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与教育信息能力(共12篇)
1.教育信息化与教育信息能力 篇一
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应用能力考试要点
第一章 教育技术概述
知识要点:
1.我国的教育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大体经历了起步、初期发展和深入发展三个阶段。
2.教育技术的概念
理解AECT94教育技术定义。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该定义较好地回答了有关教育技术的基本问题,即指出教育技术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习;研究的对象是教育过程与资源;运用的方法是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系统科学方法;教育技术的性质是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领域。理解在教育技术中,教育与技术的关系,不是相加关系而是相乘关系,这种相乘关系体现了教育技术是教育与技术的整合,二者之间是缺一不可的关系,即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应当指出,现代信息技术: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为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环境和技术条件。
3.教育技术研究的内容。
教育技术研究的是教育与技术交叉部分的内容,它既不等同与传统意义上的教育,也不是纯工艺的技术手段。在实践方面,主要是从分析教育需求出发,研究如何依据教育理论,合理利用技术手段与房发,优化教育过程与资源,从而达到促进学习的目的;在理论方面,重点研究有关对教育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原理与模式。
4.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教育技术是为优化教育服务的,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学习。作为教育技术理论基础的教育理论包括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以及传播理论、系统科学方法和媒体理论等。
学习理论: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教学理论:是指教师教、学生学的双边活动。教学理论是研究教学一般规律的科学,包括教学系统、教学原则、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管理与评价等内容。教育技术是为优化教学服务的,当然要依据教学的规律与原则开展教学活动。
传播理论:传播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信息交换过程。教育过程是一种传播过程,借鉴传播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教育、教学过程的传播现象与规律。传播过程包含三个要素:传者、信息、受者,两种传播行为:发送、接收,还包括对传播媒体、传播效果以及传播过程中的编码、解码和反馈与干扰的研究等。
媒体理论:媒体是承载和传递信息的工具。教学媒体能承载和传递教学信息,是人类学与教的工具。教学媒体技术包含印刷技术、视听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等。系统科学方法: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构成了系统科学的主要内容。系统科学方法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直接促进了教育技术的深化发展。
5.教育信息的特征
信息时关于事物运动状态和规律的表征,也是消除人们认识上的不确定性的条件。
教育信息是人类建立和改变只是结构的外在条件,具有如下特征:知识性。信息不全是知识,但是信息包含知识,获得了信息就能获得知识。共享性。信息是同物质、能源同样重要的资
源。但信息与物质、能源不同,信息可以共享,共享的人越多,信息的价值就越大;多样性。信息存在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声音、图像、文字、实物、形体等。传播性。各种信息都是可以传播的,只是不同形态的信息传播途径与范围不同。
6.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教育信息化的特征以及信息社会对教师信息能力的要求。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信息快速增长为特征的知识社会。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教育的信息化促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当今世界教育、教学改革的潮流。教育信息化,简单说就是在先进教育理念指导下,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深化教育改革,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促进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过程。
教育信息化的特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建设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环境;全面提供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其中要掌握信息素养通常由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与技能以及利用和创造信息的能力等组成。
信息能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分析能力、信息加工能力、信息利用能力。
第三章 网络基础知识
要点
计算机网络概述
计算机网络的概念;计算机网络分类: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计算机网络的功能:1.资源共享;2.信息交换;3.远程传输;4.集中管理;5.分布式处理.因特网:
因特网的概念;常用的因特网服务项目:WWW服务、电子邮件、文件传输。
信息浏览
常用浏览器IE的使用:地址输入、页面跳转、主页设置、网址收藏。
搜索信息
搜索引擎的概念;使用关键词进行信息搜索。常用的搜索引擎网站。
资源下载
用浏览器从网上下载网页、图片、文本和软件资源。使用专用工具进行下载。压缩软件的使用。电子邮件的使用;
网上交流
即时通讯软件(如QQ、MSN)的使用。论坛的使用(浏览、注册、发帖)。
计算机病毒与网络安全
计算机病毒的概念: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计算机病毒新的特点;网络病毒的危害与防范。
第四章 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概述
要点
现代远程教育概述
现代远程教育的基本特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的目的是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
教学光盘播放点(模式一)及其应用:电视机、DVD播放机的保养;DVD播放机的使用。教学光盘常用的教学策略。
卫星教学收视系统(模式二)及其应用:基于卫星教学收视系统的教学应用方式;国家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的浏览和应用。
计算机教室(模式三)及其应用:带中控的多媒体教室的使用步骤;投影机使用注意事项;电子教室软件系统的功能和使用;教学资源库系统素材的分类、资源的检索和管理。
第五章多媒体素材的采集与加工
教学重点
知道图形、图像的类型、格式,知道图形图像的采集与制作工具和方法。
知道音频素材的简单处理。
了解视频的常见格式和简单处理。
能够简单处理视频和音频素材。
第六章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
教学重点
弄清多媒体教学课件的教学特点是什么?基本类型有哪些?课件的教学设计应包含哪些基本工作?课件的系统设计包含哪些内容?
在多媒体课件设计中明白美术设计的作用是什么?其主要表现手段是什么?
多媒体课件评价的类型主要有哪些?评价的意义是什么?多媒体课件的审查标准主要内容是什么?
能够简述教学课件的制作过程。
第八章教学设计与应用
知识要点:
1.教学设计的含义及其特点
教学设计也称教学系统设计,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有效的教学活动的过程。
教学设计的特点:教学设计的系统性;教学设计的理论性与创造性;教学设计过程的计划性与灵活性;教学设计的具体性。
2.教学设计的产生与发展
掌握教学设计发展历程的三个阶段,并且了解教学设计的发展深受学习理论的影响。使得教学设计经历了第一代(ID1)和第二代(ID2)以及第三代(ID3),掌握每一代教学设计的学习理论基础。(ID1)涉及行为主义学习理论,(ID2)涉及认知主义学习理论,(ID1)、(ID2)均属于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模式。(ID3)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模式理论模式,其主要标志是以建构主义为其理论基础。
3.掌握教学设计过程的一般模式
教学设计过程的模式是在教学设计的实践当中逐渐形成的,运用系统方法进行教学开发、设计的理论的简化形式。了解三代教学设计的模式代表类型。着重掌握教学设计的一般模式及其特征。其中了解教学设计一般模式的基本组成部分,其中学习者、目标、策略和评价构成教学设计的四大基本要素。
4.掌握教学分析技术中包含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和学习者特征分析等内容。
学习内容是指为了实现学习目标,要求学习者系统学习知识、技能和行为经验的总和,分析学习内容旨在阐明学习者满足学习需要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行为经验,规定学习者需要学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学习内容分析是整个教学设计必不可少的内容。
了解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加涅将学习结果分为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五大类。
掌握分析学内容的基本方法:归类分析法、层级分析法、信息加工分析法、图解分析法、综合分析法等
学习者分析是为了了解学习者的学习准备情况及其学习风格,为学习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学习目标的阐明、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方法与教学媒体的选用的教学外因条件、市和学习者的内因条件等提供依据,从而使教学真正促进学习者智力和能力的发展。掌握学习者初始能力确定的方法。
5.了解学习目标的作用,掌握学习目标的编写方法。
学习目标的编写方法:以研究行为目标著名的马杰提出中了ABCD编写方法。A:对象,B:行为,C:条件,D标准。
6.教学策略是对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教学活动的程序、方法、形式及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虑。是一个回答“如何教学”的问题。了解常用的教学方、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学媒体选择和运用的原则方法等。
7.方案编写与成果评价
教学设计方案既是教学设计工作的总结,也是实施教学的依据。教学设计方案的形式有文本式、表格式、流程图式等。
教学设计成果评价的功能具有诊断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
教学设计方案的评价主要从教学设计方案的完整性和规范性、可实施性、创新性等方面进行。多媒体教学资源的评价主要从教育性、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经济性等方面。
第九章信息环境下的教学
本章中点讨论了教学资源的类别、教学功能,在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以及评价等问题,要点如下:
1.教学资源依据教学功能可以分成素材、多媒体教学课件和网络课件三大类。
2.多媒体教学课件是根据学习目标的要求,把文本、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多媒体素材运用超文本链接技术有机组合,并通过计算机运行的一种教学软件,具有多媒性、集成性、交互性、超链接等特点。根据其用途又可以把多媒体课件分成课堂演示型、自主学习型、模拟实验型、训练复习型、教学游戏型、资料工具型、网络学习型、智能学习型等。
3.多媒体网络课件主要应用于计算机和网络教室教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如:
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方式——问题探究模式
网络课件引领下的自主学习方式——任务驱动模式
4.多媒体课件主要应用于计算机多媒体教室教学,常用的教学方式如:发现式学习、探究式学习。
5.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评价的主要功能具有导向性、诊断性、激励性和研究性,目的是改进与调控。在课堂教学中主要对教学目标、课件、方法、教师、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一般方法是确定评价体系,制作评价量表,收集相关数据,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第十章教育技术科学研究
本章主要研究了中小学教育技术研究中五个方面的问题
1.中小学教育技术研究的特点:问题即课题,课堂即研究室,教学即研究;研究内容大致可分五类;新技术及其教育应用试点的研究,技术与教育结合的研究,信息技术融入教育对教育系统影响的研究,技术支持新型学习环境研究,技术评价研究;中小学教师从事教育技术研究应具备的素质,应用技术改进教学的热情,终身学习的习惯、自我反思和批判的能力,掌握教育技术及研究的方法,独立的研究精神。
2.课题的选题原则:科学性、需要性、可行性、创新性;撰写研究方案的格式包括:课题题目、问题提出、课题设计、研究条件和保障措施。
3.教育技术研究的常用方法包括:行动研究法是在真实活动中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它的主要研究环节是:计划——行动——观察——反思。
调查法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现状或历史状况材料,(是以发现问题、探索规律的一种方法)。其实施步骤为:选择课题——确定调查对象——选择调查方法——制定调查方案——开展调查——分析调查资料——撰写调查报告,调查法按其收集资料的具体方式和工具的不同可分为:访问调查法、调查表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测量法等。
3.实验研究法是通过控制自变量、因变量和干扰变量而显示教育因素间因果关系的一种方
法。
4.资料的收集和统计处理是教育技术研究的一项重要工作。目的是为假说提供论据,一般的研究都要收集教师、学生、媒体等相关方面的资料,对收集到得资料无论是计数资料还是数量资料都应进行差异效度的检测,如T检测、X2 检测。X-S分析等。
5.中小学教育技术研究成果的表述常用的有研究报告和研究论文二种类型。研究报告主要包括引言、正文、结论三个部分。
2.教育信息化与教育信息能力 篇二
一、专业课教师课堂教学新常态
目前专业课教学大多采用多媒体教室、数字校园网络、虚拟仿真学习环境,集文、声、图、像于一体,为教学提供丰富的感性资料,有助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将一些比较复杂、有危险性、要求高的实验简单化,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欲望,提高了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课下,师生之间还可以利用QQ、微信等信息平台,促进师生互动。
信息技术的恰当使用对教育教学起着积极推动作用,不恰当使用则会适得其反,得不偿失。其中最明显的是部分教师将课件完全代替板书,一堂课下来,黑板空空,超量的信息让学生应接不暇,无法消化吸收,剥夺了学生记忆、想象、思考、理解的时间与空间。教学中也有中重机器、轻教师,忽略教师主导作用的现象存在。这样的课题,虽然也是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课堂,但学习效果不佳。
二、提高专业课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加快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关键
