,他干吗要给我送?他马上说你是当兵的,实际上我也不是当兵的,我已经转业了,然后他说你们这些当兵的,我们白养了你们,连钓鱼岛都看不住,让小日本在那边占领。我说小日本也没有占领,他说反正你们当兵的白养了。我说那怎么办?他说很好办嘛,放一个烟幕弹就把问题全解决了。尽管我心里很不愉快,但我后来还是买了他五斤桃子,我说桃子甜吗?他说太甜了,新品种,我说你给我够秤,他说放心,结果回家一称桃子只有三斤多一点,他亏了我将近两斤秤,然后一吃又酸又涩,所以真实又一次把卖桃人的喧嚣给击破了。

第四个故事也是我的亲身经历,就是不久前的中考,我有一个亲戚,经常见,每次见他,他义愤填膺地痛骂当官的,咬牙切齿,怒发冲冠。但是今年他的儿子参加中考,离我们县最好中学的录取分数线差了五分,他就找到我了,说就差了五分,你找一找人,让他去。我说现在谁还敢,现在反腐败的呼声如此高,现在为难了。他说我不怕花钱,我有钱,我说你让我去送钱,这不是让我去行贿吗?这不是腐败吗?你不是痛恨贪官污吏吗?现在你这样做不是让我帮着你制造新的贪官污吏吗?他说这是两码事,这是我的孩子要上学了。这个真实也把亲戚反对贪官污吏的喧嚣给击破了。

我对这四个故事的主人公没有任何讥讽嘲弄的意思,我也理解他们,同情他们,假如我是我的那位亲戚,我的孩子今年中考差了几分,上不了重点中学,也许我也要想办法去找人,我也会跟我的亲戚说,不怕花钱,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为什么大家在不涉及自己切身利益和家庭问题的时候,都是一个非常正派,非常刚强,非常廉洁,非常正直的人,而一旦我们碰到了这样的事情,尤其是涉及了孩子的事情,我们的腰立刻又软了,我们的原则立刻不存在了,我想这有人性的弱点,也有社会体制的缺陷。所以我讲这四个故事没有讥讽意义,而是要通过这四个故事来反省,让每个人在看待社会问题的时候,在面对社会喧嚣的时候,能够冷静的来想一想喧嚣背后的另一面。

我是一个写小说的,说得好听点是一个小说家。在小说家的眼里,喧嚣与真实都是文学的内容。我们可以写喧嚣,但是我认为,应该把更多的笔墨用到描写真实上,当然了,小说家笔下的真实,跟我们生活中的真实是有区别的,是不一样的,它也可能是夸张的,也可能是变形的,也可能是魔幻的,但是我想夸张变形和魔幻实际上是为了更加突出真实的存在和真实的力度,总而言之,面对当今既喧嚣又真实,万象风云的社会,一个作家应该坚持这样几个原则,或者说几个方法来面对社会现实。第一我们要冷静的观察,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过去说,我们要研究一个人,就是要听其言观其行,我们要察言观色,观察会让你获得外部大量信息,然后我们要运用我们的逻辑来进行分析,我们要考量现实,我们也要回顾历史,我们还要展望未来。然后通过分析得到判断,然后在这样的观察分析判断的基础上,展开我们的描写,然后给读者一个丰富的文学世界。

【现场互动】

问:在您的书《檀香刑》里,有很多关于行刑的描写,当我看到这一章节的时候,我就为之一震,因为我工作的原因,我经常想到甲方乙方的关系,特别像檀香刑里描写的,您怎么看这种折磨和这里面隐含的善与恶?

