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德育思想(8篇)
1.儒家德育思想 篇一
论文摘要:本文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儒家的人格思想与当代大学生的人生态度的研究;儒家所述的礼节原则与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研究;儒家所论的男女之间的规范与当代大学生爱情婚姻的研究;儒家的道德修养论与当代大学生自律精神的研究。
论文关键词:儒家伦理思想;德育教育
儒家伦理思想内容十分丰富,结合当代高校德育的现状,我们选择了儒家的人格思想、礼节原则、男女之间的规范、道德修养论、道德教育论等方面的内容与当代高校德育相结合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一、儒家的人格思想与当代大学生的人生态度
(一)济世安民的高度社会责任感
孔子的学生子路曾请求孔子谈谈自己的志向。孔子回答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曾皙谈到自己的志向时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夫子喟然叹日:“吾与点也!”(《论语·先进》)
孔子不仅关心每个生命从少到老的幸福,也希望全社会的人们都能过上一种安泰祥和的生活,这种生活不含有丝毫的逼迫与紧张,纯粹是享受当下的生活,即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孔子之所以喟然长叹,说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人们的生活还未达到这种状态,颇有需要漫漫求索的味道。
(二)一心向道的不屈不挠精神
儒家不仅关心当下生活着的人,更关注人类存在的终极意义——道。对道的不懈追求和向往是儒家人格思想的又一重要特征。
孔子曾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孔子还说过:“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孟子也说过:“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道是儒家安身立命的根本,为此可以禽去富贵,甘于贫贱,不惧威武。甚至“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由此可见,道是儒家君子全部生命意义之所在,真正宣扬了人的价值的可贵。
(三)自强不息、勇猛精进的斗志
《周易·乾·象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毫不懈怠,不断前行,是儒家又一宝贵的人格思想。孔子说:“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学不厌,诲不倦,正是孔子难得的品质。在孔子的学生颜回身上也反映了这一品格。孔子赞叹他说:“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荀子在这方面也有很多论述,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苟子·劝学》)这些思想都反映了儒家的19强不息、勇猛精进的斗志。而凡人之所以难有所为,关键就是易厌、易倦,然后就松懈不前。他们的这一思想在今天对我们有非常大的启迪。
(四)从容不迫、达观坦荡的胸禁
孔子学生子贡问孔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同答说:“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论语-学而》)孔子之所以没顺着子贡的问话而答,是因为如果是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说明还很把自己的贫和富太当回事,时刻不忘自己或贫或富的状态,这样心中就有所驻,不是通明一片。所以更高的境界应是贫而乐,富而好礼,这样才是真正的自在而从容。这样的从容、达观在孔子的生活中时时有所体现。如孔子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即是如此。在这方面,孔子的学生子路做得更让人佩服。孔子这样赞叹他说:“衣敝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子路可贵之处就在于能够认可自己的生存境遇,没有虚荣心,这样他才能穿着破旧的绵絮袍,坦坦荡荡地与穿着狐裘的人同立一起,却丝毫没有自卑的羞耻感。
对比儒家的人格思想来看今日大学生的人生态度,笔者认为,大学生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大多能克服重重困难,刻苦学习,表现了自强不息、勇猛精进的斗志,但是很多人的人生目标更多的是为自己的成分多些,为国、为民的成分少些,也就是“谋食”的人多,“谋道”的人少。正因为如此,一旦实现目标的过程遇到困难,就转变方向,勇猛精进的斗志不能保持长久。尤其是在今El的商品经济时代,金钱的诱惑会让人把“道”忘记得一千二净。
2.儒家德育思想 篇二
2l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在人才的构成中, 思想道德素质占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我们的教育不仅要培养有文化的人, 更要培养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人才, 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 才能更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但在当前, 我国人才培养普遍存在片面追求智育而忽视德育、片面追求西方文化而忽视传统文化的现象。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发展, 当今中国社会迎来了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期。西方及各种外来文化的大量涌入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冲击, 给人们的道德观念产生了巨大影响, 并改变和影响了人们的道德实践, 同时也影响到以社会道德实践为基础的学校德育工作。
由于大部分高职学生尚未形成固定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外界的导向对观念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如果忽视对他们的传统文化教育, 将使他们受到更多外来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的影响, 从而失去对本国民族文化的认同, 进而影响到人生观、世界观的建立, 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德育方法是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手段, 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必然条件。我国传统的德育积累了很多有效的教育方法, 但是在目前功利化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下, 高职院校的德育方法无暇顾及道德效果, 德育方法服从于学校的应试教育体制, 形成了恶性循环。当前高职院校的德育方法与内容、目标、评价一样带着强烈的功利色彩, 学生为了分数而学习, 为了奖学金、毕业证而去拿分数。高校“两课”是德育的主要途径, 但“两课”教学又脱离社会实际, 脱离学生实际, 导致德育实效被削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德育缺乏新意, 只注重强调理论知识, 没有把理论与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相结合, 课内课外“两层皮”;习惯于对学生进行外在的强化灌输, 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德育目标一刀切, 忽视了学生的多样性、差异性。目前这些问题在高职院校德育教学中普遍存在, 严重影响了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经验和智慧的结晶。近年来, 不少有识之士呼吁恢复传统文化教育, 他们认为:大学生应该学习传统文化, 以加强道德素养;应守护中华传统文化, 加大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教育、保护和普及, 为中华文明留住根;应将传统文化经典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目前, 有关教育部门已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到中小学教材, 部分学校已开展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 开设《论语》选修课的学校也不少。但在高职院校, 尤其是工科院校,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似乎断层, 更不用说在德育教育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素养教育。
2 德育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
儒家思想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十个方面:一、述古而非复古;二、尊君而不主独裁;三、信天而怀疑鬼神;四、言天命而超脱生死;五、标仁智以统礼乐;六、道中庸而疾必固;七、悬未知而重闻见;八、宣正名以不苟言;九、重德教而卑农稼;十、综旧典而开新风。[1]
从儒家思想的基本内涵可知, 儒家非常重视道德教育, 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体现在德育的目标上。《大学》中提出道德学习的“八条目”, 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修身为中心, 以道德认识为起点, 以道德信念的建立和道德自觉性的培养为根本要求, 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实践目标。孔子把培养“圣人”作为最高目标, 圣人的道德境界与天、地同在,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孔子的道德目标具有明显的层次性, 因为并非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圣人, 但是大家针对自己不同的社会角色, 都可以寻找到适合自己的道德追求的目标, 获得道德发展的动力, 这是孔子德育体系的特点。
其次, 体现在道德的内容上。儒家提出了重义轻利、以义制利的原则。“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所以, 儒家提倡人不能为了个人的私利而损失他人与国家的利益, 认为物质利益的追求不是最高的, 追求道德的境界才是更高的境界, 道德人格是第一位的。儒家的这种价值取向对批判今天的个人主义与拜金主义具有现实意义, 对引起大学生对道德的反思具有积极作用。同时, 儒家德育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重视人格修养。对人进行“礼”的教育, 让人成为“仁人”, 进一步修养达到“慎独”的境界, 成为圣人。“仁”协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对建立“爱人”的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再次, 体现在德育的过程上。孔子提出的德育过程是“学、思、习、行”四个阶段, 前两个阶段是知识学习的过程, 后两个阶段是知识运用的过程, 是道德践行的过程。“君子耻于言而过其行”, “讷于言而敏于行”, “听其言而观其行”, “言必信, 行必果”以及“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等等都是提醒我们要重视道德体验与实践。同时, 在德育的方法上, 儒家注重学思并重、因材施教、身教示范等方法。主张学与思应结合起来。“学而不思则周, 思而不学则殆。”“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 无益, 不如学也。”提倡自省、自讼、自戒、自责。“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2]
3 在高职德育中加强儒家思想教育的必要性