教育部2012年3月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第五章“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中提出有效提高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水平应“着力提高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第十章“加强队伍建设,增强信息化应用与服务能力”中提出“建立和完善各级各类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继续以中小学和职业院校教师为重点实施培训、考核和认证一体化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将教育技术能力评价结果纳入教师资格认证体系。到2020年,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基本达到教育技术能力规定标准。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帮助教师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下,我国教育事业面对新挑战主要在于协调好诸多相互促进而又相互制约的矛盾。合理利用教育技术可以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不恰当地利用教育技术反而制约教育教学的发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协调好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这对矛盾的关键。
三、提高专业课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措施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结合专业课教师课堂教学的新常态,根据我校专业课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方案,对如何提高专业课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进行研究与实践。具体措施如下:
(一)专项培训
所谓专项培训,即学校根据本校专业教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包括校本培训、网络培训以及外出培训等。
在各项培训中,校本培训的作用应居首位。主要是学校对本校教师的实际情况了解最清楚,无论是“走出去”还是“请进来”,都可以根据教师实际需要制定培训计划,这样使培训效率更高,培训效果更好。其中,汽修专业部分课程采用仿真软件辅助教学,在购买仿真软件之后需要请软件供应商来学校对专业课教师进行仿真软件使用专项培训,使专业课教师借助仿真软件将抽象的工作原理、典型的工作任务演绎得淋漓尽致。为了推行汽配专业学生的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我校还选派骨干教师到汽车生产一线挂职锻炼,将现代智能化生产模式带入课堂,使理论更加切合实际。
为提高我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加深职业教育理念,转变教育关系,加快学校课程改革,我校先后组织教师参加“提高高职学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专题网络培训和教育部2015年下半年高校教师网络培训项目。网络培训作为校本培训的拓展,不仅可以通过学习《高校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技能提升》等课程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而且可以通过《翻转课堂的探索与实践》《微课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等课程的学习,使教师所学信息技术更加接近现代教学改革,更加有效地服务于教育教学。
除此之外,我校每年选派教师参加国家骨干教师培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模式与信息应用技术,促进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
(二)以赛促教
在职业教育教学中,我们经常采用“以赛促学”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教师,同样可以采用“以赛促教”的理念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首先,通过单一模块比赛,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基础应用能力。主要包括优秀教案、优秀课件、优秀教学设计等。分别可以通过Word、PPT、Excel等单一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的简单融合。
其次,通过教学技能讲课比赛、优质课评选、开设公开课等促进教师进行多模块综合应用的学习。无论是教学技能讲课比赛,还是优质课评选、公开课,都将教案、教学设计及课件等包括在内,已经不是单一方面的能力体现,而是多方面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
再次,通过说课使教师能够灵活运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将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根据说课比赛国赛的要求与评分细则可以看出,短短15分钟的说课是教学业务比赛中一个追求“高大上”的项目,不仅包括教案、教学设计、PPT课件,还包含课堂实录、微课等,是对教师综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考验。整个说课设计的优劣可以直接体现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
(三)政策倾斜
无论是专项培训,还是“以赛促教”,都将离不开学校政策的支持。专项培训的组织者是学校,各种赛事的基层主办方也是学校。没有学校的政策的支持,教师就会失去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学校在制定一些政策方案时,可以列入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一个衡量指标。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分层、逐步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四、教师信息技术学习自觉性不容忽视
专项培训、以赛促教、政策倾斜等都是提高专业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外在影响因素,教师本身学习信息技术自觉性对提高专业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作用不容忽视。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必须时刻保持课堂教学的先进性。例如:可以通过“扫一扫”共享学习资源,通过“摇一摇”随机选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也可以通过“抢红包”丰富师生课余生活、加强师生互动,甚至可以通过组织“球球大作战”等小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与竞争意识。
无论是通过教师学习自觉性,还是通过外部因素影响,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提高了,就会无形中将现代教育技术融入课题教学中去。因此,可以通过提高专业课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来促进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有效融合。
参考文献
3.教育信息化与教育信息能力 篇三
一、以兴趣为导引,创设新情境
中小学生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对计算机充满了好奇与渴望。兴趣越高,则学习的动力越大,思维就越活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通过创设新的问题的情境,布置新的教学任务与作业等方式,不但可以通过变化无穷的画面刺激学生大脑的兴奋区,而且能为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有利的条件。如让学生自制flash动画或设计个人网页等,就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新和实践的热情,往往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如果按部就班地采用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空间和发挥的余地,创新的热情就会受到压制,学生很容易在新奇感过后顿觉兴味索然,对教师传授的内容消极应付,这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在教学中,对于学生较易掌握的内容,可根据教学需求,如通过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讲授,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这样既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亦可拓宽思维空间,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如笔者在讲授电脑绘画“桂林山水”时,自制了课件,通过几幅不同地点的精美图画把学生带入优美的环境,并用动画的渐变效果展现场景,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场景的变化,体会其内在的美,培养学生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像力,进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和创造欲望,然后布置作业,让学生设计一幅自己憧憬或想像的风光画,学生情绪高涨、跃跃欲试,争先恐后地把自己的得意之作传给老师,我通过批阅发现其中不乏样式新颖、颇具创新精神的作品。
二、启发式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营造“疑”与“思”的良好情境,用疑问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教师通过设置富有启发意义的和学生颇感兴趣的问题,充分调动其求异思维,使学生通过各种不同的方法或寻求互相间的合作来解决这些问题,探究、发现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知识,从而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为此,在教学中,就要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与氛围,精心设计富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以点燃学生求异思维的火花。要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独辟蹊径,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发问、想像猜测;敢于打破常规、不拘一格,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创新精神。
如笔者在基本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针对学生的特点,设计一些学生容易出错的程序,让学生自己对这些程序进行逐个分析:该程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失误?有哪些改进的方法?哪些改进的方法最好?怎样进一步完善该程序的功能?等等。这就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理,用兴趣来引导、启发学生的思维,并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这样做往往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培养自主合作意识,在探究中创新
一般而言,计算机课就是教会学生如何操作,上课时,无非是教师演示,学生再“依葫芦画瓢”,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好。如果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就难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为此,我们要创造各种机会,鼓励全体学生主动参与,把他们智慧的火花尽量激发出来。如对于班容量大的班级,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即可在分组的基础上,让几位先掌握的学生学当“小老师”,把他们分到各组去,去和其他学生合作解决所遇到的难题,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这样既可以减轻教师逐个辅导学生的压力,也使“小老师”们得到锻炼,使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还克服了部分学生因怕问老师问题而裹足不前的现象,从而使所有的学生都能主动学习,整体参与。在这种分组情况下,教师可以集中精力去辅导个别的计算机“特困生”,使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提高计算机操作水平。同时,同学在互相辅导学习中增进了感情,创造出合作学习的和谐氛围,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从而有利于个人的进步。
此外,培养学生的动手与实践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实践出真知,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学生的动手实践,因此我们要努力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去学习、研究。如让学生编辑校报,对书刊进行装帧设计,在计算机上建立自己的学习档案,帮助老师完成考试成绩的计算与管理等。通过解决这类实际问题,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和创新的能力。
4.教育信息化与教育信息能力 篇四
基于教育生态学的农村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姜召,李炳煌
(湖南科技大学 教育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摘要:文章从介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出发,转而简述了教育生态学基本信息,再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提出提升农村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策略:革新教育理念,树立生态思维、减轻工作压力,遵守“耐度定律”、强化交流沟通,突破“花盆效应”、转变教学实施模式,重塑“生态位”。
关键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育生态学;农村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88403-0062-03
项目基金:湖南省普通高校教研教改课题 “教师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基于学科教学知识养成的视角”(湘教通315);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基地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姜召(1988-),男,湖南怀化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研究。