莫言:这是我2000年出版的一部小说,到现在14年过去了,这里面确实有几个章节涉及行刑的过程,我这样写的目的不是要展示残酷,而是用这样的描写来刻画人性,因为鲁迅先生在好几个小说里描写了受刑的人,也描写了看客。看客的心态是鲁迅先生的一大发现,每个人在某种意义上都是看客,我们都在看热闹,我想在大清国灭亡之前,废除了腰斩,但是斩首还是存在的,那时候每当在北京的菜市场行刑的时候,都会万人空巷,而且官方也希望老百姓看,这样也一直延续到后来文革,游街示众,通过这个方式来惩戒其他老百姓,告诉他们你们不要犯法,犯了法要得到这样的报应。所以看客心态是鲁迅先生的一大发现,他描写了看客的心理,但是没有描绘执行的人,没有对刽子手来做研究,当然我弥补的未必全面,我想刽子手的人格也很分裂,一方面他杀人了,另外一方面他也是执行了上司的命令,真正杀人的是封建王朝,是皇上,没有这样一个人执行也不行,所以《檀香刑》里面出现了这样的描写,希望刽子手手艺特别高强,不要在砍人的时候磨磨蹭蹭,所以我的小说里主要是这方面来揭示人性方面的阴暗面,当然,可能比较优雅的读者看了会受刺激。

问:作为很多人的偶像,您自己有偶像吗?

莫言:这次来广州有一个重大的发现,男人剃了光头是很美的。因为最近十几年来,我一直为我头上疏松的头发烦恼,一鞠躬它会滑下,一刮风也会滑下,这次接触了好几个朋友,都是光头,我回去也考虑一下是否也剃个光头,这就让我有借鉴作用。

问:我们各自的烦恼是不一样的,您刚刚说到了行刑的描写,听说您家那边现在土都变得很值钱了。

莫言:这也是一种喧嚣,当然我想在2012年刚宣布得奖的时候,我们家老家房子确实热闹了一些,很多邻县的文学爱好者去看了,但是看了以后很失望,当时院子里面,我父亲种了一点胡萝卜,确实有人把胡萝卜挖下来了,也有人说想挖一块砖回去,但实际上并没有这样做,这是夸张的说法,我反倒希望他们把旧房子拆了。那时村里有个老太太没有房子住,就借我们的旧房子住,后来一直住着,等老太太去世了以后,我也有一点名气了,想拆房子,可当地政府希望能够不拆,所以就留下来了。

问:莫言老师在您获奖前后,刚刚您提到老家的一些人和当地政府,可能前后应该对您的态度有些变化,您觉得这是世态炎凉还是理所当然呢?

莫言:我们当地政府有一些官员是我的朋友,因为我从80年代写完《红高粱》之后,在我的老家就出名了。当然这个名是两方面的,好多方面说,大家知道这个人写小说得过奖,坏的方面说,他小说里面糟蹋我们乡亲了,说我们酿酒往酒里撒尿等等,好在当时县里领导比较有文学修养,从那个时候,我跟他们的关系一直都很好,得奖以后,也没有特别把我的待遇升格了,因为彼此都很了解,都知道莫言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而且没有任何神秘感,天天在一块混当然没有神秘感。所以我想一个父亲哪怕当了大将军,在老婆孩子眼里依然只是男人,我想对我来说,在我的乡亲们心中是一样的,我最近看到有人采访我的小学同学,他们有几个特别说实话,说我学习的时候根本不行,老抄别人的作业,打架也打不过,确实是这样。

问:您怎么能把这事忘了呢?

莫言:我没忘,人的记忆是有选择的,我老记得我的光彩史,不光彩的事立刻就忘了,我忘了,我的小伙伴们没忘掉,你们可以到网上去看看《红高粱》的孩子们。

问:您对于中国的年轻作家和对中国有引领作用,您有怎样的价值观? 莫言:文学的作用管它准确不准确,文学的作用是这样,它没那么具体,确实在人类历史上因为一部小说爆发了一场战争。这样的情况确实发生过,像美国南北战争好像就是因为一部小说,我想更多的情况下,文学对人的影响还是潜移默化的,它不是教科书,它也不是宣传品,它是用形象的方式,优美的语言,潜移默化地把作家的精神传给读者,读者在当中受到影响。

问:您对现在一些青年作家,比如韩寒、郭敬明这类的作家有什么看法,特别是他们的作品,比如《小时代》有什么看法?

