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2024-10-15

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精选8篇)

1.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篇一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内容摘要】: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学条件也不断得到改善,传统的“一支粉笔书中夹,一根教鞭空中划”的教学模式受到了严重冲击,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已在语文教学中广泛的运用。信息技术下的语文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更多的知识,大大提高了语文教学质量,使语文教学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关键词】:信息技术 语文教学 应用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教学也以自身独特的魅力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使语文教学由单一的教师“教”,学生“学”,变成了知识的现代化。运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使学生把更多的时间运用到了自主、合作、探究上,发挥多媒体、网络和交互式学习方式的优势,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和方法,也可以平等地共享学习资源,学生在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空间中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有了自主学习的天地,从而提高了自己的语文成绩,提高了语文素养,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推动了语文教学的一大进步。结合自身的体会我谈以下几点:

一、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

目标是一个人奋斗的动力,只有明确了学习目标,才能抵制各种

不利因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着目标迈进。例如:在讲语文试卷中,每次都有学生把拼音写错。针对这一情况,每上信息技术课时,我就把全班学生分成五组,用拼音输入法让学生练习打字,五分钟内看谁打字最多,最终评出冠军、亚军,在班上大力表扬,并且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这样坚持了一个月,学生收获特别大,兴趣特别高,打字速度有了大幅度地提高,在以后的考试中出现看拼音写汉字,汉字写拼音这一道题时全班同学很少有失分现象。去年全县100多个班级评比中,我班期中、期末语文成绩遥遥领先。由此可见,信息技术大大推动了语文教学,提高了语文教学质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是学生认识世界的一种能力,是创新思维的前提,没有丰富的想象力就没有创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根据课文的特点,设计一些新颖巧妙、联系性强的内容,让学生充分想象,大胆讨论,活跃思维,从而培养他们创新思维的能力。例如:在讲《斑羚飞渡》一文时,我利用多媒体教学,把形、声、色集为一体,运用图片展现情境。首先,让学生观看图片——斑羚飞渡时老斑羚甘愿做小斑羚的垫脚石,忍痛割爱摔下悬崖,小斑羚望着老斑羚难舍难分的那一幕。然后播放音乐——“这是爱的奉献,这是心灵的呼唤,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啊!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听完后,学生深深地被感动,思想上受到了良好的熏陶。由此,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之花,学生想到了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感情,想到了

生命的可贵,想到了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三、教学直观,化难为易,提高了教学质量

在语文教学中,说明文是学生不愿意学习的文章,因为它不像散文、诗歌、记叙文那样,语句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易懂,易理解,而是比较抽象,说明文的顺序也比较难掌握。如:《中国石拱桥》一文,介绍的是我国石拱桥的知识,作者尽管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下定义、举例子、列数字等,但有的学生仍然不够明白。因为学生不了解这方面知识,所以读后很难想象出来。利用多媒体教学,学习这篇课文,能够使图像、文字、声音、动画于一体,全方位展示学习内容,把教材演绎得声情并茂,生动、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使学生从图像中了解了各式各样的桥,并且进行了比较说明,充分调动了学生地学习积极性,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使那些枯燥无味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既加深了学生的记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使语文教学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四、加大了课堂容量,提高了学习效率

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教学节省了大量的板书时间,使学生看到的内容更多,学习的空间更宽广,知识更加丰富。例如:在学习《春》这篇课文时,我首先展示五幅图: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让学生一边欣赏大自然的美,一边听有感情地朗读。然后,通过欣赏每一幅图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把节省的时间运用到实际中去,让学生利用学到的知识,用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一篇描写《秋》的文章,使学生学而用之。这

样一来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接受的信息量成倍的增加,不仅开阔了他们的视野,还节省了时间。使课堂教学节奏紧凑,变繁为简,变抽象为具体,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既“赏心”,又“悦目”。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思维活跃,手、心、口并用,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接受教育、掌握知识、发展智力、锻炼能力。不仅增大了课堂容量,还提高了学习效率。

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注重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即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以教师的教为主,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的主要信息源是课本中的文字、图片以及教师的讲解、板书和表演等,在这种讲授式的教学模式中,以教师为中心,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这种模式在一定时期内,对我国文化素质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过分依赖于教师,受教师主观上的影响,学生不会灵活运用,不能举一反三,不爱动脑,难以培养其主动性。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育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进一步转变,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由于学生积极参与,每个学生的创造性都得到了重视,教师的权威不是建立在学生被动接受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想象力的基础上。其次,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对教师 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个有能力的教师不单是要求上好每一节课,而是看怎样充分应用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把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获得知识的方法,交给学生。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开拓学生的思维来获得新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不但要从“教”这一环节入手,提高教师素质,更新教学观念,用科学的方法启迪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求知欲望;另一方面,还要从“学”这一环节出发,用学生的眼光研究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真正作到“想学生所想”,“思学生所思”。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实行“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从学生理解吸收角度出发,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给学生提供大胆发言的机会,这样才能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俗话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生活的真谛,又何尝不是语文教学中追求的境界。我们理应摒弃现有语文教学中枯燥僵化的教学模式,以及那些最具权威的所谓的标准化答案,应当张扬教学民主,这就需要我们善于营造创新教育的良好空间,作为教师,就是要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空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利和学习个性,挖掘学生的潜力,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给学生宽松的课堂气氛,给学生寻找答案的机会和时间,给学生读自己想读的书,允许学生出现错误。这样,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由于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学生的学习积极

性更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学生的知识面更加宽广,学生的想象力更加丰富,学生的创新能力更强,学生的语文世界更加亮丽多彩。

2.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篇二

一、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汉字有基本的了解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所

文能做的就是把汉字写下来,让学生机械地临摹、认识这个马字,教学任务就完成了。极少数学生能够在刚学习的时候

就知道这个字的形象含义。信息技术的介入,教师就可以丽

轻而易举地利用多媒体对学生所要学习的生词进行形象化的演绎。举例说明,在进行识字教学时,里面包含着这个字的拼音、笔画、意思、组词、象形表述等内容,学生学习时,借助多媒体手段就可以很快地接触到相关的知识。例如,当学生学习到“羊”字趣味识字按钮时,画面上就会出现“温柔的绵羊”“矫健的山羊”“不畏严寒的藏羚羊”“中华国宝小尾寒羊”等活灵活现的动画,学生通过画面就可以理解“羊”是一种温顺的哺乳动物。学生体会到获得知识的乐趣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

小学生正处在多动的年龄段,强制性地要求他们对同一事物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是很困难的,再加上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绝对的主角,学生只能调动听觉器官进行学习,这样的学习效率低下是可想而知的。以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则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方案。用具体的教学实例说明,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个生动的教学情境。比如,在学习《江雪》这一颇具古典意味的唐诗时,运用多媒体将动画版《江雪》进行播放,在孤寂、冷清的画面音效中营造出诗中表述“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空旷意境,学生身临其境,学习兴趣自然就被激发了出来,有了学习兴趣,学生的理解能力也就随之迅速提升,学习效率提高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在学习课文《秋天》时,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秋天的多姿多彩、美丽迷人。声文并茂的朗诵不仅增强学生对文章的印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还更加深了学生的审美感受,提高了他们对美的事物的鉴赏能力。

三、运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资源

以往的教学备课,教师的参考资料只能依据教学参考书目,这些资料纷繁复杂又往往刻板化,不利于小学生理解、吸收,教师形成一套完整、成熟的教学思路不仅常常会耗费大量时间,而且往往事倍功半。此时多媒体巨大的实用性就体现出来了,通过信息技术的引擎搜索,网上大量成熟的教学设计就能够让教师解燃眉之急,这些教学设计往往不但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而且步骤齐全、内容充实。笔