一概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下文将其简称为“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1]目的在于较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根本性地变革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进而真正落实学生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显现方式……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有力的学习工具。”[3]至此教育研究机构、学者、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学校以及一线的教师纷纷地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探索和实验,并取得了丰硕成果。7月,国务院颁布了未来十年教育的发展蓝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年)》,其中专列一章阐述教育信息化,开宗明义地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4]这说明了教育信息化是下一阶段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的工作[5]。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与关键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6],而“整合”的关键执行者则是教师,因此,研究提升教师“整合”能力的策略与方法对于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乃至推进教育信息化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二视角:教育生态学
教育生态学是一门新兴学科,1976 年劳伦斯・克雷明在《公共教育》一书中首次提出这一科学术语。它是依据生态学的原理,特别是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协同进化等原理与机制,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及其成因,进而掌握教育发展的规律,揭示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方向的一门学科[7]。它以教育与生态环境相互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理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分析、还原论、灰色系统等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国内外正在从两个角度展开研究:一是以教育为主体,研究教育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还有就是以生态环境因子为主,研究各种生态环境因素与教育的关系及对教育的影响。目前,生态学成为研究和探讨教育问题的独特视角,教育生态学研究方兴未艾[8]。因此,本文试图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来探讨怎样提高农村教师“整合”能力。
三策略:农村教师“整合”能力提升
以教育生态学的观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本身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该系统中,教师占据着支配性的地位,决定着应用哪些技术以及怎样应用技术,即教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生态系统中的中坚种群,是关键执行者。而教师种群中,农村教师又是中坚种群。农村教师这一中坚种群的思想理论、工作环境、学习交流、教学实施模式直接影响着他们 “整合”能力的提升。运用教育生态学的生态思维、耐度定律、花盆效应、生态位的理念,对于提升农村教师的“整合”能力起到“助推器”的作用。
(一)革新教育理念,树立生态思维
生态思维是一种生态化的思想意识和认识方法,强调用现代生态学原理和理论去观察世界、认识世界,表现出整体性、关联性、进化性、平等性、共生性等特征[9]。生态思维是富含先进意识、现代内涵及人文色彩的思维模式,在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和社会实践中,运用生态思维来处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
农村教师缺乏这种生态思维,“思想上并未真正接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10]。这是由于农村教师生态系统是一个相对封闭、稳定的生态系统,而信息技术进入后,与各学科课程整合,打破了原来封闭与稳定的状态,这相对于原有生态系统来说,“外部的新发明相当于外部入侵者”[11],也就是说,信息技术可以看作是“入侵者”。再加上由于知识更新速度慢,与外界接触、接受先进教育思想的机会少,习惯了粉笔加黑板、教材加教案、语言加表情动作的教学,农村教师定势的思维难以转变、进化,面对信息技术的“入侵”,教师本能的反应必然是首先从思想上,再从行动上抵制这种“入侵”。
“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受其教育观念的支配”[12],要让教师们接收这种技术对教育领域的“入侵”,自发地进行“整合”,必须先从革新他们的教育思想及教育理论上入手,即在“有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13]――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双主体教育、终身教育、四大支柱教育、情商为主教育的指导,“有先进的理论作指导”[14]的基础上,使农村教师革新教育理念,进化教育思想,树立教育生态思维,充分认识“整合”是教育信息化不可或缺的部分,是教育适应社会发展必然产物,尤其要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15]。不然,“整合”活动很难开展并持续进行下去。
(二)减轻工作压力,遵守“耐度定律”
谢尔福德在19提出“耐度定律”,含义是:一个生物能够出现,并且能够成功地生存下来,必然要依赖一种复杂的条件全盘地存在[16]。如果将某种生物任何一项因子的含量予以增减,使其量达到生物耐力的界限之外,就可使一种生物灭绝,进而影响其它生物的耐受度,使整个生态系统变得脆弱。同样,“耐度定律”也适用于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个体,如果达不到或超过耐受度就会影响系统中的个体,进而影响教育生态的平衡及可持续发展。
在农村教育生态系统中,农村教师处在违背“耐度定律”工作环境中。比如,由于师资缺乏,有的教师兼任两门以上的课程,有的教师还得额外开展其他各种教辅活动,这无疑使很多教师每天超负荷、超“耐度”地工作,大量透支体力、精力、情感。又如,这样的标语――“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前两个“一切”可以说是教师的天职,但最后一个“一切”显然将教师的教育责任超限度放大了。这些都使得教师群体内心产生非常大的压力感。另外,“基础教育的应试教育倾向、绩效工资分配不公等使得中国中小学教师整体压力大,甚至出现亚健康。”[17]
由此可见,作为农村教育生态中坚物种的教师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如果再让他们在日常教学中花大量时间来提高自己的课程整合能力,这无疑犹如雪上加霜,成为“整合”能力提升的桎梏,“整合”的效果也可想而知。因此,农村教师提升自己的课程整合能力,遵循“耐度定律”,减轻教师们的工作负荷,为其创造适宜的工作生态环境,是不可或缺的保障。
(三)强化交流沟通,突破“花盆效应”
“花盆效应”,生态学上又称为局部生境效应。 “马厩里训练不出千里马,花盆里栽不出万年松”是这一效应的形象写照。它向我们揭示:在一个封闭或者半封闭的、脱离现实世界的系统中,“千里马”的.体力和耐力很难生成。同理,如果教师进行“整合”活动时,闭门造车,忽视与外界的联系,那么就会陷入“花盆”之中, 限制其“整合”能力提高的空间。
目前,农村教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上面临着诸多“花盆”,比如教师自身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与具体学科课程及各种信息技术之间缺乏交流沟通,整合活动处于一种半封闭的情形。为了消解这些“花盆”对整合的阻力,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其一,注重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建立诸如“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这样的学习交流与沟通模式,充分发挥“分享”的精神,使教师之间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并时常组织教师相互之间观摩学习,实现整合能力的协同提升。其二,“整合”的目的是较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真正落实学生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为学生服务。所以,教师在“整合”之前仔细分析、了解学生的诉求、特点,比如,学生的认识特点、学习习惯、视觉特征等等,并尽可能地通过面对面交流、电子邮件、QQ等方式及时搜集学生的反馈,以便及时修改“整合”不适应学生特性的地方。其三,各学科课程才是“整合”的落脚点,各学科课程为信息技术提供了整合的平台,这个平台的特点决定了哪种信息技术适合于它。再者,各学科课程规定了各自的学科目标,因此,信息技术的使用不能偏离学科目标,不能仅是“为了应用信息技术而用信息技术”。其四,加强技术与人的交互。技术并非是教学的奴隶,而是构建教学的积木,是具有主动性的行为主体,每种技术都具有自身的最佳适用范围,例如,对于讲授式或演示式的课程内容,PowerPoint比较适合,但它不适合于探究式的教学。“影响力最大的技术是那些已经消失的技术。这些技术已经将自身编织在了日常生活的网络之中,它们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了。”因此,必须加强信息技术与教师生态系统的交互、渗透,深入了解其特性,使其成为现实教学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四)转变教学实施模式,重塑“生态位”
生态位是生态学上的术语,即物种在生物群落中的地位和功能作用。教学生态系统可以看作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媒体、教学内容4个物种群落构成,这些物种处于不同的生态位,具有不同的生态功能。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的“生命种群”进入教学生态系统,马上成为了影响该系统的重要因子,改变了该系统的构成因子。这就需要重新认识教学生态系统的物种构成,重新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重新认定其“生态位”。
然而,农村教师受传统的或者多年的教学习惯这一因子的影响很深,导致碰到需要使用信息技术进行课程教学时,他们中的大多数难以参透、难以适应这种改变。这种不适应具体体现在“整合”的两种教学模式:一类是过分强调“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另一类是过度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模式主要以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等理论为基础。农村教师过分强调教师中心,将信息技术视同传统教育技术,作为教学过程中辅助“传递―接受”的工具,把学习者置于被动接受地位,忽视培养学生“发现”的潜能,因而难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成长。“以学生为中心”模式主要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过度突出学生中心,弱化对学生学习的监督和指导,导致“放羊状态”的学生自主学习,教与学的效率并不高。
这两种整合课程的教学模式都有弊端,但深入探究,就会发现这两种模式的理论具有优势互补性――建构主义理论有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奥苏贝尔的理论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主导――主体”的教学模式正好兼具二者的优势,它强调: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学生建构意义的促进者,学生良好情操的培育者;学生是信息加工与情感体验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学媒体既是辅助教师教的演示工具,又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师指导、自主学习与协作交流,学生可以从多种学习对象和多种教学资源(例如图书资料及网上资源)获取多方面的知识。因此,我们可以兼取两大理论之所长并弃其所短,重塑教师、学生的“生态位”,实行“主导――主体”模式的整合课程教学,这样“既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又体现学生在学习的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1):7-15.
[2] 陈至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节选) [J]。教育信息化,(12):3-8.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DB/OL]。 .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DB/OL]。 .
[5] 余胜泉。技术何以革新教育――在第三届佛山教育博览会“智能教育与学习的革命”论坛上的演讲[J]。中国电化教育,2011(7):1-6.
[6] 何克抗。对国内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途径与方法的比较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9):7-16.
[7] 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8] 范国睿。共生与和谐:生态学视野下的学校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9] 邹冬生,高志强。生态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技技术出版社,.
[10] 蔡丽,张文兰。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高原期”现象[J]。现代教育技术,,18(6):5-7.
[11] 赵勇,雷静。肯尼斯・弗兰克。技术的社会性生命:学校技术传播的生态分析[DB/OL]。.
[12] 康慕云,姜健。浅谈农村教师信息素养的形成与培养[J]。教育探索,2010(10):87-88.
[13] 南国农。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新使命[J]。电化教育研究,2011(12):10-12.
[14]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5(1): 7-14.
[15] 邓树嵩,郭蕊,等。乡镇中学教师亚健康及职业倦怠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2010,26(4):488-489.
[16] Weiser, M. (1991)。 The Computer for the 21st Century[J]。 Scientific American, 265(3):94.
[17] 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教育信息化与教育信息能力 篇五
[摘要]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大学生的信息能力是指大学生自主搜集、开发教育资源的能力,在教育资源中对相关信息的选择能力,在教师指导下对信息资源的解读、分析能力,以及课内收获向课外实践即生产劳动转化的能力。以教育信息化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理念为指导,以大学生信息能力的提升为目的,贯彻信息搜集能力、信息分析与选择能力、信息利用与转化能力、信息交流与创新能力的“信息能力”内涵,从信息环境营造、信息课程体系建设、信息资源保障等方面入手,探索高校对大学生信息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大学生;信息能力;培养策略