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不竭甘泉, 儒家文化从它产生就穿上了一件具有“道德化”特征的外衣。这是中国德育思想的主要源泉, 中国的德育思想深深植根于此并持续不断地发展着。儒家思想, 也称为儒教或儒学, 是以“仁”为核心和“人为贵”的思想体系, 是中国最为重要的传统文化, 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其他国家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3.1 儒家思想为高职德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儒家思想内容丰富, 博大精深,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它汇聚了人类智慧的结晶, 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举止, 渗透到人的灵魂深处, 化为民族的血肉, 铸造伟大的民族精神, 也为我们今天的高职德育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1) 儒家思想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是贯穿于中国儒家传统道德的一条主线。孔子曰:“志士仁人, 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身以成仁。”由此造就了历史上无数为国家为民族勇于献身的仁人志士。从汉朝苏武的“持节牧羊”到宋朝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从明朝张居正的“苟利社稷, 生死以之”到近代梁启超的“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等等, 都表现出了高度的爱国情感。把儒家思想的这些内容运用于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之中, 能让他们产生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科学的人生观, 立志投身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去。
(2) 儒家和谐统一的思想。和谐有序、和谐统一是儒家追求的目标。《中庸》说:“致中和, 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意思是:如果达到中和的境界, 天下万物各得其所、生化不已, 就能实现自己、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儒家思想以“仁”为本, 仁的根本精神是爱人利他, 通过爱人而达到社会和谐统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崇尚“天人合一”, 追求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一致。儒家的和谐思想具有跨越时代的积极意义, 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灵魂, 也成为了现在高职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 为我们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的校园文化指明了方向。
(3) 儒家诚实守信的道德准则。儒家认为诚信是做人最起码的道德准则, 是个人实现其修齐治平理想人格的基本前提。孔子说:“信则人任焉。”“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孟子认为“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 宋代理学大师程颐说“相比之道, 以诚信为本”。儒家把诚信看作是正常的社会次序赖以建立、维持的根本, 儒家讲求诚信的美德对为人、为政和交友具有积极意义, 它是任何一个社会、民族和国家都不可缺少的。儒家的这些思想为我们当前加强大学生乃至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 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4) 儒家的人本思想。人本思想是儒家传统思想的核心, 儒家对人的地位非常重视, 它既肯定了人的可塑性、人的性本善, 也肯定了人在宇宙中的中心地位。“天地之间人为贵”“天生万物, 唯人为贵, 吾既得为人, 是一乐也”, 把人的地位上升到了与天、地合一的高度。儒家重视人的发展和完善, 强调人的价值, 发挥人的潜能, 发展人的个性, 提倡“德行优先”, “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治理国家应“富民为本”。儒家思想对人的本质以及对人的地位的肯定, 对我们在德育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有着重要的意义。只有做到以人为本, 才能尊重人、培养人、塑造人, 才能培养出具有自主意识与创新能力的新人, 社会才能持续健康发展。
(5) 儒家荣辱观。荣辱观是儒家伦理道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孔子曰:“君子之耻, 莫过于言而无实, 事而无理。”孟子指出:“人不可以无耻, 无耻之耻, 无耻矣”;“羞恶之心, 义之端也”;“无羞恶之心, 非人也”。荀子提出“好荣恶辱, 好利恶害, 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 而“争饮食, 无廉耻, 不知是非, 不辟死伤, 不畏众强, 牟牟然惟利饮食之见, 是狗彘之勇也”。当代“荣辱观”的提出, 既有当务之急的社会背景, 也有传统文化中荣辱观的深厚基础。学习儒家荣辱观对当代大学生深入理解“八荣八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除此之外, 儒家的道德气节对唤醒我们的时代精神, 稳固我们的道德根基具有积极的作用。“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与道德意志;“乐民之乐也, 民也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 民也忧其忧, 乐以天下, 忧以天下”的社会责任;“弟子入则孝, 出则弟, 谨而言, 泛爱众, 而亲仁, 行有余力, 则以学问”[2]的处世原则;“富与贵, 是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道得之, 不处也, 贫与贱, 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 不去也”的气节操守;“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的君子风范;“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3]的修养实践等等, 都是儒家道德传统中优秀的部分, 在今天的社会中更显得珍贵。
当前, 社会文化呈现多元化趋势, 同时在网络文化与市场经济的刺激下, 文化呈现出浮躁气息, 一些腐朽残次的文化产品不断出现并获得了一些80、90后的追捧。主流的道德思想被忽视与批评, 德育灌输给学生的知识没有内化为内在的道德准则, 同时也没有转化为外在的道德行为。在多元化的道德观点面前, 年轻一代的道德判断与选择能力差, 无法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在这种多元化的背景下, 我们更需要加强对儒家道德思想精华的弘扬。
3.2 儒家的德育方法为高职德育教学提供了极好的借鉴
儒家主张把道德主体自身的修养作为实现道德的唯一途径。孔子讲“修身”, 就是为了“成己”, 就是指主体自身的道德完善与发展。“见贤思齐, 见不贤而内自省”, “吾日三省吾身”。“修身”不是别人的强迫, 而是主体的自觉行动, 突出了主体的独立性、内在性, 强调道德发展是一种主体道德内在的提高与完善的过程。在孔子看来, 实践是实现道德的必然途径。子曰:“君子耻于言而过其行”, “讷于言而敏于行”, “听其言而观其行”, “言必信, 行必果”都是提醒人们要重视道德体验与实践。儒家提出了很多具体的德育方法。如: (1) 灌输法, 《诗》、《书》、《礼》、《易》、《春秋》、《论语》、《孟子》等书的普及读本, 以通俗易懂的故事、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传播伦理思想。由于这些读本以生活故事为背景, 人们印象深刻, 容易背诵, 因而至今在民间大量流传, 达到了普及伦理思想的目的。 (2) 启发法,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论语》通篇都是为学生排忧解难的答问录, 循循善诱, 是启发式教育的经典教材。 (3) 自省法, “吾日三省乎吾身”。儒家强调“慎独”, 认为这是道德修养的极高境界。 (4) 示范法, “己欲立而立人”“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5) 美育法, “智者乐山, 仁者乐水。” (6) 实践法, 儒家强调学以致用,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这些方法仍是值得我们今天的高职德育借鉴的重要方法。
4 加强儒家思想教育的主要途径
4.1 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儒家思想
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到儒家思想对个人、民族、国家的积极意义以及继承和发展的必要性, 也就是要解决学生对儒家思想的态度问题。我们要通过各种形式与渠道营造一定的氛围, 通过一定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儒家思想的教育, 通过分析当前社会存在的一些负面影响以及我国道德建设的现状与原因, 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继承和发展儒家思想对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通过分析社会、个人存在的道德问题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引导学生理解儒家思想对解决个体道德问题的积极意义;通过儒家思想与其他思潮的对比分析, 让学生了解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当学生能够从儒家思想中发现其积极的成分, 意识到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以及其现代意义的时候, 他们才能对儒家思想产生积极的态度。高职院校可通过开设儒家道德思想的选修课、儒家国学论坛, 引导学生观看《百家讲坛》之类的节目等方式, 逐步激发学生对儒家思想的兴趣。
儒家思想是建立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之中的思想体系, 由于历史的局限性, 也有一些糟粕存在。同时, 即使是一些精华的部分, 如果不和时代的要求结合起来, 不去解决时代问题, 这些精华对于社会来讲也是无意义的。所以, 要使学生学会正确看待儒家思想, 吸取儒家的精华, 在批评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要在学习中把儒家思想与外来的文化相互对比吸收, 要与当代大学生的道德问题、市场经济问题与社会发展问题结合起来, 融合起来进行, 才能做到古为今用。
4.2 改进对儒家优秀文化传统思想的宣传教育方法
儒家思想的传播, 要用好高职院校德育工作这个现成的平台。通过德育课堂、德育活动等形式, 渗透儒家思想。例如, 可以把《论语》等作为选修课程纳入教材体系中, 或者在课程讲授中渗透儒家思想的内容。在德育活动中, 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各种国学研究与讨论活动, 例如:国学著作阅读活动、参观儒家历史遗迹活动、关注一些儒家学说的论坛活动等等。凭借儒家道德思想的博大精深, 一般参与的学生都会被儒家思想吸引与震撼, 这样的效果是不错的。另外, 学生自治社团的建设中, 可以让一些对儒家思想有兴趣的学生组织社团, 在校园开展社团活动与展示, 营造学校的儒家学说氛围和国学氛围等。
4.3 注重儒家优秀文化传统思想的运用与实践
高职院校要注重养成教育。学习儒家优秀道德思想的目的不是为了形成一些对儒家的基本看法, 其真正的目的在于改变大学生在道德实践中的表现, 所以, 德育工作者要学会把儒家的优秀道德思想转化为道德的具体行为标准,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渗透进去, 让学生形成道德践行的习惯。例如举行“帮父母洗一次脚”活动, 让学生践行儒家家庭美德中的“孝”。我们还可以通过举办德育体验活动、讨论活动等, 让学生去践行儒家道德思想, 进行道德剖析与辩论, 澄清道德迷茫问题。
4.4 注重学生道德行为能力的培养
孔子特别重视道德践行, 他常用道德行动来衡量道德水准, 同时强调心灵与行动的一致。《说苑·尊贤记》中说:“夫取人之术也, 观其言而察其行, 夫言者所以抒其匈而发其情者也, 能行之士必能言之, 是故先观其言而揆其行, 夫以言揆其行, 虽有奸轨之人, 无以逃其情矣。”孟子的“诚”就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 如果只有行为而内心并不情愿, 是不“诚”, 但是没有道德的行动则根本上就没有道德可言, 更是不“诚”。从现状可以看出:今天的大学生已经具有道德的正确判断, 也有道德的行为动机, 但是在道德事件面前, 大多数学生竟不能实施道德的行动, 而在道德事件结束后具有不同的懊恼感。要培养学生的道德行动的能力, 关键是要加强学生道德行为的体验与训练。例如“挺身而出”的行为能力。很多学生在现实面前难以“挺身而出”的原因, 要么是“观望”, 缺少主体独立意识以及足够的思想动力, 这需要进一步感化与训练;要么是缺少道德习惯, 这也需要加强训练。在德育中, 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 并结合日常生活实际不失时机地让学生进行道德实践, 从小处开始, 逐步展开道德行为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岱年.张岱年全集 (5) [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6.