应用信息技术,实施教育现代化

文/程莉

摘要:计算机教学已成为改革传统教学的重要手段。主要论述了相关的原因及做法。关键词:信息技术;计算机;传统教育;教育现代化

在推崇素质教育的今天,信息技术已贯穿于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尤其随着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与普遍应用,计算机已成为改革传统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运用信息技术实施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当前学校教育中,多媒体技术已被广泛认同与使用,而多媒体教学是利用计算机在教学过程中将文字、图形、图像、音频等多种信息高度集成丰富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入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充分了解计算机给课堂教学带来的优越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教师教、学生学,有些内容学生在不了解涵义的情况下只是“死记硬背”,教师却只是一味地将知识以主导者的身份传授给学生。而一味的“填鸭式”教学,不仅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磨灭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精神。而有了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讲课,学生也可以利用计算机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这就大大地强化了学生的主导意识。

二、当前社会形势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计算机专业知识

21世纪的当今社会,对文盲的界定已不仅仅限定在知识的层面,当你不懂计算机操作、不会计算机技术,那你已是“主流文盲”大军中的一员,这就要求我们学校教育要以培养新世纪全面性建设型人才为目标。

现在计算机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几乎遍及各行各业以及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尤其在多媒体技术走进课堂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势必要自己操作计算机,若没有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必将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积极性造成影响。特别是在信息技术课上,计算机的学习与操作更会促进对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与拓展。例如,我们在学习了图片的处理与加工后,可以让学生利用现有资源,如数码相机拍照、购买素材光盘等将语、数、外等其他学科的课程图片利用Photoshop软件进行添加文截取图片等加工处理,创造出一幅有主题、有内涵、有创意的作品。尤其是在学习了网络应用后我们知道,因特网是一个丰富的信息资源库,通过因特网我们可以很方便地搜索和下载所需要的图片资料,并运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去。

三、学习信息技术,要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信息意识

虽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技术,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正确引导学生使用计算机,让学生合理恰当地使用计算机。现在,我们通过网络、电视经常能看到某些学生只因为没钱上网、没钱玩游戏将黑手伸向父母、伸向社会,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最后给家庭造成了莫大的损失,也给父母带来了

者在教学备课设计时,可做一定的参考和借鉴,吸取精华,增加亮点,还可以与其他教师共同研究讨论。这样备课效果更加充实,课堂教学效率也就相应提高。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不仅为语文教师而且为学生开辟了新的学习模式,更重要的是,信息技术为新时代我国小学语文的教学模式做出了十分有益的探索,为新的教学手段开辟了新的道路。教师要在继承传多少难以磨灭的伤痛。殊不知这些学生身陷囹圄都跟没有正确认识计算机网络有关,都跟没有将计算机网络发挥出其真正的作用有关。在上一学年,我们邻校就曾出现这样的情形。一位学生连续几天下午放学后就泡网吧,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他告诉家长在学校上晚自习,而在学校则跟老师说在家温习功课。就这样连续3天后,一天晚上下雨,家长到学校送雨具,这才发现在这几天时间里,每天晚上5点到10点之间,他既没在家又没在学校。理所当然,家人跟老师冒雨寻找,在网吧找到他时他竟浑然不知,还在忘我地游戏。最后只因家人跟老师说了几句重话,第二天回家后竟想不开早早结束了自己如花的生命。

这些鲜活的生命用血的代价告诉我们,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信息意识与信息道德。比如,在讲解计算机网络那一节时,应给学生讲解,网络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优质的服务,通过网络我们搜索资源、上传资源、共享资源。但同时网络也有弊端,网络上有很多垃圾资源,我们要进正规网站正确合理的下载使用有利资源,摒弃黄色网站与网络游戏。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上网也能体现一个人的思想品德,我们应健康上网、文明上网,做一个合格的网民。

四、改革考核模式,加强师资建设

考核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查教学情况和学习情况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元素。有些通过了全国一级的学生,但实际应用能力却有限,有些理论得高分,但上机操作却很生疏,有些操作很熟练的学生,连简单的数制转换都不会。所以,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考核评价既不能纯粹地以考证合格率来衡量,也不能以一卷定终身的方式进行。比较好的做法是将平时作业、作品设计、上机考试、理论考试、考证率等结合起来按照一定的比例综合评估,既考核过程又考核结果。平时作业是考核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作品设计是学生根据要求独立设计一个有实际意义的作品,机试是考核学生的上机实际操作能力,理论考试着重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通过考证全面综合考核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能力水平,同时也作为初中学生的就业“本钱”。所以,建立健全、合理、全面的考核评价模式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总之,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是初中当务之急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不断研究和探索计算机基础教学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走出一片新天地。

统语文教学的基础上,积极运用网络资源进行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改善原有的教学思路,灵活运用教学媒体,引导学生更主动地学习,更有效地学习。

参考文献

3.在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篇三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史

1.20世纪5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计算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195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利用计算机驱动飞行模拟器来训练飞行员是计算机在教育领域的最早应用。20世纪70年代后期,利用大型机和小型机开发的计算机管理教学系统和计算机辅助教学行政管理系统陆续进入中小学。这一时期人们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态度开始从狂热回归到现实,反而开始追求易学、易用、实用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

2.微机进入中小学教学以及教师对计算机应用的推动。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的明尼苏达教育计算机科学联盟得到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开始大量生产和提供课件,其他教育软件公司也相继出现,出现了教育软件出版的高潮。

20世纪80-90年代的整合学习系统。20世纪80-90年代,在应用计算机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学校和教师认识到在提供计算机辅助教学方面,联网系统比单机效益更高。教育技术厂商开始研制联网的辅助学习系统,统称为“整合学习系统”。

3.因特网时期的信息技术应用。教育界也很快认识到因特网的教学潜力:支持方便快捷的信息检索;实现用户与计算机之间极强的交互功能;支持教师与学习者之间、异地的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专家之间相对跨越时空限制的交流互通活动;提供日益丰富、真实的在线模拟和在线实验功能;支持对学习内容随时、随地的访问等等。因特网已经逐步进入中小学校园、实验室,甚至教室,并逐步渗透到学习者学习的每个环节。

二、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

1.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多媒体(Multimedia)教学是现代教育采用的最先进的教学手段对于传统教学中,难以表达、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变化过程、细微的结构等,多媒体通过动画模拟、局部放大、过程演示等手段都能予以解决,它打破了“粉笔加黑板,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法,不但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

2.现代网络技术的应用。

现代网络技术是当今教育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最有效率信息技术。这项技术的应用可大致分为两方面:网络技术在辅助教学中的应用和网络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网络技术在辅助教学中的应用,包括网上选课,网上评教,网上信息发布,校内网提供教学辅助资源及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资源等等。过去,学生选课评教只能通过传统信息工具——纸和笔进行,而获取信息则只能通过老师或学生们之间口头传递,需要下载老师课件或其他学习资料更是相当的麻烦,只能通过直接找老师下载和通过互联网下载。现在,许多学校建立了自己的局域网络系统,学生可已通过局域网完成以上工作。同样,远程教学还可以节省大量的资源和费用,因为一个老师可以同时给上千人授课,而一个好的课程可以在长达数周、数月内,在不同的地区使用。

三、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的发展趋势。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已经呈现以下明显的发展趋势:

1.各种信息技术和数字化的综合运用:借助信息技术强大的集成功,教师和学习者可以综合运用文本、音频、视频、动画等各种媒体形式的教学资源来开展教学,甚至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和人工智能代理来支持教学和学习。由于利用因特网获取资源变得越来越方便,可资利用的学习资源日益丰富,逐渐形成了以学习者为主心,让学习者综合利用因特网的资源开展自主学习和探究的各种学习方式。

2.信息技术与教学法的整合成为发展趋势:因特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一方面使业已存在但在传统条件下难以实现的教学理想成为现实,例如,以学习者为主体的自主助发现和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在建模工具、(在线)模拟实验室、现代通信技术和数字化资源的支持下都已经成为可能;另一方面,现代信息技术的与建构主义等学习理论的结合还诞生了很多新的学习方式(如WebQuest、远程合作学习等),信息技术与教学法的整合已经成为信息技术整合的重要特征。

3.原有的教学界限逐渐被打破,泛在化的学习成为可能:因特网等现代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一方面使教学和学习进一步摆脱书本和教室的局限,借助可以联网(甚至可以连接无线网络)的笔记本、各种便携式掌上(palm-top)电脑,学习者可以随时(例如周末和假期)、随地(在能够连接因特网的世界上任何角落)、随需地(on-demand)访问在线课程和教学资源,可以随时与同学、教师和在线专家交流、讨论和开展合作式的项目研究(project work),泛在化(ubiquitous)的学习已经成为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之外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成为构建终生学习体系不可或缺的学习提供方式。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经历了微机在教学中的应用和因特网的应用作为两个阶段。现在,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和现代网络技术的应用两方面。以后,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必将朝着各种信息技术和数字化综合运用,信息技术与教学法的整合,原有的教学界限逐渐被打破,泛在化的学习成为可能三个方面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将积极推动现代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必能丰富教师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对学生兴趣的激发也将起到积极作用。反过来,信息技术在教学的大量运用,也将促进软件产业向教育投入更多的力量,丰富教育软件产品,会产生大量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期望的教育软件精品,师生也将更加直接感受到现代信息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4.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篇四

信息时代以迈进我们绝大多数人的生活,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已成为社会每个成员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已把教育信息化列为国家“十五”期间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这就有力地推动了信息技术进入课堂和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课程整合成了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的新视点,也是信息技术教育普及和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技应用的普及,现代化的深入进行,信息技术更为其形式多样、生动活泼;高度交互、因材施教;信息量大、重现力强;激发兴趣、培养能力;自主控制、操作简便等优势与课程整合,这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固有的教育观念、思想、理论以及教学内容、方法、模式,毋容置疑,这是课堂教学的一场革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引进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学内容的信息化、教学过程的策略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教学资源的网络化,借以更好地提升育人质量,促成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涵义。

信息技术是指人类对数据、语言、文字、声音、图画和影像等各种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和检索的经验、知识、及其手段、工具的总和。当今的时代是信息时代,以个人电脑、网络技术和多媒体传播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信息技术给许多领域都带来了革命性变革。教育的本质是通过有价值的文化信息的传递为学生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从文化传递的角度讲,信息技术具有高效率和高效能。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成为学科课程和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整合”是个新概念。“整合”中“整”这个语素。它包含了“调整”、“重整”、“整治”、“整改”等丰富内涵。“整合”一词,鲜明地体现了改革的召唤,强调了改革的力度。“整合”昭示着这样的精神: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这两方面都要下一番大气力,经过一番整治,使它们在新的水平上结合成一个整体——全新的课程体系。“整合”的目的和意义不仅是为了发挥信息技术的工具功能,而是赋予了新的教育意义。通过“整合”促进教学模式的变革,实现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全方位的现代化,突破传统教育的模式。“整合” 是更好地实现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培养学生的获取、加工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如何进行学科的整合呢?我认为,把不同学科的内容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有机的组合,把知识与思维、理论与实际、感性与理性辩证统一起来,使教学活动既有教育技术的整合,又有学科知识的整合。同时,还要注意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要发挥“不可替代”功能,不摆花架子,要从实效出发,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多发挥信息的独特不可替代的功能。

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施,有利于教师的教。

课程整合有了信息技术作为技术支持,能使课堂教学大幅度提升,提高教学质量。直观教学是最利于学生学习知识的教学方法。课堂中,我们合理开发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这样不仅可以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共享的前提下,围绕教学内容,分散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借助人机交互技术和参数处理技术,采用开放性、全球化的学习,思接于载,天马行空,任意驰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让学生自觉地加入到获取知识的活动中去。例如英语课Module 2 shopping《How much milk do you want》一课中,教师通过演示Flash课件,运用直观教学方法,让小学生在边看边学中,掌握购物时的对话,突破本课的重、难点。然后再让学生自己进行一次操作,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被激发,课堂教学氛围一下子活跃起来。学生通过自由点击Flash课件中的学习按钮进行学习。这样一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听课率和参与率,同时也为教师轻松解决了上课中准备教具而犯愁的问题;又如在小学一年级语文S版第七课《风》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制作互交式课件,对课文进行教学,教师通过点击课件中的图标,对学生进行教堂教学,极大的减少了教学的工作量,减少无笔化教学,运用有声 有色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通过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减少了无笔化,教师的身体健康得到了保障,学生的学习氛围得到提高,实现双羸的局面。

三、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愉快地去探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而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指导者。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关系,既要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否则,就会出现教学偏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考虑的不是教师,更不是计算机媒体,而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过程中,就要使学生的学习直观性和形象化。只有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注意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课前精心设计教学,制作相应的教学软件,创设情境,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变无声为有声,才能通过生动、直观的画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注意。如二年级语文教材《四季的脚步》一课教学,作者主要描写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变化及特征,把一年四季的悄然变换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有关四季变化的课件。在课前导入过程中,教师通过提出“你们知道四季是什么样子的吗?能告诉老师,你喜欢哪个季节?”问题时,学生会争先恐后地回答,然后教师在演示课件的同时,进一步提出问题,“我们看看四季的变化是怎样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各个季节的神奇变化,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进入学习课文时,教师点击课件中的朗读按钮,让学生跟着优美的影音进行朗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及阅读能力,感悟四季的美;再如三年级教材《东方之珠》一课教学中,教师先收集不少有关香港市场、美食、旅游、回归等的图片、文字,并利用PPT软件制作课件运用于教学中。教师先提出问题“大家看完后谁能说说图片中向我们介绍了香港哪些好地方。”然后播放课件让学生观察香港的美景(配乐),整体感知香港的繁华。学生边看、边说,课堂气氛好。在感知完香港的美最后,老师运用小导游的形式对课文各段落进行学习,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然而在学习生字词的时候,通过点击相应的词语(琳琅满目

物美价廉

璀璨无比等出现特殊标号)解决了课文难学的生字词,为学生都能有感情的进行朗读打下良好基础。整堂课,学生在活跃、快乐、新奇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处在一个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充分发挥其自身在学习过程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且能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学习,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获取大量信息,从而形成自己的认知。这样拓宽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不仅培养了他们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兴趣,还不断提高他们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是面向信息社会的每一个成员所必需的一种基本素养。

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就指出:“兴趣是创造一条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俄国文学泰斗托儿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这足以说明,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兴趣,产生求知欲望,才能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事半功倍。常言道:“向四十分钟要质量”,就是要在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供知识量和恰当的信息量,让学生在获取知识中提高他们的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就能再观其特点。大多数学生都喜欢看动画片,我们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这一个特点,运用信息技术与网络,制作可爱的、漂亮的、有声有色的课件吸引学生。通过绚丽的色彩、清晰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将干巴巴的说教变成多感官的刺激、全方位的感受,使抽象变得具体、静态变成动态,虚幻变成真实、想象变成可能,既可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景,又能将学生引入想象的空间,使教材活起来,使课堂动起来。例如在小学一年级语文S版第七课《风》的教学中,互交式课件为学生提供了自学和巩固的条件。就像英语点读机一机,只要有电脑,学生自己可以通过点击课件学习课文,同时在学校没有记牢的知识点,只要课件上传到网络上,学生可以通过上网找到相关课文的课件,在家也可以进行学习巩固。在“整合”过程中,教师通过借助信息技术这把“利器”,开展探索和研究性学习,通过人机互动、协作学习,把信息技术贯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最大极限地提高教学效益,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5.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应用 篇五