一、引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普及,互联网在生活中的全面覆盖,一场前所未有的信息革命悄然来临,信息服务与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域广泛展开与应用,教育领域也不例外。教育信息化是以培养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实现教育的现代化为目标,借助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远程通讯技术等现代电子技术,在教育思想,教育环境,教育模式,教学资源、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组织与管理层面开展的信息化建设与改革。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传统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培养具有良好素养及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成为摆在当今教育工作者面前新的任务与挑战。教育信息化建设为教育带来了丰富的资源。教育资源的全面覆盖、广泛应用产生了大量的教育信息。针对受教育主体的信息搜集整理、选择提炼、加工研究、应用交流等方面能力的培养迫在眉睫。信息能力是指个体对信息分析和处理的一种能力。具体表现为信息的选择能力、分析能力、利用能力等。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大学生的信息能力即指大学生自主搜集、开发教育资源的能力,在教育资源中对教育信息及内容的选择能力,在教师指导下对信息资源的解读、分析能力,以及课内收获向课外实践即生产劳动转化的能力。
二、营造高校信息环境,强化大学生的信息意识
以教育信息化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理念为指导,以大学生信息能力的提升为目的,贯彻信息搜集能力、信息分析与选择能力、信息利用与转化能力、信息交流与创新能力的“信息能力”内涵,从信息环境营造、信息课程体系建设、信息资源保障等方面入手,探索高校对大学生信息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通过课外实践活动搭建信息利用平台,形成多样化的信息体验方式;充分发挥校园网络、广播、电视台、微信公众平台等的信息载体功能;利用社会信息服务机构平台,共享相关信息资源与服务。以高校课外实践活动为依托,通过实习实训、第二课堂活动、专业技能竞赛、科学研究活动等建构多样化的信息体验方式,营造高校良好的信息体验环境。借助校园网络、广播、电视台、微信、微博等媒介,营造高校全媒体传播环境。大学生通过使用媒介获取信息、参与媒体信息传播等工作,增加自身信息接收的数量,提升自身信息选择、加工、运用的能力。高校图书馆通过扩展信息资源,增加信息服务功能,组建高校图书馆联盟,加强和社会信息服务
机构业务合作、人才交流等途径实现与社会信息服务机构信息资源的共享,进而强化大学生的信息意识,营造高校良好的信息资源环境。
三、加大信息能力类课程的建设,逐渐形成完善的课程体系
以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搜集能力为目的,加强公共基础课程在学生信息道德培养及电子信息检索技能提升中的作用。实现文献检索与电子信息检索的创新融合,对公共基础课———《文献检索与利用》进行课程改革研究。首先,构建科学的教学内容体系。《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尝试阶段教育、由浅入深的层级教育内容。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讲授电子信息检索方法,提升学生的信息搜集能力。根据学生实习实训、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有针对性地讲授信息搜集、整合的技能与方法。其次,随着教学内容的调整有针对性的创新教学手段,改革课程考核方法。高校公选课在提升学生信息选择及分析能力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高校公选课存在着的系统规划缺乏,课程内容设置较为随意,课程数量不能满足学生选修需求等问题,公选课的信息功能并未充分彰显。因此,借助教育信息技术,创新高校公共选修课程体系,发挥公选课在提升学生的信息选择及分析能力上的作用是必要的。首先,高校公选课课程体系的建设,充分利用 MOOC平台上的教学资源,并有效利用与转化。超星尔雅通识课程是由北京超星尔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 MOOC平台上的课程资源。超星尔雅通识课程体系涵盖多学科领域,汇集中外名师,授课内容丰富。充实、完善了公选课中的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内容,扩展了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涉猎的学科领域,有利于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和人文素养的积淀。课程以网络视频的形式展开,并附有作业、考试、讨论等环节,实现了选课、考试的一体化。由于超星尔雅通识课与公选课课程性质及课程相关要求一定程度的吻合,目前我国有些高校已将超星尔雅 MOOC 引入公选课课程体系中去。笔者针对自身所在学校的学生就超星尔雅通识课程的学习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制定《尔雅通识课学习情况调查问卷》,对学校各年级、各专业学生了解尔雅通识课程情况、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对课程资源相关方面完善的建议等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大学生在借助 MOOC平台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如下问题:一是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认真;二是平台课程课时较多,知识点零碎;三是授课形式单一,课堂教学氛围淡化;四是网络不稳定,缺少有效的技术支持。针对学生在学习超星尔雅通识课过程中及技术平台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需要有针对性地寻找应对策略,进而使课程资源的作用和价值最大化彰显。其次,明确大学生在 SPOC 资源开发中的角色,挖掘大学生在 SPOC 资源开发中的能动性,发挥大学生在 SPOC 资源开发中的作用,培养学生信息选择分析能力。SPOC(SmallPrivateOnlineCourse),即“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公选课有选课人数限制,针对课程性质对选课者进行准入条件限制,具有相对完整的课程申报及学生初选、补退选流程。因此,公选课具有 SPOC“小规模限制性”等特质,为接下来的具体课程开发及设置提供了便利。大学生在 SPOC 资源开发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既是课程资源开发的参与者,又是受益者及课程效果的反馈者,因此,应充分发挥大学生在 SPOC 资源开发中的作用。四、充分发挥
高校图书馆信息库职能,为学生信息搜集、整合、利用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与信息保障加强全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库建设。全面引入电子信息资源,形成文献信息资源、电子信息资源融合互通的信息资源库。电子信息资源是以数据形式呈现出来的资源形式,诸如,电子图书、电子期刊、数字报纸、网络数据库等。电子信息资源信息量大,内容丰富,检索方式多样,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借阅的时空限制,为读者提供了便利。文献信息资源、电子信息资源融合互通的信息资源库,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广大师生的信息需求。在全媒体传播环境下树立移动图书馆、个人图书馆的办馆理念。通过高校图书馆网站和微信公众平台开设面向大学生的信息订制服务,学生根据自身需求填写信息预订单,并通过平台在线传送。学生在预约时间内收到渠道多元、分类详细的相关信息。彰显电子信息资源平台的免费下载、阅读、借阅、互动等功能,提升大学生信息获得的效率。成立图书馆新媒体运行工作室,专门负责馆藏信息资源的推送与传播,包括推送馆藏信息更新动态,挖掘新媒体推送功能,创新新媒体推送形式,实现校园媒体与图书馆新媒体运营团队的资源共享、实时互动等工作内容,使馆藏信息资源第一时间推送到广大师生面前。大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习者自主挖掘信息资源、有效分辨虚假信息;有助于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大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使大学生获得丰富的信息知识,形成良好的信息道德意识,自觉抵制不健康信息的侵蚀;大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电子检索、计算机应用、自媒体功能学习模式开发等方面的技能;形成信息利用与转化意识,进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教育信息化的全面实施,需要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敏锐的信息意识,较强的信息能力。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大学生信息能力培养策略研究从信息环境营造、信息课程体系建设、信息资源保障等方面入手,探索高校对大学生信息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大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信息能力强的学生不仅是信息化教育的受益者,同时又是教育信息化的参与者与创新者。信息能力强的学生往往能有效掌握信息的时效性、时空性等特点,对信息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及捕捉能力,在信息利用与转化的过程中更具独立思考的能力及创新意识,将成为创新高校信息化教育理念,拓宽信息化教育思路,丰富信息化教育内容的不可忽视的力量,有助于提高教育信息化质量,推进高等院校教育信息化进程。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Z].2012-03-13.
[2]石长顺,景义新.全媒体的概念构建与历史演进[J].编辑之友,2013(5):51-54.
[3]刘艳红.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的现状比较与启示[J].图书与情报,2011(2):102-105.
[4]马玉蓉.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对策[J].图书馆学研究,2004(4):60-61.
[5]李海鹰.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十大趋势[J].现
代情报,2004(2):75-76.
6.培养学生信息能力,推进素质教育 篇六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
[关键词]信息能力;素质教育;建构主义理论
[摘要]本文从“信息社会所需的人才必须具有良好的信息能力”、“信息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决定性因素”、“信息技术课越来越向综合课程方向发展”三方面论述了培养学生信息能力的重要性;进而阐述如何培养学生信息能力,推进素质教育;并指出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引言]21世纪是人类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世纪,21世纪对教育需求的特点也就是信息化社会对教育需求的特点。信息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信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应具有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1995年5月日本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实施了一项在基础教育领域有重大影响的试验研究项目:“100所中小学联网试验研究”。他们之所以投入大量资金实施这个项目,其目的是能培养出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与信息加工能力很强的学生。他们认为具有这样一种能力对于能适应21世纪激烈的国际竞争的新型人才是至关重要的。我们认为这种看法是有道理的。值得借鉴。今年9月份起,我省中学已经全面开设信息技术课,由此可见,培养学生信息能力,推进素质教育,是我们每一位信息技术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一、论培养学生信息能力的重要性
1、国家对信息课程高度重视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加深,许多发达国家已经认识到,信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必须具有良好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基础教育应承担起培养这种素质的职责。从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极有远见地对基础教育提出了从培养目标到课程内容的信息课程要求。我国也充分意识到培养学生信息能力的重要性。
中国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教育部关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规划目标中也明确提出:到,争取全国有10万所中小学、万名中小学生能够接受信息技术教育;到,全国有15万所中小学、3000万名中小学生能接受信息技术教育;到20,争取在高中阶段开设信息技术教育必修课。
由此可见,21世纪国家之间的竞争已归结为人才之间的竞争,而人才之间的竞争,已归结为信息能力的竞争。
(2)信息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决定性因素
在研究儿童认知发展基础上产生的建构主义理论,不仅形成了全新的学习理论,也正在形成全新的教学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老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可见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对学生的信息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生的信息能力不同,学习的效果会明显不同。笔者在讲述计算机的逻辑组成时,让学生带着几个问题观看《开天辟地》教学光盘中相关片段。结果发现,学生回答问题的准确程度参差不齐。正是因为信息能力的差异,才导致学习能力的差异,从而引起学习效果的明显不同。
(3)信息技术课会越来越向综合课程方向发展
由于计算机本身所具有的工具性的特点,使得计算机课能够跨学科教学,信息技术课会越来越向综合课程方向发展。在这里,强调的不是计算机知识点本身,而是对知识的使用方法,对知识的整合创造的能力。例如键盘练习和英语学习相结合;用“画笔”进行美术作品创作、贺卡制作;用word进行作文、板报、校刊的编排;用excel进行班级成绩的整理、学习情况的数据分析、班级通讯录的制作等。通过对同一知识点不同方向,不同侧重点的多次重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创新意识。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由以上三点可以看出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是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能力乃至培养学生素质的大问题。作为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应义不容辞地担当起社会以及历史赋予我们的这一神圣的使命。
二、论如何培养学生信息能力
笔者认为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学中要时刻注意信息技术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更不是片面追求“学而致用”的职业培训,而是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来提高中学生的素质,培养他们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能力。
在以前的计算机课中,笔者发现,老师讲得好,学生尽力地去学,学生对于计算机课上讲的知识把握比较好。但他们只是单纯地去学习计算机这一门课程,很少有人将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应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去。如学生在学习Excel使用工作表数据库时,我发现几乎所有学生能根据老师要求以很快的速度建立一个数据库,并对这些数据进行排序、筛选等操作。但当我问学生“请大家想想,我们可以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什么问题?”时,却有大部分学生回答不出。说明大部分学生还不具备很好的信息意识,这与计算机本身所具有的工具性的特点相悖,这也是以前计算机教学的失败之处。