[2]黄怀信.论语汇编集释[G].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
3.儒家德育思想 篇三
面对现代幼儿德育的缺失,我们可以从传承了2000多年的中国主流传统思想——儒家德育思想中去汲取经验与养分。孔子,儒家思想的创始人,被敬称为万世师表。他的教学理念中,伦理道德教育是先于文教,被放在首要位置的。在儒家德育思想中,“学者为己”“知行合一”“孝悌之道”等观念值得现代幼儿德育借鉴和学习。
一、学者为己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这句话的大意是,古代的人“学”的目的是为了自我的完善,成就一个道德高尚的自我;而当今的人“学”是为了迎合他人,获取称赞。这句话代表了孔子“己”为先的教育理念。孔子编撰的《礼记·大学》中也明确地提出了要先“修身、齐家”,而后才能“治国、平天下”。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教育观主张学“为己”,体现了儒家教育观对主体的重视以及在其道德教育方面关注个体道德建立的价值取向。
因此,教师与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树立“学者为己”的思想,让孩子形成明确的主体意识,并且对自身有道德方面的要求与考量。这样,既有助于孩子自尊与健全个性的形成,在人际交往中知道如何恰当地与人相处、共情,又可以帮助孩子形成自我约束与自我反省的机制。
二、知行合一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也是儒家思想的传承者王阳明曾提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合一”即是认知与行动的统一,认知与行动在学习的过程中是缺一不可的。要实现“知行合一”就需要对孩子从听见、看到、做过三个层次进行引导。首先,教师可以进行诵读教学、讲授教学等,这样,从“听”的角度完成了德育思想的灌输。其次,要让幼儿看到,即“榜样”教学。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或者是用影像、图片等资料进行辅助教学,让孩子们将听到的内容转化为更加直观的印象,这样就加深了孩子们对于德育观念的理解。最后,要注重孩子实践体验的深刻性,倡导从“观念”到“行为”的转化,让孩子亲身地实践,或者模拟场景进行角色扮演,就能获得真切感知。孩子做过尝试,就能融入其中,就能够有深切的体会。由于幼儿自身的特殊性,幼儿德育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校内,家长的教育对幼儿也有重要的影响。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也应该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将德育融入生活。这样,校内校外结合,理论与实际结合,潜移默化地润物细无声,为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较高的道德执行力,树立高尚的道德品质打下基础。
三、孝悌之道
“礼”在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以礼见仁,通过礼可见出人的性情与道德。孔子特别看重“孝悌”为主要内容的伦理道德教育。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孝”指的是孝敬父母,“悌”指的是兄弟之间友爱和睦相处。在孔子看来,“孝悌”是最基础也应该是最重要的道德教育内容,只有建立了孝悌的观念,才能够学习到其他的道德观念。根据“知行合一”与“校内校外结合”的原则,在校内,教师应该给幼儿灌输“尊老爱幼”的观念。在课堂中设置特殊的情境,如让孩子在公车上扮演给行动不便的老人让座的角色,跟孩子们一起表演《孔融让梨》的故事等,这种情境教学直观、简单,使得“孝悌”这样抽象的概念转变成实际的行动,存在于孩子的生活中。在家中,家长也应该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如在餐桌上礼让老人,在家发起为长辈洗脚的活动,言传身教,营造一个和谐、和睦的家庭氛围。这样,“孝悌”观念就能够深深地扎根于孩子的心中。
现代幼儿德育集中关注的是幼儿的伦理道德教育,其中包括两个关键的部分,一是独立人格的建立,二是道德品质的培养。由于幼儿德育的实施具有连续性和复杂性,建立幼儿独立人格和培养高尚道德品质需要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同时也需要家长积极地参与到幼儿德育中。通过借鉴传统儒家德育观中“学者为己”的思想,树立起孩子的自我意识,进行良好的情感教育,帮助其建立独立人格。同时,也要坚持“知行合一”的观念,让孩子从认知上对高尚道德有深刻的体会,从行动上有相应的道德执行。儒家传统德育观对于现代幼儿德育有着深远的启示与影响,我们应该重视并进行正确的幼儿德育,使孩子终生受益。
4.儒家思想家及其主要思想解读 篇四
一、孔、孟政治思想的相同点:
孔子是儒家是想的开创人,孟子是孔子的继承和发展者,所以孔子与孟子的政治思想从本质上讲是一致的,都主张“仁”的思想,其具体表现在:
(一)、孔子、孟子政治思想基础是一致的,主要从“仁、爱、善”角度思考问题。
孔孟都主张“仁者爱人,人恒爱之”。也就是说,他们二人不约而同的认为“仁”对一个人的情操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他们认为:一个人只要具备了自身的“仁”,才能靠这种魅力影响和感化他人,也才能凭此效力于社会奉献于他人,否则“为人者难成君子,为王者难得天下矣”。
翻开《论语》,我们不难发现孔子在很多场合和自己的学生说教时都会涉及到“仁”的理念。比如说,他曾针对对自贡提出的什么是“仁”时回答说“夫人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尔达人。能近去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在回答曾子提出的问题“仁以为己任”时,孔子解释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这就是说,为了实现所谓的“仁”,人们可以赴汤蹈火义无反顾。由此可见,孔子理解“仁”就是爱人,同情人,舍身处地的体贴人。
翻开《孟子-离娄》一文,孟子就明确提出了“君子所以易于仁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之。爱人者,人常爱之。敬人者,人常敬之。”显而易见在这里分明强调了“仁”对一个人的情操培养的重要性。
孟子提出“性善论”从“人性本善”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孔子直接说过一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从这句话看不出从皆有的那个“相近的”“天生”的人性是善还是恶,但加上他实际上认定了仁是每个人天生就有的品性,而仁的本质规定就是“爱人”,所以他心中本有“人性本善”的意思事实未予说明而已。
所以说,孔子与孟子都是从“仁、爱、善”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的,其思想基础是一致的。
(二)、孔子与孟子政治思想的基本精神理念是一致的,主张“仁治”和“法治”。
孔子主张“德治”即“为政以德”。孔子的政治思想中揭示了一个基本原则,即为人君者当以德治国,为政与为德是根本分不开的。他说:“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上之风必偃。”①孔子主张的“礼治”与“德治”并无不同,如“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统治者,领导者要重德轻政即要通过自身为榜样作用和对人民实行道德教化来引导人民。其德治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以惠民的方式巩固统治权,要求“为政者正身”他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②其要求“正身”的思想最终是为了达到“德治”的效果。孔子考虑政治问题基本精神理念就是“德治”思想。
孟子的政治思想是典型的“德治主义”,故而和孔子政治主张完全一致。他们两人的政治思想都是道德的延伸,都想使政治手段和目的都是以道德为依归,而他们的道理思想又几乎是完全相同的。
孟子的思想来源于孔子,他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其“仁政”思想的基本精神理念与孔子相同即用“仁政”、“德治”,来教化人民,用道德理念使人们懂得“孝、悌、忠、信”的道理。比如他提出的“制民恒产”、“勿夺农时”、“省刑罚,薄税敛”等,看到了人民遭受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压迫的苦难,企图采用这些措施来缓和阶级矛盾,以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这些都是他“德治”的表现。
所以说,孔子与孟子的政治思想基本精神理念是一致的,都主张“德治”。
(三)、孔子与孟子政治思想中的基本方法也是一致的。
1、都主张通过“教化”的手段来治民,强调“重教化”。
孔子主张:“善政者不如善教者得民也,善政者民畏之,善教者民爱之,善政者得民财,善教者得民心,上无礼,下无教,赋民兴,丧无日也。”突出强调“教化”人民对于君主得民心以及国家兴衰的重要性。而孟子也曾提出过“不教而使民,谓之殃民,不容于尧舜之世。”“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孟子提出的“教化”的方法主要是“谨详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而孔子则提出“对百姓,教以人伦”则“父子亲,君臣义,夫妇别,长幼序,朋友信”。
2、都强调“富民”政策。
孔子的“德治”主张中提出了“实行平均主义”的政策。孔子说:“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③孔子试图通过平均主义政策尽可能缩小个体农民之间的贫富差距。这种平均的目的是使民众能够达到共同富裕。《论语-颜渊》谈到:“自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虽然这种平均在当时生产力极为不发达的时代不可能“平均富”,但也体现了孔子“富民”政策的一方面。
而孟子的“仁政”主张主要就是着眼于社会经济政策上,其主要目的在于说服各国的统治者都能够不与民争利。主张“制民恒产”“不勿农时”其目的都是使人民得利而富起来。孟子也提出过“达则兼济天下”使“民富”“君才无忧”“国才强”。
3、都主张“德、理”并用,以“刑”为辅助“道之以德,刑之以理”。