第一章 小语教材中文学文本(名家名篇)特点

第一节 文学文本的功能定位

文学文本不同于文章体文本,它“有远功”而“非实用”。它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它以理想主义精神、丰富的情感、高雅的审美,烛照人类世界,唤醒人类的良知。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观照,打动人的灵魂,使人们对“真”、“善”、“美”境界怀着永恒的向往和追求。

文学文本真正是“个性化”、“风格化”创作。每个作家几乎都有自身独特的表现手段和表达方式。因此对文学作品的解读要遵循个性化、风格化原则。

但语言的魅力是每个名家名篇(著)共同的特点。可以说,丰富、诗意、含蓄的语言特色体现在不同风格的作家笔下。因此,从文学语言入手,能够感受到每一个作家独特的创作魅力。

第二节 结合小语教材中的文学文本(名家名篇)进行具体分析

以小语教材中鲁迅、老舍、巴金、萧红、许地山、史铁生、冯骥才、苏叔阳、托尔斯泰、安徒生、屠格涅夫等名家创作文本为例,从文学名篇(著)鉴赏角度,谈文学文本解读原则和策略。

小语选文主要分为【实用文(也叫文章体)文本和文学文本(名家名篇)】。对于不同的文体,教学方式、教学目的、教学手段皆有很大区别。本讲稿仅就文学文本(亦称“名家名篇”)的思想文化内涵、教学特点等展开论述,希望通过对入选不同版本的部分名家名篇的剖析,来探究这类文本的教育教学价值。

本文所指的小语名家名篇指的是非古诗文、儿童文学、外国文学的中国现当代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包括散文和小说,但入选小学语文课本大都已经节选或改动)。这些文本基本安排在小学高年级学段,就是为了到初中大量接触现当代文学作品而作的铺垫。

小语名家名篇文本选入各版本小学语文教材的主要有:鲁迅《少年闰土》;老舍《趵突泉》、《猫》、《林海》、《养花》、《草原》;巴金《海上日出》、《繁星》、《鸟的天堂》;萧红《火烧云》、《我和祖父的园子》;叶圣陶《爬山虎的脚》;许地山《落花生》;朱自清《匆匆》;秦牧《仙人掌》;绮君《桂花雨》;苏叔阳《理想的风筝》;峻青《海滨仲夏夜》;肖复兴《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苏叔阳《理想的风筝》;史铁生《秋天的怀念》;宗璞《黄河魂》;林海音《冬阳·童年·骆驼队》;陈慧瑛《梅花魂》;郭峰《松坊溪的冬天》;张抗抗《城市的标志》等。

这些名家名篇作品,在语文课本中不同于一般的记叙或说明文体,都体现出较独特的文化思想内涵,作品具有较深厚的人文背景以及深沉、含蓄、繁复、多重的审美价值,情感抒发表现独特;文学性特征鲜明。

第二章 文学文本(名家名篇)文本教学策略分析

第一节 文学文本(名家名篇)的教学价值分析 为了“立人”的目标:(以“立人”为中心的教育观)

“母语文化”是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的“灵魂归宿”。无论身居何处的中国人拥有自己的“精神家园”,而这一切离不开他们从小接受的中国文化的熏陶。

语文作为一门学科,它担负着塑造民族灵魂、建设精神家园的巨任,因此它也是我们终身享用的文化资源。

孔子说;人生有三不朽: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再次立言。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先生在1980年上海举行的语文教学研究会上讲话时说:如果允许复旦大学单独招生的话,我的意见是第一堂先考语文,考后就判卷子。不合格的,以下的功课就不要考了。语文你都不行,别的是学不通的。苏步青先生作为一名数学家文学修养极高;此外,像陈省身、竺可桢、钱学森、茅以升、华罗庚、高士其、杨振宁等这些科学家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他们记忆中都留有学生时代语文教师的难忘印记。他们的科普散文活泼生动,引经据典饶有风趣。竺可桢的《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茅以升的《桥的运动》、高士其的《我们肚子里的食客》等。杨振宁在1956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获,作为一名科学家,他身上却有很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这对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都有很大影响。

曾经有人问爱因斯坦,对一个科学家来讲什么素质是最重要的。爱因斯坦回答说:“良心”;诺尔曼·白求恩小时候被爷爷问到什么是医生最重要的素养,他回答说是“医术高明”,爷爷摇头告诉他,“医术高明固然重要,但对一个医生来讲,最重要的是他要有一颗‘爱心’”。这句话影响了白求恩的一生。

爱因斯坦在《悼念玛丽·居里》中说: 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的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自然科学离不开语文基础。因为语文是文化资源。一个人的语文水平高低反映了一个人的基本素养。现代学科的严格分工造成许多不健全人格。“文化人格”不健全的结果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为做实验的“硫酸泼熊”案,过了公共英语三级的孩子性格“古怪”,重点中学实验班学生为了体验“竞争”的“残酷”,开学抢座位,考完试重排照片,把成绩排后的同学叫“人渣”······,这样的学生感情上的冷漠也是触目惊心的。而这些也许并不是道德层面上的问题。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这里说的工具性指的是语文的应用性;人文性指的是语文的精神内涵。】

“语文”是指“语言”和“文字”,即包括“听、说、读、写”教学。语文教学要“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语文素养指的是一个人在语文学习方面的综合素质,包括:知识面,理解力,感悟力,文化修养等综合要素。良好语感指的是对语言的敏锐感受,对词句的情感把握,对语言外在美及内在美的认识。语文素养和良好语感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需要大量阅读和大量背诵,天长日久才能形成。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语文教师是最难当的。综合素质要求极高。要做到学识渊博、人品高尚,做人和做学问的统一。语文教师要言行一致,用生命点燃学生心灵。当前语文教学的应试性质严重损害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感到语文“味同嚼蜡”、“索然无味”。弊端出现原因:

第一:有些语文教师文化底蕴缺乏,把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讲得“面目可憎”或者“枯燥肤浅”或者“政治色彩浓重”,让学生感受不到文章应有的审美特征。

第二:一些语文教师缺少应有的激情,整个课堂不能唤醒学生的热情,课堂只是支离破碎的知识点,却感受不到文本(主要指文学文本)丰富的情感魅力。

北师大学者王富仁先生在《当前中国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历史依据》中谈到发展教育的两方面的驱动力:一方面是国家的需要;另一方面则有来自社会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特别是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要求以“人的健全、和谐的全面发展”为核心来开展全部教育活动”。

北大钱理群先生在其专著《语文教育门外谈》中指出:蔡元培等先驱者在20世纪进行最初的教育改革,为中国的现代教育提出总体的战略目标的时候,就同时考虑了这两个方面。一方面提倡“实利主义之教育”,一方面又提出破除“极端之国民教育”和“极端之实利主义教育”,以为这是中外教育中的“两弊”,因此而提出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世界观教育与美育教育,并且以此为教育的终极目标。