莫言:这是个老问题,我回答很多遍了,第一我对这两个作家一直很欣赏,当然欣赏的角度也不一样。我确实读过他们的书,但是他们最近拍的电影我没看,我觉得这个无可厚非,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要描写的内容,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要表达的感情。50后我们这样的作家代替不了他们,当然,他们也覆盖不了我们,也就是说,他们有自己的观众和读者,表达的是自己的情感,描写了他们自己的生活,我认为这是社会发展,文学发展必然的结果,他们也很快会被90后或者00后的年轻作家,不是覆盖,也不是超越,90后和00后也会写出跟他们不一样的作品来。

问:在现实生活中您更多的生活在喧嚣之中还是真实之中,在喧嚣的社会中,您是怎么样找回真实的自己,怎样维持真实的自我?

莫言:我是交替生活在喧嚣和真实里面,现在我们生活在喧嚣里,但这也是我自愿的,因为面对面跟广大读者交流非常有意思。我在说话讲故事的时候,也在反省自我,当然,我想作为一个作家,或者是因为我的个性,我还是喜欢相对安宁的生活,有的作家可以在咖啡馆大街上写作,我还是愿意躲到不被干扰的地方去。一个人有两个层面,如果把个性非常安静的人,把他放到荒岛上十年,他也想寻找城市,把喜欢热闹的人放到特别嘈杂的地方他也想寻找宁静,这不是绝对的。

问:第一个问题是,莫言老师现在是怎么分配自己每天的24小时?第二个问题比较严肃,有人说您的诺贝尔奖给现在中国商业文学一个发展,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莫言:一天24小时,我的分配是这样的,有个大概的计划,这个月几号要去参加什么活动,具体到每一天,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我只能这样回答第一个问题。第二个,诺贝尔文学奖没有给任何文学一个发展,商业文学跟所谓的纯粹文学也没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障碍,我们过去老说通俗文学,这个分法实际上也未必科学,因为任何所谓的严肃文学里都包含了通俗文学的元素,通俗文学里也有严肃文学的描写,所以诺贝尔文学奖跟商业文学没有任何的排斥。

问:当你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为什么从童年开始写感言?

莫言:这个演讲非常有限,只有40分钟,第二个,一个作家在这样的一个比较隆重的时刻,确实要想表达的内心情感很丰富,想说的话很多,所以只能选择一个部分。我想对一个人来讲,最重要的就是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对一个作家来说,对他影响最大的就是童年记忆,因为这两个原因,我就讲了跟母亲有关的故事。

(莫言 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生,山东高密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他自20世纪80年代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

8.诺贝尔奖得主获奖感言 篇八

换句话说,如果迪伦生在如今这样一个只看重眼前利益的时代,他几乎不可能成功。

迪伦的第一张唱片基本上都是翻唱老民歌和布鲁斯,所以纽约的学究派民歌界把迪伦视为同一个战壕的战友,谁知他的第二张唱片便背叛了同伴,收录了大量自己的创作,其中就包括那首广为流传的《答案在风中飘》。第三张唱片《时代变了》又进了一步,在这首同名歌曲中,迪伦以一个领导者的口气告诉听众,“时代变了,未来属于我们年轻人”。因为这两张唱片,左派民歌界又把迪伦收归旗下,还邀请他参加了1963年在华盛顿举行的民权运动大游行,并当场献歌。此时的迪伦,俨然是美国抗议民歌运动的领导者。

谁知好景不长,迪伦再一次背叛同伙,出版了第四张唱片《迪伦的另一面》,收录了他创作的一批反映个人生活和情感的作品,正式告别了抗议民歌王国。还没等大家明白过来,迪伦又迅速出版了第五张唱片《回到根源》,这次他居然又背叛了民歌,给吉他插上了电,开始唱起了摇滚乐!这个转变实在是太大了,发生得也太快,美国民歌界完全不能适应,纷纷骂他是“民歌的叛徒”。其实大家都忘了,迪伦本来就是一个唱摇滚的“油脂仔”,唱民歌反而是在玩票。

接下来的两张摇滚专辑《重返61号公路》和《美女如云》也都非常出色,在各种“史上最佳摇滚专辑”榜单上的名次都很靠前,卖得也很好。迪伦终于在短短的4年时间里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明尼苏达大学肄业生变成了叱咤风云的摇滚歌星。