笔者认为要上好信息技术课,必须把握住以下几点:
1、上好第一节课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第一节课中应让学生懂得信息的概念以及从国家对信息课程的重视、计算机工具性的特点、信息课程越来越向综合性课程方向发展等方面来讲述信息技术课的重要性。让学生意识到学习信息技术课不仅仅是学习计算机,还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从而引起学生的重视。并可请高年级这门学科学得好的学生讲讲他们的学习心得,做学法指导,让学生对这一门学科的学习方法有所了解。以后的学习中才不至于盲目不知所措。
2、教学形式应多样
21世纪是一个信息万变的时代。仅靠书本上的知识是没有办法教好学生的。考虑到现在整个社会都很重视信息产业的现状,许多报刊、杂志以及电视节目上都有相关报导。而且学生很想了解计算机发展的一些最新动态,了解一些网络知识,一些新的软件。考虑到这一点我在我所教的班级每一星期让学生推选一位小博士,在这一周上课前花5分钟时间让他给大家讲讲这一周时间中他所了解的一些计算机方面的信息、以及自己的学习的一些心得、体会,供大家一起分享。这样不仅激发起学生学习这门科目的兴趣,而且使全班同学能一同了解课本以外的信息、一同进步;紧跟时代脉搏。
3、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当前,以多媒体和Internet为标志的新的信息技术革命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毫无疑问,这不仅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又一里程碑,而且必将引起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使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产生新的重大飞跃。在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的基础上进一步与多媒体相结合,将发展出一种适应21世纪教育需求的全新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
笔者曾就这种教学模式,做了一点尝试。在高中课本第一章第三节“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基本操作”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这一部分知识比较枯燥、难懂,学生不太爱听,如果使用课件辅助教学效果比较好;并且高中学生已具备一些抽象思维能力、自学能力不需要老师过多讲解;而且高中生计算机水平特别参差不齐,计算机基础知识有的学生早就掌握,有的学生还从没接触过。我就考虑做这样一个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课件。这个课件通过学生机房服务器装到每台学生机上。而且每台学生机可以上Internet。我制作这个课件的意图是教师提供给学生一些与本节课相关的文字资料库、图片资料库以及积件库,供学生自学;学生认为已经掌握本节课的知识时可选择进入测试模块。在测试模块中提供一些测试题,满分为100。只有测试分数超过80分得学生才能说明你达标检测过关。只有这时才可以通过老师提供的一些链接去网上学习课本以外的知识(当然只提供了与本节课所学知识相关的网站)。否则还必须重新学习、做测试题。从而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要求,扩充他们的知识面。
4、设活动课、选修课作为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
在信息课程的教学中肯定会涌现出许多电脑爱好者。这些学生不满足课堂所学,对计算机的许多专业知识和应用技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有计划的课外实践活动对这些学生的爱好能给予培养和正确引导。
目前中学的活动课、选修课内容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程序设计;二是应用软件使用。学习程序设计对培养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意识都有很大的帮助。在应用技术的课外实践中把计算机当作信息处理的工具,让学生整合各科所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和信息交流。笔者在指导学生学习多媒体软件制作时,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大胆构思、创新。结果学生做出来的软件创意很好,不拘一格。有的学生有感于语文课本中“庖丁解牛”这一课文,制作了一个“庖丁解牛”的动画,并从中悟出一定道理;有的学生有感于妇女能撑半边天制作的“半边天”也很生动形象;有的学生根据地理课本中学习的水循环制作了“水”的软件,通过水循环的原理告诉人们要节约水的道理;更有一位同学有感于微软的IE浏览器浏览网页比较烦琐,自己用Authorware5.0制作了“简易浏览器”来浏览网页,在参加江苏省第三届OEH中学生多媒体软件制作大赛中得到评委的一致好评,并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
通过活动课、延伸课的延伸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信息能力,在整合各科所学知识的基础上的创作更是他们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从而促进素质教育。
三、信息技术教师任重而道远
7.教育信息化与教育信息能力 篇七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能力,信息技术能力,信息素养,教育技术素养
一、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内涵
笔者所能查找到的有关对信息化教学能力内涵的界定,最早源于2005年马若明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中的论述,在此忽略了诸如“信息时代的教师教学能力”、“面向信息化的教师教学能力”等说法。
通过研究关于“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界定,可以发现学者们对“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定义有两个强调重点:第一,信息化教学的目的。如“教学过程全优化”、“促进学生发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和促进学生信息素养”、“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等。笔者认为,不管是传统教学还是信息化教学其目的是一致的,所以在此就不再赘述;第二,关于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界定无一例外地强调利用信息技术。“信息化”是当前使用非常广泛的一个术语,其内涵总结起来可以概括为:信息化是指在社会各个领域广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加速实现现代化的过程。由此可以认为,信息化实质上就是信息技术化,信息化教学能力就是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能力,或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教学的能力。
二、信息化教学能力相关概念的内涵
信息化教学能力一般容易与信息素养、信息技术能力、教育技术能力等概念相混淆。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许多学者在探讨上述概念之间的关系时往往采取“两两比较”的方式,而笔者认为,上述概念是相互联系的,可以放在一起来思考它们之间的语义网络。因此首先分析相关概念界定的基本内涵,再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1.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的概念是从图书馆检索技能中发展和演变而来的,关于其定义,除了在某些文献中为了交流方便而自创的大量规定性定义外,引用较多的是以下两个定义:
信息素养是人们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工具或主要信息源的技术与技能。
信息素养是一个人具有能力去察觉何时需要信息,且能有效寻找、评估与使用所需要信息的综合能力。
前一个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Paul Turkowski)于1974年提出的,后一个是1992年美国图书馆学学会会议对信息素养下的定义。笔者查阅了大量关于信息素养概念的界定,从中总结出以下共同点:
第一,信息素养首先是指信息的获取、检索、存储、组织、利用、表达、交流、评价、整合、创新等各方面的能力;
第二,信息素养是将已获得的信息用于问题解决、进行创新的综合能力;
第三,上述能力只是信息素养的一部分(可称之为信息能力或信息素质),更重要的是,信息素养是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的统一体(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亦可统称为信息修养),内化为社会个体最基本的心理特征,是信息时代必备的素养。
2.信息技术能力
信息技术能力与上述信息素养中的信息能力联系在于:一方面,信息的获取、检索、存储、组织、利用、表达、交流、评价、整合、创新等都是利用信息技术去实现的,否则就是信息在大脑中的加工处理即思维,不属于信息素养;另一方面,从信息技术的定义来看,信息技术是指用来获取、传递、加工、处理信息的技术(另一种常见的解释是:信息技术指能够延长或扩展人的信息功能的技术),由此可以得出,信息技术能力就是利用技术来获取、传递、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信息技术能力就是信息素养中的信息能力,推而广之,信息素养亦可称之为信息技术素养。
许多文献中有“教师信息素养”、“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法,并强调了其特殊性,但教师作为一个信息时代的社会个体,首先他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能力与其他社会个体具有一致性,在信息素养的构成、标准、习得等方面教师与其他社会个体之间没有特殊性;如上文所说,信息素养的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所以教师信息素养的特殊性在于如何利用其具备的信息素养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以及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3.教育技术能力
从素养、素质和能力的关系和广大学者对教育技术能力内涵的解释来看,教育技术能力更应该称之为“教育技术素养”,如李玉环认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指从事教师职业所应具备的,带有教师职业特点的教育技术知识、技能和情感因素。”[1]具备教育技术知识、技能、情感(或意识、能力与道德等)即具有教育技术素养[2],而教育技术能力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对于更多学者倾向使用“教育技术能力”的原因,笔者认为可能是受到《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的影响,因此分别以“教育技术能力”、“教育技术素养”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各数据库进行“篇名”“精确”检索(检索日期:2013-1-16),查找到的文献分别为934篇和69篇,可见《标准》影响之大。2004年教育部正式颁布《标准》,而在《标准》将中小学教学人员、中小学管理人员、中小学技术支持人员的教育技术能力均划分为“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社会责任”四部分,此四部分已超出“能力”的范畴,也应属于“教育技术素养”。
由此可认为,教育技术素养由教育技术意识、教育技术知识、教育技术能力、教育技术道德构成。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相关概念间的关系
从上述对各概念内涵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信息技术能力是信息技术素养的一部分、教育技术能力则作为教育技术素养的一部分。
假若在信息技术素养前加上“教师”二字,那么教师信息技术素养与教育技术素养的关系又如何呢?如前所述,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是教师利用自己所具备的信息技术素养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以及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的一种综合体;另外,沿用何克抗教授关于教育技术能力的界定,教育技术素养可理解为对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的意识、知识、能力和道德的综合体。
由此,就需要进一步明确教育技术素养中的“技术”是不是就是指“信息技术”呢?如果“是”,教育技术素养就是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如果“不是”,那教育技术素养中的“技术”又指什么呢?在教育技术界,通常认为技术既包括有形的物化技术,也包括无形的智能技术,很显然信息技术是有形的物化技术的一种,不应把教育技术素养中的“技术”仅仅理解为信息技术。因此,教育技术素养应包含教师信息技术素养。
对于“信息化教学能力”,文献中探讨较多的是教育技术能力和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关系,有研究者认为二者是等同的[3],也有研究者认为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教育技术能力的核心体现[4][5],,从二者的构成来看,笔者倾向于第二种说法。
尽管国内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对教育技术能力的结构进行了研究,但最终结论始终未能跳出我国《标准》的框架。该标准自2003年起开始制订,历时近两年,共有40余名专家、学者,近20个单位和机构参与研究与开发,深入地研究和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相关标准(特别是教育技术标准)以及国内的相关研究成果[6],具有很好的科学性与适用性。该标准将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划分为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社会责任四个维度。而综合国内现有对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的研究成果,信息化教学能力基本上涵盖了《标准》当中的能力部分,虽然不能把教育技术能力与信息化教学能力等同,但“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教育技术能力的核心体现”的论述还是很准确、中肯的。
上述概念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在图1中,最底层深灰色的、最外圈的圆表示“教育技术素养”,向里、浅灰色的与“教育技术素养”圆内切的圆表示“教师信息素养”;四个无色的相交的小圆分别表示“意识、知识、能力、道德”,在“教育技术素养”圆内则表示“教育技术意识、教育技术知识、教育技术能力、教育技术道德”,在“教师信息素养”圆内又表示“教师信息意识、教师信息知识、教师信息能力、教师信息道德”与“能力”圈内切的白色的、最小的圆表示“信息化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玉环.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框架的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7.
[2]何克抗.教育技术能力等同信息技术能力吗?[N].中国教育报,2006-06-19.
[3]刘富逵.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的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0.
[4]张艳.高校新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2.
[5]王卫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9.