但现在却出现“现代性的逻辑”渗透于整个教育,就形成了一些列的教育理念,如重实用知识,轻普遍知识;重科技,轻人文;强调理性,压抑非理性;强调知识的积累,压抑知识的创新;强调职业技能的训练,压抑心灵、智慧、能力的开发;鼓励思维与行为的趋同,压抑逆向的(批判性)、发散性的思维;强调被动的接受性的教育,压抑主动的创造性的教育······根据教育专家介绍,长期以来在我们教育中占支配地位的是“以知识量的多少与部分抽象逻辑智力高低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智力观”与相应的教育评价标准(《脑科学与儿童智力发展报告》);培养的人才“他们有一种很强的能力,能够正确(无误)、准确(无偏差)地理解‘他者’(在学校里是老师、校长,在考试中是考官,以后在社会上就是上级、长官)的意图、要;自觉地压抑自己的不同于‘他者’要求的一切想法,然后正确、准确、周密地,甚至是机械、死板地贯彻执行一切规章(规定、社会规范)。”

这样的教育体制培养的人,“人格缺陷明显:一无思想,二无个人的创造力、情感力与想像力,不过是能干的奴隶与有用的工具。因此,“有知识无智慧,有目标无信仰,有规范无道德,有欲望无思想”的畸形人才--人的异化。

因此王富仁先生指出: 今天的语文教学改革“应当回到人与语文的关系中来思考,回到语文教学对人的成长和发展的作用中来思考。”“它不是否认语文的工具性,而是要吧这个工具交到能自由使用它并为人的精神发展服务的‘人’的手里”(《当前中国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历史依据》)应该思考“语文与人”、“语文与文化”、“语文与精神”、“语文与社会”等问题。

这是“大语文观”的概念。近年来,很多大学教授学者深切呼吁“语文课程改革”,其实质就是在探究语文课程的内涵和目的。

由于语文教材“文选”的性质,因此要想达到“立人”的教学目的,我们必须重视文本教材,在教学中通过对不同类型选文的处理,达到语文课程的目标。

名家名篇具有深刻的思想文化内涵,拥有丰富的情感和高雅的审美。

(一)文化冲突与审美选择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产生的文化背景是现代启蒙主义思潮和个性解放思潮,人文精神、人道主义精神是它的文化思想内涵。回顾中国现代文学产生的背景,要追溯到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前驱引领下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说到底是一场思想革命运动。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第二年《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在北京出版。《新青年》打出两面旗帜:“德先生”和“赛先生”--即“科学”和“民主”。五四文化的精髓是欧洲的人文主义思想和启蒙主义文化思潮。人道主义精神--同情弱小者。五四精神是什么?是启蒙。何谓启蒙?启蒙就是以理性的精神来打破几千年来禁锢着中国人思想的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而鲁迅就是以文学启蒙大众、改造国民性的文化前驱和新文学的开拓者。

周作人在《人的文学》中指出:

我所说的人道主义,并非世间所谓‘悲天悯人’或‘博施济众’的慈善主义,乃是一种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所以我说的人道主义,是从个人做起。要讲人道,爱人类,便须先使自己有人的资格,占得人的位置。耶酥说:‘爱邻如己’如不先知自爱,怎能‘如己’的爱别人呢?至于无我的爱,纯粹的利他,我以为是不可能的。人为了所爱的人,或所信的主义,能够有献身的行为。若是割肉饲鹰,投身给饿虎吃,那是超人间的道德,不是人所能为的了。” 周作人在这里指出人道主义的内涵,仍是民主启蒙主义思想,如不遵循这一思想,便会成为新的霸权主义、专制主义。警惕“德育教育”的虚伪性和愚民性。不要给很多作品一个“光明的尾巴”,这不是觉悟高低的问题,而是对人文性内涵的正确理解与把握与否的问题。

鲁迅作为新文学的开拓者,现代文学巨人,他的“改造国民性”的启蒙主义文学思想成为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徐麟的《首在立人》着重论述了鲁迅关于个性自觉的观点,认为:“鲁迅启蒙主义的目的,并不直指向经济和政治操作,而是指向个体人格的现代化,即‘个人’的自觉、自主与自决,也就是说,鲁迅想要解决的,是一个古老民族的现代生存方式和精神基础问题。任何一种文化存在最终的承载基础,都只能是个体人格,而任何一个民族的人文素质,都取决于它的个体成员的人格素质及其量的积累。”

(二)寻找精神家园的生命历程 1.“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文主义或人文精神,作为特有的概念是欧洲文艺复兴时的产物,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则古已有之。中国文化作为人文型的文化,有丰富的人文精神的蕴涵。人文这个概念,见于《周易贲彖》:“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的本义是纹理,后引申为文明、文化;“文”释教化。“文明以止,人文也”。人文是“化成天下”的学问。所谓人文精神,是指对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价值理想或终极理想的执著追求的总和。人文精神既是一种形而上的追求,也是一种形而下的思考。它不仅仅是道德价值本身,而且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权利和责任。它作为道德的基础,应该具有超越层面的和终极关怀的性质。中国人文精神的宗旨,是对于生命的关怀。儒学的忧患精神、乐道精神、和合精神、人本精神和笃行精神,是中国人文精神的体现,其宗旨是对于生命的关怀。

2.倾听心灵的声音--“发现生命”的情感体验(中国文化的生命精神)赫黑塞,德国小说家、诗人,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在《热爱自然的心声》中写道:

我要写一部大杰作,告诉今日的人类,伟大而沉默的大自然之生命,并且希望他们能爱它,要人们倾听大地心脏的鼓动声,参与浑然一体的生命。在自己微不足道的命运抗争中,我们本身不是神,也并非自己所创造,而是大地和宇宙浑然之物的一部分。

与《观潮》、《桂林山水》、《迷人的张家界》等纯写景、说明类文本类型不同,老舍《趵突泉》中对“大自然生生不息”的敬畏,巴金《鸟的天堂》对“大榕树”寄托的生命激情,宗璞《黄河魂》中寄予的对生命精神的赞叹,郭峰《松坊溪的冬天》对生命世界的追寻······,应该在这类文本教学中,通过品读感悟,让学生体会到生命文化的教育。

3.作家的生命体验

日本美学家厨川白村在《苦闷的象征》中指出:一切文艺,都是作家苦闷的象征(文学作品主题的隐晦即“象征”)。文明与愚昧的冲突是文学作品永恒的表现主题。瑞典心理学家荣格在《心理学与文学》中认为:“每一个从事创作的人都具有双重性,或者说是互相矛盾的各种自然倾向的综合。一方面,他是一个有个人生活的人,但在另一方面,他又表现为非个人的、创造性的过程。”又说:“单个的人的祸福已无关紧要,重要的只是人类的存在。这就是每一件伟大的艺术作品都显出客观性和非个人化性质,但同时又深深地打动我们每一个,打动所有人的原因。” 这都说明了文学作品是建立在抒发人类情感基础之上的事实,并非仅仅是作家私人情感的简单宣泄,但同时它(文学作品)又必将深深打上作家个人的情感体验和实践的烙印。尤其对生于上世纪前叶的中国现代作家,他们对人类的历史命运有着深切的感悟,对人类和民族的生存怀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他们经历了坎坷的人生历程,有着多愁善感的气质禀性,有着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情怀,他们个人生命旅程中的点滴情感积淀,无疑成为创作中巨大的精神财富,并将之融入到对人类及民族命运的深刻观照中,并因此形成在作品中发掘生命意识的独特角度。

奥地利著名病理学专家弗洛伊德说:

一件艺术品······,它可以追踪到精神生活中的那些纠结,我们将这种纠结称为情结。(《创作家与白日梦》)同时,由于文学自身的特点,这种主题又要表现的隐晦、含蓄、曲折和复杂。它需要我们在阅读当中细细品味,耐心咂摸,品词、品句,挖掘出在文字背后的思想与情感内涵。作家在文本中不是要解决问题,而只是提出问题,表现自己在这一事物(人物)上寄托的复杂、深沉的情感,因为思考本身就是美丽的,它唤起的是多重的审美体验。

(三)小语名家名篇文本表现主题与审美风格

【余光中提到散文具有五项“功能”:情、理、意、事、景。一篇散文往往兼具几种功能。

1.抒情,也称抒情文,高明的抒情往往寄托在叙事、写景之上,显得自然。如巴金《海上日出》、《繁星》、《鸟的天堂》等。

2.说理,也称议论文,但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在说理之余还有感情、感性,也讲究声调、比喻、文采。如:秦牧《仙人掌》笔端常带情感,理直气壮。

3.表意,既不刻意抒情,也不着力说理,而是把握情理之间那一份情趣或理趣。表意散文展示的是观察与活泼的想象,是健全的心灵发乎天然的好奇。小语所选文章,大都是这一类表意散文。如:老舍《养花》、《猫》、《林海》、《草原》;许地山《落花生》;叶圣陶《爬山虎的脚》;冯骥才《珍珠鸟》、《挑山工》。表达对生活的诗意感受。

4.叙事,又称叙事文,需要记忆力、观察力,加上反省和想象。肖复兴《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苏叔阳《理想的风筝》,许地山《落花生》。

5.写景,即场面描写,自然风景,动静结合。萧红《火烧云》《我和祖父的园子》(选自萧红自序传抒情体长篇小说,因为语言的诗化和散文化,也可看成是散文)。

一般散文都是几者兼具。如:老舍《趵突泉》(叙事兼抒情);《猫》、《养花》、《林海》、《草原》(叙事兼抒情、表意)等。巴金《海上日出》、《繁星》、《鸟的天堂》(写景兼抒情,情景交融)。许地山《落花生》(叙事、说理、表意、抒情)。冯骥才《珍珠鸟》、《挑山工》(叙事、表意)峻青《海滨仲夏夜》(写景、抒情、表意)。

第二节 名家名篇文本对教师教学的要求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首先要研读具体作家生平和创作,要了解文本作家自身的文化思想背景、生命情感体验、审美创作追求等。授课时教师可讲,亦可不讲,但自己要明白,并且可向学生渗透。

(一)研读文本,体会作者审美情感,领会作家创作“意图”。如:《松坊溪的冬天》和《山中访友》不同于实用文(如《观潮》、《迷人的张家界》、《桂林山水》等),两篇文本都属于“山水文化散文”,作者都是诗人兼散文家。他们灵动飞扬、气韵生动的文笔蕴藏着天地生灵、宇宙生命的气息。

《松坊溪的冬天》的作者郭峰先生以诗情画意的笔触写了一个“寻找美、发现美”、“寻找生命、发现生命”的心灵历程,在对大自然的色彩、形态的变化和寻找真正生命足迹的过程中,在告诉人们,在与大自然生命的对话中,拥有一颗感受生命、丰富人生的艺术心灵,这样的人生才是诗意人生。

《山中访友》的作者李汉荣先生近年来以一系列“自然生命文化”散文享誉文坛。他善于在文中以大自然观照世俗人生,在对大自然的“历史”、“永恒”的生命活力赞美中,照见世俗社会的凡庸,在渴望大自然的厚重、永恒中,净化世俗灵魂,回归生命的本真。

(二)联系文本作者时代文化背景,领会文本思想“深度”。

如:节选自鲁迅小说《故乡》片段的《少年闰土》,其中重点段落为“海边西瓜地少年英雄闰土”的形象刻画,以及“我”对闰土自由自然生命状态的赞美。联系鲁迅生平及创作追求,鲁迅一生致力于对“国民性”的探讨,他渴望一个理想的“人国”--即人格独立、个性解放、民主自由的现代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社会成员间是平等和谐的。而“故乡”、“闰土”却象征了作家失落的“梦想”。

闰土形象选自《故乡》,里面有两个故事--“闰土的故事”和“我的故事”、“过去的梦想”和“现实的严酷”。在“过去”与“现在”的对比中,两个故事互为明暗。文中“少年闰土”和“成年闰土”形象有鲜明对比:

少年闰土的形象: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成年闰土的形象: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缩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少年闰土从自然健康的生命变成病态奴役的外表和内心,体现出封建文化“吃人”本质。“海边西瓜地里小英雄--少年闰土的形象”代表了作家的一个“梦”--关关于童年、关于故乡的梦。“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反差让作者先前以为“清晰”的记忆变得“朦胧”与“模糊”。

《少年闰土》虽然是“选文”,又是小学语文读本,但要更深入、准确地把握文本内涵,还需要了解鲁迅先生的创作思想和文化追求。

老舍先生的《趵突泉》,原文名为《趵突泉的欣赏》,1042字;教材选文420字,不及原文一半。如果联系作家写作此文时的心理背景,以及参阅相关文章--如《济南的冬天》、《吊济南》等,可以知道老舍先生创作这篇散文的目的是试图唤醒国人对“自然生命”的认识,希望国人能通过对“趵突泉”自然伟大生命活力的感受,重振国民精神,焕发民族意志,提高国民素质。作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体现的是他“改造国民性”的思想文化主题。

此外,老舍在《猫》中表达对“率真”、“率性”、“个性”等生命力的赞美;许地山《落花生》对“丰富”、“厚重”、“含蓄”、“内敛”的人品、人格精神的赞美等,这些都需要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挖掘出文本的深刻内涵,体现名家名篇的思想高度。

(三)联系文本作者生命情感体验抓住文本情感“线索”。

小学语文教材节选了现代著名女作家萧红自传抒情散文体小说《呼兰河传》的章节,编成《火烧云》、《我和祖父的园子》两篇课文。解读这两篇文本要深入体会作家在文中“形象”上寄托的情感。

文本有着独特的“童年视角”;萧红童年经历的不幸使这个“呼兰河畔孤独的女儿”,对祖父给予的“温暖与爱”“怀着永远的憧憬与追求”。“火烧云”意象体现出强烈生活气息,是光与色,动与静的完美体现。这童年的幻梦,呈现出儿童敏感、孤独、细腻心理。《我和祖父的园子》,作者对“园子”里“蚂蚱、蜻蜓、蝴蝶”和“倭瓜、玉米、黄瓜”等形象上,又体现了对“自由自在”、“热烈生命”的向往和追寻。茅盾先生称《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呼兰河传·序》)

萧红在文中最后写道: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了八十,祖父就死了。

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

那早晨的露珠是不是还落在花盆架上。那午间的太阳是不是还照着那大向日葵,那黄昏时候的红霞是不是还会一会工夫变出来一匹狗来,一会工夫变出来一匹马来,那么变着。

这一些不能想象了。听说有二伯死了。

老厨子就是活着年纪也不小了。东邻西舍也都不知怎样了。

至于那磨房里的磨倌,至今究竟如何,则完全不晓得了。

以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幽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