就在此时,迪伦突然离开了纽约城,搬到了距离纽约两小时车程的乡间小镇伍德斯托克(Woodstock)。随着这次搬家,他的生活再一次发生了重大转变。

伍德斯托克

如果你从纽约市中心租一条小船,沿着哈得逊河逆流而上航行160公里,就会来到一处风景优美的避暑胜地,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伍德斯托克。这里是典型的丘陵地带,有山有水,植被茂盛。山间的小块平地被开垦成了耕田,当地居民多半以务农为生。19,一个名叫拉尔夫·拉德克利夫·怀特黑德(Ralph Radcliffe Whitehead)的英国富商来到了这里,他的父亲是一个成功的纺织厂老板,可他却对英国社会过度的工业化十分厌恶。怀特黑德曾经师从牛津大学教授约翰·鲁斯金(John Ruskin),鲁斯金认为大规模机器生产让廉价的、毫无艺术性的产品充斥市场,老祖宗千百年遗留下来的工匠技艺将丧失殆尽,人类将会失去最宝贵的创造精神。因此他在英国发起了一场反工业化运动。受鲁斯金的影响,怀特黑德带着大笔金钱移民美国,想在这块新大陆找到一片未被污染的净土,建立一个以手工作坊为主的工匠村。在周游了大半个美国之后,他终于发现了伍德斯托克。这里山清水秀,又离纽约不太远,是建立一个乌托邦国的理想场所。

主意已定,怀特黑德立即在伍德斯托克买下了一大片土地,在上面建造了30幢木头房屋,吸引了一批工匠、艺术家和青年学生来这里从事原始的木工、纺织、铁器和陶器制造等艺术创造和生产活动。怀特黑德想以手工制造的产品换取金钱来维持这里的繁荣,可这个计划却遭到了无情的失败,他们生产的手工产品造价太高,根本无法和大规模机器生产相对抗,维持这个小区的生计还要靠他父亲当年开纺织厂时赚来的钱!与此同时,怀特黑德独裁的性格和仇视犹太人的态度惹恼了他的同伴,几个当初的创建者又在附近建立了几个相似的小区。

到了上世纪代,随着这几个小区规模的不断扩大,它们渐渐融合成一个整体。伍德斯托克慢慢变成了一个有自己的商店、咖啡馆和饭店的小城。与此同时,包括作家、音乐家、画家和舞蹈家在内的许多艺术家开始往城内迁移,伍德斯托克变成了一个艺术家聚居的村落。他们来这里并不是因为反工业化的理念,因为他们中大多数人仍然以纽约为主要的活动基地,来这里纯粹是为了休息。

9.诺贝尔奖得主抗衰老秘诀 篇九

◎乐观,生活有目标

几位诺贝尔奖得主强调,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一是要乐观,二是有目标。研究发现,无论是远大目标,还是旅游或读书等近期目标,只要生活拥有目标,生存优势就更大。

◎坚持步行“三五七”

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指出,步行是世界上最好的运动。专家表示,掌握好3个字即可:三、五、七。

“三”指最好每天步行约3公里,时间在30分钟以上;“五”指每周运动5次左右,只有有规律的健身运动才能有效;“七”指有氧运动强度以“运动后心率+年龄=170左右”为宜。这相当于一般人中等强度的运动。

◎补维生素D,少吃猪肉

一项为期10年、涉及54.5万美国人的研究发现,每天吃4盎司(约113克)左右牛肉或猪肉的人,早亡危险比吃肉更少的人高30%。

另有数据显示,全球约有10亿人缺乏维生素D。维生素D水平过低会导致骨质疏松症、糖尿病、高血压和癌症。

◎人緣好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应对紧张的缓冲器,有益于心脏健康。”几位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均指出,长期精神紧张会削弱免疫系统并加速细胞老化,最终让人的寿命缩短4~8年。