8.教育信息化与教育信息能力 篇八
通过二十年来不断努力,当前我们教育信息化已经得到极大提高,到达水平相对较慢发展关键时刻。教育信息化面临怎样开展可持续发展的艰难挑战。解决该问题的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彻底探究问题深处原因,之后再根据其做出应对方案,这样才能够满足科学发展观所需。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作为教育信息化建必不可缺的部分,几乎所有发达国家全都很重视其。
二、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艰难建设
可持续发展观主要是着重于整合发展理念,因为发展不应当只是局限于世间当中的永续,还应当包含有其在内容里面的协调性,并且还有特指出人与经济、社会等因素发展内容在系统意义里面的协调以及综合调整,包括人际、区际等等协调,这种发展观是种整体、系统以及内生的。从可持续发展观里面所特别指出的系统综合调整以及协调发展分析,教育信息化发展里面还有非常多不协调的地方,其发展的速度以及教育整体发展水平没有很好的保持平衡,而且技术也还没彻底融进教育生态系统里面。
三、构建教育信息化研究支持体系
3.1该体系所存在的重要性
上述所提出的体系是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里面必不可缺一点。教育信息化持续发展一定要有专业研究机构从多方面对其提供长久平稳支持,这样才能够渐渐出现一个完善的教育信息化研究支持构架,才可以为育人以及业界构筑一个联系的纽带,才能使得其对信息技术以及教学等互相交流,以及其能够在这种模式下进行创新来提供技术支持以及理论支持。所以,有着多种功能以及能力的研究中心组合而成的研究支持体系,是其能够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点。
3.2该体系在我国的现状
这二十年里,我们教育信息化建设在很多方面构建上得到了非常大成功,可是在研究支持体系构建之上仍然存在不足的地方,迫切需要其在之后发展里面对其进行加强。技术科研里面,现如今存在着研究体系相对不集中,以及力量不够。
上述说阐述的两点问题,将可能直接引起教育界失去包括技术在内的很多方面的支持,然而产业界与其对比却呈现出严重教育理论支持的不足,而这两点在则呈现出在很长时间段里面没有很好处理的现象。在战略研究之中,现如今也还没有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研究体系。因为没有完善的基础研究框架以及专门的战略规划研究部门,所以相关教育不美没有能够好好把握住教育信息化发展具体现状以及对其进行很好监控还有尽早开展调整方案的实施。此外还有工程项目实施过程里面,不能很好开展精准的项目状态监管以及构建效果分析;在推动产业前进过程里面,没有对其现今发展状况有一个很充分的了解。在制定宏观发展方向过程里面,没有很好对国外发展现状尽快把握。而使得上述所说的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教育信息化领域至今为止还存在着专门的研究服务机构匮乏现象。
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在其起步的時候,因为主要任务集中在实施基础设施构建上面,所以忽略了上述的问题,可是伴随如今我国教育信息化水平日渐提高以及信息化和教育之间相互联系日益密切,渐渐暴露出里面所存在问题。而在学科支持上,其所依托的核心学科通常不能很清楚的看到,首先,通常我们所说的教育技术学科是被作为二级学科安置在高等教育学科体系里面的,其从属于教育学这一一级学科。此外,计算机或是信息等技术学科却是属于理工类的学科之中,其对教育信息化领域所需的帮助很有局限性。现今我们国家中专门服务于教育信息化研究以及构建的新兴交互学科还没能发展起来。而华中师范大学已经尝试建立教育信息技术这方面的学科,并且有了相当大的成绩,可是其依然需要努力,因为在核心学科建设上仍然不足。
3.3该体系建设的重点
构建出我国的这一体系已经成为现今很迫切的问题。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里面出现的很多疑问通常不能够依靠着两门学科简单的交叉联系就可以解决,而是
通过开展很多涉及理论创新等各个因素的创新性活动方案来系统性向前进行。所以,一定要建立出一支专业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对其进行研究。该领域里面专门研究基地的数目相对不多,因此极大的限制了教育信息化持续迅速向前进步。依靠高校或者是企业机构来构建科研部门,可以建立起这一研发支持体系,不但能够很好地构建出连接教育部门用产业界之间相互联系纽带,并且还能够保持住一支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科研团队,为这二者相互交融带来前进力量。所以,构建专门服务于其的研究支持体系,对其进行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结束语
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能够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极大帮助。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建设,一定能够促进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持续、快速发展,还能够帮助推动我国教育革新以及发展。现如今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得到很好成功,可是很多地方依然面临困难。如果想实现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不仅仅需要国家确保有效投入,还应当解决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之中存在的问题,满足上述所有才可以搭建出完善的教育信息化系统。
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信息能力 篇九
方 案
忠县花桥镇初级中学校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推动教育信息化,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课程改革精神,根据《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有关文件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组织开展学校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技术应用培训,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设备的大众化普及,为优化教学组织方式,优化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教与学形式,提供了可能。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与学的案例已不为鲜见,“可汗学院”、“李玉平微课程”、“广东佛山的课堂实录”等已为因材施教、发挥学生主动性、提升教学效率、转变教学方式等提供了鲜活案例。但放眼全国,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用于辅助优化教学的学校却凤毛麟角,我校亦如此。
二、学校信息化现状分析
1.教师情况:我校有教职工46名。教师平均年龄40岁,其中,大学本科41人,专科15人。由市区财政按比例补贴,教师个人购买的笔记本电脑46台。学校教师全部参加了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初级的培训并考试合格。
2.信息技术配备情况:现在学校有计算机教室1间,配有电脑39台,办公电脑10台。学校每班都实现了“多媒体教室”(电脑+电子白板方式)。
三、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以校长张义坤为为组长的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技术应用培训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小组,由教导处、体卫艺处、总务处、信息中心等相关人员组成,由参加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的教师和全校信息技术教师具体负责我校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校本培训工作。组
长:张义坤
副组长:余校波
谢建平
任亮
成员:刘海泉
潘训龙
潘建平
余建廷
四、总体目标
以提高全校教职工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目标,重点培养一线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制作微课程进行教育教学。
五、培训方式
培训以校本培训为主,采取学校集中培训和教师个人分散学习相结合、网上交流和定期研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分散自学:教师要通过自学,基本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培训的内容。
2、集中培训:根据课程内容及参训教师的实际,采取集中讲授、操作练习、教研组研讨、互相交流等方式,保证培训的实效,切实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培训内容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与设计技术;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堂教学实施过程案例分析;
(三)基本技术技能培训(网络基础、信息搜索利用、多媒体操作、电子白板操作、课件制作、网上交流工具等)。
(四)微课程的设计、微课程制作工具培训等。
七、落实保障措施
1.提高认识,切实加强领导。
开展校本培训是新形势下适宜基础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加强和改进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因此,学校各层干部一定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培训工作的领导。校长要全面负责校本培训工作,成立培训领导小组,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和具体实施方案,培训时间平均每年不少于20学时。建立健全相应的领导组织机构,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确保校本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2.强化管理,精心组织实施。
要卓有成效地开展校本培训工作,必须注重校本培训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逐步建立健全校本培训的学习制度、考勤制度、考核、奖惩等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校本培训的新途径、新方法;及时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不断改进,提高水平。实施过程中,要及时做好培训记录,健全培训档案和教师成长档案。要加强过程性督导检查,积极引导、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培训,抓落实,求实效。3.落实经费,保障培训条件。
教师培训所需经费学校应统筹考虑,优先安排;教师培训所需资料书籍,学校要予以保证;加强多媒体教室的建设,管好用好,使其充分发挥作用。充分利用国家投入的相关设施设备加快校园网和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建设,努力为校本培训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确保各项培训真正落到实处。
八、培训考核
培训成果在培训结束后,每名教师高质量严要求完成培训学习任务:具体要求为:提供微课程成果、PPT课件成果或其它应用信息技术的成果(三选一)。并且学校将在培训后开展微视频制作大赛和翻转课堂教学比赛。为获奖教师颁发荣誉证书,获奖作品将推荐至上一级参加比赛。
九、奖励机制
1、本次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合格(网络研修、区域集中研修、校本自主研修):奖励
100元。
10.教育信息化与教育信息能力 篇十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主题资源
中图分类号:G 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07)12-0023-04
教育信息化是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和应用的必然结果。信息技术在我国中小学校的应用,从80年代的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到90年代的计算机辅助教与学的工具观,再到21世纪初的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极大地促进了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等的发展。随着教育理念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逐步深入,对教师的信息化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邓立言委员从哲学的高度出发总结了当代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五个标志。其中之一即拥有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数量足够、形式多样、实用有效的各种教育教学资源,尤其是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及其应用系统。
那么在当今教育信息化的大环境下,中学教学资源建设现状如何,如何通过教师与资源建设的互动切实提高教师的教育信息化能力。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组织人员对中学学科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以问卷和访谈为主要方法进行实地调研。
一、问卷设计
本次调查以郑州市中学为研究对象,在实地随机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促进中学学科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的有效策略。问卷的设计以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第一部分教学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为依据,从学科教师基本情况、学校资源建设现状以及与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相关的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和社会责任等方面展开调查。重点设计了资源建设与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之间关系的相关问题。
此次调查期间正值郑州市教育局组织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培训工程”,在郑州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进行。我们组织人员到培训所在地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17份;深入一线学校的调查则集中在城镇中学,有郑州市九中、郑州市上街区试验中学、郑州市第二外国语中学、郑州市56中,共发放问卷125份,回收120份。此次调查发放问卷共计245份,回收237份,有效问卷237份,有效回收率为96.7%。问卷采用无记名方式使用SPSS统计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二、调查结果
1.学科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
教育信息化,简而言之就是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为教育信息化应用层面的重要一环,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水平从某种程度上是对教育信息化成效的一个检验。本次调查显示,郑州地区学科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如图1所示。
根据图1所示结果,持“信息技术环境资源观”的教师比例达48.5%,持“信息技术工具观”的教师比例达31.2%,而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信息技术与学科相结合”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教师比例之和为20%。从积聚百分比显示的数据看,持“信息技术环境资源观”与持其它观点的学科教师人数各占一半。
2. 资源建设现状调查
教育信息设施的现代化是教育信息化的一大特点,教学资源建设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必要前提。郑州地区校园信息化建设现状如图2、3所示。
图2所示在郑州地区,截至2007年有76%的中学建设了校园网,有20%的中学正在积极策划建设校园网资源,还有4%的学校目前还没有建设校园网的意向。图3显示出相关硬件资源建设水平,如理科学科所需的试验器材占有率达到93%,多媒体计算机、幻灯机、投影仪和教学光盘录像带的占有率都在80%左右,传统的教学资源电视机摄像机的占有率都在50%以下。
3.创新性资源建设
校园网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教师设计有效的教学过程提供参考,为学习者提供学习资源与个性化、自主的学习环境,因而受到各级教育部门的重视。郑州地区学科教师对目前校园网资源的评价(要求教师选出自己认为校园网建设最需改进的地方)及对创建创新性资源库的调查结果如图4、5所示。
调查结果显示,学科教师对从校园网获取有效资源达到满意的只有4.2%,问题主要集中在教学资源匮乏、共享程度不高和教学交流平台不成熟这三个方面。可以看出,校园网作为信息化资源建设的重中之重,关键还在于丰富的、能够反映师生需求的内容建设。
关于创新性资源建设建议的调查也反映出了同样的问题。分别有82.7%和81.9%的学科教师认为资源建设不能停留在以往的课件的层次上,而应该鼓励教师多利用校园网提供的教学组件平台,设计出更多的有特色的教学资源,同时应该加大这些资源的开放性,实现资源共享。只有42.6%学科教师认为可以通过建设专题学习网站实现创新性库的开发。在访谈时,也有不少教师反映:专题网络资源建设固然好,但对于中学生来讲自主学习关键还在于平时的教室学习环境下实现;通过网络实现自主学习,除了自主性较大之外并没有实质性的好处,关键在于中学生的自控能力和自我监督能力以及反叛心理等问题不利于网络自主学习的开展。这也是造成网络专题资源不受中学学科教师欢迎的一个主要原因。
4. 资源建设与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发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什么不采用信息技术的原因的调查结果如图6所示。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采用信息技术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没有充足的信息来源,二是在使用过程中碰到的相关技术问题难以解决,不得不对信息技术望而却步。在访谈过程中,学科教师普遍反映,在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的过程中,经常为无法准确快速的找到与主题相符合的支持性资源而不得不使信息技术的效果大打折扣或改用其它的支持手段。