萧红说:“一个题材必须要跟作家的情感熟悉起来,甚至起着一种思恋的情绪。”童年生活的不幸,萧红对童年的经历充满最感性的观察视角和体悟。萧红用稚拙、稚气的语言,在童年和“现在”中,讲述了一个关于“城与人,老人与孩子,过去与现在”的童年话语故事。”语言的背后有的是地老天荒的永恒,有的是人生不再、人的生命永劫轮回的伤痛感和焦虑感。这是一颗孤独寂寞的灵魂怀着浓重的乡情与现代忧患意识唱给童年故乡的生命咏叹调。在童年话语背后潜伏着理性的声音,这是处于战争炮火和流亡途中的作家对现实忧患的心灵折射,也是作家顽强的生命意志生命体验的显现。叶圣陶先生作为“躬行君子”、“慈祥长者”形象,他的身上有着“德”的力量。他强调作品语文的“写话”与“简洁”特色。《爬山虎的脚》是当时那个时代“脚踏实地”的生命精神的写照,也是人格精神的象征。

许地山《落花生》课后思考题:“读读父亲的话,想想他认为花生最可贵的是什么。父亲为什么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对比。”其实这篇文章并没有否定桃子、石榴、苹果的“价值”,但

更突出的是一个生命在孕育、成长的过程中,它应该采取的“态度”。在它还没有成熟的时候,在它还没有成为一个有用的生命的时候,它始终不张扬、显示自己;而到成熟时候才施展出自己的“才华”。因此,不事张扬,深沉、含蓄,藏而不露,低姿态,不愿引起别人的注目,赚取别人艳羡的目光,显得高高在上(令人一望而发生羡慕的心),而是对别人有好处,这样的为人姿态、做人道理才是最可宝贵的。

而桃、石榴、苹果固然外表美,对人类也有用,但由于为“人”行“事”的高调,高不可攀和“粉饰自己”,终逊花生一筹。因此作者父亲将二者进行对比描写,是为了说明人生的价值取向:是做一个内涵丰富、非到成熟而深藏不露的人,还是做一个伟大、体面的人,给别人以威压的人,这是很值得思考和回味的。作者父亲是“有感而发”,隐含着深刻的哲理内涵。这些话深深地影响着许地山一生的言行,他做人就像落花生一样默默进取,承担民族、时代的苦难,从不夸夸其谈。

此外史铁生《秋天的怀念》中渗透的生命中的“苦难意识”,是他感同身受的“生命感悟”。语文教学要以浓浓的情感感染学生,让学生沉浸在“有韵味”的“文化语境”中,只有升华了情感,才能提升思想境界。

对一篇文本的充分感悟和解读应该有较开阔的文化视野,应该充分挖掘文本背后的文化空间。【所谓“文化空间”,指的就是在感悟、领会文本的基础上深入探究文本传达的“文化信息”,因此可以开拓出较为开阔的认知领域,让学生获得对“文学”、“文化”的多重感悟能力,提高他们对文本的阐释和鉴赏能力。】正像窦桂梅老师以主题教学模式设计的课程如:《再见了,亲人》、《圆明园的毁灭》、《晏子使楚》、《落叶》、《黄河象》、《秋天的怀念》等篇目确立了诸如“亲人”、“毁灭‘“尊严”、“落叶”等教学主题。“主题教学”优点是避免了把一篇课文讲的支离破碎,而且也避免老师将授课内容仅仅变成师生双方关照的“对象”,而失去了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和情感升华的契机,从而失去的是语文的特征。

名家名篇在教学时,最重要的教学手段是挖掘“语言”、“形象”,感受文字、语言的魅力,感受艺术画面和形象的魅力,从而感受文本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内涵。

之所以要对语言有所如此敬畏,是因为名家名篇与实用文(即文学文本与文章文本)相比,最大的不同体现在语言。要对“语言”背后的文化信息、情感蕴含有深刻把握,从而准确确定教学重点与难点。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朱光潜在《咬文嚼字》一文中指出:

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学借文字表达思想和感情;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

······

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无论阅读或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直指的意义载在字典,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圆晕,晕外霞光,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各不同,变化莫测。科学的文字愈限于直指的意义就愈精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是在诗方面。

汪曾祺在《中国文学的语言问题》文中写道:

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语言的后面是有文化的。······语言是一种文化积淀。语言的文化积淀越是深厚,语言的含蕴就越丰富。

······

【语言具有四性:语言的内容性,语言的的文化性,语言的暗示性,语言的流动性。】

王蒙在《语言的功能和陷阱》中说: 世界上由许多事物是通过语言的描绘以后才给人一种美感。比如我们对月亮的美感,如果离开了从小学的“床前明月光”“明月几时有”“呼作白玉盘““碧海青天夜夜心”“月光如水”这些审美的语言,不会对月亮有这么美好的感觉。······在某种意义上,文化就是一种修辞,有了修辞,这文化的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

以上作家、文艺心理学家对文学语言的阐释都说明了文字是文学作品能够达到审美文化高度的唯一载体。

特级教师窦桂梅在《走向高贵的课堂中》文中,对自己执教《丑小鸭》一课谈了备课思路和体会,说明执教本文就是要注重“读出童话语言的味道”,“引导学生发现安徒生童话语言本身的密码,导读《丑小鸭》原译文,体会安徒生语言的诗意、幽默、丰富和含蓄等特点”;在“读出童话背后的味道”时,“将《丑小鸭》原译文中的部分语言与《我生命的童话故事》中的部分语言对照,发现语言背后的密码。”

窦老师将《丑小鸭》主题定为“高贵”,并对“高贵“作了富有诗意、含蓄、丰富的解读--苦难中追求梦想,幸福中怀有谦卑;并“对这14个字中的每一个语词,如‘苦难’、‘梦想’等,都是通过对小鸭不同阶段的解读,结合相关文本的逐一呈现,最后串联起构成这句话,‘高贵’这棵巨树由此巍然屹立。”

最后,窦老师对自己如此化费心思从童话语言、文化主题等解读文本作了注脚式说明:

【也许有人会说,课,有必要这么复杂吗?备课有必要这么细化吗?但我们务必要认真想一想,我们面对的是一篇什么样的文本!我们害怕亵渎了经典,我们宁可花这么大的功夫,来尽可能距离经典和大师近些,再近些。名家名篇以其“深刻的思想、高雅的审美、丰富的情感、华美的文采”让我们感受到“真”、“善”、“美”,它是我们终生享用的文化资源。】

6.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篇六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与教师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可以说,它已经成为我们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种手段。那么,在教学中,应如何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呢?

其实,一提到现代信息技术,人们会自然的想到多媒体教学,它是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主要体现。传统教学手段仍发挥着特定的功能,再加上现代信息技术这一现代教学手段,大大增强了教师的课堂效果,但不是说,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越多,课堂教学效果就越好。

我们教师应充分挖掘现代信息技术资源,在运用这些资源时,应有所取舍。因为,这些资源是为不同的人准备的。我们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是具有一定学习特点的学生。因此,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资源时,要贴合我们自己学生的特点。如果统统采用“拿来主义”,不但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久而久之,还会让我们的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对学习失去兴趣。所以,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要结合自己所教的学科特点,以学生为本,在利用传统教学手段的同时,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真正让它发挥最大的优势,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7.语文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应用 篇七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与要求下, 教师的主要作用已经不再是“传道授业”, 而是一个组织者、指导者、研究者、服务者和协调者。所以, 教师必须接受现代科学教育价值观, 以促进人的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 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 牢牢把握网上资源丰富与学习者语文能力养成的客观规律, 创设异彩纷呈的学习情景。

●教学手段的更新

在传统的教学中, 学生往往只是通过教师的说教获取知识, 缺乏直观感觉, 而教师的举例也只能通过抽象的思维去想象、印证。而在现代教育条件下, 教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形象化、直观化, 使课堂教学更加突出重点、更容易解决难点, 能使课堂教学更加显得生动活泼。如在诗词教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通过多媒体课件, 借助声音、动画、图片、文学等资料, 广泛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 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同时, 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教育手段能够更加充分地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如在网络环境下的教学真正达到了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的目的, 学生是按照自己的认知水平来学习和提高的, 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完成的, 这种学习使学生真正获得了智慧和能力而不仅仅是知识, 这正是传统教学所不及的。