10.诺贝尔奖得主获奖感言 篇十

1901年

苏利·普吕多姆1839—1907 法国

诗作揭示了崇高的理想主义,完美的艺术造诣以及心灵与智慧两种素质的珍贵结合。1902年

特奥多尔·蒙森 1817—1903 德国

今世最伟大的纂史巨匠,此点于其不朽巨著《罗马史》中表露无遗。1903年

比昂斯滕·比昂松 1832-19910 挪威

他以诗人鲜活的灵感和难得的赤子之心,把作品写得雍容、华丽而又缤纷。1904年

弗雷德里克·米斯塔尔1830—1914 法国 《金岛》

他的诗作蕴涵清新的创造性与真诚的感召力,它忠实地反映了他民族的质朴精神。1904年

何塞·埃切加赖1832—1916 西班牙 《伟大的牵线人》

由于他那独特和原始风格的大量剧作,它们恢复了西班牙戏剧的伟大传统。1905年

显克微支1846-1916 波兰 《第三个女人》

由于他在历史小说写作上的卓越成就,和对史诗般叙事艺术的卓越贡献。1906年

乔祖埃·卡尔杜齐 1835-1907 意大利

《青春诗》

不仅是由于他精深的学识和批判性的研究,更重要是为了颂扬他诗歌杰作中具有的特色、创作气势,清新的风格和抒情的魅力。1907年

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1865-1936 英国 《老虎!老虎!》

这位世界名作家的作品以观察入微、想象独特、气概雄浑、叙述卓越见长。1908年

鲁道尔夫·欧肯1846-1926 德国

《精神生活漫笔》

他对真理的热切追求、敏锐的思想洞察力、他广阔的观察,以及他在无数作品中,辩解并阐释一种理想主义 的人生哲学时,所流露的热诚与力量。1909年

塞尔玛·拉格洛夫1858-1940 瑞典 《 骑鹅旅行记 》

由于她作品中特有的高贵的理想主义、丰富的想象力、平易而优美的风格。1910年 保尔·约翰·路德维希·冯·海塞 1830-1914 德国

《特雷庇姑娘》

表扬这位抒情诗人、戏剧家、小说家及举世闻名的短篇小说家,在他漫长多产的创作生涯中,所达到的充满理想主义精神之艺术至境。1911年

莫里斯·梅特林克1862-1949 比利时 《花的智慧》 由于他在文学上多方面的表现,尤其是戏剧作品,不但想象丰富,充满诗意,有时虽以神话的面貌出现,还是处处充满了深刻的启示。这种启示奇妙地打动了读者的心,并且激发了他们的想象。1912年

盖哈特·霍普特曼1862-1946 德国 《群鼠》

欲以表扬他在戏剧艺术领域中丰硕、多样的出色成就。1913年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 印度 《吉檀枷利》

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 ;这诗出之于高超的技巧,并由于他纯熟的英文,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变成西方文学的一部分。1914年(未颁奖)1915年

罗曼·罗兰1866-1944 法国 《约翰·克利斯朵夫》

表彰他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时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1916年