三、调查结果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郑州地区教育水平仍处于不平衡状态,到目前为止有五分之一的教师仍停留在信息技术观的初级阶段。而在教育环境较好的地区,教师的个人理念紧跟时代的步伐,牢牢把握信息技术作为构建自主、探究学习环境的重要因素,从资源和环境上支持学习,培养创新型人才。
从郑州地区教育资源建设现状可以看出,已有近2/3的学校建有校园网,但对校园网建设的满意度却不到1/10,因此资源建设只是数量上的拥有,并不能真正实现教育现代化。精心设计和建设各种教育教学资源,构建最优化的现代教育教学环境,提高教育信息资源环境的智能化、多元化、动态化才是真正的教育现代化。加快网上教育资源建设,构建丰富的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必须调动多方面的力量,加快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创建,加强网络的应用性。同时也必须意识到网络资源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注重与传统资源建设相配合。从多元智能的角度考虑,提高教学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有利于教师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优化教学过程设计。借鉴经济发达地区及国外的经验,要实现教育信息化,必须重视信息资源的建设,凸显资源建设的专业性、普及性和技术性。
关于创新性资源建设问题有效途径问题,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科教师更倾向于以往的资源建设形式,希望在此基础上重点解决资源的共享问题,扩大资源平台的开放性,鼓励学科教师积极挖掘教学过程资源等形式实现创新性资源的构建。
针对网络主题资源社区的建设,郑州地区学科教师并没有表现出太大的积极性,但作为目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一个热点领域,网络主题资源有其独特的优势。它能够有效地解决资源的动态更新和学校课堂教学实践资源浪费之间的矛盾。网络主题资源和教学实践是互动的过程,网络主题资源社区为教学过程提供资源支持,反过来教学过程又可以通过相关技术支持丰富网络主题资源,不仅有效解决了教师已有资源浪费的问题,而且有益于学科教师及学生之间的及时有效的沟通。由此也可以看出加强对教师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形势的培训和学习的重要性。
在调查期间我们与学科教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学科教师普遍反映在目前的教育制度大环境下,中学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存在诸多困难,最显著的问题是可利用的有效资源匮乏。从另一个方面来看,面对升学率的实际问题,教师不可能在资源开发上花费大量的时间。而本项目的另一项关于中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素养调查则显示,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里就是计算机技能普及员和网络维护员。
通过访谈我们还发现,除了在条件相对较好的学校,信息技术教师对学校资源建设提供技术支持之外,在城镇边缘地区及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很少有机会参与学校的资源设计与开发。这就造成了一方面学科教师的课堂累积资源搁置不能实现共享,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教师的特长不能得到有效发挥。两者之间的矛盾使资源的动态更新不能得到有效解决。
四、促进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的对策分析
教育信息化需要具有现代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具备综合信息素养的教师,而信息素养的培养、创新教学的实施,教学资源建设是必要前提。
根据对调查结果的分析,郑州地区学科资源建设与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发展的当务之急是找出一种实现学科教师和信息技术教师配合,共同研究开发资源建设的有效途径。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信息资源和环境的建设,促进学科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的发展。
1.加强学科教师信息化意识的培养
树立开放的教育信息化观,尤其是现代的资源观。在信息化环境下,教育已经不可能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培养出适应时代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因此,郑州市在此期间组织“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培训工程”,正是适应了形式发展的需求,分别从新课程、现代教育理论、学科专业知识、信息技术、教育科研等方面对学科教师进行全面有效的培训,从整体上提高郑州地区的教师专业素质,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
各级各类学校应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组织学科教师开展交流活动,鼓励学科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形成积极向上的信息化氛围,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2.注重学科教师多样化需求的满足
学科教师是教育信息化的主体之一,不同教育主体实践中待解决的问题和情景存在差异,资源的建设必须为学科教师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性提供一个平台,满足参与主体不同层次的特殊需求。中学教师需要不同层次的资源,包括原材料如教学内容支持性材料(知识、规则、技能、原理)、教学工具性材料(图片、声音、软件)、教学半成品等资源的需求。这些不同类型的资源包括显性知识,更重要的是包括教师根据个性化需求从中挖掘出的可利用的隐性知识。
就资源建设的内容而言,除了网络资源、书本资源、硬件资源之外,还应充分挖掘社会生活当中多元化的现实教育资源。逐步完善如教材、教师参考书、电子教案、网络课程、试题库、案例库等软件资源的建设,同时应做好硬件资源的配套建设。
对条件较好的地区,应辟出专用资金购置有利于学生创新性思维和实践应用能力的综合性实验器材和装备;对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应调动学科教师、学生以及社区积极参与资源的开发,充分发挥智慧和社会的优势,整合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同时城乡由于教学环境和现状不同,学校开发资源的侧重点各有特色,加强城乡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优势互补,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
3.加强学科教师和信息技术教师的合作
学科教师的优势在于对学科内容资源的深度把握,而信息技术教师的优势无疑在于将优秀资源数字化、多媒体化、动态化。网络主题资源建设就为学科教师和信息技术教师提供了加强合作的平台。
网络主题学习资源模块除了传统校园网具备的功能之外,重点在于主题数据库的建设,包括素材数据库、工具数据库、师生作品数据库、活动数据库和反思评价数据库。学科教师可以依据资源主题很快的定位与自己的需求相符合的资源,同时网络主题资源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解决了教师创作的优秀资源搁置的问题。
在这里信息技术教师是资源建设的技术提供者,教师资源创作的支持者,教师则为资源建设提供最新的适应新课程要求的多样化的资源。两者相得益彰,优化资源建设,使教师在实践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实现信息化能力发展,改变以往教师信息技能培训不能广泛应用于教学实践的问题,在实践中提高学科资源开发能力。
4.优势互补实现和谐发展
当前教育信息化进展中存在地区和校际之间发展不平衡,优质资源缺乏的同时却没有得到共享,低水平重复开发严重等问题。因此,目前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应以资源的均衡、共享、和谐和共进为发展目标。加强学科教师和信息技术教师之间的沟通,加强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不同地区间优势资源的互补。
参考文献:
[1]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S].国家教育部,2004,(1).
[2] 邓立言.教育信息化的哲学思考及实践建议[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11) .
[3] 洪明.欧美国家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趋势[J]. 比较教育研究,2002,(7).
[4] 伍海燕.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面临的挑战及应对[J]. 教育评论,2007,(2).
[5] 梁志华,王海波. 基于网络的主题资源学习社区研究[J]. 开放教育研究,2005,(10).
11.教育信息化与教育信息能力 篇十一
一、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1. 树立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观
创新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和造就大批具有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创新人才。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是终身教育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首先,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促进他们的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其次,素质教育的实施,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再次,创新能力需要终身培养,创新动机需要终身激励,因而创新教育也是终身教育。
2. 树立全新的教学观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我们应对传统教学观进行深刻的反思,要强调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关注学生的生活及个性差异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组织多种形式的教学。同时,将由原来以教师为中心的,基于知识归纳型或演绎型的讲授式教学方法转变为基于“情景创设”“主动探索”等多种新型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的综合运用。树立全新的教学观,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了客观条件。
二、创设学习环境并激发创新能力
课堂教学是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主要阵地,应当成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的摇篮。而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权威者、传递者,过于强调教师的权威性,教师的语气语调、评价定断都不容置疑,具有权威性,这就制约了学生的创造思维。教师要适应新形势下计算机教育教学任务,就应积极为学生创设宽松、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将教师的权威建立在学生主动参与和促进能力充分发展的基础上。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与学生一起确定学习目标、内容、方法,一起收集信息,一起提出某个建议,一起讨论、解惑,一起分享学习成果。教师从传道授业者变成了帮助学生选择目标、探索知识、培养能力、提升素质的引导者。这样就可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推行问题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问题式教学模式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学习者通过互相合作来解决这些问题,发现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知”。可见,营造“疑”与“思”的良好情境,用疑问开启学生创造思维的心靡,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在教学中,应克服扼杀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学行为,注意挖掘教材内容中潜在的教育因素,采取问题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宽松、民主、和谐、平等、富于创新精神的教学情境。要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设计出针对性、启发性较强的问题,点燃学生求异思维的火花。对于在回答疑难问题时出现的不同主张和见解要“沙里淘金”,肯定其中的合理成分。要改变教师“一言堂”或唱“独角戏”的老方法,还学生以自我学习和钻研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独辟蹊径,敢于质疑发问、想象猜测,敢于打破常规、不拘一格。如在(基本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设计一些易出错的程序,让学生自己对这些程序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错误,进一步完善程序的功能,从而开启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性
主体性和创新性密不可分,创新是主体性的最高体现。没有积极主动的学习,就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我们要通过下列途径创设各种机会,鼓励学生去主动参与,把他们智慧的火花尽量激发出来:(1)要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因为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前提。过去我们制定的教学目标比较抽象、模糊而缺乏区别对待。如果学生不明确教学目标,那么,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必然是盲目的、被动的。例如过去,我们的教师在上C语言的时候,只是照本宣科,学生也不知道学了C语言有什么用,结果他们只是盲目的学习,毫无学习激情,更不要说创新性了!(2)给学生自由提问的主动权,在计算机教学中,通常是教师不断地提问、解析,学生极少有机会、也不太愿意向教师提问。教师的提问固然能透出学生的思考,但学生的学习总是比较被动的。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要重要。因为提出一个问题是创新的开始,也是创新的动力。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尝试着通过教会学生不断地提问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把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他们在课堂上不仅只是听着、答着,而是自主学习的学习者,通过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如果学生能主动提出有创见的问题,那说明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另外,当学生提出疑难时,教师应启发学生主动讨论,组织学生认真剖析,去伪存真,抓住本质,把握重点,攻克难关;(3)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自己归纳,学习方法是学习能力的一个基本要素。进行学法指导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前提和保证,而学生要真正理解、掌握以至运用一定的方法,由“学会”转变为“会学”,必须学会自己归纳方法。其中,教师精心设计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模仿等学习过程,在不断实践中,逐步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并能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中去;(4)课堂内外学习相结合,在课堂中,由于时间有限,倾向于训练基本功,掌握基本操作,而课外则可以让学生们自由发挥,教师要有意识的加以引导,把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延伸到课外,把课外这个第二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得课外成为课内所学知识有益的巩固、补充,从而促进课堂教与学,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五、训练学生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发挥知识的智力因素,做到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的辩证统一,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发散思维是指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思维形式,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为走出传统教学中“重求同,忽视求异,重集中思维训练,忽视发散思维训练”的泥滩,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砸碎应试教育的模式和框架,克服单纯传授知识的倾向,注重顺向思维、逆向思维、多向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和创新性。具体来讲,就是要通过挖掘教材中能一题多解、一法多用、一题多变的教学内容,来引导学生的思考信息朝多种方向扩散,提出各种设想、多种解答。如在讲授windows xp的目录操作和文件目录属性的设置后,可故意将学生以往建立的文件拷贝到一个隐含的目录中,学生上机时便发现自己的文件“不见了”,纷纷提出为什么?此时再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他们便可能找出“被删除、被更名、被设置为隐含属性、被复制到其他目录中后再删除原文件”等多种答案。教师再对他们的想法给予进一步分析,肯定其正确的方面,通过这样的学习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近年来,我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还进行创新设疑启思,不仅培养学生们的发散思维,而且还培养他们的收敛思维。收敛思维是在解题中,尽可能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众多的方法进行比较,从中确定出最佳方案。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利用其他学科的理论,开阔思路,找出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然后在众多的解法中,经过归纳、判断和比较,最终得出一个最优化的结论。我在教学生如何灵活进行文字编辑时,学生要思考用几种软件把文字进行编辑,是Word2003中,还是记事本中,或是窗口画图中等问题,这时,学生充分发挥了发散思维,思维活跃,思考着到底用哪一种方法比较好呢?我抓紧时机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讲解,然后让学生自己进行文字编辑。这种教学方法,经过课后的检验,学生掌握得很好,能深刻地、高水平地掌握知识,并能把这些知识广泛应用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举一反三,提高了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使学习活动顺利进行。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对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在教学中的有机结合和应用,有利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六、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创新能力