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就是说,用政令和刑罚这些办法进行统治,只能惩罚于事后,即使可以一时避免犯上作乱的事情继续发展,但并没有使人们认识到这类事件的罪恶最终有一天还会发生。如果运用礼治德化和政令刑罚相辅而行的礼治德化的两手办法,也成为以后历代统治者一贯使用的统治手法。孟子的“仁政”学说在政治上主张“以德服人”的办法。孟子说:“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也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反对暴力,主张以仁义说教的感化政策。他一方面主张“以德服人为主”,但又提出“徒善不足以为政”的观点。应该加之以必要的刑罚,“徒法不能以自行”所以要“德、刑”结合,以“德为主,刑为辅”的政策。
4、孔子与孟子政治思想的出发点是一致的,即要“救世”拯救当时社会,解决社会问题。孔子随为鲁人,但却有拯救天下之志。孔子所处的时代正是诸侯争霸局面愈演愈烈的时代。孔子多年游历在各国之间,希望自己的思想能被统治者接受,挽救纷争,缓和阶级矛盾,使社会稳定。但是由于孔子的思想过于柔和,是纷争不断的春秋时期,并没有起到“救世”的作用。同样,孟子继承孔子的思想,提出多项“仁政”“王道”的具体措施。比如说:“制民恒产”,“不违农时”“为政以德”“德刑并用”等等。但是这些思想措施如果放在一个阶级矛盾比较缓和的社会,相对稳定的时代,会促进社会经济与人的的发展。但很显然,春秋战国时期战乱不断,孟子又推崇反战的思想,不能解决实质的社会问题,知道法家思想的形成,才真正的结束了纷争完成了统一。但是,不管结果如何,孔子与孟子的政治思想出发点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的。
二、孔子与孟子政治思想的不同点:
(一)、孔子的政治思想简单、原始,而孟子的政治思想是对孔子政治思想的展开,相对较 详细、具体也更为复杂。
比如说,前面提到的“性相近,习相远”是孔子所提出的,这里的“性”是指人性本 为“仁、善”,但孔子却没有系统的提出“性善论”观点也比较抽象。但是后来孟子则明确 具体的阐述了“性善论”,认为人的本性为善。考虑问题也要从“仁、爱、善”的角度去看。同时孟子的政治思想也较为复杂,他的观点中包含了一定的唯心主义成分,但主要以唯 物主义成分居多。《孟子》一书中反映出来的关于认识论的简介,包括着许多朴素唯物主义 思想。比如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夫乱 其所为”体现了可观世界自身规律不能违背。
(二)、和孔子政治思想相比较,孟子的政治思想具有更强的人民性。
孟子站在劳动人民得立场上,是为群众着想的。孟子的政治思想史建立在“民”的基础 之上的。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④提出了“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的政治行 为观。这体现了“圣人无常心,以百姓的心为心”的科学的政治思想。孟子对齐宣王说:“君 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全码,则臣视君为过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 臣视君如蔻稚。”⑤ 孔子的政治思想中,虽然有平均主义政策和富民政策,也是“民本”的,但没有没有孟 子的鲜明和具体。我们也可以认为,但是孟子的这种思想应当说是民主政治思想的发端。
(三)、孟子政治思想比孔子的更具革命性和进步性。孟子的政治思想具有很强的战斗性。面对黑暗政治,孔子采取了退让的方法,孟子则与 孔子恰恰相反,他鼓励人民起来造黑暗政治的反,杀掉厉王,纣王这样的暴君不算“弑君”。她们恣意吞噬人民得血汗,已经成了披着君王外衣的食人野兽了,人民不打到他,他就要吃 掉人们。孟子说:“杀掉那暴君,安慰那百姓,好像及时雨从天而降,百姓们非常高兴。”而 孔子的“尊君”思想中是断然不会提到这些具有进步意义的思想的,缺乏革命战斗性,一味 的“克己复礼”没有进步意义。
(四)、孔子与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概念不同,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为“礼”,而孟子政治 思想的核心为“义”。
我们从《论语》中可以看出,孔子花了大量的篇幅所要阐述的是一个“礼”字。“克己复礼”主张的是民众向上级的绝对服从和尊敬。孟子则反其道而行之,把主次掉了个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从这个方面看,孔孟区别很大。孔子在论祭祀时,讲究必须恭恭敬敬,记得又一次自贡祭祀时心痛养遭到孔子的批评,他说“你心疼你的羊,我心疼我的礼”。他的“君本思想”和“臣本位”,都是为礼服务的,是以礼的方式来维持一种秩序。他的“正名”思想,也是要求恢复“周礼”,按“周礼”来律自己。孔子从对父兄的爱出发,扩展为对百姓、朋友、夫妇、乡党之爱等等进而扩展为“仁者爱人”都是他对“礼”的一种要求。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一个“义”字。孟子认为人只有在逆境中奋斗,才能激发出强烈的进取精神。人只有在忧患中才能生存,贪图安乐就必然会导致灭亡。孟子非常重视任何修养,他认为人生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正义”。为了“正义”可以舍去生命,即他说的“舍生取义”。孟子主张“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若“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不听,则易位”。
由此可见,孔子要把人们的思想行为局限在“礼”的权限范围内,不让人们对统治阶级有丝毫的反叛;而孟子主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也。”也就是说孟子主张人要有个性,不能畏首畏尾,惟命是从。
孔孟之道是中国古代长达两千多年封建统治者所竭力提倡的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文化思想。孔孟两人作为儒家俩个代表,其思想具有上承下接的联系。孟子作为孔子直系孙子的弟子,把孔子的思想更加的发扬和继承。他们思想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仁政”的代表,但孟子教孔子的思想更为先进,具体和复杂。在一些具体的政治思想方法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我们在学习孔子与孟子的政治思想的时候,必须认真把握他们政治思想的异同。
(二)孟子与荀子思想的异同
相同点:都教育人要为善,都继承了孔子的“仁”的思想 不同点是孔子中心思想为“仁”,孟子中心思想为“义”,荀子继二人后提出“礼”。
二人继承了孔子的“仁”的思想。
孟子主张“仁政”,荀子主张“仁义”和”王道”。两人都强调了百姓的作用。
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提出“君者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亦则覆舟”。孟子和荀子思想的不同(异):
首先表现在孟子提出了“性善说”,而荀子提出了“性恶说”,前者从性善论出发,大大的深化了孔子的修己,按人学说,如存心养性,反身而成,养浩然之气.而荀子站在儒家的立场上广泛的吸收先秦道法名阴阳等学派的思想成果,他吸收了道家的天道自然无为自然观“天行有常,部位尧存,不为桀亡”.孟子和荀子在王道上具有相同点,但是荀子不象孟子那样强调统治者要启发民众的道德自觉,强调的是要以社会行为规范——礼约束民众,并且他并不排斥在治民中使用刑罚.孟子的性善是为修己提供人性根据,而性恶说则为修己时要约之以礼“提供人性根据.荀子将人的生理本能称为”性“,将人为的称为”伪“.孟子将人天生具备的向善要求和可以为善的能力称为”性“,孟子强调内在修养的重要性,而荀子强调外在环境的重要性.并且有些学说认为孟子是”传道之儒“的代表,而荀子是”传经之儒“的代表,但这种区别不是绝对的.孟子强调”天命“,主张”天人合一“;荀子强调天道自然,主张”天人之分“.孟子的”性善“和荀子的”性恶“,在最终目的上是殊途同归的,都是为了引导人们在道德上加强修养,成为君子乃至”圣人".荀子的思想更适合当时社会的发展,其弟子韩非和李斯都从于法家,这与荀子的思想部分并不反对刑罚是有一定影响的.孟子 性善论、天赋道德观念、承认有天命。认识论是反省内求,先天具有,荀子 性恶论、道德后天形成、反对天命。通过后天学习才能掌握,并用之,都从不同方面继承和发展孔子思想。孔子中心思想为“仁”,孟子中心思想为“义”,荀子继二人后提出“礼”
(三)孔子、孟子、墨子、荀子教育思想的异同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文化繁盛,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比如孔子、孟子、墨子、荀子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对中国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教育思想至今仍有深远的影响。
作为我过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孟子、墨子、荀子的教育思想有着很多的相似和相同之处:
首先,他们的教育对象绝大多数属于平民阶层,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教育模式,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其次,在他们的思想体系中都特别强调教育者的素质和教育方法,认为教育者的自身素质能够对受教育者产生很多的影响。
第三,都提倡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注重人的个性化发展,强调人的自身的特长。以上就是孔子、孟子、墨子、荀子在教育思想上的共同之处。
作为处于思想比较活跃、学术性比较强的时代的教育家来说,不同的人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是不尽相同的,他们都有着自己对教育的独特的看法和观点:
一、孔子作为中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有教无类、学思结合、因材施教、老实、谦虚、时常复习”等教育主张。孔子在《论语》中就讲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等教育思想,这些也就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其教育思想不仅对我国乃至世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儒家的另外一位代表人物、尊为“亚圣”孟子,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孔子的教育理念,但又提出了与不尽相同的观点。孟子的教育思想可分成教育者施教的方法和指导接受者学习时应有的基本态度两方面。
第一,人须受教育,近於禽兽。第二,教育内容在於明人伦。
第三,倘不注重教育,则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国家随时都可能会丧亡。