魏尔纳·海顿斯坦姆1859-1940 瑞典 《朝圣年代》

褒奖他在 瑞典文学新纪元中所占之重要代表地位。1917年

卡尔·耶勒鲁普1857-1919 丹麦 《磨坊血案》

因为他多样而丰富的诗作——它们蕴含了高尚的理想。1917年

亨利克·彭托皮丹 1857-1943 丹麦 《天国》 由于他对当前丹麦生活的忠实描绘。1918年(未颁奖)1919年

卡尔·施皮特勒1845-1942 瑞士 《奥林比亚的春天》

特别推崇他在 史诗 《奥林帕斯之春》的优异表现。1920年

克努特·汉姆生1859-1952 挪威 《大地硕果—畜牧曲》

为了他划时代的巨著《大地的成长》。1921年

阿纳托尔·法郎士 1844-1924 法国 《苔依丝》

他辉煌的文学成就,乃在于他高尚的风格、深厚的人道同情、迷人的魅力,以及真正高卢人的气质。1922年

哈辛特·贝纳文特·伊·马丁内斯 1866-1954 西班牙 《不吉利的姑娘》 由于他以适当方式,延续了西班牙戏剧之灿烂传统。1923年

由于他那永远充满着灵感的诗,它们通过高度的艺术形式展现了整个民族的精神。弗拉迪斯拉夫·莱蒙特1867-1925 波兰 《福地》

1925年

由于他那些充满理想主义及人道主义的作品,它们那种激励性的讽刺,常涵蕴一种高度的诗意。格拉齐亚·黛莱达1875-1936 意大利《邪恶之路》

1927年

因为他那丰富的且充满生命力的思想,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光辉灿烂的技巧

928年

《新娘—主人—十字架》

1929年

《魔山》

1930年

《巴比特》

1931年

《荒原和爱情》

1932年

《有产者》

1933年

《米佳的爱》

1934年

《寻找自我》

1935年(未颁奖)尤金·奥尼尔,美国 剧作家 由于他剧作中所表现的力量、热忱与深挚的感情——它们完全符合悲剧 的原始概念《蒂伯—家》

1938年

《大地》

弗兰斯·埃米尔·西兰帕,芬兰 作家 由于他在描绘两样互相影响的东西——他祖国的本质,以及该国农民的生活——所表现的深刻了解与细腻艺术未颁奖未颁奖未颁奖未颁奖约翰内斯·威廉·扬森,丹麦 小说家、诗人 1945年

《柔情》

1946年

《荒原狼》 1947年

《田园交响曲》

1948年

《四个四重奏》

1949年

《我弥留之际》

1950年

《哲学—数学—文学》

1951年

《 大盗巴拉巴 》

1952年

《爱的荒漠》

温斯顿·丘吉尔,英国政治家、历史学家、传记作家由于他在描述历史与传记方面的造诣,同时由于他那捍卫崇高的人的价值的光辉演说欧内斯特·海明威,美国作家 因为他精通于叙事艺术,突出地表现在其近著《老人与海》之中;同时也因他对当代文体风格之影响赫尔多尔·奇里扬·拉克斯内斯,冰岛 作家 为了他在作品中所流露的生动、史诗般的力量,使冰岛原已十分优秀的叙述文学技巧更加瑰丽多姿胡安·拉蒙·希梅内斯,西班牙 诗人 由于他的西班牙抒情诗,成了高尚精神和纯粹艺术的最佳典范

957年

《局外人·鼠疫》

1958年

《日瓦戈医生》

1959年

《水与土》

1960年

《蓝色恋歌》

伊沃·安德里奇,南斯拉夫 小说家 由于他作品中史诗般的力量——他藉着它在祖国的历史中追寻主题,并描绘人的命运《太阳石》通过 现实主义 的、寓于想象的创作,表现出富于同情的幽默和对社会的敏感观察乔治·塞菲里斯,希腊 诗人 他的卓越的抒情诗作,是对希腊文化遗产深刻感受的产物 1964年