●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助手

学生传统的知识来源只有书本和教师的说教, 而互联网的应用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领域和丰富的共享资源, 学生便于查找资料、分析资料, 容易实现练习问题的课题化解决。同时学生的阅读量增大了, 学生快读的能力在大量的阅读中得到培养。因此, 基于网络的语文研究性学习, 也有了更广泛的研究空间。

首先, 研究选题更深、更广。以前由于资料有限, 学生只能选择比较熟悉或资料较多的课题进行研究, 对于那些较为陌生的课题, 即使饶有兴趣, 也只能望而却步。有了网络, 学生可以占有大量的资料, 他们的视野大大开拓了, 对于自己感兴趣的课题, 可以进行大胆的探讨与研究, 在选题上也更有深度和广度。

其次, 网上开展广泛的交流讨论, 学生研究的程度和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以前学生在研究古诗中的女性形象时, 总是局限于教材里出现的或较著名的几个女妇形象, 而现在, 学生可以广泛地查阅有关资料, 研究的水平自然也大为提高。

再者, 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大为增强。利用网络, 学生可以自主到有关网站浏览信息, 也可以到BBS的论坛倾听网友的意见, 同学间的合作不仅仅局限在课堂里进行了, 合作的外延也扩展到了课堂之外。

●开拓阅读空间, 提高阅读效果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学生使用各种工具书, 掌握多媒体, 搜集处理各种信息资料的能力有了明确的要求, 在教学内容上增加了阅读量、背诵量和写作量, 其中规定了“课外自读文学名著 (10部以上) 、科普书刊和其他读物, 不少于300万字”。这么大的阅读量, 在传统教学模式和资料匮乏的过去是很难想象的,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 这一现状将会有较大的改变。在网络上, 存在着远远超出人们需求的信息, 只要上网鼠标轻轻一点, 古今中外各类文学著作, 便尽收眼底。随意开放的阅读环境、丰富多彩的阅读内容、互动互学的阅读形式必将给语文教学阅读教学带给革命性的改变。

●双向互动的双赢模式

课堂的生命在于互动。这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 它以生命的高度, 用“动态生成”的观点审视课堂教学, 从而为课堂赋予了全新的含义。在这种“动态生成”的“互动式”课堂中, 教学的本质是以对话、交流、合作为基础的双边、多边活动,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过程, 而师生关系则完全是一种民主平等、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合作关系。通过网络, 学生可以与远在天边的人进行特定内容的交流, 获取对学习的有益指导;通过网络, 学生可以主动地探索未知空间, 丰富自己的知识, 训练出良好的信息素质。总而言之, 在网络媒体提供的条件下, 有效的客观资源更为丰富, 学生自身资源得到更为充分的利用, 对教师的依赖性相对减少。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与传统教学相比发生了很大改变, 教学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与灌输, 教师的角色主要是教学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学生学习促进者, 教师表现主要是从前台走到了后台。

8.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篇八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9-340-01

语文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必然打破传统语文课堂的封闭围墙,把语文教育带入到一个无限广阔而又全新的领域,在时间上,在空间上,甚至连课堂的主体都将是无限的宽泛。在这个信息技术与语文教育高度一体化中,课堂将是一个被无限拓展的无比宽泛的概念。

一、以信息技术为“课堂”,拓展中学语文的学习内容

信息技术与语文教育的一体化,突破了传统教学时空上的局限,通过互联网,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语文学习和实践,运用语文去交流和勾通,哪里有计算机网络,哪里就有语文课堂教学;只要一开机,动动手指就可以“授课”--进行体验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课堂阅读、作文赏析、音视频交流等语文学科学习和教学实践活动,真是时时有课堂,处处是课堂。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以后,现在通过网络,就可以很便捷地进入互联网各式各样的“语文课堂”,去接受各地语文老师甚至其他非语文老师的远程专业语文教育,在这样的网络化、信息化的语文课堂里,一个学生所面对的是数量群庞大、专业多元化的教师,他所获得的语文教育也必将是多数量、多元化、多层次的;同时,通过网络,学生还可以把自己的语文知识传授给他人,具有了“学生”与“教师”的双重身份。在这种“人人是教师,人人是学生”的语文课堂里,教法与学法不断交融,带来的必将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相长的不断深化,课堂中每个主体语文素养的不断提高。

二、以信息技术为“蓝本”,拓展中学语文的学习方法

1、以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大纲要求为核心,抓住其学科结合点,设计一些教学中运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资料搜集、阅读资料交流等发散性、拓展性教学实践活动,要求把网络上的语文学科资源充实到现有的语文教材中,使语文教材、教学支撑辅助资料丰满起来,完善起来,把单一的语文教材引申到无限宽广,把基础的语文教材充实起来,使教材更富于立体化、层次化、多元化,富于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2、引导学生借鉴互联网上的语文资源为教材,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进行广泛的网上阅读、网上答题、网上模拟测试等网上的各种语文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以求通过这种聚沙成塔、百川汇海的新形式,把网络上的优秀语文资源向学生的语文素养汇集聚敛并融会贯通,力争与课内语文教材相呼应,相补充,相促进,共同对学生进行博大的语文教育。

三、以信息技术为“工具”,拓展中学语文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堂和语文教材的无限宽泛,以及计算机作为一种学习工具逐步被学生所掌握,最终必然呼唤并促使语文学习方式的革新。而且也只有学习方式的不断革新,才能更好地适应和驾驭信息技术与语文教育不断一体化的语文学习情境,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形成丰厚的语文素养和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 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互联网语文教学作为“资料搜集工具”,将会构建崭新的“研究性”的学习方式。未来的社会是高度信息化、知识化的社会,必须高度重视探究性、专题性的研究意识和新时期语文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重视创新型、研究型人才的培养。必须想方设法把中学生的目光引向宽阔无际的知识海洋,教会学生学会思考问题,面对崭新的知识领域,知道到哪里去寻找他所需要的知识,并学会怎样运用这些知识去重新创新、组合。这种“研究性学习”也正是现代中学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现代信息技术因具有快捷而又强大的信息搜索能力、存储能力和处理能力,必将成为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最佳的资料搜集和存储处理工具。

四、以信息技术为“窗口”,拓宽学生的视野

以互联网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正改变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中学语文教学领域,它同样显示着无比强大的生命力。好文章是从生活中来,生活是学习的灵感源泉,它为语文学习提供了原材料,离开了生活,学习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正如教育家叶圣陶所说:“胸中先有一腔积蓄,临到执笔,拿出来就是。”但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经常让学生进行课外活动,走出校门去观察社会、体验生活不太容易实现。而合理利用网上资源,无疑为学生观察世界、了解生活打开了一扇神奇之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无穷的网上资源,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的感觉。从此世界为他们开了另一扇窗,鼓励他们充分利用网上资源来丰富个人的知识积累。

总之,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促进了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更新现代语文教学观。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要培养学生适应信息社会、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中学语文教学的内容局限于书本是不够的,要有大语文教学的思想,善于在浩如烟海的语文资源中广采博收,择优而用,让内容丰富的中学语文课堂作为信息技术的载体,发挥多媒体及网络交互性强、资源丰富的优势,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有意识的开展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相联系的综合教学。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整合的目标与意义[J].教育研究.2002

上一篇:情人节表白短信祝福语下一篇:企业融资情况说明书