除此之外,孟子特别强调人伦教育,就是人与人之间应该如何相处,哪些是应该做的事。孟子在《滕文公上》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五伦使得人际关系有一个适当的方式来表达,社会因此而稳定发展,这就是教育的作用。
三、墨子作为墨家的创始人,在教育方面也有着独树一帜的思想理念。第一,墨子十分重视因材施教,注重人的个性的发展。
第二,特别强调言行的一致。认为学要落实到行,突出了墨子的实践观念。
第三,持积极的教育方法,主张“强说人”。认为儒家的“不扣则不鸣”的方法很消极,会错过教育时机。
四、荀子的教育思想:
第一,旬子认为教师的工作是崇高而伟大的政治职业,只有儒者和君子圣人来承担;教师是以礼义来教化士农工商的职业政治文化工作者。因此,他特别强调教师的地位与作用。第二,旬子十分强调教师的尊严,以为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
第三,荀子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具有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表现为教师对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选择与采用的决定作用。
荀子的教育观不是无源之水,其理论基础就是《荀子》中阐述的以“性恶论”为基础的人性论学说”。《荀子 儒效》)从荀子的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荀子所说的教育就是以“善”去教导人,倡导人,使之向善,向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方面转化。
对于教育的观点,我有自己一下浅薄的看法,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教人如何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价值,从而提高民族素质,促进社会发展。孔子被称为我国古代教育第一人,其创立的儒家学派更是成为了我国古代封建社会思想的主流,其教育思想也成为了我国教育思想发展的主流,在我国乃至世界都享有盛誉。孟子、荀子、的教育思想是对孔子的继承和发展,完善了儒家教育思想,使之成为完整的体系,对我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许多观点对现代教育仍有启示作用。当然,墨子的教育思想也有很多的借鉴之处。研究孔子、孟子、墨子、荀子的教育思想不仅在教育思想史上有重大意义,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方面也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虽然如此,作为现代的教育,已经与古代的教育有着天壤之别,所以我们在借鉴的同时要有所摒弃,吸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到古为今用,古今结合,推动我国教育事业不断的迈上新的台阶。
(五)老子和庄子政治思想异同
一、老子的政治思想概述
(一)小国寡民
老子对他理想中的社会描述道:“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徒。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基于这样的认识,老子否认人类社会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积累起来的一切文明成果。在老子的思想学说中,人类群体生活所必须的伦理道德、礼仪制度都是没有意义的。“小国寡民”是老子经过感悟、体验和总结而升华出的一种具有浓厚道德色彩的乌托邦。
(二)无为而治
在政治方式上,老子的主张是无为而治。在老子看来,无为是最高境界,他说:“为学日益,为益日损。损只又损,以至与无为。无为则无不为。”在老子看来,“道”是人类社会最理想的状态,而无为正是达到道的境界的最直接的途径。无为政治也是最符合道的原则的政治.由上所述,其“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也是被后世统治者采纳,在汉初达到鼎盛时期,“文景之治”的盛况与其实行的“与民休息,无为而治”是分不开的。而《道德经》和老子道家思想对中国思想的影响和发展作用是巨大的,以至于形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儒道互补。
二、庄子的政治思想概述
庄子在政治思想上,继承并且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在人类生存方式上主张返朴归真,在个性上主张逍遥,本性自足,在存在论上主张万物一体。
(一)逍遥游——政治自由
游世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庄子思想的核心,而《逍遥游》可以说是《庄子》的总论。逍遥者,象征无所拘碍之自得自由的状态。
他认为民靠其常性生活,而不受外表的干涉,就是过上了很自由的生活,也就是逍遥游。他在《马蹄篇》中说:“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一而不党,命曰天放。”“天放”,是自然而放任的意思,亦即是极端自由的意思。他认为人民一切的不幸,是来自政治的干涉。他在谈到政治时,攻击仁义的不足,一方面认为仁义不是人之本性;另一方面,认为就算是最好的干涉也不如不干涉。
游世思想的核心意识是“不认真”或者叫做“放弃认真”。不认真的看待现实社会的一切,以此把个人从社会生活的黑暗压力中解救出来。
(二)窃国者诸侯——社会批判
庄子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是他不同与老子的独特之处。“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天下平而无故矣!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彼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 可以看出,庄子认为“君乎牧乎”这样的统治制度不过是愚者的固陋之见,仁义不过是诸侯用来窃国的工具。庄子批判的对象之一是为世上所称道的圣人。春秋战国时期很多思想家认为,历史是由圣人所创造的,人民是由圣贤教化的,礼仪制度是由圣人所制定的。但是庄子却反其道而行之。他认为世人所称道的圣人,实际上不足以为圣。
庄子批判的另一个对象是现实社会的伦理道德。庄子认为,所谓的伦理规范,都是与真正的“天道人德”相违背的。仁、义、礼、智这些伦理规范的出现,实际上是道德衰败的结果,道德愈是败坏,礼仪规范也愈是隆盛。为世人多所称赞的名分与知识,正是使人类社会的道德衰败的凶器,名与知不仅不能使人的道德良善,反而却只能使道德愈加败坏。
老庄道家哲学是智慧之学,它以“道”为最高的准则,连缀于自然、社会、生活各方面之中,内涵博大精深,蕴含着深刻的人文精神。老庄思想以“道”为原则和依据,对现实社会政治生活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严厉的批判,主张“无为而治”,建构“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彰显了未来社会的生活图景;老庄“天人合一”的理念,蕴含着深刻的生态智慧,启发我们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政治思想上与儒家讲礼治、法家讲法治不同,道家主张“无为而治”。以“无为而治”为核心,道家提出了自己系统而深刻的政治伦理理论。和谐社会的构建,从根本上说,就是能否化解各种社会利益矛盾,使整个社会及其生活体系走向和谐发展。道家政治伦理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六)庄子的人生哲学思想 老子追求清静无为,庄子追求随心所欲。
庄子直接继承了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他把道的理论引申到人生方面,多方面地思考了人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庄子认为,人的生命异常短促,在短促的生命过程中,又会受到各种社会事物的束缚和伤害。特别是在庄子生活的时代,残暴的统治者使人民大量地受刑和死亡:“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杨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庄子·在宥》)。他思考如何在苦难的现实中安顿这短促的人生,寻觅着一条通向精神解脱之路。为此,他提出了下列主张: 第一是提倡率情任性的自然人生。第二是奉行全性保真的贵生主义。
第三是采取安命与齐物的人生态度。第四是追求超脱与自由的精神境界。
儒家的自我道德修养
由于道德上的心理依靠在儒家的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道德规范与人的内在心理欲求的统一使得儒家强调道德自律,从而极大地突出了个体的人格价值及其所负的道德责任和历史使命。为着达到道德的自律,个体的自我道德修养至关重要。所以儒家道德教育思想十分重视自我道德修养。自我道德修养的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立志。“志”就是“心之所之(止)”,立志即确立目的和理想,使个体有明确的努力方向,以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孔子非常重视立志的作用,正如他所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应当使自己分清善恶,要“好仁”、“恶不仁”,应“志于道”,所谓“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做到“行已有耻”(《论语·子路》),如果“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总之,“苟志于道,无恶也”(《论语·里仁》)。孟子与孔子一样重视立志。他认为首先应“尚志”,就是要“居仁由义”(《孟子·尽心上》)。在孟子看来,一个人能以“仁义”为志,就能分辩善恶,认清应为与不应为之事,“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下》)。一个人既立志为善,就应当以不能行善为可耻,羞耻之心愈强,积极的为善勇气愈增,“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孟子在强调立志的同时,还进一步阐述了他的“养气”说:“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持其志,无暴其气。……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