鼓励、指导学生大胆、灵活地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竞赛,进行自由辩论,互相交流方法,互相启发思路,以实现解决实际问题与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机统一。其主要途径如下:(1)是通过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指导学生用计算机编辑文稿,用窗口画笔画出简单的彩图和制作书签,卡片,用计算机建立自己的学习档案,帮助老师完成考试成绩的计算与管理等;(2)是通过辅助教学,来发挥计算机的工具性优势,淡化学科本位意识,根据现有条件尽可能地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向学生提供形象直观的感性知识和大量材料,这不但能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教学内容,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直觉力;(3)是通过解决学习上的实际问题,学以致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12.教育信息化与教育信息能力 篇十二
中期研究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随着教育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计算机与网络已经逐渐普及到课堂教学中。而相对过去小学教师常年的“一根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的单一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教育信息化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走向,它正深刻地改变着传统的教学理论、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教学模式。
我们进行《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研究》的课题研究,旨在以课题研究进一步带动全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学校的教育现代化进程,全面提升全体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为此,该课题2014年被立项为省级课题,到现在已进行一年的研究。
二、理论思考
本实验中,教育技术是指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青少年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此应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而应用教育技术正是改变教与学方式的有效途径;另外,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整合还是新课改成功实施的必要条件,而有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模式与方法(即如何在各学科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整合)则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内容。所以实施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研究,使广大教师尽快提高应用教育技术的能力,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迫切需
求。
三、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研究目标
1、在充分广泛地利用学校现有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对教育资源进行新层面的建设,培养适应教育发展的具备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能力的教师。
2、小学教师要在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和其他现代化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探索信息技术的运用,把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作为学生认知工具,通过教学设计,运用教育信息化改革学科的教学过程。
3、如何进一步改善信息教育环境,使教师产生强烈的教育资源信息要求。
4、由于信息技术教育的迅速发展,将对师资提出新的要求,研究如何通过继续教育加大培训力度,使教师具有运用现代信息工具的能力和在现代信息环境下进行教学和科研的能力。
研究内容
1、通过研究与培训,使教师能学会使用局域、广域互联网,应用多媒体、学会电子备课成为教师必备的基本功,掌握应用远程教育系统,成为优秀教师的技能。
2、确立辛庄镇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目标定位,提升以文档、表格、幻灯、图片等办公软件为主体的计算机教育执行力。
3、校本学科资源的开发与建设,通过学科教学资源的开发建设,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
4、研究如何继续教育加大培训力度,使教师具有运用现代信息工具的能力和在现代信息环境下进行教学和科研的能力。
四、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以学校课堂教学为主阵地进行课题研究,探索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完美结合,探寻提高教师教育信息技术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2、归纳法。在推进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进行必要的归类、筛选,将经验上升到理性高度,总结提升教师教育信息技术能力的良好方法,并将经验向全县推广。
3、个案研究。通过执教研究课、优秀资源库的建设,对特征显著的教师进行跟踪调查,通过记录和描述,形成个案。
五、中期研究认识
实践中,我们依据《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研究》的宗旨,在对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以理论学习为先导,以教学设计和信息技术培训为突破口,以课堂教学为检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主阵地,结合校情设计出实验方案,全面推进本课题的实施。经过一年的研究,我们形成了一些共识,主要体现在两个“认识”上:
1、教育技术能力建设不同于信息技术培训。信息技术培训是围绕各种信息处理技术而展开,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则是围绕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各个环节而展开。尽管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也会涉及大量信息技术的内容,但其目的是利用这类技术来优化教学过程以提高学习的质量与效率,这和信息技术培训中完全以学习、掌握信息处理技术为目的有
着本质上的不同;在教学的历史上,各种新的工具总是被吸收应用到教育教学当中,从结绳记事用的绳子,到黑板、粉笔,到最新的数字技术产品。就像会使用黑板、粉笔并不说明具备教师能力一样,信息技术培训只是解决了教师的基本信息技术素养。
2、自主发展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由之路。实施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计划,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实施素质教育和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迫切需要;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设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必然要求。国家在进行教育技术能力规范化考核认证的基础上,鼓励教师自我设计,自我提高。因为教师教育技术的培训最具个性化的色彩。它可以实现在单一教室里因材施教的目标。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中,完全可以鼓励个人,在参加统一教学进度的同时进行自学。通过鼓励自学来满足不同程度的学员的学习愿望。也可以在学习内容上把容易掌握的部分放到课外自学中去,而利用适当的集中培训时间,解决那些难以通过自学弄懂的问题,从而大大提高培训的效率。
六、研究过程
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得到了县教育局电教馆亲切指导,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1、加强信息化环境建设,创设学校发展的提速平台
⑴、建设校园网络
为了全面实施课题研究,促进学校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我校接入宽带网,微机室、各行政办公室、教师办公室所有电脑全部入网,师生对网上资源实现了共享。全校教师充分利用网上教育资源,学习课改新理
念,借鉴新的教学模式,提高备课质量,并实行集体备课制度,相互探讨,集思广益,共同提高。各学科教师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带领学生走进网络世界,拓展学习途径,转变学习方式,发展信息素养,提高学习效率。
⑵、建立学校网站
为了及时展现课题研究进程,我校建立了学校网站,设置科研之窗、教研视角、教坛群英、、荣誉展厅等栏目,信息量大、图文并茂、更新及时。随着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的普遍提高,我校正在酝酿学校网站改版,改版之后的网站将包括学科专题研究网站、教研组网站和教师个人网站,内容更加丰富、缤纷多彩。
2、注重校本培训,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⑴、进行理论探索,拓展研究深度。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课题组负责人做专题报告,对研究人员进行课题研究培训,从而在理论上为课题研究指明了方向,保证了课题研究健康有序的发展。一年来,我校通过印发资料专辑,交流研究体会,引导课题组教师广泛学习,深入探讨,认真反思,不断将研究导向纵深。
⑵、学校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要求,先后派出语文、数学、体育、英语等学科骨干教师参加市等各级组织的新课程培训和新课程观摩活动,组织教师全员参加通识培训。老师们通过看光盘、听讲座、观课例、析个案、与同事交流等多形式、多途径、多层次的培训,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
⑶、我校发挥自身的优势,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利用现有微机室,由计算机教师对全校各教研组教师,定期或不定期的举行远程教育资源应用培训班。通过对教师进行分组轮训,教师学会Word、PowerPoint等软件的运用;学会了远程教育资源的整理和应用;学会在互联网查找知识,浏览网页信息。教师们充分认识到了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优势,许多教师思想观念发生了转变,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有了提高,各教研组涌现了一批能熟练操作、能自制课件的中青年教师。
⑷、学校进一步落实了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指导,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各教研组指定了两至三位教师对年轻教师加以帮助,从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等加以指导。最后对全校举行了汇报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选派优秀教师外出学习、参加培训、参与竞赛,提供促进成长的优良土壤和脱颖而出的良好机遇。
3、以研代训,深化课题研究,促进教育质量的稳步攀升
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具有先导性作用。通过课题研究能揭示教育规律,探索科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校教育质量,逐步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⑴、开展教学评优,深化教学改革
为了提高研究水平,高质量地做好研究工作,我校举行了“利用优质资源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等活动,帮助学校建立了适合的教学资源库。同时我校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四个一”教科研活动,如备好一篇特色教案,制作好一个课件,上好一堂优质课,写好一篇论文等,大大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教师人人学技术热情高涨,纷纷将优秀资源应用于课堂教学,将有价值的资源刻录到光盘进行保存,有力地促进了教师思
想观念的更新和业务水平的提高。,⑵、举办研讨活动,推广研究成果
为了充分发挥课题研究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发挥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我校多次举办赛课活动,活动采用了座谈、研讨会、听课、评课等形式。活动中,听课教师的积极探讨,授课教师针对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具体指导与热情解答,使听课教师受益匪浅,促进了教师间交流,受到了领导和老师的高度评价。
七、研究初步成效
综观一年来的研究,在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和实践探索下主要实现以下四点:
1、提高了教师的整体素质和科研能力。随着本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教师的电脑应用水平,多媒体使用技术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教育理念得到及时更新,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这表现在近几年来我校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上。我校有七位教师参加市、县级优质课、骨干教师评选,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李英、孟素玲、张翠翠被评为“骨干教师”称号;李英、卢伟伟、葛进生、马妍等运用多媒体录的课参加市级评选;王彦华、祁凤君参加县优课评选。同时,在省市县级论文评选中,我校多人次获奖。
2、营造了良好的教科研氛围。领导亲自抓,骨干带头做,做出自信,做出成绩,全体教师人人参与课题研究,在实验过程中,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设计方案,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探索课改新的途径,尝试教学,总结新的教学理念,调整充实下一步行
动方案。给学校带来了教育理论的普及,广泛而深入的教师信息素质培养,使教师逐步确立了终身学习的意识、习惯和能力,校内教科研氛围浓厚了,教师抢着走进“课件制作中心”、“农远”教室,人人动手制作课件,网上摘取信息,争当科研型教师。
3、提高了学校办学的社会信誉。近年来,学校硕果累累,先后被授予“县级教育信息化示范校”、“县级语言文字规范培示范校”、“县级花园式学校”、“县级依法治校示范校”等荣誉称号。学校现有省级课题一个,县级课题三个。连续两年在范县毕业班统一检测中均获得优异成绩。学校为上一学校输送了大批合格、优秀新生,在范县享有盛誉,有口皆碑。
八、问题与讨论
一年多的研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随着研究的深入进行,我们也产生了一些困惑。例如:
1、学校多媒体教室较少,给课题的深化研究带来了阻力。学校聘请不了更多专家,只能靠自己在摸索中行进。
2、由于学校教师年龄差距大,具有老中青三个年龄段,教学观念尚待进一步更新,如何在课堂上恰到好处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需要进一步探求好的思路。
3、因教学日常工作压力大,教师的精力应付不过来,严重地影响了课题研究的进展。
4、教师在撰写教学论文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
新世纪又迎来新的挑战。科教兴国、振兴中华,任重而道远。我们
将不辱使命,再创辉煌。
【教育信息化与教育信息能力】推荐阅读:
基于教育生态学的农村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提升策略研究09-18
教师教育信息技术能力试题08-16
[信息技术论文]培养学生信息能力,促进素质教育发展11-18
信息技术与未来教育12-18
转发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06-19
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09-14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培训体会10-06
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改革的理论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