萨特(法)J.-P.Sartre 《苍蝇》

因为他那思想丰富、充满自由气息和探求真理精神的作品对我们时代发生了深远影 1965年

萧洛霍夫 M.Sholokhov 苏联《静静的顿河》

由於这位作家在那 关於顿河流域农村之史诗作品中所流露的活力与艺术热忱——他籍这两者在那部小说裏描绘了俄罗斯民族生活之某一历史层面 1966年

阿格农 S.J.Agnon 以色列《行为之书》

他的敍述技巧深刻而独特,并从犹太民族的生命汲取主题 1966年

萨克斯 N.Sachs 瑞典《逃亡》

因为她杰出的抒情与戏剧作品,以感人的力量阐述了以色列的命 1967年

阿斯图里亚斯 M.A.Asturias 危地马拉《玉米人》

因为他的作品落实於自己的民族色彩和印第安传统,而显得鲜明生动 1968年

川端康成 Y.Kawabata 日本《雪国.千鹤.古都》

由於他高超的敍事性作品以非凡的敏锐表现了日本人的精神特质 1969年

贝克特 S.Beckett 爱尔兰《等待戈多》

他那具有奇特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精神困乏中得到振奋 1970年

索尔仁尼琴(索忍尼辛)A.Solzhenitsyn 苏联《癌症楼》

由於他作品中的道德力量,籍著它,他继承了俄国文学不可或缺的传统 1971年

耶鲁达(聂鲁达)P.Neruda 智利《情诗.哀诗.赞诗》

诗歌具有自然力般的作用,复苏了一个大陆的命运与梦想 1972年

伯尔 H.B鰈l 德国《女士及众生相》

为了表扬他的作品,这些作品兼具有对时代广阔的透视和塑造人物的细腻技巧,并有助於德国文学的振兴 1973年

怀特 P.White 澳大利亚《风暴眼》

由於他史诗与心理敍述艺术,并将一个崭新的大陆带进文学中 1974年

马丁逊 H.Martinson 瑞典《露珠裏的世界》

他的作品透过一滴露珠反映出整个世界 约翰逊 E.Johnson 瑞典《乌洛夫的故事》

以自由为目的,而致力於历史的、现代的广阔观点之敍述艺术 1975年

蒙塔莱 E.Montale 义大利《生活之恶》

由於他杰出的诗歌拥有伟大的艺术性,在不适合幻想的人生裏,诠释了人类的价值

1976年

贝娄 S.Bellow 美国《赫索格》

由於他的作品对人性的了解,以及对当代文化的敏锐透视 1977年

阿莱克桑德雷 V.Aleixandre 西班牙《天堂的影子》

他的作品继承了西班牙抒情诗的传统和吸取了现在流派的风格,描述了人在宇宙和当今社会中的状况 1978年

辛格 I.B.Singer 美国《魔术师.原野王》 他的充满激情的敍事艺术,这种既扎根於波兰人的文化传统,又反映了人类的普遍处境 1979年

埃利蒂斯 O.Elytis 希腊《英雄挽歌》

他的诗,以希腊传统为背景,用感觉的力量和理智的敏锐,描写现在认为自由和创新而奋斗 1980年

米洛什 C.Milosz 波兰《拆散的笔记薄》

不妥协的敏锐洞察力,描述了人在激烈冲突的世界中的暴露状态 1981年

卡内蒂 E.Canetti 英国《迷茫》

作品具有宽广的视野、丰富的思想和艺术力量 1982年

马尔克斯(马奎斯)Gabriel Garica Marquez 哥伦比亚《霍乱时期的爱情》(百年孤寂)

由於其长篇小说以结构丰富的想像世界,其中糅混著魔幻于现实,反映出一整个大陆的生命矛盾 1983年

戈丁尔 Sir William Golding 英国《蝇王.金字塔》

他的小说用明晰的的现实主义的叙述艺术和多样的带普遍意义的神话,阐明了当今世界人类的普遍状况。1984年

塞弗尔特 Jaroslav Seifert 捷克斯洛伐克《紫罗兰》

他的诗富於独创性、新颖、栩栩如生,表现了人的不屈不挠精神和多才多艺的渴求解放的形象 1985年

克劳德.西蒙 Claude Simon 法国《弗兰德公路.农事诗》

由於他善於把诗人和画家的丰富想像与深刻的时间意识融为一体,对人类的生存状况进行了深入的描写 1986年

索因卡 Wole Soyinka 尼日利亚《狮子和宝石》

他以广博的文化视野创作了富有诗意的关於人生的戏剧 1987年

布罗茨基 Joseph Brodsky 美国《从彼得堡到斯德哥尔摩》 他的作品超越时空限制,无论在文学上或是敏感问题方面都充分显示出他广阔的思想及浓郁的诗意 1988年