第二,内省。内省是孔子提出的一个重要的自我道德修养方法。他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内省实际上是道德上的一种主观积极的思想活动,能对人产生重要的心理作用,“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孔子认为人应当随时“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内省也”(《论语·里仁》),“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如果能够宽于责人,严于责已,就能避免与别人发生怨恨,在人与人发生矛盾时,应“求诸己”,从自己身上找根源。孟子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忠恕”思想,他认为一个人如果碰到别人以不合理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时候,要“自反”,做到“反求诸己”。他说:“爱人不亲,反其全;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孟子·离娄上》)。自省的目的在根本上是要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礼记》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慎独”的修养方法。《中庸》指出:“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独”的方法强调的是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人能够独善其身,不做任何不道德的事。这种“慎独”的方法无疑将孔子以来的自省主张推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
第三,力行。在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中,立志和力行是密不可分的。他非常强调行,说:“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论语·里仁》)。他要求人慎言敏行,少说多做,“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论语·宪问》)。在力行中,孔子特别强调言行一致的重要性,认为:“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要求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第四,改过迁善。改过迁善是儒家自我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孔子要求人能够正视自己的过失,有改过迁善的勇气。他说:“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他所重视的不是人不犯过,而是有了过错之后能否改正,并且不重复自己的过失,即“不二过”。他还要求人能够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论语·子罕》),对于他人正确的意见,应认真听取,并加以改正。孟子则继承了孔子改过迁善的思想,主张“闻过则喜”、“见善则迁”。他赞赏子路和夏禹的做法,说:“子路,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孟子·公孙丑上》)。他认为一个人能够不固执己见,舍己从人,就能乐取于人以为善,就能日迁于善。人只有通过改过迁善,才能成为道德高尚之人。
道德教育作为个体品德的自我建构过程,离不开个体自我道德修养。古代儒家所强调的自我道德修养方法,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真知灼见。儒家道德修养的目标
1.完善人性的追求——止于至善
2.完满人格的目标——圣人君子
3.道德修养的最高价值目标——仁 1.存养立志
在儒家看来,道德修养就是保持人的本心。只要努力修养就可以存其本性之善,并可达到更加完满的善的境界。因此,儒家道德修养特别重视立志。立志就是确立目标,使个体有明确的努力方向,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持其志,无暴其气……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儒家道德修养观倡导人们所立的志就是其道德修养所要达到的目标,即最终实现理想人格,达到理想的道德境界。2.自省忠恕
自省是儒家道德修养最根本、最重要的修养方法。孔子最先提出内省,并把能否坚持这样做看作是区别君子与小人的主要标志,“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孔门大弟子曾参关于自省有一段著名的论述:“吾一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已。”儒家认为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圣人,而最切近、最根本的方法就是从自己做起。
由反省自己进而推己及人,忠恕是儒家道德修养中用于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和方法。子贡问孔子:“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的回答:“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在《论语· 雍也篇》中还说过:“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这里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相似的含义,两句结合起来理解,则互为补充,更加严密而完善,可作为忠恕的内涵和解释及其要求。2000多年来,忠恕一直是儒家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也是很重要的修养方法,并且至今对于人际关系的正确处理仍有实际的指导意义。3.克己慎独
关于克己,孔子有一句名言:“克己复礼为仁。”意思是说,每个人都应克制自己不正当的欲望、冲动情绪和不正确的言行,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即礼的规定,使自己的视、听、言、行都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所以,克己是指自我克制、自我约束能力的培养。儒家认为只要每个人都能够按礼的要求来克制、约束自己,就可以使人人成为君子,全社会也就可以弘扬仁道,实现理想的大同世界。所谓“慎独”,《中庸》说:“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君子对自己独自处事时都要特别慎重,要凭良心行事,也就是要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可见,慎独是对个人内心深处比较隐蔽的意识、情绪进行约束和自律的一种修养方式。它是在自省和克己的基础上,为使自我修养达到更高境界而提出的一种修养方式,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这种境界是在没有任何外在监督下完全自觉去履行道德义务,表现出行为者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4.躬行践履
儒家所主张的自我修养,在强调自我思想改造的同时,还非常强调身体力行,躬行践履,通过实践在严酷的环境中锻炼成长,从而完善自己的人格,即要求主体要做到言而有信、知行统一。如孔子就明确主张要“听其言而观其行”,他告诫学生,衡量人的品德不能只听其言论,而应看其实际行动,要求学生要做到言行一致,“言必信,行必果”。孟子则进一步指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对于道德的修养不仅要身体力行,还要能自觉地接受各种严酷环境的磨练和艰难挫折的考验。这样才可获得卓越的才能,形成完善的人格,达到崇高的道德境界。孟子的这一思想被儒家学者作为自我修养的座右铭,并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5.儒家思想精髓总结 篇五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的精华,在经历了几千年的时代变迁后的今天仍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学习了儒家思想后,我有了很多的体会及想法。
学习了儒家思想,深深地体会到“仁”的核心,“仁”字虽然简单,所含的意蕴却是深刻的,在这个社会里,如果每个人都能心怀着一个“仁”字,那些大义不道,烧强掠夺,不孝不敬等不良行为也就不会发生,人们的生活也会变得更美好,社会也会更加和谐,这令我想起了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我认为,“世外桃源”就是一个充满“仁爱”的世界,在这个充满仁爱的世界里,人与人互相尊重,互爱互助,生活得非常和谐美好。而我又认为,儒家思想不仅是提倡用“仁”对人,还提倡用“仁”来对待自然,心怀“仁爱”的人是懂得与自然和睦相处的,而不是因为自己的一己私利破坏自然。儒家思想提倡的“仁”是需要我们好好学习思考的,获得“仁爱”之心,最重要的是自己有那种想要达到“仁”的决心,就像孔子说的:“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学习儒家思想,习得了进取的人生态度。人生活在世界上,有进取心和能够独立自主是很重要的,一个人要有进取心才能够不断地取得进步,从而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仔细想想,我觉得作为一名大学生,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很重要的。因而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必须要培养自己的进取心,不断地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儒家思想还提出了很多怎样与别人相处的问题,这让我受益匪浅。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信用问题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人在社会里生存,就要懂得怎样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最重要的还是要诚信。从小学到大学,老师强调得最多的就是做人要讲信用,只有讲信用的人才能得到大家的相信。但放眼当今社会,不讲信用却大有人在,翻开报纸,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那些不良商家为了一己私利而在商品里加入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或者制造假冒商品的新闻,这是商家们不讲信用的最典型的例子。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到诚实守信呢?学习儒家思想后,我总结了几点:首先,在作出承诺之前要好好想想自己的实际情况,看看自己有没有能力去兑现这个承诺。其次,做出了承诺以后就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兑现,不能轻易放弃。最后,如果尽了最大的努力后,承诺还是因为意外情况的发生而无法兑现,要及时向对方说清楚,请求对方原谅并且与他一起想办法。我觉得一个人若能做到这几点,那他便是个讲信用的人了。
同时,孔子讲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让我体会很深。在与人交往中,我们确实需要站在别人的角度想想,要懂得将心比心。把自己不喜欢的,厌恶的东西扔给别人的人是不礼貌的,同时也是自私的,这样的人是不会受到大家的欢迎的。在日常生活中,这句话总在时时地提醒着我要多点考虑别人的感受,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不要强加于人。
因为自己是个师范生,以后成为一个教师的.机率很大,而学习儒家思想能给我很多关于以后从事教育事业的感想。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儒家思想强调教师要以身作则,在学生面前树立好的榜样。一个做到以身作则的老师能得到学生的尊敬,同时也能对学生起着持久的积极影响。所以,现在我就必须要好好地充实自己,增强自己,不仅要知识扎实,丰富,还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心理修养。并且,在未来的教育事业中,要求学生做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
孔子说:“有教无类。”我想,作为一个教师,明白到这一点是很重要的。一个班的学生,有听话的,自然也有不听话的,有聪明的,也一定会有天资不是很好的,而当老师的就应该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因为学生不听话或天资不高而对他们漠不关心,忘记了每个学生都有接受平等教育的权利。
儒家思想强调德育,认为德育是教育的中心。这一点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是的,一个人连基本的道德素养都没有,那他再学习也没有什么积极的意义。所以倘若以后我真的成为一名教师,我一定不会忽视道德教育,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让我的学生不仅学到科学知识,还要学会如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6.儒家思想读后感 篇六
今日浅谈儒学,穷数年之学,答一师之命,粗笔陋言,不有所求,唯冀儒学与诸中国传统文化辉光永熠,历久弥新,则无愧于己,无愧于师,无愧于文化。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儒家思想读后感的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儒家思想读后感1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的精华,在经历了几千年的时代变迁后的今天仍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学习了儒家思想后,我有了很多的体会及想法。
学习了儒家思想,深深地体会到“仁”的核心,“仁”字虽然简单,所含的意蕴却是深刻的,在这个社会里,如果每个人都能心怀着一个“仁”字,那些大义不道,烧强掠夺,不孝不敬等不良行为也就不会发生,人们的生活也会变得更美好,社会也
会更加和谐,这令我想起了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我认为,“世外桃源”就是一个充满“仁爱”的世界,在这个充满仁爱的世界里,人与人互相尊重,互爱互助,生活得非常和谐美好。而我又认为,儒家思想不仅是提倡用“仁”对人,还提倡用“仁”来对待自然,心怀“仁爱”的人是懂得与自然和睦相处的,而不是因为自己的一己私利破坏自然。儒家思想提倡的“仁”是需要我们好好学习思考的,获得“仁爱”之心,最重要的是自己有那种想要达到“仁”的决心,就像孔子说的:“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学习儒家思想,习得了进取的人生态度。人生活在世界上,有进取心和能够独立自主是很重要的,一个人要有进取心才能够不断地取得进步,从而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仔细想想,我觉得作为一名大学生,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很重要的。因而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必须要培养自己的进取心,不断地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儒家思想还提出了很多怎样与别人相处的问题,这让我受益匪浅。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信用问题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人在社会里生存,就要懂得怎样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最重要的还是要诚信。从小学到大学,老师强调得最多的就是做人要讲信用,只有讲信用的人才能得到大家的相信。但放眼当今社会,不讲信用却大有人在,翻开报纸,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那些不良商家为了一己私利而在商品里加入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或者制造假冒商品的新闻,这是商家们不讲信用的最典型的例子。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到诚实守信呢?学习儒家思想后,我总结了几点:首先,在作出承诺之前要好好想想自己的实际情况,看看自己有没有能力去兑现这个承诺。其次,做出了承诺以后就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兑现,不能轻易放弃。最后,如果尽了最大的努力后,承诺还是因为意外情况的发生而无法兑现,要及时向对方说清楚,请求对方原谅并且与他一起想办法。我觉得一个人若能做到这几点,那他便是个讲信用的人了。
同时,孔子讲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让我体会很深。在与人交往中,我们确实需要站在别人的角度想想,要懂得将心比心。把自己不喜欢的,厌恶的东西扔给别人的人是不礼貌的,同时也是自私的,这样的人是不会受到大家的欢迎的。在日常生活中,这句话总在时时地提醒着我要多点考虑别人的感受,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不要强加于人。
因为自己是个师范生,以后成为一个教师的机率很大,而学习儒家思想能给我很多关于以后从事教育事业的感想。“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儒家思想强调教师要以身作则,在学生面前树立好的榜样。一个做到以身作则的老师能得到学生的尊敬,同时也能对学生起着持久的积极影响。所以,现在我就必须要好好地充实自己,增强自己,不仅要知识扎实,丰富,还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心理修养。并且,在未来的教育事业中,要求学生做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
孔子说:“有教无类。”我想,作为一个教师,明白到这一点是很重要的。一个班的学生,有听话的,自然也有不听话的,有聪明的,也一定会有天资不是很好的,而当老师的就应该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因为学生不听话或天资不高而对他们漠不关心,忘记了每个学生都有接受平等教育的权利。
儒家思想强调德育,认为德育是教育的中心。这一点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是的,一个人连基本的道德素养都没有,那他再学习也没有什么积极的意义。所以倘若以后我真的成为一名教师,我一定不会忽视道德教育,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让我的学生不仅学到科学知识,还要学会如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儒家思想是蕴含非常丰富的思想体系,学习儒家思想后,我学到了很多,也有了很多体会,但毕竟自己的水平还是很有限的,所以,我决定,在以后我将会继续学习儒家思想,希望能得到更深入的理解及体会。
儒家思想读后感2
我对儒家经典有所爱好,《论语》、《孟子》等也读过一些。经过 张乘健 教授讲座指导,我对儒家学说有更深的认识与提高。
一、主要心得
1、儒家哲学是积极有为的哲学,要求人不断努力积极进取,对现实工作是有指导意义的。特别是对在机关里混日子、不作为是有力的针砭。
2、儒家的仁义道德、忠孝节义等核心道德观与以人为本、和谐社会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发展观是相融合的,一致的,必须好好学习,学以致用。
3、对儒家思想要存真去伪,掌握真谛。儒家思想经过两千多年的流传,不断地有注释、增减。特别是历代统治者为了有利于自己的统治对儒学进行篡改和曲解,使儒家蒙受不白之冤,不明就里的人受骗上当。如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孟子的“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似仇寇”到汉武帝和董仲舒的手里就成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又“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疑为“刑不逮君子,礼不逮小人”真是天壤之别,必须睁大眼睛。
4、儒学也有时代的局限性,不能照搬照抄。如孔子轻视女子、相信天命等,是在当时社会条件下提出的,现在社会形态变了,科学发展了,摒弃一些落后观点是应该的,也是正常的。
二、以儒家思想指导做本职工作
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很多人认为是一种等级观念。我还认为更是要求每个人做好本职工作的观念。即君主做君主的事,臣子做臣子的事,父做父该做的,子做子该做的。在现代社会分工精细的社会里或单位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每个人都做好自己的事,整个单位或整个社会也就好了。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又极大地避免有好处抢着干,没好处踢皮球的现象。我们提倡多奉献,但这种奉献是在本职工作上的多奉