马哈福兹 Naguib Mahfouz 埃及《街魂》

他通过大量刻画入微的作品—洞察一切的现实主义,唤起人们树立雄心—形成了全人类所欣赏的阿拉伯语言艺术 1989年

塞拉 Camilo Jose Cela 西班牙《为亡灵弹奏》

带有浓郁情感的丰富而精简的描写,对人类弱点达到的令人难以企及的想像力 1990年

帕斯 Octavio Paz 墨西哥《太阳石》

他的作品充满激情,视野开阔,渗透著感悟的智慧并体现了完美的人道主义 1991年

戈迪默 Nadine Gordimer 南非《七月的人民》

以强烈而直接的笔触,描写周围复杂的人际与社会关系,其史诗般壮丽的作品,对人类大有裨益 1992年

沃尔科特 Derek Walcott 特立尼达《在绿夜裏》

他的作品具有巨大的启发性和广阔的历史视野,是其献身多种文化的结果 1993年

托妮.莫里森 Toni Morrison 美国《最蓝的眼睛》

其作品想像力丰富,富有诗意,显示了美国现实生活的重要方面 1994年

大江健三郎 Kenzaburo Oe 日本《小说的经验》

通过诗意的想像力,创造出一个把现实与神话紧密凝缩在一起的想像世界,描绘现代的芸芸众生相,给人们带来了冲击 1995年

谢默斯.希尼 Seamus Heaney 爱尔兰《一位自然主义者之死》

由於其作品洋溢著抒情之美,包容著深邃的伦理,揭示出日常生活和现实历史的奇迹 1996年

申博尔斯卡 Wislawa Szynborska 波兰《我们为此活著》

由於其在诗歌艺术中警辟精妙的反讽,挖掘出了人类一点一滴的现实生活背后历史更迭与生物演化的深意 1997年

达里奥.福 Dario Fo 义大利《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死亡》 其在鞭笞权威,褒扬被蹂躏者可贵的人格品质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堪与中世纪《弄臣》一书相媲美 1998年

萨拉马戈 Jose Saramago 葡萄牙《盲目》

由於他那极富想像力、同情心和颇具反讽意味的作品,我们得以反复重温那一段难以捉摸的历史 1999年

君特.格拉斯 Gunter Grass 德国《铁皮鼓》

其嬉戏之中蕴含悲剧色彩的寓言描摹出了人类淡忘的历史面目 2000年

高行健 Gao Xingjian 法国《灵山》

其作品的普遍价值,刻骨铭心的洞察力和语言的丰富机智,为中文小说和艺术戏剧开辟了新的道路 2001年

奈保尔 V.S.Naipaul 英国《大河湾》

其著作将极具洞察力的敍述与不为世俗左右的探索融为一体,是驱策我们从扭曲的历史中探寻真实的动力 2002年

凯尔泰斯 Imre Kertész 匈牙利《无形的命运》

表彰他对脆弱的个人在对抗强大的野蛮强权时痛苦经历的深刻刻画以及他独特的自传体文学风格 2003年

库切(柯慈)J.M.Coetzee 南非《耻(屈辱)》

精准地刻画了众多假面具下的人性本质 2004年

艾尔弗雷德“耶利内克Elfriede Jelinek 奥地利《Lisas Schatten》、《我们是诱饵,宝贝》、《斑比乐园》

她用超凡的语言以及在小说中表现出的音乐动感,显示了社会的荒谬事情 2005年

哈洛德”品特Harold Pinter 英国重要作品:《生日派对》、《哑巴侍应》、《看门人》、《回乡》、《背叛》及《从灰烬至灰烬》等。

他的作品揭示了日常絮谈中的危机、强行打开了压迫的封闭房间 2006年

多丽丝-莱辛,英国作家 她用怀疑、热情、构想的力量来审视一个分裂的文明,她的史诗性的女性经历。2008年

勒·克莱齐奥(Jean-Marie Gustave Le Clézio),法国作家 《诉讼笔录》、《寻金者》、《罗德里格岛游记》。

一个集背叛、诗意冒险和感性迷狂于一身的作家,探寻文明支配下的边缘人性。2009年

赫塔·穆勒Herta Muller,德国。《我所拥有的我都带着》、《光年之外》、《行走界线》、《河水奔流》、《洼地》《那时狐狸就是猎人》

11.诺贝尔奖得主获奖感言 篇十一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中国作家莫言写于2006年的长篇小说。怀抱着对华美颓败的土地的热爱,莫言决意对半个世纪的土地做出重述。小说的叙述者,是土地改革时被枪毙的一个地主,他认为自己虽有财富,并无罪恶,因此在阴间里他为自己喊冤。在小说中他不断地经历着六道轮回,一世为人、一世为马、一世为牛、一世为驴……每次转世为不同的动物,都未离开他的家族,离开这块土地。《生死疲劳》是一部向中国古典小说和民间叙事的伟大传统致敬的大书。

上一篇:高一写景作文暮下一篇:打羽毛球大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