献,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尽力为社会、他人多做奉献。
7.儒家德育思想 篇七
“礼”是儒家哲学的重要范畴, 主要内涵包括礼仪、礼节。它在以往内化人的道德, 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 国家的治理, 包括现代的管理等方面发挥的巨大的效用毋庸质疑。“礼”作为人类文明的表现形态还有没有其他的价值和意义呢? 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儒家“礼”的思想对现代学校教育尤其是德育教育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
一、用“自律”“规范”来增强师生课堂纪律观念
“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中的“齐”就是约束和规范之意。颜渊在问孔子什么是“仁”时, 孔子回答说: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 《论语·颜渊》) 。此话告诉我们, 人的言、听、行, 都要受到“礼”的约束和规范, “礼”具有约束和规范人的行为的导向和价值功能。如果我们不用“礼”来约束和规范我们的行为, 那么我们的行为就会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甚至走向反面。
约束与规范在中学教学中也十分必要。在现代中学各科教学实践中, 我们发现不少中学生上课时有种种不爱学习的表现, 如看课外书、玩手机、讲话、打瞌睡等。怎样才能让课堂充满生机活力, 让学生求知若渴呢? 孔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培养学生兴趣不失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但是必须以约束学生不良行为, 强化课堂纪律为前提。制度和纪律要做到张弛有度, 既要体现刚性, 也要体现柔性。面对恭敬、谨慎、勇敢、直率等不同个性的学生, 就要求教师要灵活把握约束的度, 否则就会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 破坏师生的和谐关系。
二、用“自尊”和“尊重他人”来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儒家思想非常推崇自尊, 《礼记·曲理》说: “失礼者, 自卑而尊人, 虽负贩者, 必有自尊心, 而况富贵乎! ”《孝经》说: “礼者, 敬而已矣。”由此可见, 儒家很是推崇和强调我们人的价值及其尊严。
自尊是自己对自己尊严的认可和肯定; 尊重别人是自己对他人人格的认可和肯定。自尊与尊重他人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是一个人立身出世的根本。孔子“礼“的思想告诉我们“立于礼” ( 《论语·泰伯》) , “不知礼, 无以立也” ( 《论语·尧曰》) , 由此不难看出, “礼”是我们每个人立身处事的基本的要求和准则。教师要引领示范, 更懂得师道尊严。但是教师的自尊它不是自以为是, 目中无人, 天马行空, 我行我素获得的所谓“自尊”, 更不是蔑视学生, 贬低学生获得的所谓“自尊”, 而是通过教师自身崇高的人生理想、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无私的行为表现出的人格上的尊严, 是通过科任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思想等彰显出来。一名教师只有自尊才能得到学生的尊敬, 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 反之, 既不尊重自己, 也不尊重学生的老师是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也只有在尊重与被尊重中才能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用“正身”和“自律”来提升教师德育素养
儒家哲学注重人的自身修养, 要与身边的人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对待长辈要尊敬讲礼貌; 朋友之间要真诚守信用,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对待其他人要博爱, “幼吾幼, 及人之幼。老吾老, 及人之老。”孔子曰: “政者, 正也。子帅以正, 孰敢不正” ( 《论语·颜渊》) 。即是说领导者廉洁奉公, 遵纪守法, 严于律己才会有很大的感召力和号召力。孔子亦曰: “其身正, 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就是告诉我们: 假如我们不正其身, 不能自律, 就没有威信、引导力和示范力。
教师作为教学中的主导者, 必须与时俱进, 不失时机地不断提升自我, 正所谓“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 《周易》) 。让人遗憾的是, 不少教师在学生面前把自己的缺点放大: 如上课时, 老师的手机响, 成为教室不和谐的音符, 有的老师甚至公然出去接电话, 有的年轻老师坐着给学生上课, 有的老师不修边幅, 有的老师动不动就让学生自习不上课, 使其放任自流, 诸如此类行为会使教师的责任心、爱心、意志力等良好品质失范, 自己也就失去了教育学生的“话语权”, 而教育的一个目标就是要达到“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自省也”这样的境界。由此可见, 不断提升教师素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四、用“以和为贵”来构建和谐德育教育氛围
8.儒家德育思想 篇八
古代教育主要以儒、墨、道、法为四大学派,除法家主张“以法为教”,用法制代替道德教育,其他三派虽然在德育内容、标准、途径和原则上有所区别,但对教育问题的重视是一致的。墨家讲“一同天下之义”;《道德经》也是儒家思想,它对我国教育影响时间最长,范围最广,其道德教育理论和经验也是最丰富的,儒家思想基本上涵盖了中国古代道德教育问题。
古代教育家从“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出发,始终把道德与政治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以此确定道德教育的地位与作用,强调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
儒家思想把政治、伦理、教育综合为一体,以伦理道德教育为中心,认为政治上的成败与得失决定于伦理道德。
孔子主张“以德为政”,并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抓住了各代教育思想的核心。
孟子主张“仁政”,认为“善政不如善教得民心”,把道德教育作为推行“仁政”的基本措施之一。善政只得民财,善教才得民心。得民心关键在于“明人伦”,也就是说通过德育教育,确立人与人之间的伦常关系。
《学记》说:“建国军民,教学为先”,教育又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倡导“发虑宪,求善良……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就是通过道德教育化民成俗,道德教育应放在建国军民的第一位。
盛唐中叶,韩愈提倡“学所以为道”与“卫道”的政治主张紧密结合起来,恢复儒家“道统”。同时认为学先王之教的根本目的在于存古圣人之道,才能保证“不胥而为夷”,社会才能长治久安。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灌输儒家道德。
宋朱熹认为“存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人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退以及人”。“圣贤教人,只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谓学者,学次而已。”更明确的把道德教育放在的一位。
古代教育把伦理道德作为确定和调整一定生产关系下,阶级、集团、个人之间各种关系的准则和规范。道德教育既要求统治者“修己”“正己”,有要求被统治者安分顺从。
孔子早就提出“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孟子则说:“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
《大学》中明确提出“自天子以至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只有加强道德教育才能修身,只有修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我国古代德育教育的内容是建立在政治上以宗法制为基础,经济上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农村小生产私有制为基础,因此,决定了古代社会的道德准则和规范是以家庭为单位来确定和调整人与人的关系:父子、夫妇、兄弟、朋友、长幼以及君臣上下关系。我国古代德育教育的内容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下形成发展的。
孔子为中国道德教育内容奠基,他认为德育需先“学礼”“不学礼,无以立”,孔子所说的“礼”内容广泛,比较全面的规定了当时社会的各种关系的准则和规范。在“礼”的基础上,形成“仁者,爱人”,而“仁”的根本是“孝”—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也。是以家庭父子关系为基础推广到社会各方面,提出了忠、敬、孝、慈、恕、爱、信、义、睦、和、宽、庄等规范,并提出了许多个人道德行为和精神面貌方面的标准。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关于仁和义的学说,把道德教育内容概括为:仁、义、礼、智、信,发扬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特别强调君臣、父子、兄弟,人与人之间都不应该以利相接,而以仁义相接。
汉朝后,董仲舒把儒家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加以神化学解释,提出“三纲五常”的思想,成为封建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儒家德育思想】推荐阅读:
儒家思想论文3000字08-15
儒家思想心得体会09-10
儒家生态伦理思想述略06-18
儒家思想对韩国文化的影响07-10
简论先秦儒家哲学思想研究06-18
中国传统文化之儒家思想作文11-27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儒家教育思想07-18
韩国影视中儒家思想对我国影视剧的启示10-21
儒家文化07-20
儒家的精神内涵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